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生态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生态建设

第1篇

一、土地开发项目规划坚持“一严禁”

国家和省级公益林林地严禁开发。

二、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中推行“二保”

1.保持水土: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好涵管及“u”型槽,建好沉沙池,做好梯田田埂,防止水土流失;

2.保护野生珍希阔叶树种:在规划区域内的6公分以上零星野生樟树、甜槠等珍稀阔叶树确保留存不采挖。

三、开发后土地利用实行“三不”

1.不抛荒。土地开发项目经验收合格后,要进行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严禁闲置或抛荒。

2.不栽乔木树种。对原是林业用地进行土地开发项目的小班地块,一律要求种植高产油茶或新余蜜桔。否则,林业部门不予项目开发支持。

3.不重复项目建设。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后,不予安排与土地开发项目政策相抵触的其他项目。

四、土地开发项目规划遵循“四原则”

1.袁河两岸两公里内迎坡面一、二层山脊内原则上不宜开发。

2.小(一)型以上水库库区最大蓄水线外延40米以内及迎水面外延200米范围以内原则上不宜开发;小(二)型水库库区最大蓄水线外延30米以内及迎水面外延100米范围以内原则上不宜开发。

3.天然阔叶(或珍稀树种)有、疏林地原则上不宜开发。

4.坡度大于25度的荒山荒地原则上不宜开发。

五、管理措施

1.凡涉及林业用地进行土地开发项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和林业部门取得协调,并派出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开发。

第2篇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第3篇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将有力推进克东县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友好的要求。

1克东县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克东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总面积的33.3%。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3.7%,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层逐年减薄,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旱灾和水灾频发。

1.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产力逐年减少克东县有草原面积16733hm2,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72.7%。部分草原退化束缚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食动物的日益增长与草原生产力下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3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衰退森林结构不甚合理,天然林比重少,人工林比重大。在44993hm2的林地总面积中,天然林面积2747hm2,人工林面积42246hm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1.4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克东县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狼、狐狸等16种;鸟类有鹰、雉鸡、野鸭等36种;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26种。由于生态质量的下降,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和生长环境,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分布区域缩小,有些动物种类为寻找生存环境而转移,有些动物已濒临灭绝。

1.5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逐年加剧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农村居民生活造成的村屯和农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克东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土地资源开发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耕地总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对荒山、荒地、荒坡的农业综合开发,应在土地规划的基础上,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开发。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为重点,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持续力。

2.2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遏制草原环境恶化的趋势,对“三化”草原有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对沙化较重的实行重耙补播牧草的方法,对碱化较重的实行种植耐碱牧草的方法,对退化较重的实行浅翻轻耙的方法。为了给草原以休养生息之机,根据草原的承载力,科学规划养殖数量,大力推广青贮饲料技术,发展舍饲半舍饲型的牧业生产,杜绝草原超载过牧现象的发生。

2.3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保护体系,严格制止毁林开荒,加强限额采伐管理,制止水土流失。

第4篇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第5篇

达州市位于大巴山南麓,北靠陕西,南临重庆,是四川东部重要的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城区面积30.18km2,2004年常住人口46.15万人。《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位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具有文化、山水特色的川、渝、鄂、陕结合部的大城市,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86.57km2,人口约为90万人。为了有效改善城区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达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城区生态建设战略,在城区建设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生态屏障,城区农业生态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自然条件

城区生态建设范围北至罗江,东至盘石,南到木瓜铺,西至铁山,面积约390km2。城区地貌属盆中丘陵区与盆周低山区连接地带,境内主要山脉有凤凰山、铁山、犀牛山等。最高海拔位于铁山黄瓜梁1068m,最低海拔260m。区内河流属嘉陵江流域渠江水系,以州河为主要干流,较大的支流有明月江、双龙河等,其它水域有莲花湖、河龙水库、梨树坪水库、犀牛山水库等。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热同步,雨热同期。由于年际间相同月份的降雨量差距很大,7、8月份既是容易出现伏旱又是最可能突发暴雨洪灾的时候,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90.88mm。土壤以紫色土类为主,另有少量冲积土类和黄壤土类。

2农业基本情况

城区生态建设范围涉及通川区、达县5乡7镇3个办事处1个管委会。包括通川区西外镇、北外镇、复兴镇、东城办、西城办、朝阳办、双龙镇、罗江镇、盘石乡、东岳乡、莲花湖管委会;达县南外镇、江阳乡、斌郎乡、河市镇、幺塘乡,共有154个村,其中自来水受益村114个,通汽车村152个,通电话村139个。乡村户数72088户,乡村人口数为237925人,有劳动力资源121984人,乡村从业人员112253人。区内乡(镇)2004年末有耕地127298亩,其中水田76808亩,旱地50490亩,旱地中25°以上坡耕地14460亩。主要农作物总产量300391t,包括谷物、玉米、红苕、小麦、油菜、洋芋、高梁、花生、苎麻、蔬菜、水果等。项目区花卉、食用菌、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规模,畜牧业比较发达,2004年出栏生猪31.2万头,肉牛1.97万头,肉羊2.55万只,小家禽32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1305t、5100t、800t。生产鱼苗2200万尾,鱼种950万尾,可放养水面15286亩。化肥施用量23140t,农膜使用量620.3t,农药使用量174.1t。

3农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达州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的文化、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基本上仍沿袭过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村生态环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不明显,农产品加工等体系滞后。达州市城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产品种类丰富,但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不明显,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贮运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原料产品与加工产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附加值低,有特色优势的名牌产品少。

(2)农村经济过份依赖种植业,种、养殖业内部各业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到2004年底,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仍处在支配性地位,粮经作物播种面积之比为5.5:4.5,在粮食作物中,又以水稻为主。在养殖业中,畜牧业虽然新增了许多食草动物品种,但没有摆脱生猪一枝独秀的局面,渔业特色养殖规模较小,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综合优质率只有30%左右。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较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1家,产生的污水基本上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农村能源大部分以烧柴为主,对森林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

(4)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2004年,项目区化肥施用量达到181.8kg/亩,而氮、磷、钾的平均利用率为35%、19.5%、47.5%,利用率低,残留浪费严重,造成土壤板结,水质富营养化;农药使用量1.4kg/亩,利用率不足30%,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中,使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膜使用量达620.3t,大部分很难降解,影响土壤通气和水肥传导,造成粮食减产;滥用饲料添加剂导致畜产品中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极大地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

(5)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达州市位于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体破碎、切割剧烈的大巴山南麓,受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项目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384t/km2。

4城区农业生态建设对策

4.1农业产业分区

建设区是水稻、油菜、苎麻、水果、中药材的适宜生产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根据建设区农业产业特征,以及地理、资源、环境条件,结合《达州市农业发展规划》以及通川区、达县《农业发展规划》和通川区、达县《优势农产品规划》,按“东花果”、“北菜蔬”、“南肉食”的总体思路,将建设区划分为各具特色的三大发展区域,即以江阳乡、盘石乡沿明月江两岸建立观光休闲农业区;以双龙、东岳、罗江、复兴等乡镇为主建设优质蔬菜、水果生产区;以河市、斌郎、幺塘等乡镇为主建设畜牧养殖及苎麻生产区。

4.2无公害农业建设

为了解决农产品污染和安全问题,建设区应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为核心,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4.3水土保持建设

按照预防为主、生态优先、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治理思路,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区25°以下的坡耕地改造成梯地,实施推广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煤矿废渣、工矿废弃物毁坏的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突出坡面水系建设,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治理和大自然自我修复相结合,对区域内的宜林荒山荒地进行植树造林,对25°以上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土保持的能力。#p#分页标题#e#

4.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通过加强宣传培训,使农民认识到滥施农药、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增强科学施肥、用药,保护环境的意识;控制化肥施用总量,积极推广平衡施肥,科学施肥,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复混肥、微量元素肥,保证有机养分所占比重不低于总养分投入的50%,分别在通川区、达县建立土壤肥力监测点、肥效观测站、土肥检验室、农化配肥站,负责农作物营养诊断和农肥供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引进低毒高效农药,筛选出药效好、降解快、残留低的农药品种,全面禁止储存、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引进、试验、筛选出高效的微生物制剂及控害生物,更换施药器械,推广滴漏手动喷雾器,实行对靶喷药,毒饵站灭虫鼠等先进的植保技术,把施药流入土壤中的比例降低到10%以下。

4.5农田林网建设

农田地坎、地埂,应合理配置经济林木、用材树种,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农田上的光、热、水、肥等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总体经济效益;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为主,向发展经济林、林粮结合的多种经营转变,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6农村能源建设

达州天然气储量丰富,全市天然气远景资源量达3.8万亿m3,近期可开采储量为1.26万亿m3,占2004年全国可开采储量的52.5%。根据达州城市总体规划,近期部分集镇使用天然气,远期普及使用。建设区内交通方便,与集镇距离较近的农户应鼓励以天燃气(液化)作能源,距集镇较远的农户必须加强以沼气建设为主,省柴、节煤炉灶和薪炭林建设多种形式结合的农村能源建设。

4.7清洁引用水建设

建设区应采用集中连片供水方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全面解决村镇人口饮用水卫生问题。饮水工程做到每村一个自来水供水站,主管道铺设到每一个农户家,使每一户村民都用上合格的饮用水。

第6篇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政府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1、农村水利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300万元,重点用于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灌区水利设施配套;水毁修复100万元,重点用于水毁工程的修复;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500万元,重点用于列入*年度省千库保安工程项目建设,小型水库、面上重点山塘除险加固,清溪口水库、内庵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河道整治100万元,重点用于河道险工险段处理。

2、农业综合开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800万元。重点用于小流域中低田改造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3、生产基地机耕路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5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机耕路建设。

4、农业现代化装备。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90万元。其中农机补助170万元;农业信息化装备50万元;"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70万元。

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1、粮食生产。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340万元。其中粮食风险资金200万元。其它主要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救灾种子储备、农药化肥储备贴息、超级稻工厂化育秧工程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等。

2、特色产业建设。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680万元(县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300万元)。其中用于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产业80万元;茶叶产业250万元,主要用于茶叶良种化改造、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毛竹产业250万元,主要用于毛竹基地新造、笋竹两用林和低产林改造、竹林扩边和示范工程建设;其它特色产业100万元,主要用于良种化改造、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县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的经费主要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试验推广,农业科研,农业科技示范区(点)建设,科技型农业企业培育等。

3、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00万元。重点用于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标准制定,营销体系构建;中国有机茶之乡和"武阳春雨"等农产品品牌建设;组织农产品参展参会等。

4、林业生态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750万元。重点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助、阔叶林改造工程、地上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和绿化示范村奖励。

5、生态养殖业发展。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80万元(生态村建设资金中安排50万元)。其中用于能繁母猪、后备母牛补助90万元;用于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标准生态养殖场建设90万元

6、农家乐发展。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30万元(三产扶持资金中安排)。重点用于农家乐的规范化管理、宣传推广和特色化发展等。

7、农业安全保障。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70万元。其中动物疫病防控经费200万元;病虫害统防统治经费10万元;植物疫病防控经费10万元;防汛抗旱经费50万元。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的组织机制

1、培养新型农民。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480万元。重点用于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等。

2、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20万元。重点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带动农民增收奖励、新办和引进农业加工企业补助、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和等级评定奖励。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代农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1、村庄整治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2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补助,1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2、生态村建设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用于生态村建设补助。

3、清泉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县财政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省补助资金除外)。重点用于清溪口水厂建设、水厂管网延伸、区域性供水工程建设及全县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

4、扶贫开发工程。年度扶持资金总额为150万元。其中下山脱贫小区基础设施建设100万元;低收入农户生产性贷款贴息、贴损50万元,主要用于低收入农户生产性贷款和低收入集中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贷款的风险担保、贴息、贴损。

五、相关说明

1、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意见编制重点扶持项目导向目录,并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导向目录应对欠发达乡镇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对经济薄弱村兴办农业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源口水库库区内改善种植结构的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的补助"门槛"降低到连片1亩以上、补助标准提高50%。

2、扶持资金的申报兑现程序:

(1)项目申报。申报: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项目单位要按照项目导向目录认真负责地编制申报方案,并由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统一报各相关主管部门,并抄送财政局。立项:由各项目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部门根据乡镇(街道)申报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项目资金拼盘初步意见,上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经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各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县财政局下达立项计划。

(2)项目验收。下达立项计划后,项目主管部门要会同项目所在乡镇(街道)根据立项计划书进行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监督管理。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所在乡镇(街道)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项目相关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项目相关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

(3)资金兑现。相关主管部门在项目验收合格后,会同财政局提出资金安排意见,报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兑现(县农业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拨付到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然后分拨到有关单位和农户。项目实施主体是县级单位和龙头企业的,可由县财政局直接拨给项目实施单位。

3、本意见所涉及扶持资金根据各产业发展的情况由县政府统筹安排。

第7篇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少的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农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载体。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发展相应的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特别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为保障,以教育培训和宣传为推广手段。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耕作技术为其前提条件。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发展,为绿色食品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中表现如下:

其一,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进程。其二,通过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三,通过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更趋合理,促进农业生态的改善和提高。其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拓展,为绿色食品的开展服务。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强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恰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搞好了生态农业也就为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得到了保证。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2.1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绿色食品要求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基地,要求有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这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对绿色食品生产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绿色食品的这些标准规程和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一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要用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追求生态效益是前提,是正确的,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急功近利,忽视生态效益,只顾目前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牺牲环境去千方百计获区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是不会长久的,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另一种倾向是生态农业建设重视了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研究不够,重视不够。而农民致富的现实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则群众对农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而绿色食品是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基础,达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生态农业建设将生态效益成果转为经济效益成果的良好载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绿色食品的发展,通过了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提高生态农业试点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试点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试点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又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绿色食品可以体现生态农业的成果,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是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连接的桥梁。

3.生态农业的模式适合绿色食品的开发

生态农业的核心可以看成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因此结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成功的运用和总结了许多典型的生态模式。如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的生态模式:该模式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有序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以减缓由于滥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所谓“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是将“种、养、加工”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和“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科学合理、实用、配套;清洁工艺模式:工厂排出的余热,释放的二氧化碳、硫和氮化合物等通过回收和净化加工利用,这种兼顾生产和环境的工艺被称为清洁工艺,若干工艺所构成的工程体系,被称为清洁工程。这些模式为我们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实用技术,它们既可以直接用于开发某种绿色食品,又可以根据一般原理和某些绿色食品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创造性的重新设计、组装,已形成新的优化生态模式。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污染;生态农业;环保农村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远古时期我国的先人就开始进行农业种植。进入现代后,尤其是现代化农业种植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环保问题,造成大量的农田受到土壤沙化、板结、化学污染等,对我国农村农业实现可持续种植发展带来了隐患,也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必须在进行农业种植的同时,要重视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对农村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环保大局,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的建设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已成“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

1.国外的现状

欧洲和美国等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在进行农业种植的时候都是仿着工业化的模式进行的农业现代化管理,结果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化学物污染、水和土壤资源受到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大规模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

2.我国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也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的农业种植不合理。因为土地少,很多农村地区过度追求农业的产量以及耕地的数量,造成现有土地被施入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地化学污染及板结,有的地区还大肆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无法实现可持续种植的良好效果,造成农业面源性污染。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受到面源污染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且使用的这些产品多是在国际上不允许使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田平均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化学肥料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里,九成以上都有农药残留,四成以上农药残留超标,在我国农村有一多半的自然水源被污染。

二、农业污染的本质问题尤需关注

1.庸俗化的市场经济造成农业污染

市场经济的庸俗化,一方面使得消费增长,一方面为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而盲目进行土地资源投资,加上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进行地表灌溉,使得农业资源日益短缺,情况恶化,农业生产和环境污染成为恶性循环。

2.规模化的大型现代种植业造成农业污染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企业都在农村建厂生产。在农村的这些龙头企业一方面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进行蔬菜种植、农田育种、畜牧养殖等现代化农业的生产;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添加剂、保鲜剂等化学原料,造成农田以及农村周边环境出现空气污染、化学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等问题。

3.从中进行的反思

反思在过去二十年,我国农村在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农业政策政策中,一方面圆满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经济生产的目标,另一方面,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粮食等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为建设的重心,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为工作目标。最大限度的恢复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建设工作。

三、新农村建设应突出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

1.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建设点

应该在农业科技含量上加大投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进行退耕还林,减少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

2.环保农村的建设方式

按照科学发展、循环经济、高效经济的概念进行环保农村的建设,从环境治理、废物利用、生态能源、生态种植和养殖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铺设乡村油路改善道路环境,并对道路两侧进行树木种植;提倡农村修建沼气池,利用沼气这种生态能源进行照明等;建设生态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贯彻科学发展观;成立农村环保志愿队伍,进行环保宣传以及环境治理。

四、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

1.利用生态建筑,推行环保农村理念

随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进行房屋的翻建,这个时候房屋的建设应按照农村的实际,建设生态建筑。房屋建筑的材料尽量选取可回收的建材,而不去采用钢筋、水泥等建材。

2.利用生态农业,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农村除了进行生态建设达到环保农村的理念外,还可以进行态农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在农村比较普遍的生态农业有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两种。生态种植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轮作制,利用生物自身产生植物生长需要的肥料,实现绿色种植,最终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提高了它的质量;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及天然饵料,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科学发展观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生态进行的治理,利用循环经济、高效经济,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环保理念,严格履行环保职责,使农村真正实现生态化、环保化。

参考文献:

[1]覃源.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科技视界,2012(16).

第9篇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第10篇

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对农村经济影响

坚持农村能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远大目标就是“创造美丽的西北地区”和“壮丽美丽的新山河”,整体农村能源总体工作。依靠科技发展,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有效的能源供应,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对土壤侵蚀的控制、生态农业建设对新型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思想建设中,总结了“八五”和过去,生态建设和农村能源的成功经验,坚持稳定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农村能源消费中的煤炭,电力和新能源,材料能源所占的比例;在阳光充足的地区,普遍推广使用太阳灶;在水,温度,原材料条件等方面与区域结合,结合温室栽培和暖棚养畜,促进沼气的使用,挖掘常规节能潜力,节省省煤的炉灶。按照建设生态农业的规律,寻求能源建设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加快农村能源过程的商业化步伐。

二、农村能源效益改善的几点建议

在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结合改炉、改灶、改炕,做好思想动员,搞好示范试点,逐步调整生活燃料结构,改烧硬柴为烧薪草或烧煤,大规模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等都是有效的措施。为了体现在社会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为此要加强领导,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六点:

1.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提高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农村能源建设当作一件重大措施来抓;要与解决当地群众温饱、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列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重点治理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涉及许多方面,工作量大面宽,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充实加强农村能源推广管理部门,确保任务的落实。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的重点区群众经济条件困难,所需开展的各项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完全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来办确有困难,加之开展这项工作所得到的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国家花一点钱是值得的,除少数项目,如小水电开发、商品煤供应等需解决部门流动资金贷款及少量的有偿投资外,其余项目应给予适当补贴。

4.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植被,建议采用当年“供煤植薪”的办法。贫困户使用太阳灶,适当给予补贴,并要求植2亩薪林或4亩薪草,采取“供太阳灶植薪”的办法,既开发太阳能资源,又积极保护和恢复植被。

5.重点治理区建设规划方案一经确定,建议人大立法,以利更有效地贯彻实施。乡、村两级也应订立相应的乡规民约,约束执行,努力完成农村能源建设计划。

6.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省与县、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三、农村能源建设的环境治理措施

1.推?M农村能源建设。对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笔者认为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沼气池建设。首先,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带动农村大兴改厕、改厨项目,既可以让农村粪便遍地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还有力促进了庭院美化、厨房亮化以及厕所卫生状况,使得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其次,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在沼气池中经厌氧发酵后得到的沼渣沼液,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外,还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资源再生,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能够明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这样土地就会更加肥沃,有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收成提高,与此同时,还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2.优化工厂排污排气的工序。工厂排污排气也要采取合理的优化工序,通过合适的工序,能够将工厂排放的废气变废为宝,转化为一种工厂可用新能源,既改善了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对污水而言,可以采取净化措施,让其得到重复利用,既节省了水资源,又促进了共存发展。

3.科学进行植树造林。对环境进行治理,还要大面积进行林木种植,以林木自然屏障防止灾害发生,对种植环境不断进行改善,不仅可以让地表更加坚固,而且还能让土壤保持较强的肥力。在大片绿色森林的防护下,农村空气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改善,这也是生态环境文明可持续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农村节柴改灶、省柴节煤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利用,加之沼气池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第11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 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 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 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 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气象因子;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07

r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针对对象,且目前露天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因而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气象因子等的影响,一旦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区域内的农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1.1 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气象系统减灾

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下,农业生产更易遭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气象在防范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出口贸易,同时对于动植物检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部门只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而土壤、气象等方面的灾害却无法处理,而全面的农作物医疗系统就需要农业气象研究的支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减轻当前的农业气象灾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 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系统效应的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其损害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的下降,同时损害人类的利益。正确认识农业生态系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农业污染以及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气候的稳定同时有利于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目前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在调整服务结构,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 农业生态建设与气象系统的协调发展

2.1 区域生态气象观测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要对于当前的农业气象观测站设置情况进行改进,扩大农业气象监测的覆盖范围,同时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对于观测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气象系统建设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建立林业生态气象站,在工业区与农业区的交界的地方设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等,气象站的监测指标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监测需求相适应,同时气象观测站与环保检测的内容和指标要避免重复,不同地区的生态气象观测站要加强联系,通过资源的共享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2 气象部门要注重新课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农业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而各地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绿色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气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课题,包括农作物检疫、农业生产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等。例如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种植地区的气候差异马铃薯的发病时间以及病害严重程度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马铃薯发病时间较多集中在发育阶段,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北方地区发病时间大多在成熟期且发病率低。气象部门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新课题要加强研究,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3 加强农业生态以及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气象系统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农业气象参与生态建设要求相关人才同时具备农学、生态学以及气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相关院校应当通过专业结构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该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气象与农业生态建设的相结合,与此同时在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生态气象理念来推动自身研究的进展,为所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2.4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气象研究

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子中最为活跃多变的,通过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研究有利于农业疑难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又会对农业气象产生反作用。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生态 建设 经验 成效

生态建设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来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能凸显城市特征,改善城市或区域环境,整合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向往与日俱增,特别是对生态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结合全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生态雨花”的总体要求,着力实现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建设、营造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生态建设、实施绿色雨花发展战略,既是推进雨花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态雨花建设的基础和意义

1.南京雨花台区西依浩荡长江,东北有著名的雨花台风景名胜,中有秦淮新河,东南有牛首山、将军山、韩府山等绿色低山丘陵带。区域境内山环水绕,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处城市常年主导的上风向,蜿蜒起伏的峰峦是连接雨花台风景区—牛首山—祖堂山风景区的天然走廊,是南京都市圈生态防护网主骨架的一个重要节点。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9.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现有2个省级绿色人居环境社区、21个市级绿色人居环境社区、6所绿色学校,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作正逐步展开,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等环境基础工程已经建成,除局部工业区外,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长期处于良好水准,处于南京市领先水平。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南京近郊范围内唯一没有受到明显污染的区域,更是城市人休闲度假、踏青旅游的好去处。

2.只有环境改善了,才能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建设生态城市是环境改善的一个平台。生态雨花建设能进一步提升全区人居环境质量,通过生态建设,实施“绿色雨花”战略,我区环境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世界里。

3.生态雨花建设,能进一步彰显雨花绿域特色,加快推进雨花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改善了雨花的大环境,人们愿意到雨花来投资创业、也乐意到雨花生态旅游,与此同时,给雨花带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二、生态雨花建设的成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把南京建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我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绿色雨花”战略性工程。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办林业,雨花人投入资金2亿多元,根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举全区之力,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圆满完成了“绿色雨花”阶段性奋斗目标,共计完成成片造林1.34万亩 ,其中高标准建成了31.6公里长的宁马路、机场路、绕城公路、三桥两侧30~100米的绿色通道工程,绿化面积达4588亩;高质量完成了以长江江滩、秦淮新河为主体的江河湖防护林工程1784亩;高水平建设了以宁丹路花卉苗木产业带为核心的商品林基地5256亩;高档次建设了以开发区中兴大道为代表的区内道路绿化工程941亩。经过努力,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9.7%。累计完成城市绿地139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达42.2万平方米,实现了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绿地率达43.4%,人均公共绿地18.6平方米,使我区的资源总量大同增加。在抓好新造林的同时,加快推进林相改造工程,累计完成面积6000亩,有效改变了现有林相结构。今年,我区又从环保方面入手,积极进行了生态专题调研,查阅大量生态建设资料,逐条对照建设标准,进行多次探讨、反复论证。并专程邀请省、市生态建设有关专家、市环保局领导,召开生态区建设专题会,与会领导充分肯定我区开展生态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对我区开展生态城区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作为城市郊区,对照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6项基本条件已全部达标,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建设指标共36项分指标,也已全部达标;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彰显我区生态特色,充分凸现我区“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绿域特色,需要我们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区各方力量,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生态雨花”建设。

三、生态雨花建设的制约因素

在生态雨花建设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发展较快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1.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布局与建设生态雨花不相适应。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及资金的拉动,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结构升级和优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三大产业的质量有待提升,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突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经济增长高能耗、高污染比较明显。

2.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雨花”建设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城市扬尘日趋增高、机动车尾气污染率提升等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虽然水环境总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城区水系污染治理有反弹态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网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还不配套,未能完全实现雨污分流,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源头。

四、生态雨花建设的总体目标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型科学新城的目标,全面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强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努力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总体目标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将基本建成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以节约型——集约型为基础的资源保障体系,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体系,以生态框架为支撑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生态人居体系,以古今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为标志的生态文化体系,使全区建成为经济繁荣、生态高效、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高度和谐相统一的新雨花,成为南京市生态城市中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同时加大“绿色雨花”建设力度,推进生态雨花向花境迈步。坚持乔、灌、与花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绿化、美化、彩化与香化相结合,本着“春花、夏荫、秋叶、冬绿”的景观设计要求,创造多样花境景观。加快城市范围内道路、水系、山体的绿化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区植物原生性、多样性研究,建立各类绿地全面发展、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

2.工作重点

2.1强化区长环保目标完成。今年是南京市实施第五轮(2008~2012年)市长、区县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的第五年,认真抓好区长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的落实尤为重要。环境质量目标方面,努力确保全区水、气、声达到相应类别的标准。环境综合整治及建设目标方面,继续开展绿色社区创建、禁燃区内燃煤锅炉改造、扬尘污染控制与实施一批生态环保工程。污染防治目标方面,全面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继续建设工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工程、加强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削减、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水耗、推进清洁能源的改造,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实现零排放,核与辐射安全实现零事故。环境管理目标方面,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落实环保专项资金,依法完成排污费征收任务,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辖区内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积极推进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工作。

2.2重点落实“12345”计划,全面贯彻环保优先方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能力,一是加快推进雨花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二是在2012年底前落实2家企业搬迁工作(南京第二钢铁厂、梅山化工总厂)。三是在2011年底前已关停3家水泥厂(南京金江水泥厂、南京雨江水泥有限公司、南京板桥水泥有限公司)。四是完成4家电镀企业整治工作(南京宏光马家店电镀厂、马家店电镀厂、新大龙金属加工厂、南京雨花电镀厂),五是完成30家工业企业水环境综合整治。

3.阶段目标

结合南京市生态市建设阶段目标,全区开展生态新城区建设,总体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实施。

3.1初步形成阶段(2009~2010年)。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创建成果,初步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优化调整城镇空间布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得到普及,生态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区域和生态环境示范工程,为生态城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南京市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下,初步形成雨花生态区域的基本框架。

3.2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4年)。在南京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的基础上,在我区范围内,全面推进产业、空间、环境、生态、人居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生态建设,建成较完备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自然生态得到系统保护,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和生态条件全面改善,初步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生态产业体系,资源保障体系,优良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与生态文化体系,初步形成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同时,我区生态城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3.3提高完善阶段(2015~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多中心、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间隔、开敞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城市经济体系基本成型;自然山水的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进一步彰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内涵品质进一步提升,成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生态经济高效发达、生态社会文明和谐相融的生态型科学新城区。

4.具体建设内容

4.1以生态功能区保护为重点,构建生态安全体系。按照雨花科学园核心区域的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功能明晰、产业聚集、链条衔接、设施完善的宁南新区生态科学园,坚持以项目带绿地,通过生态型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生态保护、恢复与建设。着重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住宅区和经济适用房小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人居区域。以发展总部经济为重点,进一步保护原始次生林,有序开发生态资源,建立将军山和牛首山自然生态保育和生态开发区。着力保护好秦淮新河流域涵养,加强沿岸生态景观改造。充分保护和利用城镇所依托的自然地貌、农业用地和林地,建设板桥新城沿江复合生态区。加快实施雨花新村街道和赛虹桥街道老城城市生态建设区改造,以生态人居建设为重点,建设生态景观河道,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大力构建现代生态商圈。

4.2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重点打造能源冶金、信息、汽车及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加快促进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南高新技术产业、铁心工业园和板桥工业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型都市工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4.3以节约保护资源为重点,构建资源保障体系。实行保护为主、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强化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利用水资源,增强公共供水保障能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生态环境用水。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建设用地的供给能力,保护基本农田,提高生态用地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全面加强节能工作。加强生物资源保护,保护珍稀动植物,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岸线资源、矿产资源。

4.4以加强污染防治为重点,构建优良生态环境体系。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历史上遗留的环境问题,解决突破生态市建设中环境瓶颈指标,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升环境承载力,实现水、气、声等功能区环境质量全面达标,构建优良环境体系。加大辖区内长江沿岸、秦淮新河、板桥河、南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优先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快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建设,同时控制削减水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工业烟尘和粉尘排放,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地面扬尘污染防治,防治有机毒物及恶臭污染。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建设与管理、噪声源的防治、交通噪声控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安全处置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4.5以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构建和谐人居体系。落实城乡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提升五大城市板块的规划建设水平,彰显雨花新城区鲜明特色。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重抓好宁南新区和板桥新城房地产开发建设,积极推广建设花园式、生态型、智能化的新型住宅示范小区;高标准抓好农民住宅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做到居住、配套、环境、管理和服务高效优质统一。积极创新城市管理观念和体制,加强城市市容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市容卫生创建活动。开展六清六建,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努力改善农村面貌和居住环境。

4.6以倡导生态文明为重点,构建态生文化体系。着力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发展观和伦理观,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培育新型的企业生态文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弘扬本土特色的生态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雨花建设的文化氛围。

4.7以增加绿色量为重点,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坚持绿化的同时,还要不断挖掘新的发展潜力和完善长效投入机制。一是在全国首部《花境》规划指导下,突出“花”的主题,重点是建设一个湿地公园(三桥湿地公园)、一片大型绿地(刘村大型绿地广场)、一条绿色防护林(梅山3号焦炉防护林)。着力打造3条景观河道(秦淮新河、南河、板桥河)和5条主题大道(阅城大道、玉兰路、雨花西路、花神樱花大道、机场路)。全面推进7个花卉苗木基地(许家洼、杨家坟、石闸湖、徐家场、新建西王、人字桥、大方)建设;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共参与的原则,形成绿色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继续举行生态雨花万人动员大会,营造“全民众动员、全社会投入”的强大氛围,今年财政和全社会投入9800万元,绿化造林3000亩,林相改造1000亩。

五、生态雨花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雨花”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设任务重、推进难度大、标准要求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配合,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1.理念创新

一是树立系统理念,系统、全面地做好绿化工作,建设“大园林”、“大生态”、进一步提高城市绿视率;二是树立生态理念,讲生物多样性,乔、灌、花、草、藤五位一体;三是树立人文理念,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规划创新

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按照“绿线”,做好“绿色图章”工作,进一步促使城市建设朝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3.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城市生态园林领域“四新”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三节”即节能、节水、节地,“二化”即:信息化、污水资源化,“一治”即治理污染等工作,提高园林绿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体制创新

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园林绿化市场,彻底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人等新型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园林绿化投资体制。

第1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若干问题

明确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同时还需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完善管理机制等,这些都是实现生态农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需要各地地方政府,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

1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识不强

在我国构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并没有站在国民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并没有基于全局的立场进行农业生态建设以及环境的改善,很大一部分的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程度不深,并不了解何为生态农业,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基层干部的生态意识不强,生态农业理念宣传力度不够,建设生态农业时依旧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进程。

1.2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并非一时之举,它需要人们投人大量的精力、人力以及财力,秉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不屑的进行下去,才能够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投人不足,都会影响生态农业建设,目前情况来看,资金投人的力度依旧不够,离开资金的支持,生态农业建设很难长期开展。

1.3信息传递不畅通

我国很多农村的交通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讯渠道闭塞,从而导致农民的思想闭塞,思想不开放,加之教育程度偏低,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无人使用,科技信息普及程度低,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构建生态农业的基本措施

2.1明确生态农业建设的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实现生态农业的第一步是明确当今市场形势以及建设任务。生态农业建设要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3者融合一体,推进可持续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向着生态与经济结合的新阶段发展,我国政府近些年来相继在很多乡镇地区建立了试验点,将生态理念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率先在这些地区推行,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试验点在推行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之后,农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优化,同时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这些有利条件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态农业程度的进一步深人,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我国生态农业必要将绿色产业与生态环境、农业结构等方面结合起来,其根本的任务就是实现我国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不管我国经济如何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改变,同样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必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对于人类生存以及经济的作用可分为2大方面:农业经济生产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产品,同时也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农业生态生产为人类生存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生态产品,为国民经济奠定了生态基础,这样看来,生态农业同时满足了经济贡献与生态贡献2方面的内容,其基础地位不可撼动,我国政府以及农业建设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大力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农业的经济贡献与生态贡献有机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经济,生态的优化配置,将生态农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以生态农业促经济发展,构建生态良哇循环。

2.3增强与完善法规制度和有效的发展机制

在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规范性、合理化、科学化,理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发展的监督体系,是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生态农业建设中,必然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这些设施必须要准备齐全,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深人,这些设施也需要不断完善。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研究

生态农业的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为了能够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不断的研发新的技术,制定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是必然的。具体来说,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结束语

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在我国刚刚提出不久,生态农业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推广和普及还需要时间,因此在各项法规制度、监督机制以及技术设施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为了能够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提升生态农业的生态作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国在该领域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人,要坚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的推广和普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培养更多的农机人才,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以及发展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大范围普及。

参考文献

[1]汪泽艾.幸福村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

第15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贯彻落实生态县建设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把创建工作作为全年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本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站股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将指标任务逐项分解下达到业务站股,明到人头,与责任站股签订了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

二、广泛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强化环境建设能力。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生态县建设是当今时展潮流,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局落实专项工作经费,与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培训班等相结合,采用写简报、设专栏、,挂模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生态县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设意义、建设规划等内容进行宣传,想尽各种办法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生态建设意思,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建设积极性。全年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4万人次,印发资料4万份,发表信息35条,挂横幅15幅,设专栏10个,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知晓率,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落实,生态县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年新建和改建城乡卫生垃圾池10个,新修通组机耕道19条55公里,实现农村村组通水泥路率60%;新增机电提灌设50台500千瓦,维修提灌设施200台次2000千瓦,常年提水保灌面积2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500口;改造中低产田土4200亩,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年初成立“进村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实到相关业务站股。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村社”活动,涉及农户2万多户;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村80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7万亩,绿色防控面积1.52万亩。

(三)努力完成生态县创建指标任务。

1、)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秸杆燃气等清洁能源,控制散煤和劣质煤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已达53%。(目标大于等于50%)

2、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行秸秆气化和秸秆还田,禁止在禁燃区内露天焚烧秸秆。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目标大于等于85%)

3、提倡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再利用,防治白色污染。使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0%。(目标大于等于90%)

4、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鼓励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农作物病虫防治和生物防治。使化肥施用强度减少到175千克/公顷。(目标小于280千克/公顷)

5、积极推广农村改水、改圈工程和推广“猪-沼-果树”、“猪-沼-蔬菜”等系列生产模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目标大于等于70%)

6、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使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已达到0.55。(目标大于等于0.55)

7、大力发展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种植面积,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使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种植面积比重大于96%。(目标大于等于70%)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生态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创建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我县属山区农业,受地理条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创建生态农业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

2、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尚不够健全,山区农民的文化成度效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一定限制和影响,

3、农民生态环保理念尚有差距,生态文化建设意思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自治县建设省级生态县实施方案》总体目标开展工作,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省级生态县,认真对照《自治县省级生态县建设考核指标目标任务分解表》的相关要求,加强与乡镇的统一协调工作,力争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做好项目储备上报,积极争取上级投入资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投向和使用范围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整合使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做到村容美化、周边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构建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2、打造亮点,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风景名胜区周边乡镇全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建立马铃薯、中药材、蔬菜水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环节,提升产品品质,争创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