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积极心理学核心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33-01
一、核心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核心概念界定
2011年,我国重新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这次修订在原有的十个主题下增加了“核心概念”。
概念构建了生物学科基本知识的框架,而核心概念是支撑学科框架的最基本骨架,包括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解释,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二)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传统的学习往往强调对知识的传递和记忆,很多知识在学生脑中只是无实际用途的孤立事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很容易被迅速遗忘。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构起核心概念的框架以后,学生可用来梳理知识、深入理解概念,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实例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动物开始登上陆地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史上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核心概念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第7个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相对应的核心概念是“不同动物发育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初中生物的某些核心概念并不集中于某一节中,所以教师在对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局限于某一节,而要根据具体学情具体分析。
(三)导入环节制造冲突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两栖动物”已存在一些认知,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真正理解两栖的意思,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看法。例如:你认为“两栖”是什么意思?你能否举出一些两栖动物的例子?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两栖”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个别学生认为“两栖”是指能在水、陆、空三种环境的任意两种中生存的生物;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河马、龟、鳄鱼等。
显然,学生的回答并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确的。教师可趁机制造冲突的学习情境,直接说明“河马、龟和鳄鱼并不是两栖动物,青蛙、蟾蜍才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向学生展示两栖动物的概念,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两栖动物中,学生最常见、最了解的是青蛙。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入手,如在什么季节能听到青蛙的鸣叫?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吗?青蛙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大部分学生回答青蛙在夏季鸣叫,准确的时间是春末夏初;很多学生能说出雄蛙能鸣叫;几乎所有的学生知道青蛙由蝌蚪发育而来。
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学生观察发现,青蛙和蝌蚪在外形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别。提问:与成蛙外形相差很大的蝌蚪是如何发育为成蛙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的疑惑中,播放一段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学生看完后会对受精卵—蝌蚪—青蛙的发育过程有了大致了解。
设计表格,对蝌蚪和青蛙在外形特征、呼吸器官及运动方式三个方面做比较,让学生自行总结完成表格内容,深入理解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向学生说明:像青蛙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变态发育。同作为两栖动物,蟾蜍、大鲵等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青蛙相同,也是变态发育。学生总结出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
(五)与昆虫发育特点的比较
学生通过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了解到,某些昆虫(以蝗虫为例)的幼体与成体相比,形态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让学生自己对昆虫和两栖动物各自的生殖、发育特点进行对比。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互相交换意见,学生自行设计表格,最后比一比哪组的表格设计的内容最完整全面。
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小组间竞争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昆虫与两栖动物在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方面的对比,学生意识到“不同生物的发育方式不同,有些动物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进而达到构建相关核心概念的目的。
(六)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给学生呈现“畸形蛙”等资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得出畸形蛙的出现是由水污染导致的,环境因素的变迁是影响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主要因素。展示大鲵的图片,说明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学习兴趣;教学评价
实施新课程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仅在课程内容上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而且在课程的性质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更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和决策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构教学模式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巧抓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比如,在教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由于Windows98/2000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因此,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改变桌面的背景或设置屏幕保护等等。教师发现后,如果就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大肆批评,甚至加以处罚,学生就会“扫兴而归”,学习兴趣就会陡然跌至低谷,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自己的教学进度受影响,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其的内容,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
三、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形式
依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组织教学非常重要。现在多数地区从小学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应用软件已经有所掌握,对计算机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进入高中后,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不变的教学形式来教授差不多的内容,学生势必感觉上课没意思。所以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对于理论课而言,由于信息技术课课时少,且信息技术属于应用课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会并掌握知识,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背一些难懂的概念。课前可以安排适当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对于通过学生自学能懂的问题,教师不必讲授,只需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通过小结、评价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同时我们要利用自己手头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直观,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而上机课则应保证上机课占教学总课时数的70%。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实践应用才能熟练运用。因此对于有关操作性的知识,必须安排学生在机房进行。
【关键词】概念获得;化学;核心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牢固地、系统地掌握有关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那么,如何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就必须从化学概念入手。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概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属性,才能真正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措施之一。
概念获得模式是通过教师事先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把概念直截了当地、生搬硬套地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分析正反例证的属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终获得概念,并会运用概念。由此,这类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大胆探索、认真思考、清晰表达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使学生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体系。概念获得是从众多不同的事物、尤其是从已知或部分已知的事物中,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用深入探索、全面罗列事物属性的方法,来动态地获取某个对象的适当的定义。
如何用概念获得理论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核心概念?以下结合“电解质”概念的教学来描述其基本程序。
一、概念的确认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单元。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概念都必须运用概念获得模式进行教学的,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即化学核心概念,而且该概念应该具有比较清晰的属性。学生获得了核心概念,就可以利用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化学必修1中“电解质”的概念是个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也就理解了与溶液中离子相关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作了铺垫。
二、例证的确认
概念获得理论的核心是向学生提供概念的例证。例证是指老师事先选定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象(即指定的事物)。例证基本上包括三类:①正面的;②负面的;③暂时不能确定的。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第一批例证应该相对详细和明确,其目的是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基本属性进行确认。如“电解质”,教师呈现的正、反例证:①氯化氢;②氢氧化钡;③氯化钠;④醋酸; ⑤铁;⑥氯气;⑦乙醇;⑧蔗糖;⑨空气;⑩玻璃,前4个是正例,后6个是反例。
教师在例证确认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①选择使用哪些例证?②例证是否有助于该概念的建立?③课上提出的例证数量是否足够?
教师呈现正、反例证,并引导学生去对比、分析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从个体学生来看,他们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就能够动态地生成比较全面、客观、正确的概念表述。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或者假设概念的定义。
三、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1.分析例证,提出假设要求学生对正反例证进行比较,找出正例证中的共同属性,从而让学生对例证形成概念假设——电解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可能形成下列假设:①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和混合物;②电解质能导电;③电解质在水中能发生电离;④电解质是酸、碱、盐,等等。当然,有的学生在比较正反例证时,可能未能抓住概念的一些属性,形成的假设可能是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这时,我们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尊重,不能用自己给出的正确回答而一跳而过,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验证假设就是让学生寻找与概念相同的其他的例证。例如,有学生假设:“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此溶液能导电,那这个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如Na2SO4。”这样,他的假设与证实材料相等,那么他的假设得到了维持。
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模式中,例证的确认与假设的提出验证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学生对例证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对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各种假设的出现,增加新的例证,帮助学生识别出概念的所有基本属性,并否定先前生成的伪假设。通常,伪假设往往产生于例证不足的早期阶段。
在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很快就揣测到正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教师立即回避直接地肯定学生的回答,而只是把学生的揣测作为假设之一,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全部例证的分析,确认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最后再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概念的命名
经过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的循环过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有保留下来的假设进行审核,并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命名。在概念命名的阶段,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获得的概念作清晰的定义,是否完整的阐述了概念的基本属性?②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确认每一个例证的理由进行回顾?③学生是否了解所获得的概念的名称?如在“电解质”教学中,对概念进行命名时允许用生活语言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加深对概念和名称由来的理解。
教师学生验证、修正假设后,命名概念,重述定义即这类物质是电解质。所谓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电解质所属物质类型是化合物,符合条件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能导电。
五、概念的应用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例证,并根据概念的基本属性对例证作出精确的描述;让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加以区分,以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程度。
如何对概念的应用阶段进行评价,可以依据以下问题:①学生能否独立地通过例证给出概念的定义?(无论正确与否)②学生能否识别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③通过概念获得模式的教学,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例如,例证:①二氧化碳;②氯化氢气体;③氨气;④铝;⑤硫酸钡。学生可以根据概念本质属性很容易判断例证②是④否。但在例证①③⑤上,学生可能会产生争议,有的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也能导电,并且也是化合物,符合电解质定义,应该是电解质;少数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和一水合氨电离而导电,碳酸和一水合氨是电解质,二氧化碳和氨气是非电解质。对于⑤,有的学生说,硫酸钡是难溶物,它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少数学生说,硫酸钡熔融状态下导电,是电解质;或是硫酸钡虽然难溶,但其溶解的那部分是电离成离子的,是电解质。两者的争议,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学会比较,能深刻地发现问题的差异,在运用中锻炼并提升了探究能力。
六、概念获得的反思
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重要的并不仅在于教师直截了当地将概念的名称或定义教给学生,而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例如,在反思概念的获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①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②学生能否清晰地陈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或提出假设?③在获得概念过程中,学生是否在他人陈述后,提出异议或疑问或补充?④学生能否与他人平等的交流讨论、精诚合作?等等。
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般认知规律。它使教学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紧密的结合,纠正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概念获得理论也有它的弊端:一个概念的发现过程所需时间比讲解过程所需时间要长得多,有时一节课学生也未必能提出恰当的假设。因此,我们不能什么概念都用,而是需要对它进行选择性、创造性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10
[2]于艳丽;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实践[J];教育新导向;2011年第1期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激情辩论 巧用资源 新课改精神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反思三年成名师。
自新课改开展以来,我经常反思教学:是否配合了新课改的节拍,是否紧跟了新课改的节奏,在教学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恐忘记了一个历史老师应尽的责任。下面简略谈谈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我是如何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的,以求教于各位方家,敬请斧正。
一、角色扮演法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如何开启学生的思维?怎样充分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上,我采用角色扮演法,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
如教学《活跃的学术思想》时,讲到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课本小字介绍了孔子如何因材施教。学生看过后,印象平平。为此,课前我找了几个学生,排演了一幕话剧。让平时马虎莽撞的李智扮演子路,让一向谨小慎微的杨硕扮演冉求,让老成持重的邱宇饰演孔子。剧情是:一日,邱宇饰演的“孔子”端坐书桌旁,专心致志看书。忽然,李智饰演的“子路”捧着一摞书,从外面慌慌张张跑来,匆忙之中,几本书洒落于地,他手忙脚乱地捡书,再踉踉跄跄地跑到老师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问:“老师,如果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我应立即去做吗?”孔子合上书,悠悠地回答:“你家有父兄,应该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能自作主张呢?”“子路”叩谢过老师,退下。不久,杨硕饰演的“冉求”小心谨慎地走到“孔子”面前说:“老师,如果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我应立即去做吗?”“孔子”说:“那当然要去做,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像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怎么有截然相反的回答呢?历史上的公西华一头雾水,学生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看表演。“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冉求办事过于谨慎,常常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让他大胆地去做。而子路呢,性格比较莽撞,容易轻率行事,所以我要抑制他,让他审慎一些。”至此,不仅公西华,就是全班学生豁然开朗,彻底明白孔子的因材施教。
当然,适于角色扮演的内容还有很多。像《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在讲到赤壁之战时,让学生演苦肉计(黄盖诈降)一段,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激情辩论法
鲁迅先生说:“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陶行知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激情辩论最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最能培养学生动手搜集信息的能力,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一举几得。
在教学《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时,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是:农业的发展。其中一个表现是扩大耕地面积。扩大耕地面积是通过开辟圩田、开垦梯田实现的。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课堂上展开辩论,为此我把他们分为正方、反方。正方的观点是:开辟圩田,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开辟圩田,弊大于利。为了一展辩论雄风,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资料、采访老年人、去图书馆,询问老师,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辩论迭起,掌声不断。正方观点:开辟圩田,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甚至举出些数字予以证明。而反方观点则认为:这种以开辟圩田为代价,扩大耕地面积的做法,从长远的观点看,破坏大片森林,破坏植被,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还煞有介事地举出近几年沙尘暴天气肆虐人类,黄河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鲜活例子加以论证,颇有说服力。这样,真理愈辩愈明。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主动合作、探究,人人乐学、善学,完成教学任务,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易如反掌。
三、巧用资源法
这里的资源很广泛,一是图片(人物图、事件图、历史地图等)漫画和邮票,二是书中文字资料(大多在辅栏部分)及诗词歌赋等,皆和历史息息相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可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从各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枯燥,也不单调,它无处不在,历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样,学生边学历史,边悟出学史的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认识到:学史使人明智。
《秦朝的统一》这一课,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知识后,我们用下图予以总结。题目如下: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后,图中的人物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识读下面三幅图片,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的名字叫什么?
(2)图2和图3反映了秦朝在哪些方面实行的措施?
(3)除了图中反映的措施外,秦朝还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措施和制度?
这样,通过用图片训练的方法,学生进一步理解秦始皇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政治上通过创立皇帝制度等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然,书中还有一些极重要的文字材料,非常能反映历史问题。
如《西周的建立》一课,P27辅栏部分:古人对西周政治格局的描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这个材料是说西周初年,通过分封,周天子的权力很大,拥有无数的臣民和无尽的土地,制作礼乐和征兵打仗都要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而到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弊端日渐端倪,诸侯国的权力愈来愈大,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于是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王权无足轻重。通过两则材料对比,学生透彻理解封制:积极作用,巩固西周的统治;消极影响,导致王权衰微。再者,也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材料还有一些。如《商鞅变法》和《秦的统一》两课,辅栏部分: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商君列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商鞅变法的目的:强国利民,而且只要能达到这种目的,不必效法古人,也不必遵循古代的制度,它表现了商鞅变法的决心。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且志在必得,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书中这样的资料俯拾皆是。
历史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分析历史,探究历史,让学生通过图片、材料,分析历史,感悟历史并掌握历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配合新课改的节拍,跟上新课改的节奏,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播放历史歌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感知历史的魅力;也可以播放一些视频,直观再现历史;还可以朗诵一些诗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并和历史联系起来:“秦皇汉武”指哪两位帝王?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国家?“唐宗宋祖”又指哪两位帝王?他们对历史又作出怎样的贡献?像这样,诗词歌赋、邮票、漫画皆可反映历史。教学时,巧妙渗透到教学中去,一为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二为课堂教学更有文采,旁征博引,让历史课堂有血有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接下来无论是教学,还是课堂管理,都会不无裨益,水到渠成。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七年级历史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更希望,在历史教学中,大家都献计献策,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散文.
[2]形而上学.
【关键词】新课程 高考 化学 复习策略
一、以生为本,活化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1.回归课本并不是死记硬背,应注重领会和理解。回到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入领会和理解来掌握化学知识。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地对照过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看书的方法,即看什么,想什么,悟什么,再从中提炼精化。使课本的概念与理论知识问题化、系统化、条理化。
2.注重课本上习题和例题的整合。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是对知识点最好的诠释,我们在复习时应当注意应用,并进行总结归纳。例如,高二教材把“盐类的水解”的主要内容在习题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我让学生把习题自己先完成,然后带着问题进行听课,最后根据知识点将课后习题进行延伸。
3.重视课本中插图的作用。在教材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化学知识的再生。重视基础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理论知识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复习过程中对各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二、激活课堂,简化复杂规律
高三的课堂不能简单机械地把知识加以重复,教师应当精心雕琢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真正地投入课堂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教师要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激励学生。其实学生有许多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将复杂的规律简单化。比如盐类水解,有位学生就这样告诉我,水解水解,把水分解(即分解成H+和OH-),虽然是很简单的话语,却将复杂的水解过程简单化了,说明水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基础上可以总结有机物和无机物中碳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的水解。这样,不仅把规律简单化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思想。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总结,如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或OH-离子浓度的求解规律;pH计算的方法;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的规律(物料守恒,电荷守恒,水的电离守恒);将溶液加热蒸干能否得到溶质的规律;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等。这样,学生在每节课中就都会有收获。
三、实验探究,巧设唤醒机制
化学实验能力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近年有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考查的趋势。课本中关于基本理论的学生实验有8个,约占学生实验总量的1/3。可见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既可使基本理论的复习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约,又可使化学实验有血有肉,富有生机。这样既符合教材的要求,也符合考试的方向,所以基本理论的复习也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使知识再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实验,来唤醒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旧知识得以再生。如在讲电化学时,我将课本上的氢氧燃料电池设计成简单放电和充电的实验,并且演示给学生。设计如下:在电解水的基础上完成氢氧燃料电池。实验步骤与现象:(1)用表面比较粗糙的石墨棒(增强吸附能力)作为电极,用10伏的直流电源电解水(稀硫酸)约半分钟,可观察到两极上有气泡产生,部分气泡吸附在两电极上;(2)移去电源,把导线迅速接在灵敏的电流计上,可以明显观察到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本实验把初中实验中的电解水和高中燃料电池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了解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关系。这样,不仅让学生对神秘的燃料电池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加强了对知识深度的把握。
四、精选试题,举一反三
在化学复习中,我们反对题海战术简单重复的无效劳动,但适量的试题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本概念和理论。就理论复习理论,概念复习概念,收益是不大的。
1.概念、理论知识问题化。就是将教材中描述性的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对知识点设疑、质疑、释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与创新素质。如对于盐类水解的复习,我们把它进行细化:如何从水的电离探究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和酸溶液、碱溶液的酸性与碱性有什么不同?在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含有碳原子的三微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盐类水解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外延了知识。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物理定律应用课,重点是学习“碰撞过程遵循的规律”。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了自然界中更为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在学习了有关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得到了动量守恒定律,并指出它们都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定理[8]。碰撞问题所研究的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境,它们所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同时遵循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根据碰撞的特点,本教学过程从生活中打台球的实例中抽象出所要研究的物理教学论文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变式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开动脑筋,恰当地利用数学表达式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和能量守恒的概念,进而体会物理学中守恒的思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碰撞问题遵循的规律,帮助学生实现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和迁移应用。
2 教学流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方法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指导思想。据此,教学框架流程如下:
创设问题情境—核心概念—变式分析—总结提升—核心概念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环节展开:
1.从生活情境导入,引出物理问题
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领悟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存在,将较简单的实际情境抽象为与之对应的物理问题,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抽象加工出的例题,让学生回顾、复习已经学习过的两个核心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进一步设问,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对弹性碰撞问题的理解。
教师:播放生活中打台球的视频,抽象出物理问题:如果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求碰撞后A、B小球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根据题设条件分析,得出此碰撞过程为完全弹性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据此可解出碰后小球A和B碰后的速度分别为:
vA= v ,v = v 。
教师进一步设问:据此讨论一下两小球各自的质量和碰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举出身边的例子。
学生分析:当m >>m ,vA=v ,v =2v ,比如铅球与相同体积的乒乓球发生正碰;当m = m ,vA=0,v =v ,比如两相同体积的铅球发生正碰,互换速度;当m << m ,vA=-v ,v =0,比如乒乓球与相同体积的铅球发生正碰。
2.变式比较,实现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
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针对例题的两个变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讨,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在新物理情境中发现物理问题,并应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的应用和探究能力。
变式1 在m 、v 恒定的条件下,若要求碰后小球B的动能取得极大值,m 和 mB需满足什么关系?若要求碰后小球B的动量取得极大值,m 和mB需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结合例题的分析可知:当m = mB,碰后小球B的动能取得极大值;当m << mB时,碰后小球B的动量取得极大值,为pB=2mAv0。
变式2 若两个小球A和B碰撞后粘在一起共同运动,则在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损失了多少?并据此分析mA和 mB在满足什么关系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并举例说明。
学生:此碰撞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相关知识可得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损失为:
ΔE= v 。
对上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可知在mA、v0恒定的条件下,当mA<< mB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为 mv ,比如子弹打入墙体的过程。
教师:碰撞过程涉及碰撞的能量传递和转化。实际的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和声能,但总的能量是不变的,即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3.变式迁移,达成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
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时注意联系事实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科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变式3 如果小球A以速度v0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9,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
A. v0 B. v0
C. v0 D. v0
学生:大部分学生会直接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Av0+0=mAvA+mBvB及p2=2mEk,易得选项A、B正确。
变式4 如果碰后小球A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4,则碰后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多大?
学生:类比上面的分析得出两个结果,分别为v0/4和3/4v0。
教师:这两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吗?在碰撞发生的过程中,要满足哪些规律?(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变式的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变式4的第一个结果,碰后小球A的速度依然大于小球B的速度,不符合实际;第二个结果碰后总的动能增加了,不符合实际。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变式3经过验证,符合实际情况。
4.总结提升,建立科学概念
教师:总结一下解决碰撞问题要遵循的原则。
学生:(1)系统动量守恒原则;
(2)不能违背能量守恒原则(动能不增加);
(3)物理情景可行性原则:
①若碰前同向运动:碰撞前,小球A追上小球B发生碰撞,所以有碰前vA>vB;碰撞时,两球之间是斥力作用,因此前者受到的冲量向前,动量增加;后者受到的冲量向后,动量减小,即碰撞后A球位置在后,所以有v'A≤v'B。
(下转第27页)(上接第23页)
②若碰前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5.反馈练习,巩固科学概念
练习题:A、B两个小球的动量分别是pA=2 kg·m/s,pB=4 kg·m/s,若A球能追上B球发生正碰,且碰后A球动量变为p'A=1 kg·m/s。则A、B球的质量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后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否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尤其是核心概念,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与建构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物理概念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困难、乏味。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抽象的物理规律与生活联系起来,设置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和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增.我国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核心概念;学习进阶;化学平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0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5.001
一、问题提出
聚焦核心概念进行学习进阶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2013年美国颁布的《下一代科学标准》(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围绕核心概念构建了K-12十三年一贯的科学学习进阶。[1]我国学者郭玉英[2]、谢绍平[3]、王磊[4]等均指出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对我国科学教育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王磊[5]、周玉芝[6]等学者从课程、教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对我国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理论从1982年提出至今已发展较为成熟,该理论对思维层次、认知水平划分的科学性已得到广泛肯定。我国化学教育领域对SOLO分类理论在化学试题编制、分析和教学设计、实施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学生水平层次实际发展路径、关键因素等的实证研究鲜有人关注。[7]因此,本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期望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实践和化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有所启示。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1. 相关概念
核心概念(Core Idea或Core Concept)是位于学科中心位置的科学概念,是本学科概念结构中的上位概念,可整合若干概念、原理、理论,且核心概念学习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 [8]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s,简称LPs)是对学生较长时间段内学习某一核心概念遵循的典型路径的假设性描述,是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核心概念掌握层次水平的总和。[9][10]
SOLO分类理论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比格斯(J.B.Biggs)和科利斯(K.F.collis)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在批判性借鉴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斯科诺德概念结构水平 (Level of Conceptual Structure)理论和马顿的学习水平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理论。[11]该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被试对特定任务的表现来确定其思维结构层次和认知水平层次。SOLO分类理论将认知水平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拓展五个层次。前结构水平即学习前的水平,表现为对学习任务一无所知;单点结构表现为只有一种任务解决思路;多点结构则是具有多种问题解决思路,但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整合;关联结构水平表示能够将多种思路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抽象拓展水平则表示可站在理论高度进行问题分析、解决。[12]各层次螺旋上升,反应出个体对特定任务学习成果的由浅入深。[13]
2. 研究方法
目前还不存在标准的学习进阶研究范式,不同学者依据自身理解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理论是学习进阶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14]课程标准制定与教材编制力求由低级向高级螺旋递进。所以王世存、王后雄[15]、周玉芝[16]等学者通过分析相关核心概念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以及教材内容呈现对化学核心概念进行学习进阶研究。波斯纳提出的概念发展理论也是学习进阶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概念发展理论关注并修正学生错误概念的思想与学习进阶思想紧密相连。[17]错误概念、前科学概念也是一种学习进阶水平,对错误概念、前概念的概念转变过程也是学习路径的一部分。所以庄晓文[18]把前概念和迷思概念研究作为分析“电解质溶液”学习进阶的一部分不无道理。
笔者在借鉴上述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学习进阶研究的理解,将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学习进阶水平划分中,形成如下研究设计:①分析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得出“化学平衡”的重要概念,梳理课标、考纲要求和“化学平衡”前概念、错误概念的已有研究,得出“化学平衡”学习进阶的结构基础。②梳理SOLO分类理论相关研究,得出各SOLO层级的认知水平特征,结合构建的结构基础,分析各认知表现特征对应的“化学平衡”概念水平表现,形成“化学平衡”的学习进阶。
三、“化学平衡”的学习进阶研究
1.“化学平衡”学习进阶的结构基础构建
结构基础构建是学习进阶的重要基石,结构基础的科学性、客观性直接影响着所构建学习进阶的合理性。本研究构建的“化学平衡”学习进阶结构基础如表1。[19-23]
2. SOLO层次对应的“化学平衡”学习进阶水平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各SOLO层级的认知表现特征。[24-26]考虑到SOLO的前结构水平表现为对概念一无所知,因此在结合上述构建的结构基础进行化学平衡各层级表现水平与SOLO层级相对应分析时,将单点结构水平作为学习进阶的起始水平,分析得出“化学平衡”的学习进阶(见表2)。
对照表1、表2可看出,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是以多个重要概念为主线,逐渐深入学习相关概念的同时,不断更正已有前概念、迷思概念,使认知结构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的描述。以“化学平衡常数”为主线加以阐述:进阶水平1的学生只表现出能够记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符号、表达式,能够直接套用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达到水平1的学生就不再存在“错误记忆化学平衡的概念、表达式”这一错误概念,当学生同时掌握平衡常数表达式、可逆反应限度、可逆反应是正逆反应双向同时进行、任意反应时刻Qc表_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等多个信息,并能够利用多种信息解决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利用平衡常数进行化学反应方向判断,也就达到了进阶水平2,随着对多个独立概念掌握的不断深入,学生可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厘清,并将概念加以整合用于问题解决(如运用平衡常数分析转化率),学生对概念的认知水平就达到进阶水平3,当学习者对概念的认知水平达到进阶水平4时,就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抽象拓展、分析推理、知识迁移能力,比如利用平衡常数进行复杂问题的综合分析。
四、对“化学平衡”教学实践和学习进阶研究的建议
1. 对“化学平衡”教学实践的建议
充分发挥“化学平衡”学习进阶的教学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学生认知发展典型路径,有利于课程的螺旋深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有利于化学平衡观的形成,有利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已有研究表明,我国教材关于“化学平衡”的内容编排、呈现及整合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认识、构建“化学平衡”知识体系[27]。严格按照教材编排组织、安排教学,不利于学生将孤立、零散知识整合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法。[28]如果教师在“化学平衡”教学过程中结合学习进阶创造性使用教材,打破教材内容组织模块化的壁垒,围绕某一主线(如上述“化学平衡常数”)构建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引导学生从单点结构,多点结构逐渐过渡到关联结构,最终将知识整合、迁移,达到抽象拓展水平,将会减轻学生突然接受多个抽象概念的“不适”。
2. 对学习进阶研究的建议
学习进阶研究不仅仅是进阶假设的构建过程,还应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不断对学习进阶进行修正。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可将上述“化学平衡”学习进阶作为理论框架进行试题编制,也可基于已有SOLO分类理论在化学试题编制、试卷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测量工具开发,然后搜集测验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对学习进阶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基于上述学习进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分析学生存在的前概念、错误概念,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定性分析,并不断修正学习进阶。
参考文献
[1][2]郭玉英,姚建欣,彭征.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8):118-127
[3] 谢绍平,董秀红. 美国新《K-12科学教育框架》解读[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4):55-61
[4] 王磊,黄鸣春.科学教育的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12-118
[5] 王磊,黄鸣春,王维臻,姜言霞,张丽娜,张荣慧. 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稳定性和趋势性[J]. 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1):98-109
[6][16]周玉芝.厘清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程:分析教材的新视角――以中学化学 “电化学基础”教学内容为例[J]. 化学教育,2014,35(13):7-10
[7] 麦裕华,肖信.国内中学化学教育应用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进展2006-2011[J].化学教育,2016,37(7):6-12
[8] Sarah M.C.,Andrew W. S.,Heidi A. S. Ready,Set,Science! Putting Research to Work in K-8 Science Classrooms[M].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Washington DC.2007:59-60
[9] 约瑟夫・科瑞柴科. 革命性的变化:美国确立新一代科学教育框架[J]. 基础教育课程,2013,Z1:82-85
[10] 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 教育学报,2012,8(2):81-87
[11] 李佳,吴维宁.SOLO分类理论及其教学评价观[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16):16-19
[12][32]Gillian,B.,Lewis,T.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ir Own Learning and a SOLO Taxonomy[J].Higher Education,1994,28:387-402
[13] 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51(5):51-55
[14][17]张颖之.理科课程设计新理念:“学习进阶”的本质、要素与理论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6):115-120
[15] 王世存,王后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J].中小学管理,2012(4):23-28
[18] 庄晓文,姜建文.“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J].化学教学,2016(2):28-33
[19] 麦裕华,杨健萍,何庆辉.高中生化学可逆反应心智模式的诊断和分析[J].化学教育,2012,33(5):19-24
[20] Ibrahim,B.,Ome,G.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Based on Conceptual Change Condition o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Concepts[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06,15(1):31-46
[21] Jeff,S. P.,Henry,W. H. Strategies Reported Used by Instructors to Address Student Alternate Conceptions in Chemical Equilibrium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5,42(10):1112-1134
[22] Gregory,P. T. Student Restraints to Reform:Conceptual Change Issues in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es[J].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1999,29(1),89-109
[23] 乔国才.“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1,32(4):67-69
[24] Claus,B.,Bettina,D. Using the SOLO Taxonomy to Analyze Competence Progression of University Science Curricula[J]. High Education,2009(58):531C549
[25] Ursula,L.,Rosina,M.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riation in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Disciplinary Concepts: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LO Taxonomy within Introductory Accounting[J].High Education,2009(58):257C283
[26] 李佳,高凌飚,曹琪明.SOLO水平哟斡PISA的评估等级水平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4):91-96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理性认知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当前,时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满足知识经济时展的实际需要,需要充分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管理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等举措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实践证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获得了良好成效,值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滕松蓉.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教育模式研究[J].赤子,2015,(9):332-332,333.
[2]鄢旭光.基于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性试验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29):178-179.
[3]岳梦夏.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思考[J].科教文汇,2014,(18):113-113,116.
[4]欧阳胜.针对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几个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8:378-379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文化产品 概念设计 综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注重“通过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概念设计教学现状
1.1概念设计课程特点
《概念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技能和已有知识经验等在创新主体身上的综合表现”。本课程一般开设在本科三年级,此阶段学生的特征是已对前期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但缺乏有机综合各项单一能力进行设计创新的实践训练和经验总结。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就主要以设计课}项目教学的方式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而开展。
2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文化产品概念设计教学研究
2.1 概念设计课程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课程教学现状的梳理,围绕“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形成以下基本思路:采用“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本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练做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将文化产品概念设计项目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按照概念设计教学流程来开展。
2.2研究过程
在课程教学前期的准备阶段,为了让学生形成对本课程的整体概念,可以通过绪论课让学生宏观把握概念设计的含义、特征、意义、构思方向和关注热点等知识点。此阶段授课可结合图文并茂的案例教学,通过具有前瞻性且符合未来生活趋势的概念设计案例为学生展示概念设计的魅力和重要价值,并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组织形式、产品概念设计阶段任务及能力培养导向、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做好参与概念设计的准备。
随后,课程教学进入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实质设计期,学生作为主体实际参与概念设计全流程,教师则通过组织和引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流程以学生团队分组开始,要求学生围绕特定地域文化人群展开生活形态的调研。目的是通过生活形态研究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问题点,进而开展文化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教学,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观察能力,学会认真观察是开展概念设计的第一步,通过课堂和课后的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观察习惯,并以观察特定地域文化人群的生活形态作为训练重点;二是调研分析能力,明确“收集信息要博,选择信息要精”这一调研分析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调研记录技巧,如剪贴簿、记事本、建立信息库等来实现对信息、图片和物品的收集。重视分析过程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概念设计“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向未来看趋势、对比分析看特点”的调研分析特征,并通过形象直观的案例明确调研分析的方法和有效途径。通过对用户的研究,从用户的生活、文化、居住环境等特征角度来琢磨产品的文化属性,使产品能更多地体现出用户的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以获得用户的认同,进而确定产品的概念模型。需要注意的是,“概念模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大量阅读与研究设计所关联的文化内容、现实状态、市场环境、民俗特征、造物文化等,并由此提取出可设计与延伸的文化因素,进而提出与市场具有相溶性的设计模型,即设计创意构想”。提出概念模型后,教学进入了方案构思阶段。此时需要提醒学生的是:此阶段的方案构思一定是建立在前期用户研究的结果之上。教师应该结合问题的实际,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课堂上构建案例式和互动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接近实际的设计情境和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课后多多拓宽交流渠道,形成热烈的设计研讨氛围;同时要加强概念发散的方法指导,从案例模仿开始,逐步让学生形成概念充分发散的系统方法。
最后,课程进入设计视觉化阶段,教学将围绕概念细化、效果图表达等环节开展。学生可选择自己擅长表现手法开展设计,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实现设计的积极性,促进团队合作的优势互补,激发学生围绕设计中关于材料、结构、造型等问题积极思考对策。设计完成后组织学生对各组设计方案展开设计评价,以此来衡量各组设计的最终效果。
3结论
通过教学研究,清晰地理顺了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概念设计教学的目标、思路、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文化产品设计开发为课题研究内容,探索了新的概念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地域文化传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诚.现代包装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包装工程,2003(04).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作业 设计 策略
新课程的改革,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工作干劲,大大地激活了以往僵化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自我探究式”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 具体表现在:1.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开放性;2.教材资源的多样性、科学实用性和趣味性;3.教学过程体现学习者的充分参与性;4.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性;5评价体系的发展性等五个方面。
二、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优化设计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总是带有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而传统作业显示出来的情况是形式呆板,内容较枯燥,趣味性不高,有点脱离现实,这就大大减弱了学生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心理,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尽量设计出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新颖的作业,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
2.主体性原则。在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内因和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学习的需求,把启发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放在首位,要尽可能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倡导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设计作业时心中首先得有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做出适当的调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从而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3.有效性原则。作业主要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检查、巩固和拓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此,作业设计重要一点就是讲求对促进和升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人文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往由于过分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以致不少老师把语文作业理解就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新课程语文作业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化的功能,除了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意要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形的得到情感熏陶。
5.开放性原则。其实语文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所以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理念,把学生在社会、家庭中接触的机会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语文知识。
6.实践性原则。让学生不断地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升华知识,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实践性作业在完成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运用新的理念,学会用新知识去理解、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样不但增加了语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进一步增长了个人才干。
7.合作性原则。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倡导小组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充分强调的。可见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较为探究性的作业,在完成中需要相互密切合作。所以作业的设计就得要多一些合作活动,要注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把个人的见解和集体的智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主动探究习惯,从中再学会和人相处的技巧。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策略
1.面向每一位学生的策略。学生的个人成长环境和积累的知识水平不同,操作技能存在差异,因此语文作业的个性化、多元化成了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实际需要,在作业设计上应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的设计内容遍及生活、生产、科技,也有很多自身接触的生活问题。学生在作业的选择上既可以选择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选择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方面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智力的开发有所益处,另一方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无止境”的学习意识。
3.强化探究性的策略。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主动地参与,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很注重。这就要求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4.倡导合作性的策略。新课程另一个主要目标是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所以,合作与交流是语文作业在设计上的主要部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合作、团结以及生活带来的乐趣。
5.营造趣味性的策略。如果学生厌学,或者是被动地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兴趣才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为此,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借助于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作业艺术,让实践探究、创新的过程在兴趣的驱使下达到理想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性格优势;乐观;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而积极心理学则是利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关注的仅仅是个体心理障碍问题,并且致力于修复个人生命中的问题。但是积极心理学独辟蹊径地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专注于研究如何建立个体生命当中的美好品质以及如何让人类变得更加幸福。它帮助人们在“逆境”中学会如何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从而获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帮助那些处于顺境的人变得更加快乐、收获更多幸福。因此,积极心理学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换言之,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大众具有教育意义。
2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乐观”这个简单的词语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它是每一个民族价值观念中都非常重视的品质。乐观不仅仅可以缓解当代人的就业压力、减少生活当中的挫折感受,同时还可以大大抵御当代社会很多流行的疾病。这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它使得人不盲目、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可以让个体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面对生活困难时,他们往往更能克服艰难险阻、产生更少的负面情绪。乐观主义者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策略来进行情绪的调控方法,从而让自己一步一步的朝着更幸福的方向去努力。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乐观主义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而且缺少的思想品质。
“性格优势”这个词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当中积极品质的内涵。它是一个整合的概念,这样心理学家们可以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重新理解这些优秀的人格特质。价值实践分类体系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成就之一,智慧型的人是最具有性格优势的,他们往往是非常的爱好探索和发现、热爱学习、喜欢接触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善于寻找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同时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的全面、不妄下结论、不刚愎自用,并且还博闻强识、洞察悟性,因此性格优势理论对于现行的心理健康评级体系具有补充与完善的作用。而当代心理学那种病理倾向使得我们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与矫治,对此,seligman认为心理健康意味着对人积极机能的发掘。正是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是“抵御心理疾病的最好武器”。所以积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激发性格优势与积极潜能上,显然性格优势已经成为干预心理疾病的一种全新途径。同时,心理学家将认知层面上的性格优势比喻为头脑优势,而将情感层面上性格优势成为心灵的优势。
3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于个体进行内在的改变,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则是对于个体进行外在的要求,它们两者是相互促进、不谋而合的。所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当代中国人具有教育意义。乐观、性格优势、主观幸福感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西方词汇在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当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个体心理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于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它是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当中的知识和观念是在理性认识过程当中形成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于整个国民来说具有长远意义的。但是个体健康的心理认知因素是接受并认可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执政党要尽可能多的培养大众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判定思维习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积极为导向的教育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总是善于接受自己、悦纳自己、独立自主、适应环境、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践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当中,学校和社会对于体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党和社会有责任培养教育者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品质,重视将积极的认知作为价值观念教育的心理加工机制,这样才可以真正发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应然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J].教育与探新,2008.
自教育部于2014年3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后,核心素养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教育界已普遍展开关于实施“核心素养”的探讨。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目前只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还没有制定该学科的课程标准,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没有界定,导致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具体落实,本文试图弥补该领域的空白,着重阐述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中小W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指个体的综合素质,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性格、知识和思想达到的境界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按照学科分类,分为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按照需求程度分类,分为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类。在此两种分类标准基础上,可以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掌握学科关键知识来把握学科本质,学会学科思维和方法,在该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能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纵向链接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不是指一些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而具体设计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是中小学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上位概念。《纲要》将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心理知识归为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这些心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倾听、宣泄、情绪调节、换位思考等心理技能。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以心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是两者的升华。
(二)横向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本素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心理素养来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发展关键期,其中本学科所固有的且最有价值的素养被称为“心理核心素养”。《纲要》明确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可以视为心理基本素养的构成,即心理保健常识的掌握,但与心理核心素养还有一定区别。某一存在物能称为核心,首先应根植于一个体系中,其次能对事物起到持续帮助作用且地位不可替代。
结合序列和范围两个维度,可以得出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中小学各阶段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心理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并为后续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帮助的动态系统。从心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应包括心理能力、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三大方面。
二、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指学生在认知和适应两个层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认知层面,包括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适应能力包括适应自我的能力,适应他人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能力的水平制约着学生的行为表现,一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乐观的心境,能有效避免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出现,从而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生潜藏的心理能力即心理潜能的培育不容忽视。《纲要》明确指出,开发心理潜能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并不仅仅是实现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肩负着唤醒学生心理潜能的使命,要把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转化为显性的心理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达到实现自我的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心理品质
《纲要》提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将心理学的关注点从治病转为预防,注重个体的美德,这与《纲要》的精神相契合,并把美德分为智慧、勇气、仁慈、正义、节制与精神卓越这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是由这六种美德构成。通过幸福感、满足和希望等积极情绪的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抵御心理疾病的力量,进而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思维品质
作为心理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品质,是本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例如,在聆听他人倾诉时,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提升共情思维;将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迁移思维;进行认知归因时,能够正确找到导致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方式,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根据课堂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47-02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目标和巩固理论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关键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只有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做好,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发自心底喜爱、能终身受益的课程。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各大教育院校中广泛开展教学实践,许多高校、高职也开始逐渐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来。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在二十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率先提出,由于其积极的理念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便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研究内容: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其中,积极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情商培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人类生命活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个体对待过去、对待现在和对待未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获得满足、满意;在对待现在方面,获得幸福、快乐;在对待未来方面,获得乐观、憧憬。积极人格特质是长期进行积极心理建设后所期待的成果,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发、强化,使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使个体在学习、工作、创造中将社会价值和生活经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并形成乐观、成熟、智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决定。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修正了传统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将悲观的人性观转变为对人性中乐观一面的强调和重视,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惯性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建设上,倡导研究、探索人类的美德,倡导恢复人性的积极面。同时,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面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的局限性,更加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以及对政治、教育、经济等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情绪、人格、心理状态上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扫描
(一)学校、教师、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的有关领导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入认识和充分重视,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看做是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内容,没有把思想政治教学纳入高职院校全面教学总体目标和整体方案中,更谈不上引进、整合社会有利资源。高职院校领导的不重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态度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许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没有高度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材料和方案准备不充分,缺乏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法的创新和完善。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平时学习敷衍、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学习结束后却对学习内容完全没有任何印象,学习效果底下。
(二)教学手段落后,形式方法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缺乏呼应,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孤身乏力地演绎着“单口相声”,学生低着头无奈地接受理论灌输,有些甚至在交头接耳、玩电子产品、看其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无关的教材,对教师声嘶力竭的课程讲授置若罔闻,真正将教师讲授内容全部听进去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学质量十分低下。个中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呆板,许多教师没有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怡然自得地在理论维度中对学生居高临下地阐释,将学生看做是接受知识、理论的容器,导致教学气氛紧张、僵硬,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无法产生共鸣,无法在课题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冲击下,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产生先入为主的逆反、排斥性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思想政治理论是陈旧、落后的理论观念,已不适用于目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建设。同时,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现状也存在着不同步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已不适用于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部分现象和问题,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实用性产生怀疑,进而全面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乏力
教师是实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水平的落后却严重制约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发展。首先,在教师专业水准管理和专业培训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高职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专业技能难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要求,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而高职院校管理者不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致使教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和提高专业水准的机会,教师队伍管理停滞不前。同时,在教师管理、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方面,高职院校领导缺乏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未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监督监管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没有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管理的整体计划和方案之中,导致教学质量管理不严格,教育人才管理无法可依,总体管理水平低下。
三、积极心理学对于我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一)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动机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个体的人格优势将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影响,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也是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以及正确的自我决定、自我组织、自我定向和自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探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概念,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将积极心理学培养主观幸福感、塑造健康人格的核心目标与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任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概念的实用价值。
(二)优化师生关系,形成“教――学”共同体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发展动态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充分掌握其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对其学习能力和心理背景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从而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做出全面了解和判断。教师应当将积极人格理论等积极心理学概念、方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保有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时,以培养学生正面态度为目标,使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主义和适宜体验感染、影响学生,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中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培养,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获得知识的满足,并给予学生更多发展创造性才能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创新式理论学习中塑造自尊、自信的成熟型、健康型人格,使其逐渐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发展轨道,为未来的进一步学习以及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新媒体优化教学环境,增强课堂吸引力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工作中,学校和相关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平台技术,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交流,并建立筛查、约谈等工作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例如,天津市自主研发了思政APP平台,定期将心理知识精准推送至每位学生手上,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也随时与任何一名学生直接对话、无间隙交流,做到了“手机拿在学生手中,教育进入学生心中”。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历经“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卫生和咨询”、“心理卫生与健康”等变化,直至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称才广为接受。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始走向规范化建设道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开设相关课程,呈现出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任选到必修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学科模式,以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作为设计课程体系的主线,注重传授系统与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二是经验模式,采取心理训练、活动、实践等形式,旨在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三是问题模式,注重心理辅导与咨询,从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无论何种模式,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依旧占主导,过分突出学科理论体系,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与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没有太多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目标上,以“问题矫治”为导向“,成长发展”不够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依据教育的三项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置一般分为三级: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为主,注重开发潜能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级目标面向心理问题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注重心理咨询与疏导,消除心理症状;三级目标面向心理障碍和疾病学生,以心理治疗为主,注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治[1]。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受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契合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过于偏重二、三级目标,忽视一级目标,导致过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矫治,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与发展为主,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科取向”为主,知识本位的课程思想严重,过分强调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内容编排上呈现重症状诊断,轻预防,重障碍,轻发展的特点,凸显出过于理论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业心理学教学的特点。这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紧贴学生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违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决定着其是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均是大班教学,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更缺少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冷眼旁观,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未能有效提升与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首发,旨在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绪体验是核心,积极体验中又以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最多、成果最丰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应该从单纯的问题取向转移到人类正向品质的研究与培养,通过挖掘人类自身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来达到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1958年,学者Jahoda率先在反思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健康的科学概念[2];Cowen更进一步主张“健康应该是积极特征的存在程度,而不仅仅是疾病的缺乏”[3]。由此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正式融入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体系,促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也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主张开发心理潜能、降低负性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可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新的思潮已经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成为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设置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智慧、感恩、乐观、美德、幸福”等积极因素被积极心理学认为是人类所固有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这些积极的特质被培育与强化,那么与其相对的消极的特质就会改变与消退[5]。因此,要想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力量,必须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协调发展、预防、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由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转向积极方面即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大学身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健康、和谐、幸福的价值核心理念,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品质和正向积极的力量,在协调心理问题解决与积极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人格特质的健全、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构建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丰富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了诸如增强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能力、完善积极人格等14项学校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5]。概括起来涵盖三层含义:一是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融入“幸福课程”;二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必须塑造积极的人格,彼得森和赛里格曼提出了6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6],为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增加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离不开营造积极环境,一个良好而积极的教学环境是增加大学生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践以积极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深入心灵的课程,它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入脑,更要让学生入心,只有学生用心、用脑、用感情去实践与体验这门课,才能更好地领悟与体会,才能内化与升华。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突出学生主体为中心、以创设故事情境为中介、以凝聚成功经验为起点、以提升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主线”的原则,通过课堂互动、团体活动、角色扮演、多元艺术表演等手段,形成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用乐观的心态去体会,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和对不健康心理的抵抗力,达到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作者:宋传颖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4.
[4]葛莹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5,309(3):132.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