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产业的内涵范文

体育产业的内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产业的内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体育产业的内涵

第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软实力;提升策略

一、体育产业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一词是在1992年由美国教授约瑟夫.奈正式提出的,在这之后约瑟夫.奈又对其进行了不断地完善还改进。所谓的软实力主要包含价值、文化的吸引力,以及决定政治议题与国际规则塑造的能力。“软实力”一词起源于美国,直到左学金教授将软实力引入中国,我们才对“软实力”一词有所了解。他认为约瑟夫.奈对于软实力的讲解充分揭示了其目的性、相对性、吸引性以及具备文化、产业属性等诸多特点,左学金教授还提出软实力即是一国自身的国际号召力以及发展潜力均受国家文化、社会制度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提高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软实力已不再单单局限于国家层面的研究,对产业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早以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张长城曾经指出,加快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提高体育软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国民体质环节中重要的体育环节,我们更应该加强体育产业的软实力,提高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文化内涵以及传播能力,塑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形象。

二、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的提升策略

(一)积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力

积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力对于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体育产业创新能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加强体育产业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体育产业中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产业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工作队伍的完善,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确保员工积极主动的才遇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工作人员较为缺乏,专业型人才就更为匮乏,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引进专业型人才;此外,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员工身上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思维,创新理念,所以,应积极引进、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来鼓励员工的创新服务与管理。最后,还应该加强法律观念,完善法律制度,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文化吸引力

(1)、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产业的重要标志,是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产业的建设中,加强文化吸引力对于体育产业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产业文化不单单包含企业文化,同时也包含管理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其管理经验以及企业文化都涵括了深奥的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国文化的渗透,也为我们带来了先进、丰富的管理资源。集古今中外,加强体育产业文化,是提高体育产业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2)、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人服务。在体育产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将和谐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人民服务。坚决抵制体育产业建设中弄虚作假等不良作风,将“为了人、重视人、尊重人、依靠人”的格言体现在体育产业建设中。

(3)、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法治化的全面普及,市场经济法治化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在法制经济下,要加强体育产业的经济实力,就必须完善体育产业文化法治化的建设,只有具备法律的保障,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为体育产业培育人、塑造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4)、体育产业要加强体育产业的投入,合理规划产业资源,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三)、积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传播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抓住信息传播的先机,积极整合有关体育产业的相关信息资源,大力提升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能力对于加强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同样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传播能力虽然已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方面的问题,传播力还相对落后,因此,大力提升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已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要对体育产业文化进行一次积极整合与梳理,然后,在利用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在传播媒介方面,我们最好是采取多种媒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都能进行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伴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网络的覆盖性,来进行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提供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影响力;此外,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对于提高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增强体育产业的软实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塑造塑造我国良好的体育产业形象

积极塑造塑造我国良好的体育产业形象,首先就要求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能力、文化内涵以及传播能力,其次,还要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自我形象以及媒体形象。只有从内在与外在都进行不断地完善,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软实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

参考文献:

[1] 徐耀魁.大众传播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3] 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00?

[4] 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二———国家软实力[EB/OL]..

第2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述评;研究意义;研究设想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01—05

Abstract:Sports indust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hown a good development tendency, but high degree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and absence of competition in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We arrange documents on sports industry’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and find that making a systematical and profound study on Chinese sports industry’s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ing on sports industry’s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may involve formation of the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situation, evaluation of general efficiency, mechanism analysis on efficiency affected by monopoly,competition and policy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Key words:sports industry;monopoly and competition;review and commentary;significance;contemplation

在西方国家,体育作为一项极具活力的产业,已

收稿日期:2011—11—27

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资助项目《基于效率视角的山东省体育产业优化研究》(2011030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342)。

作者简介:王会宗(1977— ),男,河北肃宁人,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体育产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3.昌吉学院体育系,新疆 昌吉 831100

1.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ostDoctoral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3.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hangji Institute, Changji 831100, China

经有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时至今日,体育产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毕竟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产业形态的多样性、产业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1995年6月出台了《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确立了中国体育产业要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纲要》的出台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我国体育产业初具规模。虽然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行政垄断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竞争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方面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设想,以期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文献述评

1.1 文献综述

第3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竞争力;实质;提升策略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近年来,体育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热点。河北的经济发展中,体育产业也表现出了强劲势头,河北的经济发展又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河北体育产业还没形成独立的产业,它的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也不如发达的省份。如何尽快提升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查阅相关文献,首先阐述了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实质,接着分析了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现状,最后根据河北省体育产业现状特征,有针对地提出了几点提升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策略,以期促进河北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1、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质

比较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实际就是比较体育产业的生产力。不同国家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是比较的国家体育产业的效率、生产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还有就是在自由贸易下,各国体育产业终端产品销售的竞争力。我国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主要为我国体育产业终端能够生产出让消费者持续喜爱和接受的产品,以此可以满足体育产业的经济收益。

2、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1)体育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体育产品包括体育表演、体育用品、体育设施以及与体育相关的文化精神方面的产品。体育产品的开发力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体育产业水平。目前,河北省对体育产业的本体开发相对注重,但是对体育文化精神方面的服务开发还不够,对体育产品的商用价值和相关产业的潜能挖掘力度不足。体育用品的出口看似上升,但是大多数都是来料加工,不能再国际市场中站住脚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河北省对体育产品的开发和对品牌的打造力度相比于发达省市和国外大企业还有很长一段差距。

(2)体育产业里缺乏管理经营人才。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以来,河北省政府忽略了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视,现在的体育管理人员数量偏少,而且质量不高,绝大多数都是要么只懂经营不懂体育,要么只懂体育,不知道如何经营。体育经营管理人才要既懂经营又懂体育,这样才能在体育产业实战中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动力。目前河北省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经营能力不够,对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不高,对市场经济的形式分析不够,竞争力薄弱,这影响了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

3、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提升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阐述,供各位同仁参考借鉴。

3.1 注重居民可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的提高

体育产业是一项特殊的产业,无论是观赏体育比赛还是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都需要时间上的保证和经济的支撑。城镇居民是体育产品的消费的主体,所以在保障收入的前提下,要提高我国居民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提高河北省居民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时间和经济比例。

3.2 注重加大体育产品的供给能力

体育产业主要是用来满足人们对于健身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一个产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由消费来决定,因此发展体育产业,最根本的动力就是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消费者出发,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把体育产业不断做大,推进河北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

3.3 注重推进体育产业营销能力

营销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营销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体育产业,就要做好体育市场,营销就是将体育产业推到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河北省体育营销要做到把握体育产品的性质、消费群体的特征、市场的需求变化,然后制定相应的业务目标,通过营销技术把体育产品推向广大群众,实现体育产业的发展。

3.4 注重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要发展河北省体育产业,就要理顺体育产业里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对主体的监管力度以及内部的协调性,政府退出体育产业的行政垄断,对不公平的行为要进行打击,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提高河北省体育市场的运行效率,确保体育产业中各主体的利益,实现共赢局面。

3.5 优化体育产业要素配置

从体育要素来看,体育产业是体育要素的市场表现。通过培育大型体育企业、龙头企业,形成体育企业集团,克服小规模,低效率现象,优化体育产业劳动力要素,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3.6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健身和休闲业的发展

体育基础设施是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所以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可以进行融资对扩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延生范围,让更多的百姓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的效率,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认清目前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不断学习积累,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寻找适合河北省自身特点的,有助于提升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策略,以期推动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促使河北省体育产业在全国体育产业领域乃至全世界都能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谭丽君,等.援中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1):45-46.

[2]李颖.河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5):90-91.

第4篇

>> 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新视点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 广义经济学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新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营销发展战略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及动力培育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我见 浅谈体育经济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我国体育产业视角下浅谈体育经纪人未来的发展 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分析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路径探索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3] 智研咨询.2016―2022年中国体育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EB/OL]. (2016-04-29)[2016-10-28].

.

[24] 周爱光.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 体育学刊,2009,16(11):1-4.

[25]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2016-05-05)[2016-10-28]. .

[26]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2016-07-13)[2016-10-28]. .

[27]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EB/OL].

(2015-09-18)[2016-10-28]. .

[28] 胡祖才. “十一五”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26.

[29] 杜德军,杨越.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调研世界,2016(2):36-40.

[30] 张林,黄海燕.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83.

[31] 搜狐财经. 健身行业市场研究报告[EB/OL]. (2016-01-06)[2016-10-28]. .

[34]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6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发展情况预测[EB/OL]. (2016-04-12)[2016-10-28]. .

[36] 周爱光. 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J]. 体育科学,2012,32(5):64-70.

[37] 李博. “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52-58.

[38]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 (2016-10-28) [2016-11-08].

.

第5篇

体育创意产业

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在北京奥运会后刚刚开始起步,目前对体育创意产业还没有比较详细确切的定义解释,但可以认识到的是体育创意产业是具有“体育”和“创意”两种特征,是将创意产业有机的融入到体育产业中,是体育产业中具有创意产业性质的行业,它的产业性质是体育产业,但产业方向倾向于创意产业,注重对体育产业中文化的创新改造和拓展。根据对创意产业的理解和认识,结合体育产业的内容,体育创意产业主要可以包括三部分:(1)体育产业中构成和运用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的部分,这是体育创意产业的主要部分。如体育比赛的电视版权、奥运会的硬遗产软遗产、NBA或世界杯中的图案标志或吉祥物、具有专利的体育器材、耐克和阿迪达斯中明星代言的服饰等。(2)体育产业中具有创意管理模式或产销策略的企业或部门,这些模式或策略属于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不能授予知识产权,但可以以商业秘密的形式存在,这些创意虽然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但可以有效的降低产业的成本,获取更多价值。如耐克公司并没有生产线,但通过创意的产销模式拿走大部分的利润。(3)体育产业跨边界融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结构与产业组织形式[3]。“越界”是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跨界”的经营模式,不能形成知识产权,也不能形成商业秘密,但是通过个人的创意对不同行业和文化进行探索、萃取和有机的结合,形成有创新的经营模式可以衍生出新的发展领域,带来新的财富,如以体育为主题的公园、餐厅,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

体育产业和体育创意产业

第6篇

摘 要 文章阐释了“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对湖北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进行综合探讨。认为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资源禀赋 体育产业 比较优势

一、前言

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过程是一种目的指向主要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由于我国自然区域在经济、社会、体育、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体育资本存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区域的体育产业开发活动必须建立在区域对自己产业开发综合比较优势的认识及评价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区域体育产业开发内外环境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因地制宜的选择区域体育产业开发方法,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的深入实施,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湖北体育产业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逐步形成了体育场馆开发开放网络、体育彩票销售网络、体育用品销售网络。体育产业成为湖北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文拟将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引入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研究。通过阐释体育产业开发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其资源禀赋的基本构成,以期为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二、关于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他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比较优势分别存在于绝对优势及其对立面绝对劣势中,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

20世纪30年代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通过资源相对丰歉度决定比较优势,使人们对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认识,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存在的形式上看,有四种不同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和空间优势与实践优势;从来源上,分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将比较优势引入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区域发展中的产业及其布局选择提供依据。

(二)关于比较优势与各产业发展

比较优势学说发端于国家贸易理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经典的理论之一。目前,比较优势理论已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服务贸易等产业中,成为分析与制订产业政策、指导产业发展的理论工具。例如,李永实(2007),研究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农业区业化发展,认为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平衡的有效途径[1]。比较优势除了在农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外,也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其它产业。邓世荣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仅是适用于传统工农业产品贸易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贸易。虽然服务产品与一般性商品在属性上有所不同,但如果给定某些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完全可以用来分析国际服务贸易[2]。

(三)有关比较优势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

在体育相关研究领域,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开始得到应用。Bruno Heyndels与Cindy Du Bois在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pecialization in Athletics(显性比较优势与竞技体育专业化)通过建立相关模型论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在非田径项目上具有显性优势,而在短距离田径运动项目中处于劣势。西澳大利亚大学的Moonjoong Tcha 与Vitaly Pershin 亦将比较优势的理论引入到对奥运会(夏季)产业的发展态势的具体分析。在相关的旅游及体育产业领域内,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十分丰富。Leon Du Toit,Johan Fourie and Devon Trew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旅游产业及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安全、健康、旅游资源的稀缺性等来进行评判和加以构建,并提出对区域资源有一定互补性的旅游资源整合,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

而在国内,卿平2003年在《我国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中,概述入世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初步就正确认识比较优势提出三点看法。

曹可强[3]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上海市体育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要素、经济水平、区位、市场及政策优势,提出布局模式。罗建英,丛湖平[4]中以体育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各类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这些文章运用了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从不同的维度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或者布局模式。其更多地指向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研究,很少针对潜在或显性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围绕行区域体育产业战略开发,系统性阐述区域体育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

三、区域体育产业中的湖北省体育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2010年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最新统计数据,近年来我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就突出,基本具备新的经济增长点“雏形”。其总产值为195.88亿元[5],创造的增加值为95.57亿元,对全省GDP的贡献为0.60%。从整体上看,我省体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一)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

1.自然资源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全省设有武汉、黄冈、黄石、荆州、宜昌、襄樊、十堰、鄂州、荆门、孝感、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天门、仙桃、潜江3个省直管市,和1个神农架林区1个恩施自治州。其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巍峨山野的壮丽。既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又有唯鄂独有、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区位体育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湖北省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资金、商品、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整合,从而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获得最快、最新的商品服务信息以及最优的人才。

2.体育资本

从最近几年来看,武汉城市圈对外招商活跃,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其中,2004—2009年,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将至少达6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城市交通建设投资将达280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1400亿元整整多出一倍[6];投资约20亿元新建、改造、维修46座体育场馆;咸宁市承接外来投资122亿元,在建旅游项目24个,其中上亿元的项目达14个;荆门李宁工业园投资32亿元,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体育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年产值约为50亿元;总投资约7.2亿元湖北力天鞋业有限公司和总投资约1亿美元的宝成国际(襄阳)体育用品工业园,年产值也达到45亿元;以“变形金刚”为理念、计划投入约4.7亿的湖北奥体中心二期工程也将开展。

3.人力资源

体育产业人力资源质量一般从学历结构、专业运动水平和专业素质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湖北科教优势明显,高等院校的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科教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拥有大批的体育专家、学者都接受过系统的体育专业教育,学历层次较高,体育知识结构相对合理,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较强,这些丰富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体育类企业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另外,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运动经验使得他们能成为社区体育锻炼、康复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开发的最佳人选。据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结果,2010年度,全省体育及相关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16.85万人,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0.46%。

(二)湖北省体育产业开发的制度环境

众多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与制度环境休戚相关,制度甚至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诺思,1999)。而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主动干预产业经济活动各种政策的集合。其中,政府按照什么原则来制定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2010年3月24日,作为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的体育产业政策《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2010]22号)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进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协调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湖北省政府充分利用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以构建“湖北体育旅游圈”为重点,对全省体育产业进行深入考察,打造“大武汉都市体育旅游圈”“武当文化体育旅游圈”“神农架神态体育旅游圈”“恩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圈”“大三峡体育旅游圈”五大体育旅游产品,整合湖北体育旅游资源,引导体育旅游项目服务升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四、结论

(一)区域体育资源比较优势是决定体育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

(二)从湖北省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体育资源比较优势的战略取向,并以此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关联配套组合,则应该是湖北省体育产业布局的一个战略取向。

(三)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打造体育旅游聚集区和示范区,引导体育旅游项目服务升级将成就湖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永实.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4).

[2] 邓世荣.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作用[J].经济理论研究.2005(12).

[3] 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模式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14-17.

[4] 罗建英,等.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3):46-51.

第7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民族性 传统性 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88--02

1 前言

我国的体育产业在199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推动下,已经缓缓起步,至今为止仍然还在摸索和模仿阶段,并且主要以西方的体育项目为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不能照搬或复制西方已经成型的体育产业模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模式,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另辟蹊径。

2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指生产民族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民族传统体育服务的各个行业的总和。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和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1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有机体的一部分,它丰富了体育产业的内容,壮大了体育产业的队伍,为体育产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再者,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出现,让国家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多样化、更加合理化的方向不断调整。它的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大众的喜爱,是中国国情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体现。

2.2拉动内需吸纳资金,提供社会就业机会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国内和国际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交流与竞赛等。这些活动往往是与经贸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吸收了不少的社会资金,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商业贸易、旅游发展、体育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3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传承的具有体育性质的身体活动,又是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再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者将来,都脱离不开其母体文化的约束和影响。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参与者的文化素养,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促进人类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让维系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在有意无意间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3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个或某些民族在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并流传下来的传统体育活动。它体现出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风貌,是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集聚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等特性。

3.1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直接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培育,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各个民族把自己的民俗风情融入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化与发展。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最根本的特性。我们只有在保持鲜明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优势,才可能实现产业化和直向世界的目标。

3.2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传统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不同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无疑带有本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有及价值观念的烙印,是顺应民族喜爱、地域局限而创造出来的身体文化活动。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理应顾及到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和信仰,所以说传统性是民族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性。

3.3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地域性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民族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性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特点之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并与当地的民族风情结合在一起,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广泛地存在于本民族、本地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日常事物之中。

3.4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时空并存性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但其各环节在时间空间上是并存的,没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和先后次序之分,也没有空间上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有时空同一性。当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起步不久,还存在商业化程度不太高,产值较低、规模不大,影响面不够广,从业人数还不够多,产业关联度不够高等不足的地方,但它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4.1从农村走向城市

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资源是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财富,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藏在深山少人知”的状态,但当今社会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如各城市边缘一个个农家乐生态旅游如雨后春笋出现;城市的文化广场、公园景区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成为市民晨练的普遍内容;还有一些节庆活动中也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为其增添光彩。在今后像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样化,项目也会越来越多的,直到农村、城市一体化。

4.2从民俗走向市场

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各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民俗艺术相互交融,形成多种文化相互辉映的民族文化综合体,让体育资源、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民族文化氛围的渲染与衬托,使人体运动形态的表现性、文化内涵的浓厚性与自然环境的映衬性等和谐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民族传统体育系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市场开发潜力。随着我国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具有自然和谐性、地域风情性、民族风俗性、观赏体验性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将更加推崇,更加热衷,并在参与、观赏民族体育的过程中满足现代人类求动、求乐、求健、求知的特殊身心需求和满足人们感受民俗文化及民族风情的精神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甚至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4.3商业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程度不一,甚至还有许多项目不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因而要找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各组成部分中有可能发展最决的部分、对其他行业带动作用最大的部分,并把它们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培训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作为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重点,让其商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8篇

【关键词】企业体育赞助 体育产业 影响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体育活动单纯注重技巧与体力的较量转变为兼具竞技性、欣赏性、商业化等特点。在新时代,体育运动被市场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功能,其经济价值日渐被开发出来,并逐渐形成庞大的体育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精明企业家瞄准体育活动背后上级,开始借助体育赛事紧抓消费者目光,从而实现对提升自身产品知名度,打造品牌,提升企业销售利润和经济效益目标等。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企业赞助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有利于体育精神及体育价值的宣传发扬。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对其进行赞助,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一、概述

(一)体育赞助的概念

体育赞助是赞助方和被赞助方之间为了实现自己利益而进行的某些合作和交换,其本质就是赞助方和被赞助方之间的互相满足,通过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它也属于企业公关活动形式之一。企业通过对体育赛事的赞助从而展开一系列利于品牌营销的活动,从而利于体育赛事的知名度而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以此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企业的发展和宣传创造更好的环境。

体育赞助主要是企业通过对体育赛事,体育组织,体育运动员等提供赞助从而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根据此,可将体育赞助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体育赛事赞助、体育明星赞助、体育馆赞助、公益事业赞助等等。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

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从事体育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产业部门,这些产业围绕着体育和体育活动从而产生收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体育产业部仅仅专指体育行业的相关部门,还包括与体育产品,体育比赛等相关的其他部门,比如现代体育器材的开发,体育用品的生产等部门,同时还延伸到体育服装业的发展,以及体育餐饮,旅游业的发展等部门都属于体育行业相关部门。

第二,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性。在市场经济的促动下,任何商品和事物都具有经济效益,都可以被开发和利用。只有少数企业经营下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不能称之为产业,若该事物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市场经济下形成了一个产业市场,这才称之为产业,当前我国体育市场已经构成了明确的产业概念,无论在企业参加数量还是企业对体育用品的投入生产、研发等领域都形成了国内市场的产业化运作。

第三,体育产业内涵并非单指具体的商业化运作,更多是指体育的开发和经营。现在社会的整体性分工越来越趋向于集中化,但是一个行业的内部分工却越来越趋向于细致化。我国当前体育行业的运作已经日益出现细致化分工,同时体育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也在形成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了明确的开发和经营,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就是对体育产品的经营研发,体育服装,体育设施,体育旅游等环节的研究开发都在此领域,与此同时,对运动员的培养,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策划也都形成了体育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体育赞助的构成

体育赞助当前已经不仅仅包括赞助方和被赞助方,随着体育的产业化,还包括参与到体育赞助过程中的中介方和传媒方,四方在体育赞助中的角色和利益休戚相关,以赢得大众支持和实际参与为共同的目的,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也有人认为,体育赞助该划为关系市场范畴,因为体育组织者掌握着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而赞助方掌握的是资金资源,中介则是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资源,传媒对宣传条件和频道的占有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体育产业的四个部门要想与大众有感情连接的机会,就必须四个部门相互协作,才能有效的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体育组织就丧失了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资源并丧失了体育本身的魅力,没有企业赞助方显然就不能组织别开生面的大型活动,没有传媒的合作,就失去了举行运动会的意义,传媒也会因此而失去良好的新闻题材,因此,体育赞助是企业、体育组织、中介机构和传媒的共同任务,只有大家相互合作,精诚团结,优势互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够共同完成计划中预期的活动,各方的利益追求才能够如愿以偿。

三、企业体育赞助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一)体育赞助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体育当成是一种福利性事业,国家是唯一的投资者,完全承担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壮大的责任。在对体育事业的看法上,我们依然认为体育不能创造相关的经济价值,只是对经济的消耗,因此我们对体育事业也不够重视,其实体育不仅仅能够带来经济价值,还能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同时还可以与各个企业合作,各个媒体合作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一些体育建筑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供来供人们的休闲娱乐,弘扬社会的体育精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赞助的魅力也越来越明显,这不但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体育效益,还给无数企业和赞助商带来了商机,从而对我国体育赛事的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体育赞助带来的体育魅力及它给企业和体育产业带来经济效益在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的越来越重要。

(二)企业赞助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企业体育赞助不仅仅可以有效的为体育事业提供经费来源,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同时拉动体育竞赛中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刺激体育产品的消费水平,可以说企业体育赞助是体育产业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9篇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 体育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的发展亦十分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为46.6%,显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巨大成果。然而,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问题,如经济发展、就业、人口素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问题等等,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城市进一步发展,即城市现代化十分紧迫而重大的问题。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0〕22号),鲜明地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地道出了体育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在辨析城市现代化的内涵与应有之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体育产业发展对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以期为我国城市制定相关发展政策与战略提供认识前提。

一、城市现代化的含义

城市现代化是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先锋角色。但对于何谓“城市现代化”,目前各种解释比较纷繁、表述不一。如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城市研究专家朱铁臻教授认为:“城市现代化是城市自身运动的高级阶段和城市存在的高级形式。城市现代化一般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副局长张爱珠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指在现代生产力变革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文明道德观的培育。一句话,城市现代化就是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与变革的过程。”也有专家将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述为“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知识化以及服务经济的确立;社会生活领域的社区化、公平化、质量化;科技与知识领域的创新体系化、终身教育化;城市建设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都市化、人性化、可持续化、协调化。”

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城市现代化内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城市现代化的内涵至少应该包含如下几点:其一,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高级形式。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化概念不同,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一点。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5]它是一个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的过程,是指城市在量的方面的扩张。而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质的方面的一种提高。其二,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信息、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城市现代化绝不单纯地等同于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我国城市现代化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二、体育产业发展对城市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发达地区与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在城市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人口素质、生活方式与品牌打造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它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推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达、物质水平高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必要条件。体育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体育产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在1999年的体育产业产值为2125.3亿美元,占GDP的2.4%,超过通讯业、公用事务业、农业、汽车及设备制造业和影视娱乐业,在第三产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位居当年美国十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而我国也有专家分析,因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比例已经超过1.7%,大大促进了北京市的经济发展。(2)拓宽城市人口的就业渠道。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城市人口提供巨大的就业潜力。以举办奥运会为例,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本市增加就业人数45万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市新增就业岗位达150万个。(3)拉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它能够辐射与带动建筑、地产、交通、旅游、服装、食品、保险、通讯、广告、传媒等诸多行业的发展。据对广东省体育产业的有关测算,因为这种拉动效应,广东省体育产业每增加1万元最终产品,将推动国民经济约增加3.07万元的总产出[6]。(4)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体育产业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加之其关联效应又能够带动大多数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2.改善生态环境

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质量的具体体现。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自然环境的净化、绿化和美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外许多著名城市通过举办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广州市为迎接第九届全运会的召开,市政府共投入了50亿人民币用于广州的城市绿化改造工程,包括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和污染企业的外迁工程等,彻底改变了原来的“脏、乱、差”城市形象,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0年奥运会,悉尼市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全面采用“绿色”环保材料,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污染,增加绿地面积,全面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绿色奥运”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市政府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十年间共投资120亿美元用于改善环境,比如控制车辆尾气排放和大量使用洁净能源,实施1200万棵绿树的“植树计划”,营造环绕北京城、占地上万公顷的绿色生态隔离带,提高绿地覆盖率,对城市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使90%的污水得到处理,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全部从市区迁出等等,使北京市焕然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3.提升人文环境

除了生态环境之外,城市环境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人文环境,它展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状态与发展品味。通过积极发展体育产业,能够从物质、精神等方面有效改善和提升城市的人文环境。首先,一些城市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之后,所留下的体育场馆、设施、雕塑等建筑就形成了城市的文化特色,甚至成为城市的独特象征与人文景观。例如北京市的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其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既借鉴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又融合了西方建筑中的艺术精华,如今已经成为了北京市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质文化。其次,体育运动所倡导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是城市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参与精神等等,这些对于营造城市社会的良好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

4.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关乎城市发展质量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一个因素。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全面提高城市人口的素质,正如在《体育之研究》中所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活动能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品质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在身体方面,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够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环节全方位改善锻炼者的健康状况,增进身体健康水平;在心理方面,体育锻炼能够培养一个人乐观、豁达、坚强的性格,培养一个人敢于竞争、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改造与升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人生境界;社会品质方面,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加强人际交往的凝聚力等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通过发展体育产业能够带动城市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对城市的持续发展以及发展质量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5.转变生活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综合体现了城市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城市现代化也一定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与高质量化。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首先,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以更充沛的精力、更佳的心态以及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自的劳动中去,因而使劳动变成一个更有效率、更愉快、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过程。其次,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市场的繁荣,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真正健康的消费选择与去向,使人们拥有一种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提高生存生活质量。再次,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科学、合理度过闲暇时间,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业余文化活动内容与方式。一言以蔽之,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居民满足了休闲娱乐的需要,改善了健康状况,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人力资本,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6.打造城市品牌

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地位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体育竞赛表演业而言,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比赛,由于极高的公众聚焦力,能够很好地宣传和展示举办城市的综合实力,从而达到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品牌的效果。上海市是我国承办国际顶级赛事最多的城市,近20年来共承办国际比赛60次左右,如网球大师杯、NBA比赛、Fl世界锦标赛、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世界女排大奖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等,这些国际比赛对于上海市实现“把上海推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上海”战略意图、打造国际大都市地位功不可没。美国NBA比赛是世界顶级赛事之一,正因为赛事的超级红火,让我们熟知了那些拥有优秀球队的美国城市。体育旅游对于宣传城市也有独到的效果,如湖南省长沙市2010年“五一”节举办的环湘江公路自行车赛,将体育与旅游融合一体,对于宣传长沙市“两型社会”的城市名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结语

上述分析可知,体育产业可从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升、生活质量提高与城市品牌打造等多方面推动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是以,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时,应统筹考虑体育产业的发展地位与作用,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两者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R],2010.3.19

[2] 朱铁臻: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贵州,2003(3):10-12

[3] 张爱珠: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力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1997(6):22-23

[4] 黄乃文:城市现代化: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8-23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是特殊的文化和经济形态,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有效融合,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对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要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便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1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概述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期,体制建构相对不完善,在文化产业的包装与宣传下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体育产业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加繁荣,体育产业使大企业对体育方面的投资加大,而另外中小企业对消费者体育方面的关注也加强了不少,体育产业在当今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以及休闲娱乐,还包括与这些有关的设备生产、相关技术等。文化产业是一门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时间不长的产业,随着社会发展,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需求。体育产业在广义上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最初我国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相互独立,然而,随着社会信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产业之间不再独自建设,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文化产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文化体质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2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当今社会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所需求,体育产业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体育尤其在学校教育、休闲娱乐中受到重视。体育锻炼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育上中学生可以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理想学校,使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更多的人学习文化知识;体育节目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播出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而新闻、报纸上出现的体育消息也成了更多人讨论的话题,各大媒体借助体育新闻为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另外,体育产业带来的巨大利润,对技术的改革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科技的体育技术被运用到体育活动中,例如,利用仿生学设计出的衣服可以减少摩擦,高端的技术拍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供教练和运动员进行分析研究。随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更加合理化的制度被制定出来,各部门加大对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协助,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将得到迅速发展,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升我国体育文化水平、增强我国国际地位、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如今,随着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变得无比重要。由于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在我国没有先例,如今两者结合制定的制度不是很完善,体育产业到底在不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在我国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就导致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体制的时候受到很多影响,呈现出了文体各自发展、不相融合的局面,政府过去制定的各自的体制已经不适用于两者融合以后的状况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展开,虽然也举办不少体育活动,但很多体育项目与我国独特的文化联系很少,而我国在体育运动中所借用的是外国的技术和文化,也阻碍了我国对体育文化事业的探索和创新。

4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措施

4.1借鉴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的综合手段以促进文体产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我国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学习国外成功的融合方法,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注定使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文化平台播出体育竞赛,使人们了解体育精神,对体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教育上更加注重文化结合体育教学,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奥运会的举办不光是带给我们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更加带给了我们荣耀与感动,传达给我们奥运拼搏不放弃的精神。体育产业以文化的方式展现给大众,不仅赋予体育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也促使了体育行业的迅速发展。

4.2国家通过优化文、体产业融合制度措施来促进文体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政府部门重新制定文、体产业融合的政策,解决过去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界限不明确的问题,开拓一条全新的文化与体育融合发展带动经济腾飞的道路,因此,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应给予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例如,国家在关于文、体融合方面实行免税、增加财政补贴等举措。另外,国家也要对中小企业体育营销方面在政策和经济上加以扶持,加大企业与体育产品的互动,促进文体行业的发展。

4.3通过提高并完善体育产业的内涵来有效发展体育与文化产业链

当代人对文化重视的同时,也对体育事业有所关注,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潮流,体育活动可以以个人、团体、组合的方式进行表演、实践,体育产品也包括手工制作、体育服装等,在体育活动中结合我国传统的知识文化推出体育用品和体育品牌,发展我国独特的体育文化,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理解。体育活动制定的规则和比赛中要用到的体育器材,都需要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吸引我国群众的目光,使中国体育文化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而在体育产业发展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气息,在吸引本国人目光的同时,也加深了外国友人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使全世界热爱体育的人乐于参加这具有文化气息的中国式活动,促进了我国文化体育事业与世界接轨,从而使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4.4通过加强和联系体育与文化产业部门的沟通来优化文体产业接轨发展

我国为了加强文化与体育的结合,在一些地方,文化局和体育局进行了合并,虽然在目前的发展中这种合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它依旧对我国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合作,通过对体育产业进行文化的提升,运用文化产业对体育进行包装和宣传,加大消费者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度;同时,体育部门与网络、媒体、影视、报纸等部门紧密联系,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注重体育比赛所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鼓励人们走出家门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的有效合作,能够促使体育在文化、娱乐、生活、服装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发展。例如,体育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团结、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文化部门帮助体育产业策划、举办体育活动,公益的体育活动又可以扩大和影响文化企业的发展,在提高企业的宣传力度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和文化效益,带动人们的消费,加速货币的流通,也使得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与百姓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总体来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展现出来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为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初步融合的阶段,这种创新性的发展方式,不仅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规律,也能够为我国体、文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机会。因此我们要及时、尽力地融合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制定相关的法律、完善相应政策、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保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桥,王健.论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5):41-44.

第11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 因素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力推动“全面素质教育以及全民健身战略中”,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综合素质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作为市场的切入点,兴旺繁荣的体育产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是武术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在2008年奥运会来临之际,应该抓住机遇,发展体育产业已呈迫切之势。

一、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体育产业是一项新兴起的产业,起步比较晚,发展水平比较低。但武术产业是体育产业当中起步较晚的产业,其经济氛围差,基础薄弱,产业空间发展狭小,市场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武术整体运作规模小,器械、服装、设备生产业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现代高科技在武术产业中尚未得到普遍的应用,科技含量较低,制约着武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体育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氛围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大,由于这些因素造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武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烈诱惑力,在中国它已深深地扎根于民间。随着媒体的宣传,全民健身的深入,武术已卷向全国各大中型城市,群众基础空前的好。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同时也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呈现出不稳定性。

3.体育产业的宣传力度有限,宣传效果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宣传因素的影响。作为体育产业中的武术产业也是如此,走社会化、产业化路线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开发、推广及保护力度,并且在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任何一种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媒体宣传都起着关键作用,体育产业的宣传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范围、时间、形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这种宣传力度的不足使人们普遍对武术的理解不够,甚至产生误解,不利于普及推广。

4.体育产业市场缺乏规范性,没有健全的法规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市场规律。体育产业作为市场的一个因素,当前, 虽说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还没有达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有些部门、个人等未经体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体育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开办武术馆校,翻录音像制品、虚假广告、欺诈、偷税漏税等等,乱收费现象,对体育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培养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促进消费

在遵循我国武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规则的基础上,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促进城区居民的消费,同时不放弃广大的农村市场;精心设计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确保我国武术市场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不断创新,使中国武术以新的面貌树立在世界之林;力推武术文化内涵的宣传,使武术文化成为巨大的无形资产。

2.完善体育市场体系

体育产业进入市场必须遵守市场规律。武术产业也是如此,必须按市场规律运作,价格竞争、供求等各种因素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一个完善的武术市场体系,是发展武术产业的关键性环节,有利武术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运行机制的转换顺畅,同时也为武术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持。

3.加强体育市场的宣传力度

体育市场想要得到迅速发展,想要广大消费者深人透彻地了解和接受,使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自我形象的包装力度,全新改造;同时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地、多方位宣传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产业的推广与普及,并扩大其影响力,形成武术新闻舆论热点,引导消费, 制造出消费群体新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使体育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作为体育产业的武术产业也不例外。

4.加快体育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建立健全法治,才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才能有效的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要使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有利影响,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只有健全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市场法律体系才能使体育产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于武术产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的武术产业,必须进一步活跃和规范市场,使之促进体育市场的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振康孙麒麟:论市场经济对我国体育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6):124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影响因素

前言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这种差距不仅制约高校体育整体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加快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改革的突破点和发展方向。因此,对拥有较多体育资源的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对高校体育产业的概念认识不清楚

目前我国尚处在“学校体育产业”、“高校体育教育产业”、“学校体育教育产业”、“高校体育产业”等术语混用时期。术语使用的不一致影响了人们对术语内涵的界定,从而阻碍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与高校体育自身的特性,决定了高校体育产业只能是一种特殊产业,它既具有体育产业的某些产业特征,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他同时还具有“福利性为主,商业性为辅”的特点。此外,受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限制,高校体育产业又具有“业余经营性”的特点。关于高校体育产业类型,学者们更是众说纷纭,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

2 思想认识不够

首先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和在思想认识上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和影响太大,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在思想上还未做好让高校体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充分准备。尤其是有关领导思想保守,缺乏产业意识,对高校体育产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只注重体育课教学和课余体育训练,忽视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而且在教学之余,体育设施资源闲置,未得以充分利用。其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自身全面的认识,不重视自身经济功能的开发,经费筹划主要靠:“等、要、靠”。依附于上级有限的财政拨款 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没有把自身体育产业的发展放到议事日程上去考虑,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组织混乱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健全的市场法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保证。目前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由谁管、管什么、如何管,都不甚清楚。使其发展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依,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高校自身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部门的权限交叉,造成管理不到位,不能实行有效管理,体育产业开发混乱、无序等现象。高校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均由学校完成,其经营主体却是体育部门,二者关系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由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政策法规不健全,造成了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4 缺乏市场运作环境,发展模式单一

缺乏市场环境仍然是制约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大的市场环境还有待于发展,高校体育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须对体育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细分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对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因此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目前的高校体育产业主要局限于出租场馆、设施,收取门票,而且服务对象囿于校园,仅限于师生员工,甚至仅限于学生。所以经营形式单一且范围狭窄,营销手段匮乏。竞技表演、体育健身培训、技术服务、体育信息产品等市场尚未得到开发。

5 高校体育产业的责、权、利模糊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微观主体的所有权由学校控制,不是属于自己的独立法人实体,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运作。产权结构不合理,从经济学的产权关系来说,学校是体育设施的拥有者,体育教学单位是体育场馆的经营者,但事实上二者关系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资产的所有权不明晰,部分资产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责、权、利不明确,激励作用减弱,约束不到位,科学管理失去条件,致使校企不分,管理体制不科学。高校和体育产业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高校对企业仍实行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对企业干预过多,企业在经营上缺乏自,从而造成产业运行不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影响了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制约着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结语

通过对高校体育产业现状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和掌握了高校体育产业化内在的发展规律。借鉴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信息、人才、场地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有偿体育服务活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把高校体育建设成为教学、科研、训练与生产相结合的基地,增强高校体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高校体育产业本身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其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的自展的良性循环我更新、自我完善,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敦山.加WTO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向征.略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王桂荣,孙克成.试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

[4]胡勇.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5(13).

[5]梁建勋,张浩,李娜.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5(12).

[6]赵林.高校体育产业现状与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3).

第13篇

1.1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得到肯定

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文化诉求成为社会的焦点,文化产业赫然显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文化被区分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两部分。文化之于我国开始肩负“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如此而言,谓之曰“能体现出文化品格的经济形式”必然偏重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体育文化的促进与发展已经开始被委之以重任,并逐渐提上日程。尤其是在2012年3月5日总理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体育的部份表述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我国虽然近些年来作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的体育文化产业业已蓬勃兴起,但在官方文件中一直没有得到认可。“体育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在经历了曲折发展之后第一次作为官方表述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理清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关系之后,暗示了“体育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和“体育文化产业”的“经营性”。

1.2体育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阻隔与融合

当代中国体育正在成为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社会亲和力于一体的综合社会价值实现平台,体育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1)体育文化产业自身结构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多方位且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2)对于体育文化产业通过创意与实体产业形态融合不到位;(3)缺少推进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4)国家对体育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不统一。作为体育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剂”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应发挥其作用。从理论层面上说,将任何一种体育商品赋予文化创意的内涵后,都会使其附加值提升,从而成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滋生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文化门类都可以变为商品,形成产业。只有那些能够作为体育商品交换或提供有偿服务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才能化身为产业形态的文化,才可以作为产业经营运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浪潮当中,在体育文化发展被提上日程之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值得人们的注意,因为通过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既可以将抽象的、崇高的体育文化实体化、产业化,通过经济手段将其更好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又可以将时代气息融入到现有的体育文化产业当中,使其更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更容易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在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二、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和新领域

2.1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开拓性

由于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因此能够将技术、商业、创意和文化融为一体,使制造业得以延伸,有利于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上不仅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并且有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其核心创意设计为众多行业生产提供服务,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创意产业成为高增长性产业的基础。如此而言,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对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一种质的提升和超越。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将融合体育文化、体育科技和体育经济三方面内容,汲取并集结各界人才,将文化资源优势融合到体育资源当中,从而大幅度提高传统体育制造业产品的文化知识含量,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经济贡献能力。体育是社会活动的一种极为活跃的形式,体育运动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实质、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能力、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共存都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可供培育的土壤。分析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体育文化交流能促进产业互动,使体育创意理念能引领体育产业的走向,使体育文化资源成为激发体育产业的动力,从而以特色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其层次的提升。可以说,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细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开拓新空间和新领域。

2.2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由二维向三维发展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健身娱乐业、职业体育和赛事经济、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传媒产业都日渐成熟,发展迅速。体育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比体育产业要晚,但是也通过实践总结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特色的经验,例如中国奥组委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取得丰硕成果,北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包括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和独家供应商等赞助企业62家,15家奥运体育器材供应商,35家残奥会赞助企业,5家火炬接力赞助企业,累计收入超过10亿美元。伴随着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初具雏形,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征集、选秀、知识产权保护、营销等一系列过程,正是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例再现。福娃具有独创的知识产权和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在全国各地北京奥组委授权的特许商品零售店销售。其营销范围主要有玩具、服装服饰、箱包、文具、贵重金属纪念章、徽章等六大类近300种。同时,福娃动漫也充满了创意,106集动画片《福娃》是全球第一部以奥运文化历史及奥运吉祥物为题材的动画片。作为奥运会吉祥物,是刺激奥运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历届奥运会的经济数据中,足见吉祥物的“含金量”。按往届奥运会,吉祥物收入一般占奥运会收入的10%左右来计算,将有近3亿美元左右的收入记在福娃账下。北京奥运会期间,“福娃”等奥运特许商品的销售异常火爆,带动相关税收收入大增。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共开设奥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超过6300家,销售12大类8000余款奥运特许商品。奥运会吉祥物本身是体育文化的一角,“福娃”则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文化创意,而“福娃”产业链则体现了体育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效应。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拓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使其由二维的——体育与文化,发展成三维的——体育、创意、文化。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拓宽思路,培育新型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领域。将生产力与文化力紧密结合,将故有体育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巧妙融合,从而实现促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与发展,这是体育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和思路。

三、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体育经济发展

在信息、科技都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绝不可以只拘泥于现有形式,而应该多元吸纳信息元素,充分实现创意的融合,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符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我们将视域界定在体育领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则成为体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是体育社会功能符号化转向的重要表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无形体育文化资源的实体化,使被“束之高阁”的体育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感觉或知觉而得到的文化体验。作为具有体育文化体验、富有体育文化内涵、体现体育文化品格的经济形式——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体育产业的活化剂,为新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缘起和意义的追溯,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繁荣背景下进行追溯的反思。在追溯以及反思之后抽象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提升路径,即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应遵循体育是背景、文化是资源、创意是思路、产业是出口的基本原则。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通过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体育经济全面发展;通过提高社会效益,促进体育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塑造体育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只有实现以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体育产业互动、以体育文化创意理念引领体育产业走向、以体育文化资源激发文化产业动力、以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整合方式带动体育产业提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文化力”与“体育生产力”的结合。

四、结束语

第14篇

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都是一个内涵庞大的概念,特别是文化产业。这里指的体育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在体育产业中的一个局部体现而已,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冰雪体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一个复合产业。目前,作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都还未真正形成,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体育产业都包含着体育文化产业的成份,但要进一步明确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还着实比较困难,下面分别对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概念分析,以期得出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一个相对准确的概念界定。

1.1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体育产业的概念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一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把体育产业分为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二是将体育产业划分为体育用品业和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包括体育服装、体育建筑、体育器材、体育场馆等。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服务、体育咨询、体育培训、体育信息、体育金融保险等;三是将体育产业界定为体育服务业,主要分为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咨询培训、体育中介等。普遍意义上来说,一般对体育产业的定义采取的是第二种,即以实体形式将体育产业进行细分。

1.2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内涵

体育文化概念可大可小,总体来说,体育文化指的是体育运动本身所涵盖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不同于传统冰雪文化产业,冰雪文化产业是以冰雕雪雕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文化传播与开发,是冰雪艺术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主要是以冰雪体育运动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是冰雪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也可称为冬季体育文化产业链,目前尚未有一个准确定义和说法,而且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究竟是体育产业的范畴还是文化产业的范畴事实上也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与比对认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一个融合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等内容的复合概念,参照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的定义及内涵后,在这里可以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下一个定义: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在拥有冰雪项目和冰雪文化区域内,以冰雪文化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它主要指的是冰雪文化制造与传播的整体过程,包括文化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具体包括赛事文化、制造业文化、新闻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网络文化、旅游文化、广告及会展文化、教育行业文化等。根据国外冰雪体育强国发展经验和结合国内冰雪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以冰雪体育休闲旅游业和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文化为主导的产业,特别是精品赛事文化,只有带动体育制造业文化、新闻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教育行业文化、广告及会展文化等“产业”文化,拥有较多的国际精品冰雪赛事,才能真正带动冰雪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于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提法有一定争议,本文认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围绕冰雪体育运动展开的,由冰雪赛事文化、旅游文化、宣传与传播文化、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组成的产业联合体,而且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作为产业链条的部分企业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其突出表现就是还没有形成优质的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链整合的前提就是存在一家具有核心技术或者掌握着下游企业所必需的生产原料和技术的企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中还没有该类企业,目前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以冰雪旅游文化和赛事文化为主导产业,而旅游和赛事文化均由各省市旅游局和体育管理部门统一主抓管理,作为产业上游的研发产业,主要是跟赛事和旅游有关的服饰、用品等,中游产业主要是现有的旅游和赛事等,下游主要是配套的各类衍生服务和附加值产品等,支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条件都有所欠缺,产业虽有一定关联性,但产业核心价值不足。

2.2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主导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2.2.1冰雪旅游文化产品影响力欠缺目前,我国的冰雪旅游文化活动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旅游部门主办,既有传统旅游景观文化,也有现代以冰雪为主题的赛事文化等,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北京、河北等地。东北三省是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省份,每年东北三省都会定期举办多个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其中国际级6项,国家级5项,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瓦萨国际滑雪节等。文化节庆形式上主要以冰雪旅游景点景观观赏和运动参与为主,内容涉及运动参与、经贸洽谈、赛事、节庆商品经营等。但由于节庆的知名度和特色产品不够,该类冰雪文化节庆的影响力还稍显不足。同比加拿大的冰雪节庆,除了拥有更多的精品滑雪体验以外,还有攀冰、冰上垂钓、越野滑雪、极光观赏、彩灯节、圣诞老人大游行等活动,加拿大的冰雪节庆将滑雪、艺术、音乐、文化融于一体,既特色鲜明,又惊险刺激,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

2.2.2缺乏精品赛事和明星球员可以看出,2014-2015赛事中我国共主办或承办国内赛事38项,国际赛事10项,其中冰上赛事25项,雪上项目23项。从赛事组织和参与的程度上来看,我国承办的冰雪体育赛事在数量上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等比赛上,举办赛事的层次与北欧等冰雪强国还有差距,虽然我国也举办过一些冬季世锦赛和大奖赛等赛事,但是举办的频率较低,这与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程度和国家冰雪传统有很大关系,而且目前我国国内的冰雪赛事的门票销售形式主要以赠票和团体购票为主。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率及影响力的制约,冬季体育赛事所能吸引人们关注度有限,直接导致其在门票、转播权等方面不具备盈利的优势条件。赛事组织者、投资者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某一项目所能获得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冬季运动项目所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商业力量。

2.3冰雪体育赛事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欠缺

在我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中,缺少有竞争能力和开发实力的体育中介公司,这严重制约了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由于没有与其他部门如电视媒体等进行沟通的专业机构,给赛事的宣传与推广造成很大的难度。与国外冰雪赛季期间赛事宣传收取的高达千亿元的转播费用相比,虽然近几年冰雪赛事的转播率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承办的赛事级别和群众接受范围的限制,电视转播收入与其他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相比,收入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我国体育赛事资源长期被计划管理的影响,封闭保守、脱离市场、盲目的计划经济思想还制约着我国的赛事管理。事实上,部分的赛事组织者在赛事的商业开发中,不愿与专业赛事运营团队合作,更不愿由其制定详细的赛事包装推广计划。赛事组织者们常常需要自己找赞助或等赞助,进行销售与推广,而作为赛事组织者本身,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对赛事进行全面的营销,这种行为不但使赛事商业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又造成了精品赛事资源浪费。据CSM数据显示,2014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在CCTV-1/5新闻频道直播的33个中心城市收视率为1.25%,收视份额占该时段总量的22.8%;全国网总收视率为0.54%,较前一天增幅80%。体育作为电视转播的类别之一,在中央台的转播比重处于中等位置,但是在省级上星频道及市级频道中,却处于较弱地位,在省级上星频道中,体育的播出比重仅占总转播时段的0.83%,与电视剧占整个转播时段的15.57%、新闻时事占时段比重的12.38%、专栏节目占时段比重的18.44%等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电视转播,赞助商品牌影响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但与夏季项目相比,冬季项目电视转播在影响力数字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造成大部分品牌在赞助冬季体育赛事时频率不高。

2.4冬季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教育欠缺

第15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问题对策河南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增强,体育消费进一步兴起,体育市场逐步繁荣,体育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关联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拉动辐射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其辐射作用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浙江省2000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每增加1万元体育产业的总产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2.71万元,表明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乘数效应。体育产业也易于和其他产业组合形成体育旅游业、体育传媒业等边缘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体育产业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将有较快的发展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其弹性值大于1,这反映在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上,显然其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从体育的消费需求看,其对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变化非常敏感,是一种近似奢侈品的需求,这种高弹性使得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会给体育产业带来较快的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大潜力的朝阳行业。体育产业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与其他产业相比属于典型的无烟产业。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体育产业自身发展中还存在诸如产业整体规模小、商业化运作水平低、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小等问题。而河南地处中原,属于经济不发达省份,体育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探讨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寻求体育产业发展的途径尤为必要。

一、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消费意识滞后,对体育产业认识不足

河南省是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又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据资料显示,1999年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占河南省GDP的30.20%,河南省体育产业占第三产业总值的0.37%,仅占省GDP的0.11%;1999年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各占总人数的82.1%和17.9%,较多的农业人口使得该省居民在人均收入、消费支出以及对体育消费的认识等方面都较落后,影响了该省体育产业发展和产值的增加。另外,长期以来该省体育事业按照福利事业的模式运作,体育事业的管理多采用行政手段,缺乏经济手段,政府对院校体育产业投入量偏小,投入渠道单一,缺乏对体育产业的准确定位,否认它具有创造价值的经济属性,造成对体育产业认识的滞后。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落后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目前,河南省还没有专门从事培养体育经济类人才的院校,虽然个别院校开设了与体育经济相近的专业,但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大量实践型体育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而我省高校总数偏少、高等教育投资不足更加剧了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类人才的欠缺程度。目前,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人才的总量、质量、专业构成已成为制约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3.体育市场体系不完善

由于体育消费观的滞后和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不足,必然忽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一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势必忽视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生产体育产品的厂家不注重体育产品的宣传、以及对消费者进行消费咨询、培训和指导等工作,未能对体育的功能和效用做有效宣传,导致最终的经营失败。消费者对体育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期望,因此对体育消费的欲望下降,这种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流畅、闭塞的状态严重影响体育市场体系的形成,从而限制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4.缺乏河南省自己的品牌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的体育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调查发现,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没有一家河南省的知名品牌,到处所见的不是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就是国内其他省市的李宁、英派斯、澳瑞特等著名品牌产品。省内多是一些机械制造厂或一般服装厂组织一些来料加工,或模仿名牌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且售量很有限,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生产销售量很难掌握,影响体育产业发展。

二、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减少和消除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快培养体育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扶持体育用品市场,积极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广告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大力倡导健康的体育消费,引导群众树立“社会要小康,身体要健康”的新观念。完善体育服务结构,满足居民多种体育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各行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体育市场开发,投资体育产业。有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的运动项目,积极探索职业化道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规范的职业化运作。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的单项协会、职业俱乐部法人实体化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实行法人治理制度。

探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利用率,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开发使用现有体育场馆及其所有的土地等资源,完善体育场馆必要的相关设施和功能,发挥其竞技比赛和健身休闲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充分吸纳民营资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进行市场运作,努力把体育产业做大做强。

2.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培养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

体育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最根本的一条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切实做好体育产业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我们要根据国内外经验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途径:一是充分利用体育院系,有目的地在相关专业中开设工商管理类、旅游类课程;二是有目的地在经济院系开设体育管理类课程;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培养体育经营、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业等复合型人才,为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备力量;三是开办培训班,对现有体育经营管理、体育旅游经营人才进行经济、管理、体育旅游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可吸纳一批经济类管理人才进入体育产业,充分利用省内现有的人才资源。

3.挖掘河南传统体育资源,推动体育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于组织大型体育赛事。另外,中原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文善舞,田径、球类、武术等项目是我省的传统体育项目,此外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承载着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又是少林拳和太极拳的发源地,这些都是体育特色旅游难得的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河南省的传统体育优势和资源,使少林寺引发的体育旅游和少林武术引发的体育培训更好地结合发展,并针对我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市场开发,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抓好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培训和竞赛工作,以登封少林寺和焦作陈家沟为依托,创造体育旅游品牌效应,同时定期开展大型表演竞赛活动,继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流大赛、安阳林州国际滑翔伞比赛、信阳龙舟赛、济源篮球赛、等具有河南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建成一批群众体育活动的“精品工程”。加大体育旅游的宣传,尽快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安全可信的河南体育休闲、娱乐旅游新形象,让更多的人走进河南,以体育旅游产业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4.大力发展学区体育产业,使其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区体育是为适应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要求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新型社区体育形式,它以一所或几所相对集中的学校为中心划分地区范围(可跨行政区域),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居民为对象(包括学生),通过有效利用学校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这一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其硬件建设、改造和实施的各个阶段,以及学区体育开展活动时的诸如俱乐部、会员制等形式,都可以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一个拥有齐全、完美学区体育设施的社区,提升了社区品质,优化了社区环境,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学区体育以其特定的地理区域和文化内涵,在整个社会中凸现,通过学区体育的发展可以逐步形成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从而增加社会体育人口,提高社会体育消费总量。因此我省要大力发展学区体育模式,使其成为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李明:体育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建设童莹娟: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与产业特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5):378-380

[4]刘丽左晓瑛: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存在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9):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