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范文

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生态批评;英国文学

一、生态批评的概念

生态批评主义是一种全新审视文学的视角,它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而形成的“拯救型”产物。生态批评主义是站在对自然和生命尊崇的立场上,对文学作品中作者对自然的表现进行鉴赏与批判,具体的说,生态批评主义源于人类自身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活动的一种反思,在文学作品中是以批判的视角看待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崛起,达到了繁荣的时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勒律治、济慈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加以研究,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探讨这一类文学中体现的意义。

二、浪漫主义经典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到19世纪快速发展,是19世纪文学代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最高出现于英国,英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代表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1.消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留恋过去,其代表人物有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2.积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正视现实,并且批评现实社会中的黑暗面,其代表人物有雪莱、济慈等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针对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中的代表各选一人,对其文学作品加以分析。

1.柯勒律治在消极浪漫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柯勒律治少年丧父,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病苦和鸦片的阴影中度过的。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对于工业革命和城市文明比较厌恶,更加向往自然与农村生活,其代表经典文学作品《古舟子咏》就体现了这一点。《古舟子咏》讲述了一位老水手奇特的航行经历,在航行过程中,他遇到了冰雪、大雾,一只信天翁飞来指引他航行到了一个安全的地带,可是他却无故的将信天翁射杀,此后,海上无风无浪,船只无法航行,水手无处安生。后来,老水手每天都忏悔着这一切,于是在看到海蛇后涌起了对自然万物无尽的爱,正是他对自然的怜爱,天使出现救下了所有“死去”的水手。

在诗歌中,柯勒律治将信天翁比作自然界的保护神,如果人们不尊敬自然,那么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就会被打破,人们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种互相伤害似的惩罚,对于自然和人类双方而言都是极其惨痛的。令人庆幸的是,诗歌的结尾,老水手对大自然充满了关爱与敬畏之心,而自然也会回馈给老水手真诚的对待,帮助人们的生活环境回到一切正规之中。

这首诗歌的价值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来说,较好的宣传了对自然的仁爱与赎罪思想,19世纪的英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大,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带来了持续的伤害,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必须唤起对自然的关爱才能促进人类生活的持续发展。

2.济慈在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济慈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擅长描绘自然景色的代表,在其代表性文章中,对自然的描绘都非常的华美,《秋颂》是其描绘自然篇幅较多的诗歌,其创作背景是在19世纪印尼特火山爆发之后,受火山爆发的影响,英国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天空几年都是灰暗的,直到三年后的秋季,英国的自然环境才从印尼特火山爆发中缓和过来。温润迷人的秋季来临,欣欣向荣的果实生长,这一切触发了济慈的内心情感。他在《秋颂》中描绘了一个安宁且和谐的秋景,在诗歌结尾,济慈感叹道:“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你也有你的音乐――”此时,何柳、飞虫、微风、蟋蟀、知更鸟、羊群、燕子等自然界的一切和谐共处,诗人无法不感叹这个秋季的来临,实在让自己流连忘返,不再一心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在诗歌中,诗人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表明了济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表明了济慈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果不热爱自然,那么自然所带来的灾难是需要很长时间去愈合的,这也在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于工业革命对自然带来破坏的忧思与不满,于是只能用完美的秋季之景映衬出工业革命给自然带来的满目疮痍。济慈作为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在诗歌结尾描绘的完美的秋景也极大程度上获得了读者内心的共鸣,使人们意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结语

生态批评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作用是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与关爱,利用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浪漫主义文学加以研究,能够促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工业革命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无论是消极浪漫主义文学还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其只是在对生活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对自然的描绘中,都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关爱。在研究过程中,生态批评主义更加发挥其价值,读者进一步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文学作品也进一步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12.03:123-133+160

[2]刘燕.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167-168

第2篇

关键词 动势 情境 设计 艺术 价值

情境是戏剧存在的基础,也是文学剧本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存在主义戏剧家萨特曾经说过:“情境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重于一切的”。优秀的作家在剧本创作时,都非常重视情境的设计,总是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倾力营造充满强烈动势的戏剧情境,以此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为性格的行动准备必要的机缘和条件,给人物以巨大的推动力量。迫使他们按各自不同的性格行动起来,走向冲突,从而显示出典型性格成长的必然性。以话剧改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电影剧本。立足于原作的架构基础,通过对人物生活典型环境的着力刻画,机巧地利用各种事件催发和推动尖锐的矛盾冲突,充分彰显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营造出充满强烈动势的情境。这种独具匠心、动势强烈的情境设计,不仅显示出剧作者超人的创作才能,也大大提升了剧本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使这些作品成为历久不朽的艺术珍品。

戏剧人物处身其中的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时空环境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剧本不能以铺扬的文字渲染时代的和社会的环境氛围,必须把这一切浓缩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来的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雷雨》写的是一个金玉其外的封建资产阶级“模范家庭”,在一天之内突然显露出深藏其内的各种不可收拾的败絮,爆发了一场巨大而尖锐的冲突,造成了极其惨烈的后果。剧本精心安排周鲁两家的特殊关系,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着重繁漪的心理轨迹,十分强烈地通过展示其与周萍、周朴园、四凤、鲁妈及周冲等不同人物关系与命运的冲突,构成戏剧跌宕和感情起伏。剧本把人物放置在激烈的戏剧情境之中,意志和性格的较量蒸腾出一片狞厉可怖的气息,带着“雷雨”气势的戏剧冲突以及带着“雷雨”色彩的人物性格,是该剧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剧作家把长达三十年的生活进程,概括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天、空间上不越出两家的剧里,情节发展跌宕曲折难以预见,人物行:动突兀奇特变化多端,显示了剧作家善于刻画典型环境和利用事件造成戏剧情境鲜明而强烈的动势的功力。我们知道,事件是情:晓的重要构成因素,任何剧本都不可能没有事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开幕之前,已经有了老王猝然死亡的事件,开幕时又发生了鬼魂事件。契诃夫的剧作里,虽然没有莎士比亚剧作中那样严重的事件,但也有一些看上去似乎十分普通的事件,如《樱桃园》中的新兴爆发户砍樱桃树事件。《雷雨》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从周萍离家到矿上去这件事引起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事件!在这个被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里。它实在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力量,是它直接震动了繁漪的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周萍,并且说到做到。她不仅在雷雨之夜赶到杏花巷十号关上四凤的窗户,使周萍被鲁大海和侍萍发现,而且当周萍与四凤准备一起出走时,她锁上大门,叫来周朴园,有意无意地导演了一场惨烈的悲剧。同时,这一事件还连锁反应地引出其它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从而使现在的事件和过去的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特殊的合力,有力地撞击着各个人物的性格。就像盛夏闷热天空里突然骤起一堆浓厚的乌云,朝着地面渐渐地压下来,一场真正的雷雨瞬间从这堆乌云里进发了。在这凄惨的雷雨之夜。人生的悲剧像霹雳发出控诉与呐喊,无情命运的雷雨冲刷着肮脏的世界,从而使剧中的情境充满了雷霆暴雨般的动势。

《雷雨》利用偶然性事件造成了情节的起伏跌宕,因而其情境的动势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紧张上。《日出》则另出机杼。它的戏剧冲突脱出了环环相扣、你拉我扯的胶着状态,它们广泛多样,各有其来龙去脉。虽然《日出》不以情节的起伏跌宕取胜,然而并不意味着把一些带有偶然性因素的事件统统从情节中排除干净。剧作家利用某些偶然事件引起戏剧冲突爆发发展的才能,在这个戏里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偶然事件和生活的本质之间,存在着明显而容易觉察的联系,有着生活的逼真性和必然性,并且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撞击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发展。李石清和潘月亭的冲突就是一例。李石清社会地位低下,为人处世绝对的小心谨慎,是什么原因使得他敢于向潘月亭这样的庞然大物果敢地发起攻击呢?这里有事件的作用:几天前他偷开了潘月亭的抽屉,获知了大丰银行已将产业全部抵押出去的秘密。这一事件首先改变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潘月亭原来又恨又怕的李石清,由于手里攥有大丰银行的机密,随时可将潘月亭置于死地,这种可靠的安全感使得他颇为从容地提出要当襄理的要求。而一向不把下属放在眼里的潘月亭,在这种变化了的人物关系的压迫下,除了忍气吞声听之任之之外,实在别无他法。在剧中,潘李之间的冲突更是随着不断变化的人物关系一波三折地发展着。连手枪都准备好的潘月亭,得到公债还要大涨的喜讯,白以为已经渡过难关,便再也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人前人后地随意叫他“月亭”。他要报敲诈之仇,他要改变这种不能接受的人物关系,所以对李石清在大加奚落自己之后解雇了他。而蒙耻受辱的李石清,此刻除了侈谈“信用”一类的空话,却没有力量同时也没有胆量加以回击,只能“狠狠地盯了潘月亭一眼”,伸手接下潘月亭扔下的二十块钱,并在潘月亭走了之后才敢切齿痛骂。但正在他智尽技穷之时,报馆来的一个电话透露了金八要向大丰银行提款的消息。这一天外飞来的事件,一下子又改变了不久前他和潘月亭之间刚刚变化了的关系。他大喜过望:“三等货要看看现在头等货怎么样了”,重新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戏剧冲突发展到这里,固然有电话事件在里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物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急剧变化,正如李石清冷笑着说出来的:“现在我们是平等了”!岂止如此,“你还不及一个穷光蛋呢,我叫一个流氓耍了,我是穷,你叫一个更大的流氓耍了,他要你的命!”《日出》里的这些事件,联系着光怪陆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活的本质。它们既是现实生活里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自然反映,又很自然地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为戏剧冲突的爆发准备了充足的机缘。除此之外,《日出》还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矛盾冲突的情势,去推动另一个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而不是轻易地提出新的条件。这是剧作家创造情境艺术手法的新发展。说过:“《日出》里没有绝对的主要动作,也没有绝对主要的人物。顾八奶奶、胡四与张乔之 流是陪衬,陈白露与潘月亭又何尝不是陪衬呢?这些人物并没有什么主宾关系,凑在一起,他们互为宾主,交相陪衬,而共同烘托出一个主要的角色,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其实,戏里的主要人物还是有的,那就是躲在幕后一直没有出场的金八。他不仅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化身,而且操纵全局,主宰每个人的命运,成为剧中各种矛盾冲突的直接或间接的推动者。此外,陈白露虽然算不上“绝对主要的人物”,但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贯穿人物。剧本截取她生命的最后几天,展现了这个具有一定正义感的年轻,勇敢地反抗金八一直到慑于黑暗势力的强大而走上绝路的悲剧。因此有理由认为,陈白露和金八的冲突是这个戏里众多戏剧冲突中比较主要的一个。剧作家有意不去突出它,有着深邃的思想意图,即“用色点点成光影”的“横断面的描写”,使“无数的沙砾积成一座山丘,每粒沙都有同等造山的功绩”,以便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上给人们留下“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在集成《日出》这样一座山丘的无数沙砾之中,陈白露与金八的戏剧冲突写得独具匠心,异常巧妙。妙就妙在金八一直没有露面,然而这一冲突的力度和强度却为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因此,与其说陈白露是自杀,不如确切地说是被黑暗的社会残杀了!对社会的不公平和丑恶怀抱着满腔愤懑的剧作家,充分联系了广泛多样的社会冲突,形成一种大地震来临前那种烦躁不安的动势,推动着陈白露和金八的戏剧冲突的爆发发展,以这个年轻生命的毁灭,向黑暗社会以及鬼魅魍魉们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第3篇

【关键词】经典;文学理论;教学教改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14-01

文学理论课程是在中外文学史课程基础上的提高课,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原理及相关知识。经典作品主要是指一些在文学史上得到普遍承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等课程中,学生已经接触、甚至深入阅读过的作品。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对理论要求比较高,但是,理论教学需要大量文学经典实例的支撑,需要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否则文学理论教学就只能够成为空虚的说教或某种单向度意识形态的传达,无法构建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也很难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般认为,文学经典同文学理论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一部分文学经典是通过理论教材、理论课程来确立的。正如洪子诚先生所说,“丛书、选本,学校的文学教育,文学史编撰。这些也属于文学经典确立的重要环节”[1]。文学理论课程对经典作品的选用直接决定了文本的地位。

文学经典包括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经典文本,从古希腊、先秦开始,到近现代为止,它不仅包括一些主要的文学作品、还应当包含大量重要的文论思想。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文学经典作品的界定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经典文学作品的选用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的功能性是文学经典选用的一个主要标尺。在文学理论史上,能够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功能性方面是比较明确的。例如,作为中国诗学理论的基础,“兴、观、群、怨”至今仍然是理解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的主要价值观。文学的社会性显然最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存在与其社会属性密切相关。也有一些理论家的观点与此相反,文学的功能性即是实现其内在精神追求。八十年代以来,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更多地受到韦勒克等现论家的影响,将文学研究从社会政治层面转向文学自身。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的观点都应当有所保留,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经典的选择上需要兼顾不同的观念,对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作品兼收并用,避免以偏概全或是先入为主的社会政治观点。

文本的属性及其评价体系是文学经典选用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文学作品的性质、种类之多远远超过文学理论课程所能涉及的范围。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最为普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文学作品的属性会发生变化,同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评价甚至会有天壤之别。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中,同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的批评家眼中也会遭到截然相反的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荷马这样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评价,前者对荷马及其作品采取敌视的态度,认为诗人的作品中有大量渎神的内容,容易使人堕落,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建立一个由哲学家来管理的理想国度;后者则更看重诗人对大众精神的洗涤和智慧的提升,诗人的存在恰恰维护了情感的自由,诗歌作品能够提升读者的道德修养,因此给予诗人崇高的评价。

文学经典作品通常被作为习得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把握理论的作用及其对作品的意义。例如,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用于支撑理论观点的就都是一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韦勒克列举了大量文本逐层解释其理论观点。

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思路应当贯穿于经典作品中的,这些作品是理论的“试金石”,甚至可以说,只有落实到文本上,文论才具有意义。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2]一文中探讨了文学经典作品的选用问题,他的文学观念明显受到新时期以来新批评理论的影响,他将文学经典构成的六个要素分为内部、外部等两方面,并对两个方面进行逐项研究。该文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可阐释的空间等方面,都提到了文学与理论和批评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文本同理论的结合问题,韦勒克、乔纳森・卡勒等理论家也给出了比较丰富的答案。他们在各自的教材中反复使用一些经典的文本,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文学家和亚里士多德、德里达、福柯等理论家及其作品,这些文本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文学思想史的基本脉络,并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复杂变化同思想观念的传承之间建立有效关联。

总之,在理论课程中,对文学经典的选用应遵循经典文本与理论的结合原则,经典文学作品最终应当成为构筑文学理论研究路径的基石,对经典作品的选用和阐释是在理论研究的辅助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