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

国际贸易优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际贸易优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际贸易优势

第1篇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同步发展

1、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在规模上同步增长

1983年至2007年FDI和流出额和世界出口总额和增长率的比较

1983年至2007年的FDI流出额和世界出口总额

数据单位:Billions of US Dollars

数据来源:国际资本流动(FDI)总额:IMF: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Yearbook

世界出口总额: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07年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变化和走势,1983年国际资本流出额为390.64亿美元,1984年为480.61亿美元,到2004年为8070.20亿美元,07年约为15000亿美元。20 多年里,规模上基本上呈直线上涨的趋势;增长的速度,也大致在1984年的22.63%和2004年的30.57%之间浮动,除个别年份的偶尔变动外,基本呈上涨趋势。同期,世界的出口总额变化,1983年为17560.80亿美元,1984年为18640.20亿美元,到2004年为90860.90亿美元,2007年约为168700亿美元,规模上呈直线上涨趋势。增长速度方面,1984年为6.11%,到2004年为21.57%,增长速度稳定。从资料显示,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贸易在规模上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态势。

2、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在地理方向的趋同

表1:世界的主要出口国/进口国

数据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为了考察国际资本流向的国别构成与国际贸易的国别构成,特抽出一组2004年的截面数据,在这组数据中,选择G7、其他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和其他类型国家等积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2004年,国际资本输出总额为8070.20亿美元,国际资本输入额为6770.50亿美元,世界出口总额为90860.9亿美元,世界进口总额为93430.7亿美元。我们考察国别构成,只需将各个国家的相应数据与世界的总额相比,看各国所占的比重即可看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国别构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的国际资本流动地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趋势趋同,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3、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构成的同步

从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到90年代初,初级产品的比重已经由1/2下降到2/5。在工业制成品中,机器和交通工具贸易量最大,化工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新产品如计算机等贸易日益重要,而传统工业品贸易下降。在此期间,国际资本投向制造业、商业、金融保险业,尤其是新兴工业部门,使投资国和东道国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为产品的可贸易性增加。服务业不断发展、中间产品增加、产品结构高级化。二者的同步变化中,体现出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变化对国际贸易商品构成的影响。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1、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国际间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载体,其投资活动对母国和东道国的外贸均产生影响。一方面,对母国外贸的影响,主要是根据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来实现的。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80%的国际贸易额,其中有1/3以上属于公司内部贸易。所以无论是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还是母公司驻扎的投资国,其对外贸易都会从中受到促进。对母国而言,由于国外子公司倾向于从母公司进口所需的资本品、中间品以及相关技术和服务,从而可以带动母国的出口,相应投资在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子公司则能保证母国有关原材料进口。如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对东南亚国家家电制造业投资的增加日本国内对东南亚国家的电子机械出口也随之增加,日本国内对东南亚国家的电子机械出口也随之增大,而20世纪50-70年代间日本着重向印度、拉美和阿拉伯等地投资资源矿产,增大了从这些地区进口铁矿石、石油等原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外资促进本国外贸发展是东道国利用外资的目标之一,而东道国的子公司本身就有很好的出口倾向,如亚洲四小龙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正是通过吸引外资来促进本国的贸易快速发展的。

2、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动使得贸易方式多样化。跨国公司开展的贸易中,中间商、商的地位相对下降,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易、协议交易或许可证交易普遍发展,而且占据了一般国际贸易方式的很大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方式及其加工贸易的盛行, 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加工基地、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基地、原材料提供基地,使国与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转换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产业的流通渠道、沃尔玛的全球商品传递体系,就极大地推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改变。

3、国际直接投资加快了商品结构的升级

在封闭的条件下,东道国引进的外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领域,所以东道国以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国际市场的打开,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外国直接投资转向东道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东道国的出口产品就相应改变为以劳动资本密集型为主产品,加快出口产品换代升级。这是国际间扩大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能说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的东道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促进。进口方面,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资本品往往在东道国进口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在东道国的进口构成汇总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4、国际直接投资对各国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由于存在投资对贸易直接的促进作用,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牵制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地区,使得发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化地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起来,也使世界市场的新形式、新发展进一步向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集中。在这里,一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总是同其主要的投资伙伴国密切相关。

三、国际资本流动促进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提升

所谓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是指一国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反映的国际竞争力状态,是建立在国际竞争力基础上的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并获取利润的能力。它反映了国家在产业、产品、企业不同层次的国际竞争状态,涉及对外经济领域的各种因素,是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综合国贸易竞争优势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

1、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条件指数的影响(见表2)

表2:主要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

以上数据基期:1994以前的数据,1990=100 1994以后的数据:2000=100

数据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1995/2005

上表列出的是从1970年到2005年,部分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根据雷布钦斯基定理,如果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中,其中一种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的数量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了前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都绝对产量将会增加,而密集使用了后一种要素的产品都绝对数量会减少。根据该定理, 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外国资本的流入将改善贸易条件,这个结论与表中的印度的情况基本相吻合。但是,这一结论的前提是:保持资本和劳动要素比率不变。如果资本流动使一国资本和劳动比率发生变化,那么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将会改善贸易条件的结论则不是绝对的。

上述论点已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中得到证明,外国资本流入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部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相反,在发展中国家还普遍存在贫困化增长的现象。这种现实与理论背离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比较优势产业的过度扩张,改变了国际市场供求状态,造成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所致。

2、国际直接投资对汇率的稳定度的影响

汇率的稳定度作为影响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指标之一,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和一国的财政政策。其中的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这样该国货币就会升值。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货币就会贬值。而国际直接投资作为资金流入流出的形式,对汇率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始因是在泰国的国外投资资金的抽离,造成货币贬值而引发的系列金融后果。如近两年多来人民币整体在稳步升值,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外的投资和投机资金对中国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倾向,加大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具有升值的压力。

3、国际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外贸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绩效的角度可以考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贸竞争优势,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表3:美国与中国等国的服务贸易显性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年鉴》2005年版提供数据计算得出

(wiki.省略/wiki/%E6%98%BE%E6%80%A7%E6%AF%94%E8%BE%83%E4%BC%98%E5%8A%BF%E6%8C%87%E6%95%B0)

以美国为例,2003 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3830 亿美元,而同年出口商品及服务贸易额为10040 亿美元,不到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同年,全球商品、服务贸易出口额接近全球范围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50% 。自19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与传统的跨境商业交易相比,发达国家的海外子公司销售已成为一种更直接和有力的市场准入方式。然而按照当前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区分国内和国外的原则就是“居住地”原则和跨境原则。例如,以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销售来说,尽管一些国家的数量很大,却不包含在母公司所在国的贸易差额中,因为它们已经是FDI 东道国的法人而且这种商业行为并不跨国界,相反,在FDI 东道国的生产却记入海外子公司所在国家的GDP 中。海外子公司反向出口其母公司所在国则按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的出口录入,这就虚增了后者的出口值和数量。所以,对于那些具有很大净FDI 流入或流出的国家以及处于国际生产网络下游的国家来说,它们的双边贸易差额和总体贸易差额可能会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种传统的贸易差额的统计体系对FDI 净出口国及具有技术优势的厂商是十分有利的。

由于当前核算体系的缺陷,发展中国家贸易差额很可能被高估,即对外贸易依存度会偏高,因为它们既不是重要的FDI 出口国,也不具有技术优势,而发达国家的出口却被低估。

4、国际直接投资对“显性”比较优势的影响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反映了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其表达式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Eij/Ej/E i/W;Eij为j国i类商品的出口额;Ej为j国出口总额; E I为世界i类商品出口额;W为世界出口总额。显性比较优势实际就是出口专业化率。这个比率大于1,或者不断提高,则表示存在包括比较优势在内的竞争优势。

以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为例,如上表所示,美国RCA指数大多数年份都在1.25 以上,振幅不大,远远高于新型的工业化国家的马来西亚和转型国家的中国和俄罗斯,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与美国的投资中心的转移是分不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投资重心已经由农业和工业向着服务业转移。客观上造就了其服务业的强大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张碧琼著,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版.

[2]《国际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经济科学译丛,第四版,1998年,11月1第一版.

[3]《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发展与变迁》王晓曦,《商业研究》,2003年10月.

[4]Bhagwati,Jagdish N ., Richard A. Brecher, Elias Dinopoulos and T.N. Srinivasan,(1987) “Quid Pro Quo Foreign Investment and Welfare: A political Economy Theoretical Model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

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优劣势 建议

一、引言

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近年来其规模日益庞大。自从实行开放型经济以后,国际贸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对我国企业的益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为我国引进了国外一流的技术,管理与人才资源,使得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并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第二,我国贸易政策的改革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利于企业形成全球化的视野。第三,在积极加入各种世界经济组织的同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享有的权利日益增多,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国际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时,我国国际贸易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也一一显露出来,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

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1.廉价劳动力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相比于欧美国家所拥有的巨大的竞争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7%,排在全球首位,但我国制造业劳动者的平均小时工资仅占美国、欧盟和日本的3%左右,且不到亚洲四小龙国家平均水平的10%;有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不到其边际生产力的10%。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加拿大占GDP的比例为6.9%,美国为5.4%,韩国为3.7%,印度为3.3%,全世界平均为3.1%,而中国的比例为2.5%。由以上数字我们不难得出,中国经济的高速经济发展离不开低劳动成本与低人力资本投资[2]。

2.巨大的市场优势。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49.68%。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无限,因此投资吸引力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战略目标,吸引了大批外商的投资,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3.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明显。我国的主要出口地是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出口产品多属纺织类等制造业。美国海关统计,2012年美国自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份额为39.2%,欧盟市场上来自中国的产品占40.3%,我国在全球纺织品贸易中优势明显。其他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类等产品,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出口商品的分类上,可以与其他发达经济体互补。

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38667.6亿美元,同比增6.2%,出口、进口分别增长7.9%和4.3%,全年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

三、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业,但在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利润集中于产品设计,运输营销等后续环节中,贸易竞争集中于第三产业中。这样看来,我国出口的产品构成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二是管理理念与营销手段落后。在全球化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技术,设备,管理落后的企业注定不能走的长远。我国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中,忽略了品牌概念,不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自主研发能力差,只在一味的模仿加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先进的思想,以全球的视野看问题,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随着我国开放度的提高,国家为了吸引外资而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大批国外企业的进入,极大的考验了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迫使我国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国外品牌的层层夹逼中占住市场份额。

3.三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劣势地位。发达国家拥有全球一流的技术与人力资源,他们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有明显的优势,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倍受挤压,只能以低成本低价格来开展贸易,而这样低回报的模式又造成了高技术项目的资金短缺,难以开发高科技产品,发展空间受限。

四、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对策

基于以上优劣势的分析,以下两点是我国现阶段需要重点投入的环节:

一是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创造高劳动生产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将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面对的主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不是只依赖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微薄的利润。

二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只有拥有了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树立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对一个企业、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应该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并逐步建立将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应用相接轨的市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只有实现以上两点的突破,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献:

[1]李佳杨,左怡芳.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J].时代金融,2011(36)

[2]王璐.浅析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政府行为[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12)

[3]张超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6)

第3篇

一、国际贸易摩擦背景

我国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国际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据商务部统计,2 0 0 7 年,全球共有1 9 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 起,遭遇美国“337 知识产权调查”17 起。2008 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而反补贴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最大的新特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几年全球反补贴案件数量总体在减少,而我国与这种趋势相反,我国在极短时间里骤然成为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目标国。我国对美出口呈全面萎缩状态,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很可能还要低于上半年的8 . 9 % 。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相关产业受到影响。如:从2000 年至今,我国生产的柠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国、泰国、乌克兰、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一国在服务业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决定这两种能力的因素将直接决定着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大小。

1. 中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现状。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明显偏低。在全球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中,中国是进入前10 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出口增势更是迅猛。2006 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6%。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份额仍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保持顺差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 . 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分析。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而且服务业对外投资相对优势指数小。2 0 0 6 年,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1 1 3 . 8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3.8% 。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3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 1 %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5 亿美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45.2 亿美元,占比39.7%,同比下降8.5%;批发和零售业11.1 亿美元,占比9.8%,同比下降50.7%;住宿和餐饮业0.03 亿美元,占比甚微,降幅达66.9%;中国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几大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8.4 亿美元,占比7.4% ,但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 5 7 . 7 % 。

三、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对策

1 . 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建立发达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我国应制定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战略规划,扶持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通过借鉴美国经验,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一是要建立咨询、决策与协调体系;二是建立横向服务体系,由负责具体事务的政府部分组成;三是建立纵向服务体系,即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服务贸易管理促进体系。

2 . 优化服务业要素,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服务业要素高级化进程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未来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较量实际就是人力资本优势的竞争。为此,要加大对教育与研发方面的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机构与体系。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

3 . 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整合相关服务业产业价值链。生产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我国应积极培育生产市场与所需要的专门服务人才,使生产企业服务内在化不断外在化,向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应该整合相关产业价值链,从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寻求价值增值。充分发展各种业态与模式,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金融业、通讯业等服务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其竞争力的提高。

4 . 构建企业硬件与软件要素。硬件包括:结构,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其战略规划及变革能力。战略,构建战略意图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制度,在制定战略时,管理层必须拥有关于其运营、顾客及竞争对手的详细数据以判断形势的严重性,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市场研究和销售跟踪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成为必不可少。软件:风格,服务企业应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高效独特的管理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与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一个企业要确定自己的首要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而不能盲目发展。人员,指的是人力资源系统,包括员工评审、培训、工资体系的构以及诸如动机、士气、态度等无形精神因素。

5 . 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要靠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及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的同时避免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企业一旦涉案,要积极应诉,因为只有企业积极应诉,政府和企业才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其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 常国平 刘文明: 浅析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J ] .当代经济,2007(5)

第4篇

关 键 字:廉价劳动力 国际贸易 优势 劣势 发展对策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年递增率为7.1%,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6.75%,二者几乎相当。但是包括非工资费用在内的劳动力成本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已达10.4%,是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尽管如此,在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仍然低于国际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1999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美国、韩国和墨西哥的9.08%,21.98%和51.50%;同期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分别是这些国家的3.94%,11.27%和35.66%。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水平的40%-70%,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低廉的劳动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仍存诸多劣势。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其优劣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廉价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经济赖以成功的廉价劳动力绝大部分为低级劳动力,所谓低级劳动力系指未受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在我国,低级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下岗工人和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教育的青年。由于这类人口的巨大基数,使得我国的低级劳动力资源远远供过于求。在供求关系作用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极其低廉,相比国外,在我国进行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制造成本中的工人工资可以压缩到很小的比例。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仅为国内的制造企业所利用。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制造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些企业中决大部分是引进资金和一条生产线便可以开工的低级制造企业,如玩具、纺织、制鞋业等。即使是高段如需要较大规模的机电制造业,倚靠的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因为技术工艺可以引进,最终需要的仍然是装配流水线的熟练工人。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在国际上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从国际背景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问题,能否保证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最优置换关系,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率。在过去的 20年经济增长中,我国制造业充分发挥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出口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欧洲的四十分之一,日韩的三十五分之一。据称,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使这种低成本的优势有望保持10年到20年。

   应当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存在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下简称 H—0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假定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无论是亚当 ·斯密或是大卫 ·李嘉图的“古典 ”,还是上述“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我国家缺乏资本与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我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因而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

二、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分析

   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低效率,因此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也就要小得多甚或不存在。其原因在于:

   首先,虽然发展我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临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如配额,反倾销税和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都部分抵销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1996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指出,去年全球贸易有所恢复,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部署,中外企业同时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提升,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短缺,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充斥大量没有就业机会的劳动力,但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岗位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必然会因为这种结构性矛盾而趋于紧张,劳动力的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上涨。到那时,丰富的劳动力供给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 /3。平均工资上升过快、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导致投资者将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获取利润的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上升较快,导致就业不充分。比如2002年城镇职工工资上升约14%,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学者胡鞍钢曾表示,工资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人均资本,特别是人均净资本向资本密集的方向延仲,它不是吸纳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而目_正规部门工资增长过快,不利于整个部门的就业。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累计下来,工资也不过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我国2002年一年就增加了14%。的确如此,我国的正规部门特别是公共机构如政府工资增长过快,导致一些部门,如文教卫生等的工资跟着增长,它只利于正规部门的少数人就业,不利于非正规部门以外的人就业。这也是很多发展我国家劳动力众多,却无法成为资源优势的原因之一。而且如果没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失衡,从而出现工资水平上升的情形,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第5篇

10多年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一直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近几年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据统计,2002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国出口额180.2亿美元的0.93%;2003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2.28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占全国出口额212.4亿美元的1.07%;2004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占全国出口额的230.9亿美元的1.19%。2005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国出口总额271亿美元的1.15%。2006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占全国出口额的1.35%,在全国排第十六位。

湖北省部分农产品一直居全国农产品出口前列。以2006年11月为例,湖北省蘑菇罐头出口5209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36049万美元的14.49%,居全国前列;湖北省淡水小龙虾出口5192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20788万美元的24.99%,居全国第一位;湖北省蜂蜜出口2906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9398万美元的30.92%,居全国第一位;活猪出口3065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30119万美元的10.18%,居全国前列;湖北省柑桔属水果罐头出口1360万美元,占全国出口额11985万美元的11.35%,居全国前列;湖北省活性酵母出口2212万美元,居全国第一。

现阶段,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传统农产品如大米、棉花、肉类、皮革、五倍子、生漆等基本退出出口市场,干香菇、水产品、蜂产品、水果罐头、酵母、茶叶等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在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4.06亿美元,其中,食用菌出口9470万美元,同比增长17.44%。

2.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对优势,加工贸易比重较小。2006年,全省农产品一般贸易出口4.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9.01%;全省农产品加工贸易出口4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1%,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0.99%。

3.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去年,全省对亚洲出口农产品2.48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61.08%,其中,对香港出口9649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3.77%;对日本出口3100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7.64%。全省对欧洲出口农产品9350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3.03%。全省对北美洲出口农产品5453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3.43%。其中,对美国出口5255万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2.94%。

4.市州农产品出口不平衡。湖北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省直、武汉、随州、宜昌、荆州、襄樊、潜江、荆门,上述8个地方去年共出口农产品28884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87.3%。

二、湖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溯源

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说明一国何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其核心含义是以价格优势获取国际分工的主动权,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被俄林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赫――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在客观上反映了生产力的活动规律、长期以来成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都应该按照要素禀赋状况选择发展条件最佳的产业,出口比较优势高的产品,进口比较优势低的产品,这样能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使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都能获得最大利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演绎结果,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定位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学者们在用显示比较优势法(RAC)来测定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具有优势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主要是人力与机械替代性较少的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畜禽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产品等。而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大米、棉花等我国没有比较优势。

(二)湖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据商务部印发的《农产品出口十一五发展规划》描述,我国耕地面积19.5亿亩,仅占国土面积的10.4%,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1/4。在我国目前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发展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缺乏优势,与此相反,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目前,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年)湖北省耕地面积316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52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米、棉花、小麦、玉米、大豆、油料等在国际贸易中将进一步处于劣势,十一五期间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仍将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未来的比较优势将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优势。湖北省是农业大省,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势明显。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年淡水产量居全国第1位,油菜籽产量和“双低”化率居第1位,棉花居第3位,稻谷居第4位,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第9位。同时,湖北省水资源丰富。除长江、汉江、清江外还有星罗棋布的众多湖泊,丰富的水资源十分有利于发展我省的淡水农产品。此外湖北省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较低,科技实力雄厚,这些优势十分有利于湖北省扩大农产品出口。虽然目前湖北省出口的农产品占全省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较小,但是发展空间较大。如2004年全省水产品产值149亿元,出口折合人民币2.6亿元,出口只占总产值的1.75%;茶叶产值6.5万吨,出口茶叶1300吨,出口占总产量的2%;年出栏商品猪3000万头,出口生猪21万头,出口仅占年出栏生猪的0.7%。因此,湖北省农产品的出口空间很大。

2.科技优势。湖北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万人,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90人,高于全国361人的平均水平。拥有“两院”院士45名;普通高等学校75所,在校大学生人数58.5万人,居全国第2位;各类研发机构2100多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部委所属的76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95人。农业科学院研究院1所;农业类大专院校2所,在校学生人数约2万人;农业类中等技术学校10所,在校学生人数6000余人。可见,湖北省具有较好的科教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只要解决好科教与经济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将对扩大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劳动力资源优势。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湖北省农业人口约3243万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对发展湖北省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非常有利。

4.市场区位优势。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潜力的市场,2002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2.7%,其中,日本、菲律宾、香港、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农产品进口位居世界前十五名,这些地区也是湖北省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06年,湖北省对香港出口农产品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23.79%;湖北省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7.65%;湖北省对泰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6.54%;湖北省对菲律宾的农产品出口占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2.82%。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湖北省对亚洲出口的食用菌、畜禽、水果、蔬菜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5.大国效应带来的后发优势。规模巨大且富有增长潜力、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既为中国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农业逐步提高竞争力,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将促进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和贸易格局的改变。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正在享受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在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作用所带来的好处,湖北省正在形成技术、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后发优势,将有利于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发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三、湖北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小,大型农产品出口企业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以2004年为例,虽然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有200多家,但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只有4家,4家企业共出口6776万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4.9%,龙头出口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而同期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13家,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6.5%,充分发挥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2006年,我省农产品出口过300万美元的企业增长到35家。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11家。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只是小打小闹,难以形成规模,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整体发展不够,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弱,资金不足,贷款困难。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落后,深加工的农产品出口较少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集中度低,缺少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产品加工处于低档次水平,农产品出口以原料型为主,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出口不多。以水产品加工为例,2002年湖北省水产养殖面积63.35万公顷,淡水产品产量约270万吨,均居全国首位,但年实际加工产量只有5万吨,主要是一些干制品、腌制品、罐制品、熏制品等,加工比例小,加工率仅为3.7%,远远低于全国15.7%的平均水平;水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低,鱼糜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量只占加工总量的4.4%。再以畜产品加工为例,湖北省每年肉类产量接近300万吨,年加工量30万吨,但是湖北省畜产品绝大部分以初级加工品或原料进入市场,加工企业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加工能力有限,大路货产品多,名优新特产品少。过去,湖北省曾向香港、俄罗斯等国家出口猪肉,后来由于加工手段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加上质次价高,湖北省近几年基本上丢掉了上述猪肉市场。湖北省的猪肉生产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3.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频繁,检验检测项目日益增多,标准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苛刻的要求。从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一项专门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凡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可能用到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品,都在“肯定列表制度”监控范围之内,日本此前设定进口农产品残留物限量标准是2470条。这次新增了51392条。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几乎涵盖了所有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将对食用蔬菜、水海产品、禽肉、畜肉等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产生严重冲击。从2006年1月1日起,欧盟新的食品卫生法正式生效,欧盟食品新法规提出的近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将对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由于湖北省许多农产品长期处于粗放式生产,企业自身受到管理体制、技术水平、检测监控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产品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出口的安全势在必行。

四、湖北省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措施

1.切实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

湖北省出口农产品中,大宗农产品少,多是种、养规模不大的经济作物和特产养殖品种。由于在产品基地建设、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与加工技术的开发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支持,没有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种养,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区分散,品种混杂,商品一致性差,形成不了出口规模。许多产品由于生产环境差,农残、重金属超标,导致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要按照鄂政办发(2006)77号文件精神,会同农业、财政等部门重点围绕出口企业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基地,以扩大企业出口货源,提高产品质量。支持企业在生产基地推广适合出口的优质品种、实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建立种养履历。

2.加大对重点国际市场重点产品开拓力度

开拓国际市场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湖北农产品对外的宣传力度。湖北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也有大幅提高,要在境外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对湖北省农产品多做宣传,将为扩大出口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要主攻重点产品。主要是抓好茶叶、食用菌、蜂产品、水产品、水果、禽蛋、芝麻、山野茶、中药材、肉制品等产品的深加工,扩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这些产品都是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5个重点大宗商品,是湖北省主要的特色产品,也是湖北省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主导,生产量大,市场潜力大,只要国际市场开拓得好,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三是要主攻重点国际市场。重点开拓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北美、俄罗斯等主要进口国的市场。商务部对全国25种重点大宗商品的前三大市场进行了统计,上述国家和地区占到90%以上。

3.加强农产品出口的质量控制

积极推进良好农业规范技术应用,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传统生产模式的改进,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有种植养殖基地,推广“公司+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可追溯体系,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加强对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和引导,鼓励出口企业获得GAP、GMP、HACCP等与国际要求一致的认证,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履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获得国际市场准入通行证。

4.实施品牌出口战略

鼓励企业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和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品牌声誉和固定的消费群体。对湖北省名优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境外开展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费用,为扩大国际市场影响而开展的广告宣传,展览展销和推广活动予以资助。

5.建立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出口农产品的统计分析工作跟踪和监测重点出口市场的动态,开展国外农产品市场调研,同时建立有效的国际农产品信息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整合信息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性、专业性的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逐步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鼓励行业组织、专业咨询机制为农户和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出口贸易信息服务和进口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检验检疫措施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6篇

关键词:中泰贸易 贸易竞争 贸易互补 显示性比较优势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一些单边或多边条款的逐步实施,中泰两国的贸易将会继续向纵深层次发展。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于两国的贸易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两国的贸易具有互补性,那么一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会促进另一国贸易的扩大,最终会使两国的贸易规模扩大;如果具有竞争性,则可能引发两国的贸易竞争,甚至可能会引发价格竞争,这样会使两国的竞争条件恶化。因此,讨论两国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有利于预测两国贸易的后续发展。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还是竞争

根据经典的贸易理论,如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理论以及后来的要素禀赋理论,两国间的贸易应该具有互补性。即每个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但后来的贸易理论,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及战略性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或出于国家产业战略考虑,双边的贸易可能是竞争的。本文将从两方面,即贸易量与贸易结构考察中泰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如果贸易量越大,两国贸易产品差异较大,表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越强;反之表明两国的贸易具有竞争性。

首先看贸易量。目前,中国是泰国的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国。2011年中泰贸易总额为579.83亿美元,同比增长26.85%,泰国向中国出口额为27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1%,进口额为30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1%。其中,泰方向中方出口的工业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0%-70%。

从两国的相对贸易来看,2010年,泰国是中国的第21位的出口伙伴国和第10位的进口伙伴国,同年,中国是泰国的第1位的出口伙伴国和第2 位的进口伙伴国(仅次于日本)。在2011年泰国对中国的贸易额占泰国向世界的总贸易额的12.68%,泰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占泰国向世界的总进口额的13.38%(泰国-世界和泰国-中国的进出口的统计数据参见表1和表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泰国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考察两国贸易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出两国的贸易是具有竞争性还是互补性。泰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橡胶、自动数据处理机器及零件、橡胶产品、化学品、木薯产品、电子集成电路、木制品、其他电器设备和零件、精制燃料。而泰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电脑及配件和附件、电气机械及部件、家用电器、机械及零件、化学品、钢铁及制品、织物、杂项制品、金属制品、其他金属矿石及废五金废料和产品。由此可知,两国主要的贸易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断两国的双边贸易具有很大程度的互补性。

第三国市场贸易:竞争还是互补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由于中国与泰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及资源禀赋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两国在第三国市场可能存在贸易竞争。我们通过巴拉萨(1965)所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来实证这一推测。该指数可以刻画一国在哪个产业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计算方法为:

其中,RCAij代表i国 j 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Xij代表i国 j 产品的出口额,Xit代表 i国的总出口额,Xwj代表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Xwt代表世界的总出口额。如果RCA大于 1 表示i 国j 产业或产品处于比较优势、且值越大优势越大;若指数小于 1表示i 国j 产业或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实证计算中使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HS1992)的二位码贸易数据,数据范围的时间范围为1992年至2010年。考察的产品一共有99章,其中包括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另外,本文遵循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针对RCA所做的规定,若RCA值大于2.5,表示该产业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若RCA数值大于1;表示中国(或泰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若RCA指数小于1表示中国(或泰国)在世界市场上出口具有比较劣势。综上,我们对中泰两国在第三市场上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做如下定义:

竞争性:倘若两国在某产品或产业在第三国市场同时具有比较优势,即两国的RCA>1,表示两国在产品或产业中有可能存在贸易竞争性。

互补性:倘若一个国家在某产品或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另一个国家在同种产品或产业具有比较劣势时,即一国RCA>1,另一国RCA2.5时,表示两国在该产品或产业具有极强的贸易互补性。

(二)两国贸易在第三国市场的互补性

1.具有极强比较优势、互补关系的贸易产品。中泰两国在这些产业或产品上具有极强的互补关系,原因可能在于两国的主导产业及其在各个产品或产业的生产因素的比较优势不同。同时,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不同也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出口到第三国市场时呈现出互补性的贸易关系。具体而言:

中国的极强比较优势的产品有:稻草、秸秆、针茅或其他编结材料制品,篮筐及柳条编结品;雨伞、阳伞、手杖、鞭子、马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蚕丝;帽类及其零件;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皮革制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容器,动物肠线(蚕胶丝除外)制品;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特种机织物,簇绒织物,花边,装饰毯,装饰带,刺绣品;玩具、游戏品、运动用品及其零件、附件;船舶及浮动结构体。

泰国的极强比较优势的产品: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谷物;锡及其制品;糖及糖食;化学纤维短纤;书籍、报纸、印刷图画及其他印刷品,手稿、打字稿及设计;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2.具有互补关系的贸易产品。中国具有比较优势、泰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包括: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等类;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的纺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化学纤维短纤;棉花;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及其零件,铁道及电车道轨道固定装置及其零件、附件,各种机械包括电动机械;乐器及其零件、附件。毛皮、人造毛皮及其制品;其他贱金属、金属陶瓷及其制品;贱金属杂项制品;贱金属工具、器具、利口器、餐匙、餐叉及其零件;羊毛、动物细毛或粗毛,马毛纱线及其机织物;炸药,烟火制品,火柴,引火合金,易燃材料制品;玻璃及其制品。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

泰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包括:杂项食品;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制的动物饲料;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及其制品,仿首饰,硬币;蛋白类物质,改性淀粉,胶,酶;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石膏料、石灰及水泥;塑料及其制品;精油及香膏,芳香料制品及化学盥洗品;特种机织物,簇绒织物,花边,装饰毯,装饰带,刺绣品;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但铁道及电车道车辆除外;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木及木制品,木炭。

(三)具有竞争性的贸易产品

通过对比各种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我们发现中泰两国在以下8种产品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农产品方面,两国在2010年贸易中的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在第三国市场的贸易上存在竞争关系。虽然两国在此产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且泰国在这一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比中国强。工业产品方面, 2010年中国和泰国均具有比较优势的包括化学纤维长丝,絮胎、毡呢及无纺织物;特种纱线;线、绳、索、缆及其制品,地毯及纺织材料的其他铺地制品,陶瓷产品,钢铁制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

以上分析表明,中泰两国在第三国市场上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并存,具有明显的产业差异。因此,单纯地认为中泰贸易具有互补性或竞争性,是存在偏颇的,深入到产品层面,可以得到更为丰富、具体的研究结论。

结论

本文利用最新的中泰贸易数据考察了两国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区别于既有研究,我们同时考察了两国双边贸易以及两国在第三国市场上进行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是泰国的重要伙伴国,两国在双边贸易上具有互补性的贸易关系。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实证结果发现,两国的许多出口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都具有互补关系。与此同时,两国在某些产品的出口上确实存在激烈的竞争,它们包括食用蔬菜、纤维和纺织品类、钢铁、陶瓷、机械器 及零件、以及电机和电气设备机器零件等。但从整体上看,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多于贸易竞争性。这种的互补结构有利于实现两国贸易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谢国娥,李亮.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关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郭晓合,鲍丽萍.泰国贸易结构变化对长三角与泰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初探.学术论坛,200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2010年:汉英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编委会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

第7篇

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

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 优势 问题

一、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优势

(一)市场全球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已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传统市场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因此,企业未来的发展势必要通过创新技术、管理与营销等方式来占领与拓展新市场。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政策成为中小企业正式步入国际市场的商业渠道。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接轨的时代,市场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市场边界不断由国内向国际延伸,打破了市场边界模糊的概念,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而长远立足于国际市场的舞台。

(二)中小企业的获利性

在电子时代的快速来临之际,网上交易已成为普遍发展之势。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一般相对较小,产品种类齐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受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制约,当利润在贸易的名义下被瓜分的所剩无几时,不但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经营效率,因此不建议开展规模较小的贸易。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中小企业与国外客户的直接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更加稳固了中小企业的营销渠道,增强了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为中小企业带来了高额回报。

(三)中小企业的价格成本优势

一般的,处于国际市场环境中的大企业生产都是离不开机器操作的,单位产品的固定费用高,成本难以控制,虽然可以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来缓解产品的成本,但是,基于对当前市场性质、操作的考虑,很难完全体现出大企业工业生产的优越性。而中小企业是以半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方式为主,有的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规模小、投资小、设备简单、便于调整以及机动性强,所以单位产品成本远不及大企业的机械生产成本。我国由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成本低廉,对中小企业而言占有很大的成本优势。特别是依靠外贸进出口的中小型工贸公司,更以低成本、生产灵活的特点而融入了这个国际大市场。

二、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国际贸易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入

当前,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对贸易合作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对于某行业国际贸易发展的动态认识,而且迟感于国内颁布的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以致错失了发展的良机,甚至由于不了解贸易合作国的政策而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经济的困顿,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中小企业缺乏融资能力

资金短缺常常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虽然在经营方式与市场开拓方面更具灵活机动性,但在融资方面却远远不及大企业。主要因为目前我国政府不能增强对中小企业的大力度扶持,而且中小企业缺乏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导致信用度过低,难以实现贷款。同时,由于资金的匮乏,难以开展产品创新与拓展行销渠道,从而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缺乏高水平的经营管理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由乡镇企业凭借经营管理能力及改革开放之势发展而来。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虽然有益于企业初创之时,但是与国际化经营还相差甚远。在日趋国际化的大经济环境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严格缺乏对财务及市场运营方面的管理和深入研究,还保留着粗放式经营手段而停滞不前,其整套经营管理方式仍属于初级经营阶段。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表现出明显的劣势,距离国外的中小企业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中小企业市场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进行外贸经营的关键在于掌握国际市场的信息需求,否则只能停滞不前。因此,重视国际市场信息的收集是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当然,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而不能在追求信息全面化时过于盲目。中小企业要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及时有关企业的产品信息,与此同时,也要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的信息需求。

(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

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信用等级高及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应当鼓励国内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其贷款额度,将融资服务面向中小企业定向开展。站在中小企业的立场,应努力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力求吸纳更多的民间资金注入。然而,银行贷款和政府扶持虽然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但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分析,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方为发展良策。(1)中小企业应以合理的方式融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联合金融机构,争取融资。在贷款过程中要主动寻找担保方,力求获得政府扶持。(2)加强企业汇率风险的预知防范能力,随时准备应对汇率的变动。应不断深入学习关于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的专业知识,熟悉掌握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及授信审批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各类融资产品,使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三)开展合作经营

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因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而逐步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从而引发了了价格竞争和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针对此问题,尝试开展合作经营来合理解决。基于目前的贸易格局,企业要发展对外贸易应形成与同等规模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模式。此模式能够使成本有效降低,使价格协商体制建立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良竞争,从而扩大了外贸出口,增加了经济收益。

四、结语

中小企业虽然在国际舞台中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但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作用下必然会得以长足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茁壮成长。在这个市场全球化的时代,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适应市场政策的变化,审时度势,充分体现中小企业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存潜力。只有不断地在国际市场中参与竞争,加速拓展渠道,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才能增强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自身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峰.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

[2]周晓红.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途径优化策略剖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03).

第9篇

谈到边际优势战略以及日本经济的成功,我们不免想起“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本文的研究也将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同样有益于我国在发展同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关系方面政策的制定。

一、文献回顾

按照主体的不同,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东道国为主体,研究东道国外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涉及到第三国,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疏松。另一类以母国为主体,研究母国对东道国投资与两国贸易之间的关系。在此只涉及母国和东道国,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本文的研究即属于后者,本文中的国际投资指对外直接投资,即FDI。

首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的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undell(1957)。Mundell的研究以标准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假定,得出了国际投资替代国际贸易的结论。在随后的60年代,又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投资替代贸易的结论,其中较著名的是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按照该理论,一般情况下,投资和贸易只是一种转化关系,只有在投资提早发生的情况下,才发生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而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越来越明显。另一个研究来自于Johnson(1967)。Johnson认为,关税导致的对外投资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了发展,因此减少了对外贸易量。

70年代开始出现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研究成果。Helmberger和Schmitz(1970)的研究证明生产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可能既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论著来自于。日本小岛清教授(1977)。小岛清特别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将对外投资和贸易统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方式和人力资本的总体转移。因此,对外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就是本文所谈边际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按照小岛清的理论,国际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相近水平的技术转移把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使母国集中资源开发新的技术并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将会扩大两国的贸易。

无论是Mundell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还是小岛清的互补模型,都是从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检验(梁志成,2001)。这既有统计数据残缺不全的限制,也有计量方法与工具上的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更多的研究成果证明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Lipsey和Weiss(1981)依据美国70年代的统计数据,对美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的生产和母公司的出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的年产量与母公司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量呈正相关关系。Lipsey等人(1984)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或至少非负相关广泛存在于美国近80%的产业部门中。Helpman和Krugman(1985)的研究表明,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就会存在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对外投资将会带动母国的出口贸易。Ethier(1986)的研究给出了同样的结论。Grossman和Helpman(1989)把产品的成长内生化,证明了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国际化生产和贸易可以是同时扩大的。然而,Marku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FDI)的相互苯系,指出两者之间究竟表现为替代还是互补,依赖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还是“非合作”的问题。

90年代的研究延续了80年代的趋势。Hufbauer、Lakdawalla和Malani(1994)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Lipsey和Weiss(1981)的结论,他们重点研究了美国80年代以来的情况,发现在整个时间跨度中出口与FDI一直保持着正相关关系。随后Gramham(199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Pattie(1994)根据对外投资的动机不同将FDI分为市场导向型、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3类,认为只有市场导向型FDI容易替代对外贸易,而后两种类型投资则增加贸易。Gray(1998)的研究得出了近似的结论。Pfaffermayr(1994)就奥地利FDI和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Jun和Singh(1992)研究了1969—1993年间11个世界上最大引资国的出口和FDI的关系,其中有4个国家显示出口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只有一个国家显示FDI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其余6国显示出口和FDI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与此同时,Porter(1990)、Hein(1992)、Lucas(1993)、Crosse和Trevino(1996)、Crosse(1997)等都证明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但不可忽视的是,Beldelbos和Sleuwaege。(1998)的研究支持了Mundell的结论,即在东道国存在贸易保护的情况下,FDI会替代母国的出口贸易。

2000年以后的研究以大量具体的实证研究为特征,且研究结果以FD!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为主。张如庆(2005)的研究显示我国对外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对外投资对贸易总额的影响不明显,而项本武(2005)得出的“中国对外投资是出口创造性和进口替代型”的结论对此给予了解释。王洪亮和徐霞(2003)证明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中日贸易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的互补关系,FDI和制成品的出口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但FDI和进口仅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王洪庆、张浩和朱荣林(2004)的研究表明,美国在华投资与对中国总进口、工业品进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工业品出口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投资与出口以及中美的初级产品进出口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同时,王洪庆和朱荣林(2004)的研究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积极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且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较高。李保明和刘震涛(2004)的实证结果显示,两岸贸易总额、大陆进口和出口均表现出关于台商投资的显著正相关性,这说明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Stone和Jeon(2000)研究认为贸易与海外直接投资之间为互补关系,且两者之间贸易更倾向于为主导因素;韩国学者Lim和Moon(2001)证明,当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投资,而投资是新设立的或者投资产业在母国是夕阳产业时,FDI和贸易之间是正相关关系;Blonigen(2001)深入到产品层次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和FDI之间既有替代也有互补的关系,而且替代效应的发生不是逐步的,而是短时间急剧变化的。

基于本文研究的侧重,在此再对边际优势战略和小岛清的边际优势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边际优势战略的概念来源于小岛清的边际优势理论,但应该注意的是,边际优势战略所代表的经济行为早已存在,只是由小岛清概括出来。边际优势理论更多地是一种国际投资理论,但因为它把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分析,所以对投资和贸易的关系也给予了研究。同时也正因为它侧重于国际投资的研究,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并不全面。按照边际优势理论,对外投资应该从国内处于边际优势即相对劣势的产业开始,而处于相对优势的产业则进行对外贸易。按照小岛清的分析,对边际产业的产品需求应通过向海外投资的企业进口来实现。所以,小岛清论述的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更多地是母国投资与进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单向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此同时,小岛清也论述了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和贸易总量的增加,间接地论述了投资和出口的关系,这同样是单向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基于边际优势战略,对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作这样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况且如上所说,小岛清的理论是基于对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没有通过计量方法得到实证检验,而本文将在上述方面给予补充和进一步的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最大的比较优势。一般认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国内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那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逐渐开放,各种要素的流动性逐步增强的条件下,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消失吗?这样的变化将会怎样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 中国劳动力现状

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企业只是处于低端。由于中国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缺乏核心技术等深层次竞争资源,我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低,赚取的基本上是低廉的加工费。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业生产链中的组装车间。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一件价值120 美元的“BO SS”牌衬衫,渠道商获得利润60%,品牌商获得利润的30%,而中国的制造商只得到区区的10%,并且还为争夺订单争相杀价。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我国的服装、纺织、玩具、鞋类等产业上;而且还体现在其他产业,如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上。“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盛行世界,但是缺乏核心技术,也缺乏风行全球的品牌,效率低,附加值不高,更多的是价格的恶性竞争。因此,我国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处于低附加值的弱势地位。

中国劳动力存量庞大。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市场容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前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所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而且体现在所有产业的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上。

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说,“中国仍是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与1975年的韩国类似。”甚至比非洲还低,位列全球最后一名。粗略比较,我国职工人均货币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人均名义GDP 的增长速度,说明我们劳动力相对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才指数、教育与健康指数等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在G2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现在为很多学者认同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为中国经济高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低廉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正在递减,虽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消失,但是过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因此,我们应该认清中国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第一,我国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成比例。从世界来看,以第二产业为例,相对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发达国家而言,仅占美国的1/18,英国的1/16,日本的1/15,即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也只占到巴西的1/12,马来西亚的1/3,仅次于印度、巴基斯坦。正因为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摆脱“廉价劳动力”的说法。

第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对我国造成冲击。亚非拉国家地区相继开放国门,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厂商,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给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巨大的冲击。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我国的越南也走上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南亚的印度也在朝这个方向转变。由此可见,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已经成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生产的最底层,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确面临着挑战。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透露,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钢材、轮胎、玩具等产品,相继在欧美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税收和就业也造成了严重损害。

第四,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1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另外,中国进口能力也迅速扩大,由于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使得我国进口价格上涨,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二 改革方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就会暴露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之下。我们要跳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一些误区和陷阱,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首先,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制造性企业在技术方面创新能力不够,很多都是通过高价购买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生产线单纯模仿生产,这样一来使得产品的成本提高,而且还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外的优质企业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改进上,因为他们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比较高,为了能提高竞争力只能通过增加技术附加值,降低平均技术成本来实现。这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是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应当正视我国的现实环境,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结构目标,与资本、技术和知识产权相结合,形成劳动 资本密集型,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其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一国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一方面应该优化现有人力资员培训、充实理论知识,以及增加各种激励制度等;另一方面,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质量,包括增加教育、研发经费;迅速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建立终身学习体制和学习型社会;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比较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三 结语

最后,政府对劳动经济的关注和研究必不可少。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政府不能再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不应再直接参与招商引资。中央政府应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使地方政府的政绩和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挂钩。

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亚太地区市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已是势所必然。中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从动态的角度去把握比较优势的变化方向,加大技术投入,创造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使我国制造业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升级。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必须重视改进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片面固守劳动力成本的廉价性。为此,要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努力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此外,要实现我国制造业向高层次的跃迁,还要着力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提高不仅是在“量”上,而且还要在“质”上。

参考文献

[1]杨力行.21世纪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终结[J].理论新干线,2008(3)

[2]闻文.廉价劳动力:经济发展的双刃剑[J].时代潮,2004(2)

[3]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 [J].中国经贸导刊,2006(8)

[4]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006(7)

[5]杨国鹏.廉价劳动力优势终结的反思[J].商业研究,2004(4)

第11篇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价格竞争力贸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1-012-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减少和人口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正在收敛;加上新劳动法的颁布,新一代工人要求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出现了较快上升的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劳动成本产生上升的压力,并削弱中国建立在低劳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贸易顺差也可能会显著减少。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劳动力成本继续显著提高,它会对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比较优势都做过研究。何为(2001年)利用1990年-1999年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变化,得到结论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不断降低的,因此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不断提高的。都阳等(2009年)通过对2000年-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认为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

在中国的比较优势方面,一般认为劳动力成本是中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Harrigan和Deng(2008年)提出,中国的贸易模式受到劳动力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理的影响。Batra和Khan(2005年)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发现,中国和印度在国际贸易中偏重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高敬峰(2009年)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万余进出口的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15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

然而,在现有的文献中,考察劳动力成本的并没有将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直接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联系起来,只是一般地认为,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降低的,因此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是增强的;考察比较优势的一般也只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是对事后结果的判断,所以只能从显示性比较优势主要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事实来推算出,我国出口竞争力还在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上。两方面的研究都还没有把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竞争力直接联系起来,更没有将劳动力成本变化与贸易顺差的变动直接联系起来。

本文将重点研究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竞争力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下面先简单分析一下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然后在重新估算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上,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与出口竞争力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在纳入影响出口价格竞争力和贸易顺差的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作简单的计量回归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几乎是国内生产总值两倍的速度增长,由于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从1994年起出现了持续的顺差,特别是从2004年起,贸易顺差由320.9亿美元剧升至2008年的2954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0年以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年均增速远远超过初级产品,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相对密集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增长要大大快于劳动相对密集的轻纺产品等和杂项制品。

(一)中国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上述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其实反映了中国在过去30年里比较优势的变化。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我们常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判断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巴拉萨首先提出的,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Xij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总额,i表示不同的国家,i=1,2…m,j表示不同的产品,j=1,2…n。分子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占i国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分母表示所有国家j商品出口额占所有国家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当RCAij>1时,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且RCA值越大,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当RCAij1时,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劣势,且RCA值越小,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弱。

许多学者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作了研究。在对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研究时,一般都将出口产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即SITC分类)。在一位数分类中,前5类(SITC0-4)属于初级产品,后5类(SITC5-9)为工业制成品,① 其中第6和第8类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而第5和第7类是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我们利用联合国COMTRADE商品贸易统计数据计算了2002年-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SITC中的共9类产品的RCA系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RCA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总体上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工业产品中一般制成品(SITC6)和杂项制品(SITC8)始终保持着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有下降的趋势;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从本世纪初以来从原来的比较劣势转变为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迅速增强;工业产品中只有化学品(SITC5)始终处于劣势,而且这种劣势并没有好转。显然,所有这些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动都是与上述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动相一致的。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实际上也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因此,显示性比较优势也常被拿来衡量一国某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前面关于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计算可以看到,我国工业出口品总体上竞争力是强的,在劳动相对密集产品的竞争力没有显著降低的同时,资本密集产品的竞争力也在迅速提高。但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是一种事后的衡量,是结果的显示。从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来看,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价格、质量、品牌、销售、服务等多种因素。而中国出口产品总体上还是以价格竞争为主,质量、品牌、销售、服务等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以价格竞争为主,又由于过去30来年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下降的,所以出口产品的价格也就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劳动力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30年,我国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即使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还是不断有所上升的,只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更快,因此单位劳动成本并没有上升,反而不断有所下降,但是近年来这种下降的势头有所放缓或停滞。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出口低价格还能维持吗?如果出口低价格不能维持,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否会缩小乃至消失?

三、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出口及贸易顺差的影响:回归分析②

从一般逻辑上说,劳动力成本会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会影响到出口的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就会影响贸易差额。给定进口,如果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出口价格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贸易顺差就必然增加。反过来说,给定中国目前很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必然会减弱,贸易顺差也一定会有所减少的。但是,劳动力成本主要是通过影响出口产品价格来影响出口和贸易差额的,因此,我们在做回归分析时,还将汇率、出口退税等其他影响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一起考虑。

(一)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的关系

在变量选择方面,本文分别以出口(EXPORT)和贸易顺差(NX)为被解释变量,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实际有效汇率(REER)、出口退税(T)为解释变量,分析对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影响。由于变量中存在指数形式的变量,为了数据的统一性,将所有数据变成以2000年为基年的指数形式。检验其平稳性发现,实际有效汇率是平稳序列;单位劳动力成本是一阶单整;出口、净出口、出口退税是二阶单整。在回归后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平稳的情况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下面首先用单位劳动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退税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对出口的影响。建立模型:

LEXPORT = C(1) + C(2)*LULC + C(3)*LREER + C(4)*LT (1)

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变量 LT与变量LULC、LREER间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LREER对LEXPORT存在弱相关性。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是减少变量或增加样本。由于样本不可能增加,因此这里用逐项回归法,逐步加入解释变量来构造方程。

将LULC和LREER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广义差分法得到以下方程(AR(1)代表误差项一阶自相关):

LEXPORT = 20.887 - 2.646 *LULC - 0.825*LREER +

(10.52 )(-7.30)(-2.59)

[AR(1)=1.25, AR(2)=-0.538] (2)

(6.06) (-2.29)

经修正后的模型,根据T统计量值可证明两个变量具有显著性,F统计量值=265.0675,方程是显著的;决定系数R=0.981486,拟合度高;DW值为1.968161,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平稳,且通过White检验,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从系数的符号判断,单位劳动成本和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都有负向的影响。单位劳动成本上升1%,会使出口减少2.6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会使出口额减少0.82个百分点。

将LT作为解释变量,这里同样存在检验序列自相关问题。通过广义差分修正后,得到:

LEXPORT = 0.637 + 0.845*LT + [AR(1)=0.372] (3)

(2.85)(17.78)(2.68)

R=0.978506,F=455.2414,DW= 2.191167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看到,出口退税会促进出口额的增长。出口退税的系数是0.845,即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出口额会相应增长0.845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于出口额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二)劳动力成本与贸易顺差的关系

下面以贸易顺差为被解释变量,单位劳动成本、汇率、出口退税为解释变量来做回归分析。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变量LREER与LULC之间,以及 LT与LULC之间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与前面一样,这里也用逐项回归法,逐步加入解释变量来构造方程。

先以LULC和LREER作为解释变量,得到:

LNX = 28.555 - 3.455*LULC - 1.645 *LREER +

(4.15)(-3.32) (-1.54 )

[AR(1)=0.323 ] (4)

(1.03)

R=0.820267,调整后0.771248; F=16.73391; DW= 1.485396

我们看到,单位劳动力成本对贸易顺差的影响是很大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1%,贸易顺差会减少3.44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也对贸易顺差有较大影响,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顺差会减少1.64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比对出口额的作用大,是因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不仅会使出口减少,还会使进口增加。

以LT作为解释变量,得到

LNX = 0.423 + 0.931*LT + [AR(1)=0.403] (5)

(0.32) (3.67) (1.58)

R=0.758625,调整后0.721491;F=20.42909,DW= 1.686504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到,出口退税通过出口的变动影响到贸易顺差。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贸易顺差额会增长0.931个百分点,可见出口退税额增长会扩大贸易顺差。

四、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

我们认为,只要工资的增长不是非常快,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是太慢,也就是只要单位劳动成本不上升或者上升较慢,中国的低劳动成本优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能够保持的。理由如下:

第一,按照我们的计算,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2008年比1980年低一半以上,以1980年为1,2008年的单位劳动成本指数只有0.45。因此,即使回复到1980年的水平,劳动成本还有55%的上升余地。如果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过去30年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比工资增长速度快将近3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要这个速度不大于3个百分点,中国相对低的劳动成本仍然能够维持。

第二,从出口单位价值指数来看,中国的低价格优势仍然是明显的。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上升了13%,而世界平均上升了60%,发展中国家平均也上升了55%。如果中国要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仍然有大约42个百分点的余地。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这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石油、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带动的,而中国是石油、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中国出口的制成品价格不可能有相应那么大的上升幅度,但是出口价格还是有上升空间是毋用置疑的。

第三,上面只是从中国本身来看的,如果有其他国家,比如越南,具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的出口还是会受到威胁和挑战的。但是目前看来,这种威胁和挑战还不是很严重。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中国了。在比中国低的国家中,印度的制造业并不发达(只占其GDP的18%③),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不显著高于工资的增长;越南可能是一个威胁,但是越南的制成品出口2008年还只相当于中国的2.6%,总量上还不足为虑。其他与越南类似的国家可能也不是很多,短期内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因此总的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得以维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具有竞争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会影响我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事实上,回归分析显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对出口和顺差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如果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影响到出口价格的明显上升,即使其他国家的产品不对中国出口产品构成直接竞争,只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较大,④出口就会下降。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也一定会减少。

五、结论和建议

(一)基本结论

第一,中国的出口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主要还是依靠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资本密集的机械和运输设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在转变。但是对此我们也不能估计过高,因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真正转变了,由于中国一半以上的出口是加工出口,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加工装配出口的,那么很可能它在中国的生产过程还是劳动相对密集的。

第二,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处于低位的。尽管出口单位价值水平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远慢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慢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更慢于中国的进口单位价值,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无论是与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还是与中国自己的进口产品相比,相对价格都是下降的。

第三,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劳动力成本应该对出口价格,从而对出口和贸易顺差有比较大的影响。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下降的,这并不是因为工资没有上升,而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快。这使得单位劳动成本在过去的3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简单的回归分析也显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比汇率和出口退税对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影响更大。

(二)政策建议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还没有丧失。在比较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变,其他优势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仍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主要法宝。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要维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并不是说不让工资上涨,而是要使工资的增长不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当然,在特定时期,为了解决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让工资有较快的增长是可以的,但是长期来看,工资的增长不应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时候,政策重点不应是抑制工资的上升,而应当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第二,如果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则可以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提高劳动收入的比例,降低其他要素收入的比例,使总成本不变。国家应当让市场力量决定初次分配,尽可能地抑制垄断势力的作用;而在再分配时利用政策手段改善劳动者的收入。如果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而提高劳动者收入,但不降低其他要素收入的比例,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必然上升。

第三,要保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保持和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升级,促使比较优势尽快转变。但是总体上,技术进步的重点应当放在现有产业的提升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当然应当有若干个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但是在总体技术水平还较低,劳动者素质还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训现有劳动者的技能技艺,提高他们的素质可能是更重要、更迫切的。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水平上去了,劳动生产率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注:

①在SITC一位数分类中,SITC0为食品及食用活牲畜,SITC1是饮料和烟草,SITC2是未加工的原料(非食用、非燃料),SITC3是矿物燃料、剂及相关材料,SITC4是动物和植物油、脂肪和蜂蜡,SITC5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6是制成品(以材料划分的),SITC7是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是杂项制品,SITC9是其他未分类商品。

②这里是简单的回归分析。为了更好地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能够考虑到动态因果关系,我们另外用VAR模型做了检验。该模型比较复杂一些,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

③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 第231页。

④由于篇幅和资料所限,我们没有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进行分析。但是一般而言,对制成品的需求弹性会大于1的。

参考文献:

1.Batra, Amita and Zeba Khan,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 Analysis for India and China”, Indian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Working Paper No. 168, 2005

2.Busse, Matthias, “Do Labour Standards Affect Comparative Advantage? Evidence for Labour-intensive Goo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Discussion Paper, No. 0142, 2001

3.Harrigan, James and Haiyan Deng, “China's Lo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NBER Working Paper No. 13963, 2008

4.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No. 22, pp. 139-191, 1954

5.都阳、曲,“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5期,25-35页

6.冯冰,“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升级”,《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4期,56-57页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及其要素禀赋特征分析”,《商业经济》,2009年4期,53-59页

7.何为,“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亚太经济》,2001年3期,52-53页

8.李伟,“中国劳动成本研究――与美国、韩国、印度的比较”,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3

9.徐同道,“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7期,81-83页

10.张卫军,“中美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比较及其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9

11.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

12.张玉倩、杨莉,“中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经济论坛》,2007年14期,38-39页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改善策略

和关税成本、运输成本以及信息成本相同,时间成本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的质量,国际贸易的时间主要会对贸易产生两种影响:其一,时间决定了一名生产商能否顺利进入国外市场,如果贸易时间多一天,可能导致生产商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下降1.5%。其二,当生产商进入外国市场以后,时间会对国际贸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贸易时间多一天,进口关税相应就会增加0.8%。在这种形势下,本文主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时间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以期降低我国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现状

对国际贸易时间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运输基础设施以及贸易便利程度,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港口、机场等相关设施,贸易便利主要是指世界银行的跨国界指标表示。

(一)我国国际贸易运输设施分析

首先,我国对外贸易和港口建设是同步发展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实质上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过程,更是我国港口的发展历程。港口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2010年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显示,当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的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就占了8票[1]。从运行效率看,我国港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港口集装箱的装卸费用是亚太地区最低的国家之一。并且在生产效率方面,不管是集装箱场地及设施利用效率,还是货物停留在港口时间,我国的港口在全世界被公认为效率较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机场建设比较落后,航空运输和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不协调,我国航空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机场中看,我国仅有上海的浦东机场入选,这和中国贸易大国的身份悬殊较大。且在全球分散化生产越来越普遍的形势下,鉴于航空运输的快速性、可靠性,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急需发展航空事业,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二)我国国际贸易便利程度分析

目前我国整体的商业环境、国际贸易效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且最近两年还呈现下滑的趋势。在跨国界贸易指标排名中,我国在所有东亚国家级地区的排名相对靠后,且远远落后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区,仅仅和经济不太发达的越南处于同等水平。我国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中位于装配环节,而这个环节较缺乏技术含量,运作的主要盈利目标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及物流成本[2]。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地带,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嵌入全球经济链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且和东亚其它国家相比就,我国最近几年的跨国界贸易成本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东亚其他国家及地区却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汇率不断升值,物流成本的劣势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不良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改善我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的策略

(一)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提高双边贸易效率

进口国与出口国严重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国际贸易效率,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要求进行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为提高国际贸易效率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国际贸易的区域化特点越来越明显,我国必须和更多的国际贸易伙伴建立友好的经济合作关系,才有利于消除影响双边甚至多边贸易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我国和东亚各个国家的关系非常特殊:其一,我国和东亚各国都位于全球生产系统中的上游,且我国和东亚国建存在频繁的零部件买,要求高速度、可靠的配送;其二,我国和东亚各国有着良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但农产品中有很多都属于时间敏感性产品,也需要高速度、可靠的配送,所以,我国理应加强和东亚各国及地区的经济合作,并把贸易的重点从以前的降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方面转移到提高贸易效率方面[3]。最后,美国和欧洲各个国家是我国货物的和重要出口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故必须加强和美国及欧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合作,改变双边贸易效率,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在这个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人们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加大建设国际化大型机场的力度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中心一直在东部沿海地区,所以港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正是因为港口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确保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辉煌。但是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却较落后,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航空运输越来越重要,并且国际机场开始慢慢代替港口、高速公路以及铁路成为创造财富的引领者[4]。机场连通世界的功能让很多企业不断向机场周围靠拢,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贸易各家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我国必须把建设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航空运输方面,一方面给予航空运输能力较强的城市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在内陆地区争取快速建立起几个高质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港,并使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桥梁。另一方面,减少对国际航空运输的市场准入、以及数量、价格方面的限制,慢慢提高航空自由程度,缩减航空权利的审批事项,让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接轨。

(三)改善国际贸易便利性

目前公认的贸易便利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程序的精简化和协调性,主要涉及到国际贸易港口成本、物流成本以及海关成本等,但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供应链条中越来越重要,贸易便利也开始考虑信息服务成本因素。改善国际贸易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贸易成本,缩减贸易时间,进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而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力[5]。我国要从提供贸易便利方面改革,先要修订不能适应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法律法律,比如:修订现行的海关法律,精简海关审批程序等,因为繁琐不透明的海关运输是国家贸易的巨大障碍。可以适时培训海关官员,增加海关信息的透明度,进而提高国际贸易效率。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电子化作业的比例,把国际贸易中设计的文件利用EDI系统处理,减少文件准备时间。此外,还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实行一条龙服务,也就是贸易相关方只需要一次性提交所需要的文件就能完成整个贸易流程。这要求政府部门赋予扩大货运权限、物流企业的整合权限的资格。

参考文献:

[1]齐军领,范爱军.东亚地区贸易时间与贸易持续优势研究[J].亚太经济,2012,2(01):55-56.

[2]肖芬,文化智力,跨文化能力与国际贸易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求索,2012(07):125-126.

[3]齐军领.中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与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12(04):88-89.

第13篇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机遇与挑战;发展对策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比较传统,主要依靠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换来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不断优化海南省的化服务业发展结构,提升对外服务的开放水平,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投入,在政策上引导支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显得极为迫切。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海南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已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全球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海南省的旅游服务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有着极好的发展势头,和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趋势来看,海南省作为国内外著名俄旅游胜地,在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方面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促进海南省额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极为有利。

一、国际合作背景下海南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机遇与优势

由于海南省的特殊性,海南省在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旅游业来带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随着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以旅游业为主必将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海南省本身就是国内外的知名旅游地区。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简要介绍海南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机遇与优势。

1.东盟自由贸易区组建,促进了国际客源和外汇收入的再一次飞跃

随着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不断深化合作,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旅游服务贸易的合作为海南省的国际贸易旅游服务创造了绝佳的发展环境。同时海南省地处我国南端偏东,交通发达,并且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且多样化。与此同时海南省与东盟各国加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后,使得海南省与东盟各国的之间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互补关系,极大的增强了海南省对国内外游客和投资商的吸引力,使得海南省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最具有旅游特色的旅游地区,海南省在与东盟各国加强旅游服务合作后,海南省接待的海外游客人次与合作以前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国际旅游服务所带来的产业链价值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增长,到海南进行投资的国外商人越来越多,使得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不仅会为海南省提供诸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会极大程度的拉动内需、拉动消费。特别是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使得海南省旅游产业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对加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经验交流和传播旅游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博鳌经济论坛也使得海南省被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商所重视,使得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国际化,是海南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优势之一。

3.金砖五国合作机制加大了海南服务贸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论坛俨然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公共外交及对外宣传渠道。更重要的是随着金砖五国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合作机制更加完善,金砖五国之间的国际服务贸易会更加自由化,同时在国际服务贸易过程中,更易于金砖五国成员之间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显然这对于促进海南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极为有利,同时也为海南省更好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优势。

4.国际旅游岛建设,免税政策、免签证政策,吸引更多境外游客

在海南省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不仅仅是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海南省对国内外游客和商人的吸引力,提高海南省的旅游产业的性价比,更好地促进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海南国际服务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虽然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占据着诸多优势,但是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海南省虽然已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岛,而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其他著名的旅游岛屿相比,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与上述地区还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还比较小,国际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还比较滞后,国际服务贸易基础薄弱。更重要的是随着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发展,海南省在旅游资源上的开发力度过大,使得海南省的很多旅游资源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绝大多数海滨旅游地带为了利益,接待的游客数量远远超过海滨的实际容纳量,使得海滩聚满垃圾,海水遭到污染。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海南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更好地发展海南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海南省必须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和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配套设施,同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树立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良好形象。利用海南省的独特优势扩大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加强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专业人才,使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更重要的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多方面促进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我国其他省份所不能比拟的。在经济转型期,海南省必须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以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虹.黑龙江省发展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及竞争战略[I].黑龙江对外经贸.

第14篇

关键词:有机食品贸易;绿色壁垒;认证标准

一、我国有机食品贸易现状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有机食品含有机食品原料(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两个层次,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奶制品、加工食品、调料等。

我国1990年通过向荷兰出口浙江省临安县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开始有机食品的出口,其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95年的30万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3.5亿美元,年出口增长率在50%以上。出口的主要种类有大豆、茶叶、蔬菜、杂粮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目前,国内主要有南京国环、中绿华夏、圆通认证、万泰认证等27家认证机构,认证受到环保部、农业部、认监委的多方管理。2007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85家,产品1,113个,分别比2006年增加35%和9.2%,有机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92家,产品总数达到3,010个,分别增长33.1%和32.1%。

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有机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的蔬菜、有机稻米、杂粮、茶叶等农副产品和核桃油、山茶油、蜂蜜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2006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3.5亿美元,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还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在有些发达国家,其市场份额已达到5%~10%。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有机食品占国内食品市场的比例有望达到1.0%~1.5%,出口的有机食品占全球有机食品国际贸易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0%,甚至更高。

二、我国有机食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正处于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而且有机食品在质量标准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扩大出口的技术条件。因此,我国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事业只有十多年的历程,经验、技术等各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有机食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有机食品贸易面临国外“绿色壁垒”的威胁。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如日本、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他们凭借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垄断优势,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由,先后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并通过WTO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以抵消由于劳动力价格、运输和原材料价格等其他国际贸易竞争因素给本国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由于达不到进口国技术条件和安全性指标的要求,在有机食品中,只有约占10%的AA级绿色食品才能达到国外的有机食品标准,才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难以被国外市场广泛接受,使我国近几年来有大量有机食品(主要是A级绿色食品)出口受阻。

(二)有机贸易出口企业治理机制不规范。我国有机贸易出口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有机品牌经营的理念和能力较弱,呈现出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在出口贸易中,许多企业缺少技术力量的支撑,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以量取胜”、“靠出口数量扩张为主”的低价战略;而我国有机食品本来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绿色食品市场的深度调研和总体把握,相互之间盲目竞争,自相压价,客观上存在倾销倾向,给我国有机食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有机食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缺乏创新品种。目前,有机食品产品、销售额都有大幅上升,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左右。而且有机

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同类产品品牌繁杂、著名品牌少等,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出口多样化形成了障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深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四)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且现行出口体制不顺。我国目前的认证体制存在认证过程复杂、技术落后、对认证企业和生产企业监督不力以及认证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的认证标准至今仍未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难以与国际接轨,使得有机食品出口渠道不畅。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出口体系仍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生产与贸易相分离,这也使得绿色食品出口难度增加。

三、对我国有机食品出口的建议

随着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加大、我国政府及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的良好基础,我国的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机食品产业的竞争将成为农产品竞争的焦点。

第一,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扩大有机食品出口贸易。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有机食品法规、标准、认证体系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观念,通过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调整有机食品产品结构。加强有机食品的基础研究,对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进行攻关,开发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机食品。在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同时,推进A级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同时,政府应加大技术的推广,提高有机食品产业化标准。

第三,规范出口企业管理,实施有机品牌战略。加大政府对有机食品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扩大有机食品企业规模,提高我国有机食品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机食品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意识地扩大和宣传产品商标,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的国际知名度,为我国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第四,坚持和完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有机食品国际认证步伐。我国要参照国际标准和法规,加快健全我国有机食品管理的办法和法规体系,对外与外国政府的有机食品相关法规对接互认,对内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由于只有通过进口国标准的认证才可以出口其他国家,所以我国标准应该保持与国外标准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认证的效率,提高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市场推介、品牌整体形象宣传等,使我国绿色产品标准和认证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为绿色食品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钟,张小蒂.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07.12.

第15篇

【关键词】宜昌市 旅游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一、引言

宜昌市作为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宜昌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宜昌正在努力建设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重要途径。

旅游服务贸易有四种开展方式:一是跨境供应,主要是指通过国际通信网络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咨询、预定、支付等与出入境旅游有关的服务;二是境外消费,包括在目的地国家的所有服务的消费,涵盖了旅游服务的“行、食、住、游、购、娱”等基本要素方面,是旅游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三是商业存在,即通过设立分支机构为境外的当地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具体包括投资者在境外投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以及生产旅游产品等,是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中最活跃的形式;四是自然人流动,主要是指旅游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跨国流动后为境外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如通过派遣高级管理或技术人员到国外工作。鉴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上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境外消费这种形式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长期以来,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都在30%以上,保持“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与传统国际贸易类似,旅游服务贸易亦通常所指的是国际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本文主要探讨前者,即宜昌市的入境旅游。

二、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旅游资源丰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近年来宜昌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4.6%。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13.7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60%。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宜昌市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三峡旅游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水电旅游名城。目前全市3A级以上景区23处,其中4A级景区9处、5A级景区1处、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各类星级饭店65家,其中四星级10家;旅行社11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1家;星级游轮14艘,注册导游2090名。表1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中,除了2008年由于特殊原因而明显下降以外,宜昌的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速。其中2007年与2004年相比,入境游客增长了1.43倍,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05倍。

2、海外客源市场过于集中

表2数据显示,长期以来宜昌入境旅游市场集中在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和欧美少数几个国家。欧美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80%以上,尤其是美国、英国和德国一直位居入境旅游前三大市场,并占据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50%以上。以2008年为例,入境旅游四大市场除香港略有增长外,美、英、德同比分别下降23.7%、37.0%、23.7%,但是美、英、德仍然是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三个国家来宜人数达到13.43万人次,占入境总数的60.3%。人数超过一万人次的有4个国家和地区,比2007年有所减少,市场集中化的趋势在加强。

3、市场主体少,业务量小

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是旅游企业,尤其是国际旅行社,作为入境旅游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国际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其业务活动直接决定了一国或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表3数据显示,宜昌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参与主体过少,从2004年的6家到2008年的11家,业务组织能力最好的2005年平均每家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量也只有22746人次,而且还处于迅速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宜昌市2004―2008年旅游统计公报。)

4、过境游为主的特点导致了创汇能力低下

尽管宜昌市2007年正式提出建设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的目标,但是从入境游客的停留时间和人均花费来看,目前宜昌市的入境旅游仍然属于以观光为主要内容的过境旅游性质,这样导致了创汇能力低下,同时也反映了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不强的事实。表4的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8年海外游客在宜昌的平均停留时间始终没有突破1.5天,人均每天消费也没有突破200美元。以2008年为例,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入境游客人均每天花费为197.60美元,同比增长25.4%;入境游客平均停留1.35天,同比增加0.2天。

(数据来源:宜昌市2004―2008年旅游统计公报。)

三、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宜昌作为建设中的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其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质是持续的为海外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最终获得入境旅游市场的份额。

1、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有着多种指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从旅游产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本文主要选取贸易竞争力方面的指标。在衡量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时,可以直接与国内总体水平比较,亦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考虑。而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标大多是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单独关税区)而定义的。因此,在分析区域贸易竞争力时,则有必要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应的修正。本文拟选取比较常用的市场占有率指标来测算宜昌旅游服务贸易在国内的竞争力,并结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来分析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竞争力测算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一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一般用该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入境旅游接待量或外汇收入)除以同期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总额(各国入境旅游接待量或者外汇收入)来计算。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区域旅游贸易竞争力,因此不妨将该指标作适当修正: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相对全国)出口市场占有率=某一时期宜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或者接待量)/ 同期全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或者接待量)×100%。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入境旅游国际市场占有率来判断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通过对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的宜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如表5所示,其中TM的值表示宜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世界旅游出口市场的比重。

通过表5指标的测算,不难看出,除了2008年,从2004年到2007年,尽管宜昌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无论是占全国入境旅游的比重还是世界入境旅游总额的比重)每年持续快速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的增速,但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说明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国内、国外都很弱。因此,要实现建设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目标,加强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四、如何增强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1、加速资本积累,培育更多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主体

宜昌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多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如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具有很强的垄断性,旅游人力资源也初具规模。但是旅游资源需要通过开发后形成旅游产品才能走向市场,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尽管旅游产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但是资本亦是构成旅游产品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宜昌的旅游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其中景区经营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公司、宜昌环坝旅游集团、宜昌晓峰旅游集团等,没有旅游业上市公司或者区域性旅游企业。114家旅行社中只有1家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的国际市场开发能力有限。因此,在现有的各种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同时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本或海外资本对提高宜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2、实现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提高创汇能力

在一条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级别最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最强的旅游地往往会成为旅游目的地,而其他旅游地会成为过境地。由于旅游目的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要远远超出其他旅游地。要充分利用三峡大坝和长江三峡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吸引海外游客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提供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国际水准的综合旅游服务,延长海外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金额,使宜昌成为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地,是增强宜昌旅游服务贸易创汇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政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旅游企业应该根据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国际旅游产品进行创新,丰富现有的国际观光旅游产品的内容,重点发展国际度假旅游产品,有针对性的开发国际文化旅游产品(如宜昌的屈原昭君文化旅游、清江民族风情旅游等)。

3、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树立宜昌旅游服务贸易品牌

首先,针对我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市场和潜在海外市场,结合宜昌国际旅游产品的特点,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营销力度。以2008年为例,宜昌前十大入境旅游市场中,亚洲除了港台地区以外,只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位列第九和第十,而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市场韩国和日本却不见踪影,还有其他地区的重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如俄罗斯、荷兰、西班牙等都是今后应该重点开发的市场。

其次,具体在推广途径上面,在目前参加内地或港澳举办的各种形式旅游推介会、旅游产品交易会等其他国际性展会的基础上,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形式的媒介,如通过互联网和电视媒体等,甚至在国外重要客源地设立驻外旅游咨询机构。最近几年,国内很多致力于发展旅游业的城市都纷纷通过电视广告向海内外宣传本地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妨加以借鉴。

最后,由于旅游经济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公益性的旅游发展基金,作为一种服务贸易的促进手段,专门用来对本地旅游业进行综合推广,同时对旅游企业的海外推广进行适当的补贴或奖励。

4、以旅游线路为纽带,通过跨区域联合实现互利共赢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制定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要求,三峡区域着力推广库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努力培育6条区域旅游线路,其中包括:一是长江三峡黄金水道旅游线(三峡大坝―巴东―巫山―奉节―万州―忠县―丰都―涪陵―重庆);二是宜万旅游线(三峡大坝―巴东―巫山―奉节―万州);三是东部“双神”旅游线(三峡大坝―香溪―神农架―神农溪―三峡大坝);四是中部生态精品旅游线(万州―开县―巫溪―神农架―三峡大坝);五是宜昌―神农架―神农溪―张家界;六是宜昌―恩施―利川―万州;七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张家界。这7条黄金旅游线路都把宜昌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且整个旅游线路涉及的多数旅游景区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在吸引海外游客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通过与这些景区之间的联合(包括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国际旅游市场共同推广上述黄金旅游线路,将会增强宜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实现与其他周边地区互利共赢,最终推动整个三峡区域的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