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范文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绿色低碳技术评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绿色低碳技术评估

第1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265-02

一、低碳建筑的内涵

达到什么标准的建筑可以称之为低碳建筑?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此尚未能有明确的定义。Mlecnik[1]将低于标准建筑碳排放量的建筑定义为低碳建筑。

李启明等人认为,可参照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

本文认为,低于标准建筑碳排放量的建筑,或者达到国际或国家绿色认证的建筑,且在使用过程中居住者行为符合低碳要求的建筑可称之为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零能耗建筑是一个更为前沿的课题,零能耗建筑是建设领域内减少二氧化排放和减少能源消耗的解决方案[3]。

中国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方面。绿色建筑的“绿色”主要体现在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上,它的推广采用能带来巨大的低碳效应:节能30%―50%;减碳35%;减少废物排放70%;减少水资源利用40%。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在行业内逐步体现。绿色建筑的推广将不仅能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降耗减碳,提高投入产出效应;而且能够带动诸多上、下游企业对生产和使用低碳产品的追求[4]。

二、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

建筑业需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能源,另一方面还会产生污染排放到空气中[5]。建材从原材料提取、制造和运输到工地过程中会产生“次级效应”,由于对能源消耗所引起的副作用对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6]。为了正确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考虑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7]。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对建设项目或建筑产品的可持续能力有定量化的掌握。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来源于建筑材料的制造、建材的运输、建筑设备的运输、建筑设备的能源消耗、建筑工人的交通、建筑物的废物处理等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

Hacker,De Saulles and Minson等[8]测算了建材的隐含碳排放和施工用具能耗碳排放。Yan,Shen and Fan等[9]计算了建材的制造和运输、建筑设备的能耗、原料处理的能耗及建筑废弃物的处置阶段的碳排放。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低碳建筑测评估做了研究,采用了国际上碳排放的测算方法[10-14]。不同文献对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所侧重的阶段有所不同,详见表1。

在瑞典,政府部门采用自上而下的投入产出碳排放评价方法来代替LCA评价法,按建筑项目的活动和部门来分解测算碳排放[15]。该方法将建设领域分为新住宅建设、房屋重建和装修、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部门来分析,与全生命周期评价不同的是,该投入产出评价未考虑原材料的供暖值。通过研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碳排放量最大,而房屋重建和装修部门的碳排放量较低。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面,比较知名的有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日本的CASBE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等。中国在2006年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近期将出台修订版,采用建筑能效标识对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作为测评对象。

三、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展望

目前有学者已经在原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低碳指标内容,如聂梅生等人[16-20]。但国家级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尚未公布,在此阶段探讨我国建筑产业低碳技术评估体系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在目前我国探讨低碳建筑的评价标准之际,无论是采用自上而下的碳排放测算还是LAC评价方法,都应注重碳排放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注重对不同阶段碳排放的测算。

参考文献:

[1] MLECNIK E.Defining nearly zero-energy housing in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J].Energy Efficiency,2012,5(3):411-31.

[2] 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3.

[3] MARSZAL A J,HEISELBERG P,BOURRELLE J,et al.Zero Energy Building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and calculation methodologies[J].

Energy and Buildings,2011,43(4):971-9.

[4]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企业低碳发展之音”项目组.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3):5.

[5] HAMMOND G P,JONES C.Embodied energy and carbon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Energy,2008,161(2):87-98.

[6] HAMMOND G P.Energy,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UK perspective[J].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0,78(4):304-23.

[7] HAMMOND G P,WINNETT A B.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and valuation techniques[J].Proceedings

of the ICE-Wast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2006,159(3):117-30.

[8] HACKER J N,DE SAULLES T P,MINSON A J,et al.Embodied and oper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housing:a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ermal mass and climate change[J].Energy and Buildings,2008,40(3):375-84.

[9] YAN H,SHEN Q,FAN L C,et al.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One Peking in HongKong[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0,45(4):949-55.

[10] 蔡筱霜.基于LCA的低碳建筑评价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1.

[11]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12] 杨倩苗.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定量评价[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3] 燕艳.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下转272页)

(上接266页)

[14] 谷立静.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15] N SS N J,HOLMBERG J,WADESKOG A,et al.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phase of building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Energy,2007,32(9):1593-602.

[16] SEO S,HWANG Y.Estimation of CO2 emissions in life cycl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1,127(5):414-8.

[17] COLE R J.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lternative structural system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1998,34(3):335-48.

[18] GONZ LEZ M J,GARC A NAVARRO J.Assessment of the decrease of CO2 emiss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Practical case study of three houses of low environmental impact [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6,41(7):

902-9.

[19] GANGOLELLS M,CASALS M,GASS S,et al.A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related to the

第2篇

专访之一发展“低碳建筑”要考虑中国国情――专访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秦佑国

编者按:早在2008年11月我参加报道的中丹(麦)高层气候峰会上,通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的一席演讲,让我看到了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姿态,早已开始了宏大的节能减排计划;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举行,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该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应该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2009年12月,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了中国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既要发展又兼顾“减碳”的方针,这是考虑中国国情和国家利益的方针。

如今,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经济模式的“低碳经济”已悄然而至,也必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春节前夕,我刊专访了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秦佑国先生,请他谈谈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几个“低碳”问题。

1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答:无论“低碳建筑”。“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它们都反应了一种随当代环境问题而诞生、并随当代环境运动而传播、反映着新的建筑价值观的社会思潮,它们都将建筑作为生态圈内的一个生命体来考虑其与整个生态圈的关系问题,对其定义范围可宽可窄,其主要内容涉及到对自然环境价值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重新认知。

我先说“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

这个问题早在2001年编写《中国生态建筑技术评估手册》时很多专家就曾讨论过,还有个词叫“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这三个词讲的是同一个意思,非要得出个孰是孰非,其实并不重要,问题是我们能否把握在评估标准体系制定时必须把握的要点。“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比较长,不够通俗。对于“绿色”与“生态”的称谓,实际上各国专家们的称呼也不同,但其涉及到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2001年,当聂梅生找到我来编制《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时候,当时的日本、美国、加拿大其实和我们是同步,中国着手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研究的时机并不落后。那时对“生态(绿色)建筑”的评估我们专家组成员提了3个原则:

(1)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3)要和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谐。

这就是《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核心理念。

至于用词上使用“绿色建筑”还是“生态建筑”,我们考虑“绿色”是个象征性质的词,最后没有用“绿色”是因为容易跟“绿化”混淆,而且确实那时看到有些人,比如一些开发商和购房人把这两个概念弄混。 (甚至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有关绿色奥运的新闻节目里我还听到主播把“绿色”当成了“园林绿化”的意思在解读新闻内容)。所以我们经过商议定下用“生态”这个词。

后来北京取得奥运会主办权,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我和江亿院士带头承担了国家科委立项开展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2003年8月,我们出版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一书。这时,国人谈“绿色建筑”就比较普遍了。随之,我们继续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2005年我还主持了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令人欣慰的是, “绿色建筑“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国家大事。

就城市而言,目前多数人还在讲生态城市。就建筑而言,从“生态”到“绿色”,再到“低碳”,有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主要用“生态”这个词,全世界最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评估建筑的环境影响的是英国,他们使用”生态”一词,制定的《Eco―home》就是生态住宅评估标准:美国喜欢用“绿色(Green)”一词,其绿色建筑委员会使用评估标准LEED来评价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特性,这是个非常活跃的组织,他们使用“绿色”,这种称法也影响到我国。

这两年又来了“低碳”这个新词,意在宣传减少化石能的使用,减少002排放。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促成过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末,清华大学建筑系和热能系与世界同步,开始研究太阳能建筑、生土建筑、风力发电,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建筑》杂志就登了有关“生态建筑”概念的文章。只是当时主要是从能源方面考虑的,没有考虑C02气体排放会影响地球气候。 “低碳”被大为宣传,其实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中国现在是C02排放大国,而且还在增排,它当然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这样使“低碳”热闹了起来。中国社会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跟风,追时髦”。这一年来,因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热点,于是“低碳”成了时髦,到处在讲,新闻媒体、政府官员、科技人员、房地产商等等都在讲,前几年还时髦的“绿色”似乎不吃香了,大有用“低碳”取代“绿色”之势。

我认为,“低碳”只是“绿色”的一个方面,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减少资源、能源的耗用和对环境的冲击,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各国的“绿色建筑”标准都把“节约能源和减少CO,排放”放在重要的地位,但绿色建筑的含义绝不是用“低碳”可以涵盖的。就拿环境问题来说,减少CO2排放,并不等于减少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这些都不是(或不一定是)与CO2排放有关的,即使大气污染问题,还有SO2、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粉尘、烟尘)等污染,也不仅仅是一个减少CO2排放的问题。还有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也是与“节能减排”同样重要的问题,尤其对中国。

2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建筑?现阶段制约发展低碳建筑的因素是什么?

答:前面我说过“低碳”不能涵盖“绿色”, “低碳”不能代替“绿色”。在西欧和北欧国家,作为绿色建筑的一些重要内容和目标,如“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均已完成得很好,本土人口基本不再增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每年的建设量都很少,生态环境、森林绿化也都很好,环境污染,水资

源、土地资源等也问题不大,但是,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而这些国家除了英国、挪威有海上油气田外,石油、天然气均十分匮乏。所以“绿色建筑”在这些国家主要就是节能减排(减排CO2),把“低碳”当作主要目标,加之出于国家利益和国际政治的考虑,更是作为他们的旗帜。而中国土地、水资源、能源、森林、生态、环境污染等等,哪一样不是问题严重,哪里是一个“低碳”可以覆盖得了的?“低碳”怎么能够替代“绿色”呢?因此,总理说: “我们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所以在中国,“低碳建筑”是发展“绿色战略”、 “生态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面谈及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对“低碳”不重视。“低碳”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讲求节约化石能源,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采暖能耗在相同面积下是北欧国家的2~3倍,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利用始终是我们应大有可为的领域, “低碳”策略中增加森林面积、搞好绿化,这些都是与我们国家利益是一致的。温总理说,我们的低碳政策和减排目标不与其他国家减排目标挂钩。这是从我国自身需要出发的,与绿色建筑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们不能牺牲发展,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苛求,推行“低碳”策略应是一个全球平衡的政治经济问题。任何经济、实用,可行的减碳技术、绿色技术与建筑,我们都要发展。我认为,中国发展“绿色建筑”重点不在建设技术堆砌的示范楼,而是要发展大量的普通的“绿色建筑”。建筑师应在普通建筑的设计中多采用被动式的节能方式,增强建筑自身冬季保温、夏季防热,自然通风的能力。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悖论:一些建筑先设计成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玻璃本身属于不节能的材料),再通过高技术手段(意味着高投资)让它节能(如双层皮玻璃幕墙,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等),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除了对普通建筑关注不够,中国建筑师还缺乏将“生态”、 “绿色”的概念和相关的建筑技术应用于建筑创作的实践,很少应用于在建筑的空间、形式设计和艺术创作上。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确实有一批因为绿色建筑创作出名的建筑师,其中不乏中国建筑师熟知的诺曼・福斯特、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格瑞姆,肖、杨经文等和他们设计的著名的绿色和生态建筑作品。

3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低碳策略?

答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低碳策略其实就两条第一是减少CO2排放,第二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

CO2排放主要是来自把化石能源中的碳氧化以获取能量,再把CO2排放出去的过程。(人实际上也是CO2排放者,人吃进食物,吸收碳,再通过呼吸吸入氧气,肌体氧化碳以获取能量,并通过呼吸排出CO2)。所以“低碳”就要减少人们对碳氧化获取能量的依赖,当然人不能不吃饭。不呼吸,但要减少化石能(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地热能、核能等非碳能源是切实的低碳策略。而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更是治本的“低碳”策略。对于建筑则一方面要减少能源消耗,即建筑节能;另一方面是减少建筑能耗中煤、石油,天然气的比例,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非碳能源的利用,尤其是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等建筑设计手段。

增加城市和建筑绿化,增加绿地单位面积的国碳水平,也是切实可行的低碳策略。

4 最近频繁出现了一些新词,如“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碳交易”,它们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对建筑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答:在纯建筑领域,低碳只是目前在“绿色建筑”领域里面凸显的问题。也许这只是一时的追随时髦,但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用一个新的口号吸引人们的注意,来突出地宣传环境保护,也未尝不可。但是不顾国情,一味地追求“低碳建筑”这个形式,就不合适了。专业人士和政府官员更要有清醒的认识。

“低碳城市”涉及的范围更广泛,中国也要防止误读。其实,CO2排放减低并不意味着污染减轻,例如汽车烧高品质汽油和天然气只能减少大气中的氮氧化物、SO2与可吸收颗粒物的污染,并不能减少CO2。“低碳城市”没有把目前中国依旧严峻的大气污染、水资源和水污染、土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涵盖在内。所以, ”低碳城市”对于城市生活状况普遍较好的发达国家,这个提法似乎还可合适,而对中国只能是以偏概全。

对于“碳交易”,温总理提到我国的002排放中有转移排放的成分,我十分赞同。大量耗能、初级的制造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只需直接购买产品使用,当然不会有大量的CO2气体排放。如果把CO2排放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以前曾经用“footprint”来衡量),可以得出一个人生活消费方式与碳排放的关系。开汽车,住大房子、使用很多奢侈品的人,002排放的量就大,应该多承担碳治理的责任,多出钱。总之,“低碳”问题,是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因发展水平和贫富差别不同而造成的政治与经济问题。每个国家都是为争取自身的国家利益而努力的,它必然要通过争议乃至斗争以达成各方面的妥协和平衡。

专访之二加拿大“低碳建筑”及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的可持续设计-――专访加拿大联邦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专家委员会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罗杰・贝利

编者按:2月1日与天津大学出版社的朋友在Hotel 7见到了罗杰-贝利(Roger Beyley)先生。他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绿色住区――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的工程负责人, (2010年2月16日,该项目被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授予社区开发白金级LEEDTM环保认证)他满头银丝,十分热情开朗。交谈中我们很快取得了共识:爱护地球,让人类建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针对本期的低碳主题,我和加拿大的唐怡凡小姐(G race)联合对他进行了专访,让我们看看大洋彼岸的设计师对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认识和实践吧(图7)。

1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这三个词意思相近,更多人采用“绿色建筑”的称呼。它们主要谈到了建筑节能和减低资源消耗的问题。 “低碳建筑”更注重讲求CO2排放标准:“绿色建筑”要考虑建筑节约能源和资源消耗;而“生态建筑”更关注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2 加拿大为什么要发展低碳建筑?现阶段制约发展低碳建筑的因素是什么?

加拿大认为建筑产生了大量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因此政府和设计团体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多工作。发展低碳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很多行业的节能标准还没有严格推行。

3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低碳策略?请以温哥华奥运村为例

加拿大节能措施有很多,主要是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减少窗户的面积并使用高效的冷、热辐射系统。在奥运村项目中这些都得到了体现,使之节能45%。

4 请比较中国与加拿大在生态设计上的不同

加拿大在可持续发展设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能耗低于欧洲。我认为中国已经意识到资源匮乏、空气污染、能耗巨大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和开发商大量投入开始着手解决。中国和加拿大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合作将很有意义,我们愿意将奥运村经验用于未来中国生态建筑的实践。

5 请简要介绍几个加拿大生态建筑以及它们采用的技术策略

奥运村是北美最大的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这个项目有以下特点:

(1)小区能源消耗将比标准北美住宅项目减少40%。

(2)水的使用将减少40%。

(3)社区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利用污水回收提供热能,将满足小区全部热能需求的65%。

(4)使用高效天花板反射式采暖和制冷系统。

第3篇

(一)从绿色建筑到低碳住区

2010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列为优先培育发展的领域。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碳住区成为历史必然。2009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了《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从节能省地住宅、绿色生态住区到低碳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其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传统的绿色生态住区的五方面内容是:选址与住区环境、能源与环境、室内空气质量、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而低碳住区把这五部分用减碳一根主线链接起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评价方法,一种是对具体技术手段的评价,另一种是对项目最终效果的评价,而低碳住区的评估应属于后者,从最终二氧化碳减排量即能够反映住区技术集成和全寿命周期节能减排的最终效果,与单项技术的评估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们可以把低碳住区的定义归纳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各环节充分体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和创造舒适居住环境的原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住区。

(二)低碳住区的实现途径

二氧化碳减排主要来源于:住区建筑日常节能减碳、节水减碳、绿化减碳、交通减碳和住区建造期节碳与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减碳。住区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中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可以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住区节水可以减少给水和污水处理过程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绿色水处理系统可以更多的实现减碳。在低碳住区建设中,我们鼓励非机动车辆出行,建议设置合理数量的自行车位,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在绿化方面,住区中采用复层绿化方式可以有效增加二氧化碳的固定量。

二、低碳住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低碳住区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实现二氧化碳真正减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普通消费者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各参与者之间分工合作和互相推动。离开消费者的认知和行动,先进的技术手段没有办法发挥应有效果。例如,国外住区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与垃圾焚烧处理相结合,是破解垃圾围城,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方法。但国内由于一些居民缺少环保参与意识或对分类方法不甚了解,分类收集结果始终不达标,最终无法实现与垃圾焚烧处理对接。因而,在低碳住区发展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均需要发挥主动性。政府、社会团体建立低碳住区的标准,开发企业提供低碳产品,并通过广泛宣传、有意识培养业主低碳生活习惯,营造低碳氛围和文化。

低碳住区发展受到当地气候、资源条件、地理位置、消费偏好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被打上区域特点的烙印。企业的取胜之道在于主动寻找低碳目标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点,提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在绿色生态建筑、低碳住区发展中,均存在重建设技术轻社会管理的问题。住区交付以后,物业企业、社区委员会和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持续推动实现碳减排的组织者角色。

(二)低碳住区发展中的经济问题

1 低碳住区并不意味着在建筑设计、建造中盲目追求采用高档材料、不惜重金进行堆砌,当然更不是豪宅的代名词。低碳住区建设会提高初投资,但对大多数项目的开发企业来说,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能够反映地方特色和居住习惯的技术和产品,花费不多就可以获得满意的减排效果。设计单位为了尽可能花费少而取得较好的作品,需要完成精细化的住区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比如:通过用计算机梯度风模型,对住区风环境进行模拟仿真,优化风速风压分布。确定合理的建筑密度,控制房屋进深,保证充分的日照。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建筑群排列错落有致,建筑单体保证住户随时享受新鲜的空气,减少机械通风,既减少初投资,又可以取得明显的减排效果。小区绿地具有可达性,能够使人充分融入自然之中。尽可能在设计中考虑利用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等。

2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确实存在初投资较高的问题,需要开发企业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国内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财政补贴措施主要有:

(1)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6年开始启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由中央财政建立了专项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金,专项资金以无偿资助的形式对示范项目给予支持,并根据增量成本、技术先进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确定每年支持的不同示范技术类型。

(2)中央和部分地方财政对农村小水电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边远地区太阳能发电和小型风力发电等给予较大的财政支持。

(3)一些地方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财政补贴,例如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对边远地区农牧民购买太阳能光伏防盗系统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给予每套100~300元的财政补贴。

(4)2002年开始的“送电到乡”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先后投入40多亿资金支持“无电乡”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小水电的建设。

(三)低碳住区发展中的技术、产品问题

我国低碳住区建设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1 外墙外保温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外保温项目争夺中存在低价竞争,材料作假的问题。再加上外墙外保温生产、研究、施工行业存在的应用技术理论研究薄弱、工程经验缺乏、实验和验证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导致相当数量项目各个环节不能严格按标准生产、销售、施工。

2 忽视产品技术细节的差异。比如外窗的选择问题。从节能减排角度看,由于PVC塑料窗,玻璃钢窗,钢塑、木塑和铝塑复合窗等传热系数不同,窗框比也不同,与不同厚度、性能的玻璃、填充气体组合,应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实际项目中,咨询人员模拟计算时如仅仅考虑整窗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与实际情况自然相差较大。另外,不同外窗物理性能不同,比如PVC塑料窗存在刚性及强度较低、抗风压性低和采光面积小,水密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在选型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

3 部分产品存在使用寿命短或耐久性差的问题。如某些热量表的流量计,由于供热水质差和长期连续使用,导致老化、测量精度差甚至完全失去功能。一些风力发电设备企业,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局部地区风沙的影响,结果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4 产品的适用性问题。比如屋面保温,如果采用EPS板,一旦受潮其保温效能将大幅度下降。因此,建议采用XPS倒置屋面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