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设计素描;现状;教学模式;改革
一、我国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现状
设计素描教学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训练学生的空间意识、造型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大多数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都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设计素描”的概念的提出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的“设计素描”教学一般将其分为几个模块,一是几何石膏体的训练,二是各种静物的训练,三是结合创意的素描训练,在创意素描的模块里面又分为联想、平面意向、解构、重构素描等。拿我们学院为例,这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在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里面,其教学步骤和教学模式几乎都是相同,都是以全因素素描的形式表达形,肌理,再加上一些拼凑的造型,完成“创意”“解构”再“重构”的过程,以此实现设计素描的创新教育的目标。目前国内可以购买到的有关“设计素描”的高校教材,几乎都是以这种模块完成编写。在这些模块的训练中,对学生的造型能力的训练的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其专业性而言,针对性并不强,由于专业的特点和侧重点不同,相同的教学模式反而模糊了专业特点,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失去专业方向感。当前,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教师习惯以传统的美术教学思想进行教学,由于过于注重绘画基础的练习,老师和学生都片面的注重绘画效果和装饰效果,而忽视了学习素描的目的性,造成教学内容的单一,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对空间意识的培养、质感的表达等显得至关重要。第一,空间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环境设计其实就是对空间及空间形态进行的设计,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结构,都是体现环境设计的主要精髓,如果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缺失,往往使得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步入专业课学习时会因为对空间的认识不足而使得设计任务无法按照预想中进行研究与表达;第二,质感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质感是材料的语言,比如木头、大理石、塑料、玻璃、金属、布艺等,这些都是建材市场常见的各种材料,环境设计师都是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各种的设计表达,在这些设计表达中,设计师往往通过这些质感各异的材料表现出细微的差异,材质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感受,在环境设计中,细微的质感也能体现作品的地域、人文、历史的情怀,或者是设计师个人对设计理念的一种向往,这种质感的表达需要经过长期的细微的观察和训练,才能够表现出生动而细致的触感,甚至是带有设计师个人的专属质感,这样的作品是具有生命力的,往往也能成为经典而不被历史埋没。这种对质感捕捉的能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除了设计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作品的灵魂和内涵,还要有表达设计作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需要在最早的基础教育中就需要介入和培养的。
二、对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诸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就意味着教学改革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以应用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在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专业充满了学习的激情和探索的欲望,但是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还是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上,对专业的认识和方向不明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并进行相关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引入环境设计的相关实例,在讲解造型透视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室内的床、柜、桌等物体来讲解,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的以石膏和静物为对象,而是直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室内的造型上去,这样使学生能够更快、更直观的了解专业知识结构,直接和应用技能相联系,也符合我校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想,通过室内图片案例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2.以创新为目标,根据专业特性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规范教学内容,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性,设置教学内容,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验,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教学效果明显有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显著提高。以我们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我们学校素描课是68课时,时间非常有限,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改变过去传统的以几何石膏、静物为主的训练模式,而是以室内设计装修案例的图片为例,在大屏幕中,先讲解出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大概规范画法,然后在黑板上以展示的图片为媒介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在规范学时内,按照要求画出室内一角,而室内一角是根据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来划定模块(图2-1,图2-2)。在68个学时结束时,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室内单体的画法,对物体的大致高度、宽度的确定也有了一定的能力,这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造型能力、室内物体质感以及空间感的认识和表现能力,还对人体尺度有了一些了解,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大大的增强了他们对未来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根据几年的教学实验观察,比起以往的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而言,学生更能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素描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今后进一步的专业教学打下了基础。3.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布置课后作业环境设计学是具有一个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学科,在训练基础造型技巧的同时,还要注意创意思维的训练,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合理的安排学生课后的时间。让学生准备一个随身携带的速写本,除了日常的室内单体写生练习以外,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透视知识和造型原理将圆形、方形、不规则的几何形等进行空间的插接和转换,以此训练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训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老师除了引导学生思考以外,还要注意做好检查和评价,有效的教学监督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注重学科教学发展的时代性要突出课程的时代性,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内容,还要更新教学方式,除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示范以外,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比对和讲解,在传授基本的绘画技巧之外,还要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根据学生需要准备大量的课外资源,将传统的设计和当代的设计做比较分析,探索分析空间的设计、材料的肌理、色彩的搭配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将素描教学应用到设计案例中去。5.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方式,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增加师生时间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来改善自己的不足,也可以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评价机制来发现教师自身不足,来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评学生教师评学生,指的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在这个评价机制里,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根据学生考勤情况,平时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设置分值,这个评价可以作为一个灵活的抗干,控制学生的行为。(2)学生之间互评这个评价机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目的在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3)学生评老师教师通过例如聚会、课后座谈会,网上交流平台、匿名留言的方式,让学生提出对教学的创想、对老师的要求,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建立良好沟通交流环境。这个评价机制不仅能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还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在当代教育体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年里,在教育界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门课程的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仍不完善。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乃至我国的整体教学水平,首先必须明确认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笔者从事多年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后总结的相关问题:第一,有关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设计专业联系不紧密,两者之间的转化不明显。目前,素描、色彩等课程被教育部门列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等,并为其日后设计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院校存在两者严重脱节的现象。如,在素描、绘画教学中忽视了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僵硬、死板。第二,环境设计专业的课本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没有优化教学结构。我国部分地区没有及时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环境设计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另外,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在备课构成中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水平。第三,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抓不到教学的主旨,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第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无法提出满足环境改善需要的有效措施。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环境设计专业不仅在日常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国环境的改善也具有很大的作用。然而,综观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现状,仍有许多令人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加快教育体系的发展,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对该方面工作的改善高度重视。下面是笔者针对目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措施:
1.将环境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有机结合,加大两者之间的联系
环境设计专业是多种基础课程的结合,失去基础课设计将寸步难行。因此,在日常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宏观上把握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的具体基础课程,多为学生梳理基础课与设计专业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两者的认识,并提高他们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让他们适应交叉教学及基础课程与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灵活转化。如,在进行立体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在对点、线、面、体的转化理论教学时,要将立体知识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规律做出一定的解释,培养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2.根据当今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环境设计专业是多种知识结合的一门新型学科,其中包括建筑、雕塑以及设计等学科,同时也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我国大部分教材在基本内容和格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环境设计教材也不例外,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且较为复杂。但是,由于学校对每门课程都有规定的课时,要求必须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制作课件时必须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其中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比较简单或不重要的知识点到为止,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校领导也必须时刻关注我国教学体系的整体改革方向,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现代教学目标,对该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改革和更新,为社会培养掌握优秀现代技术的有用人才。
3.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完整的教学体制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缺乏完善的体制,教学活动将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创立完善、合理的教学制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各大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模式,顺应时展的潮流,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制也应及时更新,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要结合自身特点,出台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除此之外,学校要提倡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在环境设计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环境设计课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图画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制定教师再度学习的制度,提高各大高校的师资力量
自古以来,“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能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其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也能帮助学生解答一些遗留问题。因此,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如,学校领导可以邀请环境设计知识丰富的专家进校园,开展相关的讲座,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让他们汲取更多有关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在招聘过程中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选择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上岗,以此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
三、结语
0 引言
3DMAX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三维设计软件,它涉足的领域有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业和家具设计、园林设计、影视动漫设计、虚拟现实构造等众多领域,而且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环境设计中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实景动画等领域。
3DMAX是一门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应用相关的计算机类设计软件,同时也是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里面不仅包含到的环境空间知识量不仅大,而且对设计的表达效果要求较高。无论是环境室内效果图,还是环境建筑、景观设计效果图,3DMAX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操作性都是实现设计创造力的最好选择。因此,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3DMAX软件更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内容。目前很多国内高校在环境设计课程建设上强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以专业系统知识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在3DMAX课程教学中,学生很难将抽象的三维概念与实际具体的案例相对应,那么课程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空间的知识。最后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所以以这样的传统环境设计课程常规标准进行授课,很难达到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更别说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让学生在最终的效果图表达上达不到专业的要求。那么如何能够针对3DMAX软件和环境设计教学的特点开展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对空间想象力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就成为课程实际应用与调整的关键。
1 3DMAX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现状
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类课程主要都是建筑的室内外相关的设计课程,而这些课程的最终表达方式都与3DMAX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3DMAX不光是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样设计效果模拟工具。很多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上还是采用以专业系统知识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将抽象的三维概念与实际具体的案例相对应,无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如果按环境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时安排上,3DMAX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偏重理论,那么结果就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材选用上,如果选用3DMAX软件专业性较强的教材,那么结果就是没法按照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去选择性教学。这样学生在应用的时候无法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在教学重点上,如果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安排在基础建模和模型材质处理的练习上,那么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模糊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最后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环境空间构成的方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对环境空间认识的简单化和表面化。而现在的高校因为3DMAX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室内外空间效果图表现是相对出色的,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辅助类软件3DMAX越来越重视,却完全忽视了对于学生环境空间构成思维的培养。而三维空间能力的培养是环境设计专业最基本且重要的内容,如果掌握不好,在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的过程中会走弯路。从而在教学中没有做好学生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何利用3DMAX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及设计创新性。成为环境设计专业3DMAX教学中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 环境设计专业中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的概念是指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体,通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综合,想象其具体形状的一种能力。而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空间想象力也是将二维平面设计转化为三维立体设计的一种能力。一般在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最先学习和掌握环境空间的平面构成,而空间想象力的表现就在于:通过对环境平面构成的了解,在头脑中构成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简明结构,并对实物进行相应的分析求解,并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思考,最后转化为环境的实体三维构成。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空间形体,所以对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尤为重要。
3 如何引导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3.1 空间想象力培养的基础
空间概念的形成是空间想象力培养的基础,如果掌握不好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中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一般的环境设计专业中,作为基础设计类课程的工程制图和效果图表现技法让学生学习了正投影的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3DMAX的时候能正确并且清楚地认识视图的控制区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在3DMAX的前视图、顶视图、左右视图以及透视视图中快速地来回切换来进行操作。对空间转换有清楚的认识。环境设计主要是以空间的结构和变化的形式来作为设计的基础。在设计中能够对环境空间的形象、结构上做到推陈出新,空间结构有变化,有对比,这是环境设计的基础。
3DMAX与现在市面上其他三维类软件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的便利性,界面设计的合理性,而且界面上的工具按钮图标设计能让使用者马上明白按钮的实际功能,使用的时候可以同时输入精确的数据,并且根据设计的深入逐渐添加细节。以上几点对于刚刚接触的环境设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整个软件设计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来逐步更进,在创造三维空间模型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感和尺度感。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3.2 空间想象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意图,通常会通过三维空间效果图的视觉手段来虚拟实际效果。而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软件类课程的特点,很难形成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模式。所以应该摆脱学生的知识体系来源依靠教师为主体的这种单一的方式,换成以教师为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模式。而制作三维空间效果图需要学生在二维图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空间的维度,所以对学生的三维空间的想象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平时课题学习中,除了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基础体的三维建模练习,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临摹一些优秀作品,在临摹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空间,这种类型的空间特征有哪些,如何表达某种特定类型空间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对加强自己的设计灵感的培养。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而设计类的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如何把教学从单一的形式法则的复制变为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变为设计类创新性设计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题构成教学。专题构成教学的实施实际就是设立一个有意义的教学专题,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并完成。在让学生先理解并掌握了基础3DMAX建模和空间的基础结构后,根据课程规划中空间建模的学习内容设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创意性作业。如给定一个已知尺寸的自由空间,设定一个主题性商业或文化展示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任意的完成空间三大基面的设计建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想象力的能力培养。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专题性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意性思维的发展。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赋予学生的思想更大的自由度,并有益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4 结语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关键词〕地方高校 环境设计 人才培养 对策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设计学科中的综合交叉型学科,主要是处理人、环境、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所处的院校的学科背景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一般发展历史不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师资过于薄弱,缺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论体系不够深厚成熟等因素,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环境设计专业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地方高校如何正确地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的变化,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1.办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如没有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环境、发展的条件现状,没有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调研,盲目模仿或照搬知名高校的培养目标,使得办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现实,办学过程发展后劲不足,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能力上时常出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背离了办学初衷。
2.教学资源限制。很多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在不同类型类别的学校开设(如工科背景院校或由专科升级的本科院校等),专业背景并不深厚,专业的发展规划做得并不详细。但为了能快速获得发展,近年来,这些地方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造成的师资力量紧缺,师资的年龄结构也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过重的教学任务也使得教师的科研时间不足,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层次的人不多,又因为地方高校本身所处的整体环境问题,具备双师型、复合型、创新型能力的人才也较难引进。在硬件建设中,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在一般的地方院校中都不属于受重视的专业,在物力资源,如学校的教学、实验场地,硬件设施等都得不到太多投入。这两方面的问题也造成了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得不到推动。
3.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由于办学历史不长,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上探索不深、经验不足等弊端会显得比较突出。由于受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的限制,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多为演示性质,设计课题也多为虚拟课题,综合性实验及专业实习类课程设置不足,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另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基础课、专业课、任选课的课程选择、课时比例安排上不够合理,有些核心课程没有得到必要的化突出,有些高校的人文综合类课程偏少,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4.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环境设计与现代经济、现代商业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从过去的艺术设计到当今的环境设计专业,地方高校在近年来虽然从办学规模到专业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国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是环境设计专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设计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发挥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又可以使培养的毕业生能与社会接轨。
二、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强化办学特色,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强化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以坚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培养具备环境设计创作思维能力,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的优秀人才为特色,为达到目的,强化其科学发展的观点以及理念,做好长期学科规划,加强硬件设施投入,为地方高校创建出和谐的、良好的文化环境。
2.明确办学目标,制定以培养适合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长效的改革方案,其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努力创新办学体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从系统上确保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上的合理型、科学性,找到一条学校与地方、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新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做到“产”和“学”结合与统一。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是实现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以及在教育对象上所要形成的基本素质及其结构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据艺术教育的规律,紧紧抓住培养有能力创新的高级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来展开。首先,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力量。环境设计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其本质在于传承与创造,其宗旨是培养人的主体创造意识和创造力。其次,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不断演变,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在扩大, 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也在改变。如当前环境设计教育的重点已从过去单一的技法和造型训练转向掌握系统的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而传统的将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技能的狭小范围中的专才训练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变化了的社会需求面前,传统的环境设计教育显然难以培养出社会不断发展所需人才。而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 就要完善学科发展规划,将环境设计教育放到一个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艺术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位置来重新审视。
3.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改革现有的课程学习方法,在相应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实践性或实训(专题实习)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需在现有的条件下,稳步建立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了解社会需求、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地方高校要稳定并且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现有师资不断培养,通过进修、联合培养、定向培养来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5.建立专业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全面快捷的“教学管理――实习――就业”信息系统,让用人单位能及时、准确了解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高校也能更便捷、更及时地掌握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结语
如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集成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具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素养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是大多数地方高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与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以适应经济发展为目标,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发挥地方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科技创新的优势,以引导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设计;教学模式
在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并结合人才培养需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创造条件。因此,高职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思路,全面分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逐步解决问题,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逐步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满足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
一、环境设计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使建筑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环境设计专业与建筑行业联系紧密,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建筑行业的影响,这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独立完成环境设计工作。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该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培养方向调整等促使课程设置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保证所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能够真正为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促使我国环境设计行业和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取得更为优异的发展成果。
二、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发展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适当的优化调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化不足,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对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科学、更为专业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善当前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现状,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1.教学课时不足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并且基础课程和实习课程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教师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内容,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师资力量短缺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不少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往往缺乏环境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也无法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引导,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但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高职院校长期的不懈努力。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设计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3.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单一、僵化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创新意识也无法得到相应的培养,实践学习热情不足,限制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实效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基于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真正构建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促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兴盛创造条件。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基于环境设计行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就应该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优化调整,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带动专业教学的发展,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只有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真正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工学结合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才能够切实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属性,其主要是通过承接各种项目开展各项工作,因此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行业发展的适应性。基于此,为了保障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两个方面的原则:“刚性标准,柔性管理”和“两个弹性”。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做出规划。
2.积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参照地方环境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推进,所以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生应该获得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按照不同的岗位、课程教学层次以及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需求确立课程教学模块,并将环境设计岗位能力需求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目标,切实借助单项和多项、专项项目训练对学生实施专业化指导,促使学生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力、设计效果表现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强化,切实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规范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这样,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下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应用能力得到良好培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将岗位工作作为核心设计相关课程环境设计教学一般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并将相关教学项目作为载体,因此课程教学往往能够表现出明显的项目教学特色。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结合相关项目情况,在企业和教师的联合指导下组建学习团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将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的社会工作相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在具体操作方面,高职院校要想切实以岗位工作为核心设置课程,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还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灵活设置相关教学方法。灵活设置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想显著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就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而在科学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灵活教学方法的辅助下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其二,重点关注课程评价改革工作。在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中,课程评价改革也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借助科学的教学评价改革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4.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保证师资队伍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对学生实施专业化的教育和引导。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应该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并注意对教师实施阶段性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应该注意加强校企联合,将企业成功人士引入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语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先进教学理念的影响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要想保证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满足环境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就应该探索相应的教学措施,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改进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赵飞 单位:武昌首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初步;教学改革
景观设计初步是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主干型专业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对初学者进行设计启蒙教育,使其获得环境设计基础能力。该课程是引导学生由基础教育进入专业教育的关键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设计至关重要。国内外往往将同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重点放在初步课程上。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对建筑、城规、园林等相关专业的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开展较多,而对于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此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较少。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从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该课程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专业入门作用。但是设计初步课程开课历史短,该课程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在教学内容上,借鉴了建筑学等相关专业的类似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往的教学方式,以传授式教学、引导设计为特点,即以大量反复的线描制图,表现技法练习,临摹、抄绘为主。线描制图包括墨线制图、字体练习等;表现技法包括钢笔画、水彩渲染等。在教学手段上,单向思维线性深入。在设计实践上,教师作为主体,引导作为客体的学生进行模仿性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熟练掌握设计技巧,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从根本上把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环境设计教育等同于一种单一性的技术训练,忽视对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工程教育的核心、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根本需求的背景下,西南科技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初步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教学模式的转变应以设计为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出发,注重过程性教学,突出认知、训练和表现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重点不突出由于景观设计初步是新课程,还没有较好的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编写的景观设计初步教材,该课程教学只能借鉴《建筑初步》《园林初步》等相关教材。景观设计初步和建筑初步、园林初步等知识体系大体相同,但建筑初步、园林初步等教材过于强调设计初步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导致景观设计初步教学内容太多。此外,景观设计初步部分章节内容又与其他课程重复,理论环节的讲授与实践环节的知识点不同步,导致理论与实训脱节,教学重点不突出。2.作业过重以往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注重让学生完成繁重的制图和表现作业,反复机械式训练占主体。3.模仿占主体以往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以临摹、抄绘范图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通常采取对照范图临摹的方式。作业评价则以作业图面效果接近临摹对象的程度为标准,学生临得越像,作业图面效果越接近临摹对象,得分越高。如此一来,主要培养了学生的临摹技能、技巧,而对学生缺乏设计思维训练。4.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僵化,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停滞,学生开动脑筋的机会较少。在以往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教材所介绍的范例往往接近于实际工程,这对刚接触设计的学生而言,容易遏制他们的思路。教材实际上只是为授课教师提供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和一般教学序列。学生应从大量的专业资料中汲取营养。大量的资料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浓厚的专业氛围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西南科技大学在景观设计初步课程专业资料方面虽然已有一定的建设,但还是供不应求。
二、具体改进措施的尝试
1.结合实地测绘调研,以认知和分析为教学起点
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实例能较好地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建设较好的局部地段,如庭院、小型广场等,使学生初步建立对环境空间、比例尺度等的认知。该训练的特点在于:着重强调对环境空间的分析和认知而不局限于对建筑单体的刻画。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关课程中已普遍应用这类做法。通过让学生对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局部景观的环境测绘,培养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认识场地文脉,对空间、环境要素、材质进行认知和测绘调研。
2.引入作为造型基础的构成知识
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后,西南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压缩合并为一门立体构成课。而注重形式造型训练的包豪斯教育模式有着不可磨灭的时代性。因此,尝试在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内容中引入平面构成知识,并且区别于纯艺术专业的构成训练,将构成训练和专业相结合;尝试将平面构成与景观设计布局结合,把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与景观空间氛围营造结合,并导入立体构成的造型、空间塑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提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新形态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3.从模仿到创作的尝试
校园环境的认知和场地设计是实现景观设计初步教学从平面—空间—平面的引导式教学法。将前期空间认知与分析的对象加入功能限制和要求,在后续的小场地设计中进行改组与再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等。
结语
一、引言
环境设计是指针对建筑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规划学、景观设计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加之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加大了环境设计行业所应对问题的难度,这些都为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了新的困难,而解决方法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优化等等。本文以我校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为例,分析问题并提出应对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我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从第3学期至第5学期增加了新型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与技巧,并初步设置了“技术科学类课程板块”,主要课程有:《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基础》《艺术设计史》《环境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基础》及《城市环境设计原理》等课程。《环境生态学》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生态学的阐释与研究,对新型环境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强调地域性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科学基础》结合“声、光、热”学的相关知识,引入环境设计中可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艺术设计史》重点关注的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理论与方法;《环境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基础》《城市环境设计原理》等课程增加了新型环境观念的内容。
以上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点充分体现了技术类课程的实用性,但从实际的授课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交叉内容安排不当和相同知识点多次重复
从课程设置来看,技术科学类各课程之间存在很多的交叉内容,但各课程针对交叉知识点的学习方向应存在一些差异。而从各门课程实际的授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由于安排不当,出现了不同课堂讲授的交叉知识点内容重复或相似现象。
在现有的技术科学类课程中,大多都涉及到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包括:建筑内表面处理与保温、隔热效果,楼板与隔声吊顶,厅堂音质与装饰材料,室内照明及照明质量,门窗类型及窗温室生态效益,外表面处理及其生态效益,屋顶绿化及施工,玻璃幕墙的应用及室外微气候环境,室外绿地景观与生态效益,雨水花园设计等。这些内容在《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基础》、《环境设计与理论》等课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针对交叉知识点所讲授的深浅程度、学习方向并不明确,从而出现课堂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另外,由于是交叉学科,而部分交叉知识点在各课程中安排不当,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知识应用情况较差
就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很少从技术的层面进行考虑,因此,很多与技术相关的内容就被忽视甚至被忽略了。例如:
1.小型单体建筑设计中,由于对建筑构件认识不够,因此会出现图面表达不够完整或者建筑构件比例、尺度失调的现象;同时,现有的很多节能技术措施也很少在设计中应用。
2.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更多的关注的是室外空间的划分(流线、尺度),并通过配置植物、景观小品等提高空间效果,但是,对于植物设置在空旷的场地还是建筑周围或是建筑墙面、屋顶所带的生态效益及施工过程了解不够。
3.室内环境设计中,对各种材料的规格、适用场合较为清楚,但对很多材料的性能(保温、隔热、防潮、隔声)了解不深,设计中也缺乏应用。
另外,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我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设计方案中结合技术,尤其对新技术考虑的较少,艺术与技术协调融合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现阶段,技术科学类课程基本是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师授课时,大多采用的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学生对于课堂讲授内容最多只能停留在与之相关的概念性的设计上,并不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技术科学类课程的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是我校艺术学院的特色专业,在其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具备较为宽泛的交叉知识结构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能将艺术与技术较好融合、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毕业生,能在设计、研究、教学及工程行业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甚至超越此目标,使技术科学类课程的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大幅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技术科学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整合与重构课程内容
整合与重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各课程间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科内容的重叠与分化,使相关的“技术科学”内容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知识、技能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彰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通过联合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任课教师和指导设计实践的老师,确定多门课程中重复内容、安排不当的交叉知识点、以及设计实践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任课教师的意见对其进行重构。
(二)更新与改进教材
在目前的教学中,专门针对环境设计或建筑技术的教材很多,但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使用的“环境技术科学”或“景观技术科学”类的教材较为少见。现阶段,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技术类”课程中,大多都没有专门的教材供师生使用。现有的教材内容大多是和建筑相关,且已出版使用多年。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课题组联合各任课教师,根据对课程内容整合和重构后的结果,进行教材的更新与改进。
(三)协调教学中“艺术性”内容与“技术性”内容
我校所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属艺术类学科。但严格地从学科属性上讲,艺术类学科自身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科学、技术性成分而理工类学科也存在不同层次的艺术性成分这种属性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被忽视、被割裂了,从而导致“艺术与技术协调融合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对“艺术性”与“技术性”内容的主从、协调、比例关系加以明确,尤其是在“技术科学类”课程中,将“技术性、科学性”内容进一步细化,并把握好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将这些内容落实到设计实践中去。
(四)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手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研究相关知识整合与重构后的教学效果。为保障教学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教学方法也应调整和改进。环境设计专业的“科学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以ppt多媒体方式进行,部分实践教学主要以老师命题、讲解,学生主动调研的方式进行,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可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融合艺术与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例如,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在部分课程中引入体验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以《环境科学基础》《建筑与环境设计作品赏析》为例。
1.体验教学法——教、做合一,“劳力上劳心”的手脑并用
体验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环境科学基础》课程为例,部分章节涉及到散水、墙面、屋顶等建筑构件的相关内容,但由于所用教材中大多是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不利于本专业学生理解,因此,可以将结构部分的内容弱化,结合学生同期进行的建筑模型课,对这些建筑构件常用的材料、一般的做法、不同的环境中的特殊做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除了追求艺术性的表达外,对这些构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加强对课堂上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现场教学法——真实看、摸,加深理解
现场教学法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相关场地组织学生通过对现场事实的观察、分析,甚至动手体验,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从环境设计专业来讲,运用现场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以《建筑与环境设计作品赏析》课程为例,开设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建筑及环境设计作品,包括平面的布局、立面的表达。若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场教学,通过实际的“看”和“摸”,使学生近距离接触教学对象,可加深其对所讲授知识点的理解。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具象的、设计的以及结构等多样化的素面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任务。我国目前的素描教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通过具象的描绘造型来实现传统在绘画素描上的造型;第二种就是通过观察和理解等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建筑以及其他设计领域的应用。
1、在素描的认识和区分上出现不明确的现象
从我国环境设计相关的教育来看,大部分的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具象的素描造型能力的不断提高来实现教学管理的渗透,借助造物和填充来实现素描方面的训练,最终导致了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矛盾,这就使得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性的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传统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中,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设计师的培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古语注重学生的形体能力和明暗关系以及质感上的物体塑造,这就使得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写实能力,并且能够准确的把握物体的明暗关系以及物体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创造能力、设计能力方面的薄弱以及长期的单一性、简单的组合联系使得学生缺乏空间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画面逼真效果以及质感的过渡追求使得学生形成了僵化性的思想,而创新性思维也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2、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我国环境的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素面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并且代替了传统的绘画素描,这就使得其从根本上没有克服传统的营销,在教学上也实现了传统的内容与模式的沿用,通过绘画性以及艺术性的教学来实现质感以及虚实方面的重视,画面效果的过渡追求使得其设计意识以及空间观念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与环境设计专业出现特点和性质的不一致状态,这就使得学生出现思想僵化,生搬硬套的设计使得整个作品没有任何的灵气与创意。
二、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1、从专业的定位以及专业的需求上来进行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构造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丰富以及设计意识和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通过学生对于结构性、空间性以及创意性的建设来实现任务的完善,这就需要将后续的专业课程的需求作为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生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力的综合体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对于空间的敏锐感受,也就是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学生敏锐度的提高;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不断提高结构认识能力,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来实现学生构图能力的不断提高,进而实现感悟力的不断提高;另外一个方面是通过重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来实现学生基础专业的不断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2、通过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上的改革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空间探索的意识和空间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来实现动手创造能力的保证,这与其他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表现出非常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通过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有效整合来实现设置的一致性,通过复杂的删除,采取更加简单的方式才能够实现学生课程兴趣的增强以及在专业归属感上的提高。通过实践性内容的加强来实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空间的构造,同时还需要利用单色速写以及水墨等的形式来实现空间的快速记忆,这就使得学生摆脱传统的空间和物体的限制,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对陌生环境和空间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针对课程的特点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通过不相关的素描外延的去除来是吸纳针对性的单元设置,一方面是结构方面的素描,通过对于学生多层面和多角度的分析来实现学生结构变化、穿插规律以及衔接规律上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线条描绘方式,实现学生综合结构的把握;一方面是利用空间素描来实现学生描绘对象的要求,进而通过透视、结构以及表现上的认识来增加学生的理解,最终实现空间认识训练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创意的素描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现学生思维的扩散与聚合,通过教学的导入以及结构、转换等联系来实现学生思维方式从传统的认知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创意构想的激发。
三、结语
关键词:环境设计;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席卷世界经济浪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崛起,很多城市都大力着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提高经济增长点。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但前景可观, 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已经开始全国性的投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非物质”产业在迅速崛起,可见,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必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力量。环境设计是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学科,是感性的非物质的设计创造。其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强大的“能源”。因此,研究环境设计教学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深远。
一、我国环境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关系
(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世界各个国家、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时间不同,受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的文化背景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各个国家的地位也大不相同。我国文化创业产业今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仅相当于DGP的2.8%,这样的数值足够证明文化创业产业并没有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与英国、韩国等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2)环境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相继开设环境设计专业,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不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环境设计教育也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扩大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催生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了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学生选择环境设计专业,更多的专业骨干投入到环境设计教学当中,更多的学校开设并不断完善环境设计教育体系。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重要教育机构,汇聚了庞大的环境设计人才队伍,每年要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很多院校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其学生实训教学基地,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更大程度的适应了市场需求。比如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的长春建筑学院就以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作为其学生实训教学基地,在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能为实习企业提供创意人才支持。
二、我国环境设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制约着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专业开设初期很多院校环境设计教师原本从事建筑学、工艺美术、雕塑等相近专业,最初的培养方案制定与其原有专业相近,甚至一些院校在制定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时,“因人而设”,把学校师资力量较强的专业课设置在环境设计培养方案当中,导致学生接受专业教育不专业、知识量不足、专业引导偏差等问题。
(2)专业投入不足大量的传统授课模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很多设计院所反映录用的大学生都要接受前期培训,经过一段实践的培训才能正式投入到工作当中。造成学校与社会的断档,其实主要是学生在学校接受实践教学环节过少造成的。很多院校由于资金投如少,没有校内实习基地,造成实习靠讲、实训靠看的状况。甚至有些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实训教学环节,直接将学生推入社会,任其自己找公司实习,处于放任状态,根本没有达到实训教学的目的。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让学生多参加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参加不同规模的专业设计竞赛。
三、发展环境设计教育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有特色的环境设计教育。地域文化拥有者其浓厚的地方色彩,满足人们不同的视觉要求。环境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相比如出一辙的现代设计,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艺术更能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域文化对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的历史教学、艺术教学、地域文化与设计如何融合的专业性教学。
(2)“因校制教”“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教学。高等院校因生源录取存在差异,所以培养目标也不同,有研究型的,有应用型的等等。高等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强,专业设置是各个高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环节。各高等院校对其开设环境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环境设计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不同与其他专业,每个人对艺术的认识都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与开发学生的指导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艺术特长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与适宜的教育。
四、结语
环境设计教育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将直接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直接途径,从环境设计教育抓起、提高环境设计教学水平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于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每年从国内各高等院校毕业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但从社会的用人单位、公司、企业反馈的信息却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设计教育没有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通过考察各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设计课题陈旧,学术型的比重很大。设计结合市场的实践环节偏少,偏离了对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术化”的倾向。同时实践教学的硬件基础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课程的开展,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也误导了专业教育的总体思路。 (2)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有大量的美术专业出身的设计专业教师在任教,以非设计思维方式的教学手段来培养现代设计师;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的状况下培养的学生势必专业思路含糊,专业技术能力不强,进入社会难以胜任设计师的工作。 (3)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一方面是教师在课程教学时没有结合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而是直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教学内容空泛。这样“理论至上”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很不利;另一方面没有利用好社会优秀资源,引进社会相关高级技工、民间艺人进行讲学。造成学生在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不能深入的体会工程技术与设计艺术怎样相结合。实践教学方面,一直沿袭老的教学模式,实践内容与当前专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不够。以写生考察为例,过分注重写生的绘画表现而忽略对建筑装饰、民族文化,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考察内容,过分注重展览效应而忽略调查报告的总结。(4)实践教学环境支持不够。首先,在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反映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没有从学生的应用需求出发落实到实处,很多实习基地是应付检查的形式。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专业设计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其次,缺乏专业的实践基地。学生缺少走出去的场所,不能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对企业的设计流程与施工管理过程缺乏了解。这样的培养环境不利于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2 以应用为主旨,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入手,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进。从培养目标出发,把应用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加强与专业需求的结合,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整合改善现有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经过考察其他学校大概一致)实践教学包括写生考察、专业考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约占总学时的16%左右,比例有些偏低,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学时和学分的比例。实践内容按专业综合程度层次递进,要充分和专业特点、专业需求结合起来。开设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考虑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2)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模拟实体工程项目设计竞标,甲乙两方就设计方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方案评价和设计创新。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设计竞赛,把参赛设计项目作为设计课题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确立设计的要求与方向,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也能获得不少设计奖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科研能力。加强“双证书”的培养,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求在毕业时既有毕业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建立有效机制,利用社会资源。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提供有效的机制,聘请社会的设计名家、项目施工管理、民间艺人等来校进行实践方面的讲学、讲座,同时安排专业教师辅助教学,做到教学相长,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3 从目标责任出发,任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
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具备专业教学的教师资格又具备相关专业从业资格的教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来说,不仅是教师,还有可能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工程设计师、建造师等。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师大多忙于教学,较少在社会企业的设计一线、生产管理一线等从事过相关工作,因而缺乏实践经验,这势必产生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 内容与社会需求脱钩等问题。为此,地方高校要制定灵活的制度,积极为在校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教师在社会的实践工作开绿灯。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地利用集体的力量扭转在教学和科研上“单兵作战”的情况,把教学改革和科研探讨常态化。同时要聘请在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等行业工作中有丰富经验、良好业绩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提升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环境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设计中要考虑社会市场的变化与要求,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认识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学习材料与结构等。因此,面向市场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是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形式。
(1)建立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在校内建立以教学为目的的设计工作室,要求注重教学课题的实践性环节,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学生可以在设计工作室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设计工作室教学中,教师把实践设计项目纳入正式的教学作为课程的课题之一,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商业环境要求,指导学生更多地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等相关问题去思考和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看到设计完成并投入实际项目施工的过程。这种真实参与实际工程设计项目、积累经验的做法普遍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实战锻炼,能有效地了解实际项目的设计流程以及实施细节,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设计操作能力。 (2)加强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产学研”教学形式中,建立校外有不同功能的实习基地。实习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1)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变化,认识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2)学习新的材料、工艺技术,学习施工工程技术。3)了解市场的设计管理、营销。通过实践过程积累社会专业实践经验,增强专业知识厚度,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创造能力。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设计施工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交流,根据实际情况,把现有的工程设计项目拿到学校作为设计课题进行设计。教师通过实际项目进行相关教学,并按工程项目要求完成设计项目。其次,学生进入设计施工企业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完成设计项目。通过这个环节有效地加强了社会与学校的互动性,学生能充分的提升设计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把设计教学与市场相结合,改进现有的专业教学体系,强调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加强社会与学校的互动性,把设计课题与实践设计项目相结合。教学中要求真题真做,努力提升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社会竞争力,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 孙红阳.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装饰,2004(10).
[3] 段少军.浅论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实践教学[J].艺术教育,2008(9).
[4] 项蓓丽.地方性大学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1998(6).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程 理性思维 教学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建筑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本专业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校环境设计专业为艺术类招生,学生美术功底好,有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修养,但普遍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因此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为引导学生在认识建筑的过程中,培养其对建筑空间、建筑构造等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形成严谨的设计思维方式。通过课程学习,熟识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涉及的学科、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完成市场调查、资料收集、设计构思、方案选择、设计分析、评价及设计的能力,加强对建筑设计基础及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认识,从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能够发现的问题
1.理论知识掌握较少。
在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没有开设一门系统的环境设计理论知识课程,更不用说开设建筑史课程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甚少。在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中,就大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他们对建筑/设计发展史、风格流派等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以至于教师在教授建筑设计课程时,不得不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补习建筑的发展史,帮助学生对古今中外建筑的有所认识,然后才展开讲解建筑空间的基础知识。如此,课程实践时间和课堂答疑时间减少,不能及时解答学生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弱。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建筑设计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中,感性过多,喜欢任意发挥。如在设计楼梯时,还停留在构图画面是否完美的阶段,而没有考虑楼梯在整栋建筑中所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室内外空间通行的功能,楼梯踏步过窄、踢步过高现象很是常见。学生时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评阅设计稿时,总要说我设计的楼梯不合理?明明我已经把图画得很漂亮了。”追求构图的完美,过度画面,构图和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之间欠协调,在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方案设计中占了很大比重,显然忽略了建筑设计不仅是一门讲究审美的学科专业,还要强调其实用性和功能性。
依照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设计表达及方案构思仍然是薄弱环节,得分率比较低。尤其是建筑空间尺度的把握方面情况不理想,忽略了建筑设计基础及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另外,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设计类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在建筑设计方案的表达中虽然发挥了一定优势,但这种感性的思维方式在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空间的理性表达,以至于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
3.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欠合理性。
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安排,建筑设计课程定于大二下学期开设,为本学期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时候,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人体工程学知识,对建筑室内空间也有了解,软件操作、手绘制图能力可满足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但在我校的课程开设过程中,建筑设计课程之后安排的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方案最终的效果图只能依靠手绘完成,只有部分课下自学3Dmax软件的学生能够做出基础的建筑模型,和方案草图的设想相差甚远,远不如大多数学生手绘的效果图表达得更全面。
建筑设计类课程安排松散、授课周期较短是影响授课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其他专业发展较为成熟院校的情况,建筑设计课程开设56学时,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但是就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来看,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尚且停留在对建筑空间的懵懂认识阶段,更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4.课程实践环节缺失。
因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无法安排课程实践与测绘,同学们日常接触最多的空间都是宿舍和教室,加之上述建筑空间理论知识少等原因,学生无法全面地认识某一个或某一类建筑。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学生对人体工程学、建筑空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但在做方案设计时,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把握空间的长、宽、高尺度,如有的同学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也做特别的概念性设计,在普通居住空间中设计了面积近60平方米的卧室,而此卧室的高度为4.5米。无论是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居住空间的实用性角度来看,过大或过高的空间,都不适宜人居住。另外,开窗面积过大或过小、窗户高度过高或过低等也是常见现象,窗地比例严重失调。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
1.设计选题,考察基地,拟定设计对象。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根据拟定的设计任务书及选题,可增加基地考察的环节,做足功课指导学生勘察建筑所处场地的地形、气候、交通、人文和历史条件;同时让学生了解该空间的使用者和家庭每一个成员的需要、嗜好、生活方式和习惯,将这些作为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可使空间设计更合理,住起来也觉得舒服。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做出因地制宜的建筑空间设计,同时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环境。利用此教学方法,既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又可达到激发专业学习好奇心的目的,体现了设计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在这一授课环节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需要提前找到环境优美的场地作为勘察基地,做好选址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材料准备与分析,多角度指导学生进行考察。
2.分组合作,进行建筑空间测绘。
建筑测绘是认识和调查研究建筑的重要途径,通过测绘了解建筑的构成、空间尺度和细部构造;旨在通过实践提高认识,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从三维到二维的训练过程。让学生测绘自己熟悉的建筑空间如教室、宿舍等,体验该类空间的使用状况,并对室内家具尺寸、灯具及插座位置等进行测绘,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平立剖面图及三维效果图。这样直接、方便的空间体验,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解决测绘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对空间与形体的初步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尺度,在方案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建筑尺度,设计理想空间,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
在测绘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3―5个人为一组,每组选择不同的空间进行测绘,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测绘任务。任务完成后,组织阶段性成果讲评,采取小组之间互评与指导老师讲评的方式,加强设计资料、方法的交流,在频繁的交流与讨论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创新。此外,分组合作,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创设问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各教学阶段的讨论题,在阶段任务开始前向学生公布,过程中可向学生提供查找问题的线索和部分资料。这些问题应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并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对问题的探索与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应与当前学生的能力相适宜,所探求的答案可具有多样性,对所创设问题的各部分能够层层深入,如能引出新的可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则更妙。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自由,更多地提供展现学生个性特点的舞台。另外,选择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的、合乎实际需要的问题,也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4.成果展示。
在课程结束时,安排课时展示学生的测绘作业、方案设计成果及课程学习心得;最终的设计结果汇总成A2图纸大小张贴在教室,要求图面表达清晰完整、制图规范、板式富有创意,有适当的文字分析、设计说明,并将上述内容制作成PPT,逐一汇报。成果展示与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讲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的模式,摒弃传统的由教师一人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与成果分享,可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也是改善当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习惯自顾自做作业、课上课下专业学习欠交流、合作意识不强等现状的有效手段。
5.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加强课程间联系性。
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先修课程应为透视学原理、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完成建筑设计方案的表达;在空间表达中,若效果图形体表现准确,则可提高学习热情,提高理性知识学习兴趣,从而借助课程达到向理性思维的转变。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课程中人体的动、静态尺度及心理空间尺度、家具的尺寸等数据,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和约束,是设计功能、尺度合理空间的基础。
与建筑设计后续关系紧密的课程是建筑模型制作,若能紧跟着开设此课程,要求学生将建筑设计课程的方案制作成三维模型再次展现,发现从二维图形生成三维空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方案设计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完善建筑模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组合能力,从而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延伸和巩固课程价值,达到开课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2]吴恺,王蔚忻.关于环艺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13):120-121.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相对较新的专业,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完善到位。自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以来,各种类型的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他们大都集中在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及其他专业大学、职业院校、师范院校。各种不同的院校在开设这一专业中,其课程设置也不同。综合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以建筑类课程为主,结合艺术类课程的基础训练来安排相关的课程,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中的环境设计课程以室内设计为主,相应增加景观设计和建筑城市规划设计的课程,也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高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更注重社会的实用性,因此,各类学校中的环境设计学科专业的课程是把建筑学、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平面设计、造型基础设计交融在一起,涵盖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艺术学科、建筑学科等多学科内容。2012年改革之后,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课程设置
现在很多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往往还是沿用2012以前的环境设计课程设置,做出的改动也只是简单的拆分课程,增加授课时间。具体体现在追求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没有更多的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能够专心于重点的关键课程,以至于贪多嚼不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上依旧是多传授设计理论等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不注重具体实施当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突况的应对等实际问题,没有把所学知识系统的联系应用于实践中。另外,有些学校还停留在装饰、工艺美术的层面,在大一阶段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专业设计思路放在首位。有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处于原始的等待自我觉悟状态,也没有认真的下功夫启发。因此授课范围的广度、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自由度等等方面得不到保证,于是学生设计出来作品的创意性也大打折扣。
3、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有效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造成毕业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自主学习动机不强等一些问题,在毕业之后给他们自己和所在单位造成麻烦,也影响了学生自己未来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发展。
二、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简统一课程
精挑细选出适合市场需要的课程。有目标,有顺序,有重点的培养符合时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环境设计专业中就可以删除与小环境设计关联不大的城市景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等宽泛的环节。同时,还要删掉太多的艺术性、装饰性的课程,合并到基础课程中去,结合设计方法的学,让学生在大一、大二就能自我架构起专业的设计框架。教学中可以在大三阶段分专业方向统一调整课程,使学生根据选择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不同的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2、基础课程中融入专业性
基础课程的训练中就要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性,不能所有的基础课程都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早早的把专业观念融入其中。例如《立体构成》课程可以当作是模型制作的启蒙篇,突出它的空间性,加强作品中对结点的重视度,充分和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会用三维的角度观察、构建。接下来设置的《空间构成》课程可以对《立体构成》起到很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在基础课中融入专业性和联系性。外出写生课程教学中训练的观察角度和注意内容也要往陈设、环境、景观、建筑方向靠,有意识的经常做单线场景练习。使学生脱离考大学时候纯艺术的思路,逐渐往专业素质方面转化,从而能够自觉的提高专业造型意识和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表现技法课程及设计专项训练中的草图表现打下很好的基础。
3、注重设计方法学习
因为环境设计的学生多来自艺考生,他们习惯的思维是美术的思维、技术的思维,是老师教,学生临摹、写生、创作的思维,而不是空间的思维和尝试的创造的思维。在教学培养中,不单纯从教授课程出发,而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学习正确的设计方法。从认识设计主题入手,通过调查论证逐步进行设计。
4、培养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设计师
在教学培养中,要针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创意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立足本土性。可以通过开设民居测绘、民间美术考察等相关课程,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其设计修养。立足中国文化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争取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设计师而不是千人一面的设计匠。
5、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和客户的沟通非常重要。在学校学习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方面的素质。不仅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一个舞台,利用小组化团队合作等方法使得他们能够通过集体沟通、调研、解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展示效果这样一个过程,练就展示、沟通、交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成为提高他们的整体竞争能力。
6、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人文方面的修养,引导学生在学校就树立起自信心,懂得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独立创新,积极创新,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变化万千的客户群体和市场发展变化。
7、理论联系实际
1.1、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环境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环境艺术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人们对环境艺术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帮助设计者以更加高效的速度设计出人们满意的作品。比如,对于室内外环境、建筑设计等专业设计人员来说,平面图纸是基本的设计思想的交流语言,但对于非专业的客户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借助三维设计软件虚拟出的三维效果却直观、生动的多;任何一个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都是各方要求的相互妥协和调解,设计过程中反复的修改是难免的,电子化的设计文件易于修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障了图纸的标准化。在各大高校的各类设计专业普遍都很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设计教育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设计者的环境设计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设计,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满足人们的高层次的设计需求。
2.有利于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性思维能力,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学会如何应对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简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具备灵活的设计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计算机的教学目标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显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的实际运用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重视专业设计软件课程设置的同时却反而容易忽略办公自动化、文献及信息检索、数据管理及分析软件等大学生通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证明,这些普及的软件应用有时可也能会成为设计类学生的短板。例如,现在的设计不是建立在设计师的个人灵感乍现上,而是建立在对设计环境和条件及目的的客观分析上,设计师需要有收集、鉴别、分析各类信息的能力,像文献及信息检索课程就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拓展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而编制预算、规范书写设计文件更是不可回避的基本工作技能。在教学中如果面向岗位要求,将专业理论学习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代表的实践技能相结合,最终能够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1.环境设计专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常用办公软件。第二,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3DMAX等专业设计软件,使学生较好地具备利用计算机绘制图形、处理图像、甚至制作影音视频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设计表达和表现能力。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其对软件学习的正确认识,帮助其在熟练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第三,通过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互联网连接了世界各地,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从世界各地汲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为自己所用。环境设计人员在设计作品时也需要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其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正确查找和整理信息数据。
2.部分学生计算机学习积极性不高
虽然近年来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有限。无论是先前归属于文学类下的艺术设计专业,还是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现属于一级学科设计学下属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都是艺术类考生,文科生也较多,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面临不熟悉的思维方式,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3.学生的学习特质不同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经历,使其学习习惯、课程基础都与普通文科生有差异。艺术类学生思维更加活跃,非艺术专业背景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通常无法理解这种学科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充分掉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1.改进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方法
首先,环境设计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根据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备课,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比如,教师提高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结合使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并且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以及对他们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使计算机教学更加生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其次,计算机教师要转变自己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性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把握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此外,计算机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发展的快速性,结合计算机的升级速度,向学生讲授最新的知识信息,而不是照搬课本理论知识,让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可以在社会上更好的被实践应用。
最后,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协调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之,计算机理论课的教学大都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损,结合实践教学,例如结合设计实例,进行项目化的课题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但是,对于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应该做到平衡有度,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的教学。在最后的学生学习考核中,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的单一式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应只把最后的结果作为唯一考评点,而忽视了每个学生在解决设计问题中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灵活应用和创造性应用的过程。设计类学生学习中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会有所不同,设计专业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
2.计算机教学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环境设计专业中计算机教学讲解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计算机专业词语,深入浅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教学要紧扣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计算机对学生专业服务的功能,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避免为讲软件而讲软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相互促进。计算机知识是学生未来工作中必要地设计工具,计算机使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提高他们的专业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以案例教学法,将计算机操作与专业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工具的掌握能力。
四、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 环境设计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94-02
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标
1.1 研究背景
(1)环境设计专业自1984年创办至今已27年从当时的4所院校,发展为680所(2007年教育部公布招生专业目录),直到目前该专业基本遍布所有普通高校及艺术类高校。
(2)环境设计专业自创办以来,虽然一直处于在夹缝中生存,无可否认,还是为国家的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表现为: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量设计人才,活跃在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等设计行业,成为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补充、深化了建筑学所较少涵盖的设计领域,如专业的细部设计,围绕建筑的综合设计,提升了建筑与环境品质。
(3)由于环境设计自创立以来的模糊性质决定其本身缺乏相对明晰的教育体系。环境设计游走于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各专业之间,其定位,教学主体始终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词,国际上也鲜有类似专业门类。
1.2 研究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为1984年在中国首创环境艺术专业,随后,1987年原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环境艺术系。在至今发展的27年间,环境设计专业已发展为680多个(2007年教育部公布招生专业目录),中国的改革发展成就证明,环境设计专业为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分工的不断细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作为美术类院校中的综合建筑环境设计学科,受学科环境以及艺术类生源的知识结构所限,自身定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探索美术类院校中的综合建筑环境设计学科的特色发展以及与未来美术院校设计类学科目录完善和发展的接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亦为我国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为明晰,加深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3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直接隶属于一级学科设计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本课题研究对于探索接轨国家美术院校设计学学科目录的完善和发展趋势有着重大意义。
1.3 研究目标
1.3.1 创新性
(1)鲜明的创新性为重塑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地位奠定扎实基础。
(2)系统的创新性,通过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课程的系列实践研究,创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完整的系统性。
(3)对相关学科的变革及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意义。
1.3.2 示范性
(1)在全国同类学科相关专业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及实践意义。
(2)在环境设计教育的系列课程中具有示范意义和极大的实际运用价值。
(3)为国家的环境设计教育及设计体系的完善具有引领的示范意义。
1.3.3 原创性
(1)对充分研析中国本土地域建筑环境特征,传承中国人文精神是一种原创性的教育研究。
(2)对环境设计教育与国际相关学科建立平等交流平台,树立中国环境设计教育国际地位具有原创性。
(3)对于培养具有强烈的构建和谐生活环境的建筑环境设计人才的教育体系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意义。
2 研究的内容及预期发展
2.1 环境设计教育思想研究
(1)在当代遍存破坏甚至丧失中国本土地域特征建设的危机之时,以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为己任,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科学生态观为指导思想,研究如何将现代建筑科学技术与动手营造的心智思维方式相结合,科学协调人与建筑空间的和谐关系,重塑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提高现代人类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
(2)在新的历史境遇条件下,回溯现代设计思想的成长历程,以批评的态度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思想的源发地―― “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自觉传承中国人文精神,并努力将人类的需要与运用设计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训练积极对应。培养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切实解决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专业设计人才。
(3)强化艺术感染力的知识训练,将艺术作为思想培育的重要手段,充分结合当代艺术,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知觉能力并使其自觉应用在专业技能的塑造过程中,从而培养有自觉审美鉴赏力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2.2 环境设计教育方法研究
(1)将传统美的知识论的培养方法与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心智感化过程相结合,自觉进行美的知识训练,提高专业审美鉴赏力。
(2)研究动手营造的劳作方式,贯穿教学始终,作为学生心智训练的重要手段,并籍此训练学生自觉将二维的平面空间构想落实到实际的三维空间感知中,同时,在三维的空间模型中研究人与空间的实质关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3)重新认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将学习融化在系列的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际感受、科学分析、文化追思等阶段剖析,使学生将以往机械地学习传统历史知识转化为自觉地感知与发问的学习行为。在今天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条件下,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发展,结合当代人类生活需求,提出设计反思。
(4)研究材料与技术的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在以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时,学习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5)将现代较封闭、独立的教育方式,转化为较开放、融通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类学习、讲座的形式,培养学生直面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设计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与国际前沿学科相对应进行平等交流,提出自我原创性教育方式,树立环境设计教育的国际地位。
(6)将设计教育与设计的现实生活引领意义相结合。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及研发室验中心为媒介,运用设计为提高现实生活水平提出探索性实验研究,从而真正起到设计是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3 环境设计教育体系课程模块综述
课程模块是落实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实质性,也是验证与校正思想与方法的终极手段。环境设计教育的课程模块包括两个学制阶段,分别为基础段(这里所指的基础并不是绝对意义的基础而是为专业段学习所准备的专业素养基础及专业设计基础)和专业段。[1]
(1)基础段:基础段要解决的是五大问题:较高的审美素养与习惯;动手营造的心智训练习惯;过渡到专业设计的“前设计”训练;专业学习所需的知识素养自我学习习惯;培养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自觉意识。
围绕以上所需解决的问题,基础段课程可具体落实为制图、绘画、采风、设计造型基础、动手基础及限制条件设计课程。
①制图。
制图课程包括平面制图及三维制图。该课程学生需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三维物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快速转换思维,空间图形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习规范工程制图。
②绘画。
直面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环境美。经典美学的感受与熏陶。实现手段为素描环境、色彩环境、速写环境。作为环境设计基础的绘画课程不仅仅是技法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的过程,捕捉环境中的设计要素,环境中设计要素构成的环境美;通过绘画的手段,重构、解析、设计对象环境。
③采风。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课程,如中国书法、传统民居田野考察。使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提高传统人文素养;通过实地考察体验传统环境空间,运用测绘、绘画等手段,学习、记录、了解传统环境文化精神。
④动手基础。
以金属、木、土、混凝土等为材料,进行制作、营造训练,使学生掌握对于这些材料加工的技艺及对实验室设备的运用,养成学生自觉运用动手的习惯并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群体合作力求将呆板简单的思想方法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与创造力的培养。
⑤“反”设计。
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解读、分析,对设计过程进行反向思考,其间对大师名作设计思想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制作作品模型的过程中融入了对大师作品阅读后的二次设计或写意解读。学生通过“反”设计过程学习逆向的用自己的思想来对建筑作品进行设计思考。[2]
⑥设计造型基础。
通过“平面积聚、平面切割”,学习利用基本形通过简单的加减法产生造型。其中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设计单位,常常比较单纯、简练,而它们又是构成建筑平面、空间造型的基本形体元素,学生利用它们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进行排列组合训练,逐步形成对于建筑形式、空间、秩序的认识及把控基础。
⑦限制条件设计。
10m×10m×10m立方体到院宅。在规定的尺度,规定的形状内进行空间组织训练,这项训练事实上是将设计影响因素充分剥离,或者说是将设计条件简化,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在给定空间内进行建筑、庭院空间的组织,通过这项训练,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于“空间”的概念认识,在开始专业设计课题前形成设计思考基础。
(2)专业段:专业段学习又分专业基础段与专业学习段。
专业基础段解决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但并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将设计课题置于实际的境遇中整合建筑、景观、室内的三者关系,在这种整合的知识学习下,逐步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徒手草图构思,模型构想等设计心智训练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知识感知的过程中,伴以读史的理论学习,这里理论传授亦不是简单的知识告知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图文解读学习相关专业历史。如中西方建筑史、中国园林赏读,景观史学、读史的目的为了唤发学生对于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并从传统的优秀范例中汲取养分,经过理性分析,作用于今日人类生活实践,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事实上,专业基础段所教授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观,作为指导专业设计的思想基础,它以传统文化为纲,贯穿整个专业设计学习阶段。
专业学习段是一个专业知识融通和应用设计实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手段:
第一,开放性教学,通过大量的学习讲座、“Workshop”、国际竞赛的参与,教导学生运用现代建筑科学技术成果,面对设计问题,结合现实进行作业训练,同时仍然强化动手的心智训练过程为培养在生活中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这里交流是其关键词。
第二,专业化方面的学习。面对未来社会需要,加强更专门的专业化方向学习,专业化方向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将融通的专业基础学习知识,以及对于生活的体验,人生观的形成运用于设计的专业化方向,这里的融通是关键词。
专业学习段的课程为整个学习阶段的核心课程,环境设计专业一般学制为四年,专业学习段的课程课时有限,我们在设置的过程中应避免成为建筑学专业的简化版,或者是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专业的糅合简化版。我们对于课题的设置强调“遭遇”这一体验方式,课题的选择不以功能分类形成罗列,而是选择不同尺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周遭环境、不同设计强度的课题,使学生学习以全局观的视野来应对这些设计场所。尺度可以是单体建筑及建筑群落,生活方式可以是公共生活或居住生活,周遭环境可以是城市、乡村或者自然环境设计强度可以是保护、更新或者新建。
典型课程包括院宅建筑设计,风景建筑设计、城市街区及建筑设计。
院宅和风景建筑场地均为自然环境,院宅为小体量建筑,其容纳的生活可以是居住、展示、办公等,院宅设计一般为学生第一次真正的专业设计课程,之所以强调“院”的概念,可以使学生在专业设计之初,就开始理解、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 “院落”,同时也通过院落这一元素,训练建筑内外空间之“图底关系”的处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对话。风景区建筑是处于自然环境中的较大体量的建筑群落,其功能可以使酒店、餐饮、博览等,其功能及流线趋于复杂,学生在该课程中开始熟悉及掌握公共建筑的一些基本设计原理,同时也强调较大体量建筑群落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经历民居考察、民居测绘等对于中国传统聚落的认识,在该课程中鼓励学生汲取中国传统聚落的营造思想。
“城市街区及建筑设计”课程场地选自功能混合,新老建筑共存的老城区,以课题的形式探讨如何以全局观视野有机更新承载各种城市生活的本土城市空间[3],以设计的手段实现城市活动的传统人文空间模式的创建。该课程中,学生将面临更复杂的问题,学生开始对设计课题进行全面思考―― 通过广域的研究、分析,探讨所要营造的城市生活空间或生活方式,随之确定其设计功能。设计手段涵盖了建筑设计,旧建筑保护、更新,景观设计等专业知识点。该课程一般设于高年级,是对于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一项高强度训练。
参考文献
[1]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009:115-117.
[2] 孙科峰.美术院校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 “建筑分析”教学模式研究[J].新建筑,2010(3):122-125.
[3] 孙科峰.关于艺术院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世界建筑导报,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