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危机防控措施范文

企业危机防控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危机防控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危机防控措施

第1篇

1. 简易识别

成虫属于小型蛾子,体长5.5毫米左右,前翅灰褐色,有褐色不明显斑块,翅中部及顶角下方各有1块楔形斑,前缘有许多白色钩状纹。卵呈扁平的椭圆形,初产时卵乳白色,后变深黄色,孵化时可见黑色小点。老熟幼虫体长11毫米,头部褐色,胸部黄白色,胸部到腹部前几节背面有1条褐色短线,腹部每节都有4个褐色小点,背线深绿色,气门基线淡黄绿色。蛹体长7毫米,前期绿色,后期褐色,触角、中足均长达第三腹节,前翅芽、后足达第四腹节,第三至第八腹节背面前缘有1排小刻点。

2. 生活习性

①成虫。不为害荸荠植株,有较强的趋光性,高温闷热的夜晚扑灯量会增多。白天停息在植株基部,飞行能力较弱,晚上是交尾产卵活动高峰期;产卵有趋嫩绿习性,卵大多产在距地面24~70厘米的荸荠茎秆上。卵块排列成1~2列,每个卵块有卵4~5粒。卵期4~11天。

②幼虫。有吐丝习性,可随风飘移扩散至其他植株上。大多从离水面1.5~3厘米的茎秆上入侵为害,从中部侵入的可使植株折断,蛀孔外留有虫粪。幼虫分4龄,3龄后开始转株为害,1头幼虫通常能为害4~7株荸荠植株,常造成枯心苗。幼虫期18~26天。老熟幼虫在化蛹前转移到健株上咬好羽化孔,在茎秆内吐丝作茧化蛹,化蛹部位随水层的高度而变化,羽化孔一般距植株根基部2~3.5厘米。蛹期5~6天。

3. 发生规律

在江苏1年可发生5代,以3龄幼虫在席草留种田、荸荠残茬和莎草科杂草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温度在12℃左右时,越冬幼虫从越冬株转移到健株上化蛹,中下旬田间可见到蛾,并且4~10月均能见到成虫。以第二、第三代幼虫发生数量多、为害重,发生时间分别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有时第四代幼虫为害也较严重。由于尖翅小卷叶蛾寄主较多,并且对席草有偏食习性,所以在席草与荸荠混栽地区,往往发生量大、为害重,在水稻种植区发生则较轻。田边莎草科杂草多的,越冬基数大,次年发生多且重。越冬幼虫在湿度较大的田块越冬死亡率低,干燥田块则高。

4. 防控措施

因尖翅小卷叶蛾具有发生为害期长、钻蛀转移为害等特点,在实际防治工作中有许多不便之处,故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明显防效。

①清洁田园。荸荠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枯茎,集中烧毁或沤肥,消灭越冬虫源。翌春在越冬虫羽化前铲除田边莎草可压低越冬虫数量。在各代幼虫发生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破坏各代产卵场所,有利于压低发生量和减少越冬基数。

②深水灭蛹。利用该虫化蛹部位随水层变动的特性,在各代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前田间只保持湿润或浅水层,以诱其降低化蛹部位,然后再灌水至7~10厘米深,保持5~7天可将蛹杀死。此做法可有效压低各代虫口基数,减轻其为害。

③灯光诱杀。利用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在田间点灯诱蛾进行灭杀。

④合理施肥。施足腐熟有机肥做基肥,有针对性地增施磷、钾肥,避免荸荠茎秆过于嫩绿贪青而引来该虫产卵,加重为害。

第2篇

关键词:财务总监;财务危机;危机防控与转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财务危机是企业全局性、根本性的危机,有一个潜伏、形成、爆发和恢复的过程,既有其危险的一面,也存在机会的一面,在危机形成和爆发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可以把握和转化的机会。财务危机防范主要是尽可能减少危机损失或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是危机预控的前提,而企业对决策风险的评估是危机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决策时对风险进行充分分析和估量,并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其本身就是对决策造成风险的有效防范。

1.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危机防范机制

一是结合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将财务风险管控纳入体系,合理设置内部责任单位和业务区域,建立危机控制中心,配置控制人员,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二是制定财务危机管控制度,作为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的核心是根据各控制对象,制订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和危机监测、信息反馈机制,以便将危机防范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企业日常财务管控。一方面完善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考核,规范财务行为;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全员职业素养,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事业心、责任心,为提升企业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实施有效的财务危机防范措施

财务危机防范主要是针对企业高风险经济活动领域或业务活动特点,事先所作的一些防御性安排。一方面建立企业决策制衡机制,为了防范错误决策,企业应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决策层之间的制衡与约束,并建立决策负责制度,促使决策者谨慎而负责地行使权利;另一方面重视和借助外部独立机构的意见,在决策中听取和吸收外部专家建议有助于降低误判率,减少运行决策风险。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控

财务危机预控是企业解决危机的关键环节,是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危险程度进行动态分析预测,并对引起危机的内在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和办法,化解或阻碍其不利的变动趋势,避免或延缓其发生。主要作用有:可使企业及时掌握财务安全状况和变动趋势,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即使危机发生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也可起到预警作用,提前作好应对和处理的准备,以免危机爆发时失去主动权。危机预控应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1.开展财务危机预警工作

危机预警是对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多角度分析判断,并及时发出警告的过程,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业尽早作好预防和应对危机的准备。财务危机不是孤立的,预警工作首先应从影响面广的经济危机、行业危机和重大事件的观察、分析与检测着手;其次应时刻关注危机出现的早期信号,如财务报表的异常表现等;最后运用适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2.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关键,主要包括:①对经营者采取恰当的激励约束方式,激励与业绩挂钩,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即期激励与长远激励相结合;②制定严格的考评制度,通过考评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经营者明确下步努力的方向。③责权利对等,明晰不同管理层级的职责权限,合理授权、放权,赋予各管理层级相应的权责义务,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3.加强企业资金流动性和成本费用的控制

一方面企业拥有充足的变现力、很强的营运资金,是其能顺利履行到期偿还义务的安全保障,企业在考虑财务运行安全的同时,应该关注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企业资金流动性控制主要是寻求财务安全性与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之间的平衡,将资金流动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成本费用失控是导致企业亏损的主要因素,必须重点加以控制。实践表明,运用价值链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是科学合理的,其特点是侧重源头控制,把低成本战略和差异性战略有机结合,成本费用控制与环境相适应,能够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处理

当危机程度升高,爆发无法避免时,危机处理成为化转危机、扭转败局的系统工程,处理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若干必要环节,应认真对待每一个必经的步骤,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处理失败。企业应成立专门处理小组,采取正确的指导方针,收集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危机处理的关键是明确重点,注意策略:

1.抓住处理财务危机的重点

财务危机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千头万绪,虽说所有问题都不能疏忽,但对其重点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抓住重点,就是要明确找出引发危机的主要根源以及影响危机处理的全局问题。财务危机在不同企业所引发的根源不尽相同,要认真分析,其中必然存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针对主要根源,并将其根源与外部表现同时处理,才会达到预定目标。

2.注意处理财务危机的战略和措施。

在危机处理中,为达到处理目标应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既要注意机会成本、社会期望值,又要兼顾企业的承受能力;在解决问题时,既要满足解决眼前矛盾的要求,又要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处理财务危机是化危转机的过程,如何抓住机遇、化险为夷,就必须十分注意策略的运用。

3.调动相关利益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地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是从近些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法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经济学证明,完善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在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业天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风险可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常态①金融法律制度的主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监督管理者可容忍的范围和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区间内HI。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一法律是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健全的金融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合格的市场主体本身又包含了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明文规定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从而杜绝不健全主体及非法进入者对市场秩序的冲击,避免金融风险的制造者。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可以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成为自觉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经济人”.依法规避金融风险

(二)法律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

金融主体间的交易,普遍以契约交易方式完成。契约自身的平等、诚信、等价有偿等特点可以担当维护交易安全、分担交易风险的重担。而作为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契约制度,不仅能使合格交易得到确认,而且还能以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的履行.有效避免信用危机形成和诱发金融危机。

(三)法律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

按照世界银行(2001)的界定,法律制度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金融运行质量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层面。金融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是在该基础层面上的技术性活动。法律制度基础越牢固、完善,建筑在此层面上的金融活动就越稳定.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发生危机.法律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把损害降到最低②。由此可见,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必要的有效手段

二、他山之石: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

1.美国。经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为有效地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体系,完善金融危机预防法律制度.维护银行业的适度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金融危机的爆发。(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恢复存款人市场信心,保障存款人利益,有效。控制了金融危机的爆发。(3)建立合理的伞型监管体制和金融稳定分工协调机制,在促进自由竞争、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成效明显。(4)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现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竞争,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2.英国。(1)立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预防金融危机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2ooo年颁布《英国金融服务法》成立金融服务局(FSA),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以跨行业单一监管取代分业多元监管,确保金融业具有竞争力,确保信息公开,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效果显著。

3.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1987年底巴塞尔协议公布后,法国制定新的监管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银行,尤其是国营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通过充实资本来预防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意大利则效仿法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国营银行资本力量的法律措施。欧洲各国通过鼓励提高资本充足率.为银行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切都有助于银行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危机预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加强了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El本银行的独立性。(2)设立金融监督厅,使政策制订和执行分离,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3)取消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保持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41完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透明度。(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立专门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化解金融危机。(6)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防范的法律制度

韩国接受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危机重现。(1)在加强韩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先后成立了金融监督委员会(FSC)和金融监督院(FSS),实施集中统一监管体制。(2)修改《韩国银行法》、《存款人保险法》等法律制度,实行金融结构调整。(3)充分发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fKAMCO)重要功能.提供金融机构重组所需资金支持。(4)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估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体系,为韩国金融危机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国内融资方面。拉美一些国家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其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为本国经济的增长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发展基金,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外资,特别是短期资本支撑经济的局面。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发生过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在预防金融危机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危机法律防范制度的建设。

(三)新巴塞尔协议中防范金融危机的有关规定

新的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一是更新了最低资本要求,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也纳人了风险资产的计算范畴.从而更能反映银行资产所面临的真实风险状况。二是从外部监管的角度督促银行保持资本充足性要求和完善内控机制,防止将来可能产生的危机因素。三是引入市场约束规则,建立银行强制披露信息制度,迫使银行有效配置资金,保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四是强调对银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监控,将建立银行业监管的有效系统作为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前提,并注重建立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

(四)各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巴塞尔协议有关规定的启示

1.运用法律手段防范金融风险.建立金融稳定法律体系,用立法推动金融改革。各国金融实践证明:没有法律规范,不依法进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就不会有良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2.建立金融危机防范和协调法律机制,制定中央银行与其他监管部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整合监管力量.合力应对金融危机。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阻断金融风险的传播。

4.实行功能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改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5.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纪律的约束.要求金融机构披露真实可靠的信息。预防金融危机发生。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三、风险与挑战: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为核心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防范金融危机的立法建设不断加强。但是,现行法律关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规定过于原则、零散,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的法律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律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关于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规定比较笼统.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操作规范亟待完善和细化。主要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金融危机的防范缺乏完善的制度性安排。

2.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缺位和错位。一是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转变不充分,制度尚需完善,既存在监管职能重叠、过度监管、阻碍金融创新的问题,也存在监管不足,形成真空,造成放任金融风险的可能。二是跨市场跨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缺失,一些潜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三是现行监管法律制度过于强调监管机关法定权威的运用.疏忽了银行内部控制和同业自律机制的兼用,无法有效发挥其引导风险内控制度的功能。

3.金融危机应急与救助法律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拯救标准不明确、救助工具单一、缺乏清晰配套措施等缺陷。二是对危机银行接管与并购制度很不完善,使银行接管、并购缺乏法律规制。三是没有形成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不能适应金融服务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业竞争加剧的需要,无法抵御跨国传导的金融危机。四是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易引起公众恐慌,出现存款挤兑。

4.征信管理法律制度缺失。在我国,信用风险仍然是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目前我国征信管理法律欠缺,对信用风险缺乏法律约束,另外,对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也存在缺陷,使金融诈骗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风险最终转嫁给金融机构。

5.金融机构和企业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方面,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充分维护金融机构债权人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致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量滋生和积累,无法满足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严重缺失,不利于化解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一些有问题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进行及早处置,使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下的约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四、未来展望:对我国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的建议

完善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建设,重点要加强金融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法度。我国应建立以《金融稳定法》为龙头,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制度、金融危机救助和处置法律制度等为辅助的金融危机防范法律制度体系。

(一)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母法。借鉴其他国家良好的立法例,提高立法技术,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既要鼓励金融创新.又要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防控。对现行金融危机防范法律进行修改、清理和整合,使之与WTO协议和附件等国际惯例接轨,防范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入侵。

(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依法规制行政权力一是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转变.通过立法减少公权力对金融市场的违法和不当干预:二是建立完善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三是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危机;四是完善行业协会立法,发挥自律监管作用;五是建立跨国性金融危机的“防火墙”制度。

第4篇

关键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体制下,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时刻存在,它包括了自然灾害、财产威胁、业务风险、金融危机等因素。在最开始,企业所关心的仅仅是个别的、单一的风险,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经济板块的不断拓展,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了必经之路。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综合经营的规划和目标,在企业建设的众多环节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防控的过程,由此建立优良的风险管理的文化内涵,搭建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防控体系,如风险管理的策略、预防措施、职能系统等,从而达到风险防控的总体目标。

二、企业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

1.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上游企业对企业招标和工程造价的要求不断增加,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改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与时俱进的决策,适应了新形势下企业生存的需求。我们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创新改革,通过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不断完善内部的财务防控体系,实施科学决策、分级管理、交叉监管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从而加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2.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参与市场化竞争的迫切需求

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状态,现今的市场竞争模式已经从技术、资本的角逐中慢慢转向了管理水平的竞争。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市场导向的必然趋势,是迎接更大范围挑战的必然要求。

3.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内在要求

当下的企业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权力表面形式集中,内部却分散。这是由于权力的层级较多,管理形式僵化,但是管理层内部意见各异,在操作上很难统一。这导致了方案与实际操作的分歧。因此,为了加强风险防控、避免隐患的出现,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全面风险防控,加强权责管理,落实有效的监督制度。

4.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落实企业法人制的必然要求

企业法人制要求构建完整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完善的机制、严谨的制度来保证企业信息和经济运行业务的安全、真实、完整、可靠。

三、国内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

1.国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董事会下属的风险委员会是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机构,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通过加强风险的监督和评估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国外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机制和体系的搭建上相对比较成熟,对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使得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间加强沟通交流和学习,使得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总结和推广并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国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

自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来,中央企业纷纷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学习,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建设风险管理队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政策指引。2007年3月全国工商联《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民营企业增强危机意识,建立防范风险的危机预警机制和用于解决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危机防范与危机化解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已经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已经实现了从开始的意识教育上升到具体策划实施的实质性阶段。但是,全面风险管理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支撑,这方面的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进程,同时也制约我国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招标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直以来,我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认知还不是特别清楚,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并且总在寻找一个接近完善的点,来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防控。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某招标企业存在以下风险。

经过调研分析发现,某招标企业近80%的风险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如财务报告的规范性、企业的自身形象和品牌影响、顾客的满意程度、工作的完成时效、业务的连续性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们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风险的存在,也认识到了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机会与挑战的角逐中,我们如何合理地利用机遇,改变被动的局面,寻找一条企业发展的好路子?目前,该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还是比较单薄,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队伍缺乏专门性和统一性;在企业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被动大于主动;企业的风险管理通常处于阶段性状态,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缺乏统一、科学的指导。

五、招标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是该企业下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体制建设是工作成功的关键。但是,在这方面某招标企业现在还相对薄弱,没有一整套拥有风险识别、跟踪、分析、评价、处理、报告等一系列流程的体系,在优化流程、完善各项制度及对不同层级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方面的执行力差。如何有效地落实某招标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系统的运行机制,让企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1.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

目前,某招标企业在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还无法有力地依据基本规范及内部控制环境的相关规定,对公司与招标业务有关的、现有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估;风险管理各环节自主运的意识不强。这些导致了内部控制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在信息收集、分析评估、传递机制建设及运行方面存在很多障碍,另外信息管理系统介入内部控制的力度不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用频率较低。

2.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完善

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招标企业对经营活动中各项环节的控制效果。但是,目前某招标企业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没有科学合理地做到权责分明、多级控制,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部够完善。

3.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于提高

某招标企业很多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以传统的手段为主,没有充分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这很容易导致风险管理的片面性、主观性、倾向性。另外,风险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跟踪。不连续地观测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不利于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4.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脱节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结合。但是,目前某招标企业在采取内控措施的时候,往往缺乏一种全局性的观点。企业在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的设定及评估方法的选择上,与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脱节。另外,对于风险的偏好、相关分析及对策的选择,与风险的实施不适应。

六、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已经走出了金融机构的范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开始成为经济实体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大型能源企业的招标公司,更应当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应对措施框架,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结合优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掌握全面风险管理技术、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的具有全面风险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和竞争能力。

1.提升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尤其是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管理层要带领企业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根据不同的进度明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相应的成果及时限,并且能够做到定期向上级汇报;领导企业搭建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的实施方并组织招标确定管理咨询机构;加强对招标业务现状的全面诊断,初步形成风险事件库、关键风险指标、指标预警区间;完善关键风险指标体系、指标预警区间,制定风险分级、分类、分层、分担标准;建立招标业务经济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监督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激励与责任追究体系。

2.改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为确保风险应对措施的效率和效果,须在各项经济风险管理活动中,以重大风险、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重要岗位为重点,采用定期与非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门的监督和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落实到绩效考核;对相关风险的应对情况进行及时改进,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在确定重大风险后,必须明确针对各项风险的应对策略和具体应对措施。应对策略和措施的制定须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管理资源相对应并能够在不产生其他衍生风险的前提下,确保对经济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要结合公司招标业务实际,分析招标业务涉及的流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的缺陷,提出优化和修订建议并进行符合性测试,积极构建经济风险指标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管理责任体系、监督评价体系和考核与责任追究体系等,为我们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功能和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3.加快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技术的应用便于上级随时随地的掌握和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监控企业的业务的动向和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系统程序,加强内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程序化。

4.建立合理的盈利-亏损目标额度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盈亏目标体系,这有利于招标企业通过自身分步监督各阶段目标,规范人员的经营活动。通过对可承受的最高亏损的预计,有效地约束招标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操作。这将利于企业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也符合企业市场化的规律,给企业带来安全的收支空间,提高了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和限度,同时利于人才的培育和锻炼。根据盈利-亏损目标额度预警指标,实时获取业务运营中的数据,通过分析对比,及时开展预警措施,为领导层的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5.搭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

加强对招标企业招标业务经济风险安全体系的构建,通过制定系列手册,对全面评估风险措施的设计与运行进行规范,从而确保经济安全体系建设的有效性,进一步明确自我评估和独立评估的原则和内容、评估标准、程序和方法、报告形式和报告频率、管理改进实施方案等相关内容,确保评价工作落到实处。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主要包括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风险职责的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措施和风险监控改进等。要有效地管理好招标业务,必须兼顾与上级公司及招标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性。同时,对招标业务控制风险涉及的授权、职责划分、绩效考核、激励与责任追究设计进行规范,形成系统规范的制度文件。

参考文献:

[1]谢艳丽.探析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J].国际商务财会,2011(02).

[2]曹元坤,王光俊.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趋势的新认识[J].当代财经,2011(01).

[3]牟宝喜.企业风险管理形势与强化管理的途径[J].冶金财会,2011(03).

[4]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1978年至2008年[J].会计研究,2008(09).

[5]郝玉萍.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前沿,2006(12).

第5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机制

据《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统计,"截至 2012 年 10 月,在统计样本(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689 家中,存在较大或重大财务风险的上市公司 475 家,占所有上市公司的 28.06%;财务安全较为优秀企业仅为 23 家,占所有上市公司的1.36%;最优秀企业数量0"。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状况非常严峻,财务危机已成为阻碍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隐患。有时财务危机的发生会让上市公司遭受不可预计的损失,如若处理不当上市公司甚至会因此而破产倒闭。因此,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对财务危机的防治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等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真正实现上市公司对自身经营管理风险的及时控制以及潜在财务危机的有效防治。

一、公司财务预警机制概述

1、财务预警机制的含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预警,是指在面对不利事情或风险展开的预测及报警,以尽量降低或避免损失。虽然预警源于竞争,但是商场如战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相关的经济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经济学家开始将军事领域中的预警概念以及应用方式引入到了宏观经济学中,以类似的方式对公司经营环境中的各种可能不利的经济环境或者是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及预测,以此实现经济预警。

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普通的经济预警在一定层次上的一个延伸,与非上市公司的经济预警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预警,以企业经营环境下的具体信息作为基本的依据,然后结合财会、金融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通过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因素分析等金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普通意义上的公司财务预警,一般都是以理论和实务经验作为基本根据,通过建立预警线,然后采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偏离预警线的情况,并结合周围的经济环境及企业的现状发出相关警戒信号的过程。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需要综合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预测、财务控制以及财务评价等各个相关环节,对公司总体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得出企业整体的财务预警分析报告。

总的来看,财务预警机制也即财务失败预警机制,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中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持续的监控,以防范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危机甚至破产的一种监控和防范机制。该预警机制是一种综合性的预警方法,并着眼于企业的综合经济效果。企业通过建立起健全和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以便够尽早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机,并告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从而有效化解潜在危机,使企业保持良性运营。企业所构建的财务预警机制的灵敏度越高,越能够发挥其"预警"的功能。

2、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机理

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分为企业财务预警组织机制、企业财务预警信息收集传递机制、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报警机制、企业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和企业财务预警监督机制共五个维度,各方面协同运作,实现企业财务预警工作流程的规范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为企业财务预警工作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财务预警组织机制处于核心地位,科学、合理的组织机制是其他四种机制机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一旦组织机制被决定,其他四种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形式也就被确定下来。财务预警监督机制对财务预警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财务预警分析报警机制和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的运作进行监督,为整个财务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财务预警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财务预警分析报警机制和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三个机制相辅相成(其中实线表示正向作用,虚线表示反向作用)。正向作用:财务预警信息收集传递机制根据财务预警分析环节的数据要求为财务预警分析报警机制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财务预警分析报警机制则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分析是否存在潜在财务危机或是已知风险的强度,向相关决策机构发出预警信号,最后由对策生成机制提供解决方案。反向作用:根据排警对策的实施情况对对策进行调整,必要时对财务预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些变化最终会影响到企业财务预警信息收集的范围以及对原有信息的取舍。如果不需要调整,则此次预警工作的记录直接存档,以备企业未来发生类似情况时做出迅速反映。

3、财务预警机制的功能

预警功能。财务预警机制的核心是财务预警分析报警工作,财务预警分析报警工作是对企业财务困境或财务危机的前馈控制,即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观察,经过系统分析,及时捕获导致财务状况出现异常的潜在不良信号,对信号的强度进行判断并向企业管理者发出警报。警示其采取相应政策对经营管理做出调整,进而实现对风险的最大程度的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自动更新功能。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使一个工作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即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够自动迅速的做出反映,调整原定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工作目标。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能够通过企业管理者和其他人员的参与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改变,并对财务预警机制自身进行修正、升级来适应不断改变的经营环境。

免疫功能。由于财务危机自身具有多样性、积累性的特征,财务预警过程复杂而且企业内部各部门被广泛涉及。健全的财务预警机制,能够通过机制内部各要素的协同作用成功控制经营管理风险、预防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并对以往企业财务危机或经营管理风险的触发条件或处理过程留下相关记录,为以后对类似情况的从容应对和迅速处理提供宝贵经验。

二、华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预警机制

安徽华茂股份有限公司是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50)。现有本部及3个工业园,集纺织、烧毛丝光染色、服装、典当拍卖、金融投资等多元化经营。公司一直以严格的管理和优良的品质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日本、意大利、德国、香港等高端市场,与国内外众多品牌企业产品相配套。实现了产品向精品化、品牌化的稳定发展。迄今,华茂已连续35年保持赢利。以资本为链条,推进技术创新,向原材料和高科技面料、时装等两端延伸,华茂在传统产业中找到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民币升值、人力和原料成本上升,以纺纱织布起家的安徽华茂集团却实现了连续四十年盈利。

1、华茂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1998年,华茂将优质资源主业上市。上市所募集来的资金,对公司的棉纺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持有多家证券企业、银行的股权。十几年来,资本市场的回报开始反哺主业。2009年,华茂集团将部分国有股通过挂牌转让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放大增量资产,形成了公司发展与员工激励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股权出让获得的收益,华茂兴建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产业链实现了两头延伸,产品结构得到了调整,企业转型升级迈上了新的台阶。失去了部分股权,得到的却是全新的运行机制和上百亿元的新产业。近年来,像接线头、落纱一样熟练,华茂在资本市场上有了一双点石成金的手。通过密集、稳健的资本操作,在买方信贷、套期保值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努力放大资本效应。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为发展,互为支撑,有力地化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今年1-9月份,华茂已完成销售收入29.9亿元,利润4.19亿元,利税4.99亿元,超过了去年同期。

长期以来,华茂始终致力于企业技术发展和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产品的精品形象,立足于高档、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配置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试验仪器,确保从原料、半制品到纱线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使公司产品密切追踪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新产品的研发力。

2、公司财务预警工作现状

在日趋成熟的财务预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和推动下,国内许多上市公司开始尝试将财务预警工作加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尚未就上市公司如何开展财务预警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许多上市公司在计划和进行财务预警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就实践效果来看,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没有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的治理和财务危机的防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危机意识不足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日益复杂,不少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危机观念。但是从总体上看,计划经济的观念束缚还留有影响,市场竞争观念需要进一步深化,财务危机的防范意识更是有待加强。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危机意识,只追求短期、片面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缺乏及时准确的判断,而忽视对财务危机的预防,应用财务预警的积极性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务预警工作在上市公司中的开展。

(2)缺乏财务预警组织设置

在企业财务预警工作的安排中,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是确保财务预警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其财务预警组织设置也存在缺陷。这就导致了其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丧失,在第二章中已经述及组织机制在财务预警机制中的重要性,缺少了必要的财务预警组织机制机能的支持,在这基础上进行的财务预警工作,自然不能做到对公司存在的经营管理风险的及时治理,以及对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的有效防控。

(3)财务预警方法模式化

现阶段,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多元线性判别分析作为主要的财务预警方法。由第一章综述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该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期预测,而且单纯的财务指标本身具有滞后性,对财务危机的预测能力有限。此外,部分上市公司还存在财务危机预警样本数据陈旧,财务预警系统偶尔启用之后便搁置一边的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结果的有效性。

三、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上市公司由于受到外部激烈市场的竞争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的不完善,不少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应该具有更高的风险意识,以达到加强风险管理、建立足够准确的财务险预警系统的目的。因此,上市公司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模型就显得尤为必要。

1、实施预警机制注意的问题

牢固树立财务危机防范意识。牢固树立财务危机防范意识是财务预警机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无论是席卷全球大部分地区的金融危机,还是个别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其发生和蔓延都直接与危机防范意识的薄弱相关。而所谓财务危机防范意识,首先要求全员上下,尤其是决策层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不被一时的表面繁荣景象冲昏头脑。同时它还要求,相关人员应具备认识与控制各种财务危机的能力。

保证财务预警信息传递路线的畅通和预控反应的实时性。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包括原始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警信息的产生,其最终价值的体现还在于该预警信息能实时反馈到经营者及其利益相关者那里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控对策,正如体检的意义不在于发现未觉察的病症,更重要的是开出药方并及时治疗。但是良药苦口,再加上普遍的利益近视与侥幸心理,使财务预警系统形同虚设,而上市公司则痛失重组良机。

正确处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和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为中心,以预警为目的,不同于上市公司其他经营管理系统的目的,如上市公司效益评价体系,就是以评价上市公司业绩,反映上市公司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利用财务信息对上市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综合监控,发出预警信号,而财务信息又是上市公司各个业务运作的综合反应,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经营措施成功与否,都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应出来。因此,预警系统与经营业务是反应和被反应、监控和被监控的关系。但是,经营决策、方案、业务是上市公司营运的实质内容,预警系统是对上市公司经营反映的一种形式。因此,两者又体现为实质决定形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实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危机控制机制,而不是行政关系,但通过预警系统反映出来的问题,又要靠行政手段来实施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才能发挥监控的作用。因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同于行政,又必须依赖于行政。

2、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其体构建

上市公司应根据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等原则对其经营环境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寻找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第一,企业财务环境预警。建设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关注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就要适时调整财务预誉机制,以适应新条件的要求。

第二,企业资金运用活动预警。企业资金运用主要反映在采购、生产、营销和基础管理活动中。从其循环过程看,一部分购买原材料,一部分以人工费用进入生产成本和费用,一部分购人固定资产,以折旧的形式进人成本和费用。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机制,应站在资金角度,全面跟踪、反映、监督、评价企业增值业务的过程。

第三,企业筹资活动预警。筹资活动预警是以筹资方式的不同分项目进行的。主要包括短期借款、票据融资、商业信用、中长期借款和权益融资预警,对筹资活动中的不同情况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对策方案。所提供的预警指标主要有筹资方式所占比重、筹资增长率、付款逾期率、应收应付配合率、财务费用增长率、财务费用水平、利息支付率和留存收益增长率等。

参考文献:

[1]刘淑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卢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问题探析[J].财税广角,2009,(11).

[3]林秀端.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构想[J].财务会计,2010,(5).

[4]孙爱平.成长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与完善[J].财会通讯,2009,(6).

[5]邹碧,田超.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设计探讨[J].理论广角,2010,(6).

[6]王婷,何学忠,舒海棠.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4,(2)..

[7]董霞.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经济师.2009,(6).

[8]岳明,卢赫天.论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12).

[9]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6,(7).

第6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壮大,科学技术产物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而网络技术更甚,网络像一个无形的网,连接着社会各个地方,便利着人类社会。现代企业的发展或多或少依赖着网络,企业依靠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有了网络的支撑,企业的竞争力量在不断加强。

 

1 网络安全技术

 

就目前而言,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以及计算机防病毒技术。

 

1.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屏障,即通过软件与硬件设备的组合,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搭建一个保护屏障,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绝内外网络,阻挡外网的不良入侵。防火墙主要针对的是网络上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利用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企业内部网的主要信息资源。

 

1.2 虚拟局域网技术

 

虚拟局域网是通过因特网将网络设备划分成多个子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实现了企业在虚拟环境下的数据交换。虚拟局域网正如它的名字“虚拟”两个字一样,是看不见的,但是它能够很好的防控广播风暴,有效提高网络的速度,增强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能。

 

1.3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入侵检测与防御是对防火墙技术的补充与升级,依靠设定的安全策略,对计算机系统与入侵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测,类似于“安检”,并对相应的检测做出响应,以此来确保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提高网络监控与识别攻击等能力,拓展了防火墙安全管理范围。入侵防御技术是对检测技术的又一次开拓,是一个智能且主动的防御技术,紧密的串联在网络边界,对进出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与处理。

 

1.4 计算机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防病毒技术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系统与制度,及时准确的监控处理病毒的入侵,如果发现病毒迹象,会立刻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病毒的破坏,同时迅速的对遭到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高效稳定的保障信息的安全。

 

2 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2.1 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化,办公方式网络化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对网络应用近乎痴迷,办公自动化成为当下企业主流。由于过度的依赖于网络办公,往往忽视企业内部的安全防护问题。落后的网络防御系统、充满漏洞的安全机制,低下的网络恢复能力等等都会造成企业信息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2.2 非法网络入侵现象频发

 

网络的应用,使不良居心的有了新的破坏手段。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网络,非法入侵企业内部,盗取网络信息或者冒充内部人员进行网络诈骗,或者盗取网络信息进行泄露勒索,那些非法入侵行为无处不在,成为威胁企业信息的不安全因素。

 

2.3 肆虐的网络病毒

 

从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网络病毒开始,网络病毒就不断改变感染途径,比如常见的下载软件、打开文件、电子邮件等网络行为,都有可能感染病毒,病毒以其告诉的传染性让人措手不及。当人们还在唏嘘这个网络病毒的危害时,比这个病毒更厉害的病毒也许正在散播中,病毒也会以看不见的形式被携带传染,造成更大范围的信息损失。

 

2.4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网络管理人员是直接管理企业网络信息的技术人物,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企业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的运行与管理都有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但在很多企业中,网络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存在技术水平有限,专业度不足的现象,有的网络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随意泄露本公司的账号等会造成企业信息安全受到伤害。

 

3 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安全措施

 

3.1 先进技术

 

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应对企业信息危机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技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对企业信息的威胁做到防范,才能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1.1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是针对信息泄露采取的保护性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能,防止数据泄露。就目前信息加密技术来讲,主要应用在信息的存储、传输以及鉴别方面。信息加密是目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上作用显著。

 

3.1.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上过解释,在企业信息管理中,防火墙能够阻止网络中人为产生的信息破坏与攻击,防火墙能够帮助企业拦截很多不良或者恶意病毒与垃圾。但是防火墙也有局限性,就是不能够阻止来自内网的网络病毒与恶意文件。

 

3.1.3 数据备份

 

网络病毒很多会造成企业的重要信息数据永久失去,无法恢复,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数据备份就是通过对企业信息数据复制,作为备用,即使企业信息收到损坏,无法恢复,有了备用信息就不会造成损失。

 

3.2 企业管理

 

3.2.1 企业局域网管理

 

加强对企业局域网的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企业局域网管理不仅是对企业内部使用网络进行隔离,同时也要对企业所接触到的网页进行安全把控。在企业员工工作时,要根据员工实际状况进行内外网权限设置,隔离内外网,有效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

 

3.2.2 网络管理人员管理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首先要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与素养,另外,要进行权责制度,按照需求对人员进行划分,责任到人,提高网络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

 

4 结语

 

通过从技术的手段与企业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企业信息管理,严格把握企业信息的每个关卡,责任到人,同时要不断地对企业信息安全系统进行检查,更新技术支持,完善信息防御与修复系统,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企业信息环境。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了巨大作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步入寒冬,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也受到了巨大影响,仅2008年上半年,关停并转的就有6万多家。到2010年各项经济指标有所好转,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现在已步入后危机时代,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未来经济的走势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小企业仍然面临严峻考验。相对于大型企业,我国的中小企业抵抗危机风险能力明显偏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者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差异。财务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日常运营资金活动的管理。那些财务管理行为比较规范、制度比较完备的企业,其危机防控意识、精细化管理方面都胜人一筹,抵抗危机的能力自然也比较强。面对新的形势,中小企业应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大胆改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处于高成长阶段,但融资难一直是限制其快速发展的瓶颈。在此次经济危机浪潮席卷下,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因为我国目前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有很多硬性规定,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所以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自身利润的积累。在外部融资方式中,则过分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偏重银行贷款。但由于中小企业往往规模小,内部控制不严,缺乏透明度,导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大,抵抗风险的能力又不强,所以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获得的贷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低迷,销售下降,货款收不回来,而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却上涨,导致很多中小企业资金非常紧张。而银行由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为了规避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评估机制比以前更加严格,放贷更谨慎。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体制、机构设置,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以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信度。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要规避使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可采用集中账户管理模式,增强现金统一管理意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为顺利融资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就内部融资而言,中小企业要大力提高和挖掘自身潜力。一是要重视资本积累,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上市的中小企业,可将净资产作为股份划分,采取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及向特定股东发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实现股份的多元化,以缓解经济危机下的资金压力。就外部融资而言,首先,中小企业要与银行、投资商之间培养良好的财务关系和合作关系,主动沟通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计划、财务状况;其次,单独贷款有难度的多家中小企业可以联合起来组成互助组织,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以谋求生路;或是组织起来形成联保人,各成员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以降低银行风险;最后,在当前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也可通过非传统类型的融资方式,如融资租赁、票据贴现、典当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题,尽早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

二、中小企业投资问题

为了维持生产或获得发展,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投资机会,需要正确决策。

(一)中小企业投资现状。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且许多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权集中在企业所有者个人手中,使得投资过程缺乏内部牵制,市场调研不深入,不能确切把握市场的需求。面对此次金融风暴的冲击,不少中小企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投资现象。一种是受危机影响,企业面对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局面,被迫减产或停产,大量缩减投资,甚至主动破产、倒闭,以规避风险;另一种是受危机影响,在竞争对手少、国家政策扶持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开始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增加了很多投资项目。但由于部分企业盲目跟风,没有做好必要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导致企业巨额投资的报酬率低,投资没有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解决中小企业投资难的措施

首先,中小企业应谨慎选择投资策略,注重对内投资。针对经济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稳定、恢复、增加出口以及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来应对,并在2010年初提出企业转型、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因此,中小企业要以有利于产品出口、适应扩大“内需”为主;面对市场需要,企业要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一方面加强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以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另一方面加强项目投资的评估和总结工作,以努力提高投资收益;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并进行适度的整合,把没有效率和竞争力的一些业务甩掉,保住并完善核心的经营业务,即把原来的四面出击变成集中优势兵力应对,以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中小企业要从选择投资机会、进行应用性研究、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与决策、投资的执行等方面出发,制定相应的规范并在投资过程中严格加以执行。要建立投资计划的编制、审批、财务分析制度,规范投资程序,总结项目投资成功经验,实行投资监理,以增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同时,要做到对投资项目各个阶段都心中有数,注意每个项目进度的跟进,及时进行适度调整,使投资的设计阶段到实施阶段都保持严谨的状态。

三、中小企业其他重要财务管理问题

针对当前严峻局面,中小企业应全面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提高化解危机的能力,增强发展实力,除了融资和投资,还要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现代企业的基础是两权分离。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民营性质,因此典型的管理模式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如企业所有者集权化、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经营者缺少经营决策权,导致对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认识及运用不足、管理观念落后等。这些因素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变这一不利现状,中小企业就需摒弃家族式的管理,提高管理层整体素质,充分挖掘财务人力资源,积极吸纳和引进优秀人才。并且可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机构,尽量使决策客观、科学、可行,努力减少失误,不断提高效率水平。

(二)成本费用控制问题。中小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上处于事后核算阶段,定额标准、信息反馈等制度不健全,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差。经济危机的蔓延、市场需求的萎缩,导致企业销售金额下降,企业成本费用出现刚性支出。同时,企业在收入、费用分配方面不注重利润积累,结果造成未分配利润等自有资金缺乏,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严格控制企业成本,是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中小企业应树立节约意识,结合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特点,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找出本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掌握可控的成本,分析各成本构成要素,确定成本费用可压缩空间,进行科学预算,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成本控制指标。为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可对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各自成本费用管理的责任,使成本费用控制落到实处。

(三)现金管理。我国中小企业在日常考核中,关注更多的是利润而非现金流。大多数中小企业疏于对现金流的管理,对现金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却忽视了资金的使用成本,造成资金闲置、利用率低的结果;有些企业资金使用没有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存货,导致企业缺少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并陷入财务困境。

为应对经济危机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充足的现金流是必备的。中小企业应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现金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现金预算项目并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使现金控制在既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的范围内。另外,企业要特别加强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的日常管理,全方位了解客户还债能力和信用能力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账政策,加速资金回笼,努力减少呆账及坏账。

(四)财务风险防范。面对此次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原因是企业不能未雨绸缪,没有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及财务预警机制;在进行决策时没有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导致资本结构失衡,经营风险高;不能充分地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不能找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来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不能将风险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

在目前形势下,中小企业应该比平常更加重视财务风险的预测和分析。一要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态度、坚持审慎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对风险的评估与应对要更加充分全面,不可心存侥幸;二要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以求及时发现危机信号,完善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以求保障企业生存。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应正确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从危机中看到潜藏的机遇。企业应充分利用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和资源,拓展融资渠道,规范投资决策,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同时,企业要加强财务核算、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终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斌.试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

第8篇

一、护士长危机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1.危机管理理论。危机管理就是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总结危机发生、发展规律,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应对措施。危机管理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决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首先被应用于外交和国际政治领域[1]。由于国际经济的发展,危机管理理论被引入企业管理,目前国内外医院危机管理研究逐渐起步。

2.护士长危机管理的职能

2.1危机防备能力。护士长首先应增强危机意识,做好充分准备,防患于未然。提高危机意识不仅反映了业务素质,也是策略化处理护理危机的保障,只有高度重视护理危机,才能具有前瞻性眼光。

2.2危机识别能力。护士长不仅要提高对护理危机征兆的敏感性,洞悉危机发生的潜在因素,针对各种“危机源”制订有效的改进方案和应对策略,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危机的动态变化,客观预测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将危机导致的危害降至最低。

2.3危机处理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关键,认清危机本质,快速做出最高效的策略化处理措施,寻找并控制危机发生的根源,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设法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

2.4危机恢复能力。危机恢复是危机管理的最后环节,护士长要调查分析危机事件的原因,找出应对时存在的问题,利用学习机会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从而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护士长要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也要注意稳定临床护士的情绪,这对保证科室人力资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医院是高风险、多风险单位,医院的服务对象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社会关系复杂,医疗服务的结果牵涉到每一位患者或家属的切身利益,医院危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医院危机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医院危机管理中的医疗危机管理是医院危机管理的重点。医疗危机主要是指因为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等因素引起的危机,因此医疗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医疗纠纷防范管理。

二、外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医疗体制因素。医疗纠纷的核心是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够深入、不够彻底。医疗法制还有待完善,尤其在一些非治疗行为引起的医患纠纷的处理中,由于尚无法律条款可以依据,常有一些不协调、不规范的情况发生[2]。

2.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医疗机构有关科室、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人员工作不耐心细致,都会使患者产生怨气;医疗、护理服务措施未落实到位,甚至延误抢救治疗等[3],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3.医护人员的技术与服务。调查显示,外科医疗纠纷因手术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占37.5%,存在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前对疾病诊断、医疗风险等都缺少应有的预见性评估;术中操作不规范;术后观察不仔细,后遗症发现不及时等方面的原因[4]。

4.医护人员的沟通水平。医护人员缺乏沟通的技巧与水平,不能领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不能正确、有效地向患者表达医疗活动的必要性、意义及预后转归,没有及时向患者或家属通报病情[5],造成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活动的不理解,甚至是怀疑,以至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5.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医疗规范、操作常规,造成不良后果,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此外,医护人员或医务管理人员对待医疗纠纷缺乏法律意识,在出现医疗纠纷后不能积极面对、及时有效处理[6]。对病历档案管理不规范,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由医疗机构保管病历档案,承担举证责任。

三、护士长危机管理在外科医疗纠纷防范实践中的应用

1.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增强团队危机意识。成立科室护理危机管理小组,建立护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危机管理计划系统;根据外科工作特点拟订危机事件处理程序与应对计划,建立危机管理预案。每月召开科室安全会议一次,进行危机管理教育、培训,增强团队危机意识。护士长作为临床一线管理者,处于各种人际交往的中心位置,而临床护士往往是危机的预警员,尤其是外科护士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作用,故建立护理信息收集系统在危机预防控制别重要。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护理人员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专科技术能力,严密观察手术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落实各项健康教育,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精湛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手段,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2.加强沟通,及时有效处理危机。护士长作为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头人,应敦促加强医护之间、医患之间及医护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使信息畅通,彼此了解信任,相互合作,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避免一些危机的产生。同时要与其他部门做好沟通,如:后勤保障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等,一旦危机发生,要及时正确的处理,尽可能短时间内化解,确保急救供应及时及上级部门的协调救援,把危机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危机影响面降到最低。

3.反思危机,完善管理。危机发生后,护士长要组织全科人员讨论,必要时还要请护理部及相关科室一起,回放危机发生、发展、处理的全过程,让人人思考讨论此次危机有无预警信号,处理是否得当,有无失误之处,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我院外科将“危机管理”引入医疗纠纷的防范中,通过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增强团队危机意识,加强医患、医护、护护沟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专科技术能力,在医疗纠纷的防范中取得了较好成效,2010年至2014年科室共发生医疗纠纷5起,其中上报院部2起,主要原因是手术后并发症,分别为手术后吻合口瘘、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最后通过危机预防控制和加强沟通及时有效处理危机,5位患者顺利出院,未给医院带来威胁和损失。

第9篇

论文摘要: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是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如何维持正常的教学管理,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也成为目前高等院校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本文从高校组织所应担负的责任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面对危机事件应采取何种对策。

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初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领域。西方危机管理学研究学者以罗森塔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特点

1、突发性

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但其量变的过程又不被人们所重视,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这片净土中,与社会相对隔绝,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所以一旦危机事件出现会扰乱高校的秩序,超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高校正常的运行机制造成冲击。

2、不确定性

危机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从其发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造成的影响,还是从其波及的范围、今后发展的方向都体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规律可循,给制定应对危机的对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破坏性

所有的危机事件必须会造成损失,只是程度不同,范围不同,影响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有形损失,如人员伤亡、校舍损坏和无形损失,如形象受损,学校声誉下降。

4、紧迫性

危机事件一旦爆发就呈扩散趋势,反应越慢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领导者要争分夺秒,快速正确地作出决策,阻止或延缓危机的连锁反应。

二、高校危机管理中学校组织的责任

1、保持校园稳定,快速恢复正常的责任

在危机事件得到基本遏制的情况下,学校的主要责任是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教学工作是有秩序的预先安排的工作,由于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破,教学工作出现偏差,需要借由学校的力量进行调整,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将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学校有责任对出现偏差的教学工作进行纠正。由于危机事件的出现,教师和学生会出现恐慌心理,学校有责任对其进行安抚,使其消除紧张心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危机蔓延的责任

应急措施又叫非常规措施,是指不能按照现行的行政组织体制和程序及形式指令,需要提前对要发生的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平时学校内没有建立危机管理小组没有有效的决策和控制能力,而且缺少一个应急措施下达和执行的渠道和制定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应答计划,当危机事件发生后,临时组成的危机管么应急措施有可能落空,仅仅依靠常规措施是无法控制危机的发生和蔓延的。学校作为学生权益的保护者,有责任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迅速做出正确决策,控制危机的蔓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值。

3、提高危机意识,普及安全文化的责任

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潜在危机,如用电设备、交通等日常设施对教师和学生的安全的威胁,但只有在危机事件爆发后,师生们才意识到危机就在身边。学校组织危机意识的薄弱表现体现在对潜在危机的忽视,对预防工作的过分自信,未建立制度化的危机管理体系等。教师和学生的危机意识淡薄会给危机预防工作带来难度,即使学校组织会对危机预防准备充分,但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期程度。所以需要学校组织利用多媒体、文字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以大学生对危机的主观感受为突破口,提高危机预防效果。

三、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危机管理不是危机处理,应先从预防开始,而预警系统是预防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预案的建立与完善无疑是各种危机,包括高校危机在内的所有危机治理首先行动框架和制度保障。高校应聘请校外和校内专家根据本校特点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应急预案,根据这个有特色的预案,各高校成立常设性、垂直型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由于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小组中由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组长,行使指挥职责,由负责宣传、教务、后勤等的副校长组成组员,再在各院系成立分小组,配合领导小组的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志愿者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管理,既可以是学生也可是教师、辅导员,当危机发生时,能够深入到学生和教师中,带领师生应对危机。

高校还应与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相协调,把高校危机管理纳入政府危机管理的范畴,使危机处理主体多样化,使高校与政府、媒体、所在社区形成联动机制,走“校园——社区——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子,把高校应对危机所需的资金作为特殊项目纳入政府应灾专项基金中,鼓励高校依靠校内外联动力量共同应对危机。

2、提高危机防范意识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应对危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日常的训练和演习作为准备,当危机发生后学生和教师会因为危机发生的突然性而感到恐慌,不利于解除危机。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模拟训练;对各院系、各部门的领导进行集中培训,讲解危机发生后作为领导者应采取的措施和发挥的职能;将危机意识培养列入教学计划中,对学生进行危机知识训练,把危机事件案例作为教材引发学生讨论当危机来临时如何自救及帮助他人;发放校园应急手册,使学生了解发生危机后所应做的步骤使危机管理常规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确立的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要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面对危机意识的防范正是“学会生存”的一个方面。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提出大学生安全教育要“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应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

3、建立科学有效的扁平型信息传递系统

危机爆发时,最需要的是真实可靠的信息,流言会使人们产生恐慌,信息不对称甚至会导致危机升级,使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危机上升为人为因素危机。因此,为了使信息传递既快速又准确,高校信息传递系统应仿照扁平组织,压缩层级,减少层次,使信息准确传达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可采取国外“紧急联络树”的形式,建立一条只有危机信息才可以使用的线路,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信息传递出去,为决策提供最新信息。

采取多种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对外建立高校发言人制度,将最新的情况传达给外界,使相关部门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对内组织辅导员、党员、班干部安抚学生,利用校内网、BBS、QQ群等网络渠道收集和信息,发挥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功能。

4、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

所谓心理干预,就是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技巧,对人的心理活动方向、性质、强度和表现形式进行控制和调整,使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归于正常。每一次危机发生后,人们都会受到影响,高校危机也不例外,而危机事件对全校师生的心理冲击有时是难以估计的,这就需要学校组织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恐慌状态。但是心理干预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会影响学生和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且每个人的程度各不相同,所需时间也不一样,所以相较于事后干预不如将心理辅导常规化,将危机心理干预纳入到常规心理知识教育中。聘请获得心理咨询证书的咨询师担当专职心理教师,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各班级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大学生有心理调节意识。高校每年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建立档案,密切关注全校师生的心理变化,可开设一条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随时随地的提供解惑答疑服务。

参考文献

[1]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陶应勇.论高校公共安全建设中的危机管理[J].江苏高教,2007,(5).

[3]朱晓斌.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4]向良云.高校校园危机治理: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课题[J].科技信息,2008,(3).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第10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Abstract: at pres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overall quality necessary measures and means. Among them,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o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o be effective guarantee,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construction time, technology will play a role, so as to ensur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ill be able to carry out the standardization, reasonable way dow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work experience, as well as to the relevant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experience to carry on the summary,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o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so as to the futur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an be reference.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作为我国重点工程之一,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所以,在对土木工程展开施工建设时,有效地提高其项目质量管理措施便成为当前施工人员不得不去给予严格关注的话题。而其中,如何有效地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措施,如何保证项目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服务于土木工程,如何确保土木工程在该措施的管理下达到最有程度,这将成为当前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重点分析的问题。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有两点,分别是场地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其中,第一点场地安全管理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施工场地的施工人员是否做好安全措施,是否配戴安全吊索与安全帽,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是否是安全规章流程进行的,其设备仪器的应用是否按照操作制度来进行,高空施工的安全装置的应用是否规范合理等;第二点技术管理所针对的问题主要是工程施工的环节是否具备风险性,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是否根据工程的特点而分门别类地拟定相关安全技术方案。

2施工质量低

众所周知,施工质量的好坏是一项施工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也是一项工程的命脉所在,而这一点对于土木工程而言亦是如此。其中,土木工程施工完毕后的使用性能,以及其质量好坏会关乎着其建筑的后期各方性能,同时也会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土木工程中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施工人员的重点关注。而其中,在对土木工程进行现场施工时,其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点:钢筋的绑扎不合理、钢筋长度不符合标准等。

3合同管理不规范

目前,虽然我国早已对建筑市场的体制进行了合理化与规范化的完善,但是总的来说,就起合同制定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小的条款漏洞。其中,一些企业领导为了盈利,其不得不勉强接受一些合同上面的漏洞,而这便间接造成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当前,合同违约问题一直未得到合理化的校正,特别是一些工程施工中,其负责人为了方便工程的进行,或者临时需要,进而对其合同肆意修改,这便直接造成了工程市场的混乱;有些土木工程在建设之际,由于其负责人的合同管理的意识淡薄,从而使得该项工程的法律风险增大。

4监理机制不健全,监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不高

①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由于施工企业中的监理工作者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使得其业务素质低下,并且其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律合同意识都不高,再加上一些工程领导往往把监理工作当成质检员,不去给予重视,这便间接限制了监理工作的功能,进而使其无法在质量控制环节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②总的说来,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不能离开监理工作的协同,然而在现实中,监理工作在土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范围却无比的狭小,这便造成了监理工作无法及时且全面地在整个工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建筑市场的健全性不到位,一些施工单位常常任意将监理的价格压低,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监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从而使得监理市场出现混乱,无法发挥其固有的作用,进而对监理事业,以及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1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规范制度

众所周知,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规范制度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等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工程合理化展开并进行的政策依据。所以,在对制度进行建立与实施时,不仅需要工程负责人对制度的拟定工作给予严格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施工人员积极配合,进而保证管理规范制度的全面落实,从而提高项目质量的管理力度。

2建立并贯彻安全责任制度

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进行建设施工时,其所有施工环节都必须以安全责任制度为施工参照。而其中,当施工人员在对项目展开危机防范时,其不仅需要施工团队的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工作,一丝不苟办事,同时还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施工环节危机中的的薄弱部分给予严格的预防控制。而总的来说,不论施工人员是直接参与防范工作,还是其展开本职工作,其工作的依据都要严格参照与相关的规章制度与设计规范。其中,当工程负责人对安全责任制度进行全面性落实时,不仅需要负责人结合工程实际,同时也要考虑到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规范。

3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众所周知,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合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需要,这对一项工程而言有着直观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评价该项工程在施工前期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所以,在设计人员进行土木工程方案设计的初期阶段时,其质量管理的主要负责方向是监督其设计人员是否严格按照相关的土木工程施工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对其设计完成的方案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估时,更要严格检测该项方案的实用性是否达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措施对土木工程而言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土木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受到其项目质量管理措施的制约,所以,施工人员在展开工程施工时,必须对其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措施给予重点分析,同时这也是提高我国施工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凌飞,庄家.浅谈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资讯,2010(08).

[2] 肇启君.浅议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J].时代教育学刊,2010(05).

[3] 张新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08).

第11篇

2009年的公共卫生领域中,最受公众关注的无疑是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防治及疫苗接种。接种疫苗作为预防甲流的手段之一,更是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自2009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疫苗产品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9月21日,北京率先开始进行甲流疫苗接种,至2010年1月7日24时,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完成接种5351万人。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共卫生部门对疫苗安全性的信息披露、负面舆论管理和引导网络舆论上都值得称道,但作为官方机构的公关传播,仍道长且阻。

解开甲流疫苗安全“疑云”

2009年8月12日,卫生部部长陈竺挽起袖子接种甲流疫苗的照片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事实上,这已经是他受试的第二针疫苗。7月22日,甲流疫苗第一针接种开始时,陈竺就在此前报名参加受试。陈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7月21日要出差,他与生产疫苗的企业和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联系后,提前进行接种,成为甲流疫苗的第一个受试者。

陈竺于7月21日中午接种了第一针用于临床研究的试验疫苗后,北京、江苏的4000多名志愿者在7月22日开始大规模接种。甲流疫苗在7月份开始临床试验,受试者达到13,300多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强调,疫苗研发遵守的一个首要原则就是“安全”。不仅临床试验中遵循,临床试验结束后,卫生、药监等有关部门也将持续关注疫苗的生产和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从传播效果来看,卫生部部长陈竺作为甲流疫苗第一个受试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实际上从侧面向公众传达着甲流疫苗安全性的信息,随后的13,300多人受试,可称为群体受试,与特殊个体受试相比,群体受试更能增加公众的信任感。然而在群体受试后,卫生部并未高调受试安全性报告,对公众来说,确认甲流疫苗的安全性,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在甲流疫苗接种初期,公众对接种普遍存有疑惑,是因为对疫苗的不甚了解。11月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组织媒体记者进入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甲流疫苗生产车间,揭秘疫苗的详细生产流程,并请生产方对其安全性进行释疑。

在罗德公关副总裁刘埕看来,公众对疫苗的担忧其实由来已久,他们之所以能主动接种常见疫苗,是因为那些疫苗已经过数代人的“人体试验”,不再存在安全性的疑惑。和普通流感疫苗相比,甲流疫苗从研制到推出的时间较短,也没有批量化推向市场,因而公众出现担忧实属正常。

刘埕认为,在甲流疫苗安全性信息披露上,卫生部门对公众的质疑采取了倾听的态度和平稳的沟通方式,以事实说话,较为清晰地传达了核心信息,本着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向公众披露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服务等信息,而不是过分强调接种甲流疫苗的必要性。

此外,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心并不仅仅局限于公众层面,媒体也充分报道了专家提出的质疑,刘埕认为,这对于制衡信息的单向传播是非常有利的。

管控和引导网络舆论

2009年6月23日,一个名为“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的博客出现在新浪博客上。

从博客的注册时间和博客内容来看,疾控中心开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进行甲流相关信息的披露。到目前为止,博客的点击量已达到65万多次。博主名称虽为“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但疾控中心强调,博客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要把博客打造成一个品牌,代表政府疾控部门发出的声音,该博客的运行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首先由办公室人员根据搜集的网络舆情提出“选题”,然后由疾控中心主任邓瑛“拍板”进行写作、提炼,最后“签发”到博客上。

帕格索斯高级顾问宋宁认为,此次疾控中心通过博客的形式,开创了政府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引导网络舆论的先河,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宋宁告诉记者,从整体来看,此次相关卫生部门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信息披露,可以用“到位”来概括,从新闻、专题节目到深度访谈;从电视、广播、报纸到网络传播;从居民小区信息栏到各大公共场所的海报板,传播的覆盖性值得称道。然而,在甲流疫苗的接种过程中,出现了对疫苗安全性的广泛质疑,甚至有相当范围的拒种现象出现,这说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在涉及重大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上,政府做好信息披露是必要的,但只做好信息披露并不够,还要做好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管控。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次甲流爆发、防治和疫苗接种过程中,很多人是通过网络求问、网友交流的形式,来了解甲流的危害性和疫接种苗的安全性。

宋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借鉴商业企业在危机防范和管理上所采用的方法和机制,另一方面更要深入研究网络新媒体的特性,熟悉网络舆论导向的模式,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在两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机制,包括信息的披露、引导和管控,通过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互动,牢牢掌握信息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网上、网下赢得公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加强前瞻性议题管理

在甲流疫苗安全性传播逐步推进的过程中,4例接种甲流疫苗后的死亡案例突然进入公众视野,相关卫生部门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负面舆论管理,信息准确,防止谣言蔓延,使得公众中的恐慌情绪得以平息。

2009年12月1日,甲型H1N1流感防控疫苗接种及医疗救治工作媒体通气会上,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梁万年表示,目前全国共报告4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的死亡病例。经过调查和尸检,3例已证实与疫苗接种无关,为偶合死亡,另外1例的死因尚未有最终调查结果。

此后,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就甲流疫苗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对媒体表示,从疫苗审批到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国家药监局都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派驻了驻厂监督员。目前从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来看,都是可靠的。

相关数据也被摆到台前:截至2009年11月29日,全国累计完成疫苗接种2625万人。而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867个病例中,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约为1.31/10万,未超过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结果,从数据上亦证明了甲流疫苗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有关“偶合症”的科学解释,专家解析甲流疫苗的原理和生产过程等信息连篇累牍地见诸报端和网络,以科学、权威的解释消除公众对甲流疫苗的不信任感。

第12篇

研究综述

公共危机是一个或连续多个突发性的、紧急性的、对社会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害的灾难性事件,具有物质破坏力大、心理冲击性强、影响和波及范围广、重复或反复发作可能性大等特点。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在科学的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通过预防、预警、评估等环节防止和减少危机造成损害的过程。我国对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研究起步于余廉(1999)建立的企业预警管理理论体系。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相关研究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开始逐步走向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视和进展。计雷等(2006)从系统性建设方面为我国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小平(2008)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与发展》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体系模式和管理特点。陈安(2008),孙蕾(2008)则从脆弱性角度对公共安全的衡量与应对进行了研究。左学金,晋胜国(2009)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式,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方面提出了很好的理论见解和实践总结。钱进,王友春(2010)主要从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体系、公共安全危机应急处置、公共安全危机恢复重建与治理评估、公共安全危机治理的舆论应对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步发现公共危机事件之所以扩散为公共危机还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有组织缺陷、协调障碍、资源调配不足、舆论信息处理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唐晓东、王林(2005)就如何构建组织机构之间、组织机构内部的流程等进行了探讨。部分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对构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出具体设想,薛澜等(2003)认为,我国可确立一种纵向与横向机构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在统一的应急管理体系下,对分散的部门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把体制建设与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公私合作机制以及观念更新相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政情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池洪(2009)提出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应积极牵头,引导“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型应急反应机制的形成。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如公共卫生、洪水、地震、山体滑坡、有毒气体泄漏、等的应急处理和灾后救援体制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国外学者有关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也可分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应用研究两大类。理论研究方面:RobertHeath(2003)构筑了危机管理的4R模型:减少、预备、反应、恢复。W.TimothyCoombs(2004)指出危机管理涉及的四个基本因素为:预防、准备、绩效、学习。这些危机管理阶段界定的实质是把危机管理行为渗透到危机生命周期中,渗透到一个组织的日常运作中。从危机的生命周期来看,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政府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由此构成一个全面的政府应急管理运作流程。从政府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来看,它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组织、民众以及国际资源,不同的参与主体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构成政府应急管理的网络平台。应用研究方面:Drabek(1999)认为应急管理能力体现在预警、撤退、公共安全和保护等方面。Jaques(2007)则提出了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4个阶段(缓解、准备、响应、恢复)中的功能竞争与行为刺激方面的具体要求及其对效率的影响。部分国家在较早的时候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如英国的民防法案(1948年);日本的灾难应对措施基本法(1961年),美国的Stafford法案(1988年)、灾难减缓法案(2000年);新西兰的民防应急管理法(2002年)等。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方面都非常注重其应用性,并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取得了较多基础性成果。

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一)行政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一般而言,危机管理常处于内在的、集权性的管理背景。在权力集中度较高的政治体制下,决策者利用“集权化”的危机管理体制,通过行政命令等形式,可迅速的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应对危机,产生很强的社会感召力和社会动员力。在集权式行政管理体制下,各级管理机构层层分设,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交由上级行政部门做出决策,再由上而下的进行行政命令的下达。“集权”保证了决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而统一调配的方式有助于资源的有序分配和安排,从而将有效降低协调成本和减少协调时间。在实践当中,集权化的确凸现出应对突发、重大应急事件的优势。然而,与“集权化”相对的是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分权化”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化的力量打造“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这种权力的分散或下放,往往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降低向上逐级请示传递的过多中间环节,从而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提升了地方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从组织构建来看,是将纵深方向的危机管理组织构架向扁平化方向拓展。现代的公共危机具有较高的关联性,波及的地域范围更广、涉及的职能部门更多,因而危机管理中需要危机管理组织横向和纵向间的紧密合作和互动。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为“集权化”的危机管理体制和决策中心提供了组织保障。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通过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的权责,也为提高地方政府防控危机的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地方政府危机处置能力的提高,责任的明晰,未来的地方政府应更加关注地区间与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提高横向联合处理危机的能力。

(二)主体构成的单一与多元化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危机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决定了政府部门在危机管理中的核心枢纽地位,以及其不可替代的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的职能。然而,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现代的公共危机管理已逐渐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单一政府主导模式。伴随着政府职能由“管制”向“服务”的转变,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危机管理意识的提高,危机管理模式正逐步向多主体模式转化,这些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澳大利亚的自愿服务澳大利亚组织(VolunteeringAustralia),美国的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NVOAD)都曾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民间组织和其他公众力量一直活跃在我们国家所经历的每次重大灾害的处置、救援甚至重建过程中,但历史传统、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较少(规模较大的组织有红十字协会和中华慈善总工会),职能作用也比较有限,主要集中于募捐资金和分发救灾物资上。非政府组织一般具有志愿性及民间性,因此往往可以弥补政府的“官方疏漏”,其灵活性和低成本也是政府无法比拟的。同时,非政府组织还可以监督行政部门处理危机的过程,充当政府与公众信息交流的平台,消除公众缺乏信息的恐慌心理以及可能的对立情绪。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首先,培育社会组织,鼓励松散的公众力量结成有一定组织和制度规范的民间团体。在这一点上,可以积极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日本于1999年成立了第一家危机管理的正式民间机构,“危机管理对策机构”作为特定非盈利机构得到了内阁府的认可。该机构在普及危机管理知识、人才培训、及时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需明确除政府外的团体、社区等其他公共社会组织及公民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再次,疏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和协调渠道,实现在危机处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美国的民间社区灾难联防体系曾在9.11等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度各种民间专业人士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动员包括宗教团体在内的各种力量,结成救灾联盟,募捐和发放救灾物资。美国的社区灾难联防体系与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做法也值得效仿。

(三)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应对公共危机的正式制度保证,也是危机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公共危机的连续性和反复性,危机管理体现为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即“经验法”之说;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使得过往经验的借鉴意义不大,因而危机管理应体现为做出前瞻性的制度安排,以预警、评估可能的损失并安排相关的对策,即“演绎法”之说。笔者认为无论是上述哪种观点,其实都在支持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在危机管理的基础性地位。仍以日本为例,其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大致分为:灾害对策法律、有关健康危机管理的法律和应对武力攻击的法律三类,其中每一类又包括数部法律法规,如《关于地震保险的法律》、《关于防止滑坡灾害的法律》、《食物中毒危机管理指南》、《医药品等危机管理实施要领》、《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等等。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些关于公共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包括《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然而,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体系内容相对庞大,包括有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管理、事故灾害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突发社会事件危机管理、政治危机管理、经济危机管理等多重职能,每一项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危机管理制度安排,相比之下,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远远不足以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另外,公共危机管理已从过去被动、回应性的管理转向灾害救助与预防等应急对策的整合,因而相关法规应包括预防计划的制定,应急手段、重建等实施标准,确保危机管理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和高效。2006年初颁布的《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作为第一部全国应急预案的总纲,为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奠定了基石。在《应急预案》的总纲领下,还需进一步强化各法规中涉及有关各部门间,或政府和社会民间力量之间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逐步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另外,经过多年的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也已日趋完善,但无论是对预案的执行抑或是对法律法规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障碍,建设固然重要,实施和执行更待加强。

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

(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公共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和危机管理中心的设立,以及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置流程。在我国的《应急预案》中,规定国务院是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下设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是中枢办事机构,国务院各部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而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内的公共危机管理,另有专家组协助提供决策建议。该预案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决策安排,力求改变过去应对突发事件时权责不清、缺乏充分沟通和协调的局面,为实现“协调有序、运转高速”的应急联动体系提供了组织程序上的保证。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以过去所发生的部分公共危机事件为证,当前的运行模式还存在一些运行不畅的先天不足。例如,《应急预案》对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规定尚有一些不明晰之处。应急管理办公室难以配备针对不同性质公共危机事件的专门人员。这些专门人员的职责不同于专家组成员,他们将会具体负责部分公共危机管理事务。如日本的危机管理中枢机构内阁官房就有数名分管情报、安全保障、事态对应、自然灾害以及危机管理中心运行等事项的事务官。再如,虽然各省直辖市都已经设立了当地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也具有统一指挥与协调的功能,然而地区间合作机制仍未有效建成,2008年南方大面积雪灾就曾突出地暴露了该问题。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程序主要分为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四个环节。但对每个环节中的具体流程,如信息报告中的专门接收、确认主体,应急响应中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都未作规定。因而目前的应急处理流程尚待进一步细化,方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做出有效的决策。

(二)信息搜集和披露

公共危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心理冲击力,而危机事件的爆发又具有偶然性,信息的极度缺乏在危机管理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而及时获得和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纾缓危机、平复公众的恐慌心理以降低危害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借助各种高新技术手段、重新整合信息资源,改进低效的信息收集和传输机制。目前我国还尚未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设立专门的信息情报搜集中心,上级政府仍然依赖下级部门的报告(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报告不得迟于4个小时),这对提高信息搜集效率极为不利。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应考虑将最先进的联网式多功能通讯系统运用到危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接收现场的第一手影音资料的相关通讯设备、专用的通讯网络和支持系统,以及多功能通讯卫星的运用。信息披露是确保公众知情权,稳定公众心理,保证危机管理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目前行政信息集中垄断、大部分信息公开度、透明度不高的背景下,首先要强调披露。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公共事件的信息应通过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新闻会等形式,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向社会危机状况简要信息,以及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后续信息。事实上,在加大对事故各级责任人查处力度时,也会导致下级瞒报、少报信息以逃避责任的负面后果。另外,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将会对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披露起到积极作用。

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公共危机事件的复杂和多变性,使得单一机制或模式都难以解决危机管理中的全部问题,因而有必要整合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领导者的直接领导下,改进政府危机管理理念,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管理系统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贯穿全程系统的危机管理,以有效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现阶段,各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无一不显现出整合性危机管理的特征,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主体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法律法规体系、决策机制、执行机构的相互联动,预警、应急处置、善后和恢复各环节的融汇贯穿等等。

(一)全面树立整合性危机管理理念在公共危机管理主体中广泛建立明确的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共识,即相应的风险文化,为了沟通的顺畅以及有效的执行,还需建立共同的公共危机或者公共危机源的一致性看法,使得管理系统内每个人都能使用相同的风险语言来表达,从而保证相关行动的贯彻实施。整合性危机管理理念既包括横向纵向危机要素的整合,还包括危机处理资源、处理手段的整合等等。

(二)建立全方位的联动反应机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危机信息沟通平台与机制的建设,构建公共危机管理联动机制是提高公共危机防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公共危机管理反应联动机制是一种对区域内各种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的高度集成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是促进危机管理各部门、各方面人员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发挥出整体的最大优势的有效手段。构建公共危机管理联动机制应从加强政府各部门危机管理主体之间的联动、政府与市民及民间组织之间的联动、政府与媒体以及与危机管理研究机构的联动等多个方面入手,达到协调一致、动态管理、化危为机的目的。

(三)构建多层次的资源保障体系物质和财政资源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政府要加大直接服务于公众的基础设施投入,要把公共危机管理的预算纳入政府的预算体系之中;设立必要的专项基金,用于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并且建立监督的制度和程序以保证基金的合法、合理以及有效的使用;建立完善各种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制度;建立资源信息库,以便在关键时期快速有效调动资源,同时还应就危机状态下资源征用问题加以立法。同时,要引入巨灾保险,我国目前重大灾难损失的保险赔付约占3%,不能使受损者及时获得较充分的经济补偿,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因此,建立以国家财政为后盾,巨灾保险补偿为基础,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第13篇

1.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升全体市民的心智发展水平,把塑造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基础性工程,培育出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为*长远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坚持软硬结合。在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基础上,不断凸显城市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促进经济硬实力的提高,努力形成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发展并适度超前的格局。

——坚持循序渐进。提升城市软实力既是一项事关大局的长久之计,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规律,逐步推进。

——坚持合力推进。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按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的要求,统筹安排,合力建设,共同促进。

2.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业*、生态*、效率*、诚信*、平安*、文化*”为目标,大力弘扬“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精神,努力塑造“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市民心理,着力构建以“城市集聚力、全民创造力、生态吸引力、文明影响力、政府服务力、人才支撑力、文化感召力、形象传播力”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软实力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主要任务

3.加快城市内涵建设,提升城市集聚力。城市软实力以硬实力为基础,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前提,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软实力提供坚实支撑。

营造发展氛围。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不断激发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意识和潜能,使广大市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全市上下谋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同时,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和质量。

加速资源集聚。进一步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把握*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实施东向战略。坚持不懈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突破,加速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规模化和集群式发展,努力把*建成工业发达、流通活跃、增长强劲的现代工业生产基地和商品交易中心。

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广告、设计等生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保等公益业,积极发展餐饮、休闲、娱乐、保健、旅游等生活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培育开放包容心态,吸引更多的人口来*定居生活、就业创业。

4.加快创业文化建设,提升全民创造力。把创业文化作为*的主流文化、品牌文化,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普及创业技能、推动创业实践,努力形成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使之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鲜明特质。

培育创业理念。深入推进创业文化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开展创业文化节、创业培训月、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把创业文化课程纳入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必修科目,努力使创业文化“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促进创业文化在全市城乡生根开花,并融入新一代*人的生命基因。

普及创业知识。大力开展全民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中小企业主、技术人员、城乡居民和务工人员分别组织“升级培训”、“综合开发”和“基础惠民”计划,提高创业者的技能和水平。加强市、县(区)公共实训基地、创业服务指导中心、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类载体建设,不断提高创业培训水平。

推动创业实践。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以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催生创业主体,壮大创业群体。完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个人诚信等级评定和金融贷款授信等制度,大力发展和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和服务组织。

5.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生态吸引力。生态是*的第一资源,也是*的最亮名片。要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保护水平,努力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强化生态意识。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大力倡导生态理念和环保行为,在全社会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个人、家庭和企业创建活动,实施能效标识、环境标识和政府绿色采购等环保制度,尽快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加强生态建设。构建“林网化+水网化”的城市生态模式,加快实施“一湖四河”水系沟通,实现湖水进城、水质提升,打造水清、河洁、景美的生态河湖,建设最宜人居的城市环境。制定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规划,发展立体绿化,确保到2012年,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43%和39%,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以上。

严格生态保护。引导社会资源向生态建设领域集中,建立废物资源化、生态产业链接、环境工程等“绿色技术”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重点污染源治理,把限期治理计划列入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坚决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凡是有严重污染的项目一律不得办理落户手续。“十一五”期间,全市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削减2.8%和8.3%;到2012年,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控制在5.0千克/万元以下,COD排放强度控制在5.5千克/万元以下。

6.加快市民素质建设,提升文明影响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培育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新型市民,构筑城市软实力的人文支撑。

深化道德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从细节文明和人的基本习惯抓起,培养公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城市规范的意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到2014年,建成省级文明城市。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促进*义工行动,带动全社会开展志愿者行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和社区服务组织,以群体道德的实践推动全民道德行为的养成。

强化诚信建设。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播发诚信公益广告,开展“诚信新农户”和“诚信单位”评选活动,组织诚信礼仪宣讲,形成讲诚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建立健全公民和企业诚信档案,并真正发挥好诚信档案在求职、信贷、信用消费、商务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击逃废债务等失信违法行为,曝光不诚信的人和事,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重合同、守信用”,把*建设成为“诚信之市”。

加强智育体育。强化教育内涵建设,提高国民教育质量,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扩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规模,加快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阅览室建设,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标准农家书屋,每个社区建有1个便民图书阅览室,健全学习型社会体系。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努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将城乡居民医保卡结余资金用于体育锻炼。通过不断承办国家和省级体育赛事,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各类运动比赛,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强健市民体魄。到2010年,各县(区)完成新“四个一”工程建设,城区建成十分钟健身圈。

7.加快行政效能建设,提升政府服务力。把增强政府服务能力作为提高社会满意度的重要途径,着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努力增强政府的行政力和公信力。

加强效能建设。加快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审批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打造“阳光政府”,实现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和网上监察。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减少政府规制范围,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对重点领域、热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监督,努力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强化公共服务。重点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投入,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等保障体系。健全法律援助中心、青年援助中心、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以及防灾救灾中心等援助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扶持。深入开展“千村万户帮扶”、“结对强村”和“牵手致富”工程,增强困难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开创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

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平安*”、“法制*”建设,大力推进全民普法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健全社会预警和公共危机防控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干部纠错问责、善后恢复等应对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8.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支撑力。确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多元化的外引和一体化的内培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能力,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充分发挥人才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支撑作用。

大力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搞好“双百工程”和专业技术人才“135工程”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五支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加快实现教育精明增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12年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市技工学校等职业技校投入,培养高水平的蓝领技术工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尽快把*学院建成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积极鼓励省内外名校、科研院所在宿创办分校、研发机构和人才培训机构等。配优配强各级党校师资队伍,提高市民学校教学质量。

积极使用人才。把企事业单位作为承载和使用人才的主体,鼓励其选聘职业经理人、专业营销、专业技术等高层次人才。通过政策性补贴、扩大科技贷款贴息等,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以及研发中心,吸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端领军人才。加强人才市场及其网络体系建设,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交流会,以人才的有序流动促进人才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

完善激励机制。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重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建立市、县(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自然增长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基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科技创业种子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普及等各类基金总额。

9.加快文化*建设,提升文化感召力。适应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加速发展文化事业,逐步壮大文化产业,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城市软实力提供精神支持。

发展文化事业。加快*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立文化艺术创作基金,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家、名角、名嘴,创作一批体现*特色的名曲、名戏、名作,促进文化产品生产和艺术创造。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保护,建设一批专业博物馆、纪念馆、名人馆,打造东大街、楚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挖掘和提升西楚文化、项羽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酒文化等区域文化,努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做大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放开文化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和项目。组建并支持*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做大做强,打造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培育网络、动漫、博览、演艺等产业项目。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发展各类文化市场,推动烙画、桃雕、草编、花卉等地方传统民间工艺和文化衍生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丰富文化生活。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广泛开展社区、校园、广场、企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完善文化“三送”、“三乐”运行模式,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全市所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大对基层文艺团队的扶持,建设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文化村、文化镇。采用购买、补贴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推动文化向基层延伸。

10.加快现代传媒建设,提升形象传播力。不断提高新闻媒体、人际沟通、宣传公关等各种传播渠道的宣传引导水平,增强*整体形象体系的构造能力,努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塑造城市形象。围绕建设“创业城”和“生态城”的目标,把城市精神和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系统,延伸至城市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努力使创业之城的名声更响、生态之城的影响更广,使*城市对外形象特质更加鲜明。

提高传播水平。充分发挥报纸、杂志、书刊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积极拓展广播、影视、网络等新型传播手段,尽快形成政府、社会相结合,内宣、外宣相配套的形象传播体系和格局。

扩大传播途径。广泛开展节庆传播、旅游传播、文化传播等城市形象宣传活动。提高创业文化节、西楚文化节、骆马湖渔火节、沭阳花木节、泗阳杨树节、泗洪螃蟹节等节庆活动水平,以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节会品牌。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各种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主题论坛、专题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城市形象的传播层次。

三、促进措施

城市软实力建设和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用长远眼光在战略层面上进行系统谋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

11.制订发展规划。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提升城市软实力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评价地方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一同部署实施、一同检查考核。建立*城市软实力综合考评体系,定期评价,以引导城市软实力建设工作。

第14篇

前言

政府的责任就是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确保社会秩序稳定,由此规定政府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政府的职能。所谓提供公共服务,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政府为解决公共性问题而存在,但并非只有政府才可以解决公共性问题,公民、非政府公益组织和企业都可以参与解决公共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公共性问题关系到公民和企业自身的利益,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最好是自己参与,如城市的火灾救援,市民和企业平时就应参加消防演练,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火,火灾发生时首先自己设法逃生等。另一方面,解决重大的公共性问题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因财政资金有限,政府在规划解决此类公共性问题时,必须考虑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来说,私人企业的工作效率要高于政府机构的效率,因此,在解决公共性问题中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私人企业参与,成为当今政府在灾害管控中的重要考量之一。本文基于现代城市灾害管控中的政府行为,探讨政府的相关职能和相应的市场运作机制。

一、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与管控特点

(一)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

灾害可以定义为:引起大规模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或自然事件。建设部在1997年《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中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定为城市的五大类主要灾害,但近十年来中外不断出现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2009年中国乌鲁木齐“7?5”事件,以及至今尚不知其原因的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烈性传染病等,无不在警示我们: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致使灾源也在扩展,尤其是在不断扩张但防护系统脆弱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四类突发公共危机灾难,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除常见的自然灾害外,其余三类都与人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工业技术、流行瘟疫不断导致新型灾害出现。

《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北京市主要的灾害源认定如下:大风及沙尘暴、浓雾、冰雪、暴雨和雷电等城市气象灾害以及地质、地震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信息安全、有限空间及地下营业场所空间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城市路桥事故等主要事故灾难;新发或烈性传染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重大、恐怖袭击等主要潜在致灾因素。

综观各地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可以将城市面临的突发灾难归为以下十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交通事故、环境公害、烈性传染病、工程质量事故、生物化学灾害、恐怖与社会灾害。

(二)城市灾害管控的二元分析

根据城市灾害的类别与发生情况,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快速扩大化的趋势,可以得出城市灾害管控的二元性,即:一方面是城市灾害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抗灾力。从上述城市十大灾害来看,城市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易扩散性、连锁性以及救援的复杂性。抗灾力是指城市抵御现代灾害的能力,表现为一负一正两种属性的平衡:一负是城市的内部属性——脆弱性(Vulnerability),即城市系统因人为、自然灾难干扰易受到危害侵袭导致功能丧失的属性;一正是城市的危机可控性(Manageability),即防灾减灾的抵御能力。

脆弱性指标:一旦灾害发生,即有大量人群暴露在灾害面前;由于城市实行集中供电供气供水,灾害一旦发生马上会覆盖大片区域;由于城市人口集中,会使灾害持久影响;由于城市工业和商业活动集中,容易造成人为事故灾难频繁发生。城市可以据此制定衡量安全脆弱性的指标。

可控性指标:本地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发生频率、人力资源丰富、危机防范和应对机制、市民防灾和救助的知识及演练、防灾减灾的技术创新,等等。城市可以据此制定衡量灾害可控性的指标。

城市管理当局应当根据灾害源的情况和城市市政设施及人力资源来确定本市的脆弱性和可控性指标。灾害源的分析可从灾害的触发者来进行,通常有四类灾害的触发者:自然界作为灾害触发者,如地震、洪水;技术作为灾害的触发者,如化学气体泄漏、工厂爆炸、有毒废物;暴力活动作为灾害触发者,如因引发的暴乱抢劫;因人为活动造成环境退化,如城市某个时段烟雾集中不扩散,造成大量人群不适需到医院就诊。事实上,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工业企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虽然经济开发带来了大量税收和消费人群,但经济开发也伴随着灾害风险增大,从而使城市的脆弱性增强。

二、城市灾害管控的主导者及其公共政策机制

(一)政府须强化城市灾害管控的主体地位

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所谓公共性是指那些消费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存在“搭便车”的可能,私人从个体理性考虑而不愿提供,除非他可以通过交换来弥补因他人“搭便车”带来的损失。于是,公共性问题需要由公共理性来解决,人类的共存正是基于公共理性。公共理性的实质是人们将部分权利让渡,由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性问题,但公共权力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所需资金来源于公民,因而公共财政资金有限。灾害风险是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公共性问题,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因此城市政府在面对其管控灾害的公共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分析。从公共理性的逻辑上说,政府就是城市灾害管控的主体,即有关城市灾害的减灾防灾和应急救援都应由政府负责来应对,但政府在负责灾害管控时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则要考虑成本问题。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兵库行动框架》建议,各国旨在减少灾害风险的战略和行动,必须有各个利益相关方参与,但是必须确保国家对减少灾害风险的所有权和主导权。①即使是政府在灾害管控中采取了市场交易的手段,也并不意味着政府逃避了责任,而是有关利益相关方参与了灾害风险治理,政府仍然是灾害风险管控的主体。

按美国学者萨瓦斯的说法,公共服务中有三个基本参与者:消费者、生产者、安排者。②政府对灾害管控的责任说明,政府基于公共性问题的要求,应当是提供防灾减灾的安排者。在这里有必要区分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和提供者。安排者是最终的责任者,政府应当为城市的灾害防治与救援承担主要责任,但政府采取何种方式、任用谁去做这些工作则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因素。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即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既可以是政府雇员或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公益组织或私人组织。政府可以做出用公共开支来提供某种服务的决定,征收税费、决定服务内容、服务水平、开支水平等,但不意味着必须依靠政府雇员和设施来提供这种服务。这种安排者和提供者的关系,就如同建筑市场中,开发商作为投资者要安排建筑公司来承包建筑工程,同时作为该建筑物的责任方,开发商有权监督建筑公司的工程质量。

政府在安排公共服务时,究竟是由政府的雇员或机构来提供公共服务,还是由其他社会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需要衡量该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如果是在政府内部来安排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为要维持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管理层级系统,必然会产生官僚制成本。如果在政府外部向私人公司招标来提供公共服务,则因为要进行招标和聘用,以及质量监管,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两种成本的比较决定了政府在管控灾害活动中采用市场机制是否值得。

(二)政府灾害管控的公共政策工具

现代政府治理主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进行。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针对特定的公共性问题所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实现此公共政策需要适合的政策工具。政治学将现代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它们各自行动的依据(机制)分别是行政(法律法规与行政干预)、市场(自由、平等的交换)和志愿(自律、公益),这三种机制就构成政府公共政策工具的三种来源。

行政机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制社会的主体按照政府要求的目标来行动,例如,政府可以颁布建筑物抗震强制性标准来约束企业,以确保高质量建筑物减少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禁止某种农药的生产销售,以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场机制是一种竞争性的契约机制,政府在公共性问题的解决中采用市场机制是对市场主体权利的尊重,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志愿机制是社会行动者基于某种信仰,自愿自觉地从事公益活动。

依公共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划分,从政府工作重点、功能目标来确定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可用下表来表示:

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工商企业集中,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而城市主要的灾难源或是影响到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利益,例如暴雨导致工厂停工,或者就是这些社会行动者自身引发的灾难,例如火灾和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灾害源、灾害影响,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适宜的灾害管控政策。例如,在防灾预警阶段,由于灾害尚未发生,政府除了强制性控制企业生产标准等政策之外,还可以采取对污染企业增加足够高的契税,使企业主动减少排污或停止生产。这种税既减少了污染性灾害的风险,又提高了经济福利。在应急处置阶段,由于灾害趋势不明朗,救援迫在眉睫,不容讨价还价,这时如遇救援障碍,只能由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快速控制局面,减灾消灾。同时,要鼓励具有公益精神的志愿者加入救援,听从政府组织的统一调度。在善后重建阶段,由于灾难已经过去,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可采取补贴、免税、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重建。总之,市场的实质在于等价交换,这意味着政府要向企业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

三、城市政府灾害管控的基本职能

市民的终极需要是幸福生活,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城市政府是代表市民利益并为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机构,作为幸福生活的基础,显然,维护公共安全、免于灾害侵扰就成为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这一总的职能要依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和政府的能力来具体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即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这类公共产品由于非排它性而没有私人或私人组织愿意承担。因此,城市政府进行灾害管控的基本职能如下:

(一)制定灾害管控的法规政策

城市灾害管控过程中,政府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实施细则法规、建立跨机构协调机制、制定鼓励市民和私营部门参与灾害治理的激励政策,等等。

(二)编制灾害管控的总体规划

在制定城市突发灾难应急总体预案时,将企业和非政府社会组织纳入到城市灾害防控的总体规划中。如果遇到已经发生的较为重大的灾难时,则要将恢复重建计划纳入到城市长期发展总体规划中,避免浪费。2012年5月发生的香港援建绵阳民族中学被拆事件,就是因为大地震后急需恢复民族中学教学而重建的校舍与绵阳市城市发展规划不一致所引发。

(三)改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

通常,减灾防灾管理被认为是单纯金钱的付出,而不是产生利润的投资。但是,当人们看到一些城市投巨资改造城市地下排水管网,从而不再有因暴雨而引发的街道积水交通瘫痪,就会改变看法,因为这笔巨额花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的效益。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指出,在灾害防范方面每投入一美元,可以因灾害减少而获得7美元的经济效益。③

(四)建立城市灾害的预警系统

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监控在灾害管控中发挥着未雨绸缪的功效。有些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非人力可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转移、加固等措施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使广大公众在灾害来临前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来临之前,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市民直接消息,通过移动电话公司发短信或网络微博及时通知广大市民,可以通知居委会和城管在每个社区及城市的大街小巷广贴气象灾害布告。

(五)组织重大灾害的预防演练

要使得自助、互助的灾难安全文化转变为市民的自觉行为,需要经历“观念宣传-预案演练-行为转化”的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从市到社区,每一级机构都有责任组织开展城市安全文化宣传,基本的灾害防范与救助应做到人人皆知。在第二个环节,应当由市、区两级机构适时组织突发灾难应急演练,政府应当保证演练的经费、人员到位,使参演人员切实掌握应急救助的技能、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在第三个环节,行为转化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安全行为准则,推广正确的行为模式,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

(六)构建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

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危机情况呈现信息不确定、险情急需控制、人员伤害需紧急救治等特点,只有政府才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实施行政应急措施的权力,也只有政府的行政强制权力才能确保灾害控制和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政府行使突发灾难应急管理的权力应确保行动的高效率,这就要做到应急处置机构人员的专门化、专业化。欧美国家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体制和机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隶属国土安全部)模式;二是俄罗斯的紧急情况部模式;三是新加坡在国内事务部下设立民防部队的模式。公共危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与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专门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瑞士的国家紧急行动中心(NEOC)是由物理、化学、地理、测量、气象、能源或通讯方面的专家监控和回应突发灾害的专门技术中心,保证24小时都有各方面的专门技术专家值班,对突发灾害事件作出评估,并提出应急救援的建议和事故报告。

我国现行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负责的二元体制,地方政府首长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别处理各自分管领域的突发危机事件,缺乏一个权威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快速反应的专业救援队伍。借鉴发达国家处置突发灾害的经验,我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开始以消防队为主体,组建综合性的救援队伍,形成通用性的常备救援力量。例如湖南省于2009年建立起以消防总队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其主要职能为: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爆炸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装备,提高救援效率。

(七)重视城市灾害的善后重建

大型灾难过后,往往是满目疮痍,受灾民众生活无着。此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尽快恢复秩序,稳定灾民生活,筹措资金尽快规划重建。政府主要有以下工作重点:(1)灾民生活善后。政府要负责为灾民安排非正式定居点,通过政策、规划和项目来妥善处理非正式定居点的建设,尤其是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临时住处,帮助贷款融资解决受灾户的住房问题。(2)防止次生灾害,如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抢劫、暴乱等社会性灾害;以及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安抚和咨询。(3)基础设施重建,要尽快确保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的重建。(4)组建专家组进行灾情或事故责任调查,对于责任事故灾难,有条件的应当委托第三方进行独立的调查,弄清原因,追查责任,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5)逐步恢复日常经济活动,引导或资助企业恢复生产;开展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灾害管控中基于市场机制的政策工具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城市管理领域,市场化进展缓慢。我国城市的防灾减灾基本上由政府包办。因此,政府在灾害管控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质上就是政府从相应的灾害管控服务直接供给中退出,实行民营化。政府之所以同意在部分领域转向民营化,因为它能够引发私人产权、市场和竞争的力量,从而为公民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④根据萨瓦斯的民营化理论,可以得出城市灾害管控的市场机制的几种模式。

(一)灾害保险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城市应当推广相关的灾害保险,鉴于中国主要由政府包办公共事务的现实,改革可以先从城市最常见的火灾防范开始,设立消防保险,由保险公司分担检查火灾隐患的工作,并且让保险公司参与社区消防站的建设,这样可以让消防部门腾出精力专门从事灭火救援工作。在现阶段,还可以强制要求涉险涉爆企业投保,保险合同中包含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公司对受害人支付保险金的条款。灾害保险的实质是风险分担机制,城市一方面因为脆弱性易遭灾害,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个人难以承担受灾损失,如果多数市民增加财产和生命的保险,遇到灾害的袭击就可以多一份保障,特别是市民购买了住房保险,就能在灾后迅速获得保险资金重建住房。

(二)合同承包

政府可以通过与营利组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实现某一活动的民营化。例如,用于灾害演变和灾害救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就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他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以高效、快捷响应的方式为灾害应急处理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私营部门能在消防中发挥作用吗?丹麦的Falck公司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Falck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根据1926年的一项法律,该公司为丹麦提供了三分之二的火灾救援服务;另三分之一则由地方当局承担。Falck公司的消防站就像现代的办公室,工作紧张而有序;地方政府的消防站则设备老旧,工作人员悠闲安逸,二者几乎无法对比。而且,Falck公司的救援人员身怀多技,更能有效地争取救援时间,除火灾救援外,他们还经营救护车服务,以及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他们的雇员比地方政府的消防员受到更好的培训,也挣得更多。与一些国家的消防队是按火灾和出警次数来获得资助不同,在丹麦,合同是按固定费用来支付,因而更具激励效率。⑤

(三)特许经营

企业的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城市政府采用特许经营则是以合同约定的形式,授予某一企业一种权利(排他性的),允许企业直接向公众出售其服务或产品,该企业则为此向政府付费。例如在灾后的恢复与重建中,为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政府可特许某些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在规定时期内进入现场销售生活必需品或提供其他特定服务。

特许经营还可以采取租赁的形式,即私营企业租用政府的有形资产从事商业活动。例如,政府开发的地下防空设施,平时可以租赁给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用于防灾设施的维护费用,又可以获得财政收入。

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都属于政府的委托授权,是民营化最常用的方式,它们需要政府采取主动行动。由于政府是合同的委托人、特许经营的授权方,只不过是把实际生产活动委托给民营部门,因此政府对经营活动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要求政府持续而积极的介入,以确保质量和委托目标的实现。由于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都明显地是公权力介入,有可能产生权力寻租,所以都应放在一个开放、透明、竞争的环境里进行。

(四)多元补助

委托授权也可以通过补助的方式来实现。一些城市为避免山洪爆发,需要在郊区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同时供作郊区农业用水调节,政府可以鼓励民营企业出资修建水库,由企业进行资源开发利用,政府可视情况予以资金补助,或是对企业的该项经营活动予以税收减免。灾后城市重建中,为引进外部资金投资建厂,尽快形成规模生产,以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政府可以减免这类企业的税收。

(五)发放凭单

在突发灾害袭来时,由于道路交通受损,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往往得不到保证,这时政府可以通过向需要救助的人群发放食品券等凭单,民众凭券向商企换取相应的食品,最后由商企与政府统一结算。采取凭单的方式,可以减轻救援人手的紧张,减少食品发放的成本。

综上所述,城市灾害管控中的市场机制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出资为市民买单所提供的服务,如合同承包和凭单制;另一类是政府授权企业经营但须市民付费的服务,如特许经营和补助。企业为潜在的风险投保则是政府强制与市场的结合。无论上述哪一种市场工具,政府要么作为行为的直接主体,要么作为企业行为的监控者,都必须发挥主导者的作用,真正履行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公权力责任。

注释:

①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2005-2015),/we/coordinate/hfa/。

②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③Asia Development Bank.Asia Must Increase Investment in Urban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2 May 2012,/news/asia-must-increase-investment-urban-disaster-risk-management-adb-seminar。

第15篇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

互联网与金融的联系从2013年以来,开始变得日益密切,互联网金融下有很多产物,比如说余额宝、微信红包以及财付通和滴滴打车等,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说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等都是从传统民间借贷中化身而来。但是在银根收紧的形势下,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民间金融崩盘的现象,比如浙江、江苏以及内蒙和陕西、四川等地区。地区互联网金融崩盘很容易诱发地方性金融危机,最近几年法院受理的互联网金融崩盘案越来越多,增加了地区的维稳压力,以上问题说明我国互联网金融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甚至使人们变得有些疯狂。马蔚华刚刚离开招商银行就说,刚刚接触脸谱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传统银行会受到社交网络的冲击,社会网络存在巨大潜能,银行如何利用社交网络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应该作为重点讨论的话题。

马云、马化腾以及马蔚华的同台竞争是大众乐于看到的。现阶段很多银行已经推出了手机客户端,在互联网领域金融行业得到了推广。与此同时,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将矛头指向金融领域。比如说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说明其已经开始涉猎投资领域,微信也与多家银行合作,转身成为了银行的入口,360则是玩起了手机防盗保险业务,企图将安全概念一推到底。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新闻,对大众来说是有益的举措。

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一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变化使得行业监管措施无法适应。各家金融机构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推出的金融服务十分雷同,其金融机构业务的综合性得到增强。模糊了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2.潜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容易滋生金融安全问题。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线交易频率很高,系统性风险很容易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其系统容易受到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3.传统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的约束力度较小。首先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地位很低,而且效力不明显,因此其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其次,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往往落后于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一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犯罪并不适用。最后,我国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出现的一些金融新品。当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资金、业务范围以及借贷双方信用评价方面的监管还不明确。

4.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首先互联网金融存在很大潜在欺骗性,原因在于双份身份都是虚拟的,交易信息很容易被非法窃取。其次,互联网金融的运营存在很多潜在的权益问题,遇到某种条件很容易引发。比如说网络资金被随意挪用。

5.互联网金融加大了反洗钱难度。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的支付交易很难对其进行监控,资金流动方向不明,很容易出现洗钱活动。

6.互联网金融发展无序,金融宏观调控很容易受到影响。第一会影响到货币调控效果。第二会影响到信贷调控效果。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是其进行网络融资的信用凭证。如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信誉好的企业融资难度也会降低。产能过剩区域如果投入了过多资金,就会无形之中增加经济调控部门的工作难度。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分析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应该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同样都具有双面性,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要想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需要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

1.建立健全横向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涉及的领域很广,国家要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以监管主体为主,以相关部门的监管为辅的横向监管体系,对其进行明确分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一方面,以互联网金融服务作为基础,“一行三会”要坚持分类监管的原则,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的前提下,对互联网金融实施延伸监管。另一方面,要明确网络借贷主体。网络借贷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跨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具有监管和信息优势,笔者建议应该由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

2.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和资金管理。首先要设定严格的互联网金融准入条件,并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交易行为的监督;其次要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的管理力度,并且要加强对资金安全的监督,有针对性的监测互联网金融风险。

3.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一是打破互联网金融的地域限制,明确监管原则以及界限,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督机制和法律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控。

二是国家要及时更新相关标准和部门规章,互联网金融需要依赖于很多技术,因此应该制定一些具有战略高度的制度。

三是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性法律要不断完善。四是对于一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国家要及时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降低法律滞后给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4.要重视加强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比如类似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得互联网金融纠纷案的解决能够有法可依。

其次为了能够保证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化发展,金融行业一定要加强行业自律,以便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切实得到保护。最后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互联网金融纠纷案,要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且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教育。

5.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监测和调控,完善反洗钱手段。对互联网金融的监测和监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网络融资部门;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借贷资金的实时监测;第三对网络货币交易业务进行监测;第四要加大反洗钱力度。总而言之,对互联网金融的监测和调控靠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此外网络金融监管还要求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使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能够有法可依。

6.逐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使得其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降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风险,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这就要求我国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使建立的信用数据能够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四、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模式。监管方向上,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法规要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资金流动以及退出规则要尽早明确,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监管体系要进行标准的统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消费者的隐私、电子合同以及交易凭证进行保护,使建立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权责分明、法理明确。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引导,树立鲜明的行业道德规范。

2.打破分业监管模式,加强监管当局的合作交流。现阶段我国的经营模式已经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互联网金融出现模糊了金融的业务边界。继续采用分业监管势必会使得监管出现重复和缺失问题,另外分业监管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会出现沟通不畅的现象,信息传递会出现延迟。混业经营可以加强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监管效果,从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出发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服务于经济实体,服务于社会。这就要求监管当局应该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工作重点,维持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其出现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对其进行监管是必要之举。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模糊了金融业务边界,对其进行监管存在很大难度,需要监管当局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提高监管效果,坚持以政府引导作为基础,健全各种监管制度,才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持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监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需要经过多个方面长时间的共同努力,不断增强网络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够确保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能够有声有色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健健.互联网金融监管时机已到[N].中国经济时报,2013,12,3.

[2]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

[3]刘建伟.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