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遍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并承担着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主要教学工作内容,故高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不仅要求高校教师知识视野要宽广,思维要活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更要乐于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服务社会等方面。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的现状
高校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特点、职业特征、工作职责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与其他职业的不同点和职业的特殊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呈现出了一些不良的问题和状况,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逐渐下降,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集中表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认知不足,师德素质降低;专注科研,社会服务意识下降,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功利性倾向严重,利益化为重;生活上贪图享受,教学质量下降;注重讲授课程,不关心教书育人等方面。出现上述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改革开放、社会化生产及教育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在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方利益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与迷茫,这导致大部分教师更注重个人的自身利益,而轻视了职业道德素质。其次,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有待建设和完善,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许多教师看重于科研、致力于争取教学基金、专注论文及获奖成果等与个人职称和今后发展的硬性指标,而忽视内在的职业道德修炼。最后,高校教师本人职业道德修养不足,虽然可以做到正常地履行教师的义务、承担教师的责任,但是,教师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比较空泛,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程度较低,生活中贪图享受,不思教学与科研,在教学与生活过程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体会不到教师的神圣感和光荣度。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日常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被社会公认的职业的道德规范,其含义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有政治素质修养、思想修养、人格修养、合作品质修养、创新品质修养。因此,从本质内容上说,既包括高校教师自我的一种教育、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和结果,也包括了高校教师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行为修养。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社会性、示范性、实践性、专业性、终身性的特点。
三、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办学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质量水平,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包括:
1.增强思想教育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个人基本职业道德和核心,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修炼个人的品行与道德规范,并用道德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用自身的改变去影响并帮助别人,深切体会并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2.加强自我约束,从全面性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还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典范和榜样的带头作用,对自己要有更高和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的讲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将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切实地教授给学生,做到德识统一;在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是科学的“探究者”,必须尊重科学,秉承踏实探索的精神,刻苦钻研科研项目,坚持不弄虚作假,严守科研道德;在日常生活中,高校教师是和谐社会的“示范者”,与人为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家庭和睦,积极促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3.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学校要制定并完善各项职业道德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等方面,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规范和约束,有助于高校教师形成良好的自觉思维和自律习惯,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切实地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更是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研究,需要将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路径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2]王晓蕾、陈俊龙.浅谈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学术探讨.2014.11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基本一致的认为主要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平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内容。大学生是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公民身份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突显差异性并突出针对性。经过调研掌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
(一)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
一般来说,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道德品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公德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公民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能促进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高。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通过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逐步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公德意识。
(二)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学生能否拥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科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公民对他人、社会集体和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实现和中敢于担当、敢于献身。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四)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始终贯穿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的路径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公民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其别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科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为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很少有教师意识或者关注到该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制约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基本都成长在传统环境中,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授课教师公民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授课教师除要不断提升自身公民意识外,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该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
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2006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分别是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在不过度打乱教材章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达到重点穿插和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在入学教育模块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模块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优良爱国传统为引导,以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和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人生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为中心内容,强调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将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育大学生公德意识。在法律教育模块,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权力和义务观念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在课程结束时,适当安排一定时间总结这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向大学生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今年秋季,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新课程设置方案。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实施新方案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是高校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教学
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教学,是由教学培养目标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以什么标准来衡量7t~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尊崇,以及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非常具体地为我们指明了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反对什么的时代标尺,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贯
穿社会主义荣辱观。
2.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教学,是由教学根本任务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
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定义了我们这个时代应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确定价值标准、道德尺度,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因此,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3.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教学,是由教学基本内容决定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落爱国主义教育、劳动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制
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体
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对新
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时代感
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赋予
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
观统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把引导学生树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教学的各部分内容中去,使他们
自觉地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
二、将“三贴近”原则贯穿于教学始终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坚持
“三贴近”原则,把教学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
达到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
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的目的。
1.贴近实际。贴近实际的本质就是贴近以人民群众为
主体的社会实践,贴近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现实。“长期以来影
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
素,就是教学内容与客观现实的脱节。其造成的直接后果
是,非但不能使学生掌握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反而造成道
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扭曲。”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课教学一定要贴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贴近
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现实。一方面,要坚持具体生动、贴近实
际、针对性强的原则,从社会的现实性出发,紧紧围绕社会
上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组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马克
思主义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解惑释疑,提
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指导他们解决在人生观、价
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荣辱观上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
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三下乡”、志愿服
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20__.1l学校党建s晷椽教育
使学生融人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净化心
灵、熏陶思想、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2.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融人到大学生的日常生
活中去。要从大学生的身边事、眼前事、点滴事人手,把学生
生活中有实际感受的道德教育素材纳入教学中,使生活过
程德育化,把教育培养融人生活细节中,使德育过程生活
化,使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自觉升华道德境界。要引导学生
反思自己的生活,内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
事,进而对自己曾经有过的不良行为进行悔悟,把社会道德
要求从外在的要求变成自己内在的主动追求,不断完善人
格。要引导学生从身边事、眼前事、点滴事做起,从细节做
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将“八荣八耻”内
化为荣辱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自觉扬荣抑耻,做当荣之
事,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
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根本点在于贴近学生的心灵。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精神和心灵的活动,只有真正触及心
灵、引领精神成长,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注
意抓住学生的心理,深入发掘足以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和心
灵震撼的素材,尽可能人情入境,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
感受到社会道德与他们息息相关,是他们情感和内心世界
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的道德
需
要与选择。大学生作为现实社会中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
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和追求,有丰富自己和
发展自己的需要。但是,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性,使学生遇
到了许多适应性困难,特别是需要与选择、判断与认可上的
困难。所以,要把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与学生个体的具体情
况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育,避免空洞说教,
要尽量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
择,发展和完善个性。
三、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统一要求,今年秋季,高校将使用全
国统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教材非常重
要,是我们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是,“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
系转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
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形式,真正实现
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
1.创新教学观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
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要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实施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体现在教学对象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
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
用;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要着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体现
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对学生需求的重视,以学生是否接受
和欢迎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尺度。
2.创新教学内容。当前,创新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
o20__.1l学皎党建与器幔教育
面,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关内容融人到“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换言之,就是要以社会主义荣
辱观为核心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道德
观、法制观和荣辱观的内容,切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
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一是整体融人。“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教材已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作为绪论中的一节着
重地加以论述。虽然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
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些内容在以
往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随处可见,但是,“八荣八耻”更
为全面系统和深刻,每对荣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
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道德建设的整体要求,充分
体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整体性目标。另外,“八荣八
耻”以荣辱对立的形式表达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给人以强烈
的震撼力,因而也更具有警示作用。二是有机融合。根据“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不影
响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
荣辱观的有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课的有关章节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社会主义
荣辱观教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科学内涵,解答学生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疑难和困惑,从
而真正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入耳、人脑、人心,达到使学生牢
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
3.创新教学考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论观点,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为
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自觉提高道德修
养,将正确的理论观点内化为心灵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自觉
的道德行为,真正实现是非判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统
一
。因此,在考核上要加大平时学习考核和道德实践考察的
比重,建立“理论知识考核 平时学习考核 道德实践考察”
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理论知识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
观点的正确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分析程度;平时学习
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外作业等1、课
堂讨论(包括发言、辩论、演讲等)情况;道德实践考核主要考
察学生道德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书面总结。
参考文献: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__,(9).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述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o6,(7).
[3】周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__,(19).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
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罗国杰教授[J].思想理论教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组织各类艺术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课堂教学中传授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必然会形成什么样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和谐校园文化是从课堂教风、学风出发,进而发展提炼的文化;同时,和谐校园文化反过来对课堂教学有促进和帮助。因此,和谐校园文化要与课堂文化相辅相成。
1.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有益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课堂教育出发,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相适应的新型课堂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传统课堂是以灌输教育为主,培养大学生规规矩矩老实听话为核心的文化,这显然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今天要培养大学生个性独立、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神。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育模式和校园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视与杀毒,哪些是需要弘扬的,哪些是需要抛弃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学校是我们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加强大学生修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
2. 和谐校园文化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知识需要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并得到检验。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探索还是现成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教师要在课堂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调查、学会探究,掌握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被动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主动探究和创新,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汇聚,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
90后大学生正处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重要历史时刻,他们的学识本领技能和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高校肩负着培养党的期望、国家的重托,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既要使大学生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和智力发展,又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丰富生活情趣。要做到这些,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加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的结合。
1. 创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结合的机制。为了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必须建立全校性领导组织,在其统一领导下,学校的师生和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之中,实现和谐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与业余文化活动相配套,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 探索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结合方式。教学实践型即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师指导型即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参与和谐校园文化的组织和指导;专兼结合型,即思想道德修养课专职教师、和谐校园文化的兼职教师定期协商、研究和解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中的问题,制定计划,协调行动。课外活动型文艺体育型,即根据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内容可安排适当的课外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演出、辩论赛、演讲等文化活动。
3. 培养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队伍。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专兼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他们需要有较高政治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理论功底、文娱体育特长,更重要的是要有乐于奉献、与学生为友、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他们进行培训培养,以适应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做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法》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各级各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的主要内容由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珐律知识三部分构成。做为夲课的任课老师,必须要明确国家之所以要对当今大学生开展这三方面内容的教育,之所以各级各类大学生都要开设此课,以及之所以要把这三部分内容做为一门课来开设,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三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是,都是在讲关于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把“做人”作为夲课的核心和精髄,作为连结教材三部分内容的主线,即贯穿夲课全部内容的一条“红线”。
一、 在大学生中开展做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人曰:做亊先做人,正人先正己,成大器者必先学会做人,党的-贯教育方针提出的德智体三好,以及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明确指出要把“德”放在首位,即把“做人”放在首位。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而且育人重于教书。学生也应先学做人再学做亊,做人重于做亊,做人重于做学问,这是从古至今恒古不变的道理,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在大学生中开设思法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忽视了对年青人,特别是大学生关于做人的道理的教育和宣传,以至于今天不少大学生只知道读书考试拿高分、获高学历,而不懂有关伦理道徳和做人操守,缺少爱心和同情心,沒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有的甚至连基夲的做人的底线也不清楚,为了获得成功,取得财富,不择手段、不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也不遵守法律法规,以至于今天社会流行的“80后、90后、00后,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故今天在大学生中开设《思法》课,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
二 、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三者的关系
理想人生,是做为一个人一生最基夲的方向和目标,是人生观的起点和归宿。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大海中的小船,则理想就是灯塔,信念则是风帆,沒有理想信念就不能到达人生美好的彼岸,也就没有整个人生观。因而可以说理想人生的知识是关于做人道理的理论基础。
道德修养,是做为一个人一生最基夲的内在要求,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起码界线。一个人沒有基夲的社会公德,不懂基夲的职业道德,缺乏基夲的家庭道德,就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沒有道德修养,就分不清真善美假恶丑,就沒有是非观,就沒有羞恥心和荣辱感。因而可以说,道德修养的知识是关于做人的具体要求和起码的规范。
法律知识,是做为一个人在法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治社会要求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在法制下进行。只有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各项法律义务,才能充分享受各项权利,才能在社会得以顺利地生存,才能尽情地发挥和充分地发展。违反了法律法规,不仅不能得到发展,实现理想人生,甚至连基夲的自由和生存的权利也将被剥夺。因而可以说,法律知识是关于做人必须遵守的前提和条件。
综上不难看出,理想人生是做人的目标和方向,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规范,法律知识是做人的客欢前提和必备条件。要做一个起码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三者缺一不可。
三、 要把“做人”作为《思法》课的-条“红线”
首先, 通过把做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深讲透,突出“红线”的性质。可通过引经据典,理沦联系实际,既有历史的经验又有现实的依据,既有古人的名言又有今人的论述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重要性,明白做人重于做亊的道理,从内心接受这门课的学习。
其次,通过把“做人”的三个过程有机的连佶在-起,突出“红线”的作用。教材的三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做人”这一主题展开的,三者的内在逻辑联系是, 理想人生解决人生目标方向问题,即为什么要做人的问题;法律知识,解决人怎样才能生存和自由发展问题,即怎样才能做人的问题;道德修养,解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做人的具体要求问题。教材三部分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做人”二字,从为什么要做人开始,经过怎样才能做人,最后落实到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完整把握这门课的目的和宗旨。
最后,通过避开三部分内容分属三门学科知识状况,选择突出“红线”的主题。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看似分别属于哲学、伦理学和法学三门互不相干的学科知识,为了突出“做人”这一红线,因此,在讲解时应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而应选择性地突出讲解各自其中有关做人部分的内容,并将其有机地连结起来,突出出来,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完整的课程,领会到课程的实质和精髄,始终看到做人这条红线。
参考文献:
《伦理学是什么》 何怀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 高教出版社
[关键词]儒家;道德修养;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33-03
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注重个体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及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儒家道德修养观不仅对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素质、民族文化等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推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和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儒家道德修养观的主要内容
儒家道德修养观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在人性论观点上,各家虽持不同主张,不管人性是善是恶,儒家认为,通过后天努力人是可以成为善人的。在儒家看来,人生修养主要是道德的自我修养,也就是保持人的本心,造就道德上的完满人格,最终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一)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
1.完善人性的追求――止于至善
儒家相信人性善本,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所以,人经过不断的修身努力,在现实世界就可以成就理想人格。儒家人性论认为性是自然的最高目的,人性之善也就是自然界至高无上的善,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等过程,人性可以向更加完善的境界发展,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善的境界。正如《论语・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每个人的道德自觉性和主体的能动性。正如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作为主体的人,都蕴涵着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潜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受教育和个人努力,可以达到“成仁”的目的。由个人人性的完善――“止于至善”并进而实现“天下归仁”的共同的善。
2.完满人格的目标――圣人君子
儒家道德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是成就圣人君子。这可以说是儒家追求的道德修养理想境界――“止于至善”目标的具体化。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圣人具有与天一样崇高而伟大的美德和功业。儒家认为,完善自己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出发点,“治国”、“平天下”是终点、是归宿。圣人承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须有博大的胸怀,能博施济众、行仁安民。
圣人如此高贵、神圣,即便是在孔子心目,也是不可企及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因此,与圣人相比,君子作为一种理想道德人格形象更具代表性、普遍性,也更有感召力和现实性。君子这个概念更多的是“道德之称”。君子求道,君子之志在终生求道。道即“仁”道,所以,君子崇仁。所谓“仁”,指的是社会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包括君子在内的一切人的精神原动力,是其他道德人格的基础。作为人格典范的君子,更应当对仁推崇倍至。重义是成仁的内在要求。
3.道德修养的最高价值目标――仁
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仁是其核心。人的本质就是仁,即所谓“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一生所追求的道就是仁道。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成就仁德。孔子把仁视为做人的根本,甚至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孟子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修身思想。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心是仁,人路是义,内心修养达到了仁义境界,仁就会充塞于心中。进入宋、元、明、清时期,张载、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
由此可见,儒家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二)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
1.存养立志
在儒家看来,道德修养就是保持人的本心。只要努力修养就可以存其本性之善,并可达到更加完满的善的境界。因此,儒家道德修养特别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标,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人们所立的志就是其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最终实现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2.自省忠恕
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最根本、最重要的修养方法。孔子最先提出内省,并把能否坚持这样做看作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而最切近、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
由反省自己进而推己及人,忠恕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的含义,两句结合起来理解,则互为补充,更加严密而完善,可作为忠恕的内涵和解释及其要求。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克己慎独
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克己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儒家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
所谓“慎独”,《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对自己独自处事时都要特别慎重,要凭良心行事,也就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可见,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约束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下完全自觉去履行道德义务,表现出行为者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躬行践履
儒家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在强调自我思想改造的同时,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即要求主体要做到言而有信、知行统一。如孔子就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思想被儒家学者作为自我修养的座右铭,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儒家道德修养观的时代价值
(一)儒家道德修养观的理论价值
1.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文化资源。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作为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构成了民族精神的主干,并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维系着全体民族成员的情感与信念。
儒家道德修养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的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具备这样人格的人就是为仁、成仁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儒家道德修养观重视人,积极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为构建正确的道德修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儒家仁学将“为仁”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爱己,爱己主要是关心自己的品德。 “安人”和“安百姓”是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经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己及人的形式进行的,由个体的修身“成仁”到最终实现“天下归仁”。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不仅在于成就个人,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个人对社会的意义。道德修养既实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目标和理想,也达到了个人修养目标和社会理想的结合与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人们的自律提供规范和方向。儒家道德修养观所建立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主张依靠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反省自律,不仅为人们理解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人们行为选择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二)儒家道德修养观的实践价值
1.激励当代人明确道德理想,塑造理想人格
当前,有不少人自认为道德理想一般的说法就是做个好人,但比较笼统。评判个人成功与否更多的使用经济价值标准。生活目标更多的锁定在实现自我价值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功。对于个体人格完善的关注远低于对个人事业成功的关注。在行为选择时更倾向于随大流,体现出注重实际和功利性心理。儒家道德修养以人性之善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出发点,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倡导的君子人格和“成仁”、“天下归仁”的人生理想,并以此为人生信仰去努力追求,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道德理想,也塑造出了完美的理想人格。
2.指导当代人明辨义利,构建和谐社会
义和利的问题,是中国传统道德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义和利主要是指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而言。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为国家、民族谋利为公利,为自身、个人求利为私利。儒家学者大都注意义利之辨,其思想主旨是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反对惟利是图、为富不仁,并把为义与为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尺度。“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对义和利的选择实际集中体现了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这些观点对处理当前复杂的利益关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促进当代人加强自律,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知和行的关系处理。由于各种原因,知行脱节已经成为人们道德修养中的一个不小的问题。在知行关系的处理上,儒家道德修养观认为两者密不可分,既强调知的重要,更注重行的作用和意义。儒家非常强调知行统一,身体力行,躬行践履,强调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认识到知和行都要以主体的自觉自律为前提,道德实践应当出于自觉。它建立在对于道德准则的自觉之上,即要自觉、自律的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因此在道德修养上一定要做到慎独,这既是自觉、自律的基本要求,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4.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前,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冲突不断,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关系往往会产生各种分歧、矛盾和冲突,也很容易激化为尖锐的矛盾对立。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在这方面无疑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
儒家仁的本质含义就是要尊重人、爱人,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如何使自己成为仁者,孔子的答案就是“克己复礼”。这里的“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个体感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诸方面皆合于礼。在解决分歧、冲突、矛盾时,要做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仁不仅要求人要自律、要自勉,还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多为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忠恕之道的推行,以个人的道德自觉作为保证,以个人忠信的品质作为基础。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是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推广到整个民族群体,主张“天下为一家,中国如一人”,为群己关系的融洽、为国家民族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种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力地增强了全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宋志明.论儒学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理念[J].广东社会科学,2007,(2).
[2]陈延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历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汤一介.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崔宁. 论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J].实事求是,2004,(2).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充实和丰富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为系统开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国家、人民、科学、劳动、团结、诚信、法制、勤俭等一系列问题,重点是要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德育课程要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设计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系统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体系转化为德育课程的知识体系,把德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本质要求,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提供了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道德修养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人们对荣誉与耻辱的看法本质上是价值观念的体现。人们在国家、人民、科学、劳动、团结、诚信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不同的价值标准与价值选择。所以,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上升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这一教育的本质要求,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到底思想道德可我有学了些什么,又有什么感想呢,我在这里总结下。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
学了《思想道德修养》后觉悟,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绝对的要求,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 生态法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76-02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贯彻党的十精神关于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2013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根据中央关于推动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部署,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建议》的通知,该通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深入领会党的十精神,把十中的一些新的观点和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本科院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中一门,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在此基础上,充实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贯彻党的十八精神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健康的体魄,还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社会文明观,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公德,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具有较高的生态伦理道德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德育主阵地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就业观婚恋观教育、法律教育等,生态文明教育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章节,但在很多内容中都有所渗透。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章节中,教材提到,爱国主义首要的基本要求是热爱自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山清水秀,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在第三章第三节人生环境的内容中,也谈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论述了人和自然的依存关系,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些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特别是第五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指出了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在第五章的“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这一内容中,还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觉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不仅是当今全世界的公共道德要求,也是国家法律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科学理性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可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中,潜在着不少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发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举措
如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党的十精神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中,也潜在着许多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针对如何根据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开发和利用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笔者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生态法律法规教育,还要开展灵活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率。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人类道德,它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态道德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顺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生态道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教育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个人主义价值倾向。这种生态价值观与生态伦理,其实是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相一致的,是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拓展。只有在理论上让学生对生态道德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树立生态道德观。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法律法规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自觉遵守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合理消费等生态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态法律教育。法律与道德从某种意义来说,都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强调的是“应该与不应该”,而法律则是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规定着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法律的知识,但涉及到环境法律法规的知识却比较少,只有在第五章第三节中讲到“公共领域中的法律规范”时,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第七、八章的法律教育中,也很少有系统的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挖掘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资源,进行适当补充,对学生进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重视对资源环境领域进行立法活动,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这些环境法律法规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对生态法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律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一些知识,包括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律法规等,通过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样,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等几个环节,所以,除了理论课教学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总课时中,有四分之一的实践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1.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内实践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连续的严寒天气,有些同学开始疑惑“地球是变冷了还是变暖了”,就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通过数据对比,展开讨论。还可以就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展开讨论,比如近两年来,广西多地发生地陷灾害,这些地陷灾害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通过设计这些贴近现实生活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新思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2.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应注意,活动前要拟好主题,精心准备,明确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另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还可以借助党团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一些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如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可以以“地球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还有“地球一小时”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这些全球性的环保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暑期环保调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除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还应加强生态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等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海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10)
[2]莫敏秋.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2003(6)
[3]刘江毅.付文杰.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5(11)
[4]王 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40-02
联系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时效性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选择典型的事例,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求解模式,冲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科学体系的界限,从整体、发展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由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分析和探究,形成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和提出解决方案,它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1]。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启发性
在案例教学中,改变了过去教学过程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转为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探讨,启发学生思维,开动脑筋,获得答案。
(二)参与性
案例教学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作为中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调动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民主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必须处于平等地位,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适当引导。
二、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要求的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涉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社会主义道德等内容。单凭书本上给出的概念和定义等理论知识不足以说明这些和大学生身心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不但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性和社会实践性,同时还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要达到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就要处理好课程讲解的系统性与针对性,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来为学生答疑解惑。而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身边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人生价值的实现、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等问题,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律修养部分涉及法律的基础知识内容很全面,这部分知识的实践性又比较强,生活中不断发生的法律案件是法律理论联系现实的纽带。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知法懂法,光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甚至是模拟法庭,才能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懂得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捍卫自身的权利。
(二)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与求知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批判性地看待问题的能力以及敢想敢做的创新能力,对热点、难点问题也具有浓厚的兴趣。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大学生的这种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的增强,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加上教材枯燥乏味,大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启发式、参与式的特点,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从课堂中的被动地位推到主动地位,才可能认同并接受教学内容,使“知、情、意、行”这个德育过程统一起来,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
(三)培养大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课程。案例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发言、讨论、演讲、表演等方式参与学习,潜移默化地贯穿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这种课堂互动中实现自我反思与自我选择的结合、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的结合,提高道德判断和正确目标选择的能力。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对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很有裨益。同时,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也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平等、民主的作风和利他主义思想。
(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因素决定的。一直以来,学生反感、课程难讲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该课程的性质特点缺乏深刻认识,教学没有贴近现实生活,或者将一门社科类课程变成了专业课一般,侧重讲授一些抽象的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以致产生厌烦情绪。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认真收集编写案例材料,以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而学生的努力与热情也能够激励教师的敬业精神。同时,生动鲜活的案例讨论也能够弥补教材的空洞乏味。在考试中也可采用案例点评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现实问题,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这些层面上看案例教学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成败。具体来说要发挥好案例教学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几个环节:
(一)精心选编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要成功运用案例,对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教材
把握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点,吃透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是评析案例所需理论依据的基本保证。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全局,才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吃透教材,将理论与实际联系,把握好评析案例需要的理论依据,才能选准切入点,开展分析讨论。
2.贴近实际
案例的收集选择不仅要紧紧结合书本理论知识,更应该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注意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关心的、愿意积极讨论的,甚至是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讨论的正是和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最相关的话题,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对具体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身边的事情才进行讨论和分析,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3.整体规划
在充分考虑了理论体系特征的基础上,将所有案例作出整体的规划是很有意义的。不光是理论知识分章分节系统规划,我们在选取案例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案例教学也可以是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的。具体来说,要关注案例本身的完整性和各案例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准备多个案例,形成一个案例群,把握好案例推出的先后顺序,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二)科学使用案例
这是案例具体使用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致分为浏览案例——分析讨论——科学评析——拓展升华四个环节。
1.浏览案例
这是讨论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纸质资料、多媒体课件、观看视频等方式把案例的具体内容推荐给学生,让大家有对问题感知、思考的过程,并且介绍好提供案例的背景,为下一环节作准备。
2.分析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对案例有了初步了解后,老师可引导他们通过与书本知识点的结合来展开思考。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和讨论,确定自己的观点。
3.科学评析
到了这个环节,教师应通过组织发言、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并进行自我分析。教师的分析则应从正反两面进行,进而引导到书本知识上来。
4.拓展升华
在对学生各色观点进行科学点评分析后,教师还应抓准时机,对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点评总结,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总之,近年来,案例教学的使用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局面,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的多重效果。作为一种“亲民”的教学法,案例教学虽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却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本文从丰富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就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的必要性、目标定位、网站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思修课;课程网站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公共课程,它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很丰富,涉及范围很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展网络教学和研究已成为广泛运用和受欢迎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建设课程网站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活跃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氛围,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达到了提高课程的教研水平和教学实效的目标。
一、课程网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目标定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搬上网络,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丰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设工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站的生命在于用户的访问,灵魂在于内容和服务。课程网站的禁忌在于贪全不精,所以前期工作必须精确地了解主要访问对象,制定出符合自身需要与特色的课程网站运行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所以确定网站的发展目标应充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方式、学习形式、课程特点等实际,从网站的实用性、资源共享性、互动性着手,实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方式、学习实践与学习成效、教学者与学习对象一体化规划,做到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学与教互动。二、网站设计
1.客户端界面栏目及内容
(1)课程介绍。课程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思修课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课程的特色等。(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结合思修课内容主要应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授课计划等。(3)在线学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电子教案、知识点内容、典型案例、视频课堂、在线阅读、视频资料等。(4)学习资源。包括资源库、推荐阅读书目和材料的相关网站链接等。(5)教学论坛。包括经验交流、教学研究、成果展示等。(6)教师风采。主要提供学校思修课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师姓名、简历、研究成果、办公地点、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让学生对教师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介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况,并及时更新。教师的资料更新是体现教师不断进取和成长的见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很大。言传身教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的特殊要求,教师应重视其对学生隐形的德育功能。(7)师生互动。通过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互动模块是思修课课堂教学活动的扩展。根据思修课一般采用合班授课方式在课堂中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等实际情况,可设置“讨论板”,教师根据课程进度讨论主题。如“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社会公德大家谈”“对大学生婚前同居的看法”等话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进而反思自我行为。(8)学习资源共享。主要是鼓励学生发现教学资源并在课程网络平台中进行共享,实现教学相长。(9)教学反馈。主要是根据大学教师除了上课一般较少有时间与学生交流的情况,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的得与失等设置。学生可根据教师授课情况对教师授课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或对自己不太理解的内容进行反馈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10)使用帮助。网站的使用流程及使用方法等。
2.教师端界面栏目及内容
(1)电子教案,包括教案编辑、、审核等。(2)作业布置,包括作业设置、、审批打分等。(3)提问交流,包括提问列表、阅读、回复等。(4)资源共享(此栏主要是为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包括资源上传、编辑、管理、删除等。
3.管理员端界面设计
管理员端界面主要包括栏目创建、栏目内容添加与更新、视频上传与删除、用户管理、网站界面风格管理等。
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从用户对数据的需求出发,研究并构造数据库结构的过程。数据库设计是动态网站设计的基础,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在满足了用户需求之外,还要易维护、易扩充等。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建设的相关需求,数据库设计包括用户表、任课教师表、教学内容、用户消息表和学习资源表(主要用于记录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文件等信息)的数据库表。
5.存储设计
课程网站有较多的资源需要上传和管理,思修课课程网站设置应该包括不同的目录用于存储不同的教学资源。图片资源存储在图片文件夹下,视频文件存储在视频文件夹下,任课教师的资源存储在任课教师相对应的目录下,网站的其他资源统一存储在根目录下的相对应的目录,这样更有利于方便快捷地实现师生对资源查找使用。
三、网络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或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和灵活性的运用。根据学习对象的特征,编制符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视觉材料,让学习对象增强学习实效性。可以安排如下学习流程:阅读学习材料—观看视频讲座—参与活动—思想交流—完成测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建设的流程及要求方面提出了基本的网站建设方案,以便高校便捷地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振国.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
[2] 孙学玉.自适应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学位论文,2007.
梁启超在总论“新民主义”时,强调了以下几点:首先,新民在于兴四万万人的“民德、民智、民力”。梁启超说认为新民不在一二人道德观念的转变,而在于四万万全体同胞道德观念的更新,这也是改造国民道德的关键。其次,新民就是要大力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民族主义,即“各地同种族、同语言、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制,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1p151最后,梁启超指出,新民一方面对中华民族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就是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补我之所不及。他提出了“采补所本无”的主张,明确指出“心醉西风”和“墨守故纸”都是不可取的。虽然梁启超在改造国民道德问题上前后主张差异较大,但是在分析国民道德弱点,改造国民道德劣根性,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方面至今还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梁启超提出新国必先新民,把“新民”提到治国安邦的首要位置,关系到国富民强的大问题,强调只有首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梁启超的国民道德改造说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十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中,还能看到该思想的熠熠生辉。
二、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落实
梁启超国民道德改造思想不仅仅停留在一腔热血的塑造与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道德教育上。梁启超深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他在儒家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朱熹的“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主敬”等传统思想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方法。除了继承儒家孟子学派的“立志”“存养”“扩充”学说之外,梁启超还推崇陆王学派,尤其对王守仁十分推崇,认为其“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主张是今日学界独一无二的良药。他指出,“致良知”的根本精神是一个“诚”字。所谓的“诚”,就是不欺良知,只要能以“良知”为万世的标准,那么一切行动都是合乎道德规范的。但仅仅做到不欺良知还不够,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强调“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梁启超的国民道德改造说最终落实到个人道德修养的知行合一上,反复强调知善知恶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中,去行善去恶。在“开民智”“新民德”方面,梁启超举出报馆、学校的作用,指出:“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1p146并且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兴在变科举”。1p148一百年后的今天,虽然道德改造所面对的具体国情不同,但他所强调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今中国的国民不仅仅通过报纸,更多地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来通晓家国天下事,几亿的网民流连在各大论坛、微博、网站上,时而慷慨激昂地指责国人的麻木不仁,时而义愤填膺地针砭时局。然而在《格言》杂志中刊发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路人总是冷漠,网民总是义愤填膺,是路人从来不上网,还是网民从来不出门?”这就鲜明地表现出“知”和“行”的差距,知行不合一的结果就会导致出现“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梁启超早在百年前指出:“良知者,非徒知知善知恶云尔,知善之当为,知恶之当去也。知善当为而不为即是欺良知,知恶当去而不去即是欺良知。故仅善念未发足称为恶,何以故,以知行合一故。”2的确,国民道德改造的归宿不是网民在虚拟空间的慷慨激昂,也不是研究者几篇文章的侃侃而谈,更不是那些假大空的标语口号,而在于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于知行的合一。本文来自于《大众文艺》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语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 美育渗透功效 教学
美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已经在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证明。高校不少教师正在尝试利用美育渗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然而,如何优化美育渗透的内容,如何合理运用美育渗透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美育渗透的功效,达到以美引善,寓教于美的目的,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以“四个坚持”优化美育渗透内容
美育渗透的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丰富与扩展,是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优化美育渗透内容,对于提高美育渗透的功效起关键作用。在优化美育渗透内容中,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坚持美育渗透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工作的方向,也是检验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优化美育渗透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并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首先,突出思想性。美育渗透要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来优化内容,把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无缝结合。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红色资源就是美育渗透的很好的内容。思想性不强的审美对象不宜作为美育渗透的内容,如教育意义不大的流行音乐等。其次,突出针对性。对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而言,与美育渗透相关的内容很多,必须对此认真筛选,采用能最直接、最集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再次,突出实践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学生的道德实践上。美育渗透内容要与学生思想、生活相贴近,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真受感染,真受教育,真受激励,在学习和生活中真见行动,最终实现审美对象蕴涵的实践价值,提高美育渗透的功效。
2.坚持美育渗透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合。教学活动必须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教学内容,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美育渗透对德育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功效的发挥却有赖于本身的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的契合度,美育渗透内容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越容易发挥功效。一要符合学生的普通心理特点。“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独立意识强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协作精神不够,内心较封闭、脆弱、敏感等。根据这些心理特点,选择美育渗透内容应注重加强针对性,要着眼于以正面教育为主,以美引善。如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葱郁的森林等,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对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生成团结的精神等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二要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人的审美心理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定的年龄阶段会呈现一定的特征。青少年时期,对美的理解大大加深,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因此,美育渗透的内容不宜太浅显。如儿童影视《葫芦娃》,虽然故事吸引人,体现了葫芦娃顽强的意志和疾恶如仇的品质,但是整个故事与大学生的心理水平不匹配,对大学生而言娱乐性大于教育性。当然,美育渗透的内容也不能太深奥。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审美素养,对专业性较强的审美对象无法真正欣赏,如一些弹奏乐曲、雕塑等虽然高雅,但只有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人才能欣赏,因而也不宜作为美育渗透的内容,否则美育渗透功效的发挥将失去“知”的前提。
3.坚持美育渗透内容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呼应。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反复培养教育和纠正训练的过程。选择美育渗透内容,既要有利于巩固提高学生已有的积极的思想道德,更要关注学生最需要形成和最需要纠正的思想道德,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在矛盾运动中形成与发展,朝着更加符合社会期待和教育者要求的方向进步。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有理想有追求,关心国家大事,荣誉感和正义感较强,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但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有着冲击作用,少数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拜金主义较重、诚信意识不浓、社会责任感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美育渗透要注重选择对克服上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审美对象所感染,并对照反思自己思想和道德品质中的不足,从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陶冶情操,达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如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可以组织欣赏摄影作品《我要上学》。作品中,小女孩手握铅笔头,乌黑透亮、渴望读书而又无助的两只大眼睛直视前方,专心学习。她不畏困苦、顽强求学的精神能够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伴随着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会激发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状况的雄心壮志,进而将其升华为甘于奉献、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坚持美育渗透内容与教师的审美素养相适合。在进行美育渗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审美素养实际,扬长避短,尽量采用自己熟悉或精通的内容。如确属教学需要,至少应在教学前吃透审美对象的情况及其背景知识,否则即使是再好的渗透内容,也要忍痛割爱,因为教师在进行美育渗透时不仅仅是对美的事物和形象进行简单的呈现,而是要结合审美活动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使审美对象真正成为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诱因和动力。教师只有对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对审美对象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有准确的理解,对审美对象的德育价值有科学而独特的判断,才能够自如地运用美育渗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美育渗透的功效。如带领学生接受社会美的教育――参观节能减排的优秀企业,教师应该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非常了解,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要了然于心,这样才能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使社会美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发展、关注社会未来、勇于担当责任的优良品质。
二、合理运用美育渗透方法
好的美育渗透内容需要恰当的方法来表达。进行美育渗透的方法很多,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在自然中,也可以在社会中,只要方法运用合理,就能够提高美育渗透的功效。
1.欣赏法。这是进行美育渗透最主要的形式,即在课堂内,教师通过展现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而提升思想素质,提高道德品质,促进全面发展。这种方法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科学制订课时计划,精心选择审美对象,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准控制展示美的时间。根据审美活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出现时间和作用,欣赏法可以分为:(1)导入欣赏法。即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向学生展现美的形象,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引发思考,受到感染,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调动学习情绪,为整堂课达到最佳效果作好铺垫。如以交通事故的宣传片来导入社会公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地讲解社会公德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与要求等。(2)插入欣赏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处理的需要,适时向学生展现美的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调节气氛、掌控节奏的目的。这种方法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学生感到疲劳的时候使用最好。
2.审美指导法。即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审美活动,达到改善审美认知结构、丰富审美情感、形成审美价值观、产生道德行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这是对课堂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延伸,有益于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能力。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如下情况:一是审美活动需要较长时间,在课堂内不能完成,只有借助课外活动。如欣赏电视连续剧《井冈山》等;二是审美对象很有教育意义,但无法在课堂呈现,审美活动只能在课外进行。如大自然的美景、社会生产场面、街头大型雕塑等;三是为配合课堂教学布置课外作业。如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师在对学生审美指导时,要紧密联系思想道德教学和美育渗透的目标来进行,明确审美的具体内容、任务要求、方式方法、需要思考的问题等,还可以适当组织心得体会交流,促进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保证美育渗透的功效。
3.审美参观法。教师根据美育渗透任务的需要,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校园、展览馆、工厂、社区等场地进行参观考察,实地审美,以打破课堂和教材的空间局限,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开阔视野,吸取精神营养,陶冶道德情操。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把参观对象的美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朝着教学任务的方向,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审美,获得美的感受和启迪,使美育渗透的功效充分发挥。值得一提的是,出于时空方便和安全考虑,参观目的地离学校以近为佳,尤其要重视开发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学校在办学进程中,在自然景观、人文艺术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与学生相依相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极好教材。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财富中存在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以便组织学生带着审美的态度去参观,使之成为美育渗透的生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