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

第1篇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环境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Abstract: 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modern mining various appear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must from capital, technology, the policy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矿山环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矿山生态平衡,实现矿产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实现矿山附近居民、村庄的环境改善。根据矿山环境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工程治理、生物治理和生态治理措施,有效提高矿山环境质量。

1我国矿山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引发地质灾害

我国矿山地质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呈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由井下开采而导致的地质灾害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在煤矿、磷矿、以及金矿、铜矿的开采过程中时常发生。露天开采则常出现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产发生在建材类矿产开发中。

1.2破坏地下水资源

由于开采会对原本的地质情况造成破坏,也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部分区域地下水、地表水渗漏,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位下沉几米或者几十米,造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导致地表缺水或地表积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1.3“三废”问题严重

我国每年在矿山开采中会遗留大量的废石和尾矿量巨大,不仅占用土地面积,还会带来环境污染,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矿水废液超标排放,加剧了区域性、流域性水体污染及部分湖泊富营养化,开采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废气都会导致空气浊化,扩大酸雨面积。

1.4破坏地貌景观

我国露天矿山开采数量较多,由于管制不力,不少矿山开采对自然生态、自然风景造成了巨大破坏,大量建筑石材的开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岩石,树木被砍伐,尤其是处于交通干线附近的矿产开采,对交通运输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环境。

2如何做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2.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精神,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规定对矿山进行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加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以现代技术支持环境保护,提高矿山资源再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实行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从源头上进行环境治理,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运用现代技术、采取经济措施,实现矿山环境的优化管理。

2.2明确重点

由于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突出,要一下子全部解决好是不可能的,加上财政投入有限,所以,我们要从重点问题入手,先解决主要矛盾,从而带动其它力量共同进行矿山环境保护。由于矿山开采处于长期管理不善的现状下,导致出现了各种遗留问题,而我们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荒地的复垦,处理好由于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问题,对矿山废渣、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做好在环境监测控制下的矿山开采管理工作。

2.3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要解决矿山环境根本问题,关键还在于实时监控,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目前维护地质环境安全的常见有段,利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健全监测网络,随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掌握矿山地质运动的规律,预测将要发生的地质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落实地质监测工作能做到实处,管理部分还应建立保障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对于在矿山环境监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各部门应积极协调,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4责任明确任务

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这也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遵循的不二准则。针对一些矿山出现环境保护工作理不清的状况,主要原因就是责任不清,目前,不少地方执行“三家抬?”的管理模式,这种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明确了环境维护的工作分工,突出了矿山企业的主要责任,让他们在规划生产的过程中就着手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问题,最大限度的恢复矿山环境,此外,政府还应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中的分配责任,通过与各企业的协调,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只有采取各方合作的方式,才能做出利于城市、利于企业、利于市民的工作。

2.5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认清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要找出所有的环境问题,必须依靠地质勘察,而这也是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勘查工作要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及其所处地质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勘察方式。工作中,要充分研究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对根本问题进行治理方案设计,设计中必须考虑适用性和实用性,既要经济合理,也要科学可行。

2.6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与地质灾害治理相结合

地质环境的修复必须与地质灾害的治理相结合,在治理灾害时,应积极考虑到接下来的工作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样,在地质环境修复中也要把握好分寸,预防再一次地质灾害的发生,要作到灾害治理与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和谐统一。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必须努力实现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增强视觉效果,提高环境形象。

3结束语

治理矿山环境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环境的保护也不是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必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坚持预防与保护共同进行的原则,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管理。在矿山开发过程中,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治理、恢复和改善矿区环境,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率,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矿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积极解决好矿山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中国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闰国杰.矿山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探讨[J]中国地质,2004,13.

第2篇

关键词:秦岭冷杉;生殖;生态学特征;森林保护

秦岭冷杉属于松科,拉丁学名(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常绿乔木,常分布于秦岭,生于阴坡及山谷溪旁的密林中,多数植株常不结实,仅在光照较好处的成岭植株能正常结实,但有隔年结实现象,种子易遭鼠类啮食,天然更新较差,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由于秦岭冷杉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且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对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也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秦岭冷杉的濒危状态与多年的过度采伐利用有莫大关系,不仅分布面积日益缩小,很多地区的冷杉林也都出现了退化现象,还有一些地区甚至已经消失,这些裸的事实无一不提醒着我们濒危植物保护行动迫在眉睫。

1 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

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群落、种群的生物学特性是种群恢复与保护的基础,对植物生殖特性的研究也有助于植物保护与推广种植。球果和种子作为物种繁殖系统的重要特征与存在,是我们研究秦岭冷杉特性必备的参考之一。秦岭冷杉喜温凉湿润气候,幼苗耐阴,10年生以后不耐荫。喜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耐寒耐旱性较差,开始结实年龄在30~40年,间隔期为3~5年,花期在4月底到5月中旬,果始熟期在9月下旬,种子散落期在10月上旬到下旬。秦岭冷杉生殖过程中主要障碍是有效结实量少、种子生活力差。尽管单株产种量较高,但其种子生活力仅为45%,在自然状态下萌发率仅有6.1%,再加上幼苗实现定居过程中的死亡率,能够真正度过环境筛选发育成幼苗、幼树的个体数量更少。生殖过程是种群生活史中最脆弱的环节,植物产种量低,种子质量差,会直接影响到种群的更新。因此,秦岭冷杉种群生殖能力低下是导致其走向濒危主要原因之一。

2 物种濒危状态的根本问题

评价物种濒危状态的根本问题是看其所处的生境是否有利于种群生存,其种群数量是否增加。秦岭冷杉苗期个体生长缓慢,结实量不高,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差,在保护难度上本就高,且由于前些年的人为破坏,不仅生存面积大幅度减小,幼苗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即使后来保护问题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冷杉生殖能力地下,生长周期长的情况下,保护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对于特殊植被的保护,应尽量根据植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进行规划,比如秦岭冷杉幼苗喜欢生长在阴湿、散射光相对充分的地环境,那么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就要依据植物的这种特性进行栽植与防护。在秦岭冷杉的保护过程中应该以就地保护为主,对现有环境与资源的利用要细致谨慎,通过对环境的调控抑制不利因素,从而达到促进种群生殖过程的目的。冷杉作为生长周期比较长树木,在保护过程中,对于成年结实的树木个体要加强防护,促进结实,冷杉种子产量低且不宜采收,致使人工繁殖实验备受掣肘,因此,在母树的保护上就需要加大力度,多促进自然繁殖,然后进行人工移栽,辅以人工培育与管理,提高育苗的成活率。除了自身成活率低,环境影响之外,对于冷杉的防治病虫害工作也要加以重视,2004年发生在鲁山县石人山地区的秦岭冷杉大面积死亡事件使我们看到了病虫害防治不利的恶果,在以后的保护工作中,是必须引以为戒的。秦岭冷杉除了宝贵的研究价值外,还能固土保水,是高山上段重要的造林树种,在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上也形势喜人,值得我们大力推广与栽培。秦岭冷杉只是我国森林资源濒危植物中的一种,我国还有其他不少濒临灭绝的宝贵植物,对秦岭冷杉的保护经验与模式可以推展到其他植物的保护工程中去,依据不同植物的特性与生态特性,有的放矢,选择最适宜最经济的保护方法。

3 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

对濒危植物的保护不可避免要提到森林的保护状态,森林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它不仅维持着生态平衡,同时还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它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缓冲器,也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可靠障壁。但是,近年来,我国森林破坏程度严重,加大保护森林力度与步伐就成为了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林护林,这就需要我们在森林砍伐上抓好限额管理,严格监控珍稀植物砍伐,切实加强林地管理,严格防治病虫害,做好森林火灾预防与抢救工作,最终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文辉,祖元刚,刘国彬.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02(9)

第3篇

【关键词】:园林生态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越来越趋向于钢筋水泥混凝土,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因为自然环境问题而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园林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并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为了国家长久的发展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合理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既能照顾现在当代人的发展状况也能够顾及到后代人的发展。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自然资源中汲取够自己用的资源就可以了不要铺张浪费,只有人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的时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成为可能。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自然资源的供给人类也就走向了灭亡,为了更好地将自然和人类本身的重要性同等的看待,就需要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的理解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更包括社会方面的环境。只有当自然和生活合理结合到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为了保证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一个平衡性,就需要进行园林生态建设,也就是人为的制造自然,将园林生态环境融合到人们的生活文化中,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交相辉映,这样才能保证城市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发展下去。园林生态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发展中离不开城市整体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城市整体规划中最常见基础性建设有建筑设施的建设,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合理构造。这些对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有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

2.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园林生态建设

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城市本身的结构设计和规划,城市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所经历的历史年代以及所汇集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都象征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状态和特点。城市的发展必然要满足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城市是人为建设和改造的,其结构和功能设计与建设完全依据人类的需要进行的,因此自然环境也是由人为的设计和安排的。如果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能够尽可能的保护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这一经典理念,往往出现了自然让步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进而导致了如今很多城市是真正的属于钢筋水泥混凝土构造的冰冷世界,同时也也为城市环境状况带来了很多影响。比如夏季城市内部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温度过高,进而增大城市制冷措施然后再排放更多地二氧化碳,进而导致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城市环境变化恶劣,往往会出现旱涝自然灾害,雾霾扬沙天气日益增多,这些都严重危害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身体的健康。自然这种状态下的城市不会发展的过于长久。当政府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时就开始了园林生态建设。良好的空气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当然离不开自然生态,园林生态建设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园林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城市的园林生态建设要能够符合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结合城市具体发展状况和结构设计来进行园林生态环境的设计和建设。

3.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园林生态建设

3.1保护城市周围和内部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城市的发展源头,往往会建设在河流附近,因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河流应用。河流不仅对经济有重要影响,更关乎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城市内部或者周围有河流的应该做好对河流环境的保护工作,强化保护河流水资源理念和相关的法律条文,这样有利于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约束,进而更好的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出发对河流资源进行保护。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因此为了避免在自然生态环境的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时间浪费,就尽可能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做好保护工作。自然环境的良好状态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充分的将保护自然环境理念深刻的映射到各种生产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对自然环境做好最根本的保护。

3.2进行园林生态建设

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离不开是关乎城市和居住环境的,在进行园林生态环境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的与人类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更要满足自然,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只要这样园林生态建设才能够更加成功。园林生态环境设计和建设中要能够满足人动植物之间的自然和谐状态,根据动植物生态学原理对园林生态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最大限度上实现自然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以确保园林生态环境建设能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并且能够相辅相成。建设完成后的园林生态环境还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抵抗恢复能力,能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真实的起到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园林生态建设的意义。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做好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和园林生态建设土地资源的协调工作,能够很好的维持其中的平衡关系。园林生态设计和建设最根本的原则就要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够让园林生态更长远的发展。

4.结语

园林生态环境的建设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规划,从根本问题和实际状况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园林生态建设环境,以帮助城市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广东地区;山区;林分改造;本地植物

    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山区林业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而对山区林业资源大规模甚至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导致山区广泛的区域和众多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积极进行林分改造【1】。而从国内外林分改造研究成果看,与山区林分改造有关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虽然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2】。为此具体探讨广东地区的山区林分改造中技术应用。

    1  广东山区林业资源分布与结构特征

    1)广东山区的植物种类众多,林业类型多样丰富,开展水土保持林分改造具有良好的林业基础即生物环境条件。全区共有维管植物1 205种,隶属于140科,570属,其中蕨类植物65种,裸子植物17种,被子植物1 123种。2)东山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广东山区林业类型可分为4个林业型和至少23个群系及其众多的植物群丛。包括山地常绿针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灌丛林业;山地草丛林业。3)广东山区的森林林业资源数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其林种和林龄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防护林资源缺乏和近熟林及成熟林资源较少。4)广东山区的防护林组成及其动态,广东山区生态防护林资源缺乏,而且区域分布不均,10年来防护林面积虽有增加,但区域差别较大。5)广东山区的森林年龄结构特征广东山区森林林业年龄结构不合理。

    2 广东山区林业改造中的原则

    对山区林分改造生态恢复树种的选择应用,不仅要考虑环境因子,而且要考虑林区的特殊性,确立有效利用原则。1)应以抗污染性能为第一标准。只有植物自身的生长和林区生态恢复树种的选择的环境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既发挥其生态恢复功能又能改善林区环境的目的。2)选择生态恢复树种特别是乔木时应重视优良本地树种的选育。只有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植物才能生长健壮,发挥它本身所具有的抗逆性能和观赏效果。3)要摸清底数,通过遥感解译等先进手段,确切解园区可生态恢复植物的资源情况。

    3 广东地区的山区林分改造中本地植物的应用措施

    广东地区的山区林分改造中本地植物的应用要根据各种生物资源在每个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所以在制定有效利用策略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才能真正有效的利用当地生态环境。

    3.1 利用自然林和人工林

    在山区林分改造的生态恢复中,为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首先要有效利用自然林和人工林,甚至可以划分出一部分小而可行的保护区,有效利用好核心区和缓冲区,在几块大面积的自然林和人工林之间最好不要铺设太宽的道路,以避免人为传播外来生物。

    3.3 加强生境管理和人工清除

    生境管理的具体办法是在生态恢复中考虑种植一些乔灌木,其中以本地种为主,进行乔、灌、草、藤适当的空间搭配,以吸引能够适应山区林分改造生境的小动物栖息其中,注意物种的搭配要合理,避免不合理的单层结构或者堆砌行为,生态恢复的面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要大,一个大的生态恢复区域比面积相等的几个小的生态恢复区域生态效益要好,小面积的生态恢复区域最好设计为簇状圆形为主,避免直线状,并且相隔不要太远;已有的草坪和林区一定要经常维护,定时进行清理、清除,要注意有效利用边缘地区,边缘地区人为干扰严重,外来生物易于入侵,可以设立栅栏或者种植部分矮灌木,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人为践踏和外来生物的侵入。

    3.3 实行适宜性分区管理

    广东山区中低山区人口少,但林业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适宜大面积的林分改造。区内人工林林分质量差,有荒坡和裸岩区存在,林分改造以封禁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荒坡、裸岩封禁为主,同时兼顾人工林改造、荒坡补植造林,大力发展水源涵养林等生态林和薪材两用林,减轻水土流失强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总之,在广东山区林分改造中,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生林业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在防治水土流失功能,是水土保持林分改造等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措施,而积极应用本地植物是生态重建工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政府管制;市场调控;社区参与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打破了农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平衡,对农村居民的个人生活和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此以往,这种影响会造成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滞后。因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公民关注的重点话题。保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消除我国城镇一体化发展障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传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政府和市场是带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负责人,但无论是政府管制治理模式还是市场调配治理模式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区参与机制的出现有效打破了僵局,促进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活动持续开展。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优缺点

1.1政府管制治理模式

在传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管制治理模式和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是主要的2种控制方式[1]。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管理和负责主体是政府,由政府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并配合行政手段监督相应法律条例的施行。由于政府属于当地的行政机关,所以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享有者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对环境治理的实施具有强大的动员力,使得环境治理效果具有可预期性。政府管制型治理模式是以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尽管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城市环保机构的设置比较完整,但是农村环保组织机构设置只到县一级,乡镇一级基本没有相应职能部门,或者一些乡镇设置了环境保护委员会等机构,但大多徒有其名,并不负责农村环境管制和治理工作,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1.2市场调控治理模式

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有效地弥补了政府管制治理模式的缺点,避免行政部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单一性[2]。市场调控治理模式的原则在于将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转化为私有问题,发挥市场职能,对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产权进行界定和规定。激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理性,其坚持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可通过私人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市场调控治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更倾向于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在以城市发展为先的理念支配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受到一定限制。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在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中并未规定城市和农村先后顺序,也未规定城市与农村有任何的轻重缓急之分。但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中却有谁受益、谁补偿的条例,按照法律规定农村应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对象。另外,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市工业化污染造成的,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城市有义务对其产生的污染现象进行补偿。若不能明确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轻重缓急,则不仅会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居民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产生严重影响,阻碍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3社区参与机制

由于我国还未形成充分公平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所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大量资源仍处于免费使用状态,从而出现城市向农村排放工业污染却不用支付相应费用的不良现象。农村具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土地资源价格低于市场均价,尤其是在资源交易中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费用普遍偏低,这些均是滥用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体现。政府管制治理模式和市场调控治理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主体“失言”现象。为解决主体失言现象,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入了国际上流行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强调的是利用社区力量规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外部破坏力量。社区参与机制的优势在于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的主动积极性,让社区居民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社区负责总体统筹调配工作[3]。相较于政府管制治理模式而言,社区参与机制降低了命令性,真正做到站在农村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最终应由农民自己主导,每一个农村作为一个独立的社区均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管理体系。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社区参与机制完善路径

2.1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

做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是要依法行事,让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4]。首先,要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法,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角色和任务,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居民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活动中的应有权利。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各类纠纷调解规定,着重制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单行法律规范,针对我国农村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城镇污染、畜牧业污染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和惩处条例,以弥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空白,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2.2完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参与机制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社区参与机制的核心在于将社区居民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为保障社区居民能够顺利行使主体权利,有效参与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社区成员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范围,做好过渡工作。公共参与机制要明确规定农村居民有权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在解决环境纠纷问题时农村居民有权使用主体权利等。另外,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共参与机制,通过社区现场说明会向社区居民介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或问题,由参会代表现场投票或提出个人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资源网络征求覆盖区域内社区居民的意见,并通过召开记者会的方式,将统计结果和决策公之于众,保障整个过程公开公正。与此同时,接受公众监督,开放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到举报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核实,经由社区核实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可通过新闻曝光的形式公布解决方案和处理惩治结果。

第6篇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影响

草原畜牧业是指以天然草原为放牧地、以草原植被为主要饲料的家畜放牧饲养业。草原畜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同时又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因此,草原畜牧业在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作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产业化在内蒙古有了较快发展,而其中肉牛产业化的发展尤其突出。但是在肉牛产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草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一、草地资源在肉牛产业化中的地位

(一)草地资源为肉牛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

肉牛产业化顾名思义,即肉牛产业是整个产业化链条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发展必须以肉牛业为基础。目前内蒙广大农村牧区的肉牛饲养还停留在以放牧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上,只有一些肉牛育肥的大户或是在冬春季节牧民才会进行短期的舍饲,也就是说,牧民饲养肉牛的饲料大部分来自于草地。可见,在肉牛产业化中,草地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不仅如此,由于草地中拥有多种生物物种,这种天然饲料中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肉牛的生长十分有利。基于上述一些原因,草地资源成为了肉牛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基础,进而也间接的影响到肉牛产业化的顺利发展。

(二)草地资源的使用可降低肉牛产业化的成本

的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利用成本较低。同时,草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与耕地相比,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保证其可持续性生产,几乎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投入。这样一种资源的合理使用会使肉牛产业化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增加肉牛产业化中农牧民、龙头企业、育肥牛大户及政府等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推动肉牛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三)草地资源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肉牛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肉牛产业化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换句话说,如果要使肉牛产业化能够持久地实施下去,必须保证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草地资源为依托,没有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肉牛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基础,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进而就会影响使肉牛产业化的进程放慢,从而影响到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会导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短期内无法提高,从而不利于农村牧区的社会稳定。

二、肉牛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超载过牧导致草地植被破坏严重,草地退化

长期以来,随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当地农牧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断地增加对肉牛的饲养数量,使草场载畜量加大,超载过牧及草场过度开垦现象严重,进而导致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草地退化严重,使草原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现在内蒙古沙化、退化草场面积已达2000万平方公顷左右,占内蒙古草场总面积的29%。

同时,草地的草群种类发生变化,原有优势种或伴生种植物,在草群中逐步衰退以至消失,而一年生植物和某些杂类草或有毒有害植物相继侵入,在严重退化地段甚至上升为优势种地位,草群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因生长环境条件恶化而明显减弱,覆盖度降低,加速了草地沙化速度。

(二)草地生产力下降,草畜矛盾尖锐

由于草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使草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平均产草量较20世纪50年代减少30%-50%,严重地区多达60%-80%,草地载畜量普遍降低。据统计在内蒙古很多地区有70%-80%的草地超载过牧,一些农牧交错区超载7倍以上,草畜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牧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更加频繁

由于对肉牛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超载过牧现象的严重,进而使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1.由于草地的严重退化,沙化,导致草原鼠害猖獗,沙尘暴频繁发生;2.草地严重退化以后,草地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加之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而降水量又在减少,导致冰川后退,河流径流量锐减,水溪断流,湖泊沼泽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农村牧区干旱缺水草场增多;3.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天然草地野生物种种群数量剧减,有些珍惜物种濒临灭绝,许多药用植物几乎绝迹。

(四)草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低

长期以来,内蒙古单纯地把传统畜牧业作为经济发展目标,过分依赖于单一的动物性产品产出,过度消耗资源,砍伐森林,掠夺草地等。加之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使草地资源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优势和潜力未能与肉牛产业这个支柱产业相结合,从而未能实现对草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就很难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对策建议

保护草地资源,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对实现内蒙古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这项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在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问题上,要不断明确这一政策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一系列在落实“双权一制”过程中的技术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实现草牧场落实“双权一制”的公平与公正;推行各种形式,比如考虑出台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曾经包过的草牧场等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缺位”问题,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建立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养护较好的农牧户要给予经济或者物质上的补贴,对于过度开发、利用草牧场的农牧户要严厉的惩罚,对承包农牧户承包的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考虑解除其承包合同(这些规定应在承包合同中体现);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草地租用的管理,尤其是一些对租用的草牧场只利用不养护的,要对承租者和租赁人进行严厉处罚,对于问题严重的要考虑解除承包合同。

(二)提高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

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尤其对畜牧业来说更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和生存环境。没有优质的草原及适宜的牧草生长环境,就没有畜牧业,更谈不上畜牧业产业化及其现代化发展。所以应积极向农牧民推广现代生态技术,教育农牧民自觉主动保护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原退化、沙化现象的再度发生。这既是推动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对草原生态环境一种较为有效的保护方式。

(三)实行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禁开草原,逐渐转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是内蒙古农村牧区肉牛产业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威胁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草原上的放牧牲畜,实现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由于农村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加,要根据当地实际,在以草定畜的基础上确定草原对人口的超载能力,进而实现以畜定人并做好多余人口的安置工作。此外,要采取各种措施,坚决杜绝开垦草原的作法,特别是要严格执行《草原法》,依法保护草原。另外,要加大对草原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加快改良牧草和家畜品种,将草原畜牧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上来。

(四)加强宏观调控,保证良性运转,完善草场的动态监控体系

草地资源是肉牛产业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绝大多数草地因土壤、水分和气候等原因不宜发展种植业,而适宜放牧。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业经济战略途径应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结合草地的区域特点,明确以发展专业化为目标,实行种草、养畜、加工、销售有机的结合,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即农、牧、林、精、渔、副、工、商综合性产业即草业的各项技术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效益,使草业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立草地资源生产力及环境长期检测预报网,监测草地环境、生产力演变规律,是实现草地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检测适时提供草地资源动态,为计划部门指导生产、制定计划、实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可及时为畜牧业生产服务,保证肉牛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对农村牧区轻度退化的草地要进行围栏封育,实行阶段性休牧,减轻草场压力;中度退化的草地要进行长期封育,使草地休养生息,逐渐恢复植被;重度退化和沙化的草地要进行草地改良,或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地和难以恢复植被的草地建设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增加牧草产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六)扩大饲料来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第8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有效策略

【 abstract 】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key to carry 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nly promot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and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cerned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ffective strategy.

【 keywords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ffective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发展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宁可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 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程度, 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 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应当关注的问题

1、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严重。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虽说得到了改善,但依然很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急剧增长,预计2010 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很容易达到每年16 亿吨;空气总悬浮颗粒物(P)污染严重,交通工具尾气排放有增无减,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水污染加重。我国每年排放的污水其中很大一部分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江河湖库及近海海域普遍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全国7 大水源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这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水土流失和风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8%,仅水力侵蚀面积就有179 万km2。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3。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水库、湖泊和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水土流失是导致长江流域水灾,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

3、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长期不合理利用原始森林,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湖泊面积减少、自然灾害加剧等问题,使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植物种类在不断减少。据统计,我国大约有398 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占总数的7.7%。处于濒危状态的高等植物有1019种,占总数的3.4%。物种灭绝反映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或减弱。

4、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我国是自然灾害类型最多、频次最高的国家,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灾害类型。近几年出现的江河断流、洪灾频发、沙尘暴、酸雨、绿州蒸发、干旱扩大等,已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经济损失达500-3500 亿元。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的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十分严重。应对这一问题,按照常规做法,主要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设节水型社会,不只是倡导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或用行政的办法强制节水,主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如在黄河流域,可由政府作中介,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把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资金雄厚的企业。这样可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从而有效地解决干旱地区工业发展用水问题。

2、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解决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速的问题

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地对其干预,往往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果人不去伤害它,给它提供休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为此,我们可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淤地坝、修水利、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帮助大自然进行自我修复。如在黄土高原地区可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有效拦截泥沙、淤地种粮,为封育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加强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解决农用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砍伐,让大自然自我恢复,保持水土,缓解荒漠化加速问题。

3、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 缓解我国的水和空气污染问题

我国被冠作“世界工厂”。近年来,制造业突飞猛进,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也带来了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不至于污染环境;目前,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是一条较好的路子。即围绕经济增效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融合起来,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 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和支持, 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与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首先,搞好生态建设。重点抓好青山、碧水、靓城三大行动。“青山”行动,主要是搞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禁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采滥挖;加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广猪沼果链条化、秸杆氨化等生态技术,认真解决农村能源需求与保护生态植被问题;提高森林覆盖率。“碧水”行动,主要是加大湖泊、河流的治理开发力度,加强水利建设,搞好水库除险加固,发展节水农业,加快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防洪建设,防治洪涝灾害。加大工业、生活污水治理力度,逐步实现达标排放,实现湖清河净。“靓城”行动,主要是按照生态型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搞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公园、广场、路网、平湖、休闲式购物中心、生态园区、园林式住宅小区、各类绿化带等建设,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城镇建设严格按生态环保的要求规划和实施,实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改善环境,提高品位。其次,实施环保工程。重点抓好四项工程: 一是环保技术推广工程。在所有产业、企业和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绿色标准,大力推广高效、清洁、安全、无污染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工业节能降耗工程。围绕“质量、效益”目标,加强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三是防污治污工程。逐步关闭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五小”企业,切实治理污水、废气、垃圾、固体废弃物等,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四是发展绿色产业。以动植物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通过推广无污染、无公害技术,发展高效经济果木林、特色蔬菜、打好绿色品牌。同时,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资源和名山、名水、名人、名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它一反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式的单向流动,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利用(资源)”的良性循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经济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这种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资源、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张实现的,与经济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高消耗、高浪费和高污染。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再走这条老路,很难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值得提倡。具体是掌握变“废”为“宝”的技术,建立废物利用的中介组织。企业间互通信息,加强合作,使一企业生产后抛弃的废物变成另一企业稳定的生产原料, 这样既可大大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互利、双赢,又可消除废物造成的污染,达到一举多得的收效。

第9篇

[关键词]民生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城乡一体化条件背景下齐齐哈尔社会生态与民生保障建设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编号:QSX2013―03ZD)。

[作者简介]韩智伟(1990―),男,吉林前郭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民生建设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时展所要求的特定内涵。近年来,国家决策和社会群体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试图通过以这种理念的创新和实际行动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以此转变传统城乡之间相对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促使城乡之间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上实现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所产生的与之相关的民生问题,为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提供充足的保障。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种模式的设计目标在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城乡之间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碰撞。其主要概念表述为通过结合城乡之间内在和外在的相互联系,在共同地域范围内相互统筹和综合规划,重新分配整体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各自地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利益和公共资源得以平等地共享,从而进行自身优势上的互为补充,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有机集合,共同促进城乡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此来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对民生建设来讲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程中所反映的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从设计的内涵上来讲,针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刻地改造,这种改造对于城乡整体建设的发展思路、观念创新、生产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将其反映在民生建设的方面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在不同领域上真正地实现一体化的模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设计的价值上来讲,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地体现出公平元素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原则地深入体现并贯彻始终,使城乡居民能够切身实际地感受到公平的理念,使其参与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实现了城乡之间在政策上以及待遇上的无差别对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城乡居民如何做到同等对待的重点难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地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国家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中由于失衡所引起的民生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载体,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结构以及对立的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结合,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严重差距,重新整合城乡之间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彼此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划分,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从根本上真正实现城乡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的一体化,加快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决策和社会媒介对民生建设的高度关注,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显著地提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完善提供了充足地保障。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由于差别对待所产生的矛盾与摩擦,客观上推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社会民生中所产生地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上来看,通过分析得出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水平正在逐年地增高,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联系十分地密切,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激化与对立的现象。例如,在产业布局的规划上,在大部分地区经济运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程度,甚至在公共资源的分配比率上也在不断地向农村经济倾斜,农村的经济结构不在由以往传统的单一的农业为主,而是逐步发展工业领域和服务行业,促使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的分配和布局,扭转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民生问题。

由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的作用,使得城乡之间的融合在不断地有所改进,加之政府决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倾斜程度较之以往逐年增多,使得很多领域的开发和研究项目逐渐地完善,且针对农村的公共资源比重投入的程度明显增多,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明显地扩大,减少了城乡之间经济基础的差别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态势过多的呈现两极融合的现象,这对于民生建设来讲有着极其显著的成效。

此外,转变了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的矛盾。由于以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在以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对生态环境领域的保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一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脚步,也使民生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现如今,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了民生方面在此问题上的冲突,同时减少了以往过多以粗放的形式来追求当前利益的产业布局和利用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逐渐的加大,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民生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社会民生需要噬待解决这两者之间相互冲突的重点问题。要使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之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合理规划,必须慎重考虑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客观上改善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稳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所产生的民生问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项国策能够进一步地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消除当前我国社会中反响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民生建设的步伐,必须从根本上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所产生地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阻碍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项民生问题。

(一)完善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机制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能够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从根本上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合理地利用城乡地域空间的布局,整合双方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互为补充,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之间在发展与合作上的公平对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对待所产生的民生问题,从而改变以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不合理的规定,并从根本上做到统筹全局,实现城乡之间地良性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分配机制在政策领域内实现平等对待,这在整体上表现了城乡之间整体性的发展脉络,有效地解决了制度无力乏术的问题,使得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够互为补充全面发展。尤其在利益配置和资源分享上,使得城乡之间的在划分上能够平等的对待,消除以往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别对待,从根本上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有效地从总体上密切加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计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城乡之间在 差别对待中所引起的各项摩擦,从而更好地加快了当前社会的民生建设。

(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破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得到了政府决策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之间不协调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的增长幅度逐渐地走向正常的发展态势,稳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调节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合理布局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加强了农村的基础产业建设,扭转了当前农村基础产业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从根本上得以很好的转型并走上正轨,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此外,由于人口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致使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进程比较缓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俨然成为当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劳动力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投入到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当中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扭转当前农村社会剩余劳动力比重过多的局面,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解决了当前民生问题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快了民生建设步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程中所产生的民生问题,减少了社会进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此外,在客观环境下,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形态,这对城乡之间的发展格局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变革,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当前民生建设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孙刚印,刘志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及其政策建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2〕汪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3〕崔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9,(04).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前言

青白江区的川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五十载产业拓展造就了今天的川化已经拥有了资产总额超过33亿元,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的。2004年2-3月,发生了我国近几年来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川化集团旗下的第二化肥厂,因在违规操作下,更改技术并试生产,结果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大量超标几十倍的氨氮工业废水排进了沱江,致使河流变黄变臭、市民饮水告急。尽管青白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使得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重工业污染给环境造成的破坏,使青白江整个生态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企业应该将环境会计应用到生产经营中,为更好地改善青白江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二、环境会计在青白江实施的必要性

青白江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工业企业这样一个传统企业,它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基础上的。沱江污染事件揭示了一个道理: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资源、能源高消耗、大浪费;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都是制约青白江生态发展的“杀手”。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只能阻碍青白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要求实施环境会计

1.地球上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暴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从1956年建立化工厂开始,尽管带动了青白江经济的迅猛发展,可是另一方面也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因此,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不仅可以逐步改变化工企业的传统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赢的局面,以促进青白江整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2.水是生命之源,尽管它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当它遭受长期污染的同时将会随着时间而流失。重工业的废气随意排放至水中,不仅给青白江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使沿河而建的城市居民无水可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在持续利用资源的同时,要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大力提倡和发展环境会计。

(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环境会计教育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实施环境会计。但是,一切实施皆从了解理论开始,将环境会计融入大学教育中,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若能在各高等院校全面建立环境会计专业,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这是我国环境建设的需求和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基础。青白江重工业的发展以污染水资源为代价,问题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当代的教育事业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环境会计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从学校教育入手,必能造就新兴会计专业人才。

(三)青白江区生态发展,需要环境会计

1.青白江区的经济发展以重工业为主,建立环境会计,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老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大量废气废水乱排放,环境污染严重。大多数企业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环境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在考虑成本与费用的同时会放弃对环保方面的投入。但是,企业经济效益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考虑环境影响,企业只有将与环境相关的成本费用计入经济活动中,才能真正在竞争者处于优势地位。

2.2010年初,老工业基地青白江获得了“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区”称号。当沱江污染事件深深损害了青白江的声誉时,很多人认为川化厂无法挺过这个艰难时刻。但是,青白江人依旧奋勇前进,时刻将“生态立区”置于全区发展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实施中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在这样一个良好事态下,政府应大力宣传环保思想,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帮助化工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的职能。

三、环境会计在青白江实施的可行性

(一)地方性法规的建立,为环境会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川省出台了有关于环境监督管理的条例,要求各级政府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并定期考查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成都市也制定了关于环保的《法制宣传教育条例》,以及2009年青白江区响应号召,制定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加快龙泉山脉青白江段植被恢复实施方案》及有关政策和扶持办法,这些规章为青白江更好地实施环境会计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二)青白江政府高度关注,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

自05年以来,“十一五”期间,政府将“生态立区”目标作为“一号工程”。政府坚持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效益并重,先后投入6亿元资金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现代生态产业转型。经过五年努力,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全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生态绿化隔离带已经是郁郁葱葱,凤凰湖生态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度假圣地。如今,我国进入到“十二五”规划期间,此规划强调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此条件下,青白江实施环境会计将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环境会计在青白江实施的阻碍

第11篇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质上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核心思想的新型城市。我准备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我认为要建设现代田园城市,靠单纯的政府倡导以及制度约束是完全不够的,而是要将这种思想意识深入到民众内心,才能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那么,这种“积累”的力量将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有一句话就叫做“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所以我提倡:要加大力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思想上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以我自己为例吧,以前不懂得什么叫做“低碳环保”,所以在行为上就做得不够好,而当我参加过成都搜房网组织的“低碳环保行”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小手牵大手,低碳每一天”活动以后,才好奇地去了解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懂得了它的重要性,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习惯做“环保小卫士”了。所以,我希望相关部门能更多地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人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什么是“低碳环保”。

第二,无法做到节能减排,就不能完成科学成长。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每年一次“节电日”改成每季度一次。这样一来,一年就有四次“节电日”。并不是说要刻意地通过这几次节电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是通过增加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具备这种理念。据了解,一年一度的节电日当天,就拿今年来说吧,山西太原机电响应“地球一小时”节电45万度,与去年相比,今年山西市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单位多,参与范围广,这就说明了民众意识得到了提升。从全世界范围看,“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民间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目的是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在不影响工作或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参与熄灯活动。“我们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希望通过短暂的黑暗,唤醒更多人的节能意识。”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光靠节能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只靠节约来满足人们无止境的消耗,而要懂得如何让能源再生。所以,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爱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让世界田园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样的道理,我建议,一年有两次“植树节”,将此种理念加大力度植入人心,增强影响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大程度地受到了影响,那么,我们只有更多地通过这些活动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第12篇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质上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核心思想的新型城市。我准备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我认为要建设现代田园城市,靠单纯的政府倡导以及制度约束是完全不够的,而是要将这种思想意识深入到民众内心,才能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那么,这种“积累”的力量将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有一句话就叫做“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所以我提倡:要加大力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思想上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以我自己为例吧,以前不懂得什么叫做“低碳环保”,所以在行为上就做得不够好,而当我参加过成都搜房网组织的“低碳环保行”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小手牵大手,低碳每一天”活动以后,才好奇地去了解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懂得了它的重要性,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习惯做“环保小卫士”了。所以,我希望相关部门能更多地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人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什么是“低碳环保”。

第二,无法做到节能减排,就不能完成科学成长。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每年一次“节电日”改成每季度一次。这样一来,一年就有四次“节电日”。并不是说要刻意地通过这几次节电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是通过增加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具备这种理念。据了解,一年一度的节电日当天,就拿今年来说吧,山西太原机电响应“地球一小时”节电45万度,与去年相比,今年山西市参与 “地球一小时”的单位多,参与范围广,这就说明了民众意识得到了提升。从全世界范围看,“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民间公益组织举办的活动,目的是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在不影响工作或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参与熄灯活动。“我们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希望通过短暂的黑暗,唤醒更多人的节能意识。”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光靠节能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只靠节约来满足人们无止境的消耗,而要懂得如何让能源再生。所以,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爱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让世界田园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样的道理,我建议,一年有两次“植树节”,将此种理念加大力度植入人心,增强影响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大程度地受到了影响,那么,我们只有更多地通过这些活动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第13篇

关键词:生态移民;西海固山区;扶贫;政府主导;移民安置;生态环境恶化;生存条件;生产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C922;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2004407

一、引言

生态移民(ecomigration),亦称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生态移民是由于迁出区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是生态环境因素所致。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可以减轻(或防止)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或保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开发,逐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如刘学敏(2002)认为中国西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举措,并根据内蒙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过程,分析了当地生态移民工程产生的积极效果。

生态移民可分为自发型生态移民和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张力威 等,2005)。自发型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人民生产、生活困难而不得不离开原居住地到外地谋生的人口迁移;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保护或恢复生态环境,有组织地将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出来。本文研究的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就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宁夏西海固山区陷入了民生与生态问题的恶性循环。为了使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的人民尽快摆脱生态环境恶化与民生贫困的两难困境,国家在宁夏西海固山区实施了生态移民的扶贫政策。

孙燕一,王振洲,刘 懿,崔 丽,韩 瑾: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的实效、问题与对策

对于宁夏西海固山区的生态移民工程,研究者普遍持肯定的态度,同时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如王治业和吴光春(2003)根据对宁夏中卫县和中宁县的实地调研资料,认为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工程在恢复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以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又提出: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资金支持问题和贫困反弹问题,有必要在移民中加大资金支持和后续管理;存在移民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有必要在移民区引入滴水灌溉技术来解决移民区农业发展问题。杜慧莹(2011)认为解决好相关农业技术问题是宁夏生态移民过程成功的重要方面,并且根据宁夏地区特点,从农业技术角度阐述了宁夏生态移民过程中必须注意和解决的一些农业技术保障问题。

为了对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现状有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我们选择了宁夏地区最为贫困和干旱的海原和固原山区进行调研,在移民区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走访,与当地村民和政府官员进行了大量的面对面的座谈,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最重视的是对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的调查,发现了不少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的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二、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现状

宁夏西海固山区包括宁夏的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等9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以及沙坡头区、中宁县的山区;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的65%;人口25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万人,占全区回族人口的59.1%,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西海固山区处于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过渡的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干旱少雨,土地瘠薄,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北部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5~8℃,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200~650毫米,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量少质差,区域水资源总量2.4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6.5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只有0.758亿立方米,为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同时,当地人口快速增长,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截至2009年底,该地区GDP为150.3亿元,占全区的11.3%;地方财政收入6.37亿元,仅占全区的5.9%,财政自给率仅为6.5%。目前,该地区还有贫困人口近150万人,特别是有35万人居住在交通偏远、信息闭塞、外出务工不便、生态失衡、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干旱山区、土石山区。长期以来,宁夏西海固山区,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破坏。这里经济水平低,人口压力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因缺乏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而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

为了加快宁夏西海固山区经济建设,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制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国家重点扶贫的省份,在西海固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宁夏西海固山区的生态移民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将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超载人口迁到生态承载能力较高的农(牧)业区或城镇郊区从事农、牧、农畜产品加工业,从而在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创造条件。

1.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工程概述

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主要面对一些区域内生态环境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以及地震断裂带和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地区。同时,为了保障移民生活的改善和生计,移民的迁入地一般选择水土资源比较充足、适宜集中农业开发的区域,或者选择经济相对发达、就业容量较大的地区。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3—2000年的“吊庄移民”阶段。1983年宁夏区党委、区政府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扶贫开发政策,每家人出一两个劳动力到引黄灌区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开荒种植,同时在当地建一个简陋的临时栖身的家,一家人在两个“家”之间跑,像钟摆被吊起来两边摆动一样,所以被称为“吊庄移民”方式。

第二阶段是从2001—2007年的“易地生态移民”阶段。该阶段的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与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相互重合,主要是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重点干旱风沙治理区和水库淹没区。“易地生态移民”大部分实行整村(自然村)搬迁,目的是彻底解决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的根本问题;并且对迁出农民实行“属地管理”政策,即移民搬迁后,注销原驻地户口,收回承包土地,使移民能够安心地在迁入地生活和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2007—2011年的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阶段。宁夏中部干旱带涉及8个县(市、区)64个乡,总面积2.8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43.4万人,分别占宁夏的43%和23.8%。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是贫困面广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为了摆脱贫困,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规划(2007—2015)》,确定2007—2015年对中部干旱带同心县、海原县、盐池县等六县不具备生存条件的553个自然村27.18万的贫困人口实行县内移民搬迁,规划总投资46亿元。

为了搞好生态移民工作,宁夏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移民的基本政策,包括生态移民的土地政策、住房政策和支持移民发展生产的鼓励政策等。宁夏各级政府对经济困难的生态移民给予了特别的经济支持,还对移民给予了优惠的生产贷款和相关技术支持,引导和支持生态移民进行劳务输出和自主创业。同时,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在生态移民地区的居民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后,规定与新的定居点的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这些都有效地解决了生态移民的后顾之忧。

2.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工程的成效

从调查结果来看,宁夏西海固山区的生态移民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移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固原地区为例:“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53 464户23 247 5人,占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总规模的67.2%;其中县内安置19 240户83 154人,县外安置34 224户149 321人。2011年,固原市计划移民16 432户68 518人,占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总规模的19.8%;其中县内移民5 891户25 118人;县外移民10 541户43 400人。

(1)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14篇

资源工程处于人与自然“关系链”中的最前端,是人类“直面”自然的“环节”。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工程活动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一定程度上大大破坏了自然自身的承受力,地质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和大量不可降解的垃圾堆积,使得自然“不堪重负”。自然平衡的破坏必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影响,如农药在粮食生产中的“自然”累积严重影响到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工程活动中,如何解决“工程作为直接的生产力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的矛盾,促进人-地(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应是工程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技术哲学专家陈昌曙先生曾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乃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至少是根本问题之一”。资源工程直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根本关系两大基本哲学命题。矿产资源工程更是反映着人们对自然(矿藏)的“处理”和“驾驭”,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工程哲学作为21世纪新兴的理论学科,需要且应该研究资源工程,对如何“处理”和“驾驭”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多方面关系进行哲学思考。这有利于我们在各种类型的资源工程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供一般性的认识路径。绿色运动、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等活动、理念的提出,以另一种方式诉说人类正在“透支”未来。绿色运动的发生是以“非绿色”为“潜在”逻辑前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是在反思以往“不可持续”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如果延续以往的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美好的未来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新的理念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指导方向———生态文明,它也应成为工程活动的新的工程理念。生态文明能否真正构建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技术是否服从生态原则,即取决于技术的生态原则与效率原则二者的较量。……要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全面引入生态思想,用生态规律引导和规范技术工艺体系,要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发展生态技术与生态经济。

二、资源工程应成为工程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工程哲学的发展需要关注和研究资源工程。认为,科学技术与工业是哲学进步的推动力量。恩格斯指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指笛卡尔、黑格尔等哲学家)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恩格斯这一关于工业进步推动哲学前进的思想,明确地肯定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工程技术活动对哲学发展的作用。从哲学发展史来看,相当长的时期内,工程一直是哲学研究对象当中的一片“真空地带”,“工程造物成为哲学领域中迷失的主题”。但20世纪末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21世纪初工程哲学在东西方同时兴起,改变了这种局面,哲学研究开始关注工程。马克思说:“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如果心理学还没打开这本书,即历史的这个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哲学就不能成为内容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在工业化经济进入“指数增长的工程时代”,资源工程迅速发展和扩张起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对工业经济的推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资源工程的演化史既是一部人类打开自然之“书”的历史,也是一部“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工程(尤其是资源工程)作为这本“书”中“最容易被感知、最容易理解的部分”,还尚未引起哲学界足够的关注,其缘由是值得深思的,这一现状也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对于资源工程,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归之为工程技术或经济问题。事实上,它不仅关涉工程技术和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它应成为工程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资源工程活动中存在许多哲学层面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资源工程活动规模的大型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资源工程对自然赋存的改造不仅仅是单一的工程技术问题,还涉及到“自然-工程(或人)-社会”的本质联系,涉及对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问题。

资源工程活动中蕴含着关于资源工程的本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内容,这使资源工程哲学研究成为可能。资源工程活动中关于本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资源)-人(或工程)-社会”的本质联系。例如,对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激增性矛盾的本质认识,普遍地将资源的稀缺性视作“相对的”,即相对于社会需求的激增而出现的。事实上,自然资源的稀缺是绝对的,不仅体现在时间上因自然演化促使资源的变化,人类总会在某个时限内将之消耗殆尽(不可再生资源尤其可预见这种时限的绝对性);而且体现在空间上矿产资源贮藏量的绝对性(如“矿竭城衰”的铁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自然资源稀缺绝对性的认识,促使我们反思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必须在工程开发方面有“非线性”思维,寻求新的矿藏、提高资源采收与利用率、寻求“替代”资源等是基本途径,但从长远来看,及早依靠科技研究推进资源“替代”才是可持续的。此外,资源工程活动主体企业的本质问题,矿业定位的本质问题都值得探讨,这对矿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一般层面研究自然资源(如矿藏)客观性问题,资源工程知识的生成、发展与传播问题,资源工程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论问题(如客观性方法、联系性、发展性等),资源工程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问题等,应当成为资源工程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资源工程需要工程哲学和工程哲学的智慧。同时,对资源工程的研究也必将影响和丰富工程哲学的具体内容。“工程哲学虽不创造具体的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和技术,但在二者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下,会对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工程科技、工程师、乃至工程哲学学科,形成一种无形的但有足够深度的渗透性的相互滋养。这种相互的滋养会让资源开发利用更有效、更生态,让工程哲学更丰富、更鲜活!”

三、“四矿”问题是资源工程哲学的重要领域

“四矿”问题不仅是一个关乎经济和社会的问题,还是一个工程哲学问题。它反映或蕴含着与工程观、价值观、本体论等相关的理论问题和认识内涵。现实的、错综复杂的“四矿”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工程哲学层面,对“四矿”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和联系进行本质追问,以寻求有关规律,寻求解决“四矿”问题的理论方法指导和启示。矿业、矿山、矿工、矿城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资源工程活动是“四矿”之间联系与作用的纽带。解决“四矿”问题的关键在于“四矿”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统筹发展。因为,“‘四矿‘是以矿业为内涵,以矿城为舞台,以矿山为基础,以矿工为最活跃因素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个系统。”“四矿”问题的实质是“四矿”系统的协调与统筹。从资源工程的特点来看,矿业是因矿产的发现以及资源工程的开发而创生的产业部类,是一类“无上游”的基础性产业,这是由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以往人们对矿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认识,往往是从矿业为其下游产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等经济社会功能层面来理解的。W•配第、A•费希尔、C•克拉克等人依据经济史提出的三次产业划分,确实反映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过程。这也是当前我国将之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的理论依据。但“要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就要慎重对待了”。产业究竟是如何创生和发展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而对产业的划分,离不开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离开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无法对此作出回答”。有人认为,基于技术与经济关系的产业划分,矿业应属于基础产业,隶属于第一产业的B部类,而不是如当前国民经济产业划分中将之归为第二产业,同制造业并列。实际上,矿业与制造业之间更多的是纵向产业“链”的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这种关于矿业基础性产业地位的新认识,可以为我国矿业结构调整、机制体制创新、相关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认识论依据。矿业“无上游”的基础性地位,使得矿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单向度”的历史过程。矿业的发展受到矿储量、资源工程开发速度、规模与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与制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的,是受限的。根据国际上矿业发展经验,增加资源勘探,寻求新的矿产资源,是延长矿业“生命周期”的一种途径。另一种途径是,在现有资源工程开发中,依靠技术、管理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采收率和利用率。

第1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把农村环境问题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及早规划、及早防范、及早治理。要把农村环保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探索农村环保工作规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良

性运行。

一、农村坏境污染类型

工业开发造成的污染。在一些农村,炸山开矿、挖河取沙、围湖造田、乱砍树木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严重的破坏。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利益经济指标,以不惜牺牲农村土地为代价,肆意开采矿产。致使大量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这不仅使农村土地养分大量流失,而且使流失的地表土进入江河湖泊。

旅游业对农村造成的污染。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的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现在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基本上是拉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场堆放。很多城市的周围的农村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垃圾场。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废旧电池等,成分复杂。可利用率低。大部分农村对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环境污染加剧。

种植养殖业造成的污染。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的另一污染源。

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

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传统的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也较小,畜禽粪便就大部分形成了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这种产业的污染总量便大幅增加,而且呈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则因在养殖过程中大量地投放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等,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就不再过多使用畜禽粪便作农田肥料,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

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农村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投融资机制不畅、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尤为突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

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差。环境保护教育已开展多年,但这项教育对农村的环保教育还显得比较薄弱,教育普及覆盖面还很狭窄,致使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价值观缺失。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个体环保意识觉醒与群体意识薄弱之间的矛盾,个人投人与国家投入之间的矛盾,以及主张依法保护环境与法律知识缺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制约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制度不健全。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没有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有关专职人员和设备经费等都十分短缺,对农村环境还没有形成常规监测。

三、农村环保问题解决的对策

加强农村自身的环境规划。农村自身还应进行因地制宜的进行环境规划以实现生态效率最大化。农村土地整理就是其中主要手段"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使生态布局合理化"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我国农村土地整理可以围绕以下领域展开。村庄兼并走适当集中的道路。土地置换。按照生态适宜度的要求安排农村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应退出占据的良田使用劣质耕地道路电信以及供电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尽可能集中使用"以节约能源。生态活动合理布局使垃圾实现集中处理或者实现再循环。

加强对农村的环保投入。在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我们必须加大对农村的环保投入。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是主要被关注对象。国家绝大部分环保资源都投入城市。农村环保投入则严重不足,而且渠道也不畅通。这造成了我国农村环保设施的缺失以及人力的匮乏。表现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基本上处于缺失与空白状态。我国大多数农村缺乏环境监测。农民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无法得到预防预警。我国大多数农村缺乏环境保护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镇设有环保组织。

丰富环境管理手段。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我们还必须丰富环境管理手段。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好坏与否,与环境管理手段的运用是息息相关的。长期以来,在城乡环境管理中,我国比较注重强制手段。强制手段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对于我国情况复杂的农村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广泛运用各种环境管理手段对新农村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利用经济手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在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在利用强制手段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手段利用利益机制调动相关主体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强制性管理对污染排放集中的点源污染来讲效果尚可。我国大多数农村的污染呈面源分布,而且环境信息也不对称。仅靠强制手段管理很难奏效今后我们应科学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加强经济手段的力度。充分利用费税、补贴、押金等经济杠杆。通过利益激励与调节调动经济社会主体节约能源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发挥社区自主环境治理的作用。在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必须发挥农村社区自主环境治理的作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环保事业的开展。也是一个利益整合的过程。这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群策群力。因此农村社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在环境自治中!应广泛调动公众参与!并形成制度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