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历史文化的传承范文

历史文化的传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历史文化的传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历史文化的传承

第1篇

关键词:古村落 文化构建 文化解构 文化传承 文化保护

作为古代“聚落”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村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自从进入农业社会之后,聚居式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原有的“迁徙式”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脚步逐渐固定下来。虽然也会因为气候、自然灾害、战争等进行人口的迁移,但是相对而言,人类已经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逐渐的发展壮大着。同时,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一年成村,三年成都”。聚落最终分化成了村落和城市两种生活区域,而村落便是现今社会农村最为原始的形式。当然,部分村落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消退,有的最终发展成了城市,有的退出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但是,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最终还是遗留下来了一定数量的古代村落。

一、古村落的文化构建

在古村落的文化构建体系中,组成要素是全面的。其中,既有物质文化的明显印记,也有制度文化的隐形影响,既有行为文化的自觉约束,也有精神文化的集体感悟。

1.物质文化构建

古村落的物质文化属于显性文化,一般包括空间布局、建筑风格、景观园林以及传统工艺等诸多方面。这些要素是古村落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所彰显的文化标记是十分明显的,有的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理想,有的散发着村民的审美情趣,有的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时代的精神。这些文化印记将古村落的文化风貌表现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2.制度文化构建

制度文化是古村落文化中的隐形文化之一,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强制性”的制度。目的是维护村落的稳定和发展,要求所有的村民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者,将按照制度的约定进行惩戒,没有徇私的余地。这些制度对古村落的发展是必需的,它维护着村民之间的关系在一个正常化的轨道上发展,同时约束着村民的行为,使其能够在共同行为准则的指引下行为和做事。

3.行为文化构建

行为文化也是古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隐性文化。行为文化是“软性”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该种文化在古村落的发展进程中作用锐减,甚至不起作用。与此相反,古村落的行为文化由村民活动本身构成,是一种“超生理性”的文化。在对村民个体和群体的约束力度上,有时要强于制度文化,任何村民对其务必遵守。这种行为文化是无形的、非物质性的,需要个体自律才能实现,而这便成为了古村落“软性”的约束,即行为文化。

4.精神文化构建

与其他的历史古迹不同的是,古村落的文化气息弥漫其中。虽然可以通过感官获知其历史传承,但是要想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必须对其吐纳的精神气息进行分辨,精神文化是古村落文化整体构建中的灵魂所在。古村落的魅力不但表现在其外在的建筑、街道和祠堂方面,深入其中便会发现,古村落给人以震撼其中、聚合内敛、浓厚轻盈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而这便是古村落精神文化的所在,是古村落魅力和风格的集中展现。

二、现代人类行为对古村落文化的解构

1.显性文化遭到破坏

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社会的进步往往是单向的。即人们只对未曾涉足的领域进行探索和垦荒,而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文明和已经获得的进步则进行长久的保存,不存在为了获得新的进步而对已经获得的进步进行破除。

在人类现代行为中,情况似乎正好相反,获得进步已经不单纯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实现,一定数量的以获取更大进步为旗号的人类行为,往往是在“破立之间”完成的。这虽然不能以破坏既有文明一概论之,但是,对既得文明的一概破除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比如,部分地方误解了“新农村建设”,将农村的管理和建设都以“新”字为标杆,道路要新、房屋要新,结果许多古村落之中的古房舍、古祠堂被拆倒重建,许多古街道、古牌坊被翻弄一新,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2.隐性文化遭到破解

毋庸置疑,在保护古村落的遗存方面,农民群体是其中最为直接和主要的力量,尤其是对古村落隐性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护方面,村民无疑是直接的参与者和主持者,现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农民对村落隐性文化的认识不高,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对保护文化资源则存在着较为模糊的认识,甚至在文化保护和物质生活改善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话,农民难免会选择后者;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此类问题的宣传、讲解和教育力度不够,致使对这一问题难以形成广阔层面上的群体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如今的部分古村落逐渐失去了其“古”的韵味。“古”,不单纯是经年的石板路、苍老的祠堂,还应表现为一如既往的生活态度和始终如一的文化心理认同。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这些本应坚守的物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正在逐渐地消退,“文脉还在,文化息声”,这种尴尬的局面实在让对古村落神往的人们有所失望。

三、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增加经济方面的支撑

对古村落进行经济扶持,使其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提升保护活动的力度,增加相关人员的保障动力。一方面,可以考虑选择相应的地区,由当地政府或民间组织带头,建立保护发展基金,资金的来源可通过政府拨付的形式获得,也可通过村民集资、社会筹集等多种渠道进行;另一方面,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还应将其推向社会,将古村落的文化遗产展示出来,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社会资金的加入,争取到更多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帮助。

2.以发展促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几乎这个社会的任何地区的人类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印上了“经济”的痕迹,现实性和物质性已经成了绝大部分人生活追求的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古村落的村民,一直保护古村落的中坚力量发挥其主导的作用,在保护古村落这一问题上应将村民的现实需求考虑其中,这样更能充分的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最大限度的扩充保护群体的范围。为此,需要“以发展促保护”,应使村民能够看到和体会到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政府要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科技的投入和示范,带领村民一起对古村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村民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应考虑“新旧分制”这一新的方向,这样不但能够为古村落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还能将村民从原始的发展脉络中释放出来,更快地完成向现代生活的转变。

3.多学科联动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一的建筑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历史、考古发掘、经济管理、建筑规划、民俗宗教等诸多学科。因此,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方面要集合多方面的专家力量共同参与,另一方面,还应对古村落需要保护的层面进行仔细的分析,确定其最为薄弱的环节和层面,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唯有如此,才能把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加长久,更有成效。

古村落是文化遗产中极为特殊的一种形式,它兼具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于一体。因此,古村落在延承历史脉络、凸显民间文化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致使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工作陷入了艰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外来力量对古村落文化的无意践踏,另一方面是内在村民对古村落文化的“不以为然”,两相作用的结果便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在历史命题上显得越来越模糊,有逐渐消退的风险。基于这样的忧思,本文对古村落的文化构建和解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据此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当然,本文的研究结论毕竟是局部的、有限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给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刘红艳.论贺州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的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

[2]谢维光,马华泉,杨艳丽,祝招玲.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3]何建忠.整理古村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北京观察,2007(7).

[4]钟培林.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老区建设,2008(21).

[5]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3(9).

[6]许重岗.建立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7]施琦.试论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农业考古,2008(3).

[8]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J].城市规划学刊,2006(2).

第2篇

关键词:历史古镇历史文化旅游再开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ll c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situation, ancient history are also seeking their own development path. How to keep continuation of historical context, don't le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at damage histor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achieve the social economic benefits of optimization, is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town itself to face a major problem. In this, the author tries to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ultural inheritanc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ancient history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history again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历史古镇再开发的基本类型

目前,国外城市的历史古镇或历史街区再开发一般有英国伯明翰、新加坡唐人街、美国纽约小意大利等再开发模式。这些古镇开发均未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 历史文化传承下的古镇旅游再开发策略

目前,历史古镇的旅游再开发基本上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再开发,对历史文化元素的保护、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扬等问题有所疏忽,对历史古镇面临的真正潜在危机也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此,笔者试图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古镇旅游再开发的策略。

1. 新旅游品牌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

对历史古镇来说,其自身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很可能目前为止只开发了一部分,尚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元素没有充分发掘出来。而另一方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新品牌的开发也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可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新旅游品牌时,应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研究,发掘历史古镇中现状开发度不够但却能代表着古镇历史文化精髓的那些历史文化元素,并结合旧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整体规划历史古镇旅游产业。

2. 旧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加强与完善

旧有的旅游品牌,无疑是最能代表当地历史文脉、最能反映当地社会文化生活、最具有社会影响潜力的文化形态,其经济推动潜力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只是因为知名度不够高,或者旅游服务设施跟不上而未能完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历史古镇的旧有旅游品牌再包装时,我们应保持旅游产品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对话,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中的历史文化韵味。

3.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中历史文化的延续

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民俗文化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割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全面提升,从量的方面来讲是旅游设施数量的增加,从质的方面来讲也可以说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再挖掘,唯有历史文化品质的提高才能使旅游服务独具特色,才能真正意义上使旅游服务品质得到提高。同时,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为本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历史古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 浙江省海宁市盐官古镇旅游再开发案例分析

1. 盐官古镇旅游概况

① 自然资源

盐官古镇最突出的自然旅游资源即海宁潮。海宁潮又称为钱江潮,是世界一大奇观,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闻名于世,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

② 历史人文资源

盐官古镇作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名胜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众多。最出名的是位于盐官古镇东北区块的宰相府第风情街,以陈阁老宅为中心,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于一体。古建筑包括江南稀有的古代宫殿式建筑海神庙、庙宇建筑城隍庙、塔楼建筑占鳌塔等文物保护建筑。盐官古镇还有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肩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建筑工程的盐官“鱼鳞石塘”,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③ 已有旅游品牌

盐官古镇目前已开发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是海宁潮及由海宁潮衍生出来的潮文化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宰相府第风情街。

2. 盐官古镇旅游再开发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盐官古镇旅游现状,概括盐官古镇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 旅游品牌单一,旧有历史文化品牌需加强完善。

② 乾隆文化尚未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面临无形流失的危险。

③ 等待潮来时间内旅游活动处于空白。

④ 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且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不够。

⑤ 旅游容量偏小。

3. 盐官古镇旅游再开发的具体策略

(1) 新旅游品牌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

①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确立旅游新品牌

新旅游品牌的建立,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研究与统筹安排。纵观盐官古镇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最为突出的无疑是以海宁潮为代表的“潮文化”和以乾隆皇帝为代表的“皇家文化”。经过对盐官古镇历史人文的分析研究,确定盐官古镇旅游新品牌为“乾隆文化”,即规划建设以“乾隆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区。同时,因盐官古镇也是观潮游览区,故应结合“乾隆文化”与“潮文化”,统筹安排,做整体旅游区规划。

② 旅游新品牌的打造

围绕旅游新品牌“乾隆文化”,规划策略是重点开发关于“乾隆文化”的主题旅游区,以“海神广场”和“盐官故事”为载体去阐释皇家文化。

(2) 旧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加强与完善

① 旧有旅游品牌的发展策略

盐官古镇目前最有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推动力的就是钱塘江“海宁潮文化”旅游品牌。据笔者所见,目前已开发的观潮胜地公园内观潮设施稍显简陋,“潮文化”的由来与发展也没有向四方游客阐述到位,相关旅游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因而应提升观潮设施的品质,深层次阐述“潮文化”,加强旅游区周边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

② 旧有旅游品牌规划方案的历史文化解析

在现有观潮胜地公园的建设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改造,规划设计多处观海潮的场所与空间,以占鳌塔为核心重点打造“占鳌镇海”景点,便于人们领略潮魂的雄壮之美。结合占鳌塔规划一处“潮文化展览馆”,向四方游客阐释“潮文化”的历史与现在,将观潮胜地公园与海神广场、盐官故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互相交融补充的旅游体系。

(3)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完善中历史文化的延续

盐官古镇在千年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包含着种种民间传说,有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也应以历史文脉来牵针引线,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解析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

规划酒店三处,特色饮食包括“宰相府宴球”、“李卫眼睛糕”、“钱塘江鱼圆”等历史传承的知名菜肴。规划旅馆三处,采用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创造幽雅舒适的休憩空间。规划商业中心两处,除销售一般商品外,主要是销售特色旅游产品,如有着悠久历史的“盐官三把刀”、代表着盐官古镇“桑蚕文化”的丝绸制品。

结语: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海宁市盐官古镇的旅游再开发研究来探讨此类案例的再开发策略并试图找到一种不损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又行之有效的基本模式。虽说实际情况会因各地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历史文化应该是作为解决这类历史古镇旅游再开发问题的一把钥匙,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去分析与解决再开发问题,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6期

2.胡晓玲;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第3篇

【关键词】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

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完整性少不了对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国建筑艺术重要的继承和发展的内容,其是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外来国家文化渗透的产物,是比较典型的反映中华文化强大包容性、融合性的中西结合的艺术产物。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包括商业、住宅、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功能的建筑群,其空间架构、整体布局,还有具体装饰的设计理论基础都源于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是在不同风格和特色结合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建筑的拆迁以及建筑本身的现代化改造等行为,使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其独特性,对于其继承和保护的进程必须跟得上步伐。

一、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中华巴洛克,从名字可以看出这种建筑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又具有巴洛克式建筑特征。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追求浪漫主义的国度,因此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巴洛克式建筑的特点是外形自由无拘束、追求动态变化、采用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其间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雕刻手法十分细腻。中华巴洛克建筑是我国近代化进程的产物,19世纪中后期,我国正处于从旧时代到新时代变化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受到外国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华巴洛克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源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这一时期大量的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哈尔滨,尤其是我国的近邻俄国,俄国人的涌入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俄国建筑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大量外国资本的投入促进了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当时哈尔滨在列强的统治下,我国民族工商业者对于巴洛克式建筑并不完全照搬,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结合起来,体现出折衷主义风格。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发展并广泛传播,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群部分设计也借鉴了这一风格。

二、建筑艺术特征

(一)受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影响的空间布局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将居民住宅和工商业结合,前店后宅,平面布局多以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呈现,从俯视角度可以看出多以字母“L”“I”“U”的方式来设计。四合院多为矩形,由几座楼房毗邻而建构成一个院落,多组院落的组合构成一个街坊,院落和街道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门洞。门洞的设计有一进式和二进式,穿过一个门洞,便进入到了院落内部,穿过大院以及另一个门洞就进入到另一条街道。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合院式建筑虽然借鉴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其本身仍有区别于传统的特殊性:第一,建筑形式不同,我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多为一层式,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多为2至3层式,层与层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楼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强调等级区分,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弱化了这种等级区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强调一种空间的尺度,包括室内空间、外廊空间、庭院空间、街道空间。其中,外廊空间是中华巴洛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空间形式,是设置在院落内部的一种用来加强楼层住户交流以及遮挡风雨的空间形式。外廊设置在建筑朝向内院的部分,其设置不仅需要考虑到哈尔滨当地的气候,还要考虑到院落本身的立面空间层次架构。这种外廊模式体现了传统中式建筑特色,同时,外廊构件将俄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使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二)深受西式风格影响的建筑结构、材料和色彩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结构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但其在功能方面的适应性与西式建筑相比并不具优势。因此,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建筑结构体系上多采用西式的砖木混合结构甚至局部采用混凝土。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材料比较单一,多以砖木为主,部分材料采用铁艺。在建筑外立面的材料使用上,都是采用砖砌外墙的形式,而砖的形式又分为清水砖和抹灰砖。所谓清水砖,就是单纯的由青砖和红砖构成的,青砖是大多中国传统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红砖则是由当时的沙俄统治者带来的欧美传统建筑材料;抹灰砖,是在清水砖上装饰以各式色彩。在门窗材料的使用上,多采用木质和铁艺,尤其是门的材料,包括带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的装饰铁艺铁门和带有传统中式风格的木质木门。和内部色彩不同,中华巴洛克建筑外立面的色彩结合了哈尔滨城市色彩和西式巴洛克古典建筑的色彩,整体清淡柔和。内部色彩则是将中式传统的大红大绿式色彩与俄式建筑色彩相融合,这两种色彩的融合并不突兀,比较和谐统一。

(三)包含中俄风格的装饰元素和部件

女儿墙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色建筑,其将西式的柱式融入整体的设计,而且在整体结构上采取中心对称方式。女儿墙柱式的设计和中式传统装饰图案相结合,装饰图案并非很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工匠们随意将装饰运用到各个部位,装饰图案的纹样均以自然植物为母版,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和富贵平安的好吉兆。女儿墙的设计很好地将中式和西式的装饰特色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中华巴洛克式墙体设计。相比较中华巴洛克建筑外部最具中外结合的女儿墙而言,在内部装饰上的设计,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尤以栏杆和檐口为典型。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栏杆,可以分为木质和铁艺。其中,木质栏杆深受中式和俄式建筑栏杆的影响,多以暗红色栏杆扶手和暗绿色栏杆立柱的形式呈现。铁艺中的曲线形式则深受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栏杆扶手和立柱均为铁制。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深受俄式风格影响,除了栏杆形式,屋檐下的木雕刻装饰物由多层木板层层收进,层层堆叠而成,且木板上雕刻出锯齿状的三角形或弧形的圆孔镂雕。这种檐口的处理方式是设计师根据哈尔滨当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俄式木建筑的特色所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三、传承与保护的理念、现状及举措

(一)传承与保护的理念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与哈尔滨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等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完整的生态系统。哲学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事物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旧事物必定会被新事物所取代。一个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城市处于不断的交替更迭中,城市的发展在不断的扬弃中螺旋上升。因此,对于传统建筑要进行扬弃与传承,妥善处理新旧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体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文化的有机发展。

(二)传承与保护的现实状况

作为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的老建筑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当前保护措施不力,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此外,景区设置保护不当、过度消费景区景色文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街区的传承性和艺术性。因此,继承与保护必须要加快进程。

(三)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第一,确定保护对象。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特色建筑风格、院落分布、街巷形式以及特色文化等,都是需要保护的对象。第二,划定保护的等级和范围,将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保护的范围划分出来,确定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和特色文化的等级。例如,将原始的、极具中华巴洛克建筑特色的建筑物和院落分布形式等确定为一级保护区;将部分比较重要的建筑类型、特色院落分布形式、店铺设置形式等确定为二级保护区;将容易遭到破坏的景区环境等确定为三级保护区。充分评价街区各个部分的价值,确定保护的等级,合理采取保护措施。第三,还要根据建筑特色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如对于特色的建筑设计需要进行维修;而对于亟须修改的院落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理念和现代化建筑特色重建。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的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崛起等原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了很大破坏,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严重影响了哈尔滨文化脉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面对这种情况,对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融合了多种国家的建筑特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研究材料,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陆明,吴松涛.传统风貌保护区复兴实践——以哈尔滨道外区传统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L].城市规划,2005(11).

[2]黄焕.文化生态理念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武汉市青岛路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0(5).

[3]王岩,陆彤.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形态表征[J].低温建筑技术,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