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产业调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 发展状况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三大支柱之一,在形成产业化的道路上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学校体育为保持其应有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走产业化道路,多方面筹集资金,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是保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新观念。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性质,产业项目必须体现和发挥各自的优势,针对资源的特点,通过恰当的管理方式,积极地开发相关市场,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产业。
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高校体育产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高校体育场馆、器械设备较为完善,而社会上的体育健身器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校在非教学时间有组织地、合理地对外开放高校的体育场馆,吸引社会人员到高校来进行体育消费,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而且会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高校体育产业拥有较高的人才优势。高校拥有各类体育专门人才,又有众多的大学生群体,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我国高校在教学、训练、科研、健身、裁判等方面拥有体育界高学历人才,他们处于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是体育事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掌握先进的理论方法、专项运动新技术、新战术,能研发出先进的运动训练竞赛设施、装备,他们在体育产业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 高校体育产业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体育人口增长越来越快,体育消费人口呈上升趋势,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高校有一批喜欢体育运动、收入相对稳定、有余暇时间的教师,而大多数教师都有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消费的主体,他们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超前体育消费意识。
二、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1.体育化市场结构不完善,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由于相应的管理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产业政策支持,高校体育市场的经营主体投资行为较为盲目,高校体育市场难以得到有效的规范。从笔者调研情况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建设非常滞后,未能依据经济规律和高校体育特点全面、系统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各门类、各层次相应的产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主管部门的协同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结构,缺乏对体育产业进行有力、有效、有序的调控和监管,这已成为制约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2.缺乏产业化运作环境。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近年来有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受过去长期计划经济和全国体制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真正以产业化的形式立足于市场。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运作资金的投入,有赖于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政府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体育消费群体,很多居民缺乏积极的体育消费的观念,这种大的环境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走向产业化的进程。
3.居民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薄弱,致使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狭小。
体育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巨大的体育需求,依赖于居民积极的体育消费行为,没有稳定体育消费群体就谈不上体育产业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在校师生及周围居民体育消费的观念和体育消费能力息息相关。
三、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1.充分利用高校的体育资源。高校在发展体育产业时,要立足于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发展体育产业,一要把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与实现体育事业的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结合起来。二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与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三要把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经济体育日趋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四要做到高校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一方面要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借鉴其他成熟产业的成功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他产业给予高校体育产业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2.寻求适应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高校体育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它既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特有的情况。因此,在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时,即要灵活,多元化发展,同时也要考虑高校本身的自身利益,不要为达到短时期经济的增长而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所以在制定经营模式时,每个学校都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尝试,以达到学校和社会的完美结合。
3.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高校体育消费人口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广大高校师生们更能理解体育产业这一“生命产业”的内涵。以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和推行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高校体育产业将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4.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当前高校体育市场尚未发达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全部依靠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政府部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和行政协调能力,应当在高校体育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科学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强化政府财政支持和体育公益金的投入;打造高效、低廉的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主动地去培养高校体育市场,扩大高校体育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同时,加强高校体育产业的各项有关法规的制定;形成国家、社会、高校体育产业的长效机制;抓好我国高校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校体育市场管理法制体系,建立更为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督机制,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玲.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关键词: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168-04
为加快推进体育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关于开展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9〕53号)精神,以及淮安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我校抽调精干教师组成调研小组对江苏省体育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并对我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取得了促进专业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一、体育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
我校作为一所以体育职业教育为特色的体育运动学校,专业特色鲜明,以举办体育职业教育,为区域体育产业培养体育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现开设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运动训练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主要对应于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培养、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体育服务与管理是我校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对应于体育产业,紧紧围绕市场办学,选择市场化程度较高、就业前景较好的体育项目,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面向大多数学生服务。根据“优化传统优势专业,加快发展新兴专业”的要求,迎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到来,增强体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二、区域体育产业结构现状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十一五”以来,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0.68%到2009年的0.9%左右,绝对数字从140多亿元增加到280亿元左右。“不过,这个比例和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都能占到2%以上,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所以,我们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江苏省已初步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装备、场馆服务、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和中介咨询等七大门类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江苏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十二五”规划),江苏的体育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到2015年,建成体育强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10个省辖市建成体育强市,9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体育强县(市、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江苏体育“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江苏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同时给我校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根据“产业与专业互动理论”,江苏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给我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表1与表2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我校专业设置(竞技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培训业)与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吻合;②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中的主体:体育装备(用品)、场馆服务、中介咨询,在我校专业方向上还未涉及;③我校的专业方向拓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1.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行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的项目设置是符合2014年江苏省第18届省运会项目要求的,但江苏省的一些传统优势项目还没有开设,作为第18届省运会的东道主,要实现进入前6名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把专业做大,增加运动项目的设置。
2.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体育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表4。
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体育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下,“-”表示产业需求大于学校现有培养学生数,“+”表示产业需求小于学校现有培养学生数:
(1)体育竞赛表演业。①武术:产业需求49人,学校现有35人,吻合度为“-14”;②跆拳道:产业需求45人,学校现有43人,吻合度为“-2”;③舞龙舞狮:产业需求10人,学校现有26人,吻合度为“+16”。
(2)体育健身休闲业。①健美操:产业需求63人,学校现有41人,吻合度为“-22”;②游泳:产业需求88人,学校现有41人,吻合度为“-47”;③羽毛球:产业需求12人,学校现有28人,吻合度为“+16”;④高尔夫:产业需求21人,学校现有10人,吻合度为“-11”。
(3)体育培训业。①休闲篮球:产业需求10人,学校现有42人,吻合度为“+32”;②健身:产业需求48人,学校现有26人,吻合度为“-22”。
通过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2012~2014年人才需求与学校现有学生数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项目设置基本合理,大部分呈现“-”现象,即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②对市场化程度高的健身、健美、游泳、高尔夫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还需增设体育舞蹈、乒乓球等市场需求的项目;③对出现“+”现象的篮球、羽毛球、舞龙舞狮项目,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可考虑让学生转项。
(4)体育彩票销售业。目前,我校在省内唯一设置了体育彩票销售方向的专业。学校高度重视对江苏和淮安体育彩票业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体育彩票销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①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快速发展,2011年,江苏体彩创下年销售141.73亿元、实现全国体彩“六连冠”的佳绩。淮安市体育彩票销售额2011年达到6.4亿元;②没有专门培养体育彩票销售人员的机构。从事体彩销售的都是由社会人员,职业化程度不够,专业性不强,销售质量不高。
通过对体育彩票市场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彩票市场人才需求旺,体育彩票销售专业也必将更加兴旺。我校现有的22名学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校体育彩票销售业培养方向是正确的,既切实可行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调研结论与专业发展建议
专业结构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必然被其带动而发展。随着江苏省南京市举办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和2014年淮安市承办第18届省运会,江苏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1.调研结论。①我校专业设置(竞技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培训业)与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吻合度较高,但还需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把专业“做强”;②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体育装备(用品)、场馆服务、中介咨询等三个方面在我校专业方向上还未涉及,与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这三大类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因此,在专业方向上还需进一步拓展,把专业“做大”;③制约我校专业“做大”的瓶颈是:实训基地(场、馆、器材)规模偏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专业发展建议。①“做强”现有专业的途径是:深化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②“做大”现有专业的途径是不断拓展专业方向。按照以下原则壮大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围着市场转:市场?圮学校;专业围着产业转:产业链?圮专业群;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职业岗位(群)?圮课程”;③解决制约我校专业“做大”的瓶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一定要扎扎实实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具体途径有:首先,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其次,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水上、高尔夫、体育彩票竞彩实训基地,改造游泳、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等校内实训基地;再次,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重点建设富士康游泳馆、常州金沙湾高尔夫、淮安英派斯等校外实训基地;最后,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实现实训基地全天候开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适应性主体;主体适应性;产业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JL067)
作者简介:刘凌霄(1971-),河南上蔡人,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58―03
收稿日期:2008―06―05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区域经济能否稳步快速发展,并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能在其演化中形成合理化、高度化的结构(喻新安等,2007)。但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缓慢,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伴随低度化进程的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政府利用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断进行着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有许多问题。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看,不仅区域之间存在政府产业政策的相似性,而且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业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政策效果上看,重复建设或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仍然很严重,甚至变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顽症。如何能够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使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能使产业发展和演化以市场选择为主,也可以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区域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不断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实际上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的成果上看,我国学术界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使用的方法上不尽相同,也有些不足,但研究的内容很丰富。如有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从主导产业的选择角度人手(江世银,2004),把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结合起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有从中国经济结构宏观调整角度人手(林善炜,2003),利用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的方
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问题,找出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解决办法;居占杰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并针对目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青、李文军、郭金龙等合著的《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一书,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历史与逻辑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主要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升级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展的历程和作用、缺陷的研究;三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或重复建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研究;四是对产业结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五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的研究。
可以看出,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还是针对具体区域、具体产业的实证分析,而对结构演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对产业政策的作用有限性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而且,在理论研究的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着问题。如重视统计方法描述而强调产业结构的演化在宏观上的表现,缺乏系统的分析。对宏观上产业结构的状态与微观产业活动的联系分析,特别是对作为产业结构演化基础的作用分析,甚至把统计方法当作从微观向宏观跨越的唯一途径或唯一手段。在研究的视角上把区域产业结构看作是开放的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的更是少见。特别是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看作是具有活力(Active)的和具有适应性(Adaptive)的主体的研究还不够。实际上,当产业企业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的“活”的主体时,单纯依靠统计方法是难以准确刻画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真实轨迹。
二、复杂适应系统一研究区域产业调整的新视角
面对上述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是霍兰(Holland,J)于1994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成员看作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Agent)。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以此来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演变出来的,这就是CAS理论的基本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通过改变产业主体行为的选择路径,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政府作为产业调整主体,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引导,具体的引导对象是产业企业,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王云平,2007)。对于区域政府来说,能否通过调整达到产业结构演化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不直接取决于区域政府干预的愿望,作为产业结构演化的主体――企业来说,他们的选择行为,准确地说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决定着产业结构演化的直接因素。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产业主体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进行选择,以及产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完成产业结构的演化看,市场之外的力量无法左右产业布局。可以说,区域产业结构反映的资源流向和配置,是通过产业主体的自我选择实现的,区域产业要发挥区域优势来满足市场需要,并形成区域产业之间的联系,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产业主体自组织的结果。产业之间、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是产业及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演化的动力,在产业主体的自组织、自适应过程中完成产业结构的自我优化,所以,产业演化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是产业主体自身和环境及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
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我们认为,产业结构调整
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代表不同利益的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三、适应性主体与主体的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实质上是适应性主体,关于适应性主体的基本认识是理解“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重要前提,如同主流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汪安佑,2007)作为解释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一样,要逼真地解释经济现实,必须首先对适应性主体做出合理的的注释。
(一)适应性主体的内涵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是适应性主体,而不简单的是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方面,适应性主体是指复杂系统中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具有适应性规定的主体在其行为过程中,以其适应性为特征。从复杂系统思维的角度看,所谓适应性主体的内在规定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性主体蕴含着主体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是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是一个带有哲学思辩的概念,从广义角度来看,主体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客体是指受动的、被动的一方。人的主体性概念意味着人是进行自我运算、有思想、有意识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自主选择、策划和创造能力的主体。而当确立了人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也就具备了。所以,适应性主体首先意味着主体本能的渴望生存意识已经上升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生存的利益需求使主体具有了在其与客体的关系中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这种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就是主体的主体性。其次,适应性主体是环境依赖中的主体,也就是说,所谓适应性主体的主体性不仅意味着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同时也意味着主体是在环境依赖中存在的主体。对于只能在与环境的依赖中才能生存的主体来说,适应性主体会与环境或其他主体之间进行反复、相互的作用。
第二,适应性主体的意蕴包括主体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适应性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是明确的,并且有着强烈的主动性或能动性。为了生存和发展,主体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渴望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行为推动力或惯性,行为目的的选择和行为过程的意志力无不体现主体的自主性意识。其中,适应性主体的利益追求是最基础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表现。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而言,其作为适应性主体的行为目的性和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追求和行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主体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规则,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
第三,适应性主体还包括主体的社会性和反应性。适应性主体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是他的适应性,但具有适应性特点的主体是与其他适应性主体在共生的环境中实现行为选择的。从自主性、环境依赖性、目的性和主动性等主体性出发,复杂系统中的主体所有活动的意义只有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曾珍香等,2008)。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反应,一方面说明主体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微观主体,是带有社会性的主体,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主体;另一方面主体生存和发展是在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和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的主体,反应性正是说明它是“活”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对主体的“经济人”假说不同(孟捷,2007),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对行为主体的理解,强调其复杂性和适应性,行为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复杂适应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构成系统的主体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性,具有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能够了解其所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状态或性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主体既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又有非理性的一面;既受理性支配来选择行为,又受其他主体行为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从主体与环境(包括系统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环境等,也包括由其他适应性主体所形成的环境)的互动性来看,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行为具有内生性,内生于系统之中。
(二)主体适应性
从复杂适应系统方法论的视角出发,适应性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单个主体之间的行为,而是复杂适应系统内所有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说主体具有适应性,就是说该主体具有相互作用的能力。
在适应性主体的适应过程中,适应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模式。区域产业主体要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中保存自己和发展自己,首先要具备适应环境选择的应变力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以不断调整规则和保存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应性主体在刺激一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当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变化时,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而改变自己以往的规则,以适应变化,从而保持自己利益的实现。
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局限性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主体适应性选择下共同作用力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主体就如同网上的节点,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线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个主体的行为既会影响到其它主体的行为选择,又受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由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为主体目标函数种所包含的变量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行为上的差异,竞争还是合作、协调还是背离不仅仅取决于对自身行为的利益预期,还取决于对其他主体行为结果的预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基于利益的主体适应性,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原因,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基础。产业政策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产业政策在改变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制定是根据既定的信息,而政策的执行面临的又是一个由适应性主体组成的变幻莫测的世界,政策目标与适应性主体目标之间上的差异、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结构上的不同,将导致产业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由于以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并没有把产业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及相互联系重视起来,忽视了作为产业调整主体的适应性、主动性,也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中的滞后性和作用的有限性。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建议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特征是源于利益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环境的依赖性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地方政府参与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践中,一是所制定和执行的产业调
整政策要以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性为依据,重视在制定和实施产业调整政策时与其他配套政策相结合,发挥“一篮子”政策的综合作用(约翰・威廉姆森,2005),这些配套政策应包括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等,为确立产业主体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创造政策环境,以此使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主体能够有积极的适应意识;二是在制定和执行产业调整政策中,要重视对产业企业利益追求的正当性给予的支持鼓励和保护,使产业政策能够以诱导主体利益的追求为前提,使产业主体关注产业结构变化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培养产业企业的主动性和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三是要努力为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产业企业提供公平、宽松、和谐的产业运行环境,积极维护产业发展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让市场选择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下大力气营造政府调控下的产业发展模式良性运作的基础条件。在产业的“进入”和“退出”问题上,地方政府要尽快消除障碍,对制度和体制因素形成的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壁垒要尽快拆除,特别是那些垄断性较强领域的产业“进入”壁垒(李平等,2007),为区域所有的产业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那些具有高成长的产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贡献他们的力量。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对那些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存在过度竞争的产业企业进行调整,不仅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也要用政府的力量遏制其生存和发展,保证优势产业能够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完成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目标。
盘锦市现有180万亩阡陌相连的水田,且稻作历史悠久,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水稻是盘锦粮食生产中高产稳产的优势作物,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盘锦市水稻生产现状
1.水稻生产能力较强
盘锦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细粮生产基地。平均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占全市粮食面积的90%以上,平均亩产600kg左右,年产量5亿kg。盘锦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主体品种明确,品质有改善
近年来,盘锦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培育和应用了一批丰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系列品种,以辽粳9号、辽粳294、盐丰47、盐粳68、沈农265、辽优5218和屉优418等为主体的高产优质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持续稳定增产效果。
3.稻作技术基本成熟
盘锦历来十分重视稻作高产高效实用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中“三农”密切协作,优势互补。为了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粮食品质,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十项实用新技术和新举措。即:推广水稻园田高台育苗技术,推广水稻无纺布育苗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及配套技术,推广超级稻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和完善机防队伍(全市达到25个),推广“三米”生产技术,推广水田“三旱”整地技术,推广水稻机播、机插技术,推广稻田养蟹技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把十项技术推广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县、乡、村、户、地块,并把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抓出成果,抓出实效,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促进了水稻栽培技术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实现了高产稳产。
二、水稻生产与品质优势
粮食生产居盘锦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首,优质水稻生产又是盘锦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对于盘锦来说,“生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抓粮食生产、抓优质米生产。优质米产业是盘锦农业“十一五”期间重点资助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后劲的战略性举措。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与优势:一是区域比较优势。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城乡居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势头;二是自然资源优势。盘锦光、温、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适宜于常规和杂交粳、糯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发挥优质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品质优势;三是品种选育优势。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坐落在盘锦,该所是以水稻育种为主的科研单位,具有较强的新品种(系)、新组合选育与开发能力,已成功地培育出有较大影响的辽盐、盐粳、盐丰等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四是栽培技术优势。盘锦具有较好的“三农”协作基础,在稻作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上做了很多工作。近年来,在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蟹田种稻技术、无公害稻米生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部分技术措施已经在生产上示范应用。
三、盘锦大米与五常大米的比较及分析
1.五常大米的总体情况
据联合国大气本底监测站设在五常市境内龙凤山水库的检测点证实,这里的气候环境得天独厚,常年活动积温2700℃左右,无霜期130~140d。而且,不同于其他稻田的地下水灌溉,五常市有大小河流200多条,稻田属河流灌溉。五常稻作区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口盆地,像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C”字,水稻灌浆到成熟的8月和9月,盆地内气候最为适宜,使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真正的五常大米,不白,不好看,但好吃。一碗米饭折到另一个碗里,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这是支链淀粉含量高的优点。之所以反复强调五常大米的生长条件,是因为其地域的特殊性,“即使同一品种,采用同一技术,出了五常地域改种到其他地区,其品质都将发生变化。曾有专门部站就此问题做过调研,结果发现即便与五常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区,也只有极少数地方能种出与五常品质类似的水稻。也因为这些特殊性,五常大米“好吃”在民间广为传播。但真正让五常人意识到“五常大米”这个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米袋子上开始印上产地,由粮贩子带到全国各地,第二年又来了更多的粮贩子购五常米,而且愿意出比一江之隔的区域更高的价格。如同当下时尚人群手中的“LV”LOGO一样,当年“五常大米”4个字就是一袋子大米“身份的象征”。由于造假猖獗,五常大米品牌严重受损,价格甚至一度比周边地区还要低。
2.五常大米存在的问题
如何保护五常大米的课题浮出水面。在哈尔滨市工商局的建议下,五常市成立大米协会,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产地证明商标。彼时,正是五常市的小作坊式米厂纷纷提升加工能力,开始转型为加工能力为50万t以上米企的时期。在大米协会的积极宣传和米企自身需求的相互推动下,证明商标的申请成倍增长。两年后,五常市使用该商标的米企达到200余家。
然而,申请难,监管更难。关于证明商标的指向性,现任五常市大米协会总结了几点:区域覆盖性、区域名称保护性、品质的特殊性、地位的垄断性和手续的完备性,这5条缺一不可。但显然,在过去10年间,这些“门槛”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纸空文。在某些善于“用白萝卜刻公章”的人看来,在米袋子上加上这个标志太容易了。一时间,五常大米袋子遍地都是,但大多装了其他地方的米,每斤便宜几毛钱,口感差别却很大。一次,五常市绿办的工作人员去外地参加展会时在展馆外的地摊上发现,连远在山东的小作坊,也敢在米袋子下面一边印着明晃晃的“山东济南××米厂”,一边在上面烙上“五常大米”四个大字。据介绍,证明商标并非一经批准就可以终身使用的,而是要每年一检。然而,自2009年的证明商标年检开始至今,也只有几十余家企业主动提出申请,而通过年检的也只有三十几家。”也就是说,至今市面上流通着的200多个印着证明商标的品牌,绝大部分是在“违规使用”。
3.盘锦稻米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盘锦水稻生产能力较高,总量供应较为充裕,但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稻米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稻米产、加、销产业链严重脱节,没有形成盘锦米业应有的整体优势,致使盘锦大米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影响米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受面积不能再增加,大幅度提高单产的可能性不大的限制,加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都将受到洪涝、干旱灾害的威胁和病虫害的影响,所以,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难度很大。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受技术和管理水平制约,农业生产中水、肥和农药等投入品的利用率比较低,浪费现象十分惊人,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组织化程度又比较低,订单农业也比较少,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较低,部分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名牌产品,农民销售农产品基本上还是直接面对大市场,风险较大,利润很低。四是加工粗放,品牌意识淡泊。就稻米产后而言,纵然稻米加工企业较多,但由于加工能力弱,市场意识不强,产品不能够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在国际、国内贸易中仍以“大路货”居多,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米品牌,甚至也有一批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品牌出现,但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加工不精、包装粗糙等种种原因,档次明显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稻米品牌化与抢占市场的着力点与出路
盘锦市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之一。2007年,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当年,大米加工企业由原来的80多家增加到200余家,盘锦大米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盘锦大米市场无序竞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侵权仿冒情况越来越严重。为有效保护盘锦大米这一金字招牌,2009年,盘锦市工商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切实维护该市70万稻农的切身利益。
在出台《盘锦大米地理标志实施管理细则》的基础上,盘锦市大米协会起草了盘锦大米驰名商标保护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大米加工企业吸收为协会会员,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书,发放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证。现有120多家较有影响的盘锦大米加工企业符合盘锦大米的生产要求,其生产销售的大米占该市销售总量的80%以上。此外,为解决盘锦市稻米品牌较多的问题,盘锦市工商局研究制定了品牌整合办法——凡是盘锦市所产大米,统一使用盘锦大米品牌。企业在设计大米包装时,以盘锦大米为母商标,以企业品牌为子商标。该办法实施后,盘锦市大米协会会员企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品牌整合。
盘锦大米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盘锦市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在做强做大稻米产业上做文章,帮助企业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该局有针对性地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全国性的经贸展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盘锦大米。2009年,盘锦市工商局利用工商局网站这一快捷、便利的平台,宣传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会员企业,使盘锦大米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工商机关还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盘锦大米精品销售网络覆盖面,在市内主要街道建成盘锦大米精品一条街,并在多个省区市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网点,盘锦大米在全国各大高端市场的销售份额逐渐增加。
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盘锦大米价格不断上涨,农民获得丰厚收益,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9年,盘锦市每千克水稻价格为2.5元,比2005年增加0.6元,粳冠等品牌精品大米每千克销售价高达40元,盘锦市70万稻农增收6亿多元。当年,在辽宁省驰名商标企业市场价值评估活动中,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辽宁省最具综合实力的驰名商标”称号,品牌价值达23.5亿元。目前,盘锦大米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粮食市场最畅销的品牌之一。
五、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1.具体的建议
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必须以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四者统一为目标,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兼顾为原则。以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达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丰产性较好、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为核心技术,加大优质品种的选育、扩繁与推广应用力度,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选择并建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依照优质无公害稻米技术标准组织规范化生产,采取科研、推广、加工、营销通力合作的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实行“订单生产”。组建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龙头企业,带动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化的发展,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上,尽快实现“质”的突破,由过去主攻高产转变为以优质为重点,以高效为核心,兼顾高产,逐步过渡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快盘锦由产稻大市向产米强市的跨越。
(1)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专用生产基地。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分品种连片布局,统一社会化技术服务和机械化作业,建设好优质稻生产基地。
(2)实行标准化栽培,确保稻米品质发挥。要提高稻米品质,在选用优质稻品种的同时,必须根据品种本身特性,按照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实行优质栽培,充分发挥优质稻品质的优势。根据近年实践与最新研究,优质稻保优栽培措施应重点抓好播种期、肥水、病虫草害、收割等关键技术环节。
(3)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稻米精细加工可以增值,实施名牌战略更为重要,名牌才能卖出好价钱。因此,要发展盘锦优质米业,必须实施名牌战略,采取横向联合,全面开拓市场,扩大盘锦稻米市场占有份额。当前,关键是培育和扶持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改变目前盘锦稻米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低水平、粗加工的状况。把稻米加工从服务加工型向产业流通型发展,组建大型的、设备一流的、工艺先进的稻米加工企业,在用足用好已技术改造的稻米加工厂的同时,新建一流加工流水线,建成由原粮到分级小包装流水生产线,提高优质米精深加工工艺,为创名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具体措施
优质稻米产业是一个崭新的事业,农技部门创业,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呵护。
(1)加强组织领导。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稻谷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粮价持续走低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充分利用开展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加快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化。在发展初期,依靠行政推动力量,搞好规划,组织调查论证,制定产业发展目标、计划、任务和具体措施,快速推进盘锦优质稻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2)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随着中国粮食生产融入WTO,稻米需进入国际大市场和全球大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不解决好粮食出路的问题就难以适应大环境。
关键词 对外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技术进步、政府管制放松、运输、通讯及仓储成本降低等条件的推动下,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产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某些产业虽然在规模和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总体仍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因此,我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战略以及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国家谋取更大的战略利益。对外投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一种重要升级手段和方式,如何制定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外投资政策受到的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一、对外投资与产业升级
1.资源补缺效应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必然会涉及到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从海外获取投资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减少投资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产业结构能在克服资源短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的良性循环。
2.边际产业转移效应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逐步衰退。如果生产要素不能及时从传统产业中转移出来,势必削弱了产业升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延缓产业升级的速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向海外转移尚可利用的边际产业,使传统产业在投资国市场顺利退出,而不至于造成社会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能获取高于国内收益水平的海外投资收益,极大地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3.新兴产业成长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技术寻求型投资,是促进新兴产业良性成长的极为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边际产业转移到海外,为投资国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空间,因而拥有更为丰富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打破技术先进国对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更加直接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再迅速传递到投资国内,能极大地提高国内技术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二、国际产业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
1.产业转移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的产业体系逐步深入到全球范围内,产业的竞争已经突破国内狭隘的市场和资源约束,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战略选择,这样加剧了产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延伸,形成了国际产业体系。任何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受到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2.产业升级全球化
国家间通过跨国公司相互交叉投资,使产业资源的跨国流动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联通和互相制约的全球产业网络体系。通过这种国际产业一体化网络,使产业的每个环节随技术进步而调整,从而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
三、我国产业结构及对外投资现状分析
1.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具有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这其中表现为一方面,基于我国劳动力丰富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部分产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类型,这其中包括纺织、食品和轻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发展比较成熟,并具有过剩的加工能力,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性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另一方面,我国还有一些产业,包括以863国家科技计划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这些产业包括航空航天、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方面。
2.我国的对外投资现状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分布于:①采矿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投资;②交通运输、仓储业,主要是水上运输业的投资;③批发和零售业,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类企业的投资;④制造业,主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⑤商务服务业;⑥金融服务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投资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为了突破经营资源的约束,不少企业纷纷投资于资源开发业,资源类对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资源短缺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近年来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总体上讲,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高科技企业的比率仍然比较低。另外服务业项目中劳动密集型仍占主导地位,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比重仍较低在2005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中,占份额前4位的分别是商务服务、制造、采矿和批发与零售,投资总份额高达91%;在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占份额前4位的分别是商务服务、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投资总份额占72.8%。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大致表现为: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通过资源开发和加工贸易项目份额的增加,发展并形成以新兴服务业、商贸服务、资源开发、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总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制造业的投资,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关联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关联效应强的投资,结果导致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加大,总体效益低下。
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具体要求及对外投资策略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具体要求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主要基调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就是实现产业融合,即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利用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赢利模式、市场需求、产品性能、生产组织方式、资源消耗等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其增长在增长方式方面更加符合内涵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提供了共同的技术基础,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渐增强。尤其是作为信息时代主流的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其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出现了广泛的融合,而且信息技术产业正以其巨大的波及力和影响力逐渐融合和渗透到其他产业中。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通过以下过程完成的:首先,信息技术在某一产业的部分企业首先得到运用,信息技术与这些企业传统技术的融合,导致了产品市场特征的变化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因而这种融合的过程在该产业内的其他企业之间广泛地扩散,最终导致该产业全部企业的生产过程发生改变,因而完成了信息技术与该产业的融合过程。导致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过程得以扩散的传导机制源于人类模仿行为的作用。第二,信息技术在产业之间扩散,导致与信息技术相关联的其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使得这些产业普遍获得升级;所有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升级的结果,是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从而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个过程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模仿示范作用来进行的。在众多的产业中,绝大多数产业与信息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可以融合。产业之间模仿与示范的结果,是产业门类中的大多数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从而这些产业从低技术水平转向高技术水平、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低增长状态转向高增长状态,最后完成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的过程。
2.我国的对外投资策略分析
(1)加强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仍然需要依托于传统产业,并对其进行升级换代,这其中对于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对石油、煤炭、钢铁矿石等资源的需求依然非常紧迫,我国的众多企业也因国际间政治、经济问题导致的国际资源价格的上涨给企业经营及产业升级带来诸多的影响,例如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鉴于相关资源的稀缺性,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加大对国际资源型企业的并购与整合。
(2)输出国内较为成熟的产业。本国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取比较利益。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开始实行“投旧引新”的对外投资战略,即在开展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在日本国内集中发展相对优势更大的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欧美国家的新技术,促进本国经济技术革新,从而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具有多层次阶梯状的特点,表现为一部分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还有一些高技术产业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我国的纺织、食品和轻工等行业拥有过剩的加工能力,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属于“边际产业”,因此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梯的国家,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的国情与日本20世纪60-70年代的国情有相似之处,即存在着借助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正在进行的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发挥推动作用的客观要求。
(3)对外积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发达国家为保持其技术优势,总是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其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和扩散。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我国部分企业往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设立合营企业或兼并与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投资企业的发展。如中信公司在香港合资开设的亚洲卫星公司,赛格在香港建立了生产精密集成电路板的工厂(投资总额达3.12亿美元)为代表的技术型跨国集团等。
五、结论
我国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国家竞争优势,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然选择,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困难的,甚至会产生剧烈的阵痛,比如因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大量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对外投资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方法和手段之一,需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总方向进行制定和调整,但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对外投资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相关政策步调一致,才能真正完成,这是个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汪琦:《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传导机制》,《国际贸易问题》2004.5.
[2] 邓洪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产业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
[3] 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投资的产业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关键词:兵团;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
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及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兵团第三师共有15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师部驻扎在喀什市内,师市总面积80.4平方公里,人口21.3万人,其中汉族9.37万人,维吾尔族11.68万人,其他民族0.2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4%、54.8%和1.2%。兵团经济主要以大农业为主,农业人口15.05万人,占总人口的70.6%,棉花、林果业种植是兵团经济的主导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兵团不断深化改革,利用自身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兵团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转变。截至2012年年底,师市实现生产总值59.71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2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1亿元,同比增长44.9%(工业6.23亿元,同比增长27.7%,建筑业6.38亿元,同比增长67.8%);第三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23.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29.9%和35.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7.2、6.1和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2:18.6:26.2调整为50.8:21.1:28.1。
(二)金融支持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兵团第三师的金融组织体系目前以银行机构为主,保险公司少数机构涉足,证券机构还是空白。近年来,随着兵团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兵团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兵团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日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金融对兵团的网点建设和信贷投入逐年递增。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文件,将兵团第三师纳入了喀什经济开发区区域范围,对加快兵团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截至2013年7月末,兵团各农牧团场有银行机构网点14家,自助设备485个(ATM机、POS机,转账电话),从业人员116人。目前,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已进驻的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截至2013年7月末,兵团第三师各项存款余额77.99亿元,较年初增加6.16亿元,同比增长14.66%;各项贷款余额15.84亿元,较年初增加2.18亿元,同比增长27.63%。
二、金融支持兵团产业机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
1.兵团经济结构发展不均衡
团场经济是以现代大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军垦农业经济,目前团场的经济结构中,农业仍占据首要地位,第二、三产业的占比较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55.2:18.6:26.2调整为2012年的50.8:21.1:28.1。
2.政企不分的经济管理体制导致团场负担不断加重
团场具有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性,长期以来自行管理团场的一切事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但团场没有地方建制镇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因此没有独立的财政收入,各项费用支出往往以支定收,通过行政摊派手段过度征收所属企业、联队利费和耕地收费,最终变相转嫁到承包土地的职工身上,加重了所属连队和职工的负担。
(二)金融支持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
1.兵团所处的地理环境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
兵团第三师各团场多处在沙漠边缘,且分布分散,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以图木舒克市周边五个团场为例,距图木舒克市最近的团场12公里,最远的团场50公里,53个团中最远的连队距团部38公里,团部距图木舒克市50公里,这样长距离的团场分布使得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经营各项业务的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设立网点更为谨慎。
2.兵团产业机构发展格局制约金融业的发展
兵团第三师是以大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农业占GDP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50%以上,由于农业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特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收益高、风险低的行业;第二产占比不足10%,涉足行业单一,新型行业发展缓慢,粗放型加工较多,缺乏高附加值工业,且地处偏远,工业发展基础较差,对金融信贷资金缺乏吸引力。
3.兵团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目前,服务于兵团第三师的金融机构仅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是空白。金融服务自助设备严重不足,每百人拥有自助设备0.25台。虽然近年来农业银行投入了大量的网上银行、转账电话、POS机和ATM机等自助金融设备,但仍难以满足团场职工及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服务短缺现象严重。
三、加强金融支持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构建完善的兵团金融体系,可有效调整和优化兵团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对外开放,改善民生,实现兵团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金融政策,加强金融合作
对兵团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兵团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土地、税收、业务拓展上的扶持优惠政策;兵团应主动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在金融机构网点建设、授信等各方面指导制定一套符合兵团发展的金融合理办法,增进互信,扩大共识,有效推进资金供求的衔接落实;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支持兵团经济发展。
(二)建立多元化金融体系,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商业银行和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在兵团金融体系中的比例,大力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重点探索建立兵团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将兵团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中小企业,有效解决兵团金融供给不足,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密切关注国家及对口支援城市对兵团的支援项目,做好配套信贷资金支持。以对口援疆的国家政策为抓手,加快组建各类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师、团级担保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农户贷款担保体系,解决贷款投入的后顾之忧。
(三)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上市企业
兵团应加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非金融企业作为债务融资工具的工作,围绕降低融资成本,灵活融资方式,释放担保资源,积极发展短融、中票、私募债、公司债和企业债等多个融资品种,推进信托、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的应用。加快发展创司建设,助推企业上市,对市场前景好、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型优质企业,积极开展上市引导和培训,为兵团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融资保证。
(四)调整保险产品结构,加强保险对兵团产业发展的支持
兵团要加强与各类保险公司合作,促进保险支持兵团经济发展。一是保险业要参与市场竞争,走改善经营效益的转型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三是调整险种结构,扩大新的险种,开发适合兵团大畜牧业、大林果业等保险品种,支持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进口商品等,可以开发新险种,支持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四是加强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客户信息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推进保险业有效支持兵团经济发展。
(五)加强合作沟通,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力
关键词:金融支持;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24-02
一、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机理分析
(一)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市场经济中,金融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聚集资金的合理支配,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金融通过储蓄、投资等金融行为,使资金流量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产要素发生重新组合,最终影响产业发展趋势与发展格局,达到完成产业调整的目标。简单的看,其流程如下:金融―控制储蓄和投资―资金流量―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资金存量改变―产业调整完成。
(二)金融支持对产业调整的具体作用
1.从资源配置上看,金融支持中资源的重新配置是支持措施的核心目标,这个配置过程就是利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等改变资金流向,利用增量和存量的改变来实现资源重构,影响产业的格局。增量的调整是将资本注入到某个产业中,使其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该产业的生产能力,使之获得市场优势,实现产业扩大的效果。金融增量起到的是调节作用,其主要是引导金融市场的投资趋势,此时资金将流向优势明显或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最终带动该产业的产业链发展,成为某个区域的优势产业,这就改变了该地区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存量则是指在原有的资产规模下,对资本进行调控,使得资金在某个产业内部发生流动,从低效益到高效益,从低效率向高效率,从消耗性到生态化等方向过渡,使得产业内部的资源向着促进该产业升级的方向流动,改变产业的存量侧重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2.从信贷角度看,对产业调整的影响主要来自银行的调控作用,利用信贷措施将储蓄资金配置到各个行业中,具体包括生产信贷和消费信贷。生产信贷是利用资金流动调节增量,消费信贷则是鼓励跨时期消费来改变消费比例,从终端支撑某些企业和产业进行快速发展,达到产业调整的目的。另外,将融资作为目的的信贷则是,针对资本流动的增量与存量的调整,一方面信贷市场通过合理的选择使得资金流向发展前景好、技术优势明显、效益丰厚的产业或者项目上,一方面则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方便、丰富的融资渠道,从而保证产业结构向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之,金融支持是促进资源在不同行业、行业内部发生流动的动力源泉,其发挥的资金融通、资源重置的基本功能,进而改变某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反之某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就体现了该地区金融支持的重点,金融支持利用其对社会资本的形成、导向、信用催化、产业整合、风险管理五个机制影响着地区产业的调整,从而使其协调发展。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症结所在
(一)对新兴技术产业支持不足
在区域产业调整中,产业的发展多数需要信贷支持,信贷支持的方向往往影响资金在各个产业间的流动,决定了产业的发展前景。就目前情况看,一些地区的信用制度仍不完善,直接会影响信贷支持,弱化信贷在产业调整中的基本作用。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看,银行机构为了保证风险的降低,其投资结构呈现趋同化,优势产业得到的支持力度大,而新兴产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弱,大部分的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中成熟的行业,虽然保证了银行体系的风险降低,但是不利于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趋同化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反而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产能转化为产品就导致产品过剩,直接影响了产业效益,导致了一些企业从盈利转变为亏损,资金投入从优势变为劣势,反而增加了银行的投资风险。而一些新兴行业如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生态产业等获得的金融支持较少,影响了其发展,从某个方面看制约了整体经济的更新能力,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此种情况也影响了技术创新,因为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不足也从某些方面影响了技术创新,缺乏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不会获得绝对优势。
(二)对农业产业支持不足
农业是中国立国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而金融支持针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明显力度不足。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大部分区域农业产业所占比例较大,一旦相关产业发展不能跟上经济发展则会严重地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也就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设置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农业产品开发落后、科技转化缓慢等都是现实问题,而其根源就是资金不足。尤其是从农业经济的信贷来看,其贷款比例相对较低,虽然这些年增加了相关的投资,但是与工业或者其他产业投资相比仍然处在明显的弱势,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三)金融支持的产业导向作用不足
区域内资本市场发展较为落后,资本市场的规模相对小,且市场的功能性欠缺,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从而影响了其对整个市场乃至产业发展的支持,也弱化了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容易理解的是资本市场小,总体不够发达对于资金的配置影响也就相对弱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建不够完善,债券市场不发达,证券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就相对单一,最终失去了对资本市场的掌控能力,多数情况下只能对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支持,不能对大规模的资产重组起到作用,所以金融支持不能有效地调节区域内的产业重组与升级。
(四)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足
在金融支持中没有对中小企业形成一个有效的支持体系,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在发展中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其不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所以风险预期也就相对高,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项目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在遇到经济环境转变或者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承担这样的风险,而遇到发展的困境,从而影响其发展。
三、结束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经济手段,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其对资金的引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金融支持完全可以改变某个区域内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对于产业结构影响较大,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在未来的金融支持途径上进行全面的调整,大力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庞清静.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关键词:产业结构 金融资源 惠州
目前全球经济结构正处在大调整、大升级之中。惠州市也同样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把握机遇、成功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角度,探究如何以金融支持惠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惠州这几年经济增长迅速,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结构成长、演进的过程。目前惠州市产业结构状况如下:2010年惠州市GDP为17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5亿元,增长2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第三产业增加值604.8亿元,增长1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1%。三次产业结构为6:59:35。产业结构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二三一”的发展格局,第二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总量扩张较快,比重有较大提升,第一产业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惠州整体经济依然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2 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惠州产业结构优化不明显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调整应该表现为经济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最终上升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若用产业结构优化率ISR(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之和与地区GDP的比率) 和产业结构升级率ISU(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图1显示了1990年~2010年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到,惠州产业结构升级上升趋势明显,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却出现了下滑趋势,这主要是地区更多依赖工业发展的结果。
2.2 工业电子行业产品附加值偏低 工业增长成为惠州市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动力之一。201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电子工业和石化工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1%、36.7%。电子行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但总体层次不高。由于惠州电子行业大多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高端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从产业规模化程度来看,惠州中小企业众多,但缺乏支撑产品开发能力的产业群,缺乏在产品上下游形成以资本或技术优势为纽带的行业集群。
2.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且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2010年,惠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5%,与珠三角同类城市相比,比重明显偏低。2009年,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32%。而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量仍然较小,金融业比重只有11.6%,份额小于传统行业。
3 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不足
3.1 金融资源总量与地区经济实力不对称 2010年末,惠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87.5亿元,贷款余额1224亿元。其 2010年惠州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余额分别占同期全市GDP的120%和70%,距全省平均水平落后甚远;金融保险业也仅占惠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6%。可以用金融深化指标FD(FD=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GDP)来反映金融深化的程度,总量上衡量金融发展状况,从图2可以观察惠州近20年了金融发展的变化情况,FD指标在20年间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说明从金融资源规模总量来看,惠州金融发展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好推动作用。
3.2 银行信贷供应滞后于经济增速 按照经济增长和信贷供给的一般关系理论,贷款增长通常比经济增长高5~8个百分点。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惠州银行业人民币各项贷款平均增长速度虽然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但有5年时间贷款平均增速要低于同期GDP增长水平,表明信贷资金供给不稳定,起落幅度大。
3.3 信贷结构不合理 银行业机构业务开拓能力不强,缺乏对客户的市场细分,银行信贷向大客户、大额化、长期化集中的同质趋势持续加深,“抓大放小”和“重长轻短”现象突出。从贷款期限看,2011年10月,惠州市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85%左右,“重长轻短”两极化趋势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匾乏,与当前惠州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转型的内在要求失衡。
3.4 金融组织体系结构不合理 惠州市现有金融组织体系中以银行业为主。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业、证券业) 数量较少、结构规模偏小,业务范围狭小,远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从直接融资方面看,证券机构数量较少且规模偏小,无法形成有较强竞争力。投资银行、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空白阶段,这意味着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无法为惠州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直接融资。
3.5 现代服务业升级缺乏金融业带动现代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金融业发展会带动社会服务性中介机构的集群发展。正是由于金融业滞后发展,相关商务租凭、会计、评估、法律事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有限。
4 金融支持惠州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4.1 发展地方金融业,提高金融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 惠州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累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充足这一优势资源,促进已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自主发展,并通过增资扩股,扩大资本金,增加服务网点,增强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创新型金融组织。
4.2 配合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积极引导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 在明确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税收及其他地方政策支持手段,引导惠州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新兴产业与重点培育产业。另外,政府可引导设立地方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4.3 积极培育中小金融机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惠州不缺乏大银行,但中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效率要高于大银行。所以,惠州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另外,还应积极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4.4 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条途径 利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支持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企业上市,为其解决融资难题,进而促进产业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能形成对间接融资渠道的必要补充。
4.5 建立区域间金融支持与合作协调机制 构建专门的区域金融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区域间资金流动、金融政策的协调,实现金融资源的区域融通,形成区域间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以此规划其整体产业布局有了现实可能性。惠州金融的发展可以考虑融入珠三角区域金融整体布局。
参考文献:
[1]文振新,支德勤.金融发展与经济适应性比较研究:惠州银行业个案[J].南方金融.2006(2).
[2]陶永诚.支持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产业发展研究[J].浙江金融.2009(3).
[3]洪强.黑龙江省优化产业结构中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8).
内容摘要:现代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三次产业结构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和产出比例。本文基于目前关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的不足和空白,从边际消费的视角审视并构建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关键词:边际消费 三次产业 结构调整 优化
边际消费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一)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在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控制理论、宏观经济理论而构建起来的,又被称作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它在研究经济发展、消费和投资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对三次产业发展的状况、结构和方向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反映,还能揭示出更多的经济内在运行规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公式行为为:
(1)
式中P为生产消耗系数矩阵,向量B=[B1,B2,…,Bn]S表示消费结构因素组成的向量,d为边际消费倾向,即MPC,H=(hij)为投资消耗系数矩阵,向量L=[l1,l2,l3,…,ln]S代表投资结构,k表示全社会的投资倾向,c和q分别表示自发消费量和自发投资量,Z0、ZF和ZM分别表示出口贸易向量、进口贸易向量和库存货物向量,F=[1,1,…,1]S,I代表单位矩阵。
(二)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整个社会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有多少用于消费的比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决定整个社会总体消费总量和增加幅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边际消费倾向值越大和增长幅度越快,代表整个社会的总消费额在增加,从而为更多的产业产出留下空间和驱动因素。从对公式(1)的计算分析中可以得出,当边际消费倾向发生变动时,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及三次产业部门各自产出的影响幅度,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部门产出水平X(s)是变量边际消费倾向d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产出的影响和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是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产出影响作用时常用的几个指标。
1.边际消费倾向对产业产出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会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产出产生影响,产业产出对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是用来反映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发生微小变动时的产业产量变化情况。用MMP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对三次产业产出的影响幅度,则有:
(2)
国民经济第i个部门的产出水平受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的变动幅度用MMPi表示,其经济学意义是每增加的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对第i个产业部门所产生的产品产量增加幅度,而MMP是由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率所组成的列向量,MMPi值的大小代表了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的紧密程度,也就是其产出与最终消费总量之间的关系。该值越大说明该产业部门与最终消费总量的关系越大,反之则越小,当MMPi=0时,说明该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与最终消费没有任何直接性关系。
2.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的引入,主要是出于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依赖程度。用MMAi(1%)来表示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出现1个百分点的变动时,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变动的百分点。如果1个百分点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所引起的某个产业产出水平变化幅度为0.01MMP,这时其可以表示为MMP(1%),即有:
(3)
式中MMPi(1%)表示第i个产业部门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出现1个百分点的变化时,其产出变化额度,另外还有MMPi(1%)=0.01MMPi。根据上述分析,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为:
(4)
该式的经济学意义是反映在边际消费倾向出现1个百分点的增加幅度情况下,国民经济中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增量份额在原产出中的比例和份额,从而可以计算和评价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于第i个产业部门产出水平的影响程度。该系数可以用来分析国民经济内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的响应程度或变化幅度大小,该系数的值越大,说明单位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该部门的产出水平影响程度越大。
我国三次产业产出中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和研究,本文选取了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来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对于三次产业部门产出水平的影响幅度。根据公式(1),需要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消耗系数矩阵P、消费结构向量B以及2011年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向量X(s-1)。生产消耗系数矩阵P是各产业部门因为产品生产而消耗的投入,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消费结构是指全社会消费总额在三次产业部门结构中的分配比率,从其发展变化趋势来看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上保持了相对稳定,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得出:
将上述三个变量数据代入到公式(2)、(3)和(4)中,可以得到2010年经济运行的相关指标:
单位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产出量的影响为: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边际消费倾向增量系数为:
以上生产消耗系数矩阵P、消费结构向量B、上一时期产出水平X(s-1)等因素变量可以基于统计资料而进行确定,所以在第s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发生变动,第s年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以上计算分析,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中三次产业产出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如下:
第一,三次产业产出水平变化率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反应均大于0,这说明增加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可以有效地提升国民经济三次产业部门的产出水平。但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每个产业产出水平的影响不同,第一产业在边际消费倾向提高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约467.04亿元的产出,第二产业可以实现约2876.04亿元的产出,第三产业可以实现约2137.35亿元的产出。
第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对于三次产业产出水平的影响也是不均衡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的敏感性要明显强于第三产业。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可以用以判断每个产业受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的影响幅度和大小。从计算结果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边际消费倾向产业产出增量系数分别为1.12%和1.30%,均大于1,这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每实现1个百分点的增加就可以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水平带来多于1个以上百分点的增加,而第二产业的产出水平增长速度要小于边际消费倾向增长速度,说明其产业性质具有与第一、第三产业明显不同的特点。
基于边际消费视角的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
根据国际公认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价值结构模式,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为2000美元,那么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应该分别为15.4%、43.4%、41.2%。而我国2010年的经济数据统计年鉴中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11.8%、48.1%、40.1%,如表1所示。从数字比例结构上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国际公认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这种产业结构不均衡的现状使得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遇到了瓶颈。所以需要以公认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使用三次产业产出水平和产业GDP增加值置换的计算公式:
将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转换为三次产业产出水平结构比例,转换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
(二)调整边际消费倾向促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边际消费倾向与欧美国家相比平均要低20-30个百分点。本文假设k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幅度,且k
解此方程组得:k=0.3,ε1=-0.0237,ε2=0.0237,这时优化后的差距最小,ε12+ε22=0.0011932422,于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
第一产业结构比例
第二产业结构比例
第三产业结构比例
从以上模型构建和计算结果上来看,当边际消费倾向提高30个百分点时,对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作用最大。这时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到6.78%,与原先相比增加了0.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到63.45%,与原先相比减少2.11个百分点,和目标值相差2.53%;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到29.77%,与原先相比增加了1.92个百分点,达到了目标值。2010年产业产出结构调整前、调整后及其与目标产业结构比例的差距如图1所示,其反映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萍,梁新潮.厦门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发展研究,2009(1)
2.高欣,申博.印度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6)
3.彭玲桃.内资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2)
4.肖黎,谭忠真,刘纯阳.金融危机下衡阳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
[关键词] 中美 体育产业 发展 比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开幕的临近,我国的体育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此体育发展的黄金盛期,中国体育产业将何去何从,将如何走出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背离的怪圈,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籍世界最发达的体育产业――美国体育产业的研究出发,探析及结合或解惑当前中国体育产业的困境,以期对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布局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一、美国体育产业长盛不衰的探究
1.美国体育产业的界定
美国是世界头号体育强国,也是世界头号体育产业大国,无论是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还是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都堪称一流,位列美国十大支柱产业之内。因此,体育产业已经是美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当之无愧的“新贵”,本文首先从其体育产业的界定出发,目的是理清错综复杂的体育产业链,找出它的主体盈利产业。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产业统计标准和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和的模糊性,美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很难界定,根据美国有关经济部门的统计,体育产业的范畴包括体育的商务活动和体育相关的经营活动。所以,从这层含义上看,体育产业是一个由许多特点各异的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体。从分类上界定,美国体育产业包括:职业体育产业、健身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体育用品产业、特许纪念品销售、体育经纪人(公司)等。
2.四大主体体育产业各领
职业体育产业、体育健身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用品产业是美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四大主体体育产业,成为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动机。职业体育是美国体育产业的亮点,也是美国体育产业中历史最悠久且至今仍富有巨大话力的一个领域,传统上分为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管理实行联盟制,即由参加联盟的各职业队的老板组成委员会,负责整个联盟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具体经营工作由联盟选举联盟总裁负责,联盟总裁也称为首席执行官,他对联盟的经营事宜拥有决策权、惩处权及裁定权。体育健身产业是美国体育产业“创新效应”映射的焦距,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使运动器材出现“创造性的革命”,以健身俱乐部为主流的美国健身体育产业日益火爆,其特征体现在,现代化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运动器械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羽毛球为例,一只钛合金球拍,重量不到80克,仅为一只羽毛球重量的17倍,但可将球速击至每小时240公里(试验数据)良好的运动器械性能一方面提高了运动质量,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运动损伤产生的概率,由此引发了美国健身锻炼的热潮。休闲体育产业是美国体育长盛不衰的法宝,这是由于休闲体育侧重刺激、追求极限和好玩等因素,从而吸引了美国男女老少的眼球,自然而然的成为美国体育的“摇钱树”。体育用品是美国体育产业的“权重股”,它是美国体育产业中的一个大户,占据目前美国体育总营业额的近三分之一,体育用品包括体育器材、运动鞋和运动服三个大类别。
3.体育经纪人良好的“催化剂”作用
查阅美国体育的产业经济史,体育经纪人可谓是功不可没。体育经纪人是以获取佣金为目的与体育相关人员及组织签订委托合同,充当委托人与第三人间有关职业运动、体育竟赛的订阅媒介或为委托人提供通过体育获益机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体育经纪人的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从客户性质上分为运动员经纪人、体育比赛经纪人、体育组织经纪人等。(2)从经纪活动的内容上包括运动员经纪、体育赛事经纪、体育保险经纪、体育旅游经纪等。(3)从业务范畴上体育经纪人涉及体育比赛和表演的组织、策划和推广。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体育市场,而且也是体育经纪人发展最发达地方,这主要归功于对体育经纪人的管理制度,一个是非政府机构的管理包括NCAA的管理和运动员协会的管理。另一个是政府机构的管理有联邦政府的管理和州政府的管理。这两个系统的管理有效的保证了美国体育经纪人行业各利益方协调运作。
4.政府体育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
众所周知,美国是市场经济最发达、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典型代表,美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发生了演化,演化成为一种混和经济,即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共同作用的经济体。此种模式下,没有哪一个产业的经济能游离政府作用之外,政府总是根据需要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假如政府能在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博弈中游刃有余,必将推动行业经济的发展。调研美国的体育产业,不难发现美国政府积极推行的各种宏观体育产业政策可谓是恰到好处,比如,给予职业体育“反垄断豁免”、利用税收政策鼓励建设体育场馆、给予职业体育版权保护政策,以及给予业余体育经济资助政策等等。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
1.体育产业的比重偏低,主体产业不突出
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凸现出严重滞后的困境。据调查,2007年,我国体育产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3000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仅为0.7%左右,而美国体育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以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未能呈正相关关系,脱离了经济发展的轨道。此外,尽管我国的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却缺乏支柱产业,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乃至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考虑到我国举国体制的现实,对体育产业利与弊的权衡,本文认为应将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经纪业,但目前四大产业无论是规模、市场运作,还是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力都有待提高。
2.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根据2000年~2003年对北京、浙江以及云南等七个省市的调查,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构成了我国体育产业的骨干产业,3个产业门类的增加值之和占各省(市)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均超过80%以上,其中体育制造业占的比重最高,按照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体育产业的主体,其所占体育产业的合理值为60%左右,而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的总体偏低,这与我国体育人口较少,体育消费理念滞后有关,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又导致行业各利益方的重新资源配置,使得产业结构布局愈加不合理。
3.体育经营实体化程度较低
现代体育发展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体育与经济高度关联、相伴而行,在经营上实行实体化经营,在管理上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像美国的NBA,英国的英超联赛近几年都采取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战略,其成功的运行机制值得我国体育产业界借鉴,尤其是我国的竞赛表演业,然调研并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可以发现虽然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学术界和体育产经工作者们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努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仍然徘徊在低水平、无序化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上,体育经营实体化程度较低。比如乒超联赛,我们拥有一流的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外部环境,可是在国内,乒超联赛却是一个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市场,这些现实应引起诸多反思,并付诸相应的对策,当务之急是大力调整抑或是改变现有的体育经营模式,构建真正实体化的经营运行机制。
4.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正是由于这种转型经济,使得我国的制度建设还不成熟,有的制度刚刚建立,有的还没有建立。政府在调控体育产业市场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出台的各种体育产业法规,大多是综合性的管理办法,对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运动项目的规定不细致,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表明,目前我国政府对体育产业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三、结束语
探究美国体育产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一是四大体育主体产业各领,二是体育经纪人市场发达,三是政府体育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相比较而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有:体育产业的比重偏低,主体产业不突出;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体育经营实体化程度较低;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李诚志:美国体育产业怎么赚钱[J].中国体育
[2]火爆的美国体育产业[J].电子商务.2002 (6)
[3]马铁:体育经纪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关键词:体育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体育休闲产业的兴起,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体育产业日益朝着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当前,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日益丰富,竞赛表演市场不断成熟,体育休闲产业迅速发展,体育产业作为独立经济部门的地位基本确立。随着体育产业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良性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关键要形成规模化效应,发挥集群作用,从而为产业发展不断提供内在动力。
1体育产业集群的内涵
体育产业集群是一个科学概念,不能简单理解为体育产业的积聚。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区域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点,地域发展特点、人文特点、生产要素特点、经济结构特点等,必须以促进体育产业专业化、多元化为发展特点,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效应,确保体育产业链的最终形成。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必须构建具有一定地域集中性,具有内部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表现出较强关联性的体育企业集群。从我国成功举办诸如亚运会、奥运会等各类世界性体育赛事后,体育产业经历了新世纪的快速成长,逐渐成为人们认可和广泛参与的经济领域,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育竞赛和健身市场。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2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成长的关系
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必然促进体育产品供给的丰富,随着体育产品种类的分化和增长,体育产业的分工更加细致和专业化,从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优化和升级。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方的体育产业呈现分散和零星的发展态势,企业发展缺乏整合,产业布局十分松散,导致供需信息不对称,引起管理和交易成本的不断增长。由于缺乏整合性优势,体育产业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能够有效调动区域的一些生产要素,能紧跟各类消费要素,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供应链,有利于企业清楚认识市场环境,降低经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体育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后,能够有效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促进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确保产业和配套经济要素始终保持相对科学的运行状态。随着体育产业企业的聚集,各个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能够形成互补优势,同时促进配套产业如运输业和零售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区域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优化。其次,形成集群化发展后,原本分散的企业能够聚集到一定的区域内,在相同的政策和商业环境下发展,有利于商品销售规模和速度的不断扩大,为大批量的生产销售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区域产业规模的升级。最后,体育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必然促进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创新动力。
3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和谐发展的措施
3.1加强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属于新兴产业。当前,我国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没有很好地结合市场需求,在体育产业配套设施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体育消费却没有出现相应的高速增长,在中呈现出“衰败”的奇怪景象。尤其是近年来,体育服务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步入瓶颈期,体育用品的销售额不断下滑,体育休闲场馆和会所难以吸引到足量客源。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产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发展条件、社会文化特色以及资源优势,做好统筹规划,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寻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坚持市场导向,着眼全国体育休闲市场乃至世界体育休闲市场,从而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资源配置。运用现代物流和管理理念整合和升级产业链,发挥实力强劲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技术,促进集群内的企业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发挥优势互补,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3.2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作用
推动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导向的同时,也需要完善的政策环境支持。因此,政府必须扮演好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发展进程中,提供有利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支持,从而成为区域经济结构升级优化的舵手。首先,政府应该推动体育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硬件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流向,政府应该大力建设环保、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群化发展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才能够为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成本优势,并未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多操作空间。为了充分调动区域的一切生产要素,政府可以建设体育产业科技园区,同时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推动产业园区的技术升级,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园区创新能力和承载能力的不断提升。积极探索体育产业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形成产学研的生产链,促进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做好体育产业聚集规划。体育产业聚集区的规划不能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冲突,必须在参考城市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科学规划,城市的产业发展也应该预留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各产业聚集区进行合理配置,推动各个产业聚集区的补充和协调发展。此外,为了确保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针对体育产业核心需求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以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体育产业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升级。
3.3推动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很多地方大力扶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使其占体育产业比重过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层次偏低。同时,对体育服务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产业品质大幅落后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反过来有影响到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此外,体育休闲业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往往采用的方式,在大量休闲会所出现的同时,却由于对中低消费市场吸引力不足出现“衰落”情境。因此,各地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多条腿走路,在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推动体育服务业、体育休闲业、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的优势。同时加强区域的合作,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不断提升产品服务种类和品质,形成能够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体育休闲需求的产业布局。
4结语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仍然属于新兴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活力和空间。面对体育产业分化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的现状,在影响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把握市场需求,从区域和全国性乃至世界市场进行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导和决策作用,同时加强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分类发展和局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会迎刃而解,也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新的机遇。
作者:卢方群 黄伟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荣娟,司钦如.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原地区体育产业园构建的社会价值探究[J].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2014(1).
[2]黄义军.滨海休闲体育产业集群构建研究—以山东丁字湾海上新城为例[J].东岳论丛,2014(35).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一、高校体育产业概念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并且提供体育服务的行业总称。 高校体育产业是属于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体育服务及其有关体育产品活动的总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性 :一是经营性,二是社会性。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机遇
(一)河南省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而高校体育资源丰厚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需求较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各个高校都兴建了校校区,体育场地和器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上看,高校的体育资源势必要走向社会化,从而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居民的经济实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的体育需求和健康意识日益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娱乐体育的兴起,加快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大批的离退休人员涌向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人均寿命的逐渐增长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约1.8亿,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人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且还有迫切的健康长寿愿望,体育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消除孤独与寂寞,延缓衰老,打发闲暇时间的理想途径,老年人对体育的热爱,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河南省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参与者体育消费能力提高。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正在形成。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需求日益增大。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体制需要完善
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一般情况下,学校把体育设施和各类场馆都安排给相关体育部门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部门就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营方案的实施进行研究讨论,并安排有独立的负责人进行管理,而这些只是在实践中发展体育产业经验的总结,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产业制度来进行规范操作。理论上也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制度。
(二)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
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整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体育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约束,缺乏开放性,只注重学校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训练,也有部分领导认为高校体育搞产业化发展是不合理的。目前,高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主要目的是围绕教学,忽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在教学之外,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过分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增加了维修、保养经费的投入。因此要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
(三)缺少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与手段
高校在进行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经营管理手段都比较简单,即使在盈利的情况下,也是进行着简单的“再生产”,很少在经验总结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扩大经营。没有合理通过现有的体育资源获的更大的利润,场馆器材设施的利用率也比较低,高校体育产业仅处于困家投资建成体育场馆设施的出租,以及有偿指导等低层次的经营阶段,覆盖的对象只是少数市民和高校师生,如此单一的资金投入和服务对象,影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化运作和商业赞助。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巨大的体育消费群体,许多居民缺乏体育消费观念,这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四)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投入少,且投入渠道单一,体育产业自身经济价值和潜力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在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下,严重限制了社会各届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缺乏经营市场的开拓性人才,高校体育产业自身经济价值和优势尚未得到开发。以往的高校体育产业,因受到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影响,否认它具有创造价值的经济属性,因而长期以来只靠国家投入,不重视自身的产业开发,只靠国家财政性体育经费维持,政府依旧承担着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主体责任,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以体育教育为主导的体育主体产业尚未开发,体育教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重点不突出。尤其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以及高校体育科技产业等方面。
四、河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规范和完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
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良好有序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学校应当在原有体质与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使得产业的经营管理能够更加高效、规范、透明,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成立独立的体育产业管理委员会,培养选拔水平的体育产业负责人,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各级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检查评估机制, 确保在产业管理及其运营中不出漏洞。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高校的管理部门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学习创新理念,提高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向广大的居民提供有偿服务。同时对高校体育经营的部门机构提供政策的扶持,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高校体育管理者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合理有效的利用自身的资源,找准发展的方向,突出高校体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
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推进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和商业化,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缺乏的矛盾。高校体育产业的管理经营者,要培养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要求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体育产业。了解社会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经营者在学校管理体制下有自和决策权,实行单独的方式运作,避免学校的行政干预。高校应采取有偿资助和联办,以及共享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领导者要围绕效益抓经营,围绕经营抓管理,管理要以效益为重点,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校体育产业化运作环境。拓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领域,提高经营的效率。
(四)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高校的体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应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对高校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改善体育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体育产业管理者的水平。利用现有的场馆和师资开展一些培训班和辅导班,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积极探寻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项目,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整合体育市场。抓住市场的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高效益。充分利用体育人力、科研、场地器材设备等优势,积极开展学校和社区的健身活动。组织建立相应的体育机构,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建立健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完善高校的体育赞助。高校体育和企业的联合是双赢的,高校应抓住机遇,发展体育产业。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Y―2013―2881
参考文献:
[1]龙冲.挖掘高校体育资源推动地方低于产业的发展[J].体育科技,2010,(04).
[2]崔晓霞.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发展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
[3] 张鑫. 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0,(1) .
[4]娄德玉,商勇.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
一、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而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近年来美国体育产业产值已超过石化、汽车工业产值成为了一大支柱产业;在日本,体育产业已位居10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超过汽车、烟草工业产值,逐步成为经济的支柱行业;在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跻身于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其商业活动领域已远远超过其他娱乐行业。举办体育赛事已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几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也表明,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现状分析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以及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2010年3月,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出的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使体育产业在国内日益蓬勃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主要由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构成的产业体系。体育产业的人才具有稀缺性、专业性、增值性的特点。并且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影响力、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是体育产业难以替代的资源。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体育系统人才调研数据手册统计,我国体育系统1/3以上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集中在体育专业技能要求少的酒店餐饮业上,而对体育专业技能要求强的体育场(馆)运营、体育用品、体育技能培训等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比例却明显偏少。而这部分既懂体育专业技能,又懂管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三、加强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高校可以选择在体育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体育专业的教师到第一线去了解企业动态,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充实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上节奏,才能保证向学生传授出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体育产业专业的学生亲自去体育企业熟悉具体的运作过程,亲自感受实际的工作气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次,高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力量为企业进行定制培训员工。使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最后,学校可以考虑聘请体育企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工作。
2.实施多元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方式。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系的副主任泰勒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从规模、法律规范等方面来看都不成熟。体育人才培养市场更是如此,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市场的不成熟。”体育产业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跨学科的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体育管理学”等体育相关课程的讲授和传播,也要注意其它如外语、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解一些有关国家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特点以及国内外的体育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如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企业,让学生去参与一些体育赛事、体育相关企业、体育俱乐部的策划、组织、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体育文化,从而既检验理论学习的效果。
3.树立长短期相结合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国家培养出懂市场、懂体育、懂专业、通国际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人才。但是,任何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随着国际国内体育产业大环境的变化,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在不断的增加和累积。因此,对于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既要做到长远又要做到具体,要将长期培养目标与短期培养目标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冯蕴中,宋琰,张志刚.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的研究[J].职业时空.2008(2)
【关键词】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K825.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200-03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与产业范畴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
休闲体育是以休闲为目的,或以休闲的心态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作为休闲生活方式之一的活动方式。休闲体育强调以体育活动为路径、方法、手段和舞台,进而获得健康和高尚的魂魄①。在体育的概念体系中休闲体育从属于社会体育,具有健身性与娱乐性、全民性与普遍性、余暇性与主动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等特点②。在体育、休闲与旅游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学术界出现了休闲体育旅游的提法。认为休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进行以体育休闲为目的与形式的旅游活动,并得出休闲体育旅游是休闲体育的一个子集的结论。
(二)休闲体育的产业范畴
广义上休闲体育产业是指社会各部门提供的与休闲体育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以及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经营活动的总和,即休闲体育产业不仅包括向社会提供休闲体育服务的各部门,而且还包括提供有形休闲体育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③。从旅游城市的视角,休闲体育产业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典型性休闲体育产业,如高尔夫、赛马场、冰雪运动项目、漂流、拓展项目、旅游城市的体育场馆与建设设施等;二是复合型旅游项目的休闲体育成分,如草原度假区的草原卡丁车、山岳型景区的爬山攀岩、滨水型景区的游艇等;三是休闲体育辅助行业,如体育俱乐部、车友俱乐部、媒体网站、科研教练部门等。
二、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背景分析与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例,休闲体育产业在体育市场上排位第一,占到总产值的32%,占国民经济的1%。休闲体育吸引了众多美国人参与,对旅游、交通运输、食宿、体育用品等的消费起着巨大的刺激作用,为美国体育产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④。在发达国家,休闲体育产业直接为国民经济创造收益的功能及拉动关联产业增长的功能,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
(二)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休闲观念的日渐成熟,我国正步入世界休闲国家行列。休闲体育作为现代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国民健康需求的天然链接性、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高度融合性,受到了各级、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健身休闲体育,由此休闲体育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
(三)承德市旅游产业进入战略调整期
承德市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是中国旅游名城与河北省旅游龙头城市。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246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左右;实现旅游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接待国际游客的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均位于河北省首位。同时一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2013年承德市国内游客接待人次总量只排到河北省的第七位,相较于2012年又下滑一位。诚然,在不考虑城市自有客源市场规模、旅游产业历史基础规模、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行业效率等因素,单纯以接待数字来衡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但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但是这一数字作为承德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表象,与我们的心理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来自旅游行业一线的信息为这一表象提供了佐证。2013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动与国家政策新导向的出现,承德市旅行社、酒店与景区行业普遍感觉经营困难,均认为承德市目前单纯依靠观光团队支撑的旅游产业形态将难以为继。
承德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制定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定位。把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明确了发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把承德建成多元支撑、复合型、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四)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是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承德市作为河北省旅游龙头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已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建立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构想与实施路径,顺应了旅游活动从表层观光旅游到深度体验旅游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旅游市场从团队观光市场到家庭自助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旅游产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对于丰富承德旅游产品谱系、引导承德旅游产业形态升级、优化承德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也有可观的预期价值,
三、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的基础条件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优势得天独厚,从历史底蕴、生态环境、市场条件与交通区位等方面,都具备做实、做大、做强的潜力。
(一)承德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史可依、有脉可续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休闲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形态,始终传承着主流文化”。满族是骑射民族,习武、行围、打猎是满族传统的习俗,也是满族皇族十分钟情的休闲体育活动,满洲皇帝进关之后,难以忍受盛夏的酷热,自然要出关择地避暑休闲,并融避暑、游猎、习武、御政为一。康熙皇帝为此兴建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在承德市书写了辉煌璀璨的历史篇章。所以承德市休闲体育文化有史可依、有脉可续。并以“皇家休闲体育”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休闲体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承德市现阶段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源头活水。
(二)承德市是环京津地区的生态高地,具备发展休闲体育的比较优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进入明星产业的最佳途径》一书中认为,引发全球财富“第五波”的将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健康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组成部分的休闲体育产业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提出很高的要求。承德市拥有华北地区最优异的环境质量,林地面积达到3310万亩,占全省44.7%,森林覆盖率全省最高,达到55.8%,被誉为华北的“生态绿肺”和“天然氧吧”,是承德市发展户外休闲体育的首选之地。
(三)承德市拥有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基础
休闲体育产业对市场规模与成熟度有很高的要求。承德从属的京津冀都市圈人口7605.1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79%,人均收入在国内位居前列。北京市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37元。天津市2013年全年常住人口1413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京津两市汇集我国最大的高端消费群体,对以健康与休闲为特色的休闲体育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四)承德具有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交通区位优势
承德市毗邻京津、具有“一市连五省(市、区)”的区位条件,随着“一环十射”高速公路、京沈客运专线和承德机场的建设开通,使承德将进入北京1小时,天津、沈阳2小时交通圈,密联京津、通达辽蒙、辟通港口的区位优势将成倍放大。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为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创造了外部进入、区内连点成线与组线成网的空间组织基础。
四、承德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战略举措与实施路径
(一)思想引导、政策对接,把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
承德市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冰雪、温泉、狩猎、户外运动、商贸服务综合体等新业态,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实现全天游、四季游,增强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近年来,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承德市滑雪、漂流、草原运动等行业蓬勃发展。承德市已经具备了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政策环境与产业基础。
从发展现状来看,承德市没有把休闲体育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去培育,现有产业形态均以休闲旅游的分支形式出现。虽然拥有众多的相关景区与项目,但是没有形成鲜明的产业外宣形象,没有与京津休闲体育市场有效对接,没有打造出自己的竞争力,没有发挥出休闲体育的巨大产业带动效益。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不是对现有相关产业要素的简单提炼与组合,而是从行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去把握、去组织、去实施,是政府顶层设计、行业组织承接推进、企业实体贯彻执行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契合了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执政思路与发展部署。现阶段应该做好调研与规划工作,争取获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早日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
(二)统筹规划、把休闲体育产业打造成为承德市市域经济的新亮点
1.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总体定位: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区与环京津地区休闲体育最佳目的地
我国已经开展全国社会(休闲)体育示范区的评选活动。承德市应以评选全国休闲体育示范区为提纲挈领,加大休闲体育产业的培育力度、发展速度。同时对接京津休闲体育巨大的市场需求,打造环京津地区休闲体育最佳目的地,使承德市成为国内休闲体育产业客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优选汇集地。
2.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空间格局:一心、两极、三片区
一心:承德市区。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把休闲体育与休闲度假旅游、企业奖励旅游与企业文化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发展职业竞赛、京津冀及其他地区大企业与社会团体的行业联赛与内部赛事。在前期市场调研中发现,已有京津唐大企业自觉来承德开展以上活动。双峰寺水库建成后,可以开展游艇、皮划艇、赛龙舟等水上休闲体育项目。冬季利用市区周边滑雪场、武烈河冰面开展冰雪运动项目。
两极:北部坝上草原休闲运动区与南部山岳休闲运动区(雾灵山及周边山地)。这两处区域清代为木兰围场与东陵后龙风水禁地,是承德两块自然环境的美玉。坝上草原休闲运动区主要发展赛马、热气球、射箭、草原定向越野、草原漂流等休闲运动项目。山岳休闲运动区主要发展登山、山地穿越、高山滑水、山地漂流、攀岩、溯溪等山地运动。
三片区:金山岭长城穿越区、蟠龙湖水上休闲运动区与承德县乡村休闲运动区。金山岭长城徒步穿越区:范围为金山岭长城与长城沿线乡镇,主要针对国际旅游者退出以长城穿越为核心的文化休闲体育项目。蟠龙湖水上休闲运动区主要开发水上休闲体育项目。承德县乡村运动区范围为新杖子乡、刘杖子乡与大营子乡,结合花果乡村体验,发展以自驾车、自行车、徒步游为特点的乡村运动项目。
3.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行业运营
在发达国家,休闲体育由政府和非赢利机构以及赢利性机构来实施和承担,并且主要是以俱乐部会员制的方式经营。根据承德市市情,建议建立由承德市休闲体育行业协会(负责标准引导、服务监督、外联营销)、休闲体育俱乐部(负责客源输入、活动组织、技术指导)、休闲体育基地(负责客源接待、安全保障)组成完整的行业运营体系。
(三)构建全产业链,发挥产业联动作用,把休闲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承德市产业升级的驱动源与增长极
承德市构建包含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休闲服务业(咨询机构、培训教育)、休闲体育传媒业(网站、会员刊物)与电子竞技业等组成休闲体育产业链条,并发挥休闲体育对承德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与贸易业的拉动作用。承德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将会促进旅游产业升提档升级、为服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成为承德市产业升级一个重要的驱动源与增长极。
(四)理顺管理体制、开展专业教育与科研,保障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休闲体育与国际发达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行业管理体制与休闲体育教育科研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承德市规划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应该注意的地方。
休闲体育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治的管理体制,成立承德市休闲体育协会与专项协会,最大限度激活社会力量参与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热情,引导整个行业向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方向迈进。
休闲体育教育科研:在承德市高校设立休闲体育专业,开设休闲与运动操作、运动管理和推广、社区体育推广、体育和娱乐领队,为承德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承德市体育局与旅游局牵头,成立涵盖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领域的承德市休闲体育研究会,为承德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休闲运动企业管理运营提供智力支持。
注释:
①马惠娣.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3).
②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③杨德云.体育产业研究评述[J].市场论坛,2007(1).
④黄玮.揭秘美国体育产业[N].实时报告,2012-6-19.
目前,秦皇岛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都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产业也在寻求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道路,而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为秦皇岛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效应,还能实现资源整合、产业结构完善以及区域竞争力提升。
秦皇岛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旅游城市,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以北方天然不冻港秦皇岛港、历史名城山海关和避暑胜地北戴河而闻名中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交通便利,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旅游城市。秦皇岛政府于2009年提出“旅游立市”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奠定战略性基础。近年来,旅游业绩也相当可观。
自2000年以来,尤其是伴随着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的成功举办,秦皇岛体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发展也拉动着秦皇岛商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饶有特色的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山海关乐岛海洋公园、昌黎旅游滑沙中心等等。并提出以产业化思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打造体育名城的战略设想,具体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场馆经营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业等方面的协调快速发展上。
二、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1.产业融合缺乏创新,需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秦皇岛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后的内容较为单调,特色不明显,缺乏针对体育项目体验等创新性的体育旅游形式,体育旅游项目大同小异,产品重复建设及项目雷同,无法准确反映出秦皇岛体育旅游的深刻内涵,应该立足于娱乐性、体验性和休闲性,又充分彰显旅游与体育活动的特色。近年来,到秦皇岛参加体育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可以发现游客在旅游中体会到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并不高,说明在未来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过程中,仍须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
2.旅游与体育资源独立开发,缺少资源整合环节。秦皇岛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体育产业也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旅游与体育资源也都得到充分的开发。而游客之所以愿意到秦皇岛开展体育旅游活动,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是秦皇岛体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这才能激发旅游者的兴趣,愿意去关注、去感受、去体验。体育产品更多强调的是其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但秦皇岛在旅游与体育资源开发方面,较为独立,缺少对资源的整合环节。
3.旅游与体育产业低度融合,缺少龙头企业。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业态创新。在其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求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来取得产业融合的最好成果。然而,从秦皇岛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行业和体育行业的合作机制仍不够完善,导致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中,旅游行业和体育行业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旅游企业、体育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也没有形成多方位的良性互动。主要各方面出于利益主体不同,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资源结合在一起并进行营销宣传存在一定现实的困难,但是各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是一样,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仍需进一步融合,培育龙头企业。
4.旅游与体育消费需求有待挖掘,激发消费动机。体育旅游需求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最根本动力,而来秦皇岛体育旅游的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更需要研究和激发旅游者的消费动机。对于一个旅游者来说,旅游动机是受旅游者的审美背景、知识框架、生活环境以及旅游信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获取旅游信息的手段不断增加以及消费上的强模仿性,都要求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些因素。然后根据市场调研报告,选择合适的市场策划和营销手来引导激发旅游者的消费动机,从而使得旅游者最终能选择到秦皇岛开展体育旅游活动。
5.政府支持是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重要的支持力。政府在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策法律支持,另一方面是政府的资金人才支持,这些对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秦皇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方面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规范产业融合。同时,在产业融合中,熟知旅游与体育的复合型人才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秦皇岛产业融合需要一批既懂得旅游又懂得体育的专业化人才,现如今更多的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全面的知识服务培训,远远满足不了旅游者的需求,这样会制约旅游与体育产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