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生态批评;英国文学

一、生态批评的概念

生态批评主义是一种全新审视文学的视角,它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而形成的“拯救型”产物。生态批评主义是站在对自然和生命尊崇的立场上,对文学作品中作者对自然的表现进行鉴赏与批判,具体的说,生态批评主义源于人类自身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活动的一种反思,在文学作品中是以批判的视角看待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崛起,达到了繁荣的时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勒律治、济慈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加以研究,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探讨这一类文学中体现的意义。

二、浪漫主义经典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到19世纪快速发展,是19世纪文学代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最高出现于英国,英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代表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1.消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留恋过去,其代表人物有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2.积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正视现实,并且批评现实社会中的黑暗面,其代表人物有雪莱、济慈等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针对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中的代表各选一人,对其文学作品加以分析。

1.柯勒律治在消极浪漫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柯勒律治少年丧父,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病苦和鸦片的阴影中度过的。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对于工业革命和城市文明比较厌恶,更加向往自然与农村生活,其代表经典文学作品《古舟子咏》就体现了这一点。《古舟子咏》讲述了一位老水手奇特的航行经历,在航行过程中,他遇到了冰雪、大雾,一只信天翁飞来指引他航行到了一个安全的地带,可是他却无故的将信天翁射杀,此后,海上无风无浪,船只无法航行,水手无处安生。后来,老水手每天都忏悔着这一切,于是在看到海蛇后涌起了对自然万物无尽的爱,正是他对自然的怜爱,天使出现救下了所有“死去”的水手。

在诗歌中,柯勒律治将信天翁比作自然界的保护神,如果人们不尊敬自然,那么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就会被打破,人们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种互相伤害似的惩罚,对于自然和人类双方而言都是极其惨痛的。令人庆幸的是,诗歌的结尾,老水手对大自然充满了关爱与敬畏之心,而自然也会回馈给老水手真诚的对待,帮助人们的生活环境回到一切正规之中。

这首诗歌的价值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来说,较好的宣传了对自然的仁爱与赎罪思想,19世纪的英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大,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带来了持续的伤害,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必须唤起对自然的关爱才能促进人类生活的持续发展。

2.济慈在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济慈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擅长描绘自然景色的代表,在其代表性文章中,对自然的描绘都非常的华美,《秋颂》是其描绘自然篇幅较多的诗歌,其创作背景是在19世纪印尼特火山爆发之后,受火山爆发的影响,英国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天空几年都是灰暗的,直到三年后的秋季,英国的自然环境才从印尼特火山爆发中缓和过来。温润迷人的秋季来临,欣欣向荣的果实生长,这一切触发了济慈的内心情感。他在《秋颂》中描绘了一个安宁且和谐的秋景,在诗歌结尾,济慈感叹道:“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你也有你的音乐――”此时,何柳、飞虫、微风、蟋蟀、知更鸟、羊群、燕子等自然界的一切和谐共处,诗人无法不感叹这个秋季的来临,实在让自己流连忘返,不再一心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在诗歌中,诗人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表明了济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表明了济慈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果不热爱自然,那么自然所带来的灾难是需要很长时间去愈合的,这也在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于工业革命对自然带来破坏的忧思与不满,于是只能用完美的秋季之景映衬出工业革命给自然带来的满目疮痍。济慈作为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在诗歌结尾描绘的完美的秋景也极大程度上获得了读者内心的共鸣,使人们意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结语

生态批评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作用是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与关爱,利用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浪漫主义文学加以研究,能够促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工业革命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无论是消极浪漫主义文学还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其只是在对生活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对自然的描绘中,都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关爱。在研究过程中,生态批评主义更加发挥其价值,读者进一步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文学作品也进一步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12.03:123-133+160

[2]刘燕.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167-168

第2篇

关键词 动势 情境 设计 艺术 价值

情境是戏剧存在的基础,也是文学剧本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存在主义戏剧家萨特曾经说过:“情境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重于一切的”。优秀的作家在剧本创作时,都非常重视情境的设计,总是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倾力营造充满强烈动势的戏剧情境,以此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为性格的行动准备必要的机缘和条件,给人物以巨大的推动力量。迫使他们按各自不同的性格行动起来,走向冲突,从而显示出典型性格成长的必然性。以话剧改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电影剧本。立足于原作的架构基础,通过对人物生活典型环境的着力刻画,机巧地利用各种事件催发和推动尖锐的矛盾冲突,充分彰显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营造出充满强烈动势的情境。这种独具匠心、动势强烈的情境设计,不仅显示出剧作者超人的创作才能,也大大提升了剧本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使这些作品成为历久不朽的艺术珍品。

戏剧人物处身其中的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时空环境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剧本不能以铺扬的文字渲染时代的和社会的环境氛围,必须把这一切浓缩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来的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雷雨》写的是一个金玉其外的封建资产阶级“模范家庭”,在一天之内突然显露出深藏其内的各种不可收拾的败絮,爆发了一场巨大而尖锐的冲突,造成了极其惨烈的后果。剧本精心安排周鲁两家的特殊关系,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着重繁漪的心理轨迹,十分强烈地通过展示其与周萍、周朴园、四凤、鲁妈及周冲等不同人物关系与命运的冲突,构成戏剧跌宕和感情起伏。剧本把人物放置在激烈的戏剧情境之中,意志和性格的较量蒸腾出一片狞厉可怖的气息,带着“雷雨”气势的戏剧冲突以及带着“雷雨”色彩的人物性格,是该剧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剧作家把长达三十年的生活进程,概括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天、空间上不越出两家的剧里,情节发展跌宕曲折难以预见,人物行:动突兀奇特变化多端,显示了剧作家善于刻画典型环境和利用事件造成戏剧情境鲜明而强烈的动势的功力。我们知道,事件是情:晓的重要构成因素,任何剧本都不可能没有事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开幕之前,已经有了老王猝然死亡的事件,开幕时又发生了鬼魂事件。契诃夫的剧作里,虽然没有莎士比亚剧作中那样严重的事件,但也有一些看上去似乎十分普通的事件,如《樱桃园》中的新兴爆发户砍樱桃树事件。《雷雨》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从周萍离家到矿上去这件事引起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事件!在这个被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里。它实在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力量,是它直接震动了繁漪的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周萍,并且说到做到。她不仅在雷雨之夜赶到杏花巷十号关上四凤的窗户,使周萍被鲁大海和侍萍发现,而且当周萍与四凤准备一起出走时,她锁上大门,叫来周朴园,有意无意地导演了一场惨烈的悲剧。同时,这一事件还连锁反应地引出其它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从而使现在的事件和过去的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特殊的合力,有力地撞击着各个人物的性格。就像盛夏闷热天空里突然骤起一堆浓厚的乌云,朝着地面渐渐地压下来,一场真正的雷雨瞬间从这堆乌云里进发了。在这凄惨的雷雨之夜。人生的悲剧像霹雳发出控诉与呐喊,无情命运的雷雨冲刷着肮脏的世界,从而使剧中的情境充满了雷霆暴雨般的动势。

《雷雨》利用偶然性事件造成了情节的起伏跌宕,因而其情境的动势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紧张上。《日出》则另出机杼。它的戏剧冲突脱出了环环相扣、你拉我扯的胶着状态,它们广泛多样,各有其来龙去脉。虽然《日出》不以情节的起伏跌宕取胜,然而并不意味着把一些带有偶然性因素的事件统统从情节中排除干净。剧作家利用某些偶然事件引起戏剧冲突爆发发展的才能,在这个戏里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偶然事件和生活的本质之间,存在着明显而容易觉察的联系,有着生活的逼真性和必然性,并且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撞击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发展。李石清和潘月亭的冲突就是一例。李石清社会地位低下,为人处世绝对的小心谨慎,是什么原因使得他敢于向潘月亭这样的庞然大物果敢地发起攻击呢?这里有事件的作用:几天前他偷开了潘月亭的抽屉,获知了大丰银行已将产业全部抵押出去的秘密。这一事件首先改变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潘月亭原来又恨又怕的李石清,由于手里攥有大丰银行的机密,随时可将潘月亭置于死地,这种可靠的安全感使得他颇为从容地提出要当襄理的要求。而一向不把下属放在眼里的潘月亭,在这种变化了的人物关系的压迫下,除了忍气吞声听之任之之外,实在别无他法。在剧中,潘李之间的冲突更是随着不断变化的人物关系一波三折地发展着。连手枪都准备好的潘月亭,得到公债还要大涨的喜讯,白以为已经渡过难关,便再也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人前人后地随意叫他“月亭”。他要报敲诈之仇,他要改变这种不能接受的人物关系,所以对李石清在大加奚落自己之后解雇了他。而蒙耻受辱的李石清,此刻除了侈谈“信用”一类的空话,却没有力量同时也没有胆量加以回击,只能“狠狠地盯了潘月亭一眼”,伸手接下潘月亭扔下的二十块钱,并在潘月亭走了之后才敢切齿痛骂。但正在他智尽技穷之时,报馆来的一个电话透露了金八要向大丰银行提款的消息。这一天外飞来的事件,一下子又改变了不久前他和潘月亭之间刚刚变化了的关系。他大喜过望:“三等货要看看现在头等货怎么样了”,重新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戏剧冲突发展到这里,固然有电话事件在里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物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急剧变化,正如李石清冷笑着说出来的:“现在我们是平等了”!岂止如此,“你还不及一个穷光蛋呢,我叫一个流氓耍了,我是穷,你叫一个更大的流氓耍了,他要你的命!”《日出》里的这些事件,联系着光怪陆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活的本质。它们既是现实生活里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自然反映,又很自然地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为戏剧冲突的爆发准备了充足的机缘。除此之外,《日出》还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矛盾冲突的情势,去推动另一个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而不是轻易地提出新的条件。这是剧作家创造情境艺术手法的新发展。说过:“《日出》里没有绝对的主要动作,也没有绝对主要的人物。顾八奶奶、胡四与张乔之 流是陪衬,陈白露与潘月亭又何尝不是陪衬呢?这些人物并没有什么主宾关系,凑在一起,他们互为宾主,交相陪衬,而共同烘托出一个主要的角色,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其实,戏里的主要人物还是有的,那就是躲在幕后一直没有出场的金八。他不仅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化身,而且操纵全局,主宰每个人的命运,成为剧中各种矛盾冲突的直接或间接的推动者。此外,陈白露虽然算不上“绝对主要的人物”,但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贯穿人物。剧本截取她生命的最后几天,展现了这个具有一定正义感的年轻,勇敢地反抗金八一直到慑于黑暗势力的强大而走上绝路的悲剧。因此有理由认为,陈白露和金八的冲突是这个戏里众多戏剧冲突中比较主要的一个。剧作家有意不去突出它,有着深邃的思想意图,即“用色点点成光影”的“横断面的描写”,使“无数的沙砾积成一座山丘,每粒沙都有同等造山的功绩”,以便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上给人们留下“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在集成《日出》这样一座山丘的无数沙砾之中,陈白露与金八的戏剧冲突写得独具匠心,异常巧妙。妙就妙在金八一直没有露面,然而这一冲突的力度和强度却为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因此,与其说陈白露是自杀,不如确切地说是被黑暗的社会残杀了!对社会的不公平和丑恶怀抱着满腔愤懑的剧作家,充分联系了广泛多样的社会冲突,形成一种大地震来临前那种烦躁不安的动势,推动着陈白露和金八的戏剧冲突的爆发发展,以这个年轻生命的毁灭,向黑暗社会以及鬼魅魍魉们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第3篇

【关键词】经典;文学理论;教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14-01

文学理论课程是在中外文学史课程基础上的提高课,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原理及相关知识。经典作品主要是指一些在文学史上得到普遍承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中,学生已经接触、甚至深入阅读过的作品。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对理论要求比较高,但是,理论教学需要大量文学经典实例的支撑,需要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否则文学理论教学就只能够成为空虚的说教或某种单向度意识形态的传达,无法构建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也很难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般认为,文学经典同文学理论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一部分文学经典是通过理论教材、理论课程来确立的。正如洪子诚先生所说,“丛书、选本,学校的文学教育,文学史编撰。这些也属于文学经典确立的重要环节”[1]。文学理论课程对经典作品的选用直接决定了文本的地位。

文学经典包括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经典文本,从古希腊、先秦开始,到近现代为止,它不仅包括一些主要的文学作品、还应当包含大量重要的文论思想。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文学经典作品的界定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经典文学作品的选用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的功能性是文学经典选用的一个主要标尺。在文学理论史上,能够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功能性方面是比较明确的。例如,作为中国诗学理论的基础,“兴、观、群、怨”至今仍然是理解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的主要价值观。文学的社会性显然最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存在与其社会属性密切相关。也有一些理论家的观点与此相反,文学的功能性即是实现其内在精神追求。八十年代以来,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更多地受到韦勒克等现论家的影响,将文学研究从社会政治层面转向文学自身。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的观点都应当有所保留,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经典的选择上需要兼顾不同的观念,对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作品兼收并用,避免以偏概全或是先入为主的社会政治观点。

文本的属性及其评价体系是文学经典选用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文学作品的性质、种类之多远远超过文学理论课程所能涉及的范围。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最为普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文学作品的属性会发生变化,同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评价甚至会有天壤之别。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中,同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批评家眼中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荷马这样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评价,前者对荷马及其作品采取敌视的态度,认为诗人的作品中有大量渎神的内容,容易使人堕落,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建立一个由哲学家来管理的理想国度;后者则更看重诗人对大众精神的洗涤和智慧的提升,诗人的存在恰恰维护了情感的自由,诗歌作品能够提升读者的道德修养,因此给予诗人崇高的评价。

文学经典作品通常被作为习得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把握理论的作用及其对作品的意义。例如,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用于支撑理论观点的就都是一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韦勒克列举了大量文本逐层解释其理论观点。

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思路应当贯穿于经典作品中的,这些作品是理论的“试金石”,甚至可以说,只有落实到文本上,文论才具有意义。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2]一文中探讨了文学经典作品的选用问题,他的文学观念明显受到新时期以来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他将文学经典构成的六个要素分为内部、外部等两方面,并对两个方面进行逐项研究。该文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等方面,都提到了文学与理论和批评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文本同理论的结合问题,韦勒克、乔纳森・卡勒等理论家也给出了比较丰富的答案。他们在各自的教材中反复使用一些经典的文本,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文学家和亚里士多德、德里达、福柯等理论家及其作品,这些文本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文学思想史的基本脉络,并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复杂变化同思想观念的传承之间建立有效关联。

总之,在理论课程中,对文学经典的选用应遵循经典文本与理论的结合原则,经典文学作品最终应当成为构筑文学理论研究路径的基石,对经典作品的选用和阐释是在理论研究的辅助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经典;红色经典;解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03-02

提及经典,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历史”。特雷西在《诠释学、宗教、希望》中说:任何阐释活动,至少涉及到三种现实:某种有待解释的现象,某个对那一现象进行解释的人,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的确,这三种元素是相互关联的。从文学经典而言,我们承认它的经典性很大程度上就是肯定其以艺术形式对历史事实进行叙述的权威性。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并非针对凝固不变的史实材料,而只是研究对这些史实的讲述与阐释。那么,什么样的“讲述”可以成为经典?我们何以认定?这不仅涉及文本本身,还必然要遭遇的是对这些“讲述”进行评定的掌握话语权的文学史家们。从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作家,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很重要的就是看它在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正如洪子诚在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时所说:“某个时期确立那一种文学‘经典’,实际上是提出了思想秩序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从‘范例’的角度来参与左右一个时期的文学走向。”的确,对文学经典的评审与认定不单是对“经典”本身作出判定,界定经典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经典化”过程中本文与本文所处文学环境及那些“隐蔽的成规”,时而亲密时而紧张的冲突关系给予我们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起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红色经典”的“再解读”问题。。笔者认为,“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更为复杂地呈现了这种“本文”与“秩序”在相互规约中推进的合力过程,而“再解读”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对这一现象的重新编码同样值得我们考察。

“红色经典”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是20世纪90年代末。而作为一种独特文学现象却早已预设在人们的心里,它所指涉的范围主要是40到70年代的一些优秀长篇小说。从题材来看有两类,一类是对革命的“叙述”;一类是对农村现实的“叙述”。前者如《红日》、《红岩》、《红旗谱》、《保卫延安》,后者如赵树理、柳青等人的作品。此外,时期的“样板戏”也属此范畴。

关于“红色经典”这一概念能否成立,研究者其实是有岐见的。持批评观点的研究者多从其作品所内含的文学性与人性的不足加以批判,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些作品是高压政治之下的一种宣传,而非艺术。的确,如果仅就文学艺术性而言,与那些所谓的纯文学相比,“红色经典”应当说是缺少诗性内涵的。然而,这种先在意识里预置一种所谓的文学标“红色经典”应当说是缺少诗性内涵的。然而,这种先在意识里预置一种所谓的文学标准,然后再用这种单一标准(审美)去框定与其所定文学标准相异的文学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划分方式。毋庸置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红楼梦》以及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都是艺术性极高的文学经典,但它们又无不是在与当时文学秩序的时而疏离时而紧张的复杂关系中突围出来的具有艺术原创性的文学作品。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一部文学经典,它必然具有审美的功用;其次,它“本身又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笔者认为,任何文学经典都是“诗”与“史”的艰难融合,正是这种融合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冲突与碰撞才构成了文学经典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色经典”的被建构过程更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因为它在纠结包括政治意识、文学生产、阅读群体等在内的一系列元素的基础上找到了它进入当代文学经典的途径。我们知道,在50到70年代,“文学经典对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参与到对社会政治和文学秩序的建构中。”通过对这一时期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具有单纯的文本审美功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出文本背后不同文化历史形态在文本内的冲突与磨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海外中国学者掀起并在中国当代大陆产生较大影响的“再解读”所解读的一批文本就主要是40到70年代期间从左翼文学传统里走出来的 “红色经典”。当然,“再解读”的研究对象并非局限于40到70年代,例如孟悦的《历史与叙述》就对刘心武、王蒙、莫言、张洁、林斤澜这五位新时期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只不过收入《再解读》与《革命・历史・小说》中的一批研究文章的主要是这一阶段的的文学经典,并以此为发端拓宽了我们研究中国左翼文学的视野。因此,通过对“再解读”作一番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红色经典)在经典化过程中的遭际有更为丰富的认识。

90年代以来,一种以经典重读为主要切入点的解构式研究思路引起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研究侧重探讨文本深层结构、修辞形态的运作、文本冲突,对以往那种“新批评”式的就文本分析文本及局限于诗学、美学的价值观念里的批评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把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种研究思路的代表作包括: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作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此外,王晓明主编的《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李扬的《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贺桂梅的《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论著也体现了相关的思路。纳入再解读研究范围的文学作品都被视为一个开放的、具有极大想象性与虚构性的文化场域。正如唐小兵谈到的那样:“一旦阅读不再是单纯地解释现象或是满足于发生学似的叙述,也不再归纳意义或总结特征,而是要揭示处历史文本后面的运作机制和意义结构,我们便可以把这一重新编码的过程称作‘解读’。”确实,我们不能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应该把文本打开,让其它话语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挖掘文本在空间意义上拓展与阐释的可能性和文本与文本环境的冲突。黄子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解读意味着不再把这些文本视为单纯信奉的‘经典’,而是回到历史深处去揭示它们的生产机制和意义架构,去暴露现存文本中被遗忘、被遮掩、被涂饰的历史多元复杂性。”从他们这种具有批判与颠覆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在他们那里,尽管锁定的研究对象依旧是具体文本,但已经与新批评意义上的“细读’有了很了不同。他们的研究不仅包含了“细致的内层精读”还注意到了“广泛的外层重构”的重要性,且对“外层”作了丰富的理解,正如唐小兵所强调的那样:“这里的语境并不是实物性的具体存在,而是更多层次、多形态的意义网络。”这实际上就是吧“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让具体的文学作品与其所处的语境发生关系,从而探讨它在这样的一种语境规约下所处的位置及它如何想象性地呈现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从中突围出来形成对历史经典化的叙述。

具体到对经典文本的操作上,“再解读”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一种是以时间为轴,探讨同一文本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的变迁情况。比如孟悦的《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就并通过比较歌剧《白毛女》、电影《白毛女》、舞剧《白毛女》探讨了所谓新文化、通俗文化,以及新的政治权威这三种不同文化力量在在这个文本中的纠集与易变情况。另一种则是从文本中的修辞运作着眼,研究“作品与多重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作品与其他话语的互文性”及“作品进入本世纪的‘话语――权力’网络之后的一系列再生产过程。”比如黄子平对丁玲《在医院中》的论述就探讨了革命社会实践与“病理”之间的隐喻关系。总之,“再解读”这种研究思路给我们重新审视已成定论的经典作品,从多层次来揭示文本的丰富复杂性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再解读”所存在的问题也需引起我们的警惕。首先,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问题。稍加翻阅,不难发现“再解读”并为真正形成一种解构思潮,更未像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再解读”已经参与并对文学史的写作与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笔者认为,“再解读”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文本的方法,它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是方法论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文学批评,是对单一文本的分析,而非文学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历史叙述。其次,“特殊”与“一般”的问题。我们知道,“再解读”主要是着眼于从宏观上对“体制化”叙述的解构,在具体的操作上,正像刘禾在《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里所说的,他们采取的是“小题大做,举例说明”的策略。这里边有个“怎么做”的问题。虽然“再解读”的一批学者一再声称他们是在严读文本的基础上去揭示文本背后各种文化力量的纠葛关系,是通过立体化、多角度的研究去达成所谓的“意义网络”,但问题是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文本不会又一次沦为自己苦心经营起来想象性叙述的注脚材料。究竟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还是重蹈“为一般寻找特殊”的老路?这是坚持“再解读”的研究者所必须正视和思考的,同时也是笔者对这种重读经典的担忧。此外,“再解读”并未形成自己的理论架构体系,他们所进行的只是把西方的诸多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所谓的解构性工作中来,已达成自己的既定意义――颠覆传统叙述。

我们知道,并没有一个颁布文学经典的权威机构,也没有一个相对量化的指标去衡量达到怎样的高度即可成为经典。那么,围绕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成为经典这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便成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极具想象与虚构的经典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肯定了“再解读”这一研究思路对文学作品所做出的拓展与发掘。但我们必须对这样一种研究思路保持谨慎的乐观,防止“过度阐释”的再次袭来。

参考文献: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第5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影视化;影视批评

文学影视化中包含传统古典戏剧文学的缩影,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饱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文学影视化作通过文学与影视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达,是对文学的创新,影视作品中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能够将民族时代的精神与情感充分表达,为我国影视文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原著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一)原著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文化资源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存在主张完全电影与绝对电影的声音与想法,完全电影所强调的是消除与电影性质无关的表现形式,其中文学性故事情节占主要成分。完全电影想法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想要对传统影视表演形式进行否决也正是艺术的独特性。新时期的中国影视与文学间存在着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同时接受着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影就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影视作为文艺作品,经典文学作品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文学在影视作品中占绝对影响作用。

(二)原著触发了影视创作者的艺术灵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对文化传播与普及程度也愈发重视。文学影视作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深远的文化内涵,且饱含民族精神,是中化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文学与影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审美理念,在故事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也存在共性特征[1]。优秀的经典文化经过华夏五千年历史继承与传扬,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民族精神。这为影视剧作的编导工作人员提供了文学参考价值与独特的审美启发。现代影视文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表演性与个性特征较为强烈,故事走向离奇曲折,人物设定毫无新意,从而阻碍了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文学的意义

文学范围较为广泛,文学所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由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累积,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扬国家及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学是历经五千年的累积与洗礼而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饱含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及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2]。

三、文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语文作为教育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语文学科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优秀文化能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表达。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已经取消语文科目的教学,使得高校教育的开展朝制度化方向倾斜。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西方理论教学模式,对相关理论知识构建框架较为重视。长期西方教育的洗礼与熏陶,会使中国文学中所存在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道德观念等逐渐消失,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也会偏离航线。例如我国文学经典名著《红楼梦》,提起经典文学,必然会想到《红楼梦》,但当代青少年虽然了解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却鲜有人读。而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除了受网络科技的影响外,文学教育的缺失占主要责任[3]。

四、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必要性

(一)文艺受众接受方式改变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碎片化时间增多,完整地接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减少。并且,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年轻人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向娱乐化和容易化转向。在新时代,文艺受众已经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文学教育也要求有新的接受方式。相比于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受众更喜爱观看色彩缤纷的动态图像。影视作品在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听觉的享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文学教育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4]。

(二)网络时代的冲击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尚未发展时期,文学创作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地位,文学作家可以看做是引领时代创新发展的记录者。但在文学网络化与商业化形势下,文学创作的地位大不如前,作家的影响力也受到了质疑与冲击。如今,阅读经典文学著作的青少年少之又少,而是将时间花费在阅读具有娱乐性的畅销书籍上。为从根本上实现对传统文化与经典作品的继承与传扬,通过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剧作的形式,将刻板的书本文字变为生动、灵活的视频欣赏,从而让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能够切实感受到剧作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与故事情节,体会到经典名著的文学魅力,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另一种表达形式[5]。

(三)名利的驱使

传统经典文学著作的作者在对作品进行创作,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发展情节时,会将个人情感带入其中,书写、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能够在作品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与独特魅力,将文学创作当成工作与兴趣,而从不考虑作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但在市场经济中,文学作品商业化也成为必然导向。但将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化形式进行展现,不仅能够实现文学作品的传播,也能够为作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五、文学与影视互动关系之探究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对文学与影视关系进行探究时,相关学者需要具备较为敏锐的感悟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累积,还需要具备对影视文化与文学知识的鉴赏能力,这是进行文学影视化与影视批评文学化所需要具备的基础要求。因此,中国古典历史文学与文学著作被呈现在影视银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的成长历程与发展背景为影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不仅增添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也赋予其强大的教育意义,而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与优秀文化也得到了继承与传扬。也正是集意识形态与美学赏析价值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6]。

六、影视文化与现象的述评

影视作品的表达最终以银幕形式呈现,也可以理解为影视作品的整体形象就是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加以勾勒,并赋予其生命,通过动态视频形式传达文学作品精神,体现文学魅力。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语言情绪的表达能够决定影视剧作的整体走向。例如,在关于意识流较为强烈的作品中,尽管语言表达的随意,不存在语言表达技巧的使用,但却能够直观感受到影视人物思维意识的转换。而在属于荒诞派类型的影视作品中,如果经常对毫无意义的语言进行反复叙述,或是不分原由的自言自语,此类作品则不具备赏析价值,没有存在的意义。由于艺术类别的差异化,所以影视作品语言表达形式也存在着区别,就算是在同一艺术范畴中,对语言的使用与感悟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导致影视作品的风格与形态各具特色[7]。影视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影视文化被当作是戏剧文化的延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需要格外重视。如今,影视文化被作为社会发展的新时尚,其影响较为深远。影评人为适应与满足影视作品的发展进程,其相关知识水平与文学素养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由于影视评论者在理论知识、鉴赏能力、知识储备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对影视作品的评论也是各有见地。而现阶段在国内影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就是影视评论数量的不断提升。而造成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受市场需求所影响,同时也刺激了附属文化的增长。尽管在文学作品影视化的过程中,会减低文学作品的严谨性,转变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但由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也正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直接反应。虽然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作存在共性,但也同时相互制约。例如,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在变文学作品为影视剧作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以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七、结束语

文学与影视批评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转型具有一定的挑战,也是古典文学对外开放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对现阶段影视评论写作的创新与变革。在对文学与影视作品批评过程中,从中获取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富有深意的文字,其中还包含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充满现实的社会主义情怀。从还原历史的角度来看,探索未知与还原历史同样具有深远价值,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4-02(008).

[2]王静.当今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发展现状研究——以顾漫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影视化改编为例[J].传媒论坛,2019,2(06):169,171.

[3]马宁宇,陈俞成.陕西作家群体文学影视化研究——从“IP改编热”探析作家群体影响力发展[J].东南传播,2018,(08):119-120.

[4]刘晓欧,侯颖.儿童文学影视化改编对其教育性的影响探究——评<中国儿童电影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42.

[5]郑伟丽.文学作品影视化规律初探——以张爱玲系列作品改编为例[J].现代交际,2017,(23):81.

[6]李佳颖.从小说到电影:刘震云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第6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经典诵读;有声语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7-02

文学作品和有声语言是两种形态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语言艺术的范畴内,两者一动一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有声语言,我们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视听化,使文学作品具有生命力;还可以唤醒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从中发掘出更深刻的内涵,让更多的人在传播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现状概述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指的是中国模式的,权威的,经久不衰的杰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代表性、最完美的能表现文学作品精髓的最佳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1]它的特点是塑造的事物形象没有直观性。它由文字语言构成,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文字符号而不是事物本身,它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它的事物形象,文字不直接作用于眼睛而作用于想象。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沛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魅力,承载着人们延绵不绝的精神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大量的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将书面的知识转化成人们内在的气质和底蕴,对人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和当今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人们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产生了变化。为了休闲娱乐,人们似乎更愿意阅读网络小说、快餐文学和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追求浏览阅读和飞行阅读。只要任意点击,网络就会带来目不暇接的海量信息,看得你眼花缭乱。这些阅读都只是感官上的阅读、表层上的触摸而不能真正的渗透到人们的大脑,沉淀到人们的内心。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已经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倾向。另外,读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参差不齐,对于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真谛很难有透彻的感悟,想要感同身受就更难。所以有些人想读也读不懂,干脆就放弃了。因此,人们在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降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有效的途径来对现状进行改善。

二、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传播的新趋势:有声语言传播

(一)有声语言的定义及特点

有声语言是指发出声音的口头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语言[2]。它是最常见的信息传递媒介,也是人类交际的最基本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声语言能将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直接用声音表达出来,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二是有声语言具有松动活泼性,声音可以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在视觉和听觉触觉上传播信息更立体化;三是便捷性,利用有声语言口耳相传和他人进行交际是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二)用有声语言唤醒、发掘、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1.唤醒作品的深刻内涵。朗诵是众多有声语言表现形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它植根于文学作品。朗诵者可以在准确理解稿件、产生符合情境的内心视像的基础上,准确挖掘作品的内在语,唤醒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准确引领受众。比如:冰心的《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眷恋。但我们在初看文字作品时,会感觉这篇文章很普通。那是因为感情是很抽象的,不太容易在文字上表现出来。若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并用柔和、平静又充满回忆的声音轻轻诵读出来,便能体味这悠远绵长的情感。

2.发掘作品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人们可以从作品中享受到情感美的意境。有声语言艺术的情感美是由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决定的。朗诵者在朗诵文学作品时要将文学作品理解透彻,结合情、声、气的技巧运用,使作品的情感得以完美体现。具体来说,有声语言的主体传播者在感化受众时要做到形象生动,情感炽热,在受众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且引领受众一起去再创造,产生内心的共鸣,共同完成对作品形象的塑造。如: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芳草如茵,春暖花开,和风细雨,生机盎然;在这样的春景中,人们容光焕发,辛勤劳作,充满了希望和活力。传播主体在朗诵时娓娓道来,平缓叙述,勾勒出一幅唯美而又欢乐的美妙画卷,浓浓的春意,与明亮的音色,舒展的气息,欢快的节奏共同构筑了朗诵主体的情感造型,在受众群体的欣赏期待中这种气息蔓延着并得到升华。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传情达意的再创作过程,有声语言的走向和变化幅度是由受众的“审美耳朵”引导的,而朗诵主体情感色彩再创造中要多于受众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多层次的期待。

此外,有声语言艺术的主体通过身份感和对象感的内部表达技巧,拉近自己跟作品的距离,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提高艺术品质,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受众共同感知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如:舒婷的《致橡树》在朗诵时把自己就当做那棵“木棉”树的形象,以声传情表述自己的内心对待爱情的态度,用声音刻画出一个充满独立人格,坚强向上的女性形象,让受众在美妙的声流中,心中能展开一幅立体的画卷,在自我感悟文字作品当下价值的同时获得崭新的审美体验。

(三)传达的方法和意义

受众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从审美意象的表面提升到意识水平,并通过静止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取决于传播主体的艺术表达能力。而提高人们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朗诵兴趣,则需要借助大众媒介扩大有声文学的传播范围,拓宽传播途径。

1.传播主体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传播主体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时,除了要具备吐字归音等最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声音造型。声音造型是指调动发声技巧、声音弹性赋予有声语言强大的生命力。[3]在用有声语言外化文学作品时,声音造型可以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型,也可以是舒缓流畅、清新明丽型,或者是凝重内敛型等等。如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对生命的赞歌,声音热烈明朗,音色甜美,既咬字轻巧又不失一定力度。但在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就需要感情热切真挚,语调慷慨激昂,吐字发音要饱满洪亮,展现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信。

另外,有声语言具有内心外化的功能。人的内心世界是感性的,有声语言的主体传播者只有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才能发现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从而获得创造的源泉。如余秋雨在《三峡》中写道: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施晴瑜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李白和刘备是两个不同性格和特点的历史人物,作品用人物来展现三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然景观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通过情感和智慧的相互交融,结合成了艺术的独特形象。朗诵主体在外化有声语言之前要准确定位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丰富的内心情感,细腻的感性被强有力的理性支撑,才能超越对文字作品表层的审美,而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也是有声语言充满生命的活力。

利用有声语言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传播者变思想情感为信息符号的制码过程。[4]利用一定物质手段规范和完善审美意象,将内心意象转化成外在物象,诞生生动立体的实际作品,获得真正艺术的生命,这就是传达。[5]

2.可以借助大众媒介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除了依靠传统的印刷媒介,更离不开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提供的传播手段。如《电视诗歌散文》节目选材以抒情、叙述类的散文、诗歌为主,期望通过用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来感染受众,让受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感悟获得恬淡洒脱的人生观和快乐面对生活的能量。

三、结语

有声语言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再创造过程中,文字作品为有声语言奠定基石,有声语言也为文字作品增添异彩,两者相辅相成展现了融会贯通的和谐的艺术魅力。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和有声语言传播的结合的益处绝不止如此,所以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有声语言传播研究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值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的。阅读和朗诵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能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趣味,因为经典是浓缩了的文化结晶,它的原创性和超越性构成了民族和个人的文化根基。利用中华经典作品对人们进行文化教育,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全自身文化人格,依靠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从中汲取各种文化营养,使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焦桓生,岳甜.中国经典作品的文学品格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32(4).

[2]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徐中玉.诗性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骆小所.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34):2.

作者简介:

第7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4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外国文学教学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再次的苏醒,英国文学等外国文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我们看到新一代的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正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国文学教学的成就

首先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增多,这些学科拥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很多的师范学校以及综合型大学也将英语语言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和必选选修学科;其次国家的自考规模不断壮大,这也为英语文学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如果刨除引进的英文教材,英文原版的教材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简史》等,作品选读部分主要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等,而诗歌方面的教材则选用了《英国诗选》、顾子欣的对照版本《英文诗三百首》以及《英诗教程》等优秀教材。在小说方面有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辑的《英国短篇小说集》、《英国短篇小说选》等,散文方面涉及到吴井荣先生的《当代英文散文选读》、《现代英文散文读写教程》,此外在戏剧方面还有《英国戏剧选读》,何其莘和程雪猛两个版本的都值得学习

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发行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有国内著名的学者进行翻译还有外研社和译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进行引进古典英国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国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也十分积极,主要著作有《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等,值得关注的是曾经只刊登语言研究类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以及《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报刊也逐步出现外文作品和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

二、英国文学教学的不足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

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

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

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较差

学生凑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

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

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四、对策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

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

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第8篇

我们农村初中学生手中的读物,无非是作文选编和学习辅导材料之类,他们的阅读大多是一种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活动,经典文学作品读得少之又少。他们赏鉴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只是因为自身兴趣,通常会碰到阅读障碍,如果跨过该问题,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赏鉴;假设无法跨过障碍,就会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只会阅读几页就放弃。而老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指引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顺利进入文学殿堂畅快阅读。目前,学生有着十分巨大的升学负担,学习压力巨大,大量教师与家长想要这些学生仅阅读和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即使我们不留手写作业,很多家长也想方设法加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念决定行动,我们利用班会和家长会向学生和家长宣讲经典阅读的意义;利用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有关经典阅读的名言佳句,营造阅读气氛。

在指引学生赏鉴这些极具代表性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地安排阅读内容或者是说明赏鉴经典作品的优势就可以实现的,必须在平常的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熏陶。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感受。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将这些学生引入经典作品的海洋中,进而培育起对于书籍的热爱,使得这些书籍逐渐成为智力生活中的引领人,这些均由老师所决定,主要是取决于书本在老师自身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老师对于这些极具代表性文学的尊重和阅读体验,或许会对于他们的一生产生一定影响。陶行知、朱自清等学者就是以其渊博的知识指引大量学生踏入文学道路的,这是非常值得所有老师进行学习的。

我们不只是需要阅读极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也需要赏鉴现在的作品;不只是要赏鉴我国的经典作品,还要赏鉴其他国家的经典作品。《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在语文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能够看到大量的经典书名。所有阅读过名著的人均会相信,在经典作品的后面,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宝藏,这些知识经过了长时间的洗礼与沉淀,还是那么的明亮。也能够借助与学生的沟通,使得这些学生说明自己阅读了哪些优美的作品、有什么样的体验,并且进行一定激励,让他们从内心迸发出一定的自豪感,使其他学生对他们形成一种敬仰状态,这是为了不断激励他们进行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带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能够将他们熟知的诸葛亮、老舍、董卿等人物阅读与成功的例子进行生动描述,使他们了解到“只有满腹经伦,才可以出口成章”,“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道理;使得他们了解阅读活动能够知晓大量的知识;这些学生了解到语文课文即使是十分优美的,带给我们的知识也是有所限制的,但是经典作品中涉及的知识是无限的,如果你不断阅读与研究,就可以尽情感受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平时我们少布置些语文课后作业,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赏鉴、摘录;每天借助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活动,保证每天不少于二十到三十分钟进行经典阅读;每天让学生吟诵名篇佳作,介绍积累摘录的好词佳句。每周还安排一节经典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读好书、善读书。每月举行一次阅读展示擂台赛,评选“阅读大王”、“阅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以朗诵、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大量阅读,从经典文学中汲取营养。如果发现这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是写作过程中使用了经典作品中所涉及的知识,就进行一定赞扬,让学生感到读书实实在在的好处,还可以对读书已成自觉的同学进行隆重的表彰。

必须提出的是,这些学生自我判断水平还是十分缺乏的,在赏鉴文学作品的阶段中非常容易断章取义、让经典屈从我意。这需要教师、家长等进行必要的引导,激励这些学生尽可能赏鉴原著,尽可能保护原著原有的面貌,进而体验到经典作品固有的精华之处。让他们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赏鉴的时候,尽可能激励家长也共同阅读,指引孩子共同感受典作品所带来的魅力,说说自身的阅读体会,针对作品中某个情节与人物进行互动讨论,利用经典作品进行教育活动,其实是有着现实意义的环节。学校是这些学生赏鉴经典作品的最好场合,不过家庭也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赏鉴作品,能够经常组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国家教育部曾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高中学生的特性和社会对高中生的要求,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相结合是我们对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是着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认识和再认识的学习,这只是揭示了语文的外在作用、外在价值和外在的意义。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则重视学生精神的培养,是学生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学习,这揭示了语文的内在作用、内在价值和内在的意义。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也让学生实现了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了创造力和生命力。

既然这样,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充分去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化的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的改革已推行了多年并且改革程度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枯燥的知识,而是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在目的上,不再只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而是注重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从学生出发,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里的课堂,是新时期老师所面临的严峻的课题。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来发展学校的内涵,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法,也是未来的一种必然被采取的学习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最好的办法,要想让高中的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单单靠控制课堂纪律、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是不能实现的,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自己即将要学的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才能主动地去接近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学会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课堂的导入环节出彩,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好好设计自己的课堂导入,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课前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给同学们放一段歌曲、讲一个故事或者是放一部电影等,这些都能将学生带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美的环境中去。例如,学习文章《林黛玉进贾府》时,文章中有很多对人物服饰、外貌的描写,如果是单纯的读课文,学生们可能体会不到这种美,这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学生们边看文字边看视频,很快就能将文章中所写的形成图片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2 阅读文化经典,充实人文知识

文学作品有巨大的魅力,这是许多已经成为文学大师的人所共同认可的。巴金曾说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教师在教学的课余时间要做到与书本做朋友,与大师做朋友,与经典文学作品多交流,这样可以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段。作家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往往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对人类未来的美好的信念和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大多数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因而,经典作品不但因深刻地反映了r代的矛盾与冲突和创造了真实的形象、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具有历史的认识意义和审美的魅力,还因为作家本身的崇高的理想和情感,使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蕴涵一种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力量,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熏陶,也变得崇高起来,内心更加善良和优美。这样的作品产生一种不仅表现民族灵魂,也铸造民族灵魂的伟大作用。

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为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面对困难绝不屈服勇敢前进的进取精神所感染。我们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缝席上见赠》,会为诗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胸襟所激动,虽然诗人自己屡遭贬谪,但看到新人辈出也令他欣慰。我们读的《雷雨》,不仅会对鲁侍萍、鲁四凤的悲惨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对周朴园那说不清楚的忏悔也带有些许的理解。正是在这些伟大的作家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深深的内涵,一种内涵就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正是他们那个时代所发生着的,一种则深刻的多,它超越了时展的现状,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意义,这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因为它是永远具鲜活的生命的,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解释的。

3 解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我们往往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印象较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小说。仅仅对人物有印象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力,尤其是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来进行解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是值得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去阅读的。那些带着作者感情的人物――比如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许小寒都是民国初年上海病态社会中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特定心理反映。他们都是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的,为我们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61-01

一、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外国文学作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和认可。Collie &Slater(1987) 在《文学在语言课堂》( Literature in theLanguage Classroom)一书中指出:文学提供真实的材料、文化和语言营养,使人卷入。在国内,一些外语教育名家回忆自己的外语学习经历时都肯定了文学对于他们的重大影响。学生只有多读文学作品,说话或作文,才能有文采,有自己的风格,语言也就不会索然无味。

二、结合文化,研读文本,感受语言和人物魅力

经典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文本上,通过文本表现出的深厚主题思想,才是文学的立足之本,价值所在,是其永具魅力的关键。文字的魅力是电影作品所不能取代的。

1、研读经典作品的词汇

词汇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语言和文化密切关系最明显的语言层次之一。也是塑造文学经典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些英语词汇包涵了丰富的联想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不仔细指导学生细读好词美句,就不能真正意义上读懂这些文学作品,走进文学人物的精神世界。

以《百万英镑》为例。《百万英镑》 剧本中两位英国老绅士Oliver 和Roderick 的语言十分具有英国上层社会特有的“风味”,并颇具绅士风度。如他们用了很多委婉曲折的表达 “Iwonder if you’d mind us asking a few questions?” “Ifyou don’t mind, may I ask you how much money you have?”。有些词汇短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容易被误读。 如《百万英镑》中有一个表达 “He eats like a wolf”和中文里的“狼吞虎咽”正好意思吻合。

2、分析人物性格,升华文章主题

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成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或其因其人性和思想的高度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分析人物性格上。如向往自由热爱生命的Anne;正直勤劳诚实的Henry 等。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微技能都得到了完善。在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和对人物性格分析之后,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升华文章主题,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有效渗透。如在阅读完《百万英镑》中“在餐馆”那一幕后,学生很自然的得出“Money is everything(金钱至上)的结论。教师通过播放同名电影的结局或阅读剧本的最后一幕,引导学生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世上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如爱情,亲情和友情等。

三、高中学生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咋一听,对高中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及,近乎不可能的。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英文小说也好,诗歌也好,剧本也好,科幻小说也好都非常高深,而且很多作品都很长。单词多而难,句子长而复杂,思想内容深刻而微妙。这些都是阻碍学生进行阅读的主导因素,使他们启动阅读时,困难重重,从而失去阅读意志力,不能持久,终难以修成正果。然而,我校是一所重点高中,学生普遍基础好,好学勤奋,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热情高, 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量的词汇,以及句法和词法知识。在进行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挑选一些经过适当改编的作品供学生阅读,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另外,在不同年级,学校可以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选择英语基础较好且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学习。

四、指导高中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策略与方法:阅读,欣赏,分析

英语文学作品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呈五彩缤纷的态势,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在阅读中欣赏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阅读中欣赏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

课前阅读要求学生对所讨论的文本有一基本印象,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基本情节等基本内容。课后阅读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某一特定作家的其他作品或所讨论作品的其他章节或其他相关信息与资料,加深对所讨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指导和鼓励学生读完整的作品

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比如我曾经指导过学生读长篇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 》,读过中篇小说《Falling Leaves》 ,也安排过学生读过短篇小说 《TheNecklace》。

3、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

4、文学鉴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感受与重建,读者从头至尾把握作品的语言符号的过程,同时也是重建艺术形象的过程。

总之,文学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分析、 鉴评能力, 同时, 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文学课既为全面学好英语这门学科所必需 ,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知识营养元素。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不仅获得了对文学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同时也从作品中了解到英美的地理历史、 政治制度、 文化传统、 社会风俗。因此笔者认为:文学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度 ,使学生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 扩大学生总的知识面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福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习得[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 董燕萍.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鹿 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作品;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在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叫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读,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作品诵读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诗文中蕴含着包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复杂关系的指引,而且构成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仅深深的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

2.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经典诵读”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该形式的采取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其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了坚实有力的铺垫。

3.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有着灵巧的修饰、铿锵的声韵、优美的文字等特点的好文章的诵读中,学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语言词汇量,逐渐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语感,慢慢地将优秀作品中的好词、佳句转为己用,在语感的培养中积累了语言,提升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实施

(一)制订诵读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诵读

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学生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首先我们要以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原则,确定好必读的篇目;其次,要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和进度;再次,制定学生诵读的方式方法;最后,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础上自选喜爱的古诗练习,鼓励学生超前完成。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刘国正曾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师只稍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受到更多的熏陶浸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发挥独特想象,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趣与哲理。最后把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把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渗透情感,为经典诵读活动的思想引领指明方向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立体化地设计活动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之中获得文学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将情感的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诵读活动中精心选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感悟、思考与提高。例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可向学生补充相关的诵读内容,如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同时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总之,文学经典名著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对孩子来说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就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说,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实施高效的、科学的文学经典教学是很有价值的。大力倡导文学经典教育教学, 有效地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所谓“读‘经典’的书, 听‘经典’的课, 做一个有根的人”, 这也许就是文学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内在真谛吧。

参考文献

[1]李杉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现代阅读,2011(10).

第12篇

一、以“兴趣”为前提――营造多元化的阅读环境

《纲要》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展开活动”。如何创造一个能使幼儿产生浓厚兴趣的阅读环境、和谐的阅读氛围,将他们带入一个快乐有趣的“经典文学阅读”王国,做到寓教于乐、融乐于学呢?

1.创设良好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皮亚杰认为:孩子是在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快乐阅读的第一步。

①精心挑选经典文学作品。为了有效开展经典文学阅读,教师自己首先应走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在此基础上,再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选择用于幼儿启蒙的经典文学作品,一定要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注重题材多元化等要求。

②布置开放式的阅读情境。我们为幼儿量身订做了五个公共书吧:一是书香四溢的儿童家居式阅览室;二是挂满书袋的阅读长廊;三是用书架摆满各种经典图书、各种表演道具的阅读表演区域;四是贴满经典图画的过道、矮柜等;五是根据班级主题活动更换的阅读主题墙。这样,幼儿所到之处都有精品书可读、有精致图画可赏,每天都在经典文学的染缸中浸润、成长。

2.创设和谐愉快的精神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良好丰富的物质环境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显性环境,而谐愉快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隐性环境。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觉得阅读经典文学是件快乐的事,从而喜欢和老师一起吟诵、欣赏、阅读。

②融洽的同伴关系。同伴间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的心理氛围,对激发幼儿个体情感和情趣十分重要。教师可根据幼儿需要让他们自由组合,采用个人阅读、小组阅读、集体阅读等方式,让幼儿在同伴阅读中互助互教、互相沟通、互相模仿,让优势群体带动弱势群体。

二、以“多彩”为核心――实施多元阅读形式

1.多媒体演绎情境。由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抽象与跳跃的特点,幼儿难以理解,加之幼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幼儿去学习难以理解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困难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和作品之间搭建平台,让幼儿直接面对作品,感受、体验、理解作品。多媒体课件是集声、情、景、色为一体,采用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向幼儿传递多元的信息。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处理文学作品,通过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来唤起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帮助其进入教学内容中较难想象的情境。

2.诵读中开发潜能。关于幼儿经典文学诵读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反对的认为这是违反孩子天性的。日本七田真右脑开发的理念核心却是素读,是指不求理解,只按字面朗读的读书方法。研究表明大量素读能够打开深层记忆思路。根据七田真的理念,我们选择一些和主题活动不相冲突的时间段进行学习,如晨读、进餐前后、离园前等时间段,每天保证孩子20分钟的诵读时间。让幼儿在通读、精读、熟读的过程中自我领悟、消化开发潜能。

3.游戏中体验快乐。游戏与儿童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可称为探究性学习,在这一进程中,儿童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发和预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尽情游戏。

三、以“融合”为延伸――拓展多元化的阅读途径

人对事物的感知,都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经典文学阅读更是如此。课堂上学过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果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被遗忘。“一回生,二回熟”,多渠道阅读,多形式的复习巩固,可以让幼儿与经典文学成为好朋友。

1.将经典文学阅读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接触经典文学作品的机会,如:在每天的餐前、餐后,午睡前、午睡后、区域活动、离园前一段时间渗透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是倾听一个故事、观看一段录像、翻阅一本绘本、诵读唐诗、三字经等等。

2.将经典文学阅融入到家庭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喜欢看书,无形中对孩子就是一种影响、一种榜样。于是,我们努力取得家长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经典文学作品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等专题讨论,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魅力,从而积极投入到开展“亲子阅读”的活动中。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是感性的,其对孩子的作用是一种陶冶、一种塑造,仿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天长地久,铭心刻骨。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情感价值,能让孩子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逐步积累丰富、深刻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反思传统观念,并通过积极的尝试,为孩子打开一扇扇文学之门。如果经典文学是片海,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孩子领航,引领孩子徜徉于经典的文学之海,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眼光,帮助他们领略未曾领略到的美好。

参考文献:

第13篇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文学经典危机仍在继续,文学经典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人们对文学经典的了解程度不足、文学经典对人们的影响力降低、文学经典的传播扭曲等。文学经典危机使得人们不能够充分在文学著作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也使得文学教育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有必要对文学经典危机进行深入的了解,找到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开展文学教育的实践。

2 文学经典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宏观层面上

从宏观层面来看,文学经典危机的产生是时展进步带来的一种现象,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整个人类都向前走出了一大步,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可以说自从20世纪以来,人文艺术的发展就面临着危机,尤其是文学经典危机愈发严重。

2.2 微观层面上

实质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虽然各类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在现代社会被称作“经典”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这也是文学经典危机的一个主要表现。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所缺失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语境,从社会的科研投入就可见一斑,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以及人文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导致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项目不是很多。

同时虽然目前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着力进行教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十分深远,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在于分数,而不是学习的内容,由于文学教育多是在课堂中进行,但是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不能够得到提升,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学教育的时效性薄弱[2]。因此在今后的文学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文学教育观念的改进,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与手段,才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学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3 文学经典危机下文学教育的实践

在素质教育被大力倡导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形式受到社会广泛地重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想要实现人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必然要重视文学教育,尤其是在文学经典危机背景下,文学教育的缺失使得人才的培养陷入了困境。

??质上文学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人们通过参与文学活动而受到的教育启发,狭义的文学教育专门指的是学校教育中所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与文学相关的教育活动[3]。在今后的文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经典危机给文学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不断顺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改进文学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文学教育的功能。

3.1 文学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改进与创新的,之所以会出现文学经典危机,原因就在于社会对于文学经典的教育观念陈旧,这就造成在进行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想要做到文学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升经典文学的教学地位,树立符合时展的文学教育目标。由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社会盛行,这就使得文学教育尤其是对于非文科生的文学教育有所缺失,文学教育的缺失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文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教育活动,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开展经典诵读、经典文学讲座等校园活动。

二是要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文学教育的师资能力与水平。文学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只有教师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不断对文学经典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经典文学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经典文学的传承。

3.2 使用正确的文学教育方法

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首先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4]。由于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背景与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择性教学,并且要对学生既有的文学基础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障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的文学基础薄弱,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基本的文学知识框架进行重构,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底蕴才利于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内涵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注重利用传播媒介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百家讲坛等节目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更乐于对文学名著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例如如今的诸多经典名著存在着肆意改编的现象,教师也可以截取各类电视剧、电影中的片段让学生找出不符合文学著作或历史事实的地方,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3.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经典观念

文学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了解中外经典的文学著作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经典观念。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类不同思想潮流的影响,使得人们不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对待文学经典作品方面,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观念,很多人对经典的文学都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想要进行经典文学的学习,就必须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经典的文学著作。在具体的文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学经典尤其是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经典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我国的经典文学著作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底蕴与精神,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是了解一个民族、社会成长历程的最好方式,只有对于国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当代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是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具备独立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一些作品之所以被捧为经典,原因在于它们所代表的是不同时代的印记,因此在面对文学经典时,学生应该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样才可以保障文学教育得以延续与发展。

4 文学经典危机下开展文学教育的意义

在文学经典危机的背景之下,提升文学教育的质量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经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对文学经典进行深入的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保障经典的文化得以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5]。经典文学所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才可以最终领悟到人文精神的真谛。

其次有效的文学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精神文化素质。对文学经典的?W习可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与情感力,人作为社会动物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各类圈子当中,良好的为人处世方式可以使人做到左右逢源,有效提升人的情商,这样具备高情商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人通过文学经典的教育更能够加深对高雅文化的理解,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第14篇

如果从1910年美国华工刻写在天使岛木屋墙壁上的汉语诗歌算起,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百年的文学历程中,无论是西方和东方,都出现过相当数量具有开拓性、令人瞩目的著名作家,当中有程抱一、陈舜臣等在历史上饮誉世界的文学大家,还有白先勇、王鼎钧、郑愁予、杨牧、洛夫、痖弦、於梨华、聂华苓、赵淑侠、余心乐、方北方、姚紫、吴岸、黄东平、司马攻、云鹤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中有的以其艺术的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在其所在国华文文坛上率先创作出具有开拓性、标志性的文学作品,从而确立了自身在海外汉语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有活跃在当今海外华文文学领域中具有独特个性和艺术影响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如严歌苓、张翎、虹影、陈河、抗凝(林达)、欧阳昱、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林幸谦、黎紫书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华文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在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传播和扩大了华文文学的影响,参与这一领域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正是这些优秀作家作品的沉淀,为我们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在世界各地开出的文学奇葩,是一种处于中外东西文化交汇点上的独特文学现象,各种不同“质”的文化艺术精神、思想元素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错综交织,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是它的突出特征。面对这样的“文学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要对其解读、研究、阐释,如研究者不能以开放的思维,突破传统的“国族”界线,就难以把握这一领域文学的特殊性。从现在我们读到的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隐含着他们离家去国之后“离散”生涯的生命体验,是一种有跨越性的独特精神历程的形象叙写;②因其创作主体是在“本土”以外,处在各种“异”文化包围的环境里,有多种文化的参照与介入,多数作品具有反思性和多元性;③这些作品淡化了中国历史传统主题的内容,更多的是“离散”华人在外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思维模式上,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在社会行为模式上,更重视现代价值的普适性和开放精神。这些只是我们在平时阅读中感受到的,今后要在学术的层面从整体上探讨这一领域的文学特质,认识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还有待于学界同仁的通力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作研究,既要从百年长度梳理其兴起、发展的文脉,也要通过具体文本的阅读,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寻找、选择出那些具有路标式的文学经典,并对其进行系列的分析和阐释,从文化、文学上展示它们所蕴含的新的质素。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学界对中国新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多从意识形态上看待问题,对其传统的形成和经典特色的论说,也多依附于革命历史的线索,因而在思维模式上不同程度存在“现代化革命大叙事”为主线的局限。在对新文学自身特质的寻找、分析中国新文学如何从古代文学蜕变过来的原因时,对其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往往关注不够,少有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去作更深入的追问,在一些经典著作的研究成果中,也少有从文学传统内在的变化和经典作家独特的人生解读展开其阐释空间。近十几年,一些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如黄曼君、陈思和、洪子诚等都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反思和论说过这些问题。黄曼君还特别倡导: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诞生、阐释和论述,揭示新文化特质与“诗性转向”的思、诗、史关系结构线索。也就是说,要从文化精神、审美诗性与史的定位,对文学经典的真正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经典作品的阐释,进一步认识、展现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特质。他们所论的虽是针对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研究,但对我们今天开展海外华文文学传统和经典的研究,如何去突破那种原先可能有的思维定势和某种局限,也是很好的提醒和启示。经典作品是历史承传的标帜。文学经典既是文学传统的集中表现,也是建构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路标。任何文学经典都是以“诗性”为核心的思、诗、史的结晶。探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同样要通过经典化过程和经典文本研究,了解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化复杂的历史变动,展示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思、诗、史不同组合形成的新文学经典特质;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认识其从“本土”到“域外”文学传统的变化、延伸和重构,特别是其独具的审美内容,那种跨界超越的美学品格,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某种原创性,那种能够成为新的经典或新的文学经典性特征。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

文学经典是经典化过程的结晶。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首先是要对这一领域的经典化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视角是文化上的从“一元”到“多元”。海外华文文学作为“离散”华人在域外生命体验的审美表达,是中外文化交汇的艺术成果,尤其是当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优秀作家的作品,这种多元文化、互识互补的特色就更为突出,具有新的文学经典性的特征:从精神意蕴看,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多元文化跨界认同的开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创性;从艺术审美看,它们涵纳了多个地区移民作家复杂多彩的心灵世界和“离散”生涯独特精神历程的叙写,为读者提供了与中国本土文学不同的审美经验,有新的“诗学”内涵;从文学史的层面看,它们为世界文学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本世纪以来,国际学界不断质疑现有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认为当中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而提出了重构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问题,其问题的内核正是:文化上应从“一元”到“多元”。而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兴起、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性的华文文学领域,具有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学特质,作为世界近百年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学元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此领域的经典化问题和经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华文文学及其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也将为20世纪新的世界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一个新的版块。因为这个新的汉语文学领域,有多种“跨界”的文化特质,早就突破了中国文学“国族”的范围,是新的20世纪世界文学史重构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正如许多论者所言,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确立,本质上是立足于审美接受的群体。而其之所以拥有审美接受的群体,前提是它自身是一个极其优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在各个时代的读者中产生特殊的影响。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初,必须着重关注和回答下列这些问题:①百年来这一领域已经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可称为经典?②这些经典是怎样诞生的?有何独特的人生解读和阐释空间?③在其存在的历史长度,审美群体对它的阅读、接受、传播和评价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样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态与模式?在审美方面有何原创性的贡献?而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首先是要从这一领域大量的资料工作做起。饶宗颐先生在《文学与神明》一书中,曾具体谈到掌握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不论做什么题目,都要材料,这是基础。”还特别指出:对经典材料,更要反复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继续了解。有时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们进行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研究,同样要以材料为基础。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阅读上下功夫。通过对各种文学作品及其相关材料的阅读、比较、筛选,突出文学性,从中选择出更具有心灵感动、更具有审美内容,为社会、受众公认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对文本,而是将文本和历史结合起来(包括文学史、批评史、接受史和传播史),与这一领域的文学历史“对话”。因为同一作品,不同时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理解也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这个过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对历史上这种种的差异,既要了解人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联系他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读者、批评家、专业研究者)、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还要关注本领域特殊的文化、文学问题(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问题等),把握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特殊文学现象,思考、研究“经典”的选择和确立的依据,阐明其在怎样意义上成为经典。由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多种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学领域,因而还有一个如何从国际化角度看待经典的问题。任何经典都是思想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领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学传统的交融、对接(如古今传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区、国家历史时空的差异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观照结果等,也将是我们经典研究的“焦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还要从世界文学的角度,通过本领域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追问和文学经典研究,展示其作为这一特殊汉语文学领域经典著作独特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和审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原创性与新锐性、丰富性与超越性。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是关于这一领域文学经典形成过程的研究。而经典的确立,是基于艺术的本体,也就是作品所达到的一种新的艺术高度。所以解读和阐释经典文本,展现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审美价值,是本课题研究最具意义的工作。西方著名学者纳博科夫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审美价值,“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因为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一种既是感知的、又是理智的。”可见,作品的艺术本体和读者的审美接受,是文学经典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中西方学者均有共识。由于海外华文文学是近百年新兴的文学领域,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新的文学经典研究,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要去开发一个新的“矿藏”,这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入门”工作做起,除上面所说的搜集资料、探清“史路”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各种文学文本的阅读、解读,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文本的细读、精读和不断地重读,展示这一领域的优秀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组成不平凡的故事、情节和细节,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怎样令人读了能产生情感的火花,引起了心灵的震颤。并通过各方面的比较,选择出其中的经典名作,将其拆开、窥探,研究其风格、意象、体裁,从作品的艺术设计和构造,深入到作品内里最具创意和精美的部分,揭示其文学和美学上的不寻常价值,阐明那些经典名作为何得以成为经典,以及它们是如何生成的。艺术的魅力存在于作品形象的骨骼和思想的精髓里,任何经典著作都是一个独特的“新天地”。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和阐释它,就必须“进入”到这一个个的“新天地”当中去。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经典著作的研究者,在艺术上我们要“进入”的是一块以往人们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的“天地”,除了对其历史进程、文化交汇应有所了解外,还应该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感,也就是艺术感觉。因为有了艺术感觉,我们才会在阅读和研究时在自己和作者的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甚至随着不断重读和研究日深还成了艺术上的“知己”。记得纳博科夫在讲解经典著作时,曾用一段形象的描述,来说明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的那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感。他说:“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地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笔者认为,这种发自内心对艺术之美的共鸣感,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者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文本是历史的,历史是文本的。”我们要从世纪长度探讨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质及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

第15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运动;自主学习;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75-04

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显著提高和变化,可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定弊端。2000年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关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描述是,“英美文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那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促使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原著和教给他们文学批评的知识和方法。国内众多学者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从重视经典英美文学文本阅读方面研究着墨较少,笔者试图从经典名著文本阅读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爱上文学阅读来进行阐释。

一、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和问题

1)英美文学课程一般在众多高校中被设置为选修课,面向英语专业学生,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英美文学课程知识点繁多而课时量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2)目前市场上,部分英美文学教材内容陈旧,涵盖面不全,且对当代英美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涉猎甚少。3)部分学生对待英美文学课程的态度冷淡,功利主义色彩浓。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英美文学课程不能使自己在职场上获得强有力的竞争砝码,就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兴趣。根据对某大学122名英语专业大三年级学生调查结果得知,由于课程考试和就业压力,81%的学生一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啃”原著,转而采取阅读简易英文版、汉语版或者直接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根本就没有感受到英美文学原著中的语言魅力、韵味和深层次的人文精神。

二、文学的基本价值

文学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食粮;文学使个体获得精神自由;文学具有改善人类精神文明生态的功能。每部文学作品是文学大师们记载人类的心灵史,承载着人类情感反思和人类良知。阅读这些传世的经典之作就是在阅读最鲜活生动的历史,是与文学大师们做跨时空的思想、情感交流,会促使人类思考人生意义,也会使读者们获得心灵滋养和巨大的审美满足。文学可帮助我们勇敢地面对和处理人类精神层面的困境和迷茫,让我们穿越现实生活中的虚无主义,不会被现实中的种种琐碎之事、亢奋的追名逐利之事所羁绊,从而直接触碰人们的内在,帮助人类抵达人生根本价值和更高目标。

美国诗人庞德说,“文学语言是语言中最有活力、最纯洁的部分。”法国18世纪学者孔狄亚克在《人类知识起源论》中提到,“假如语言的特征是按照民族的性格来形成的话,那么语言特征自身的发展,只有经由伟大作家的帮助才能达成。”文学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语言艺术,文学语言表达是个体文化教养、社会身份和品位的体现。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文学语言会不断地从其他语体中吸收养分以保持自身的鲜活,也朝其他语体中渗透。文学作品中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语体移植,进入其他语言,必将给整个语言系统带来新的活力。所以文学语言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充满创造性的一个区域,也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动力。另外,文学作品保存着个体对世界、对生活的特殊的感觉和看法。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精神世界,不致使人类精神文明世界单一、僵硬。

美国文学批评家Norman Holland(1975)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了文本意义的互动性和不确定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个性化精神体验的产物。而且从文学接受理论来说,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文本的意义是读者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不要使学生拘泥于某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而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地去评论文学作品,而且要让学生明确意识到:文学文本的意义应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三、赫钦斯名著阅读运动的意义和启示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1899―1977)倡导的名著阅读运动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1944年赫钦斯和阿德勒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名著讨论小组,再推广到全社会。赫钦斯认为,“一本经典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经典之所在。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西方世界的任何名著,我们如何能称他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其次,这些名著是普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没有它们,就不可能了解任何学科,不可能理解当今世界。”赫钦斯的经典名著阅读运动带给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启示:教师必须使学生注重文本阅读,回归语言的纯粹,教师不能仅仅被繁杂的知识点蒙住双眼,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不同文学时期的作家简介、作品特色、流派风格和文学批评理论等知识点,忽略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本质。

赫钦斯认为,知识的追求沦为实用性教育的附庸,大学慢慢沦为社会的服务站,学生难以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教育陷于琐碎片面的困境,失去了教育智性陶冶的功能,这同时也使大学丧失独立的功能与职责。失去了大学的真正价值,无助于学生理性和道德的培养,只能让学生们更注重实际利益和职业收益,难以成为在社会中能正确行动的完整的人。经典文学阅读的意义就是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文教养,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收益,而是需要读者长期、大量积累才能看到效果和变化。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对人的影响上,体现在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上,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深度文化里。英美文学课程不是速成课,不是ESP,而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和培养。

孔子提到“不学诗,无以言”,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以文学语言为核心的语言教育观。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与记诵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内许多著名的英语专家认为要想彻底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要坚持大量的文本阅读,这样不仅可以熟练地掌握其语言技能,也可以了解一种语言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即使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他们也必须经常坚持大量阅读,保持其语言阅读能力。经典著作阅读可以使学生接受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获得深刻的文化教养,欣赏和理解人类生存的道德高度,学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去感悟人生价值和真谛,致力于追寻美好生活。无论是哪个时代,经典文本阅读是不可或缺的。读书风尚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道德风气的反映。在如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经典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风尚尤为重要。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永恒不变的,因为阅读经典名著不仅使人获得知识,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思想交流和自我反省,并引导人们走向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成熟。而且经典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的洗练后留存于世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声讯时代,经典文学阅读是启发人们思考、雕塑心灵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追求的是浏览阅读、快餐式阅读,然而这种浅阅读只能导致心灵上短暂的和浮躁,不可能获得阅读经典名著带来滋养精神和心灵的目的,所以需要重回经典文学名著阅读之路。不仅要尊重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而且要重视经典文学阅读的重要性,不能忽视、改变英美文学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标。

四、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上好英美文学课有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因为这关键取决于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还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真正有效地完成文本阅读任务,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师是否将学生当成教学的中心。实际英美文学课堂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经典文学名著阅读任务放置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应是做好学生的文本阅读引导工作,打造开放式的、多元化的教学课堂,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励学生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讲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特点、背景知识等客观知识。

(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与课堂外、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理论是在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由、独立与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不是由教师,而是由外语学习者自己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具有创建性地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形式。英美文学教师要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可在教师设计的语言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双方转变角色。通过课堂内外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有意识、耐心地培养学生的中心角色观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特征。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从细微之处着手精心设计开放性活动。这都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离不开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离不开教学细节的设计。至于英美文学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具体的文本阅读为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外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系统地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可给学生分配10分钟进行“课堂报告”活动,以合作小组或者个人形式来进行。报告合作小组或者个人课后阅读文学作品情况,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向大家汇报学习情况。此“课堂报告”活动的形式包括:将经典文学作品中著名经典片段改编成小型舞台剧、将自己阅读某部文学作品后的心得录制成小视频、利用PPT展示自己的阅读报告、演讲和扮演记者访谈节目等。每位学生或者小组成员“课堂报告”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和鼓励。英美文学课堂上可将经典名著改编影片(忠于原著作品的改编电影)片段剪辑成小视频,与文本阅读要求结合,设计出新奇有趣的作业任务,例如将经典文学作品拍成学生主演的微电影或者系列剧、将原声电影经典片段消音后组织配音大赛、模仿赛、辩论赛、朗诵大赛等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情。

课堂外教师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英美文学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每月可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者文学流派来组织开展小型的书友阅读交流会。例如在开展书友阅读交流会前,教师事先选定浪漫主义文学的阅读书目,当然每次阅读主题要相对单一、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达到阅读丰富生活的效果。在交流会上,学生可分享自己喜欢的名著段落,谈论自己有关某本书的阅读心得,也可阐释自己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解,擅长朗诵的学生可以为大家朗诵经典英文诗歌,钟爱英语舞台剧的学生可以改编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进行表演。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英美文学学习与娱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体会文学的魅力和乐趣。

如今,视觉文本形态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之一就是阅读文本的多元化。“90后”大学生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是伴随电子屏幕长大的一代,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已不是他们热衷的方式,他们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理想阅读行为要求应是传统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相结合,左拥文本阅读,右抱数字阅读的这样一种趋势。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习者收集、整合数字教学资源,积累数字化经典文学著作,进行资源共享,使学生免费下载从而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因而能够降低教学成本,解决数字阅读无源之苦。例如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和外研社出版的3 000英美文学名著电子书就是不错的教学资源。英美文学课程主张回归经典文学阅读,呼唤深阅读,但是阅读的手段和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进步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不能排斥现代多媒体技术,而应是利用多样化手段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诚然,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开展和实现都依赖于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程度。有了文本作品阅读作为基础和前提,一切才有可能,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体验式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随着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兴起,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契机。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所形成的一个强调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1984年,体验学习理论的倡导者DavidKolb(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体验学习圈,并于1997年进一步完善体验学习圈的内涵,提出其包含四个环节: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态势。体验式英语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交际情境的设计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如何在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体验式教学法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情境和略高于学生接受阈限的问题,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或疑惑,从而达到质疑引思、积极互动的目的,使课堂教学从“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从“说教型”向“体验型”渗透,最终促进所学知识的构建。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之下,英美文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并为课堂教学情境做必要的准备,如图片素材、音频材料、视频材料、道具等大量的教学素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体验式语言教学活动和实践。

情境体验是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成败。首先,教师应对体验式教学活动进行介绍和说明,解释学习任务和活动规则,然后利用事先准备的各类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模拟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体验。情境体验时,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和焦虑情绪,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来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体验触动情感。

情境体验教学案例一:“文明与野蛮的较量”。教师提前两周要求学生阅读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然后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利用音频、视频、道具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身处险象环生荒岛的情境,荒岛四面临海并且充斥着各种野兽和危险。每班学生被分为若干合作小组,每组由教师指定一名组长,组长叫作“拉尔夫”,而教师在每个小组中暗中挑选一名有能力者,充当叛逆者的角色,命名为“杰克”。组长“拉尔夫”要带领大家在荒无人烟和现代文明的荒岛上建立规则和秩序,与此同时,叛逆者“杰克”提倡崇尚野蛮和武力,他不断发展自己的成员,暗中破坏规则和秩序,抢夺仅剩不多的食物和水。教师在此情境体验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充满哲理性的问题:理智文明的一派和野性原始的一派到底谁会成为胜者?成为这个荒岛的统治者?荒岛在不同的统治者手中会成为什么样子?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成员情境体验进行评价,作为课堂表现的一个考量指标。

情境体验教学案例二:“爱情中的抉择”。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脍炙人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本,提前布置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名著作品的改编,要求学生大胆创新,通过小型英语舞台剧的形式体现出对爱情的领悟和思考。

(三)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英美文学教学不仅是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一门课程,也应该正视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动机,帮助其获得英语技能,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谋生手段的教学。英美文学课程从本质上讲属于人文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英美文学教学也不能排斥教给学生语言技能,而是将工具价值(英语词汇习得、口语水平、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的提高)本身包含在内,英美文学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英语技能的掌握、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都是要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学名著阅读和写作训练相结合,因为经典文学作品语篇中有着地道、讲究的遣词造句,语言学习者可从中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语言技能,其理应成为语言学习者的范本。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挖掘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又能使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这可比只记忆经典作品的特色、风格来得形象生动得多。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经典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经过经典文本阅读后,然后再根据相关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无疑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四)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英美文学课程一般采用终结性评价,这样过于强调客观知识的识别和掌握,较少考查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此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态度和情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也无法有效地发挥测试的引导、诊断和促进作用。英美文学课程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因为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评价,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是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的评价方式。在形成性评价中,英美文学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重视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性评价可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课外活动参与评比、作业评定、学习效果自评、课堂平时测验、学生学习档案、合作小组自评、合作小组互评等。在英美文学课程实际教学中,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写小论文、项目报告与演示、期末考试等形式。英美文学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发挥测试的作用。

五、结语

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模式稍显单调枯燥,教师仅一味地让学生接受和掌握文学知识点,这样无形中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翅膀,造成对英美文学课程是“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介绍”的片面理解,而忽略掉英美文学课程深层次的含义和目标。教师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应该大胆创新,寻求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和探讨。英美文学教师通过创新性地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韵味,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学会谋篇构局和精准、地道的英语表达,从而使得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教师应努力带领英语专业学生回归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之路,使学生感受到其带给人类的瑰丽色彩,使学生领会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人性的真善美,让英美文学课堂焕发活力,书香四溢。

参考文献:

[1]覃承华,刘玉红.论语用理论视域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2-54.

[2]李晓曦.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4(3):95.

[3]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47.

[4]张斌贤,张晨.赫钦斯与芝加哥大学名著教育[J].教师博览,2012(11):43-45.

[5]徐畔.多模态视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构建――基于电影的多模态特征及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63-166.

[6]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63-72.

[7]董亚芬.我国外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2-6.

[8]杨尉.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审思[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4(3):48-52.

[9]左菊.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35-39

[10]郝素玲.今天,我们该怎样进行英美文学教学[J].博览群书,2014(1):80-83

[11]江春奋.互文性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106-109.

[12]权继振.认知策略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