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产业调研范文

体育产业调研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产业调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体育产业调研

第1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 发展状况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三大支柱之一,在形成产业化的道路上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学校体育为保持其应有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走产业化道路,多方面筹集资金,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是保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新观念。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性质,产业项目必须体现和发挥各自的优势,针对资源的特点,通过恰当的管理方式,积极地开发相关市场,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产业。

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高校体育产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高校体育场馆、器械设备较为完善,而社会上的体育健身器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校在非教学时间有组织地、合理地对外开放高校的体育场馆,吸引社会人员到高校来进行体育消费,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而且会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高校体育产业拥有较高的人才优势。高校拥有各类体育专门人才,又有众多的大学生群体,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我国高校在教学、训练、科研、健身、裁判等方面拥有体育界高学历人才,他们处于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是体育事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掌握先进的理论方法、专项运动新技术、新战术,能研发出先进的运动训练竞赛设施、装备,他们在体育产业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 高校体育产业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体育人口增长越来越快,体育消费人口呈上升趋势,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高校有一批喜欢体育运动、收入相对稳定、有余暇时间的教师,而大多数教师都有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消费的主体,他们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超前体育消费意识。

二、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1.体育化市场结构不完善,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由于相应的管理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产业政策支持,高校体育市场的经营主体投资行为较为盲目,高校体育市场难以得到有效的规范。从笔者调研情况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建设非常滞后,未能依据经济规律和高校体育特点全面、系统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各门类、各层次相应的产业的关系,以及其他各主管部门的协同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结构,缺乏对体育产业进行有力、有效、有序的调控和监管,这已成为制约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2.缺乏产业化运作环境。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近年来有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受过去长期计划经济和全国体制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真正以产业化的形式立足于市场。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运作资金的投入,有赖于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政府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体育消费群体,很多居民缺乏积极的体育消费的观念,这种大的环境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走向产业化的进程。

3.居民体育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薄弱,致使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狭小。

体育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巨大的体育需求,依赖于居民积极的体育消费行为,没有稳定体育消费群体就谈不上体育产业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在校师生及周围居民体育消费的观念和体育消费能力息息相关。

三、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1.充分利用高校的体育资源。高校在发展体育产业时,要立足于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发展体育产业,一要把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与实现体育事业的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结合起来。二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与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三要把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经济体育日趋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四要做到高校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一方面要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借鉴其他成熟产业的成功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他产业给予高校体育产业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2.寻求适应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高校体育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它既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特有的情况。因此,在发展高校体育产业时,即要灵活,多元化发展,同时也要考虑高校本身的自身利益,不要为达到短时期经济的增长而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所以在制定经营模式时,每个学校都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尝试,以达到学校和社会的完美结合。

3.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高校体育消费人口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广大高校师生们更能理解体育产业这一“生命产业”的内涵。以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和推行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开拓高校体育消费市场,高校体育产业将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4.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当前高校体育市场尚未发达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全部依靠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政府部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和行政协调能力,应当在高校体育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科学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强化政府财政支持和体育公益金的投入;打造高效、低廉的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主动地去培养高校体育市场,扩大高校体育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同时,加强高校体育产业的各项有关法规的制定;形成国家、社会、高校体育产业的长效机制;抓好我国高校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校体育市场管理法制体系,建立更为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督机制,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玲.现行高校体育产业的社会责任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第2篇

关键词: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168-04

为加快推进体育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改委《关于开展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9〕53号)精神,以及淮安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我校抽调精干教师组成调研小组对江苏省体育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并对我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取得了促进专业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一、体育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

我校作为一所以体育职业教育为特色的体育运动学校,专业特色鲜明,以举办体育职业教育,为区域体育产业培养体育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现开设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运动训练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主要对应于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培养、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体育服务与管理是我校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对应于体育产业,紧紧围绕市场办学,选择市场化程度较高、就业前景较好的体育项目,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面向大多数学生服务。根据“优化传统优势专业,加快发展新兴专业”的要求,迎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到来,增强体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二、区域体育产业结构现状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十一五”以来,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0.68%到2009年的0.9%左右,绝对数字从140多亿元增加到280亿元左右。“不过,这个比例和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都能占到2%以上,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所以,我们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江苏省已初步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装备、场馆服务、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和中介咨询等七大门类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江苏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十二五”规划),江苏的体育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到2015年,建成体育强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10个省辖市建成体育强市,9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体育强县(市、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江苏体育“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江苏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同时给我校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根据“产业与专业互动理论”,江苏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给我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表1与表2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我校专业设置(竞技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培训业)与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吻合;②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中的主体:体育装备(用品)、场馆服务、中介咨询,在我校专业方向上还未涉及;③我校的专业方向拓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

1.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行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的项目设置是符合2014年江苏省第18届省运会项目要求的,但江苏省的一些传统优势项目还没有开设,作为第18届省运会的东道主,要实现进入前6名的目标,还需进一步把专业做大,增加运动项目的设置。

2.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体育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表4。

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体育产业结构吻合度分析如下,“-”表示产业需求大于学校现有培养学生数,“+”表示产业需求小于学校现有培养学生数:

(1)体育竞赛表演业。①武术:产业需求49人,学校现有35人,吻合度为“-14”;②跆拳道:产业需求45人,学校现有43人,吻合度为“-2”;③舞龙舞狮:产业需求10人,学校现有26人,吻合度为“+16”。

(2)体育健身休闲业。①健美操:产业需求63人,学校现有41人,吻合度为“-22”;②游泳:产业需求88人,学校现有41人,吻合度为“-47”;③羽毛球:产业需求12人,学校现有28人,吻合度为“+16”;④高尔夫:产业需求21人,学校现有10人,吻合度为“-11”。

(3)体育培训业。①休闲篮球:产业需求10人,学校现有42人,吻合度为“+32”;②健身:产业需求48人,学校现有26人,吻合度为“-22”。

通过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2012~2014年人才需求与学校现有学生数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项目设置基本合理,大部分呈现“-”现象,即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②对市场化程度高的健身、健美、游泳、高尔夫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还需增设体育舞蹈、乒乓球等市场需求的项目;③对出现“+”现象的篮球、羽毛球、舞龙舞狮项目,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可考虑让学生转项。

(4)体育彩票销售业。目前,我校在省内唯一设置了体育彩票销售方向的专业。学校高度重视对江苏和淮安体育彩票业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体育彩票销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①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快速发展,2011年,江苏体彩创下年销售141.73亿元、实现全国体彩“六连冠”的佳绩。淮安市体育彩票销售额2011年达到6.4亿元;②没有专门培养体育彩票销售人员的机构。从事体彩销售的都是由社会人员,职业化程度不够,专业性不强,销售质量不高。

通过对体育彩票市场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彩票市场人才需求旺,体育彩票销售专业也必将更加兴旺。我校现有的22名学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校体育彩票销售业培养方向是正确的,既切实可行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调研结论与专业发展建议

专业结构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必然被其带动而发展。随着江苏省南京市举办2014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和2014年淮安市承办第18届省运会,江苏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1.调研结论。①我校专业设置(竞技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培训业)与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吻合度较高,但还需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把专业“做强”;②江苏体育产业市场体系体育装备(用品)、场馆服务、中介咨询等三个方面在我校专业方向上还未涉及,与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这三大类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因此,在专业方向上还需进一步拓展,把专业“做大”;③制约我校专业“做大”的瓶颈是:实训基地(场、馆、器材)规模偏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专业发展建议。①“做强”现有专业的途径是:深化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②“做大”现有专业的途径是不断拓展专业方向。按照以下原则壮大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围着市场转:市场?圮学校;专业围着产业转:产业链?圮专业群;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职业岗位(群)?圮课程”;③解决制约我校专业“做大”的瓶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一定要扎扎实实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具体途径有:首先,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其次,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水上、高尔夫、体育彩票竞彩实训基地,改造游泳、跆拳道、武术、健美操等校内实训基地;再次,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重点建设富士康游泳馆、常州金沙湾高尔夫、淮安英派斯等校外实训基地;最后,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实现实训基地全天候开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适应性主体;主体适应性;产业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JL067)

作者简介:刘凌霄(1971-),河南上蔡人,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58―03

收稿日期:2008―06―05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区域经济能否稳步快速发展,并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能在其演化中形成合理化、高度化的结构(喻新安等,2007)。但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缓慢,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伴随低度化进程的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政府利用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断进行着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有许多问题。从产业政策的制定上看,不仅区域之间存在政府产业政策的相似性,而且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业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政策效果上看,重复建设或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仍然很严重,甚至变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顽症。如何能够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使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能使产业发展和演化以市场选择为主,也可以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引导区域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不断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实际上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从理论研究的成果上看,我国学术界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使用的方法上不尽相同,也有些不足,但研究的内容很丰富。如有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从主导产业的选择角度人手(江世银,2004),把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结合起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有从中国经济结构宏观调整角度人手(林善炜,2003),利用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的方

法,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问题,找出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解决办法;居占杰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并针对目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青、李文军、郭金龙等合著的《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一书,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历史与逻辑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诸多方法,分析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主要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升级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展的历程和作用、缺陷的研究;三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或重复建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研究;四是对产业结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五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的研究。

可以看出,理论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还是针对具体区域、具体产业的实证分析,而对结构演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对产业政策的作用有限性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而且,在理论研究的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着问题。如重视统计方法描述而强调产业结构的演化在宏观上的表现,缺乏系统的分析。对宏观上产业结构的状态与微观产业活动的联系分析,特别是对作为产业结构演化基础的作用分析,甚至把统计方法当作从微观向宏观跨越的唯一途径或唯一手段。在研究的视角上把区域产业结构看作是开放的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的更是少见。特别是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看作是具有活力(Active)的和具有适应性(Adaptive)的主体的研究还不够。实际上,当产业企业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的“活”的主体时,单纯依靠统计方法是难以准确刻画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真实轨迹。

二、复杂适应系统一研究区域产业调整的新视角

面对上述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是霍兰(Holland,J)于1994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成员看作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Agent)。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以此来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整个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演变出来的,这就是CAS理论的基本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通过改变产业主体行为的选择路径,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政府作为产业调整主体,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引导,具体的引导对象是产业企业,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王云平,2007)。对于区域政府来说,能否通过调整达到产业结构演化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不直接取决于区域政府干预的愿望,作为产业结构演化的主体――企业来说,他们的选择行为,准确地说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决定着产业结构演化的直接因素。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产业主体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进行选择,以及产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完成产业结构的演化看,市场之外的力量无法左右产业布局。可以说,区域产业结构反映的资源流向和配置,是通过产业主体的自我选择实现的,区域产业要发挥区域优势来满足市场需要,并形成区域产业之间的联系,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产业主体自组织的结果。产业之间、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是产业及其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演化的动力,在产业主体的自组织、自适应过程中完成产业结构的自我优化,所以,产业演化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是产业主体自身和环境及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

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我们认为,产业结构调整

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代表不同利益的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结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三、适应性主体与主体的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实质上是适应性主体,关于适应性主体的基本认识是理解“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重要前提,如同主流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汪安佑,2007)作为解释经济现象的逻辑起点一样,要逼真地解释经济现实,必须首先对适应性主体做出合理的的注释。

(一)适应性主体的内涵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是适应性主体,而不简单的是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方面,适应性主体是指复杂系统中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具有适应性规定的主体在其行为过程中,以其适应性为特征。从复杂系统思维的角度看,所谓适应性主体的内在规定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性主体蕴含着主体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是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一般意义上的主体是一个带有哲学思辩的概念,从广义角度来看,主体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客体是指受动的、被动的一方。人的主体性概念意味着人是进行自我运算、有思想、有意识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自主选择、策划和创造能力的主体。而当确立了人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也就具备了。所以,适应性主体首先意味着主体本能的渴望生存意识已经上升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生存的利益需求使主体具有了在其与客体的关系中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这种主体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就是主体的主体性。其次,适应性主体是环境依赖中的主体,也就是说,所谓适应性主体的主体性不仅意味着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同时也意味着主体是在环境依赖中存在的主体。对于只能在与环境的依赖中才能生存的主体来说,适应性主体会与环境或其他主体之间进行反复、相互的作用。

第二,适应性主体的意蕴包括主体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适应性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是明确的,并且有着强烈的主动性或能动性。为了生存和发展,主体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渴望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行为推动力或惯性,行为目的的选择和行为过程的意志力无不体现主体的自主性意识。其中,适应性主体的利益追求是最基础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表现。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而言,其作为适应性主体的行为目的性和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追求和行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主体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规则,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信息交流,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选择。

第三,适应性主体还包括主体的社会性和反应性。适应性主体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是他的适应性,但具有适应性特点的主体是与其他适应性主体在共生的环境中实现行为选择的。从自主性、环境依赖性、目的性和主动性等主体性出发,复杂系统中的主体所有活动的意义只有在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曾珍香等,2008)。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反应,一方面说明主体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微观主体,是带有社会性的主体,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主体;另一方面主体生存和发展是在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和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的主体,反应性正是说明它是“活”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对主体的“经济人”假说不同(孟捷,2007),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对行为主体的理解,强调其复杂性和适应性,行为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复杂适应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构成系统的主体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性,具有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能够了解其所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状态或性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主体既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又有非理性的一面;既受理性支配来选择行为,又受其他主体行为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从主体与环境(包括系统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环境等,也包括由其他适应性主体所形成的环境)的互动性来看,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行为具有内生性,内生于系统之中。

(二)主体适应性

从复杂适应系统方法论的视角出发,适应性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单个主体之间的行为,而是复杂适应系统内所有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说主体具有适应性,就是说该主体具有相互作用的能力。

在适应性主体的适应过程中,适应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也是主体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模式。区域产业主体要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中保存自己和发展自己,首先要具备适应环境选择的应变力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以不断调整规则和保存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应性主体在刺激一反应机制作用下,会主动地按照规则行事。当环境或其他主体行为变化时,主体也会根据接受到的刺激而改变自己以往的规则,以适应变化,从而保持自己利益的实现。

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局限性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主体适应性选择下共同作用力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主体就如同网上的节点,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线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个主体的行为既会影响到其它主体的行为选择,又受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由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为主体目标函数种所包含的变量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行为上的差异,竞争还是合作、协调还是背离不仅仅取决于对自身行为的利益预期,还取决于对其他主体行为结果的预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基于利益的主体适应性,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原因,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基础。产业政策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产业政策在改变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制定是根据既定的信息,而政策的执行面临的又是一个由适应性主体组成的变幻莫测的世界,政策目标与适应性主体目标之间上的差异、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结构上的不同,将导致产业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由于以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并没有把产业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及相互联系重视起来,忽视了作为产业调整主体的适应性、主动性,也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中的滞后性和作用的有限性。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建议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主体的特征是源于利益的主体,是适应性主体,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环境的依赖性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地方政府参与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践中,一是所制定和执行的产业调

整政策要以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性为依据,重视在制定和实施产业调整政策时与其他配套政策相结合,发挥“一篮子”政策的综合作用(约翰・威廉姆森,2005),这些配套政策应包括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等,为确立产业主体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创造政策环境,以此使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主体能够有积极的适应意识;二是在制定和执行产业调整政策中,要重视对产业企业利益追求的正当性给予的支持鼓励和保护,使产业政策能够以诱导主体利益的追求为前提,使产业主体关注产业结构变化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培养产业企业的主动性和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三是要努力为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产业企业提供公平、宽松、和谐的产业运行环境,积极维护产业发展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让市场选择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下大力气营造政府调控下的产业发展模式良性运作的基础条件。在产业的“进入”和“退出”问题上,地方政府要尽快消除障碍,对制度和体制因素形成的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壁垒要尽快拆除,特别是那些垄断性较强领域的产业“进入”壁垒(李平等,2007),为区域所有的产业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那些具有高成长的产业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贡献他们的力量。同时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退出”机制,对那些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存在过度竞争的产业企业进行调整,不仅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也要用政府的力量遏制其生存和发展,保证优势产业能够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完成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