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路运输行业分析范文

公路运输行业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路运输行业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路运输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公路;经济;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公路运输是基本的运输方式之一,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应高度重视起公路运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的寻找有效策略,推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建设公路运输集约化的经营方式

目前,公路运输的经济运行模式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统一性和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在公路运输业还没有完全实现,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和单位实行独立经营的狭隘发展方式,只关注自身的发展,忽视了公路运输业整体的发展,导致运输工程中“高耗资、高耗能”的现象突出,运输企业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欲待显现。

上述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公路运输经济中经营模式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想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提高公路运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改变落后的发展状态,就必须对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实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和体制,组建跨区域的道路运输行业。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加强各运输行业和单位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经营成本,有效的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二、完善各项政策,并统一思想

为了推动公路运输业健康的发展,各公路企业和单位要在观念和思想上进行突破和转变,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路运输经营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广大领导干部应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安全交通,平安运输”的理念,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避免重大交通事故和故障的出现,逐步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综合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对公路运输制度和体系的监督和控制,进一步深化公路运输的监督和管理。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行机制,使公路企业、单位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同时,要结合全国整体公路建设的现状,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区域网络公路网规划研究,在“安全交通,平安运输”理念的指导下合理布局各项基础设施,保证公路运输的整体协调,避免设施的重复建设或投入不到位。在公路建设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资源的支撑力,因地制宜,避免使用耕地。要在公路运输整体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政策的规定,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展工作,合理分配各地公路建设目标,保证各项建设顺利实施。

三、各公路运输行业要对风险进行分担

由于公路运输危险系数较高,在公路运输中会出现故障和交通事故的几率比较大,经常出现经济上的风险。社会的进步并没有降低公路运输事故的发生率,公路运输中的交通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交通事故一般是意外,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减少公路运输中的交通事故,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各公路运输企业和单位应建立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对公路运输中的风险进行防范,各公路企业对交通事故的风险实行共担。风险公担机制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行业出现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实现运输过程中效率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实现各公路企业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设置专职岗位,长期收集行业资讯、行业动态、交通事故处理表,总结分析每月的重大交通事故,并作出具体的事故说明书,各公司领导要对特别重大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探讨,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展做好预防。(2)认真对待顾客的投诉,由部分负责人加注批示并跟进建议,每日汇总至总经理处,每周做好总结。

四、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首先,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现阶段,很多公路运输公司已建设了内部信息化管理网络,只是停留在运输业务本身的层面上,对关联信息网络的引入重视不够。为了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为公路运输提供战略和经营决策所需的供给渠道,设定决策和部署所参考的窗口,推动公路运输在信息对称的状态下健康发展。其次,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成熟的行业经济必须以客户服务体系为支撑。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路行业应坚持客户至上的原则,要尊重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路运输中的信息管理应实现企业和客户需求的对接,设置专门的客户服务界面,丰富企业和客户对接的方式。使客户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方便、快捷的查询所需信息,享受专业的服务。最后,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估系统。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内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增长指标展开调研和评估,分析企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管理的关系,和其他公路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分享经验和教训,使各公路运输公司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而提高整个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公路运输经济的支持。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应针对公路运输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有建设性的策略,推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业;经济规制;价格;成本

公路运输业是我国区域网络密度最大,参与物品流通渠道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公路运输网络比铁路运输网络更加发达,运送方式更为灵活,运输价格也较铁路运输价格低。发展公路运输业对于构建我国物流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公路运输业与经济规制的研究,对于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或者我国公路运输经济体制健全完善都是非常重要的。

1 公路运输业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1)市场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

市场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是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分散、无组织力度的运输企业或者个体户容易扰乱市场发展。市场组织化则将分散灵活但是运送模式更为灵活的企业,个体户与大规模的运输企业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过于分散的公路运输经营方式。促进货运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2)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物资流通的需求,不仅局限于速度,更注重运输的安全与质量。而且这也是公路运输行业内部竞争的重要评判标准。优质的公路运输可以充分发挥公路便捷的优势,成为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主流。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对物流服务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实现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宽。

(3)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科技信息化也成为检验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拥有现代便捷的信息技术配套先进的运输工具,确保管理者能够实时查看车辆所处的位置,了解车辆的实时动态,确保运输产业的安全有效,提高整个公路运输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4)政府加大对公路货物运输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十年前,我国公路运输行业以公路客运为主,随着客运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的客运市场需求容量日趋饱和。公路运输行业趋向于货运发展,以货运为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流通载体。政府对公路货运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各地公路运输业基础设施发展非常迅速。2013年1-11月,我国公路建设总投资金额为124455394元,占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89.04%。为公路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政府规制概念分析

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指的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规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管制对象所采取的一系列政府管理和监督行为。政府规制的主体是政府,其规制手段是一系列的政府管理与监督行为,规制对象主要面对国内企业。其解决了市场政府规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产物,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政府规制包括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两部分内容,其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等问题。经济性管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准入管制、价格管制、投资管制和有效竞争的实现。也有学者认为,政府经济规制包括价格规制,进入与退出规制,投资规制与质量规制。经济管制既包括管制决策,也包含处罚方式。诸多学者认为政府经济管制对垄断行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经济管制既可以促进垄断行业的健康良性和谐发展,维护市场的内部环境,确保企业只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率。

自然垄断行业规制的重点是市场准入规制与价格规制。实行公路运输业经济规制的目标是加强公路运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公路运输业的业务范围,提高公路运输行业的质量。另一方面,政府经济规制利于提高社会分配效率,通过经济规制引导行业内部进行公平竞争。

3 公路运输业政府经济规制分析

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较为迅速,其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要求公路运输的规制需要与市场相适应。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经济规制,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体现出经济规制特点。刘华认为公路运输市场经营管理是发展公路运输业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公路运输业企业营销网络是完善运输市场营销战略的必然。我国公路建设为垄断行业,加强基础建设依赖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从这一方面来看,政府经济规制利于增强公路运输市场营销战略性。

完善利于公路运输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也依赖政府经济规制。公路运输业涵盖物流业的一部分,又承担着一定的客运责任。从根本上来说,公路运输业的发展目标追求最小成本,最合理利润,实现我国公路资源与车辆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企业的物流消耗。通过经济规制,建立和谐平等竞争的法律架构,促进我国公路运输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刘婧认为公路设涉及到社会发展的一切经济行为,其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具有非营利性、规模性与公共性的特点。其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即经济规制与行政规制。将两种手段相结合,实现公路经济的科学管理。

4 公路运输业政府经济规制内容设计

(1)加快运价改革步伐

价格控制是实现市场公平竞争的有力控制手段。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内的企业多为小型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多是通过价格战拉拢客。而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地域限制。通过政府经济规制改革运价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比价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环境。笔者认为可以调整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的比价关系,优化公路运输结构,优化公路运输产业的综合效益。改变传统公路运输市场价格乱的现象,改变价格单一的计划价格体系,建立多层次的计划价格,指导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错层次价格体系,促使公路运输企业专心提高企业的运输质量与信息技术科技含量。允许运输企业拥有一定幅度的调价自,让价格真正反映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

传统的规制手段是通过增加税收,对企业进行财政补助,此种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存在一定弊端。难以实现财政补助的精确化,但是财政容易造成公路运输企业缺乏经营管理风险理念,改变传统经济规制手段,丰富规制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制体系,实现公路运输行业的价格稳定。

(2)丰富公路运输基础设施投入方式

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以高速公路为例,随着人们对公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人力、材料费用的增长,高速公路的造价越来越高。政府需要向银行贷款进行修路,欠下高额债款。日常维护费用也非常高。公路运输设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导致社会缺乏投资热情。丰富公路运输基础设施投入方式,缓解政府的债务危机,可效仿发达国家鼓励铁路建设的做法,实现外部收益内部化,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预期,实行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继续征收客运附加费与货运附加费,可以继续成为投资资金的来源之一。但是此举并非长久之举。公路修建的费用来源于公民的税收,建设公路是为了人民服务。所以加强外部资金引入成为最为恰当的选择。在适当的时期内,加强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力度,弥补我国当前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同时需要注重公路运输客、货场设施建设,改变我国公路运输、场地设施落后的面貌。

5 总结

公路运输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与显著的行业特点。从传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来看,实行政府经济规制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经济规制没有建立在公路运输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则无法发挥经济规制的价值与作用,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政府经济规制需要结合公路运输市场的实际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规制经验,着力解决当前公路运输市场的问题,丰富资金投入方式,促进公路市场机制发展与健全。

参考文献:

[1]刘华.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20).

第3篇

1.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资源优化

在公路运输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管理,能够快速有效提升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综合能力,实现针对竞争的运营以及运输方面的信息有效收集与传播,以及实现针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企业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根据需求出发,明确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优化升级。这样,就能够让企业在有效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最大化,并能够在这样的经营过程中赚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公路运输当中的企业还需要依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这种阶段调价下形成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统计,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绩效情况,寻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科学性的优化系统。真正意义上进行资源的合理优化,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

2.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公路企业运输管理风险管控

与其他行业当中的企业相比较,公路运输行业当中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更大,这主要是因为输运很容易受到道路或者是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公路运输行业尤其会受到大风天气或者是大雪天气的影响。风雪造成的公路运输道路阻塞直接关系到运输的通达与安全。相对于此,南方地区则会受到雨水等季节性的因素影响。公路运输的安全性问题同样突出。除此之外,一旦道路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紧急维修或者是类似情况,车辆就必须绕行,这就会增加运输的成本。公路运输企业想要从根本上规避上述这些风险,或者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就需要针对这样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应对。尽可能的降低出现风险因素的几率。信息化管理当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管控能够令企业更加及时的掌握相关风险因素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降低风险系数,实现公路运输的安全顺畅。

3.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企业服务质量效率

现代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公路运输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想要在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赢得行业信誉,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其自身站稳脚跟。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公路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硬性标准,因此,通过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更加及时、安全、准确的进行运输就是关键。采用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当遇到安全问题时,客户也能够在最及时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找到问题所在,并实现企业的相关补救措施。

二、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

1.构件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

在公路运输企业当中,其形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不成熟,相关经验较少,以及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公路运输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件,形成相关的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通过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系统检测,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公路运输企业当中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意图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备的系统评估机制体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系统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也才能够促进公路运输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

2.构建完善信息化管理运输网络系统

如今,我国的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都是企业内部的,往往对运输业务本身更加重视,却没有将企业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然而,企业经营战略与运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建立起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对影响公路运输经济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从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

客户服务体系的完整性是衡量公路运输企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只有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公路运输经济才能够获得真正发展。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公路 运输经济 信息化管理 应用

公路运输属于交通运输关键的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快公路运输和现代信息技术二者结合的速度,能够对于公路运输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进而加快总体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对于公共交通事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有利。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实践。

一、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目前信息化时代,物流和信息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物流业正是因为将信息技术当作支持,才可以给使用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并且还可以减少运送的成本,所以说,想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要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化管理属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改革,既要求健全的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将各种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交通信息资源不只包含运输生产流程信息,同时还包含部门之间信息的互换,所以,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是成功建立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必然选择。

促进信息化建设速度,可以加快资源节约型运输行业发展的速度,实际上指的是物流信息化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汽车空驶机率,加快周转的效率,减少能量方面的消耗。利用互联网不停车系统,可以减缓交通运输堵塞情况,从根本上提升交通基本设施的使用率。所以说,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的前提条件。

信息技术借助强大的信息储存功能以及快速的网络运行速度,能够短时间内,汇总整个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给公路\输公司运行过程中提供需要的准确信息,有利于随时改进自身的战略。信息化管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以让用户对于信息更加了解,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信息化系统能够将公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信息汇总,进而有效的规避风险。

二、信息化管理流程

实际上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每个行业工作的全部流程实施更加高效的管理,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公路运输经济当中的信息化管理打破了以往的管理模式,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一系列的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管理公路运输的全部流程。

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重点包含下列几个方面:在顾客成功下单的那一刻,就要对于顾客个人资料以及详细的要求实施系统的登记,将其录入到信息系统当中,之后生成相应的信息条。在收到货物的时候,必须要认真的核对收到的货物,通过检查,不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才可以包装扫码,方便登记。在调度车辆的时候,必须要针对运输距离和货物的尺寸,合理选择车辆,保证汽车的安全程度。在送货完成之后,应该及时的整理顾客的信息,将其存入档案,一旦发现投诉,可以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信息档案,对于每个流程实施检查核对,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防止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

三、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应用策略

(一)基础环节:建立关联式信息管理网络

在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网络建设属于十分关键也是基础的环节,缺少信息化的管理网络,那么公路运输经济不可以称作是信息化管理。虽然大部分的公路运输公司均成功建立公路运行的信息管理网络,但是绝大多数信息管理网络都仅仅限制在公司内部信息方面的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有关的别的行业外部信息,几乎没有录入到信息网络当中,交通运输行业在建立信息管理网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有关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使用关联式的信息管理网络当作建立的根本目标,给公路运输行业制定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依据,让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

(二)核心环节:加大建设用户服务体系的力度

用户群属于公路运输发展的关键因素,公路运输行业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必须要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当作中心向导,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交通运输企业要让用户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针对用户的具体要求去开展工作,这样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的投资,进而增加公路运输行业经济方面的收益。所以,建立用户服务系统变成了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例如,在用户服务系统当中,能够依照用户需要设计专门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当中,通过操作,找到自己的货物档案以及需求等信息,进而获得更加系统,且人性化的服务,对于公路运输进行选择,这种软服务在根本上增加了公路运输经济方面的收益,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优化环节:设计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针对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应用无法一下子做到完美,不存在任何缺点和问题。所以,要求建立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评价体系,针对行业发展的每个时期实施客观的评价以及信息反馈。经过评价之后可以快速的找到总体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缺陷,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策略纠正这些问题。信息化管理评价体系,必须要具备分析行业具体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情况的功能,促使信息化管理能够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直接挂钩,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确保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长时间稳定快速的发展,进而通过信息化管理,提升运输公司经济方面的收益,不断强化公司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应用实践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公路运输行业当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运输成本,有效规避风险,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而增加经济方面的收益。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公路运输信息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加快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姜博.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测评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第5篇

一、公路运输经济的含义

公路运输一般指的是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使用的运输工具是汽车,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而公路运输行业的经济是车主在公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时产牛的运输费用。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线路建造的逐渐完整,公路运输客运量和货运量激增,在2012年货物运输量已经达到403.9亿吨。因此随着公路运输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效管理公路运输经济不容小觑。

二、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调控与监督公路运输的整个过程

信息化管理能够运用到公路运输经济中的方方面面,从客户下订单开始到运送货物或旅客到达目的的的整个过稈都可以使用信息化管理进行调控和监督。车主收到订单后,将所运输的旅客或货物输入到信息系统当中,不仅可以方便计算运输费用,还能够归档方便公路运输的售后服务。与此同时,在输入系统时,给不同货物和旅客规定相对的运输负责人,实时定位跟踪来保证货物与旅客的安全。运输结束后,使用信息化管理分析此次运输收到的客户的种种投诉并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服务。

(二)信息化监控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我国地大物博,公路的建设一般处于市区之外较为偏僻的地方,地理环境较差,公路运输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例如,我国南部靠近海边的地方时常会遭受暴风和暴雨的强烈攻击,不仅会破坏公路路面的质量更会严重影响到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因此,公路运输相关部门需要使用信息化管理进行监控不同地方的公路路面状况和地方天气状况,并进行系统分析,提早做出安全措施,尽量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牛。这样信息化规避风险更大稈度的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的安全性,使得车主更加放心在公路上行驶,促进公路经济持续化发展。

(三)加强公路运输企业的管理

公路运输企业中,负责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部门的工作量极大,并且有限的人力面对工作的压力更容易出现不同方面的差错,使得我国公路运输管理漏洞百出。而引进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公路运输管理的不同环节记录到信息系统中,使得信息记录与杳询更加方便快捷。除此之外,还能够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内部人员,制定透明化的奖罚制度,清晰明了,杜绝了内部人员拉帮结派多领薪金的现象,扭正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现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一)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系统

经过上述信息化管理重要作用的研究与讨论,可以明显看出,信息化管理中优质的信息系统占据着核心位置,因此要想实现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加强完善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应该实现系统的稳定实用性,并涵盖公路运输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得公路运输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在系统中跟踪杳询。近年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系统只包括部门内部的信息管理,不能有效处理公路运输过稈的信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性,不能实时监控与解决实地状况。因此为了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首要之举就是深入了解公路运输行业的不同方面的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为以后的公路运输管理提供方便。

(二)建立信息分祈与评估制度

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不同环节载入信息系统,不仅是为了管理人员实时杳询,更为了把捤不同时间的公路运输管理,对发牛的问题及时反应。这样就要求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分析与评估制度,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收到及时信息,利用信息评估制度分析不同环节发牛的问题缘由,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路运输水平。

(三)加入客户服务评价制度

公路运输行业属于服务业,其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客户收到服务的满意稈度为标准,因此在公路运输管理中需要着重关注客户的评价和投诉,以此来提升公路运输的服务水平。公路运输企业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加入客户服务评价制度,在客户的订单完成后自动跳出有偿评价的窗口,使每个客户都能发表其受到服务的意见,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整理找到解决客户意见的具体措施,来提升公路运输的服务水平,促进公路运输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四、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公路 节能减排 评价体系

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公路运输行业通过公路运输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本身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自我监测与管理,而政府可以以此体系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能耗进行更全面、更合理的监管。

1 建立公路运输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现有的各项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并不是原有传统的经济、环境和交通工具等领域统计指标的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原有指标的综合、提炼、升华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通过对以往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的考察,交通年鉴中的交通工具及运力的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但是社会及交通环境、资源等指标由于统计不全等原因而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同时减排指标非常欠缺。设计除了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既不照搬照抄已有的油耗、人、交通工具、排放和交通环境等各项统计的指标,又不完全抛弃它们另行搜集统计数据。我们在充分利用已有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发展和创新。

2 公路运输监管评价指标的分析

2.1 评价指标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选定是节能减排评价与考核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所选指标应该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且能反映广东省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实际情况。在设计指标时,通过对广东省公路运输企业的访谈与调查,在对120多家公路运输企业和相关专家的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了与交通行业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文件要求,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构建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 组织领导、节能管理、节能技术及产品、营运效率、路面情况、交通管理技术、两废排放、五废回收率、车辆能耗。二级指标: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落实节能工作政策、指导检查节能工作、建立完善节能工作制度、完善有节能组织机构、提供能耗基础资料及相关节能动态信息、高技术等级车辆数、高能源环保车辆数、大吨位车辆数、集装箱车辆数、节能环保设备投入使用水平、千公里车辆维修车费、车辆完好率、运输组织方式、路网结构、路面等级状况、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按区域或分时段实行差别性的停车收费、废气的排放、废水的排放、“五废”回收率、营运车辆综合单耗、节能量。

2.2 指标权重的确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即权衡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轻重作用的数值。确定指标的权重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关系。

运用专家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专家分析法是指在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广东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情况,我们选择“专家分析法”进行分析,邀请了120多位专家(包括公路运输企业负责节能减排的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大学研究人员及其他行业相关单位人员)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用1~9评分方法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我们在附录上附上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监管评价指标专家评分表)。经过对广东省40多家公路运输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权重。指标体系及权重具体见下表:

2.3 公路运输监管指标的遴选

评价因素的建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

评价指标,即评价因素集U={U1,U2,…UM},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评价因素集即前面我们构建的22个指标。评价标准,即等级评语集,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等级评语集,具体分成四个等级,即:好、较好、合格及较差。各定量指标分级标准见表2

除了12个定量外,其他的12个定性指标效绩等级也分好、较好、合格、差4个等级。定性指标评价矩阵在专家组访谈、询问及现场考察等以后投票统计确定。

3 实例分析

25位专家对广东省江门市某一公路运输行业为例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得出定量指标评价情况,合格指标为高技术等级车辆数、高能源环保车辆数、集装箱车辆数、废气的排放、废水的排放、“五废”回收率、营运车辆综合单耗、节能量,较好的大吨位车辆数、千公里车辆维修车费,差的为车辆完好率、按区域或分时段实行差别性的停车收费。

各定性指标由2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对该公路运输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后,针对每一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3:

进一步得到评价指标矩阵表4:

公路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在广东省交通行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何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与考核各地级市道路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对于完成广东省下达给省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目标非常重要。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求解出各指标的权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江门市某一公路运输企业为实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同时,该评价指标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何适应地级市道路运输行业的整体考核,如何在指标选取上更具有广泛性及科学性,这些方面还须在今后实践运用中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海东.节能减排数据统计研究―以广东公路运输业为例[J].生态济,2009-10:43-46.

第7篇

1.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公路企业运输管理风险管控与其他行业当中的企业相比较,公路运输行业当中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更大,这主要是因为输运很容易受到道路或者是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公路运输行业尤其会受到大风天气或者是大雪天气的影响。风雪造成的公路运输道路阻塞直接关系到运输的通达与安全。相对于此,南方地区则会受到雨水等季节性的因素影响。公路运输的安全性问题同样突出。除此之外,一旦道路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紧急维修或者是类似情况,车辆就必须绕行,这就会增加运输的成本。公路运输企业想要从根本上规避上述这些风险,或者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就需要针对这样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应对。尽可能的降低出现风险因素的几率。信息化管理当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管控能够令企业更加及时的掌握相关风险因素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降低风险系数,实现公路运输的安全顺畅。

2.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企业服务质量效率现代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公路运输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想要在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赢得行业信誉,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其自身站稳脚跟。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公路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硬性标准,因此,通过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更加及时、安全、准确的进行运输就是关键。采用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当遇到安全问题时,客户也能够在最及时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找到问题所在,并实现企业的相关补救措施。

二、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

1.构件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在公路运输企业当中,其形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不成熟,相关经验较少,以及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公路运输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件,形成相关的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通过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系统检测,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公路运输企业当中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意图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备的系统评估机制体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系统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也才能够促进公路运输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

2.构建完善信息化管理运输网络系统如今,我国的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都是企业内部的,往往对运输业务本身更加重视,却没有将企业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然而,企业经营战略与运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建立起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对影响公路运输经济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从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客户服务体系的完整性是衡量公路运输企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只有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公路运输经济才能够获得真正发展。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引言

作为基本运输方式,公路运输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着巨大的力量,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路运输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得到日益显现,如果公路运输经济处于有序的发展中,那么就会对经济社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对公路运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行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公路运输经济得到良性发展。

1公路运输特点

短途运输中,人或物可以通过公路运输直接到达指定地点,并且速度上是比较占优势的。公路运输的投资小,流转资金也比较快,并且对司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公路运输投资主要少在没有固定的设施设备甚至没有完善的设施,公路运输一般都是短途运输,安全性是很高的,无需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公路运输的覆盖面也比较宽,对于周围的环境适应力强,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任何时间都可以移动,这一点在抢险救援中往往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公路运输的短途运输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公路运输的车辆成本低,制造程序较为简单,操作方法和模式也很简单。司机任用也不复杂,只要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和安全意识就可以聘用为司机。

2建设公路运输集约化的经营方式

现阶段公路运输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比较陈旧,没有与时展保持一致,也就是没有实现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相当一部分的运输企业还是采用独立经营的模式,关注点往往放在自身上面,对于整个公路运输业的发展重视程度却明显不足,运输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必须进行公路运输经济中经营模式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集约化的经营模式,组建跨区域的道路运输行业,以便增强各运输企业的联系和沟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3完善各项政策,统一思想

想要使公路运输业得到健康发展,公路企业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对公路运输经营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完善和更新。企业的管理者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变革发展模式,始终将“安全交通,平安运输”理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公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这样能够大大降低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公路运输制度和体系的监督和控制力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行机制,从而形成公路企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外,还要结合全国整体公路建设的现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开展区域网络公路网规划研究,对于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公路的整体协调一致,要尽量减少重复建设,投入不到位的情况也要尽力避免。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资源的支撑力,尽量不要使用耕地。应在公路运输整体建设思想的指导下,以政策规定,使工作得到稳步有序的开展,合理分配各地公路建设目标,确保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

4各公路运输行业要对风险进行分担

公路运输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是交通事故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经济上的风险也相伴而生。有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中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通常情况下,交通事故都属于意外,很多未知的因素会参杂在其中。因此应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各公路运输企业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积极防范公路运输中的风险,各公路企业应共同承担交通事故的风险。这种风险公担机制能够大幅度减少运输业的风险,使运输的工作效果更大、质量更优,这样各公路企业就实现了共同发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设置专职岗位,长期收集行业资讯、行业动态、交通事故处理表,总结分析每月的重大交通事故,并作出具体的事故说明书,各企业管理者应认真分析特别重大的交通事故,使今后类似这样的事故不再发生或做好应急预案。(2)对于客户的投诉要认真处理,由部分负责人加注批示并跟进建议。

5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1)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许多公路运输企业形成了内部信息化管理格局,但是大多停留在运输业务本身,引人关联信息网络的力度不够。这就需要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为公路运输提供战略和经营决策所需的供给渠道,设定决策和部署所参考的窗口,使公路运输经济能够在信息化下健康发展。(2)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是支撑行业经济向前发展内在动力。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规范和完善,公路行业应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公路运输中的信息管理要将企业和客户的需求进行良好的对接,设置专门的客户服务界面,丰富企业和客户对接的方式。这样客户就能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方便、快捷的查询信息,享受专业的服务。(3)完善信息化管理评估系统。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内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增长指标展开调研和评估,对企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积极与其他公路企业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对于经验教训进行借鉴,公路运输企业只有真切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推动公路行业的发展。

6在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交通科技发展的意义

今后的交通事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优化结构,扩大充实能力,改变服务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安全保障,要做到这点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适用于一切行业的发展,所以交通事业也应要依托科学技术,这样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来说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应进一步提高交通行业的科技含量,这已经成为交通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应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调整交通科技发展,使公路交通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7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公路运输经济在社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交通供给方式,不断加强交通技术含量,改善服务,加强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公路运输经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贞.关于强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2013.

[2]苗惠渤.探讨怎样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J].中国外资,2012.

[3]王晓艳.浅析公路运输经济与文化[J].现代商业,2013.

[4]李晓宁.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江苏、陕西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0.

第9篇

建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现有的各项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并不是原有传统的经济、环境和交通工具等领域统计指标的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原有指标的综合、提炼、升华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通过对以往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的考察,交通年鉴中的交通工具及运力的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但是社会及交通环境、资源等指标由于统计不全等原因而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同时减排指标非常欠缺。设计除了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既不照搬照抄已有的油耗、人、交通工具、排放和交通环境等各项统计的指标,又不完全抛弃它们另行搜集统计数据。我们在充分利用已有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发展和创新。

2公路运输监管评价指标的分析

2.1评价指标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选定是节能减排评价与考核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所选指标应该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且能反映广东省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实际情况。在设计指标时,通过对广东省公路运输企业的访谈与调查,在对120多家公路运输企业和相关专家的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了与交通行业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文件要求,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构建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组织领导、节能管理、节能技术及产品、营运效率、路面情况、交通管理技术、两废排放、五废回收率、车辆能耗。二级指标: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落实节能工作政策、指导检查节能工作、建立完善节能工作制度、完善有节能组织机构、提供能耗基础资料及相关节能动态信息、高技术等级车辆数、高能源环保车辆数、大吨位车辆数、集装箱车辆数、节能环保设备投入使用水平、千公里车辆维修车费、车辆完好率、运输组织方式、路网结构、路面等级状况、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按区域或分时段实行差别性的停车收费、废气的排放、废水的排放、“五废”回收率、营运车辆综合单耗、节能量。

2.2指标权重的确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即权衡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轻重作用的数值。确定指标的权重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关系。运用专家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专家分析法是指在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广东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情况,我们选择“专家分析法”进行分析,邀请了120多位专家(包括公路运输企业负责节能减排的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大学研究人员及其他行业相关单位人员)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用1~9评分方法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我们在附录上附上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监管评价指标专家评分表)。经过对广东省40多家公路运输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权重。

2.3公路运输监管指标的遴选

评价因素的建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评价指标,即评价因素集U={U1,U2,…UM},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评价因素集即前面我们构建的22个指标。评价标准,即等级评语集,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等级评语集,具体分成四个等级,即:好、较好、合格及较差。除了12个定量外,其他的12个定性指标效绩等级也分好、较好、合格、差4个等级。定性指标评价矩阵在专家组访谈、询问及现场考察等以后投票统计确定。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公路运输经济;作用

当前,中国生产力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发展迅速,运输业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普及,这使得物流业在短时间内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使得纸办公和在线交易变得无处不在,因此信息管理已成为一种快速行动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其中,在信息技术管理中有效解决了公路运输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一、公路運输信息化概述

信息管理是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灵活应用,是企业运营各个方面的更有效管理。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行业中的应用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转变。道路运输业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了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将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整合到业务发展中,实现了仓库管理和集装箱管理。在网络管理平台中全面介绍了装卸管理,配送管理,专列列车管理等流程,从而提高了道路运输管理的经济效益。如图:

二、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意义

(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信息管理可以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收集市场信息,了解运输行业及相关竞争者的整体发展状况,方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同质化服务现象加剧的矛盾,有利于运输公司,调整业务方向和服务质量,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优质,稳定,可靠”的服务,赢得稳定的客户资源,使公司得以持久稳定发展。信息管理可以加快基于Internet的信息和共享的速度,实现海量信息的快速存储和管理,各种行业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地集成到信息管理平台上,从而为业务发展做出了贡献操作合理调整路线。另外,通过信息管理,利用科学报告来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专注于企业主业的发展,扩大主业资源,增加对主业的投资,并在同时,它可以在企业的运营中使用。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业务管理,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同时,鉴于运输公司面临的繁重任务以及公司内部有限的人力难以应对的现象,信息管理可以优化管理工作,减少工作量,提高员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并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增加了工作积极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降低费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提高公司在公路运输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风险逐渐降低

公路运输行业具有覆盖面广,运输方式灵活简单的特点。通过这条路,可以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专业化,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运输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风险,也有社会因素带来的风险。从自然因素的角度来看,北部的公路运输在冬季经常面临暴风雪的威胁;南部的公路运输行业在夏季,许多城市都会有大约一个月的阴雨天气,大雨和涝灾的威胁将增加对高速公路的破坏,并影响运输效率。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看,某些路段在维修或保养过程中将被关闭,一些道路也将被拥塞,并且某些复杂的地形将增加驾驶的难度。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合理应对这些风险,势必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信息管理,可以在系统平台上有效收集各种风险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运输计划,从而减少了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避免了经济损失。

(三)服务质量更加完备

在发展过程中,现代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其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质量,还需要关注售后服务,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售后服务作为企业的最终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色的售后服务反映出公司的综合实力可以直接巩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这可以帮助公司树立非常积极和良好的形象。公路运输公司要注意的问题公路运输有很多竞争者,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经常使用各种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因此,公路运输需要掌握顾客的心理并寻求另一种方式,扩大快速,安全和相对便宜的公路运输的特点,以获得竞争优势。信息管理可以帮助公司回答来自客户的各种问题并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它可以形成始发地与目的地,交货人和收货人之间的准确对应关系,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及时向企业反映各种客户投诉。

三、提升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作用的对策

(一)创建信息化平台

在对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上述研究和讨论之后,很明显,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在信息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为了实现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管理,有必要加强和完善信息系统。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应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并涵盖道路运输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便可以在系统中跟踪道路运输管理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系统仅包含部门内部的信息管理,无法在公路运输过程中有效地处理信息,这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并且无法实时监视和解决情况。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GPS定位系统,可以初步实现对车辆的行车线路、“三交一封”和违章行为的实时监控,不仅防止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违章行为,而且可以实时掌控车辆的运行轨迹,同时可以根据网上业务操作系统,预先知晓拥堵路线,节约了车主的行车时间,并且方便经营者利用信息化平台查询资金及车辆道路运输等级评定,年度审验等一系列信息。因此,为了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公路运输行业各个方面的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为今后的公路运输管理提供便利。

(二)健全运输的体系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不同环节加载到信息系统中,不仅可以使管理人员实时查询,而且可以掌握不同时间的公路运输管理情况,及时应对问题。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建立一个信息分析和评估系统。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及时接收信息,使用信息评估系统分析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路运输水平。笔者对2009、2013、2019年参加的三次交通部组织的公路运输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这几次专项调查,从中可以发现:在市运力分布和规模上,中小规模企业是我市公路运输市场的重心,相比于2013年,拥有100辆车及以上的企业数有所下降。从企业规模角度来分析,2013年的专项调查中组织化程度可以认为是运输工具的调度、组织以及管理的程度。在这次专项调查结果中,有着5辆车且超过5辆的企业本身有着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当其在所有企业中占比超过50%,那么就可认为公路货运行业存在较高的组织化程度。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企业中,我市2019年拥有少部分运输车辆的企业占有了较大比例,从中可以看出,公路运输产业中,我市集中化程度较低,且以粗放式经营为中心,市场组织功能较弱。所以需要健全运输体系,完善道路运输法规,通过信息化管理制定运输标准。

(三)加强内部的管理

完善的内部信息化管理评估系统可以使公司及时发现运营中的缺陷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科学评价信息化管理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收集各种数据,每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中的缺陷,及时进行纠正。

(四)加入评价的体系

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相同链接加载到新寺系统中。该工具供管理人员实时查询,以便更好地掌握不同时间的公路运输管理并及时响应问题。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建立一个信息分析和评估系统。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及时接收信息,使用信息评估系统分析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路运输水平。道路运输业属于服务业。该行业的发展状况取决于接受服务的客户的满意度。因此,在公路运输管理中,有必要重视客户评价和投诉,以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水平。公路运输公司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添加客户服务评估系统,并在客户完成订单后自动跳出付费评估窗口,以便每个客户都能表达对服务的意见,管理人员可以找到针对客户的解决方案通过信息整理收集意见,提高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促进道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11篇

(1)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公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水平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期待值。所以就要求我们在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要有相应高质量的服务。公路运输行业是服务型的行业,主要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把客户指定的物品运输到特定的地方,然后收取一部分的费用。现在公路运输行业受当前市场竞争影响变得日益激烈,如果想让自己市场份额更多,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实施信息化管理。

(2)企业资源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得到优化配置:信息化管理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企业掌握了以后,企业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可行性计划,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企业有必要统计不同的生产周期的发展状况,这样就能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状况,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以优化资源配置。

(3)信息化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公路运输企业通常会面对较多的风险,譬如交通事故、道路损坏、天气恶劣等,提前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对公路运输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害以及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而这些运输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进行收集,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制定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者系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一样,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各种不同问题,故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估机制,同时还要对信息管理系统定期进行评估,逐渐完善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2)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目前我国的很多公路运输企业都仅仅只是建立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只去重视运输业务的本身,对其他的问题以及因素不进行考虑。企业应该构建的信息网络与企业经营的战略是具有相关联性的,使得企业在做好本身运输业务的同时,对外界的信息也要编制相关的企业战略。这样才能全面的考虑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否则就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效果。

(3)设计科学的客户服务体系: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一项成熟的行业经济的指标,公路运输经济如果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需要尊重客户,以客户就是上帝为准则。只有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客户得到了优质服务,才会选择公路运输。

三、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未来方向

公路运输是构成陆上运输的两种基本运输方式之一。所谓公路运输是指以公路为运输线,利用汽车等陆路运输工具,做跨地区或跨国的移动,以完成货物位移的运输方式。它是对外贸易运输和国内货物流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中国公路运输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公路运输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运输管理方面的力不从心、优化调度程度较低、安全性能低、事故发生频率高、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并且还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度,造成群众对企业的不信任。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使公路运输行业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一、公路运输行业自身优势

从公路运输行业真正投入社会使用开始,依靠其自身突出的特点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服务方式,使城市地区的各个商业企业、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的物流企业提供了运输方面最为优质的服务。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具有以下优势:公路运输能节省运输成本。以火车举例而言,虽然运输速度快且量大,但是受时间约束较大,并且行驶轨道单一,下货地点与实际地点相距较远,短距离运输成本较大。而公路运输基本不受时间约束,并且公路运输路网系统建设成本较低,运输速度较快,过程较为简单,总体而言对成本能做到很大的节省。公路运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公路运输对运输距离没有明确的限制,并且运输周期较短,运输规模适中。而且公路运输的通达度与衔接度较高,对需要经常进行货物流通的企业而言,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公路运输的业务综合性强。其与装卸行业、搬运行业、仓储行业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各种行业资源能做到有效的整合,并协调行业间的发展,以此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公路运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公路运输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其个性化服务是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像火车、飞机等运输方式都是定时定点运送,而公路运输由于基本都是货车装运,可以做到送货上门以及其他的个性化服务。

二、当前公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运输一直是我国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公路运输环境也逐渐发生改变,公路运输的不足以及局限性就日益显露出来,加之公路运输方式固有的问题,使这一行业的发展受到的极大的阻碍。公路运输的灵活性是其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也正是因为其灵活性过强,使得在运输管理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优化调度管理程度低

随着火车运输方式实行了优化调度后,其管理能力以及经济效益都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公路运输的优化调度问题一直是运输行业主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就实际而言,这方面的管理跟不上发展进度,相比火车运输方式而言,显得捉襟见肘。

(二)安全性能低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具有购买汽车的能力。2016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81万辆),比上年末的17228万辆增长了2212万辆,增长率为12.8%。这就导致公路运输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由于公路的线路相对复杂,而且车辆较多,往往造成许多的交通事故,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并且人员死亡率也在逐年增长。《公报》指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1人,与上年持平。以2016年19440万的汽车保有辆来计算,可得出:2016年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0824人,与2015年的36178.8人相比,增加了4646人。

(三)整体管理控制不足

上文提到,公路运输线路复杂,且车辆较多,这就使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往往得不到全面的控制,并且公路运输管理部门人员责任分配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经常造成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浪费。

(四)环境污染严重

公路运输基本都是使用大货车进行装运,而货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有些货车是专门装在废弃物的,其污染程度更甚。同时,货车的造成的噪声也是对环境极大的污染,对公路周边的居民生活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三、未来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近几年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输路网、信息化水平、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运输需求等方面都在不断提高与改善。同时,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公路运输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这两个方面,公路运输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有针对性的做出改变,趋利避害,使公路运输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保证生存。郗恩崇教授在2010年开展的《新形势下道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专题中指出,未来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坚持的主要方针是:全面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此外,郗恩崇教授还指出未来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任务为:调整道路运输结构、鼓励和发展乡村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优化道路运输模式,实现其组织化、取消道路运输的地方保护、完善调控办法等。

(一)加大投资、完善管理、提升服务

随着公路运输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状态,GDP的高度影响着公路运输的运输量以及周转量。在这样持续稳定的发展前提下,GDP的增长将增加公路车流量。根据调查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公路的运输客运量将达到25000亿人,而货运量将达到15000亿吨,表明公路运输发展空间极大。2.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化水平以及乡村运输业务都在不断提高,在如此的发展形式下,城镇居民的出行频率以及物流运输量将会大大提高。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本着“要致富,先修路”的建设原则,我国许多农村都修建了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公路运输业务发展得到快速提升。3.随着我国公路运输干支线网络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从总体路网来看,“东网、中联、西通”的建设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二)实现智能运输

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还处于半智能半人工的运作状态,对其发展也造成了一定限制。所以,公路运输企业应加强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加大开发智能运输系统的力度,提高公路运输质量以及运输效率,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智能运输系统即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为ITS。ITS是用各种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来提高交通效率,增加交通安全性和改善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系统。因此,智能运输系统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并应用于地面交通系统,从而建立起来的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这也是未来公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做到快速、环保的运输方式,并且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而这也是对公路运输企业的科技开发方面的一大挑战。

(三)企业集约化、规模化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公路运输的调查,发现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分布较为散乱、集约化程度较低,严重阻碍的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公路运输的灵活性使得运输企业的入门标准较低,所以才会造成公路运输企业分布广而散的局面,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在未来的公路发展中,公路运输企业要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企业模式能够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靠拢。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四)企业发展专业化

公路运输企业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保证三个方面,即降低能耗、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运输安全。降低能耗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效率必须加强车辆调度与运输管理,确保安全则需要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加大道路安全巡视,加强人员管理,加大投资,做到一切的交通管理都要“以人为本”。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的公路运输功能逐渐在往单一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越来越高,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物品的保鲜与冷藏。不过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实现这一功能的运输车辆,基本都是从其他运输车辆临时借调。由此可见,未来的公路运输发展肯定会朝着专业化与单一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这种专门性形式的车辆逐渐增多,中长距离的公路运输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目前而言,大吨位的运油车、重型专用运输车等新型车辆已经被研发出来,并且投入使用,效率较高。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的公路运输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抓住一切机遇,才能使公路运输企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困难。所以,要跟进时代的变化,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在投资、经营、服务等方面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科技投入,保证运输安全以及运输效率,使企业能够科学合理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侠.浅析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7(11).

[2]孟晓杰.刍议如何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

第1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公路运输企业 干扰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最初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49年提出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内部控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萌芽期: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和岗位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第三阶段发展期: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构成的体系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此阶段引入了控制环境概念,着重于控制环境的研究;第四阶段成熟期:本阶段将内部控制由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结构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结构。AICPA《审计准则公告》(SAS No.78),给予内部控制新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第五阶段最新成果阶段:COSO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此阶段提出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的八要素。使由八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组成了风险管理的预警、判定和防范的系统。由此,第五阶段建立在第四阶段基础上,范围比之前的内部控制更加广泛,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要求企业时刻考虑风险因素,要求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其他员工都要有风险意识,使得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控制活动,而是与企业风险、公司治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管理理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不断深化,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航油巨亏事件、伊利高管被拘、“银广夏”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案等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问题。我国的内部控制最初是由财政部于1986年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而首次被提出的。该规范对内部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该规范明确提出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本规范”,随后又陆续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系列会计业务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规范的具体措施。自此,我国的内部控制的研究高速发展,进入规范阶段。2006年7月15日,我国正式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2008年6月28日,由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于2009年7月1日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结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参照执行。这是我国首部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其颁布也必将引起学术界新一轮的讨论与研究。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进一步细化,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的基本建成。《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施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风险管理与内控还刚刚开始,经营目标无法实现、虚增利润、财务报表舞弊、信息失真、经营不守法等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都归结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我国频繁颁布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就可以看出。但我国现存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也仅仅是对常见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规范,对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致使内部控制失控、治理层监管失则、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特殊行业的内部控制等方面并没有涉及。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多是事后控制,对未来风险考虑不足,很少涉及事中甚至是事前控制。相比国外来说,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对风险欠缺考虑,就算有所考虑却也没有切实可行且规范化的应对措施,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重大作用。

二、公路运输行业概述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

( 一 )公路运输行业现状概述 交通运输行业属于服务业,为社会流通服务,包括交通、物流、运价、铁路运输、快递、水路运输、航运、海运、仓储、邮政快递业、公路等行业。由于运输行业直接连通城市与农村等不发达地区交通,运输货物或人力,致使连通的两地经济高速发展,其发展情况与经济的增长水平和速度息息相关,因此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背景下,2009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56亿元,同比增长了41.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分行业看,公路建设完成6654亿元,增长了50.1%,其中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503亿元,增长16.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3058亿元、1890亿元和2608亿元,增长26.3%、50.1%和58.6%,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增速较高。近年来,我国运输行业在不断应付各种紧急事件过程的同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迅速发展。安全是交通的生命线,运输行业事关人身财产安全,任何闪失都将影响重大。安全与快速发展同样重要,因此,应在交通运输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行风险管理并对未来风险建立预防机制,不仅要做好运输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预警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建立运输行业的内部控制及运输企业抵御风险的应急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 二 )公路运输企业的行业特征 公路运输企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流通行业,但和一般的第三产业又明显不同,具体来说,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具有下列特征:公路运输线路的构建一般比铁路、水路、航空线路容易,由于西部地区多是水路、航空无法到达的区域,所以公路运输的使用率更高,因此,公路运输业呈现经营的营运点多、面广、线路长、路网多的特点;在铁路、水路、航运业中,运输工具价值比车辆价值大数倍,因此,相对于铁路、水运、航运业来说,投资相对较少,回收期也短;公路运输业的运输工具:车辆,相较于铁路、水路、航空的火车、轮船、飞机来说,体积小、便捷、灵活,并能到达一些火车、轮船、飞机无法到达的边远、偏僻地区;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消费能力决定区域内公路建设、路网铺建的不同;公路运输业生产经营“运输的距离”的产品,产品主要是货物吨位或旅客人数的运输距离,不能存储,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所有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都表现于一系列的业务流程中,因此,流程控制对公路运输企业尤为重要。另外,公路运输本身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车辆运行中震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事故;公路运输能耗高,环境污染要比其他运输方式严重等。同时,由于公路运输通过运输工具的移动来实现货物或人员转移,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特性。所以,公路交通运输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准确识别风险,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以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三)公路运输行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公路运输在西部地区的交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运输的支持,只有交通运输的便利,才能把西部地区的资源运出去,使东西部人才互通、资源共享。在西部地区发展交通运输建设,可以缩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甚至与国际接轨的距离。在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时,西部地区以其自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进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西部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5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3.7和5.1个百分点。面对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国家不断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一条条铁路、公路、民航的建成,成功的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区域连通,极大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公路在交通中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在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中里程占90%以上,十年来西部公路增长了88万公里。公路运输业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肩负着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其严谨的内部控制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效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属于不发达地区,很少甚至是没有内部控制的研究是立足于西部地区企业的,更没有内部控制研究是有关于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的。多数学者认为,西部不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也就不具有研究价值。但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在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的发展下却正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研究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各产业都将继续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企业根据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发展,并以此建立根据自己特殊特征及特殊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公路运输行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范围太大并且过于笼统、并不具体,对于具体行业中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细化。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出台的也只是宽泛的规范性标准,没有系统、具体的规范性内容。对于具体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是有制度的名称,但具体的内容却与实际相脱节,从而造成执行制度时产生混乱。不仅如此,规范制定主体的不同,面向的具体的对象也不一致,导致有的企业无规范可依,有的企业需要遵从两个甚至多个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可能使企业在遵循时变得无所适从。结合特色行业系统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及实践就显得非常必要。国家出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理论成果的具体运用,但有些基本概念不够清晰,类似于风险点、风险内容、控制的关键环节等内控重要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持非常单薄,显得很不严密,具体细节都需要进一步的斟酌。不同行业的业务内容及流程差异非常大特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有特定的理论来支持。将通用企业的内控制度运用于公路运输领域需要深入理论探讨和细致实践探索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五)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差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很多公路运输企业近几年虽然尝试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大多不系统、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明确、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缺少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运行效率低下,人才流失、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泄露,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造成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并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因为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组织机构,如何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如何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如何培育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就成为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公路运输企业特殊经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研究方面。

(六)公路运输行业内部控制方法落后 我国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都是定性分析,从制度层面以控制点为中心的研究。这几年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有显著的进展,如 《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这些制度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受随机因素的影响有着一定的概率分布。这些随机因素的存在,单纯利用理论或者制度层面的定性分析研究并不能真正的寻找出其规律。运用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随机影响因素建立起随机模型,运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制定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活动理论分析研究的同时应与量化研究并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随机因素产生的原因,减少随机因素干扰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公路运输企业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制定公路运输行业规范性制度 针对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过大的情况,建议相关部委,对于具体行业中的具体内容提出明确的统一规范并要进一步细化。对于具体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完善已有的制度,使得具体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避免在执行制度时产生的混乱。不仅如此,不同规范制定的主体与面向的具体对象相一致,使得企业有规可依,避免多头领导,多头规范。明晰基本概念,使得各个风险点、风险内容、控制的关键环节等内控重要制度设计理论具有丰厚的支撑。由于不同行业的业务内容及流程差异非常大,特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有特定的理论来支持。将通用企业的内控制度运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还需要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细致的实践探索。

(二)促进西部地区公路行业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以及国家不断大力发展的要求,建议内部控制研究多考虑西部地区的企业,结合西部地区的特殊性,研究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在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的发展下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研究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各产业都将继续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企业根据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发展,并以此建立根据自己特殊特征及特殊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建立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培育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就成为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公路运输企业特殊经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研究方面。通过以上途径来改善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为解决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业内控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良好平台。

(四)改进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改变我国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定性管理方法。单纯利用理论或者制度层面的定性分析研究并不能真正的寻找出其规律。建议运用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随机影响因素建立起随机模型,运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制定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活动理论分析研究的同时与量化研究并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随机因素产生的原因,减少随机因素干扰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快速有效的实现,风险能否有效的降低,在企业经营运行中,内部控制已在企业生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结合国外内部控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出台适合我国具体行业的具体规范性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也应给予重视,并在实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财务、计量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手段,对不确定随机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促使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更加准确和完善,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2009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9年。

[2]胡鞍钢、刘生龙:《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86年)。

[4]闫姣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

第14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管理;可持续发展

1 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概念热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运输行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物流需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公路运输的重要性,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研究课题。我国作为版图最大的国家,在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运输行业方面,我国公路运输市场发展速度稳中有升,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旅行的需求提高了;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商务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越来越规范,对公路货物运输需求提高了。公路运输的优化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十分必要。

2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1)公路运输管理

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公路运输管理是指通过对公路运输的人力资源、技术发展、资源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来优化公路运输的一套体系。

(2)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理解概念需要引入对比的方法,绿色经济对应的概念是传统经济,其主要差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安全和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来获得发展的,属于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持生态环境、利好人类安全和能源节约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形式,属于平衡式经济。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在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时,应当承认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剥夺后代人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中国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2 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介绍

总的来看,这十几年来,我国的物价保持在3%-4%的增长幅度,经济发展也保持在8%-9%的高增长速度,我国在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维持了低通胀的水平。人们的旅行需求的增大引致普遍对汽车需求增大,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引致对货物运输的需求,最终导致公路运输发展速度较快,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10 年,我国公路运输汽车保有量将接近 3 千万辆,2020年将达到7千万辆。但是我国用于公路运输的汽车多为传统汽车,其尾气排放较大,环境污染严重,且其消耗材料为不可再生资源。在铁路运输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也较为匮乏,且综合素质并没有优势。

3 公路运输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公路运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传统经济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安全和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来获得发展的,属于损耗式经济。虽然这十几年来,我国的物价保持在3%-4%的增长幅度,经济发展也保持在8%-9%的高增长速度,我国在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维持了低通胀的水平。但是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恶性消耗、人与自然非和谐相处为代价的,这种经济的增长不可持续。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持生态环境、利好人类安全和能源节约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形式,属于平衡式经济。这种概念下,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需要进行转型,新能源汽车需要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友好、对能源友好、对人类健康友好等。国家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支持来鼓励公路运输管理的发展,在宏观方面进行引导、在微观方面进行落实,强调汽车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可见,对于公路运输,传统汽车属于传统经济,而新能源汽车属于绿色经济模式,在发展企业行业的同时利好环境和社会能源安全。

4 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传统汽车与可持续观念相悖。由于公路运输使用汽车的性能和技术等问题,使得公路运输对环境有一定破坏效果,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目前传统汽车污染严重,为其排放量较大;另一方面,目前传统汽车消耗资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对我国的资源有一定耗损,加大能源安全危机。

第二,公路运输管理的人力资本不足。我国公路运输管理领域人力资源存在员工素质水平不高、优化进程较慢等问题,这与为公路运输管理领域输送人才的通道所存在的问题高度相关。我国公路运输管理领域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密切相关的是为公路运输管理领域传输人才的各种通道,包括成人教育、大学本科、网络课程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2)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上文分析可知,我国公路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环境友好有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本文针对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方面建议,从而有利于完善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一,公路运输中引入新能源汽车。在当前石油资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的国际形势下,发展电动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是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现状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我国公路运输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纯电动汽车不是以不可再生的石油等能源作为动力,而是以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以车载电源来带动驱动车轮行驶。因为纯电动机汽车属于环境友好型汽车和能源节约型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中引入如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将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优化公路运输管理领域的人力资源水平。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人员分配和专业结构对公路运输管理的日常运营和经营效率之间存在重要关系。第一,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本地公路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视。地方政府应该以本地的公路运输管理发展规划和所需求的人力资源结构和数量规划适合当地公路运输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战术。第二,应该合理增加公路运输管理的招生数量,提高生源比例。第三应该,加强对公路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第四,优化公路运输管理薪酬制度,激励优秀人才。

5 结束语

随着全球污染指数的不断提升,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强调绿色环境的重要性,减少尾气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已经成为各国的一大研究课题。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推动节能减排的发展,我国在政策方面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支持力度十分巨大。本文首先介绍公路运输管理、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分析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了我国公路运输领域存在的两大问题,分别是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匮乏;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两个问题分别提出了引入新能源汽车和优化该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和对策,在实践方面对我国公路运输管理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增长;方式

交通状况是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它将不同的区域紧密联系起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但是,目前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交通也出现了种种不合人意的地方,公路运输经济也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一、对公路运输经济的认识

(一)公路运输经济

公路运输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些运输工具,通过公路网络,将一些货物在空间上转移,从而从中获得一些经济利益。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1.速度快

速度是公路运输方式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较大的特点之一,公路运输网络较普遍,可以实现上门服务,在运输过程中,可以直接行至目的地,而不用转用其他运输工具,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便捷、迅速的服务。

2.灵活度极高

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等方式都需要一些外在因素做铺垫,而公路运输则不需要这些,公路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更加灵活便捷,不管服务对象是什么,只要有路,公路运输就可以为服务对象实现上门服务,不用受其他条件的制约。除此之外,公路运输的灵活性不仅仅体现在运输路线上,还体现在对运输的数量控制上,在运输时,运输者只要保证运输货物数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即可,而不必考虑其他因素。

3.适应性较强

空中运输对天气要求较强,水路运输对水文状况要求较高,而公路运输在这些方面都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加便捷。在运输时,它对天气状况要求较低,对驾驶人员的要求也比其他运输方式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为宽松,这就使公路运输具备了较强的适应性。除此之外,每种运输方式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当出现意外事故后,就需要及时的救援,而公路运输无疑是最为方便救援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这两方面都将公路运输强大的适应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4.投资小

除了公路运输外,其他的运输方式都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大的资金来铺就线路,而公路运输在这方面则投资较小。公路运输距离较其他运输方式距离短,投资小,而且其修路资金相对于铁路运输来说,其投入资金要小的多。而且公路运输较其他运输方式安全性强,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做安全保障。这些方面都使公路运输比其他运输方式成本较低。

二、当前公路运输经济的现状分析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如丘陵、山地、盆地等,这就使我国的公路运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公路运输网络普及度不够

就整个交通运输网络来看,公路交通具备极大的优势,但目前来说,我国的公路运输网络仍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如在我国一些偏僻的地方,还是靠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来运输。除了一些地方没有公路外,公路网络也较为稀疏,远远不能达到经济发展对运输网络的需求。

(二)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缺乏协调配合

我国目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而且个个运输部门也在为自身谋求发展,但就在发展的同时,这些运输方式却只顾自身发展,而没有放开眼光,注意与其他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发展,使得自身的发展都遭遇了瓶颈,整个运输网络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三)公路运输质量程度低

虽然我国在提升公路运输质量上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在公路运输中,公路设施总的来说技术水平较低,并且在公路发展上无法与社会发展达成同步。

三、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增长的方法分析

我国公路运输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限制着经济的发展,本文对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增长提出以下建议。

(一)最大限度地扩大公路网络范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网络建设为了符合国家发展政策,明显的偏向于东部地区,这些国家重点发展地区在交通业的大力支持下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就在这些地区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却由于交通设施的缺乏而在经济上也发展缓慢。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中西部的发展,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投入,完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设施,使每个地区都在公路网络范围之内。

(二)提升公路交通设施技术含量

在所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交通运输事故发生率最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在公路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数达数十万之多。在这些交通事故中,大多数的事故多是因为公路交通管理不善导致的。因此,在公路交通运输上,我们必须注重对公路运输管理方式的改善,提升其交通设施技术含量,以确保公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提升运输效率。

(三)实行公路运输经营集体化

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经营方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公路运输企业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独自奋斗,这种运营模式使运输公司缺乏对本行业的责任心,并且因为利润问题也是矛盾不断。各自为战的经济模式很难使公路运输企业获得较大的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公路运输公司要学会与其他运输公司合作发展,将力量凝聚到一起,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增加经济收益。

(四)平摊运输风险

公路运输业的发展也使得交通事故频发,但仅仅依靠运营者独自承担事故损失是绝对不行的,这些运营者自身实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承担公路运输事故带来的巨大负担。除此之外,还不利于公路运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公路运输有关公司必须将力量凝聚到一起,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实行风险平摊,为公路运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条件。

(五)完善运输政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公路运输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为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有关部门也要及时的更新管理理念,依据管理政策来对公路运输行业进行管理整顿,确保公路运输的安全性。

四、结语

道路的发展一直是影响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依赖着交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运输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公路运输,将其作为重点发展,从而提升公路运输质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高效率的服务,确保社会的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双发.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增长的元素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20).

[2]王瑞.分析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3]张雪飞.探讨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