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策略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交际以及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人类具有的最基本的交流、表达情感的方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是对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能传达语文知识,还会使人们的距离更近,使社会更和谐,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人们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大部分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简单,忽视了它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必须转变其教学观念,重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注重学生成绩的表现能力,而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语言知识的匮乏,最终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下降。
2.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完全。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导致其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完全,心理素质差,思想比较单纯。在实际小学教学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都非常害怕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怕回答问题答错,从而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声地把心里所思所想用通畅的、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3.家长不够重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念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重视未来什么工作比较热门等,从小给孩子施压,并依据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孩子、要求孩子,从而要求孩子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吕叔湘曾说过:“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入口,如果放弃口语训练,则不能顺利开展语文教学,并且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在小学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口语能力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新课改为背景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开拓视野,提高道德素养和文学底蕴,扎实口语教学,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堂教学。
2.角色扮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角色扮演是口语交际教学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扮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促进学生之间感情的培养,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克服心中的胆怯,从而为学生建立与人交流时的信心,通过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积累词汇量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
3.向家长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观念是孩子形成说话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小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语言能力的技巧,由于课堂受时间限制的影响,教师还应向家长传达培养孩子际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实施生活化的家庭教学,从而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生活化。
三、结语
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且艰巨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语言表达技能、高尚的道德修养及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学习、家长的正确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且口语交际能力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帮助。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小学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力度,为培养优秀的、交际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社会的快速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钮定玉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竞争环境的改变要求优秀人才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素质,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针对性地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对教学现状中师资力量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跨文化交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交流,也存在于技术的交流、文化的交流等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加速,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全球化发展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舞台,同时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使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帮助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人才优势。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也在努力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事业的发展。如果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就无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因此,必须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满足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有些学校和教师尚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具体来说,很多学校都没有进行跨文化交际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建设,也缺乏对教师人才的明确要求。一般来说,很多学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是由英语教师承担的,但是英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而将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次要的地位,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无法真正得到重视。而且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在总的教师数量中比例很小,无法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也会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质量。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很多教师的思想都固定在了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上。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对其教学形成正确的观念。比如,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观念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就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也会导致教学内容偏向于知识性的教学,而非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也就不能真正体现出来[1]。2.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大多数教师都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和背景,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经验非常稀少,更不用说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经验了。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的高校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条件不充裕等原因,没有对外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教育时,很多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想和经验来制订教学计划,而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的交际场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中西方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些差异,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处理好这些差异,则交流的有效性就会存在问题。这样的跨文化交际教育,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要点和技巧。由于教师自身的经历不够,跨文化交际的教育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教学能力的不足也会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进一步降低了教学的成效。3.理论研究不成熟。对于跨文化交际教育来说,本身就十分强调教学应该紧跟国际潮流的发展,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正确的话题和方法,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但是由于很多跨文化交际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手段,因此在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科研水平上就比较落后。跨文化交际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也需要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认识,才能提高具体教学的实效。而大多数学校的英语教师都缺乏跨文化交际方面理论研究的能力,不能将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和技术方法应用到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跨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这不仅体现在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薄弱,也体现在教学普遍缺乏理论建树,不能从学科的宏观角度去审视跨文化交际的教育,也不能将跨文化交际教育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相关的学科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该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和特征,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水平的落后会极大地阻碍整个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长远发展,也容易造成国内教师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一味照搬套用外国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的现象[2]。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丰富
1.更新教学观念。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应该关注思想意识和教学理念的革新,才能进一步指导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为此,在全球化视野下,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的文化,不断去了解西方文化的核心和特征。并且能够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同时也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始终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和目标所在,学习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有机会的情况下主动参加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场合或者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对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将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学生才会出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驱动,主动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配合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优化教师结构。就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来说,要求任课教师应该具有双重文化的身份,能够把握两种不同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应用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而很多英语教师都不具备双重文化的背景,英语外教来自其他文化,但是却并不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无法起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而本国教师大多没有生长在西方文化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之下,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甚至可能会存在错误和偏差。由于受到资金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国内多数的跨文化交际教育都是由本国教师承担的,而教学质量则一直得不到突破和提高。因此,如何平衡好外教和本国教师的平衡,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是跨文化交际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应该建设起完善的教师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多多引进一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秀人才回国任教,发挥其双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优势。加强各大高校之间教师人才的交流与学习,实现跨文化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积极为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派遣青年教师出国任访问学者,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者让教师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及时学习该学科的前沿理论,提高理论建设的素养;也可以实行加强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开展定期的教师交换项目;还可以将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之一,鼓励教师积极补充跨文化交际知识[3]。3.创造良好环境。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社会和学校等多方支持,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去促进和提高教师队伍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水平。因此,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应该发挥好自己的积极作用,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合作,努力打造一个适合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都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对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既可以开设长期或者短期等不同形式的培训班,也可以邀请一些国际知名的学者来就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进行介绍。而培训的内容既应该包括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也应该包含一些真实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分析。这样,教师才能够从理论素质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同时得到提高。同时,教育部门也可以积极组织开展一些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年会等等。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教育部门的大力宣传,应该让家长和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从而引导社会群众对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视,减少教师工作的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才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改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从自身做起,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而教师也应该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171-172.
[2]李睿.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9-111.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
Bennett & Allen 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了描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层含义:(1)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2)善于欣赏其他文化的能力和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恰当表现的能力。(3)在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中,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交际对象,调整自己的文化框架,以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科学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帮助我们认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并且对跨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跨文化交际学”学科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指导,从而推动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社会的需要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大动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运用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缺乏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主体地位也得不到体现,无法尽快培养出合格的跨世纪外语人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贯彻语言的交际性原则,把教学过程变成语言交际过程。
2.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我们必须要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预测。正因为交际与文化的这种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把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可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内容。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要渠道,要改变原来以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跨文化教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内容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介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风俗习惯以便学生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时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有必要利用网络媒介,普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教师应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环境,做到课本内容的有效扩展和延伸。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网上结交外国朋友、观赏外国电影、看英文电子报纸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及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
3.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开辟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因此,还要有效地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投入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境中,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往,体验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校可通过英语角、英语协会、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4.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前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材的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外活动的展开,更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总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极其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对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掌握上,而且体现在能够灵活地处理在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上。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人才,有效地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俊森.跨文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6.
[2]程维捐.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J].九江学院学报,2011,(04).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目前来看,国内高校均针对学生开设了基础英语课程,甚至部分高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CET4级证书,由此不难发现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茶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也有对应的语言体系。茶语言是对茶文化的反映,以茶语言为切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从这些差异之处探究这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异同,从而在今后的语言学习中掌握相应的语言习得规律,促进语言自身的学习。
1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跨文化交际源于英语“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其是上世纪国外学者所提出的观点。相关学者指出,跨文化交际表示“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这是目前为国内外学者所普遍接受的定义。事实上,跨文化交际场景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其一,交际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其二,交际者通过同一语言交流;其三,交际者通过实时的口语交流;其四,交际者直接使用言语交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整个世界成为密切相连的整体,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村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相互交流,因而就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场景。如何得体地进行交流是交际双方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直接体现。有学者在其论著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基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在内。一般说来,跨文化能力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其一,交际者能够具备开放、好奇等心态,且能够对不确定因素采取包容的态度,同时不随意对事物进行评断;其二,交际者能够与他人建立关系并保持关系;其三,交际者能够降低不必要的曲解在交流过程中的发生率;其四,交际者能够基于相同需要进行合作、协作;交际者能够正常使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
2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英语语言教学除了教授学生基础语言知识之外,还会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等内容,而茶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中相互交织的部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当前,国内高校的英语语言教学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和应试化倾向,学生不再单纯为了知识而学习,学生的学都是为了考取相关证书、通过期末测试、得到毕业证书等。教师在教学中也主要围绕所谓的考点展开讲解,教授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只能学到一些不太受用的理论知识,其语言交际能力却不见起色。语言学习的目的本应该是为了交流服务,而落后的教学理念明显误导了学生。从针对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理想。其中接近一半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不了解,有接近五分之三的学生不能够与外国人正常进行口语交流,其中不乏那些平时考试拿高分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国内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相应对策,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2.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从大的角度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基于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需要。当然,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其一,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其在外事交流中能够自觉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包括茶文化在内),向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其二,由于世界各地存在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注意到语言背后的文化禁忌和文化冲击,从而在交流中自觉加以避免。其三,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合作也日渐增多,很多国内企业(比如茶叶企业)不可避免地与国外同行展开交流。在企业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得体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态度,并在商贸往来中赢得国外同行的尊重。因而,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些因素,并帮助走出语言交际的误区。
3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的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中刻不容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英语语言教学所存在的弊端,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3.1教学理念:重视语言能力培养
教学理念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如果教学理念存在问题,那么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传统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应试教育理念,他们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举措很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设置上侧重于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加以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2课程设置:增设文化和口语模块
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教师的教学重心主要在于基础语言知识,比如词汇、语法、阅读等。很显然,这种教学设置无法适应当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教师应该增设文化模块和口语模块,以此推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文化模块中,教师可以对中英茶文化、中美茶文化进行多方位对比,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中西方茶文化的异同;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举例说明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茶文化交流习俗、茶事活动禁忌等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并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灵活运用。在口语模块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口语主题,比如“茶事交流”、“茶文化对比”、“茶的分类”、“茶文化思想”等,同时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讨论任务,让学生在口语模块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3.3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教师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零交流,整个课堂氛围十分压抑,课堂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方式加以丰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向学生讲述茶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了解这些知识内容。其次,教师不妨采用分组教学,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相关茶文化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不同小组的学习任务也不同,小组内的成员也有着不同的任务,比如资料搜集、知识总结、观点陈述等。再次,教师还可以创设相关教学场景,比如为学生创设茶事交流场景或者茶博会场景,让学生模拟交际双方进行交流演练。
3.4评价方式:综合多种评价方式
就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师主要从应试成绩(80%)和课堂出勤率(20%)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太科学合理,而且应试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教师应该综合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作出评价。评价模块主要包括应试成绩(30%)、课堂表现(20%)、口语对话(30%)、社会实践(20%)这四个方面。应试成绩包括随堂测验和期末闭卷测验两部分;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讨论成果、学生出勤率、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因素;口语对话包括师生口语对话、生生口语对话、人机口语对话三部分;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实录视频等内容。从以上这些因素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值得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评测中采用。
3.5课外活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学生要想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而课外活动就是学生的实践舞台。就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而言,教师不妨帮助学生组织相关的英语角活动,同时邀请外教参加,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英语角环境中可以更加自在地交流,提升自己的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在校内组织相应的英语辩论赛,主题围绕茶文化,学生在参加辩论赛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比如带领学生到国际茶博会、国际茶事交流等活动中参加志愿活动,让学生现场感受文化之间的碰撞,这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会加深对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的认识,同时还会增强自己的口语表达技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明星.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看旅游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16,38(4):227-228.
[2]苗琴.高校旅游专业开设《茶文化及茶道艺术》课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才智,2014(25).
[3]杨成娟.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7):62-62.
[4]高文娟.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33-34.
兰州工业学院2016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16XJS44Y。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使得国家需要大量适应经济全球化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要认识到与商务英语专业紧密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探讨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重点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经济全球化
一、引言
随着G20峰会在中国杭州的盛大开幕,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经济全球化上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成功涉外商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商务人才不仅要掌握较高的语言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国际商务运作的规则,能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士进行合作与交流,而商务英语是融合了商务知识与术语,针对商务沟通,商务谈判而成的一门专业英语,它侧重于商务环境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多元文化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人际之间的有限交际能力。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Rub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灵活机动的能力、不急于批评他人、能容忍不确定的情形、交流时尊敬对方、洞察交流者个性和观念的能力、移情能力和交谈时的话语轮换能力这七个纬度。另一位学者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又由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与之相对应的说法是认知、行为与情感。
(二)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国游玩、学习与商务活动的人数也同比增长,由于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也截然不同。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惯以自己的思维来衡量他人,由此可能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和冲突。我们处于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交流是一门深的学问,复杂性与双面性是交流的基本特点,圆满顺利的商务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不顺利的商务交流就会妨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商务英语专业正是结合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同时也是英语语言专业,此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熟练操作业务的复合式优秀人才,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中,必须重视夯实英语语言基础,还要熟悉不同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保证将来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当前在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大多数上都是按照:“英语知识+商务知识”的教学模式,即传统的英语专业基本课程附加一些简单的商务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减少跨文化交际的机会,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专业时,学习重点仍为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同学对本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具有不敏感性,然而在交际中,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习惯与禁忌是首要的,因而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我院学生能力有所欠缺,他们会用母语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文化差异会产生矛盾,甚至产生误解和冲突,会对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产生影响。因此,在学习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变得更为重要。
四、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现在各大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多偏重英语知识和简单的商务知识教学,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方式方法也过于古板,不符合培养先进商务人员的要求。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学校应增设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如介绍中西方不同的礼仪风俗,谈话禁忌,让学生在扎实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接触商务活动。此外,增加外籍教师的演讲座谈会,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跨文化交际的魅力,改变对其他文化的固定认知模式。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学生意识。在这个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的网络飞速发展时代,很多文化资源都可从中获得。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媒介向同学科普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培养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西方文学作品,英美原声电影,新闻访谈脱口秀节目,英美歌曲等,丰富的资源不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修养。
(三)增加商务交际实践,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学校和老师积极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商务实践,比如去涉外企业实习,体会商务交际环境,提高同学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步入商业社会夯实基础。还可以组织学生担任跨国企业商务展会中的志愿者,深刻感受商务活动,通过作为志愿者工作接触的商务交流,认识了解国内外商业人士,扩展跨文化人际交际圈。
结语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英语口语 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
1.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语言。中国的高等院校已把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许多学生投入了许多时间学习英语,然而,结果并不理想。许多老师发现学生能够掌握许多英语规则,如词汇、语法,他们却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社会交际中,连最简单的英语对话也倍感吃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当前的英语教学提倡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即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仍有许多英语课堂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语法与词汇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没有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只一味地做练习,背单词,最终导致不能开口说英语的状况。
口语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很高。我认为英语口语的提高是英语教学中既困难又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的口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义及重要性
2.1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义
口语交际能力指用语言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了解交际能力。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词最早由Hymes提出,指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下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四个要素:可能性——生成语法句子的能力;可行性——生成的句子能被大脑解码的能力;恰当性——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正确使用语言形式的能力;行为——完成话语的过程。Hymes认为,学习者习得句子不仅存在语法层面,还有其适用性。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实现各种言语行为,参与各种言语活动。语言学家Canale和Swain给交际能力下定义,他们认为交际能力是各种知识的结合体,包括基本的语法规则,语言是如何被使用在社会情境中实现交际功能的及根据话语的原则语言是如何与交际功能结合的,这种能力是动态的。Canale和Swain进一步把交际能力划分为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话语能力。
基于以上的解释,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根据情境、习惯和得体性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顺利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能力。
2.2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工具。事实上,许多学生有很强的读、写能力,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很差,不能自由地与他人交流。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整体能力的核心部分。
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形象,提高组织交际能力,形成勇敢、进取的个性,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老师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培养语言听说能力应先于培养读写能力。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两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是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二是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
3.1鼓励学生多说英语的方法
3.1.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开口说英语最大的阻碍其实源于他们的心理。他们常常感到不自信、害羞、紧张,害怕犯错。如何使学生开口成为老师的首要任务。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老师应当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要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开口。教师可通过英文歌曲或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紧张情绪。
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增加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通过生动的课件,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开口说英语的目的。
3.1.2组织口语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使学生不再害怕开口说英语。此外,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是鼓励学生多开口的有效途径。在英语课堂中,诸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强调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及个性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老师应接受他们的建议和关注他们的反应。
辩论赛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就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辩论赛能满足学生相互竞争的愿望。在某些情况下,老师可以根据性别、座位等将班级划分成小组。是要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大学生热议的话题:“Which is more important in higher education,knowledge learning or skill mastering?”辩论这种形式的活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真正的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老师不应该太注重辩论的结果,关键是在过程当中给予正确的引导。
3.2教学材料要符合学生当前的水平
一、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常常看到,老师过多地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和作文写作以及考试成绩的提升,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太关心,学生课上不敢说话,即使说,要么口齿不清、说不明白;要么表达无条理,不能准确、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更有甚者言语失礼,举止不分场合,引起他人不愉快等。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本身就处于社会交际之中,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处理自身的人际关系,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困难。笔者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心理自卑自闭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越是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就越是加剧内心的自卑自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老师应该看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从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中开始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多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能力锻炼的机会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在交流沟通的具体情境下产生语言,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出语言的材料,促使了语言的发展。教育者可以多创造机会营造交流沟通的环境,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可以通过老师在日常课堂中不断地锻炼出来的,因此,老师应该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能力锻炼的机会,多鼓励学生说话。在每天的语文课前,我总是提前进入教室,走进学生中间,面带笑容,以等待有问候性的话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摸摸他的脑袋,或者拍拍他的肩膀,天气冷暖、个人爱好、家庭情况、衣食住行任何一个细小的话题都可以成为我与孩子们谈论的内容。与学生随和的行为很快就消除了一般师生之间的隔阂,孩子们都愿意与我交流,就是在我故意与他们争辩时,他们也都能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到了课内,由于一堂课时间有限,我不可能与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交流的机会,于是我就让他们小组内相互交流,组内交流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代表到其他小组客串。于是,沉默的课堂便在这一刻变得热烈而融洽,孩子们也在交流中不自觉地进行着口语交际。因此,我们老师应该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创造契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时表扬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更加容易与老师展开沟通。
三、革新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发挥中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曾形象地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传统古板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然而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锻炼,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培养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还不能给学生提供机会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应该及时革新教学模式,可采用“话题情境法”“探究讨论法”“评价激励法”,并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小组活动中,不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四、扩大中学生的阅读量,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当然,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足够的阅读量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必要保障,为了让学生出口成章,需要在课下积累足够的阅读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学生的口语表达就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阅读,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陶冶自己情操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大量的语言词汇,而语言词汇又恰恰是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必要素材。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师还应该注重学生阅读量的拓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在以前的外语教学中,一方面,由于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资源与设备条件,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在学校的外语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只是按照教学大纲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教学的内容就非常地有限,更不用说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了;另一方面,在教学形式上,由于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学生与老师只会根据考试的要求,不断地进行训练,并且往往注重笔试的训练,这样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成为了外语学习的短板,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进下,对于外语教学来说,首先,应该重视外语教学的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充分利用当下信息技术条件的优势,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有教学形式的创新思维,通过教学形式的创新,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形式,并促进他们深入了解外语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1.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与重要内容。对于外语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把握与学会一种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不仅仅是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且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其它外语能力的提高,比如阅读、写作能力等。外语教学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只有多进行文化的交流,才会理解外语的深层涵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容易了解,从而加强记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外语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不够深入,容易停留于表面,眼界不够开阔,知识面不够广,此外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比如出国进行业务上的交流等,或者在具体的对外工作中,由于不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造成损失。
2.是培养综合型专业性强的外语人才的需要。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又是其专业性,只有专业性既强,综合能力又高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人才市场的欢迎。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是基于这个目标,是培养综合型专业性强的外语人才的需要,只有这样,才会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3.是适应经济文化等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要求。外语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大部分都是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服务的,而现在的趋势是,全球经济文化深入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面对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专业从事外语交流工作的外语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文化等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学校的教学中,应该树立新时代下的教学观念,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达到促进双方交流合作的目的。
4.是提高学生外语成绩的主要途径。前面已经说到过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主要目标,反过来,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更加注重外语文化的学习,注重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了解多了外语文化,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与能力。
二、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探索
1.首先要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的第一步就是要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了足够的重视,学校老师与学生才会放更多的精力在这方面,只有让老师与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才会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
2.要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信息时代下的有利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外语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到这种优势条件,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视频、音频、动画等,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了解外语文化的目的。
3.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学间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既可以相互监督,相互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一起进行跨文化主题的探讨,以此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这种形式是互助式的,对于外语学习来说非常有帮助。此外,学生还有注重课外课后的自主探究学习,例如通过看电影等形式了解外语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萍.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前沿.2013(08).
关键词:初中英语;交际能力;重要性;措施;成才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和投入不断增大,推动了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高涨。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向学生灌输提高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鼓励和指引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语来表达,为学生日后的继续学习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阐述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能否具备足够的沟通能力,灵活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英语人才必须学会的技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给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势必要求在教育上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初中就抓起,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校及教师都充分重视对学生读写等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中出现众多的“哑巴英语”现象。再加上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一直是通过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而未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而进行满堂灌,造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畸形发展,给学生对英语的后继学习带来更大的阻力,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多隐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为标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互动交流,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去表达,掌握一门流利的英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措施
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
(1)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以便适应学生的交际需要。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对英语教材语法以及句子的讲授,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该打破这一传统观念,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和教学目标灵活地处理教材,并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以便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授《school on trip》这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旅游场景进行真实的呈现。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忱,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2)营造宽松民主的语言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对英语表达的焦虑和恐惧。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在口语课堂上,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自信,害怕在同学面前说错而不敢用英语表达,一旦有说错的经历甚至会对英语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用英语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语言交际和学习环境,通过开展有意思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交际参与度。比如在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时,可以创设一个学生在商店购买水果的教学情境,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使用一定的句型“what’s kind of fruit s do you like,my favorite fruit is…and I want to buy…”去交流,可以适当地降低词汇的难度,选用apple,banana,orange 等基础词汇来巩固和练习句子,避免使用学生不懂的词汇,并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以便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能够鼓起勇气开口讲英语,对于出现的小错误教师不必及时打断纠正,防止增加学生的焦虑情感。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得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并不断鼓励其开口,只要他们能开口说英语,就及时进行表扬,以便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英语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符合教学内容的课外活动,比如通过讲故事或者演话剧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英语题材,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如以组织《new year’s party》这一节目中,鼓励学生准备道具、自行组织节目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并担任合适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表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从枯燥的英语学习中摆脱出来,达到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另外,语言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学生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吸收的同时应该把新知识积极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转变落后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才能符合新课程的发展理念,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交流和学习,以便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谷金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中学英语
之友,2011(13).
[2]黄明会.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科海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更多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摆正口语教学的位置,利用有效措施做好口语训练,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水平的提高,更能让语文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小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可以快速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更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无论是出于教学改革的目标,还是出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标,都应当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满足小学生语言发展需求。从小学生的个人口语能力形成与发展看,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口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阶段。错过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就会下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符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二,有利于满足语文教学改革需求。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口语能力培养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现代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得到保障。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从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上看,学生的口语能力形成要早于文字能力,文字的形成在语言之后。对于正常人来讲,其语言能力的形成先从听开始,再到说、读与写。因此,听说是语言学习的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其他各项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1.口语交际学习环境不统一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实来看,学校还没有形成协调与统一的口语交际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受到繁重课业负担的影响,他们的考试压力较大,没有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与此同时,现代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许多作业与课外补习班占用,没有社会实践机会。社会环境中的语言内容十分复杂,错误的语言信息给小学生的口语表达造成了一定影响。受家庭因素影响,许多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养成错误的语言习惯,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力度不足,让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统一,影响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2.学生具有口语交际学习心理障碍
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方面具有心理障碍。他们较自卑,也不敢进行口语交际,在人前说话容易紧张与焦虑。一些学生本身就胆小,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一定没有别人说得好。部分小学生的自尊心太强,怕自己表达错误被别人嘲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积极性会逐渐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女生身上,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性格会逐渐变得内向,一些女孩子会变得不愿发言,产生社会问题。
3.缺少口语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基础的口语交际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小学生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扩展,让小学生正确地组词与造句。但是,教学的现实情况是,课堂教学时间很紧,口语交际教学往往被排挤掉,教师只给学生适当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创设相应情境。缺少口语交际情境的支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就会显得没有生气,口语交际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1.加强口语交际环境的统一化
对家庭与社会中的口语交际学习资源进行全面开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语文学科,是与中国孩子母语相关的一个学科,因此口语交际的机会可谓无处不在。在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小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发现口语交际规律。口语交际训练应当落实在课堂内与课堂外,对学校与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应用,开展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
2.加强具体交际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有重要作用。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经验出发,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习视角,尊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学习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的口语交际情境必须真实,更要具有意义,符合当前的社会文化氛围。口语交际情境也要丰富多样,让小学生了解不同的交际场合,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要用不同的交际技巧。比如,在讲解《自选商场》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个自选商场的图片,让两个小学生一组到教室前面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为他们规定不同的人物角色,像“同学、晚辈与长辈、多年不见的朋友、玩伴”等,促进小学生在情境中发挥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正确的人际交流。
3.传授正确的口语交际策略
要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教师需要传授给小学生正确的口语交际技巧。口语交际的内容与方法会受到说话人、听话人、传递的信息及具体语境的影响。交际人的发音正确度及用词准确性都会影响其口语交际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看人说话,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类型的话。学生的口语交际方法多了,才能实现口语交际行为的灵活化。
四、结语
口语交际无处不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是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重要方法,也是强化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交际教学,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有效的造句逻辑,才能让学生正确应用语言。教师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加大课堂口语交际训练的力度,促进学生语言交流与思维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新景. 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J]. 学周刊. 2012(3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36-02
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定位于语文中独立的板块,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其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逐步受到教师与学生重视。然而,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目前现实中的小W语文教育,仍较为忽视不参加考试且难以量化效果的口语交际教学。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构成,同样具有形成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使命。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口语交际缺乏全面的认识
当前语文教师对于口语交际都具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对其重要性真切认同,但这种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口语交际在应试背景下长期被忽视的历史原因,加上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现实状况,使得教师们掌握的口语交际理论知识非常少,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得也较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以个人经验组织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教学效率不高。完全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自然无法引导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缺乏系统的口语训练
小学生一天中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更多的时间在校外生活,所以家庭和社会对其教育及成长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教师对课外口语交际指导的不重视或无意识,自身也缺少研究和学习口语交际相关的知识,部分教师认为系统的口语训练都是没有必要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能自如地交流,顺利的表达,就已经足够了,就能够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深受学生喜爱,口语交际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也被教师和学生一致认同,然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是比较薄弱,所以与进行口语交际系统训练的时间少有关。
3.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
口语交际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较少,考试几乎不占分值,而学习口语交际的时间也少,如此难免有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只是语文课程学习的“调味剂”、“附属品”之感。口语交际属于社会活动范畴,所以也与学生的心理有着密切关联。口语交际课,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对某一主题或话题的内容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参与到讨论、表演、演讲等活动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示出来;然而学生因为缺乏经验,心里压力大、生怕回答不到位或出错而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所以没有大胆尝试和表达的勇气。
二、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加强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它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了如指掌还要做到真正的领会其理念及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实施起来,落实仍然很艰难,因此教师们更要深刻意识到自身口语交际理论基础的缺失,然后有意识地花费时间来进行补充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充实自我,自觉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及其相关理论学习,提升口语交际理论素养。深入研读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有全新、全面的认识。另外,学校应多开展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研讨会,比如相关的教学培训活动,观摩优秀的口语交际公开课。让教师们的理论基础及知识积累在互动中一点点夯实起来,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灵活运用,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用理论概括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2.通过训练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是强调语言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活动是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载体,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谓“无活动不交际”。生活中离不开交际,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和技能。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语交际的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怎么能够生存下去。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处于自由的、自主的、多变的互动过程,使之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为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功能,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设计内容,通过日常话题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基本的口语交际技巧。在阅读与写作教学时也应涉及到相关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进行写作教学训练时,可以将口语交际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写作前让学生们先交流写作的素材及其构思思维,写作后让学生互相点评、赏析,这样的做法就起到了“交际互动”的思想。
3.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们对于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各有所爱,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知识水平与生活积累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内容主题,设计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将看、议、演的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将听、说、评的活动相结合。但活动需适量,过多活动反而将淡化学习意识。可以确定一个真实的交际任务,即要给学生安排一个真实的、有操作的任务,让学生有自己的身份,身可以是演讲者、听众、劝阻方、被劝阻方等身份。还要确定话题,话题的确立应考虑到其难易程度、是否可行、是否贴近实际生活以及是否能引起学生的交际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可以是介绍家乡、介绍自己、劝说、采访、问路等话题。抓住话题中的新、美、疑,诱发学生的兴趣,将不同形式的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就能为学生所接受,并积极参与其中。
三、结语
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既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只是初探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教无定法,广大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相信只要敢于去尝试,就一定会遇到精彩的盛典。
参考文献:
[1]王新景.浅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12(35) .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培养
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实际交际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目的。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语言,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此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职院校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重要的目标的,这就需要高职学生要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现阶段,如何加强高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高考的扩招以及高考人数的下降,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不容乐观。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学生;二是高职院校单招的学生;三是由中专转大专的学生。根据笔者近些来的实际教学,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普遍偏弱,尤其的对于英语课程来说,绝大多数学生不擅长学习英语,英语课堂上常常出现迟到、早退以及旷课等现象。同时有这些渠道而进入到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绝大多数英语交际能力较差。探讨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进行的是应试教育,侧重于词汇、语法的灌输和梳理,欠缺让学生们亲自融入都英语课堂情境下进行实际的口语训练和教学。这种情况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英语水平所限,这就对开展口语教学工作带来困难,也就会影响到对高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制约高职院校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伴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高考学生数量的下降,高职院校学生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通过单招考试而来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更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上。如果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那么学生们就不可能知道如何来组织语言、运用语言,更不用说运用语言来进行实际交流了。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是进行交际的重要支撑。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2.缺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们亲自锻炼,如果只是一味地朗读,没有机会用英语与同学或者其他人进行交流的话,那么这样是不可能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来不断地锻炼,只有有意识的置身于英语环境,才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纵观当前高职院校,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这样的语境是非常少的,即使有基本也是各类社团自己组织的一些活动,显然只有这些还不够的。由此可见,缺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
3.部分学校重视不够。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纵观当前高职院校,有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开始专门的英语口语课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开设了最基本的英语公共课程。许多英语教师对其也不够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许多英语教师习惯于采用词汇-语法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很少设置专门的口语情境来让学生们来亲自锻炼。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学生的英语基础是进行交际的重要支撑。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现象,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开设一些英语基础性的课程,比如说中学阶段所要求掌握的一些词汇、语法、句式等。因为这些基础知识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因此有必要在大一阶段专门开设这些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词汇、语法以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逐渐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基础。
2.为高职学生创设多种交际的语言情境。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建立在语言情境当中的,如果单纯依靠课堂和课本就会使语言变得枯燥、乏味。这就使得本来就基础不好的学生更加缺乏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多种教学语言情境,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体会到语言学习的兴趣,能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和语言词汇、语法的使用,久而久之能够锻炼他们语言交际的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通过社团、英语比赛等方面来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3.提升高职院校对其的重视程度。针对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英语交际课程不够重视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当提升高职院校对其的重视程度。只有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对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对其的重视。作为高校应当充分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高职学生的现状,充分认识到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专门开设英语口语的课程,通过在课堂的具体语言情境中培养学生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为高职学生创设多种交际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们身临其境,通过亲自感知语言的具体运用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引言
随着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多重视语法和阅读而轻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纲领,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在与人交流时听不懂说不出,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和困惑的现象。而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摆脱“聋哑英语”,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自由交流,就必须在英语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外语学习的实质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由于社会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交谈方式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造成话语推论错误,造成冲突和故障。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要打好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1]
1.2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因此,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1.3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3.1在受到传统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和指导下,很多英语教师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以培养“纯语言能力”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重视语言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很少结合文化背景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和文化内涵。
1.3.2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通过考试,把“通过英语四级”作为学习的目标,这使得他们对英语国家的宗教习俗、风土人情、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影响到应用语言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大部分学生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但仅仅是具备了“应试”语言能力,而语言运用能力却不高。
2.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循序渐进,有层次地深入。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意识程度开始,使其对文化差异有一种敏感性,进而端正他们对文化的态度,使他们能够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最后再训练他们处理文化差异的技能与技巧。
2.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最早是由世界著名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在1960年提出的。初到国外的人往往由于不熟悉对方社会交往的信号或符号经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反应,这种现象在跨文化学中称“文化休克”[2]。学生如果不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用汉语思维理解、判断英语的语境,便极易产生“文化休克”。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而文化差异就是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异。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容有三项: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言语行为特性方面的研究;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2.1.1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世界观是文化之核心,它对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深入到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了解一种文化所包含的世界观也就了解了那种文化所产生的思维方式。西方思维倾向于重客观、重事实、重数据,其思维模式的特点是分析性思维;而我们则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强调平衡、中庸,重视所谓“天人合一”。
东西方价值观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背景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总的说来,西方是“个人主义”,一切与“个人主义”相关联的观念,如“自由”、“平等”等均在西方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们则重视“集体主义”。
2.1.2言语行为特性方面的差异。现代语言学认为,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实现某一特定交际意图(如陈述、询问、命令、邀请、警告、宣判、道歉、祝贺、感谢、赞叹,等等),这实际上也是在完成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被称作言语行为。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言语行为存在于所有的自然语言之中。言语行为受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社会条件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言语行为的表现,使言语行为的表现多样化,并导致交际的形式出现差异。言语行为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尤其是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表现为语言和社会文化关系的一个协调过程。
2.1.3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交际,即语言交际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如空间利用、穿着打扮、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触摸行为、声音暗示和其他装饰等许多方面,是跨文化交际的另一重要的研究方面,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能够传递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内涵诸如意念和情感等。在面对面的交际中,语言至多只占整个交际过程的35%,而其余的社交信息都是依靠非语言交际传递的(Birdwhistell,1970:50),因此非语言行为就成为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研究的重点是文化,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3.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以下方面:姿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眼部动作、臂部动作、手部动作等;
2.1.3.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turn talking)转换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2.1.3.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装、个人用品、家具和车辆等;
2.1.3.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志等。
2.2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2.1授课教师需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太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2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利用多媒体、幻灯、音像或互联网等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交际化。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课堂变成社会的缩影,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勇于开口,乐于开口,在模拟情境中建构新的语言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2.3激发学生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跨文化意识,渗透中西文化,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差异的敏感,摆脱教材中用描述性语言提供的异国文化知识的束缚,将交际活动场景设计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背景之中,将不同民族和国家人们的行为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交际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交换信息等,通过对比,发现和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建立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在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2.2.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在大学里,虽然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却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大量的时间来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收听外语广播,上网查看外语新闻,从多种途径来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多接触西方材料,也就是多学习西方人的文化思维习惯和语言运用习惯。
2.2.5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实际语言交际的环境。把国内外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了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互动,课堂教学中穿插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实践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文化背景不同所产生的非语言性的差异,帮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比较得出文化的差异,从而扫除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上的障碍。
2.3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之所以比较薄弱,部分原因是对语言运用能力、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教学中使用的大部分教材资料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这种语言形式的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及语境中的运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很少会涉及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形式,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涉及也是随心所欲,缺乏系统性;测试中更是没有涉及语用能力及文化知识。而学生过于依赖英语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只是学习基本的语言规则,不学习语用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语用知识了,这样便认识不到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密切关系了,因而也不能在正式的外交场合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语言环境是学习和使用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创造并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结语
语言和文化是个统一体,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传播文化,且文化因素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自觉、系统、更好地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并正确处理和摆正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董松涛.文化休克与英语教学[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9-31.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关键词: 英语专业 交际能力 角色扮演 重要性
一、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现状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导致心理严重扭曲,往往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多年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是简单的字面阅读和理解,忽视了交际能力等其他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智商高、情商低,往往脱离现实,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非常值得讨论。
二、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
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指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capacity)包括语言知识(knowledge)和使用语言的能力(ability for use of language),指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参数组成:(1)语法性;(2)适合性;(3)得体性;(4)现实性。在Hymes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三、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
自交际能力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交际能力的内涵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尽管观点不尽一致,但对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就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分别作简要介绍。
1.适应理论
Gleason(1982)认为交际能力不只是懂得造句的规则,也并非是情景需要时将这些规则凑合起来的表达式。交际能力是指懂得一套事先部分装备好的样式(pattern)、惯用语框架(formulaic framework)和一盒安装工具。它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将语言使用规则做必要的调整。根据Gleason的观点,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能力。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规则并非是生成的,只是起一种调节(regulative)和辅助(subservient)的作用。适应性理论强调使用规则适应情景的需要,而不是相反。
2.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人际交流技巧
Cummins(1979)提出了区分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CALP)和基本人际交往技巧(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skills)(BICS)的观点。前者指的是不考虑直接人际交流情景下语言学习者对语言表层特征的操作和反应的熟练程度,后者指的是几乎所有儿童都能习得的为能进行日常人际交往的交际能力(capacity)。1981年,他对此又做了部分修正,把交际分为简化语境依赖(context-reduced)交际和语境嵌入(context-embedded)交际。与修正前的理论相比,修正后的理论突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他认为大部分外语课堂教学属简化语境依赖交际,而人们面对面的交际则属语境嵌入交际。
3.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
Canale(1980,1981)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的构建模式。根据该模式,交际能力由四个子能力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也叫补偿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Brown1994)。Canale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不断引向深入。同时,近年来一批新兴边缘学科的兴起,也给交际能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引人注目的语用研究从它早期的“具体语境学”发展到语言符号意义以外的语言含义的研究,并进一步与认知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语用的认知心理。
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发挥才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好坏,而人际交往的好坏有直接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好坏。事实表明,在一个班级或群体中,假设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密切的,那么他的心情就会舒畅,工作就会积极,才能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知识和完善自我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通过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3.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都无法离开其他个体单独掌握自身生活必备的技能。交往使人了解社会需求,交流使人产生新构想,吸收新手段,开辟新领域,增长新才能。
4.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大学生自我幸福感觉的程度”的专题研究中发现,自我感觉越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越健康;同样的,自我感觉越不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都不如意。这种不如意给其生活、学习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五、角色扮演法的概念与效果
基于交际能力的内容及特征,以及前人对它的研究,笔者提出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现实与书本相连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制造或模拟一定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说,即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且最重要的是对文章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要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得扮演效果最佳。
六、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与模式
行动过程:
(1)准备
通常情况下,准备意味着开始阶段(常被称为热身阶段),由哑剧扮演或目标清晰的角色扮演顺序组成,参与者放松并识别角色扮演的基本思想。即为扮演人员做一切工作之前了解剧情,理清思路,将文字变为真实角色之前,理清开场人物顺序事情的变化,发展和结果。
(2)指导
角色扮演中的参与者被委任角色(需考虑扮演人员的性格和日常表现),直接的角色扮演者,即他的角色已被清楚地描述出来,为了他能更好地扮演该角色,则需要指导和激发他的动机。
(3)领会
在准备和指导之后,则进入扮演之前的领会阶段,需要参与者通过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花时间克服困难,理清扮演者之间的联系。在领会阶段的最后,所有参与者进入各自角色中。
(4)扮演
模拟对话,要求设身处地,让扮演者与所扮演的人物无论在时间、空间上无限接近。最好是由同学们脱稿表演,由景致情,这样有利于扮演者自由地感受所扮演的人物的语言和特征,最大限度地演绎角色。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交换角色,可以多角色感受文中的各个角色,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5)结束
此阶段参与者从自己的所扮演的角色中正式脱离出来,学生导演应该致谢参与者的工作并且告别这些角色。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所有参与者分析并且解决扮演过程中的困难。
(6)讨论
带有目标性来反馈、讨论对参与者的观察,准确地观察扮演的情境和角色,这样能够达到学习目的。
(7)成果控制
导演给其他学生分发已准备好的表格,或者建议扮演者本人与其他同学对已扮演的角色作一个更全面评价性的结论。
七、结语
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发现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力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仅如此,由于角色扮演常常以四或五人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训练时间有限的难题,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本课题组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参与面问题。评价一个角色表演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便是它的“参与面”的大小。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面对许多观众的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勇气,因此大方、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容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相对显得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每一次的学生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评价及自我评价意识。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在促进个体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同学对评价及自我评价还是很陌生,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深入思考。总之,学生一定要苦练内功,不断摸索和实践,同时要转变观念,相信自己,放手做,给自己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或发挥创造精神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用角色扮演法取得好的效果,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李露萍,李国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09).
【关键词】中职英语 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180-01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交际能力已然成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中职英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英语学习水平相适应的策略,突出英语学科的交际属性,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 提高中职生对英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要强化中职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首先要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英语交际。由于中职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对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自然难以感受到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让一些中职生片面地认为,自己将来的职业与英语关系不大,英语交际能力强不强没有多大作用,在英语交际学习和训练上敷衍了事。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以面向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英语素质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课上、课下谈话和不失时机的思想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要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英语应用的广泛性,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英语交际能力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交际、交往、交流的客观需要。只有激活学生主动的心理情绪,使学生形成重视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识,才能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自发的英语交际愿望,主动参与英语交际表达的学习和训练。
二 重视语言积累,强化课堂交际训练
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中职生的英语基础大多较差,无论是词汇、语法、句法还是文化感悟都处于较低阶段。因此,教师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措施,在强化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开展英语交际训练和实践。(1)熟读背诵课文,在背诵中积累语言。语言学习规律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语言的多次重复能使语言的表述、含义、韵味在大脑皮层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是语言积累的必由之路。(2)开辟说话园地,在说中积累语言。要求学生关注新闻及社会焦点问题,利用课前一两分钟时间用英语说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定期举行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让学生在说话中积累新的词汇、短语、句子,掌握新的语言结构。(3)组织课堂习作,在写中积累语言。习作是积累语言的较高层次,中职英语课堂习作要坚持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以便激活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提高英语交际的准确性。
三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英语交际平台
中职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传统英语教学中缺乏实际的交际语境,交际性练习难免会事倍功半。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网络英语资源为中职英语教学创设了广阔而动态的交际空间,展示出声、像、图、文并茂的真实英语交际场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英语交际平台和学习软件进行交际训练,从根本上改变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模式与途径。例如,教师可利用国家电教馆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调取与英语交际训练配套的视频资料,用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和动画弥补英语交际环境的不足。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广播电视教学节目空中英语教室(Studio Classroom)、学习软件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of U.S.A.)以及洪恩在线、新浪有声英语、乐知英语等网络资源,开展原汁原味的远程英语交际教学,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和声音实现交际训练的互动化和实战化。
四 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英语交际的实用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属性,决定了学生所学专业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这就要求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必须与不同专业特点相结合,在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向学生的专业靠拢,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英语交际教学体系。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取向是幼儿园或幼教服务中心,英语交际就应该在儿童英语对话、儿童英语故事讲述和儿童生活指导上有所侧重;文秘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既可能接触到礼仪接待,也可能需要文字材料的整理,英语交际就要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上有所强化;而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要到合资、外资企业的生产一线工作,英语交际训练中就应该更多地渗透electricity(电)、diode(二极管)、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等专业词汇,突出本专业岗位需要的英语专业术语。将英语交际教学和训练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增强英语交际的实用性,学生自然对英语交际兴趣高涨,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实效。
基于求职就业导向的中职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长期性课题。教师要深化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寻找调动学生英语交际积极性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逐步实现熟练、流利、自由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面对未来就业市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龚利生.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