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范文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管理师的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健康管理师的知识

第1篇

疗养院接纳的对象可分为三类群体:疾病患者、健康人群和亚健康群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占总人数的7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庞大人群,潜在着发生各类疾病的危险因素,是许多疾病的高发群体,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平时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如若在这个健康和疾病转化过程前的阶段,进行充分地、有针对性地保健和康复干预,从医学角度实施全面综合管理,有效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是当今每一个人追求生命质量的迫切需求。疗养院应该成为健康管理的专业机构,疗养过程即是实施健康管理的过程。要在充分利用疗养资源和疗养康复手段,对疗养员的饮食、起居、运动、行为等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合理化引导,对疗养员患有的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给予全面地干预,从而使疗养员在身体、精神、生活、社交等方面,都能达到和自然社会、人文社会相适应的完美状态。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变以往的被动型疗养保健为积极主动型健康维护,通过健康管理,实现健康促进的目标。

疗养全程健康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我们结合疗养院工作特点,共分三个阶段,12项管理程序。

入院时:首先是采集健康信息、进行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①采集健康信息,是实行健康管理的前提。采集范围包括身体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生活习惯、亚健康情况和性格类型五个方面。在身体健康采集中,不仅要了解本人的体质和功能活动,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其过去史、疾病史、家族史及遗传史;在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中,我们列举了20多种常见不良生活习惯,供疗养员对照;在了解性格类型方面,我们根据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导致身心疾病的有明显性格特征这一特点,注意筛选高血压性格、冠心病性格、癌症性格、消化道溃疡性格等主要疾病性格,从而指导疗养员适当改变消极有害的性格类型,培养健全积极的性格类型,以防致病。②进行健康体检,是建立健康、康复疗养档案的依据,我们根据疗养员的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编制出不同的体检组合套餐,医师可以针对个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加减组合。③建立健康或康复疗养档案,应结合采集的信息和体检结果,全面综合分析后,书写出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疗养档案记录,拟定健康、康复疗养方案。

疗养期:主要是实施健康方案、监测健康指标、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进行心理疏导调节、评定健康等级、预测健康走向、监督自我健康管理等,重点是评定健康等级和预测健康走向。①健康、康复方案的实施:医师应首先将拟订的疗养方案、计划告知疗养员本人,以取得认同与配合。医师还可以根据进展和实际效果,随时进行修订、调整和补充。②监测健康指标:根据疗养员健康状况,对必要的客观检查项目进行复查,为下一步的疗养康复措施提供依据,以使疗养方案、计划更为合理,更有针对性。③健康教育与咨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通过教育和咨询,能为疗养员提供维护健康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并不是只停留在单项传播卫生知识上 ,而是强调互动,反馈信息和效果,起到健康干预的作用。④心理疏导调节:在疗养过程中,通过心理测试、咨询、沟通,以消除紧张情绪,排解心理压力,缓解身心疲劳。⑤评定健康等级并预测健康走向:对健康等级的评定,我们依据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进行“健康”或“基本健康”评定。对不健康者,则先在做出相应的疾病诊断,了解掌握病情进展的基础上,研判疾病演变趋势,预测健康走向。我们面对的疗养员中,多数为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走向的预测,因为亚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时可以向健康和疾病两个方面转化。所以要抓住这个重点,让疗养员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健康标准,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生命健康,即时干预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使亚健康状态不断向健康方向转化。⑥监督自我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康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自己采取的健康活动,以及改进个人生活环境和维持个人心态平和而采取的一切行为措施。我们疗养院所进行的健康管理,是一种被动式管理,最终还要靠自己主动去完成,这才是实现个人身心健康的根本所在。因为只有使疗养员学会和掌握科学的管理自身健康的方法,才有能力在面对各种影响健康因素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出院时:疗养结束时,我们为每1位疗养员提供1套《健康管理指南》手册,手册中记录了疗养期间身体检查、测试结果,明确健康评定,并对其离院后应如何饮食、饮水、睡眠、运动、情绪、性格、生活习惯及监测各项身体指标等,都一一作了具体详细的指导。同时还根据疗养员个体的健康状况,对如何实施健康管理,影响到健康走向的趋势预测,也作了分析记载。使我们对疗养员在院疗养全程中的健康管理,得到了出院后的延续。

做好健康管理组注意的几个环节

第2篇

新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工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行业的有力竞争者,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直存在,从一定从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脚步。因此石油企业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健康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只有这样企业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石油企业的发展才有立足之本。

关键词:

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企业健康管理

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供给者,石油企业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但石油企业落后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使得近年来石油企业问题频发,职业病患病率以及员工职业病纠纷数量逐年增加,职业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快速发展的短板,而职业病防治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若石油企业不能够及时认识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石油企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针对石油企业职业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等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旨在完善我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促进石油企业快速发展。

1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不健全自《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石油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石油企业面对着走出国门的压力,入世后的中国市场对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目前我国虽然有《职业病防治法》来指导相应工作,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很多预防工作的开展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2)员工对职业病的了解不够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职业病具有潜伏周期强、发展较为缓慢的特点。正是因为职业病不像其他疾病对人体产生迅速伤害,因此石油企业大多数员工缺少起码的认识,在患有职业病后,不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员工不清楚那些疾病是职业病,那些是身体自然老化所引起的,导致在患有职业病后不能够获得及时的赔偿。

(3)石油企业重视不够,职业病预防工作不到位石油企业对职业病预防不够重视体现在:①经费投入较少,职业病预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石油企业部分部门连基本的急救用品、危害标志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职业病预防设备都无法及时配备,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②石油企业工作人员分布广泛,部分施工人员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但企业却不能及时给这些高危作业人员配备专门的医疗小组,使员工患职业病的几率大大增加。③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在进行油气生产时,对“三废”的把控不严,致使“三废”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企业员工带来了巨大的职业病风险。

2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指导和准绳,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石油企业才能加强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同时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时也有了参考方向。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基础之上出台法律细则,力求将职业病防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法律体系中,用法律来规范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企业对职业病预防重视不够,出现职业病后公司推卸责任的问题。

(2)开展职业病科普教育,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是员工,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才能真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因此石油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的宣传教育,同时借助业余时间开展职业病预防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对于职业病的认识。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程度越来越高,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发展,对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相对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进行职业病科普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3)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增强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之前,石油企业职业病预防工作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法律的限制,监管部门应当作为监督者,加强对于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卫生考核指标,如果企业累计卫生指标不合格,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引起石油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解决由于对卫生工作不重视而引起种种问题。企业应当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引进完整的防治设备,同时为高危工作人员配备专门的医疗小组,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本质原因还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消除职业病的培育温床,才能从根本上上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下面是关于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的措施:

(4)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监管部门职责:①制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1]。②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规范其健康管理工作的目的。③负责对即将上马的项目进行职业健康审核,对于竣工项目进行验收审查。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对石油企业的卫生监管力度,在新项目的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审批标准进行卫生审查,只有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项目才能正常施工[2]。而针对那些即将竣工的建设项目,监管部门的验收工作也丝毫不能有半点马虎。

3结语

石油工业是我国能源供给系统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的健康运行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持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方法

(一)被试

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4所职业院校不同年龄段教师为调查对象,这4所职业院校分别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吴忠民族学院。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50份,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为332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性135人(41%),女性197人(59%)。

(二)工具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团体方式进行施测,该量表由DerogatisLR于1975年编制,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SCL-90量表由90项目组成,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体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采用五级评分,1-5级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主要统计指标为该量表中除“其他项”外的9个因子得分。

2.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量表。由调查者将调查量表发给教师,用统一的导言介绍填表的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回收调查量表。该量表由48个问题共4个方面组成,采用Likert量表形式的结构式问卷,5级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二、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结果与分析

1.与国内常模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且达到极其显著差异(P<0.01)(见表1)。这表明,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状况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全国成人水平没有差异,其他8个方面均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2.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的方差分析。对SCL-90量表和职业压力量表分别进行:2(性别)×2(职称)×3(工作年限)的方差分析。SCL-90量表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不显著,职称主效应不显著,工作年限主效应不显著,性别、职称和工作年限三交互作用边缘显著。对工作年限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工作10年以下与21年以上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工作10年以下的教师比工作21年以上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三交互作用作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副高及以上且工作21年以上的男教师与女教师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职称越高且工作年限长的男教师比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职业压力量表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不显著,职称主效应不显著,工作年限主效应显著(p<0.05),交互作用不显著。对工作年限作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工作10年以下和工作11-20年都与工作21年以上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工作20年及以下的教师比21年及以上的教师职业压力更大。

(二)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的关系

将高职院校教师的SCL-90总分与职业压力各项得分进行Person相关法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三)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职业压力总分及各压力源自变量,以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总分和工作负担进入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二者可以解释心理健康39%的方差变异,得到的心理健康回归方程为:心理健康得分=3.301×压力总分+15.898×工作负担,表明压力总分和工作负担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四)原因分析与建议

1.原因分析。首先,高职院校大多都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的,升格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和评估等,构成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压力。其次,高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偏低;但升格后学校的不断扩招,教学的超负荷运转,产生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均可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再次,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律性差,尤其是近年来3+2学生群体的不断增加,教师的教学强度和难度增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压力,易引起教师心情烦躁和焦虑等症状。最后,部分高职教师学历低、年龄偏大、专业发展方向不明,故在知识结构更新、职称评聘和晋升等方面,备感无奈,精神紧张、压抑或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