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安全教育 建议和措施

引言

学生的安全问题关系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国家前途和未来。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我国高校中频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令人震惊,深刻反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班主任,深刻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何加强安全教育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安全教育重要性出发,结合班主任亲身经历,分析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建议和措施。

一、安全教育现状

201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向武汉市内10所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300份,收回问卷290份,有效问卷285份,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结合我担任班主任多年经历,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配合并形成合理有效的体系,才能达到安全教育工作的目的。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体系相对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多欠缺,如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匮乏,缺乏完整安全教育知识教材和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在各个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安全教育不是由专业教师进行的,主要由班主任做这方面工作。班主任虽然态度认真,但是在安全教育知识、心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识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工作需要,他们所做的只是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呼吁学生重视安全,无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技能,没有专业安全教育知识教材,造成学生所学安全知识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现象,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自身安全。

另外,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懈,没有适当的奖惩措施,最终使校规校纪沦为摆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此外,一些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注重安全功能,忽视人性化特点,导致师生与制度或保安出现对立现象,最终难以获得理想的安保效果。

2.安全教育手段相对落后,忽视心理安全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安全教育一般采取说教式宣传方式,而不是通过正式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说明安全教育实践性不强、趣味性不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较差,不仅体现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及接受能力上,还体现在心理问题上。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要高一些,如偏执、焦虑、暴躁、抑郁、报复等。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更重视外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和网络安全,恰恰忽视心理安全教育这一点,给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其发生安全事故。

二、安全教育建议与措施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2.1健全安全教育体系。

安全教育体系是安全教育的保证。因此,在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健全安全教育体系。

2.1.1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通过两个途径实施:一方面,可以从校外聘请专业的安全教育工作人员成为学校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内部从事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安全基础专业知识及安全素质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保证其将专业安全防护知识完整、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我们学院通过网络课程《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各位班主任成为专业安全教育老师。这两门课程是学生的必选课程,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人身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知识、心理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等。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实现目标: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和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积极努力;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及安全问题包含的基本内容,了解安全信息、相关安全问题分类知识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活安全防范技能和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沟通交流技能,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矛盾,掌握心理健康训练活动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2.1.2高效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

有了系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就是安全的保障。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高职院校主要通过校纪校规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学院领导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注重长效,建立领导有力、机构健全、措施落实、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层层负责。把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教研室、每个班级,做到人人皆知、措施明确、责任到位,对学院防火、防盗、防爆、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公寓安全等诸多工作做全面彻底的检验。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辅人员要本着为学生、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细化管理。层层抓、反复抓,形成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的责任负责的长效机制,并根据具体行为制定奖惩措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让学校工作人员及学生感觉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学院学生工作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齐抓共管。除了常规日常管理外,班主任及学工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安全责任制,负责包班、包寝室的值班制度。辅导员要做到深入班级、宿舍、教室、活动场所与班级学生党员、团员、干部及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日志统计工作。检查卫生的同时,彻底排查宿舍安全隐患,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管制刀具等,严禁夜不归宿,严禁校外租房等,对进入学生宿舍的外来人员严格实行登记制度,杜绝外人进入学生宿舍或留宿;坚持查寝制度,对旷宿学生认真落实做好记录并报有关人员查清事实,对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坚决制止并报学生工作部给予处分,决不姑息迁就、放任自流。

2.2丰富安全教育形式。

安全教育不同于一般专业知识教育,需要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安全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要有丰富的安全教育形式。我院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我院安全教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2.2.1安全知识讲座。

邀请校外专家或公安部门警察到校做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剖析目前高校经常发生的交通、火灾、诈骗、入室盗窃、打架斗殴等实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遇事沉着冷静,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2.2.2安全实践活动。

由班主任负责、以班为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应知应会学习培训,具体内容如下:应知道各类报警电话;应知道交通基本法规;应知道寝室、教室、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的逃生通道和逃生方法。学会现金及贵重物品的保管;学会灭火器的使用;学会逃生自救等;学会辨别常见诈骗。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合作,让学生参加消防演练,锻炼安全实践能力;通过违禁物品清查,消除安全隐患。

2.2.3安全主题班会。

在班上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具体如下:认识生命的意义;学习在校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包括人身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实训实习安全和心理健康等。

另外,校内通过做视频或图片宣传、访谈等校外通过社区安全活动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3加强心理安全教育,关注问题学生。

人的行为一般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可能因为压力过大、感情矛盾、家庭环境等方面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是导致其产生安全事故的隐患。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高很多,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多关注问题学生,培养学生正能量,使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完善。

在开展心理安全教育的时候,我院设立了心理卫生研究、咨询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挫折教育、健康人格及性教育、心理卫生知识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纳入安全素质教育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长抓不懈的重点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只有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在前,教育先行”的意识,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把活动落到实处,学院的安全工作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于子贻.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与职业,2008(33).

第2篇

俗话说:“生命大于天”。一次很小的失误,一个很小的坏毛病,就可能引起一起重大的事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与发展,素质教育与安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即使在重视校园安全用电的大背景下,每年因为用电而导致的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事件就多达14460件,细化到每一天,就是每天有大约40名儿童殒命在“电老虎”的爪牙之下,十分令人痛心[1]。所以,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电安全“启蒙教育”是每个人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其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启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体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切入点和引导,而智力的启蒙、情感的启蒙、主体资格的启蒙、科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健全人格的启蒙等都是其应有的组成部分[2]。

家庭与学校的用电安全启蒙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且启蒙教育应高度重视?W生的这一角色。将用电安全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不是靠灌输和死记硬背可以解决问题的。它不仅需要老师的通俗的理论讲解,还需要学生认真体会与实践。只有让学生加入其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用电安全的启蒙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终,学生也能更好地将用电安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二、小学生用电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然而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用电安全常识了解较少,不规范用电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一些由于用电不当引起的触电身亡的事件以及引发的火灾事件屡见不鲜。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造成用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用电方式有误以及用电事故发生后束手无策。这些原因换言之就是学校和家庭都缺少了对小学生用电安全的启蒙教育。

三、小学生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本着“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克服麻痹思想,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学生在生活中有用电安全保障[3]。用电安全这一启蒙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用电规范是避免用电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用电安全启蒙教育是规范用电的基础。

(一)学校方面

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教育,包括交流电的知识、用电事故的预防、选择合格的安全电器等。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进行启蒙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以及了解错误操作的危害性。学校可以结合各种方式将安全用电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观看安全用电的视频,提供相关用电事故的新闻报道。理论知识需要与实际相结合。用电安全也需要小学生实际进行操作。除了安全用电规范之外,学校也需要讲述一些常规的用电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办法供学生参考。比如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以减少事故发生、处理由于用电不规范引起的火灾、以及人体触电后如何救治等。

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用电安全教育,特别是假期前集中进行一次用电安全演练及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大于天的意识。着力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及操作能力。

督查工作常态化,定期对安全用电情况拉网排查,及时整改接头松动电线老化等常见隐患,第一时间消除不留死角,建立实施备案销号台账。

(二)家庭教育

用电安全教育不应只依赖学校,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由于孩子安全意识不强,对用电安全知识了解甚少,生活中存在很大隐患。所以在生活中家长应针对用电安全常识对孩子进行再教育。

(三)社会教育

各用电机构要对其电力供给的装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重视细节,不留死角。主要检查电源线是否老化,负载是否达标;检查变压器设备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警示标志是否醒目[4]。未达到标准要求的,要立即进行整改。

组织学生学习了解供电部门对用电安全知识、图标及专用术语的学习,观看安全用电影像及文字资料,认识警示标志,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共创和谐社会。

第3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社会化日益明显,各种商业性质的商店、饭店、网吧等遍布校园及周边地区,校园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园区。大学生的安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确保学校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应与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但安全教育又有其自身特色和特定内容。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是指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尊严依法不受侵害、不临危险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不法侵害、自然灾害、自伤自残等事件都会伤害身体甚至剥夺生命。在任何情况下,大学生都要把人身安全作为安全的最高原则。

(二)财产安全

近年来,侵财案件的发生不仅使学生遭受物质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带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侵财案的发生。要求学习反盗窃、反诈骗、反敲诈勒索等方面的内容。

(三)消防安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校园内人员密度相应增大,消防重点部位不断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要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增强灭火技能和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

(四)食品安全

在大学的周边以及校园内,由于许多大学生缺乏食品安全的知识,一旦食用了一些有问题的食品,便可能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习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交通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大量增加,大学生遭遇的交通安全事故呈增长趋势。要防范大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从而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交通意识。

(六)心理安全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在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可能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离校出走、自杀等行为。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七)社交安全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及大学生与其他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心理发展阶段,有迫切的社交要求。但是,由于一些同学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比较单纯,轻易地相信别人;所以,大学生要学习交友聚会、社团活动和公共活动等有关社交安全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八)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网络有强大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之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很多大学生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容易被不良信息侵蚀思想精神或遭受人身财产的损害。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也是当今高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九)求职安全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许多刚走出校门或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陷阱诱使大学生求职上当,导致求职受骗现象屡屡发生,严重的还危及生命安全。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求职安全教育,增强求职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十)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十一)预防犯罪

随着近年来学校规模扩大、人员增多、校园开放,大学生违法违规现象呈上升态势,大学校园的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地遏制犯罪,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和主要类型,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和自觉性。

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意识;安全

放眼当今世界,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因为安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也难免面对各种危险,并且作为未成年人的他们安全意识淡漠,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树立健康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当代中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1 安全教育单调乏味,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安全教育限于课堂老师传授,获得信息途径单一。多数老师只讲述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对于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现代技术涉及较少,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情况,学生无从应对。加上学生年龄偏小,认知水平的局限,所以普遍重视度不高。1.2 学生掌握安全技能途径有限;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同于学科知识的培养,它需要专业人士加以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需要。因而多数学生获得安全技能的途径有限。

2. 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 加强安全教育,是学生提高防范意识的需要;当前学生防范意识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对自己的贵重物品不善于保存,缺乏交际经验,会轻易上当。我所教授班级在七年级时经常发生钱物丢失就是一个例子。2)对不良现象缺乏防范意识,总认为自己可以出淤泥不染,却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受不良现象或思想的影响;曾经我教过一名入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因为抵制不了网络的影响而一滑到底,毕业时也未能考入高中学习,让人深为遗憾。3)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于自己身边的危险因素没有清醒的认识,也留下诸多安全隐患,如离开寝室不关门,就会更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2.2 加强安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较多,有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更有日渐普及的网络。加上家长外出打工较多,对子女疏于管理,更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对学生进行干扰诱惑,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3. 中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3.1 教会学生有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伴随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学校就应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普法宣传,让法制观念深入学生的心中,教会学生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3.2 加强学生纪律教育,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凡是违法乱纪的人从小大多就不把纪律当回事,加强纪律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纪律意识,既可以保护学生,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5篇

1. 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校中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和校外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被拦路抢劫或被他人伤害,学生宿舍内钱物丢失、女生宿舍内遭流氓滋扰、酒后滋事、斗殴事件等屡屡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走向社会要遇到的问题。中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2 正确引导特殊中学生的需要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与生俱来就有优越感,攀比之风日盛。当愿望不能实现时,少数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便动起了歪脑筋,把手伸向了周围的同学。造成许多学生宿舍内盗窃事件时有发生,有许多学生的钱物也被抢劫。有些女生为了钱,结交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友”。同时,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孩子也较以前多,其心理往往存在障碍。由于心理状态不好,导致个别学生面对缤纷的世界不能自恃,面对突发的意外事故及人身伤害等束手无策。

1.3 提高中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当前中学生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学生追逐打闹、滑行楼梯扶手的,有翻越校门、围墙的,有体育课上不听从老师要求的,实验课上未经老师允许,擅自触摸药品进行违章操作的,在校外有不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的,有私自闯入施工现场的,有结伙斗殴、盗窃的,有滋事寻非的,在自身财物管理上,思想麻痹,钱物随意乱放,离开宿舍不关门窗,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另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一些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小混混”利用中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等,骗取中学生财物。还有的中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交通安全,不注意游泳安全,平常不注意饮食安全,购买廉价过期食品和饮料,心存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要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中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2. 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2.1 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学校虽然重视安全教育,也采取了一些安全教育措施,但是安全教育工作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安全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一项基本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还会牵动学生家长,涉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还会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把做好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不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不能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2 开设系统的中学安全教育课程,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徐美贞副研究员的调查,有59.1%的教师报告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累计在10课时以下,产生这种问题的关键是缺乏中学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无从下手。基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应该尽快组织编写系统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

2.3 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教育的内容要以防人身伤害、防财务受损、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保学业完成为重点。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如对有不良行为的“后进生”要以防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对喜爱运动,行为又过于冒险的学生,要加强防运动损伤教育,教育他们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有心理失常表现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等等。

2.4 社会、家庭、学校 合力,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第6篇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健康课 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人所做出的应激的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应急和保护,避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质的必修课,不仅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中学生必经的道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中学生的求生能力并且加大对于自己的保护力度。

一、当前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不难显示,中国学生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概率普遍为发达国家学生由于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的3-11倍。2014年,昆明市的明通小学就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原因是体育老师将教学所用的海绵垫放置在宿舍楼的过道处,学生蜂拥而出的时候,先下楼的学生跌倒在海绵垫上,后续小学生不明情况,相互积压,造成了学生的严重伤亡。这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从侧面证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力。

虽然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课程的改革。此时有关的教育部门才开始慢慢正视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健康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存在升学率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校方和老师足够的关注。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的层面,并没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求生技能。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达成,但是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却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许我们再忽视了。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部分,不仅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影响着中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中学生本身缺乏实践的应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仍然没有更好的应急性。如何更好地在体育和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而且是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的模式。我们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的能力。学校作为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突发事件中应该将合理的疏散作为自身的必要课程。

2.加大对于师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学校方要明白生命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老师必须思想上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增强中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明白生而为人真正的价值。善于利用合法的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的质量。要在体育课程中明确运动的危险性,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练习。

3.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导学生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和紧急外伤的处理。

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并不是中学体育课的考试内容,关于逃生技巧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不重视,没有认真听。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诸如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危险,遇到这些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接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比单纯老师说理要更深刻。

关于自救互救的方法,不能光让老师示范给学生看,教师必须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救互救的办法,当危险来临时,学生才能很好地应对。

(2)要善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生存技巧的训练。

生存技巧训练包括生存训练和逃生拓展训练,经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种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与选择或把学生的错误做法与选择记录下来,训练结束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中学生在灾难中得以生存并且提高生存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相信这些求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3)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求生,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如果过于慌乱,就会降低应急避险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并且积极施救,从而降低这个突发灾难对于自身的影响,才能真正面对险情,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4.教师教学过程一定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体育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要组织中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并且让中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做到真正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突飞猛进,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拒绝毫无意义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真正含义。最后,体育老师要排除器械的不确定的故障,经历从根本上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并且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5.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

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由此而来的相关民事诉讼大大增加。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真心实意地关心中学生,老师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时候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正是基于此点,在新课改中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是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并且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普遍化程度较低

在受调查的学校中,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理论上普遍较为重视,但在实践中真正关注的学校实则不多。大部分中学则口头上积极响应体育教学改革的号召,实际教改的步伐仍停滞不前。有的学校甚至丝毫不关注体育教学改革,对此不作任何改变。忽视生命安全教育对中学体育教育是实质性和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重要性。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形式较单调

在对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我们发现,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还存在名目繁多、分类不明确的情况,给一线教师在推广生命安全教育时带来了无法适应的压力,中学较多出现体育课教学的观摩形式,体育教师不能灵活运用模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无模教学。

(三)生命安全教育模式选择不灵活

中学体育教学在对国外的优秀教学模式进行引进应用时,一方面不容易了解国外的社会背景,出现不加批判地全盘照搬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运用过程中只注重表面功夫,没有深入领略其精髓,生命安全教育模式的选择缺少创新思维。骨子里仍然是陈旧的模式,最终教学模式改革尝试失败。以上分析发现,生命安全视域下中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推广引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所以,如何避免体育课教学交流的观摩模式,走出形式主义怪圈,值得每一位中学体育教育者深思。

二、生命安全视域下构建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的建议

(一)提高学生在教学模式推广过程中的参与度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内容选择上要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点,注重好学生的主体性,保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学体育教育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还要注重每个动作应该如何让学生理解,每个技术应该采用怎样合适的练习方法,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多的关注生命健康,不反感的参与身体锻炼。

(二)教学形式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学体育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课教学,通过向学生讲解经典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安全基本知识之外,学校体育教学形式还可以将课外活动和知识竞赛等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期举办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运动活动,锻炼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开展安全教育的知识竞赛,以及应急避险能力的比赛。

三、结束语

第8篇

安全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可是从现实反映的情况来看,青少年不遵守交通安全现象严重,所以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卫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交通法规、卫生等的认知水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法律故事,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法律要闻,然后用讲故事、说见闻的形式来学习安全知识。教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把内容与教材中的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遵纪守法能使家庭、社会安定,国家发展。以此让学生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3.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开设模拟场景,在模拟的一系列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以次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实践中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交通法规、卫生知识、环境意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国家的交通标志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掌握。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生活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

四、课时安排

1. 上学路上保安全…… 1课时

2.安全标志要记牢……2课时

3. 卫生安全我做主…… 2课时

4.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 ……1课时

5.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1课时

6.安安全全去游玩……1课时

7.我们的救助电话……1课时

第9篇

安全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一项基本教育。然而安全教育不容乐观,主要是学生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初中生处于叛逆期,你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去做,完全不考虑后果,所以班主任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学生本身受到伤害的问题,还会牵动家长甚至整个家庭,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我们要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班主任通过周边的安全实例教育学生,或通过网络搜查近年重大安全事故的视频、图片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二、多讲、多做、多沟通

多讲、多做、多沟通是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安全问题,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反复讲,不厌其烦地讲,如班内学习上的安全、课余生活的安全、寝室安全、上放学途中的安全、在家的安全都要不时向学生敲警钟。讲了还要做,通过班会、晨会、活动课对学生进行人身和财物安全教育,特别是每周日晚学生返校时,班主任要亲自到教室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对学生带来的财物要妥善保管。周五放学前对学生强调路上的安全问题和在家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平时在教室内多搞安全教育活动,比如宣读平安口号,制作危险警示牌,组织观看安全教育片。多讲、多做还不行,还要善于与学生多沟通,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学生打架事件往往源于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这时班主任要及时找到学生了解情况,与学生沟通,消除隐患。班主任平时还要多与科任教师、家长、有关部门交流,采纳有力办法开展共同教育。

三、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中

在日常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情绪波动要及时地告诫、制止和纠正或开导。在日常教育中时刻强调: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课余时间在教室、楼道玩耍不能追逐打闹,不能相互拥挤、不能推拉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平时不能翻越围栏、门窗、做危险动作;利用班会课和活动课教会学生用水、用火、用电、防雷电的安全常识。作为班主任要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环境,使学生之间形成团结互助、真诚相待的良好班风。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手抄小报等宣传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定期请消防官兵和交警到学校讲消防及交通安全知识,或者观看安全知识专题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安全常识,时刻注意安全。

四、教给学生自护自救的方法,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学生的安全问题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用火用电安全、财物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而学生面对这些安全隐患时,总是束手无策,甚至是恐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上安全教育课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教会自护自救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自护、自救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观念和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这样他们在遇到各种危险问题时能机智、勇敢地克服和处理。同时班主任要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经常对教室宿舍的水路、电路进行检修,把学校和班级内外设施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五、结合多方力量齐抓共管

学生的安全问题很严峻也很琐碎,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但班主任要善于结合多方力量齐抓共管,不仅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还要加强与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联系,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平时上课要求各科任教师课前清点人数,看是否有学生缺课,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情绪的要及时同班主任沟通,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六、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生 安全教育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08

当今,校园外部的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给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带来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因而,管理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并且确保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典型课题。下面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谈谈几点中学安全教育的方法。

1.讲授教育。讲授教育,指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把安全知识以课堂、讲座、会议等形式向学生讲授,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指引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安全方针、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办法,强化学生的安全责任想法,了解如何做是安全的、如何做是不安全的,增强其参与安全稳定工作的自觉主动性,由此,做到统一学生思想,让其明确目标与职责,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这种教学方法适合用于大量宣传相关的安全文件精神和消防、食品安全、交通等法规,能够让学生整体地学习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使得大多数人一起接受教育,节省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不足之处是理论过多,有时让人感到乏味。因而,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把理论与实际案例相连,使得讲授内容丰富多彩,创新讲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

2.比赛教育。比赛教育是对学生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检验,从而更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使安全教育更具备教学性及趣味性。例如:在对消防、食品安全、交通等知识进行宣传后,必须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可以通过组织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演讲比赛、安全教育故事讲座等学生喜爱的比赛形式,加强学生安全学习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对组织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比赛来说,题目可包括消防、食品、交通、防旱、防涝等方面的法规、日常生活安全常识、校园平安建设等方方面面,题目还应该包含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参加比赛的学生可按照学校人数,在每个班挑选3-5名同学参加比赛,要求一些学生在班内进行挑选,另一些学生则由学校按照各个班级学生名单电脑随机选取,比赛可以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也可以采取现场提问形式。这种方法不但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性,还可以体现每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交流教育。交流教育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其自主思考安全教育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自我学习、自我管束、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交流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做过的事情进行反省,让学生认识到意外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我们身上,要时刻注意安全。此外,教师应该努力建设学生参与的平台,引导其积极自觉地参加到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来。每个班级内部还可以自行召开学生骨干会议,举行有针对性及有特色的主题班会,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等,师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耐心聆听学生建议,尽量帮助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学校还可利用校园内的学生社团活动、各个课外兴趣小组来组织安全活动,聆听学生代表发言,综合他们对安全教育管理的想法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思想认识,发挥学生骨干在安全管理教育中的带头作用,提高其自我安全防卫思想和自我安全管理的能力,调动其参与、维护安全的积极主动性。

4.立即教育。立即教育是针对随时有可能出现的事情、案件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随机性和及时性的特征。立即教育提倡安全教育随机性,例如:学校当天出现的事情,即刻发生,教师应马上结合事件原委对学生进行立即教育,学生自己有体验及体会,易在心中产生共鸣,脑海中会对此安全教育事件留下深刻印象。不管是学校、班级里发生的,还是身边发生的事,哪怕是新闻、报刊陈述的一个事件,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教育时刻,千万不要延后,用生活中的安全事故事实说话,进行安全教育,恰当运用,比任何讲稿说辞都有功效。真实地把死板的讲稿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从被动学习安全教育转变成主动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因为安全事件对学生的教育是真实可见的,比较容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从而成为衡量学生日常行为的标杆,切实转换为学生的自己的内在行动。

第11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06-02

学校安全工作应树立新的安全教育管理观,对一切可能直接或间接能对学生身体、心理、学习、财物构成威胁的因素,都应是我们安全教育管理关注的对象和内容。而在安全教育中解决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已向外界宣布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个体发展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及社会的原因等一系列因素诱发的。与其成因对应,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个人成长的问题,如对人生的迷茫、焦虑等引发的厌世轻生等;二是青春期的问题,如早恋、黄色文化引发的害等;三是学习的问题,如学习失败引发的厌学逃课等;四是与同伴沟通的问题,如交流不畅引发的打架斗殴等;五是与父母的矛盾问题,如沟通不畅引发的离家出走等。这五个问题是中学安全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解决好了,就为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就抓住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关键,对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首先,领导重视, 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职业培训,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个学校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一个校长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校长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校长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就能很快开展起来。同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也不例外。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着的“不稳定因子”。因此,在教育时,不可以来所谓的“一锤定音”,而应当坚持发展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

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种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防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明白,现在中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行为不仅有思想、品德、法制纪律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方面的成因。因此,我们在育人工作中应正确区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品德行为问题,不要把本是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上升或转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问题上来处置。我们只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能从治标转向治本,从而从源头上,从深层次上杜绝安全隐患。

第12篇

一、安全教育周的活动主题

在安全教育周,我校紧紧围绕‘‘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二、采取的形式

1、组织全体学生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2、以班级为单位,讲解自救自护知识。

3、以开展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清楚安全的重要性。

4、以模拟的方式使学生有自救的经验。

5、各班举办具有自己安全特色的板报。

6、评选安全模范班级。

三、取得的成果

通过为期一周的安全教育活动,学生对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学到了关于安全的知识,掌握了自救自护的方法,清楚了遇到突发事件应冷静地处理,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损失降到最低。

第13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4

1.确立体育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生命安全融入日常生活中,才会有现实的、合理高效的生命安全教育实践。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是其应有之义,而这恰恰是生命安全教育所必需的。因为一个人对其生命真谛的体会与感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实践中才能实现。如果只是空对空的理论教育,或者根本文不对题,这种教育方式很难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很难让他们从心理上重视生命、敬畏生命,注重生命安全。但是,从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来看,竞技体育教育的意图非常明显。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运动技术的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体育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一定要坚持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衔接,使体育教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感悟生命、尊重生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和强化生命安全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导向标,它直接决定了每一堂课的价值导向和教学实践成果。从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来看,体育教学在生命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等方面明显不足,没有具体的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最多是在体育安全操作方面有所强调。这样的教学直接导致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在学生的生命安全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不够。换句话说,如果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学组织者和管理者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要求,那将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实践提供一个很好的导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在教学目标选择上突出和强调中学生的生命安全内容,将培育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技能、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3.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渗透和突出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中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主要要完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的学习,这其实也就是规定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既然如此,体育教学中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必然就是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教学体现出来的。教育者要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学习中接受生命安全的相关教育,从而养成珍爱生命的品质,提高生命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因此,老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行为时,必须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上述四个方面的教育中去,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常态化、系统化。比如,在运动参与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具体来说,要通过日常的启发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对生命感受。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基础的运动训练,对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尤其重要的是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老师要将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逃生自救技能和运动技能教学相结合,在教授专项运动技能的同时讲解其与生命安全技能的关联,并且设定情境,通过身体的训练,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逃生能力。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向学生传授身体技能的同时,教师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设置一定的运动难度,磨练学生的意志,鼓励学生挑战自我的身体极限,让学生在运动竞争与协作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 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从而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还要经常设定专门的情境,让学生在自救和互救过程当中提高团队意识,运动结束后进行积极的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4.在不同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理论课,即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如篮球运动简介等;二是体育实践课,即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亲身参与,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及水平的目的。

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要充分结合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让他们很好地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师可通过给学生讲授青春期的相关知识,让初中生明白有关身体发育的基本知识,做到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同步,平稳度过青春期。通过对青春期人体发育特点和阶段的讲授,让学生明白参与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身心发育的必要性,了解在青春期进行体育锻炼的相关注意事项。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安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理论课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生理解剖知识,向学生教授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体在一些特殊环境中自身的生理反应,以及怎样正确面对这些生理反应,让学生了解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和平常状态下身体机能的不同表现,以及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另外,老师还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通过观赏安全影片等方式将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技巧、灾害发生后的自救方法等生命安全知识传递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技能及水平。

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老师同样也要通过另一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养成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相比于理论课,这种课程教授方式更为直观,更为生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将更为明显。老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适当穿插诸如穿越障碍、攀爬等训练项目,以增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建立生理应激机制;还可将各种武术动作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卫技巧,在面临危险时能做到保护好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班级和学校还可模拟各种危险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他们在各种危险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反应能力。如模拟基本的伤口处理以及各种身体损伤的应急处理,提高学生的日常救护能力,增强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另外,体育老师还可与学校学团部门合作开展有关生命安全的竞赛活动或主题运动会,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以及提高应急避险能力的比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并学会将学到的生命安全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总之,生命安全教育是新时期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相比,体育教学是开展安全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和平台。因此,中学体育教学除基本的运动技能教学外,还应该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各种教学内容中,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让广大中学生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明白如何珍爱生命,以增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第14篇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素质,我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开展了安全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三月初,学校政教处对全体进行了安全教育,由我校政教处王国辉副主任主讲。其内容包括:根据《关于建议南宁市中小学生不要骑电动车上路的通知》要求,未满16周岁的中小学生一律不准骑电动车上路。要求我校中学生,不能使用电动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同时也讲明,在校内不允许骑单车,只能推车步行将单车放到指定地点停放。在3月10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中,政教处蒙裕劲主任也就做好中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的管理要求通报给全校师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良好意识和行为。

二、自2012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我校加大了校门口安防力度,教育学生遵守交规,红灯停,绿灯行,发现违规及时纠正,确保学生安全过马路,学生放学时均有学校中层领导、值班老师和门卫在校门口负责监控指挥,进一步做好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管理。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共同抓好对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我校积极和110警务大队联系,3月27日下午,我校政教处特别邀请了南宁市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兼校法制副校长叶世明结合我校开展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给我校全体师生上了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在这次疏散演练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3分钟的时间,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在随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讲座中,叶副队长用幽默而不乏张力的语言,从生命安全、道路交通情况现状等角度,多方面教育中学生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通过本次活动,我校进一步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与家庭、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强化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四、整治学生单车乱停放现象,加强学校内汽车规范化管理,教育好学生遵规守纪,按规定地点停放单车。同时要求学校老师自觉将自己的出行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不允许任何汽车或大型车辆从我校前门进入,或停放在学校操场,保证学生的活动范围和生命安全。

五、发放《中小学生安全手册》。要求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手册内容,认真按照要求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生命,并强调了安全出行的重要性,让一些学生说说对文明出行的看法和心得,从小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交通观念。

第15篇

1.加强联系,共同管理

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校园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离开校园的生活中也能够受到安全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在这方面应该主动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其他老师加强联系,让家长和学校领导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初中学生在这一个年龄阶段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很容易做出一些影响自身安全的行为,因此从各方面同时对其进行监督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2.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定期的班级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藏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安全事故,可以让出现过安全事故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身体会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讲解如何防止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并发现存在于自身周围的安全隐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何在,以及如何去防止这些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危险。还可以带领学生熟悉校园内的环境,对其告知在校园中容易形成安全事故的行为,在实地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还可以开展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演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如何防范自然灾害和在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同样的,开展人工呼吸、烫伤救护等内容的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处理紧急状况的技能,初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在处理紧急事故时常常会慌乱,因此班主任应该悉心指导,教育学生在出现突发状况时保持冷静选择合理的做法。

3.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不能随时都陪伴在学生的身边,因此让学生自觉地相互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从这方面来看,可以成立起小组,让学生自主地制定出班级的安全守则,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这些守则。同时选举出班级安全的负责人,轮流对班级的安全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进行汇报,定期对班级的日常情况进行总结,对班级的管理办法进行及时地改善。建立起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对自己出现的行为进行自主的评价,寻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对其进行督促教育,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及时地表扬,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安全意识的积极性,对存在不安全行为的学生也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及时矫正。只有学生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意识,才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4.将安全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初中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往往会认为一些小事不会对自身安全产生太大的影响。而班主任应该注意教育学生“安全无小事”的道理,将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安全防范就在自己身边的道理。注意随时随地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安全知识,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安全隐患,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安全知识讲座和观看安全教育的相关的资料。班主任应该保持耐心,除了在教学活动中以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保证自身安全不受到威胁,许多的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课余时间,因此在课余时间的安全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以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也要保持安全防范意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