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低年级;新课改

新课程教育改革是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不断输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反复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渐成长为适合当下快节奏信息化时代所需求的全能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片面重视文化课程,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依旧是应试教育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累积的心理压力与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课程改革不仅是文化课的改革,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现实理论意义

近年来,学生因承受心理压力较大、打架事件屡见报端,而出现这种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或有极端倾向思维,归根究底,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忽视,致使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当下教育事业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强调,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被广泛关注。当应试教育随着历史的车轮被逐渐淘汰,素质教育登上教育事业的舞台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应该被作为学生心理调节、加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心理疏导意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自行疏导,不断调节自己的内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成长为祖国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在文化上,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劳动上,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德育方面,学生对于是非观念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和判断标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疏忽,则使得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教育上出现了问题,学生对于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存在误区,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的课程。由此可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实际基础意义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为提高学校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的个人负担,并占据学生本应该有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应被认为“不重要”的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适应学校环境、逃避学习的现象,甚至在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下,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倾向。这其中有一部分心理问题是暂时的,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被遗忘或纠正,而有些心理问题却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调试心理来应对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基础意义。

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都尚不完全,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逃避、厌恶学习的现象,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开导,不仅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断下降,不愿与人沟通,学习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走极端。在与人交往方面,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学生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良莠不齐的信息,形成自私自利的尖锐性格,无法正常与人交往,尤其是当下的独生子女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除此之外,小学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很容易产生愤怒、嫉妒、仇视、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开导,很容易引发后续矛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存在极大的威胁。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得到预防和缓解,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缓解和解惑的过程,不断自我调节,最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思维。

三、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小学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不同环境,不同程度地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积极地开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各种能够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征开展不同的活动,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与此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家庭等多方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开导,及时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培养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

前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精品课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的一种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并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的更新与改革,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当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各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策略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服务型的课程,根据这些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共享资源以及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的课程,它以高效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并且面向社会学习者,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包括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技能,还涵盖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同时,为了满足网上公开使用,实现有效共享,课程内容要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二)课程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应该从服务课程教与学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系统完整、开放性及共享性强、适用性广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方面,像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案、演示文稿等这些体现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都属于基本资源,而拓展资源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后所用到的辅资源。

(三)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共享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创建起精品资源课程共享平台,这些共享平台要求具备教、学、多方互动等功能。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结构及数据的标准性,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探究

(一)加强宣传,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重视度

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进行该课程建设的同时,往往都还肩负着其他课程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如果教师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就有可能在各种压力下放弃对精品共享资源课建设精力的投入。因此,为了推进精品资源课建设,学校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课程建设的重视度。比如,各高校可以通过召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动员课,在会上通过学习相关的文件来认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真正内涵,明确该课程建设的要领,从而在课程建设推进工作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逐渐地把录播、录像等推进课程建设的工作常态化,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使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精心组织培训,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能力

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视度只是推进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因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有别于其他的课程建设,对课程建设团队也有更高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因此,加强组织对该课程建设的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心组织相关培训,共同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和建设技术要求等,不仅能够进一步突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共同讨论和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建设计划,更好地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三)做好统筹规划,逐步完善各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充分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是精品资源共享课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已有的精品课程,通过对各门课程进行详细的检查挑选出那些资源相对完整的课程进行优先和重点建设,对于那些课程资源较完整,但课程录像不完全的课程,就可以通过和课程负责人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安排课程录像,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而对于课程资源相对欠缺的精品课程,学校应做出全年规划,分层次地进行建设。总之,对于学校的精品课程,学校应该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分重点、分批次地对课程进行申报工作,以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有效序的开展。

(四)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按建设要求进行

根据前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课程内容上,精品资源共享课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包含基本的概念及原理,涵盖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典型的案例分析,还特别强调实践方面的内容,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内容上既要做到简单易学,通用性强,同时还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充分的体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系统性、科学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课程建设内容没有符合要求的情况而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就非常不利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进一步建设。这就要求在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充分重视对课程内容完整性、整治导向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改和调整,使课程内容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按要求进行。

(五)建立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励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们在该课程建设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进该项工作。课程的录像在原精品课程转型和升级中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在课程建设中工作量就比较多,不仅要给各精品课程进行录像,还要对教学录像进行编辑、制作网页等工作,对于这些部门学校应该在课程建设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后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其他适当的奖励。而对于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表现和成绩比较突出的建设团队、个人,学校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加分,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来以充分调动和保持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

第4篇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认真做好特色专业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兼顾学科与专业分布和发展需要,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吸引一大批一流的教师授课,探索出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为一体,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的改进,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明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目标,切实制定好相关制度

1.方案明确,制度规范。按照学校教学基础建设工程要求,认真制订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和保证措施。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精品课程评选办法、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为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奠定基础。

2.逐课推进,整合建设。学校下达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任务要求,在仔细分析本单位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学校统筹审定各教学单位建设计划后,与各教学单位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要求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资源。认真研究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整体规划,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抓课程建设,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提前遴选出准备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来说,就是分步骤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成熟一个确定一个。从课程建设的层次来说,就是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3.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管理、验收办法。对于精品课程的遴选,采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制度,以项目的形式,课程申报自评,教学单位初评推荐,在通过学校组织的公开答辩和专家论证后才能确立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学校将根据建设任务和要求,实施动态监控,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根据课程建设验收标准,要求每门课程将精品课程立项时的情况与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时的情况进行对照,并按照《精品课程验收办法》申请验收。立项的精品课程经过一阶段建设后,不一定成为精品课程,只有验收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的课程,才能正式命名为校级精品课程,择优推荐参加次年度的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对于未能按期或按质完成课程建设任务的,学校将视情节对课程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出现建设迟缓、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情况中止建设项目,停止建设经费资助,另行滚动填补其他课程。

4.适时总结,推进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每个周期结束后,学校主管部门都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得失,针对存在的不足,制订整改措施,改进下一阶段工作,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全部结束后,学校将全面总结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果,表彰成绩突出的教学单位和个人。

处理好精品课程与其他基础建设工程的关系

1.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为基础,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围绕品牌特色专业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力度,有利于高校建设各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的具体解决途径。无论什么专业,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案,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上,而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即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有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完备的专业培养方案。因此品牌特色专业需要有精品课程来支撑,品牌特色专业最终要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来。各高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就必须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有长远的规划,以突出主干专业为基本原则,使之不要过于分散,以便着力建设具有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含义不仅是要上好这一门课,而且是一项包含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材和实践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在内的系统工程,如果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精品,将这些精品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个专业理所当然地就是一个品牌特色专业。

2.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整合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教育资源网络,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确保精品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提升精品课程的整体水平。每门精品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撑,事实上精品课程开发大量的工作是素材资源的收集和制作,而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资源又难以收集和共享。如果我们能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教师能方便、高效地将其利用于精品课程建设之中,将极大地缩短精品课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因而,学校在鼓励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应该着手解决好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

3.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做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行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遴选制度。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应具备教授职称,并担任课程主讲,由其负责精品课程的教学组织、改革与建设,履行相应的基本职责。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精品课程科研工作,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保证精品课程能够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后继有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甚至出国留学,以拓展学术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要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提供保障措施,切实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教学单位监督指导,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的体制。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经费支持、政策保证和组织验收,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重点在教学单位。

1. 认真建设精品课程,加强管理和指导。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精品课程,学校实行跟踪评估,采取滚动竞争的方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立后,每门课程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评估。在评估中实行同行专家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对不按学校要求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对不符合精品课程条件的课程不予以认定。

2.积极建立精品课程支持、激励机制。经二级学院推荐确定的符合专业建设需要的重点课程,经学校评审符合立项条件,予以立项,对每门立项的课程,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分年度视课程建设情况下拨;经评审鉴定优秀者给予经费资助的同时,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的重点对象,并以扶植培育为省级精品课程。对课程负责人,由学校颁发聘书,按年度颁发岗位津贴;对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名教授参与本科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给本科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几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摸索出一套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经验,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 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

[3] 张敷荣,张武升.建国以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4).

第5篇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思维的根本特征。系统都是由要素相互关联而构成的整体。若想把握其全貌,就应自觉超越看待事物联系的局限。系统思维并不忽略要素与系统内在的有机关联性。系统思维强调内因是主要的因素,也承认外部原因,从内外互动关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层次性。

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复合体。这种层次性要求主体从多方面对待复杂的事物,不搞“整体划一”,要善于发现复杂事件背后的运作机制,揭示深层次的非线性因果关系的作用。同时注重系统的连续性,注重考察系统中不同事件互动所产生的因果关系,形成描述各种问题互动关系及其变化形式的概念。

3.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不是静止不变的,不管是系统之间还是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换。因为系统又具有时延性,使难以觉察的缓慢变化不断积累放大,所以必须学会识别缓慢渐进的过程,用动态思维代替静止思维,还要看到过程中的细节复杂性和动态复杂性。四是有序性。实现有序性目标是系统思维的内在要求。系统自身完善和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都是为了实现系统的优化,以便系统朝着井然有序的方向发展。然而,任何系统作为处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事物,都具有多种变化发展的向度性,也就要求主体注重优化的路径选择。

二、树立正确的学校安全教育系统观

学校的安全问题来自针对学校的各种威胁,对学校安全的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外大量信息表明,这些针对学校安全的威胁在许多方面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由于各种生存压力的剧增,学生生活的周遭环境影响他自己的期望,那么教会他们排除障碍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实显得无比重要。安全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需要学校管理者学会用系统思维方式处理各种安全问题,目的在于能够从个体与系统的辩证关系出发审视学校安全教育不同层面的工作。学校安全教育作用的发挥不是单凭某个要素就能完全体现的。即使是某个要素充分展示自己的功能,安全教育的整体效果也不一定会因此而放大。因为“解释复杂现象不仅要估计到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而且要通过要素之间联系的总和”。如果仅仅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学校安全教育效果,忽视对其组成部分的认识和考察也是不科学的。学校安全教育自身有多个组成要素,管理者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工作效果是不可能保证安全教育整体效用的。学校安全教育的各个要素,包括安全教育本身,只有在关系思维中才能解读它们,“必须把每个部分放置在它们依存的系统中才使它们获得意义”,回过来再从关系中寻求解决安全问题的答案。因此,强调学校安全教育系统的整体性时,不能忽略学校安全育系统本身就是国家安全系统的一个部分,并且其构成中各部分有自己独立的整体性。比如,个体安全观是学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也是由安全主体、安全目标、安全内容和安全手段构成的大系统,可以说每一个方面又是安全观的缩影。反观当前学校对安全教育的研究与行动,往往只看到问题的局部原因,犯下更多以偏概全的错误。当前,关于大、中、小学生犯罪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众多媒体和社会人士撰文或发表言论,指责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失误,认为是学校忽视法制宣传教育直接导致学生犯罪事件增多。从案情来看,不否认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与学生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之间有间接联系,但绝对不赞成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作为造成学生犯罪的“同谋”。调研结果显示,县市级以上的学校无一例外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农村学校则不能保证安全教育的正常进行。城区学校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开设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如何自救,掌握可操作性强的避险知识。同时,在室外通过模拟演练,教给学生一些更实用的逃生办法。然而,安全教育的效果是隐性的,学生自身思想消极,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出事或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行,安全意识淡薄。从学校自身来看:一方面,随着在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弱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上相关部门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隐患就像布满灰尘的镜子淡出人们的视线。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安全教育课变成了语文课,一学期下来至多上两三次安全教育课,且没有课程计划,教学时间与教育内容随机安排,课堂上教师播放几张幻灯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安全教育。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无知是首恶。没有对安全教育相关深切的认知,遇到危险很难应对自如,可想而知,安全教育内容对预防学生犯罪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对各类学生犯下的案件分析,发现安全教育的缺乏与轻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负面因素,这种现象一直在学校里长期存在。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缺乏与轻视主要反映在课程建设上。安全教育一直游离在课程建设的边缘,在学校里地位低下,排在“历史、地理等副科”之下,为遮人耳目,它还披上一件“光鲜亮丽的外表”,一般学校走廊、宣传栏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旦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它才能被请进“厅堂”,领导讲过教师再讲,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它开展的方式过于随意,给学生一种慵懒的感觉,造成他们形成一种“危险事不关己”的错误判断,时间让警觉就变得迟钝起来,危险即便是可以脱离,但“生锈”的大脑却不能够立刻被激活。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家庭、网络了解和学习安全知识,但学校教育的目的性是不可取代的,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仍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用系统观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安全教育方方面面的变化已经影响到所有人,不过,一部分影响纯粹是消极的,它们只是促使学校在旧的模式上徘徊,而另一部分影响则是积极的,因为学校绝大多数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开始转变观念。这一矛盾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去解读它。重要的是,实施者从组分与系统的辩证关系出发审视学校安全教育发展,对待涉及的范围和对象做到具体分析。在此,以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为例,尝试用系统思维解读学校安全教育发展。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不是简单的“要素”建设,也不是少数几个核心要素的建设,而是一种把教育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问题讨论结合成一体的系统。虽然各组成要素在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圈内人”对安全教育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心照不宣,细心的学校管理者则是碍于国家课程标准象征性地在课表中设置“安全教育”一栏。即使有适切的教育内容,“赶上架”的教育者也不能较好地胜任这一课程任务,教学效果自然而然无从谈起。任何只专注于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建设的思维都是片面的。即使集中力量建设那些决定内容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也不能忽视那些对内容发展仅有支撑作用的要素,因为系统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状态的临界点上,决定系统发展态势的有时不是那些所谓的核心要素,而恰恰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边缘要素。实践也证明,由于负责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系统的整体发展受阻甚至受损。管理者需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通盘考虑,时刻提醒自己要树立系统观念,用战略眼光“远视”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如果简单地把影响系统发展的多种因素归结为某种单一因素,或者在其中确定一个主导因素而低估或忽视其他因素,都是对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本质的误读,必将最终影响学校乃至整个安全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在《中小学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及校属各有关单位要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及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其中,经常性反映出安全教育的特殊的重要性。纵观新形势下我国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对此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进行整体建设是极其必要的。

1.以整体性为导向来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要努力实现安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整体发展。学校安全教育系统由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等子系统构成,要建设安全教育课程,必须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子系统的全面发展。转变安全教育“无用”的观念,树立大安全观。处理好传统安全知识与非传统安全知识学习的关系,有重点地推进各个教育内容。与此同时,安全教育各子系统构成要素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比如在日常安全教育系统中,既要加强防盗、防骗、防抢等日常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日常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如何保管自己的财物;也要加强社会形势及当地治安形势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保护自己。只有将整体发展与部分发展联系起来,才能保证工作的成效性。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也应该具有整合性。在设计初始阶段,可以暂时将教学活动放置一边,先讨论反馈问题。预先了解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迪•芬克博士认为,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牢牢把握核心知识掌握、学以致用目标、触类旁通目标、人性维度目标、学会学习目标和人文关爱目标等六个方面。六个目标无层次之分,课程教学中实现的目标种类越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会越好。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也应考虑全部或其中部分目标,发挥整合作用,因为它的开设目的仅用“安全”二字是远远不能概括的。此外,将安全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目标相结合,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处于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既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又学习了避开危险的方法。

2.以动态性为导向来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组织都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运转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课程建设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如果仍因循守旧,就会越来越走向不安全。因此,系统思维能够让我们去思考如何帮助受教育者增强好奇心和学习安全知识的动机。当今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逐渐增多,安全教育课程应适时做出调整。网络已经是各级学生学习知识和了解信息的重要工具,虚拟化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安全因素。学校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另一方面,把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在网上公开,逐步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动态的课程建设不仅能建立起一种繁荣的研究文化,还增加了进行安全教育内容的范围。

3.以有序性为导向来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变化是不断趋近系统有序目标的相对不平衡的过程。怀特海认为,组织进化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二是它靠内在的力量要创生自己的环境。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安全生态系统,它的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师队伍、教学实践等若干内容。这些内容的自我发展需顺应环境的改变,网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青少年网瘾是危及安全的“毒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必然考虑到它潜移默化的“侵蚀”。为此,学校应遵循有序性原则,将课堂内外不同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从而保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基础性知识安排上提前,后续理论知识、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必要时加入进行体验教学。各级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统筹,加强计划,加强过程管理,科学地、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以“大安全”观念为指导,从思想道德规范、法律准绳、心理健康标准、安全行为规范和生理健康标准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以复杂性原则来促进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究。

第6篇

一、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为目标,在国家课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地开展课程革新,保障素质教育的务实推进。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就是体现校本特色。要求每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专家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代表参与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科学全面开展学生的需要评估,寻找梳理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对学校的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深刻反思。

搭建校本课程建设体系,是校本课程建设走向科学高效管理的第一步。在校长领导下,通过专家论证,学校应做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顶层设计。该课程体系应包括学校中长期的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建设项目(含门类、数量)和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和评价策略。

二、充实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包

校本课程要从理论设计转为现实操作,关键的一步就是建立课程建设资源包。包括课程开设的师资、场地、器械、课时计划等。

实现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建立学校特色资源包。学校应加强本校特色研究,挖掘学校自身特色资源。研究学校创办人思想、校名来历、办学历史,学校校训、教育理念、教风学风,学校的发展方向如科技、外语、书法、体育,学校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培养出了哪方面的拔尖人才等。只有融合这些本校独有元素,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能彰显学校的综合特色和个性。如重庆兼善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卢作孚研究》《孟子研究》,源于学校创始人卢作孚先生和《孟子》“达者兼善天下”;巴蜀中学开发的《人文课程》,基于学校的校训“公(公而忘私)正(正大光明)诚(诚实无欺)朴(朴实毋华)”,基于学校80年来培养的优秀学生,整个学校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为此,两所学校都编辑了相关阅读文本,人手一册,供学生阅读,供教学参考。

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资源包。学校应开发一定数量的限定选修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哪怕一所学校,随意提供几十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1~2门研修,也可。因为,在新课程推进之初,只要有开展校本课程之思、实施选修课程之行,就是好的。当然,随着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建设能分别从人生素养、科学精神、健康身心三个维度着手,更为有效、科学地发挥其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填补作用,也许能最大化地显现其价值。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一则借助图书,二则借助活动,三则关注全面,四则倡导“自我教育”。学生的阅读书目可以不同,活动方式可以有异,但必须人人参与,必须全面发展,必须倡导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我修炼。如学校可以指导并定期检查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哲学书籍”“经济学读本”情况,提升学生“树理想、有智慧、懂经济”等人生素养;学校可以每年一个主题,开展科技创新金点子大赛,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健身(周)计划设计与实施”“社区运动设施建设与运用方案设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活动”等,造就学生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为营造更加健康、卫生、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服务。

整合校内外及社区资源,建立学生个性成长资源包。鼓励校内教师,欢迎校外人员,允许个别有特长学生,担任指导教师,开设多元选修课程;用足校内场地,协调周边设施,用好个别教师私房资源,保障活动场地,开设特色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发挥个性特长,语文教师可以去教“家政服务”“单反相机使用”,音乐老师可以去教“茶道”“鉴宝”,数学老师可以去教“瑜伽”,化学老师可以去教“烹饪”。注重引人社区资源,如政府参事、经济学博士,国际击剑俱乐部,报社编辑,棒球俱乐部,攀岩俱乐部,艺术学校,欧文英语,开设“商道”“博弈论”“击剑”“跆拳道”“抖空竹”“攀岩”“棒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美国国家文化”;还有个别教师,利用自家的设备,在自己家里,自购原材料,教导学生“烘焙制造”。为保证课程多元性、时代性,学校可以由教师申报选修课题,可以由学生提出选修需求,也可以是学校设计部分课程。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雅少女俱乐部”“俊朗少年训练营”“财商教育”“英语口语过级”等课程,就是巴蜀中学顺应当前中学生男女性格培养,满足新时代学生经济素质提高等需求,由学校统一设计内容、统一调配师资形成的。

三、发挥评价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可持续牵引作用

学校在做好校本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后,不要经常更改整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策略。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调试,通过专家评价、校内反思,丰富它、完善它。校本课程的评价,概而言之,有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有对教师教学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评价;有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言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评价的最大功效是唤醒自己。在新课程实施、选修课程推进之初,学校不应过分考量具体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施的规范性,结果的高效性;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评价中,都以自我评价为主,他人的评价仅仅给当事人参考,不作为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学校更多的应该是让教师找到成功感、让学生得到发展点,让教师、学生在选修课上看到进步,看到自身的价值。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新生事物产生之初,只有不求全责备,才会继续前行。

第7篇

论文摘要: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论述了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和开展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

自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即成为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指使用网络对精品课程进行教学、建设与管理,集中体现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应用和维护管理等,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的需要

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初衷之一,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将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展示并加以推广共享,从而带动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通过网络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开放程度,成为达成这一目的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2.课程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是精品课程之“精”的最终体现和落脚点。网络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为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以网络为平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为灵活多样,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得以增强,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师生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学生可更加自主地安排课程学习,教师可适时公布课程通知,安排答疑,将大班教学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高效。借助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可得以延伸和拓展,教师可在课程大纲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将研究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部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获得发展,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能够因材施教。

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各高等学校均积极开展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学校等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且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各校一直以来努力思考并不断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即认识到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搭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评价内容,使各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更为规范。另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质量监控的手段、途径之一,以网络为依托,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推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三、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1.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不够合理,功能不强

当前的精品课程网站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由学校统一搭建专门的建设平台,有的建立在院系信息平台上,有的则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存在。以上几种又往往成为申报高级别精品课程一蹴而就的临时行为,功能单一,缺乏整体规划,硬件设备性能不高,未能与网络教学等相关资源平成一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2.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内容单一

多数课程的网络建设内容局限于“负责人介绍”、“教学队伍”、“课程描述”、“建设规划”等基本的介绍性信息,或是“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课程材料的简单堆积,涉及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质性内容较少,有全程授课录像的课程更少,且各类信息更新率低。

3.教学网站及资源利用率低,应用效果不明显 转贴于

第8篇

论文摘要: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论述了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和开展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

自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即成为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指使用网络对精品课程进行教学、建设与管理,集中体现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应用和维护管理等,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的需要

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初衷之一,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将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展示并加以推广共享,从而带动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通过网络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开放程度,成为达成这一目的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2.课程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是精品课程之“精”的最终体现和落脚点。网络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为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以网络为平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为灵活多样,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得以增强,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师生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学生可更加自主地安排课程学习,教师可适时公布课程通知,安排答疑,将大班教学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高效。借助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可得以延伸和拓展,教师可在课程大纲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将研究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部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获得发展,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能够因材施教。

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各高等学校均积极开展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学校等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且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各校一直以来努力思考并不断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即认识到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搭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评价内容,使各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更为规范。另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质量监控的手段、途径之一,以网络为依托,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推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三、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1.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不够合理,功能不强

当前的精品课程网站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由学校统一搭建专门的建设平台,有的建立在院系信息平台上,有的则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存在。以上几种又往往成为申报高级别精品课程一蹴而就的临时行为,功能单一,缺乏整体规划,硬件设备性能不高,未能与网络教学等相关资源平成一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2.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内容单一

多数课程的网络建设内容局限于“负责人介绍”、“教学队伍”、“课程描述”、“建设规划”等基本的介绍性信息,或是“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课程材料的简单堆积,涉及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质性内容较少,有全程授课录像的课程更少,且各类信息更新率低。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精品开放课程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4-02

一、国内研究现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十二五”期间“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知识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1]。熊力扬提出精品开放课程存在以下不足,“开放共享”不彻底;模式照搬线下[2]。程建华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对青年教师的提升有以下几点:名师引领,老教师传帮带,实现教学能力快速提升;课程建设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并重,做到教学与科研互为促进;完善课程监督竞争机制,促进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邓永辉认为精品开放课程可带来的变化为:大学精神的回归;浓厚的大学学术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4]。曹震就如何推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提出以下观点: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氛围;依靠学者,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科教融合,将科研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教学优势;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开放课程建设;健全组织,切实提高学院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平台,打造优质、共享、开放的学生学习空间[5]。

二、国外研究现状

开放课程最早起源于英国,该教学方式可追溯到1969年英国批准成立的开放大学,由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发起的开放课程计划掀起了21世纪开放课程建设传播的序幕,之后哈弗、剑桥、耶鲁等名校纷纷响应,相继开放公开课,并借助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6]。欧洲有教育天地入门网站、欧洲网络教育资源网站等知名教育资源网站。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如课程的选择、媒体的使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均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7]。

三、精品开放课程学生使用情况的研究

1.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使用率较低,只有一半学生访问过精品开放课程,而且访问频率也较低,浏览的时间也较短.虽未调查社会上人群对精品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但根据在学校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情况可推知校外人员对精品开放课程使用情况会更低。追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在上课强调精品开放课程对学生课后学习,提前预习,在线测试,视频讲解等内容的重要性,以至于不是所有学生完全知道学校有精品开放课程,和了解精品开放课程对其学业的重要性。还可能是学生自身缺乏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人本身的懒惰性,明知精品开放课程可提高自身专业课的重要性和丰富自己大学生活,但仍然没有花费课余时间浏览或阅读相关内容。还可能是该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教材全有,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相关科目,以至于学生浏览一次后,不会再有兴趣继续浏览。

2.在精品课程使用目的中显示,48.8%精品开放课程作为学习课程的参考资源,38.53%是出于个人兴趣或爱好,32.77%作为选题或选专业的参考。

3.精品开放课程使用资源情况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资源类型是讲稿或PPT,占47.57%,其次是习题及答案,占30%,排在第三位的是阅读材料,占25%,排在第四位的课程录像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精品开放课程主要是复习课堂老师讲授内容或提前预习使用上课所用幻灯片,所以应尽量完善讲稿和PPT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增加学生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王龙.公安院校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01).70-73

[2]雄力扬.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设计与应用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学.2014(08). 6-9

[3]邓永辉.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认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1).32-39

[4]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25-28

[5]蔡立炉,徐峰,刁永锋.基于构件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自动生成系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9).95-99

第10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007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2011年,教育部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数据,在精品课程资源网上,本科课程共有14348门,包含文学、力学、历史学等13大类共73小类的课程。高职课程共有5924门,其中包含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等20大类共86小类的课程。在视频专区,共有26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共计1929集视频。其中2003-2010年,有185门课,共计4141集视频。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在精品课程上投入大、历时长、立意高,精品课程的发展已具有完善的规模。

虽然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作了大量的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但这些课程的利用率不高,并没有真正实现它们的价值。许艳丽等人也研究发现目前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不尽如人意。通过阅读文献,根据学者对精品课程的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精品课程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访问量不高,未能发挥其效益

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5月,共收录有国家级、省级、校级、OCW课程24446门,总访问人次数为11615023人次,每门课程平均总访问量不足500人次。2011年5月,本科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可访问率在80%以下的占到总量的40%,高职高专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可访问率在80%以下的课程占24%,其中5%无法打开。

(2)可用性差

课程访问中存在问题,有的课程不能顺畅地进行链接;有的课程访问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访问者无从得知;有的课程干脆打不开。

(3)共享差

根据教育部《国家精占占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国家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但是,黄宝玉、项国雄在其研究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通过点击2003―2006年度的1110门课程时发现,高达38.02%的课程存在找不到服务器、该页无法显示、无权查看网页等问题。而在能够浏览的688门精品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出现网络不通、网页跳转速度太慢、无法找到文件、非本校用户不能下载等问题。这完全背离了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4)互动不够

陈义辉在其研究中,通过统计数据表明,互动交流模块的重要性得到85.84%的被调查者认同,许多互动平台由于长期缺乏维护更新而无人问津,在一些课程的互动交流区页面总是“总0页第1页共0条发言”,有的只有几条提问,且都是“0”回复;缺少了交流与互动不仅造成课程教师无法了解使用者的情况、意见等反馈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及时有效地交流,阻碍了知识的传播过程,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高校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03年4月,教育部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决定分步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列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决定从2003年开始,每年评选出1500门精品课程,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向全国推广。同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就设立了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每年评选出100名教师并授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希望以此为契机,形成关注教学、关注名师的良好社会氛围。[1]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是教育部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课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总结,又是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反映。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构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使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所以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深化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完善整个教育课程建设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以课程上网为手段,通过集中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并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资源共享的一种教学创建活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引入高校课程教学中,建设一批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和先进性,具备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精品课程。相比传统教学,精品课程在教学上更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还具有示范、辐射推广的作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既可以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又可以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从而带动全校课程的整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一定的范围内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成为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实现课程的数字化。

三、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心

目前,是否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反映不同学科前沿的精品课程,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高校应根据学校定位和特色制订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校课程改革发展,营造出一种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氛围,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新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课程。由于各个高校的层次和类型不同,因此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实践方法和途径也应不同。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要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始终以教学改革为工作中心,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提倡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各校在组织和规划本校精品课程时,应考虑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改成果,体现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教学与管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教材既可以由主讲教师编写,又可以选用国家级课程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教材。精品课程建设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设创新型实验、研究型和综合性课程,在课程中增加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将其科学分解为若干个子工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评价一个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健全学生评教制度,这有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课程内容建设问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而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以创建“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使用高水平教材,提倡实践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质量工程”评国家级教师[EB/OL].http:///article/20030410/3082046.shtml.

第12篇

P键词:拓展性课程;兰溪三中;课程建设

G622.3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浙江省的选考学考制度的落实,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大面积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兰溪市首批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其课程改革从制度层面予以了保证,如《选修课程开发与设置审核制度》、《选修课程校本培训制度》、《选修课程学分认定制度》等。由于以往全省乃至全国同一套课程体系使得广大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建设的经验,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走过场、一阵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事实和建议,以期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及全校教师中随机抽取样本。采用的问卷是自编问卷,主要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选选题。发放给教师共100份自填式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为85%,发放给学生共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师生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内涵的理解

调查发现,教师对于拓展性课程的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偏差。51.8%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48.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41.2%的教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但是也有17.6%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2.拓展性课程的意义所在

66%的学生认为通过自足选修拓展性课程了解了相关课程或掌握了相关技术;65.5%的学生认为可以丰富自身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41.5%的学生认为学会了自我选择、自我规划和自我负责。

3.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29.4%的教师认为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很有必要开发拓展性课程;48.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发;15.3的教师认为一般;只有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开发不必要。有97.5%学生表示愿意经常参加拓展性课程,只有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线教师及学生都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开设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必要性都有比较一致的认同,但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更坚决些,他们基本都表示愿意参加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二)对拓展性课程建设或开设资源、效果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

64.7%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可以是教师的特长、爱好和兴趣;58.8%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49.4%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47.1%的教师认为可以寻求其他的支持。

2.课堂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12.9%的教师认为自己开设拓展性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很好;65.9%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一般;9.4%的教师认为效果差;2.4%的教师认为根本没有效果。而27%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的拓展性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好;62%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8.5和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或根本没有。

3.成熟的拓展性课程特征

调查说明,64.7%的教师认为成熟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60%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49.4%的教师认为应该有专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45.9%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

4.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94.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自主拓展性课程选择中会选择兴趣特长类的拓展性课程;32.5的学生表示选择职业技能类课程;19.5%的学生表示选择知识拓展类课程,还有6.5%的学生会选择了其他类。

以上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参与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教师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的多样化,尤其是认识到课程开发要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对成熟的文本材料和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化和规范化;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限定拓展性课程,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自主选择拓展性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总体比较满意,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拓展性课程的期望比较高。

(三)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参与、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41.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研组;27.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自己;17.6%的教师认为是备课组;还有14.1%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43.5%的教师表示自己知道学校里有专人负责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管理。

2.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37.6%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要有专门的教师、教室和时间;30.6%的教师表示学校要求开课的教师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20%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进行研究;5.9%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专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或听课。

3.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与考核

调查表明41.2%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对拓展性课程进行了考核,38.8%的教师认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还有20%的教师表示学校对课程有考核。对于学生修习拓展性课程的考核,70%的学生认为要看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考核,16%的学生认为要结合平时表现和期末作品,10%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要考核,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什么形式M行考核。

4.拓展性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调查发现62.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开发拓展性课程方面有困难,27.1%教师认为虽然有困难但是能够自己解决,10.6%的教师则认为没有困难。65.9%的教师认为主要的困难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47.1%的教师认为缺少相关的资料,43.6%的教师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的开发知识和技术,31.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规范的评价和考核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四、调查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中各种的地位和作用

调查表明本校61.7%的教师开设过拓展性课程,基本所有的学生修习过拓展性课程。学校、教师、学生都已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对特色学校创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高考必考课程的设置使得不计入高考总分的拓展性课程存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为了学分而修习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需要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从学校层面看,兰溪三中在“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指引下,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形成以学业水平考试为目标的基础性学科选修课程与以选修课程为目标的发展性学科选修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更加丰富的适合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可见,学校要为拓展性课程的建设起到领头者作用。

从教师层面来说,作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表现出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兴趣特长缺乏、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课程建设和课堂效果。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科拓展意识,加强在开发能力上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从学生层面上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能够在拓展性课程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能力,对课程开设非常期待。但在目前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下,他们依然存在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能力不够等实际困难。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是对基础型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利用多种资源,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拓展性课程

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兰溪三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育人,和谐发展”为办学特色,深入发掘其内涵,积极创设和谐氛围,努力从区域资源、社群资源、家长资源以及师生资源出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三色的四大特色课程群。

(三)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拓展性课程评价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分为拓展性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两部分。比如对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了解教师的参与度、对其开发能力的支持度、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帮助;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以及学生的兴趣是否达到满足、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等。

在评价机制上,可以通过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校拓展性课程评价的两大基点,也是顺利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因为实践证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能有效促进形成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导向、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最后,对教师来说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具有激励、反馈和促进的作用。既然拓展性课程建设就基于教师自身的学科优势、兴趣特长以及学校特色资源开发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考虑,所以对其评价就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要将诸如是否体现一定的特色、是否受到学生欢迎、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体现学校特色作为衡量的标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鹤萍,拓展型课程教学策略的尝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3

第13篇

关键词:国际化;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18-02

全英语教学是指使用英语教材而且教师以英语授课的教学形式,使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英语,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1]。高校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而高校本科阶段全英语课程建设,则更有利于学生从基础阶段就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探索如果有效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与本科专业全英语系列课程,发掘与培养高水平的本科全英语授课教师队伍,建立本科全英语课程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出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满足国际交流学生修读需求的高质量本科全英文课程。

一、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基础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双语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数量位居全国第3;同时,学校也开设校级双语课程共144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目前,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中的双语课程已达到较高比例,如数理金融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51%,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23%,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33%,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26%,世界历史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17%。为保证师资水平,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选拔出一批有过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双语教学骨干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设立双语教学教师出国培训专项经费,择优选拔、重点资助了48名在教学一线开展基础课双语教学、英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课程研修。本科双语课程的广泛开设,为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储备了大量优质师资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保证学校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质量,武汉大学教务部于2010年下半年面向全校各院(系)下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大学全英文教学课程调研的通知》(武大教函〔2010〕069号),重点调研了各学院(系)实际已自行开设的本科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及课程负责人姓名、职称、国籍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汇编并印发了全英文版的《武汉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简介》,分学科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我校22个学院(系)共115门实际开设的本科全英语课程,为本校及国际交流本科生选修全英语课程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做好制度保障。

为确保课程建设分步展开、有序进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切实保障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在《关于印发的通知》(武大教字〔2010〕26号)中明确指出,为了指导学院(系)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分年度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在《武汉大学“985工程”子项目——人才培养国际化推进计划(2010-2013年)》中又进一步强调,在现有本科双语课程基础上,大力推进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2011年3月14日,学校下发《关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武大教函〔2011〕010号),作为子项目之一,学校正式立项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申报范围面向全校所有院(系)非语言类课程,涉及三个领域:1、反映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专业基础系列课程;2、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系列课程;3、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成果的通识课。同时,明确要求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

(三)培育优质师资队伍。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许多面临着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过硬,在找工作时总是处处碰壁,不知所措。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则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把握人才需求的状况。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能够让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客观的、清醒的认识,制订阶段化的职业生涯计划。以此来不断丰富自身的阅历和知识,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水平,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前期的铺垫。

2.有助于推进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进程

从本质上来说,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多元化需求。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能够让学校将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大学生,让他们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向。并以此为基础,灵活地调节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助于实现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等院校的就业率和知名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也就极大地提升了高等院校的生源,而这恰恰是高等院校得以生存的基础。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讨

(1)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师资力量的专业化水平。首先,高等院校要不断壮大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力量,吸纳各方面的专业教师,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知识。其次,要注重“多师”教师的培养。学校要提倡就业指导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支持他们取得“就业指导师” “职业规划师”等资格证书。最后,在完善培训机制,良好的能够切实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实现部分教师的成功“转轨”,继而,培养出一批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领域的专任师资队伍。

(2)规范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分层次、分方法组织教学。高等院校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全程,规范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其课程建设的实用性效果。例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学校可以采取网络教学、模拟式教学,展开课堂讲座等方式来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

(3)推进全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职能的不同,可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信息资源体系。该体系主要负责就业信息的公布搜集,将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有机地联系到一起。通过这一体系,用人单位可以从中招聘和寻求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第二,就业技能培训体系。该体系重在教授大学毕业生一些必备的技巧,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比如:提供礼仪培训、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等内容的培训课程。第三,创业培训与咨询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社会人才需求、自主创业等方面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支撑,打造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主创业”的服务性平台。第四,就业跟踪服务体系。通过对历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跟踪和反馈信息,为学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帮助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对于那些成功实现就业的学生,学校可以邀请他们召开讲座,为大学生提供鲜活的教训和经验。这极大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的路径,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第15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8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81-02

一、引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环节,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已成为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明确它们各自的含义,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构建学科体系,应充分借鉴和吸纳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搭建一个布局严谨、结构科学、宏大开放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基础建设指导思想的明确,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和课程设置的优化,避免由于学科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培养人才的局限性。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是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两方面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特色。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是研究性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通常把研究生培养和科技创新称为学科建设,把本科、专科教育称为专业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在没有研究生教育前提下兼顾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仍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理应包含的专业建设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高校不仅要建设学科,不仅要建设专业,还要建设专业群。专业群的构成与发展规模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因此,学科与专业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性。学科建设引导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群,特色专业以地域特色为前提,特色专业建设具有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群的核心地位,专业与学科不能相互替代,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体现为:教育资源的相争,工作目标不同,组织结构型态的相异,构成要素的分割。新建本科高校如不能科学认识学科建设内涵,便容易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错位:用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这种指导思想不利于学科建设,也不利于专业建设,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各不相同,但两者间有内在联系。高校中学科与专业的实际划分的依据不同。学科与专业有着相近内涵,却又是不同的概念和领域,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以专业为载体,学科与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与教育职能,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其核心是知识体系建设;专业建设侧重于教学,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它们既相互独立,又联系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为一体。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整合的原则为学科建设以生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为导向,专业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偏指知识体系,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从学科建设出发,着眼于从发展规模、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方面进行专业建设,并给专业建设适当的地位和投入,在此基础上去着手学科发展才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最好结合。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

(二)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社会地位和声誉等方面的主要标志,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应当在思想观念上和实际措施上不断实现突破和发展。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要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质量评价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检验标准。纵观我国一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大学和学院的学科和专业都或多或少取得过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建设重点学科和专业。在中央财政、新建本科财政部门及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学科和专业共同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保证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落实,最终全部实现建设的预期目标,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抓住社会需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适时地提出和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以现有的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快速整合构建新学科的方向和新专业;吸引行业专家和学科专家参与,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学科和专业;专业建设方面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重视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突破与创新结合,进行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大量发展的实例证明:学科是专业的发展基础,同时,学科与专业建设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地发展,专业建设必须在学科建设的框架下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

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一定误区,主要有专业设置趋同性严重、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不能协调发展、专业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等。为此,应对策略应是严格区分不同学科内涵,促进学科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加大专业建设的改革力度,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多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课程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准,课程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灵魂,课程建设也应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天然的联系,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有效地解决高校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即解决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问题,促进课程、专业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起促进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机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有限的专业资源及时转化为本科优质教育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办学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课程和专业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天然联系存在着结点。因而,作为促进课程水平提高的手段――课程建设与促进专业办学水平提高的手段――专业建设也存在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促进学科专业的知识共享与流动,提高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和专业存在天然的结点联系,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课程、专业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因此,有必要实施促进课程、专业协同共生的“课程―专业”一体化建设。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课程与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课程、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三者是交集关系。因此,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发展建设,根据不同的建设目标,制定统一的建设方案,统一调配学校的科研与教学资源,结合年度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探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明确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质的结构、类的结构、层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使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获得基本保障。才能使三方齐头并进,又快又好发展。

三、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初期不仅要侧重于构建学科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模式,还要注意三者的相容发展,抓好学科与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注意兼顾,注重抓好布局,加强科学管理与决策,这是搞好三个建设的前提;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才为本,建设一支过硬的有一定水准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专业技术队伍,这是搞好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还要坚持以领先前沿、高水平的教研和科研为先导,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科的道路,这是搞好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真正协调好三者关系,使管理、导向、目标、投入和信息等等均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祖德.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推进学校全面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