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文地理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世界遗产
引言
1998年,北京大学正式增设世界遗产这一课程,随后多所高校均开设此课程。此后,对世界遗产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发现,在教育领域中,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能以及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源于对其本身的探究。就世界遗产来讲,综合性较强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其与多门学科存在联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旅游产业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对旅游教育这一学科的研究最多。但是在其余学科中,对世界遗产在学科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弱。就世界遗产这一素材而言,其与世界接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将直接影响部分学科是否发生改变。
就整体以及个体的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以及景观特征来讲,地理学与世界遗产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分析两者的内容以及广泛性来讲,两者同样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就世界遗产来讲,按照定义,在地理研究领域中,世界遗产是极端性非常强的研究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在评选世界遗产时,需要全球最为权威的部门以及最权威的专家进行考证,然后给予批准获得的。在地理的研究中,世界遗产相似内容的存在使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这就要求人们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与世界遗产相互结合,进行教育的开展。在本文中,以人文地理与世界遗产相似的知识为基础对人文地理在教学中世界遗产的作用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具体探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提高学者对世界遗产的重视程度。
一、世界遗产在人文方面的表现
1、文化景观、双重遗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
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将世界遗产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然遗产以及文化遗产。就后者来讲,其主要涵盖建筑群、遗址以及文物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世界遗产在自然以及人文要素都与《公约》中的相关标准相符合,那么就称其为双重标准。
为了将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文化之间的和谐凸显出来,世界文化遗产增设了“文化景观”。就本质而言,世界文化遗产涵盖绝大部分文化景观,剩余的则为双重遗产。换而言之,文化景观是双重遗产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因此,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在《世界遗产名录》中,除了双重、自然以及文化三方面之外,文化景观将会被重新列出。就当前世界文化遗产来讲,大部分属于文化遗产。在2012年之前,963项世界文化遗产中,涵盖28项双重遗产,725项文化遗产。
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里不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联合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讲, 其涵盖的内容同样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
二、人文地理学与世界遗产在知识方面的共性
1、世界遗产组成的阐述
在2011年,《世界遗产与年轻人》出版之后,国内出现多个有关的书目,主要有《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学》等多个书目。这些书目的出刊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中学所学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科目,为学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对以上著作进行总体归纳发现,他们在内容框架方面主要涵盖概述、分类的介绍、具体的例子、如何保护等多个方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概述。就概述内容而言,其主要涵盖《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来源以及本书大致内容的介绍。
分类以及举例。在第二部分中,主要将世界遗产进行类型的划分,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等类型。
介绍及举例。在本部分中,主要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案例。
保护以及利用的具体方法。在本部分中,主要对世界遗产当前所遇问题以及如何保护利用进行具体分析。就世界文化遗产来讲,物质类的遗产类型主要涵盖皇宫、广场、园林、当代都市、乡村等多个方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其可以是表述的,也可以是口头传说的,也包括社会风俗、表演艺术、传统手艺等方面的内容。
2、人文地理与世界遗产在知识方面的共性
①研究对象具有互相涵盖的性质
在各种类型的遗产中,除了双重遗产具备文化遗产的文化要素标准之外,大部分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都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分析上述的分类可知,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基本上涵盖了所有非物质以及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要素。因此,对于人文地理来讲,其研究对象为多种人文现象。对于当前已经出版的有关人文地理的教材来讲,其在人文要素方面主要涵盖地名、语言、聚落、民俗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与世界遗产中的很多类型都相同,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在历史长河中,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对于人文地理来讲,其对当前主流的一种文化现象更加注重。对于前者而言,其要求在文化现象中,具有最丰富、最优质的内涵,但是对于后者来讲,其主要对实际的使用价值更为注重。
关键词 演绎式教学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in College
"Human Geography" Teaching
ZHANG Meifen, ZHANG Ling
(School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Abstract"Human Geography" is the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 existi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eography sci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specified the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in the "human geography" teaching, mainly in the core of thinking, student-centered, as the main means of mutual cooperation,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can not be ignore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moderation. Explore the ways of interpretation learning, to change "abstract" to "specific"; from theory to the case, change the "common" to "personality"; the us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change "theory" to "practice."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learning; content; way
在目前的地理教学改革中,比较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老师采用多种渠道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检验假说形成结论交流评价提出新问题。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此方式。人文地理学是理论学科,学习理论但并非到此为止,还要求学生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形成更深入的思维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演绎式学习比较利于达到此目标。
1 演绎式学习的内涵
演绎法是相对归纳法而言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得很广泛。具体地说,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演绎推理也就无法进行;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没有演绎,归纳就没有方向,归纳的成果也得不到扩展和加深。另外归纳和演绎可互相渗透、相互转化。
地理演绎式学习是在理解、记忆老师讲解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一般原理考察特殊的人文现象,敏锐地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思考周围区域的实际问题,强调“地方的个性与独特性”。这也呼应了社会学之父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在文化科学中,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知识价值并不高。
2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原则
2.1 演绎式学习以思维为核心
演绎式学习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该方式知识组织形式而不是目标,进行演绎活动的目标是思维性,重在提升思维价值。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人文地理理论的学习和记忆,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将一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推演到特殊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思维的形成过程,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并清晰地向学生演示自己“学习理论―总结案例―巩固理论”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掌握。
2.2 演绎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是地理知识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地理演绎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主动建构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扩展思考的任务,给学生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对地理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想法,了解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2.3 演绎式学习以相互合作为主要方式
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往往是多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人文地理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定完整、严密,往往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在整个演绎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演绎者对一些地理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这样,演绎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学会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在合作中,演绎者各自的想法、思路更清晰。
2.4 演绎式学习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教师要对教材有充分的把握,理清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确定该部分内容是否选取演绎式学习方式教师在布置演绎任务前,先向学生介绍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讲清楚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等,给学生剖析清楚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文化理论体系,然后再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后续各章节中。在讲理论时可打破教材编写顺序几个专题进行,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文地理学理论知识,此为学生进行演绎式学习的基础。”
2.5 演绎式学习需遵循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所设计的演绎式学习活动的难度适中,使得学生能比较自如地采用此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所设计的内容要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较强的关联性,要让学生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过渡要新的领域,使其内在知识体系的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要有明确的目标;其次是选取的内容难易要适度,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内容学生兴趣都不太强,唯有选取难易适度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思考。最后是必须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运用演绎式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演绎式学习,所以,教学中的演绎式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限定,不要为演绎而演绎,使演绎式学习活动形式化。
3 高校《人文地理学》演绎式学习的途径
3.1 从已知到未知,变“抽象”为“具体”
人文地理学中有部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在地理演绎式学习中,教师可将难点分解为零散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清楚后,向学生演示自己对此理论的演绎,表达出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考过程,而后请同学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再回顾所学理论,此为一完整的演绎式学习过程。
3.2 从理论到案例,变“共性”为“个性”
在讲解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现象或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评价,培养多维度思考方式。如学习人口移动动力机制时,教师先讲解不同学者提出的见解,主要介绍“推力与阻力”理论,考虑迁出地相关联的因素、迁入地相关联的因素、中间的障碍因素、个体因素,给出案例“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之后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思考影响该地域人口移动的因素,与所学理论和区域进行比较,教师要注意创设学习情景,提出能够激励学生思考的问题。
3.3 理论结合实际,变“理论”为“实践”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制作调查问卷,走出教室,对本地实际进行实践调查。
演绎式学习是诸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创造了实践的机会,搭建了激发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事的习惯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罗祥海,朱光良.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再认识[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8:28-30.
[2]曹向容.演绎法与中国式教学[J].科教文汇,2009.11:19.
[3]王妍,许红平,马智兰.归纳演绎法与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78.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4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1972-1977[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3.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174.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关键词: 文化 人名 地名 《飘》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在文化张力的牵引下,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文化相互渗透和交流。人名和地名是社会文化的符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但是,中华民族人口众多,港澳台问题复杂,人名、地名翻译的统一规范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周巧琴提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更加涉及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协商。”她以《红楼梦》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杨绛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的人名英译进行分析,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李娜提出:“在一些特殊语境下,人名地名翻译还需要考虑其内涵和隐含意义,依据美学和语用等值效果进行翻译。”这为文化张力的释放进一步提出了理据。
二、从时代背景角度历时分析翻译差异
米切尔・玛格丽特的Gone with the Wind成书于1936年。20世纪40年代,傅东华首次将这本小说引介入中国。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人们普遍同意文学要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特别重视团结人民,抵御外辱;反之,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政府鼓励作家描写正面反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文章。以此时代背景为衬托,Gone with the Wind虽然存在消极革命的嫌疑,但这部小说舒缓了人们在战时的紧张情绪,在中国开始流传开来。傅东华将小说中的人名、地名翻译为中国式的名称,与当时的中国文化紧密相连。
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为代表的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人们对异质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尊重,他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和翻译外国作品。
陈良廷译的《乱世佳人》鉴于读者接受能力的增强和读者的新的期待,采用了大量异化翻译策略。他不仅翻译了傅译本中删除的部分,还保留了美国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原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愿。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陈良廷和傅东华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文学地位的转变迫使陈良廷更多地考虑读者的口味和教育背景。
受当时文化张力的影响,考虑到中国普通百姓的接受水平,傅东华将小说中的人名、地名翻译成顺口易记的中国化名字。他依照中国传统的取名方式,分别将主人公们命名为“郝思嘉,卫希礼,韩媚兰”等。“郝”,中国的姓氏之一,谐音“好”;“思”,思考,动脑筋;“嘉”代表善、美、欢乐和幸福,寄寓了译者对郝思嘉的祝福。在小说中卫希礼是一个十分热爱南方的人,“卫”指保护,防护;“希”代表希望,盼望,暗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礼”,有礼节,十分符合卫希礼的卫道士形象,与角色设定不谋而合。韩媚兰是一个善良而宽容的人,“韩”,谐音“涵”,寓意包容、包含。在中国,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品质高雅,十分符合韩媚兰的性格特点。
傅东华对一些次要人物名字的翻译也颇含中国气息。他将Jeems和Pork分别译为“阿金”和“阿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阿”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彩。“阿”也能暗示尊卑关系,如《三国志士别三日》中的“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阿金是汤家双胞胎兄弟的跟班,而阿宝则是郝思嘉家里的管家。陈良廷所处的年代,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已增强,他将Scarlett O’Hara译为“斯佳丽・奥哈拉”,将Melanie Hamilton译为“玫兰妮・汉密尔顿”,这样的名字一眼就能看出是西方人的名字,同时从名字中能看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傅东华将很多地名翻译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陀,硅,屯,坡”,如“饿狼陀,落迦硅,曹氏屯,钟氏坡”。这样的翻译具有很强的中国气息,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会让读者有亲切感。在中国,“屯”是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后来演变为村落,多指较小的村庄。北京的“三里屯”,因距城三里而得名;沈阳的“皇姑屯”,由皇姑坟改名而来。“坡”指倾斜的地方,如“马嵬坡,长坂坡”。“陀”有山冈的意思,如北京的“将军陀”。陈良廷翻译的地名则比较西方化了,多为音译,如“亚特兰大,洛夫乔伊,查尔斯顿”。
三、从文化的角度共时分析人名及地名的内涵
胡笑瑛认为:“姓名不仅是代表特定社会成员的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姓名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命名要尊重相应的文化传统。一般来讲,一个人物的名字通常传达着某种文化信息。”文化张力源自于“尊重文化传统”的需要。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人物甚至在人们心中已成为经典,经久不衰,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标签。金庸是中国极负盛名的小说家,他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他作品中升扬的哲思、浓厚的文人气质,更体现在细微之处,人物名字往往独具匠心,契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前任教主“任我行”任意妄为、我行我素。雪山派的“白自在”鹤立独行,人如其名。《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源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穆念慈”念的是“杨康”,“慈”指仁爱、和善,这正是善良温柔的穆念慈所具有的品质,与《天龙八部》里“木婉清”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婉清”源于《诗经》“有美一人,婉兮清扬”,美丽清冷,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王语嫣”有笑语嫣然之意。“阿朱”、“阿紫”这一对姐妹的名字取自《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朱紫”常用来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也可用以比喻人品的高下,“阿朱”和“阿紫”确实是一对性格人品截然相反的姐妹。
地名蕴含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人文信息,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某一历史阶段的地貌特征、物产、经济、历史、生存环境及等文化内涵。例如山海关,关在汉语中暗示了shut themselves behind a critical spot,而英语中则指a mountain pass,利于通行。相似的例子还有长城、四合院等。这些名字的言外之意体现了巨大的文化张力,或者可以说,语言符号是由一系列社会历史因素决定的,识别这些符号是社会共同体的交际活动。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祈求福禄寿的良好愿望,寿宁县、寿安山、万寿桥以“寿”为名,祈求多寿;昌盛街、昌乐县、昌瑞山等以“昌”为名,希冀安康繁华。历史上的中国,朝代更迭,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现代地名中有很多以“太平”、“永宁”、“永和”等象征和平安宁的词语命名的地方。古老地名往往蕴含深厚的历史根源,例如河南的地名中仍然保留着众多古国名称。“密县(西周),项城县(春秋)”中的“密、项”就是上古沿用至今的名称。时间积淀下的文化张力促使文人学士们拿旧名作为城市的别称,苏州拥有包括阖闾城等十多个别称。“”时期,北京许多道路名称打上了革命的烙印,“八宝楼胡同”改为“灭资路”,“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等,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色彩。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语言和文化也相互渗透。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交际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式上,翻译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实质上,翻译是一种努力顺应文化张力的跨语言交际活动,文化的转换通过翻译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巧琴.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异化――以《红楼梦》人名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2(8):156-158.
又是谁,创造了祖国?
是工人!朴实的工人!
他们就像一粒沙,飘忽不定,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
他们付出了他们的青春,
当别人与家人团聚时,他们又在哪?
早晨起来推开窗户,发现外面竟然下着绵绵的细雨。阴沉沉的天气,总让人感到不安,好像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
由于写作业缺少一些用品,我被逼无奈挤上了开往商场的公共汽车,还好有个座,也许是下雨天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吧!车厢内安静得出奇,只能听见从被雨水打湿的雨伞上掉落下来的雨滴打在地上的声音,这样安静的过了一站。车门开了,上来两名穿着黑夹克的中年男子,他们的加入使原本安静的车厢一下子喧闹起来, “让一让,让一让,我们往里走走。”两个人“吆喝”着,脚步停在我身前一名带着孩子的父亲身后,其中一人扶着我身旁的椅背,我本能地往旁边挤了挤,调整了一下位置,当我在回过身来看那两个人时,不由得惊呆了,另一人用中指和食指夹住一个薄薄的刀片,熟练的割破了那位父亲的手提包,迅速从里面抽出钱包,收了起来。是小偷!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敢偷东西,我刚想喊,转念一想:不行,他离我这么近,万一给我一刀怎么办?我不敢再往下想,也不敢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
车到了一站,下车的人向售票员出示了车票,奇怪的是,售票员并没有向那两个人要票,就让两人下了车,看这两人得意洋洋的表情,我不甘心地瞪了一眼,挤到那位叔叔的身边,及时地告诉他:“叔叔,您的钱包是不是丢了?头里下去那两个人,您快去追呀!”他看了看手提包,已被割开了一个几公分长的口子,钱包早就“飞”了,他随着我手的方向望去,那两人拦了一辆出租车,飞奔而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想:难道就这样算了?
关键词 人本;地方电视;区域文化;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07-02
构建地方电视的区域文化亲和力,就要求地方电视的决策者和运营者都必须以贴近再贴近的姿态,把目光聚焦在“人”上。这当中涵盖了两个层次六方面内容,首先是人本层次:其中包括第一,必须贴近地方的人文资源,要在关注人的家园意识上下功夫;第二,必须贴近区域观众的需求,在关心人的追求意识上做文章;第三,必须贴近地方的人文积淀,在关切人的精神世界上花气力;其次是人文层次:其中包括第一,以人为中心,全方位地实施区域人文关怀;第二,以人为基础,多角度地营造人文环境;第三,以人为依托,深层次地张扬人文精神。
1深扎“人本”之根,是打造“亲和力”的基本诉求
地方电视所具有的相对优势,是依靠自己开办的与当地人或息息相关、或丝缕相连;或情感相通、或事理相容的各类栏目,去争取属地观众、去占有收视市场的份额。因此,地方电视在经营运筹上,就不能不心里想着当地“人”,眼睛关注当地“人”。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维时空里发掘区域文化的传承点;在地方电视人与属地观众的双向互动中,建立弘扬区域文化的联结点。
地方电视亲和力,是在地方电视人与当地受众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水融的默契与和谐。地方电视人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远亲或近邻就在他们的周围,同事或朋友就在他们的左右,这既可能成为近距离贴近“人”的一个优势,也能够变作“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的一种潜在的弱势。因此,地方电视人应该明确怎样才能用好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自觉而又自如地去把握强化区域文化的亲和力的正确取向。
1.1以人的成长背景为依托,贴近地方人文资源
一般来说,区域观众喜欢收看的是本区域或者邻近地区那些能够引发他们记忆储存的信息;那些可以拨动他们情感心弦的信息,还有那些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节目。因此,地方电视品牌节目就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着手,去研究发展战略,策划实施方案。通过发挥节目的内在质量与显在特色去牢牢地锁住目标观众。
1.2以人的收视需要为取向,贴近地方观众的诉求
区域观众所需要的是具有区域口味的节目品牌。因此,地方电视人要在深入考察区域受众收视心理、收视习惯和收视兴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方电视节目内容、包装样式以及整体风格与区域观众各种诉求的切合点,并以这个点为主要依据,去设计、完善,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品牌节目,从而不断推出符合区域观众所需要的常办常新的节目。
1.3以人的归属情感为目标,贴近地方的人文历史
马克思说过,“历史是过去与现在永无休止的对话”。地方电视之所以要贴近人文历史,是因为区域文化不仅在生活中积淀,更应该到传统中去寻找,那些大量存在于文字和地表的业已成型的静态文化,固然可以成为区域观众情感归属的依托和载体,然而,寻找和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构建人们情感归属新的坐标,更应该成为我们强化区域电视亲和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纵观我国近30年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人性化程度高的电视剧常常与观众的收视热情成正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霍元甲》,到接下来的“琼瑶热”;从 90年代初的《渴望》到前不久《亮剑》,这些“人性化”的民族电视剧在当时都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然而,近一个时期,由于清廷剧、言情剧、警匪片、反腐剧对荧屏的充斥,使得国人将目光聚焦在既简约又简洁而且还富有人情味的韩剧上。这种冷与热的落差,收视率的多和寡,已经充分地说明国人对人性化电视剧关注程度之高。如果我们的电视再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积极的行动起来,去建立同观众的“亲和”关系,那就是电视的盲目和无为。
2高扬“人文”之魂,是构建“亲和力”的内在需要
每个地方都有这个地方所独自拥有的人文矿藏。如何将它们开发出来,并都展示在地方的荧屏上,从而去化育淹博通达的人文精神,这同样是地方电视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因为人文教养和传承需要一点一滴去做,地方电视所座落的地方,作为具有不同历史沿革的这个地方,作为当今仍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的这个地方,它们的文献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一个地方在拥有这个地方人文强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的人文弱势。作为地方电视在实现电视新闻传播价值功能的同时,怎样自觉地确立自己的人文取向,这既是坚持贴近的必然姿态和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区域电视亲和力的内在需要。
2.1以人为中心,全方位地实施区域人文关怀
在对节目品牌的价值确定、效益评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在品牌设计、节目经营中,要全面介入人文元素。这这其中包括:一要贴近人情,关注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二要贴近人心,关注人们自我实现的愿望;三要贴近世故,关注人们的不同生存境遇等等。这样,地方电视就可以近距离地融入到地方观众的生活细节与工作环节当中,双方才能建立起心心相印、气息相通的关系。
2.2以人为基础,多角度地营造区域人文环境
要从观照区域人文环境的大视野着眼,光大人文强势,关注人文弱势,将地方电视人用生命真诚和职业热情凝聚而成的公信力,渗透到各个节目的策划视角、制作视角、编排视角之中,以贴心的情怀,精心地打造充满人文精神并为区域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品牌节目。在地方电视与区域受众的互动中,共同营造起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2.3以人为依托,深层次地张扬区域人文精神
地方电视要想稳定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收视份额和市场份额,就必须强化人文精神在贯注品牌成长发育中的观照程度。就要更多地从人本、人性和人道的层面上,多关注一些人的生命情态、人的生存状态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地方电视自省地发现了这一点,进而再自觉地做足了这一点,那么,由此构筑起来的亲和力也将必定是牢不可破的。
当民生类节目以各种样式、各类风格纷纷在电视荧屏上亮相之际,辽源电视台的《说事》节目也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节目从一开始就站在人性化的高度,以平民化的情怀和视角去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境遇,他们说地方观众想说的话,办地方观众想办的事,并公正使用“话语权”,他们坚持用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热情和真情去体恤人情、排解矛盾、化解是非。他们用真情实感建立起与地方观众“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马克思语)的鱼水关系。使得双方建立起一种情感相近、心息相通的亲和力。因此,《说事》已经成为备受当地观众青睐的名牌节目,它的收视行情和市场“卖点”也随之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认知 创新思维 人文意识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25-01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单纯的重视地理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为主体这一根本,忽视对他们的地理学习过程。而学生对地理一步步的认识的过程却是学好地理、认识地理所必须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一旦被忽视,学生就会缺少对地理事物的科学探索精神及创新精神,于是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地理这一概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背后就是我们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为了科学的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必须努力改革地理教学,注重人文关怀,应该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的各种状况,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以便对他们的认知需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以人文性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为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服务。
1 激发学习兴趣,构造人文性氛围
1.1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地理知识
这是最简单可行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生活中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将生活带进课堂,学生喜闻乐见,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研究新的地理概念,以生活的态度可以轻松、科学的学习到新知识。例如,拿南北方人的居住方式做对比,南方的房屋多是尖顶,北方的则多是平顶,引出降水分布的概念;拿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做对比,南方常吃大米、喝汤,北方人则多吃馒头,引出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等等,多讲讲各地人的生活趣事,进而还可以引申到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知识的学习,进而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牢固、更充分、更富有想象性的把握。
1.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认知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采取教师口头讲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接触也仅仅是通过课本。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氛围自然僵固,师生之间长期存在一种被动的状态,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借着课程改革的这股新风,从改革教学形式上入手,加入现代化设施这一元素,采用学生们熟悉且热门的现代化设施授课方式,自然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可以采取PPT教学模式,对于地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采用表格、制图的方式,给学生直观的印象;采取视频演示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理的方位感和立体感,建立客观的思维模式,以科学的教学形式带动科学的知识掌握。
2 冲破学生思维定势,构造新的人文理念
教学过程中,认真重视“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观念,切实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2.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发言,鼓励各种新思维
将以往那种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不敢发言、教师一言堂的气氛彻底抛除,构造一个科学思维碰撞的新氛围。为此,我组织各种辩论活动,通过哪个地方有台风,哪个地方发地震,哪个地方有洪灾、旱灾等等各类话题,让他们对他们阐述对它们的认识,讲述利害得失,讲述地质灾害发生的原理,以诙谐有趣的形式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并且对这些地理灾害产生的利弊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比赛,以此来激发他们阐述观点的勇气,同时还启发了他们学会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去观看问题,利于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在唇枪舌战中,学生们很自然地吸收了来自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增加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认知,还无形中增进了他们对地理本身的热爱。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氛围也越来越具人情味,地理知识的学习演变成了学生、师生之间沟通关系,合作交流的话题纽带,教学效果显著。
2.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思维
思维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我在备课时间也做了充分的思考、研究。我鼓励学生多动笔,对于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拿笔写在本子上或是对某个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写篇小论文,随后在全班分享,给予奖励,达到刺激效果,实现以一带全,促使知识被学生彻底消化;或是利用拼图,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肢体的接触实现地理知识的亲近,隐形的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地理抽象概念理解的隔阂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在枯燥的课本中找到了乐趣,还诱发了他们对事物的思考,学生们变的勤快了许多,了解到这薄薄的书本里面竟然还蕴含了那么多等待自己去发现的东西,从根本上就改变了对地理原本的认识,好像重新接纳了一门新的科目似的,不仅仅是教学,还有学生脸上的表情,一切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 开阔视野,走进人文世界
不要仅仅拘束于课程的追赶,这样,教师、学生都始终会被紧张的氛围包围,以至于在知识的教授与接纳上只能释放出本能的一小部分。教学乏味不说,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根本就得不到锻炼。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试着放慢脚步,努力发现笔者生活的周围环境中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或事,然后带给学生去体验。例如,笔者会抽出一部分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走进户外,观察自己生活多年的这片土地的面貌,去参观洼地,参观池塘,参观平地等等,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地貌;接触自然中的花花草草,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哪些适合在南方或是北方成长,哪些适合在绿洲或是沙漠生长等等,陶冶情操,开阔学生的眼界,开阔大脑的活动空间,以便产生更开阔的思维,真正的走进人文世界,让自己的行动、思维能力也变得更富有人文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地理这门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科目自然成为教育所重视的核心,教师应该努力配合新课标要求,做好相应的改革工作,去培养具备浓厚的人文意识的健全型人才,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上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意见,希望能为地理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Study Abroad
In recent years, studying abroad has flourished. Thousands of schloars and students have gone to foreign countries to study. Many people are sparing no effort in applying for going abroad.
Attending schools abroad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first place, students who have studied abroad can act as mediators between peopl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Secondly, we can learn much more advanced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irdly, we can enjoy the contact with new and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our own culture. Fourthly, we can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more quickly.
However, studying abroad may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language barrier in the first few months o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efore getting a scholarship. In spite of these, the advantages greatly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It is advisable to attend schools abroad
关键词:地级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统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当前地级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
资金是公立医院运转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资金在医院各个领域的比重很不合理。比如,在医疗成本中,比值占据最大的是人力成本,这些成本中有薪酬工资,福利费用,为特定人员颁发的奖金,补贴费用,在医院运转中的各种办公费用,对员工的培训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正是这个庞大的金额数目严重地影响了医院的盈利。
国内的公立医院相关收费标准通常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核定。在任何情况下,尤其在估计人力的成本费用时,都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标准,这让成本的估计很不准确,让价格与价值相分离,价格不能真正的体现价值,导致人力资源价值与其实际的价值不相符。
把人力成本当作固定成本来看,是国内公立医院一个显著的特点。当然,在企业中是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上面已经提到,人力资源的成本在医院的总成本中的比例很高,这只是片面的说法。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其它国家的人力资源的价格要比我们国家高很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尤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影响下,我们国家出现了人力资源价格慢慢攀升的趋势,这种趋势很显著[1]。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各个医院争夺的中心已经是医疗技术人才的争夺,在网上,在人力市场上,高新聘用人才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二、地级市公立医院需要发展人力资源统计工作
高新技术在飞速发展,这种发展渐渐地让人力资源竞争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也需要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公立医院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开发等等一系列问题。一个医院能否发展下去,关键看它的经营规模的大小和财产的数量,同时,还要看这个医院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利用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因为医院不同于一般的场所,比如商店超市,医院不提供物质性的东西,它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让病人康复的服务,这种服务具有科学性强、责任重大、高风险的特性,这就说明一个事实,人力资源在医院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医院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人才,拥有人才,能推动医院的发展。一个医院想要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的推动。当今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就是人才,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常赢,就必须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2]。同样道理,一个医院需要召集人才,并且把原有的人才留在岗位,这就需要医院想法设法开发、设计和实施,能够召集人才与激发人才的机制,让人才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
三、地级市公立医院发展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在最近几年开始引起大众的重视,但是这不代表着已经通过了相关管理员的认定。人力资源的统计工作只被少数的医院所实施,大多数的医院对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事情闭口不提。在中国,大部分医院的发展是依靠强大的资本支撑的,如果当人力资源统计工作成为了医院长久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那么,必定会给医院资本的投资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统计工作抱有一种敌对的态度,这种种的原因,给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3]。眼下,大多数医院的相关统计人员,在上岗之前没有经历过统计系统专业知识深入地培训,只学到了简单的皮毛,这样统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只能处理简单的事情,一旦碰上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一句话简单概括,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太低,也是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实施的一大阻力。
四、发展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管理对策
(一)提高认识,重新定位
人力资源的统计工作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的配合和支持,只有领导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这项工作才能引起广大人员的关注,进而才能被很好地实施,才能在医院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
(二)加强统计分析,作好参谋助手
人力资源统计是一项分析工作,是对现有的信息进一步地加工,对原有的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预测事情发展的趋势,为相关领导作出决策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三)加快人力资源统计信息化建设
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实施离不开网络的辅助,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把信息技术化的优点结合起来,让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全面。通过信息网络来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来完成信息的处理、传递与反馈,让统计数据的质量更高、更完善,让信息被更多的人所接收和使用,让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决策功能变得更强大[5]。
五、结语
现时代的公立医院要想更好更长远地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实施。有了人力资源统计工作,医院的工作质量、工作的科学性决策的正确性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从而让公立医院的发展更科学、更长久,而全方位的建设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微.试论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张育军.市场化背景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05).
[3]肖德玲.人力资源管理在创建医院文化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28).
记忆,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学过的知识、经验能牢牢记住,及时忆起,是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想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学者们一直用联想主义观点说明记忆问题。柏拉图以及后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记忆就是情境和做出反应之间的联结。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以及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见下图) 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
1.2 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克拉茨基指出:“研究记忆的认知途径有一个联想主义途径显然不同的着重点。它强调各种心理活动,而不仅仅是刺激和反应。” 这一研究途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重视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把人视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这一特色体现在认知心理学的全部记忆理论之中。“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们从计算机科学家们那里借来的一个名词) 广泛地涉及人和他的信息世界的积极交互作用。在这种加工作用中,中心的要点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
克拉茨基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记忆时采用了三个基本概念:编码、储存和提取。他认为它们是记忆的三种不同过程。“这三种过程中的任何一种过程在人的记忆过程中都可能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这就使记忆归于失败。因此,为了使我们能够记忆,所有这三种过程都必须是完整的。我们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它,直到需要时能提取它。”这三种过程就构成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克拉茨基的记忆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科学、合理、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合时合地的对信息进行提取,从而提高信息被提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存储中。
2 完美的课堂离不开课堂提问艺术
2.1 教师课堂提问方法的分类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把教师的课堂提问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
(1)无效提问。
什么是无效提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无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是无效提问。如,一些泛问——“谁上来给这个单词标音?”、“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等等。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配合教学,对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几乎没有多大的作用。此外,一些设问也是无效提问。如,“为什么美国人忌讳数字13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第三段。”这类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往往是教师自己作答,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推进教学的进程,起引导或接续作用。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问也是无效提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在这里把这些提问方式归为无效提问并不是否定其价值,而只是对其是否有利于记忆来进行的分类。
(2)有效提问。
相对而言,有效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有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性提问,本文将有效提问分为识记、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将理解和分析进行合并,因为从记忆理论角度,理解和分析性提问有很多共性,所以合并为一体成为解析。进一步而言,笔者认为识记性提问属于低层次的提问,而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属于高层次提问。
2.2 各种提问方法对学生记忆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界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经过模式识别和注意后,最终进入长时记忆得以储存,成为自己稳固的知识。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获得知识,而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一方面要讲究有效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地提问对学生记忆课堂知识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只侧重于有效提问)。
下面我们从提问方法的各个分类来详细阐述。
(1)识记性提问。
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人要记住一个项目并不困难,常常是一学就会,但要回忆已经记住的项目,必须再练习,练习到完全记住这个项目的程度为止。所以英语教师课堂中的识记性提问对学生记忆本堂课以及以前学习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 “can you tell m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course?”、 “who can tell me three meanings of the word we have learned last week ? ”、 “ can you describe my expression using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 ”等等,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对已学知识的识记性提问。这样的提问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地复习,把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不断地“复诵”,这不仅会使信息变得新颖以保持在短时记忆中,而且还能把信息送入长期记忆,而且长时记忆也有助于短时记忆的再次编码。
(2)解析性提问。
解析性提问是对所要提问的问题以解释、分析的疑问句形式进行引导式地提问。如,当记忆“family”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谁能根据‘家’这个概念把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拆分成不同的单词啊?想想家里有哪些成员?家需要什么才是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会跟随着老师的引导进行理解、解析与猜想。然后老师揭晓答案: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什么才是家呢?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爱才是家对不对?”
解析性提问引导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性和分析性的强化,比只让学生干巴巴地记单词要有效地多。再拿记忆单词来举个例子:“谁能把 “biodiversity” 这个单词拆分一下,大家想一下哪个是词根呢?” 接着学生便会对 “biodiversity” 进行分析与拆分。学生以前记忆中存储的旧信息便会被提取, “diversity” 是多样性的意思, “bio” 是biology 的前三个字母。旧信息通过这种解析型提问的引导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这样从全新的角度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并让所教的新词在与头脑中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理解和记忆。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因为人的短时记忆能力是很有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span of memory)。过去一般认为汉语短时记忆的组块容量为7±2 ,新近的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的短时记忆广度随着词的熟悉性而增加,词频差异显着,低频单音词的记忆广度为3.15个组块,中频词为5.68个组块高频词为8.30个组块。 所以,解析性提问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在短时记忆的广度。
(3)应用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应用性提问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去实际运用知识,使学生把信息纳入一种所设情景的系统中,进行生动的“组块编码”。
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应用性提问对学生记忆知识是很有效的。如,当学习了新单词“fake”后,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的意思,老师可以问“who can make a phrase using ‘fake’?”,这时学生就会想到有关“假”的词组,假币、假发、假名等等。然后老师给出“fake money/fake hair/ fake name”这几个词组,还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接着老师问“if you are at the market, when you buy the shoes, the shoes seller give you a fake money, what will you do? ”或者“can you make a story using ‘fake’?”然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景和故事表演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fake的意思了。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性的提问对信息进行了“想象编码”和“情景编码”。这样不仅使个别成分组织起来,而且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团块”,这些团块再组织成“情境”,而此时记忆才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综合性提问。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建设思路;体系结构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转变,课程网络化成为教育方式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网络化是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意义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资源网络化建设,对于深化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地理学有着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等,各学科互相交叉,构地理综合体。复杂的体系结构,困扰了很多刚入门的学生,需要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将这种体系结构展示出来。
其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第一手资源虽然有着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但是人的直接行为空间毕竟有限,通过间接行为空间,获取间接资源,同样很重要。
再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停地运动中,并且运动速度相对于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要迅速很多,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习与研究人文地理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环境下,而要有时间跨度,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更有深度。而传统的媒体资源更新较慢,不能响应更新频繁而迅速的人文地理研究对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媒体资源来支持人文地理的学习与研究。
最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各种地图、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以及大量的统计数据等。因此,人文地理研究不能单纯地依赖某一种媒体,要多种媒体结合,使用各种媒体资料。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人文地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步转变为课堂讲授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扩展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思路
1 运用多元化理论指导。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应在现代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等多元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因此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况下和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时坚持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并举。其中,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课程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加工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环节。同时特别注意网络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实时互动的优势,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个性化、自主化。
2 体现人文地理学科特色。人地相关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始终贯彻在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一条主线。在选取课程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授课辅导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和谐的思想,并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内容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而且人文地理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比如人口的分布、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与分布等,在教学资源建设时既要突出现状,也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要突出区域性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性,而且体现在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如政治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时,不仅仅着眼于人文地理学本身,还要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
3 发挥网络平台教学优势。网络平台具有以下教学优势:一是直观性。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图文并茂、音画俱全的特点,针对人文地理教学中难懂难教的问题,以地图、图片、图表、视频、动画和逻辑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展现,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互动性。网络平台具备网上论坛、电子邮件、聊天室等工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模式,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沟通,答疑释惑。三是友好性。网络平台界面美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使师生都能够容易操作。四是创新性。在设计上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特点,自行浏览课程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就教师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与思考等。
4 展示自身学科建设成果。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一方面网络课程需要较为稳定和规范的结构,涵盖教学必须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特点及自身学科建设及教学与科研成果,设计个性化的内容,体现课程特色。
例如,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除人文地理总论以外,各分支学科也需要配套的教材与论著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撑。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自创立之初,老一辈著名地理学家李旭旦、金其铭等先生陆续出版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地理教材及著作。在课程网络化建设中,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一个特色模块,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方向和动态,方便学生查阅、比较和学习。
5 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课程网络化建设不仅是以网页形式呈现课程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它可作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课程网络化建设除了内容的展示,还必须增加强大的学习功能,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精神和科研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体系结构
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体系结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网络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学生是通过访问各层次进行学习的,整体层次及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网络课程结构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模块、教学模块、互动模块和特色模块(见下表)。
特色模块是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系列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导航、实践拓展训练和中外文献选读四大特色栏目。
1 教学资源导航。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培养营造理想环境的基础。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导航栏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英汉对照人文地理词汇和国外人文地理学者两个子栏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发展和人文地理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经历。目前已有国外著名高校34位人文地理学者的简历及其相关网址,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专业领域。第二部分为主体教学资源,包括专题地图、实景图、规划图和统计年鉴等子栏目。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语言,用地图说明问题往往比文字更有效。教学资源包括经济、聚落、文化、人口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景观图片、专题地图等,所有图片均使用高分辨率图像;同时,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规划工作的方法与技能,分类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众多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划图件。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人文地理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教学资源的统计数据库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权威统计年鉴,便于教师、学生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查阅。第三部分为考研指导,主要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人文地理学招生院校及网址信息,并提供部分院校历年人文地理考研资料。
2 实践拓展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已经建立了南京市城市地理、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黄山与宝华山风景旅游区、庐山区域地理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规划制图、论文写作等实践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了“虚拟实习”的特色栏目,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地理环境模拟实验室,增设了城市景观三维表现、数字小区三维表现、主要商业区三维表现、城市交通流三维表现与模拟等极具特色的实验项目。
3 中外文献选读。人文地理学科历史悠久,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文地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众多的教材和专著。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设立中外文献选读栏目,精选各种经典文献,包括国内外代表性教材、中外著作和词典以及国内外人文地理相关资源网站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对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组织者,也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共同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从学习策略规律思考高校课程网络化建设[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7-79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3]贾雪梅,杨改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若干趋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55-57
[4]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4):137-138
[5]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Z2):4-5
【关键词】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随着房地产人力资源的不断发展,薪酬管理的体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薪酬管理能鼓励员工敬业,提升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更是帮助房地产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的最佳方法。从目前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背景来分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在体系改革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薪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房地产人力资源发展滞后。本文基于当前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改善措施。
一、房地产人力资源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房地产人力资源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都逐渐构建了适合房地产发展情况的现代管理制度,实现了房地产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真正“分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薪酬管理的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一)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滞后
房地产人力资源发展的过程中,薪酬激励是房地产人力资源实现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其本质作用在于将个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进行统一,从而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企业发展而作出贡献。但是从当前房地产人力资源内部来看,在薪酬管理方面表现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设计上过于单一,而且对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认识也略显不足,从而导致在薪酬分配上不具备公平性,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房地产的发展。另外,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传统的思想,例如:平均主义、得过且过这类思想等等,干得多与干得少都是一个样,这些落后思想必然会阻碍房地产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
(二)房地产员工工资水平与市场脱节
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在工资水平方面还依然存在“一高一低”的情况,也就是说普通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居然高出了市场平均价位,而重要职位的员工工资水平偏偏低于市场价位。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留不住人才。房地产人力资源内部薪酬体制无法与市场薪酬体制进行有机结合,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制出现落后显现,而员工在房地产人力资源酬管理体制与经济效益完全脱节的情况下,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让房地产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市场化进程,导致房地产之间的竞争更加激励,市场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房地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要有长远发展的规划与目标,而且需要经过有效的管理活动与机制来得以实现,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则是房地产发展战略目标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薪酬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必须得到重视,但是又不能过于盲目的照搬照抄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革模式,需要抓住自身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然后参照其他房地产人力资源的改革措施,对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面对这一点我国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没有做到位,没有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与战略部署,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过于重视公平原则、补偿原则、或利害相等原则等等,忽视了房地产人力资源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没有与之进行有效结合,这样非常不利于房地产人力资源发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尽管很多房地产人力资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对薪酬管理进行改革,但是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效果。
(四)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合理,激励手段较差
在基本薪酬差距一定的情况下,薪酬针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绩效加薪,另外一个是奖金的提高。这两种之间必然在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绩效加薪会导致员工的基本薪酬不断提高,而奖金则大多属于一次性支付的性质,奖金的发放并不改变员工的基本薪酬水平口绩效加薪具有一种刚性特点,尽管每次加薪的幅度往往不大,但是久而久之,会发现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会对房地产企业构成一定的成本压力。同时,这种加薪模式逐渐会被员工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权利,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二、加强房地产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房地产人力资源自主发展
国家应该为房地产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摒除扶着在房地产人力资源上的政治压力与社会功效,真正实现自由经营的经济主体。让房地产人力资源在用人与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面完全拥有自,这样房地产人力资源才能抓住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市场竞争情况来进行改革薪酬管理、薪酬水平以及薪酬结构。
(二)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优化
薪酬考核的制定是需要有着完善的标准与执行手段的,坚持采用科学的管理态度,针对房地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力等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工作的成绩与管理方案进行确定。薪酬考核是员工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在绩效考核机制的结果上不够准确,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逐渐导致薪酬管理激励机制失去平衡,要颠覆传统的量化形式,对核心管理部门、辅助部门的相关职位,绩效考核不能客观的、准确的、真实的将员工的劳动情况反映出来。薪酬制度的合理是需要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作为大前提,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的公平与否需要通过绩效考核来进行评估。绩效考核需要与房地产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抓住员工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来进行考核与评估,还要考虑到市场劳动力价值的变化,要对岗位薪酬进行及时的调整,是薪酬体制透明化,个体薪酬与实际价值相符合的目的。
(三)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
岗位设计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与必要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障薪酬体系可有有效的运行,如果岗位不合理,久而久之必然会给房地产相关机构带了更多问题,导致人才的浪费。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分配上出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房地产人力资源抓住当前发展的现状,切实运用观察法、分析法、调查法等等,对房地产人力资源岗位得分进行分析,了解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弄清楚岗位设置上是否合理,岗位职责上是否在歧义,工作上是否饱满等等,严格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来对岗位进行设置,针对分工过细、工作量不够饱满的岗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工作分析为出发点,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对岗位说明书进行编写,对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等内容进行明确,为下一步绩效考核提供客观的依据。
(四)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提高薪酬体系的竞争力
基于现代薪酬理论,薪酬应该同市场经济变化挂钩,需要同市场发展的步调一致,同时还需要重视外界的竞争机制,将其引入。以同行同职位的工资水平为参考对象,针对市场稀缺的高端人才,需要通过高于市场价位的方式进行吸纳并留住。另外,也要重视内部的一致性,需要有科学的工资分析与比较合理的职位价值的评价,需要将激励的重点转移到关键职位与重要员工身上,这样才能真正构建房地产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薪酬管理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吸纳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从而提高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江,林日鹏.走出薪酬内部不公平的困境[J].销售与市场,2010,(12).
关键词:内经;和;人文理念;中医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461-03
From NeiJing of "Gentle" Read the Humanities Orinciple at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of Application
QIAN Hui-n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NeiJing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is in harmony with,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life normal;Get world with,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human body connection it prints to reflect;At enmity with, judge to rea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disease appearance;Make it adjust to reach,with the result that peace, adjust to cure and Health care of method, see through Nei Jing of"gentle", read the humanities principl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at the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Nei Jing;gentle;humanities principle;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时间的流程中沿着自身的轨迹蕴生与发展,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充沛的生命力之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其生命的原动力,亦是其不断宏扬光大的根基,人文内涵是其突出的特色,也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淮南子・论川》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中和,乃人文内涵的精髓之一,本文锁定中医最早之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使用频率居高,并作为理论重要架构元素之“和”,对生命密码的解读,透视其蕴藏的人文理念在中医理论的应用。
1内外调和 对生命常态之描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阐述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辨证关系,明示阴阳平和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注重阴阳协调,无所偏胜,使机体“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耳聪目明,血气运行通畅,使邪气不能侵害人体,达到生命常态之佳境“内外调和”,将人体内外的和谐,作为健康的象征乃生命常态之代表描述。
1.1 气血津液的和调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认为饮食五味入口,经肠胃消化吸收,其精微蓄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有生化之机,人的精与神气方能旺盛,生命活动由此而产生。揭示其关键在于气和调通畅,和谐条达。通过“气和而生”,高度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之常态,说明天地之气的化生,精微物质的滋养,使人体五脏气化和谐有序,生理功能运转正常。
《灵枢・天年》提出,正常之人应是“血气以和”,营卫通畅,五脏俱全,神气内舍于心,魂魄毕具,乃形体、气血、精神俱备的健全生命体,并认为长寿的前提条件是,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灵枢・逆顺肥瘦》记载,常人端正敦厚,主要在于“血气和调”。《灵枢・痈疽论》陈述,因其“血和”,血液得以在经脉之中流注,孙脉先满,则溢注于脉络,皆盈再注于经脉。《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阐明,人体内之“血气和”,乃变现于外之气色华润光泽的基础。
《素问・痹论》表述,来自水谷之精气的营气,因其精专柔顺,乃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而入于脉,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全身。《灵枢・痈疽论》说,源于饮食的津液,经“和调”变化而赤,则生成血。《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认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而补益脑髓。
1.2 五脏之气和调《灵枢・脉度》基于“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之理论,提出五脏与官窍有内在联系,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外在官窍生理机制的状况,是内在脏腑功能的视窗,亦即五脏之气“和”的真实写照。故肺和则鼻能知臭香,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脾和则口能知五谷,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灵枢・本脏论》以“和利”与否,说明脏腑位置的是否正常,认为心肺肝脾肾端正,则五脏“和利难伤”。若肺偏倾则胸偏痛,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肝偏倾则胁下痛,脾偏倾则善满善胀,肾偏倾则苦腰尻痛。
1.3 七情调摄 气和志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情绪状况的生动传递。《内经》对正常情志变化与调节的叙述,采用“和”作为表达关键词。《素问・举痛论》指出,喜可以使人“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认为良好情绪对气血营卫的循行,气机之调畅有通达协调之功。《灵枢・本脏论》表明,志意的功能是驾驭精神,收摄魂魄,调节机体对寒温的适应能力,将适当控制情绪,做到“和喜怒”列为情志调摄的要点。并指出五脏皆端正之人,则“和利得人心”,认为脏腑的位置正常与否对情绪和性格等有影响。《灵枢・平人绝谷》明示,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意识到五脏功能与血脉正常运行,是维持人体情志活动正常的保障。
1.4 脉象与体质之和 《素问・平人气象论》正常之脾脉,表现为“和柔相离如鸡践地”,以“和柔”表述了其从容和缓的脉象特点。《灵枢・终始论》邪气来时针下有坚紧而疾速感,谷气来时,则“徐而和”。《灵枢・通天论》称正常体质者为“阴阳和平”之人。
2得天地之和 自然生态与人体关联之印照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昭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阴阳消长盛衰相通应,且具有同步变化之规律,对其机制的理性思维和探索,形成著名的生气通天之论。《灵枢・岁露》称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将人类生存模式放在与宇宙万物密切联系的时空之中扫描分析,认为天地之气是万物滋生的根本,合则化生万物,因而四时变化与环境等因素对人类必然产生影响。
2.1 得天地之和《素问・气交变大论》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将木运平气称作敷和,即敷布和柔。《素问・五常政大论》解释,“敷和之纪”,阳气舒畅,气阴散布,五行之气化亦畅通平和,敷和之气理端正,性顺随气行,其变动或曲或直,其化生使万物兴旺,属类为草木,功能特点是发散。“其候温和”,表现为风,其在人体内应为肝脏。木运不及则称为“委和”。《灵枢・胀论》指出,卫气之在身也,常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交替,五谷精微乃得以化生。《素问・汤液醪醴论》举例,稻米因得天地的和气“天地之和”,生长于高下适宜之方,故得气最完备。
2.2 得时之和 《灵枢・岁露论》观察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害人体,命曰三实。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易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素问・至真要大论》亦认为,乘年之虚,“失时之和,”遇月之空,邪气亦甚。《灵枢・岁露论》将一年之中气候调和称为“因岁之和”,认为贼风邪气少,则民少病而少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至而和则平”,至而甚、至而反、至而不至,以及未至而至者皆可为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并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气相胜者和”,不相胜则病,重感于邪则甚。《素问・离合真邪论》立足于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天体运行、自然界气候变化与人体密切联系,认为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及二十八宿,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灵枢・岁露论》记载,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表明气候异常变化对人体患病与预后有影响作用。
2.3 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倡导,治疗及养生康复“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应先了解主岁之气的情况,不可违背天人相应之规律,不要补实泻虚,而造成疾患与损伤。正如张介宾注:“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四时寒来暑往,其气变化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然。《素问・五常政大论》阐述“气从不康,病去而瘠”之原理,提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之原则,力求“养之和之,静以待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认为万物之生化,各有其自然之道。造化之机难以由人力替代,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只能察而知之,顺而用之,不可违逆。强调治疗在于疏通经络气血或补养等法,恢复机体之生化能力。治病应顺从人体生化的自然规律,利用人体正气自我恢复的时机调养,关键在于调动、调节而非替代机体自身的生化机能,并要求与时令变化相配合。故王冰注之:“由是观之,则物之生长收藏化,必待其时也。……或言力必可致,而能代造化、违四时者,妄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告诫,诊治应热无犯热,寒无犯寒,若“从者和”,逆者则病。《灵枢・五乱》明言,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人体之营卫相随,故“阴阳巳和”,清浊不相干,则顺之而治,着眼于顺应自然气候之变化规律而治疗,亦是天人相应整体观理论的临床实践运用。
3 不和对疾病状态的理性判读
3.1 血气不和《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认为气血失其和调畅达,是产生各种疾病的主要机制。究其原由,王冰注云:“邪侵之则血气不正,故变化而百病乃生矣。”《灵枢・血络》新饮而液渗于络,可引起而“未合和于血”,血出而汁别。《素问・阴阳别论》则认为,阴阳紊乱,“刚柔不和”,会导致十二经气衰竭。
3.2 阴阳不和《灵枢・五癃津液别》云:“阴阳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故出现腰背痛而胫酸。《灵枢・通天》认为,体质偏颇之太阴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其“阴阳不和”,贪婪而不仁义,貌似谦恭,内心却深藏阴险,好得恶失,面色阴沉黑暗,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处事惯于后发制人。
3.3 脏腑不和《素问・评热病论》曰:“胃中不和”者,可致不能仰卧。《素问・逆调》亦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认为胃气以下行为顺,其气上逆,不得从其常道而行,引起不得卧之症状。《素问・厥论》认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能营于四肢。《灵枢・脉度》称:“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而为痈。并认为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留之为病。《素问・示从容》亦有“六腑之所不和”之病理记录。
4令其调达 而致和平 调治与摄生之法度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诊治须掌握天之五气,人之五脏五行更胜之规律,疏通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张介宾注:“适其中外,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正如王冰所云:“令药气至病所为故,无太过与不及,”将恢复机体的平和之状态,注意适度之掌握,勿太过与不及,作为疾病治疗调节之法度与典范。《素问・痿论》将治疗痿证原理,归纳为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治疗无积者求其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疾病得以有效医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引领治疗的精义在于“和以所宜” 。
4.1 调和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使坚硬破溃,正虚得补,达到“可使气和”之目的。《灵枢・终始论》使用针刺补泻法,注明当补则补,当泻则泻,而“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诊疗必切而验之,疏取之,治疗原则在于“上气和乃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治疗凝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灵枢・本输》记录,使逆则宛,“和则通”。《灵枢・刺节真邪》治厥者,必先使用熨法,“调和其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总结,针刺出针后快速按住针孔,无令其出血,治疗要义在于“以和其脉”。
4.2 调和阴阳《灵枢・终始论》提示,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灵枢・五色论》体察到,五脏六腑肢节之部,各有部分,可“用阴和阳,用阳和阴”。《灵枢・邪客》观察,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予患者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达决渎壅塞,使经络大通,则其卧立至,机制即所谓“阳和得”。
4.3 修养和神《素问・刺法》明示,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单纯治疾,故治疗要义在“修养和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针刺迎之随之,“以意和之”,则针道毕矣。《灵枢・官能》认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
4.4 调食和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倡导谨慎调和五味,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有利于延年益寿。《素问・经脉别论》提出“调食和药”,注重在针刺同时,调节饮食,并配合药物治疗。《素问・腹中论》提示,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养生理法的叙述中,提出顺应阴阳变化,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于术数”,恰当使用修身养性之术,方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关键词】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随着房地产人力资源的不断发展,薪酬管理的体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薪酬管理能鼓励员工敬业,提升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更是帮助房地产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的最佳方法。从目前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背景来分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在体系改革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传统的薪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房地产人力资源发展滞后。本文基于当前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改善措施。
一、房地产人力资源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房地产人力资源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都逐渐构建了适合房地产发展情况的现代管理制度,实现了房地产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真正“分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薪酬管理的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一)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滞后
房地产人力资源发展的过程中,薪酬激励是房地产人力资源实现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其本质作用在于将个体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进行统一,从而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企业发展而作出贡献。WwW.lw881.com但是从当前房地产人力资源内部来看,在薪酬管理方面表现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设计上过于单一,而且对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认识也略显不足,从而导致在薪酬分配上不具备公平性,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房地产的发展。另外,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传统的思想,例如:平均主义、得过且过这类思想等等,干得多与干得少都是一个样,这些落后思想必然会阻碍房地产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
(二)房地产员工工资水平与市场脱节
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在工资水平方面还依然存在“一高一低”的情况,也就是说普通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居然高出了市场平均价位,而重要职位的员工工资水平偏偏低于市场价位。这些情况的存在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企业留不住人才。房地产人力资源内部薪酬体制无法与市场薪酬体制进行有机结合,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制出现落后显现,而员工在房地产人力资源酬管理体制与经济效益完全脱节的情况下,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让房地产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市场化进程,导致房地产之间的竞争更加激励,市场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房地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要有长远发展的规划与目标,而且需要经过有效的管理活动与机制来得以实现,而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则是房地产发展战略目标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薪酬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必须得到重视,但是又不能过于盲目的照搬照抄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革模式,需要抓住自身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然后参照其他房地产人力资源的改革措施,对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面对这一点我国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没有做到位,没有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与战略部署,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过于重视公平原则、补偿原则、或利害相等原则等等,忽视了房地产人力资源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没有与之进行有效结合,这样非常不利于房地产人力资源发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尽管很多房地产人力资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对薪酬管理进行改革,但是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效果。
(四)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合理,激励手段较差
在基本薪酬差距一定的情况下,薪酬针对员工的激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绩效加薪,另外一个是奖金的提高。这两种之间必然在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绩效加薪会导致员工的基本薪酬不断提高,而奖金则大多属于一次性支付的性质,奖
的发放并不改变员工的基本薪酬水平口绩效加薪具有一种刚性特点,尽管每次加薪的幅度往往不大,但是久而久之,会发现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会对房地产企业构成一定的成本压力。同时,这种加薪模式逐渐会被员工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权利,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二、加强房地产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房地产人力资源自主发展
国家应该为房地产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摒除扶着在房地产人力资源上的政治压力与社会功效,真正实现自由经营的经济主体。让房地产人力资源在用人与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方面完全拥有自主权,这样房地产人力资源才能抓住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市场竞争情况来进行改革薪酬管理、薪酬水平以及薪酬结构。
(二)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优化
薪酬考核的制定是需要有着完善的标准与执行手段的,坚持采用科学的管理态度,针对房地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力等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工作的成绩与管理方案进行确定。薪酬考核是员工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部分房地产人力资源在绩效考核机制的结果上不够准确,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逐渐导致薪酬管理激励机制失去平衡,要颠覆传统的量化形式,对核心管理部门、辅助部门的相关职位,绩效考核不能客观的、准确的、真实的将员工的劳动情况反映出来。薪酬制度的合理是需要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作为大前提,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的公平与否需要通过绩效考核来进行评估。绩效考核需要与房地产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抓住员工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来进行考核与评估,还要考虑到市场劳动力价值的变化,要对岗位薪酬进行及时的调整,是薪酬体制透明化,个体薪酬与实际价值相符合的目的。
(三)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
岗位设计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与必要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障薪酬体系可有有效的运行,如果岗位不合理,久而久之必然会给房地产相关机构带了更多问题,导致人才的浪费。房地产人力资源薪酬分配上出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房地产人力资源抓住当前发展的现状,切实运用观察法、分析法、调查法等等,对房地产人力资源岗位得分进行分析,了解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弄清楚岗位设置上是否合理,岗位职责上是否在歧义,工作上是否饱满等等,严格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来对岗位进行设置,针对分工过细、工作量不够饱满的岗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工作分析为出发点,严格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对岗位说明书进行编写,对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等内容进行明确,为下一步绩效考核提供客观的依据。
(四)与市场竞争有效结合,提高薪酬体系的竞争力
基于现代薪酬理论,薪酬应该同市场经济变化挂钩,需要同市场发展的步调一致,同时还需要重视外界的竞争机制,将其引入。以同行同职位的工资水平为参考对象,针对市场稀缺的高端人才,需要通过高于市场价位的方式进行吸纳并留住。另外,也要重视内部的一致性,需要有科学的工资分析与比较合理的职位价值的评价,需要将激励的重点转移到关键职位与重要员工身上,这样才能真正构建房地产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薪酬管理是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吸纳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从而提高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江,林日鹏.走出薪酬内部不公平的困境[j].销售与市场,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