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煤矿行业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据统计,2011年我国煤矿发生事故85起,死亡359人。虽然同比分别下降14.4%和19.0%,但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煤矿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在安全监管、安全认识、生产技术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一、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监管不到位
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或者存在收小费、敷衍塞责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的安全隐患,不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虽已建立,但是监管执法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交叉,有些地区将煤矿监察机构和煤矿生产管理机构合并,执法人员与管理人员关系复杂,同事关系、领导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等关系网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了执法渠道的畅通和执法力度,严重影响监察形象和检查效果。
(二)安全认识不够
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处理好安全、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创造效益、创造利润,没有理解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致使矿井安全存在缺陷,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同时,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在初中以下,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知识接受困难,自我规范能力不强,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安全生产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煤矿行业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在“一通三防”,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煤矿热害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瓦斯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人员伤亡最多。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事故查询系统”检索,2011年煤矿死亡事故85起,死亡359人,其中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事故38起,死亡228人。由检索结果可知,瓦斯事故占44.7% ,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63.5%。
二、防范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监察队伍建设
对于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企业,政府监察部门要责令整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对个别企业胡干乱干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条令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并且不定时地组织进行抽样调查,对企业的安全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同时,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安全监察人员队伍,对于保证井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监察过程中要严密防范,彻底消除麻痹和侥幸心理,拒绝一切不规范、不安全操作行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一是分操作层、决策层、管理层等3 个层面,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二是招收新工人严格把好素质关和培训关。三是对新工人的培训必须系统化,培训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检查、考核、验收制度。四是对培训工作必须常检查、常考核。五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重实际操作、全能培训、重在对现场的安全隐患的检查处理上,应建立起一套对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安全隐患等能力的考核办法。六是对班组长的培训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大打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支持范围和力度。大力支持研发先进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研发、集成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在安全生产技术使用上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地面救护人员使用电磁式语音和编码电报通信系统与井下被困矿工联系;矿工逃生时使用自给式氧气呼吸器;采用临近探测器技术;采用计算机维护系统检测和报告电机温度等。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房晓飞.我国中小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煤炭技术,2009(10).
[2]张龙昆.对当前国有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反思[J].中国煤炭工业,2008(4).
[3]张齐尧.煤矿安全管理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要求,需要对煤矿设备进行改造,改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改造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的设备改造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煤炭资源,因此在进行设备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得改造后的设备充分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其他行业提供煤炭资源,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为了更好地促进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改造,需要不断引进更多的大型机械设备,并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使得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加工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更好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第三,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促进煤炭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众所周知,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开采,其存储量会越来越少。因此,在进行开采或者加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对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的设备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这一点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煤矿加工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二、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的改造
(一)数控切割机的改造
在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数控切割机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它能够对结构原件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从而使得原件更加符合设计的要求。原有的数控切割机的工作效率比较低,而且在对原件进行切割之后,还需要耗费很多人工对切割的废料进行分拣。所以,切割工艺的效率比较低,无法进一步满足煤矿企业的加工制造需求。在对数控切割机进行改造之后,其切割出的产品不仅能够保证切割的弧度更加光滑,而且还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同时,在对数控切割机进行改造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划线和打磨等步骤,从而降低工人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对数控切割机的改造是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向着自动化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也为其他设备的改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焊接机械设备的改进
焊接工艺是我国煤矿加工制造行业中的重要工艺,很多生产和加工的步骤都需要焊接机械设备的焊接。但是,原有的焊接机械设备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元件的受热不均匀,造成焊接点变形的现象出现,这也是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难题。但是,随着焊接机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新型的焊接机械中主要是对焊接的火焰进行了矫正,使其能够在焊接过程中对火力进行均衡分布,这样焊接处受热比较均匀,变形或者断裂现象明显减少,可以更好地保持焊接处的形状,从而提高焊接点的质量。除此之外,当原来的焊接处出现变形的现象之后,还可以采用蜂窝加热的方式或者是线性加热的方式进行矫正,能够更好地维护焊接处的形状。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这两种变形矫正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焊接点出现的变形现象。
(三)箱型井架的改造
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焊接工艺和其他加工工艺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再加上箱型井架原料质量的不断提高,能够促进箱型井架的不断改造。在对箱型井架进行改造之后,不仅改变了箱型井架的结构,而且使得箱型井架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很多箱型井架采用了特大型的箱型结构件构成,其尺寸、重量和高度相比以前的井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支持大型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需要;而且,由于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使得箱型井架连接处之间的误差比较小,能够严格遵守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箱型井架的质量。
(四)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改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中的机械设备也在向着自动化的方向改造,能够更好地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生产产品。其中比较典型的改造示例为: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机械设备都可以进行智能设定、存储和控制,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操作流程,而且使得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很多与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相关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例如: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应用,能够为煤矿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从而不断促进煤矿机械设备的改造和发展。
三、结语
2009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影响,煤炭生产、运输和需求低位运行,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略为宽松,市场价格稳中趋降,经济效益开始下滑。二季度,煤炭产运需将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并朝宽松方向发展。
一、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生产和运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6.02亿吨,同比增长6.3%。国家铁路发运煤炭3.07亿吨,同比下降8.5%,比去年四季度下降4.7%。主要港口发运煤炭1.07亿吨,同比下降17.5%,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3%。
2.消费量。据测算,一季度煤炭消费量6.74亿吨,同比下降4%,比去年四季度增长5.4%。其中,电力行业耗煤量3.78亿吨,同比下降8%,比去年四季度增长8.7%;钢铁行业耗煤量1.09亿吨,同比增长2%,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5.7%;建材行业耗煤量0.7亿吨,同比增长7.6%,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4.7%;化工行业耗煤量0.34亿吨,同比增长2.3%,比去年四季度增长9.7%。
3.进出口。一季度进口煤炭1359万吨,同比增长20.7%,比去年四季度增长63.1%;出口煤炭738万吨,同比下降27.6%,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4.1%。煤炭净进口621万吨,同比增加国内供应515万吨,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增加国内供应760万吨。
4.库存。据分析,截至3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06亿吨,同比增长20.7%,比年初下降12.7%。其中,煤矿存煤4800万吨,同比增长27.8%,比年初下降5.7%;主要港口存煤1316万吨,同比下降10%,比年初下降33.4%(秦皇岛港存煤530万吨,同比增长23.8%,比年初下降7.8%);直供电厂存煤2794万吨,同比增长23.3%,比年初下降35.5%。
5.价格。一季度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选煤平均出矿价452.2元/吨,同比上升13.5%,比去年四季度下降3.3%。3月底,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山西优混煤平仓价为550~565元/吨,同比下降35~40元/吨,比年初下降40~45元/吨。
6.利润。据统计局统计,1~2月煤炭行业实现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同比回落51.8个百分点。另据行业统计,一季度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利润180.1亿元, 同比下降16.7%。
7.应收账款。据行业统计,3月底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760亿元,同比增长66.5%。
8.投资。1~3月,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261亿元,同比增长47.5%。
综合分析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煤炭生产、运输和需求处于低位运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总量出现下滑。进入今年后继续承接这一趋势,一季度煤炭产量、运量比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又持续下降;受冬季取暖等季节因素影响,煤炭消费量虽然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增长,但比去年同期仍呈下降趋势。
二是煤炭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略为宽松。一季度属冬季取暖用煤高峰,此间经历了春运、“两节”、“两会”,大部分小煤矿在春节前后停产放假,发生了若干起煤矿安全事故,部分矿井实施停产整顿,部分电煤合同签约不顺。尽管受到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但在产运需各方共同努力下,煤炭供应保持了基本稳定、总体宽松的局面。
三是煤炭库存处于相对高位。自去年四季度开始,煤炭需求明显回落,而煤炭生产以惯性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使煤炭库存至11月份达到历史高位。去年12月份以来,煤炭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实施以销定产,煤炭用户也主动压低库存,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库存呈逐月下降趋势。但相对于低位运行的煤炭需求,目前煤炭库存仍处于合理区间,局部环节略显偏多。
四是煤炭市场价格稳中趋降。与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变化紧密联系,去年四季度煤炭市场价格从三季度的历史高位快速下滑。到去年底、今年初进入冬季用煤高峰阶段,曾出现短暂的止跌回升。一季度保持总体稳定、趋于下降的基本态势,不同煤种、不同区域呈小幅升降变化。
五是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开始回落。一季度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如扣除神华和中煤两户中央企业,下滑幅度在40%左右,目前处于微利或亏损边缘的企业占到一半以上。随着煤炭市场需求回落、价格下滑,各项政策性增支相继出台,加上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固定成本增加,效益还将进一步回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总量过剩压力继续加大。“十五”中后期以来,各地各有关方面投资办矿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连续6年新增产能在2亿吨以上。2006年至2008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4800亿元,还将在两三年内新增产能7~8亿吨。今年以来,又出现了一些影响供需总量平衡新的因素。一是个别地区和企业在市场需求明显回落的情况下,依然开足马力盲目生产,甚至一些新建、改扩建矿井未经竣工验收、未经安全和生产许可,非法和违规从事生产。二是受国际市场价格和我国煤炭进出口政策影响,煤炭进口激增、出口锐减,使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求关系的空间日趋缩小。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总量过剩、供大于求的压力。
关键词:煤炭安全 生产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5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煤炭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转,各地区的煤矿开始加紧生产,各种各样的小煤窑也开始组织生产,这也直接导致了煤矿行业各种工伤事故接连发生,使得煤矿安全事故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也更加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生产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体系还不够完善健全,导致安全生产工作也不尽人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来看,煤矿生产环境差、安全设备落后、安全意识薄弱,而导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因素除了安全技术水平之外,还与煤矿行业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因此,国家必须及时有效地加强对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工人等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尽可能地降低我国煤矿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使煤矿行业得到更安全更健康地发展。
1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概述
1.1 煤矿生产技术落后
煤矿的生产是在井下进行的,这就需要火、水、瓦斯、顶板和煤尘的支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一项环节出现差错,比如瓦斯爆裂、出现透水现象等,便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自然灾害之外,人工操作技术也会引发煤矿事故[1]。根据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调查得知,在我国大多数的煤矿区中,采区或者采掘工作面根本没有事先做好施工设计,或者根本没有按照设计来进行施工作业;采掘的布置也不合理,存在超大限度进行开采的情况;而企业的管理力度也不够,有的企业甚至还忽视了技术管理这一环节,使管理陷入混乱状态;此外,在煤矿施工中,防水防尘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最重要的是没有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比如我国河北承德的暖儿河煤矿开采区,由于切眼过多,采掘面过于广泛,引起风流短路,瓦斯爆炸,导致了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员伤亡惨重。
1.2 煤矿工人意识薄弱
我国大部分的煤矿都是乡镇煤矿,大多也都是以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来进行经营的。乡镇煤矿的重大安全事故占到每年煤矿事故的百分之八十,事故的原因除了“三违”因素之外,其他主要是由于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薄弱引起的。从我国煤矿工人自身来说,他们接受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接受安全培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安全意识薄弱,存在的侥幸意识让他们以为在井下抽烟、偷工减料、不带安全帽等小细节无关紧要。当他们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对工作现场的异常情况,比如采掘面出现挂水滴、瓦斯的浓度加大等现象并没有加以重视,没有及时地跟管理人员反映这些异常情况,更没有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2]。除此之外,当遇到突发的安全事故时,由于缺乏遇事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很多煤矿工人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逃生,这也导致在安全事故中人员伤亡惨重,也加大了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2 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因素分析
根据对我国多个地方煤矿开采区的调查可以分析得出,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另一个是煤矿行业的社会经济发展。笔者将根据这两个制约因素进行简要地分析。
2.1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煤炭企业的各项技术都很落后,煤炭经济一直以粗放型的方式来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煤炭施工才开始走向机械化,生产效率有了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但是煤矿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彻底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3]。国家一直没有建立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体系,对煤矿生产的监督也不够,这必然会导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得不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开采技术肯定会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以我国的一些重点煤炭企业的技术水平为例,机械化程度、回采效率、全员效率这三个技术因素与超大死亡率之间的关系都很紧密,尤其是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程度。这表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超大死亡率之间呈负比,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技术,就可以降低超大死亡率,增强煤矿的生产安全性。
2.2 煤矿行业的社会经济发展
对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安全状况影响较大的就是煤炭的生产结构。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煤矿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投入不够,乡镇煤矿的生产方式也不够先进。乡镇煤矿和我国的国有煤矿相比,乡镇煤矿的安全状况明显处于劣势。根据调查分析得出:国有煤矿产量和百万吨死亡率是呈负相关,而乡镇煤矿产量和百万吨死亡率却是成正比;因此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之间也是成负比的[4]。这就是说,国有煤矿的比重上升了,那么乡镇煤矿的比重就会下降,这种情况会改变煤炭行业的整体安全状况,促进煤矿行业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3 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为了让煤矿的责任人能够承担起管辖区域内安全事故的责任,就必须先建立责任包干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安全第一、综合管理、预防为主、全面推进”的方针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煤矿开采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坚持以“装备安全、培训和管理并重”为指导原则,严格控制开采流程,同时还必须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赏罚分明。另一方面,加大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煤矿管理者可以开展不定期的宣传活动,通过真实案例的播放或讲解,让煤矿工人树立起开采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意识水平,加深“安全第一”的理念。同时还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必须让每一个工人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之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在确保工人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让每个工人都知道发生突发的安全事故时该如何逃生的技能和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3.2 建立保障体系,规范工伤保险制度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首先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察工作,为了能使监察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地进行,就要依靠准确的信息、先进的科技、完善的设备和测试手段等。国家可以建立煤矿信息支持中心和设备仪器检测中心,解决在监察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全面地收集监察得来的各项数据和资料信息,精准地对诱发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分析,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5]。除此之外,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极大地增强工人的积极性。有了工伤制度,预防工作可以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康复工作可以让已经受伤的工人尽可能快地得到治疗和康复,恢复他们的劳动能力。因此煤矿企业必须为井下作业的每个煤矿工人支付应有的意外伤害保险费和购买工伤保险,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煤矿工人工作的热情,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3.3 坚决打击非法的小煤窑,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的煤矿发展态势良好,出现了很多的小煤窑,这其中很多不乏违规操作、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6]。而我国煤矿的安全事故中,非法小煤窑引发的事故比例比较高。这些小煤窑不仅不能保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对于没有安全生产执照、实行违法开采的地方小煤窑应该给予坚决打击和关闭。另一方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在我国煤矿安全开采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各项设备仪器的充足和及时更新检修,如若出现问题,专业维修人员要及时地进行维修,降低因设备出错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对于偏僻地区的煤矿,由于受地形的阻碍,导致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地向外界求救,也不能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情况,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国家和政府必须对偏远地区配备先进的通讯联络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得到外界的帮助,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都降到最低。
4 结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根据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调查,加入自身的一些观点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的调整,机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这给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决定是否发生安全事故的先决条件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决定性因素是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直接因素是煤矿工人遇事时的处理能力,煤矿安全生产的大纲是安全技术管理。从这些条件就可以看出,安全生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煤矿安全意识的宣传,培养煤矿工人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坚决制止违法操作,强化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各方面技术,尽可能地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汪崇鲜.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状况的经济技术因素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3,22(11).
[2] 刘璐,刘晓,梅国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致因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2012,92(10).
[3] 张志呈,罗尧东,李春晓.我国煤矿事故多发性和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1).
[4] 周振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13,66(5).
关键词: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
一、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在煤矿行业的发展中,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操作者形成了整个行业的核心,所以这些人的专业素养必须过硬,这些人群中只要认真负责,有自己的专长,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带来效益就是人才,所以对煤矿企业来讲如何应用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参与到煤矿行业中来才是最关键的,所以加强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一)加强煤矿人才队伍建设是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竞争力就是拥有素质极高的人才队伍,也就是说人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对于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作业,并且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必须拥有很高的专业素养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煤矿行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改变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不断提高生产力,这一系列的过程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从这一层面上来讲人才是促进煤矿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加强煤矿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煤矿行业整体员工素质的需要
煤矿职工普遍存在的通病就是整体的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由于人才是煤矿企业的宝贵财富,不仅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还能够身体力行的影响周围的职工,为他们带来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起到了模范作用,所以加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煤矿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科技兴矿战略实施的保证
当前,煤矿行业的现状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煤矿的产出率较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只有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改变煤矿行业的发展现状关键。推进科技兴矿战略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只有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推进科技的进步,促进煤矿行业技术的革新,真正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
二、煤矿人才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重视人才培训,明确培训目标
促进煤矿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从对人才的培养再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都应该严格把控,不断扩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只有在战略上重视人才,不断完善人才的管理机制,才能促进优秀人才不断进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进人才的不断进步,促进矿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良好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人才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切实做好人才的引进与利用工作,把人才的培养与煤矿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
促进煤矿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激励机制,所以煤矿行业应该将按劳分配与按照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的结合起来,将不同人才的具体待遇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激励机制的建立,对煤矿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及团队应该给予鼓励和认可,增加奖金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不断积极进取,所以这也是企业充分尊重人才的表现,只有员工的收入与自己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才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才会不断增强自身修养,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加强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促进煤矿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导师带徒,将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操作等岗位区别开来,对人才进行分开培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有针对性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企业服务,促进煤矿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
促进煤矿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应该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工作,只有科学的对人才进行管理,才能促进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严格的制度,只有规范管理才能促进人才有条不紊的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服务,重视优秀人才的管理也是为煤矿企业的发展负责。由于矿井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操作中注意矿井环境,注意安全,所以加强人才的管理也是为优秀人才负责的表现,宣传矿井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任何创新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的,所以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管理是促进矿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对新进员工的考核,严格规范考核制度,对于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的综合考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严格考核才能择优录取,保证人才的质量,另外加强季度考核还能够不断促进员工进步,把考核成绩与企业的职称评聘、职务的调整、年终奖励等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考核的有效性,定期对人才队伍开展讲座、座谈、经验交流会等,及时的了解员工的动态,思想变化、生活工作的具体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但是煤矿企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是不匹配的,也就是煤矿企业的发展缓慢,由于煤矿企业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就目前形势来讲,煤矿企业的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的匮乏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不足,所以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只有建设科学的人才队伍才能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总之对于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进行有效的探索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乔顺林. 加强煤矿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煤矿持续健康发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煤监局、市煤管局有关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工作要求和规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信息调度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促进煤炭行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以及信息调度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我区煤矿信息调度工作水平,以更好地为全区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发展服务。现根据煤监局、市煤管局《关于加强信息调度统计工作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渝煤监传真[]第5号)、《关于印发<市区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市能投集团)信息调度统计机构业务工作考评办法>等办法和细则的通知》(渝煤监办[2012]1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煤矿安全信息调度统计工作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是煤炭监管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涵盖安全生产调度、应急事项处置、行业综合统计及分析、信息化手段推广利用、安全事项举报受理和督办、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信息的搜集、编辑、处置及报送等重要的基本内容。是搞好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履职的前提基础和依据;是跟踪调控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过程的手段;是记录分析反映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效果的体现。无论是煤炭行业发展还是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测算、分解、管控、考核都离不开信息调度统计工作。尤其在涉及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事项和安全指标控制任务上,按照“专项调度、过程跟踪,综合统计、信息服务,统筹协调、目标考核”的信息调度统计原则,信息调度工作为各级领导、工作人员提供最快、最实、最全的信息,用于帮助决策、引导舆论、营造氛围、促进工作、稳定社会、接受监督,能有力地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和监管任务的落实,对指导煤矿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决策处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信息调度统计工作机构和人员
建立起区级、乡镇(街道)、煤矿企业三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机构或岗位,为全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三级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一)区安监局(区煤管局)煤炭行业管理科是统筹全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的职能科室,对信息调度(值班)工作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具体工作的实施由区安监局(区煤管局)直属的区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监察站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中心(以下简称“区矿山安监站信息调度(值班)中心”)承担。
(二)各产煤乡镇、街道煤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将此项工作职责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辖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工作,防止工作出现脱节和空档。
(三)各煤矿企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充实、完善本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值班)室,进一步明确矿级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煤矿信息调度统计工作通道流畅。
三、基本职责
(一)矿山安监站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值班)统计机构应履行的基本职责:
1、事故信息接报与处置调度、煤矿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调度、专题专项工作调度;
2、煤炭行业统计分析,包括:煤炭行业综合统计分析、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事故信息统计分析、安全费用提取统计分析、瓦斯抽采利用统计分析;
3、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信息的搜集编辑处置及报送;
4、煤矿安全举报事项的受理和督办;
5、辖区内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管理;
6、煤矿实时掌握上传的数据安全监控系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按规定及时处理,负责安全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
7、负责辖区乡镇及其煤矿企业信息调度统计工作体系建设、人员培训、工作交流、检查指导、考核评价;
8、准确及时向煤监局、煤管局报告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信息。
(二)各产煤乡镇、街道煤管部门安全生产调度(值班)统计人员应履行的基本职责:
1、事故信息接报与处置调度、煤矿安全生产指挥调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调度、专题专项工作调度;
2、指导督促检查本辖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值班)室的建立和人员的落实;
3、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督促落实本辖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值班)室各种统计报表的及时报送和值班电话的畅通;
4、煤矿安全举报事项的受理和督办;
5、负责本辖区煤矿企业信息调度统计工作体系建设、人员培训、工作交流、检查指导、考核评价;
6、收集掌握各煤矿生产情况和安全生产状况,并及时向区矿山安监站信息调度中心报送相关信息;
7、完成上级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三)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值班)统计室基本职责:
1、掌握和记录矿井瓦斯、通风和采掘布置情况,人员出入井情况、矿级干部和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带班(值班)情况,井下各作业区域人员分布情况,探水(防突)允采(允掘)情况,矿井安全生产隐患及整改情况、督促安全隐患整改,上报安全隐患排整信息,重要信息必须及时报告矿级领导;
2、认真做好煤矿突发事件、事故信息等接报与紧急处置。在规定时限,及时向区乡两级安全生产调度(值班)部门或人员报告突发事件、事故信息情况;
3、按时完成和报送区乡两级煤矿安监部门安排布置的有关的统计报表;
4、认真做好每日运行调度(重点是瓦斯、顶板和水害的监控监测);
5、对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险情及时下达撤人指令,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消除重大隐患;
6、负责召开调度会,生产平衡会,及时解决出现的生产安全问题;
7、完成区乡煤矿监管部门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
四、人员配置
(一)各产煤乡镇、街道煤管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信息调度统计负责人。负责人的选配,原则上配置熟悉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管工作业务的人员担任负责人,配置了解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熟悉监管部门工作体制机制、有相应文字信息搜集记录编辑和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的人承担相关岗位的工作。重点产煤乡镇人员配备原则上不少于2人,一般产煤乡镇人员配备原则上不少于1人。
(二)各煤矿企业必须明确矿级分管领导和信息调度(值班)统计负责人。矿级分管领导必须“双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齐全,原则上要有具备煤炭专业技术资格的矿级领导分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调度(值班)统计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企业井下情况,并具有一定的文字信息搜集记录编辑和基本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的人承担此工作岗位;6万吨/年以下(不含6万吨/年)的煤矿企业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6万吨/年以下(含6万吨/年)的煤矿企业人员配备不少于3人。
五、建立基本制度
区乡两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机构要建立以下基本工作制度:《领导带班责任制》、《调度值班室主任岗位责任制》、《调度值班员岗位责任制》、《调度(应急)值班制度》、《调度值班员交接班制度》、《事故信息接报处置制度》、《周调度会议制度》、《调度值班员应知应会制度》等。
各煤矿企业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室除必须建立以上制度外,可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建立其它的补充制度。
六、基础装备
区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机构要配齐如下基本装备。应有专门的办公室和调度值班室,配备专用办公桌、椅,设置不间断电源,能接入互联网的不的值班专用电脑、值班专用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和传真机(电话不得与传真机串机使用)、照相机,调度值班室配有供夜间调度值班人员用的卧具;乡镇、街道煤管部门可利用安监办的现有场地和装备备齐相应的办公设备和装备;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室参照上述要求配备,进一步完善必须的办公设备和装备,如:值班专用电脑、值班专用电话(无绳电话、录音电话)和传真机。
七、工作要求
(一)报送要求:
1、煤矿出现突发事件或发生安全事故: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室和现场有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煤矿信息调度(值班)的相关规定,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同时向区乡两级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部门或值班人员报告;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室和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部门或者区安监局煤矿安全监管科、安监局值班室报告。
(二)突发事件或安全事故报告内容尽量使用规范用语,做到表述准确、文字简练。报告应包括下列6项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搞好煤矿生产信息调度(值班)日报工作:
1、为及时收集掌握当日全区各煤矿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带班领导,下井人数,井下安全隐患等(含休息日)),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调度(值班)统计室于早班前,中班点前上报“区矿山安监站信息调度(值班)中心”,调度(值班)电话:,传真电话:。
2、“区矿山安监站信息调度(值班)中心”要将统计汇总后的情况及时进入数据库,并填写纸质件信息调度统计台帐。形成的纸质件1式3份,分别报局煤炭行业管理科和煤矿安全监管科存查。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煤矿设计;供给侧改革
在2002至2012年问,我国的煤炭行业迎来了煤炭发展的“黄金十年”,许多新建、技改和整合矿井项目快速发展,煤矿设计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行业迎来了新阶段,而煤矿设计也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煤矿设计如何适应时展,需要针对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煤炭行业遇到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煤矿设计在思路和措施上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提升。
1当前的形势
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尤其党和国家在2015年提出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这些对煤矿设计提供了新的环境。
1.1经济新常态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对经济新常态做出系统性的阐述,其主要有以下特征:(1)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为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3)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1.2供给侧Y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其在之后得到完善并成为2016年及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重点任务。
1.3煤炭行业当前的形势
近年来,煤炭行业遇到了不小的困难,进入“四期并存”的新常态,即需求增速进入放缓期、市场进入过剩产能消化期、消费进入环境制约强化期和行业进入转型攻坚期。
2016年伊始,国家开始推进钢铁煤炭产业的去产能工作,并配套8项政策文件给予支持。在去产能方面,原有落后产能给予淘汰、现有产能通过调整工作时间等进行限制,而对于新建产能,要求在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可通过减量置换实行。
总之,我们可预见今后新建煤矿将会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率集约型转变,煤矿设计需要加强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成本节约和技术先进等设计理念及相关措施。
2关于煤矿设计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矿设计遇到了新的形势和课题,为适应新的情况煤矿设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安全高效
(1)安全: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而在当前形势下,保证安全、不出事故对煤矿企业显的尤为重要。对于煤矿来说,其特有的煤尘、瓦斯、火灾、水害和矿压灾害一直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而每个煤矿的具体条件不同,在进行矿井设计时,需要根据其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措施。
(2)高效:我国的煤矿目前进入高产量行列的不少,但是自身能力能达到高效率的并不多。因此,需针对矿井自身条件进行设计,避免因过高或过低标准设计造成的损失。此外,在矿井投产后,煤矿通过充分发挥管理水平,利用好人才、技术、装备和资金,最终达到高效产出的目的。
2.2节能环保
(1)节能:煤炭行业在供给能源的同时也属于高耗能行业。在节能方面,我们在煤矿设计阶段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如:使用适宜的采煤方法和工艺以提高回采率,优化生产系统使其高效运行,在耗能设备方面使用先进设备和提高原煤入洗率减少运力浪费等。
(2)环保:目前,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已成为煤炭生产和建设的先决条件和制约因素。在煤矿设计时,做好三废即废水、烟尘及气体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此外,采取适当的绿化和防止噪声污染的措施等。
(3)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不仅涵盖节能减排和环保,还包括综合利用等概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包括煤炭在内的许多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工艺技术方面,可采用绿色开采技术使煤炭开采合理化、科学化:在综合利用方面,提高伴生资源、余热和瓦斯等的利用率:此外,煤矿设计和矿区设计需要与上下游(如配套坑口电厂、洗煤厂和煤化工企业等)相结合,协调设计、统筹安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增加煤矿企业的出路。
2.3成本节约
关于成本,在设计中有技术经济专项内容进行阐述。技术经济不仅是设计工作的部分内容,在行业利润微薄的今天,其已经成为煤矿生存的保障,显得尤其重要。在设计上做好定额指标,降低成本并提高全员效率,从而保证煤矿的盈利能力。
2.4技术先进
经济新常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技术先进不仅是各个行业的外在要求,其更是各个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曾几何时,我国煤炭行业走的是粗放式发展道路,很多企业对技术重视程度不够。今后,煤矿行业包括煤矿设计需要要求煤矿使用高素质人才,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等,不断提高其自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0.前言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的发展,但是煤矿行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却远远的落后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频繁的发生一系列的重大恶性煤矿事故,职业病人数不断增长。煤矿行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不良现状,一方面对煤矿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有高温高湿、粉尘、噪声、毒物以及振动等五大类,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粉尘,粉尘所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病最多的一种职业病,并且我国同时也是尘肺病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造成尘肺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1)粉尘浓度不合标准,作业环境普遍较差;(2)与粉尘相接触的人员数量较多,患病总人数相对较大。由此可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高度的重视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1.煤矿职业危害分析
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就是尘肺病,并且我国同样也是当今世界上尘肺病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而尘肺病主要产生于各个厂矿企业中。在我国的煤矿企业的作业过程当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不良气象条件、有毒有害气体、有害物理因素以及水质等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导致了作业人员在不同程度上患有职业中毒、噪声聋、煤工尘肺、矽肺等职业疾病,在这些职业病中,尘肺病所占比重最大,煤工尘肺和矽肺是最为主要的尘肺病。相关数据分析有效的表明,煤矿行业的尘肺病发病工龄正在逐渐的缩短,其中最小的发病年龄是20岁,发病平均年龄为41岁左右。
2.我国煤矿行业职业危害的问题
2.1作业场地缺乏对有害物质的监测
由于我国的很多煤矿企业受到了眼前利益的驱动,这些煤矿企业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检测人员和测尘设备当中,目前煤矿粉尘的作业场地的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在对待作业场地的有害物质方面,一方面,煤矿企业担心测尘不合标准而受到惩处,另一方面,煤矿企业不愿将财务投入到防尘措施上,所以,企业往往以消极的态度来面对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很多企业的技术服务保障体制尚且不够健全,已经建立的有害物质检测中心站,也由于收费偏高、路途过远而对煤矿的定期鉴定和检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终无法促使企业进行有害物质的监测。
2.2企业缺乏对职业危害防治机构的重视
虽然大型的国有煤矿企业设置有职防工作人员和职防管理机构,并且已经建立了所需的管理制度,然而仍然存在着防治职业危害的技术人才短缺,监测、检定设备老化或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非常薄弱。此外,多数的地方煤矿企业尚未设置专门防治职业病的相关机构,无法正常的将防治职业病危害工作展开。
2.3职业病统计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都没有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更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煤矿企业出现中毒伤亡等事故,通常仅仅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但是并不将其作为职业病的病理报告;职业病报表仅仅报送了主要职业病,但是对于一些治疗较为简单的法定职业病,煤矿企业通常认为无碍健康,不需要进行报告及诊断。
3.防治煤矿企业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止体制
我国的各个煤矿企业应当积极的建立和健全防毒、防尘以及粉尘监测等仪器仪表及设施的使用维修管理、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检查、职业病及防治职业危害工程项目的分析、统计和上报等一系列的防治煤矿职业危害的工作制度,从根本上避免职业病的产生。
3.2强化防治监察环节
相关煤矿监察机构应当把煤矿作业场地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卫生设施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作业场地危害因素的评价和监测情况;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法规以及法律的贯彻执行情况;有关违规违法行为和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情况等具体内容作为日常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粉尘、有毒物质的超标,既没有个体劳动保护,又没有相应治理措施的企业,必须尽快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限期加以整改,严重者应予以停产整治或者关闭;对于违反相关职业危害防治法规、法律的行为和出现的职业危害事故,应当依法进行查处。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3.3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
煤矿企业应当及时的建立以及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利用职业病防治院所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企业应当切实的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积极的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进而逐步的形成完善和健全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为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咨询,对煤矿企业的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诸多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的评价与监测,为煤矿企业的职业卫生监察、监督以及危害事故的处理和调查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服务。
3.4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以及主要负责人员应当积极的参加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工作,企业应当定期的对在职人员进行相关职业卫生安全方面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基本常识;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危害事故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职业危害的知识。通过正规且严格的系统性培训,提高在职人员防治职业危害的技能以及意识。
4.结束语
控制与预防煤矿行业的职业危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工作,所以,防治尘肺病的关键因素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机制,规范煤矿企业的行为,加强政府的监察功能和监督功能,调动广大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整个社会的防治意识,才可以有效的遏制尘肺病的发病率。 [科]
【参考文献】
[1]李伟敏.对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5(4).
[2]刘来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8(1).
[关键词]煤炭 物联网 应用
一、引言
物联网是将世界上所有和人类的社会生活相关的东西进行网络连接,以便及时获取信息和实施管理。物联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将可能推动人类提前进入“智能时代”。目前,物联网在山西主要被应用于自然生态环境、工商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未来几年,山西物联网的发展应结合本省实际,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突破。
二、山西省煤炭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特殊要求
(1)山西煤炭行业简介
山西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炭资源储量达2654.84亿吨,占全国26%。山西同时是我国煤炭主要商品化中心产区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外运基地。因此,山西理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借助现代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打造一流的煤炭中心,从而为提升自身能源产业的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2)煤炭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特殊要求
1.减少电磁波传输衰耗。煤矿井下空间狭小,影响电磁波的传输,应尽量减少电磁波传输衰耗。
2.增大无线发射功率。
3.增强抗干扰能力。井下机电设备相对集中、功率大,电磁干扰严重,需要增强物联网抗干扰能力。
4.减小电源电压波动。煤矿井下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在75~110%之间,甚至达75~120%,因此煤矿物联网设备应具有较强的电压波动适应能力。
5.设备体积要尽可能小。煤矿井下空间狭小,煤矿物联网设备的体积、特别是天线体积不能很大,便携式设备更要注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三、山西煤炭业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现状
物联网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将整个煤矿的所有设备和人员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将其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煤矿的采煤系统、掘进系统、机电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综合集成。
目前,山西的煤炭行业已成功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了井下生产的某些方面。例如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控系统、水文监测系统、皮带运输监控系统、绞车运输监控系统等等。如下图所示。
这些子系统都是物联网技术在煤矿领域内某一个方面的具体应用。它们都采用了物联网的三层分层结构,在井下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所需数据,然后通过各种网络数据传输线路,将信息传递到地面机房或调度室的服务器上。由应用层的功能软件对信息进行调用、分析并显示出来。
四、煤炭物联网在山西未来的发展及对策分析
在未来几年内,山西煤炭物联网的发展应重点结合本省的发展特点,针对服务转型和服务安全这两方面重点进行突破。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煤炭产业的生产过程监控,可以使采集的信息和生产的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等系统相结合,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例如,在焦炭生产时,应用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实现对温度的有效控制。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群众高度关注的事情。物联网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可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生产一线的实时分析,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矿井设备、开采巷道、矿工设备中,实现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响应、有效控制。二是安全信息的集中管理。这主要是将各个矿井的安全生产信息通过通信网或互联网汇总到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避免矿方对事故的瞒报,政府部门也可以对于事故进行及时处理。
五、结语
本文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煤炭产业应用的必然性,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煤矿实际情况的煤矿物联系统的系统架构,并提出了山西省煤矿行业对物联网技术的特殊要求,将煤炭业的所有要素系统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物物互连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个要素的相互通讯,从而实现煤矿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提升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和技术水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物联网技术是煤矿企业实现集约式生产和低碳化目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孙继平.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J].工矿自动化,2010(11):1~4.
[2]张敏,于宝申.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J].煤炭技术,2008,27(2):3 7~39.
【Key words】Workers in coal enterprise;Correspondence education;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1 调查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煤矿企业职工及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在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陕西省煤矿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现状及其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对实际学习的过程、效果进行掌握,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传统继续教育课程教学的不足,并就此提出煤矿行业继续教育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的观点和想法。
本课题的调研内容是依据如下几个方面拟订的:1)陕西省煤矿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现状及其对继续教育的需求。2)了解陕西省煤矿行业人员自身素质水平。3)学员对过去所参与的继续教育的反馈及今后需求。4)探索继续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2 资料来源
本调查题目来源于有关文献及在培训学员的实践中碰到的问题。问卷是陕西省煤矿企业职工及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在籍学生拟订的,共16个选择题;其中5题是多选题。
调查形式:问卷式调查,
调查范围: 陕西省煤矿企业、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学生
调查对象: 陕西省煤矿企业职工及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在籍学生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20份,回收率93%,排除没有继续教育经历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1050份,有效率88%。
3 资料内容与统计分析
3.1 问卷的代表性
针对回收的问卷中被调查企业职工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能反映陕西省煤炭企业员工的整体状况。
4 调查结论
4.1 陕西省各类煤矿企业均非常重视员工继续教育培训
我国煤矿行业人力资源正陷入一个不断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矿难不断的背后是文盲下井,文盲下井的背后是煤矿人才匮乏;人才匮乏的背后是名列十大“恐怖”专业的涉煤专业;“恐怖”专业的背后是煤矿高校生源剧减,生源剧减的背后是煤矿人才链断(下转第246页)(上接第204页)裂;人才链断裂造成了文盲下井,文盲下井的背后是矿难不断。近几年我国为了使煤矿企业逃离这一怪圈,做了非常多的努力,陕西省在这一方面也仅仅围绕国家关于该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时调整,加大了对这一行业的管理及监督机制,增强了相关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以及相关从业资质的审核力度,进行煤矿从业者的多样化培养模式,因此,陕西省各类煤矿企业对于员工的继续教育均比较重视。
4.2 陕西省各类煤矿企业多数从业者表示继续教育现状有待改革
虽然大多数煤矿企业及?囊嫡呔?表示参与继续教育培训是从业者专业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煤矿行业的自身特点,工作一般都在野外且偏远地区进行,而且员工认为系统化培训学习需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作为保障。目前的煤矿行业继续教育远远不能够满足员工的需要,不能很好的缓解从业者工学矛盾问题,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的潜能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大多数从业者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还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迫切愿望,因此,不够积极主动,从另一方面来看,继续教育培训本身缺乏活力,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未能很好的激发从业者们的兴趣。
关键词:井工煤矿;现状;开采技术;发展情况;未来展望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068
自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各行各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细化到煤矿开采行业,越来越多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也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简单地说,优秀的井工煤矿开采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保障煤矿在开采过程当中的安全生产,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让相关开采仪器设备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并且让煤矿开采单位的经济收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纵观这几十年当中,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变化,从原有的炮采到普采再到现在有了综合技术开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都在不断地提升。但是这些进步对于我国煤矿开采行业来讲,还远远不够,怎样进一步提升煤矿开采的效能,提升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仍然是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针对中国煤矿开采行业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
1.1 煤矿工业显示出多层级技术生产结构
在中国地区,煤矿依照所有制进行划分,可以分成乡镇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以及国有重点煤矿。而从这三种煤矿所运用的开采技术来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乡镇煤矿主要是进行手工劳动生产,地方国有煤矿主要是采用半机械化生产的方式,而国有重点煤矿则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就2012年针对全国煤炭产量的分析数据当中,有将近六成左右的煤矿是来自国有重点煤矿,乡镇煤矿和国有地方煤矿则各占两成。2010年中国重点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以及综合机械化程度分别为76.25%和58.64%,综掘程度以及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则分别是14.82和77.18。因此,凭借以上数据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所采用的煤炭方式虽然有世界范围内技术十分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高产技术,但是仍然存在有较为落后的人工原始煤矿挖掘方法。而这些传统落后的采煤方式,不但让这些珍贵的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提升了在这些煤矿当中工作人员劳动的危险性。矿难频发成为了我国在近几年煤矿开采行业当中最常听到的一个词,越来越多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人们,重视煤矿开采技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了该行业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
例如:神华集团旗下的大柳塔煤矿,早在2005年就完成了“一井一面”的生产指标,在当年原煤产量就超过了1000万吨,并且在2006年计划生产原煤1100万吨,在2006年3月,大柳塔煤矿月产煤量达到了102万吨。综合技术开采平均月产煤量也达到了95万吨以上的良好成绩。但是在中国地区的绝大多数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当中,绝大多数矿井的年产煤量还不足1万吨,煤炭资源的有效回收率也只有一到两成左右。同时这些煤矿的安全性也很难得到保障,经常有矿难报告的发生,仅在1998年到2010年的12年间,中国地区因为小型煤矿矿难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这十二年中全部矿难死亡者人数的四分之三。煤矿开采技术的落后及煤矿年产值低下,加上事故频发,让人们一谈论到小煤窑,便闻声色变。
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本人认为是因为我国多层次的煤矿开采生产结构让煤矿开采行业所选择的技术和生产规模也呈现出了多层次化。并且这种煤矿开采技术和煤矿年产量的巨大差异,在中国仍然会持续很久的一段时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研究怎样让这些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提升安全性,同时降低这些煤矿当中手工劳动力所占有的比例。
1.2 煤矿开采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统一和分歧
中国是一个走可持续发展化战略的国家,因此无论什么行业,环保始终是人们必须要首先关注的一个话题。一旦不能做好环保工作,让企业在煤炭开采过程当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的影响,便是违背了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战略。
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我国绝大多数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仍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例如:因为煤矿开采技术的落后,很多矿井周边都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污染现象,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的污染等,这些都是煤矿开采过程当中,十分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这些环境污染不但对当地居民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子孙后代在这一片土地上所开展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1.3 中国煤矿开采技术所取得的关键性突破
凭借“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这四次大型科学技术攻关,我国在煤矿开采当中针对坚硬顶板环境当中的长臂综合性开采、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以及大采高综合煤矿开采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技术性突破。这些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在我国大型国有煤矿当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而到了九十年代以上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中国的阳泉等地区,出现了凭借放顶煤开采为主要开采手段的高产煤矿矿区,并且我国还研发出了二十余种用于放顶煤开采的液压支架,相关科研技术人员也对放顶煤工作范围当中的顶煤破碎规律、矿压显示规律、放顶煤冒放规律和岩围与支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深层次的研究。对中国地区如何进行高效性、安全性的煤矿开采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地区的放顶煤支架结构、功能、数据以及针对其所开展的相关科学理论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处在较为领先的水平。
2 针对井工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伴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相关技术人员针对我国煤矿开发技术的研究工作一定要面向国内和国际两种市场。使得针对煤矿开采技术的研究,成为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战场,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中国煤矿开采技术的领头羊地位,这是中国煤矿发展大计划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战略目标,针对煤矿开采新技术的不断研究和突破,必须要依托国家现有的技术储备。
2.1 煤炭开采方式和技术
煤炭开采方式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一直是中国煤矿开采行业不断强调的一个重要话题。在针对当前我国煤矿所使用的采煤技术进行不断更新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采煤技术革新,建设拥有中国地方特色的煤矿开采技术理论。例如:在我国,长壁采煤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属于较为先进的水平,放顶煤采煤技术的使用也正在中国进行不断地推广和普及。采煤效率和针对这些技术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其深入性和研究范围也始终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其中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大倾角、不稳定煤层及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开采技术的难点,我国仍旧存有很大的能够继续进行研究发展的空间。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便是如何采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对煤矿开采作业环境进行改善,并增强煤矿年产量以及机械化操作水平。
2.2 深井的采掘技术的探讨
就本人多年的深矿井开采技术研究经验来看,中国地区深矿井开采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便是在针对每个煤层开采过程当中矿压的合理调控、面对冲击地压的有效预防治理、矿井当中瓦斯与热害的有效防护和治理、深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通风技术的有效运用以及深井矿当中的井巷调整等。目前需要攻克的惯性性难题是:深井围岩形态与应力场和分布情况的特点分析,深井矿当中如何对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进行改善、深井巷道(尤其是软性岩层巷道)如何进行快速掘进和需要采用的相关支护技术和配套设备;如何对深井矿压所产生的冲击进行治理预防和监测,煤矿高产高效技术以及配套研究技术、深井矿在开发过程当中的热害防治技术和对应的装备研发。
2.3 煤矿“三下”开采技术
增强数值模拟运算与类似材料模拟技术的等级,针对煤炭开采活动与地表在煤炭开采过程当中的沉陷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需要考虑地面表、地下水资源和井矿周围建筑物的保护要求,合理选择相关参数。将沉降控制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所需要使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长期专项研究,其中包括地表废材料向工作面进行填充系统研究、填充技术和填充技术的组合研究、矿井周边建筑加固和重建技术的研究、基于所开采煤矿周边村庄的保护技术研究、煤矿开采区域周边水体的研究、针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优化研究。另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该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就煤炭开采和城市之间关系的和谐统一进行相关政策的研究、并对矿井周边耕地和地下水源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2.4 对矿井巷道的布置进行持续优化,降低矸石排放量等开采技术
针对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主流采煤技术和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巷道的布置情况,仍存在有很多问题,例如矸石排放量过大,牺牲环境代价过高等,同时巷道布置的不合理也会增加煤矿企业的开采成本。因此,对现有的煤矿开采方式以及巷道布置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同样也是我国井工煤矿开采行业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面向这一研究方向,企业需要就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布置和开采技术的使用,组建相关的专家团队系统开展研究,科学合理地分析,反复进行论证,得出最为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式。
2.5 对小煤矿进行技术革新,逐步提高机械化水平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对没有达到相关安全标准的小煤矿,要逐步实现机械化开采,并对传统落后的煤矿开采技术和设备要进行淘汰。要在提高小煤矿生产力的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在经过技术革新和机械化开采技术普及之后,仍然没有达到相关安全指标,产能低下的煤矿,政府应果断予以关停。只有通过扶持政策的调控,加上硬性法规的出台,才能减少小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我国煤炭生产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安全环境的改善。
2.6 推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简单地说,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一种十分特别的煤炭开采技术,该技术融合了矿井构建、煤矿开采、煤炭气化技术等,是一门综合性煤炭开采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就是没有了原来在地表建设的复杂庞大和笨重的煤炭开采装置,把原有的物理采煤技术革新成为了化学采煤技术。在降低设备占地面积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煤矿的开采效率,减少了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是一种新型高科技采煤技术。并且该采煤技术的出现,降低了原有的作业人员在井下采煤作业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的可能性,真正实现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高效、环保、安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完成煤炭气化的连续、充足、稳定、监测和控制。此技术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试用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在国内的煤炭开采中,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必将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3 结束语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的煤矿开采行业当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开始进行了推广和普及,并在中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的煤矿开采行业仍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国有大型煤矿与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之间所使用到的开采技术差距过大,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企业只顾及到了眼前的利益和忽视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等。这些现象都使得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状,本人对我国煤炭开采行业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并从个人角度出发,建设性地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给予我国从事煤矿开采行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帮助,并希望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开发研究始终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涵洵.井工开采引起煤矿区土地破坏状况及趋势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
[2]任传鹏.井工开采煤炭回采率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3]范苑.国投大同塔山煤矿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开采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4]陶涛.井工煤矿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
[5]郝俊牛.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07):42.
[6]胡兆明.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3(22):206.
关键词:煤矿开采 地质结构 关系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06-01
在我国煤炭储藏量总量比较丰富,煤炭产区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黑龙江等省份。通过笔者对于煤炭开采行业的了解,煤矿开采与地质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 煤矿开采与地质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煤矿开采与地质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二者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稳定。
1.1 地质结构对于煤矿开采影响重大
通过笔者的研究调查发先,地质结构对于煤矿开采有着直接的作用。首先,地质结构影响着煤矿开采行业中矿井水灾的发生率。如果地质构造中出现断层、陷落柱、不良封孔等现象出现,一定要及时的对矿井进行安全监测,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因为地质构造的这种现象,可能会引发矿井的水灾,导致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次,地质构造的分级、分区以及分带可能造成煤矿带与瓦斯带分布的不平衡,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瓦斯爆炸的事故发生。最后一点,地质构造质检的的组成成分、硬度和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如果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塌方、采煤深陷的现象,导致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受损害。
1.2 煤矿开采对于地质结构变化产生影响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是地下作业,很明显会对当地的地质结构产生影响。煤矿开采是一项各方面要求比较严格的行业,对于能源的开采也要掌握一定的限度,切记不能盲目的开采。如果对于能源过度开采,一时会造成能源的枯竭,二是会对本地的地质结构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更大的危害产生。
2 应对地质结构对煤矿开采产生的隐患措施
地质结构分析对于煤矿开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对地质结构域煤矿开采二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时,产生的一系列隐患,我们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应对,以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1 提高煤矿开采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安全意识
意识对行动具有反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实际的采矿工作中,才会更加注重安全。公司应该着重加强对开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对于该矿区的实际地址构造情况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勘探,以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2.2 强化制度管理,有组织、有目的、科学的开采
对于矿区的实际地址构造情况,在系统的勘探之后,组织人员对于煤矿开采进行科学合理的开采,强化制度管理,加强组织管理,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有步骤、有目的的合理开采,确保煤炭资源的可再生性。
2.3 加强对于地质结构的分析,多方检测,避开易塌方深陷区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密切对地质构造的分析,采用高新科技手段,全方位的进行科学的检测,有效避开容易发生灾害的矿产区,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如何进行矿井地质结构预测与分析
矿产地质结构的预测与分析工作时一项十分精确缜密的活动,只有预测分析的数据准确,才能指导矿区开采活动。
3.1 借助物理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地质法
地质测量法就是指在测量中借助于地质构造的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在对矿井地质结构进行预测过程中,采用罗盘、放大镜、尺子和计算器等物理工具,到矿井下进行实际的测量预测,然后将预测的结果借助于地质构造的各种相关参数等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繁琐,推算过程也较为复杂,误差相对偏大。
3.2 借助计算机,处理信息—— 物探法
所为物探法即是通过探测仪对矿井中的地质构造的各方面数据进行探测。把地球探测仪的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整合处理,最后转换成图像、数字等形式,来探测矿区地质构造的数据,这种方法较为方便快捷,准确较高,在现代煤矿开采行业中比较常用。
矿井地质结构的分析在煤矿开采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贯穿于整个煤矿开采活动的过程。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否,对于煤矿开采有着十分直接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煤矿开采顺利进行与否、安全与否。
3.3 对地质构造进行探究评价
首先采用的是地质评价,从地质自身的角度出发,凭借各种科技手段,相关工具对地质构造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规律进行科学性总结评价,以此评价指导煤矿开采工作。其次,对地质构造进行综合探测。在原有的地质评价的基础上,对于矿井中具有生产潜力的矿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如物探、化探及钻探等,对于该矿区地质构造的规模、性质等等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监测。
3.4 长期坚持对井下现场地质构造的直接勘测,及时收集掌握井下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矿井下的地质构造,长期坚持观测,不仅能够及时的对突发事故的出现做好防备措施,还能够针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推导,及时做好矿区开采工作的调整。对于地质构造的直观监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煤矿开采行业是很有助益的。
矿井地质结构的分析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矿区工程的进展的安全顺利与否,因此,对于地质结构的研究分析,不仅是。矿开采的主要任务,也是构建现代化煤矿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煤矿开采中,地位十分重要。
4 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我国煤矿开采也逐渐的向纵深方向发展,伴随着高新科技和高新机械的积极参与煤矿开采中,对于地质构造的探测研究以及评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煤矿开采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煤矿开采中遇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以及如何进行地质构造的监测工作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与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科学的建议,相信对于煤矿开采中的地质构造的分析是有所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峰,庞作想.加强地质构造分析提高安全回采率[J].山东煤炭科技,2010(4).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煤矿安全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说是21世纪人类取得的最大胜利,各个行业因为其而都迈入了发展的新阶段,煤矿行业也是如此。因为信息技术在煤矿行业的应用,使得煤矿行业的安全性与效益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煤矿业的“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其实是一款专门进行安全管理的软件,通过该系统,可以发现各基层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并针对这些安全漏洞进行改善,预防和避免基层作业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套系统可以说是矿区工作人员安全的保障,而行业安全有所保障,自然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国内以及国外煤矿安全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现状分析
就网络信息技术而言,国外起步早,资金投入大,科研人员多,因此国外信息技术化的水平要领先国内很多。在国外,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所有行业领域内的企业,成了新一代企业发展的竞争力,自然国外的众多煤矿企业也是如此。如今,国外大部分稍具规模的煤矿生产和经营企业都安装了安全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的信息化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以及数据共享,不仅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生产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体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但是反观我们国外,整个煤矿行业,除了少数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安装了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外,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方法。整个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整体的管理水平可谓十分低下。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有行业内部的竞争也都愈演愈烈,煤矿行业更是如此,因此各煤矿企业想要不被竞争淘汰,就只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安全管理方面实力的增强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于这些煤矿企业来讲,要想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实力,就必须要借助科学技术,也就是说要引进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整体煤矿行业的实力,缩短与国外的实力差距。
2.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构成平台和功能介绍
关于该系统的功能,其主要包含六个管理功能和一个查询功能。六个管理功能是分别针对于是员工信息、隐患信息、安全奖惩、三违信息、工伤事故以及机构六个方面进行管理;而查询功能则是指综合查询。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该系统特意增强了权限管理的灵活性,管理者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权限的设置以及角色的定义。
机构管理。该模块以树形结构来反映企业各部门的关系以及实现机构人员组织的变换操作。
员工信息管理。该功能又分为三个小功能,用户管理、人事管理以及角色管理。通过人事管理,可以对企业所有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查询、更改;通过用户管理,则可以对操作该系统的所有用户信息进行设定、更改;通过角色管理可以赋予和变更不同角色用户所拥有的系统权利,限制用户们在该系统的行为权利。
工伤管理。在煤矿行业中,工伤是偶有发生的,因此,对工伤事故进行记录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每当发生煤矿工伤,相关人员应该马上对资料进行录入,并且对每个月发生的煤矿工伤事故进行统计,然后把数据提交到相关的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对各个煤矿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时,就必须要统计工伤事故的发生次数,事故发生原因,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等。对于煤矿工伤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要对其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把全年度每个月的工伤事故发生次数制作成直观的柱形图,便可得知煤矿的安全质量问题。
违规信息登记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违规信息登记是基础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违规信息包括矿难的发生时间,煤矿的负责单位,以及是导致违规的原因。除此之外,违规的相应处分以及接受处分的人员同样需要登记在煤矿违规信息中。相关单位把违规的信息公告于众,并且就违规情况进行统计,并且以折线图的形式反映出煤矿违规情况的变化。
煤矿奖罚制度管理。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见义勇为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而违规行为则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奖罚制度。相关部门可以透过系统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奖罚情况了如指掌。
煤矿安全隐患管理。安全问题是煤矿行业中最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有效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必须从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源上进行杜绝。 从事煤矿工作之前,应当请相关的单位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估,让所有的工人都意识到安全隐患的存在。相关的煤矿负责人应该共同研究讨论应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避免煤矿事故。
综合信息包括煤矿工人的个人信息以及煤矿自身的信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不仅记录了所有煤矿员工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和身体情况等。除此之外,煤矿过往的违规现象也记录在案,这为煤矿工人索要工伤赔偿提供了足够的证据。
3.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几个要素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并不是仅仅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其中一个煤矿,而是对所有煤矿进行集中统一自动化的管理。企业需要在煤矿安全系统中建立起自己的档案,这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互联网简便的程序帮助煤矿企业在24小时内完成信息登记工作。当需要查询某个制定的煤矿企业时,安全管理系统马上为你打开对应的网站。
专用软件的下载让很多人都觉得十分麻烦,但煤矿安全管理不需要下载任何的软件,客户只需要一台有网络的电脑,便可以轻松浏览各个煤矿的生产情况,管理情况,工伤情况等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无纸化办公。
煤矿安全管理是全自动化,涵括多部门的一项工作。我们不仅仅能够浏览到其中一个部门、其中一部分人的信息。煤矿安全管理的范围包括与煤矿生产相关的部门以及从业人员。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文件的发送和传达,业务的规范管理以及工作的审批。
B/S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进行信息和管理,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和B/S系统直接形成紧密连接。B/S架构提供人性化的菜单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资源和安全的管理,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任意登陆安全系统。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于访问有着严格的控制,先进的技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建议及措施
如今,企业管理更加趋向于自动化,煤矿管理也同样不意外。所有的信息不需要手工的抄写,只需要录入到电脑中便可。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推进煤矿的安全施工有着深远的意义。所有煤矿的违规信息都将会被记录到安全管理系统中,这让管理人员更加便捷地了解到各个煤矿的生产情况,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确保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首要任务,安全管理系统是辅助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生产的一个工具。本文给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及措施:
第一,提升“防火墙”技术,防止非法访问或病毒的入侵。“防火墙”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及时更新最新“防火墙”技术,确保煤矿安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监控;产量检测;人员定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北方广泛分布,而且煤层浅易于开采。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导致煤炭行业和能源行业取得巨大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只顾眼前发展,不顾身后安全的问题也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几年,煤矿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煤炭行业存在多种多样的危险,瓦斯中毒、煤尘爆炸、矿井坍塌等等都威胁着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制约着行业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能源需求,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煤矿进行监控,随时掌握煤矿的状况,研究分析其安全程度,在危险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及时进行处理,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1煤矿监控的意义
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的时间中,我国煤矿发生事故的次数以及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结果显示,事故次数从最初的3000多近4000次下降到2010年的1400多次,事故频率明显降低。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主要就是因为在新世纪以来,国家行业对于煤矿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制定了更严格的管理法规,采取了一定的监控方案。通过对发生重大矿难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很多都是由于没有采取合理的监控措施或者是监控设备失灵导致。比如2012年贵州响水煤矿发生矿难,造成23人死亡,5人受伤,根据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煤矿有安装的煤矿监控设备,在矿难发生之前,安装的瓦斯监控系统曾经发出过警报,但是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只是作为监控系统故障处理,最终导致了矿难的发生。相反的在河北沙河北沟煤矿,在2004年的5月中旬,监控发现总回风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异常增加,由于监控系统的存在预警,监控人员迅速通告煤矿,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迅速检查并对井下作业人员及时撤离,由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除,避免了恶性事故的发生。
2煤矿监控系统
煤矿监控系统涉及内容比较复杂,由许多小系统配合构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关于煤矿运行的煤矿安全监控、煤矿电力供应的监控、煤矿传送带运输状况的监控;关于煤矿工作人员安全的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煤矿生产中煤炭产量和生产过程的监控。
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是煤矿内空气中的主要气体的含量,比如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烟雾浓度等;煤矿内空气流通状况,比如风压和风速以及空气温度等;还有煤矿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风门风筒和通风机等设备的开启或者关闭。通过检测煤矿内瓦斯含量及通风设备的状态,当含量过高或者设备停转的时候,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反馈到出现故障区域的电源设备,进行断电和闭锁。这样可以防止出现火花导致瓦斯爆炸;同时系统会反馈给警报系统,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撤离,避免出现危险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于煤矿故障之后进行应急救援和发生事故之后进行原因调查也十分重要。监控系统可以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及时记录出现事故的时间,如果是发生爆炸可以确定爆炸起点和起火的原点。能够进行科学的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2.2煤矿工作人员管理系统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是监测井下人员所处的位置。通过对人员位置的监控,可以及时了解每个人员的运动轨迹,了解是否处于安全位置,同时可以记录工作人员在某一地点的时间。通过集中的监控可以监测在某一个区域人员是否过于集中。而且系统还有相应的存储记忆功能,能够永久保存,随时查阅。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被监控人员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位,便于开展及时有效的救助,节省搜救时间。
2.3煤矿产量远程监控系统
利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各个煤矿的实际煤炭产量。避免出现煤炭产量过高造成产能过剩影响煤矿设备的安全;同时可以加强对实际产量的监测,根据产量实时核算煤矿的税费基金等。而且可以对所有的产量进行统计记录,在后期可以随时进行查询。避免出现瞒报产量的问题,保证煤矿整体产量的合理配置。
3煤矿监控特点及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煤矿生产主要在地下进行,属于特殊工作。煤矿的矿井内部存在各种易燃气体和腐蚀性气体,对于信号的监测造成很大困难;而且整体工作环境恶劣,底下淋水情况比较严重,空气中粉尘比较大;地下环境中磁场强度明显比地上要高,对监控设备的影响比较大。综合看来,煤矿的监控系统使用比其他工业监控难度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号传输距离远,需要从地下到地上,还要考虑煤矿矿井内部的情况;电磁干扰严重,监控设备主要以电子传感器进行敏感信号的监控,很多时候会由于地下磁场的干扰造成监测失灵或者信号错误;监控对象日常情况下变化不大,容易使检测人员产生松懈,但是一旦出现变化就会造成很大的危险。为了实现监控系统安全准确运行,现在煤矿行业针对煤矿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专业的研究,以便于利用科学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目前最主要的几个关键问题是:
3.1监控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研究合理的布线方式,利用有线、无线和以太网结合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关于信号的处理主要是研究各种信号所代表的煤矿状态,通过这些信号判断煤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处理,预防事故发生。
3.2传感器的布置
需要对煤矿各个位置的信号进行监测,避免出现监控盲区,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安装布置传感器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3.3生命探测和人员定位
为了在发生矿难之后及时展开对被困人员的搜救,设计合理的生命探测和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对人员的定位,缩短搜救的时间,提高被困人员救助效率。
4结语
通过分析可知,对于煤矿进行严格监控势在必行。而实现监控也面临各种困难。科技人员需要加强对煤矿监控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监控系统的准确运行,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ll walks of life demand for energy has been increasingly intense, coal resources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ergy structure. Therefore, with the efforts to strengthen coal mining, coal mine machinery industry has ushered in th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paper, at first the coal mine machinery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were introduced, secondly on how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oal mine machinery were analyzed, finally based on coal mine machinery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s also relative elaboration.
关键词: 煤矿机械;高新技术;研制应用;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al mine machinery;high and new technology;research applications;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028-02
0 引言
煤矿机械就是专门作用于煤矿开采的机械行业,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的大国,每年生产的煤炭数量都在增加,因此煤矿机械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煤炭业来说具有极大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煤矿机械发展水平有很多的不足,大多核心技术还依赖于国外进口,这也造成了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比较高,竞争压力比较大。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煤矿机械也在不断的进行高新技术的应用革新,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将会使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更加大型化并且智能化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1 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我国是个能源大国,尤其是煤矿能源的储量比较大,但是我国的煤矿机械技术仍旧不是最先进的。因此在当前对煤矿能源需求比较大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煤矿机械的发展,提高煤矿开采的能力,使我国煤炭行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煤矿机械起步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进入工业时代的时期也比较晚,煤矿机械发展的缓慢也导致了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落后。目前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
1.1 煤矿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深,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和国际逐渐接轨。我国的煤矿机械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从最初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逐渐对核心技术进行学习消化和分析,终于走到了如今合作生产以及自主研发设计的地步,这种由简单的模仿到如今的自主创新研发的改变造就了我国煤炭经济市场竞争力的上升以及煤矿机械不断的发展创新之路。煤矿机械的发展和新型的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上世纪末国家决定重点开发晋陕蒙宁地区的煤炭,这些地区的煤炭产量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0%左右,并且特别适合大规模的煤矿机械设备开采,随着煤炭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加大,对煤矿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煤矿机械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已经出现难以满足煤炭开采的生产要求,这就需要煤矿机械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性研发以保证煤矿机械朝着一体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发展,在缩短我国煤矿机械设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满足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矿机械的需求。
1.2 煤矿机械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首先,煤矿机械的自主研发能力仍然不够强。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煤炭资源的大国之一,但是我国也是煤炭资源消耗大国。因此煤矿机械的研发制造也应该随之发展,为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但是我国煤矿机械制造规模虽然得以有效的扩大,但是竞争能力却比较薄弱,仍旧有很多的核心技术依靠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仍旧很少,并且对引进的核心技术仍旧停留在基础的模仿层面。没有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和研发应用,这就难以形成自主研发的良好氛围。并且我国的制造工艺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相对落后,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制造工艺技术能够有效的得以提高就会大幅度提升煤矿机械的发展能力。
其次,我国煤矿机械设施的主要性能指标仍旧比较落后。相较于发达国家对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对基础元件的理论研究,我国则只是追逐实际的应用技术对基础的理论研究反而不重视,这就导致了在引进的核心技术应用上,我国煤矿机械也只是简单的仿制外观对其相应的理论基础都视而不见,这就造成我国煤矿机械某些基础原件可靠性不高,使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上都存在极大的隐患并且难以满足大型煤矿的生产效率的要求。
2 针对如何提高煤矿机械的发展水平的分析
如图1掘进机所示,增强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水平能够有效的降低煤炭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能够大幅度提升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对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提升煤矿机械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 加大国家对煤矿机械发展的重视程度 煤矿机械作为大型的重工业设备,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应该为煤矿机械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从各个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政策,把煤矿机械中涉及到的核心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不断的吸收各个学科之间的最新科研成果,增加煤矿机械的高新技术含量,使煤矿机械能够得以有效的发展,尽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2 加强对煤矿机械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煤矿机械发展的具体实施战略中应该加强社会企业和设计研究院以及学校之间的整体联系,以便于多领域多学科之间有效的为其创新发展进行有效的研究工作。并且应该重视煤矿机械的各项理论基础,对于引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仅要进行基础的模仿还要对其工作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相应的深入研究,并根据对煤矿机械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的创新,采用最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提高煤矿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并且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那种设计、制造并行化的模式,以便于缩短煤矿机械设备的研发周期,改变我国目前先进技术主要依赖于进口的被动局面。
2.3 走煤矿机械创新化的路线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开采技术和管理上也不断的应用新型一体化设施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把煤矿机械设备列为制造业振兴中的重点之一,这就需要我国的煤矿机械也必须在设计中不断的解放思想进行创新,把创新理念应用于对煤矿机械的设计中。尤其是应该把关于材料科学的研究成果中新型的材料应用于煤矿机械的关键部件,这不仅能够加强煤矿机械的可靠性还能够坚强各个部件的重量。因此,尽快的加大对煤矿机械设备自主研发机制的研究,以达到煤矿机械自动化一体化的全面国产化,在降低我国煤炭企业机械设施成本的同时使煤矿机械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煤炭企业服务。
3 针对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趋势的阐述
我国煤矿机械行业总体来说仍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对煤矿机械某些核心技术以及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研究将会大幅度提升煤矿机械的发展势头。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煤矿机械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3.1 煤矿机械朝着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煤炭资源重要性的显现,我国在提高煤炭产量的同时也要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改善。就目前而言,传统的煤矿机械已经难以满足煤炭开采的需要,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越来越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创新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原有的煤矿机械操作水平,使煤炭资源的采掘、运输都向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保证煤炭资源的开发能够更加具有效率并且还能够增强其安全保证。提高煤炭产量,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尽快实现煤矿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煤矿机械设备现代化、智能化是煤矿工人的热切需要。因此,煤矿机械设备如何发展,成为事关煤炭行业兴衰成败的重中之重。矿山机械设备的灵活化是指机械设备的适应性强,一台机械设备可以适应多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矿井生产条件。如能够实现矿山机械设备的灵活化,则赋存条件较差的煤矿的生产能力也将被极大挖掘,从而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生产能力。
3.2 煤矿机械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煤矿机械制造技术正在不断的由传统制造技术向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也是一门新兴技术,其自身的优越性使其使用和发展领域在不断的扩大,把智能化应用于煤矿机械也具有无穷的生产力,因此应该注重把这些新型科技有机的组合起来,保证煤矿机械的操作控制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和智能化,使煤矿机械设备能够运行的更加协调,使其在煤炭资源的开采中得到有效的利用,在提高煤炭资源产量的同时还能大大增强其安全可靠性。这里的综合化是指机械设备功能的综合化,即实现一台设备多项功能的综合。如煤电钻功能与凿岩机械功能的综合、单体液压支柱与顶梁功能的综合等。实现机械设备功能综合化,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煤矿机械设备生产能力的发挥。现阶段,社会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煤炭机械也不例外,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尽快实现。
3.3 煤矿机械主动预防性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煤矿机械的安全运行是维护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的基本前提,对这些大型煤矿机械的基础检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对煤矿机械的检修方式大多是事后维修和定期检修,这种检修方式在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生产中已经逐渐显现出其弊端,针对这种问题,目前对新型煤矿机械的研究已经使用了实时状态监测维修这一机制,这种主动预防性维护技术能够有效的根据煤矿机械设备的系统根源性参数来判断煤矿机械的运转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状况用过相应手段对根源性异常参数进行纠正就能够使煤矿机械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得以延长,还能够有效的维护煤矿机械设备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开采规模不断加大,很多大型的煤矿企业主要大型煤矿机械设备往往都是由发达国家垄断,我国煤矿机械行业的发展仍旧相对滞后,煤矿机械设备综合生产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我国煤炭企业生产要求。这种局面应该尽快的改善才能够提升我国煤矿机械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的煤矿机械应该把各项新型技术应用于煤碳企业中来提高原有的机械操作水平,使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并且具有更强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严俊华.我国加入WTO后采煤机械的发展趋势[J].煤炭技术,20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