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第2篇

(一)地理环境因素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和环境必然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农业大国,这就使我国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故在许多成语中都与土地有关,如“土豪劣绅”“、土生土长”和“土崩瓦解”等。而英国则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其四面被海水环绕,故其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也促使其所形成的文化中都与水或航海有一定的联系,如在比喻一个人挥霍金钱的时候,会用“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来加以描述;在形容一个人的形体单薄、虚弱的时候则用“asweakaswater”(弱不禁风)来加以描述;而在告别友人的时候则会用“haveagoodsailing”(一路顺风)来加以描述等。因此,只有掌握了中西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够正确对语句进行理解和翻译。

(二)因素

宗教文化也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会因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宗教门派众多,但是主要的可以分为道家、佛家和儒家这三个主要的流派。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义,如中国道家主张人和神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佛教则主张佛祖则是至高无上的神,其法力无边,这也可以从我国古代语言中明显看出。汉语中有“天命不可违”、“借花献佛”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的语言表达。而西方则主要以基督教为主,他们只承认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其无所不能,这在西方语言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和“Heavenis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等。因此,为了达到翻译忠实原意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二、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质量的策略

(一)导入异国文化

中西翻译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认识度和理解度,教师需要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导入到量的异国文化。通过将英语翻译与文化学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英语翻译的水平。但是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在导入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此外,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外,还需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习俗的来源。例如,英语中有“raincatsanddogs”的习语,这句话用汉语可以表述为“倾盆大雨”,但是如果按照直白的翻译就会理解为“下猫跟狗”,这样就明显偏离了翻译的本意。这句习语主要来源于北欧的神话传说,传说猫跟狗对于风和雨等天气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又如“asstrongasahorse”(壮如牛),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意思来理解则成了“壮如马”了等。如果学生对于这个文化背景不了解,则会出现上述可笑的误译现象。

(二)介绍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

英语结构区别于汉语结构,其重视主题句和主体结构的构成以及句子结构连接过渡词的作用,并且侧重用介词和连词来表示句子和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则很少用或几乎不用。另外,英语表述别忌讳重复,如果出现重复的问题,通常用省略、替换或代词的形式来加以表示,但是我们汉语中常用重复来表示强调。

(三)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在学生掌握了上述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通过删减或增加词语来使语句变得更加通顺。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增删词语以及拆分语句等手段。首先,词类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其主要是将那些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或具有动作意义类型的名词后接of的形式按照汉语中动宾短语来进行翻译即可。其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结构表述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增加或删减词汇才能够使意思更加忠实原文的含义。

三、结语

第3篇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及众多国际组织使用的官方语言之一,用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点、民族风情的不同,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产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也会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不同语种之间的互通使用。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习惯于把表示方位的词语按“东西南北”排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习惯于“north,south,east、west”。在汉语中常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表示方向,而在英语中通常用为“southeast,northeast,southwest,northwest”。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在1840以前,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这必然对语言习惯、语言用法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人比较谦让而西方人比较直率,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于问“你吃了吗?”,西方人见了面习惯于说“见到你很高兴(Nicetomeetyou!)”,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通常都是优先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而西方国家通常为“Idon´tcare.(我无所谓)”,这似乎显得有点不尊重对方,但在西方却是家常便饭。

(三)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自古勤劳、朴实、勇敢,牛是中国古代人用来生产劳作的工具,牛向来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汉语中通常用“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扬人的勤奋,而外国人主要靠马耕作,所以西方人通常用马的精神来表示一个人的吃苦耐劳与勤劳,“asstrongasahorse(像马一样强壮)”、“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劳作)”,另外西方人航海业比较发达,所以与水、鱼、船相关的词语也较多,如“tomisstheboat(失去机会)”,“anoddfish(怪人)”等。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中国人信仰佛教,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这两种信仰对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及各自的本土文化影响是很大大的,处处能看这些信仰的身影。比如:中国人喜欢双数,认为双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而西方人认为单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有“玉皇大帝”、“阎王”、“龙王”,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不存在这些说法,只有从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种借来的宗教词语,如“monk(僧侣)”,“angel(天使)”,“dean(教长)”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姓名中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在写信时地名通常由大到,西方人则是由小到大;中国人习惯于按时间顺序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由论据到论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论据材料证明论点,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与汉语中的差别。

二、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一)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想准确把握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在国家、所在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本民族语言的形成、演变及使用习惯,英语也不例外。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的民族风情,了解这些民族风情与我国的民族风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样才能做到在学习、使用英语时更加灵活,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要表达的思想。

(二)掌握汉英词汇之间的差异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汉语和英语中有些词汇在很多情况下其意义和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词汇的内涵,才能有利于理解掌握。如:在表述颜色上,西方文化就比较理性、科学,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比较直接。如:“red(红色)”主要是血的颜色,而“blood”则是人身体的生命体液,一旦血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生命也就随之凋谢,所以在英语中“red”通常含有“恐怖、暴力”之意,而中汉语中“红色”则有“热情奔放”之意。

(三)在语法学习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有时差异还比较大,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有:英语中常常有时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英语中有单数与复数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中有动词结构变化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和汉语中的副词都可以修饰形容词,而英语中的副词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而汉语中的副词只能放在形容词与动词之前;英语中的从句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主词之后,而在汉语中修饰语句则放在修饰之前;英语结构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主,变有例外,而汉语主要是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四)在口语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口语是日常的交际语言,其语言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但中文与英文的口语使用时有很大的差别,学习口语时应该把语言放在其实际的背景下去掌握。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好!”而西方人则说“Hi!”,“Hello!”,“Goodafternoon”;中国人喜欢问“你今年高寿”等问题,而西方人对这些问题则讳莫如深,他们常常说“Niceweather,isn’tit”,“Howareyou(gettingon)”。中西方口语表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追根究底是因为其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决定的。

(五)掌握更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第4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叛逆女性 林黛玉 简・爱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1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Rebellious Women in Literary Works

――Taking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as an example

CHENG Bingqian, ZHANG Jieqiong, WU Manting, ZHAO Yu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Lin Daiyu" and "Jane Eyre" is a famous female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they a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ut have similar fate, showing the same strong rebellious spirit. Through comparing two rebellious female ima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ough a rebellious reasons, process and outcome, through the rebellious appearance to trace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for the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women)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make correct cultur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election.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rebellious women; Lin Daiyu; Jane Ey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张中伟①指出,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环境、爱情观及理想观是导致两位女性走向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许绮②认为,“林黛玉”和“简・爱”身上都具有独立与叛逆的性格特点,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不同的“独立与叛逆”。赵莉③主要分析了两个人物在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方面的不同点,叛逆体现较少,并未做出总结。

1.2 国外研究现状

阿根廷著名汉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④认为《红楼梦》全书充斥绝望的。因为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梦,而且直到梦醒,我们都认为那是现实。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康丹(Daniel Kane)在《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解读〈简・爱〉中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⑤中认为,作者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二者差异的研究多集中于二者的思想观念及生活环境,而从中西方文化入手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简・爱与林黛玉不同的性格及命运,以及影响这种差异的中西方文化因素。

2 文本分析

2.1 著作概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

2.2 人物简介

林黛玉,《红楼梦》女主角之一。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寄住贾府,后父亲病故,从此寄人篱下。林黛玉容貌倾城,兼有旷世诗才,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简・爱,《简・爱》女主角,一位性格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代表了当今新女性形象:自尊、自立、自强。两位有着不同经历的女性,却有相似的叛逆情结,暗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烙印。

3 差异分析

3.1 叛逆原因

(1)外部原因。“林黛玉”处在清朝末期,正是封建社会没落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传统礼教依然束缚着中国人的思想。许多新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爱情与人格独立,希望摆脱封建腐朽思想的摧残。“简・爱”处在19世纪初期,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壮大,自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西方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开始“反叛”地追求自由生活和自主爱情,渴望人格独立。“林黛玉”即使成为“孤女”,入贾府后,寄人篱下,因中国封建社会重伦理亲情,仍倍受尊重,物质生活丰富。可这无法满足“林黛玉”对自主爱情的精神追求,她用叛逆去追求理想。“简・爱”被舅母收养后,因没有价值而被蔑视嫌恶,可她没有堕落,努力让自己在经济上独立,进而追求人格和爱情上的独立。她用叛逆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格。

(2)自身原因。“林黛玉”叛逆是为了爱情,但封建礼教也深深影响摧残着她,她痛恨“金玉良缘”,却不敢表达,只能用自己侧面的叛逆去反抗着。“简・爱”面对阶级差异明显和社会地位不同的“罗切斯特”,没有自卑或放弃,而是勇敢表达自己的爱,她用正面的叛逆反抗着。对待理想,“林黛玉”的理想是成就与“宝玉”的“木石之缘”。因此在封建礼教束缚下,思想先进的“黛玉”必须反叛。“简・爱”的理想更加丰富,她向往一种独立自尊、受人敬重的生活和平等自由的爱情。因此在当时等级鲜明的西方社会,“简・爱”用叛逆去追求理想。

3.2 叛逆过程

(1)面对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用敏感多疑和高傲的侧面叛逆来维持尊严。“简・爱”不与环境和命运相妥协,她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她的叛逆更加直接彻底。(2)面对不被认可的爱情。“林黛玉”从来不敢公开表示她对“宝玉”的感情,说明她未能摆脱封建性的精神负担,她的反叛中有妥协性和懦弱性,也导致了她最后的悲剧。“简・爱”虽然很爱“罗切斯特”,但她在追求自主爱情的同时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平等自尊。(3)面对爱情的背叛。对“林黛玉”来说,爱情是她生命的支柱和反叛的原动力,当爱情失败时,她也只能反叛地用死亡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爱情。对“简・爱”而言,自由的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在爱情遭到欺骗时,必须用反叛声明自我价值。

3.3 叛逆结局

“林黛玉”最终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郁郁而终。而无论时人今人,多认为这是“黛玉”自身的柔弱倔拗使然,对封建束缚却很少提及。“简・爱”最终得到了一份在社会地位及外表情感都彻底平等的爱情。“简・爱”作为女性意识觉醒以及新独立自由女性的典型代表,质朴率真、敢爱敢恨,代表了当时西方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因而多数人尤其女性同情、支持甚至渴望成为“简・爱”。

将两位叛逆女性角色的不同结局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知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任何叛逆与追求都是被禁止的。而西方社会却不同,他们更能接受女性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进而尊重她们的选择并和她们分享社会财富。

由上述对“林黛玉”和“简・爱”两位文学作品中典型叛逆女性形象叛逆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所在:

(1)就叛逆原因,可以看出“林黛玉”所处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对女性的压迫是极其深重的,而“简・爱”所处的西方社会则推崇自由平等,因此“林黛玉”默默反抗而“简・爱”多次出走寻求自我。(2)就叛逆过程,以“林黛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更倾向于一种委曲求全的自我表达。而“简・爱”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想观念则选用了更加痛快明了的表达方式。(3)就叛逆结局,“林黛玉”最终也没能跳出“贾宝玉”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幻想,将希望寄托于外界,终被失望重伤致死。而“简・爱”则勇敢地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把命运改变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起而抗争,最终获得了真正的平等。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1)在传统观念方面,中国深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影响,思想相对封闭保守,文化依赖性强。而西方发端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思想开放,文化独立。(2)在文化表达方面,中国人相对内敛含蓄,习惯用一种温和妥协不伤人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则率直洒脱,喜欢以一种直接干脆有实效的方式和外界交流。(3)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注重规则与权威,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社会的附庸,将个人命运寄托于外界的不可控力。西方则重视创新与突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能力,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在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时,不应该以一个旁观者、评论者的态度先入为主,而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在各方面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包容学习的态度来探究,“、兼收并蓄”;以开放进取的心态来发展,“熔铸百家、推陈出新”。

具体到本文中即在观念上要摒弃封闭保守,学会开放灵活;培养独立自主精神的同时仍要重视集体力量。在表达情感方面,要大方坦诚、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不能一味妥协让步。在价值观念方面,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规则意识与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与平等理念相结合。

4.2 研究意义和局限

(1)研究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此次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探寻掩藏在“叛逆”表象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差异,为我们日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做出正确文化选择提供帮助。(2)研究局限。现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所以本文仅反映了《红楼梦》和《简・爱》各自所处时代的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现状,这是我们此次研究最大的局限。

4.3 研究展望

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来解读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者喜用善用的手法。文学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生活的浓缩,其人物形象的特点往往具有当时社会大众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烙印,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的绝佳对象。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学者从这个角度来剖析不同社会文化,为我们奉献更多精品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中伟.东西文化差异下的“叛逆”――关于“林黛玉”和“简・爱”两个孤女的对比[J].名作欣赏,2012(27).

② 许绮.独立与叛逆――简・爱与林黛玉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③ 赵莉.折翅鸟之歌――简爱与林黛玉比较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

第5篇

美国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中把人们的消费行为人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阶段:第二是质的消费阶段;第二是感性的消费阶段。在第三阶段中.消费者已超越对于产晶数量I=和质量的关注,更加重视产品对于自己情感或情绪的满足,以及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程度。这种感性驱动条件下的消费行为注重的不是商品物质本身,而是产品所蕴含的“情绪价值”,即附着在商品物体.t的属丁象征性、意义性、符号性的成分,包括产晶的附加值及对个性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例如,人们对丁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的榨汁机设计的喜好,主要来自丁设计师富有激情的产品设计风格引起了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目前,“感性消费”已成为新世纪最为明显和最富前景的消费特征,企业单纯依靠商品和服务的功能特点。已越米越难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消费者购买商晶的行为是为了满足情感上的渴求,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中的白我概念的吻合。并最终达到某种特定心理状态的满足。而且整个消费活动的决策也往往以消费者感性的评价为标准.即消费者选择商品或品牌的出发点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观,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态度观。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基于情感、品位、感性的消费态度,结合象征、价值、个性化等感性取向,必然会构形成了某个时期或某个群体的独特的“消费文化”。由此可知,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区分和理解用户差异性的“消费文化”形态,并根据消费者或用户的感受和需求来进行设计,是准确把握设计的基础。

二、感性的设计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感性”反映了主体人对于客体事物的一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相对丁理性认知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具有形象性和具体性等特征。在产品造型设计领域,产品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通过产品的功能及外观形态来传达的,当设计使产品在外观、肌理、触觉对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产品具有了“人情味”时,我们称之为感性设计。从产品设计过程“编码.解码”的角度。对于设计师而言,感性设计的意义在设计师运用灵感、顿悟、想象等思维方式编码产晶的外观形式,赋予产品一定的形态.塑造产品特殊的性格魅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是在消费者所属特定的文化情境范罔内,结合自身的情感和体验因素对设计进行解码,这实际上是一种主体客体化的“移情”过程.不同的消费者根据自身及外部情境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产品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火炬造删设计受剑了人们的一致赞誉,一部分人由此联想剑了悉尼歌剧院,体会到了一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建筑文化;而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对于土著文化的了解,将火炬造型和士著人使用的飞镖联系在一起,体会到一种传统和传承的情感。

针对“人”的感性和“物”的设计特征之间的关系,感性工学主张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为设计提供新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它将人们对“物”的感性意向定量、半定量地描述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此来研究“人”的感性感受。感性工学实施的关键在于:1)如何根据人机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来捕捉顾客对产品的感受:2)如何通过顾客的感性来定义产品的设计特征;3)如何将感性工学建立为一种人机学的技术:4)如何调整设计来满足社会的转变以及人们的喜好倾向。感性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感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范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感性词汇的获得通常假定“人”是处于相同情境条件下的,而没有考虑人们对于感性的个体和文化差异,没有深入考察文化差异对于感性形成及认知的影响,这样必然会限制感性工学在设计领域的运用。因此,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对感性的形成及其特性进行分析,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对感性设计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设计师提高感性认知能力以及把握感性设计的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文化的“感性”

l、文化带来差异化人群

文化的概念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概念,具有较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就广义的文化概念来说,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冈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文化提供了产品认知的情境,特别体现在产品感性认知的部分。例如,将产品置身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人们对它也有不同认识,如饮料的包装,世界范围的颜色――咆装、广告,到了阿拉伯(中东)却要改为绿色,因为那里绿色代表着生命和吉祥:如德国汽车,销往不同国家,就有不同的标准;伊莱克斯的家电,海尔的国际化中销售到美国的家电美国化。这种变通,是典型的因文化差异而做出的产品设计上的策略,并且是有着切实意义的变通,对于企业来讲,有着绝对必要的意义。因此,感性的设计与文化有着本质必然的联系,关结点就是差异文化带来消费人群的感性差异。这种差异性要求设计师不但要超出于“物”的设计,进入产品“精神”方域,而且要考察“物”和“精神”所处的文化情境,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当产品的“性格”与消费者的需求或以前接触过的或想象过的自己中意的产品形态产生共鸣,那么这个设计就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即用户对该产品一见钟情的根本原因。表现在文化属性上,那就是知识、认知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思维能力,文化属性就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抽象的东西,却义蕴藏着非常神奇的决定性的力量。

2、文化的传承与感性设计

文化除了其一般意义上的特征以外,还有其具体性的一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文化,设计师需要了解民族设计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就不能找准设计的出发点,不能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立足。对一件设计作品的诠释,除了对其功能进行解读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的思辨及意蕴的解读。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商品要跨国度、跨地域、跨艺术、跨设计交流,这就更需要设计师对它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无论图形还是文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设计品质、文化背景、材料特质及性能。如法兰西民族追求浪漫的生活习惯,形成了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设计载体承载的法兰西文化独特的形象;而德意志民族因其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的严谨的生活品质,使得德国设计“精湛、严谨”的风格:同样,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使得该区域语言、习俗、信仰相对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束缚,所以美国设计更具轻松、幽默感。

传统文化特质在设计中的体现不同,人们需要深刻洞察主观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设计的相互辨证关系。并在对“人”的考虑上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体现文化的传承,以实现内涵意义上的传统与文化的融合。产品设计形态的呈现本质上就是这种生活文化一个问题,产品通常能够折射出某种特定的文化倾向,它代表了一个地域、一个比族的生活特色。丽绕文化进行产品设计,使产品走向市场,为消费者所接受,同时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再现及传承的手段,设计师在此阶段表现出某种相似的认识・要傲到这些就需要以人为本,真正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设计师需要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中寻找利益,设计出真正根植于民族传统的产品。文化与设计的结合,认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逐渐表现在对设计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此外,文化传承的符号性决定产品差异与设计师所选择的符号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两者之间具有较人的认知关联性。这促使设计师绝不仅仅依据设计当中某一符号所具有的简洁外形和厚重底蕴进行设计和决策,更重要的还在于其背后蕴藏的群体认知性,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四、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口语;自由沟通

一、引言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交流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语法输出,它和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所有的语言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对背景文化不了解,会直接导致交流的失败。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方面,教师们往往只注重了单方面的语言知识教学,却忽略了和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很精准地解决语法问题,但在面对实际交际情境时却频频出现“冷场或发怒”的尴尬局面,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没有理解和尊重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得英语成为了障碍而不是桥梁。

二、文化差异对口语交流的影响

当我们和来自西方文化的人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怎样用英语去表达,但是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除了语法以外更多的东西,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文化可以影响彼此之间谈论的话题,话题的选择,甚至是彼此的称呼。

1.文化影响称呼的方式称呼是人类每天在交际过程中必定要运用到的语言内容之一,虽然很简单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文化因素蕴含在其中,实际上称呼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内涵和素质。由于受到语言学习中单词对应中文的固定翻译模式的影响,使用者会习惯性地将直译过来的意思运用于生活中,其结果往往并不能起到建立友谊桥梁的目的。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他们并不喜欢被称为“foreigner”,在西方这往往是个非常消极的词,叫某人“for-eigner”不是交友的最佳方式,这种称呼只会在彼此间设立一道屏障而不是桥梁。在西方文化中,在介绍新朋友的时候,不会使用“foreignerfriend”或是很少听到“Chinesefriend”类似的称呼,而仅仅只是“thisismyfriend(yourname),”因为在美国的文化中,通常无需指明某人的国籍。不论对方来自哪里,既然作为朋友,彼此间就应该不存在差异,就不存在“foreignerfriend”一说,而在中国文化中基本是两种人。即中国人和外国人,我们国人已经习惯了称呼那些来自于不同国度的朋友为后者,所以对于这种称呼,他们也只能无奈地“习惯”,但从心理上来说是抵触的。所以良好的沟通并不仅仅只是由精准的语法构成,它还包括了解人们在他们的文化中经常说什么,什么不会说。

2.文化影响幽默的形式笑话是让人开怀大笑的一剂良方,但往往英语学习者在读英语笑话时却很难觉得有好笑的地方,除了语言问题之外,还有文化上的因素。在中国我们几乎找不到有关于死亡这个话题的笑话,因为“生老病死”在我国是比较严肃的话题,不能用于戏谑,但此类笑话在西方却并不少见,因为西方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来自于他们的信仰,他们认为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是暂时的,死亡才会是永恒的,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所以通过读笑话也是可以了解到关于一个国家文化背景或人生观的方式,而通过这些细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异同无疑是学习者去了解另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对于以后的沟通交流会有很大的帮助。

3.文化影响讨论的话题在生活中,某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聊天话题在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时,对方不是不感兴趣就是很茫然。这种英语也是所谓的“中式英语”的一种,即只有在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奏效的英语。比如说在聊火车旅行时,在中国硬卧、软卧很常见,甚至具体到上铺、中铺或者下铺,但是这种交通方式的旅行离开了中国文化放到美国文化中就很难聊起来,因为在美国,大多数人旅行时不乘坐火车的。还有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因为文化的影响所以英语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几乎大多数美国大学都有一支橄榄球队,橄榄球比赛是很普遍而且是美国人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这也是美国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国,因为此项运动并不流行,所以很多人不会去学习有关橄榄球的词汇和文化,但如果想真正融入美国大学生活,橄榄球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同时,大多数美国大学生都会开车去上学,所以关于驾驶也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些在中国显然由于文化的不同情况有所区别。因此即使是在校园,也会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影响到话题的选择。对于每一个国家,人们每天聊起的话题无非就是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所做的,在另一种文化中和对方聊天时,谈论的话题取决于和你在一起的人,对方所经历的文化,在中国很普遍的话题在其他国家可能不会太普遍,对方所生活的文化氛围决定着英语学习者需要学习哪方面的英语。

4.文化影响行为沟通的方式虽然行为沟通是肢体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如果行为已经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一道障碍,那么再流利的口语也无法搭起桥梁,当开始一段对话时,第一句话很重要,但是输出的语言必须附有与文化相适应的行为,这样才会取得预想当中的沟通效果,所以行为这种文化在口语学习中也非常重要。在西方文化中,当人们想通过某些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喜爱而试图和其母亲展开对话时,很可能这种“先言一步”的行为已经建起一座桥梁或是一堵厚墙了,根据国人自己的文化习惯,我们会试图给孩子糖果或饼干,或是抱抱孩子摸摸他们的脸以表示我们对孩子的喜爱,但是在西方,这种行为就是属于“筑墙”的行为,因为未经父母的同意就接触孩子,会让对方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反感,所以接下来的话题会很难顺利开展。

三、结语

在英语口语中,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能不能说的选择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如果想和其他国家的人自由地交流,我们必须学习对方在自己的文化中是如何交流的,纯粹的词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缺乏文化的词汇量在交流过程中只会制造障碍而不是搭建桥梁。将语言和文化的了解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和来自不同国度的朋友建立起真正并且令人愉快的友谊。

参考文献:

[1]田.文化背景差异下的英语口语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6(6).

第7篇

关键词:委婉语;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一、委婉语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在人们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经常存在难以直言的场合,或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或是因为直截了当的说出会引起尴尬。此时,人们经常会选择用比较委婉的表达间接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既不会引起尴尬,又可以恰如其分的把意思表达出来,于是委婉语就应运而生。

委婉语的使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也与文化密不可分。委婉语的使用在人类社会早起就开始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科学和文化知识,因而普遍存在一种迷信的思想,认为直接说出“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会带来厄运,这些“神”或者“鬼魂”的名字也就成了语言禁忌,人们找到了许多间接的替代词,这些替代词也就成了当时的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都获得了发展,但委婉语的发展依托的始终是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也都不尽相同,因此反应在语言中的表达,包括委婉语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别。

二、中西文化共性与差异性在英汉委婉语中的体现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因此文化上也存在着共性与差异性,这在英汉委婉语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1、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共性

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用的功能相似,这些功能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即文化中存在的语言的禁忌和语言的美化,语言要避免冒犯和伤害他人等。

(1)避讳功能。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存在着一些“不可直言”的词,比如说在基督教盛行的西方社会,上帝的名字Jehovah(耶和华)是最大的禁忌,于是产生了许多委婉词语,如the Almighty(万能者)、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者)、Holy one(至圣者)、the Eternal(永生者)等。在中国古代,君主、帝王的名字也是要忌讳的,如秦始皇嬴政为了避免“政”字的读音,改“正月”为“端月”。

(2)礼貌功能。在交流中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应该选择委婉的表达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这就是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如在英语中,对于肥胖的人,人们常用plump, stout, out-size, over-weight来表述,而不直接说fat; 对于比较底层的职业,人们也常用委婉的说法来代替,比如说用pipe engineer来代替plumber(管道工),用sanitary engineer来代替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同样的,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委婉表达,如厨子婉称为“大厨”、“大师傅”;服务员婉称为“跟班”“听差”或“跑堂”;保姆或女佣被婉称为“阿姨”。

2、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反应到语言层面为语言差异。英汉民族的委婉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两种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命名和称谓方面。中国人很少直接称呼自己长辈或祖先的名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向来尊祖敬宗,命名和称谓禁忌深深扎根在社会文化之中,因此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取名字时也要避开先辈曾用过的字和谐音等,否则会被视为不敬。晚辈称呼长辈时,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的称谓,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既表明辈分,也表现出尊敬之意。而英美国家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辈分低的人可以直呼辈分高的人的名字,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也可以直呼其名。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不尊重的表现,反而会觉得这样更加亲昵,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2)对待老龄的态度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年长的人为智者,年老代表着智慧,因此老年人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人们也喜欢用“老”字代表尊敬,如“老同志”、“老干部”、“老师傅”等,“老”字加在姓氏后面更表示对人的尊敬,如“张老”,“叶老”。而英美人崇尚年轻,认为年老象征着“衰败”“落寞”“孤独”和“死亡”,因此对于“old”一词十分的忌讳。老人不能说成是“old people”而是“senior citizen”。在英语里表达“上了年纪”的委婉语也比汉语中要多,如 “be getting on”, “feeling one’s age”, “far advanced in age”等。

第8篇

如今文化输出愈加明显,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文化发展关键方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体现出天人合一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对和谐社会无限追求。在“走出去”政策中,茶叶出口词义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促使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更大,如果茶文化翻译工作不到位,茶文化外延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对中西茶文化差异性作了分析,针对茶叶出口词义翻译存在问题提出跨文化对策,为提升茶文化传播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跨文化;问题;对策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十六世纪开始逐渐传至欧洲,得到消费者认可。由于文化背景、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差异性。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这就使得茶叶需求量日渐提升,茶叶出口词义翻译成为需要亟待完善的内容,对中西方茶文化跨文化交流以及跨文化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分析

1.1中西茶文化物质方面差异性

中西文化中最为明显的差异是物质形态,诸如,茶叶种类、茶馆特点、茶具类型等等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茶叶种类繁多,诸如,红茶、绿茶、黑茶、白茶等等,不同种类茶叶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中国人喜欢色泽清淡的绿茶,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所致,中国人给予绿茶高雅、质朴特点,成为中国人最欢迎的茶叶。英国人则独爱红茶,由于英国地理位置影响促使英国人更加关注茶汤颜色以及茶汤浓郁味道,英国人在饮茶时加入糖或者是牛奶等等,味道更加香甜、更加浓郁。中国茶具造型更加美观、种类也较为丰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英国人也非常注重茶具品质,更加追求自由个性,但是对于我国紫砂壶质朴内敛理解方面却存在着障碍。

1.2中西茶文化行为方面差异

所谓茶叶行为,实际上就是茶叶生产和消费中形成的固定化行为模式。从饮茶的礼仪角度分析,中国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饮茶,并没有非常固定的饮茶形式。在客人拜访时,中国人喜欢用茶接待客人,如保持沏茶八分满,茶水温度适宜等等,端茶时也需要用右手,还需要从客人右方奉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固定的奉茶礼仪。而西方国家与中国人用茶则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英国人非常重视饮茶,每天需要饮五次茶,同时饮茶时间非常固定,饮茶仪式不仅固定而且正规,这与西方人严谨个性契合,由于英国人每日饮茶次数比较多,这就使得英国茶叶进口数量以及消费数量非常大。

1.3中西茶文化茶叶心态文化方面的差异

由于茶叶日渐发展使得茶叶逐渐衍生出价值理念、思维模式以及审美情操等等,构成了精神层面文化,也就是茶叶心态文化。受到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道家文化的影响,促使我国茶叶的心态文化具有高雅深沉、博大精深等特点,中国人大多将饮茶看作是精神激励以及情感释放,与中国人不同,英国人则是将饮茶当作是社交手段,品味更加优雅。茶叶并不是普通饮料,实际上具有非常丰富文化内涵。总之,由于中西方审美体验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促使茶叶出口词汇翻译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跨文化因素,促使西方消费者能够更好理解我国的茶文化。

2茶叶出口词义翻译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茶叶出口词汇翻译技巧以及翻译方法

从目前来看,茶叶出口词义翻译大多是采用音译法,中国式拼音翻译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翻译方式,但是中西文化差异使得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茶叶专业术语很难翻译,甚至会出现错误理解。例如,我国茶叶划分了熟茶、生茶两个部分,表面翻译方式却无法了解实际含义。例如,竹叶青茶是我国名茶之一,由于泡开后茶叶形状与竹叶相似,但是如果翻译不恰当,那么会使得人们产生错误理解,错误理解竹叶青就是以竹叶为原料做的茶叶,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浅显翻译并没有完全体现出茶叶材料、茶叶特性等等。

2.2茶叶出口词汇翻译忽视了文化差异

茶叶出口词义翻译对多种文化融合以及多种文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考量中西文化差异,提升茶叶出口词义翻译准确性,促使消费者能够更好、更有效理解并接受我国茶文化。由于茶叶出口词汇翻译不准确,使得西方人在理解方面存在着问题,这是忽视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例如,龙井茶最初被翻译成为了“DragonWell”,但是却并不是非常准确。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权力和高贵,代表中华民族图腾,但是在西方,龙却是较为邪恶动物,具有残暴意义,如果直接翻译,那么会容易造成误解,使得西方消费者对我国茶叶出现反感情绪。由于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忽视了中西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影响力并不高。

3中西茶文化差异下茶叶出口词汇翻译跨文化对策

3.1构建统一性翻译标准

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了解翻译内容,进一步联想茶叶产品。在进行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坚持悦耳顺口、个性突出以及内涵深厚,这样才能够激发消费者探究欲望。在进行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来进行翻译,为翻译合理性提供保障。诸如,茶叶分类翻译过程中,可以将茶叶划分成为不发酵茶叶、部分发酵茶叶、后发酵茶叶、全发酵茶叶,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结合文化翻译成为Non-fermented、Partiallyfermented、POST-ferment-ed和Completelyfermented,利用明确划分促使消费者能够直接掌握茶叶类型,翻译效果更佳。

3.2采用多样化翻译方式

在进行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词汇实际情况来提出针对性翻译方式,逐渐优化翻译目标。如果目的语、源语言认知环境并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考虑到认知角度以及价值理念等等,那么可以利用直接翻译方式。诸如,武夷岩茶是生长于山间的岩石中,具有坚强的品格,那么翻译成为RockTea就非常合理,此外还有PowderedGreenTea翻译成为粉末绿茶也是恰到好处,茶叶出口词义翻译浅显易懂。对于知名度相对较大的茶叶种类,可以选择音译法,诸如,XihuLongjingTea就是西湖龙井的翻译,AnxiTieguanyinTea就是安溪铁观音等等,利用音译翻译方式不仅能够精确翻译茶叶种类,还有利于弘扬我国茶文化,对激发西方人茶文化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审美理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就使得茶叶出口词义翻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利用意译翻译方式,结合中西文化差异来进行适当增加、改写等等,明确翻译意图。诸如,将福建铁观音翻译成为TeaBuddha,西方国家对佛教人物也有一定了解,那么就可以将茶叶种类、佛教思想相结合,有效整合多种因素来体现出中国茶文化无限魅力。

3.3有效整合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性

考虑到中西茶文化明显差异,那么在进行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西方人语言习惯,选择更加合适的词汇,选择符合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翻译。例如,英语中的Tea与中国的“茶”字对应,但是却并不是完全对应,实际上,“Tea”还特别指代下午五点六点的茶,也就是下午茶。“DarkTea”是黑茶的意思,但是“dark”却具有“无知的”、“忧郁的”等含义,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西方人很难欢迎黑茶。那么在进行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西方人文化特点,黑茶直接利用音译法,翻译成为“Heicha”,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文化差异负面影响,还能够吸引西方人好奇心,进而促使西方人了解中国茶文化。

4结语

由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中西茶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在进行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中西茶文化的特点,利用多样性翻译技巧以及翻译方式,真实表现茶文化风采,进一步弘扬茶文化。作为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茶文化对二十一世纪茶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弘扬我国茶文化,茶叶出口词义翻译过程中,需要坚持统一化标准以及正确翻译方法,全面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正确理解茶文化信息,提升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知名度,树立我国茶叶品牌形象,促进茶文化传播发展。

作者:张晓莉 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维.《红楼梦》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评析———基于目的论视角和两个英译本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91.

[2]庄少霜.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以茶文化翻译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8):192-193.

[3]徐晓颂.茶叶出口贸易中茶文化术语翻译问题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4):36-37.

第9篇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是跨文化的交流,只有了解中西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其语言内涵,将其语言信息原汁原味传达给人们。

关键词:

文化差异;语言表达;翻译;影响

人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虽然有时候懂得语言的字面意思,但由于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很难了解文化所赋予的语言内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语言文化受到地理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翻译的时候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英国是有名的岛国,所以其文化渊源就离不开船和水。例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allatsea(不知所措),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其文化渊源自然就与陆地相关。例如:当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俭时,人们常说“挥金如土”,而英语则为“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流水)”。另外,中国以农业大国文明,通常用牛来耕地,汉语表达多用牛,例如“牛饮”。而英语表达为“drinklikeafish”,与海相关。

二、历史典故和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精髓是历史典故,只有了解了历史政治,在翻译典故的时候要追踪历史文化。例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实又正直)。toeatnofish不能翻译成汉语“不吃鱼”,在西方文化中,这是出自一个典故,指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eatnofish是表示“忠诚”的意思。又如:Heisaveryfamousfreelancepoliticianinthiscountry.(他是这个国家很有名的无党派政治家)。lance最基本的意思是"长矛",那么freelance是不是汉语中所说的免费的长矛呢?在十六七世纪,一些作家把lance(长矛)用于形容使用这些长矛的骑兵,而其延伸的成语freelance则指中世纪的自由骑士。后来,freelance的外延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可以指"不服权威的自由行动者"或"自由记者"。在方面,西方国家人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所用表达多于上帝“God”相关,例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等。而中国人信仰佛教,常用到“借花献佛”这样的表达,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三、认知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在认知方面,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对于用颜色所表达的词语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红色(red),红色在中国具有褒义的色彩,人们用红色表示大吉大利,如“红红火火,开门红”等。与此相反,“red”在西方却含有贬义的色彩,表示血腥,恐怖等。如:"red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becaughtred—handed"(当场被捕)在价值取向方面,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中华民族却以谦虚礼让为美德,所以,当西方人说“YoucanspeakperfectEnglish.”对方会回答“Thankyou”。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很有可能会回答“No”。

四、结语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传达出说话人要表达的信息,翻译中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对于思想的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了解对方周围的风土人情,等,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把对方的意图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最终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徐丹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宫慧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9(2):44-48.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高校基本上采用中国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授课,相对于英文专业有外教授课的实际状况,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对比教学还远未落到实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树立两种文化对比式教学的意识。在英文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对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情境、观念上等众多不同于中国文化的知识点感到茫然困惑。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中西文化对比式讲解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

1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如何将文化教学纳入语言教学已不是个新鲜话题,英语教育人员日益关注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本人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遇到过很多由于文化差异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情况,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就一定要将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应用到实处,我们应该看到差异无处不在。

(1)采用对比式教学可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要建立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模式的意识。不能拘泥于书本,要博览群书,多方搜集资料,尽可能提高自身对英语本土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只有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了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如果教师本身忽略中西文化对比的导入,就可能造成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疑点不理解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最终放英语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从点滴积累文化差异的素材,在课堂中将文化差异对比知识以文化小版块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采用对比式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英文篇章的能力。采用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可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发现文化对比式教学比单纯词汇语法教学更有效用。文化对比式教学还会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不断的积累,最终能在阅读水平方面达到突飞猛进的提高,这将大幅增强学生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信心,实现良性循环。

(3)采用对比式教学可增强师生间互动式教学。不论是采用课上组织学生对阅读中的疑难点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讨论还是课后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都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密切了师生的关系。中西文化差异的课堂教学导入只是一个开端,通过这种互动式的介绍,使学生真正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密切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点的研究与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将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式教学落到实处。

2如何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1)可根据课文实际知识要点,每课建立文化阅读与讲解小板块。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着重把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点进行挑选,对应找到实际例子,在课前以阅读及讲解形式进行授课。如在讲到节日话题时,教师可挑一个节日对比的例子,如可将中国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进行对比。首先介绍两个节日的由来,然后向学生提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印象和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理解。可总结为西方情人节宗教色彩浓厚,而中国情人节则是一则神话传说。但不论哪一个节日都充满了爱人之间表达爱意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既突出差异,又体现共通性。

(2)可将学生分小组设立中西文化对比竞赛模式。还可将学生分小组对课文中某个文化差异点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评出优胜组,并进行日常成绩的加分激励机制。每节课可提前将下节课需要对比的知识点进行布置,比如在课文中讲到dragon(龙)这个动物词时,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对龙这个词进行中西文化内涵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种文化内涵对比下dragon和龙的差异。可看到龙(dragon)都是两种文化中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而两种文化下内涵差别很大,中文里龙是皇族高贵的象征,龙凤呈祥等褒义内涵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比赛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查找资料,尽可能的多阅读英文材料的主观能动性。

(3)可通过课外阅读形式进行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专项讲解。课后教师可给学生安排课后阅读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渗入。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中尽可能找出更多的文化差异点,然后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多学习。教师将文章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知识点总结好已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文化差异的认知。

3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建立跨(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文化交流意识的意义

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意义重大,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读懂英语,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势在必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1)从词汇出发,做到遇到差异对比差异,即堂消化。每课从学生阅读全文出发,让学生在文章中发现词汇。遇到有中西文化差异的词汇时,教师要重点讲解,多鼓励学生进行词汇内涵的猜测与对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每课的文化差异点做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

(2)以阅读为抓手,通过大量阅读,找到差异提升阅读水平。除按教学进度安排的课文讲解,教师可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课后阅读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阅读难点与疑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对阅读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务必要求学生记住该文化差异点。只要坚持不懈,相信学生阅读水平一定会在一段时期内有所提高。

(3)定期复习,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通过定期复习,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与学生一起阅读,提问回答的交互式阅读模式。学生在英语材料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可首先让其他同学作以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这种问答式交互学习模式可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提高其认知能力,加深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英文素材与中国文章的语篇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比较总结,培养其英文思维能力。

4结语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学生普遍反映的无法突破的阅读障碍往往就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轻视与不理解。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可行性强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纳入课堂阅读讲解过程中。我们相信,只要坚持采用文化差异对比的方法进行授课,学生一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有效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 唐力行.英语教学方法及技巧[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

[4] 汪礼瑞.英语阅读理解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第11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 中外合资企业 不稳定性 文化差异性

随着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不断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引资大国。改革开放之初,跨国公司以合资形式投资比较多(1987年合资金额占整个FDI的比例达到64.22%)。 近年来,新增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以前的合资为主演变成以外方独资为主。同时,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外资控股、独资倾向日趋明显,外资通过增资扩股和收购中方股权,使其在很多合资企业的股份由以前占少数或对等变成控股甚至独资,进而使这些企业变成外方控股或独资企业。

中外合资双方利益的不相容是冲突的根本原因,而管理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合资企业内部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合资企业的文化差异,影响到企业中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管理方式和方法,必然造成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也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当然文化冲突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正常的文化冲突,会促使各方之间相互深入了解,反省自身,在碰撞中寻求共同点,这种冲突就会成为企业组织中的积极动力。但大量冲突具有破坏性,产生分裂、混乱无序、不合作,造成企业功能失调,大大降低人力资源在企业组织中的效率,甚至形成负面效应。冼国明等(2002)研究德国博西华与扬子冰箱合资失败的案例得出:合资双方过于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殊性、甚至优越性,从而使双方在经营思想、管理制度和方法上的冲突加剧,是导致合资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外合资企业中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的差异

企业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的隐性层面。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形成典型的东方文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崇尚权威,强调等级次序;重视群体利益和亲情关系和睦;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开发。在欧美等国家以自由主义为基础形成典型的西方文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主张个性的张扬和思想的创新,对“异端”的宽容和对别出心裁的鼓励。同时,形成了开拓进取、从不满足的独立人格。因此,东方文化的价值趋向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而西方文化价值趋向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中外合资企业管理中,对高层管理者来说主要表现在风险观念方面。中国企业家受政府行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求稳怕变”,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唯恐失败,难以把握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所出现的机会;而欧美国企业家则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敢于创新和冒险,无后顾之忧,在新产品研制、新市场开拓、新方法运用等方面都充满竞争和冒险精神。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这种文化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对工作和成就的态度方面。中国企业员工目前还不能完全指望通过工作努力得到物质上的满足,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而在欧美国家,员工能从自身的工作努力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物质满足和乐趣。这造成双方对工作和成就态度上的差异,并因此引发冲突。

从下例可以说明合资双方的价值观差异。中新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在中、新两国政府的推动下于1996年7月开业运营的,中、新双方股份为51:49。公司经营年限为50年,经营范围包括开发、建设、管理、经营中新码头以及所属设施,为各类船舶提供集装箱装卸服务,并从事港内运输、仓储、集装箱修理,以及住处咨询等服务,以使中新集装箱码头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国际性集装箱码头。有一天,现场的一台叉车突然失火,叉车附近都是货物,办公楼上清楚看到火光,楼内所有中方人员,在中方副总经理的带领下,都快步跑到现场,协助灭火,事故处理完毕,中方人员回到楼内才发现新方都在办公室“隔窗观火”,而无一人到现场救火。因此双方开始抱怨:中方认为现场有危险,干部应该出现在那里,车和货物烧坏,不管是谁赔偿,国家财产都要受损失。尽管火场危险,公司的干部还是应该不顾生命安危,保证财产安全。新方认为:现场失火有专人负责救火,我们去了帮不了多大忙,管理人员应忠于职守,人去楼空怎么指挥现场,再说人的生命是高于金钱和财产的,怎么可以用生命去换取财产安全,中方干部的行为真是莫名其妙。

二、经营理念的差异

中外双方价值观的差异往往可以从对经营的风险态度以及经营目标体现出来。在风险经营理念中,中方企业家一般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而西方企业家则敢于创新和冒险,因而在新市场开拓、新方法运用等方面将会引发中外双方的冲突。在经营目标上,中方比较注重短期经营行为,当企业效益较好时,首先考虑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对员工的培训不太重视,存在重物质资本而轻视人力资本的观念;外方经营思想侧重于长期战略,当企业效益较好时,首先考虑追加投资、产品改进等问题,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含量。因此在经营战略目标上双方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往往引发不稳定性。

三、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的差异

合资企业的重要特征是双方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这就意味着企业发展方面的问题需要共同决策,而在合资企业实际运营中让许多高层管理者共同决策并非易事。外方管理者习惯于个人决断、个人负责,而中方管理者习惯于集体决策、集体负责,个人不愿承担更多责任。对不同意见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中方人员如对某事有不同看法,通常不是直接陈述己见,而是背后议论,而外方则是直截了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长期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处于国家高度集中控制之下,连产品定价、某个职务的工资标准变动等内部经营管理决策都要由国家主管部门决定,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企业管理风格,即一切由上级安排。。

例如,广州标致就是经营管理方式等不同造成文化冲突,以至广州标致解体。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制造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成立于1985年,总投资额85亿法国法郎,注册资本为3.25亿法郎。广州标致员工共2000余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合同规定,1994年以前的总经理由法方担任,公司任何一个部门的两名经理中,至少有一名是法方人员。截止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计亏损人民币10.5亿元,实际年生产量最高时为2.l万辆,远未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年产15万辆的生产能力。1997年10月,法方宣布撤资,广州标致解体。广州标致的经营失败,除了中法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外,未能解决好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无法进一步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中法合作之时,广州标致公司从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到技术承包监督等重要管理职位的主要负责人几乎都是法方人员,他们采用生硬的、强制的方式,推行全套的法国式管理,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文化格格不入,由此引起中方员工的强烈不满。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双方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看法,但退让的多数是中方。法国管理人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不满意的地方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而中方管理人员的表达方式较为委婉,很少直接发表意见,这使得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法方人员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共同管理成为一句空话。法方管理人员在许多情况下坚持以原有的管理方法和固定模式处理问题,使中方的管理人员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罢工事件。最后由中国政府和法国领事馆出面调解。事后,该企业的中方员工道出了心里话:“法国人的管理方式我们接受不了,我们受不了洋人的气。”这一事件的实质就是中法双方管理方式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四、显性文化的差异

中外合资企业中最常见和最公开的文化冲突是显性文化的冲突,即来自行为者双方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冲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语言、神态、手势、举止等)所含意义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在行为规范上,美国人比较开朗,喜欢随和、轻松和幽默的工作环境;而德国人较为谨慎,喜欢正式、严肃和稳健的工作环境。在某些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管理者常抱怨中国员工对他不友好,原因是他经常看到中方员工在休息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但当他靠近时,员工却各自走开,没人搭理他,因而认为中国员工对他不友好,这其实是一种对潜意识语言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的误会。在西方,对别人的热情报以毫无表情的沉默意味着不友好,而在中国等级制观念影响下,普通员工见到较高地位的上级时,往往会流露出谦卑敬畏的神态,或者有意回避等行为。

从中外合资企业中的股权结构变化,可以发现合资企业的不稳定性也是有不同表现形式的,其不稳定的结果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外方收购中方股权,实现控股或独资经营。这种结果在合资企业中是比较多的,例如:如德国巴斯夫公司与上海染料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利用低价销售策略使企业连年亏损,这样不仅排挤了中小竞争者,而且亏损使企业总资产大幅度下降。这时,外方以企业持续发展为借口要求追加投资,而中方因亏损无力筹资,外方顺利通过增资扩股由对等股份上升为75%,从而实现了对合资企业拥有绝对控股的地位。

第二、中方收购外方股权,实现控股或独资经营。例如:1996年9月,在安徽合肥市成立的荣事达美泰克合资公司,荣事达是以5个公司作价,美泰克以现金7000万美元投入到合资企业。在合资企业的股权安排上,荣事达和美泰克各占49.5%,香港爱瑞公司占1%。美泰克是美国的第三大家电公司,合资企业最终在2002年以美泰克主动撤出,并转让其股权由中方完全控股而告终。

第三、合资企业独立运营,双方都极少干预。

第四、合资企业解体、清算与注销。

参考文献:

[1]吴玉瑞:中外合资企业的设计与发展.第1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页

[2]C.Inkpen and W.Beamish: Bargaining Power and the In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3]王洛林 江小涓: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4期

第13篇

关键词:必要性;教育内容;方法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语言文化差异教育。

一、文化差异教育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不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1.称呼语。

如“UncleWang”。中国人可能用这种方式去称呼家人以外的其他人。但在英语中这是不合理的,这种错误的产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比如,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第14篇

【关键词】严复 英汉语言对比 英文汉诂

在严复所处的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节节败退,严复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来唤醒中国人追求富强的精神力量。严复最终选择了引介西学,从中他深刻了解了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了解了中西文化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创作《英文汉诂》,严复将西方文化(以英文文法为代表)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古汉语为代表)结合起来,创设了一种跨文化的文本对话。因此,严复的中西文化对比是他进行英汉对比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1 《英文汉诂》研究概述

《英文汉诂》是严复应其学生熊季廉的要求而作的一部英文文法书,是“杂采英人马孙、摩栗思等之说,至于析辞而止。旁行斜上,释以汉文,广为设譬,颜曰《英文汉诂》”。(严复,1933:序)作为中国首部介绍英文文法的著作,1904年《英文汉诂》的出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说在国内再版了二十余次,(张志建,1995:149)直到1933年还有重印本。商务印书馆对该书的评价极高:“……是诚西学之金针,而学界之鸿宝也”。(转引自邹振环,2007:54)学者文人纷纷著书立说,表示对该书的推崇之情。周作人认为英文文法上,“中国没有一本可以与《英文汉诂》相比的书”。(钟叔和,1998:784-785)彦惠庆(2003:18)在自传中明确表示严复贡献给中国学人的《英文汉诂》“堪称学术精品”。

2 《英文汉沽》中英汉语言对比

尽管是一本语言学著作,严复对于英文文法的讲解并没有鹦鹉学舌般的照抄照译,而是辅之以中国语言文化的典型例证。他不仅透过语言文字的对比来考察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甚至还有通过文法对比来进行多种文化的比较。

2.1 英汉语言的差异性

首先,词法的差异。英文的挈合是“提挈联合句段者”,而在中文“凡领句虚字,皆归此类。”中文的同字异部“往往其形不变,而变其音,在古则有长呼短呼,在今则有圜破之法”,如例:恶恶臭好好色;“而西文以其拼切为字,故得即其形而变之”。为了表示行为发生的不同时间,“中文唯有句中别行另加字为之”。以“今之隐几非昔之隐几”为例,其中的两个“隐”形式上没有区别,用“今”和“昔”表明了时间的差异。

英文名物与称代字有单复数之分,“于中文不多见,然亦不可谓无”,如表单数的“我”“吾”,表同类的“吾党”“吾曹”,表复数的“而曹”“汝辈”。英文中的复牒称代 “几为中文之所无,而中西句法大异由此”。对于英文中的引牒之字,“中文常寓于‘之’、‘其’诸代名中,无独用之挈合”。如 “吾知其为诳者”。古英语中云谓的既事(过去式)添加尾声,相当于中文的“已爱”或“爱了”。作为拼切文字,西文“易磨损而合一,中文不易合也,不易合,故终为分立之字”,即通过添加“已”“了”等构成“爱”的既事。

2.2 英汉语言的相似性

首先,语音上的相似性。严复认为英文的元音“同于中国之宫商角徵羽;亦有变音,与中国同”。严格来说,元音与五音不完全对应,此处严复对比的目的只是为学习者学习英语元音提供一种参照。在划分英文单词音节的时候,“但若于音无害,则其分之也,当依造字之意为之,此与中文偏旁之义正同”,此“乃依罗马希腊原文,而后法割裂不成文故耳”。

其次,关于词法的相似性。英字“名物与介系合,……其加诸云谓,或区别字者,可作疏状字观;…其在中文,实亦同此”。如“立于朝 立何所也”。同时,汉语的“矣”字含有英文完成式的意思。英文中主物之名的构成是名词后加尾声,“与中文‘之’字为用正同”。中文表程度时根据语境推断或用诸如“较”“最”“极”等字表示。英文中也有借助其他词表程度的情况。“英文中的云谓,有不加尾声,但变其主音”,可以使名物等实字转成云谓等虚字,这与中国文字正同,“即中文之读破法”,如“春风风人,下雨雨人”。英文中的容状疏状多由“区别部字+尾声”构成,“与中国之‘如’‘然’等字同义”,如“勃然”“翕然”,因此“其制字之法,中西正同”。

以上分析表明,尽管承认英汉之间存在差异,严复仍然试图将汉语语法纳入英文文法的框架之中,尽量在古汉语中找到与英文文法的对应之处。英汉语言的相似性会使国人误以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一脉相通之处,从而消弭对异国文化的敌意,有利于国人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2.3 基于语言相似性的亚洲与美洲、欧洲人种同源

在《英文汉诂》中,严复通过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以及其他语言文化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提出了亚洲与美洲、欧洲人种同源的观点,该观点是基于以下证据提出的。

第一,古汉语、日语和美洲茵陈人语对云谓字的使用。从云谓字看,“东洲之语”的“云谓字”常用于句末,如庄子“奚以之万里以南为”。“其在日本语言,尤为显著,美洲茵陈人语亦然,故此治言语学者,谓此乃亚墨原人同种之证。”又英文第三人称无主云谓句子,与中文中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相似,“雨”和“出日”是云谓,因不知事主,就用“其”来代替。

第二,上古英语与古汉语都曾用独立之字表意,后演变成尾声。上古英语中“尾声者皆独立之字”,“正如中文之用‘如’用‘然’,如‘勃然变色’”。因此,严复认为“西文上古,与中国文字正同”,“西文能合能变”的原因在于“其为字母拼切,柔而易流”,“而中国既用六书,木疆难变,然而字音切合,由二成一者亦多,如‘不可’为‘叵’,‘之于’为‘诸’,‘而已’为‘耳’”,所以(中文)“不可言不变也”。

第三,上古汉语与上古欧洲语的人身代词、反身代词的位置和功能相似。从“三身之代词”看,“英文古似德文……西文称谓,当隆古时,与中国同;而第三身……尤与吾文之‘伊’‘他’同原。”因此,“案中西古语多同,……可知欧亚之民,古为同种非传会也”。英语中的反身之称代为名物,犹言其身,其“一己”…… “克己”,“尽己”,“自尽”;所以严复认为“中西古语之同”。

第四,中西制字法有相同之处。英文会合之字多用换头。因此“中西言语,当上古时,本为合一”。英文中有表“大”意的尾声,而“中文六书,凡字之从‘于’‘奔’‘贲’诸声者,皆含‘大’意,其制字之音义,与此乃暗合”。

严复根据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推断亚、美、欧人种同源,语言学上的根据并不充分。(文贵良,2009)但是严复这种“会通中西”的做法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并由此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

3 结语

通过介绍英文文法,严复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出于引介西方文化的目的,严复强调的是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甚至提出了亚欧人种同源的观点。当然,严复在《英文汉诂》中的语言对比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是其研究包含在文化对比和实际应用(如翻译)之中,缺乏对比的理论,使得其研究较凌乱,不成系统,很多问题浅谈辄止,没有深入展开。同时,严复仅根据语言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推断亚欧人种同源,论证不充分,结论过于草率。但是,严复英汉对比研究中的这些不足有其时代局限性,同时与其研究重点在于翻译西学有关,我们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他的研究及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应详,皮后锋编.《严复集》补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严复.英文汉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第15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