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家庭的看法和感受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重点:
1、弄清楚“我”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懂得一些尊敬父母长辈的礼节。
教学难点:
如何自主建构出对家庭结构认识的学习过程是个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什么是家庭,知道大家庭的成员,初步弄懂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在调查中,感受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揭趣导入。
1、鸟窝2、蜂巢3、熊钻树洞4、山洞中的老虎(窝、巢、穴、洞)
(结:这些都是动物、昆虫的家)
2、小动物有自己的家,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揭题:家庭)
3、说说你的家有哪些成员组成。
设计理念:通过电脑动画设计昆虫、小动物们的“窝、巢、穴、洞”等,揭示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家是大家出生和生活的场所,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密的地方。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家庭。而“你的家有哪些成员组成”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课前调查工作开展如何,以便他们在完成下一个环节“家庭树”时能更顺利。
二、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课件出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设计成房子形)
2、学生人手一张与课件中展示的房子形大树一样的彩纸。
3、请你动手在树上的空格处填上全家人的称谓。
讨论:①该从何处入手填?
②交流。
B.从下往上填(为什么)
b.从上往下填(为什么)
小结:应从下往上填,树从根长起,我们家先有谁呢?
4、学生动手填家庭树。
5、把学生动手填的内容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①交流。
②评价。
设计理念:这部分我们把它设计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大树设计成房子形状,引导学生将全家人(含主要亲戚)的名字或称谓有序地写在大树上。而对于长幼序列的问题,就用提示语以及树上的空格予以提示。通过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家庭树”的画面中整体感知大家庭的全部成员。同时,电脑课件的生动、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综合和想象能力。
三、向你说说我的家。
1、每位同学展示自己的调查表及全家福照片。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①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带的全家福照片。
②分别向大家介绍家庭成员的称谓、兴趣爱好和你们之间的趣事。
设计理念:这部分设计了一张小调查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调查家人的姓名、称谓、兴趣、爱好及其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简况。特别是“你们之间的趣事”这块,旨在让学生在调查中,感受家庭、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得到亲情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言,这语言只能培养伪君子。”
四、课外拓展。
爸爸妈妈齐参与,一起练习,说说家人之间的称谓。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思品学科的教学必须与生活想联系。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家长一齐参与,让学生由课堂抽象的概念延伸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回到自己的家庭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有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固定家庭关系的概念。
2、懂得一些尊敬父母长辈的礼节。
教学过程:
一、抢答擂台赛。(分四大组进行)
1、课件展示必答题。(为选择题形式)
2、课件展示抢答题。
3、上两轮的比赛的1、2名和3、4名进行冠亚军决赛和三、四名比赛。
①A组VsB组(轮换角色提问,可选择放弃)
②C组VsD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设计理念:这部分提供了一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选择题,组织学生进行抢答比赛。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参予热情,巩固了他们对称谓的认识。同时,还让学生进行反问思维,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考伙伴,反向思维问题的提出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二、画画家庭关系图。
1、课件展示家庭关系图。
2、学生填中的家庭关系图。
3、展示。(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增删图中的小房子和小人)
4、讨论: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你是第几代?
设计理念:这部分是在学生初步弄懂“我”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实际,将头脑里的家人关系概念再用形象的方式描述出来,把家庭成员之间抽象的关系转换成形象的图示。前面的抢答题是“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表露;现在的画是静,是学生自己低头思考的描述。动和静的交替,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三、我们应该这样做!
1、课件出示两句古训。(齐读、背背)
2、议一议自己对这两句古训的看法、理解。
3、聊一聊自己所知道的尊敬长辈的礼节。
4、出示四幅场景:
a.上学前与家长告别。
b.就餐前,餐桌上。
c.妈妈下班了。
d.奶奶生病了。
5、学生认领场景,组合起来表演上述场景。
6、评一评他们的表演,归纳他们的表演中告诉我们孝敬长辈应做到一些什么?
7、请平时这么做的学生谈谈自己这么做后的感受,以及长辈们的反应。
设计理念:出示两句古训,内容朴实,文字浅显简练,琅琅上口,能给学生以中华传统美德的启发,再通过演一演、讲一讲,深化了学生的认识,符合课程标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从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来生成教育主题。通过表演,让学生演一演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在演中体验、演中反思、演中感悟。再通过自己谈做后的体验,长辈的反映,对儿童起到了一种感召作用。显然,这种演演自己孩子自己的生活,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价值。
四、美术欣赏。
1、录音故事《生日》。
关键词:家庭动力 大学新生 适应 研究
引言
随着大学新生离开家庭进入到大学生活学习中,源于家庭和自身原因都会让大学新生产生一些适应问题,产生适应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或者家庭动力等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子女进入大学,家庭会相应的增加其自主性,而且和母亲的情感交流远远多于父亲的情感交流,会明显的显示出一些行为适应问题,而且有些父母的愿望也会让大学新生的适应情况受到影响。。
一、 家庭动力的相关研究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西方心理学家就已经开始着手于大学生在校适应情况的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深入的进行了探讨。研究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大学生的自我期望、对家庭和父母的依恋、与父母的分离、人格特征等方面。而我国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起步就比较晚,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发现,在这一领域中我国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大部分的研究还是处于对现象学描述的阶段,还是缺少实证的研究,同时大多数都是对大学新生和人格关系的研究。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家庭,所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和其所生活的家庭功能状态存在着密切联系。据相关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家庭是一个整体进行运作的,它的外在特征及其内部动力都是源自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家庭作为超越个体范围的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组织或机构,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但也是一种动力系统,虽然进行家庭系统的解释有些困难,在评定描述家庭的研究方向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对家庭动力的研究来对其家庭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另外一类则是利用家庭功能对家庭系统进行解释。家庭动力的定义是其成员互相作用的独特方式。不同家庭理论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家庭动力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不良家庭互动模式中很容易诱导大学新生心理病理的产生,所以说家庭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和其所生活的家庭功能状态存在着密切联系。
二、家庭动力与大学新生适应关系的分析
1.家庭动力学特征
据相关研究表明,文史类的家庭气氛的维度以及系统的逻辑评分和理工类的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过在个性化与疾病观念维度上却没有明显性的差异,文史类的学生主要是处在沉闷且有些敌对的家庭气氛中,在系统逻辑上,文史类的学生家庭判断价值就比较倾向于“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逻辑方面。在家庭动力四个维度分数值中显示,非独生子女的分数平均高于独生子女,但是该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近几年来,有关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在行为和心理等相关方面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的研究在逐年增长,但是其理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类认为,两者没有差异,另外一类则认为,两者无论是在家庭结构还是培养方式上都存在着特殊性,因而两者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疾病观念是指家庭各个成员对疾病过程自我责任的看法,这类维度的得分越低,就表明患者将疾病健康和患病越多得和自身的责任以及主观相联系在一起。相关研究表明,在疾病观念的维度中,城乡差异是存在的。此外,通过相关数据表明,疾病观念的维度的存在还是由家庭经济条件和大学新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的差异所影响的,也可以认为,家庭经济条件和大学新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的差异正是城乡差异形成的中介因素。家庭经济好的大学新生比较倾向于将疾病健康和患病越多得和自身的责任以及主观相联系在一起,这种看法是可以增强大学新生的社会和心理层面上的努力,帮助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动机和拥有相应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对事物过程的自我责任看法是能有利于大学新生在面对事情的处理时,将无能为力主动的转变为有所作为,就直接帮助大学新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增加自身的努力程度,进而让新生成功的机会更多。而新生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就影响着新生对事物、疾病健康的看法,家庭文化水平较低的新生会因为欠缺相应知识理论和缺乏对事物的真实认识,让学生在面临一些事情的时候,自身会感到无能和无助,没有努力的倾向,仅仅是等待事物顺应天意的发展。
2.大学生适应问题
大学新生在学校适应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学新生中女生的适应能力强于男生。大学新生适应的通体情况就是指大学新生在新的校园环境、情绪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实际适应状况。这就表明女生在情感上的认可较高,同时新环境的接纳速度也比较快,这些有可能是因为女生在遇见新环境的情况下,都会采取很多方法来获取情感上的支持。此外在新环境中相较于男生,女生会感觉更惬意和舒适,同时因为女生独立意识相对于男生来说较弱,对环境情感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在情感上女生认可和接纳新环境的速度快于男生。
因为家庭的文化水平存在千差万别的差异,所以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也存在不同的差别,而且有些父母会将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和愿望加诸在子女身上,增加了大学新生入学的心理压力,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历更高的母亲对子女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加强了自己子女的管教,让入学新生感到巨大的压力,进而让新生产生反感心理,反而不利于大学新生的适应。而且对于在外地读书的大学新生来说,他们比生源地学生更加远离自己的家庭,从应急方面来看,完全脱离家庭的新生受到的应激程度远远大于生源地学生,这也是影响新生适应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这也是新生产生适应问题的差异。
有些家庭中,父母不鼓励子女公开和直接的进行自身感受的表达,甚至是压抑自身的内心感受的表达,让家庭的氛围过度沉闷,影响新生对职业方面的探索以及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目标,造成学生专业决策比较困难。而有些家庭则是主张民主和融洽的家庭氛围,提倡子女积极表达自己感受和与他人的交流,这一类的新生具有更多的自信,也能更好的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并且一旦决定好自身的专业目标后,会更好的做出表现,积极适应新环境。但总体来说,当自己的子女离开家庭进入大学以后,新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主性。虽然分离过程会对家庭和新生造成影响,还需要进行相互的调整。当新生在学校遇见应激的时候,父母还是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的对象,尤其是母亲。家庭内部冲突较多的大学新生,在适应学校中在同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其家庭模式中,很容易让子女产生胆怯和敏感的心理,交往中过于注重自己言行,过于拘谨,让其在新环境中很难的顺利进行交往。
三、结束语
即使学生远离家庭在外学习,家庭动力还是会影响着学生的适应,所以学校应该适量的对学生的适应进行干扰,尤其是从家庭动力入手,帮助大学新生更快的进入到大学生活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惠,赵旭东,陈增堂,姚玉红,廖一鸣,刘翠莲,殷芳,鲍立宪,李春波. 家庭动力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02:133-137.
[2]安芹,李旭珊.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10:796-800.
[3]赵莉莉,肖丽娟. 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J]. 林区教学,2011,08:20-21.
[4]王璐. 大学新生环境适应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这让我想起一次自己的咨询经历。
那是一场家庭治疗的讲座,我要通过现场扮演雕塑的方式,让学员把家庭中的情感关系表现出来。这时候一个学员举手,希望我能给她的家庭做一个雕塑。一般说来,在尚未预热的情况下,学员间还是很陌生的,此时不会有人愿意展露家庭关系。所以,她的热切多少让我有点儿惊讶。
这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个子不高,衣着活泼,给人很有精力的感觉。而跟她一起默默走上台来的是她的丈夫,身着灰色休闲西服,一表人才,面带微笑――他们是一个结婚几年但还没有孩子的家庭。
我们的雕塑开始了,女士可以邀请在座学员来扮演家庭图里的成员,只要她觉得他(她)的感觉很像要扮演的那个人。于是,女士开始挑选了:首先是她自己的扮演者,一个同样干练的女士,姿势是蹲在家庭的一个角落里,抬着手,仰着头,做出指责的姿势。然后,她的父母和姐姐也都有了扮演者,他们都围绕着她,集中在那个角落附近。她的丈夫则背对着这个角落,和她的公公婆婆围成了另一个三角形,默默对峙着。
雕塑已经完成,我们开始对家庭成员逐个访谈。
女士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清高孤傲,对家事从不过问,几十年里很少对妻子说上几句贴心话。而女士的母亲则默默忍受,将所有的精力与爱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这位女士走到“母亲”面前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许久,她才用颤抖的声音对“母亲”说:“您这辈子真的太不容易了,对父亲那么好,但他却很少关心你。”说着,她紧紧地拥抱了“母亲”……
后来,女士又走到公婆面前,她指责公公只会喝酒,在家里表现得自私冷漠,对别人从来都是不管不顾。而当她走到婆婆面前时,她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几乎用咆哮的语气告诉面前这个“恶婆婆”:“你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凭什么处处挑剔我?”――显然,这是她藏在心底许久的话。
最后,这位女士面对着的是她的“丈夫”。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丝毫感受不到你的爱。”
她告诉他,自己在家里备受压迫,常常无端遭到婆婆的指责,但丈夫却从来没有问过她是否委屈,更别提为她说句话。她告诉他,自己常常在夜里偷偷哭泣,有一次实在太过压抑,甚至用刀划伤了自己,而他却一无所知。她还告诉他,她很希望像恋爱时那样,能够听到他的甜言蜜语,感受到他的温柔呵护……
真正的丈夫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在现场所做的一切,看到妻子流泪时,他抽出纸巾递了过去。他的眼神里满是包容、支持和默默的爱,但是,从头到尾他却一句话也没说。
显然,这种“沉默的爱”是他们三个家庭的男人共同的表达方式:女士的父亲从来不表现出对妻子的关怀,女士的公公对妻子也是冷漠木然的,而女士的丈夫更是深沉缄默,让她几乎感受不到一丁点儿爱。
幼儿教育是由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共同协作完成的,这三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组成了教育的整体。而家庭教育是这个整体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不相一致,双方的力量就无以成为一种合力,甚至可能相互抵消。因此,幼儿园必须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而在家长工作的多种形式中,家庭访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情感纽带,是家长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种家访形式较为有效:
1.新生家访
对于将要入园的幼儿,我们需要提前进行家访,了解一下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询问一下孩子的性格与爱好,在接触中投其所好,让他喜欢你、亲近你,消除入园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在家访时,还要随时做好记录,如: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身体特殊疾病、哪方面需要个别照顾、最喜欢什么、最害怕什么等等,以便在幼儿入园后,教师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引导和照料,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当幼儿入园后,我们还应定期进行家访,了解新生的适应情况:是否喜欢上幼儿园、有无不习惯之处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借以建立师生情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2.常规性家访
常规性家访是对每个家庭的定期访问。针对班级里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在家中的表现、最近情绪变化等问题,通过家访的形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家长由此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从而信任、理解和支持老师。这种形式的家访一般在学期初与学期末时进行效果较好。
3.情感性家访
情感性家访是为了表达对孩子及家长的情感并进一步建立情感而进行的访问。这种访问是因人因事而进行的不定期访问。如:对生病的孩子或家长前去探望、给过生日的孩子进行庆祝、给缺损型家庭的孩子送去节日问候等。
我班浩浩小朋友的妈妈看见老师总是不愿说话。有一天,当我得知浩浩妈妈生病了,特意在下班后去探望了她,浩浩妈妈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了。从此,浩浩妈妈见了老师亲近多了,话也多了,也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了。因此我认为,情感性家访是促进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情感建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4.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重点性家访是对个性特殊的幼儿或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家长进行的访问。这种家访主要是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情况,商讨教育措施。
我们班有个叫一凡的孩子,生性调皮好动,上课总是东张西望、坐不住,并且喜欢攻击其他小朋友。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家访计划,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同商量教育方法,决定采取多表扬、少批评,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家访也让孩子感受到:虽然自己很调皮、不听话,但是老师还是喜欢他的。做错事后老师和爸爸妈妈批评教育他是为了让他更棒。同时帮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鼓励他取得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帮助,孩子真的进步特别大。
5.延续巩固工作
根据制定的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性格特点,设计好家访的内容,预先通知家长,约定时间。我们不怕天冷雨淋,自始至终没叫一声苦,没说一句怨言,按照园里的部署,认真完成了任务。家访时我们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简洁明了,认真做好家访记录。
〔关键词〕系统家庭治疗;中小学;心理咨询;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6-0016-04
系统家庭治疗(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技术,70年代系统家庭治疗传到德国。20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和Fritz B.Simon博士与我国学者赵旭东等以连续培训班的方式将系统家庭治疗“移植”到了中国[1]。目前,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国临床心理咨询中应用较广,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则较少应用。而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和家庭因素分不开的,要处理好学生的这些问题,就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时候,需要利用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从学生的家庭系统着手,通过改善其不良的家庭功能,引起学生自身的改变。
一、系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家庭治疗的理念
系统家庭治疗是以整体观或系统观为指导,利用一切可以产生信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通过家庭会谈和布置家庭作业,对家庭中的人际系统进行干预,以改变家庭中的不良互动模式,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心理治疗活动。系统家庭治疗者认为,家庭不是由个体简单相加而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家庭以外的大系统,制约着个人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问题不全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系统家庭治疗就是通过一些技术以引起家庭系统的变化,从而使家庭中的单个成员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
系统家庭治疗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疗性会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准确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二是在会谈之后安排家庭作业,为家庭制作巧妙而适宜的家庭作业是系统家庭治疗中重要的一环[2]。
1.会谈中提问的技术
(1)循环提问: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轮流表达出他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看法。
(2)前馈提问:这是一种未来取向的提问,刺激家庭构想未来的计划。
(3)差异性提问:澄清某位家庭成员在有症状和无症状时,在时、空、人、事等情境方面有何差异,以启示当事人症状的出现是有条件性的。
(4)假设性提问:基于对家庭背景的了解,治疗师从多个角度提出有时是出乎家庭意料的疑问。假设性提问是让来访者及家庭从多种角度“照镜子”,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5)积极赋义:从积极的方面对当前问题重新进行描述,重新定义家庭困境,以传达一个信息:情境是相对的,是可以改变的。
(6)去诊断:解除病态标签,解除病人角色。从语言学叙事动词的角度看,相当于把“我的神经很衰弱”改变成“我懒得动脑子”暗示来访者对症状具有影响力。
2.布置家庭作业
(1)单、双日作业:建议家庭某成员在星期一、三、五(单日)和星期二、四、六(双日)做出截然相反的行为,以使其领悟,并选择进步的方向。
(2)记秘密红账:有些家庭习惯于翻旧账,系统治疗师戏称为“记黑账”“说坏话”。治疗师要求家庭成员对有某种症状的家庭成员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进行秘密记录,不准记录坏表现和症状,从而将家庭的注意力引向积极的地方。
(3)角色互换:让家庭成员定时或因事而定,交换在家中的角色,最好具体到当前有关的情境和事务中。
(4)绘画练习: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心理活动。
(5)水枪射击或弹橡皮筋:以善意、戏谑的方式,直接对不合意行为或关系进行干预。意义并不在于实际上做不做,而是在观念层面上给予冲击。
二、系统家庭治疗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需要
系统家庭治疗自传到中国以来,我国的一些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开始用这种治疗处理一些临床问题,如治疗一些有情感、神经症、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品行障碍等问题的来访者,取得较好的效果。从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在临床应用中,系统家庭治疗对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有较广的适应症,尤其是对12岁左右的少年[3]。而这一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生活的场所就是家庭和学校,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那么势必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提高,系统家庭治疗能为家校联合矫正学生的问题提供契机。
(一)系统家庭治疗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中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或逃学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问题行为、意志障碍、依赖心理等,而这些心理问题是与学生所在家庭的家庭成员、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冲突等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学校教师在面对学生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从学生单方面来解决问题,效果大都不尽人意。系统家庭治疗不仅能让学生和家长面对面地、冷静地相处,增进彼此的沟通,共同面对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以往不良的家庭系统和家庭氛围,让学生更理解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二)系统家庭治疗符合家校合作的需要
抚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每个学校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家校合作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模式,即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系统家庭治疗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找出家庭中矛盾的焦点,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使学校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三)系统家庭治疗符合个体心理问题矫正的需要
系统家庭治疗与传统的学校心理咨询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咨询室中不再是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还包括来访者家庭里的多位成员。以往学校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常常是单独进行个案辅导,效果并不理想。系统家庭疗法就是让学校能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性质,得到整个家庭成员的配合,从而联合整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学生的辅导中,为学生营造适应其改变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使辅导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系统家庭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的过程
(一)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接触阶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也正是与系统家庭治疗理念相契合的。因此,系统家庭治疗在学校应用的首要任务是沟通两个系统,即学校系统和家庭系统。当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家庭档案,班主任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当学校发现有学生的表现异于平常或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时,学校要主动与家庭取得联系,向家长介绍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及这些问题与表现同家庭的关系,让学校和家庭连接起来,共同面对学生的问题。
(二)辅导教师应用系统家庭治疗提问技术,澄清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
学校和班主任在发现有学生出现某方面的问题时,与心理教师沟通是否需要学生家庭的介入,如果需要,班主任要与家长约定好到校咨询的时间,并将其转交给心理教师,使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加以干预。
辅导教师请学生家庭的每位成员都要到场,与家庭成员建立起互信的咨询关系后,通过使用会谈中的一些提问技术,与每一位家庭成员接触,了解其交往方式、家庭的规则和家庭的不和谐之处,等等。在会谈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认识到自己对家庭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和责任,同时鼓励每一位家庭成员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三)布置家庭作业,建立新的规则和方式
每次会谈后的家庭作业是系统家庭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让家庭成员去体验和感受之后,才会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想法和困惑。因此,随着家庭原有的交互作用方式、成员的角色和模糊的规则被否定,需要建立起新的规则和新的方式,这些新的规则和方式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个家庭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师要鼓励家庭成员忍受不适,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四)评价系统家庭治疗的效果
系统家庭治疗一般进行2~10次,间隔4~6周,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下一次会谈时,要了解家庭系统发生的变化,将家庭系统的注意导向积极方面。如果有进步则制订长期教育计划,巩固现有成果,如果效果不明显就应重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所在。
四、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案例
(一)个案概况
小玉,女,17岁,高二,家中的独女,成绩很优异,长得非常漂亮。小玉在高一的时候迷恋上网聊,并开始网恋,每天上网聊天超过五个小时,并常常出去约会。据班主任反映,小玉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上课也不专心听讲,经常逃课。小玉的父亲一直禁止小玉与异往,得知女儿网恋后,父亲十分生气,加之女儿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父亲对女儿的管教变得更加严厉。小玉觉得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更加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找情感寄托。
(二)问题分析
小玉出现网恋、逃学、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是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有关的。父亲过于严厉和专制,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抑。而随着女儿青春期的到来,压抑心理慢慢变为叛逆心理,当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心灵满足时,就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满足。
(三)治疗目标
围绕小玉及父亲的表现,找出家庭规则和家庭沟通模式中的问题,恢复该家庭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重塑父女之间的沟通模式。
(四)介入系统家庭治疗
1.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
小玉高一的时候,学习成绩优异,人缘好,教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自从上了高二以后,班主任发现小玉的变化非常大,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脾气变得暴躁,还常常逃课。班主任多次找小玉谈话,希望帮助小玉,但是都没有效果。班主任与心理教师沟通后,决定让小玉的家庭走进学校,共同面对小玉的问题。班主任查看家庭的档案,与家长沟通约定咨询时间。
2.心理辅导教师的咨询过程
(1)建立互信的咨询关系
当家庭成员来到咨询室以后,辅导教师首先要积极而真诚地关注每一位家庭成员,与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建立起互信的咨询关系,排除其焦虑的情绪。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辅导教师要遵守系统家庭治疗的三个原则:建立假设、迂回提问、保持中立。会谈次数及家庭作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咨询过程:治疗性会谈与布置家庭作业
第一次会谈:辅导教师在了解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以后,提出了初步假设:女儿会出现网恋和学习成绩下滑等问题,是与父亲的教育理念和女儿青春期的到来有关系的,父女之间缺乏沟通,家庭系统中的人际交流模式不良。
第一步:澄清家庭中的问题,把握以往家庭中对孩子的应对方式。
例如:
循环提问女儿:“你觉得父亲对你上网是怎么看的?”
循环提问父亲:“你觉得女儿会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她妈妈、爷爷、奶奶怎么看?”
通过循环提问得知,家庭中每个人对小玉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如小玉认为自己很正常,父亲则认为女儿非常不懂事,不好好学习就知道上网。
第二步:了解以往家庭人际交往模式
例如:
差异性提问女儿:“你以前没上网的时候,父亲是怎么对你的?”
假设性提问父亲:“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不过分严厉,允许女儿与同学适度交往,女儿是否更加快乐?”
差异性提问女儿:“如果从小你父亲对你漠不关心,你是否会学无所长而显得很平凡?”
通过类似以上的提问,让女儿和父亲都意识到以往自己对对方的态度和看法,父女之间非常缺乏沟通,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没有考虑到对方。
第三步:布置家庭作业
单双日作业:要求女儿星期一、三、五疯狂使用电脑,星期二、四、六不准使用电脑。父母在单日必须对小玉漠不关心,而双日关心体贴小玉。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小玉体验使用电脑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并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
第二次会谈:第二次会谈时隔一个月,这次会谈的目的在于了解小玉的变化和进步,继续将家庭系统的注意导向积极方面,少谈症状,使小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主动控制症状。
第一步:了解变化
例如:
循环提问女儿:“爸爸对你的态度有无改变?”
差异性提问父亲:“现在女儿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第二步:巩固进步
例如:
前馈提问父亲:“你希望未来你跟女儿的关系是怎样的?”
积极赋义(对父亲说):小玉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好,只是上网时间多了点,只要我们帮助她慢慢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鼓励她,她一定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第三步:布置家庭作业
记秘密红账:要求小玉自觉控制使用电脑的时间,原则上必须逐天减少上网时间而且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父母生活。父母对小玉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进行秘密记录。其目的在于当家庭中的成员出现不合意的行为(沉迷网络)后,其他成员由于焦虑、沮丧而对病态过分关注,以至不再注意其功能的良好方面。该技巧一方面促进其他成员重新分配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意在诱导来访者做出合意的行为,使之能有“立功受奖”的机会。
(3)效果评估
每一次会谈都要进行效果的评估,分析学生和家庭发生的变化与进步,并采用积极关注的技术将家庭成员的进步反馈给家庭。在所有咨询结束后,班主任或者心理教师要通过家访评估咨询的效果,并通过不断反馈和表扬的方式巩固所取得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旭东.系统家庭治疗中有关治疗关系的观点——附中德比较[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2).
[2]杨昆,赵旭东,汤宇,许秀峰.对18岁以下心理问题者进行系统家庭治疗的研究[J].云南医药,1999,20(3).
关键词:封建家族文化;长子文化;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06-02
一、传统文化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犹如血液一样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封建社会则是其形成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在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所谓家庭,有大有小,小者只有夫妻或加上他们的子女,大者则数代同堂,实际上是一个家族。传统的中国封建家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典型的价值取向是“家族至上,家外有家”。家族中家庭本位伦理精神,更加强调家庭的价值取向和权利,个体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其存在必须以家庭的发展为优先。这一规定对于家族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他排斥个人自由和创造性,对于个人个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孝文化与长子文化对个体的发展更多的是摧残,使个体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孝”被认为是血缘关系内晚辈对长辈的敬仰、遵从和侍奉。但在更多的时候“孝”被简单机械的规定为对长者、家长的绝对服从。封建的家长和族长由此而获得了无上的权利,决定家族或家庭中青年的命运。晚辈由于要遵守孝道,对长者不合理的行为只能默默地忍受,失去了反抗的道德理论上的依据,从而成为牺牲品。而作为晚辈青年中的长子除了受基本孝文化的约束还要受长子文化的压迫,长子文化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在封建大家族中,长子寄托了祖辈、父辈延续家族辉煌或复兴家族光荣的重任,从小就被祖父辈当做文化楷模、道德楷模和未来的“家长”来培养和塑造,会得到比弟妹们更多的训导和严格要求,同时长子在家庭中有着和弟妹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责任。长子在封建家庭中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孝道遵循祖父辈之命以外,还要担当家族重任。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社会地位,所以在父亲不在的时候还要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承担整个家庭的生活与文化传承。非长子则不同,没有家族使命的压力,祖辈父辈对其没有太多的要求与家族期望,他从祖父辈那里得到的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甚至溺爱),因而从小个性能得到较为自由发展,久而久之,追求舒适的生活,乃至形成无拘无束叛逆的性格就成为一种必然。在家族文化背景下,长子比非长子更有责任感、使命感,也更能承受挫折和痛苦,因而,性格也更坚强,但同时也使长子在生活中更多的遭受不幸与打击。
由此可见,作为封建家族文化重要支撑的孝文化与长子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个人文化心理、文化人格、人生道路和命运产生着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鲁迅与周树人兄弟迥异的价值观、文学理念与文风,巴金长篇小说《家》中老大高觉新与老三高觉慧兄弟迥异的性格、追求、命运,则是这种影响的体现与印证。换言之,这种两极化的人生走向,无不与其在家族中长子或非长子的身份差别有关。
二、鲁迅与周作人的比较
阿德勒曾经说过:“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可能会影响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定向和天赋等等。”这实际强调一个人性格命运的形成决定于童年时期在家庭格局中的地位。位置的不同导致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角色、责任的不同,那么对所处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感知程度和感知方式也就不同,从而影响孩子对世界认知心理结构建构的差异。
鲁迅和周作人几乎有相同的童年生活经历,但由于长幼顺序的差别使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不同,使其没有形成心理深层相同的人生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继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接受机制和道德评价机制,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想、价值取向和性格特点。而对于他们二者心理机制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庭的变故,位置的不同使鲁迅看取人生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及角度和周作人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传统的封建家庭文化中,鲁迅作为长子受着与兄弟姐妹不同的教育约束,除了要受到一般的封建家庭孝文化的约束对长辈绝对的服从,还要接受父辈们对长子的更为严格和苛刻的管教与约束。“长兄如父”——在祖父入狱、父亲病重的家庭变故中鲁迅长子的性格得以形成和显现。受变故打击的家中虽有母亲支撑,但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无法给予家庭保护和安全感。长子文化教养迫使鲁迅必须像一个大男人一样承担起父亲的角色,用幼小的身躯独自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成为这个即将倾覆的周家的家庭支柱的同时,尽量为这个家庭建立起一层坚强的保护层,挑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出入于各种社会嘴脸之间,“风沙扑面,虎狼成群”式的生活激发了他坚强的意志,长子文化的教养使他对家庭有极强的责任感。长子的地位使他过早的体味了世情的冷暖,同时封建家庭文化内部的虚伪本质也使他更加的憎恨中国的传统封建礼教文化。鲁迅在一次谈话中曾经提到:“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好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花子都不如了,……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原来建构起来的对人间世事的近似乎美好的看法逐渐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形成了刻骨铭心的创伤性童年经验,深深地积淀在内心深处。这使他逐步形成了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的个性。而比鲁迅年幼四岁的周作人,作为非长子自身受的封建文化的约束较少,在生活中得到的更多的是祖辈父辈的溺爱,他无须像长子鲁迅那样拥有和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有大哥的保护和慈母的关爱,他完全感受不到生活的压力与外部世界的险恶。直到晚年周作人回想时还说:“那时,在家的确是沉重的负担,但这与小孩并无直接关系。”甚至在他看来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我觉得很是运气的是,在故乡过了我的儿童时代……本来已是破落大家,本家的景况都不大好,不过故旧的乡风还是存在,逢时逢节的行事仍旧不少,这给我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童年时期的体验使他更多的是接受和欣赏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中庸调和的一面,形成了平和、沉稳、散淡的性格。正如钱理群先生在《周作人传》中所说,家庭的变故对于周家长子长孙的鲁迅来说,是他睁开了眼,清醒认识社会与人生本来面目的开端。而对于非长子的周树人来说他仍旧沉浸在“蔷薇色的梦中”。
由于长子与非长子在家庭中位置的不同,承担的责任和角色不同,其对同样事情的感受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不同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思想文化意识。在祖父入狱兄弟二人寄住在外婆家的岁月,鲁迅敏锐的内心首先感受到的是乡人的冷眼,看人的脸色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这种体验让他在日后更加注重维持人的尊严和价值,形成了以弱者为本位和以幼者为本位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后辈他主张“自己背着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做人”。但在同样的日子里非长子的周作人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认为是一次愉快的度假,感受到的是愉悦新鲜的不受束缚的乡村生活,与处于长子地位的哥哥大相径庭。父亲的病在鲁迅的记忆中又是一道惨痛的难以愈合的伤痕,致使后来他立志学医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而对于周作人来说搜寻那些奇怪的药引不过是一种快乐有趣的田间游戏。这一切种种的不同情感体验与认知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文风与人生道路上形成了巨大的差异。鲁迅的文章重视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真实世界的所有现象,不平之处放声怒吼,为后人铺平道路,肩住黑暗的闸门,体现出长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周作人的文章更多的是体现文人的理想,士大夫的生活,更多的关怀生活之上的精神世界,远离世俗生活现实的世界,体现出处于被保护地位的安闲与自我。鲁迅对家庭的责任感后来逐渐化为对国家的忧患,成长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而周作人由于长期的安闲与被保护的地位,最终迷失了方向同汪伪政府同流合污。
三、觉新与觉慧的比较
自古以来,一个家族(或家庭)中的长子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的人生与命运也因他们的特殊身份而注定与众不同。巴金《家》中塑造的觉新,就是这样的一个封建大家族中的长子形象。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长子的地位规定了他的命运,使他失去了追求自己爱情之梦、人生之梦的权利。他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他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理想。他同觉慧一样受着五四新文化的熏陶热血沸腾,愿意接受新的思想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封建文化的反叛者。但是作为封建家族的长子的觉新被高老太爷“长房长孙”的封建文化紧紧束缚,在所有的梦都破碎的时候他没有反抗,也不想反抗。因为他是这封建家庭的长子。同时作为一个家族中的长子他还要学会调和家族中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最终他的梦想、追求在封建长子文化的压迫下失去了生命,成为永远的悔恨而他自己变成命运的接受者、“多余人”、被人们称为“沉重老爷”。
作为非长子的觉慧却有着不同的命运。没有高老太爷的约束,家中的位置使他不用承担其家中的责任,在父亲不在的时候有大哥替他承担生活的压力与风雨,从小个性能得到较为自由发展形成无拘无束叛逆的性格,他可以而且敢随着自己的心愿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敢于反叛封建家庭。长子地位、新文化的刺激、自己梦想的破碎,促使觉新对觉慧理想的保护,帮助他逃离封建家庭。最终觉慧成为一位时代的先驱、封建文化、家庭的反叛者。长子与非长子地位的差异使两位同样有着热血的青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命运。
综上,孝文化与长子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个体生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如今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孝文化之下的长子与非长子文化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旧文化的糟粕任然存在,我们要时刻警惕旧的文化对新时代青年身心发展的危害,关注青年一代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原襄樊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作家与文学作品中的长子与非长子的比较研究”(编号:2011DXS083)成果。
参考文献:
[1]阿德勒.理解人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10.
[2]翟瑞青.长子文化背景下的鲁迅和周作人[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02).
[3]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6.
六成被调查者不太幸福
调查自今年3月起至6月结束,从北京市16区县随机抽样20~79岁人群。结果显示,很幸福、一般幸福和不太幸福的比例分别为2.5%、22.8%和56.4%,而非常幸福的仅为0.08%。此次幸福指数概念重点关注的是人内心感受而非外在客观条件,人内在的幸福感往往会通过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反映出来。因此,在调查中设计了众多问题,答案分值范围为0~48分,分为五段,低于9.6分为很不幸福,随着分数增加依次为不太幸福、一般幸福、很幸福和非常幸福。
八因素影响家庭幸福感
对家庭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八个,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是:经济收入低、住房太小、居住环境差、身体差、工作不理想、子女教育、夫妻不和睦和夫妻性生活不和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40~70岁间,幸福感反而下降。
此外,北京市居民目前的心理压力来自于食品安全、经济状况、社会变化快、子女教育、自然灾难等。食品安全之所以排在首位,是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给现代都市人造成的心理压力最直接且最具冲击力。
提高幸福感应双管齐下
提升幸福指数可从外部条件和自身两方面改变。其中,政府应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尽可能提高收入水平,完善医保体系,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咨询和推荐机会等;同时,居民自身也应培养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多看有益健康的书、做好人生规划,在生活中锻炼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报告解读
1.年龄因素:年龄对家庭幸福指数影响较大,20~29岁最幸福,随即走低,60~69岁幸福指数最低。
解读:就20~29岁年龄群体幸福指数较高而言,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刚参加工作,对未来有美好憧憬且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多有人生目标,对即将进入的工作有一定信心。而40岁以上的群体创业压力大,有一定生活和工作的烦恼。50~59年龄段幸福指数最低则与子女教育有关。工作10~20年后,随着结婚生子,职业倦怠感将达到最高峰。
2.健康因素:身体健康情况与幸福指数成正比。
解读:健康是人类的财富,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个体的幸福指数。调查发现,非常健康的人幸福指数可达到22.5,一般健康、不太健康和很不健康的幸福指数则由22递减至21.5(满分23)。
3.家庭收入:家庭收入高,幸福指数并不随之走高。如果收入等级分为6级,则第5级的人幸福指数最低。
解读:家庭收入的高低与幸福指数有关,但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幸福是人内心的一种感受,除了房子、居住环境、工作、收入等外在硬件条件外,人际关系、子女教育、夫妻和睦程度、朋友数量等都构成了影响幸福指数的综合因素。
4.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和幸福指数没有直接关系。调查显示,大专学历者最幸福。
关键词:联合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94-01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一、理论基础、基本观念和突出特点的比较
1. 联合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和突出特点
(1)理论基础。联合家庭治疗是由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维琴尼亚・萨提亚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又称为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属于经验式/人本家庭治疗流派,是以系统论、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
(2)基本理念。萨提亚家庭治疗提出了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两种相对立的世界观、人性观。在由父亲、母亲和孩子所组成的基本三角关系中,萨提亚积极提倡以下三个方面:1)提倡高自尊的成长模式。2)提倡表里一致型沟通方式,不提倡不良的沟通方式,即忽视“自我”的讨好型、忽视“他人”的指责型、忽视“自我”和“他人”的超理智型,以及忽视“自我”“他人”和“情境”的打岔型,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间不良的沟通方式。3)提倡由内而外的治疗过程。
(3)突出特点。联合家庭治疗是一套以成长为取向的治疗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家庭关系背景下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帮助个体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个人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使家庭达到和谐与幸福
2.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和突出特点
(1)理论基础。结构式家庭治疗是由美国的米纽钦及其同事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属于结构式家庭治疗流派,是以系统控制论、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是以家庭为治疗对象,通过对标签病人进行观察,扰动家庭的固有结构、情感等级、行为模式来帮助家庭扩大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降低内部张力、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
(2)基本理念。结构式家庭治疗关注的核心是家庭结构,家庭问题深植于强有力而不可见的家庭结构中,引起家庭问题的不良家庭结构主要有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个人的症状必须在家庭的互动模式中才能得到充分理解,要想消除或减轻症状就必须改变家庭组织或家庭结构,也就是重构家庭。
(3)突出特点。结构式家庭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治疗的行动而非理解,它用行动去改变家庭。它提供一个机会引导家庭成员接受新的体验,并改变家庭组织结构。它以行动先于理解的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说,由行动导致新的领悟、理解及结构的重新排列。
二、治疗过程、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目标的比较
1. 联合家庭治疗的治疗过程、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目标
从实际干预过程出发,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接触期、转变期和巩固期。每个阶段治疗师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治疗目标。第一阶段:接触期。治疗师主要扮演的是家庭连接者的角色,治疗师通过连接各个家庭成员来促进家庭中的互动。主要治疗目标是:要与案主家庭建立信任关系,观察案主家庭的交往互动方式,与案主进行沟通。第二阶段:转变期。治疗师主要扮演的是中介者的角色,在家庭成员间来回穿梭,发挥澄清、鼓励和支持的作用,帮助家庭建立真正的沟通。主要治疗目标是: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帮助案主认清自我,并推动案主及其家庭的改变。第三阶段:巩固期。治疗师主要扮演的是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主要是协助家人间的直接互动,必要的时候发挥引导作用。主要治疗目标是:巩固案主已经取得的专业治疗效果。
2.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治疗过程、治疗师的角色和治疗目标
在实际干预过程中,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加入、诊断和介入。每个阶段治疗师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治疗目标。第一阶段:加入。加入贯穿治疗的整个过程,加入既是家庭治疗的开始,也是家庭治疗的基础。在加入环节中,治疗师主要扮演以下三种立场和角色:(1)贴近的立场和角色:治疗师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有目的地表达自己对家庭结构、联盟、规则的一些看法。(2)中间的立场和角色:治疗师扮演家庭问题的调查者或研究者的角色,站在中立的、主动聆听的立场,具体了解家庭成员的看法、感受,以及相互间的来互动关系等。(3)远离的立场和角色:治疗师扮演专家、导演等角色,让家庭重演他们相互交往的模式或指导他们尝试用新的交往方式去沟通。加入的治疗目标是进入家庭的现实环境,观察家庭的言行与交往方式。第二阶段:诊断。诊断与介入通常同时进行,它是一个整合的、持续进行的部分,也是动态性的过程。在诊断环节中,治疗师扮演旁观者的角色,从家庭成员谈话中探讨、分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但并不融入到家庭中去。诊断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地收集有关家庭方面的资料,具体了解、认真剖析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地方和原因。第三阶段:介入。介入是治疗过程的最终环节也是核心环节,是促成家庭系统转化的过程。治疗师扮演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主要是协助家庭成员间的直接互动,必要的时候发挥引导作用。介入的治疗目标是在改变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和定义的基础上,改善家庭的结构,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上海食品科技学校 上海 201500)
摘要:以中职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上海两所中职学校,比较研究了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总结了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分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模型。研究结论: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大;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并没有显著性差别;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显著负相关,其中,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公平感;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和公平感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关键词 :中职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相对剥夺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15-05
问题的提出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国外学者斯托弗、墨顿、古尔及国内学者李俊、马皑、付允等人先后对其加以阐释和研究。它是人对于自身价值期待、价值能力等所持有的态度,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当选定比较群体后,人往往将自我利益与比较群体横向比较,或与“过去的我”纵向比较,如果比较的结论是负面的话,就容易产生自身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不一致的相对剥夺感认知。相对剥夺感并不是绝对剥夺,而是社会比较后的相对剥夺,它是社会比较的结果。相对剥夺感是动态发展的,它会随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简称随迁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的数量逐年递增。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中职学校对随迁子女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从2010年50所中职学校招录4 200人上升到2014年64所中职学校计划招录1万人,招生区域和专业均逐年扩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相对剥夺感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的差异,与本地学生相比,随迁子女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疏导措施,他们可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隐患。
国内外学者,如Hey和Lambert、Yitzhaki、付允等人均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将平均月收入作为相对剥夺感的测度指标,研究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年群体,如公务员、企业工人、退休职工等,他们的人生观已成熟,相对剥夺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容易量化测量。然而,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他们的年龄大多处于14~22岁之间,人生三观和心理发展并不成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大,这些特点都与社会成年群体不同。因此,上述研究成果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职业学校的随迁子女群体中。此外,李宁等人仅从理论上试图对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的表现、诱发因素和疏导机制进行解释,但缺乏系统翔实的实证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实证研究,掌握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影响因素等,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抽样方法与工具
(一)抽样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随迁子女学生指外省市户籍,随父母或亲属在沪务工生活并在上海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上海生源学生指有上海户籍、在上海参加中考并在本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
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中职学校选取随迁子女学生招生人数较多的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和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所有样本均来自两校在读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85份(有效率85.6%)。其中,随迁子女学生问卷350份,有效回收315份(有效率90.0%);上海生源学生问卷发放100份,有效回收70份(有效率70.0%)。
(二)样本分布
所有调查样本中,男生180人(占46.8%),女生205人(占53.2%);独生子女89人(占23.1%),非独生子女296人(占76.9%)。学生的年龄集中分布在15~22岁区间内,就读的专业涉及食品生物工艺、化学工艺、财会、汽车维修、机械加工与制造等多个专业。随迁子女群体中,学生籍贯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等全国10余个省市区。安徽籍贯生源141人(占44.8%),其次是江苏生源45人(占14.3%)和四川生源29人(占9.2%),总体上与上海市中职学校生源分布吻合。
(三)抽样工具
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借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付允设计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编撰了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对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及上海本地生源学生中的分布程度、影响因素等开展调查和访谈。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自编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对受访学生的籍贯、家庭成员、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月平均收入等家庭信息统计归档。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
(一)随迁子女的相对剥夺感调查
对随迁子女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布和相对剥夺感对他们行为的影响等展开了针对性调查(详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随迁子女相对剥夺感均值为1.97(标准差为0.938),总体处于“很轻”的状态。34.6%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相对剥夺感,58.7%的学生表示存在轻微的相对剥夺感;仅有6.7%的学生主观感觉相对剥夺感较严重,这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家庭环境不和睦、遭遇了不公平对待等。对所有随迁子女学生样本进行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显示,76.2%的学生总均分在1~2.5之间,17.5%的学生总均分在2.5~3.5之间,6.3%的学生总均分在3.5~4.5之间,测量结果总体正常。
关于“相对剥夺感是否会影响你对社会的看法或你的行为”做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84.1%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有15.9%的学生表示由于相对剥夺感而对社会的看法或行为产生“困扰”。“困扰”主要指对家庭或学校的信任降低、与家长或朋友关系紧张、对社会产生负面消极看法等。但98.2%的学生表示这种“困扰”并不至于诱发他们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学生表示这种“困扰”持续时间不会太长,2周之内可自行缓解,仅有1.7%学生表示这种影响会持续2周以上,但并不会产生持续半年以上的影响。因此,调查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分布不广,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较小。
(二)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调查
一方面对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学习的主观感受(如生活满意度、公平感等)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调查。
学生的主观感受调查 (1)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家庭收入满意度”,85.4%的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不大满意的学生占14.6%。大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原因的,解释是因为家长能够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如手机、衣服、零用钱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也是另一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不大满意的原因。由此可见,学生对收入的理解,往往与成年人对收入满意度的理解是不同的。相比之下,学生对收入的理性认识要弱得多,感性认识要多些,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家长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一些实际需要。(2)关于“纵向满意度”,92.4%的学生表示相比于三年前的生活,生活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正是由于学生在家庭收入满意度和纵向满意度上表现出色,针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91.7%的学生表示满意。(3)关于“比较群体”,74.6%的学生会选择与自身生活圈中的亲人、同学、朋友比较,比较的内容不只是家庭收入,学历、容貌、手机、电脑等也会进入比较范围。(4)关于“公平感”,87%的学生表示经历过不公平事件,次数在5次之内。学生反映不公平事件大多围绕班级人事遴选、劳动分配、荣誉评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受访学生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同时他们对公平的诉求也比较强烈,这说明他们公民意识的觉醒。
学生家庭信息调查 本研究选为样本的进城务工家庭基本分布在上海市金山、奉贤、松江、青浦等郊区,家庭的社会关系大多建立在同乡或亲属的关系网络上,95.1%的家庭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其中85.6%的家庭属于举家外出。家庭成员大多在4~5人,独生子女家庭占比并不大。75.5%的受访家庭来沪就业的时间长度在三年以上,大部分家庭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和生活圈。从表2可以看出,随迁子女学生的家长多为40~50岁年龄段的老一代农民工,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为307人,占97.4%,这也会限制他们就业的范围,家长多从事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工作,总体就业格局并不太好。学生家长平均月工资(主要指家庭每月的总收入)是2305元(标准差2434.1),与全国2013度农村外出农民人均月收入2609元大致持平(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收入水平并不高。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子女生活的支出。调查显示,对于子女的生活消费支出,76.3%的随迁子女家长表示对于学生消费支出都给予得较为充足。学生家长婚姻正常的为271人,占比86.0%;离异及其他情况的为44人,占比14.0%。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家长具有稳定的婚姻。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总体收入并不高,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大多数较为稳定。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也会对人的幸福感有着积极影响,成为有效阻挡不利因素的“避风港”,这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与上海生源学生群体的比较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笔者对上海生源学生做了对比研究(详见表3)。统计分析表明,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生源学生群体在相对剥夺感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两群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两群体相对剥夺感进行独立T检验,在方差齐性的情况下,两群体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Sig双侧=0.115>0.05)。这说明虽然两个群体在家庭、学校环境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足以造成他们对相对剥夺感的看法产生显著区别。
(四)相对剥夺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收入的满意度(-0.583)和公平感(-0.247),它们都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性别、年龄、籍贯、父母的学历、婚姻并未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详见表4)。数据同样显示,家庭经济收入(0.526)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0.472)显著影响学生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讨论
(一)相对剥夺感模型的提出
通过对职校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实证调查,借鉴李汉林、付允等学者的相对剥夺感模型建构理念,笔者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数据模型(见图1),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学生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途径加以总结阐释。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显著性因素和非显著性因素。
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显著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指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公平感。家庭收入满意度与学生家庭的实际收入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密切相关,这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家长合理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公平感主要来自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感受到的公平感可能会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但这并不能否认公平感对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影响。因为相对剥夺感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且公平感的大小会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同样会有公平对待的诉求,能否享受到公平待遇,也是影响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感的提升最终的解决途径是来自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的提升。这也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合理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处理班级事务要保持公平。
非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实际与相对剥夺感有关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父母的学历、工作、婚姻等。它们在客观上会对人的相对剥夺感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调查结果中相关性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并不能认识到父母的学历、婚姻状况等“隐形”因素会对家庭收入有很大影响。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直观的收入,而受限于他们人生经历,往往会对收入背后的重要因素缺乏深刻的认识。
相对剥夺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调节。调查进一步证明有相对剥夺感的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不高(弱相关,-0.312)。生活满意度会影响人的行为,相对剥夺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生活满意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个体行为的偏差。
(二)相对剥夺感的干预策略
作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中介和缓冲器,学校应在德育管理中重视相对剥夺感这一心理问题,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公平等方面做文章,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首先,要切实有效提升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的幸福感。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两者相互关联,提升幸福感更具有操作性。幸福感可以传递,周围幸福人群比例越多,人的幸福感往往更高。调查发现:在外出务工者群体中,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占大多数的人,比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只占极少数或者少数的人,幸福感得分分别高出1.61分和1.25分(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
相对剥夺感是比较的结果,是一种“负能量”的比较。学校应充分扮演传递幸福感正能量的角色,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多做正能量的比较,多看多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和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好宣传和引导。这样,学生的正面情绪会得到强化,负面情绪会相应弱化。
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平。进城务工人员存在融入本地社会的困扰,随迁子女也在入学、医保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这些不公平都是相对剥夺感的潜在诱因。因此,学校应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的涵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不公平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最终解决。
研究结论
第一,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在分布广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程度上都不大。
第二,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等具有一致性,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别,总体符合该年龄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
第三,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其中,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公平感。
第四,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和公平感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参考文献:
[1]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J].社会科学,2004(4):74-78.
[2]李宁.透析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7):121-124.
[3]马皑.相对剥夺感与社会适应方式[J].心理学报,2012(3):377-387.
[4]付允.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度量——相对剥夺感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5]Hey J D,Lambert P.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comment.Quarterly[J].Journal of Economics,1980(95):567-573.
[6]Yitzhaki S.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Quarterly[J].Journal of Economics,1979(93):321-324.
[7]Laveaga J M,Molina J A,Navarro M..Income satisfaction and deprivation in Spain[C].IZA DP,2007:2702.
[8]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J].社会学研究,2000(2):1-19.
[9]窦俊.中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基于上海四所中职校调查[J].职教论坛,2013(7):56-66.
[10]杜慧,卢旖旎,李丁.基于HLM模型的员工相对剥夺感影响因子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3(3):41-46.
[11]温丽萍.教育均衡与教育发展之间的悖论——对教育均衡问题的另一种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1(23):57-61.
[12]孙伟,黄培伦.公平理论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4(4):102-104.
【关键词】农村地区;家校关系;有效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这 “一对教育者”面对的是同一个受教育对象——在学校,他们是学生;在家里,他们是孩子。由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不断转换,学校和家庭必须合作。何为家校合作?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但在农村地区,家校合作面临诸多特殊难题。农村学生的家长不但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可能有不少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好吃懒做,沉迷赌博;部分家长更是为生计所迫,外出打工、经商,家里只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明显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和帮助。“一个人的完善人生,就教育来说,应该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对孩子的教育,来自家庭的力量不可或缺。因此,农村地区的家校合作也日益显现出了它的紧迫性。农村学校必须主动和家长联系交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引导家长更多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可谓重中之重,因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必须由教师来完成。通过一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教师与家长关系融洽的重要性。教师与家长关系融洽与否,一方面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必然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教师和家长必须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一、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
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观念是比较流行的。我曾听到别人描述过这样的教师和家长见面场景:“老师,我是××的家长……”家长笑容满面地走进办公室,老师坐在座位上头也不抬,冷冷地“嗯”了一声。家长继续站着,老师继续批改作业。过了一会儿,家长有些着急地说:“老师,我是专门请了假来的,厂里还上班呢……”老师这时候说话了:“怎么,不耐烦了?我请你来,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吧?”家长点点头,老师这时才劈头盖脸地在家长面前数落学生的不对,家长一直保持沉默。最后,家长还站着,老师还坐着。家长要走时,老师还冷冰冰地说:“×××的毛病,你都知道了吧,回去好好教育教育他。”在这个案例中,这位教师很显然已经成为了主宰者。生硬的态度,冰冷的话语势必会让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同时,老师单方面数落学生的不对,而忘记了聆听家长的意见。事实上教师强硬的态度,也会让家长不愿意说出心中的想法,让沟通变得困难。长此以往,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势必会变得糟糕。这样也违背了教师请家长的初衷。这样的家校合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领导者,而是科学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和教育方法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明确地指出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态度温和;在交流学生情况的时候,听取家长的看法,并和家长共同寻求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渗透,引导家长针对学生在家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教师不再是孤独的教育者了,家长也参与到其中,成为了另一名具有权威的教育者。
二、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应积极主动联系家长,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校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亲子活动等形式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应该有强大的亲和力,眉心应该是舒展的,眼睛应该是明亮的,嘴角应该是上扬的。对于极少数不合作的家长,更应该温和热情。时常去家访,主动联系家长的频率多点儿,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宽容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关爱孩子,让家长体会到你对孩子的这份爱,家长就不会对教师的“热心肠”进行“冷处理”。
我班袁志豪同学,成绩不理想,自觉性差,调皮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家长因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在家,无暇关心孩子。以前我隔三岔五地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总说他很忙,没有时间回家,他会打电话好好教育孩子的。但事实上,家长并没有履行他的随口应承,孩子也依然没有多少改变。但我并没有气馁,反而增加了给家长打电话的频率,还与副班主任商量交替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在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和副班主任对孩子的关爱后,终于主动抽出时间到校与我们交流。现在,袁志豪已经像变了一个人样,热爱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此外,面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如此方能找到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之处并及时改正,促进自身的发展。就算家长的意见提得不太合理,当着家长的面也应该谦和地回答他:“我会考虑的。”这样才不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
三、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要信任家长,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向家长渗透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信任家长,放手让家长自己去寻求方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放手的同时,要学会引导。与家长意见不一致时,教师要学会沟通,循循善诱。前段时间,李麒麟的父亲主动来校和我交流学生情况。在谈到孩子性格内向时,我这样说:“孩子的性格不是一时半会儿形成的。他从小缺少母爱,更需要你多关心他,多和他谈心。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家人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去责骂他的妈妈,以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种上仇恨的种子,这样是不利于他成长的。你说,对吗?”孩子的父亲低下了头,自责地应了一声。“我相信你一定会让孩子茁壮成长的!”我坚定地说。家长走的时候很激动。我想,他的选择应该是在孩子的心里种上爱的幼苗。第二天上课,李麒麟同学大胆地发言了。由此可见,尊重家长的选择,并不是盲目地,而是教师要先进行了一定的正确的引导后,让家长自己选择的结果。
由于农村地区家校关系的特殊性,农村学校教师要更加积极主动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与家长、家庭的有效沟通,向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帮助家长、家庭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上。只有激活家长、家庭的教育活力,家校关系才会和谐,才会有生命力,这 “一对教育者”的作用才会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吴琦.家长会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中国德育, 2008(9):39-41
[2] 刘翠兰.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 2006(20):13-16
一、体验教育的含义
据《辞源》解释,“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含义,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的含义。教育心理学指出,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并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情感。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行为体验,另一种是内心体验。
所谓体验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的创设教育情景和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我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体验教育的探索
1.在做中学
在教《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时,我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双休日自己动手给家里人做一顿饭,包括自己买菜、洗菜等环节,要求家长写出自己对孩子这顿饭的评价交给老师。学生自己再写一写自己做这顿饭的感悟,对家长评价的看法。
在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课时,我设置了“生活闯关”课堂练习题。学生六个组每组推荐一名学生闯关。第一关:看谁的衣服叠的又好又快。一名学生计时,六名学生参与比赛,决出前四名。第二关:切菜比赛。四名获胜的学生比赛,决出前两名。第三关:答题比赛。我设置了这样一道题:合理排序,看谁用的时间少。
早上起来,你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排出序号:(1)穿衣服(2)听英语(3)洗漱(4)热奶(5)煎鸡蛋(6)整理房间。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课堂气氛热烈,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在学中做
《在竞争中合作》(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八课第二框内容)写道:“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且有切身的体会?这就要让学生在学中做。 我在课堂上按资料介绍,让学生共同参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被试者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外,但瓶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看哪个组把所有的圆锥体拉出来所花的时间最短。通过这个实验,大家明确了竞争的目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双赢”,是在竞争中合作。
三、创新体验模式
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时,我让学生将家族成员绘成一棵家庭树,写出家庭每个成员的名字,优点,对家庭的贡献等,增强学生对家庭进一步的了解和责任感。记得有一年中考政治题问母亲节是哪一天,不少学生答不上来,我就设置了母亲节教育专题:写出母亲节的由来,给母亲买一束康乃馨,母亲节早上起来,对妈妈说句“我爱你”,并由此延伸到父亲节。
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体验题目:采访你最敬畏的一位老师,并写下访谈录。好多同学硬着头皮去做后,发现最敬畏的老师原来也很容易亲近,拉近了师生距离。真诚告知你对班里某位同学的不满,每个同学都必须做,要真诚地把对他的不满写下来告诉他,还要让他乐意接受你的观点。通过这种体验,同学们都了解到了自己的缺点,感受深刻。
【关键词】重组家庭;学生;成长发展;个案研究;半结构式访谈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实习期间的一位同学卫龙(化名),男,经了解,卫龙是一个典型重组家庭的孩子,继母带着一位弟弟,与爷爷、父亲5口人重新组成一个家庭。本文重点对其进行全面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整理访谈资料得出重组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造成的影响、归因、对策。 下面以叙述的方式整理了访谈内容:
(一)心理健康。小学和初中不开心时,会向好朋友倾诉,高中时候,家里时常有事发生,会睡不着,经常熬夜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在上大学以前很在乎周围的朋友对自己的看法,怕大家嘲笑自己。他很信赖自己的朋友,和周围的朋友相处还算不错,现在生活中不如意的时候大多数独自呆着,玩游戏、看电影、偶尔喝酒发泄。
(二)学习成长。小学时成绩很好,活泼,爱思考,但是不善言谈,自我封闭,感觉被排斥和孤立,经常会担忧,想念父母亲。初中一开始成绩中上,更加封闭,孤僻,学习非常刻苦认真,被周围人叫做书呆子,成绩一直是学校第一,高中时开始变得很活泼、健谈,但是也变得很叛逆。因此成绩下滑的很快。
(三)性格塑造。没有家人的陪伴与指导,一个人打拼奋斗,足以见其坚强、执着且通过其对朋友的描述,自己伤心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第一想起朋友,对亲人朋友是信任的,但是因为他顾虑的问题太多,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优柔寡断。由于缺乏家人必要的情感需求以及指导帮助,过早独立,导致其忧虑,无助,无奈,常常感觉未来很渺茫,丝毫看不到希望。
二、研究结论
(一)重组家庭对其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1)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及重组家庭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所以给被研究者带来了强烈的自卑感。特别是“爷爷也说我没人要,偶尔自己会躲被子里哭,想母亲,想在外的父亲”,上学期间不喜欢表现,自我封闭,从不在别人家门口停留,怕被大家瞧不起等等表现。(2)寻找精神寄托――书本,怕被叫做书呆子。严重的感情缺乏导致其寄希望于书本,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来引起家人的注意,从而获得一些关注与爱护。还有就是高中的时候碰到的一群朋友带给了他生活的很多乐趣,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重要的,所以与此相比,成绩的下降并没有那么重要了。(3)逆反。他的小学与初中是人们眼中是一个典型的爱学习的孩子,但是一上高中之后便改变很大,还故意和老师闹别扭,成绩下滑很厉害,达到了被劝退的地步,可见其进入高中是非常逆反的。
(二)重组家庭对其学习成长的影响。(1)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一向很好,且其为好成绩感到很自豪,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原因是起认为读好书就不会被瞧不起了。(2)高中时期自我放纵,与一些“玩的很好的朋友”整天玩耍,导致了学习成绩的急速下滑,且气哭班主任,甚至差点被劝退,直接影响了其升入大学。(3)大学毕业后,家里发生重大变故,延误考研继续深造,与同伴到小镇上教书,生活很艰苦。(4)研究生期间。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重新返回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习能力已经无法与5年前相比,精力也变得远没有5年前那样的充沛,渐渐的养成了熬夜、抽烟、喝酒等的不良生活习惯。
(三)重组家庭对其性格塑造的消极影响。(1)优柔寡断。由于很早便独立,所以考虑问题的时候会顾忌到很多很多,如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家人的影响、大家对自己的认同感等等,由于考虑的东西过多,这样的话在做决定的时候常常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矛盾心理。(2)孤僻抑郁―不善表达自己。当受访者被问到小学初中和同伴的关系时,他总是说不大家不合群,总是怕大家叫自己没人要的孩子,常常一个人,得不到同伴的认同,被同伴排斥,开始变得抑郁,闷闷不乐,且问到其上课的表现时,他也提到不怎么爱说话,不善于表现自己,总是在那里听,因为不想引起大家对自己的注意,觉得大家会嘲笑自己。(3)悲观。重组家庭的他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所以才会让父母分开,认为所有的事情是自己的错,所以他认为自己很无用,甚至觉得自己是坏人,看待事物常常认为是自己的错,便养成了悲观、自责的性格特征,影响其一生。
三、原因
(一)重组家庭,新的人员结构、家庭关系不和谐。这是一个典型的重组家庭,有继母,且继母带着一个弟弟,新的家庭成员的出现导致他心理上感觉难以接受,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他冷漠、少言寡语的性格。且很少与家人交流沟通,尤其是父亲,在赡养爷爷问题上,经常发生矛盾,关系很紧张,极少沟通。
(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很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不完整的爱和残缺的教育使得被研究者在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感觉到迷茫和无助。这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且许多重大的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候都不恰当,一度拖延。
(三)缺少关爱、理解与尊重。感情缺失,没有和同龄人相同的宽容的成长环境,没有该有的关爱,沟通交流也很少,更谈不上关注他的内心世界,长期以往的话就导致其内心情感的压抑。
(四)家境贫寒。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忙于生计,条件很艰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在学业上的发展。
四、对策
(一)家庭。重组家庭的父母应在意识到孩子受到的伤害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情感需求,尽力为孩子营造温暖宽容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基本的知识,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个性需求,减轻孩子受到的伤害。
(二)学校。现代教育的片面评价机制,导致了教育目标仍然只关注单一的升学率而忽略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学校除了给孩子一个认同他们的地方之外,更要挖掘和发现他们的优点,我们要肯定重组家庭的孩子的优势,欣赏他们,鼓励他们。
(三)社会
社会发动力量,如建立相应的组织,定期对这些重组家庭进行教育监督,让重组家庭的父母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的重要性,改变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过度保护等等不正当的教育方式,从而保护孩子成长发展少受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园互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复杂的,可分为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相对说来是显性的,在一日活动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而家庭教育则相对比较隐性,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隐含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幼儿来说,它的作用或许大于显性教育的影响。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者,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正向的互动和教育合力,最终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
1.现阶段家园互动合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大教育观的日益深入人心,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已成为当前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有研究表明:家园合作的过程也是家长和教师双方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它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教师则能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对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有了较高的认识,在行动上也有了不少有效的举措。但是,其关注面还比较狭窄,研究内容多局限在孩了的突出行为或园方的教学要求上,较少涉及诸如幼儿园组织文化、家庭多元需求等地影响幼儿发展的更为深层的因素,往往治标不治本,对家园合作教育的速度和质量促进影响不大;在家园合作方式上,幼儿园常常忽略了家长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内在需求,较少留给家长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家长在家园合作互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真正发挥家园合作互动的实效。
建立在平等互动基础上的家园双方教育资源和利益的融合、共享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家园双主体活动。因此,只有家园双方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正向的互动和教育合力,才有口可能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
2.影响良好家园互动合作的主要因素
围绕家园合作“双主体互动”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从幼儿园组织文化、家庭多元需求等一些影响幼儿发展的更为深层的因素入手,从家、园两方面出发,找出“家园互动”存在的问题,便于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工作。
2.1 幼儿园方面(教师)。
2.1.1 对家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开展存存片面主观现象。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上好班、教好孩子就行了,家长工作做得好与歹都无关紧要;有的教师则认为家长工作做好了,其他事情就都好办了,走入了家园互动的误区。开展家长工作则以幼儿园为中心,只从自己工作需要出发要求家长配合,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家长会的基本模式是教师主持、主讲,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等。
2.1.2 不善于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有些教师常抱怨家长工作如何难做,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少有成效,没有客观地考虑家长的能力以及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更没有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有些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视自己为绝对权威,较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居然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2.1.3 不善从家长身上挖掘教育资源。
大部分教师只知道利用园内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没有意识到来自家长身上、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白流失;有的意识到了重要性,却不善收集、组织、整合,工作缺乏系统性。
2.1.4 家园联系方法单一,灵活性不够。
教师一般最为常用的“家园联系”即家长接送孩子时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这种方式易忽略不常由父母接送的孩子;还有一种是使用“幼儿成长档案”随时记录、定期下发,虽然能把一此较复杂的问题讲清楚,但不能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家访工作因考虑时间因素,常“一次性”解决而忽略个别幼儿的随机家访,如特殊幼儿、插班生等。家园沟通在时间安排、空间利用等方面没有充分得到挖掘。
2.2 家庭方面(家长)。
2.2.1 对保教工作目标不了解,幼儿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关键词:结构;装饰;设计;家具
前言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结构装饰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段,能够结合不同的物品,采取差异化的方法来进行装饰处理,不仅能够在外表上做出较大的改变,同时可以在内在的功能上进行调整,为户主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将结构装饰应用到家具设计当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必须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平衡。
1结构装饰的概念分析
在现代化的工作当中,结构装饰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当中,创造的价值非常值得肯定。对于结构装饰而言,其主要指的是,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能、特点,实施相应的装饰处理,在各个方面提高材料的功能表现、美观水平,从而为持有者或者是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心理需求及生活需求。结构装饰在应用过程中,并不会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方法,整体上的手段非常多样化。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进步,结构装饰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还可以建设出不同的等比例模型,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在主观上,都可以为消费者的家具设计,提供更多的保护,减少固有的思想限制。家具设计工作的执行,必须将消费者的主观理念放在第一位,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看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结构装饰的应用,也要灵活的开展,尽量将客观上的束缚条件减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2结构装饰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2.1必须暴露且影响美观位置的处理
在家具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结构限制和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有些位置需要进行暴露,虽然在功能上达到要求,但美观度有所下降,这就使得很多消费者对家具购买、使用,持有保留的态度。针对家具“必须暴露、影响美观”的位置,可通过结构设计的应用来解决问题。首先,满足家具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应在标准连接件上做出有效的选择,尽量通过形态较好的标准连接件来完成处理,达到与家具的整体风格相互一致的目的[1]。其次,针对本身具有美感的连接结构,与必须暴露的结构进行替换处理,保持功能上的平衡,由此更好的发挥连接结构的美感效果,促使家具的设计更加丰富,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第三,需要对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进行考虑,包括古典家具、古代家具、现代家具等等,利用文化上的底蕴,对必须暴露且缺乏美感的位置,进行重新的装饰,在颜色上、外表小装饰上努力,增加美感和功能。
2.2加强材料特性的应用
就家具本身而言,也是经过不同材料加工完成的产物。为此,在家具设计中应用结构装饰,可以尝试将“家具”本身当作是一种材料来对待,从而在应用结构装饰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在整体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建议在材料特性的应用层次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选择应用的连接结构,应该与材料的特性相互一致,从而达到合理装饰的效果,避免出现弄巧成拙的问题。现代化的家具材料比较多样,有些家具为了在性能上有所提升,采用了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材料共同打造完成。此时在结构装饰时,就必须特别注重材料本身的性质。第二,结构装饰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范畴和限度,不可过分追求主观上的意志需求,从而对家具的造型效果产生破坏,导致成本提升。目前,很多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有所提升,可一味的按照个人主观看法来进行结构装饰应用,往往会适得其反,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日后要特别的注意。
2.3结构特作用的处理
家具设计在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如果在该方面不能有效的完成工作,很容易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较多的难题。相对而言,经过上述两项工作的执行,结构装饰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基本上可以满足家具使用者的需求。可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有些家庭的社会层次较高,对家具的需求,讲究的是精益求精。为此,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还是需要针对家具的某些特殊地方,将结构装饰的内涵更加深度的应用。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结构装饰设计的应用,还可以针对家具结构特的作用,开展有效的处理。例如,功能连接件的装饰形态特点应当与家具整体造型风格保持一致。连接的接口本身就是一种装饰件,内接口(暗铰链、暗榫)可使产品更加简洁;外接口(合页、玻璃门铰、明榫),不仅具有相应的结构功能[2],而且可以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另外,连接的功能件的设计要结合材料的特点、批量化生产的制造工艺和造型装饰对人们的视觉感受[3]。由此可见,在家具设计当中,结构装饰的应用,整体上表现为多元化的特点,很多工作的执行,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出发,整体上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3总结
本文对结构装饰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从目前得到的成果来看,多数家具设计都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将主观想法有效的融入进去。而结构装饰的合理应用,也为家具本身增添了较多的色彩,在功能上、外观上、内在使用上,都比较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整体上的进步较大。日后,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结构装饰的应用,突出家具设计的特点,推动生活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水浩,蔡忠弟.论家具设计中的结构装饰[J].现代装饰(理论),2013(08):6-7.
[2]高婷,周宁昌.新疆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J].家具,2015(06):59-64.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越来越多出现单亲家庭子女,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独生子女,不良家庭子女等现象。这些农村家庭子女大多缺少家庭的亲情和关爱,性格古怪,不喜与人交往,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现象,家长与学校沟通少,孩子与父母沟通少,造成教育责任缺失,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认识消极,对子女不合理期望或教育方法不正确等原因严重阻碍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言行不一、不符合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忽视子女权益、歧视、重智育轻德育等方面。不少农村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娇惯型”“控制型”“放任型”“过急型”和“功利型”等情况,或几种情况交叉出现,兼而有之。
二、学校德育支持的途径
1.家长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对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农村家长学校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没有系统地对家长进行培训,举办的活动仅限于有限的几次家教知识讲座。针对农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家长学校应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吸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设,还要邀请部分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推动农村家长素质的提升。
2.家长会
每学期一至两次的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学校办学情况的主要渠道。目前家长会的形式以学校讲、家长听为主要模式,由校领导讲话、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讲话、学生或家长代表讲话三个环节组成。家长会的主角是学校,配角是家长,教师是“演员”,家长是“观众”。这样的家长会仅仅发挥了教育信息传递功能,很难平衡家庭教育指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指导工作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也难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手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书面的家校联系方式。其优点在于老师和家长都可以比较客观地交流孩子的教育信息,因为双方不是面对面交流,所以信息的提供比较全面、真实,而较少顾虑对方尴尬难堪。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不堪重负,从而造成工作敷衍塞责的现象,表现为在家校联系手册上写套话,没有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和分析,失去了家校联系手册的实际效用,也无法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
4.校讯通等信息平台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信息平台的使用推动了家庭教育信息的普及和宣传。以我校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向家长通知、传递消息。家长还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活动,有利于家校及时沟通。但是,目前校讯通仅被用于发送通知信息,存在着传递信息的单向性问题,家庭教育信息量较小,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作用有限。
5.家访
家访是指老师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给家长提一些解决孩子学习、品德等方面问题的建议,也了解一下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看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地加快,老师的工作量增多,家长缺少空闲时间,家访成了难得一见的现象。家访往往涉及到家庭隐私,与现代人的家庭观念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很多家长和老师更愿意选择学校作为沟通交流的场所。虽然家访所反映的家庭状况更加真实准确,有利于老师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但目前看来这种工作方式实施难度比较大。
6.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感恩教育、梦想教育,以绿色低碳生活、家庭美德建设为主题举办各项实践活动,并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成效显著。
三、学校德育支持的意义与不足
1.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农村家校关系日益紧张,农村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支持,不仅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农村家校关系,促进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使农村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态度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减少家长对农村学校工作能力与责任心的指责;其次让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规律有更深的理解,避免家长盲目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再次使农村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帮助和支持,缓解个别事件在家长中引发的对立情绪,改善农村家校关系。
2.増加农村家庭教育的资源供给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学校要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来保证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学校带动家长,家长培养好人才的效果。充分发挥家庭本身的互助能力。不同家庭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差异,在经济、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取长补短,发挥热心家长的家庭教育能量,从而弥补农村学校在家庭教育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不足,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的水平与能力。
3.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水平
关系密切、持续时间较长的家校联系才能达到较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老师较为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从而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建议。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和分享可以使家庭教育指导由简单的信息传递与方法介绍变成家庭教育个案分析与讨论,这既有利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也提高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水平能力。
4.学校德育支持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