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物理透镜成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

第1篇

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u<2f、u<f,同时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在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时以提问的形式得出;教材这样处理,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探究的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〇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3分钟)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

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

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u<2f是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小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下载地址:

http://flash.9d.ng.c.m/s.ftd.wn

/33/517K_swf_36-10852.swf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附表:

凸透镜焦距f=cm

实验次数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实验者

姓名

实虚

大小

正倒

第1次

u>2f

2f>u>f

u<f

第2篇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件:学案

一、引入新课: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第3篇

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第4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最多的也许就是PowerPoint课件了,简称PPT课件。PowerPoint是美国微软公司出品的办公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还有Excel,Word等)。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Power Point是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PT课件就是利用PPT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制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或投影仪播放,可以将演示文稿保存到光盘中以进行分发,并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播放音频或视频等。PPT幻灯片式演示文稿的主要特点为:(1)所有电脑上基本都有安装,用户比例高;(2)操作简单方便,易于上手;(3)图像、文字处理功能强大,页面排版简单;(4)可以插入或链接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文件,增强了它的灵活性。

自从新课程实施后,每次去外面听那些教学公开课,都离不开计算机,并且教师都会制作各种各样让人眼睛一亮的PPT课件。不仅如此,如今,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齐备,几乎每个教室内都安装了计算机以及高清投影仪,教师的随堂课也很多时候都会用PPT课件来进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PPT课件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人将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例对PPT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采用PPT课件能很好地呈现初中物理知识

行为主义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元,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通过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进行声像呈现,可以使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得到延伸,拓展学生认识的广度。传统教材主要是通过描述性的文字和补充说明性的图表来表现教学内容。而采用PPT课件则可以将教材形象化,用声音、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图等手段有声有色地表现教学内容。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先前教育的影响,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这复杂的世界。而采用PPT课件呈现初中物理某些知识,则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物理的世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PPT课件可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贯穿了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无数的物理基础定理或定律,都是由前辈们从设计巧妙的实验中归纳出来或者用这些精妙的实验所验证的。很多实验教师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际操作的,但也有一部分实验在课堂上却无法进行操作,或者说进行实验太费时费力的,通过PPT课件播放链接的模拟物理实验即正好可弥补这一缺憾,很好地辅助了物理实验教学。

三、采用PPT课件可以展示物理抽象模型

物理当中存在很多经典的模型,大部分模型是直观可见的,但也有些模型由于特定的原因不能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利用PPT课件通过动画、视频、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一个原本看不见的现象纤毫毕现地呈现给学生,将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如,在讲漫发射和镜面反射时,可以通过PPT课件制作的动画模型,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图立体的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理解。只要在使用PPT课件时,拿捏好尺度,将PPT课件与板书、实验、互动等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有使我们的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采用PPT课件可以创设物理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异,所以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但是,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上,有些生活情境是无法直接展示的,而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也不够形象,采用PPT课件就可以让这些情境出现在课堂上。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就是原本看上去很浅的游泳池,实际上却没那么浅,在课堂上却无法真实地体验这一情境,我们可以事先拍好视频,通过PPT链接播放,则完全就把这一情境搬到了课堂上来,或者将书本上游泳池变浅的漫画制成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肯定会比较感兴趣的。海市蜃楼这一奇观极其罕见,我们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的兴趣。

下面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来说说PPT课件在具体实际教学中的使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内容是安排在八年级上册中,为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较多,通常将此节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有关现象及搜集证据,得出初步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则是在第一节探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进一步结论,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的教学时,首先在引入新课教学时,通过播放PPT课件链接的多媒体动画——"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模拟实验,将学生在第一课时中进行的探究实验"搬上"屏幕,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将蜡烛分别放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所成像的情况,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结论。一方面对学生的第一课时进行的实验和得出的结论作了一个回顾,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进行新授课内容时,PPT课件同样也体现出了其优越性。该节课新授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探讨和用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这一内容教学时,采用PPT课件分别播放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使用时的动画情境,通过这些动画情境,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的成像特性,从而明确其用途及成像规律。(2)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探讨教学时,为了得出进一步深入的结论,必须以第一课时的探究实验为基础,但探究实验不可能再进行一次,那么,这时候采用PPT课件再次播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拟仿真实验,就会特别的清楚明了,而且也不会浪费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动画效果建构凸透镜成像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很快能从中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所有规律。(3)在进行用作图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时,可先用PPT课件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模型,然后利用三条特殊的光线即可以将凸透镜成像的情况用作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并且还能通过动态的动画模型清楚地表示出如何成像的效果,直观生动,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理解、记忆和从整体上把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主体,PPT课件通过模拟实验、动画情境、动画模型等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PPT幻灯片完整地呈现出知识的主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第5篇

一、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是简单地把物理知识传输给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必须逐渐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具体来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帮助初中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夯实物理知识基础。吃透物理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完全理解物理知识,学生才有进行创新的能力;第二,在讲述物理知识过程中,教师应该配合习题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物理公式以及物理理论等;第三,初中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比较浓厚,故事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物理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物质的液化、凝固、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之前,应该在开始新课之前帮助学生复习旧课,即物质的三态:固态、气态、液态,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温度测量的步骤、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复习完旧课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种物态,进而当教师讲授新课时,学生能够很快理解,不会出现困惑,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复习旧课,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很可能已经忘记了固态、气态、液态具有什么特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做书上的练习题,如果发现学生学习情绪并不高涨,则可以讲述一些小故事,如讲述自己小时候舔覆盖着冰霜的篮球架,舌头被冻住的故事。这些授课流程能够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学习情绪也会比较高涨,对于学生进行创新非常有帮助。

二、营造课堂进行创新的环境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纵观在物理学科中具有创新成果的物理学家,都进行过大胆的猜测,可见大胆的猜测对创新何等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大胆地提出问题,客服学生的恐惧心理,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把初中物理课堂中师生关系改善为合作型的关系。教师不要以主宰者的心态和方式与学生相处,而应该是以引导和沟通的方式与学生合作,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共同完成物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例如,在学习光的性质与透镜时,教师在讲授完光的折射、反射、漫反射等基础知识之后,会带领学生学习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教师不要直接把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告诉学生,而应该是提问一些问题,如问学生对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过程和成像原理是怎么认识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光的直射,一些学生会认为是光的反射,也有一些同学会分不同情况来理解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成像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论学生说得对或者错,教师都不应该嘲笑。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一探究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的成像过程和成像原理。

三、利用生活实际进行创新的支撑

第6篇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实验教学 实验反思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及实施,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学者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希望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在物理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但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我认为这是由于在大多数实验中缺少了“实验反思”这一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呢?反思又会使学生有什么样新的收获呢?

一、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过程反思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中,我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反思教学”,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结果表明,收获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料。

1 对实验前课程导入的反思。对于新的知识,学生们都会很陌生,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那么在开展实验之前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呢?首先我安排了几个小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凸透镜将景物成像在白纸上,激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探究的兴趣。之后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预实验,探索了凸透镜的成像,像的放大与缩小以及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引起的像的变化等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对凸透镜成像进行积极地思考,为之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实验设计的反思。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方案是规定好物距和范围,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探究,我觉得这样的实验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借鉴、吸收同行的经验,事先规定物距值,引导学生找出最清晰、明亮的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像的变化,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多组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距与像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需要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设计出如下的表格:

物距u/cm 成像特点

像距v.cm 正、倒

大、小 需、实

3 对实验规律的反思。在完成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探究后,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物距u、像距v、一倍焦距f和两倍焦距2f以及虚像实像等知识点,对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f

f2)当f

(3)当u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在课后分组自主实验的基础上对得出的规律进行反思,反思我们得出的规律能否改变?可否添加或精简?

分组探究结果如下:

分组:我们组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了适当的简化

①当u>v时,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f,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u

分组2:我们组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像的特点、性质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物距必定有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如:当u>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

二、课后教师反思

1 由于初二学生接触物理不久,对世界的认知大多还处于感性状态,因此我设计了几个小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接下去的实验教学打好了基础。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必然会浮于表面,因此可以在课后继续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实验教学成果,也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举多得。

2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物理知识点,很多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成像规律,但是却不能够根据成像原理对具体的习题和实验进行分析和操作。在后续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在掌握基本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有效性;实践

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实有效教学,就要结合物理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怎样建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物理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

二、改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是物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公式、抽象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无从下手。例如,热学中的分子、力学中的密度、压强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的层次较低,难以把物理课堂的学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当好引导的角色,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中,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唯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工具:凸透镜、光屏、F 型发光二极管、蜡烛、火柴、光具座、双面胶等。

实验步骤:

①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把光屏和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两边,充分使蜡烛的火焰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点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②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上,再点燃蜡烛,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③进行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较为清晰的蜡烛的成像为止,然后,记录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的距离、具体成像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等;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的一端靠近一部分,重复(3)的步骤,并做好记录;

⑤再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的一端靠近一部分,观察具体的成像在哪?成像是怎么样的?实验总结:

第一,如果物体成像是实相时:物体越是靠近凸透镜,其所成实相越大,并且物体和成像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物近像远像变大)。如果物体成像是虚像时:物体越是远离凸透镜,其所成虚像越大,并且物体和成像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物近像远像变大)。

第二,如果物体成像是实像时:①当u>v 时,等价于u>2f f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绝不可以越俎代庖。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灵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课堂教学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疑会在一些问题上对结果产生分歧,善于把握课堂的教师,会将这些分歧转化成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因为在这种分歧下教会学生新的东西,会为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所以,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为题,老师应该好好加以利用。孔子曾说:“多闻阙疑,多闻缺始。”即主张广闻质疑。正所谓疑是知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以“培养青少年‘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品质”为目标,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教师在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实际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一些有效的探究活动。最后,根据学生发表的意见先对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此知识。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热爱。同时形成丰富的物理思维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五、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想要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建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进而转变传统的物理教育教学的教育理念,对所教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万满.新课标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探究[J].教育界,2013,22(32):69-73.

第8篇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师生互动;发现问题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前提下,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互动模式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这一基本理念,有助于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互动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感知教材,发现问题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不久,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物理还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管有时教师很期待与学生互动,然而学生却无话可说,不愿意被提问。一方面,这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新学科,物理学习经验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长期被桎梏于灌输式教育模式之下,他们不习惯向教师发问,以上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课堂师生互动质量,还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师生互动质量,教师应当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感知教材。例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课教学中,笔者先要求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请他们谈一谈有什么发现。学生纷纷拿出凸透镜观察起来,他们很快发现同一个凸透镜可以成不同的像。趁此时机,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凸透镜可以成什么样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马上热烈讨论起来,不停地向笔者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互动氛围达到了。

二、探究疑难,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学生面临的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面已经提到过,初中生物理学习经验毕竟有限,为了确保互动质量,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展开探究。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几人小组,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疑难问题。合作交流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记录在册,以便稍后向教师进行提问,同时便于课后回顾与总结。针对学生合作交流中提出的问题、建议与看法,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将其中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投影设备呈现给学生(板书也可以),全班学生再就这些问题进行大范围的交流探讨。教师也可以请每一小组的代表上讲台讲解本组合作交流成果,其余小组学生对讲解进行补充,直到问题真正解决为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得出具有研究意义的成果,教师要适当提示点拨;如果学生合作交流效率低下,教师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源头。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还要进行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

三、反馈矫正,巩固拓展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物理问题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教师应当在此时安排巩固拓展,结合学生发现问题阶段暴露的疑难之处、解决问题阶段出现的失误进行有效归纳,以免学生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在获得有效教学反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结束之后,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粗心大意,对于像距、物距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此方面的认识,笔者布置了相应练习题(节选):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减小,像增大C.像距减小,像减小D.像距增大,像减小2.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通过完成相应习题,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训练效果非常好。与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和填鸭式教育模式相比,互动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空间,全面发挥互动教学对于增强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

作者:任凡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苏嘴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111-01

凸透镜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实验器材。初中学习的凸透镜焦距测量方法是平行光聚焦法和一倍焦距成像法。本文介绍了将自准直法作为初中生拓展学习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一、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测量方法及比较

1.初中物理的平行光聚焦法:使平行光束(太阳光或人造平行光束)平行于凸透镜主轴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放一光屏,使光屏与透镜主轴垂直,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透镜光心到光屏的距离即为焦距。此法不够精确,适用于估测,原因是光屏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得到的光斑都很小、很亮,肉眼很难确定哪个是最小、最亮的光斑。

2.初中物理的等大实像法: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光屏上可以接收到倒立、等大、清晰的实像。将光源与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调节三者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为止。此时物距与像距应该大致相等,测出物距u和像距v,据成像规律有u=2f=v,可求出焦距f。此方法也不够精确,原因仍是肉眼很难确定光屏在哪个位置接到的像最清晰,以及光心位置不易找准,此时像距v不能测准。

高中物理又介绍了三种方法:

1.公式法(一次成像法):用实物作为光源,其发出的光线经会聚透镜后,在一定条件下成实像,可用白屏接取实像加以观察,通过测定物距u和像距v,利用

即可算出f ′。实验中,借助光屏上所成的实像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计算出透镜的焦距。理论上,当物距一定时,透镜成像清晰的位置只有一个,但由于人眼的分辨率较低,光屏在一段区间内移动时,像看上去都很清晰似的,真正成像的位置难以判断,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2.共轭法(二次成像法):如图1所示,当物体与白屏的距离大于四倍焦距时,保持其相对位置不变,则凸透镜置于物体与白屏之间,可以找到两个位置,在白屏上都能看到清晰的像。透镜两位置之间距离的绝对值为d,运用物像的共轭对称性质

测出d和l,就可以算出f ′。这种方法中不需要考虑透镜本身的厚度,因此这种方法测出的焦距一般较为准确。但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像的清晰程度不易把握,因此,要测量准确还需准确找到最清晰的像。

3.自准直法(平面镜辅助法):如图2所示,如果目的物AB在透镜的焦点上,则穿过透镜的光成平行光,平行光经平面反射后仍是平行光,再穿过透镜后所成的像与目的物重合。如果镜面不完全与平行光垂直(亦即穿过透镜的平行光与镜面法线夹角小),在A的近旁成像B′A′,此时目的物与透镜间的距离就是该透镜的焦距。

但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的物AB经透镜后表面反射也能形成等大且倒立的实像,如图3所示,此时物距和像距都小于透镜焦距。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到这个像的影响导致测量误差。

综合初、高中的五种测量方法可见,初中介绍的平行光汇聚法和等大成实像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为粗略测量,精确度不高。

高中的三种测量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理论上,当物距一定时,透镜成像清晰的位置只有一个,但由于人眼的分辨率较低,光屏在一段区间内移动时,像看上去都很清晰,使得真正成像的位置难以判断,造成较大的误差。但是就测量原理来看,自准直法的原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简单,且逻辑不是太复杂,适合初中生学习。

二、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焦距在初中的引入

由自准直法存在的问题发现,正确辨别哪个是要观察的像是实验的关键。在图2与图3中,像对于物都是等大倒立的实像,若将平面镜取走后像没有消失,说明物光没有经过平面镜反射,而是透镜后表面对物光反射所形成的像。因为透镜的前表面对于物相当于凸面镜,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此物光的反射不能成实像;只有透镜的后表面,对于物相当于凹面镜,由凹面镜的成像规律,对此,经透镜折射所形成的物光进行反射可以成实像,该反射光再次经过透镜折射形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其像距小于焦距。反之,若将平面镜取走,如果像消失,此像即为所求的像,测出这时的物距就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具体实验方法:①用平行光汇聚法粗测待测凸透镜的焦距;②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将照明光源、物屏、待测透镜和平面镜放在光具座导轨上,调节各光学原件的光轴,使各光学原件等高、共轴;③移动透镜L并适当调节平面镜的方位,可看到物屏上出现倒立的清晰的像;④取下平面境,观察像是否消失:如果像不消失,证明此像不是经平面镜反射所成的像,将平面镜安装好,重新找等大倒立清晰的实像;如果像消失,测出物屏及透镜的位置,二者之差即为透镜的焦距,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三、初中引入自准直法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为了分析引入效果,选取八年级学生进行自准直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教学。

授课过程:①复习相关知识点: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及光的可逆性、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反射及凸透镜的特点;②做一做:作出图4的光路图,图中光源AB位于凸透镜L的焦点f处,M为平面镜;③探究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第一,提出问题: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之前介绍过的两种实验都存在较大误差,根据上面我们作出的光路图,尝试设计测量焦距的新方法。第二,猜想:焦距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凸透镜能使平行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点叫焦点,因此焦距的测量重点在于找到焦点。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当光源AB恰好位于凸透镜L的焦点时,光源上任意一点发出的光(以A点为例)经L折射后均为平行光,这束光入射到平面镜M,经M反射后仍为平行光,而且反射光与主光轴的夹角和入射光与主光轴的夹角是相同的。因此,经平面镜M反射的平行光,再次经透镜L折射后不仅会汇聚于光源一侧过焦点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上而成像,而且像点和物点与主光轴必是对称的,如图2。那么,在不知道凸透镜焦距的情况下,移动透镜L并适当调节平面镜的位置,如果在物屏上可以找到一个等大倒立并清晰的像的话,就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第三,实验设计:用平行光汇聚法粗测待测凸透镜的焦距;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将照明光源、物屏、待测透镜和平面镜放在光具座导轨上,调节各光学原件的光轴,使各光学原件等高、共轴;移动透镜L并适当调节平面镜的方位,可看到物屏上出现倒立的清晰的像。测出物屏及透镜的位置,二者之差即为透镜的焦距,重复几次取平均值。第四,实验并完善实验设计: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多次实验后发现有两组数据出现较大误差。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光会不会在透镜表面就发生了反射,并没有经过透镜折射后再经平面镜反射呢?如果会,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误差呢?解决方案是:用平行光汇聚法粗测待测凸透镜的焦距;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将照明光源、物屏、待测透镜和平面镜放在光具座导轨上,调节各光学原件的光轴,使各光学原件等高、共轴;移动透镜L并适当调节平面镜的方位,可看到物屏上出现倒立的清晰的像;取下平面境,观察像是否消失。如果像不消失,证明此像不是经平面镜反射所成的像,将平面镜安装好,重新寻找等大倒立清晰的实像;如果像消失,测出物屏及透镜的位置,二者之差即为透镜的焦距,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光路图的作图;在之后焦距测量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第11篇

一、搞好前阶段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整个光学部分,教育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将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的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新教材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再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该用烛焰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焰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能建立起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或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的,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的概念。本节通过着重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知识点。

二、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习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所以应做好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的预备实验。教师最好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使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环环相扣,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研究过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如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对新问题的探究情境中。“如何观察虚像?”既复习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也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扫清了障碍。“实验中,你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什么数据?”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数据。

四、巧妙利用凸透镜成像时的光路图

第12篇

[关键词]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四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分析数据的技术工具。

方法一:用电脑中的Excel软件分析,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从屏幕上看到的仍然是数据信号,分析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得不出结论。

方法二:用贴图片法展示成像规律。课前,教师准备下列教具,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好凸透镜符号,画出主光轴,用1∶2的比例尺在主光轴上标出刻度线,标出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目的是增大可见度。用不干胶纸制作表示物体和实像的小图片,小图片形状是:,每种形状的图片多做几个。当成缩小像时,用大表示物体,小表示像。当物体成放大实像时,用小表示物体,用大表示像。成等大像时,用表示物体,用表示像。在课堂上最后分析数据时使用这些小图片,根据成实像的三种现象,让学生根据物距、像距把小图片粘贴到白纸主光轴上,每种现象白纸上粘贴的图片数不超过十个为宜。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纸上小图片的分布,学生就能方便地说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第13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

一、科学分组,实现课堂学习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科学地安排学习小组是必要的前提,各个小组的成员可以依据学生的成绩、能力的相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相似等方面进行组合,由此增加小组中成员的多样性,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各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对于各个成员承担的任务要进行适当更换,让各成员能够有机会担任不同角色来尝试,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选拔组长也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关系着合作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确立智力水平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发言,表现欲望强的学生来担任。

二、把握时机,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1.知识难度产生困惑进行合作学习

《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教学内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可以先分析出凸透镜的成像可能同凸透镜的位置有关,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解决有关仪器的安装和位置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会讨论仪器的摆放、物距的大小等方面的问题,探讨成像的原因。像这样通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际操作,相互之间讨论交流,能够解决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位置来实现成像的问题。

2.知识方法多样易变进行合作学习

在教学电路故障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先出示两个灯泡串联的电路。当开关进行闭合时,却发现这两个灯泡都不亮,而且安培的表示数是零。问题提出后,学生能够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出电路是断路,但是故障的存在以及排除故障这样的问题的提出,更适合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由此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处理信息。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之间进行共同探讨,学生自行演示解决问题的相关实验,活跃学生的思维,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体现课程新理念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下,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还有待更加深入,在教学中边实践、边反思,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合作学习方法,和学生共同成长。

第14篇

(1)教师可以利用一块板展示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和卷尺等,让学生观察每一种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测量范围等,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教师以动画形式展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引领学生用刻度尺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书本厚度、测量铅笔长度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长度的认识,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教师在双板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和针对性习题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和练习,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通过电子双板的应用,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直观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师的讲解和电子双板的展示上,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电子双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试验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的最直接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物理演示方法主要是教师演示示范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演示,两者存在诸如师生沟通交流不足或者教师指导分身乏术等问题,而电子双板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从而更好地体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以“生活中的透镜”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双板,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特点,并学会制造简单的透镜,理解和记忆其中的物理原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见到应用透镜的一些实例,如游人利用照相机进行摄影、教师利用投影仪教学、老人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等,并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透镜的事例以及它们成像的原理;然后,教师再利用PPT展示不同照相机的构造,并讲解其功能和原理,让学生依据展示和讲解,自己制造简单的照相机;紧接着,教师用一块板演示学生所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成像效果,另一块板以Flash形式,通过变换物距和像距,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变化和思考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制造简易的投影仪和放大镜;最后,教师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演示所总结归纳的透镜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记忆,将教学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电子双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会到实验操作和知识探究所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让教师在引导学生操作和思考的同时,增强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多方面和多层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第15篇

一、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打开探究物理世界之门

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更有意义。这就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教师可以先根据该实验提出几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器材的成像情况,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设备的成像物件都是凸透镜,紧接着提出问题: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有时放大、有时缩小、有时正立、有时倒立,那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究竟怎样呢?第二步,给提供学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器材包括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火柴等。然后提出问题:如何有效地摆放这些器材,才能在光屏中心呈现出蜡烛火焰的像?第三步,先让学生试着进行实验操作,然后由教师进行有效的示范,并提出具体的问题: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通过这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进行合理的补充。

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挖掘学生的潜能

大胆想象是学生创新的开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包括在实验之前对实验现象的猜想、实验现象发生后对实验结论的猜想等。

如在实验“探究冰、烛蜡的融化特点”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场景,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试管、烧杯、酒精灯等器材设计课堂小实验,将试管放入烧杯中,试管和烧杯中装有冰块,在酒精灯上对烧杯进行加热。在烧杯中冰块没有完全融化时,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试管中的冰块是否会融化?大部分学生说冰块会融化,而实验的结果却是试管中的冰块在烧杯中还存在,冰块并没有融化。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想,并且对照实验结果,能够让学生将晶体的融化特点这一知识点牢记,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勇气。

三、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进行实验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跟着做,甚至一些教师不给学生预留动手操作的时间。而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讲究手与脑的结合,不仅强调物理理论知识,更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如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的实验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回忆,回忆串联电路的特点,同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怎样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都需要什么样的器材,具体的实验思路是什么等。

教师为学生提供电池、电压表、导线等设备,让学生通过串联电池研究电压的关系。在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提出猜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出U=U1=U2的猜想,学生在利用两节电池串联测电压时,测得总电压确实是两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但是采用四节电池进行实验,得出的结果却是两个分电压之和大于总电压。这种与猜想不同的实验结果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时老师适时的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分电压之和不等于总电压的情况呢?然后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最终,学生会发现,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是正确的,当仪表量程改变时,实验结果的误差也会变大。

四、边学边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有本质的不同,探究性实验是演示实验教学方法的延伸,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然而,无论是演示实验教学方法,还是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演示实验虽然能够让学生从感官上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解,但是学生缺少亲自动手的体验;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虽然让学生获得了充足的操作体验,但是由于初中物理教学课时有限,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在没有掌握相关理论的情况下进行实践,很难保证教学的效果。

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循序渐进地掌握,同时利用探究性实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进行验证性实验“真空不能传声”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知道了真空不能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为了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可以让学生提出设想,运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将对实验理论的验证转化为对实验过程的探究。学生利用玻璃瓶、抽气筒等设备,先将手机放入玻璃瓶中,然后将其密封,拨通手机可以听见声音,然后利用抽气筒向外抽气,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小,从而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除此之外,在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