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积极心理学核心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33-01
一、核心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核心概念界定
2011年,我国重新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这次修订在原有的十个主题下增加了“核心概念”。
概念构建了生物学科基本知识的框架,而核心概念是支撑学科框架的最基本骨架,包括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解释,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二)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传统的学习往往强调对知识的传递和记忆,很多知识在学生脑中只是无实际用途的孤立事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很容易被迅速遗忘。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构起核心概念的框架以后,学生可用来梳理知识、深入理解概念,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实例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动物开始登上陆地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史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核心概念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第7个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相对应的核心概念是“不同动物发育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初中生物的某些核心概念并不集中于某一节中,所以教师在对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局限于某一节,而要根据具体学情具体分析。
(三)导入环节制造冲突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两栖动物”已存在一些认知,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真正理解两栖的意思,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看法。例如:你认为“两栖”是什么意思?你能否举出一些两栖动物的例子?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两栖”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个别学生认为“两栖”是指能在水、陆、空三种环境的任意两种中生存的生物;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河马、龟、鳄鱼等。
显然,学生的回答并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确的。教师可趁机制造冲突的学习情境,直接说明“河马、龟和鳄鱼并不是两栖动物,青蛙、蟾蜍才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向学生展示两栖动物的概念,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两栖动物中,学生最常见、最了解的是青蛙。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入手,如在什么季节能听到青蛙的鸣叫?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吗?青蛙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大部分学生回答青蛙在夏季鸣叫,准确的时间是春末夏初;很多学生能说出雄蛙能鸣叫;几乎所有的学生知道青蛙由蝌蚪发育而来。
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学生观察发现,青蛙和蝌蚪在外形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别。提问:与成蛙外形相差很大的蝌蚪是如何发育为成蛙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的疑惑中,播放一段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学生看完后会对受精卵—蝌蚪—青蛙的发育过程有了大致了解。
设计表格,对蝌蚪和青蛙在外形特征、呼吸器官及运动方式三个方面做比较,让学生自行总结完成表格内容,深入理解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向学生说明:像青蛙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变态发育。同作为两栖动物,蟾蜍、大鲵等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青蛙相同,也是变态发育。学生总结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
(五)与昆虫发育特点的比较
学生通过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了解到,某些昆虫(以蝗虫为例)的幼体与成体相比,形态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让学生自己对昆虫和两栖动物各自的生殖、发育特点进行对比。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互相交换意见,学生自行设计表格,最后比一比哪组的表格设计的内容最完整全面。
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小组间竞争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昆虫与两栖动物在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方面的对比,学生意识到“不同生物的发育方式不同,有些动物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进而达到构建相关核心概念的目的。
(六)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给学生呈现“畸形蛙”等资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得出畸形蛙的出现是由水污染导致的,环境因素的变迁是影响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主要因素。展示大鲵的图片,说明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学习兴趣;教学评价
实施新课程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仅在课程内容上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而且在课程的性质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更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和决策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构教学模式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巧抓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比如,在教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由于Windows98/2000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因此,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改变桌面的背景或设置屏幕保护等等。教师发现后,如果就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大肆批评,甚至加以处罚,学生就会“扫兴而归”,学习兴趣就会陡然跌至低谷,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自己的教学进度受影响,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其的内容,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
三、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形式
依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组织教学非常重要。现在多数地区从小学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应用软件已经有所掌握,对计算机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进入高中后,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不变的教学形式来教授差不多的内容,学生势必感觉上课没意思。所以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对于理论课而言,由于信息技术课课时少,且信息技术属于应用课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会并掌握知识,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背一些难懂的概念。课前可以安排适当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对于通过学生自学能懂的问题,教师不必讲授,只需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通过小结、评价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同时我们要利用自己手头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直观,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而上机课则应保证上机课占教学总课时数的70%。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实践应用才能熟练运用。因此对于有关操作性的知识,必须安排学生在机房进行。
【关键词】概念获得;化学;核心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牢固地、系统地掌握有关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那么,如何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就必须从化学概念入手。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概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属性,才能真正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措施之一。
概念获得模式是通过教师事先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把概念直截了当地、生搬硬套地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分析正反例证的属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终获得概念,并会运用概念。由此,这类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大胆探索、认真思考、清晰表达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使学生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体系。概念获得是从众多不同的事物、尤其是从已知或部分已知的事物中,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用深入探索、全面罗列事物属性的方法,来动态地获取某个对象的适当的定义。
如何用概念获得理论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核心概念?以下结合“电解质”概念的教学来描述其基本程序。
一、概念的确认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单元。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概念都必须运用概念获得模式进行教学的,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即化学核心概念,而且该概念应该具有比较清晰的属性。学生获得了核心概念,就可以利用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化学必修1中“电解质”的概念是个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也就理解了与溶液中离子相关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作了铺垫。
二、例证的确认
概念获得理论的核心是向学生提供概念的例证。例证是指老师事先选定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象(即指定的事物)。例证基本上包括三类:①正面的;②负面的;③暂时不能确定的。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第一批例证应该相对详细和明确,其目的是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基本属性进行确认。如“电解质”,教师呈现的正、反例证:①氯化氢;②氢氧化钡;③氯化钠;④醋酸; ⑤铁;⑥氯气;⑦乙醇;⑧蔗糖;⑨空气;⑩玻璃,前4个是正例,后6个是反例。
教师在例证确认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①选择使用哪些例证?②例证是否有助于该概念的建立?③课上提出的例证数量是否足够?
教师呈现正、反例证,并引导学生去对比、分析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从个体学生来看,他们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就能够动态地生成比较全面、客观、正确的概念表述。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或者假设概念的定义。
三、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1.分析例证,提出假设要求学生对正反例证进行比较,找出正例证中的共同属性,从而让学生对例证形成概念假设——电解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可能形成下列假设:①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和混合物;②电解质能导电;③电解质在水中能发生电离;④电解质是酸、碱、盐,等等。当然,有的学生在比较正反例证时,可能未能抓住概念的一些属性,形成的假设可能是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这时,我们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尊重,不能用自己给出的正确回答而一跳而过,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验证假设就是让学生寻找与概念相同的其他的例证。例如,有学生假设:“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此溶液能导电,那这个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如Na2SO4。”这样,他的假设与证实材料相等,那么他的假设得到了维持。
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模式中,例证的确认与假设的提出验证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学生对例证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对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各种假设的出现,增加新的例证,帮助学生识别出概念的所有基本属性,并否定先前生成的伪假设。通常,伪假设往往产生于例证不足的早期阶段。
在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很快就揣测到正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教师立即回避直接地肯定学生的回答,而只是把学生的揣测作为假设之一,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全部例证的分析,确认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最后再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概念的命名
经过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的循环过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有保留下来的假设进行审核,并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命名。在概念命名的阶段,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获得的概念作清晰的定义,是否完整的阐述了概念的基本属性?②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确认每一个例证的理由进行回顾?③学生是否了解所获得的概念的名称?如在“电解质”教学中,对概念进行命名时允许用生活语言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加深对概念和名称由来的理解。
教师学生验证、修正假设后,命名概念,重述定义即这类物质是电解质。所谓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电解质所属物质类型是化合物,符合条件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能导电。
五、概念的应用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例证,并根据概念的基本属性对例证作出精确的描述;让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加以区分,以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程度。
如何对概念的应用阶段进行评价,可以依据以下问题:①学生能否独立地通过例证给出概念的定义?(无论正确与否)②学生能否识别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③通过概念获得模式的教学,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例如,例证:①二氧化碳;②氯化氢气体;③氨气;④铝;⑤硫酸钡。学生可以根据概念本质属性很容易判断例证②是④否。但在例证①③⑤上,学生可能会产生争议,有的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也能导电,并且也是化合物,符合电解质定义,应该是电解质;少数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和一水合氨电离而导电,碳酸和一水合氨是电解质,二氧化碳和氨气是非电解质。对于⑤,有的学生说,硫酸钡是难溶物,它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少数学生说,硫酸钡熔融状态下导电,是电解质;或是硫酸钡虽然难溶,但其溶解的那部分是电离成离子的,是电解质。两者的争议,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学会比较,能深刻地发现问题的差异,在运用中锻炼并提升了探究能力。
六、概念获得的反思
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重要的并不仅在于教师直截了当地将概念的名称或定义教给学生,而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例如,在反思概念的获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①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②学生能否清晰地陈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或提出假设?③在获得概念过程中,学生是否在他人陈述后,提出异议或疑问或补充?④学生能否与他人平等的交流讨论、精诚合作?等等。
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般认知规律。它使教学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紧密的结合,纠正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概念获得理论也有它的弊端:一个概念的发现过程所需时间比讲解过程所需时间要长得多,有时一节课学生也未必能提出恰当的假设。因此,我们不能什么概念都用,而是需要对它进行选择性、创造性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10
[2]于艳丽;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实践[J];教育新导向;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