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

第1篇

关键词:温室效应 危害 对策

Global warming

Yang Lili

(Sh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Abstract:Nowadays, the global warming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issue of greenhouse effect has become the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 of the harm and the countermeasure, in this, we discuss together.

Key words: greenhouse effect countermeasure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灭森林,使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百年内增加了25%。如果按目前CO2浓度的增加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CO2含量将增加一倍。据联合国的评估报告,那时全球平均气温会比现在上升1.0~3.5℃,这将引起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厘米,从而淹没大片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还可能引起其他一系列严重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重视这种状况及其危害后果,共同商讨削减CO2排放量的问题。

一、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二、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并不是大气中的每种气体都会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波长的长波辐射,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这个区段被称为“盲区”。地球主要通过这个盲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我们所说的温室效应,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盲区即能返回宇宙空间的70%的热量的数值下降,使留下的余热增多而使地球变暖的情况。

CO2等温室气体虽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但它们在大气中的数量却极少。应当说明,CO2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虽比CO2小得多,有的要小好几个量级,但它们的温室效应作用却比CO2强得多,它们对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根据IPCC第二次《报告》,都只比CO2低一个量级。这是值得注意的。

三、温室效应的危害

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人类生病的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会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脏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病毒类疾病、细菌类疾病……人们社会在医疗上所支付的金钱将越来越多,死于非命的人将越来越多。癌症,将越来越普及;卒死,将会越来越普遍。再多的钱,再好的医生,也未必能救得了你的命。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我们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会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且会带来许多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一定会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都是由冰山融水组成的。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有一个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一个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一个过滤过程。这整个的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的平衡保障。而现在全球变暖使得冰山上的冰雪积累的速度远没有融化的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经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的食物消失,将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温度的上升,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昆虫们提前苏醒,因为没有了天敌,将会肆无忌惮地吃掉大片森林和庄稼。没有了森林,等于无形当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庄稼,就等于人类没有了食物;而蜜蜂数目的大量减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链彻底崩溃的前兆。没有了蜜蜂帮助传播花粉,植物将无法繁殖。也就是说,庄稼无法繁殖,无法结果,人类将没有食物。全球人类将面临食物短缺,为争夺食物而引发的战争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近。而供我们争夺的食物,也将越来越少。

全球变暖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随时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大火无情,我们的家将24小时处于危险当中。我说24小时,就是说即使在夜间也会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最恐怖的结果是由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海啸等海洋性灾难次数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所带来的次生灾难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当海洋性灾难达到一个最高点时,也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那一点时,部分地壳被海洋所撼动,造成地震,而部分地壳附近的火山被引发,连锁反应,来带更大的地震,从而产生更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所产生的数万吨上千摄式度的火山灰,所到之处,便是火海,即使没有点燃的,也被压扁。世界上近八成的人口将在这次火山爆发中消失。待火山平静下来,大量冷却的火山灰掩盖天空,将有至少长达两年之久的黑暗生活笼罩整个世界。没有阳光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粮食。

四、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第一,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火灾,限制森林砍伐,植树造林。若种植3亿棵树来吸收二氧化碳,可赢得三四十年时间来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种植热带木质坚硬的树,不但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且还可以减少森林砍伐、物种灭绝、表土层侵蚀和水旱灾害。

第二,限制向大气层排放氟氯化碳、甲烷、臭氧、氮氧化物、氯化物等强烈的温室效应气体。禁止在电冰箱、空调器和气溶胶中使用含氯氟烃这种最强烈的温室效应气体,可减少温室效应20%。

第三、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机动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减少其排放量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第四,其它一切有益措施,如筹集资金,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政策法规,限制人口增长速度,推广无害化工产品和新技术等等。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温室效应;防治

1 温室效应的定义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具体到地球上就是太阳的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从而产生的大气变暖的效应。而大气中也存在着一些能够吸收长波辐射的物质如水汽、CO2、CH3、N2O、SO2、O3、CFCS、微尘等。通常将这些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其中CO2的全球变暖潜能最小,但是其含量却远远超过了其他气体,因此是主要的温室效应贡献者。

2 温室效应的来源及危害

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森林燃烧、火山爆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使得大气中的CO2的浓度持续攀升,这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而化石类矿物质燃料的燃烧排放的CO2占了较大的比例,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1000年,大气中的CO2浓度一直维持在280mL/m3,工业革命后大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到1995年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经达到358mL/m3。自十八世纪以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经增加了30%,而且还在以每年0.5%的速度增加。由此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结果,目前全球平均温度比1000年前上升了0.3℃到0.6℃。而在此前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化不超过2℃。联合国还预测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继续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到4.5℃,将大大超过以往一万年的速度;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了两级冰川消融,海水受热膨胀,从而海平面上升,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如果地球温度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升高,到2050年南北极冰山将大幅融化,上海、东京、纽约和悉尼等沿海城市将被淹没;加重区域性自然灾害,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 未来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升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继续增大。同时地球的生命系统和生态环境也将面临严重的考验。

3 温室效应的防治

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是CO2,想要合理控制温室效应关键在于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然而温室效应具有区域性、特殊性和全球性的特点,虽然全国都在想了很多办法来控制自己区域内的温室效应,但是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国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全世界各国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温室效应这个世界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采取长期加短期的治理模式,即长期大范围调控加短期针对性应对的方式来逐步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3.1 长期治理机制

3.1.1 加强世界各国间的合作。温室效应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不仅能够使环保理念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展,而且能够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治理温室效应。通过制定协议等方式更能有效的制约各国的行为以及实现逐步解决温室效应的目标,例如在1997年149个国家通过的的《京东协议书》使人们减排的任务更加明确。

3.1.2 将环保问题纳入施政纲领。温室效应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要发展就会产生温室气体。以前,西方各国多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结果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安第斯山脉延续在秘鲁境内的著名山峰胡阿斯卡鲁,山上冰雪已经融化了1280公顷,冰山覆盖率仅为30年前的40%;智利的奥希金斯冰山100年来“缩水”了15公里;阿根廷的乌帕萨拉冰山正以每年14米的速度消失。在哥伦比亚,冰山较之1850年消失了80%,而厄瓜多尔的主要冰山在20年间损失一半。 为此需要不断完善法制政策,由“末端治理”向“重在预防”转变;由经济与环境兼顾向可持续发展优先转变:由“被动治污”向“主动治污”转变:推动环境革命,建设“低能耗、二氧化碳低排放型城市”

3.1.3 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在我国,电力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而在我国的电力装机容量中,火电(主要是煤电)占绝对统治地位,这是因为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并且煤电的投资建设周期较短,能够很快的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这样国情下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将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而煤作为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过分的依赖煤炭资源不仅对我们的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开发新能源就显得特别重要,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在一步步成为可能。水力发电是目前在我国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水能发电具有成本低廉、技术成熟输出稳定等诸多优点;风能发电是继水电之后比较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我国风能资源总技术可开发量至少为10亿千瓦,是目前主要的替代能源之一;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我国目前已有建筑屋顶总面积约100亿平方米,可安装约20亿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

3.2 短期治理机制

3.2.1 严格执行减排标准。众所周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的发展而忽视对对环境的重视,对那些产生环境污染而应该受到相应处罚的单位采取宽容的处理方式,从而使环境问题一步步恶化起来,为社会经济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对执法者加强教育,使之真正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加大执法力度,打消一部分人的侥幸心理,进而实现减排目标。

3.2.2 采用经济手段加以调控。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培养人才,为实现清洁生产奠定基础,鼓励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来实现节能减排,逐步建立碳排放权的交易制度,通过政策补贴、适当提高碳税来使厂家认识到节能减排带来的利益问题,从而使厂家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

4 结语

第3篇

吃药喝水是大家都熟悉的事。但有些人却想当然,偏要发明用茶冲服药物的方法服药,这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其实不然。茶里含有一种叫躁酸的物质,它可以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这不但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像胃蛋白酶、富马酸铁等药物就不能以茶服之了。茶叶里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它们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在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时不易使用茶水送服。

又比如蒸锅水一例。在家庭中蒸馒头或小菜的水叫蒸锅水。这种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蒸锅水中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被长时间加热时,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它在受热分解后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可以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亚硝酸盐也能使人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虚脱。

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如果不知道有关的化学知识,麻烦肯定是少不了的。化学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还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德国多家科研机构最近宣布合作研制成功以普通有机聚合物为中心的太阳能电池。研究人员发现,当聚合塑料离子受阳光照射的时候,其表面碳原子的电子震动明显加快,振幅加大,但反回碳原子轨道的速度却慢得多,这样在若干微妙的时间内就形成了"电子—空穴"。为了使其形成电流,研究人员制成了一个"夹层",其一面是金属铝,另一面是锌-铟金属氧化物,中间填充塑料离子。这样的夹层本身在两层之间就存在电场,聚合塑料离子起到了绝缘层的作用。 但是当阳光照射的时候,由于聚合有机物的碳原子产生"电子-空穴对",带负电的电子向铝金属层流动,而带正电"空穴"锌-铟金属氧化物层流动,结果就形成了电流。虽然太阳能电池的普及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它的使用将使太阳能的利用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在这里不禁要感谢化学。

当然,再造福于人类的同时,我们也对环境进行了不少破坏。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很多环境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对温室效应一词并不陌生,而由于温室效应的加剧,这一词也越来越多地挂在了人们嘴边。温室效应加剧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还要借助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允许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它还能吸收太阳和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仅让很少一部分热辐射丧失到宇宙空间。由于大气层得到的热量多于丧失的,所以地球保持相对稳定的气温,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他对地球上的生物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由于人口激增、人类活动繁,化工燃料的燃烧量猛增,再加上森林的滥砍滥伐而急剧减少,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各种气体微粒含量不断增加,致使吸收及反射回地面的长波辐射增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因此二氧化碳量的增加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我想,温室效应的加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就不用再多说了。我们通过分析找到了问题的所在之处,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即要设法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开发新能源,又要禁止砍伐森林,特别是要严密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当今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但很多人的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如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饭盒,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节约用水等。因此,需要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全民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初中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社会经验不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要加大对他们的环境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要加大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课本教材从地球宇宙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各个部分,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可以把最近几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相关环境状态数据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这些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什么联系,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使命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府针对以上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及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让学生知道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应该重视环境保护,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又如全球变暖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温室效应相关资料,思考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了解温室效应对我们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进行分组讨论:人类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矿藏和地下水、任意排放有害物质等行为,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自己身边还有哪行行为是能够引起温室效应。通过讨论,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温室效应的想法,从而达到了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比较抽象或难以想象,如果地理教师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不容易让学生真正理解,更不容易在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了。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产生形象、直观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思维高度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探究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在讲“复杂的气候”时,可播播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南方冰雪、2010年的西南大旱等录像,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观看结束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这些反常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及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环境中的一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何一次性餐盒,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节约用纸,对废纸进行积极回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植树造林,每年的植树节,都亲自栽几棵小树,节约用水,并监督和呼吁身边的和自己一起做等等。这样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直观地突出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地理问题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方式,使地理问题能够更直观地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如在学习“地球上的水”时,如果单纯从水的储量、覆盖面积和水循环来看,学生很容易产生“水是取之不仅,用之不竭的”的错误想法,但如果教师将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水体按其所占的比例进行分配,体现在扇形统计图中,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中很小一部分,如果人类继续污染水、浪费水,最终会导致全球水危机,甚至造成地球水枯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让学生计算自己所在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缺水的人为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如洗手时水龙头尽量开小一点,涂肥皂时要先将水龙头关上,洗完后要将水龙头关紧,将洗手用的水冲厕所等。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进一步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了环保意识。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或参加具体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性。

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第5篇

(苏州智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城市的工业发展程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要承受着由于过度的能源消耗和快速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其中气候的变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温室效应”是目前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普遍存在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将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查找出来,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将温室效应对城市的损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 :城市进化程度;温室效应;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5)01-0046-06

城市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每一座城市都经历过繁荣,其繁荣是因为处于最佳的地理位置,占据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书写城市历史的过程。从城市初建,到走向没落,只要我们翻开书写城市历史的篇章,就会从中寻找到城市所经历的各种故事,与人类的文明进程并肩而行,相互照应。这就意味着,寻找城市的足迹,也就是在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审视城市进化的脚步。城市在发展着,发展的过程也是进化的过程。城市遵循着“扬弃”的进化规律,将适合于自然发展规律的部分保存了下来,而妨碍城市前行的元素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人类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规律生产,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改造自然,以改善生活质量。城市的现代化就是人类的创造,堪称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过度的自然资源耗费,以及向自然环境中所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已经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环境,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造成了威胁。

城市的温室效应就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副作用,也是人类文明中的“阴暗角落”。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研究温室效应已成为目前诸多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1温室效应

1.1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所以通常又被称为“花房效应”。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导致了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被大量地排入到大气中去,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就使地球表面与低层大气的温度不断地增高。这种“温室效应”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大棚有相似之处。当太阳向地球表面照射的时候,就会有太阳短波辐射随着光线被放射了出来,而大气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这种太阳短波辐射达到地面。但是,如果整个地球表面出现了温室效应,由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也同时被大气所吸收。

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理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加之城市人口的短时间剧增,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而无法在短期内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自然规律失衡,而资源耗费还在持续着,就导致了一系列温室效应凸显出来。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温室效应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采取行动制止,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危害。

1.2关注温室效应,提高城市生态保护意识

多年以来,全球的温室效应就备受关注。但是,一旦付诸到行动,就会涉及到低消耗、控制消耗,而没有寻找到一个具有成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自然环境保持在可以自我循环的状态。可是,对于已经被破坏掉的生态环境如何才能够对其加以恢复,还有待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要恢复原有的城市自然生态,控制消耗,倡导低消耗,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其目的是将遭到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重新恢复并实现新的平衡。做好“保护”是首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让生态平衡的状态循环下去。以此为前提,让城市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地发展。这才是真正地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日益严重的趋势还在继续着。现在,几乎有一点环境保护常识的人都已经意识到,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如何才能够在保证人类消耗的前提条件下,让温室气体少量排放的同时,又能够遏制住全球变暖的趋势,避免未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一个攻坚难题。

绿化城市成为了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上空大气质量的关键,当然也是人类目前所能够想到的一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采用绿化的措施,主要在于树木具有很高的成活率,而且繁衍比较快。根据环境特征保护好城市中易于生长的树木,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栽种各种树木。伴随着树木成长的各种植被以及微生物繁殖出来,这些都是对生态环境不断自主完善的过程。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自然生态实现良好循环状态的地方。在推进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实现了城市的进化。

1.3关注自然灾害,认识温室效应的危害

基于近些年来各种灾害性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得不让人们逐步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自然中,就要对自然现象负责的道理。人类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贪婪满足了自己贪欲的同时,也在为向自然的大量索取而付出代价。虽然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大型的自然灾害,如龙卷风、海啸、火山喷发等等,都属于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在承受这些灾害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事实上自己却是间接的罪魁祸首。

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发生,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让地球上的气候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地球温室效应逐渐变得更加猖獗起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类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同时,又在为自己制造着更大的灾难。也就是说,人类是厄尔尼诺现象频繁的推动者。

所谓的“频繁的推动者”,就是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从一些科学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前,地球的自转的平均速度几乎是在每10年变化一次,可是,在50年代以后,这个规律就被打破了,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一些周期性的变化频率出现了加速现象。它已经不再遵循过去那样的运转规律,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平均加速度平均每4年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波动。也就是说,地球自转的变化周期已经由10年缩短到了4年至5年的时间,变化的频率加快导致了地球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难以预料的自然现象发生。

1.4实施城市生态保护,抵御温室效应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消耗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但是如果消耗的程度不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说明人类的消耗是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中有效的各项资源耗费连年递增,同时还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所耗费的资源。随着城市上空中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这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城市进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普遍倡导城市居民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为城市的自然恢复留有余地,同时,还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起来,以促进城市自然生态的平衡。

《京都议定书》的审议通过,说明了有关部门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植被的恢复以及保护,就已经认可了森林会对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而言,城市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也应该被列入到保护范畴。但是如果城市资源所消耗的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意味着城市居民所消耗的资源超出了维持城市进化的合理的范围。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各项资源的耗费连年递增,与此同时,还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此时,城市居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减少自然消耗的同时,要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好。否则,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也许在常人看来,维护城市进化过程中,实施城市生态保护就是采取多种绿化。实际并非如此,城市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它需要遵循生态保护规划,而同时还要具有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此外,生态保护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的时间,多则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城市生态保护关乎到城市的进化,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保护所涵盖的问题极其广泛,并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特点以及城市人文理念等等各种因素来定位如何来治理城市的生态环境以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是,根据生态功能以及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主导生态的功能,比如土壤、水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蓄洪防风固沙,这些都属于是自然环境保护。还有一些是人类的生活区域,这就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状况,并将其纳入到优先考虑的范围。

2改善城市温室效应的建议

2.1建立绿色基础设施

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出现了“生态足迹”的概念。从概念本身而言,“生态足迹”是用每个人平均所需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来衡量并表示人类所消耗地球资源的量。这个概念的提出,从侧面在提示人类,生态保护已经被列入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生态足迹”,就是衡量人类资源消耗量的一种标准。人类所生活的城市空间就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正在通过高科技的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高产低消耗的新产品,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的一些城市每到干旱季节,就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刮起沙尘暴。沙尘暴是受到空气不稳定时热力条件下形成的。沙尘暴很容易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低层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下,受到对流的影响而使沙尘卷扬得很高。当然,如果低层空气相对比较稳定,就不会将沙尘卷扬得很高,此时,就不容易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善沙尘暴的污染程度,一些城市采用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可以将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减少,以分散地面上的风动量,并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沙尘暴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这些由于人口膨胀而导致的负面效应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由于风与沙的相互作用,导致灾害性天气现象形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抑制沙尘暴的一种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会让城市的环境更为理想。

有效解决城市中的污染问题,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的“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指由各种敞开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绿色空间网络,使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要素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调控自身所需,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索取资源,杜绝浪费。这些具备自动功能的网络系统,不但可以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改善水的质量,减少洪水的危害。“绿色基础设施”所模仿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的系统和元素都发挥着类似于自然过程与功能的作用。所以,其在本质上是城市系统所依赖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整体性的“绿地结构”,其中包括植被、土地和水体所产生的水系和微气候系统。在城市中,林地、开放空间、草地与公园以及河流廊道等,是“绿色基础设施”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这里已经被设计成了具有渗水性地表和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的场地。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功能可以得到自动的调节,这些自然及人工系统和元素组成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着调节的作用。

2.2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当城市中的居民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享受城市生活的时候,也面临着城市中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大量自然资源耗费导致温室效应,造成城市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都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副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城市不良状况导致的居民焦躁不安,社会矛盾突出加剧,安全隐患频频出现,从而制约了城市的进化发展。如何让城市中的居民与环境和谐相处,这就是解决温室效应,打造智慧城市的基本目的,带给城市居民未来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繁荣经济,智慧城市成为了一个发展主题。

一位知识系统专家在其所著《知识城市》中提出了自己对知识城市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知识城市是那些通过研发,技术,智慧创造新产值来推动经济的城市。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发展主题,要发展成为智慧城市,需要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因为智慧城市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及科学的治理城市,才能够使城市趋于合理的发展。以新的技术作为强大的驱动力,在城市科学的指导下,并结合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

目前,对于智慧城市的界定,还有很多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运转城市,就是智慧城市的表现。一些城市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应用高科技的传感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和提升城市化建设,可是,这也不过是构成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少部分元素。智慧城市,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具体来讲,智慧城市是一种根据现代的高科技发展水平而设计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全新的城市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产业发展、新的社会管理等模式,都是建立在新的城市理念基础之上的。利用城市中所具备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领先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还有一些快捷的电信业务以及优良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都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的先进技术。

城市要实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在城市中汇聚更多的人才,建立更好的意见表达机制,城市才能够合理地发展。此外,智慧城市还有很多种的核心技术,这要根据城市的基础及发展目标而定。智慧城市是建立在知识城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知识城市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那么,通过在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来推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而是建立在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民生需求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网络化管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基础环境以及与城市中的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通过多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处理和充分利用,使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更为简捷、高效、灵活。创新技术的应用与安全、环保的服务模式,让现代城市更安全、健康地向未来发展。

2.3丰富城市的内涵

城市因为有内容,才会发展;城市要有内涵,才能够进化。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丰富城市的内涵,打造宜居城市,建立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作为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城市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在城市中,经济要素高度聚集,为宜居城市的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了保证。城市本身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潜力发展空间,才能够解决城市中的其他相关的问题。如城市中的居民就业问题,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城市居民就业匮乏,那么,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无法被很好地带动起来,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城市的工业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城市的进化程度要以公共安全度作为衡量指标。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被称之为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的内容包含有很多,如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公众出行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建筑安全等等。城市中,为了提高居民对于各种安全行为的意识,就需要使用公共安全标志来规范每个人的安全行为。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对于一些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雪崩;对于疾病防御方面的灾害,如瘟疫,各种流行病;人为的灾害,如暴乱、示威游行、恐怖袭击等各种突发的事件。如何防御和及时调度、应急处理,成为了城市安全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验城市确保居民的生命和个人以及公共财产安全的能力依据。其中的自然灾害,就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反应,而各种人为灾害则是温室效应作用下对人的间接危害。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以及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恶劣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导致自制力不够而造成各种突发事件。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城市安全度提升,才能够实现城市安全感,才能够让城市中的居民安居乐业。

另外,城市社会的安全,也是构成宜居城市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座城市中,社会秩序令人堪忧,不但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也会给城市中居住的市民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城市缺乏安全感,会使居民整日惶惶不安地生活。

城市,作为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要成为宜居城市,就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城市中要空气清新,道路清洁、水源充足而洁净。另一方面是人文条件。对于城市中的居民来讲,城市就是自己的家园,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城市中具有一个人性化的环境,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才能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人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物质文明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文明的创造力,同时,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也建立了起来。创造一座宜居城市,有3点重要的因素是缺一不可的,除了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是“生态宜居”的基础和前提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安全稳定,生态功能健全,设施结构完善,至少要将人类给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限制到可以实现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净化功能,这才是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2.4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

城市的温室效应治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宏观角度审视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生命显得格外的短暂。这就需要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远见性,将生态保护意识推广到宏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其实是在为地球的未来发展而努力,那么我们的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园。

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以及一些环境系统分析人员,都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努力。他们在研究地球资源的同时,也在倡导人类要为地球的未来发展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也提醒人们,自然生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未来。如果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依然没有节制,那么人类在未来将付出严重代价。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努力以积极的方式来减缓资源枯竭大灾难的到来。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生物的良性循环也会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益。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再造资源的速度。可想而知,在地球上所生存的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所以,生态保护的前提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要以不侵害到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让生物在为人类所利用的同时,还可以自我恢复为底线,以实现地球生物物种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进化与人类的发展相协同,才能够促进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可持续性。然而,目前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巨大。城市是物质的家园,也是精神的归宿。只有居民安居乐业,才能够有闲暇享受现代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已经集中化了的城市,实质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公共设施以及人口过于密化,导致了城市变得比较脆弱起来,任何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瘫痪。那么,就要积极打造宜居城市,让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求。作为城市的主体,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人类的文明,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资源过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城市的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不断地加大。造成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社会的和谐稳定,依赖于宜居城市的塑造,并以此为前提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拯救城市已经失去的自然物质,减缓温室效应。此外,温室效应不仅是城市问题,更是整个地球的问题。人类已经开始发起拯救地球的行动,抵制温室效应。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经明显见效,从各种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自然变化中,就能够体会到人类正在为自然的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有义务让地球的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雯娴.计算机建模及其在空气质量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技,2012,25(5):73-77.

2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严书翰.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夏显泽.“天人合一”:儒家关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2.

5克雷思迪安·阿瑟.温室效应的历史回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6):213-218.

6程东来,钟学斌.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6):86-88.

7刘宏文,夏秀丽.浅析温室效应及控制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3):49-51.

第6篇

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

公报的数据显示,2008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385.2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与2007年相比增加2.0ppm,呈持续增长之势。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几乎固定不变。

这似乎是最权威的数据,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铁证,但里面其实有误导之嫌。

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中,二氧化碳浓度也是极不稳定的。据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地质学家施普特尔的研究,通过分析距今6.35亿年前形成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当中的同位素发现,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至少为12000ppm,其浓度是目前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32倍左右,可谓一个“超级温室”,在上亿万年的地球演化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是大幅下降的。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却是有好处的。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最适浓度为1000ppm,二氧化碳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气肥”,在温室大棚中,我们会人为地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达到增产的目标。

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使植物光合速率加快,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减小气孔导度,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但经过西方媒体的不断渲染,二氧化碳气体居然成了一种污染源,成为人类的公敌。欧洲花大的代价搞所谓的“碳捕捉”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化,永久埋在地下,这不算一种对植物生长的犯罪么?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引起大气温度升高,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似乎不能用二氧化碳的大气浓度作为标准。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会促进植物的繁盛,将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在所谓的气候变暖模型中,这个因素却有意被忽视掉了,使气候变暖成为一场政治操控,而不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

人类是最为渺小的,人类排放量在亿吨级水平,而地球碳库的总水平都是万亿吨规模。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库在海洋和土壤中。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吸收氧分时,会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呼吸作用,此时的呼吸是有氧呼吸,而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故在根部,即土壤中二氧化碳储量巨大。

在竺可桢的结论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太阳活动才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美国科学家季林在2000年提出的潮汐气候效应理论对气候变暖也提出了挑战。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日月大潮与月亮近地潮相隔时间超过3天,从而导致冷空气活动较弱,整个欧洲度过了一个暖冬,纽约市片雪未下,这是1877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当人们在全球变暖而心存恐慌的时候,2007年2至6月为强潮汐时期,欧洲的天气又变得异常寒冷。

如果你仔细看温室气体列表,第一位赫然是地球万物赖以生存的水蒸气,其作用远远大于其他温室气体的总和。

气候变暖的所有推断,都排除了水蒸气的巨大作用,并且基本忽略了气体在目前大气温度下的对流传热。按常理,地面附近被加热的暖空气会与上面的冷空气发生交换,我们知道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好几度,平流层里就像一个大冰窟,温室效应在这里并不起任何作用。

根据气候变暖的理论,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甚至有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装置,直接吸收牛排出的甲烷,使人类免受其害。

根据这一套理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自己排出的甲烷气体所引发的强烈的温室效应。这种理论还堂而皇之地成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只能让人感到无知和好笑。如果这套理论成立,恐龙释放出来的甲烷在“熏”死恐龙之后,又去哪里了呢?累积到今天,地球恐怕已经变成一个火球了。

而实际上,大型的沼泽才是地球最大的甲烷库,地球上所有的牛排放的甲烷在它面前是相当微不足道的,如果按环保人士所担忧的,必须给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做一个大盖子了。

第7篇

等等,我们说的可是——赤道!一年四季都在太阳的直射之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春天、秋天和冬天,哪儿来的冰川啊?其实,全世界各个大洲都曾经发现过冰川遗留下的沉积物,比如澳大利亚、北美、非洲和中国的南方。说明这一时期,可能发生了全球性的冰冻。我国的老一辈地质学家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将它称为“南华大冰期”。

经过更多的细致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在大约6亿~8亿年前的远古时期,曾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大冰期,甚至连赤道附近的海平面都结了冰。这意味着,那时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冰雪之球”。当时,覆盖在地球上的冰平均厚度能达到1公里,全球气温下降到大约-50℃左右。这样的严寒气候,持续了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年。

咱们玩的雪球是自己捏出来的,那,地球是如何变成“雪球”的呢?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热量大部分来自太阳。地球变冷了,肯定就是和太阳的“关系”出问题啦。

有人提出,当时地球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一块特别厚重的云层,里面的尘埃粒子大量进入地球的大气层,阻挡了阳光中的热量,于是地球上的温度就开始下降,并最终变成“雪球”;也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撞击造成大量尘土,遮天蔽日,最后导致“地球变雪球”。还有人认为,在6亿年前,地球的地轴发生了倾斜,导致阳光都照到了现在的南北极地区,而赤道反而没有多少阳光照射了。所以,冰川也就“搬”到赤道来住啦。

这些设想非常有想象力,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支持它们。于是,更多的科学家们开始在地球内部找原因。我们学习光的知识时,都知道地球上的冰雪会像镜子那样把太阳光反射出去。这些冰雪“镜子”的面积越大,反射的太阳光就越多,地球的温度就会越低。现在,地球上的冰雪覆盖主要在极地附近,范围比较有限,所以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但如果地球上某一块地区的冰雪增加到一定程度的话,就会导致地球温度明显下降。而天气越冷,结冰降雪的地方就越多,被反射出去的太阳光也会进一步增加,温度再接着下降……最终,就形成了越来越冷的“恶性循环”。这时,地球的气候系统就会失去控制,直到冰雪覆盖到赤道附近,地球就彻底变成“雪球”了。

那么,又是谁把地球从“冰封雪冻”之中解脱出来的呢?唉,在那个时候,地球上既没有人类,也没有恐龙,甚至连条像样的鱼都没进化出来呢。要拯救地球,就只能靠——二氧化碳了。

说起来让人哭笑不得,今天我们都说二氧化碳是制造“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可是,当地球变成“雪球”的时候,这个“温室效应”可就成了大好事了。因为在那个可怕的“雪球”时期,因为被冰雪覆盖,地球上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岩石风化作用都几乎完全被终止;只有一座座火山仍保持着活跃的状态。随着火山的喷发,从地壳深处持续向外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经过长达数百万年的积累,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足够多的时候(其浓度大概达到现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350倍!),地球上就出现了“超级温室效应”,气温迅速升高,冰雪也开始融化。据估计,当时海洋温度可能达到50℃以上。在这样的“热浪滚滚”之下,地球很快就“解冻”了。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不太相信地球确实曾经变成过“雪球”。因为,如果当时整个地球真的完全被冰层所覆盖的话,地球上的生命又是怎么在这么严酷的条件下幸存下来的呢?所以,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所谓的“雪球地球”,不过是一次大的冰河事件。他们认为,当时在赤道地区的确有一些冰雪覆盖,但是还有很多水域并没有结冰。

例如,在一些6亿年左右的冰川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了一些波纹状的痕迹。这说明,当这些岩石形成时,它们是浸泡在波动的海水当中。这样,这些水波的浮沉就在它们的身上留下了记录。而如果当时的海面完全被冰雪覆盖,海水就会安静下来,不再发生波动;只有在开阔的大海上,才会被风吹起海浪,而这些沉积岩的身上才留下了这样的波纹印记。

第8篇

一、注重中学生环境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环保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化学污染物的排放非常严重;每年我国SO2排放量达14610万吨,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废气排放数量惊人,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冰川融化,臭氧层空洞等。若不加强环保教育,人类生存将受威胁。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学生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学习了“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成分: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为冰箱制冷剂的“氟氯代烷”等。

形成:氧化物的来源同“酸雨”部分,氟氯代烷来自于人类制冷剂的大量使用。这些物质与臭氧之间的反应是:

NO+O3■NO2+O2即:3OC1・+2O3■3C1O+3O2

C1O+O■Cl・+O2即:2O3■3O2

我们可以看出氮的氧化物及氟氯代烷分解产生的原子氯在臭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层中臭氧减少,从而形成了臭氧层“空洞”。氮、硫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的空气中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经过光化学反应,便形成光化学“烟雾”。

事实及危害: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世界上首次“光化学烟雾”,称为“洛杉矶烟雾”,有500余人在此事件中丧生。1995年6月2日,我国上海市也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能严重地刺伤人的眼、鼻、喉,严重时可使人呛出眼泪,引起呼吸道感染,这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l、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曰、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四、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第9篇

1、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自然学科,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物质,改造自然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它同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物理、生物、医学医药卫生、环境地理,可以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一些药物的禁用(如,含PPA的感冒药)、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革胶囊事件等无不充分说明这一点。

2、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当讲到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时,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环境污染的实例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例如,讲到“空气”时,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初步了解空气污染;学习“二氧化碳”时,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这样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课堂教育可把环保作为自觉行动我国公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就要从学生抓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CO、SO2、H2S等气体实验时,应强调气密性检查、药品用量(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尾气处理的装置等。每次实验完成后,应将废液集中处理,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中学化学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在教学中涉及环保问题的知识时,应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设计改进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在讲“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石油”等内容时,就应适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SO2、N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之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学习环保知识

1、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学生了解到由于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2、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设计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题活动。如,结合“限塑令”讨论: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塑料袋?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在使用?当你看到你的家人还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时进行劝解了吗?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低碳生活。针对这些话题,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反思,想想自己和家人低碳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3、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投身生态环保实践的自觉性,维护和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信度。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现场对比,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环保护知识问答。例如,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结合有关时事生态信息,升华环保意识。比如,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及我国出现的“碘盐荒”,帮助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机理及危害,填补知识空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不盲从。

三、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第10篇

【论文摘要】深入分析了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引出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这一课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而仅从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来分析它是非常片面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地震和火山的爆发、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地球上森林覆盖率三者都对地球气候和海平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近年来,当人们谈起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时,我们习惯归结于:随着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排放了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气温的上升和海水的膨胀,从而加快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冰川的融化速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至少仅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CO2气体在大气中含量才0.03%,这难道是引起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使得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地震和火山的爆发对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地球和太阳一样,都是具有巨大能量的星体,其由三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作为地球能量的中心,它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核的外部依次是地幔和地壳,地幔是由岩石层组成,地壳则与大气层接触,直接受到太阳辐射。地幔和地壳构成地核保温层,越是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地核内部温度可以高达4982摄氏度,这与太阳表面的温度几乎相同。

地球的能量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自身的能量称之为E核(即主要是地核的能量),另一种是来自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称为E太。同时地球自身还不停地向宇宙辐射能量称之为Q放。这三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使得地球表面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恒定的温度(平均温度大约为14摄氏度左右)。实际情况是E太+E核略大于Q放,按照这算式推论:地球表面温度会逐步上升,假如这样,现在的地球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而事实并非如此,地球表面温度还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本人认为这与地震和火山爆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对地球表面温度恒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地球释放自身能量的一种方式,每次地震和火山的爆发都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以发生在中国汶川8级地震为例:这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总发电量。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地球从该地方释放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于是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短时间内急骤下降;同时该地区地壳表面向大气吸收能量,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又由于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得的液态水蒸发到空中,使得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这就使得地震地区往往总会发生大面积降温及大降暴雨或大雪。虽然该地区一样也会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同时地球其它区域向地震发生地区传导能量,由于地球的体积大,但地震地区的地壳表面要想达到其它地区相同的温度,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才能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冬季在地震发生地和附近的四川、贵州等省份都发生了特大冰灾原因。

再如:2010年的欧洲火山灰事件,也是地球从该地区释放巨大能量,同样也可以用上述原理来解释,这也使得2010年冬季成为近二十年内最冷的冬季;2011年的日本福岛9.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同样的道理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发生了大面积的降温现象,甚至引起日本国内大范围降雪,还有最近刚发生智利火山灰事件,新西兰7.8级地震……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震和火山对地球气温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爆发频繁程度和等级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温度,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南极和格陵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也间接影响着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下降。深海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这与海水流动性等特点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还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时用“温室效应的理论”来解释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是相互矛盾或错误的。

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后的气温上升;人们把它归结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资料同时显示:这一时期地球地震和火山处在不活跃期,基本上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或火山,在2005年才进入地震活跃期。而从1945年至60年代,虽然CO2的浓度增大,但是全球地表的气温却显著降低,按照“温室效应”原理预测,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上升最少,事实上却是这一地区温度呈明显上升。预测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上升最多,实际上却是那里的温度下降最多。在20世纪后半期,全球地震处在活跃期,地球上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分别达到15次(1957年2月23日~1957年3月23日)和9次(1950年12月1日~1950年12月14日),这些地震基本发生北半球。

另外,地球上冰河时代的气候特点可能从“地震和火山爆发理论”中寻找到答案。

二、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上水主要以冰山、湖泊和河流等淡水的形式存在。河流与海洋相连,冰山和湖泊等通过河流流入海洋。由于地壳表面地质缘故,松动土质随着河水流入海洋,每年都有大量泥沙随河流流入海洋。造成海平面的上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用中国古代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做个比较:有只乌鸦想喝到瓶子里的水,由于瓶里水不多,乌鸦嘴巴喝不到瓶里的水,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用嘴巴向瓶里放石子,这样瓶里的水面慢慢上升,于是就可以喝到瓶里的水。

由于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不变的。而陆地的泥沙流入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与“乌鸦喝水”的道理是相同的。瓶子里的水就好比是海洋,从陆地经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就如“放入瓶里的石子”,通过《乌鸦喝水》寓言故事不难理解:陆地大量的水土流失,一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由于陆地的高度绝大部分高于海洋,陆地上的淡水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轻松地把陆地上大量松动的泥土冲入海洋中,而植被(特别是森林)是地球上表面泥土的“保护神”,人类自身生存活动和和地球自然现象,大量的植被破坏等引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的泥沙从陆地上通过河流流入海洋。

资料显示,仅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在50亿吨以上,地球上的这些的水土流失的结果肯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而由于海水的温度远远高于冰川的温度,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的融化又会引海平面的上升。

拦海造田与水土流失的道理是相同的,由于人类自身生存活动的原因,把部分海洋围起来或者通过用陆地上的沙石把它添埋起来,这样这部分海水只能流入海洋其它地方,这就与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一样,也会海平面上升。

资料显示:从十三世纪开始,荷兰就在西北部顺德海围海造田,与海争地,迄今已持续了700多年。共修筑堤坝1,800多公里,造地7,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千米。瑙鲁面积21平方公里。拦海造田的国家还有很多,日本也是个拦海造田大国。

水土流失和拦海造田都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它们的作用又对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水又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如此往复,便形成恶性循环......

三、地球上森林覆盖率对海平面和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一片森林好比是一座水库,森林主要有三个作用:1是净化空气(这里不作论讨);2是储蓄水功能;3是吸附土壤表面,减少水土流失。这些对调节地球气温和海平面平上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下图地球的水简易循环图所示)

如图所示:陆地上的水主要是淡水,是以湖泊,冰川,河流等形式存在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淡水通过河流等各种形式流入海洋,而海洋也会蒸发把海水变成水蒸汽,在气流或季风等作用下,这些水蒸气以下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在陆地上,这些降水又通过河流流入海洋,这样如此长期循环。一般情况下,由于森林和其它植被有储水的功能,部分降水就会储蓄起来,从海洋蒸发并且漂移到陆地上的水和从陆地流入海洋体积大致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工业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加速,这对地球上森林的破坏极为严重,陆地上森林的储水功能下降,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水的体积慢慢大于海洋蒸发的水量,这样陆地的水量在减少,相反海洋的水量就会增多,结果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同时伴随着其它不良反应。再由于森林的储水功能的降低,加上在陆地森林对土壤表面吸附能力减弱,有时过量的降水至使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等。这样加速了海平面的上升。

从这简单的地球水流程图可以总结出:陆地的淡水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洋;假如没有森林,海水形成的降水在陆地上又无法得到储蓄,陆地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海洋的水就会越来越多,于是海平面就会上升;假如没有森林,在流入海洋的过程中,会带入大量的泥沙进入海洋,这样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既然森林对海平面和气候影响如此重要,我们人类在保护森林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资料显示:人类文明的初期, 有原始森林 7600万平方公里, 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三分之二; 19世纪中期, 减少到56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下降至27%; 而据2003年的最新数据, 现在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 由此可见, 最近100多年来, 森林面积锐减惊人;而且减少更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加速之势: 1960~1990年全球丧失了4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 其中1980~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损失9.95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约等于韩国的面积;此后据联合国发表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的统计, 每年消失的原始森林增加到13万平方公里;2003年的最新数据则显示, 目前是以每年高达16万~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着。 美国:17~20世纪30年代洗劫了三分之二的原始森林。 巴西:36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砍伐……

第11篇

1.据调查,绿化区空气里细菌比闹市区的细菌少7倍以上,其原因之一是有些植物能()

A.释放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

C.吸收二氧化硫 D.分泌抗生素

2.素有“植物中的熊猫”之称的是()

A.银杏 B.银杉 C.水杉 D.珙桐

3.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①林木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下列生物不是“活化石”生物的是()

A.扬子鳄 B.水杉 C.银杉 D.珙桐

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D.光合作用,储藏能量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A.濒危物种种质库 B.自然保护区

C.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D.植物的种子库

7.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8.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是()

A.扬子鳄 B.海豚 C.大鲵 D.白鳍豚

9.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范围的减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产生“空洞”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显著升高

B.大量紫外线通过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

C.会破坏地球磁场对地球的磁屏蔽

D.大量的宇宙射线会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对地球生物的生存造成伤害

10.人们大量地捕杀麻雀,将导致()

A.食物链破坏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D.降低种群密度

11.保护和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A.禁止捕鱼

B.适时有计划捕捞成鱼

C.捕捞小鱼

D.适时放养小鱼且饲养单一品种

12.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扬子鳄 D.猫熊

二.判断题

1.“酸雨”是空气中的氯化氢溶于雨水中形成的()

2.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三废”污染,但更重要的是自然保护()

三、填空题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据统计,建一个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给大气带来6000吨飞尘,80万吨二氧化碳,4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氮的氧化物。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工业“三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四.分析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采回植物标本后拍摄了如下一些照片。

(1)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列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写出下表中③、④、⑥对应的植物名称。

③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_

(2)水绵、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_______繁殖后代。

第12篇

【论文摘要】深入分析了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引出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这一课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而仅从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来分析它是非常片面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地震和火山的爆发、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地球上森林覆盖率三者都对地球气候和海平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近年来,当人们谈起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时,我们习惯归结于:随着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排放了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气温的上升和海水的膨胀,从而加快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冰川的融化速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至少仅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co2气体在大气中含量才0.03%,这难道是引起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使得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地震和火山的爆发对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地球和太阳一样,都是具有巨大能量的星体,其由三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作为地球能量的中心,它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核的外部依次是地幔和地壳,地幔是由岩石层组成,地壳则与大气层接触,直接受到太阳辐射。地幔和地壳构成地核保温层,越是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地核内部温度可以高达4982摄氏度,这与太阳表面的温度几乎相同。

地球的能量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自身的能量称之为e核(即主要是地核的能量),另一种是来自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称为e太。同时地球自身还不停地向宇宙辐射能量称之为q放。这三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使得地球表面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恒定的温度(平均温度大约为14摄氏度左右)。实际情况是e太+e核略大于q放,按照这算式推论:地球表面温度会逐步上升,假如这样,现在的地球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而事实并非如此,地球表面温度还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本人认为这与地震和火山爆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对地球表面温度恒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地球释放自身能量的一种方式,每次地震和火山的爆发都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以发生在中国汶川8级地震为例:这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总发电量。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地球从该地方释放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于是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短时间内急骤下降;同时该地区地壳表面向大气吸收能量,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又由于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得的液态水蒸发到空中,使得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这就使得地震地区往往总会发生大面积降温及大降暴雨或大雪。虽然该地区一样也会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同时地球其它区域向地震发生地区传导能量,由于地球的体积大,但地震地区的地壳表面要想达到其它地区相同的温度,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才能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冬季在地震发生地和附近的四川、贵州等省份都发生了特大冰灾原因。

再如:2010年的欧洲火山灰事件,也是地球从该地区释放巨大能量,同样也可以用上述原理来解释,这也使得2010年冬季成为近二十年内最冷的冬季;2011年的日本福岛9.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同样的道理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发生了大面积的降温现象,甚至引起日本国内大范围降雪,还有最近刚发生智利火山灰事件,新西兰7.8级地震……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震和火山对地球气温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爆发频繁程度和等级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温度,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南极和格陵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也间接影响着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下降。深海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这与海水流动性等特点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还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时用“温室效应的理论”来解释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是相互矛盾或错误的。

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后的气温上升;人们把它归结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资料同时显示:这一时期地球地震和火山处在不活跃期,基本上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或火山,在2005年才进入地震活跃期。而从1945年至60年代,虽然co2的浓度增大,但是全球地表的气温却显著降低,按照“温室效应”原理预测,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上升最少,事实上却是这一地区温度呈明显上升。预测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上升最多,实际上却是那里的温度下降最多。在20世纪后半期,全球地震处在活跃期,地球上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分别达到15次(1957年2月23日~1957年3月23日)和9次(1950年12月1日~1950年12月14日),这些地震基本发生北半球。

另外,地球上冰河时代的气候特点可能从“地震和火山爆发理论”中寻找到答案。

二、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上水主要以冰山、湖泊和河流等淡水的形式存在。河流与海洋相连,冰山和湖泊等通过河流流入海洋。由于地壳表面地质缘故,松动土质随着河水流入海洋,每年都有大量泥沙随河流流入海洋。造成海平面的上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用中国古代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做个比较:有只乌鸦想喝到瓶子里的水,由于瓶里水不多,乌鸦嘴巴喝不到瓶里的水,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用嘴巴向瓶里放石子,这样瓶里的水面慢慢上升,于是就可以喝到瓶里的水。

由于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不变的。而陆地的泥沙流入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与“乌鸦喝水”的道理是相同的。瓶子里的水就好比是海洋,从陆地经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就如“放入瓶里的石子”,通过《乌鸦喝水》寓言故事不难理解:陆地大量的水土流失,一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由于陆地的高度绝大部分高于海洋,陆地上的淡水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轻松地把陆地上大量松动的泥土冲入海洋中,而植被(特别是森林)是地球上表面泥土的“保护神”,人类自身生存活动和和地球自然现象,大量的植被破坏等引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的泥沙从陆地上通过河流流入海洋。

资料显示,仅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在50亿吨以上,地球上的这些的水土流失的结果肯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而由于海水的温度远远高于冰川的温度,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的融化又会引海平面的上升。

拦海造田与水土流失的道理是相同的,由于人类自身生存活动的原因,把部分海洋围起来或者通过用陆地上的沙石把它添埋起来,这样这部分海水只能流入海洋其它地方,这就与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一样,也会海平面上升。

资料显示:从十三世纪开始,荷兰就在西北部顺德海围海造田,与海争地,迄今已持续了700多年。共修筑堤坝1,800多公里,造地7,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千米。瑙鲁面积21平方公里。拦海造田的国家还有很多,日本也是个拦海造田大国。

水土流失和拦海造田都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它们的作用又对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水又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如此往复,便形成恶性循环......

三、地球上森林覆盖率对海平面和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一片森林好比是一座水库,森林主要有三个作用:1是净化空气(这里不作论讨);2是储蓄水功能;3是吸附土壤表面,减少水土流失。这些对调节地球气温和海平面平上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下图地球的水简易循环图所示)

 

如图所示:陆地上的水主要是淡水,是以湖泊,冰川,河流等形式存在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淡水通过河流等各种形式流入海洋,而海洋也会蒸发把海水变成水蒸汽,在气流或季风等作用下,这些水蒸气以下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在陆地上,这些降水又通过河流流入海洋,这样如此长期循环。一般情况下,由于森林和其它植被有储水的功能,部分降水就会储蓄起来,从海洋蒸发并且漂移到陆地上的水和从陆地流入海洋体积大致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工业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加速,这对地球上森林的破坏极为严重,陆地上森林的储水功能下降,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水的体积慢慢大于海洋蒸发的水量,这样陆地的水量在减少,相反海洋的水量就会增多,结果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同时伴随着其它不良反应。再由于森林的储水功能的降低,加上在陆地森林对土壤表面吸附能力减弱,有时过量的降水至使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等。这样加速了海平面的上升。

从这简单的地球水流程图可以总结出:陆地的淡水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洋;假如没有森林,海水形成的降水在陆地上又无法得到储蓄,陆地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海洋的水就会越来越多,于是海平面就会上升;假如没有森林,在流入海洋的过程中,会带入大量的泥沙进入海洋,这样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既然森林对海平面和气候影响如此重要,我们人类在保护森林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资料显示:人类文明的初期, 有原始森林 7600万平方公里, 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三分之二; 19世纪中期, 减少到56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下降至27%; 而据2003年的最新数据, 现在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 由此可见, 最近100多年来, 森林面积锐减惊人;而且减少更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加速之势: 1960~1990年全球丧失了4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 其中1980~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损失9.95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约等于韩国的面积;此后据联合国发表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的统计, 每年消失的原始森林增加到13万平方公里;2003年的最新数据则显示, 目前是以每年高达16万~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着。 美国:17~20世纪30年代洗劫了三分之二的原始森林。  巴西:36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砍伐…… 

第13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2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2.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3.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3.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第14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2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2.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3.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3.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第15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88-01

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 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2 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3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