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言文化特色范文

语言文化特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言文化特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言文化特色

第1篇

关键词:中国菜名;汉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文化内涵;典故;思想;传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34-04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菜不仅色香味俱全,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同时,中国菜名也极具文化特色,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为菜品命名,使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在享受别具特色的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菜名简介

基于汉语言的丰富性,中国的菜名也可谓五花八门,形式丰富多彩,如果粗略归类一下,可以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种。

写意的菜名按照其不同命名角度又可分为两种:一类菜名追求形美、音美、色美和意美,菜品与菜名相得益彰,赋予其美好的寓意,给人以听觉、视觉和味觉全方位的满足感。代表菜名如“瑞气吉祥”(是全只甲鱼或鳘鱼炖甲鱼,因甲鱼寿命较长故称“吉祥”)、“状元及第煲”(原料有元贝、虾仁、生肠、水发蹄筋等,取元、蹄(第)之音和龙、发之意),这些菜名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而如“踏雪寻梅”(这道汤以鲫鱼和螃蟹为原料熬制,汤汁雪白,汤底衬着点点嫣红的蟹膏,犹如宝玉踏雪寻梅,口感鲜香,营养价值极高)、“彩云飞凤”(即云腿炒鸽片)等这类菜名则更注重传达诗意与美感。另一类菜名是以相关的地名、人名来命名,或包含一定的历史典故。这类菜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烹调方法或地域特色,让人食其菜而思其人念其地也。如“西湖醋鱼”“沔阳三蒸”“东坡肉”“麻婆豆腐”“佛跳墙”等。

写实的菜名则相对简单。此类多为家常菜,菜名大多数以菜品原材料或加上菜品的烹饪方式直接命名,虽少了文雅的艺术气息与文化内涵,但很具实用性。如我们常吃的“萝卜羊肉”“番茄炒蛋”“烧茄子”“醋溜土豆丝”等等。

二、汉语言修辞手法在中国菜名中的运用

(一)修辞手法运用于菜名中达到的效果

汉语的修辞手法是多样化的,在我们的语言表述和文学创作中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形象生动、言简义丰等效果,同样,在菜名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也会使菜品更具吸引力,引发人们品尝的欲望。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 给人以全方位的联想。一道菜大致要经过点菜、做菜、上菜、品菜四道程序,同时也是听觉、视觉、味觉的完美结合。看菜单点菜名可以说是第一道程序,如果菜名富有美感,使人心里愉悦,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道菜才能完成它的餐桌使命。例如:“红嘴绿鹦哥”其实是清炒菠菜,“花好月圆”是“虾仁炒鸡蛋”,这样富有诗意与美感的菜名就比以简单食材命名的写实菜名更具吸引力。

2. 使人产生心理距离之美,回味无穷。在菜名中运用某些修辞手法可以产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和“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使食客不仅品尝到菜品的美味,而且赏其型、悦其色、知其故事,与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品味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其意蕴不可谓不悠远。如“燕草如碧丝”让人充满了对曼妙春色的向往;而“佛跳墙”则使“坛子煨菜”不仅平添高雅,更融入了有趣的故事与传说。

(二)多种修辞手法在菜名中的运用

1. 用典。用典就是在说话或写作中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已达到言简义丰或委婉含蓄的效果。中国菜名中颇多用典,其中的代表之一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很多人都从字面上理解“狗不理”,觉得比较矛盾,如果这包子连狗都不理,不爱吃,那它还怎么被人们追捧呢?其实,它的起源是因为店主高贵友的绰号。据传,高贵友小名叫“狗仔”,其幼时脾气极为倔强,倔起来的时候就是家里他最喜欢的小狗来逗他,他都不理睬。所以,街坊邻居们就取笑他,送给他一个“狗不理”的绰号。后来,高贵友苦学厨艺,他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技艺独到,每个包子十八个褶,形似含苞白菊,味道极其鲜美,不仅深受当地食客的赞扬与青睐,更是名扬全国与海外。

另外,“过桥米线”的美好传说、“回锅肉”的经典做法、“叫花鸡”和“富贵鸡”的缘分相撞,等等,也都涉及许多典故,富有文化内涵。

2. 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通常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比较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的,而菜名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认为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增添美感,增添特有的情味。例如,把豆芽叫作“龙须”,用“白玉”比喻豆腐,将鸡爪称作“凤爪”,把蛋花美称为“芙蓉”等,而用“春苗吐艳”“银牙盖被”来命名“清炒豆苗”和“豆芽炒蛋”这两道菜,是不是让你感觉既形象又美丽呢?

3. 谐音双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现象,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双关,指有意识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时兼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意思,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菜名中使用的一般是谐音双关。

使用谐音双关取的菜名,不仅有不同于一般菜名的高雅性,而且将菜肴的内容、命名者的寓意蕴含其中,给食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用“绝代双骄”命名青辣椒炒红椒,用“年年有余”称呼红烧鱼,给清炒鲜蘑菇冠以“绿野仙姑”之名,是不是既别具风情又富有内涵呢?

4. 委婉。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或为了避讳而用之。例如,般若汤――佛家代替酒的说法;凤爪――鸡爪;口条――猪舌之类。

5. 夸张。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或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菜名中运用夸张可以使菜品含义更饱满,充满吸引力和好奇心。例如,千张――豆腐皮的一种,表现其层数之多;什锦――多种原料的组合,从数量和形象两方面夸张。

6.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比作人,使它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使用拟人手法的菜名富有形象感和联想感,新奇引人。例如,悄悄话――猪耳朵与猪舌拼盘,群英荟萃――各种萝卜的拼盘,子龙脱袍――传统湘菜中的炒鳝鱼。

7. 叠音。叠音,古代又叫“重言”或“复字”,叠音词语在朗读上富有音乐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在内容上使词语的意义更加突出,增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例如:棒棒鸡、渣渣肉、担担鸡、么么喳喳珍珠糖水等。用这些叠音词来具体描绘菜品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既制造了一种特有的音响效果,又使菜名活泼而富有活力。

三、中国菜名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内涵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而中国菜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中可以说有文化名城,有才子佳人,有流传千古的典故,有人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等等,处处体现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一)菜名传达的美好寓意及特定愿望

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趋吉心理,在许多场合都喜欢讨口彩,表达自己渴望健康、幸福、平安、合合美美等美好愿望。这种文化特点也渗透到饮食文化中,从菜名中体现出来。例如,在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视的年夜饭上,“年年有余(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瑞雪丰年”――鸡蛋、银杏、西兰花、白玉菇、腰果素炒,“五谷丰登”――五谷素炒,“锦上添花”――什锦拼盘,“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玉米蒸糕等等,都传达出了中国人希望生活富裕、企盼美好生活的心愿。同样,在婚宴上,人们也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菜名,如:奶汤鱼丸一般被命名为“鱼水相依”,红枣桂圆莲子羹一般称为“早生贵子”,莲子红豆沙叫做“百年好合”,等等,其用意就是为了寄托对新婚佳偶的美好祝福,同时烘托婚礼的喜庆气氛。

还有一些菜品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人们在当时情境下的特定愿望,有的流传下来,有的则成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符号象征。

例如,“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一道传统名菜,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三国时期,周瑜设假招亲之计想诱骗刘备到东吴,然后将其软禁。不料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刘备招亲弄假成真,留下了一段“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谈。刘备带着孙夫人回到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至今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成为象征吉祥如意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

时期,在重庆等地的菜馆中出现了一道名为“轰炸东京”的菜,它是在刚刚油炸出锅的锅巴上,浇上烧滚海参或者虾仁的汤,二者相遇,会发出的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象征东京遭到了炸弹的轰炸。当时许多人到菜馆点这道菜,来表达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

(二)菜名中体现的中国儒道佛文化

中国菜名中除了体现广大百姓的普遍心态,还渗透了儒道佛的思想文化。

作为中国“圣人之家”的孔府是儒家的代表传承,孔府菜作为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很多菜名包含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例如,“孔府一品锅”的命名源于孔氏后代承袭衍圣公,在明、清两代封爵为“当朝一品”官衔;而“带子上朝”“怀抱鲤”都是菜品一大一小放在同一个餐具中,寓言孔家辈辈为官、代代上朝。

佛教素食与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由寺庙到凡俗的发展过程。近年来由于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佛教素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成为我国饮食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许多菜名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如罗汉果、戒香条、般若菜、南海藏珍等,其制作方法和风味也别具一格。

发源于我国本土的道教,其饮食文化更是以养生长生为目的,注重“春温补,夏生津,秋滋阴,冬滋补”的养生理念,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将食谱内容进行变更,从而使每道菜都更具药食调理与养生的效果,其菜名也多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如,“阴阳鱼”“乾坤蛋”“五行归一统”“三清至尊会”等等,道教文化韵味十足。

(三)菜名中包含的地名、人名等人文特征

1. 包含地名的菜名通常以菜品的发源地或成名地来命名,突出其地域色彩。如道口烧鸡、德州扒鸡、北京烤鸭、无锡排骨、扬州炒饭、西湖醋鱼、东江酿豆腐、大理沙锅鱼、镇江肴肉等,这些菜品无疑也成为当地宣传扬名的一张名片。人们到了一个地方,除了观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北京烤鸭”“西湖醋鱼”等更是为世界人民知晓和喜爱,成为这些城市的一张代表名片。

2. 中国菜名中包含的人物既有才子佳人,如:东坡肉、貂蝉豆腐(又名汉宫藏娇)、宫爆鸡丁、贵妃鸡等;又有凡夫俗子,如:叫花鸡、麻婆豆腐、宋嫂鱼羹等。此类包含人名的菜名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名人效应的产物,一方面常常借助皇帝大人龙颜大悦的“东风”。例如,“狗不理”包子。据说,当年为了巴结慈禧太后,特地送“狗不理”包子给慈禧品尝,慈禧吃后颇为喜爱,派人专程去天津买包子。于是,“狗不理”包子的名声由津门传遍全国。

(四)菜名中包含的典故

中国菜名中包含的典故颇多,既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词牌曲牌、诗词歌赋。例如,“哪吒童鸡”“鲤鱼跳龙门”“群龙抢珠”“佛跳墙”不乏神话玄幻色彩;而“鸿门宴”“桃园三结义”“霸王别姬”则与历史人物息息相关;“过桥米线”象征了平民夫妻朴实无华的爱情;“草船借箭”演绎了诸葛亮的超群智慧;“鱼圆传奇”则体现了君王的残暴……而人们由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形象演绎出来的“韭菜炒两个鸡蛋”“切成长条的蛋白”“煮好的几方白豆腐”“浮着几片蛋壳的清汤”这四道所谓菜品,大概只能让我们叹服中国厨师的机智与无限想象力啦!

四、中国菜名在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中国菜名与汉语言修辞手法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同时,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在为菜品命名时就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前人的传统,力求使达意传情尽可能适切、圆满,使菜名与菜品相得益彰。

1. 避免盲目追求雅、贵、华。菜名要符合菜品本身的材质和特点,即遵循得体性、有效性和平衡性原则。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达效果。例如,在网友们吐槽的菜名中,用“波黑战争”命名菠菜炒木耳,把“海带炖猪蹄”起名叫“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是不是联想太丰富啊?

2. 力求同感联觉的完美效果。同感联觉就是使菜名在听觉、视觉、味觉还有意味上都能相互连结,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这几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某个方面过重,否则也会影响食客对这道菜的印象。例如,被网友称为最奇葩的菜名之一的“哆来咪”,据说它原来的名字很普通,叫蟹粉虾仁。有一次,明星张曼玉来吃饭,问起这道菜的原料组合,大厨介绍说是一两蟹黄、二两蟹粉加三两虾仁。不知道张曼玉怎么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音符,建议改名叫“哆来咪”,于是菜名就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如果我们看到这道菜,还真不知道蟹粉虾仁怎么能和“哆来咪”搭上关系。

3. 注意语法语义的正确性。有时候人们在为菜品命名时,可能为了突出效果会忽略这一点,但如果作为国际传播的话,强调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让准确的中国语言文化在其他国家流传。

结语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彻底脱离关系,正因为两者在各个领域的结合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出现。“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渊源,“饮食文化”也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道菜的“头牌”的菜名自然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上看,这么多菜名各有千秋,或用典、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不管是最初的想法还是刻意的改动,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所体现的汉语言特色都与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成为汉语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菜品的名称与其内容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一道菜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也希望众商家在宣传菜品的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汉语修辞,正确挖掘文化内涵,把中华饮食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谭汝为.中华菜肴命名艺术谈[J].修辞学习,2002,(2).

[2]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3]周仁平.试论汉语菜肴命名中的修辞运筹与修辞造词[D].成都:四川大学,2005.

[4]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陆嫁祥.修辞与文化的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

[6]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7]谢琼.中国菜名的社会文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7).

第2篇

关键词:成都地名 社会文化内涵 结构形式

一、引言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成都同时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时代的变迁,今人已无法复现历史原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得知以前的概况,通过积淀下来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对历史窥视一二。其中最有特点的非“地名”莫属。

本文以成都市区三环线以内的地名为对象,结合《成都大词典》和“成都市地图”,拟通过对成都地名的得名之由、地名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成都这一历史文化古城的概貌。

二、成都地名的社会文化内涵

1.地名记录了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情况。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人民聚居之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商业作坊不断壮大。“浆洗街、锣锅巷、染房街、骡马市、草市街、东打铜街、南打金街”仿佛一幅幅描绘着成都工艺发展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2.地名记录了历史和有关传说。

“升仙湖、天仙桥路、二仙桥街、迎仙桥、送仙桥、望仙桥街、金仙桥路、神仙树公园、龙潭寺、文殊院、花牌坊”等地名的由来带有传说色彩。

3.地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识。

“陕西衔、燕鲁公所街、江南(会)馆、金玉街、江汉路、洛阳路、西安南路、西安中路”是外来移民对祖籍怀念之情的表达。

三、成都地名的语言类型

1.语音特点。

成都话是四川官话的代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成都地名的语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成都话声韵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声母特点

成都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共计20个:p、ph、m、f、t、th、n、ts、?h、s、?、?、?h、?、?、k、kh、?、x、?。

同普通话比较,成都话声母有下列特点:

1)成都话无卷舌音声母t?、t?h、?、?,普通话念卷舌音声母的字,成都话分别归入龈音声母?、?h、s、z。例如,“石室巷”中的“石室“普通话为[?? ??],成都话读作[s? s?];“正通顺街”中的“正”和“顺”普通话为[t???]、[?un],成都话读作[???]、[sun]等。

2)成都话n、i不分,古泥母三四等字读? ,其余泥来母读n。如:“万年场”的“年”成都话读作[?ian];“双林路”的“林”成都话读作[nin]等。

3)成都话有?声母。普通话除? r外的开口呼零声母音节,成都话都加? 。如“西安南路”中的“安”成都话读作[?an]。

4)成都话古晓组字u韵前读为f,如“升仙湖”的“湖”成都话读作[fu],“互助路”的“互”成都话读作[fu]等。

(2)韵母特点

成都话的韵母共计36个:?、? r、i、u、y 、a、ia、ua、o、yo、e、ie、ue、ye、ai、iai、uai、ei、uei、au、iau、? u、i?u、an、ian、uan、yan、?n、in、u?n、yn、a?、ia?、ua?、o?、yo?。

同普通话比较,成都韵母有以下特点:

1)二等见系开口字成都话读作洪音。如“东胜街、商业街、提督街”等的“街”成都话读作[kai];“多子巷、桂花巷、宽窄巷子”等的“巷”成都话读作[xa?];“解放路”的“解”读作[kai]等。

2)臻摄一三等端泥精组合口字失去-u-介音。如“九如村、竹林村”的“村”成都话读作[?h?n];“孙家湾、孙家院子、孙家碑”的“孙”成都话读作[s?n]等。

3)深臻曾梗入声三四等开口帮端见系读ie。如“七道堰”中的“七”成都话读作[?hie];“航天立交桥”中的“立”成都话读作[lie];“力宝大厦”中的“力”成都话读作[lie]等。

(3)声调特点

成都话和北京话一样,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入声归为阳平调。在今天成都话的3929个常用字(据《方言调查字表》的收字)中,来自古入声的540字,其中今读阳平的达500字,占93%。

2.词汇特点。

地名一般有通名和专名构成,就现代汉语的标淮地名来说,有“专名定位、通名定类”的说法。通名是是指普遍存在的有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如江、乡、街、城;专名是区别共性地理实体的特定名称。

成都市地名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

(1)传说/历史事件(+专名)+通名

浣花溪、濯锦江、龙潭寺、猛追湾、养兵

、洗面桥、金仙桥、送仙桥、神仙树、五丁桥等。

(2)政府机构/驻地(+专名)+通名

督院街、提督街、藩署街、藩库街、布后街、厅署街、都司街、盐道街、学道街、南府街、总府路等。

(3)姓氏/人名(+专名)+通名

张家巷、赵家村、沈家院子、焦家坟坝、花牌坊、苏坡桥、子龙塘、武侯祠、张仪楼、子云亭、方正街、君平街、将军衙门等。

(4)物产名称(+专名)+通名

红牌楼、骡马市、金牛坝、华西坝、槽营坝等。

(5)身份名(+专名)+通名

喇嘛寺、坛神庙、状元街等。

(6)意愿+通名

通惠门、九如村、华美村、万福桥等。

(7)建筑名+通名

文殊院街、马王庙街、张爷庙街、玉皇观街、小关庙街、皇城坝、营门口、宋公桥街、祠堂街等。

(8)数量词+通名

五块石、一心桥、二仙桥、三圣街、四马桥、五块石、七道堰、九里堤、万里桥。

第3篇

关键词:东北民俗文化;民族品牌;动画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34-02

中国动画何时能腾飞?如何才能腾飞?相信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国动画创作者在心里无数次地问过这个问题。动画片是内容产业,故事是根本。目前的中国动画作品大多题材落后,抄袭现象严重,大部分动画作品缺少中国特色元素。情节、娱乐、情感、智慧与艺术是动画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应该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作品,不但故事要好、情节要吸引观者、并且有极强的娱乐性和真情实感的流露,还应该处处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就目前我国动画作品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动画作品相比,有很多地方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在国产动画作品中发展发扬民族文化并创立民族动画品牌。

一、当今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动画片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载体,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我国动画的实际情况却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国产动画落寞,不仅产量少,供求关系不均衡,还普遍存在“有教无乐”的情况,动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和创作方向没有从实际的市场需求出发,没有考虑到大多数观者的欣赏口味,使本来就不多的动画产品不被大众接受。从而使我国的动画市场直接让日、美、韩等国家出品的动画片所占领,并导致我国大量的青少年对异域文化的追逐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缺失。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力挽回国产动画的主导权。早在2005年,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对动漫产业开展专项调研;2006年,以文化部为牵头单位的扶持动漫产业部际联席会议正式成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家从专项资金、奖项扶持、税收优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动漫产业进行扶持。在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动漫产品、动漫企业、动漫产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增长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各个动画公司借助这种强力势头推出了许多动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较多数劣质的动画作品,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国外优秀动画作品模式,从故事情节到人物造型,无不将山寨精神进行到底。暴力打斗情节充满其中,没有灵魂的故事、经不起推敲的情节、陈旧的故事题材、观众年龄的低龄化定位,使得我们的动画作品不被大多数国民观众所接受。

在艺术表现方面,东、西方观众在审美和题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我们民族的神话传说被美、日等国拍摄成动画片,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他们与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环境、语言、心理素质、文化程度不同,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理解的不同,对于风俗的观念和态度自然不同。所以注定国外拍摄的以我国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动画作品只能描写出我们故事的形,却描绘不出我们民族的魂。当今中国动画发展的唯一生存之道就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中华民族本土的特色。实现民族性与现代性互补,正如鲁迅先生在《致陈烟桥》中所说:“现代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的。”动画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深厚久远的传统文化情思与精神在广大华夏民族血液中奔腾不止,非任何“舶来品”可以取代,这也正是发展本土动画与“入侵者”的动画相比的显著优势所在。

美、日等国的动画片虽好,但是中国观众在美、日等国出品的动画作品中是得不到我们民族自己的情感生活的,它们与中国毕竟有太多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属性是国产动画创作应该秉承的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和创作资源。国产动画要想在本土化发展道路上谋求进一步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本民族特色,避免抄袭,避免故事的内容与表达形式过于简单化与低幼化,注重动画作品的娱乐性,走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道路。只有将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创作基石,以本土的现实和本土的体验为出发点,在对本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开掘的同时把动画影片的观赏性和生产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民族文化的特色出现的动画作品,坚守本土化的动画创作,必将受到本国动画观众的关注与世界动画业的瞩目。同时,我国的动画创作者们还要多挖掘中国元素的国际表达能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本民族的动画作品,未来中国原创动画产业将会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

二、东北民俗文化在动画产业中的成功运用

在美、日争相拍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作品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创作者们并没有对美、日等国的动画公司取材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神笔马良、西游记愤愤不平,而是吸取国外动画公司的创新与拍摄经验,反思我们对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忽视,积极创作反映我国民俗特色的动画作品。在这期间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们选用本土神话传说故事为原型加以创新,制作出了有浓郁中国特色元素的地区民俗文化题材的优秀动画作品。

提到民俗文化,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圈,每个民族文化圈都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文化。我们根据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土壤、特产的差异,把中国民俗文化分为多个民族民俗文化圈,其中为首的、最让人熟知的民俗文化圈非东北民俗文化圈莫属,在这片白山黑土上孕育了汉族、满族、朝鲜、鄂伦春、赫哲等民族,这些民族在各个时期形成不同部落,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不相同,但其民族风俗大致是一脉相承。在东北地区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神话传说与独特的民俗习惯。如长白山天池水的神秘传说、萨满文化中的风俗习惯、祭祀风俗、神话传说等等。

20世纪90年代由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出品,吉林电视台协作制作的经典国产剪纸动画系列片《人参王国》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此片是表现东北民俗动画片的佼佼者,这部动画是根据东北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天池怪兽”和“人参娃娃”的故事原型展开的。该动画用极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手法制作,辅以皮影戏式的人设造型使该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它的故事创作反映了长白山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风土文化等特征。

2009年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104集大型原创动画片《长白精灵》在多家电视台播出,此片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本片以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天池及人参之乡为背景,并以东北特色物产作为人物设计的原型,其特有的东北民俗民风,让人观后有朴实豁达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更为宣传白山黑水,发展吉林旅游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以上两部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充分挖掘了东北民族的人文精华和历史文化宝库,不仅拯救民间即将失传的神话传奇故事,同时也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猎奇心理。并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之上发展创新,给人们创造出一个新颖、奇幻、有特色的神话故事,其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物造型是我们学习与创作的榜样。

三、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

东北浓郁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东北地区各民族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强的渲染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被赋予了不同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功能。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无视身边的生活习俗,听而不闻,只顾模仿别国成品动画模式,这样创作出的动画作品自然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缺乏浓厚生活气息的,此类动画作品必定观者寥寥。但是一味地民族化也是不可取的,民族化固然是中国动画创作的立足之本,但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也要讲求一个度或一个时机。在东北的民俗文化中,有着大量的民俗素材可以提供给我们动画创作者们灵感,依据这些民族风格元素,同时结合现在观众的审美特点,我们可以创作出具有浓郁东北民俗风格的动画作品。

在东北地区一些具有特征性的民俗文化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东北风俗文化元素可以为东北地区的动画产业生产提供创作源泉。最具特色的当属满族民俗文化最为人们所熟知。如萨满教巫师在祭祀中使用的脸谱,这些有代表性的脸谱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鬼神形象的视觉图谱,并得到人们的持久认可,同时这种脸谱化的图谱也承载了萨满文化的精神崇拜与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再如满族萨满教流传的《佛托妈妈》《音姜萨满》等神话传说,还有东北民族饮食习俗、服饰特征、礼俗信仰、居住习俗等等,这些素材都可为东北地区的动画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始创作基础。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动漫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在24%以上,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可见在政府大力扶持发展动画产业的今天,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给东北地区动画创作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以东北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动画产业,树立民族品牌,可以拉动东北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只有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与文化土壤,反应本民族的生活、文化特点,塑造民族性格,在艺术表现上显示出本民族的特色,才容易引起其他民族的观赏兴趣,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东北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其中有很多有待动画创作者发掘和开发的民族民俗资源。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继承为起点,以创新为推动力。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也就是发展属于东北的文化产业,培育我们的文化品牌,将东北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推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韩养民.中国风俗文化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第4篇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汉语教学虽是语言教学,但与中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文化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应有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文化异彩纷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发展历史使各地区对外汉语教学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如何以地域文化丰富和充实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反映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很多地区对外汉语教学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辽宁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在以满族文化为主体,兼具融合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清文化孕育下,辽宁地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艺术形式,而这也使辽沈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近现代的辽宁又先后受到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的冲击,辽沈地域文化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的要素。同时,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文明深刻地影响到辽宁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盛京文化、骑射文化、工业文化……正是多元的地域文化,为辽宁对外汉语教学拓展了更为丰富、更具特色的教学内容。辽宁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可以将以清文化品牌为主的多元文化作为自己独特的旗帜和文化名片。

笔者认为,在汉语应用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传统中华文化与辽沈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发掘辽沈地域文化优势特色,探求切实可行的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着服务国际汉语教育和辽沈地域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发挥大学社会职能的精神,围绕语言与文化传播开展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旨在发挥语言与文化传播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为汉语国际推广和国际汉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探索。着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型的研究平台,从地域文化传播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入手,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资源选定的原则与标准;地域文化传播与语言习得结合的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不仅有助于汉语国际推广、传统文化传播,而且便于我们对自身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有助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一,结合辽沈地区的文化、历史、社会情况,系统研究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辽沈地域文化内容。

这方面的研究以地域特色为本,以学生参与程度为标准,从古迹遗址、文化人物、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方面,确定代表性的辽沈地域文化内容。选取有价值的文化点及其蕴涵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作为授课内容,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华和根基。

第二,以“中国传统情景文化教室”建设为主体,通过与留学生自学区、生活区的结合,在校园里打造一个辽沈特色地域文化示范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方式设置琴棋书画、民俗百态等文化场景,展示中华文化精华,反映中国人生活。让学生在学校内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三,以“生活体验”为主体,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入辽沈地域普通百姓的生活,让留学生真实体验本地区各种特色文化。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为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开展学习,达到思想共鸣,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相关文化教育内容,我们将在文化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这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到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为学习者创设丰富的实践体验的情境,帮助和指导他们建构自己的经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教学内容也更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这种更直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文化知识更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这种教学方式辅之以课堂学习与专题讲座,将构成一个全景式、多维度的文化体验教学。

四、课程内容的更新

从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来看,有关文化知识的课程在种类与数量上明显不足。一方面文化课程内容庞杂,往往以中华文化的总体为依托,不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另一方面文化课程种类单一,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对文化的真实参与体验。

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来华留学生往往较长时间居住于某个城市或区域,他们的汉语学习与该地区的文化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域文化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和突破口。因此,从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以精读、口读、听力主要的课程体系。从辽沈地域文化特点出发,以辽沈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开设更具多样性与实用性的文化课程,如民间艺术类课程、习俗文化类课程、传统戏曲类课程。在这些文化知识课程中,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文化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以知识、信息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感知特定领域的中国文化。

这种直观、明确地将文化信息传递表达出来的课程形式将是对外汉语文化类课程设置趋势。通过各类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的完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个层面的中国文化,增强高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效果。

五、特色教材的编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就是文化教学中的可用之“器”。关于教材编写,笔者认为应与语言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牢记文化教学是为了保证语言教学更加有效顺利地开展,不可本末倒置。初、中级阶段不单独编写文化教学的课本,主要以辅助语言教学的形式出现,高级阶段可编写单独的文化教材。在编写时可结合地域特色,以民俗文化为主线,选取辽沈地区具有代表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结合语言教学,编写反映辽沈地域文化特色的汉语学习教材。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真正融合,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辽沈地域文化的精华和根基,提高文化素养,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六、特色教师的培养

在发掘辽沈地域文化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培训,丰富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及文化素养,并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其地域文化专长,促进其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应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把一些辽宁民间艺人或某方面专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通过定期授课、现场指导、专题讲座等形式,将辽宁优秀地域文化直接传授给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更要使其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成为沟通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使者和桥梁,从而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我国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以辽沈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式文化课的学习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适应性,提高跨文化背景下各国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的认知能力。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以辽沈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课程体系也是如此,笔者在此愿意与学界各位同仁探讨,以期不断完善这一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滁州民歌;方言;地域性;文化因素;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17-03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歌与方言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民歌以歌唱表现的方式展现地方文化,而方言则通常会成为地方的“官话”。但不管呈现形式如何,民歌与方言都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审美倾向、民族性格等内容,二者都是该地方向外界展现其独特性的“文化符号”。因此,民歌、方言与地域文化都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一方面地方文化决定着民歌与方言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民歌与方言则承担着展示地方人文特色的“文化使命”。那么,地方文化究竟是如何决定民歌与方言,又如何被它们所展现的呢?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滁州民歌与方言来具体探讨之。

一、民歌的地方特色与文化艺术特征

民歌,就是流行于民间且具有地方色彩的歌曲。从字面意思来看,民歌具有双层属性:一为“流行的”社会属性;二为“地方色彩”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赋予民歌“流通”责任,而文化属性赋予民歌“象征”职能。在地方的某些场合(例如集会、庙会、文艺演出),民歌往往具备语言的功能,供不同地方的民间艺术家切磋交流。而识别一个地方或民众的精神状态、心理需求、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民歌则是一个极佳的参照物,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象征意义。

滁州民歌源起于安徽东部的滁州地区,是长江民歌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江南水乡民歌风格的影响,具有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唱词细腻甜美、歌风纯朴优雅的特点。滁州民歌种类丰富、体系完整、题材广泛,内容往往涉及到实践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号子、山歌、小调、秧歌以及革命历史歌曲等。具体概括,如下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滁州民歌与当地的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都从艺术的角度展现了滁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都具有浓郁的滁州地方特色。

总的来说,滁州民歌具有如下艺术特点:一是风格多样,兼容并蓄。其实,滁州民歌是对滁州地区不同民歌风格的总称,在它之下还有若干民歌色彩区。从总的角度来看,滁州民歌属于江淮色彩区,与其并立的还有皖北、皖南、大别山等色彩区。就滁州地区而言,定远、凤阳、明光等北部县市的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舒缓刚直,明显体现出了中原民歌文化的印迹。而南部的来安、全椒、天长等县市则深受江南民歌影响,曲调细腻优美、唱词婉转含蓄;二是结构简朴,调式丰富。滁州民歌基本囊括了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其中以徵调式居多、角调式最少。除此之外,滁州民歌的曲式结构相对简单,要么是起、承、转、合的一段体式,要么就是上下句结构式。结构的简单,使得滁州民歌便于理解、易于演唱;三是富有地方特色。我们知道,滁州民歌源起于民间,它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些是描述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的,有些则抒发了滁州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人生的追求、历史的认知。因此,地域色彩浓厚是滁州民歌的最大特征。它首先表现在对当地方言及习惯用语的使用上。例如《张家大姐真正好》中的“对”、“脆”是全椒方言,意思是“正合我心意”。其次表现在对历史事实的再现上,譬如著名的《凤阳歌》就生动描述了凤阳人民背井离乡、乞讨度日的艰难岁月;最后表现在对虚词的使用上。滁州民歌中大量应用了虚词,使得民歌过渡自然、情感饱满。例如《王三姐赶集》中的“呀”、“呀哈”、“呀啊”等虚词的使用,就准确地呈现出了王三姐青春靓丽、活泼果敢的性格形象。

二、方言的地方独特性与文化因素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是语言因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体。一般来说,方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根据语言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种。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即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多样,地域差异性较大,语言分化严重,以至于形成了多达十七种的地方官话,变种的处于片、小片的地方方言更是不计其数。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滁州方言统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区。其中南部四县即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市(原天长县)基本属于江淮官话区,北部三县即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原嘉山县)处于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特征,尤其是历史上从淮北地区移民较多的沿淮地带,如凤阳县、明光市(原嘉山县)的方言大多受中原官话的影响,具有中原官话的显著特征。

总的来说,滁州方言分为两大块:一为北部三县: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原嘉山县);二为南部四县市:滁州市、全椒县、来安县、天长市(原天长县)。它们分属不同的方言分区,因此本文在探讨方言特征时将兼顾这两大分区。首先全椒、定远等南部市县的方言以五声调为主,即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以及入声五个。在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已基本消失,但在滁州方言中仍保留有独特的喉塞音。入声的存在让滁州方言说起来稍显短促,并时常带有辅音韵尾。凤阳县等北方的三县方言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五调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入声全归去声”;其次词汇的完全差异化,无法用字面意思来解读。如下表2所示:

再次词法丰富,极富感彩,例如多用“怪、老、多、很”等副词表示程度,“怪远”、“老高”、“多好”等。在表示贬义感情时通常会用“形容词+不拉叽(吧唧/歪歪)”句式,譬如“甜不拉叽”、“爽歪歪”等;在表示程度时还会用“动词+慌”结构,如:“累得慌”、“痛得慌”。在日常用词中习惯用有“子”尾的词语,如:“酱油子”、“一家子”。除此之外,张其昀经过研究后发现滁州方言通常用“并列式”、“副词式”、“合用式”等来表示正反问,句式结构为“可(克/还)+VP,例如还(克/可)去不去?

滁州地区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方言形式,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滁州所在的江淮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很早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生存。据史料记载,在春秋前期该地区就有淮夷、钟离、徐、胡、许等古国,此后要么成为藩国属地,要么就治县设郡,尤其是到隋以后,滁州地区更是成为商贾云集之地。由此,滁州方言在继承古汉语的同时兼容了其他语言特点,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方言体系;二是经济的发达与频繁的对外交流,这些都使得滁州当地人性情开朗、心胸豁达,即使遇到生活困境,他们也会以乐观的心态去勇敢面对。这些我们都可以从方言中较多使用虚词来窥视之。

三、滁州民歌与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根据滁州民歌、方言的生存现状,本文认为采取机制性、传承性、研究性措施是比较有效的。

(一)机制性保护措施

机制性保护措施就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由文化部门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保护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速消亡的今天,政府出面引导保护显得格外的重要。这是因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动用起一切积极因素来参与所决定的。为此,政府保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建立起一整套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纵向保护体系。例如对于滁州民歌的保护工作应由市文化局主导,各县市区文化部门配合进行组织、调研、论证、实施;其次应建立起部门联动的横向保护机制,将与民歌保护所涉及的规划、旅游、财政等部门都纳入进来,组成以文化部门为主的联动机构,利于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再次组建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民歌认定、传承人审核、规划指导、调查研究等工作,便于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滁州民歌提供切实保护;最后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为保护民歌而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歌手以及普通民众应给予相应奖励,使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传承保护措施

传承性保护措施是民歌、方言存在延续的关键,它直接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就保护对象而言,传承人及作品是传承性保护措施的主要着力点。对此,我们首先应构建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体系,延续民间传承风俗。综合实践作法,我们认为“认定+扶持”的保护措施是比较恰当的。认定的关键在于判断准传承人是否符合传承的主客观条件,主要甄别的标准有:具有较为完整的传承谱系;在乡间民俗文化界享有一定的威望;能够熟练的掌握艺术技艺;具有传于后代的可能性。认定工作可由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实施,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委员会进行。扶持的关键在于资助的持续性与特定性,可设立专项资金,定期“输血”,从经济上减轻传承人的传承压力。除此之外,对于资金的使用进行专项监督,保证经费使用的准确性。其次拓展传播渠道,扩大民俗影响。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民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来进行宣传。滁州市每年举办的“中国农民歌会”是对民俗传播的有益尝试,历经五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三)研究性传承措施

滁州方言虽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在滁州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滁州百姓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去保护滁州方言。综合现有的保护手段,我们认为“研究+传播”是比较有效的策略。据不完全统计,涉及滁州方言的研究文献已不下百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很多学者都从滁州方言中挖掘到了方言背后的“文化宝藏”。因此,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关注滁州方言,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方言文化学。与此同时,在倡导普通话的同时允许方言的存在,并通过媒体通道对滁州方言进行现代解读与演绎。

四、结论

综上所述,滁州民歌与方言具有地域独特性,都是滁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方言与滁州的地域环境、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者决定前者的表现形式,而前者则是对后者的艺术性反映。因此,在保护滁州民歌与方言时,我们应紧密联系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此来构建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第6篇

关键词:广东 动画文本 语言特色 美学意义

一、概述

动画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电影类型,是电影的四大片种之一,主要运用绘画方式表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具有特殊的电影语言和艺术特性。动画文本具有文本的一般特点,此外更强调文字创作与“动画”这种特殊形式的完美结合,它的特性在于营造一种具有原创性的幻想空间,然而所有的幻想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功能为:1.叙述说明;2.推进剧情;3.加强造型表现力;4.刻人物性格;5.揭示人物内心世界;6.升华主题。

动画文本是一种基于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文本表现形式,是人类创造并赋予一定功用、传达作者意图的产品,与动画片具有类似的美学价值以及艺术特征,同时比起单一的文字语言来说动画文本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使得表意和叙事上有了极大的艺术意味。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社会的进步,广东动画产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阶段,现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09年,广东省动漫核心产业产值达到了23亿元。2010年1月到9月,广东共生产电视动画片40部,总时长21000分钟,名列全国第一。其中《开心宝贝》《火力少年王》《吉豆世运会》等动画片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欢迎,其文本的创作水平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广东动画文本的语言特色及其美学意义,力求充分认识和理解动画文本,进而促进广东动画文本的进一步发展。

二、广东动画文本的语言特色

(一)灵动鲜活

有研究证明,人的知识和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广东动画文本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结合动画这一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并且通过题材的童稚化、情节离奇化以及人物夸张化,对人的视觉感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愉悦感,进而提高了观众对于文本的器官感知。另外,动画文本是一种符合时展的全新的创作形式、阅读方式和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它再次开启了人们对图像的崇拜。在纸质书籍普遍的时代以及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现代信息社会,社会大众不得不被迫并枯燥地接受许多纷杂、烦乱的信息,于是人们迫切希望通过一种简明、直观、直白的方式解读信息、整合信息、传播信息、使用信息,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回归简单。人们对于文化和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再次回归到了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直观的状态,这就与动画文本语言的艺术形式不谋而合。同时,动画文本语言中的想象,绝不是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而是由情感而生,是表达情思、阐述主题、体现创作者的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它使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向前流淌,它尊重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营造梦境,这种表达的核心不在于“科学定理”,不在于“现实的真实性”,而在于“入情入理”。

总体来说,动画文本语言没有固定的范式,而是以直白、简明、灵动而又鲜活的方式引导观众,即赋予观众更深广的感知和想像空间,因此具有较大的延展性和创造性。

(二)意境深远

文字一直是动画的基础,是作品的第一道工序,是作者再创造的依据,更是动画作品成败的重要前提。任何一个动画文本作品都蕴含着作者某种意义上的思想感情,它需要观众通过分析、收集、研究,发现作品中所透露的文化特征。广东动画文本通常善于描写人物间微妙的感情,十分注重细节的刻画。文本中经常出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白或者自白。这些话语不仅将动画人物的情绪起伏自然而真实地流露出来,而且弘扬了中国优秀的道德理念,观众也正是通过这些语言一步步地走进动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动画文本也由此在观众的想象中产生了特定的心理影响,使观众感受到更加深远的意境。

广东动画文本基于其制作的独特性,还常常复活了超现实主义、精神分析等文本叙述的方式,进而在结构上颠覆表面化的主题立意,产生文本上的同化和共鸣,最终提高观众对于人生的领悟。

(三)简明易懂

精炼、简明、易懂是广东动画文本的基本要求,创作需要围绕一个单纯但有力的矛盾展开。在结构上也相对简单,更像是传统说书艺术。有时是分集叙述一个漫长的传记故事,以人物性格为故事发展线索;有时则是固定的造型形象在演绎相对独立的故事。文本一般都是贴近生活,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动画的语言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同时,文本的多样性还和描述主体的多样性有关,它是作者在一定情境下对文字的具体运用,因此它必然有作者个性的投入。只有做到生活化、口语化、个性化,并考虑到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需求,用视觉元素展现出来的内容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真正地打动观众。

(四)寓教于乐

广东动画文本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使教育改变了原有的呆板模式:动画文本以其独特的视听媒介特性传达信息,表现情感,使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其内在含义;以单纯的文本文字,积极乐观的主题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生、社会和世界,并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信念。这就铸成了动画文本形象刻画单纯美的艺术品格,也使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富有情趣,最终通过其文化接受而使作品主题最终实现。

三、广东动画文本的美学意义

人的审美活动是较为复杂的过程,一切艺术形式均要通过人的感官接受并作用于生理和心理而获得审美的满足。广东动画文本对取自于自然(现实)或产生于幻想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归纳的主观创造,再通过形象性的表述,达到叙述事物、描写环境、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作用,使其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意象”,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力。它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色彩美学价值和视听美学形态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动画文本的美学意义。

(一)思维美学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本的欣赏离不开人们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感受和体验则是以人们自身的思维方式作为心理基础的。一般文本由于其传达方式符码化的单一性、间接性和抽象性,人们只有通过对语言符码的解读,并经过理解、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才有可能获得文本语言表达的美感,而动画文本改变了文本以往严肃且枯燥的缺陷,这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由于它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视感官所感受到的“真实”状态有明显差异而产生一种有“距离”的美感,因而具有较高的思维美学价值。

首先,在创作过程中,由于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是完全自由的,它巧妙地赋予动画以文学价值,又使思维渗透到动画作品中,令观众以全新的方式获取信息,动画文本的内容也可以随着作者的想象展开,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其次,在动画文本预告、暗示、信号等趋向的引导下,观众进入某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即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兴趣,并且正确解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充分地理解和评判作品的内涵与价值,使文本与观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

(二)色彩美学价值

在色彩学中,色彩分为暖色、冷色和中性色。从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暖色,以橙色最暖;从青绿、青、蓝到青紫色为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中性色。这和人类的感觉经验是一致的。人们看到不同颜色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也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反映。动画文本正是运用色彩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创作中进行调色、配色、用色的技巧,结合各种带有情感色彩的文字,进而使文本与动画达到感情上的和谐统一,在画面上所形成的一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平衡感,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审美愉悦与感动。同时,创作者也认识到,过分的统一会变得枯燥乏味,为了表现更为丰富的主题,作品在色彩语言方面制造适度的变化,从而使动画文本作品达到了统一与变化的完美结合。

(三)视听美学价值

人的眼睛有着接收和分析视像的能力,从而组成知觉,来辨认物象的外貌和空间形象。动画是在表现形式上最为多样化的视觉艺术之一。水彩、素描、油画、雕塑等等一切造型艺术手段及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动画的“形式”构成元素。而动画文本以形象化的文字为中心,通过动画的形式创造文本形象,具有独特的视听美学价值。在融合动画与文本文化的同时,既弥补了文字的贫乏与单调,也冲破了传统文本文字对于人类想象力的束缚,使动画与文本的融合在美学艺术领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另外,广东动画文本创作者也意识到: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文本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观众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在动画的视觉影响下,形成一种现代文化心态。

四、结论

广东动画文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高度的想象力与趣味性就成为它的主要标志。在信息传达越来越趋于图形化、动态化的现代社会形态中,动画文本超越了传统枯燥的文字,以其生动活跃的艺术手法被更多的人认知。同时,动画文本涵盖了多种形式的文化生产,是一种面对新世纪审美态度的全面化概念,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它使人类思维方式、文化交流方式变得更加全面与形象。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动画文本的原创性有所降低,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动画文本作者的不懈努力,动画文本终将会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充分张扬幻想、愉悦并充满无限生命力的文化世界。

参考文献:

[1]朱印海.试论视觉文化语言的形成与美学特征[J].枣庄学院学报,2005,(02).

[2]甘锋.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张蕾蕾.插画艺术中的色彩美学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07).

[4]曹芳.观念的引导与实践的引领——“可发展性动画”带给中国动画创作者的启示意义[J].大众文艺,2013,(09).

第7篇

关键词:重庆华岩寺;文化;保护;思考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19-02

一、重庆华岩寺的文化特色

通过对华岩寺的走访,发现该寺佛教文化活动非常多,该寺有佛道融合、斋食文化、塔苑祭祖、塔苑祭祖以及庙园合一等特色。除了佛教活动和上述特色之外,该寺还组织佛学院的学生成立重庆市华岩寺足球队,这种情况在寺庙当中是非常少见的,说明了寺庙也在与时俱进,体现了精神与身体建设的双修。

佛教与道教从文化和建筑上相互融合,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宗教融合的体现,目前在寺庙里面看到的建筑塑像有道济和财神等。在中国这种佛教、道教塑像同时贡奉的情况很多,如成都金华寺就是佛道融合之表现,寺庙里除了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还贡奉着牛王、马王、三圣、关帝、文昌、药王、川主等道教、本地神灵等塑像[1]。重庆的老君洞也是如此,该洞以前曾是佛教寺庙广化寺,后改为老君洞。同样,里面也是存在佛道同时贡奉的情况,特别是明代的石岩刻画中充分体现了佛道融合之景象,如观音救八难、文王访贤、伯牙抚琴、娥皇、女英访大舜等[2]。

另外,斋食也尤为特别,首先是建有710平方米斋堂,面积比起其他寺庙来说相当之大了;其次,它是重庆地区最大的高档别致的素食餐厅,聘请名师名厨进行烹调,他们结合各种素食特点,以川菜为本,做出了养生、绿色、环保的食谱。特别出名的菜式有牛蒡三丝、发财豆腐、麻香茄子、龙飞凤舞、凉拌海藻、罗汉斋、麻油(小面)酥锅巴等。其他寺庙通常就只有豆花饭之类的简单素食,斋堂也简陋,是没有办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七佛塔苑是华岩寺的又一特色,传统入葬方式是入土为安,而印度佛教僧侣通常是建塔而葬,传入中国之后也不例外。寺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但埋葬方式却没有改变,这也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体现。的传入也使得中国人的传统入葬方式产生了改变。华岩寺有古塔四座,分别是开山祖师圣可和尚、心月大和尚、际云大和尚和宏亮老和尚塔,这些塔都是石质覆钵式塔。华岩寺也是在重庆帅先修建佛塔存放信徒和其他市民石灰龛的地方,它修建此塔苑时也有着一定的讲究,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塔苑与接引殿中间的弥勒佛相对,目的是让弥勒佛带领这些亡魂通过往生殿而到达极乐世界。

寺庙属于清修之地,除了佛教的节日外,平时非常清静。近年来华岩寺与华岩风景区结合在一起,门票收入可以用于保护寺庙的建筑及设施,从而也带动了附近的经济。中国是三大园林体系中的一派,四川园林又在中国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中国园林主要把天人合一的观念运用其中,华岩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巧妙地加以改造,因山就势,充分采用当地生态资源。采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整个山水园林中水、山、石等自然景色与亭、楼、阁等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创造出园林寺庙的景色,它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山水园林寺庙。

二、重庆华岩寺建筑风格略述

在历史的岁月中,中国是个有包容的国家,在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建筑艺术形式的传入,我们没有拿来主义,而是融合了这些国家的建筑文化艺术。佛塔和佛寺本是印度建筑,东汉时就传入我国,很快就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在继承的同时,也改变了它原来的风貌,具有自己独具的特性。如佛塔就有了楼阁式、反翘飞檐等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风格。本来印度是没有寺庙的,到了中国就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形式。除此之外,华岩寺还加上山水园林,充分体现了寺庙与中国园林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绝大多数佛教寺庙建筑风格几乎一致,佛殿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结构、空间、装饰三个方面,都是由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及配殿等组成,以中轴线把这些建筑排列开来。这些都源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及模式,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因地制宜,采用当时达官贵人的居所为宣传佛教的场所,因此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佛教的建筑风格及模式。华岩寺建寺就与中国传统的中轴线的方式扯不上关系,这是由于重庆的地理特点等原因,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最早是以洞建寺,靠山靠水的地理位置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进行选址的方式。除华岩寺外,重庆涂山寺刚开始也是如此[3]。华岩寺由于重庆的独特的地理条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佛教寺庙的建筑模式,没有采用中轴式的方式,利用仅有的平地修建寺庙,从而自成一体地形成独特的寺庙与山水园林的结合,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风格没有变仍然为其保留,如典型的歇山、悬山屋顶,木构架建筑,反翘的屋脊和屋脊上的仙人、龙、凤、狻猊等装饰等。

三、重庆华岩寺的保护意义及措施

(一)华岩古寺的保护意义

当今社会,古代建筑还剩多少,长期生活在刚筋混凝土的水泥盒子里,是否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沉闷和缺乏生气。仅存的古代建筑遗留给我们带来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为今人带来的历史震撼,那只有历史来见证和评判。反思生存空间的同时,保护好古代建筑有利于我们生存空间的丰富性,我们能看到古代文物就能看到古代人们精湛的技艺,我们作为这些先民的后人应该感到自豪。

重庆历史悠久,从巴渝文化到陪都文化,上下三千多年,曾是中国最早的开埠内陆通商口岸,陪都时期各种工业商业转站于此,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种种生机。佛教传入本地,带来了新宗教文化,华岩古寺内所有馆藏经文、书籍见证巴渝文化的历史变迁,它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保护历史文物,有助于我们城市国家的历史文化沉淀。

然而,华岩寺在华岩风景区内,寺庙与旅游结合有利有弊。利是带动了经济,弊是带来了污染,景区内的湖泊到处是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古建建筑用材上的弊病如白蚁,危害非常大,特别是对木头柱子的侵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和维护。

(二)对华岩古寺的保护的建议及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这需要政府和有关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在课堂内外进行教育,从小树立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前不久在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神庙里就有人写了“XXX到此一游”等中国式旅游恶习方式,很大程度反应中国对这方面的教育问题。面对成年人,增加公益广告慢慢影响渗透。作为宗教神的人、传播者的僧侣和信徒,同时是寺庙的实际居住者的他们,意识也需要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对僧侣、信徒进行文物保护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训。

其次,要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这需要从经费和思想意识上面提高。然而经费的筹措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情况采用自筹、国家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进行,而大多数寺庙是以社会捐助为主,长期以来各大寺庙都有大篇幅的石刻用于留刻捐助人的名字,这笔资金多用于建寺初期。建寺中期利用平时的香油钱来维持僧侣信徒平时的伙食开销及寺院清洁维护等费用,对于需要大量资金保护古建却有心无力,这还需要自筹和国家拨款。国家拨款是有限的,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不能满足文物和寺庙自身建设和保护;自筹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出路之一,华寺岩就与当地华岩风景区联合开发,成为重庆旅游景点。成为旅游景点之后知名度大大提高,影响力也有所增加,这使得国家和政府更加重视对华岩寺的保护,也使得各界知名人士对该寺的关注,集聚人气的同时也给寺庙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捐助,因此各种筹资方式都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共同合作也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最后,政府对华岩寺的保护过程所起到的作用。九龙坡区是重庆的老城区,目前正在火热的开发中,重点文物的保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先后制订和编制了华岩寺片区的规划和方案,组织各种佛教文化节的同时,改善此地区的周边环境,治理了华岩湖及沿街门面,旅游经济的收入也着实刺激了政府的积极性。政府对文物的展出、出租等事项的管理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制订出相关规章制度,并把每条制度落到实处,才能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作者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华岩古寺的建筑风格的多元性,如佛道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该寺在圣可、觉初、心月法师的一路带领下,沉淀了华岩古寺的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7届方丈道坚法师积极与社会接触,开展和尚足球队等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并在生活实践中传扬佛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志(第二卷)[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教育;特色化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进行试点招收生,在2011年成为可授予管理学与艺术学学位的正式专业。经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已有近百所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为附体的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渐趋成型。但科归属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专业的发展。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教育的现状

(一)国内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2002年以来,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蓬勃发展。从办学规模来看,全国有近百所院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学校类型包括了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校、师范大学、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其他特色型大学等六类;从专业设置和方向名称来看,基本可以分成六种类别:一是直接按教育部同意试点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二是文学、历史类本科专业下设立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三是一些艺术院校、电影院校和公共管理学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设立的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人、文化艺术管理、群众文化管理等方向。四是一些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艺术学科优势,在音乐学专业和美术学专业下设立文化艺术管理或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五是借助国际贸易学科优势设立国际文化贸易方向。六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义招生,但下面设立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从学科建设来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已经基本完成框架建设,相应的机构建制、课程教学、学术研究都取得较大成效。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步伐逐步健全,培养目标逐渐清晰,培养规格逐渐明确;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形成了复合型与特色型管理人才的两种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由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在专业设置方向上的差异所导致的。前者如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主;后者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其以培养传媒行业管理人才为主。

在发展同时,亦有诸多问题。学科定位模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师资水平与教学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学习形式大于内容、教材建设滞后等诸多难题深深制约着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教育的概况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区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三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内蒙古大学在其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5年开始招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其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08年开始招生。内蒙古财经大学在其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管理系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于2012年开始招生。三所高校的招生规模,皆为每年40-50人,在籍专业学生总人数不过200人。从学科建设来看,三所高校皆依托其固有的优势学科体系开设,内蒙古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突显其艺术背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文史见长,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以经济管理为优。在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三所高校皆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虽初露峥嵘,但亦有许多问题。例如:专业整体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缺乏积淀;各高校办学专业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偏弱;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缺失的教育现状,缺乏科研支撑,无战略前瞻优势等。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教育的特色,主要是由满足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相关利益者的利益需要,与拥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即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特色之路。

首先,按照营销学的原理,特色就是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差异。因此,学校要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特色,就需要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市场进行细分,选好进入的目标市场并进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定位。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各高校办学的导向与基础。各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办学过程中,应首先剖析自我供给的产品构成,明确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的内涵。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为市场所提供的核心产品即能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及满足文化产业需要的教育、科研服务。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形式产品即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学科建设的方式、本校的品牌、学科优势、师资结构、校友资源、行业资源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外延产品,即专业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创新,专业的声誉、口碑,对行业形式发展的引导等。在各层次分析得出本校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后,进行目标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同时依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自身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其次,按照相关利益者原理,一种产品及其产业链要能持续发展,必须使所有相关利益者分享合理的利益。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主要分为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服务两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竞争性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市场上,学生的招生、培育、就业涉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竞争性的教育与科研服务的市场上,教育与科研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涉及教师(科研人员)、需求用户、竞争对手、学校四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学校要选择进入既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又能发挥自身教学科研资源优势,还能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特别是能持续吸引与满足学生和家长需要的教育市场,即要做到使相关利益者都乐于接受或满意学校的教育产品。

再次,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优势是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北方民族及蒙古族在繁衍生息中,开创出有别于农耕文化的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并在与农业文明的长期历史互动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内蒙古不仅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北方民族及蒙古族的物质遗存、非物质文化都数量巨大。这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运营,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内蒙古地跨三北,拥偎京津,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南近华北诸省,地域优势正逐渐彰显。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受辽宁半岛城市群影响,中部地区在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圈内,西部地区的呼包鄂城市群正强势崛起。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最大差异化竞争力,同时也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路径,就是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与地域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科研项目招标单位需要,更好地满足毕业学生与家长需要,最优配置学校教学资源的人才招生、培育、就业与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系统。其计量指标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酬高,教师获得更多、更高等级的研究课题;毕业后工作好引致生源充足,学校也可以优选学生;教师与学校有积极性坚持办好这一专业等方面。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实现的具体路径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特色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各办学主体将自身优势与内蒙古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在一起,聚焦细分市场,提供差异性供给,并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从单纯的学校资源角度供给转变到相关利益者共赢的学科建设

内蒙古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院校大多从自身的学科背景及优势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这固然能彰显院校学科发展的差异性,但是却忽略了相关利益者因素。以课程体系为例,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从内容上主要分为六类: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学;2、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学;3、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如文化产业项目策划;4、政策法规类课程,如经济法学;5、语言类课程,如专业外语6、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虽各局优势,但形式大于内容,基本还是各教所长。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出发的教育,学生是否能有效接受?民族生预科生是否能很好完成高等数学课程?艺术类学生经济管理教育缺失是否可行?单纯地从自身供给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要?

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应由单纯从学校资源供给角度出发考虑专业与学科发展的“单厢情愿战略”,转变到实施全面考虑学生成长利益、用人单位发展利益与学校自身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的“和谐共赢战略”。

(二)定位目标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的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反映了办学单位努力进入一切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机会市场。这就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需求市场选入完全竞争状态。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缺乏市场细分转变到实施市场细分,根据自身优势与目标市场需要进行定位。各办学院校在目标市场的需求上,突显自己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使人才需求市场出于垄断竞争状态。

参考文献:

[1]叶取源,乇永章,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胡惠林,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0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3]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组委会组编.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旅游学:新理论、新场域[M].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林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

[6]郭小婷.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研究综述与探析[J].职业时空,2011(1)

[7]赵欣,翁钢民.河北省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河北学刊,2012(5)

[8]李志雄.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2(5)

[9]张培奇,胡惠林.探索与发展的十年: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述评(上、下) [J].学术论坛,2013,36(1-2)

第9篇

【关键词】 断代史陈列;北宋;地域文化特色;开封市博物馆

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即使作为中国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仍然不能囊括中国所有朝代的发展轨迹。那么在地方博物馆中也按照中国通史的模式组织陈列,就失去了各个地区的特色。中国断代史陈列虽然只是选取部分历史进行展示,但是可以和各个地区的文化相联系,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陈列。

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甚至高于当代的纽约、伦敦等城市。在北宋历史上,开封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封的社会发展史上,北宋时期是开封最辉煌的历史阶段。虽然自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至今已经近900年,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中国的影响仍然存在,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其文化的传承仍在。《东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从形式上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开封地域文化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北宋王朝的绚丽。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受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性,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包括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特点、环境特点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服务性机构,它以收藏保管、陈设展览、对外宣传教育、科研为主要职能。陈设展览是观众了解文物、历史的一种手段,现代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上除满足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摒弃教科书式灌输的方法,做到互动、参与,寓教于乐等方式进行设计,做一个有趣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由于博物馆藏品数量与种类的限制,断代史陈列作为比较适合基层博物馆开展的陈列形式,具有投资少、特色鲜明、贴近地方历史等特点,是博物馆展示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选取北宋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展示,同时结合开封古都的城市风貌,凸现了宋文化在开封市的传承与延续,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故此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如何运用设计的手段,在科学合理的程序框架内,将地域文化与陈列相结合,创造精品陈列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开封博物馆及其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简介

1、开封博物馆概况

开封市博物馆位于八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包公湖畔,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尤以陶瓷器、铜器、书法、绘画、石刻为特色,并于2004年成立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传承及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应用。

开封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开封新区五大街与六大街之间的郑开大道北侧,众意湖东临,建筑面积54286O,共分为陈列区、公共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物修复区、学术研究区、行政办公区、后勤设备区等七大功能区,设有贵宾室、会议室、青少年活动室、学术报告厅、4D影院等服务设施,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2、|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简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了后周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北宋建国后,通过南征北战,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非常发达,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其农业、手工业、采矿冶炼、漕运造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城市发展均创造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新辉煌。特别是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面积之大、人口之多、经济之繁荣、建筑之辉煌,不仅在当时的全国是首屈一指,就是在当时全世界也是最为繁华的贸易大都市。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开封博物馆馆藏文物也十分丰富。其中,宋代开封府题名记碑、大晟钟、铜官印、崇宁通宝、各种窑口瓷器和其他文化典籍等珍贵文物,令人叹赏。在展示手段上开封博物馆力图突出了一个“新”字。首先,采用实景式陈列手段,将宋代的牌坊、拱柱、茶肆、瓷窑在展厅里复原,营造出梦回千年的感觉。另外,展览还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展览,“幻影成像”让宋代 “清明上河”的历史情景活了起来,互动式虚拟翻书让游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宋代知识,光电沙盘展现了宋代东京城的繁华胜景。这些新的陈展方式与宋文化主题的结合,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展览直观生动,雅俗共赏。

第10篇

关键词:特色课间操文化;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187-02

一、特色课间操概念

特色课间操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在当今的学校体育中,将大众认知和感觉作为基点,对主体的个性、灵魂、气质及精神进行挖掘,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的一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的体育属性之和,并配合学校特色及需求,孕育新的大课间的概念。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结合学校体育特色或者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再者将地方文化或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糅合的一种新型课间操。

二、特色课间操的文化内涵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特色课间操是在广播体操编排原理的基础上创编出来的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结合。传统的广播体操编排原理主要是根据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健身防病的知识和经验,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实用价值。特色课间操则是从现实流行运动元素中提取的,具有鲜明特点和创新的一种运动。它所孕育的文化是一种在原始基础上的创新,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且对于中小学生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课间操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更新和丰富,并逐渐形成特色课间操文化,且广播体操的形式跟特色运动项目的组合表现,也突出了课间操新颖独特之处。

(二)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课间操的创编同学科文化、道德文化和校园特色文化等相结合,反映的是整个校园风貌和校园精神。因此特色课间操文化必然包含了学校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作为创编视角的选取点,将体育和校园文化二者结合起来更能彰显整个校园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是作为宣传自己的一个窗口。正是各个学科、文化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当今课间操朝着特色创新的方向发展前进,课间操与体育的交融渗透,促进了课间操吸收多学科的内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课间操。这种多元文化与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得课间操更具文化特色,特色课间操文化本身也将变得更加饱满。

(三)体育与艺术相结合

特色课间操以操为主,以舞为点缀,充分发挥其优势,力求具有一定观赏价值,激发中小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达到身心愉悦的锻炼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身体本身、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将操与舞巧妙融会贯通,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介于体育活动与艺术活动中间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关注,借助艺术的平台将特色课间操进行有效推广,进而使得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与此同时,体育与舞蹈的融合使得体育的发展更加完善,且体育的注入也使得舞蹈的创造内容更丰富,二者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三、特色课间操文化定义

基于特色课间操文化内涵的概括,可以将特色课间操文化定义为特色课间操文化是在传统课间操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将学科文化、道德文化、校园特色文化和艺术等相结合形成的特色文化,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也是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

四、课间操文化发展现状

课间操的发展形势固然影响着其文化本身的发展,课间操发展历史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然而近年来,它在各大、中、小学校园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却呈现衰落迹象。就课间操本身来看,主要表现为:学校重视力度不够,活动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间操内容单调,音乐陈旧。所有学生统一做一套操,没有按年级划分不同种类的操,且音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变化,学生在完成大课间操时没有激情;对于人数较多,场所条件有限的学校而言,完成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操很受影响,特别是在队列队形变化时,更是达不到应有的活动效果。这些一系列因素不仅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间操的内容、形式得不到更新,其相对应的文化也得不到更新,文化的内涵也得不到充实,自然而然课间操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位置,并且慢慢失去了开展课间操的真实意义。因此就当前发展形势来看课间操的开展形式及内容已不能满足于新的思想教育要求,创新现有课间资源是课间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课间操文化发展新思考

半个世纪以来,广播操得以生存和延续,除了具有政策导向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机能的功效价值是无可厚非的。当前的课间操的内容及形式正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创新课间操内容、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是课间操文化得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特色课间操形成的根源所在。内容上整合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创编出了一系列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并配以不同的音乐进行创新;形式上按照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结构甚至季节变化等等创新出一系列种类繁多的课间操进而丰富课间操文化内涵;时间上可以相对延长课间操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时间中去熟悉动作,体会动作的生理作用,且时间延长不仅能保证学生做操的效率,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总之要不断创新课间操内容及形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在阳光体育下锻炼的快乐。

六、特色课间操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一)明确特色课间操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活动的组织形式,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富有人文气息的课间活动

从文化、生活和课程的角度将特色课间操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特色课间操文化,为特色课间操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借助学校平台、当地特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结合提炼,极大地丰富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完成好大课间操的创编工作。特色课间操可以依据学校体育特色,创编出不同群体喜好的成套动作,让大家都来运动。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项课间操进行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进而对学生体质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创编出新品

创编大课间操在内容上要反映出时代要求,要不断钻研创造出新品,使大课间操的活动内容、形式得到更新、替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得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及时的补充与更新,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为特色课间操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四)实施立体的、协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配套工程

文化的、生活的、课程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发展的大舞台,它所涉及到的项目应具有创新性、艺术性。特色课间操创作出一系列的融校园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各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项目等。学生通过特色课间操的学习与运动,并根据自身的喜好,以个体或者社团的方式去创作其他项目的成套健身动作,并配上自己喜爱的音乐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其他人,进而使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五)做好课间操文化宣传工作

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课间操的重要性,重视课间操在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且校领导及体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形式将特色课间操进行一定的宣传跟展示,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不同年级或者不同学校间的特色课间操比赛,引起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借此形式为特色课间操在当地乃至在全国大中小学的传播提供一个展现的舞台,让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与发展。

(六)以学生兴趣为基点,加强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认识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然特色课间操学习的主体也是学生,且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理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其文化传播的广度,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重视程度;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编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特色课间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理解且动作更容易掌握;最后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加大课间操的推广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特色课间操的运动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刘智丽.特色课间操[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5.

[2]朴明华.对新时期创编中学大课间操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3).

[3]刁亚芳.推动阳光体育———创新校园大课间活动[J].文理导航(上旬),2010.

[4]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5.

第11篇

前言:徐州地域特色休闲文化要考虑资源的独特性、地域的相邻性、文化的传承性、产品的完整性、市场的针对性;乡村休闲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将对区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村落文化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实现区域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丰富和拓展乡村休闲区的功能和文化内涵。文中以贾汪茱萸养生谷设计为例,对点地域特色的乡村休闲文化区设计进行研究探索。

贾汪茱萸养生谷开发休闲文化区现状分析

1.项目区位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区东北38公里苏鲁交界处,属徐州市边缘区位。东部与邳州燕子埠镇、宿羊山镇相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及西北部与铜山区接壤;北部、东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和台儿庄毗邻。贾汪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位于贾汪区城市东部,北侧为山水大道,西侧为茱萸路,通过山水大道与贾汪城区相连,并可快速的通往高铁徐州东站、高速公路以及徐州市区。优越的交通条件对于贾汪,更对于我们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吸引更多游客到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体验农业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旅游、购买生态农产品等,使其成为徐州市后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分析

茱萸养生谷具有“山、水、林、田”的资源环境特点,自然环境优越。地形条件以坡地为主,高低起伏,分布有农田、水塘、山地、树林等,现状种植以山茱萸、桃树、琵琶、石榴、山楂、杏树等为主。规划区内部道路系统基本已经形成,路面以石子路面为主,路况较差。规划区北起山水大道,西起茱萸路,东至山体,南至现状道路,用地面积约47公顷。项目地块高程约80米至140米之间,西部高程较低,地势平坦;东、北部地势较高,多以丘陵为主。基地块东部自然坡度相对较小,比较适宜开发建设;东、北部自然坡度相对较大,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优势。

贾汪茱萸养生谷地域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

贾汪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淮河流域的特点,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无霜期280天,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02.4毫米。地质地貌方面:贾汪区南部系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为丘陵山区,有主要山峰55座,其中大洞山主峰海拔361米,为徐州市境内第一高峰,项目基地地形地貌属于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属于大洞山山脉范畴。土壤植被方面:土壤以黄色土壤为主。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代表植被类型以山茱萸以及各种果木资源为主,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使这里成为理想的农业观光旅游的胜地。水文资源方面:规划区内有水塘一处,以及雨季雨水冲刷形成的山涧,贾汪区规划对其实施补水工程。基地拥有基地内拥有水塘、山泉各一处,可作为基地的主要景观资源。山体农田方面:山体拥有林木资源丰富,拥有各种果木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规划区内岩石形态优美,岩石缝隙间野草丛生,岩石与野草相互衬托。同时在山坡之中分布各种形态的奇石,形态各异。农田可种植经济作物,也可种植有机粮食,可发挥农田的生产以及观光功能。

2.人文环境

贾汪区地域文化特色很明显,概括起来有“四色”,即“古色”、 “绿色”、 “黑色”、“红色”。“古色”是以白集汉墓为代表的汉代墓葬文化,贾汪群山遍布汉墓,有规模较大的占据一山,有普通墓室集群分布。当然,包涵药师文化、道家文化。“黑色”即徐州百年煤城之母韩桥煤矿为代表的煤炭文化。“绿色”即以万亩桃园、万亩石榴园为代表的农林观光文化,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桃花节赏游活动。“红色”即以运河支队之乡、佩剑将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为贾汪区发展旅游休闲群提供了有利条件。

乡村生态景观区规划设计构思

为了使规划区域散发活力,组织和建设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文工程系统、动植物群落系统、人行活动体系等,使之能够承载真实而丰富的生态系统,创建独特现代农业及农业旅游的发展框架。营造“田、林、山、水的景观特色,将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园区特色鲜明的景观系统”。

1.景观空间设计乡土性

规划区通过对现状环境的处理,形成曲径通幽的原生态景观,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概括提炼乡土的大地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强化景观特征,通过人工营造的精细景观与大地景观相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动态的景观序列。在公共设施和人流比较集中处设置小型的景观广场,可以形成亲人宜人的理想空间。

2.绿化系统设计生态性

绿化系统规划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生产和园内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绿化系统的空间定位应与功能组团的建设相呼应,以道路绿化及岸线绿化为主,通过点线面组成规划设计绿地系统,形成集景观、环境、休闲等功能为主的绿色框架、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植物配置上符合生态原则,营造四季有花,四季各有季相特色的生态景观,争取做到不同时节都有观赏亮点。使人们时刻都感到园区“可览”、“可游”、“可赏”。植物木土化,在树种选择上以本土植物为主,最大程度上发挥土地空间的承载能力和空间的延展性,使植物生长到最佳状态。3. 生态农业园设计生活性

生态农业产业园立足以生态农业产品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之路。该项目的建设,始终遵循“绿色效益”的规划发展理念,园区从绿色建设、水土保持,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生态建设,使其不仅在园区内部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于周边环境的改善,调节小气候、提高土壤涵水量、改善微循环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内容主要有茱萸园、百果园、林下家禽养殖等。还可设置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比较接近的项目,增加活动的多样性。田园风光:以老石板铺设田间游路,设置游人步行休息区,零落田林、野草、山石错落有致均体现着园区的自然之美。水果采摘:果园通过绿色种植,实行无公害生产,提高果品质量,形成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观花摘果活动。生态养殖:以观赏性兼药食两用型珍禽为主要养殖品种,结合主题餐饮及风味食品加工打造珍禽食品产业链。

乡村休闲文化区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

人们久居闹市区,往往向往自然田园的朴素与乡土气息。乡村休闲文化,重在以环境为依托,以乡土景观为特色,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尊重乡土的文化性,保持地地道道的乡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去除豪华装饰与雕琢,保持乡土文化的淳朴与简略。来实现对乡村田园氛围的营造,同时强调对自然因素的尊重,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规划设计与理念

对于地域性乡村文化区设计,我们要做到没有被商业化,没有被城市化,没有被过多装饰雕琢,才能使人们来到此处,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文化,寻找到归属感。首先,“魅力山水---茱萸新天地”为设计理念,以田园风光和山水景观为依托,结合温泉养生、休闲度假、餐饮、健康运动等旅游需求功能,把贾汪茱萸养生谷建设成自然、健康、生态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休闲文化区。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服务。其次,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景观生态型与娱乐性。

空间分割与布局

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是传统农业园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度假和养生功能的现代农业旅游区。规划区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规划区的空间布局,将农业生产、自然观光。休闲娱乐、保健养生、度假、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规划尽量减少对该地区现有环境特色的破坏,坚持自然、健康、生态的理念,结合茱萸养生谷现代农业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根据实际场地情况组织个功能区的布局,同事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达到“曲径通幽”的幽深意境,实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规划结构主要采用了“一环、四区、六园”三个方面。

(1)“一环”是指现代农业园林旅游观光环线,形成集道路景观、绿化景观、林木景观、田园景观、滨水景观、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景观带,将整个规划区有机联系在一起。

(2)“四区”是指热带雨林休闲观光区(热带雨林植物园以钢结构玻璃温室为主题,内部种植各种热带植物,形成特有的热带植物景观)、度假区(休闲度假区位于规划区的中心位置,核心建筑为山林苑,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为丰富休闲娱乐活动,在酒店内设置温泉养生、会馆等,是旅游度假等服务一体的建筑群落)、娱乐区(休闲娱乐区主要包括滑雪场、拓展培训、汽车电影院、垂钓)、温泉养生区(以养生为主题,区内设置各种不同规格的私家庭院及度假小木屋、石头建筑,使传统建筑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继承并延续传统特色,遵照当地村民住宿习惯,建筑外观与色调与现有的环境统一。庭院围墙保持石砌风格,部分也采用荆条、花椒树、枣树等构成篱笆墙,园内设计有地窖和古老纺车等,再现农家生活生产场景。整体布局依山就势,与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浑然一体,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

(3)“六园”是指六个植物园。园区主要有农业生产区、各种茱萸类养生绿色产品、机蔬菜以及有机果品,形成蔬林草地的景观效果。提供林间漫步的游憩区,以及休闲的私密空间。在设计中除了提供导游、信息等有偿服务外,还展示乡土文化,如:地方歌舞和民间工艺表现(刺绣、剪纸、缝纫、木工、陶艺等),物品展示、工艺技术传授等,激发人们的学习欲、购买欲和可信度,延长游览时间。

结束语

乡村休闲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旅游的有机生命,如何在设计中表现乡土文化,不掺杂城市化、庸俗化,追求乡村休闲文化区内涵所在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强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理念,以贾汪茱萸养生谷设计为例,用原生态设计理念,从基地状况、地域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与实践进行规划尝试,寻找最乡土的元素装扮乡村休闲文化区。开发休闲文化资源,关键不在于旅游,而在于文化方面挖掘,把乡土气息味道发扬光大,带动地域周边文化区的发展。使前来旅游者真正达到以养生、观光、运动、休闲等方式享受为主要目标,最终达到弘扬乡村休闲文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产品;花都;特色

一、前言

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地区对外的门户,而且还是满足当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支柱,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化产业如果要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产品质量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花都文化的发展现状相对落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花都区文化产业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开发力度不足,花都缺乏一个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无论是“广州山水之城”“南国花卉之都”“国际空港门户”,还是“汽车产业基地”“幸福宜居新城”,都不能使花都在人们心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会影响其旅游形象。[1]

二、文化产品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产品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三、现状分析

由表1的调查统计显示,前往花都区旅游的国内游客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观光/旅游以及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以及休闲/度假成为最主要的旅游目的主要与花都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相关。花都区风景秀丽,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人文与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杂。例如广州花卉园、水库、田园、古村落等。

由表2可知,逗留时间在1天以内的游客占74.55%,2~3天的占16.46%,4~5天的占2.84%,6~10天的占1.88%,10天至3个月的占0.68%,3个月至1年的占0.44%。赴花都区旅游的旅客绝大部分选择当天往返,而选择逗留2天以及2天以上的旅客极少。

从表2数据得知,逗留时间在1天以内的,本省游客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省外游客的比例,高了9.87个百分点,逗留时间在2~3天的,省外游客所占的比例比本省游客所占的比例高了7.68个百分点。逗留时间的长短与省外与花都距离的远近有关。[2]

旅游景区知名度是指旅游者(含潜在旅游者)对该地旅游地的了解、知晓、熟悉度等的程度。以50%为分界点。超过者为高知名度景区,反之为低知名度景区。由表3可知,花都区绝大多数景区(点)的知名度都不高。超过50%的景区有芙蓉度假村、九龙湖度假区,芙蓉度假村以及九龙湖度假区的知名度相对较高,而王公园占36%,圆玄道观占43%,石头记矿物园占35%,王子山森林公园占41%,香草世界占48%,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占47%,花都湖占46%,而其他景区(点)的知名度更低。

四、重点文化调研

1.花都灰塑研究院

(1)调研背景。广州市花都区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的灰塑是花都区唯一一个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项目。

(2)调研结论。由于灰塑文化长久未被人们认知和利用,灰塑研究院(广东培正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市场认知度非常小;灰塑文化产业市场大,前景十分看好,并得到文化部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作为一个新生产物,其产业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加之灰塑文化产业的运作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体系建设,非一日之功所能及,因此,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依然曲折。

2.珠海特色文化

珠海历史文化的悠久与丰厚、开放和包容、本土与特色,以及其发达的旅游文化经济和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产品,如横琴生蚝、珠海渔女雕塑,对花都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3]

五、花都区特色文化产品的发展

1.旅游形象定位

要发展花都旅游,弘扬花都特色文化,首先必须明确花都旅游形象定位。根据花都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特有文化等,结合花都旅游发展前景,塑造具有本地特色、独特品牌价值的城市整体形象。

2.文化感召力

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中,用自身的特色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推动花都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花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花都经济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花都文化的影响力。

3.文化精神的继承

文化精神的继承能使当地人民对所在区域文化产生自豪感及归属感。这种地域文化感情能反馈到地方文化的建设中,带动地方文化经济的再次发展。

4.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现代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更要发扬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的创新精神,将这种文化精神运用到花都特色文化产品开发研究中,带动花都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冬,娄成武.解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第13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教学改革

1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的

1.1提高学生旅游专题设计的专业综合能力

首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立足地域文化,植根教学课程,精炼教学内容,区别于大而泛的设计主题,开创地方院校特色教学理论,储备专业知识。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体系,在教学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地域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因子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并运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中,对充实专业理论结构,丰富专业视野,将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现实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依据本地特色,结合专业知识,开创和挖掘旅游专题设计元素。其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将地域文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支持,不仅丰富了旅游专题设计的文化专属性,而且在对地方民俗民艺以及其他地域文化挖掘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模仿、操作,有利于探寻和总结出更好的设计元素。一方面,在无意识的模拟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地域文化基因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创新。再次,提高综合研究能力。旅游专题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设计学、营销学、民俗学、美术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综合学科,需要运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挖掘,提升旅游专题设计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

1.2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理论教学体系。将产品设计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符号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理论教学体系,以地域文化为具体的文化研究依托,结合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成果。其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打造创建旅游产品设计体验中心或者创新实验室,收集保存典型的地方民俗、自然风光、旅游工艺品,便于实践教学操作。二是开发旅游产品制作实践基地并与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民艺制作中心合作,学习相关技艺技能,拓宽设计视野。三是将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专业知识相结合,植根于地域文化,更好地研发和设计创新性的旅游产品。

1.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地域文化优势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倾听该学科领域的名人讲座,观看该领域的最新设计研发成果,采用VR等新型科技成果互动教学,运用讲座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互动法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以课堂为创新实践基地,以政产学研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向导,灵活运用课堂组织教学,突出地域文化优势。

2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来合理安排和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按部就班,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生搬硬套。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旅游产品概述、现有旅游纪念品分析、旅游产品专题设计案例分析、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旅游产品专题设计与制作。前四个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讲授,在“现有旅游纪念品分析”这一主题教学中,将地域性旅游产品分析和之后的旅游产品调研报告相结合,形成呼应式教学思路。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这一主题教学中,将地域文化应用于旅游产品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作为贯穿这一主题教学的重点解析内容,便于更好地实现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旅游产品专题设计与制作这一课程内容主要是实训。调整后的实训课时比例占较大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实训课任务的安排下进行教学,这种课程设计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当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动性对地域文化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出分析报告,得出分析结果,从而牢牢把握地域文化和课堂之间的联系。学生不再停留于“网络调研”这个虚拟平台中,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地走进市场,观察、总结出第一手资料作为设计主题定位的依据。学生对相应地域文化主题的挖掘和理解透露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实效性,通过对实际主题进行设计与制作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本课程。

2.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传统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将主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以赛促学等教学模式和相应的教学内容结合。根据当下的教学内容和外界的直观联系,在讲解地域性旅游产品分析和旅游产品调研报告这一块内容时,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主动选取相应的地域文化元素作为教学项目调研分析主题,在检验教学成果时,采用项目式教学,接受教师指定的主题来进行相应的调研分析,目的在于将相应地域文化主题的内容和分析报告研究到位。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或手段,运用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基于地域文化的教学将文化属性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归入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中,对文化元素、文化基因进行研究和挖掘,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试验出最佳的文化植入设计方法,打造城市旅游名片自己独特的属性,使其具备市场辨识度,吸引广大旅游爱好者和消费者。理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和项目教学,立足市场,突出地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产品。作为城市名片,打造旅游品牌。在传统教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模式处于一种被引导、被灌输的状态。当下学生在具体主题教学过程中,做市场调研的态度充分反映了上述情况:调研结果不真实,调研数据不准确,调研论据老旧,基本上都是在网上搜集已被证明的陈旧的不具备时效性的论据调查数据。因为传统课堂封闭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一旦离开网络,离开电脑,学生的惯性思维就被切断,无法跳出现有传统课题教学的局限。因此,这一情况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当下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教师个人教学魅力,将旅游专题设计教学课堂营造成轻松、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

2.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第一,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目前,高校注重的教学是课下教学的互动性,出现了新的学习模式,如慕课和翻转课堂、微课等网络课程,以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手段,将教学过程中的声、音、色、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本身存在特殊性、依附性,要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学习主动权移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时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第二,灵活运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关于旅游产品的学术研究较为丰富,有不少关于旅游产品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但是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下,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国际大环境接轨的教学思路,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思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延续,促使学生在学习接触本门课程时能够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吸收新鲜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灵活运用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学约束力,通过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以及方案设计、方案制作和期末综合材料几个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给予客观评价是对本门课程教学效果最有价值的反馈。将院校所在地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内容,相应的调研报告、设计方案所展现出来的对文化基因的提炼和表现便成了评价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因此,要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评价考察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4灵活运用教师教学的个人魅力

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是一个无比重要的角色: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引路人。因此,教师在传授此门课程的过程中,个人的学识、见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从目前学生上课的普遍情况来看,学生对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是难以买单的,而案例教学、主题教学、项目教学的嵌入式教学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这些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或者相关主题的教学科研经历,或者相关的其他经历,以利于在教学中调节教学氛围,带动教学效果。再者,教师个人的学术涵养、人生阅历对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学校相关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提高、经验的积累提供平台和机会,让教师有时间、有机会走出去学习新的知识,探究本门学科的新动态。尤其是对旅游产品教学设计课程来说,地域文化的固有性和设计领域的动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新的设计动态,了解国家国际旅游行业的动态,关注旅游产品消费趋势,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3结语

地域文化的固有性和人们审美认知的动态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旅游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剖析和解读,必须紧抓当下人们的消费观、审美观。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和开发具备地域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引导人们的消费和审美,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感和心灵上的归属感以及文化上的认同感,促使旅游专题设计突出地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卫平.轻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简论——基于邵阳学院特色发展实践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2]…徐鸿炫.试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3]…王晖.文化旅游开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4]…史铁杰,余妍霞.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5(2).

第14篇

关键词:特色馆藏;非遗;传承与保护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依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及其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在收藏文献资料过程中有意识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保持活力,保持竞争性,就要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色文献资源,使之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起到该领域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作用。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凸显地方图书馆的区域特色,是保持地方高校图书馆权威性、地域性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建设是现阶段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同精英文化一同反映本地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工艺技能等方面的信息,是研究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现实状况的“活”文本。搞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文化发展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服务的责任。通过图书馆这一信息窗口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广大群众,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最好保护。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当前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多,据于荣全在其文章《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统计表明,全国2762家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还没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就保山学院特色馆藏情况来看,我们现在地方文献库中所藏的地方文献资料十分有限,许多地方县志没有收集齐全。而对于保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缺乏馆藏资料,这既不利于学院师生进行相关的研究,也不利于提升我院图书馆在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出现以上情况,陈敏芳在其文章《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一文中将其归因为以下五点:1)重视不够;2)经费拮据;3)缺乏协调;4)人才匮乏;5)研究不足;陈敏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缺席的原因,这不仅为我们,也为全国各大图书馆提出要求。当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的加强,文化建设需求的增多,近些年来有关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20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学者方允璋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作者依据其丰富的图书馆经验,借助系统论的方法,对图书馆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互衔接的整套的可行、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案,如“活态文化”的采集方法、专题知识库的组织、知识服务新方式的运用等,无论宏观、微观,本书都有深入的探讨。但遗憾的是该书对图书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建设方面并未作相应的研究。同样宋妙玲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蔡光龙的《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汪向明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书馆职能审视》、吕庆华《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等文章分别从图书馆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角色、作用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都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参照资料。

2 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无形文化遗产”。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3)社会习俗、利益、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传承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农耕社会受到挑战,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已经或者正在消失,“人亡艺绝”,许多艺术绝技失传。面对日渐稀少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提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藏馆,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技艺特点、传承模式以及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保存,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践行。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扩展是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是提升图书馆文化竞争能力的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既是图书馆馆藏资源扩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图书馆竞争力的要求。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一方面是扩展图书馆藏馆建设,一方面也是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理论水平的需要。特色馆藏建设集中收集整理关于非遗项目的研究资料和原始材料,有利于学院师生对于相关资料的查阅,为其研究提供便利。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消失的局面,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窗口,对地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践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行动。国家总理讲,干事业重在“落实到实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实干精神,过去地方高校图书馆忽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宣传,致使地方图书馆建设缺乏特色,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当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护和利用呈现多样化、现代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重视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普查采集、保存利用、传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护中最具有特色之亮点,为地方高校图书馆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拓展新的道路。

3.1 摸清家底

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是研究保护的基础。组织专门人员下乡调查流传在乡土劳动大众间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调查普查是对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工作,并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山作为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有高黎贡山的自然资源,有翡翠文化、侨乡文化、永子文化等文化名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造就了保山多样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保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以及200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涉及传统手工技艺、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体育与游艺、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等多方面,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与保护,是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实践要求。

3.2 政府支持、社会参与

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条工作原则之首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健全的法律法规。面对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单靠学校自身建设很难全面深入地收集、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资金上的支持,在立法上的规范,在保护上的指导,是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当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庞大的工程完全依靠政府和学校恐难实现有效的保护。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依靠人民的力量,保护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社会参与除了吸纳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还需要广大社会民众的参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依据不同时代的要求,许多过去实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浪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重新定位这些传统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普通百姓能够重新认识到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是实现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3 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图书馆参与保护,除了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做好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还要发挥图书馆作为文化的窗口作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涉及学科门类广,如何才能整合利用现有人员,合理、高效地,跨学科地综合研究非遗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要求。

第15篇

花木文化是我校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我校地处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在这里,花木的繁育、栽培、加工、销售已经形成了“管理科学化、品种多样化、产销联合化、规划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今后的农业劳动必须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颖的创造性生产劳动,学校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理论思考

1.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有两层含义:环境资源和信息资源。

环境资源指的是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或称平台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网络上的一个终端,并借助网络平台,与其他终端的学习者或教师互动、交流、合作,形成开放、共享、生成、交互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这里的网络主要是指局域网,也包括在校外学习时借助和使用的互联网环境。

信息资源指的是网络上的一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负载各种信息的媒体资源。学生通过网络检索、浏览、下载这些信息,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利用,促使知识的习得更加丰富、生动和优化,或者加工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形成新的资源。这个含义里的资源包括互联网上的、教师制作的及其他学习者生成的信息资源。

2.特色文化资源。

花木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大致分为可见资源与隐性资源,其中花木文化可见资源主要包括花木市场、盆景园、花木实践基地、各类花木专业人员等,这是花木文化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物质基础;隐性资源主要指伴随花木活动逐步形成的价值观、进取精神、合作意识和文化素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花木文化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涵,这些是花木文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结合点。

3.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它是针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语言能力通常是指语言规则内在化的体系,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语言运用,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三、有效整合的策略

1.运用网络资源,优化花木文化资源,活化英语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烦为简。

在英语活动课教学中,学习和操练对话的过程本是一个较为枯燥、烦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听、说句子直至熟练。例如在教学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练,如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结合地方优势,合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发学习兴趣。

2.运用网络资源,优化花木文化资源,扩大容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结合地方优势,合理利用花木文化资源,将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进行大容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同时,在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利用CAI课件设计出诸如文字、图画等素材,或是从网络上下载资料,或是采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在课堂上将它们演示给学生看,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材料作为口语练习和口语交际的话题,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培养从小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兴趣。

3.运用网络资源,优化花木文化资源,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综合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听听、看看,不如动手做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花木文化资源,是激励他们学习英语、学好英语的一个手段。然而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提高也是毋庸质疑的。

4.运用网络资源,优化花木文化资源,建设地方特色的英语资源库。

(1)网络搜索和下载

Internet海量的知识为学生、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从花木的认识、花木的种植、花木的克隆、花木的信息、花木的营销到图形、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到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信息等随处可见。我们通过服务和internet上大量的免费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2)出资购买教学软件

近阶段,学校对教学软件的建设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电教馆春、秋季电教教材的征订完成大部分教育教学软件的购买如“金太阳英语软件”。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大自行购买的力度,对适合于一线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学软件,如教学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随时调用这些教学资料供教学中使用,而学生也可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随时使用这些音像资源。

(3)自主建设

英语教师是英语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通过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制作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件。学生在学习与比赛中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软件、资料。我们将这些教师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字、音像资料进行精选,纳入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育、学习资源中,与已有的教育、学习资源系统一起构建资源库。

5.运用网络资源,优化花木文化资源,开设网上学校,丰富学习资源。

在建设校园网资源库的同时,我们不断完善我校的竹溪网,建设英语专题网页,为学生开辟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在竹溪网英语专题网页上设置“英语娃娃”、“认识花木”“花木营销”、“花木栽培”等栏目,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搭建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花木文化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3.

[2]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