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金融;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发现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其金融核心作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概念有别于自然环境。其一,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其二,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
对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定义,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生态环境的内涵,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20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有利于建立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2、邓炜.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3、孟凡杰,张扬.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7(2).
【关键词】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市场体系
一、前言
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的认可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针对主要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改善成为许多当地政府发展的关键,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的范围便不断扩大,改进措施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状
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的优势又为经济持续性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个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是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对投资环境的优化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可行基础上提高实施方法的质量。区域内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等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进行优化措施首要针对区域内的投资软环境进行改造。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投资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并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对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投资者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吸引许多外来投资,但并没有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的发展效果,甚至会造成新的区域问题。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投资者侧重于对区域内有望增值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盘考虑,但仅仅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投资者不会从根本上为区域整体效益着想。一味的提供优惠政策,却不注重平衡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对区域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
投资环境的整体水平,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所以受资地区不仅要注重经济因素,还要注重生活环境质量等各种影响因素。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不论是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教育水平还是开放的社会环境等,都应该是发展的对象。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鉴于不同区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而差异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即使在差异程度收敛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诱发新的差异程度发散出现。所以,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就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以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进行讨论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区域内的软硬环境都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投资时的考虑因素,相比较之下,经济环境是首要和核心问题。区域中的经济基础会因为发展历史和先天优势有较大的差距,利用发展的机遇来加强经济环境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式。加强经济建设主要是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以及明确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来实行。第一,要定位区域特色性,建立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当下的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越加明显,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有较为持久的发展动力。第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建立第三产业体系,即能扩大区域工作岗位和机会的需要,也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有实际意义。第三,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发展,优化外贸经济结构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第四,民营企业投资是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有较多阻碍,为了取得一定的成效,应该依靠市场发展机制进行积极的调整。对民营企业要在法律允许的基础上加大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中,交通是首要的因素。交通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会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起重要影响。通过加强机场、铁路、公路等建设,可以优化投资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下许多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都会将生态条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营造出适宜国内外投资者宜产宜家的现代化环境,使得投资硬环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设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管理措施的变革可以清除部分投资阻碍。在改善投资环境的过程中,政府要注重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不仅要维持市场的基本秩序,也要积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安全放心、保障的政治环境。在各行政部门进行办公时,也要注重减少复杂交叠办事程序中的时间浪费,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和职责人工,严肃整治精力涣散及办事不力的现象,提升投资软环境质量。
(四)完善法制方面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优化的重要措施。法制法规环境是进行市场规范以及维护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竞争的基础,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提供合理秩序,法制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时展新特地点进行进一步完善。从政策法规方面来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障投资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从信用秩序规范方面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应该严加制裁,同时,加强教育,督促企业在遵守承诺和信誉方面的守信。2017年第06期中旬刊(总第663期)时代TimesF
(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论什么发展时代,人才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要想发展,人才便是关键。从历史来看,没有人才作为支撑资源的企业,在发展中一定会遇到发展瓶颈,即使再有潜力的产业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将人才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按照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环境并不缺少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专业人才较少,能够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更少。所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将人才发展的环境依托于市场需求,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真正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的精髓,为了培养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应该尽可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费的支持,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经济成果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提高区域的素质水平,是长远来看最具有竞争力的手段,也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升级有基础支持。
五、结束语
关键词:港口物流;宁波港;地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近年来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为直观的表现在港口物流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方面,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扩大,港口物流还需要提升与改进,从而来更好的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地处沿海的宁波,由于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和海洋运输产业的发展,其港口物流得到了进一步成长。而港口物流的发展一定会和城市经济发生必然的关联性,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更有意义。
一、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港口生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港口物流对经济推动的重要方式,港口所带动发展的一系列经济产业,同样是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投资,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港口物流的发展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港口物流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港口的生产发展在促进港口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行业的生产发展,尤其是对与港口关联性较大的行业。现在港口的功能已不再是单一化的,而是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了。港口不单单有港口直接相关产业,而且还凭借港口拥有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和相对便宜运输费用的优势,集聚了众多港口依存产业;这就大大促进了城市中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交换流动,促进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从而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与生命力。
(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使得城市产业的经济辐射能力大大增强,各产业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进而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就会脱颖而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然后经过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向着高级化产业方向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经济概况
(一)宁波港口物流现状
近年来宁波港口物流需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物流供应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逐步改善的物流环境越来越符合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为更直观地了解宁波港口物流的现状,本文选取宁波港口吞吐量、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进行分析。
(1)港口吞吐量
港口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见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
表1 2007年-2012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
(2)集装箱吞吐量
由于宁波港有广阔的腹地,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使得宁波港可以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扩大宁波港口物流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促进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从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见表2)就可以看出宁波港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港口。
表2 2007年-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
(二)宁波经济概况
近年来,宁波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而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大体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本文选取了宁波近四年的GDP来反映宁波经济概况,经过建立增长趋势图可以发现宁波从2009年的4214.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524.7亿元,每年的GDP都在增长,这说明宁波市是一个极具发展动力的城市。
三、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由于港口物流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复杂产业,所以要衡量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水平,必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指标。经查阅大量书籍和计算统计方法,本文认为评价一个地区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港口吞吐量。港口吞吐量反映港口物流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出一个港口的生产规模的大小及港口生产经营能力,港口物流所有业务的规模大小都需要采用港口吞吐量这一统计指标。
第二个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统计指标,同时也是各地区在经济统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为直观的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我选择通过建立两者间线性回归法的函数关系来证明两者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二)运用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宁波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法来分析,用(G)来表示宁波GDP,即把宁波GDP来代表宁波经济的发展水平;用(T)来表示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即作为宁波地区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到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建立数据表,可以看出2005年-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与GDP都取得了快速增长(见表3)
表3 2005—2012年宁波市货物吞吐量及GDP
按照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区域生产总值的数据(见表3),把参数取对数,建立函数关系式:Log(G)=c+alog(T)+u
使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第一步要检验的是异方差,其次要检验异方差性,经过查表得出,在自由度是3的条件下,T^2在5%的显著水平上统计临界值是7.80,而得出的结果中nR^2=5.50
然后要检验序列的相关性,通过D-W检验和LM检验,发现其有两阶序列相关。
因此根据广义差分法,加入了AR(1),AR(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方程:
Log(G)=c+log(T)+AR(1)+AR(2)+u
再次使用eviews6.0进行线性回归得到:
Log(G)=2.73+1.03log(T)+[AR(1)=1.34,AR(2)=-0.57]
(2.55)(9.56)
从上面的函数关系可以的得出,样本回归系数是1.03,是一个正数,也就是说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与宁波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也和我预期预测的结果相似。接着从方程拟合度方向上来说,在模型汇总表中,可决系数达到99.5%,证明了这个模型拟合的结果是非常好的。
最后从参数显著性方向出发,第一步要做的是方程显著性F的检验,在显著性水平a为0.005的条件下,得出临界值F0.005=(3.16)=3.24
根据上述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宁波港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的增长存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宁波经济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宁波港口吞吐量每增加1%,宁波经济就会增长1.03%。这说明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宁波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很好的促进宁波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建设好宁波港口物流来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
四、发展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增长建议
(一)完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
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园区的支持,港口如果拥有一个强大实力和高运作效率的物流园区,将会大大推进其港口物流的发展。宁波港要加快物流园区发展的步伐,必须建立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体系,使港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环节上都能延伸,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互补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
(二)加强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要努力打造宁波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平台等项目。把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作为目标,加快国内外贸易商、物流服务商、采购商、制造商入驻东部新城,构建“一站式”的通关中心,建造一个集采购、展示、物流、展览、交易、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贸易物流平台,提升宁波港口物流的服务水平,为宁波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动力。
(三)加强港城产业结构间的互补
因为港口是宁波港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核心纽带,所以要充分利用宁波港口这一优势,使得宁波港乃至沿海产业带城市的金融业、工业、贸易、商业向港口集聚。把港口和港口区域变成一个多功能化的地带,使港口区域发展成多种产业聚集的综合经济区域,从而让港口和城市的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协调能力大大加强。
(四)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加大交通、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把构建港口物流集疏运网络作为发展宁波港口物流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宁波港自身优势特点,积极构建陆海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宁波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的建设。而在港口建设角度看,要整合宁波港口岸线的优势资源,优化港区后方堆场和集装箱码头的布局,使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集区优势,发挥规模效益。
(五)积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宁波物流企业的加入,为使宁波港口物流更好更快发展,重要一步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宁波的物流企业。通过推动企业间兼并、联合、收购等多种形式,然后经过各种形式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
(六)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要跟上信息化的脚步才能更好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而要建设信息化的宁波港口物流,首要就是要强化港口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港口的数字化建设,完善港口的信息化网络,能使渠道和信息网络一直连贯和畅通,来提高港口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同时要建立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能够实现各类信息及时准确的对接,使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建设综合物流信息港,来更好的支持宁波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宁波港作为大港,其港口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宁波港口物流进行分析,探讨港口物流对宁波城市经济作用,对宁波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剖析宁波港口物流与宁波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宁波港口物流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促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高远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李华.未来我国港口发展的趋势—港口物流[J].港口经济,2011(1).
[3]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校企合作的独特优势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的办学理念向来有着前瞻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既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又符合学校与时俱进的实际情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对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形势进行分析和把握;哈工大为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抓住了深圳市创办大学城这历史性机遇,突破区域办学的限制,利用深圳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探索新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在“珠三角”创造出一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和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的道路,为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服务,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建立。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学科建设及发展原则是依托学校本部的学科优势和基础,根据深圳市的产业结构面向深圳市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发展前沿学科与新兴学科方向,使得学校和企业可以更广泛、更深入、更密切地合作与交流,正是哈工大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其校企合作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4年12月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一方面是为了在充分发挥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科研实力强的优势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成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另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校企合作委员会是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与企、事业单位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并将有助于加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与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探索有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道路。
校企合作的总体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大都是高职院校创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而高等院校创办的校企合作在我国一直没有成熟的模式,仍处于空白状态大多数院校都出台并制定了若干校企合作相关政策,但并没有指明如何开展并更有效地进行校企之间的合作。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在搭建了校企合作办学平台后,对工作背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骄人的成绩;在总结了经验的同时完善了校企合作的总体思路。
设立八个学科部,为校企合作指明方向
依据深圳市乃至珠三角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深圳毗邻香有的地理环境,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把“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作为办学的总体思路,设置了八个学科部(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自动控制与机电工程、城市与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和基础科学),奠定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基础,指引了校企合作工作的整体方向,具有了为深圳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前提条件。
分析学院特点,确定校企合作框架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作为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合作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作为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院,具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具有前沿的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这种高端背景下的大批优秀研究生人才。学院教师队伍建设以“整合资源”为基本概念,形成了以全职教师为核心,校本部师资为依托,特聘教授和访问教授为资源,博士后为师资储备的团队格局,博士化率100%,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占80%以上,大多具有了国际化的交流渠道和能力。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为科研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全院几千名研究生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研究后备力量,以上这些优势为校企成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作为大学身处异地的所研究生院,从其总体规模上、各学科队伍的建设上,都比不上传统的大学校园,所以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会出现“池小鱼大”的现象,对一些大企业的大课题、大项目,会有一些力不从心;第二,大多数教师作为各自学科领域的专家,每年可以从国家拿到可观的纵向科研经费,所以对于一些小型的课题提不起兴趣,出现“池大鱼小”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院主动行动,积极与各科研院所、兄弟院校建立友好、深入的联系,共同承担大家面对的问题。对于前者,可以和临近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或者深圳市的各科研院所在相关领域,相同学科、不同学科间进行合作,培养支大范围的优秀团队,建立一个大型的科研网络;对于后者,可以在科研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分清各个科研结点的实力与状况,主动地为企业与合适的科研结点牵线、搭桥,加快科研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
校企合作的成功措施
校企合作办学平台搭建后,学院走访了深圳市上百家企业。首批加入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就有35家业内知名的龙头企业并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工作的开展,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有关事宜。采取的具体促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了校企合作科研信息网络平台
平台的建立增大了信息量,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扩大了信息的覆盖范围。使学院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了人才及科研信息网,为学院与全国各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各种方式的人才、科研合作活动提供了信息与机会,也为会员单位提供了科研和信息交流平台。
与委员会成员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
每年举办一次校企合作工作研讨会,总结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每年举办一次委员会的成员联谊活动。促进感情的交流。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横向科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等多个方面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邀请企业界老总和技术总监来学院讲座交流,组织学院教师和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实习,把合作做到具体,从实践中来寻求合作的契机。
突破校企合作委员会的范围 在更大的空间中寻求合作
每年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不仅涉及委员会的成员,还邀请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到会,扩大交流圈,其中在第一届研讨会上,就吸引了深圳市台商协会的集体加盟。参加会展扩大学院知名度,如在2006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学院参与的大学城整体参展获得了“优秀展示奖”的荣誉称号;在“福建省科技项目成果交易会”上。不仅展
示了学院的科研实力与特色,更充分了解了福建省工业经济状况,对学院与福建省在产业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和博士后参加社区科技活动,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举办的创业沙龙活动。此外,还与哈工大深圳校友会联合举办哈工大深圳校友联谊会,并定期参加校友聚会活动,这些校友中不乏大企业的总裁及高级管理人员总之,学院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合作机会,主动出击为校企合作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摸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同时吸取其他学校的成功合作经验。总结出多种合作模式,使得学院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具有了科研合作与教育合作两层含义。校企科研合作包括利用学院已有的科研设备、科研经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企业直接将课题委托给学院课题组,并提供经费;以企业或学院一方为主,引入另一方的技术设备,人力智力等资源,共同合作完成特定课题;企业选择学院合适的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产业化;创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校企双方各出优势资源,合作生产。校企教育合作包括:通过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现“零距离”:保证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充分享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学院的校企合作在稳步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已初见端倪。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学院的科研经费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仅2006年,学院的横向课题达到65项,经费1641.6万元,占全部科研经费的71%。去年年学院教师共获专利25项,其中申请专利发明19项,公开专利号的专利发明7项,这些成果的取得既是全体科研人员努力的结果,也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结果。
校企科研合作成果
到目前为止,与企业联合研发项目60余项,为企业解决近40个关键技术问题,共同申请国家专利5项;与微软公司联合建立哈工大教育部微软语言语音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与日东公司联合建立哈工大 日东绿色制造等联合实验室共5个,总投资800万元;另外,学院的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三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在科学有序的管理下,将依据国际惯例,大部分向社会开放,争取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合作平台。
校企教育合作成果
学院与企业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60个,作为双导师制下的企业导师近200名,其中第一批研究生,就有2/3是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完成学位论文,这批毕业生的培养得到了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的高度评价,90%以上进入深圳市企业就业。到目前为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达343人;为企业在职继续教育开设18个工程硕士班,注册学生510名,累计讲授研究生课程1820学时;建立博士后创新基地9个,为企业开设讲座35场。并经常邀请企业到学校听国际科学前沿的专题讲座。
校企合作可延45的方向
首先,继续完善畅通的信息渠道;其次,加大与哈工大本部、深圳的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第三,不仅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的龙头企业加入委员会,还要重点吸引有潜力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加盟;第四,继续加强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大学之间的科研与信息交流,并继续拓展对外的合作渠道;第五,谋求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第六,继续完善横向课题的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战略措施。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把发展区域经济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施资源整合战略。
整合资源,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动员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由于区域地理、气候、环境、人口、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资源优势上的明显不同。由此形成了资源上的互补性。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构架具有区域合作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的范围研究细分各地不同的特点,搭建区域合作的平台;从项目的运作考虑发挥相关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优势互补,这是资源整合战略在不同层次上的应用。无论是大地地理差异,还是一种特产产品的优势发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在各地区的落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在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自2008年起,国家先后批准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10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发展规划,都是要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施资源整合战略中,要善于发现资源的价值。过去有个说法,叫“捧着金碗要饭吃”,就是形象地比喻一些地方本来有丰富的宝贵资源,可是却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例如陇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有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交通、观念等原因,陇南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产品优势,许多县还处于国家级贫困县状态。
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案例:辽宁南部绥中县有一个万家镇王家村,号称“关外第一村”,地域优势明显:东西向102国道穿村而过,与山海关、秦皇岛毗邻而居,南北向连着碣石海滨、九门口长城,王家村正坐落在这一“黄金路口”上。过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2005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分析村的自然环境,发现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资源,看到了致富的门路。他说:“咱们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靠路吃路。”于是,王家村把商业开发、果树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运输等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一举引爆“地域经济”,短短几年,这个村50多户人家拥有了轿车,提前迈进“小康村”行列。
山东省东营市花官镇是我们重点调研的一个整合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典型基层单位。
花官镇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基础好、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他们大力发掘特产资源优势,整合农产品、投资、工业、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按照“强蒜、扩畜、促菌、壮棉”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强蒜”,就是整合地方特产资源,加快品牌建设和大蒜制品深加工。“促菌”就是整合技术资源和本地原料资源优势,加强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建设食用菌原种研发中心,形成了年产2万吨真姬菇和1万吨灰树花菇产业规模。
区域资源整合,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目前国家已经批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实施,大区域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优势已经日益显现。
例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是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群体,涉及行业多、带动面宽、辐射域大、渗透力强。在我国鄂西北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资源,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鄂西北实施旅游资源整合,依托武当山、神农架,打响“野人”和“帝王文化牌”,科学规划、系列开发、着力配套、精心包装、提高品位,整合旅游景点资源,发挥集聚优势,建成鄂西北黄金旅游线路上的精品热点,成为鄂西北“旅游热线”。
实施整合资源战略,要解决好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要各地区充分做好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一个地区,一定范围内的主要资源及其构成特点,并发掘出资源的内在价值。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其储量和分布特点、在全国能源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如何解决资源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二是加强资源拥有地和需求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整合发展,资源优势共享共赢的发展规划,形成经济上紧密型合作的运作机制。由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各自为政,地方主义等倾向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的整合和区域合作。我们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创新机制、创新管理的要求,突破区域行政束缚,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共同发展。
三是在资源整合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发掘资源优势,利用资源促发展决不是竭泽而渔,而是要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保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一个区域自身的资源整合还是区域之间的合作开发,都要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形成全区域的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做到产业上下游的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所在地人民生活改善的和谐。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较长时间里,这种趋势将继续得到加强。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将由以前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轻工、纺织服装、制鞋等,逐步向电子、机械等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换。产业承接地的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更加注重产业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
二是产业转移的主角发生转变。在产业转移初期,政府主要通过出台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举办洽谈会和推介会等形式,推动产业转移机制的形成,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强,以前作为主角的政府将逐步淡出,并集中力量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是产业转移的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转移从过去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单个产业,向包括相关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业务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整合,不断拓展转移领域。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方式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涉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包括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家电、家具等,其转移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扩张性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起步较早的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和规模。受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增加的影响,这类加工企业在当地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因此,这类加工企业急于向外扩张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淘汰原有的比较陈旧的设备和相对落后的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生产线,大力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实力。如佛山的陶瓷工业,随着窑炉技术的进步和陶瓷工艺的发展,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粤北建立新厂房和采用一些新工艺和设备的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在新厂房建成投产后,一些企业将佛山的旧址改建成企业的研发中心,或把原厂房拆掉,获取土地升值价值。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可能转到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谋求发展机会。由于中西部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商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吸引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流入和产业的转移。
三是基于生产成本的产业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一个普通劳动力每月可能要1,000多元的工资,但在山区可能只需要800元左右。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很大。目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是市场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新一轮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形式,将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的。
三、国内产业转移的条件
一般来讲,国内产业转移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发展潜能较大。这是产业转移的社会条件。二是转移产品或产业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这是产业转移的市场条件。三是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环境容量差异。在承接产业地区的环境容量大,环境准入的壁垒小,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基础条件。
四、国内产业转移的路径
从产业梯度转移趋势看,国内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以下路径:
一是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转移。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土地、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的企业纷纷到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落户。中西部地区也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安徽省凭借自身在区位、土地、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主动融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2007年,安徽省来自沪苏浙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就达868.7亿元。目前全省55%以上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一些传统的农业大县也在四五年内迅速完成工业布局,如望江县多年前几乎没有规模以上工业,2004年至今,该县经济开发区已入驻77家工业企业,带来79.3亿元投资,其中七成以上来自长三角。
二是在同一区域内,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随着珠三角企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广东省积极探索“飞地”式的产业转移模式,由珠三角城市与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同为转移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位于粤西的廉江市经济相对落后,年生产总值仅有100亿元,低于珠三角的一些乡镇。2007年2月,廉江市和佛山市顺德区联手创办了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第一期960亩土地基本开发完成,并成功引进了16家珠三角的企业,其中建成投产8家,在建8家,总投资3.5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电饭锅生产企业之一的广东威王集团已在廉江投资建厂,并计划继续投资8亿元扩大生产规模。与顺德工厂相比,该集团在廉江生产成本至少可以低7%至8%。今后,廉江工厂将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将达到公司总产量的60%。顺德工厂将主要负责该集团的产品研发。
江苏省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工业化较早的苏南地区向苏北区转移产业的现象。2004年,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1,893个,总投资641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高达82%;而2005年,向苏北地区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的总投资达到702.3亿元。在所有投向苏北地区的工业项目当中,机电、纺织、化工类产业占6成以上。
三是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前位于城郊和郊区的企业现在处于城市的市区或城市主要功能区。基于城市发展、安全生产和减少污染等考虑,这些企业将被搬离城区,并主要搬到远郊区县。如北京市为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重污染企业停产或搬迁工作的力度。截止到2007年10月,北京市先后停产了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焦化厂、首钢特钢公司、北京染料厂、北京橡胶一厂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同时加大“五小”企业的关停淘汰力度,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小玻璃等企业基本全部退出北京。在2002-2007年问,按照《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的要求,该市近200家城区内的工业污染扰民企业实施了搬迁调整,涉及钢铁、化工、电子、汽车、机械、轻工、食品等多个行业。到2007年底,四环路内已基本没有工业生产企业。这些工业企业腾退的约900万平方米的土地将主要用于发展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北京市还要求在2008年之前,污染企业全部迁出五环路,落户到五环以外的农村。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在对工业污染实施搬迁。每次城市产业的调整升级,都推动着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不能将企业搬迁与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搬迁企业只能在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造成农村新的环境污染。
五、国内产业转移存在的一些问题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与此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合计的比重均有所提高。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并不全力支持本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新产业时,投入大、成本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受到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将现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现产业空心化,并导致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除上海外,包括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在内的相对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欠发达地区。在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中,珠三角、山区和东西各点1/3。从人均GDP来看,山区和东西两翼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4%和60%,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19%和26%。2005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文件,鼓励本省产业向山区和东西两冀转移,并建立若干产业转移园区。浙江省也积极鼓励省内产业转移,每年省内内部转移的资金占转移资金总量的2/3。
二是产业承接地投资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商务成本偏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西部的大多数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因远离口岸、运距长、运输周期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对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方面,中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财务、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较为落后,特别是在当地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可能面临政府扶持有限、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和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产业承接地缺乏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此外,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影响了当地的投资软环境。此外,中西部地区产业层次较低,尤其是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对于承接产业较发达,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转出产业也有一定难度。
商务成本也是决定是否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讲,商务成本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成本、生产服务成本、生产交易成本和其他成本。关于生产要素成本,虽然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但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在中西部地区雇用高级员工的费用比东部沿海地区还高,很难招聘到素质优秀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并不占绝对优势;中西部的工业用地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差不明显,甚至要高于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商业用地成本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原料上摊派各种费用和税负,使原料成本高于企业预期,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成本优势。此外,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成本较高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投资商到中西部投资后也会面临一些隐性成本。交易成本偏高将制约产业转移的步伐。
三是一些转移出去的产业对承接地产生了新的污染,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而且给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转移出去的产业中,大多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部分产业是因为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而转移出来的。虽然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也强调有选择地引进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也存在“饥不择食”的现象,承接了一些高污染产业。这些产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统筹兼顾,推动国内产业转移
为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做好转移产业的承接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国内产业转移。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要通过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形式,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出产业。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针对西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起点较低、规模较小的特点,适当放宽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进入门槛,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标和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要求,防止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严重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二是营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要制定促进产业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对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税率的优惠,允许西部地区适当放宽鼓励类产业的范围;完善资源税的征收管理,防止西部资源的盲目开采和浪费;西部地区应在一些地方税的征收上给予适当的减免和优惠。要制定差异性的土地政策,适当放宽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为西部地区工业化项目提供用地;降低西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对西部地区规定较低的土地投资密度等。
三是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和承接载体。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和服务保障体系,维护和保障企业在本地创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不断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布局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积极走出本区域,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建立广泛联系,不断扩大产业转移领域。
四是强化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监管。要在园区发展规划制定、园区选址、园区环评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行业和项目,对化学制浆、电镀、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和定点。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地区规划和建设有排放污染物、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产业转移园区,严格禁止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是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应主要采取市场化方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实现。各级政府应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手段,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联系,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初级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要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兼并中西部企业或组建企业集团,为中西部企业引入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形成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上下游或技术互补的产业联合。
六是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还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和科技信息等。要坚持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积极组织本地区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合资和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加快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在中西部地区的转化、扩散和应用。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应主动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刘春波,宋瑛.产业优化升级战略视角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0(32).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区域经济就业
一理论概述
(一)品牌竞争力概述
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内的影响力,其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较多,其包括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企业市场信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企业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情况等。较为普遍的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自身品牌竞争力的重视不足,其盲目追求产品收益、缩减企业综合成本,虽然这提高了企业收入水平,但却使企业因为自身产品、服务的知名度不足而无法开发市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品牌竞争力,其纷纷致力于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这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品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
促进区域税收水平提高。近几年我国不断进行税制改革,2019年我国增值税率由17%下调至16%再下调到13%,企业经营发展的税负负担得到了缓解,有较多企业通过诚信纳税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会使其获得更高水平的收益,进而会使区域的税收得到提高,这使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双赢。创造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高会提升自身社会影响力,这就使得区域内会有更多劳动力希望到该企业任职。目前有较多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在人才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而不断对自身品牌进行塑造。同时,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往往也伴随着企业发展规模壮大、分支机构数量增长,这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持日常经营活动,所以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能够缓解区域就业压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已成为常态。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高在资源禀赋条件下能够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并促使企业生产结构、资源分配得到优化。同时,由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会形成集聚效应,加之政府调整政策会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导,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将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企业品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一)区域企业品牌竞争力概述
A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其重工业基础雄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持续影响下,A地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其竞争力也不断提升。截止2019年7月,A地区共有上市公司9家,大型企业(规模300人以上,非上市)6家,中型企业(100至300人)29家,小型企业(小于100人)919家,为了直观进行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分析,本文将上市公司记为“A类”公司,其他类型公司以此类推,总结如表1所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不出现明显的债务风险或经营波动,即不背负“ST”的帽子,那么其品牌竞争力就会得到提高。根据统计,A地区的9家上市公司近三年都没有出现过“ST”的情况。大型企业工作人员数量较多,经营发展规模较大,其品牌竞争力具有优势,而中小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因规模、收入水平、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相较于A级、B级公司具有一定差距,所以基于品牌竞争力A级公司>B级公司>C级公司>D级公司。
(二)企业品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税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体现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表2数据,基于企业的平均纳税额可以看出,A级企业的平均纳税额较高,D级企业相较于A级企业存在明显差距。D级企业的综合纳税能力较薄弱,但是由于其数量较多,故其纳税总额接近C级企业。根据税收的影响可以看出,A地区的某个大型重工企业连续3年蝉联区域纳税冠军,该重工企业的发展得到了A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普遍关注,该重工企业在2017年第一次成为纳税冠军后,2018年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7%,这体现出纳税与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对就业的影响。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A地区的就业市场面临激烈竞争。由表3可知,A级企业的平均员工数为216人,B级企业为313人,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B级企业具有一定优势,这是由于A地区的6家B级企业中有4家为传统制造企业,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从而为区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C级企业员工数量相较于D级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D级企业虽然平均员工数仅为22人,但D级企业数量较多,从而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对产业的影响。A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推动下不断执行“去产能、推创新”的政策。近年来A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长,目前其A级企业中有4家企业都为高新技术企业,该类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强,同时由于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A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集聚效应的发挥促使较多中小企业向其靠拢,这为A级企业高新技术发展带来了明显帮助。2019年上半年A级企业对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7.4%、21.9%,由此可见A级企业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919家D级企业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数量为216家,其占D级企业总数的23.5%,这体现出了D级企业对于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第一、二产业市场的饱和及生产资源的垄断。D级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对目前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明显冲击,这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促进。
三品牌竞争力优化建议
(一)企业提高品牌重视程度
品牌重视程度的提高是发挥企业自身品牌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只有提高对品牌重视程度才能够发挥品牌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企业提高品牌重视程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品牌营销投入。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是企业品牌影响力提高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市场扩张的必然条件。对此,企业管理者应结合自身品牌优势,针对性的加强品牌营销工作。在电子商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营销手段要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找准自身品牌定位,从而选择多元化的营销模式。例如,企业可采用事件营销的模式,使自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将其进行传播,或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形成精准营销,这能够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综合水平。企业在提升对品牌营销投入规模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综合营销体系,要将品牌营销作为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第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自身的产品及服务“过硬”,才能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度,对目标客户形成有效吸引。对此,企业管理者应结合自身的品牌发展计划,不断对产品的技术、质量进行改进,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要结合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了解目前自身产品或服务存在的不足,并以此行调整。企业的品牌宣传要结合自身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只有在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实现自身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塑造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企业能够形成独立的品牌竞争力,并以此获得竞争优势。第三,培养优秀人才。根据企业品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能为区域就业提供良好的机会。人才竞争力是影响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此企业应积极进行优秀人才的引进及培养,优秀的人才不但能对企业持续发展形成良好支持,综合素质高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也将产生帮助。所以企业要集合自身品牌竞争力提升的需求,积极进行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科学培训课程、充实的企业培训资源等方式来提升人才的竞争水平,从而形成对企业品牌竞争力提高的有效支持。
(二)政府形成良好鼓励政策
宏观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影响,科学的政府鼓励政策会形成对企业品牌竞争力有效推进。政府的鼓励政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政府要对积极打造自身品牌的企业进行一定补贴。政府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的补贴模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直接支持。对于纳税大户,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或其他的鼓励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从本质上看,企业的纳税规模提升能够提高政府的收入,政府通过“回馈”的方式形成与企业的良好“契约”,使企业所缴纳的部分税赋通过补贴的方式回到企业,这能够形成政府与企业的双赢。而对于中小企业在打造自身品牌竞争力的一系列行为,如申请专利、诚信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等,政府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优惠,从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牌打造模式第二,政府应结合企业品牌竞争力塑造的具体情况,形成积极有效的品牌引导。例如,虽然A地区的重工业及传统制造行业的发展基础雄厚,但随着市场供求饱和,其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对此政府在推动企业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应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从而促进对企业经营发展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政府要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未来市场的发展潜力及未来发展目标,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同时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促进其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格局。对于品牌竞争力较好的企业,应率先推动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转型,由此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业示范效应,从而为其他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帮助。第三,政府要加强行业及市场监管。由于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既需要企业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又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支持。如果某一企业在提升其品牌竞争力的途中存在违规操作即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必然会对遵纪守法的企业产生消极影响,这会降低其余企业打造自身品牌竞争力的动力,同时也会破坏市场发展平衡。针对该情况,政府应结合区域内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保障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企业的违规操作或失信行为,政府应通过严格的惩处对其形成监督与约束,同时政府也应通过颁布鼓励政策肯定企业的品牌塑造活动,通过鼓励企业诚信、合法经营,这不但能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其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民族传统体育 产业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参考文献: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2] 聂琴.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J].思想战线, 1999,(03) .
关键词:区域经济 民族传统体育 产业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聂琴.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J].思想战线, 1999,(03) .
关键词:航运建设;区域经济;促进发展 内河航运在煤、矿、油等大宗货物,重大件货物运输方面具有不可替 代的低成本运输优势,同时其运输规模经济性是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提供 的。从近代世界交通发展历程看,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内河航 运将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
一、苏北运河航运的发展概况 苏北运河全长404公里,是我国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的交通大动脉, 我国“一纵两横两网”的内河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苏北地区在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迅速 发展的同时,其运河在运输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方面的地位继续得 到巩固和加强。到2009年底,苏北运河航道等级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年 货运量接近2亿吨。苏北运河航运以其强大运送能力保障了长三角地区 的大量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有力促进了苏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 展。苏北运河航运已成为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苏北运河航运的关系 近年来,苏北运河航运建设步伐加速,苏北运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对改 善地方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 作用.
1.航运发展是苏北地区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资本投资、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长三角地 区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长三角地 区产业向外转移步伐加快,苏北地 区则因其毗邻长三角增长极区,其 良好的区位将成为承接长三角地区 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作为衡量地 区投资环境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指 标,苏北运河航运的发展不仅促进 了人员流动、资源开发和商务交 流,同时也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了 生产要素成本,为吸引外来投资、 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优良投资环境 和有利发展区位,成为吸引投资和 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
2.航运的发展是苏北地区发展 腹地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干线是引 导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 轴。纵观江苏北部地区,其运河航 道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 口,沟通了江、淮、沂、泗水系,常 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运输航行, 是沿线4个市14县区的经济联系通 道。各种经济要素、产业和劳动力 受到运河航运干线的吸引,向苏北 运河航运轴线积聚,沿着航道流动 扩散,形成了以苏北运河干线航道 为依托,融合了人口、产业、城镇、 物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即沿 运河经济带。同时苏北航运的发展 把干线上的中心城市、运河两翼地 区和下游的长三角地区联系起来, 推动了上下游的资金、技术、人才、 自然资源等流动的进程,增强了沿 河产业带的辐射作用,为促进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发 挥了重要作用.
3.运河港口建设是苏北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要端口 港口作为航运干线中的结点, 其自身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 生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从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来看,在现代开 放型经济中,临港地区往往是率先 繁荣起来并有力带动周边区域经济 发展的。在苏北运河航道上的各点 港口由于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 越,对各种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吸 引力,往往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 长极,乘数效应进一步放大港口经 济的经济辐射作用,进而带动配套 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提高航运、港 口的经济发展贡献率。港口作为区 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 成为了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三、加快苏北运河航运建设发展 的建议 苏北运河建设正在步入重要转 型发展期,为使苏北运河航运发展 更加有效地承担起保障长三角地区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带 动苏北地区经济崛起,现提出如下 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 进区域建设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苏北运河支线航 道整治,提高支线航道等级,建设 高标准航道网,为沿线城镇企业生 产提供门到门的运输便利。要重点 加强苏北运河沿河市、县港口的建 设,加快港口建设和技术改造步 伐,推动苏北运河港口临港产业发 展升级。要结合港口、航道等自然 条件,加强港口布局规划,引导港 口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 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 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苏北运河港 口群体。另外,沿河地区临港产业 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实现同 步,实现与苏北腹地统一协调、高 效互动式发展.
2.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促进苏 北交通运输一体化 除了直接从工厂到工厂运输, 一般来说,货物一次或两次转运是 必需的,而其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多式联运。为建立水路与公路、铁 路互通式联运和物流运输组织链, 要探索建立苏北区域内“运输业务 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互通联系的 “苏北运河物流联运网”研究和开 发以苏北运河作为多式联运轴心的 联运路线,以此来扩大苏北航运在 运输市场中的参与度,增加航运企 业有效运输需求,提高航运企业在 物流运输市场份额,促进苏北航运 行业进一步增长。随着泛长三角经 济区域的扩大,“苏北运河物流联 运网”应成为苏北地区与长三角地 区之间关键的联合运输中介,为众 多运输企业寻求新的市场提供更全 面的运输机会.
3.加快发展集装箱标准化运 输,建立现代化物流模式 集装箱运输运量大、货损少、 运输质量高,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 志。集装箱以其标准装载单位确保 运输货物的船只、卡车或火车都可 以轻松地进行转运,更好地实现 水、陆的快速联运,提高运输经济 效率。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发展 京杭运河江苏段集装箱运输给予必 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结合干线航 道网建设,加快建设集装箱通道, 尽快开通京杭运河苏北段集装箱运 输“绿色通道”,加强码头整合,建 设一批集装箱码头泊位。推动苏北 运河集装箱船舶标准化,使苏北运 河航运基本适应江海直达和集装箱 运输发展需要.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 服务水平 航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不会 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为优化苏北 航运交通流,苏北航运要进一步 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先进的信 息通信技术系统,更好地与企业、 用户及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作.
要改进和完善苏北运河航运管理 手段,完善一站式实时交通信息、 通信和后勤服务平台建设,减少航 运企业的船舶延误因素,提升苏 北运河航运应急保障能力,促进运 输效率的提高。要加强水运监管, 加大水运监管能力建设投入,增强 水运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运 的安全系数,为企业提供货运边际 安全.
四、结语 苏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苏北运 河航运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区域 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带动苏北运河航 运的繁荣,而苏北运河航运的发展 又会更加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腾 飞。因此,我们要坚持苏北运河航 道与港口、船舶以及干支线发展相 协调,苏北运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 式有效衔接的原则,统筹兼顾,突 出重点,加快苏北运河高等级航道 网建设,加快运输一体化和信息化 建设,实现苏北内河运输走廊向 “黄金水道”的真正跨越,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89.
论文关键词: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多式联运;经济腹地
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中,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欧洲的内河港。欧洲的港口物流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配送物流和综合物流三个阶段,而今,正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港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四)通过港口物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2010年1月11日,苏州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是苏州地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之一,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与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7年7月,是苏州市政府与苏州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成果,主要依托苏州大学的科技力量,重点发展光学工程、新型纺织(丝绸)、通讯线缆、装备制造、环保及医药保健品、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等产业,并按照“一园多区”的模式进行建设,分别在苏州市沧浪区、吴江市、工业园区共建大学科技园。
苏州大学科技园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园区企业现有78家,其中:在孵科技型企业71家,与我校有科技、成果、人才等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企业有39家,苏州大学教师、学生创办、领办的企业21家。园区企业累计承担国家863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6项,获得各类扶持资金7100多万元;园区企业吸纳各类就业1300多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83%。苏州大学科技园累计转化131项科研成果,其中与苏州大学关联的在孵企业成果转化有52项;已受理专利数:120件;已获授权专利数:32件。
苏州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苏州大学科技园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开放,以人为本;市场驱动,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市场机制与企业运作相结合,引入社会资金和中介机构构筑完善的创新平台,使大学科技园真正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学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内容,结合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面向苏州行业技术发展特点,依托苏州大学科技、人才、设备、图书等优势资源,建设和发展苏州大学科技园。
苏州市和苏州大学建设大学科技园是为了发挥苏州经济高速发展、政府政策日益完善的综合优势,结合苏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以苏州大学重点优势学科为支撑,以在苏的省部属重点科研院所为依托,在苏州市沧浪区、吴江市和工业园区建立“一园多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通过苏州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既能为苏州企业科技实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又能发挥苏州大学的学科优势,同时又可为新兴学科的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最终实现大学创新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带动创新资源的集聚,加快苏州科技孵化产业的发展。
苏州大学全面与沧浪区、吴江市和园区政府合作,为苏州大学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拓展了物理空间和资源来源。同时,苏州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区域产业创新。搭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真正整合政府与学校的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优势,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根据区域的实际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苏州市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大学科技园是推动我校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最佳平台之一,有利于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技术的转移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培育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
基地。
(一)加大依托大学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力度
大学科技园是依托于大学的科技、信息、人才和智力资源等综合优势资源而建立的,核心的功能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校联系社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大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资源作后盾。
苏州大学要出台了相关政策,主动向科技园开放人才、技术、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允许其共享,发挥学科优势,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特色产业。
苏州大学对科技园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苏州大学在积极支持科技园建设的同时,通过组建苏州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对科技园的管理,按资产关系承担义务、行使权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苏州大学要为大学科技园创造必要的环境,学校关心和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给予人才、资金、科研设备等相关资源的支持,使苏州大学科技园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生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基地。
(二)处理好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既是依托之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学校应当从学科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但是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大学科技园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在政策、资金和管理等各方面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给予扶持和支持。
实践证明,良好的政策扶持是办好大学科技园的有利保障,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就不会有今天大学科技园欣欣向荣的局面。政府应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加强宏观规划引导,以战略眼光搭好一个舞台,创造一个有利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而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早期的“象牙塔”,应当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科技园为载体,在政府搭好的这个舞台上唱主角,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把服务地方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努力为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苏州大学科技园“一园三区”的功能配合,形成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链条:科技成果大学科技园科技型企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市场竞争主体。
(三)进一步加快创新载体的建设
在加快载体建设、增强科技园承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校内设立技术孵化载体,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学校师生将应用型的高新技术项目在校内进行初级孵化,待条件成熟时迁入大学科技园进行创业,保证孵化项目的健康发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四)进一步健全风险投资服务网络
资金短缺是制约科技园内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大学科技园应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作为深化园区服务的重点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成效。主动出击,多头并进,积极与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投融资平台,为大学科技园内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帮助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五)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
苏州大学科技园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政府的政策引导、支撑优势,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主动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促其合作。同时,建立健全鼓励和优惠政策,加强服务,扩大宣传力度,吸纳更多的项目和企业入园创业发展,不断提升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实力。
(六)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大学科技园要全力帮助企业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经费资助等资金扶持计划,协助企业做好“双高”、“双软”、国际认证等的申报和认定。加强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争取让其设立园内服务办事机构,为大学科技园内科技企业提供更专业、更优质和更快捷的服务。除此之外,紧贴企业各个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及时提供诸如项目申报、项目验收结题、用地申请、厂房代建、员工招聘、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服务。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