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动物医学免疫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83-01
随着水生动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新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紧接着,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相继开设了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国内其他水产高等院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该专业建设,但截至目前,仅有上述2所高等院校获批开设此专业。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那么,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所对应的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专业有何区别和变化,值得从事相关教研工作的教师不断思考。笔者作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现将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1 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教学导向
2009年,农业部在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执行。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增设水生动物类。我国的执业兽医体制正在与国际接轨[2],培养与之适应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的责任。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在日常授课中应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作为一定导向,并与之适应。
此前,大连海洋大学仅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不适于本科生教学,更无法贴近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针对以上问题,大连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教研室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进行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级体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希望通过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培养更多合格的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
2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是兽医免疫学还是水生动物免疫学,其基础理论、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主要来源于目前完善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体系。然而,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相对于人类以及家畜,其差异十分明显。笼统地照搬人医以及兽医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内容应用于水生动物医学的免疫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为初学者打好理论基础,致使其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提高。
为此在水生动物免疫学的讲授过程中,在借鉴基础医学理论的同时,结合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特色,详细讲述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动物免疫学特点,以及其免疫学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应物种的免疫学研究进行综述。当然,有学者认为关于水生动物免疫学最新研究的讲解更适合研究生教学。但笔者认为,在本科生教学中高度总结,合理归纳,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生活,并非笼统照搬实验结果和学术概念,会取得较好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研究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要求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创新学习。
3 采取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水生动物免疫学的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并且对学生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厌倦、懈怠。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正式课程授课之前,需要提前让学生复习基础生物学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结合案例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3]。例如,在讲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理论时,引入目前在鱼类疾病防控中利用灭活疫苗来防控草鱼出血病。对草鱼在注射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灭活疫苗后会引起怎样的免疫应答进行拓展讲解,以及引入鱼类的主要抗体类型、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等。
通过引入实际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现场教学探讨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将抽象的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学生的W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相关理论知识,体会到免疫学的实用之处和独特魅力。
4 利用互联网思维,引入微课教学
伴随数字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教育资源程度日益提高。其中“微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时间灵活、形式多样、内容短小精强、主题突出[4]。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自主学习的时间远多于课堂时间,利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顺应当前高教改革背景,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水生动物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
目前,笔者通过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开设了水生动物免疫学微课教学课程。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更容易掌握的微课形式,利用碎
片化时间自主学习,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例如:在讲授鱼类适用性免疫系统时,由于学生学习了鱼类主要免疫球蛋白IgM的微课视频,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形式非常新颖,学生对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以及鱼类免疫系统和人类免疫系统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产动物养殖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各种病害频发,免疫防治目前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控的热点,被认为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6]。可见,水生动物免疫学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水生动物免疫学方向的专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新专业的迫切需求下,构建更符合实际、更高效的专业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专业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就业能力,是目前相关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10]。
6 参考文献
[1] 韩存志.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香山科学会议第173次学术讨论会[J].中国基础科学,2002(3):5-8.
[2] 但学明,刘丽,孙媛,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14(3):99-101.
[3] 温建新,任慧英,刘文华,等.应用型高校兽医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0-5341.
[4] 程志波.大学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1):48-51.
[5] 李文坚.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31-232.
[6] 肖克宇.水产动物免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7] 王蓓,王忠良,蔡双虎,等.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色提高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71-73.
[8] 王蓓,鲁义善,蔡双虎,等.英国《动物免疫学》教学模式对我国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6):1-3.
[关键词]免疫血清;免疫;免疫学试验;效价
[中图分类号]R3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b)-139-02
动物免疫血清的制备是一项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为教学、科研、检验之常用。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简易的直接凝集反应有助于学生了解抗原、抗体及抗原抗体间的免疫反应等抽象的概念,免疫血清的质量直接影响实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制备高质量的免疫血清是建立高水平检测方法的前提条件。但免疫血清的制备较复杂,且需学生动手操作,用量较大,为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具备理想的免疫原外,还需要选择适宜的动物和设计有效可行的免疫程序或方案。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制备了高效价、高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动物免疫血清,既经济又方便,供教学、科研所用,提高了实验的开出率。
1 方法与结果
1.1 动物的选择及饲养
制备抗血清的动物主要是哺乳类和禽类。羊、马、豚鼠、兔都是常用的动物,在实验中,选择动物时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因不同动物对同一抗原的敏感性不同,免疫时至少取用2只以上动物。选择制备免疫血清的动物必须是适龄、健壮、无感染的正常动物,体重最好在2~3 kg,年龄6个月以上,因雌性动物在性周期的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机体对抗原的敏感性有较大改变,所以一般挑取雄性动物。动物免疫后要认真做好动物的编号、标记、管理和记录,本实验用的动物是健康家兔。
1.2 抗原的制备
1.2.1 抗原稀释
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抗原稀释为2mg/ml,放置4℃过夜,次日取出,与佐剂混合制成乳剂后用于动物免疫。免疫原的注射剂量随抗原的性质有较大差异。一般考虑抗原的免疫原性的强弱、分子量大小、抗原的纯度、有无毒性及动物个体状态、免疫途径和时间、佐剂的使用与否等。对于纯的可溶性抗原,免疫时需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其免疫剂量以动物体重计算,一次注入的总剂量以0.5 mg/kg为宜。通常免为100~1000μg/次。另外免疫周期长者可少量多次注射,免疫周期短者可大量少次注射制备高度特异性的抗血清,选用低剂量抗原短程免疫法。
免疫周期随抗原和免疫方法的不同以及是否使用佐剂而变化。单次注射抗体产生缓慢,效价低,维持时间短,但抗体特异性高;多次注射无以上缺点,但抗体特异性有所降低,一般以3~4次较合适。注射间隔时间一般以1~2周为宜。间隔时间短,起不到再次免疫的作用;太长,则免疫过程延长,从而影响血清的特异性,如无佐剂时间隔2~4d,加用佐剂时可间隔10~30d。初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多为2~4周,此后,每次加强免疫的间隔时间为2~3周。
1.2.2 佐剂和抗原乳剂的配制
1.2.2.1 佐剂的配制。弗氏完全佐剂,各实验室的配方不尽相同,我室采用的配方如下:医用液体石腊20 ml与羊毛脂12g混匀加热溶化,分装于青霉素小瓶,用纱布、线绳扎紧瓶塞。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于免疫前准备抗原乳剂制备时,以活卡介苗代替死结核菌,每毫升试剂中加入10mg活卡介苗,即为弗氏完全佐剂。
1.2.2.2 抗原乳剂的制备。本实验选用注射器推注法:将抗原溶液和等量的完全佐剂(注意佐剂必须先加热融化。不超过50℃)分别吸入两个5 ml注射器内,在两个注射器的12号针头间用一根长约8-12 cm的医用无毒塑料管。将两个注射器连接在一起(塑料管必须浸泡消毒与注射器针头相连接)。针头塑料管1~2 cm然后两人相对而坐。缓缓推动针栓,使管内溶液进入塑料管道至对侧注射器内,每次必须把管内容物全部推出,另一侧同样操作,使管内液体往返混合直至形成油包水乳剂为止。
制成的乳剂是否形成油包水乳剂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方法:将制成的乳剂滴在凉的自来水表面,质量合格的乳剂滴入水面保持乳滴珠完整而不分散;如进入水面后立即扩散,水面油花逐渐扩大即不合格,应继续乳化至合格为止。
1.3 免疫途径、注射时间、部位及剂量
不同的免疫途径,抗原在体内的的代谢速度不同,对免疫系统的刺激强弱也就不同,因而产生抗体的水平也就不同。抗原的注射途径可根据免疫动物个体的大小、抗原及抗体制备目的或要求不同,选用皮内、皮下、肌肉、静脉或腹腔等不同途径免疫。本实验对家兔使用皮内和皮下多点注射。第1周在足、掌皮内注射含佐剂抗原0.1ml,第2周在腹部皮下注射含佐剂抗原0.5 ml,第3周在腹部皮下注射不含佐剂抗原0.5 ml,第4周在腹部皮下注射不含佐剂抗原0.5 ml。
1.4 试血及测定抗体效价
末次注射10 d后于耳静脉采血2 ml,分离血清进行试血。笔者选用免疫双扩散法在56℃条件下加热30 min灭活补体。在琼脂板中间孔加稀释的抗原10μl( mg/ml),周围孔依顺时针方向,分别加入用生理盐水或PBS按1:2,1:4,1:8,1:16,1:32和1:64的比例稀释的动物免疫血清。经37℃保温24 h后观察结果,效价在1:16以上即可决定采血。选用环状沉淀试验将一定浓度的抗原200μl加入到环状沉淀管中,然后在抗原液面上加入稀释的免疫血清,如在20 min内,抗原与血清的交界面能出现“++”的沉淀环,以沉淀环的直径、大小来判断效价的高低。一般效价高达1:2040以上才可放血。
1.5 取血、分离、分装及保存
免疫动物经效价检测合格后即可考虑取血。为减少血清中的脂肪含量,放血前可考虑停食12 h。本实验采用心脏穿刺取血,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动物于仰卧位固定,用食指探明心脏博动量高部位,剪去少许毛。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以9号针头在预定位置与胸部呈45。角刺入心脏,微微上下移动针头,待血液进入针筒后,即将注射器位置固定取血。2.5kg体重的家兔一次可取血20~30ml。取血后由静脉缓缓注入等量5%葡萄糖液以补足失血量。取血的兔子经2~3个月休息。可再次加强免疫后取血。
1.6 分离血清及免疫血清的保存
无菌条件下将平皿或三角瓶内的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用无菌滴管吸取血清,于3 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合格后的抗血清以1:100比例加入1%的硫柳汞或5%的叠氮钠,最后浓度分别为0.01%或0.05%,用无菌滴管将抗血清分装小管,每管装1ml左右。-20℃以下保存,可保存2年以上。如有条件可将血清冷冻干燥保存于4℃以下冰箱。保存时间更久。
1.1研究对象
学院2012级动物医学专业共有4个班,随机选取2个班为实验组(共57人),2个班为对照组(共56人)。两组学生均为2012年全国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他们在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和基础课成绩间均没有明显差异。
1.2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动物免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学时、实验项目、实验教材、实验场所、实验资源、任课教师均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集中讲授与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的方式进行。实验组采用“任务教学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例,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1任务准备
实验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定义和重要性,指出该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重点、难点,然后安排具体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途径及最后的评价标准,对组长及成员的职责提出具体要求。安排的具体任务为: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分类及其用途;3)开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材料与试剂;4)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操作步骤;5)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过程的注意事项;6)分析本组实验结果与实验体会。
1.2.2任务实施阶段
上实验课前一天,让学生们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讨论,计划出实验所需的材料与试剂,在实验指导教师的辅助下进行实验准备。课堂上,由实验指导教师随机指派一位学生代表围绕实验任务进行讲解,其余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根据学生讲解与讨论的情况,实验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地点评与总结,更正错误和补充不完整的内容,并对实验相关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学生开始做实验。
1.2.3任务评价
实验结束后,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再次分析、讨论与思考,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并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
2教学效果评价
2.1实验平时成绩评价
根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中体现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判定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组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2实验考核成绩评价
实验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实验考核,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见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考核成绩中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3教学效果评价
实验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实验组中进行实验效果调查评估。从任务教学法效果评价(见表3)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均能接受任务教学法,且认为该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能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可提升综合能力。
3讨论
关键词:平面波导;荧光免疫;动力学分析;抗体-抗原反应
0 引言
近年来,具有高亲和性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在医学诊断、生物化学分析、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抗体-抗原亲和反应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分析方法有热量测定法、电泳分析法、超速离心分析法,但这些方法仅适用于低通量分析,且结果分辨率较差。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光学生物传感器开始应用于免疫反应动力学研究,如SPR[3]、BLI[4,5]、光波导生物传感器[6],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动力学反应数据分析,并且更加快速和灵敏[7-11]。
本文基于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建立了一种分析芯片界面抗体-抗原免疫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该方法研究了芯片表面包被抗原与溶液中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并得到了芯片界面免疫反应的结合速率、解离速率和亲和常数。本文主要选取了三聚氰胺、黄曲霉素M1、磺胺二甲嘧啶和双酚A这四种物质的单克隆抗体-抗原反应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芯片界面的免疫反应动力学,为基于免疫反应的检测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如下:BSA(Sigma),三聚氰胺(Mel)、磺胺二甲嘧啶(SM2)、双酚A(BPA)和黄曲霉四M1(AFM1)单克隆抗体,BSA-Mel,BSA-AFM1,BSA-BPA,BSA-SM2,GMBS(Sigma),Cy5.5-NHS(GE),MTS(Sigma),10mM PBS,100mM PBS,H2SO4,30%H2O2,SDS,HCl,NaOH。
1.2 免疫芯片的制
本试验利用MTS和GMBS在芯片表面固定包被抗原。反应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如下:a.芯片表面羟基化[12]:将干净的芯片浸泡在piranha溶液中(浓H2SO4/ 30%H2O2体积比为3:1),在110℃下反应60min;b.芯片表面硅烷化:用无水甲苯配置2%的MTS溶液,将芯片置于其中反应2个小时;c.引入偶联基团:首先将芯片置于无水乙醇配置的2mM的GMBS溶液中,反应1个小时;d.包被抗原的固定:将15μl0.5mg/ml被抗原滴在芯片的全反射位点上。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反应12小时后,用超纯水清洗残留包被抗原,随后用2mg/ml的BSA溶液封闭芯片表面未反应的活性基团。未测验时,免疫芯片保存于4℃冰箱,保持芯片表面清洁。
1.3 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
本研究组自主研发了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主要基于倏逝波和全内反射荧光原理(TIRF)[13,14],利用全内反射产生的倏逝波激发芯片表面数百纳米薄层内的荧光基团,从而产生荧光信号,传感器采用光纤收集荧光信号,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定量分析。利用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定量分析目标物质,就必须设计巧妙的方法将目标物质的浓度与荧光信号的强弱建立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
该生物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元件、自动进样系统、光学分析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4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1.4 实验方法
将固定了BSA-Mel、BSA-BPA、BSA-SM2和BSA-AFM1的生物芯片置于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的反应池。所有反应都在10mM PBS缓冲体系中进行。为了获得动力学结合数据,通入不同浓度的抗体混合液(含有Ab-Mel-Cy5.5、Ab-AFM1-Cy5.5、Ab-SM2-Cy5.5和Ab-BPA-Cy5.5四种标记荧光的抗体)与芯片反应,获得不同时间条件下的信号强度。每次反应结束后,用0.5% SDS(pH为1.9)的缓冲溶液打断抗体和芯片表面抗原之间的化学键,同时保持芯片表面抗原的活性,实现芯片的重复使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1.5 反应动力学和亲和性分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主要由抗原决定簇的空间位置决定。抗体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有一个有限的亲和性,可用解离常数KD(单位为M)来表示,KD是解离速率(kd,s-1)与结合速率(ka,M-1s-1)的比值[15,16]:
KD=kd/ka (1)
抗体与抗原的反应关系可用以下的关系式来表示:
(2)
其中,AgAb*表示抗体-抗原复合物,Ab* 表示荧光标记的抗体,Ag表示抗原。由于芯片表面质量平衡,芯片界面免疫复合物的浓度变化速率可以表示为:
(3)
其中,[Ag]指抗原的浓度(M),[Ab*]指荧光标记的抗体浓度(M), 代表抗体-抗原复合物浓度的变化速率(M-1s-1)。
基于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抗体-抗原复合物的浓度与荧光信号强弱成正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荧光信号变化速率与抗体浓度、结合速率、解离速率等有关的关系式:
(4)
积分后可得以下关系式:
(5)
其中, 是Cy5.5-抗体的初始浓度,Rt是任意t时刻的响应信号,Rmax是最大的响应信号值。
将实验数据进行积分拟合,获得相应的动力学关系式和相应参数,每个响应值R都被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用于计算模拟。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芯片界面的荧光免疫反应
将芯免疫片置于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的反应池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抗体混合液,记录不同时间下的响应信号。图3为不同浓度的四种抗体与芯片表面抗原的随时间变化的结合曲线。当抗体浓度过大或者过小时,信号不会随时间的变化发生明显的变化。高浓度时,结合反应容易更快地达到平衡,低浓度时,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平衡。因此实际反应时,浓度的选择不可以太低,但是浓度也不宜太高,太高会大大提高检测的成本。
2.2 动力学和亲和力分析结果
为了计算抗体-抗原免疫反应动力学参数,首先要剔除检测结果中的一些异常值。为了获得芯片表面免疫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a和kd,同样需要确定Rmax值。通过改变抗体浓度,测定平衡时间(t为600s)的信号强度,然后通过Logistic拟合可获得理论Rmax值,如图4所示。当芯片表面BSA-Ags为0.5mg/ml时,黄曲霉素M1、双酚A、三聚氰胺和磺胺二甲嘧啶抗体与芯片反应可以得到的最大理论响应值Rmax分别为23228m.v、45445m.v、15424m.v和15770 m.v。
获得Rmax后,将图3的结合结果除以相应的Rmax值,可以得到不同浓度条件下芯片界面免疫反应的结合率(Binding%)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结合率为每点的荧光强度与理论拟合得到的反应平衡时最大荧光强度Rmax的比值,由图中结果可知,反应时间相同,分析物浓度越大,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
用SPR分析研究免疫动力学时发现,当平衡时的结合率为100%时,此时使用的初始抗体浓度通常为100KD;当平衡时的结合率为50%时,此时使用的初始抗体浓度通常为KD;当平衡时的结合率接近于0时,此时使用的初始抗体浓度通常为0.1KD。根据此经验,并且结合图5,可以迅速选择合适的抗体浓度用于检测。
随后对结果进行积分拟合,得到类似于公式5的关系式:
(6)
(7)
(8)
表1总结了各个免疫反应的参数A、B和动力学参数ka,kd,KD。Ab-AFM1、Ab-BPA、Ab-Mel和Ab-SM2四种抗体在芯片界面的免疫反应结合速率ka分别为0.37×106 M-1s-1,3.36×106M-1s-1,1.09×106M-1s-1和5.19×106 M-1s-1。四种抗体的芯片界面免疫反应解离速率kd分别为0.30×10-3s-1,4.74×10-3s-1和3.60×10-3s-1和1.01×10-3s-1。而其免疫解离常数KD则分别为0.81nM,1.10nM,3.40nM和1.01nM。可见,Ab-AFM1的亲和力最好,Ab-Mel的亲和力最差。
表2比较了用平面波导生物传感器与ELISA测量的动力学参数KD,平面波导测定的KD值都高于ELISA测定值。分析可能原因主要是本次试验测定的抗体都为荧光标记后的抗体,荧光标记过程会对抗体的亲和性产生影响,而ELISA测定的抗体无需标记荧光染料。
2.3 芯片界面免疫反应的重复性能分析
免疫芯片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是影响检测的重要指标。由于目标物质通常为小分子,很难直接被固定到芯片上,因此通常将包被抗原作为识别分子共价结合到芯片表面,包被抗原相对于小分子生物特性、化学结构更加稳定。为了实现芯片的重复使用,在每一次检测结束后,采用0.5%的SDS(pH为1.9)溶液清洗芯片表面,使抗体-抗原复合物解离,却不会破坏芯片表面包被抗原的活性。
从图6结果可以发现,Ab-Mel结合信号为7363m.v,20次反应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9%;Ab-BPAY合信号为20496m.v,20次反应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4%;Ab-AFM1结合信号为14386m.v,20次反应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5%;Ab-SM2结合信号为7631m.v,20次反应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3%。测试结果表明免疫芯片至少可以测试20次以上,并且保证没有明显的信号变化(变化在5%以内)。
3 结论
初中物理一开始并不难,只是一点基础知识,但随着知识点的逐渐加深,物理难度增加,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逐渐处于被动局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也迎来了以新课标为指引的教学课改的展开。知识是在真实具体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学习的环境越逼真、越生动、越融洽,学习就越有效率。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物理内容中的情感,使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和新教学理念接轨,教师们积极努力,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但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举行的教学活动,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依然处在被动的现,如何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呢?
1.主动的关键是心动
长期被动的学习,学生也逐渐习惯了,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机械的听教师的安排,是以往学生学习的现状,因而,学生也养成了让老师将知识掰碎了揉烂了喂给自己的学习形式,内心也养成了懒惰被动的不良习惯,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首先要让学生心动,即让他们先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用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和现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2.让创新带动主动性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利用这份好奇心,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备了这种思维,学生才能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的现状,不再满足于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而是自己有主动发现问题的动力和源泉。教师也要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首先要科学设置问题,以有梯度、思维容量、新奇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对初中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主动性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一人从甲地沿直线匀速出发,到乙地后停下休息,之后又沿原路匀速返回甲地,试画出该人的s_t时间图像,在这一问题的解答时,教师不再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画图,而是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在偷懒,也无法偷懒,并且面对这样形象的问题解答方式,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主动画图,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一时间教师成了辅助,成了配角,学生了成了主角,他们互相质疑,互通有无,有的同学绘图思路清晰简便,便于理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种思维的固有形式,达到了创新思维共享的可喜局面。
3.在物理知识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充分运用初中物理知识和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我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情境,以锻炼他们运用物理课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三国时期, 传说诸葛亮曾发明过一种军事报警信号, 后人称为孔明灯,它是用很轻的竹皮儿做骨架, 用棉纸糊在外面,只在下面留口,口的下面设一小架,放一小盘内有松香点燃后,灯笼就慢慢的升高,直至升入高空,请问这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学生们差不多都放过孔明灯,当一听到这个问题时,都很兴奋,便开始积极的思考他的科学原理,有的同学说是空气受热膨胀,有的说是热能变成了动能,真是众说纷纭,眼看同学们争执不下,我不得不给以提示,即热气球的原理,还有就是浮力的知识点等,结果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孔明灯的原理与热气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球体升空。然而为何热空气会飘浮呢?我们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它:当物体与空气同体积,而重量(密度)比空气小时就可飞起,此与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将球内之空气加热,球内之一部份空气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从球体流出,使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因此充满热空气之球体就会飞起来。通过这样和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现象结合,思考并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学我们学起物理来更是信心倍增。
4.角色互换,教学相长
【关键词】舞狮运动 大学生 免疫机能
舞狮运动属于中国典型的民族特点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舞狮运动在一千九百九十五年开始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范围内,不仅能促进身体锻炼,还能丰富生活,是全国人民健身主要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舞狮运动接收到了各种国际的锦标赛、邀请赛及精英赛,加大了舞狮运动爱好者的沟通与交流,舞狮运动从人体科学的角度看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不大,能帮助大学生在速度、耐力、心肺功能及力量等方面进行锻炼,有一定的健康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面免疫机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选择本校体育专业大学生30名作为观察对象,30名大学生均为男生,学生的年龄基本分布在18至23岁之间,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10±0.58)岁,身高均保持在170至181厘米左右,平均身高为(176.02±1.20)厘米,体重均保持在58至69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63.12±2.52)千克。本次观察均经过了每位学生的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存在某些身体机能缺失及存在严重哮喘疾病的学生[1]。
入选标准:我院体育专业学生、年龄在18岁以上、体重控制在70公斤以内的大二至大四学生。
(二)方法
30例大学生在保证每日膳食及训练时间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前后免疫机能各项指标差异的对比。对30例大学生进行舞狮运动的训练,将每次的训练时间规定为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内包括十分钟热身时间、十五分钟速度耐力训练、30分钟复习及强化训练时间、15分钟学习新动作及技巧时间还有20分钟整理活动的时间,每周训练三次。在30例大学生进行舞狮运动训练前后采用遥测心率仪测定心率变化情况、采用利德曼生化技术及自动化分析仪测定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血压、肺活量等免疫机能的变化情况。在学生进行演练前及演练后立即采集不同时间段的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将2毫升用于冷藏保存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将4毫升进行流式细胞的检测。
(三)疗效判定
观察实施舞狮运动前后30名大学生身体各项指标的差异情况。免疫机能各项指标主要包括测定大学生的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肺活量等的变化。肺活量是指不限定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量最大呼吸的气体量,是肺部一次机能活动量,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30例大学生进行舞狮运动前后的身体免疫机能变化情况进行处理,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肺活量等的变化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进行舞狮运动训练前后对比的各项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肺活量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大于0.05表示舞狮运动训练前后对比的各项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肺活量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30例大学生在进行舞狮运动训练前后身体免疫机能的各项指标: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
30例大学生在进行舞狮运动训练前后身体免疫机能的各项指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肺活量等存在@著差异(P
三、讨论
良好的运动水平及技术水平是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舞狮运动要求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强,且对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及灵敏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舞狮运动最关键的就是奔跑速度,特别是舞狮后面把位运动员的速度,舞狮运动强度较大,且密度较高,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及心脏循环系统,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培养大学生毅力的前提下提高大学生的免疫机能。
舞狮运动主要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分泌率,通过改变大学生血清中的含量,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一定强度的运动、持续运动时间及周期均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长期进行舞狮运动能促进机体对增强免疫能力的细胞因子及生长素及内啡肽等激素的释放,提高血清免疫求蛋白水平及机体的免疫能力进行提高。血压是判断心血管功能的主要方式,在进行舞狮运动中收缩压升高主要反映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变粗,心容量加大,心博持续有力;舒张压主要反映动脉血管的弹性及外周小血管的阻力,使得血管得到舒张,外周阻力下降,促进毛细血管及动脉端的血液流入静脉,加速静脉回流。肺活量是反映肺容积及肺扩张能力,在经过舞狮运动后能增加呼吸肌的力量,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增加胸廓的活动度,改善肺泡的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免疫机能[2]。
综上所述,舞狮运动对大学生免疫机能的影响较大,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免疫机能及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摘要:正面扣球是最基本的排球技术动作。在正面扣球动作教学中学生常出现扣球扣不到球,助跑与起跳不协调上下肢不协调等现象,为排球课的教学带来阻碍。为此本文通对正面扣球错误动作的汇总分析,并相应提出纠正的方法,旨在为扣球动作的教学提供些许理论帮助。
关键词:排球;正面扣球;错误动作
一、前言
扣球技术是排球基本的技术之一,是排球比赛中最积极,最有效的进攻得分手段,也是学校排球课教学的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而正面扣球动作的完成扣球动作需要助跑、起跳、空中挥臂击球和落地4个相互衔接的动作,技术结构较为复杂所以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它不仅要求扣球队员必须具有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而且要善于判断来球方向,快速准确做出身体反应的能力。因此,它不仅是排球技术动作最难学,最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环节,也是排球课教学中教学质量很难提高的一课。加强多排球正面扣球错误动作的研究分析,对于排球课的教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正面扣球技术动作错误产生的原因
排球正面扣球由于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在排球课教学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教学内容。正面扣球动作结构包括;准备动作,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这些动作是相互连贯,缺一不可的。
(一)助跑时错误动作及原因。
助跑的目的,为了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并为快速积极的起跳作准备。其作用一是为了接近球,选择恰当的起跳点;二是利用助跑的水平速度配合起跳,起到增加弹跳高度的作用。助跑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后面扣球动作质量的高低,在正面扣球的动作的助跑中容易出现助跑节奏杂乱,助跑步幅不合理,助跑与起跳衔接不密切,上下肢动作不协调等错误动作。而产生此错误动作的原因对助跑步伐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对于的助跑时的上肢摆臂和步伐不相协调,学习者对球在空中运行轨迹、速度缺乏正确的判断,对球的高度、弧度、落点的判断缺乏预见性,从而无法判断助跑的步伐、路线、时机,才造成排球正面扣球的助跑技术动作的错误。
(二)起跳时错误动作及原因。
起跳时排球正面扣球技术链的重要环节,通过起跳可以更高质量的完成扣球动作,使、、在起跳时容易出现起跳点选择不当,起跳时间、时机掌握不正确,起跳前冲或者左右摇摆,起跳动作不协调,与球的距离把握不准确等错误动作,造成这些错误动作的原因时由于选择的起跳点位置不明确,起跳点判断失误,助跑起动快慢的不合理,对球的飞行路线的判断不准确,身体素质差是造成起跳时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
(三)空中击球时的错误动作及原因。
空中击球是排球正面扣球的重要环节,其包括起跳至最高点完成手臂向后引臂动作作为起始点到向前完成挥笔击球动作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扣球者要通过助跑起跳获得的能量去完成空中击球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手掌击不准、包不住球,手臂力量使不出,击球没有力量,扣球下网或者球被打飞等现象,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对球的判断不准确,助跑起跳时机不对,空中时身体没有协调舒展开,挥臂时肘关节抬不起来,屈臂击球造成击球点降低,在空中出现过早收腹、不收腹或者收腹迟等因素,促使在正面扣球技术空中击球环节出现错误动作。
(四)心理上的影响。
心理状态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总的特征,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排球技术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突出表现在扣球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刺激和内心心里的复杂变化,在扣球时由于对排球的害怕、畏惧心理造成对扣球时缺乏信心,对自己的所学的技术没信心,不敢去大胆的做动作,缩手缩脚,害怕打不好或者挫伤手指,扣球心理上产生障碍从而导致扣球技术得不到正常的发挥,甚至对正面扣球技术动作的掌握产生消极的作用。
三、正面扣球错误技术动作的纠正方法
(一)采用对方位的教学条件设施,全面讲解正面扣球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的讲解示范,这样无法充分展示其动作的结构过程,学生很难形成正确技术动作表象,仅凭借模糊的记忆去模仿,很容出现错误的扣球动作,因此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条件指导辅助教学,比如采用图片,视频、慢动作回放等设备,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促使学生在心理上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从而避免错误正面扣球技术动作的形成。
(二)恰当的运用错误动作来辅助正面扣球的教学。
正确优美的技术动作示范,可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到良好作用。然而在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恰当的运用错误的动作示范,同样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模仿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可以是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错误动作的究竟在哪里出的错,错误动作带来的后果以及要去注意哪些问题,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纠正错误的动作。
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去指导学生练习,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排球正面扣球的技术动作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分析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促使学生明白动作的关键在哪里,是怎么发力,如何完成的,在心理上是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其在做动作时去注意一些动作环节,针对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采用专门的练习,例如避免扣球时找不球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先从扣固定的吊球开始,使其掌握其技术动作都再去扣二传传出的球,这样的练习安排有利于避免错误扣球动作的出现,以便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及心理训练。
有什么样的身体素质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技术动作。相应的身体素质也会影响到教学中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动作的掌握与学习。扣球是一项对全身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很高要求的技术动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排球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以便于对正确排球正面扣球动作的掌握,提高排球课的教学质量。
扣球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除了技术、身体素质的因素外,还有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扣球时的自信心是决定扣球技术动作学习的关节因素,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专心扣球,敢于大胆的起跳,扣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就快,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则效果不佳。因此在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动作教学中要相应的安排学生心理训练的内容,促使学生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
四、结束语
针对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助跑和起跳扣球不协调,上下肢配合不协调,助跑时机线路不正确,手掌击不准,包不住球等错误动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方位的教学设施,错误动作的恰当运用,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专项素质和心理方面的训练,避免的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提供排球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 排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钱晓林. 后排扣球中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解析[j] .安徽体育科技 .1999,(3):9-10.
[3]马玉芳.于炳德 现代排球中立体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其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9):84.
[4]黄善球. 试论排球比赛的节奏[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一、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上更有用武之地,并将有损学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动、植物活体实验材料尤其是动物活体走进课堂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三、一位中学生的一份特殊“试验报告”。
四、负面影响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的浅见。
中学生物课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相对紧密的学科,该学科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其中探究性实验是实践活动中或曰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的师生互动中频繁使用的教学手段。因为中学生物学科中抽象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完全能通过实践活动而达到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且动物或植物等实验材料来源广泛大多都能就地取材。因此,探究式教学在生物课堂上更有用武之地,探究式教学成效显著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探究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承担相应的学习责任,因此这种教学要有效,就必须是一种危险度低的学习。学生既不感到有伤身体,也不感到有失面子,更不能让学生因探究感到自卑而变得萎靡不振。这要求教师无论进行哪种探究教学,都要考虑到各种探究的可能后果,采取恰当措施,把这种有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P39)。在动、植物活体实验走进课堂之时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安全问题,就不能不考虑其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动、植物活体实验材料尤其是动物活体走进课堂至少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可能对师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一是可能对师生的身心(尤其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前者,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诸如戴口罩、手套,穿防护衣等就可以避免诸如病毒感染、咬伤、刺伤等对人的侵害,那么对于后者呢?如将一只兔子的脑袋割掉,来探究神经如何跳动,这场面对学生来说是伤害,是学知识?这有没有什么措施来防护呢?这,很显然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安全问题。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位中学生交上来的一份“试验报告”:
生死实验
可是一看到实验室或者讲台,就想到屠场。一看到生物老师就想起了“刽子手”……
我宁可不学神经知识,也不做“刽子手”。
为学有关神经知识,我和老师一道,将“善良”的小白兔斩首,来观察兔子的神经如何跳动;有时将“可爱”的青蛙的脑袋钉进大头针,来了解大脑神经中枢的作用;偶尔把可恶的老鼠的颈椎折断,看看它的颈以下的身体有没有知觉……
原来,神经是动物身上的“电路”,动物在“断电”的情况下,竟如此痛苦,它们都在经受折磨之后死去。
按说我应该感谢老师能用这么直观的方式,教给我们一些有关神经知识才是,可是一看到实验室或者讲台,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屠场,一看到生物老师就身不由己地想起了“刽子手”。一到用动物活体做实验场面,我仿佛也经受了一次生死实验,似乎看见“康大叔”举起了砍刀,“夏瑜”的人头落到地上,他的血被别人当成了药物卖了,去治“华小栓”的“痨病”;似乎看见日本鬼子,手舞东洋战刀,举行“”30余万同胞被剖腹、断肢、剥皮、砍头、活埋……生物老师用极其残忍的手段,直观地演示一个个屠杀场面,启发我联想到古今中外的刑场。原来生命这般脆弱!这样不值钱!
我不知道,我的心灵是否受到了伤害,我只知道,我的心灵在多次撞击之下而逐渐“断电”越来越麻木不仁。
有人说“人要有爱心”——是不是胡说?
有人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不是痴人说梦?
有人说“保护生态平衡”——是不是乌托邦设想?
老师说“神经是动物身上的‘电路’”——正确,比喻形象!
神经也是人身上的电路,我的心灵不能在生物实验中“断电”,我再也不要去做解剖的“帮凶”了!
我宁可不学有关神经知识,也不做“刽子手”,唤回我的良知,复位我的人性。
看了这个特殊的“试验报告”,作为一名生物老师的心是难得平静的,探究式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应尽快摆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中学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极易受到伤害,即使是一些恐怖、残忍、不健康等场面或情景,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甚至是伤害,这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的要求相背。生物课的教育同其它学科的教育一样,也是对人的教育,教师的熏陶和引导是教育的主导因素,是矛盾的外因,外因能影响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注意探究式教学之中的安全问题应从我们教师自身作起,且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转贴于
也许有人问:生物课堂上还要不要去做动物活体实验?当然要做!做实验由于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形成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做实验解决问题,所学到的不仅是问题的答案,他们也学会观察、测量、操作和推理,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我们绝不能因其负面影响而用讲实验去替代做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我们不但要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也要重视结果,可以“采取恰当措施,把这种有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诸如将动物活体“斩首”、“截肢”、“剖腹”等残忍地操作,应由现场挪至“幕后”,避开学生的面,即应多多思考:如何明智地选取哪些需要通过探究实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目标以及应组织什么性质的探究活动的问题,对实验的整个环节作科学地取舍,舍去那些有害学生身心的环节,舍去的环节可以用其他教学策略和手段加以弥补。何况,事实上有许多教学方法都可以促进科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唯“实验论”是不正确的。再者,由于生物实验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完全是教师的“主观无意”所致,只要我们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注意”到安全问题,就有条件达到“把这种有损身心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目的。
笔者对探究式教学中的安全性问题的认识还相当浅薄,还不能够提出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希望做到“抛砖引玉”。
主要参考书目:
1、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社,2002.
2、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资料
患者,女,26岁,汉族,已婚,公务员,因“停经38周,不规则腹痛伴阴道少量出血半天于2013年4月8日8:00入院。
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血压110/8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色泽正常,全身皮肤无皮下出血,全身皮肤未见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头颅五官未见异常,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表面无分泌物,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侧呼吸运动均匀对称,无增强或者减弱,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外形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可触及妊娠子宫,有不规则宫缩,脊柱、四肢、各关节未见异常,活动无受限。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专科检查:腹围103cm,宫高33cm,胎位头,胎心140次/分,外阴无水肿、充血、无静脉曲张、包块,髂前上级间径26cm,髂嵴间径30cm,骶耻外径22cm,坐骨结节间径8.5cm,阴道检查先露―3,宫颈管中位,质软,内骨盆未见异常。胎监:CST阴性。实验室及其他检验结果均正常,输血全套为阴性。入院诊断:G2P0+1 38周宫内孕头位单活胎先兆临产。
入院后给予吸氧,连续胎监,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待其自然分娩。当日下午14:00出现规律宫缩,查宫口开大3cm,先露-2,病人要求行无痛分娩,联系麻醉师,入产房,行持续胎心监护,心电监护,低流量持续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于14:50推注药物,血压117/78mmHg,血氧饱和度98%,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胎心140次/分,产妇未感异常,产痛缓解,平卧安静休息,心电持续监护生命体征平稳,胎监正常,予健康宣教并行轻音乐以放松身心,17:20宫口开大6cm,先露0,突然产妇出现头痛,胸闷气促,血压80/50mmHg,脉搏106次/分,胎心170-190次/分,立即汇报产科医师、麻醉师,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侧卧位,加快输液速度,并准备气囊仿生助产仪,17:40分,血压78/50mmHg,遵医嘱静脉注射麻黄碱,并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输注9%生理盐水500ml,18:00,胎心仍持续170-190次/分,病员神志清楚,胸闷气促好转,血压96/60mmHg,鼓励产妇进食,多饮水,行心里护理,在严密消毒铺巾下立即行气囊仿生助产术,于18:15,胎心下降,维持在130-150次/分,加速变异恢复正常,于18:40宫口开全,18:50顺利分娩。
2讨论
区域性的镇痛是目前无痛分娩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止痛,尤以硬膜外麻醉镇痛最为普遍,它可以保持产妇的清醒和麻醉区以外的各种反射,不影响子宫收缩,也无文献报道对胎儿有明显影响,给药的方法有:分次注药法和连续滴注法。但是,硬膜外麻醉的合并症中,血压下降是最常见的,此时可因子宫胎盘血流量的降低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心增快,危及胎儿安危。
3体会
3.1硬膜外麻醉注药方式在无痛分娩中显得尤为重要,据悉,硬膜外麻醉连续注药法,镇痛效果持续稳定,不影响母亲运动,对宫缩无显著影响,不产生低血压。产妇血压下降,必然会导致胎心异常。
3.2无痛后,在待产过程中助产士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鼓励产妇进食饮水,增加血容量,避免血压降低、精神疲乏,产妇长时间平卧位也会导致性低血压,因此在待产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产妇血压的检测,及时准确发现问题,适时监测胎心变化,不时改变,间断低流量吸氧。
3.3出现异常情况,医师、助产士沉着冷静,积极处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疾病健康宣教,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尽快结束产程,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检验人才。培养出具有广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工作值得深入探讨的教学改革课题。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因此,作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之一的免疫学检验,有必要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实验课不但让学生了解、掌握先进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和分析手段,还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起着关键作用[1]。
1 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措施和效果
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过去实验课内容多是对经典实验进行验证,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中,学生缺乏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也谈不上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为了使实验课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校设计了新的授课方案,实验教学逐步转变为综合性、探索性为主要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 改变教学观念,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实验过程首先由教师详细的讲解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甚至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只需按实验教材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课改革从教学方法入手,实验课的主角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将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方法。授课重点放在启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方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整体优化。
1.3 变独立分散的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以往的实验课内容大多是独立的、传统的单因素设计,一次课仅涉及单一的免疫学检验技术。由于新的教学大纲课时的减少,所以常规的实验教学只能进行有限的几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辅助理论教学,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综合性、系统性实验教学体系,不仅把实验内容改成多因素设计,几乎涉及到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全部内容。对于动物实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相同的实验动物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时,学生能针对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们在此次实验中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和撰写科研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等,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科研过程的自主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科学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的改革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1.5 实验课教学方法已被写入教材 由于实验教学效果好,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创性,也得到各高校专家的认可。刘辉主编《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季育华主编《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高教出版社。
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授课方案的基本程序是:实验准备免疫原制备和鉴定免疫抗体制备抗体纯化和鉴定酶标记抗体制备几种免疫技术应用实验结果及综合分析论文式实验报告。
2.1 抗血清制备的实验中,实验动物为科研兔,免疫抗原为伤寒沙门氏菌可溶性抗原、鸡卵清抗原、绵羊红细胞抗原。每两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实验方案的详细设计、实验动物的免疫、饲养由学生独立完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2.2 涉及到免疫学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主要是化学技术、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实验内容包括四个系统,即抗体系统、补体系统,细胞系统和细胞因子系统。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的完整性。
2.3 报告书写要求按论文形式完成,学生要自己查资料,能对实验结果、现象及方法加以分析评价。
3 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次实验教学改革是结合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实验安排的主要是直接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科研的技术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及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能够在以后的医院工作中更好地为临床服务[2]。本实验也是学生制作基本的免疫检验试剂盒的过程,对试剂盒研制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实验获得的抗血清还可以为其他免疫实验课所用,节省教学开支,提高了教学投资使用率。本校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作用,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之,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3]。在国际教育中,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医学检验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知识并及时反映在教学活动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以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郑家茂,张胤.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29(1):108112.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经验免疫学时期、经典免疫学时期、近代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疫学时期。随着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被称作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驾马车。如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每个人的体内都有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细胞,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等。NK细胞也叫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早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非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体内的许多细胞因子如IL2、IFNγ等都可以活化NK细胞,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NK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和淋巴组织。巨噬细胞被IFNγ等细胞因子活化后,也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巨噬细胞则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它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防止机体形成肿瘤。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医学上重要的抗原:①病原微生物及各种生物疫苗: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②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利外的毒性物质。毒性极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外毒素为蛋白质,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如:破风外毒素、白喉外毒素。类毒素:外毒素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和破风外毒素。③动物免疫血清,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④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O86与人B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防御功能正常,能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其他有害物质,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免疫功能过低或缺会发生免疫缺陷病;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太长则在消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导致机体的损伤或功能异常,发生超敏反应。免疫监视正常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及衰老、死亡细胞。免疫监视异常,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持续性病毒感染。免疫自稳正常,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来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免疫自稳异常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果这种能力过高,把正常细胞也当做衰老的或损伤的细胞来清除,也就是对自己的正常细胞发生了免疫功能,就会导致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免疫的监护功能免疫的这种功能可以识别和消灭体内产生的突变细胞。
【关键词】免疫学;教学;体会;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其内容抽象复杂, 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同学们普遍反映医学免疫学知识苦涩难懂,再加上在中医院校课时又少,如何利用有限课时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免疫学知识,本人就近几年的教学经历,谈几点体会。
1 课程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很重要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关系甚密,医学微生物学是免疫学的基础,所以免疫学应该在微生物学开过后再开设,否则很难进展。如病原生物对人类来说是抗原,那么学过微生物学的同学很快就会联想到病原生物有哪些种类及特点等有助于对抗原的理解;另外讲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时,肯定会提到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的抗毒素等,在微生物学中已经学过破伤风梭菌致病是分泌的外毒素致病的,在紧急预防或治疗中要用到破伤风抗毒素, 因为是动物体血清,所以对人来说既是抗体也是抗原,在用时要做皮肤试验等等。又如我们在微生物学的学习中了解了很多的致病微生物,会致我们人类各种疾病,是挺可怕的,尤其是病毒。而在免疫学一开始就会讲免疫系统的功能,第一大功能就是免疫防御,主要就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那么学生就会意识到虽然病原微生物可怕,但是由于我们具有免疫系统,所以也不是那么容易得病的。总之,微生物知识的学习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很重要,所以在开课顺序上要注意。
中医院校免疫学的学时很少,只有二十几节,要想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免疫学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要详略得当,详讲的有:免疫学绪论、抗原、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中的免疫预防;略讲内容有: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细胞因子等,这样以免疫应答为核心的系统的免疫学内容基本包括。虽然课时少,但是通过以上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 以提问开头,让学生带着平时生活中的疑问来听课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1]。鉴于免疫学是一门实用课程,与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掌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我们最好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同时密切联系临床知识,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的空间,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来介绍课程内容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同种异型抗原时,首先让学生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跟抗原有关的的不同之处,为什么我们输血的时候要遵循同型相输的原则,又如O型血到底是不是万能献血者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展开讨论和学习,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认清这些现象的本质,为今后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我们在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时,为啥要做皮试,为啥选真皮层与表皮层中间的部位做,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再通过另外一个部位静脉来进行输液治疗。所有的上面的这些疑问可能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但可能不清楚是免疫学的知识。带着这些很想搞清楚的问题,听课的效果不言而喻。
3 注意免疫学各章节间的紧密联系,树立整体系统观念
免疫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第一次上就要给学生提到这一点,不像微生物学知识,章节间联系不是很多,如果学生在前面某一环节没有学好,那么后续课程的学习就会有困难,缺乏连贯性,这也是免疫学相对难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抗原、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细胞因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是基础,而免疫应答则是基础免疫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就可以将前面的基础内容联系起来, 其中抗原是进行免疫应答的启动因素,抗体是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免疫系统则是免疫应答的执行官,另外,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活化又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限制等,通过这些,让学生意识到免疫学整体观念, 我们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是非常严密的网络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甚至出现免疫性疾病。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以后临床工作的+理论指导。,
4 重视实验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打基础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课与实践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医疗实践当中去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如临床中最常做的血型鉴定,肉眼可直接观察结果,其理论就是我们免疫学的凝集反应;另外乙肝五项的测定方法是免疫学中的ELISA技术,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免疫学知识在临床中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验课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且将实验成绩纳入学科总评成绩中。通过全方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科研工作打基础。
5 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作用显著。如在教学中适时地用卡-介苗的研制者卡-介二氏、白求恩等的动人故事及历代为攻克医学难关而做出牺牲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医疗职业的重要性,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3]。
参考文献:
[1] 魏微,李群. 关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安徽医药,2007,11( 3) : 275-276.·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98-0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其中包括大量的医学留学生。我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来自印度等国家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每届100人左右,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学生教育,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留学生教学方面取得重要成绩,并被评为“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品牌课程”。现将近年来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结合来华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
中国留学生多来自南亚和非洲国家,与本国学生的文化、信仰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来到中国他们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虽然不像留学生辅导员那样要涉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好科学文化知识。有的留学生信奉伊斯兰教或佛教,他们不愿意进行动物实验,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不违背自己的信仰,如先由老师示教,再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学,让其他同学完成动物实验部分,而这些同学则完成其他的实验,这样既能加强同学之间的分工协作,又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有些留学生有做礼拜的习惯,如果老师在安排课程时没注意到这一点,正好与他们做礼拜的时间冲突了,就会导致上课出勤率不高,所以在安排课程之前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还有某些留学生来源国的疾病谱与我国有很大差异,他们所关心的疾病也与本国学生不同,这一点对留学生的医学教育中尤其要注意。
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有意识地去了解留学生自身特点及其国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文化背景,尊重留学生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尽量为来华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到医学免疫学教学,老师们除了要讲授医学免疫学基本的理论和实验知识外,还要结合学生背景重点阐述一些与医学免疫学关系紧密而他们又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知识素养对留学生的医学教学有很大好处。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讲授的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医学免疫学,该学科与多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互交叉,在来华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培养:医学免疫学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和水平揭示免疫系统清除外来有害物质及其成分的过程和规律,并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因此免疫学理论课主要介绍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和免疫学疾病;实验课除了验证免疫学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先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其次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述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及时把新理论、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将科研寓于教学,有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免疫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很多临床疾病都与医学免疫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临床相关病例发病的免疫学机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最新的临床治疗方法等进行讲述,让学生转换为治病救人的医生,将基础理论应用到分析病人免疫学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中,培养学生科学主动地思维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另外,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自学和讨论内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除了考虑期末成绩外,还可将出勤情况、实验操作、课堂表现等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与本国学生相比,留学生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发散性思维更强,和教师互动更为活跃,但同时他们的纪律意识也更淡漠,课堂上迟到、开小差等问题比本国学生更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集思广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全程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课前教师充分准备教学素材如各种图片、动画和必要的教学道具,且在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我们精心准备的课件能充分吸引学生;课堂上,我们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视频动画辅助教学、课堂讨论式教学等,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课下,我们会留给学生一些跟临床或者科研联系非常精密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时我们还会留给他们一些现在尚不清楚的问题,让他们充分思考,希望他们以后能解决这些问题,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对授课教师的培养
本校的留学生只要来自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大多数学生会的中文不多,有的学生甚至还停留在“你好”、“谢谢”的水平,无法在专业上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全英文对留学生进行授课,因此对授课老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处于应试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进行阅读工作游刃有余,但是听说能力较弱。同时有的留学生讲的英语口语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与我们接触到的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有很大差异,而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比较大的语言交流障碍,对于老师和学生其实都是一个挑战,容易出现“老师讲的学生听不懂,学生讲的老师听不懂”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英语能力相对较强的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都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具备良好英语素质,而且他们对语言本身比较敏感,对专业词汇掌握快,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也与学生比较相近,容易与学生沟通,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另外,青年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较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在教学中加入漂亮的图片,插入三维动画,这样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便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青年教师较为欠缺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实际教学经验。因此,我们采取带教制度和试讲制度,首先,让青年教师跟着年资高的教师全程听课,吸取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其次,青年教师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同在教研室内部先进行试讲,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听课,并提出意见。如此反复多次,青年教师在留学生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能很好地与留学生进行沟通。
另外,我们还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来华留学生英语教学师资培训班、口语强化班等,不断提高教师英语授课能力。英语授课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授课能力,尤其是增强教师的口语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来华留学生服务,同他们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增加彼此的交流和沟通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英语文化方面的素养。
四、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手段之一,教材的选用对留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中文教材一般是提纲式架构,条例清晰,重点突出,但大多数问题点到即止,便于记忆;英文版教材则类似学术专著,对知识点的描述非常详细,适合自学。中英文教材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特长进行慎重的选择,有了合适的教材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针对来华留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不同教材的特点,理论课教材我们选用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医学英文原版改编教材《医学免疫学》,并以经典的英文教材如《Kuby Immunology》和《Jerways Immunobiology》作为补充和课外读物,使得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针对实验课,我们采用课程负责人章晓联教授主编的《免疫学双语实验技术指导》,这本教材是国内唯一的双语实验教材,涵盖了所有的经典免疫学实验,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学生在使用后反响很好。
以上是我们对来华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初步探索,留学生教育已日益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天华,姜维良,张英男,薛军强.浅谈医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
[2]郭风劲,林建炜,刘平.PBL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3]周玮,熊正爱,周虹,董晓静.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4]赵云,刘爱华,胡凤琴,金胜红,黄玲,蔡三金.临床医学留学生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教学 教学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是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验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获得相关实验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渠道[1]。但是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仅仅被看做理论教学的补充,未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学生提出、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欠缺。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是目前医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我谈几点体会:
1.合理整合实验课程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出于课时分配与实验可控性的考虑,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的课程设置与理论课基本平行,并且因课时少,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过程中的教师讲解与引导居主导地位,学生依赖于教师对实验原理的详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系统示范,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2]。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从基础性、综合件及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重组整合,划分为基础性实验(常用基本技术)、综合性实验和学生参与设计实验三个教学模块[3]:基础性实验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的六大基本技术,分别是生物安全知识和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病原体标本的涂片制作和染色、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方法、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等;综合性实验是将基本技术运用于模拟临床标本的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查、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及其致病性和免疫性的观察和检测等;学生参与设计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某一实验选题或临床病例资料,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研究并做实验报告。
重组整合不是简单机械地将实验分为三类,必须体现出三者的有机结合,基本技术要融合于综合性实验中;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要囊括学科间、系统间及基本技术间的综合,形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摹本实验,涵盖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项目,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大纲内容,又能得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融合及横向联系,并为学生的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提供思路和空间。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方向[4]。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软件、网络等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多媒体实物图片及三维模型图片,学生可以对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动画,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实验操作录像,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操作细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省人力。除此之外,我所在的教研室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问题式教学(PBL)、团队教学(TBL)、案例教学(CBT)等国际流行的先进教学方法融入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
3.巩固理论知识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简单易懂,但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免疫学部分抽象难懂,系统性比较强,前后联系密切难以整体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理论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操作和示教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使理论课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在实验课上完成。实验操作能验证理论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起搭桥作用。所以应当按教学大纲紧扣理论教学设计实验,在每一次的实验教学中尽量给予学生多动手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验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有助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4.注意知识更新,加强自身修养
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近年来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严重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出现,引起医院内感染激增;病原微生物变异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频繁爆发,如SARS、猪流感和禽流感的流行。这些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恐慌,人们似乎看到传染病在全球复活。由于教科书的滞后性,这些新动向,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得到反映。因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任课老师,更应注意理论知识的更新。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参加短期培训班、进修班、专家讲座等)追踪最新的医学科学发展,吸取新的知识点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还要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交流,开阔教学思维,学习新教学法和新技术,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课教师除了应当精通所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要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尽可能多地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全方位提高自身修养。在积极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加强爱岗敬业师德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开拓进取的大学教师。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加强实验课环节管理
完善的实验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准备主要是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及物品的准备。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操作性强,所需准备内容比较多,如实验菌种、实验动物、抗原抗体等各种材料的准备比较繁琐,实验准备过程比较复杂、费时费力。因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准备工作基本全部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任课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前,不仅要和实验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协调,详细了解实验准备情况,而且要进行两次以上的预实验,确保实验所需仪器、试剂摆放到位,预判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解决预案,以保证实验的准确顺利进行。
为合理利用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前准备之外,还有必要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特点,加强对每一环节的管理掌控。首先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师只有充分备课才能做到准确、流畅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也才能保证教师在实验课堂上灵活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其次,在实验开始前解答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较为熟悉,保证实验得以顺利开始。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还要做好必要的演示,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实验操作,单靠教师空口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关键操作步骤、特殊贵重仪器使用等进行详细演示。只有在准确、规范的演示,详细具体的指导下,才能降低甚至避免学生实验中的差错,提高学生实验成功率。再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和个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关键步骤的操作,对其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耐心指导。对操作失败组要及时引导分析原因,鼓励其重新操作完成实验。最后,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完整的实验不仅要使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和掌握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严谨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因此,无论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都要认真总结、分析,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就实验成败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的基础与保障,实验课教学对本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同时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获得的。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指导教师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还需要专心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管理,不断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勇,扬继文,杨宗琪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大赛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08-3009.
[2]李显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81-182.
[3]王少华,诸欣平,胡永秀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248-250.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跨学科整合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发展蓝图》报告[1],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科之间知识的系统联系,我系将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的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并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实施。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形式、课时安排、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的探索。
1.课程的对象与内容
实施对象为2006—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医学免疫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并将实验教学部分与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实验有机整合,单独设置为综合实验课。实验内容编排以病原生物在人体各系统或器官的寄生(或感染)及免疫反应所造成的损害及其实验室诊断为线索,将医学免疫学与寄生虫学、微生物学三门学科的实验课程加以整合。
2.课程实施方法
2.1人员师资整合。由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三门学科的所有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集体交流、汇总。
2.2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后教学以感染与免疫为线索,将形态学内容按病原所在部位横向联系,形态观察与基本实验技术、病原学诊断技术及免疫学诊断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将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在综合性实验中充分体现出来。开设一定比例的设计性实验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及以调查统计为主的设计性实验[2]。将部分重复实验进行删减或整合,优化了教学资源。如免疫学中的“凝集反应”与病原实验“肥达氏反应”整合。同时新设实验“免疫血清的制备”,该实验历时4周,包括微生物抗原的制备、动物免疫及抗原抗体的检测。在设计上很巧妙地选用了伤寒杆菌作为抗原,加深了学生对伤寒杆菌病原的认识。在抗原抗体检测实验中,所检测的抗体来源于伤寒杆菌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检测方法为试管凝集,即为肥达氏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可以学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可见,整合后的实验内容能更全面地反映疾病发生、诊断的本质,而不是孤立地从某门学科的角度认识问题。
2.3整合实验室资源。将原附属于教研室的实验室分出并整合为形态学实验室,实验室资源集中,可提高使用效率,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条件。
2.4编写实验教学纲要及实验教材。教材编写方面结合学科发展,剔除过时及重复的内容,体现全面素质教育思想,根据各学科知识的异同点,合理渗透,融合,做到综合兼顾个性,横向联系兼顾纵向结果。
2.5开设学生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内学时为6—时,分2—3次完成。针对不同实验项目采取病例分析和实验方案设计、录像教学、网络教学、课下自主学习课上讨论、学生加入教师课题组等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2.6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包括理论课知识考核、设计性实验完成过程、实验报告的评价等。新的考核体系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开设效果评估
3.1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对开设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设计考核成绩和实验基础理论考核成绩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实验报告、实验设计上三年学生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实验教学环节和实验指导环节相对稳定。
3.2教学投资效益评价。免疫学实验在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全方位整合并实施后,在师资投入、学时安排、实验耗材及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及优化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在学时安排上,医学免疫学传统的实验教学学时为16学时,而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计40学时,共计56学时,现这几部分整合后总学时为40学时,将部分重复实验进行删减或整合,节约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成本;在实验耗材和师资投入上,整合实验减少了重复试验,同时教师的分段授课,在专一实验内容的同时兼顾综合,降低了劳动强度。
4.结语
跨学科整合后的实验教学体系消除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验证性实验束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应用能力的弊端,同时,有效地节约了教学资源和师资投入,形成了科学合理、协调有序、有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连续三年的学生多元化的考核成绩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教学环节和实验指导环节相对稳定,学生实验基础理论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年提高。本实验课程的成功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摸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
[2]邱文洪,宋文剑等.医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思考.高校教育研究2008,(8):34.
[3]胡松,宋文剑等.显微互动系统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室科学200845,(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