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范文

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

第1篇

一、企业全面预算的现状

企业全面预算建设其实早已开展起来,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差距和各自的发展现状有所不同,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的现状也不一样。下面将简单分析一下企业全面预算的发展现状。

(一)预算管理系统尚未广泛使用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使用时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可以得到足够细致的划分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战略得以实施的方案,预算的系统和编制是否做到精准系统,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目的要求。预算考评通常是在一个周期内进行的最后一步工作了,根据相关的考评以及评分办法细则,结合具有针对性的考评模型,并依据批量获取的周期内的考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初次结算后,该模型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运算模式,后期的计算也都是通过这个模型来自动完成。这就是企业预算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信息化水平越高,这个模型的使用和分析就越可靠,但是这样一种比较先进的,可以替代人工分析的分析系统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使用和普及,仅仅是在部分企业中进行了普及和试用,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势必要依仗这一预算管理模型,那么其普及的速度和更新的频率都是要求企业百分之百协调的。

(二)预算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前面虽然提到了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势和基本的作业流程,但是这一体系本身还很不完善。之所以说这个预算系统不完善,是因为在进行数据的自动获取和分析的时候,误差较大,并且需要人为的进行矫正和处理。这样一种缺陷毫无疑问增加了人力消耗,对于任何规模的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况且现在的企业,发展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外企或者是一些国有企业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说在应用预算管理系统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进行设定,从而保证这一体系的正常使用,甚至是发挥出十分有效的作用。

二、企业全面预算建设发展中的困难

深入分析企业全面预算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这一系统的缺陷,也可以帮助企业自身意识到现有的问题,并且努力从自身出发进行解决。下面本文将对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他人的分析提供依据。

(一)全面预算系统更新频率低

既然是计算机系统,那么必然是要做到定期更新的,这就说明企业购入的设备应该是可以定期自动完成更新,或者是可以通过附件以及安装包的下载来完成系统更新的。但是现有的全面预算系统本身不能完成自动更新,都是需要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的,而且在操作的时候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最主要的是,这些系统的更新频率还是很低的,这样的更新频率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较低的更新频率意味着系统升级速度慢,难以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预算分析的要求。

(二)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不能满足需要

全面预算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的,现有的技术人员对于这个系统不是很熟悉,尤其是涉及到维护方面的工作其实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这样一来系统出现了故障就必须要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来完成相关的工作。不谈聘用人员的花费,单说这些系统故障后不能在第一时间维护所带来的损失就是很大的。比较尴尬的是企业现阶段难以自主培养技术人员,首先这个系统还是很新颖的,所以说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专业的人员,其次培训需要消耗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这也是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是避免使用这一系统的原因。

(三)预算系统难以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差距,如何协调全面预算系统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现在行业内所使用的全面预算系统本身是没有特殊定制的,属于一种面向大众的软件,是否可以正常的应用在企业内其实还是要进行些许的调试的。那么如何让系统的使用更好的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且让该系统真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实才是企业领导者和内部工程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参考外国企业对这一系统的优化和调试,从而让全面预算系统更好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的发展中。

三、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方案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情况,重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分别从系统完善、重视程度以及系统选择三个方面加以简单说明。

(一)建立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上文我们针对企业信息化水平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其中全面预算体系是否完善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和相关的负责人加以重视,不断更新企业所采用的体系以及相关的数据模型,从而使这些体系和系统可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上,如果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条件,那么可以在公司内部组织技术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对这些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如果企业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是该体系的购入本身就提供了升级服务,完全可以联系专业人员来完成升级改造服务。

(二)提高对企业全面预算系统的重视程度

全面预算系统的使用和升级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是企业领导者对于这个系统的重视。换言之就是现在部分企业尚未引进这一预算管理系统,那么何时引进,引进后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投入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说想要加快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管理层都可以意识到这个体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尽快引进这一体系,同时也有利于这一体系在企业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选取最合适的预算系统

和预算相关的系统现在还是很多的,针对不同行业的预算系统其实也都是存在的。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如何选择一个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系统其实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首先需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规模和预算模型的大小,通过这些基本信息来对全面预算系统进行初步的筛选,其次要了解选定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频率,这一频率是否基本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所同步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四、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后效果

关于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后的效果,在分析了前面适用的系统后,应该也有了相对全面的分析。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势和基本的作业流程,从不完善到基本完善,在进行数据的自动获取和分析的时候,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些都是建设后的优良效果展示。并且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需要人为的进行矫正和处理。这样一种建设改善毫无疑问增加了企业的发展竞争力,对于任何规模的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有利因素。按照发展过程中的工作重心进行优化建设可以有限提高全面预算结果,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业务流程、预算分析功能增强,同时,预算执行情况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也更加明显,这些都是有利于决策层做出相关措施的重要改变,也是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后明显的积极效果。

五、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管理

引言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全面预算作为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日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然而,在传统的手工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遇到了许多“瓶颈”。对此,全面预算的信息化管理应运而生,它解决了传统手工模式存在的许多问题,在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准确性。全面预算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对企业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有着巨大的影响,越来越成为显示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全面预算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必要性

(一)信息化趋势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传统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其主要是为适应现代市场环境下,信息化不断发展对企业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而出现的。其主要采用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预算管理过程中信息分割分散的缺点,保证企业预算管理进一步全面、公开、透明,预算信息有机共享,预算效率进一步提高。

(二)全面预算信息化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是二十世纪20年代产生的,经过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方式的局限性被表现了出来。首先,全面预算需要有一个运行平台,而传统方式不能满足要求,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可实现全面预算的高效化,从而使全面预算的作用完全发挥:其次,全面预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企业的各个方面,利用手工方式处理这些内容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准确性不高,而信息化系统却能克服这个问题。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应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二、预算管理系统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预算管理系统对预算工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考核四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系统对预算编制的作用

预算管理系统能有效的帮助预算编制人员进行简单的编制,为企业创立一个共享而且全面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使得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平台上能够高效的协同工作,并且实现预算信息的快速交流、批准和反馈。

(二)能有效实现预算控制

信息系统能有效实现预算控制,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和业务系统、费用系统、财务系统进行集成,能够指导预算项目在预算周期鹊幕疃,并且对预算实施情况进行实时检查和分析,对业务目标达成和业务实现情况起到约束作用。

(三)能够对预算进行合理分析

预算管理系统主要是分析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并解决预算分析中的灵活性和时效性问题。预算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可以对预算时间、预算项目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随时的查询和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分析,从而得出差异和形成差异的原因,相比以前更加灵活,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四)对预算进行正确考核

企业战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对于预算编制的正确性、预算的执行程度,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评分析,根据预算编制的实施方案和执行情况,对员工进行薪酬体系的评价和考核,并实施激励政策。预算考核工作是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样通过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从而可以为以后提供借鉴。

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重视其中的问题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整体发展战略与竞争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要把企业的整体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全面指导预算管理的落实。我们应不断加强认识,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全面深入地研究系统,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系统的全面掌握上。系统收支结构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因此,如果对系统没有整体、深入地把握,就无法体现预算信息化的优越性,甚至因为系统总体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系统实施失败。

(三)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

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会被分解,由上向下一步步传达,通过预算、控制、协调和考核各个经济单位的全面预算工作,实现对整个管理系统的控制,并对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总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创新预算编制方法十分重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算编制方法,能够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正确选择软件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落脚点是软件系统的选择问题。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是选择外购专业的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人认为,选择软件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管理要求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变化。选择合适的软件,还应该考虑设计预算报表的便捷程度、预算编制方法的高效和快捷等因素。

第3篇

摘 要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基于信息管理平台,全面预算管理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管理体制得到了实质性优化。本文主要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展开论述,进而针对全面预算的重要性,阐述信息化建设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 影响

一、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是优化企业结构体制、调整战略方向的重要举措。当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不够完善,在面对现代化建设上,实现企业管理上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对预算核心价值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在预算工作的开展中,常常孤立于预算工作的核心价值,即预算的编制在战略管理之外,忽视了预算管理的价值。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过于形式化;预算的有效性和战略性,与财务管理缺乏统一;将预算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等同化,失去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价值。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于单薄,出现财务部门单一工作的局面,造成预算有失全面。全面预算的全面性是指预算指标体系的结构性,而体系的结构性需要基于多部门、多机构,科学完整地进行全面预算。

(二)缺乏实质的战略指向。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具有指向性,对企业的结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全面管理的战略指向性体现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尤其是全面管理的实施力度,是企业优化产能结构和管理机制的重要方面。企业忽视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指向性,等同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缺乏支撑点。预算编制工作具有长期性,而当前企业的预算管理多以短期目标为基准,缺乏长远的战略指向性。全面预算管理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实施,其实施的空洞性,直接造成了企业的经营体制与产能结构脱节的问题。

(三)缺失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尤其是预算的精准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管理的项目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诸如生产经营、市场计划等。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加上管理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大,给全面预算管理带来较大的阻力。比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缺失有效的市场调研,就会造成预算的数据缺乏动态走向的分析性。因此,当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短期有效性上效果明显,但在规模较大或时期较长的情况下,其有效性会有待商榷。

三、信息化建设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

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不够完善,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现状,实现企业管理上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企业的全面财务管理而言,信息化建设对于预算体制起到优化的作用,突出其管理的核心价值。

(一)优化全面预算的管理体制,促进管理工作的程序化。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管理的体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更多地体现在预算编制和实施的程序化。程序化的管理体制,体现了预算管理的战略指向性,把管理工作的重点置于预算控制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化,优化了企业的管理结构,其中各部门协调合作的模式,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控制,进而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尤其是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突出了其核心价值。通过信息化平台,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流水线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就可以很好地融于其中,避免了企业各方面对预算作用的忽视。同时,管理体制的转变,带给全面财务管理更多的战略性,尤其是处于核心“流水线”位置,其指向性就更加地明显;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强调了管理的执行力度,也就是信息化建设,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提高了管理的执行效率。

(二)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考核指标的统一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其规范的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优点,在于对管理项目的事先控制,尤其是预算数据的处理,减少了人为因素下的主观判断。同时,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现了考核指标的统一化,制定考核指标,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长远的战略指向性。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重在管理信息的及时有效。信息的有效性是预算价值的所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与实施,都实现了一体化的控制,提高了管理的执行力度和有效性。

(三)推动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促进相关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平台,该平台对于人才的要求,尤其是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全面预算管理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其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全面综合能力。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有的只是经过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开始从事会计行业,缺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督促会计从业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的催化剂。

四、结语

信息化建设是全面预算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对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高等学校 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立学校开始不完全依靠国家财政安排,自主进行科研资金和建设资金的筹备,民办高等学校越来越多,这些学校在财务方面完全自主。办学模式的变化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探索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总结各种管理手段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应用,是目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二、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自主进行资金筹备和支配的基础,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高等学校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公立高校财务自主的程度有限、科学财务管理的时间不长,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出现预算与实际财务行为不符、资产核算失实、科研和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有些民办学校因为财务管理问题,导致学校资金周转不灵,严重者使学校倒闭。究其根本原因,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不全面、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财务信息失真,导致了学校资金应用问题。

(二)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从狭义来讲,是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例如,将财务工作数据信息化,或者使用网络以及电脑开展相关的业务等。广义来讲,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是将数字处理概念和云计算思维应用在管理中,即重视财务管理各个细节之间的联系、采用全面的财务管理视角和方法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是处理目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种可行方式,也是顺应现代科学财务管理发展路线的一种必要模式。

三、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一)财务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数据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无论是会计报表还是日常财务工作,都需要以相关的单据为依据,财务数据的精确性能够帮助高等院校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预算和结算。但是,高校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面对的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单纯的只以货币计量的数字信息形式远远不够,还要以非货币计量信息,甚至是采用文字、图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财务数据收集和统计。这意味着,多时态、多形式的信息报告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使财务信息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信心处理的方法更科学、信息表达方式,更人性化。例如,财务管理工作者可以将某项科研基金的使用进行财务数据和日常图标之间的转化,把专业术语和数字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醒目地陈述结论,这有助于高校领导和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对科研资金的应用进行总结和评价。

(二)基础财务工作的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还表现在基础的财务工作方面,通过网络和电脑端,财务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路径能够被仔细记录下来,很多工作的精确化程度得以提高。首先,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依据其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状况,对财务管理目标作出重新确定,创新、优化新型管理流程,细化信息化建设实质精神和内容;其次,应分解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目标,制定详细具体的财务工作方案、流程等。具体可从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决策落实等多方面着手;最后,应改进高等学校财务信息管理工作方式,依据现代化财务制度要求完善具体财务管理方式和信息化建设程序。

(三)财务监管信息化

监督和管理是确保高等学校资金应用有效、保证学校运行资金链的必要方式,传统的财务监管以学校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领导为主要负责人,人工监管容易受到私人关系、管理者个人能力的影响,信息化建设使财务监管工作更可靠、更科学。例如,将一项科研项目的经费进行阶段性分配,提高结算的频率,这样一来,相当于应用预算和结算的手段对科研经费应用进行全面的监督,更有利于高校财务预算的准确进行,使结算工作更及时。

四、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控制财务信息安全风险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高等学校应采取内部监控、岗位分工和信息控制等方式,规范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系统操作,加强对计算机使用和财务管理的全息控制。同时,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外部风险的技术控制,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测,使用多种预防策略、安全模块,降低财务信息的风险,保证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绝对安全。

(二)积极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

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电脑和网络的应用、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还包括了在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国家上,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等,这意味着财务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管理理念必须发生改变。高等院校有必要重新评价财务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采用岗位培训、聘任管理人才等方式,使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符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三)重视全面预算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活动的展开,而后者也是促进信息化建设之必须。全面预算是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视为一个整体,从细节着手进行整理管理的一种预算方式。信息化建设使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细节能够通过网络和信息转化达到数据统一、预算结算时间统一、财务工作的权重科学分配,这有利于全面预算工作的进行,而全面预算对财务管理的结构性、精细化处理,又为信息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看,不仅有助于解决财务管理问题,还能够促进财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永明.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财会学习,2015(12):110-111.

[2]许丽华.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知识经济,2015(12):101-102.

第5篇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38

[中图分类号] F270.7;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7- 0070- 02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全面预算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

通过运用信息化工作手段,建设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够提高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及预算分析等预算管理环节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1996年6月财政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提出:“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单位,要研究并逐步开展其他管理工作电算化或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逐步建立起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引》指出:“企业应当重视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有序组织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优化管理流程,防范经营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基础及系统建设,注意处理好实施关键环节,科学合理地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1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企业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建立运作规程、完善项目指标体系、做好预算管理知识培训等方面。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基础,才能在预算信息化建设时顺利实施,少走弯路。

(1) 建立健全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预算编制内容、预算编制要求、预算编制方法、预算审核与批准、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及预算监督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定,保证预算工作职责分工明确、编制内容统一规范、编制指导意见明确、编制流程规范、定额标准合理、预算编制及评审依据充分、执行控制程序化、考核透明公平。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清晰统一、具有可操作性。

(2) 建立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分别设立企业预算决策机构、企业预算决策支持机构、企业预算领导机构、企业预算职能分类管理机构以及预算各层级具体执行机构等,涵盖企业董事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预算管理办公室、各职能归口管理部门、预算执行单位、预算基层单位等层级部门。使预算管理能够层层落实,职责明晰,各层级机构各司其职,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机构健全,富有成效。

(3) 建立完善预算管理的运作规程体系,包括建立预算编制、预算评审、预算汇总平衡、预算及分解、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反馈分析、预算绩效考核、预算调整等各环节的标准运作规程。企业在进行预算信息化建设前,要认真梳理清晰预算管理整个运作流程的脉络,从编制提交、职能评审、汇总平衡、审议通过、分解到执行控制反馈,每个环节都要建立流程图,明确规范各项具体操作步骤涉及的操作人员及内容。

(4) 建立完善预算项目指标体系,预算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各职能分类管理部门工作目标及工作事项进行预计、细化、量化及资源配置的过程反映,把各预算项目指标体系细分明确落实到各专业管理部门,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发挥精细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预算项目指标体系需要搭建与财务会计科目、业务项目名称的对照衔接关系,规范预算项目指标名称,使业务部门可读,财务部门可用。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控制、反馈分析等各环节的预算表单体系,通过各环节表单数据的计算、汇总、分解、串联,形成预算管理全过程的数据反映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可以实现更富有效率、更高层次的全面预算管理。

(5) 全面预算管理归根结底是由人来进行的,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推广宣传,加强预算管理的知识培训,要求从公司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要高度重视,使企业内部能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建立全面性、全员性、全过程性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使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使预算信息化建设过程更为顺畅。

2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信息化基础

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应具备完整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在预算信息系统实施前,需要选择好适合企业的预算专业软件,做好系统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组建实施团队,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做好系统蓝图设计。充分借鉴其他企业的实施经验,在实施过程中按计划进度执行,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系统如期上线。在系统上线后做好持续优化工作,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满足企业预算管理的需求。

2.1 建立信息化应用平台

这是实现预算信息化的前提保证,企业只有建立统一完整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应用平台,才能进一步实施预算信息化建设。预算信息化的实施,需要实现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三流合一”。预算指标的分解信息能够给预算执行单位提供实时的参考,预算的执行信息能够在业务申请、订单发生、财务记账等各环节触发取得,并基于预算控制的考量进行预算干预处理,使每个业务事项、每个投资项目、每笔成本费用的发生都能够得到预算控制执行反馈。这样全面预算管理才能真正建设到位。

第6篇

关键词: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建设企业的特点概述

建设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投资大、体积大、周期长、原材料复杂、流动性强、人员多、生产设备和技术多元化等特点。这些独特性导致了建设企业和其他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模式。建设企业往往在建筑施工技术上都相对完善和成熟,因此建设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着一定的优势,除了不断更新自身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之外,也要在企业的文化、价值以及管理上多下功夫,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要不断的完善。建设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上和信息化建设有着一般企业存在的问题之外,还有本身特殊的问题存在。

二、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企业没有完善的预算机制

一般的建设企业过分的重视技术的革新,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的计量,固定资产的管理等等都不够重视。许多建筑企业的内部都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预算没有计划性,不进行控制,有的建设企业有进行预算,但是实施效果不佳,破坏企业资金的有效性。建设企业总是把心思花在工程的进度上,忽略成本的预算和控制,造成了企业的资金的流失和浪费,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对于资金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

建设企业通常是要付给施工单位大笔的工程款进行工程的建设。企业垫付大量的资金,造成了本身资金的缺口,并且不得不把资金周转的困难转移到企业的其他运作环节上来,导致了职工工资的拖延发放,拖欠职工的社医保费用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等,除此之外,还拖欠了供应商的账款。这样长久以来,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损害之外,自身的信誉也会受到破坏,使得整个行业的资金运转出现严重的困难。

3.建设企业不重视财务的监督管理

大多数的建设企业都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就算有的建设企业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也很难做到全面的落实和贯彻,因此财务管理制度如何能有效的实施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建设企业中经常出现财务人员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等情况,企业的开支没有规划和定额,成本没有进行合理的控制,核算方式混乱,挂账的项目居多等。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建设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没有足够重视,放松对其的管制。

三、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对于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这个是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有的人认为有了计算机、网路等就是信息化的建设了,对于其管理、业务以及技术根本没有做相应的考虑。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其管理人员、技术、制度都要配套齐全。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管理者的思想通过管理系统来进行表现。而其中人员、技术、制度等都是很关键的因素,需要均衡的发展。一大部分的建设企业只看到软件使用的成本,而忽略了对于人员的培训,也有部分企业过分重视软件,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软件和企业的管理思维是否是一致的,对于员工素质的匹配性也没有考虑,甚至对于软件使用的成本和收益的比例也没有进行考量,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2.建设企业没有重视信息化的建设

企业的组织框架的重组,企业流程的建设都意味着企业的权力和利益的更变,这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这需要企业上下各个方面的配合,尤其是企业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以此做出的决策、宣传,都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发现许多的建设企业的领导往往是工程技术出身的,对于财务管理和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造成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增加了巨大的阻力。

3.内部管理没有固定的标准

目前大部分的建设企业都没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标准,企业的管理不规范,而这些内部管理的不规范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单单只是购买商品化软件,而是要根据企业的特点以及管理的模式和流程来自行研发或者合作开发软件,这样软件开发的成本增加了,并且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会限制信息化软件的有效实施。

四、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若干建议

1.建设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成了企业一个重要发展动力和生命线,企业必须运用信息化的方式去经营管理,建立一个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全面、迅速、及时的搜集到需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有效性的监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身的发展。建设企业应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化的建设,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应用之外,还要运用到财务管理的理念、资金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等,相当于对于一个企业的再造。企业要从理念上先认识到这些,支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序

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会计工作和信息技术的相互配合实施。会计的理论和方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财务软件只能对于当下的问题财务解决措施,不能预知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网络、软件等等在短时间内更新速度极快。因此,在进行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这样不单单增加了企业成本,另外企业的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也无法和先进的技术一直保持同步,造成信息化体系极大的浪费。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自身财务管理到达的程度,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序,确定结算性的目标,分步分析,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秩序的情况下,用全面、科学的业务流程来规范企业基本的业务处理,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序能够有效的实施。

3.加强建设企业的预算管理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各项计划的有效的完成,就必须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来全面控制企业的财务行为。建设企业的预算只要以投资的预算和工程的预算为主,必须对其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的分析,进行总体的预算、制定先进流量的计划等等。企业的财务预算往往是以盈利为主体,其中包括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先进流量预算等等,这些方面的预算需要引起建设企业的重视。加强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进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控制方式,在企业的内部形成一个全面的控制网络,使企业的经营过程处于有效的控制的状态。

4.增强建设企业会计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培训

由于建设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整个企业的管理过程,它是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的完美结合,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的专业技能还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这要求财务人员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的认识,甚至转变财务管理的模式。因此,建设企业要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对于财务人员进行岗位的培训,并且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财务人员的财务、业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五、结论

建设企业在我国的数量较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建设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信息的收集、应用、分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锦松.浅析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7(20).

[2]王丽敏,蒋丽波.建筑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7).

第7篇

【关键词】建筑业财务管理 信息化 现状与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相关上下游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先导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建筑行业竞争压力日大,造成建筑施工企业“中标难、开工难、项目分散管理难、业主强势创利难、垫资施工经营难、变更计量批复难、竣工撤场难”等问题集中涌现,因此造成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市场机会减少,盈利空间极剧压缩,同时债权债务双高,财务风险加大,难以实现预期的企业效益。如此种种原因,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难以靠以往的粗放经营、规模效益实现盈利,加之建筑施工企业特殊的物流供给链,这些决定了该行业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更需向靠管理要效益转变。

所以,通过推进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既是行业现状也是信息化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可以促进企业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不断提高;(2)可以提升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有利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行业扩张,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我国大量涌现。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过时的财务管理模式所导致的信息缺失、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日益表现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预算控制体系徒有其名且不健全。

仅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各集团公司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体制,设置了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但预算分解下发难、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编制后随意更改、执行过程中偏离实际预算等现象,造成全面预算体系难以达到实际执行效果,或执行效果难以检验,更多的做法是把全面预算作为生产经营结果的一种参照物,预算的控制作用没能够达到有效的目的。

(二)项目资金控制力不从心。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到处开户”,因此集团资金分散在各分子公司,各分子公司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各项目资金分散在多个银行帐户里,造成企业集团无法实时掌握了解整体资金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流动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存量成本和融资成本较高,且存在资金安全的问题。

(三)财务工作信息化停留在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财务核算“电算化”,但这种初级的信息化手段仅仅是将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财务核算中解脱出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一个项目,即为一个独立的核算主体”,且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的行业特点,这种初级的核算型软件无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核算政策统一、核算科目统一、核算方法口径统一的“三统一”集团级规范化核算要求,而且达不到数据集中存放,分级授权查询处理,更甭论在此基础上对集团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以提供财务管理资料的能力。

(四)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不足。

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人员尤其是项目一线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系统实施环节初始准备工作不充分、系统基构搭建思路不成熟,导致企业信息化实施周期长、实施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各地互联网络环境发展不平衡,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落后,导致在Internet环境下的软件信息泄密和窃取事件等时有发生,如此种种,给一部分先行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再投入的兴趣和动力。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各项目进行结算的时候会以施工进度统计为依据,由于一些相关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业主方认可资料的缺乏,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结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大副提高,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也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致使企业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究其原因,是因为基层项目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相差甚远造成了财产不实,家底不清,数据不准。

三、建筑施工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信息化建设要以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为目标。

多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仅仅停留于于会计核算层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未有大的进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新的管理会计思想,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管理功能作为信息化的主要目标。由于施工企业高度分散的特点,必须采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统一调度,才能实现对集团内部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保证决策信息的真实,确保决策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应借助信息技术,经由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以实现预算、经济业务、会计控制与信息化系统的有机融合,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财务政策的施行。推行预算化财务管理,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应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大财务监督力度;其次要强化财务信息的集成和分析,增强财务的预警能力,建立灵敏准确的财务反应机制,保证财务预算的实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应以掌控企业的资金活动为核心

资金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信息化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以企业资金活动管理为核心,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果不仅是企业经营状况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实现收支分离,配合预算管理等主要目标。

(四)企业要以强化相关人员培训为基础。

信息化系统实施和运用的成败,离不开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即既懂得财务管理也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员,现在企业中对此普遍缺乏。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兼顾财务和业务两方面,财务管理人员既要丰富和夯实原有的财务专业知识,也要在此基础上摈弃旧有的观念形成运用信息化处理财务工作的习惯,甚至能在管理中改进创新,通过培训和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磨合。

(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上来看,企业必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持,从而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运行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放眼长远,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行业相关标准为依据,通过引导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的投入为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能带动建筑施工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流程的变革,同时其管理功能应使企业能从传统的“事后算帐”前延到企业经营业务的起点,以实现企业财务活动的全面管理、控制、评价和持续优化。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切实推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全流程、高效率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和掌握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织运用规律,才能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能和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第8篇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ERP;核心;资源共享;网络安全

一、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财政部2009年《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财政部要求做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心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正面临全球化竞争,不能游离于这个舞台之外孤立存在,而发展必须加速开放,实现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对于企业来说,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如何发挥作用是摆在每个会计人面前的难题。我们正处在信息发达的世界中,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用于企业发展,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既然我们会计人处在这个时代,就应责无旁贷肩负起财务信息化建设重担,使我国财务信息化建设快步追上世界先进水平。

顾名思义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手段,将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进行整合,数据通过财务管理软件系统从中筛选出有利信息,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是进行账务处理,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要求熟练会计业务的财务工作人员。既然信息化,就不能仅停留在处理账务阶段,财务部门还应该结合企业其他各部门与财务有关的信息数据在一个集中系统中,特别是生产、供应、销售等部门,形成共享平台。这样就要求企业要研发出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软件,特别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在系统中应用,科学分析,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堵塞漏洞。最终目标是在系统后台分析处理后自动制定出企业月度及年度全面预算管理,使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得到长久发展。

二、中石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借鉴

国资委〔2011〕99号文《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央企业应根据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集团信息化纲要,按照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和集团化管控需求,统一制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做到与集团整体信息化规划同步、系统集成、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现在大型央企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前面,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中石化为例,2000年开始规划试点运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至今。虽然此系统从国外引进,但在中石化经过软件人才、财务人才等相关人努力下,改进系统,开发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并符合我国财经政策的一条信息化道路,为其他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ERP的应用,使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成效一:实现一个账套管理,会计科目全部集中总部统一管理。此前,各分公司各自设置账目,科目多样化,这样不利于总部管理。集中后,上报报表口径归一,一目了然。

成效二:变多级物资采购为集中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企业物资管理业物流程统一,支撑物资集中管理体制建立,强化总部集中管控力度。自2000年以来,物资采购电子商务上线9年,将询价、报价、采购方案、合同等关键采购环节固话在ERP系统中,实现采购过程公开,9年累计采购7200亿元,节约294亿元。

成效三:成立化工产品销售公司,集中销售。化工销售分公司通过ERP系统统一定价,统一销售,避免企业间无序竞争,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成效四:通过资金管理模块细化企业预算控制范围,资金预算准确率大幅提高,费用支出实行提前在线申请,超出申请不予报销。资金预算与采购业务集成,有效控制采购价格。

成效五:所有产品销售在线管理,入库量、销量、销售价格、销售收入尽收眼底。

成效六:上线后,资金实行总部集中管理,实时查询,及时调配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运用此系统,实现月度预算编制及上报,加强了总部管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使各项工作透明化,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企业管理层足够重视,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内外部环境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它发挥的作用。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企业脱离信息,将难以独善其身。而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戳而就的。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就要多调研。从外部条件来说,必须付出大量财力、物力创造良好环境,引进国际化复合人才,特别是财会专业精英和懂计算机软、硬件管理的复合人才,并带动本企业人才培养。不断深入开展后续培训,整合财务资源,与国际财务信息接轨。从内部条件来说,一是要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统一,贯彻财务信息一体化思想。不能只看自己一摊,计较本部门得失,影响整体利益。二是要强化内控管理,使各项制度扎实落实,为财务信息化建设铺路。第三点就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对目前企业状况熟悉,对于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对于将来发展方向了然于心,具有前瞻性。这样使财务信息系统开发更能适应本企业需求。做好上述工作,笔者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一定能顺利开发并成功实施,使企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让员工分享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二)实现财务信息化环境高要求

首先,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端的硬件设备,就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处理器,另外还必须有安全的局域网络环境,利于信息传输,最后需要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而不是几个能操作的模块。必须高度向纵深处整合集中各模块数据,使各模块数据相互融合,这迫切需要企业建设自己的财务信息化研发团队。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要人力、经营、信息、审计、内控、物资供应、生产、销售等部门从领导层面共同努力。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各部门采用自己的信息建设标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在财务系统中不能有机整合,使之形同虚设,仍停留在电算化账务处理阶段。另外部门间信息封锁,不透明,造成信息孤立。所以部门间相互协调,各司其责,树立全局观念,才能加强信息一体化建设。国资委〔2011〕99号文《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包括资金集中管理系统、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成本费用管理系统主要指以产品、服务、项目等管理及生产运营流程为中心,通过成本费用的归集、分摊、结转、核算等过程监控,实现成本费用的计划、分析、预测、考核等控制管理。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风险管控系统主要指根据职责分离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实现在线审计、内部控制与评价、风险防范与评估等功能。具体来说提供第一手准确数据,各部门数据上传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集中整合后,自动形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销售管理、绩效管理等数据,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实现资源共享,较好为本部门提供改进方向。这样避免数据滞后带来的信息失真,财务部门据此预测下一期各部门财务计划,完成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者能够时实了解企业现状,最大化实现企业利润。真正发挥信息化作用。

(三)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保障

首先,信息化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实现资源共享。要想实现信息传输,必须保证局域网的安全,那么网络管理员必须拥有快速解决网络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包括服务器性能,机器硬件设施、数据存储、防火墙、杀毒软件的更新等方面,这就要求拥有一个专业的网络信息维护团队。其次,为了保证信息不被泄露,除了对使用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外,在系统中设置使用权限,以了解与本部门相关信息为准。在系统中设置定期更换密码的方式,以免被盗用信息。第三,就是管理员能实时监控使用者下载的内容,如发现有损企业行为时要限制使用或不予授权。第四,加强财务人员信息系统安全教育,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特别是管资金与管账务处理人员线上线下都严格权限分离,执行内控不相容职责。最后,搞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安全也不是一个企业能独自完善,要加强企业间合作和交流,特别是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或供应商,共同防止黑客攻击,数据泄露,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还未完全实现财务信息整合,仅使用账务处理模块,这样导致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准确发挥财务管理作用,严重的决策失误。所以推广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需要国家大力投入资金扶持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福.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信息化建设探讨[J].会计之友,2011(06).

[2]赵志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科技信息,2007(19).

[3]吴成莲.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探索[J].时代经贸,2008(06).

第9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信息化 现状 建设

一、引言

财务项目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实际工作中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两张皮的管理体制影响,高校财务向服务型财务转变已经成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新定位高校财务战略地位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现实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成为促进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重要举措,高校运用网络通讯、共享平台等途径,帮助不同的需求者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促进了财务信息的快速流通,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可以说,这项措施是高校财务工作中的一项创新。

随着高校资金的筹措资金多元化,很多高校存在不少校区,各学校的分级管理比较普遍,这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集中核算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而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财务工作进行集中管理,有利于多校区、多部门之间的财务资料及时核算和传递,促进财务工作的高效管理。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系统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财务人员,师生可以通过校网登陆访问财务系统,帮助需求者进行财务查询,及时有效地跟踪学校的业务情况,有利于对高校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校外机构,如银行、审计、财政等部门,也能够通过网络查询高校信息,了解该学校财务政策的落实情况。

通过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将高校财务资源进行整合,全校师生通过身份识别系统查阅资金情况,可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还可以降低资金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另外,学校领导阶层通过访问财务信息,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校的资金流向,便于领导阶层做出科学决策。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了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以往高校受地理环境、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差异,通过网络平台,高校财务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彼此之间交流财务工作经验,对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三、高校财务管理原则

(一)系统控制原则

传统的高校财务成本管理往往只注重事业经费的支出预算与核算,并且支出的预算不具有科学性,会导致部门多预算,会闲置和浪费资金。如何合理利用并在恰当的环境中使用是必须系统考虑的。在薪酬上教师收入与付出应成正比。因此,学校应从整体上进行成本控制。

(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传统的高等学校的财务成本控制,是单个责任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完成的,一般不会过多控制具体执行人,财务部门也不参与支出的过程,仅仅按照财务制度进行形式审查。全面成本控制就是要具体到每一个支出环节,每一个人员的行为,从预算到执行直至完成都施行控制,也称为全员全过程控制,但会增加控制成本,降低效率。

(三)科学性原则

要求评价指标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相互具有独立性,又互为补充,能基本检查和监测高校的财务成本使用情况。高校应将事业发展、基本建设、校办产业和后勤服务等作为一个整体,用科学的指标来全面评价财务资金使用情况。

(四)激励与约束原则

学校应建立关于成本费用控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和约束成本责任中心与责任人尽力降低支出,定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科学的支出或者比预算支出少,可以给予奖励,超过了预算,理由不充分,可以给予惩罚。当然,审查预算执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果审查出不合理的超预算,或经过执行审查和规范,使实际支出低于预算,可以给予奖励。

(五)成本效益原则

加强成本控制需要增加人力、物力,会增加控制成本的支出,一方面要看增加成本控制所发生的费用是否超过增加的支出; 另一方面要看学校支出一项资金,能否产生相应的效果极其大小,或者不支出也没影响,即支出是否存在必要性。

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究

(一)提高网络信息认识,转变陈旧观念

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及时更新其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信息发展观,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将发展成果充分应用至各学校管理领域。网络信息化建设目的不是网络信息化本身,而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先进的技术会逐渐淘汰,对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持包容态度。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正常运行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高校的发展需求,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更新和升级资金投入,确保基础设施持续保持领先水平;要不断增强网络可用性,提升网络性能,不断优化核心的网络基础服务设施,优化信息化学习环境。

(三)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高应用能力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实施数字化校园发展目标,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是关键:一是要加强对教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二是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自动化办公能力培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专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网络运行保障能力,根据需求合理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网络信息化理论研究能力。

(四)完善信息管理机制,破除信息孤岛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学校的各方面要求较高。学校只有立足自身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校园信息建设,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信息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有效应对信息化环境下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其信息管理机制,保障网络信息化规划顺利进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高校党政领导全面负责信息化推进的计划和规划;成立信息化建设相关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协同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快制定信息执行标准,加强部门合作,破除信息孤岛,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五)构建信息化大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与数据库体系是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条件。构建信息化大数据是推动高校未来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事业,其有助于研究学生学习行为,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探究教育新规律;在管理行为上有助于作出更加科学而非经验判断式决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数据的构建需要不断完善教师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共享公共信息与资源库。

(六)建设安全信息平台,保障运行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用户不断增加、网络监管越来越难、网络黑客越来越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为此,要自觉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对信息泄密、网络病毒、舆论传播等认识和警惕。加快建设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安全保障系统平台,确保高校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具有抵抗灾难的能力。实施进行科学化管理防范网络恶意攻击、限制网络资源的滥用、控制不合理应用,保证关键区域级关键服务应用。

五、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电算化建设

其是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加大对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投入,聘请高技术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重视财务人员的素质修养,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信息的准确度。

(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健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覆盖高校的各个方面,不留死角;要在保证财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切实搞好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效益方面实施跟踪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提出财务管理建议及改进措施,当好高校决策者的参谋;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应依靠程序预防制约,真正做到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经济责任,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在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对外投资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高校应设立互相监督、制约程序,加强风险预防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投资及管理失控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引起高校组织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化

建设的重要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创新管理理念的系统性工程,这离不开高校领导阶层的支持,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学校的稳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项目,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序地开展。

(四)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执行者和负责者,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财务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提升财务人员的各项能力和修养,不断引进和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财务人员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环境的工作环境。另外,合理的人员结构调整,可以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储备更多的力量。

(五)做好维护网络安全的措施,保持信息畅通

保护网络安全,维护财务网络安全,适应网络环境,保证财务信息顺利流通,是财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帮助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另外,在财务处和校园网接口处建立访问控制系统,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还有,财务人员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保证财务数据在意外损坏后还可以及时恢复。

(六)健全财务信息化精细管理,规范进行权限管理

健全财务信息化精细管理,配备现代化信息操作系统,及时对财务系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提升财务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了会计信息电算化管理模式,对此要健全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进行分权限设置,实现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并做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对大额支出加强多次复核权限设置,科研项目支出内容范围可以通过科目控制或额度控制,实现预决算的相互统一,保证经费支出安全性和合规性。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尤其是既懂财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岗位的特殊性,财务人员经常要与资金打交道,因此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内部控制,努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上至学校决策层、下到各系、部的财务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信息平台既对整个学校及下属各系、部的财务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立刻预警或禁止,也可将整个学校和各系、部的财务信息传递给学校决策者和各责任单位,使他们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相应决策。

(七)构建信息化大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与数据库体系是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条件。构建信息化大数据是推动高校未来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事业,其有助于研究学生学习行为,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探究教育新规律;在管理行为上有助于作出更加科学而非经验判断式决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数据的构建需要不断完善教师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共享公共信息与资源库。

(八)建设安全信息平台,保障运行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用户不断增加、网络监管越来越难、网络黑客越来越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为此,要自觉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对信息泄密、网络病毒、舆论传播等认识和警惕。加快建设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安全保障系统平台,确保高校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具有抵抗灾难的能力。实施进行科学化管理防范网络恶意攻击、限制网络资源的滥用、控制不合理应用,保证关键区域级关键服务应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障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和实现教育现代化,高校应努力提高对网络信息化认识,转变陈旧观念,不断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人才队伍应用信息化能力,不断完善信息管理机制,破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保障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季伶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及设计──以D大学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20-21.

第10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领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管理工作所占用的资源和成本为主要目标,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每一内容、每一岗位、每一环节,建立健全工作流程、业务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协调配合,通过实施财务监督活动拓展财务管理的职能、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密、细致,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财务信息获取、集成和综合为核心,以支持单位决策和管理为目的,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和政务工作统一规划,建立一个具有财务信息输入、处理、输出、开发、利用等多功能的,与其他管理系统联接互通的财务信息系统,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使财务核算、分析、控制以及决策等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和效率、为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服务的过程。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1.财务信息化建设能使核算工作规范化

财务管理精细化,就意味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而且意味着要有更加刚性的执行手段,这就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把财务报账流程,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办法、编码体系、报表体系,涉及的各个单据格式等会计核算基础规范都按集中、统一、标准的要求融入信息化财务系统的功能、模块及设置中,利用程序设计限制操作人员的随意性,确保各使用单位、各账套都按相同的模式、在统一的财务系统上开展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大幅度提高整体财务工作效率。

2.财务信息化建设能使内控流程最优化

财务信息化建设将原来人员分工和职能分割的工作流程在信息化系统中进行了集中和固化,把以往手工条件下的单一人工内部控制转为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多重控制,比如说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分离的措施、不同账号的控制、访问权限的控制等,这既能保障业务衔接、实现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又将人为因素影响降到最低,抑制了舞弊行为的发生。通过信息系统,把业务流程管理起来,对财务管理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这是提高财务收支活动的透明度,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要和内控保障。

3.财务信息化建设能使财务监督时效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通过信息化财务系统、现代网络通讯等技术,能够快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各项资金收入、支出、拨付、使用等全过程的运行情况。例如财务人员能实时监管各笔财务业务,提前避免不合规、不规范报账及超预算支出等问题,财务主管也能实时查看财务人员的审核、记账等工作情况。这样,使得财务监督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得以实现,从过去的“事后、被动、静态”监督转变为“全程、主动、动态”监督,实现了财务监督工作的精细化、时效化。

4.财务信息化建设能使资产管理协同化

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我们能够建立起反映资产总量、构成、分布、状态和变动的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并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横向之间、上级财政部门与本单位的纵向之间实现资产数据信息共享与同步,从而保证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对资产从预算、采购、配置、使用、变动到处置等各个环的多部门、多单位纵向横向同步的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协同化水平。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应有的主要功能模块探讨

笔者长期从事基层财务工作,发现由于各级财政部门与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对财务信息化的需求不尽相同,使得上级统一开发的信息化平台功能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上下数据交流时造成诸多不便。在此,就财务信息化中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或者容易被忽略的功能模块作一探讨。

1.开发全面预算管理功能模块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块,解决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预算编制不精细、预算约束力不强、透明度不高的问题,从源头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精细准确。其应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分析、预决算对接等子模块。

(1)预算编制子模块。先由各科室按其往年资金收支情况及来年将要开展的工作情况草拟各自的科室预算,再经系统汇总,使行政事业单位内各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的编制中,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预算执行控制子模块。通过系统设置,在报销人申请经费或填制费用报销单时,即按部门、项目、科目、进度四个方面进行预算控制,超出预定额度或预算进度的将自动中止办理,确保不超预算。

(3)预算调整子模块。该模块应能与上级财政部门系统联接,当上级财政部门批准预算调整后,系统自动获取数据,调整相应项目的预算金额,并提示会计是否需要修改预算控制的额度。

(4)预算分析子模块。提供预算进度表、各项收入支出结构表、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表、与往年收支情况对比表、结余分析表等报表,为财务人员分析提供数据。

(5)预决算对接子模块。通过在资金收支时按预算选定科目、项目,在年度末能自动生成年度决算基础数据,避免预算、决算“两张皮”。

2.开发内部控制功能模块

(1)岗位控制子模块。在系统内部按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设定操作员角色,并据以设定相应权限,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岗位相互监督、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防止舞弊和欺诈的目的。

(2)财务监督管理子模块。通过设置对 财务监督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包括对预算管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会计信息、资产管理以及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监督等内容,从而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督,分析评价及矫正,提高财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3)业务发生控制子模块。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

(4)票据管理子模块。利用系统控制支票或者收款收据的开具,并全程记录票据使用、作废等有关情况,在规范票据开具的同时有效规避了支票擅用、收款不入账及“大头小尾”票据等风险,加强对资金收支的监管。

(5)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子模块。该子模块应当提供的功能主要有:自动处理功能,自动累计、自动核销同一对象的应收、应付账款;往来款信用管理功能,以应收款项期限作为信用依据,对长期借款不还或超期未核销借款的进行信用预警及设置借款限制;往来款提醒功能,能自动弹出提醒窗口,期末提供应收款催收表、应付款提醒表等,促使财务人员主动清理往来款;坏账处理功能,经电子审批后能自动处理指定的往来款记录、生成坏账处理相应的会计凭证。

3.开发财务报账管理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资金支出部门办理费用报销费用、借款申请等手续,包括报账单位单据子模块,借款管理子模块,交单管理子模块,报账单审核子模块,单据离线导出及导入子模块等。报账单位单据子模块与报账单审核子模块是实现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重要支持子模块,能在大幅度减少重复录入、提高单据流转效率的同时,确保单据填写符合财务规定。借款管理子模块,交单管理子模块除了一般的业务功能外,还能为内控中的交单效率管理、往来款信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而单据离线导出及导入子模块是网络无法使用的情况下的备用方案,确保财务工作不因网络而完全瘫痪。

4.开发固定资产管理功能模块

固定资产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登记子模块、固定资产核算子模块、固定资产查询子模块及与上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接口子模块,是同时应用于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模块。通过这个模块,从固定资产采购开始,到入库、使用、处置等全过程均进行登记、记账,并便于监督管理,能大幅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提高整个行政区划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5.开发合同管理功能模块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外的合同一般是由业务科室经办和保存,财务部门缺乏对合同执行情况的财务监督。通过合同管理功能模块,能确保合同款项及时、准确、足额按合同约定支付,避免因不按合同约定付款而造成的违约责任。其应当包含合同录入子模块、合同项目分配子模块、合同执行子模块、合同提醒子模块及合同查询子模块等。其中合同项目分配子模块能避免超预算支出问题。合同执行子模块可以在自动生成经费支出报账单的同时填上合同编号及第几次付款信息,并将已付款信息登入到该合同的记录中。而合同提醒子模块能在合同约定付款期限前,自动弹出提示窗口,提示经办人办理付款手续,避免违约。

6.开发财务核算功能模块

财务核算功能模块是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信息化保障。该模块除了实现凭证录入、审核、记账、出纳签字等会计核算流程的信息化外,主要是能提供大量的自动化功能,如接收固定资产、合同管理、借款、工资等功能模块数据生成会计凭证、月末自动生成结转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自动对账等自动化功能,能明显提高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该模块应当能提供多种形式、多种条件的数据筛选、整理、查询功能,把会计人员从以往繁重的简单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转向更有价值的管理活动。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许多原来无法逾越的困难,但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易被恶意侵入、篡改,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我们应该在确保财务信息安全受控的前提下,强化对干部职工的道德准则引导和控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发展水平,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蔡 颖:浅谈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

[2]贾 康 孙 洁:以财政信息化建设作为助推器[N].中国财经报》2009-5-19.

第11篇

集团公司想要持续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就必须预先系统化认知财务信息化的内涵。透过客观角度观察认证,财务信息化建设,实质上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沿用最为高端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充满现代化特征的管理模式,争取透过会计信息系统创建入手,在持续加快会计电算化推广沿用节奏的前提下,依次拓展出财务核算、分析、决策、监督等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形式。而集团公司建设和发展财务信息化过程中的指标则表现为:

(一)提升财务信息的精准和及时性

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日渐复杂,为了确保集团公司能够快速革新发展,便必须针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核算水平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须知经过企业经营发展规模持续扩张之后,财务管理中的内外部信息亦同步极速增长,由于其间信息处理速率要求的提高,所以使得这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强度和繁琐度持续倍增。如此一来,传统的财务和核算工作形式,便难以迎合企业集团对财务信息的精准和及时性控制要求,理当及时借助一类实效性较高的手法加以调试,而这也就是所谓的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有助于令财务信息处理形式变得愈加健全规范化之余,顺势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为今后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最为完善和科学的指导性依据。

(二)强化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规范性

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最为基础的指标,便是快速缩减财务人员手工操作量、提升财务工作实效和质量。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认证发现,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涉及内部的财务管理与核算流程亦变得愈加规范。唯独在财务工作之中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沿用足够高端可靠的财务管理技巧,集团公司才能够顺利地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为企业科学合理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集团公司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充分克制自身的财务、业务、统计系统间信息流通存在的问题,即将一切信息予以全方位整合,顺势衍生出一类数据和信息流通式的闭环。在此类环境下,作为企业的管理主体,要结合当下需求快速获取必要性的信息和数据,最终为决策主体提供更为可靠和完善化的指导服务。

二、建筑企业集团科学合理性组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进行整体有序性规划

预期开展整体有序的规划,对于建筑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着极为深刻的指导辅助效用,如今已经被认定是提升建筑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点。针对建筑企业集团制定健全科学的信息化建设纲领,最终目的就是妥善性扩张信息化建设规模并减少成本的消耗数量。具体贯彻方式,就是保证精细化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框架基础上,修订该类信息系统的各类实施标准并且明确财务信息化任务的先后顺序,持续到最终确认出具体化的子系统。

(二)竭尽全力创建出专业化的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第一,资金管理体系方面。建筑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经营发展成就,就必须针对其内部资金加以全方位监督控制,归根结底,就是在确保贯彻落实集中化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其下属机构的资金加以统一化监控和调度。第二,财务核算体系方面。作为建筑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有必要在预设的标准化数据库和会计核算体系之下,进行不同类型账务验证调试,确保母公司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必要性的凭证信息和报表数据,进而整合演变成为企业集团的报表,为日后愈加理想化的创建会计核算平台,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归根结底,财务核算体系有助于持续引导企业集团完成业务协同化处理、经营效果的实时性监控等使命基础上,维持数据的集中性和信息掌握的及时性状态,最后愈加顺利地改善会计核算的总体质量。第三,全面化的预算管理体系方面。判断一类建筑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全面有效,主要看其能否高效率地进行预算编制、执行、事后分析、业绩考核等流程监督控制之余,支持多回合的协商,以及多编制模式与过程。所以,在进行这部分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修缮过程中,要保证积极提升预算编制的工作实效与可执行性,强化预算执行管控力度,为日后预算执行状况及时性反馈与分析,奠定基础。

(三)合理加快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控制进程

在建筑企业集团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期间,为了进一步凸显出财务管理深刻的价值地位,就必须想方设法促成企业集团中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结果。为了达成这类要求,便需要各子公司财务管理负责人沿用统一化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和编码标准,在保证大幅度提升财务、业务信息利用实效,以及整合程度基础上,创建科学合理化的信息系统。再就是贯彻持续性引入和消化原则之余,全方位开发设计高端化的系统软件,这也是今后建筑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归根结底,就是建立起健全样式的计算机操作平台,保证沿用统一化的信息管理程序,并且快速地进行财务系统和生产、供应、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包括信息、资金、物流等信息的集成化共享管理等。长期下去,令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和高效化方向持续性革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集团想要借助信息化建设途径,进行财务管理实效和工作质量提升,就必须预先细致化掌握信息化建设内涵和指标基础上,依照时展需求进行各类创新性操作平台创建和沿用。至此过后,保证建筑企业集团最新的业务、财务信息等实时性得到整合、共享,进一步为日后整个企业集团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性的指导依据。

作者:于德光 单位: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姚朝明.浅谈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12):158-166.

第12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HRP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15-02

一、现代医院构建HRP信息系统的背景及原因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发展方向从单一的技术质量、服务竞争转向全面综合的品牌竞争。以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以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手段进行财务控制,进而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达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服务等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何提升医院就诊量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论对于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从而该话题也成为了当前乃至今后医院改革的一个永久性话题。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是期待在坚持医药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竞争如此激烈也必将激烈,医院的管理者们该如何应对?我们认为,应着重分析医院当前的管理弱点,方能因事制宜。目前大多数医院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管理方面:财务总账与业务数据脱节,凭证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财务人员因此需要与业务部门花大量时间去对账,效率低下;成本核算没有固定模式,缺乏一个准确、清晰的量化标准,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还是停留在算奖金的水平上,没有精细化的管理手段;预算管理不全面、不严格,科研攻关项目、医院重点建设项目等预算做不到动态控制,经常超支,而且科室、部门预算参与程度较低,预算编制和控制两张皮。

2.资产管理方面:医院拥有庞大的资产设备,有的价值高达千万元。设备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对医疗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医院现行的资产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大多处在“记录”阶段,并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设备的运营效率也有待提高。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目前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很多工作如工资、保险、福利计算、人员变动、职称业务变动等都是手工处理,耗用大量人力而且容易出错;由于医生、护士等岗位不同,工作量差异大、技术含量不同等因素,如何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减少医患纠纷等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4.信息化建设与医院经营管理结合度不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高投入、低效益的怪圈。在信息化过程中,众多医院基于自己的各种需求,投入重金购买或开发了财务、预算、成本、资产设备管理、收费、医嘱、PACS、LIS等系统,但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形成了信息资源分割的局势,使医院的决策、管理与信息系统脱节。

要尽量避免上述问题,必须改变当前医院普遍轻总体规划、重系统开发的局面,做好医院的整体业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将医院的各个系统有效地融合和集成起来。

综上所述,构建现代化的医院HRP信息系统,才能够有效地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以及对医院的行风建设、医院决策等起到支持作用。

二、医院构建HRP信息系统的目标及意义

(一)医院构建HRP信息系统的目标

现代医院构建HRP信息系统其目标为:(1)强化医院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2)提升医院的资产运营质量、投入产出比,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增长;(3)实现面向流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和控制;(4)提升医院领导的控制能力;(5)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等。

(二)医院构建HRP信息系统的意义

构建现代医院HRP信息系统能够全面提升医院的预算管理能力;能够实现以财务为核心的运营管理,财务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中枢,在整个医院运营过程中的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将与财务管理系统充分协作,实现医院以财务为核心的整体资源的优化和控制;能够帮助医院规范和管理业务流程,落实医院未来的管理规则,实现医院未来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的战略目标;能够培养一支医院内部既熟悉业务又掌握IT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可以使医院实现未来的战略目标。

三、现代医院HRP信息系统体系构建

(一)现代医院HRP信息系统构建的重点及原则

根据新医改的政策及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医院HRP信息系统构建的重点应为:

1.监管及内控:本系统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全面预算和全成本核算为手段,加强医院内控管理,结合总账、报表、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绩效管理、物料管理等,建立以财务监管和财务运营效率评价为基础的监管体系,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2.整合:医院HRP信息系统不仅要做到内部各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紧密集成,还要做到与上级主管部门数据上报系统集成。

该系统应坚持技术先进性、高度集成性、系统开放性、应用灵活性、操作易用性、实施稳健性、安全可靠性等原则。

(二)现代医院HRP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由于受当前医改政策的影响,医院改革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以必须抛弃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理念,进而利用高效的、信息化的、精细化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来应对医院改革带来的挑战。

医院信息化建设包括前台医疗信息系统(HIS)平台(见图1)和医院后台运营管理业务平台,即本文论述的医院HRP。

医院HRP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经济运行贯穿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但有了前台HIS系统,它只是一个业务医疗系统,它并没有经营管理功

图1医疗信息系统(HIS)平台

能,因此,可以在以前部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医院后台运营管理业务平台,即医院HRP信息系统(见图2)。

图2

本HRP体系最终为医院打造集资金流、物流、业务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将实现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全面精细化控制。即管理基础业务层――提供日常经济业务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功能;管理基础核算应用层――解决日常财务核算和全成本核算所需各项功能需求;管理控制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供支撑全面预算各环节的各项功能,并与业务层和核算层集成,从业务的源头进行预算的控制和反馈;管理决策层――提供专业的、功能强大的运营监控和决策智能工具,建立数据仓库,进行深度分析,帮助医院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建立起经营分析和评价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数字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由宝剑.论现代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41-43.

[2]财政部企业司.企业信息化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6-92

Construction of HRP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odern Hospital

YOU Bao-jian,CAO Ya-li

(Finance Departmen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第13篇

孕育篇

1998年3月,河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对全省的技术质量监督系统实行了垂直管理,以期更加有效地组织自身的财务资源,合理、及时、有效地拨付和使用国家的预算资金来行使技术质量监管职能。同时,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全面推进,使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开始孕育信息化财务管理。

经过周密细致的研究、反复的讨论,2002年9月,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最后采用了用友政务提供的政府财务集中管理解决方案――用友GRP-R9财务管理软件,实行财务“分散核算、集中管理”,正式踏上河北省技术质量监督系统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

锤炼篇

省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在其徐徐推进中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与此同时,也让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及其下属单位深刻地体会到用友人“与用户真诚合作,做用户可靠朋友”的真谛!

针对全省技术质量监督系统的财务管理现状和信息化建设需求,用友政务的咨询顾问为其设计了如下的总体建设目标:

1.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高效协同直属单位的行为,提高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2. 利用全面集中的管理模式使财务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全面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向规范化靠拢。

3. 帮助主管单位逐步形成体现自身特色的管理监控模式。

4. 科学合理地编制单位预算,加强收支管理,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开支。

5. 加强资产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国有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职能。

在总体建设目标的指导下,用友政务分别从整体应用、会计核算、报表管理、费用控制、预算控制等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建设和实施。针对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及其所有核算单位,用友方提出了“总账+现金银行+报表(+合并报表)的应用配置模式、“统一模板、统一编号”的报表处理方法,由省局统一制定、下发,完成各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实现下级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数据集中实时反映,主管单位账表跨单位查询统计,各单位自动编制对内对外报表。同时,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杜绝下级单位查看到与自己无关的其他单位的内部数据。双方在共同努力下,攻克了业务中种种难题,成功搭建了省技术质量监督局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的构架设计。

项目步入上线实施阶段后,通过与技术监督局相关领导的沟通与协商,最后决定采取“集中培训、统一安装”的方式进行实施,最终分三期圆满完成了上线实施工作。

花开篇

“思路决定出路”,在省技术质量监督局与用友的密切配合下,一切困难都只是暂时的。通过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的上线实施,彻底抛弃了原有只有到月底通过报表才能大致了解的管理模式,省局能够对下级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访问、查询和审计,真实地了解各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并采取及时的管理措施,消除了原有各单位间的财务信息孤岛。

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各级领导能够进行快捷的数据采集和综合分析,加强了对资金的控制,得以进行科学的决策。

省技术质量监督局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的上线实施,有效地建立了一套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控制系统,成为各单位编制预算的依据,定期反映各种预算的执行进度,揭示预算执行中的差异所在,并及时予以报警显示,使得决策部门可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了预算的顺利完成。

第14篇

关键词:电网企业 预算管理 信息化 建议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竞争环境变得日益激烈,我国的电网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电网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前提,加强精细化预算管理,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预算管理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降低企业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预算管理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减少资产的闲置、沉淀,以发挥出资产的价值。预算管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电网企业需要引起重视。

一、现阶段电网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电网企业竞争意识显得较为淡薄,电网企业的运行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办法。预算管理没有落实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的意识较为淡薄。在这种环境下面,电网企业不能很好的应用精细化预算管理。则预算管理出现了与电网企业运行脱节的情况。甚至有些电网企业的预算仅仅是流于形式,不能够发挥出真正的效果。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是精细化预算管理无法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其二,业绩评价流于形式,企业没有有效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其三,职员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较低。

(三)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上下级之间的博弈问题

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基于预算目标完成程度的非线性业绩考核办法,电网企业亦然。按预算目标的完成程度评价各责任中心业绩,并基于此确定绩效考核评价。由于传统的基于预算目标完成程度的非线性业绩考核办法将预算与预算执行者的个人利益直接挂钩,预算的完成情况和职工的报酬、领导的升迁有关,于是在预算具体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为预算执行者造就了广阔的博弈空间。一般而言,预算执行者的可选策略有三种,高报、实报、低报预算数。通常做法是,预算执行者按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报预算。比如收入、利润等指标,预算执行者往往少报;成本、费用等指标往往高报。预算执行者更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数据以获容易完成的预算,因此产生“预算盈余”,而考核部门由于对基层实际情况很难真正掌握,是否“预算盈余”,具体多少。“预算盈余”甚至已严重影响了公司总部的决策。

(四)预算目标的制定存在“鞭打快牛”问题

预算目标的制定在许多单位都存在“鞭打快牛”的现象,电网企业也不例外。谁的能力强一些,工作效率高一些,预算目标就定得高一些。因此使这些员工经常加班加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那么干工作的是他们,让荣誉的是他们,放弃休息的是他们,让好处的还是他们……到头来,这些员工是“累坏了身子,冷落了妻子,耽误了孩子”。

(五)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统筹性;。其二,财务软件信息不完善;其三,缺少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专业人员。这几方面的问题往往使得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不高,所以这就给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如何解决电网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的建议或方法

(一)树立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

电网企业市场化是电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精细化预算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精细化预算管理,能够使得企业的预算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企业需要着眼与竞争的环境,增强竞争意识。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主要是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渠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成本费用定额,细化成本支出项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企业财务需要增强精细化意识,不断的对财务组织体系进行完善。将财务的全体人员参与到精细化管理当中去。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的渠道,使得精细化预算管理真正的落实到企业的运营中去。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健全科学规范的预算指标。从电网企业的战略出发,结合关键业绩指标。强化预算管理的约束性,以完善的预算指标促进全面预算的落实。其二,完善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网络的构建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预算的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置出关键的业绩指标,并且合理的安排岗位。同时对于岗位,需要做大责任明确,岗位的界限需要分清楚,这样便于问题的责任的追究。其三,严把预算执行监控。监控是保证全面预算实施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严把预算执行监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的内容:一是,对预算的相关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每笔费用的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二是,对支出费用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管,保证支出的费用在预算的范围内。而且费用的支出符合全面预算的程序。三是,分析费用的支出,找出出现问题的部分,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的处理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电网企业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电网企业需要引起重视。同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够保证前面预算的顺利落实。

(三)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进程,解决预算编制中上下级之间的博弈问题

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是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全面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进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制定严格的信息化建设制度,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管理,减少预算费用支出上的浪费的现象。其二,加强与软件公司的合作,研发出于公司切合度高的软件,最理想的是研发出适应性较强的模块化软件。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软件的效果,同时达到企业预期的目的。其三,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宣讲信息技术知识,使得现有的财务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同时招聘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的进行信息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最高决策层要求则与预算执行者相反。企业最高决策层当然有先发制的有效手段,有两种策略选择,一是批准预算,二是不批准预算。因此上下级之间反复博弈,最终达成一致。实践中解决“博弈”问题的有效方法或途径是,建立上下级单位、部门一体化信息系统,如ERP,穿透下级单位、部门人资HR、财务FI-CO、生产PM、项目PS、物料MM等信息,准确掌握基层五大模块信息。为此,可以大大压缩基层单位或部门的预算的博弈空间。

(四)解决预算目标“鞭打快牛”问题的方法

预算目标考核分层分类管理,同业对标,是一种解决“鞭打快牛”、“激励慢牛”的有效办法。预算目标的制定应既要“鞭打快牛”,还要棒打“慢牛”,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碰到“急、难、险、重”任务时,选择“鞭打快牛”。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把公司分成若干类别,若干层次,实行分层分类考核。比如分为第一、二集团,每个集团再细分为A、B、C、D几个层次。由于各单位的规模、基础等不一样,先是按既定的分层分类进行预算目标的制定并考核。各单位经过同业对标第二集团可以晋升第一集团,第一集团也会降到第二集团;同样各单位、部门也会在A、B、C、D层级间互相升降。

同时,既分硬指标,又分软指标考核。硬指标往往由于历史、基础、当地经济状况决定;软指标则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公平。

这种办法也可适用于员工个人的预算目标考核。

三、结束语

预算管理能够很好的帮助电网企业规避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同时预算管理能够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目前,电网企业预算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淡薄、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继续发展,所以需要树立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进程,才能实现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关于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

[2]孙红岩.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0

[3]赵稚姝.论电网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

第15篇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对于资金筹集及投资,资产购置,单位业务现金运营,以及利润分配等涉及到的一切财务事项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的发展阶段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进程,财务管理大体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私人作坊时期的财务管理。资本主义初期,社会的经济实体多是私人业主为主的作坊实体,这时的财务管理是记账,财务人员是账本先生,职能仅仅是记账、算账。这是纯粹的会计支付和账薄登记工作。这个时期的财务管理是最基本的原始形式,只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功能。(2)近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时期。自16世纪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近代史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50年内,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规模迅速庞大起来,产生了大量跨地区、跨国企业。企业管理架构庞大繁杂,层次多分工明细,组织管理环节多,规模跨地区、跨越国家,办公流程流转主要以纸质文件传阅为主。办公流程受到办公地点的限制,办公方式不够灵活。此时期财务管理得到了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更多作用,这段时期财务管理包括两种职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增加了财务管理功能,主要是财务计划预算、财务资金支付中监控、事后根据财务部门掌握的会计核算资料,总结分析企业财务事项及整体效益,提出建议及对策。此期的财务管理多通过纸质文档传阅审核审批为主。(3)网络时代财务信息化管理时期。网络技术创新发展,网络技术已运用到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现代网络创新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巨大变革,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的网络管理包括: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合约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办公管理等等企业一切管理中,网络是这个时期企业管理的基本支撑。虽然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现有企业中应用较少,但这是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未来10年中,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主流模式。财务信息化管理特点:(1)网络办公流转程序大大减少纸张的使用量。(2)工作效率高,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随时办公。(3)管理更加严格及严密。财务管理网络流程设计缜密,管理监控执行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设计好的流程必须经过才能推进到下一步,杜绝了纸质审核审批方式存在的疏漏事件发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4)办公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离开办公室出差出国照样可以批阅文件;(5)办公流程不再是面对面方式,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电子审核审批程序;(6)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密切结合,利用网络技术对财务和业务一体化进行管理,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率。

3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部分职能。会计核算利用网络技术化发展方面较早,目前国内会计核算使用的软件主要有用友、金蝶等等许多品牌,有单机版和网络版,会计核算电子化已有20多年历史,会计核算软件经过20多年的研发、实践及完善已比较成熟,比较完善,从单机版发展到集团网络版,完成了集团内会计核算的集成统一管理。但在财务管理利用网络技术方面比较滞后,财务管理网络利用方面仍处于初期,而且应用也比较少。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划分,将国内企业分为以下三类:(1)财务管理没有使用网络技术大多数企业仍然习惯于纸质文件审核审批方式,计划编制及预算编制纸质,资金支付流程审核审批纸质,工作效率低下,预算控制管理滞后,数据信息反馈滞后,从而导致纠正计划偏差实施滞后。(2)财务管理部分应用网络技术主要是电子审核审批方面应用网络技术,提高了审批环节工作效率。但业务计划、预算编制、控制执行、预算执行分析方面仍然采用纸质办公形式,这类企业完成了财务管理部分职能的信息化应用技术。(3)财务管理全部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是企业高效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及其非凡功能,将网络技术的瞬时反应功能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将财务管理推进到高效率、高效果运作的新时代。

4财务管理发展趋势-财务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企业高效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新功能,将财务管理提高到高效率高效果运作的新水平。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将会全面运用于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中。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将会出现许多更为综合性进行财务管理的办公软件。网络信息化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财务管理全面应用信息化技术

未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是,不仅会计核算方面应用网络技术,财务管理方面也全面应用信息化网络创新技术。实现财务管理全部事项的联合管理。采用一个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统一管理,或者应用相互连接可转化多个软件完成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功能。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将财务管理的所有内容纳入网络信息化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优化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和管理功效,改变目前企业仅是财务管理中部分职能应用网络技术的管理模式。

(2)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一体化

将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将财务管理资金支付程序转化为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减少重复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一些企业实现了将电子审批单据转化为财务核算软件的会计凭证,已经可行,但仅此而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更进一步,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不单单是资金支付电子审批,还要应用于预算管理、制度管理、业绩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有效发挥利用网络技术实时反应的迅捷优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企业运营效果。

(3)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一体化

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财务和业务管理密切结合,实时反应业务计划实施进度结果,使业务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化、共享性,按级别按照权限使用财务管理信息,强化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在预算执行程序阶段完成预算执行偏差的矫正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实施能力。企业管理财务信息有限制共享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压缩了管理层次、缩短了管理链条,使得管理目标清晰可见,管理制度全员掌握,管理程序规范调理,总结分析更加及时,管理决策更加正确可行,更易更快实现企业愿景。

(4)全面预算管理-资金支付管理一体化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是预算管理-控制执行紧密结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资金支付、管理监督、预算分析、纠正预算执行偏差等财务管理的各个管理程序均应用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完成预算执行和监督管理的一体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摒弃了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传统预算管理方式的预算管理与资金支付管理相脱节、预算执行财务数据反应滞后、预算分析总结滞后、纠正偏差不及时、预算执行效果较差等缺陷。

(5)推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全面应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全面管理企业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层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②企业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③目前国内缺少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④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障碍重重。一种新管理模式的推行,是管理程序乃至部分管理办法的更新变革,需要全员培训学习,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给原有的管理方式及思维方式带来冲击,需要管理链条的每位员工付出时间、付出辛苦来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因此总会引起一些人员的不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领导层全力支持和坚决推行,雨过天晴,人们发现,走过适应期,步入正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程序,给企业的管理及运营效果带来无限的利益。

(6)关于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