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范文

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

第1篇

刘然,男,湖南常德人,现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

摘 要: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向和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合生态环境各主要部分,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中心问题,“气候”正在脱离原有的狭隘的生态和社会建设层面,逐渐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方向和角度,即气候政治。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刘然教授的采访,总结概括了若干问答内容,以解释气候政治的独特内涵及影响意义。

关键词:气候政治;生态政治;气候外交;生态政府

曹:刘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

刘:你好。

曹: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另一方面,它衍生出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愈合的破坏。气候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的失衡,并且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您是生态政治方面的专家,在去年的五月初,您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并提交了《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分析生态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已经由《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刊出。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论坛?另外,您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该如何去理解气候变化呢?

刘:此次能够就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参加中德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能够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全球气候分析与治理的体系中来,我感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次会议让我们中外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气候变化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对于学术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助力,更对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所提交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中国传统道家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例,结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阐释论证了文化构建在生态环境自主治理中可发挥的效用,着重强调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交流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

如果要从纯粹自然地理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气候变化,就你所知我还称不上是专家。但是我们研究政治的,有必要从政治科学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我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气候变化的三个表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而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主要的元凶。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曹:“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它所强调的政治视角下的生态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的生态现实。气候问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世界都在寻求可行的解决路径,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中的主张和做法也可以反映其观念上的差异。您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确实,生态政治这个概念已经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有些学者将生态政治等同于绿色政治或政治生态,在我看来这是有待商榷的。绿色政治是西方绿党、绿色社会政治运动以及绿色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总称,国内相关的绿色政治一说,只是在其意义上的引申和拓展。而政治生态,从“感性”方面来说,它是指某单位、某区域、某国家政治活动及社会政治生活出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现象。从“理性”方面来说,则是指影响政治体系运转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的一种运行的氛围,比如政治民主、行政自觉、政治参与都是政治生态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来说,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运行环境。但是生态政治跟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差异,它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具体的生态行为以及影响,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衍生出来的具体学术分支,并快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引以重视的一种政治思想。气候政治正是生态政治的更为微观的表现和反映。

谈到气候对政治的影响,我们首先来搞清楚气候政治是什么。从学理上说,气候政治是面对这个具有强大外溢效应和市场失灵特征的大气世界,人们用了20年时间试图学会在一个越来越热的世界里相互依存。但这显然并不容易,气候变化,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演变为了政治问题,叫做气候政治。我们接下来谈下气候的影响。

第2篇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会议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会议还对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出资,中国代表团对大会结果表示满意。

【相关链接】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考试要点】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成了高考考查的热点。以最新时事材料为背景,或与温室农业等具体案例相结合,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趋向。主要考点有: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效应、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国节能减排的措施等。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小试牛刀】

1 以下关于气候谈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B.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C.发达国家反对,成效不显著

D.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 我们现在强调的气候变化主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使世界海洋渔场范围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热量,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

D.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干旱、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降低

3 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低能耗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工业部门( )

A.炼钢

B.水泥

C.建筑

D.造纸

4 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只考虑其对洋流、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 )

①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③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暖④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6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使植物的生产率降低

7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将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8 为了抑制冰川消退,人类采取的以下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9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造成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

(3)气候变暖可能对江苏省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0 美国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的报告。该报告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温线判断,该图反映的时间可能是_______月(填1或7),P点与0点之间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Q两点之问的自然景观与北冰洋沿岸的自然景观有较大的差异,這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该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港是北极圈内世界著名的不冻港,该港口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图示国家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受益,试说明对二者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种植业: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运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B

9.(1)暖 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区域性) 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任答三点即可)

(4)节能减排,能缓解能源紧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10.(1)7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3)甲图 P点至Q点之间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低,即该地可能为山地

第3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生产;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77

气象服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为防灾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分析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类范畴,可以分为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等,其中决策气象服务主要是向政府部门提供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

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因此农业的生产必须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我国针对抵抗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抑制比较差,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情况逐渐上升,造成的危害也是逐渐增加。气象服务在为农业减灾防灾提供服务中需要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报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设备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气候变化预报准确率逐渐上升,目前已经可以预测到什么时间出现干旱、霜冻等,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气象服务能够为农业修建水利工程提供指导,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根据气象服务改变耕作制度、物种选择等,避免霜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当前在气象服务中已经使用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预报短时的气候变化,实施检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变化,实时检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依照短时天气变化,气象部门能够使用应急中心采取预警联动。目前气象服务已经能够改变小范围内的天气情况,针对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来增加降水量,达到抗旱防霜的效果,减少农业损失。

气象服务在农药生产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有不少城市开展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气象服务,如开展日光温室蔬菜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小气候调控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如在某县建立了日光温室大棚气象调控技术试验棚,安装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器,开展冷棚气象要素对比观测,可以测量温度、湿度、CO2 含量以及风向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每一星期调查农田生产情况,形成更加具有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更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 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也需要看到当前提供的气象服务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气象信息方面,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至关重要,当前各级气象台都已经完成了人机交换的建设,能够通过数据来分析未来的天气走向,综合分析气象服务可能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但是计算机模拟软件并不能实际的模拟天气变化情况,气候信息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从农民接受气象服务来分析,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民接受气象服务的途径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气候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影响了气象服务作用的发挥。从传播途径来分析,不少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村比较落后,农民获取气象服务的渠道受到极大的限制。

3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议分析

针对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气象部门需要根据近些年农业结构的调整来分析气候因素,农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气候变化所引起影响的差异,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建立区域性的观测网站,为小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提供气象减灾防灾服务,利用高密度、自动化的气象综合检测网络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气象部门需要提高自身对灾害的预警能力,只有能够准确的预报,才能灾害发生时做出更好的反应,减少农业损失,因此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农业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预警工作,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另外气象部门也需要增加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有针对性的指导农业生产。在提供气象服务中,需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体系建设,了解农村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区域提供相适应的气象服务,可以通过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途径来向农民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另外也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识别气象变化的能力,减少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气象服务在农业减灾防灾中的应用,除了本文所分析的改进措施之外,在气象服务中也需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具有的信息,为农业经济产品销售提供适宜的农业经济气候的规划,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

第4篇

风湿病中医学的概念是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及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内生痰浊、瘀血或热毒,而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酸楚、肿胀、僵直、变形和活动受限,或累及脏腑为主要特征的一大类病证。西医学风湿病的概念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组疾病。

为什么会患风湿病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风湿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发病的机制也是相当复杂的。中医学对风湿病病因的研究,自《黄帝内经》以来,诸家探讨颇多,但从病因学角度认识,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正气虚损也就是“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的能力。由于正气不足是风湿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也可以说是“内因正虚”,其发生常常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临床表现相当广泛,但主要以营卫、气血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低下为多,其中就脏腑而言,以肾虚较为突出。当过度劳累或安逸可损伤正气,而成为风湿病发病因素之一。劳累过度具体表现在劳动或思考用力过度、劳伤心脾及性生活不节三个方面。其发生又与安逸过度有关,“安逸”也称“过逸”,是指过度安闲,不劳动、不运动而言,也可成为痹病的发病原因之一。除上诉相关原因外,正气虚损可由饮食失调、外伤等引起,也成为风湿病发病的因素。而以上诸多因素又经常相互影响,一损俱损,一虚俱虚,不可截然分开。

第二,邪盛入侵风寒湿热外邪入侵人体是风湿病发生的重要外因。其发生常与季节气候异常有关:如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寒暴暖),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天当温反寒,冬天当寒反热),超过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则均可导致风湿病的发生。从临床上看,风湿病患者,经久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病情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风湿病发生的重要外因。其发生也与居处环境欠佳有关,主要指居处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等环境中生活或工作。其发生还与起居调摄不慎有关:即指日常工作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在电扇、空调下受风,冒雨涉水等等。此外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热等亦可导致风湿病,这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第5篇

关键词:后京都时代;中国;气候变化政策;角色

从199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达成,再到2005年《公约》第十一次协约访大会后进入的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已经走过了艰难的二十年。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展开的国际大辩论背后是经济发展与政治利益纠葛。随着国际气候制度逐渐完善成熟,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代表,面临着难以推卸的国际责任与严峻的国内发展需求之间的激烈矛盾,在后京都时代谈判中探索着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一、后京都时代谈判进程

1、《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国际气候治理的最终目标和一系列原则。而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38个工业化国家(包括11个中东欧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目标,并引入排放贸易、联合履约与清洁发展机制三大机制。然而,《京都议定书》生效后面临的挑战与困境重重:美国于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并公布了自己的减排计划,并不承担定量的减排义务;有关岛国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海平面上升与国家领土淹没的危害;与此同时,国际组织与国际公约又难以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框架。且由于《京都议定书》中缔约国的减排承诺期截止到2012年,因此各国面对复杂的博弈环境,不得不开展下一轮气候谈判。

2、“蒙特利尔路线图”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正式召开第一次缔约国会议,标志着全球进入了“后京都时代”。全世界189个国家近万名代表参加,最终达成了启动《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温室气体减排谈判。这次大会的重要成果被称为“控制气候变化的蒙特利尔路线图”: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157个缔约方将启动《京都议定书》2012年之后发达国家(公约附件1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谈判进程,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工作小组,并将于2006年5月开始工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基础上,189个缔约方也同时就探讨控制全球变暖的长期战略展开对话,计划将举行一系列范围广泛的专题讨论会,以确定应对气候变化所必须采取的行动。①由于这次对话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下“不具约束力的对话”,使得拒绝《京都议定书》但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首位的美国不至于脱离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行动进程中。2006年5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波恩举行。

3、“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进行磋商并最终推出被一些媒体称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拯救地球的路标”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张路线图明确了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并将美国纳入其中;并且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及资金三个发展中国家极为关心的问题;中国制定并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受到国际好评。这一路线图被认为是后京都时代的最重要产物。

4、《哥本哈根协议》

2009年12月,由192个国家与地区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就“责任共担”为焦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会议期间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或力量组合,被称为“两大阵营、三股力量、多个主体”体现了国际气候合作的复杂与曲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阵营一员并领导“77国集团”,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最终让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试图摒弃“议定书”的企图破产,然而对《京都议定书》中期减排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会议后世界舆论一片混乱,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南北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二、后京都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自1990年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正式启动以来,中国一直全程参与。随着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越来越被期待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自身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量跃居世界第一,其节能减排成为全球讨论的重点。进入“后京都时代”,中国逐渐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前,不可能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的强硬态度向“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积极负责态度转变。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有相应改变的同时,也坚守住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相关原则。

三、后京都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角色定位

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

中国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中没有减排的任务,只是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然而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巨大并且人口众多,既要取得经济发展又要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巨大压力的。国际环境中,发达国家从各种角度逼迫中国与发达国家一样做出定量的减排承诺,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受到气候变化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也希望中国做出减排承诺。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中国仍希望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相对于某些发达国家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中国在近些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力所能及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具体表现在: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节能减排领域做出实际的努力。

在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方面,中国负责气候变化决策机构的变迁可以反映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转变和重视程度。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把气候变化看做一个科学问题,由中国气象局负责向政府提出有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政策建议。随着20世纪90年代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感性不断上升,气候变化决策机构转移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由总理总理亲自担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由杨洁篪部长任组长的中国外交部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工作领导小组两个小组的成立,表明中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2、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参与者与调解者

第6篇

按照中医理论注意食性:一般来讲,既不要吃热量高的食物,也不要吃冷食。少吃羊肉,多吃瘦肉、蛋、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多食鸭肉、鸭血,因鸭肉属凉性,食用后不燥,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能够以血补血;多选用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淤,解毒抑茵等作用。

补充足量维生素:现代医学认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春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有资料提示,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提高抗病毒能力。

如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嗓子干、口腔溃疡、烂嘴角等情况发生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蔬菜吃得少,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应多吃蔬菜。水果不可以替代蔬菜,因为水果主要含维生素c而不是维生素B2。

“老胃病”为何迁延不愈?

黎子杰

这里说的“老胃病”,是指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病。慢性胃病迁延不愈,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原因:

一、幽门螺旋杆菌是否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病的密切关系已为医学界所公认。症状虽已控制,但幽门螺旋杆菌并未清除,是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二、疗程是否足够?有些患者用药后症状消失,也就随之停药,过不久又复发。因此,用药不能满足于症状消失,而应坚持疗程,才可望痊愈。

三、用药方法是否得当?慢性胃病的疗效多与用药方法密切相关,有的药必须在空腹时胃酸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最好的疗效,还有粉剂稀释的水量多少,也与疗效有关。有的药临睡前服用一次,与胃酸分泌高峰时间同步,疗效最佳。此外,用药期间还有一些禁忌食物等,这些都要严格遵从医嘱。

四、饮食是否合理?胃病与饮食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以科学的饮食。饮食勿过饱过饥,以软质易消化食物为主,生冷、热性及凉性食物均不宜,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及味浓的食物也不宜。有些患者边用药边乱吃,以致疗效欠佳,或引起复发。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园林设计;生态环境效益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提出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抑制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增温的一种重要措施。城市园林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园林设计也必须朝着生态性、低碳性和环保性等方面不断发展,要不断提升园林设计的低碳环保效益。

1 城市园林设计应用低碳经济理念的相关研究

城市园林设计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园林必须要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且低碳经济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低碳经济的理念已经得到了比较深入的渗透和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低碳经济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低碳经济理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之间的搭配能够有效提升绿化景观的固碳释氧的能力,在固碳释氧能力方面,常绿灌木的能力最强,其次是乔木,然后是常绿乔木,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要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比例,并且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搭配。其次,要合理搭配高龄树和低龄树,根据相关研究,树种的树龄越低,固碳能力越强,因此古树的固碳能力要比常规的树种强一些,但是古树的总碳贮存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合理搭配高低龄树种,在营造城市园林景观的基础上提升景观的固碳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另外,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的搭配也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研究发现,速生植物的固碳能力是比慢生植物要高很多,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择生长周期长、固碳能力高的植物,并且进行合理搭配,以提升城市绿化景观的固碳效益。

1.2 低碳经济理念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体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理念在水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地制宜,这主要是指根据区域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水源情况等对选取水体景观设计营造的建筑材料,已达到降低水体景观营造成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其次,在设计水体辅助景观时,要合理控制成本,在辅助设计过程中降低相关能源和水资源的耗损。另外,在选择水体景观植物时,要从景观营造、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考虑。

1.3 低碳经济理念在城市园林施工和维护工作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充分应用了低碳经济理念。首先,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生物多样性、景观层次性等相关功能的营造和完善。其次,按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园林施工。另外,在后期维护工作中,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都要注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

2 低碳经济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1 遵守相关规范和法律体系

为了确保城市园林设计发展的科学l生和低碳性,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常用到的法律体系有城市规划法、风景管理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这些都是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2.2 丰富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投资主体

城市园林设计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城市旅游资源,在提升城市文化发展层次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园林设计和景观营造的特色,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投资主体进行丰富。具体的说,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在健全城市园林保证金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银行信贷政策,为相关的投资主体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政策,以此来加大城市园林的设计开发力度。另外,政府与银行的合作也是现代城市园林设计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8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公众认知;中美比较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科学研究认为,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是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3℃~O.6℃,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0~25厘米。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森林砍伐以及土地用途改变等种种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聚。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富国是否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负有特殊的义务,发达国家是否对很大比例的历史排放负有责任,排放所产生的成本是否已经不成比例地降临在穷国?世界各国应如何公平地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正成为热议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气体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谈判情况,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在于转变高耗能的生产方式,美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则在于转变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如何,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是否积极有力,对于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两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措施对国内民众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有着极大地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应对行动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效果。因此,比较中美两个碳减排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两国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促使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国策的比较分析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各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以及气候变暖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若干国策。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上两个碳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整个世界碳排放的趋势,而两国推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也有所不同。

1.1 摇摆、消极的美国气候变化国策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法律与政策实体。政策制定的主体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在制定气候国策时表现出了摇摆不定,在减排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比较中选择经济发展优先于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具体表现为:①早年美国在推进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研究上相当积极,1992年美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成员国,并且成为第四个批准该框架公约的国家。②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标志着美国进入气候变化政策的消极时期。该协议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将拒绝签署任何与《公约》有关的协议。2001年3月28日,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自1997-年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鲜有法律或政策的行动,美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总体上处于最消极时期。③2005年,俄罗斯加入《京都议定书》,美国感受到了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同年的卡特丽娜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也使得美国开始重新审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气候安全法》,其目标是2005年的排放量作为2012年的总量的控制目标并逐年减少。④奥巴马政府就职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步。

1.2 持续、积极的中国气候变化国策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碳排放国策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在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减排对于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在减排国策的制定上一直持积极的态度。①1993年1月5日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推动了中国各职能部门间政策协调的发展。自《公约》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在《公约》下做出的承诺。2002年8月,中国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生效后,中国又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领导和管理体制。中国专家积极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为相关报告的编写作出了贡献。②中国认真履行本国在《气候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于2004年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并于2007年6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中国提出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的能源密集度。③2008年6月9日,中国央行公布的国内排放贸易计划,包括从温室气体排放到水污染的每一项,加快国家对“绿色”推动增长的初步轮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显示,中国“十二五”时期将着力发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中国政府面对气候变化,在国际上积极参与支持国际合作,在国内组织筹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并主动采取政治、经济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应对气候变暖。2中美两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差异性比较分析

2007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促进委员会(AAAS)以及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工作组撰写的报告《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必要原则》中正式提出“气候素养”这一概念,即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对气候的理解,该理解包括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个具有气候素养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规律原则;知道如何科学的评估哪些关于气候的信息是正确的;有目的的了解并与其他人交流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对于有可能影响气候的问题,能够做出有效和

负责的决定。国民气候素养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决定于政府推行的政策、态度及大众媒体的导向。

如上节所述,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国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在两国民众的气候素养上是否有所体现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美国的调查数据来自于乔治梅森大学与耶鲁大学的联合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小组”)和皮尤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国的数据来自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问卷调查。“联合小组”于2011年4月23日至2011年5月12日在美国做了关于气候素养状况调查。调查涉及101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0月4日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50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11年3月18日至2011年4月20日对网民、大学生以及县域居民开展了调查。对于网民与大学生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县域居民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网民为3599人,问卷总有效率为96.9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6750人,问卷调查的总有效率为98.15%;参与调查的县域居民为1513人,收回有效问卷763份。

2.1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同度极其相似

有关气候变暖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19世纪末。对于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界争论不断,两国公众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调查结果见表1。中美两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惊人的相似。中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5%,美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4%。持否定观点的民众比例差距较大,中国公众认为气候没有变暖的比例为8%,而美国公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为18%。

2.2 科学结论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影响更大

2.2.1 科学家的结论对美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高于对中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

应对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使得决策者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寻求建议。调查结果见表2。美国公众非常相信科学家确认全球变暖的比例为21%,中国公众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0%,美国公众相信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公众。由此可知,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确切认知主要来自于科学家的结论。原因是:一方面美国政府较早以前就非常重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多权威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为了推行其保守的气候政策,采取有目的系统性行动操纵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及结果,而不是采取行政手段,使得美国公众得到了更多的来自科学研究的信息。

2.2.2 欧美严寒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有所影响

自2009年末到2010年初,欧美各国先后出现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这是继2009年1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之后,西欧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又出现降温天气。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对于气候变暖的观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调查结果见表3。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非常怀疑态度的要高于中国公众10个百分点。可见切身感受会影响人们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但我们还要看到,尽管经历了严寒,仍有23%的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比例高于中国公众13个百分点。说明美国公众对于科学结论的信任程度非常高。

2.3 中国公众对于碳减排政策的支持比例远高于美国公众

有关对碳排放政策的支持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美国公众支持实施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50%,反对的比例为38%,不知道或者中立的占12%。而中国公众支持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76%,远高于美国公众。选择反对的比例为3%,远低于美国公众。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碳减排政策得到了更多的公众的支持,政策制定的空间比较大,而美国政策制定受到的阻力则会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美国碳减排政策的出台将会是个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虽然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是要想通过参议院达到2020年削减以1990年为基础的碳排放量4%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4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认知存在较大分歧

在问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时,中美两国公众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和表6。我国公众中有2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造成的,73%的人认为是由于人为活动带来的,其中36%的受访者选择了温室气体排放,有24%的人选择大气污染物增多,13%的人选择了城市化。美国公众中47%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比例远远小于我国。而有35%的人认为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

2.5 中国公众对于重要的气候政策更为了解

为了考察公众对国家气候政策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您知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吗?”这一题目对我国公众进行测试。“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我国在国际社会进行气候谈判时中国维护本国利益的一个基准点,是我国国际谈判的基础。相对应的,美国在碳减排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我们用“您知道什么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吗?”这一题目测试美国公众的政策了解程度,结果见表7。美国公众对于非常重要的气候政策“总量控制与交易”表示不知道的比例达到55%,而中国公众中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表示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人仅为17%。有46%的中国公众对于这个原则表示知道很多。由此可见,中国公众在对国家气候国策的了解程度要远高于美国公众。

3、结论与建议

第9篇

关键词 厄尔尼诺;气候变化;关系;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 P461.2;P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18-01

厄尔尼诺(El Nino)年是指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当某年海温分布出现异常时,如东太平洋冷海水被暖海水代替,它可能比西太平洋更暖,这年被称为暖水年,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厄尔尼诺年(相反称冷水年或非厄尔尼诺年)[1]。对于其形成原因,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2],但它的出现却给全球天气、气候带来影响。笔者根据王绍武等给出的近100年来全国的厄尔尼诺年[3],结合河北省同期旱涝史,利用相似外推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厄尔尼诺现象作一探讨。

1 近100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

近100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是:1864年、1866年、1868年*、1872年、1877年*、1880年、1884年、1888年*、1891年、1896年*、1899年*、1902年*、1904年、1905年*、1911年、1913年、1918年*、1919年、1923年、1925年、1930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4年、1945年、1948年、1951年*、1953年、1957年*、1963年、1965年*、1969年、1972年*、1976年*、1982―1983年*、1986―1987年*(*为强厄尔尼诺现象年)。

2 厄尔尼诺与河北省及附近地区旱涝关系

根据王绍武的研究[3],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显示,近10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河北省及附近地区的旱涝规律为[4-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和翌年,沧州地区均偏涝,旱涝频率差高达20%及以上,而邯郸当年和翌年均主旱,旱涝频率差在11%及以上。除此以外,其他地区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当年主旱,翌年主涝。关系最显著的是北京市,其旱涝频率差当年高达76%,翌年为42%,即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除沧州地区主涝外其他各地均主旱,翌年除邯郸地区主旱外其他均主涝,具体表现见表1。

3 厄尔尼诺现象与河北省气候冷暖关系

选取河北省气象观测资料历史较长且地理位置又能大体代表当地气候特点的部分地市为统计对象,根据1960―1980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和翌年河北省气象局统计的河北省气温资料,应用各地市1960―1980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与平均气温相比,偏高为暖年,偏低为冷年,从而概括其冷暖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大部分地区较暖的频率在50%及以上,呈现出偏暖趋势;而翌年较冷的频率在67%及以上,呈现较明显的偏冷趋势。

分析丰宁县气象站1960―1990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1965年、1969年、1972年、1976年、1983年)的冬季(11月至翌年1月)平均气温为-8.2 ℃,在此期间气温资料见表3。与平均气温相比,偏高为暖年,偏低为冷年,从而概括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和翌年丰宁县冷暖变化趋势:当年偏冷为40%、偏暖为60%,翌年偏冷为60%、偏暖为40%。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偏暖的频率在50%及以上,呈现偏暖趋势,而翌年较冷的频率在67%及以上,呈现较明显的偏冷趋势。例如,1976年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1977年1月,月平均气温比常年低3 ℃。1983年(20世纪以来最强厄尔尼诺年)月极值项目中温度项(包括地温)破历史最高纪录,占总项目的60%。

4 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统计与分析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对天气和气候系统影响较大[6],因此对其进行预测有很大价值。有可能通过对其自身演变特征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寻找其规律性,从而估计其未来变化。根据王绍武[3]给出的近100年来全国的厄尔尼诺年出现的时间,列出1864―1990年间每隔10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次数(表4)。由表4可知,1864―1990年出现厄尔尼(下转第24页)

诺年37次,平均3.1年出现1次;每10年出现次数在2~5次;假设厄尔尼诺现象后推2年(1990年),推测能否发生20世纪90年代的第1次厄尔尼诺现象。基于这一估计,1946―1949年这一时期各地所表现的天气、气候特征,可能会在1988―1991年期间呈现某种程度的再现。

1946―1949年河北省部分地区旱涝趋势见表5。由表5可知,预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1988―1991年旱涝趋势是:1988年正常偏旱;1989年偏旱;1990年正常;1991年偏涝(局地可能大涝,出现大水年)。

从厄尔尼诺现象资料的时间序列上看,有100年不重复发生的对应关系,例如1864年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对应100年后的1964年不再发生(9/10),前面预测1990年将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也符合这一规律。

5 结语

海水的热量是大气的1 200倍,100 m深水处海温每变化0.1 ℃,可引起对流层大气6 ℃左右的变化。据测定1982―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200~300 m深的海水温度升高数摄氏度,甚至1 000 m处还发生水温的变化。可见其对全球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用。有研究认为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据统计1909―1919年我国东北共出现18次低温冷害年中,有11次正是厄尔尼诺现象年,其他还有南方的大暴雨等,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因此,厄尔尼诺现象虽然发生在太平洋彼岸,但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不可低估[4]。基于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笔者认为气象工作者应注意:一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在赤道太平洋地区,经常出现东南信风的峰值。二是在中西太平洋的海平面出现高值以后,常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三是用复活岛与达尔文港2站的海平面气压差,作为南方涛动指数(SOL)。当南方涛动指数出现大于13 hPa峰值后,将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利用这些先兆再结合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峰值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对应关系,分析和预报其发生进而预报天气、气候的变化趋势,对长期预报或超长期预报有一定帮助。

6 参考文献

[1] 张元箴.天气学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2] 《海洋预报服务》编辑部.厄・尼诺[J].海洋预报服务,1984(1):81-82.

[3] 王绍武.厄尼诺监测近况[J].气象,1986(12):47.

[4] 高士英.关于EI Nino现象的研究[J].海洋预报,1986(3):32-42.

第10篇

关键词: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P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46-02

一、引言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常见的大气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掌握常用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气候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为学生将来的中学地理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学好该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而且对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十分有必要对气象学气候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其所面对的是开放的复杂地球表层巨系统,包括了自然、人文、区域的综合内容,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贯通。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气象学与气候学应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门类多,知识信息量大。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物理机制较强的学科,学科空间概念很强,公式很多,相对抽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文理兼招的特点,有些学生数理基础较差,对公式的理解相对吃力,教学内容的设置、组织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理解能力。鉴于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因此教学内容还应与中学基础教育接轨。

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要求和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连接起来,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到地理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国内外形势发展,比如一些当前热点研究话题,如气候变化问题、极端天气事件、海洋酸沉降问题等,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

《气象学与气候学》授课内容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内容复杂,而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须重新进行删减、增设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一方面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也是教师备好课以及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前提。

1.重新架构教材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是一个大气科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是气象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运动以及大气水分等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天气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气团、锋和各主要天气系统;第三部分是气候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气候成因、气候带和气候型以及气候变迁。各模块之间比较松散、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以当前气候学研究的主题――气候系统及其变化作为主线,将上述知识点贯穿起来,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为:(1)气候系统;(2)气候系统的热力学过程;(3)气候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①绪论,②气候系统的热力过程,③大气动力学特征,④大气中水分,⑤主要的天气系统,⑥气候系统主要过程,⑦气候的分布规律,⑧气候变化,等。按照上述结构,将原先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各知识点内容编排进去。学生在对气候系统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水分的迁移转化,天气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来认识气候系统的各个主要过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等,考察气候的分布和变化。重新编排后各章节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气候系统的框架内,从整体和部分角度认知,对学生后续的自然地理学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增加关于乡土方面的知识。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关心当地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对当气候条件与资源的进行考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点,也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的知识分散在个章节中进行,如利用《安徽资源环境》等教材,介绍气候类型时适当选用安徽典型地区实例;讲解气候变化时介绍安徽省气候变化特点;介绍气象灾害时,增加安徽省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措施(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有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地增加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乡土情感的培养。

3.穿插相关地学热点研究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成果不断涌现。因而要根据地理科学与气候学的学科新近发展和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动态,重点是地球表层系统过程相关内容,立足于大气圈,强调和其他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新内容,如海洋酸沉降、碳循环、空气污染等,增加全球变暖及其适应对策方面的知识,结合IPCC AR5报告,介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新的研究结果,并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不少教材中舍去,近年来具体的研究方法和代用指标的发展很快,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读研究生后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学习。鉴于此部分内容较多,不能一一具体阐释,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代用指标研究案例进行讲解,如黄土、冰芯、树轮等指标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与学生后续《地理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有效衔接起来。

四、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观测科学,教材中用来分析图表的资料多来自实际器测结果。鉴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实习,实验的内容在实验室及气象观测场地进行,实习内容一般选择在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中进行。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气象观测和气候资料统计整理的技能,进一步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地理、环境、生态、资源等学科中的应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三种设计方案:首先,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项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内容涵盖仪器构造原理、安装、观测方法、使用范围等。教师首先对这些知识进行室内讲解,此外,目前互联网上相关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提供气象观测设备的生产厂家主页通常会有详尽的产品性能、原理、构成方面的介绍。根据课程进度适当安排学生到气象观测场地现场参观,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借助仪器进行分析、处理,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从而得出实习成果。对高师院校学生而言,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指导今后的中学教学的一些课外活动。其次,扎实的地理要素统计分析等能力是每一名高师专业地理科学的学生应该具备技能。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所获取的数据的分析、统计、考察和判别的能力。实习数据来源不仅包括学生实测的数据,还包括网络上的相关数据。目前气象资料共享的科技资源平台较多,权威的数据来源如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通过对这些平台提供气候、气象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和使用,进行对比分析和鉴别,掌握均值、总量、频率、极值、变率等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各类气象参量的理解。

最后,虽然从事此课程学习的学生一般不会从事气象预报业务,但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判读和理解也十分重要,如锋面、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等云图的实习。除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外,以课堂实习和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各种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认识。

五、小结

教学实践中,我校《气象学和气候学》总课时共68学时,理论教学课时约60学时,实践教学课时约8学时,根据理论课时进度,适当安排实践环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或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整体上对自然地理过程,特别是气候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相应的学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钮志红,袁理丁.专业基础课与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第11篇

【关键词】PCK 高中地理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5-03

以“PCK”作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得到相关结果约68200个,学术论文700余篇,综观这些文献,大多是近年来的成果,也是近年来的搜索热点,她正在积极引领教师将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更好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进步阶梯,从而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教学。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最早是由舒尔曼(Shulman)于1986年提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说:“理解教师知识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交融(intersection):教师为适应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将其所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transform)为有效教学形式的能力”。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自身专业成长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力提升的正相关,两者的共同着力点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对教材的解读,而应是融合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和对学生学习力的把握,选择适宜学生的方式。PCK作为多种知识的综合,包含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而且还能识别学生的认知冲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错误认知以及解题策略等,并能选择适当的知识呈现与表征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避免错误认知的产生。

现以高中地理必修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为例阐述PCK指导下如何实现教师成长与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教学探索。

一、PCK在教学设计的运用

PCK认为,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需要体现出教师对地理学科内容知识特有的理解力,这就要求教师需从地理学科专业角度对教学的核心活动做出分析,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学习内容与课程资源;PCK认为,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单身活动,教师需要把握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在学习相应知识中,其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动机、学习难点等,即有关学生的知识。

例如,为做好“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课题的教学设计,前期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1.深度研读教材与广度泛读资料促进自身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

深度研读教材,不仅关注课题知识本身,而应拓展视野,关注教材编写者是怎样呈现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呈现,以及该知识的前后联系点和重难点。广度泛读资料不仅是阅读考试相关的资料,更应以学科视角涉猎,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广阔的知识天地里。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要了解近期还要把视野放远到远古,不仅要关注气候变暖也要拓宽到历史上气候变冷对人类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也要了解气候突变,这些知识积累,成为丰富和选取教学素材的基石。

2.反思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设计体验教师自我成长的职业乐趣

PCK认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已有的教学表明,这节课的专业术语多,图表多,如果没有良好的载体,难以把相关知识有效解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寻找适宜的教学资源,选择和有效呈现教学素材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创新点,为此,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恐龙、野象、极端天气、气候变暖等事件作为载体,把学生引领到广阔的天地里,以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3.梳理曾经的学生感受和掌握面对的学生学情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曾经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一面镜子,从中观照出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图表和术语的恐惧,但这又是无法回避的知识重点。访谈即将面对的学生,发现他们对知识运用的渴望,知识他们的兴趣点。那么,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就选择在如何让图表和术语成为学生解决他们感兴趣话题的工具,以地理图表阅读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的教学出发点并不错,关键在于找到适宜的载体,为“苦涩”的知识包裹上“甜蜜的糖衣”。

二、PCK下的教学设计

1.呈现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学习创设原动力

上课伊始,需要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素材选择与呈现方式应与高中生的认知心理相适应,不能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呈现,需要给学生关注社会,产生积极的人文情怀。

【新课导入】

视频呈现:《台风“海燕”新闻报道》片段;

图片呈现:图片:“台风海燕”、“澳大利亚夏季大雪”、“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我国西南特大干旱”。

问题引入:本世纪以来,地球极端恶劣天气频发,老天怎么了?是什么导致本世纪以来,地球极端恶劣天气频发?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2.从实物影像到抽象图表,引领学生以研究的姿态来学习。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抽象的图表是一种研究方法,阅读图表能力要从简单的图表开始,在引领学生研究的过程中,为学生适时递上“工具”――专业术语与高中地理独特的学科方法,让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自主研究中来。

【深度学习的展开】

图表1:“近现代的气温变化图”

读图指导:温度距平的含义解析

研究视点:近现代的气温距平值有何变化趋势?

研究小结:呈现波动上升。

深度研究:近现代的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是气候发展史中的偶然还是必然呢?

图表2:“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

读图指导:野象生活习性与气温的关系。

研究视点:野象空间变化规律?据此推理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的变化特点?

研究小结:野象南迁,从中说明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由湿热逐渐转向干冷的发展趋势。

深度研究: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与近现代的气温变化趋势有如此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客观地认识气候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把不同时期的气温变化纳入到气候变化历史长河之中,为了进一步检验野象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的可靠性,我们导入竺可桢根据我国古代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认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图表3:“中国近5000年气温的距平变化”图

读图指导: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图表

研究视点:竺可桢对古代气候的研究与我国野象南迁的历史记载存在着什么联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研究小结:中国5000年的气温距平变化趋势与野象的时间迁移呈现出的气温变化规律具有吻合性。

深度研究:为了检验全球气温变化是否具有同步性,同一时期内,我们换一个地方,换一个角度去推测一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图表4:“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图

读图指导:讲解雪线含义及雪线与温度的关系。

研究视点: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有哪些?

研究小结:同一时期内,地球不同的两个地区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推测得出具有相似的气温变化趋势,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同步性,同时也说明科学研究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途径来获得同一结论。在历史时期地球先后经历了一个温暖期和一个寒冷期。

图表5:历史时期的气温距平变化曲线双坐标图

读图指导:从单坐标图到双坐标图的阅读共性与差异性。

研究视点:从更长远的历史长河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和启示?你可以大胆地猜想地质时期的温度可能具有什么变化规律?

研究小结:地球科学家通过同位素对地层的探测定位,绘制了地质时期的温度距平变化曲线图。在全球气候变化历史长河中,气温是波动变化的,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进行,即冰期与间冰期相互交替。从这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近现代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并不等于全球变暖,应还有全球变冷,只不过当前我们地球正处在由寒冷期向温暖期的变化过程中,全球变暖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旋律。

图表6:“近现代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

读图指导:从气温变化的研究到降水分布的研究的迁移。

研究视点:在气候变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气温会出现波动变化,同时气候的另一要素降水也会出现显著变化。哪些地区降水变化幅度比较大?

研究小结:不同地区降水变化幅度差异显著,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总体有所增多,低纬降水总体减少,南半球澳大利亚降水有明显增多,区域差异显著。

3.图表和术语的运用,创设学生体验学习成就的情景。

问题解决是学习巩固、检验与持续再学习的良好路径,经过上述的图表为载体的学习,学生需要有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情景,这时,回归到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问题解决1】在气候变化的历史长河中,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进行和降水的显著变化,会有比较多的物种诞生,但也会有那个时期更多的物种走向衰亡,甚至灭绝。下面请同学进行“恐龙生命史”的案例探究。

【小结】恐龙这个超级种群的灭绝也正说明了气候的变化会导致物种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我们的

生产与生活带来危害,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问题解决2】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导学案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举尽可能多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具体表现,先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问题拓展】面对地球人的困惑,我们不禁思索:人类何以应对近现代气候变化?我们每个地球人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来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PCK下的教学反思

1.PCK 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把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融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PCK指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将教师知识有效转变为课堂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对各种图表的阅读表现。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各种图表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各种图表中准确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更能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和提升地理思维的高度,在学生提出质疑并设法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与学习,最终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历程中,通过研读与泛读,把气候变化放到广阔长远的历史长河中,把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结合起来,提升了对这方面学科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体现在抓住了图表这一学生难学的关键点,找到了适宜的切入点和学生有着认知基础的载体,创设了适宜学生发展的问题情景,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双赢。

2.PCK 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

PCK认为教学过程主要由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学评价知识四个要素组成,但并不是教学中四个要素的简单组合,而应当把PCK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来理解,四个要素相互融合,其关系可用模型图(图表7)表示。

在地理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中很难把这四个要素完全剥离开来。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设计中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课型不断变化,这也是PCK内在独特性的体现。每位教师具有PCK知识都不相同,对于同一课题的理解也不同,这也是同课异构的本质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当然会有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其中也不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在笔者处理这节课时,运用PCK的思想,从学科内容知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曾经学生的学习感受与面对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学法知识――笔者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点的寻找;教学评价知识――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图表的阅读与运用、问题解决中评价教学效果,等四个要素进行了梳理,找到了教学设计超越过去的路径。

3. PCK 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思考切点。

多数情况下,我们往往凭着原有的经验在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难有新的突破,很大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清晰的设计思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教,更谈不上去思考还有哪些教法,哪种更优等问题。

PCK则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知识的考虑需要老师认识这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根据这些清晰的提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认识到除了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各种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法知识,调整预设过程,跟进实验,分析现象,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学法知识被充分调用起来解决问题,对于图表信息阅读中,如“距平值变化图”、“双坐标轴数值图”,先让学生尝试阅读,对于读图存在困难的地方,再由老师进行点拨,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地理交流的教学,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规范学生的地理专业术语,促进了学生在自主互助中进行地理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梁永平.PCK: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展的桥梁性知识[J].教育科学,2011,⑸.

[2] 罗丹丹,夏海鹰.PCK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⑴.

第12篇

产品碳足迹核算是企业进行低碳转型的第一步,运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不仅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耗、物耗和排放进行综合考核,而且通过量化指标碳足迹将产品系统对气候变暖方面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碳足迹核算帮助客户发现排放的热源,结合其他的一些手段,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减排计划和目标,另一方面,也将减排与新工艺应用、新产品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走上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些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许多的环境法规,利用各种手段来管理经济、生产和消费活动带给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其中气候变化、资源以及能源使用逐渐成为焦点。针对本国所生产和销售的消费品,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碳标识的市场机制,通过要求生产商和经销商公布产品的碳足迹、帮助消费者比较碳足迹,从而利用低碳产品的市场青睐来促进生产商降低生产链的环境足迹。这个趋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和零售商的认同。未来国内的出口企业将会面临来自买家和经销商的压力,降低自身的碳足迹,并申报产品的碳足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化纤行业就产品和规模而言,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化纤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进行碳足迹核算和标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为下游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和标识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便于行业内的企业通过内部管理和市场竞争的方式不断地节能、降耗和增效。而中国化纤行业协会对此事的大力推动,更有助于促进行业内企业的低碳转型、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行业的形象,而且有助于中国化纤企业在碳足迹核算和标识的大趋势来临时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据悉,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未来会建立自己的核算平台、数据库以及用于产品环境影响评价和交流的类别规则。

第13篇

关键字:气候债券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交易

2017年伊始,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市场化机制推广力度,真正把节能减排转化为企业和各类社会主体的内在要求。

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行动的一部分,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于2017年启动。同时,《巴塞尔协议Ⅲ》对高信用等级债券的风险权重设置了更低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债券资产。气候债券满足了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发行者融资和债券持有者投资等多方需求,未来我国推出气候融资债券将成为低碳经济融资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对中国气候债券市场业务进行界定研究很有必要。

气候债券的提出

气候债券最初的提出设想是为了鼓励发展中国家投资清洁能源项目(CDM)。《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曾指出,气候债券将主要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向投资者发行,属安全性金融项目,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融资债券到期后能用来换取一定的温室气体碳排放的交易额度。为此,气候债券倡议组织(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于2010年成立,作为国际非盈利组织,其目标是促进抗击气候变化的投资,是世界上唯一致力于调动100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其发债标准是确认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式符合低碳经济要求。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与汇丰银行自 2012 年开始每年气候债市场发展报告,以跟踪债券市场低碳融资的最新进展。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把气候相关债券分为贴标绿色债券和未贴标气候相关债券。贴标绿色债券指债券所募集的贴标资金指定用于已有的和新建的绿色项目。而未贴标的气候相关债券是指收益用于绿色项目,但是没有像贴标绿色债券那样进行推广,也没有可以让投资者追踪收益用途报告机制的债券。

气候债券组织标准(CBI标准)主要包括能源、建筑、工业、废物污染控制和封存、交通、农业与林业、信息技术和通信、气候变化适应等。CBI标准对绿色项目具体的行业分类比较细致,其中所包含的要求结合了支持债券认证的保证框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和保证,即确定该气候债券的发行人符合气候债券标准并坚持绿色债券原则。标准主要核心内容由通用要求、低碳贡献、债券结构三部分构成。

气候债券的发展现状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2016债券与气候变化市场现状报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全球气候相关债券存量市场规模达到6940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了960亿美元。其中运输是气候相关债券市场最大的主题,占所有债券存量的67%。能源、多领域分别占气候相关债券市场总存量的19%、8%,其余为水、建筑与工业、废弃物与污染控制和农林,共占市场规模的6%。

气候相关债券中78%为投资级,即具有BBB-及以上评级。60%以上的债券存量由包括地方政府、多边开发银行或国有企业等发行。气候相关债券市场中大约70%为10年期或10年期以上的债券。现有债券发行量中68%以上由规模在1亿美元至5亿美元的债券构成。

贴标绿色债券规模达1180亿美元,占气候相关债券市场的17%。τ谕蹲收呃此担绿色债券标签提供了一种信号或识别方式,可以减少投资障碍,从而促进气候相关投资的增长。贴标是推进气候相关债券增长的关键。2015年,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超过420亿美元,预计2016年的发行量可能会达到1000亿美元。贴标绿色债券中规模最大的主题为能源、建筑与工业。

我国气候债券业务的界定

截至2016年5月31日,中国的气候相关债券市场规模为2460亿美元,为最大发债国。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5年底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这是我国界定债券是否具备绿色属性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旨在鼓励发行人安排对债券绿色资质的认证,并激励发行机构及服务提供商进一步提高发行和服务能力。

气候债券推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在碳金融方面进行交易。在法律体系方面,国际相关协议及国内法律对企业排放有规定,强制企业减排,目前企业的关注点主要是对CDM比较感兴趣,而对于自身富余的排放权可以用于发债、到市场中进行交易,尚缺乏意识。而且,在气候债券市场上,目前交易的品种只有针对二氧化碳一种气体的,品种单一,衍生产品尚缺乏,不利于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资源配置优化,进而也不利于气候风险防范及温室气体减放。国内虽有少数与此相关的理财产品,但实际收益率明显低于预期收益率,主要原因就是可交易的产品较少,投资者缺乏管理风险工具。基于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气候债券进行梳理,研究界定标准及可涉及的发展方向,拓宽减排企业的融资渠道。

我国气候债券业务从产生到成熟的三个层面

我国目前发行气候债券的核心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支持行业的低碳耗能、提高市场对碳金融产品的接受度,根据以上需求可以对我国气候债券的业务进行分类(见表1),从节能减排、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及金融市场完善、国家气候风险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逐级发展。

(一)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发展气候债券最直接的目的和业务内容,从碳排放量和减排模式角度发展业务,有助于直接推动国内减排及标杆企业减排模式的发展,加速企业粗放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区域经济合作及金融市场完善

从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及政府支持角度出发,通过银行信贷、气候债券等等金融产品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扩充气候债券业务的外延,达到成熟市场态势。具体表现为: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及多方资本参与,降低相关业务的融资成本,形成区域联动减排,促进减排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银行信贷对气候债券信任度大幅提升,国家为实现低碳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出多种措施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设计出多元化的金融衍生品,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

(三)国家气候风险管理

当前,全球工业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的破坏性已经到达临界点,社会再造成本很高,迫切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中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换代,必将与世界经济产生更加密切的联系。而通过气候债券产品、债券市场推动环境改善,可以使资本在国际间有效流动,通过杠杆将环保观念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缓解因气候问题带来的灾难,保障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对发展气候债券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气候债券试点,构建权威统一的判定标准

气候债券成本低、周期长,也符合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政策初衷在于利用债券融资工具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目前国内对于债券的绿色属性,有两套标准认定,分别是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出台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出台的《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版)》。但就实践操作来看,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发行标准及信息披露标准。就我国国情来看,建议先进行相关债券的试点评级,待项目成熟后,制定完备的标准作为气候债券市场权威的项目标准。

(二)强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责任,防范级别买卖

因气候债发行成本较低,在发展之初可能出现“伪气候债”,对此应强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责任意识,防止个别评级机构高管人员进行级别买卖行为。建议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将相关评级人员的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必要时在行业内公开。

(三)加强气候债券账户监管,杜绝“借壳气候债”

加强资金账户监管及债券信息披露,对气候债券募集资金进行专户管理或建立专项台账,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债券资金封闭管理,降低“借壳气候债”项目产生的风险。

(四)构建气候债券评级体系,加速气候债券市场化进程

目前,国内对于气候债券的u级仍属空白,通常归于绿色债券体系进行评估,而绿色债券的评估也是处于摸索阶段。绿色债券分类较多,气候债券不仅仅具有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促进功能,还涉及碳排放交易权内容,可衍生出更多潜在的金融产品,因此构建气候债券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五)国家政策提供连续性支持,提高投资者积极性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产业受到政策支持和认可。从行业来看,符合政策导向的绿色产业偿债能力较有保障。但实际操作中,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投资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加之政府补贴迟迟未到位,补贴政策变动频繁,政策缺乏连续性,使得绿色债券的实际销售较为困难。为此,建议政府加强政策的连续性支持,不断降低气候债风险,以此来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

第14篇

一、重明线

所谓明线是教材中的主体部分。是宏观内容,是教材重点所在,是教师教的重点,学生学的重点。教师宜通过文图结合、课文和阅读材料相结合、课文和活动内容结合的方法把重点讲深讲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理解和掌握明线的内容也就达到了基本教学目的,这就是重明线。在上这一章之前教师先明确这一章的明线,也就是本教材的主要线索――“人地关系”及如何协调。这是骨架部分,它始终统领本章。教材的一至三节主要讲述大气环境的基础知识,第四节讲述全球气候变化、人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前后连贯起来主要阐述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既阐明大气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又指出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大气环境,使大气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讲述时不仅要围绕这一线索而展开,而且还要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插图来剖析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借助阅读材料来对正文延伸和补充;通过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中认真贯彻本教材的主旨。

二、点暗线

所谓暗线是正文中隐藏的知识线索,教材中对此只稍作解释或未作任何解释,也没有相应的图表和阅读材料或活动思考题。这一知识线索虽然往往只是一些结论不是教材重点,但它却是这一部分教材中内在主要内容,练习及高考中出现频率也较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能要花较多的精力。由于教材中的暗线往往多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原因。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的讲结论,有的既讲结论又分析原因,这就是所谓点睛之笔。本章中暗线主要是:大气受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致天气变化,即在近地面气温高―上升―低压―气旋―阴雨;气温低―下沉―高压―反气旋―晴朗。再由多年天气的综合形成了气候。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本章,受热不均―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气候,是本章的精髓。在此线索中一般情况学生只要知道其中某一方面,就可以推导其他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把这一内在的联系点明到位,讲清讲透,学生就会豁然开朗,用整体、联系的观点来学习本章。

第15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 发展 ,规划

Abstract: to domestic low carbon cities theory research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is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low carbon cities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many cities have put forward building domestic low carbon cities and some ideas to try, however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he city's high enthusiasm back, and there was some blindness and unsoundnes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city feature selection of suitable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 low carbon cities,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气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对于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无疑是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作用日趋明显。然而, 城市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尤为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不仅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State for Trade and Idustry,UK,2003)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 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城市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国外在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动法案。国内多个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也已经逐步展开,已有保定、上海、贵阳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尽管如此,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仍处于尝试性的阶段, 过于零散, 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架, 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 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 争相打造低碳“名片”, 缺乏系统性的安排。然而, 低碳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而是需要通过低碳技术的创新, 经济结构的优化, 消费模式的转变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 城市需要探索出符合自身特征的低碳发展路径。因此, 整合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总结提炼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活动所遵循的发展模式, 将为我国城市探索适宜的低碳转型路径提供借鉴, 为低碳发展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奠定基础。

一、国内低碳城市的发展探索

目前国内已经进行了很多低碳城市建设的探索, 多集中于战略规划的研究以及示范城市、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的探讨。

2008 年1月, 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在中国正式起步。气候组织于2008年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 通过实施该项目, 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方, 共同构建中国城市低碳领导力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

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低碳发展的试点实践。如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上海市东滩地区, 正着手打造东滩生态城, 该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在新城中, 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获得; 为满足燃料电池的需求, 将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 建筑物均采用环保技术; 步行、自行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等将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再如保定市, 提出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础, 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等七大产业园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

随着人们对低碳发展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或示范区的理念, 开始依托自身的资源、产业特点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表1 列示了目前国内典型城市针对低碳城市建设提出的发展愿景和已经采取的行动措施或制定的规划。尽管众多的地区开始低碳发展的尝试, 而发展程度却参差不齐, 发展模式也各式不一, 大到国家级、省级的低碳示范区, 小到低碳乡村、低碳社区, 部分地区打造综合型的低碳规划, 部分地区则重点致力于新能源、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城市或地区的低碳发展经验及其推广价值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但无论如何, 它们在低碳城市的探索中将为中国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二、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手段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2006年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的5.5%,但是能源消耗却占15%。我国规划建设领域的高能耗现象也相当严重。建筑业的高能耗贯穿于建筑材料生产、施工及后期运行、拆除等各阶段。具体表现为:规划布局不合理,因基础调入的改扩建造成大量建筑非质量问题被拆除;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产生大量的能源浪费;当前绝大部分住宅建筑都以毛坯房形式交付,而后进行二次装修,这种类似小农经济的模式造成严重的能耗浪费,产生大量的装修垃圾;大部分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优先控制成本,但很少顾及后期运行与维护成本;新能源、新材料利用率依然较低,大量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消耗大量能源;建筑质量差,很多建筑寿命只有20多年,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原材料的消耗与浪费。

因此,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