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方教育的差别范文

中西方教育的差别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方教育的差别

第1篇

关键词:性别差;男权;女性美;性别暗示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74—03

前言

服饰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历史的发展史,它浓缩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历史的画卷上,东方女性那惊呆的面容和浸满血泪的足印,西方女性那娇弱的面孔和不盈一握的腰肢,曾经让当时的女性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绝望,又曾经聚集了多少男性充满欲望的目光。服饰审美中的性别暗示包涵广泛,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脚与细腰。[1](P4~5)小脚与细腰首先强调了男女的性别差异,是父权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体现,女性这种以自残身体来符合男性审美需求的方式,是男权制社会主体亲自编导的一台服饰史上无比疯狂的人体伤害舞剧。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关于三寸金莲的审美

缠足是女性伤残身体的一种形式,也是当时社会评判女性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历经几百年,束缚住各阶层女子自由的步伐,使其成为迎合男性审美的一个条件。使用各种工具甚至不惜残酷的手段让脚变小、变尖、变软,刻意塑造出一双双纤纤玉足,让它在男性的审美世界里带着血泪的舞蹈,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缠足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长期处于官本位文化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体系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发展而日趋完善。在这个漫长的发展中,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但保守的封建礼教体系并未完全建立,社会的开放与发展使人们的思想仍处于比较自由开放的状态。这使得两性关系的差异性没有发展到“男尊女卑”的极致,女性仍属于较自由的,妇女中也并未出现缠足陋习。

唐以后的宋明时期是封建制度更成熟完善的时期,理学观念逐渐发展,同时维护封建制度的封建礼教思想得到长足发展,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使“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被视为两性关系中不可逾越的天然伦理纲常。延续到清朝,封建礼教的束缚完全确定了女子的服从地位,只能终身待在家中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在这两性的对抗中,男性取得了彻底的绝对的胜利,女性完全丧失自由自主的地位,缠足就是从女子完全丧失一切后开始的。

(二)缠足背后的审美性别暗示所带来的性别差异

两性关系中男尊女卑的不平等,使女性一切以男性审美喜好为中心,丧失了谋生手段和权力的女性只有依靠男性而生存,这种生存的重要依赖使女性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商品”的价值在于外表,而外表容貌中最重要的一条评判标准就是“小脚”。因此,无论王公贵族的公主小姐,还是贩夫走卒的贫贱女儿,都在五六岁骨骼尚未定型时期,开始缠足。用一条长长的布带把除大脚趾以外的四根脚趾缠到脚底,然后下地不停地走,把脚趾头以及连带的脚掌骨全部踩断,形成一双前头尖、后跟圆的三角形的小脚,待以后成年骨骼定型,一辈子只能拖着一双残断的小脚。这个缠裹的过程,是血、泪混合着的运动,是女人用自残手段去美化男人视觉的奋斗,是女人期望和梦想一个好男人的最基本的努力,因为大脚(天足)是很难嫁到各方面条件好一些的人家的。这种饱含着痛苦和期望的奋斗过程,是野蛮而又疯狂的,它使小脚成为女性身体上最重要的部位,但又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部位,小脚承担的更多的是男性强加于它的审美和欲望,这一切使缠足成为男性占有女性的一种更风雅的方式。

“女子缠足,在当时是一种教养,这样的教养流行于贵族家庭之中。因为女子缠足之后出行不便,则自然限制了谋生能力,在经济上必然完全依赖于男方。”[1]脚越纤小越美,成为一种当然的普遍的审美观,这种审美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性别暗示。首先是它的小,三寸长的称为金莲,是最为金贵的。

女性通过小脚来征服男性,为自己的生活换来保障,这一切使女性彻底成为“被看对象”和“欲望对象”。是封建男权社会中两性差异的最好例子,男性掌握一切,成为女性的主宰。女性作为“夫权”、“父权”的附属品,只有放弃一切去迎合男性的审美需求。

(三)小脚主宰的女性历史

小脚的性感还在于它的行动及其带来的美感与性感。由于脚过于纤小又残断,女性只能用那变形的脚掌和脚趾外侧走路,每一步只有正常步伐的一半。脚纤小内弓、足骨断残、皮肉腐烂,这使女人的每一步都很艰难。而且由于掂着椎心的痛苦,就像初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掂着脚跟,脆弱而无助。“行动如弱柳扶风”,对男性来说,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性感,在这优美而性感的步态里,偶尔露出裙裾的小小的三寸金莲对于男性审美来讲那种娇怯感更增添了性的刺激。

缠足后的女性行动不方便,而且干不了体力活,这使她们在那个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社会上丧失了以此谋生的可能。这种病态的娇弱使女性更加弱小卑下,成为男性完全掌握的玩偶。三寸金莲就这样以一种丑陋和痛苦的真实面容表达着男性变异的审美和欲望;以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去掩盖这种最惨痛的表达。它粉饰着女性的痛苦与血泪,去鼓励女性将小脚归于期望婚姻的终极目的,而女人的一切荣耀是归于婚姻的,这使得男性在婚姻及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取得了决定权和完全的胜利。小脚背后的性别差异表达的不仅是两性关系的巨大反差,更是社会文化内涵的深刻体现。

第2篇

作为艺术设计类院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是设计师这类特定人群的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然而,一个国家的民族地域文化又是使得这类特定人群审美观、价值观有别于其它,也可以说,设计中的文化取向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可见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必定会带来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差异。所以,要想弄清楚中西方设计教育的差异,则先要弄清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加上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如果用一个字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用一个“和”字代表,这个“和”表示“中和”,它是感觉与理性的互补、中庸和平、中和婉约的象征。这种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体现东方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譬如中医,讲求的是整体调理。同样,我们在交往过程中讲求情理,即人情和事理,是一种综合的把握:意会性则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西方传统文化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由此引申为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侧重个体思维,形成了与中国侧重整体思维的差异。如果也用

个字总结西方文化则是英文单词“only”,即“唯一”,它强调单一,体现了求异思维、个体性和直观性。求异思维表现在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个体性则表现在西方人重视局部的分析,他们在人际交往处事时往往过于强调自我感觉。而直观性也就是表现显而易见、通过理性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设计教育差异

通过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大致阐述,我们可以推导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的明显差异导致了其设计教育的差别;中国教育注重综合,讲究内在,对已知的知识不断累积,故有“温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思考,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而西方教育基于人文思想而展开,从小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自由,其而产生设计的创意与思维的自由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

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各自的不足。中国教育缺乏创造力和条理性,系统性不强,不够精确,学生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习惯间接影响了学生在做设计时的效率;而西方教育注重分析,但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

对艺术设计教育未来的展望

第3篇

关键词:《推手》;家庭价值;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34-01

一、引言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多年的美国生活经验使他充分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1990年,李安将以反映这种文化冲突为主线的电影《推手》推上荧屏,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一举拿下当年台湾电影金球奖的最佳导演这一殊荣。电影当中,生动的呈现出了一位中国老人在移居美国后,与同一屋檐下的美国儿媳由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生活上的矛盾冲突。毋庸置疑,这种生活上的冲突没有孰对孰错,矛盾的背后反映出的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而电影中着重刻画的则是众多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每个人出生后所进入的第一个团体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今后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因此,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习惯等。在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当中,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良好沟通,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推手》的剖析,简单阐述了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中美文化中不同的家庭价值观

(一)家庭观念:家庭本位VS个人本位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家庭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家庭,强调家庭利益及它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个人必须服从家庭。一个中国人一旦成年后,基本上就以家庭为中心来生活了。

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个人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更重视个人,强调个人的生存、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发展,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要求家庭服从个人。极少数西方人会为了家族利益而放弃个人目标,即使是家族势力强大,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二)家庭结构:父子关系为主轴VS夫妻关系为主轴

中国的家庭结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重视父传子的制度,重视孝道,是一种主干家庭结构,呈现一种垂直型的关系,因而传递力强,持续力强,家庭规模相对较大,以至少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为主。又因为父子是同性,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两性的差别。中国家庭在两性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中国传统家庭允许有三妻四妾的出现,但是父亲的家长权威却是绝对的,唯一的,不容置疑的,这有利于保持家庭的相对稳定。就算是现代家庭,因为婚姻一方出轨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情况也不多见,多数夫妻出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两性关系出现第三者时会选择保持家庭的完整。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神先造婚姻,而后有家庭,因此,婚姻关系应该优先于父母、子女及其它家庭关系,西方的家庭也因此成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一种核心家庭结构。家庭规模相对较小,多以一代夫妻关系为主,并不像中国家庭那样具有很强的传递力和持续性。而且因为夫妻分别代表不同的性别,所以有必要强调两性的差异,性不但不被忽视,而且要被突出。西方婚姻带有强烈的排他性,不会包容他人,一旦出现第三者插足,婚姻常以中断关系夫妻结束。因此,西方家庭类型除常见的核心家庭之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重组家庭、丁克家庭等。

(三)家庭的教育:父母本位的“理想教育”VS子女本位的“目标教育”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中国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因此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愿,带有强制性,目标往往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理想也往往定得过高,“胡爸虎妈”层出不穷。

与中国家长的“责任,义务”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家长更多的是把教育看作孩子的“权利”,因此家庭教育比较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比较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孩子自己的个人意愿,是个性计划。孩子个人的爱好兴趣会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家长也愿意根据这种改变修改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大人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三、结语

电影名《推手》一词来源于太极当中:“推手是体会上下相随,随屈就伸,沾连黏随不丢顶。”通过对这部电影的剖析,我们也能对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应该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取长补短,平衡和谐,进而减少文化冲突,取得更好的沟通。

第4篇

关键词: 中西儿童教学 差异 比较研究

中西儿童文学有着迥异的历史演进历程。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发现并确定了童年的地位,十八世纪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又对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在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了西方的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其理论起点较高。然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种种原因,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成就并不是那么显著,作品的风貌也与西方儿童文学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此,诸多评论家撰文分析了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并深入探寻了个中原因。

中西儿童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差别都是非常明显的,很多评论者在他们的文章中罗列了诸多区别。

在宏观方面,王黎君在《从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话差异》[1]中指出,西方童话重娱乐和游戏精神,而中国童话则传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说教气较重。同样指出这一弊端的,还有田华的《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2]。但他在该文中补充道,即使是在新时期出现的一些作品,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外传》,在天花乱坠的想象之外,也未能摆脱生硬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针对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杜隽在《中西方童话的相异性》[3]中的总结则更加全面。除上述区别之外,他还认为,西方童话中的环境被虚化,更具幻想性,也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宣扬。比较而言,汤锐的论述最为全面也更为深刻。他在《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4]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即中国的儿童文学注重传统伦理的宣扬,而在西方儿童文学的精神空间中,道德评价与伦理启蒙往往并不重要,而侧重于鲜明的人本、哲学观念的表现;中国儿童文学注重群体意识及规范意识的灌输,而对于西方儿童文学来说,个体性的原则显然是占了上风的;在审美标准和美学风貌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突出“和谐”与“平衡”的观念,而西方儿童文学则充满了个性解放的鲜明特色。

在微观方面,冯昀的《从狐狸形象到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5],从狐狸这一经典儿童文学形象着手,以小见大,得出了与王黎君类似的结论:西方的儿童文学标榜快乐原则,徜徉一种人文的精神;而中国的儿童文学则看重“载道”、“树人”的使命感和重视精神教化的功能。金莉莉的《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6]从叙述主体的叙述控制权的差异来表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童话教育功能的重视:《稻草人》的叙述主体显而易见,作者使用了全知视角,并且直接忽略了稻草人的叙述视角,控制力非常强;而《快乐王子》则不然。李红叶在《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7]中,通过中外两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比较,得出结论:安徒生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更多地是属于文体层面的影响,而非童话精神的渗透。孙大公的《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儿童文学中不同的动物观念管窥》[8],从中西不同的动物观出发,认为在西方童话中,动物与人始终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个性,且两者的关系处于对等状态;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往往充当纯粹的配角或陪衬式的角色,两者处在依从关系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一些富有民主思想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反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作品。

在对中西儿童文学艺术面貌的差别进行原因探析时,评论者多数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着手找出答案。而文化传统中,又侧重从宗教、神话、道德伦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杜隽指出,早熟的中国文化,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以家为本的传统,中国文化对功利性的强调,以及儒家“教重于乐”的观念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风貌,导致“五四”之前中国的童话作品寥寥无几。但同时他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点,有的作品摆脱了一贯的说教风气,把教育与幻想结合在一起,还吸收进了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表现方法上,新时期童话中的幻想存在着放射型幻想和内倾情感体验型幻想两种类型。从这一角度进行探究的还有田华的《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9],陈虹的《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其原因探析》[10],等等。

对于造成差异的原因,各个评论者的结论大同小异,其中王松鹤的《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11]角度较新。在该文中,他从中西儿童文学各自的演进历程角度出发,解释了造成差异的原因:西方对儿童的发现很早,加上拥有诸多进步的儿童观,所以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而中国儿童文学的兴起却较之西方晚得多,儿童的精神世界被长久冷落,所以即使产生了儿童文学,也因封建传统积习较深而陷入创作困境。此外,朱自强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12]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儿童文学自发轫之始到新时期对西方(包括前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借鉴的历程及其创作的得失,并指出,中国内忧外患的沉重现实使得从西方引进的进步的儿童观得不到生长的土壤,“它(中国儿童文学)的悲剧命运起因于它的生不逢时的超前性”。这一观点突破了一味从传统文化积习中寻找根源的局限,指出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错位的另一原因,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不景气也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多数作者只论述了中西儿童的差异及其原因,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有人能予以解答。朱自强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13]便是例外。在该文中,他为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三驾马车”:以儿童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根基,以丰富的感性体验为先行,以切实的儿童读书状况为参照。这三点经验均是西方儿童文学理论得以发展的途径,且可行性较高。但在指出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作者也清醒地告诫读者,中国儿童文学也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否则,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便是“东施效颦”,根本不能提升自身的水准。

但此种解决方案对西方童话采取的仍是仰视态度,仍侧重于学习和借鉴。王小浩的《中西童话的对话――评舒伟教授的〈中西童话研究〉》[14]提出,舒伟教授在《中西童话研究》中探寻了解决困境的另一出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源泉,以试图建立中西童话之间互相沟通与借鉴的平等对话关系。舒伟认为,许多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山海经》和《西游记》等都含有鲜明的童话因素,这些童话因素足以和世界任何童话作品相媲美。于是,他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指明了另一改革方向:“努力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善于吸收全世界的优秀营养。”以充分调动内因和外因的双向发展因素,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实现中国儿童文学的根本进步。

尽管探寻原因的角度各有不同,但上述论文的研究对象仍只局限于叙事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其他体裁则关注很少。黄诗海、郑芷芳合著的《诗歌中的儿童世界――中西诗歌中儿童题材的对比研究》[15]就是例外。该文选取中西诗学的研究视角,作者认为,英诗以音为主,对词的磁性、结构、事态等都非常严谨,故描述的对象更加直观;而中诗主张天人合一,注重诗歌的“性灵”、“风骨”,注重表现其含蓄内敛的风格。此外,因作者所处社会背景和的不同,英诗中反映孩童苦难的作品往往以对宗教的信仰结尾,而中诗是现世的,因此慷慨悲歌与愤世嫉俗往往成为历代文人的常规心理及艺术理念。

对于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文学界多以叙事型体裁为依托进行比较研究,而忽视了对儿童诗歌、寓言、儿童小说等领域的关注。的确,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的一大重阵,也是为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文体样式。但是,在诗歌、寓言、小说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子,值得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黎君.从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话差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Vol 19,(2).

[2][9]田华.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杜隽.中西方童话的相异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Vol 21,(4).

[4]汤锐.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5]冯昀.从狐狸形象到中西儿童文学比较.安徽文学,2009,(11).

[6]金莉莉.一个童话叙事牧师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浙江学刊,2000,(3).

[7]李红叶.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中国文学研究,2002,(2).

[8]孙大公.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儿童文学中不同的动物观念管窥.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10]陈虹.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其原因探析.江淮论坛,2008,(6).

[11]王松鹤.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2).

[12][13]朱自强.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社会科学战线,1996,(1).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为了克服这种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必须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交际文化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中西结合,让学生更多地去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天气

与英国人交往,会发现他们很热衷谈论天气。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英国人很保守,彼此交谈不会涉及什么太深入的话题,所以一般无关痛痒地谈论天气。这说明了西方人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第二,英国气候为温热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性、脾气和性格。英国人开口闭口提天气,就如同中国人见面问:“今天你吃过了吗?”

二、饮食

英国以前是两餐,现在和中国一样都是一日三餐,但中国把午餐视为正餐,而英国一般把晚餐作为正餐,另外有个下午茶。英国的典型食品是fish and chips,hot dogs,和hamburgers这类的fast food以及roast beef。而中国人则擅长各种美食,煎炸烹煮蒸炒。在饭桌上,中国人非常殷勤好客,不停地劝酒劝吃,否则就是招待不周。而在西方,一般是分餐制,help oneself即可。

三、抚养孩子

中西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一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个人财产,要么打骂随意,要么一味溺爱。中国家庭一般父严母慈,父亲在家长有绝对的话语权。中国的父母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从孩子上学,成家立业,养家糊口,都一力操持。而在西方,父母跟孩子之间是相对平等关系,孩子满十八岁,父母就尽完责任,孩子就独立自主了。

四、节日

中西方的节日也有所区别。中西方都有New Year’s Day新年,但中国分阳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即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西方则Christmas Day圣诞节作为家族团聚日,类似我们的春节。另外中国还有其特色节日,如: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端午节 the Drago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Valentine’s Day,复活节Easter,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等。

在收礼这块,中西方也明显有差别。中国人性格含蓄,谦虚守礼,一般不会轻易接受,总要再三推却直到收下。西方人则不然,落落大方,直接地表达欣赏与喜欢。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们应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认识。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为了告别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真正掌握英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就很有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导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从而加深他们对英语的理解。

五、文化差异课堂教学策略

现在的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作为老师,很有必要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动地授予知识,要以适当的引导方式,让他们能够自发主动地去学习英语。方法可以多样化,但一定要灵活多变,因地制宜。

1.课文文化背景介绍

在上每节课前,提前讲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加大多媒体教学的力度

利用音频、图像、幻灯片、多媒体等电子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更加生动、真实的文化背景资料,在课堂上把背景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加强知识的立体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各种文化背景。

3鼓励学生扩大阅读

鼓励学生去阅读各种世界名著,扩大知识面。在阅读的同时,加以一定的引导,注意词汇和背景知识的累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竟我们真正出国留学,去经历各种社会风俗的机会是很少的。

4观看外国名片

学生们对英语电影普遍兴趣比较高。可以挑几部有学习意义的大片给学生去观摩,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在欣赏当中领会了一些当时的电影背景和文化风俗。

总而言之,在中西方文化比较方面还是存在很多差异的。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在英语学习中要注意区别和分析。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越多,我们在文化交流中犯的错误就越少。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

[2]李湘.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通外研社,2005.

[3]杨自检.英汉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西方语言应用和语法的差异也较大。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交际模式和修辞原则等,即中西方文化语法具有不同的规律。本文主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语法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西文化语法表意、结构、思维和表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体现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比较;汉语语法;西方语言语法

汉语最初没有所谓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关语言理论传输到中国后,才逐渐有了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框架。虽然汉语语法是基于西方理论而逐渐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如传达意义、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因此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差异,以期使人们更进一步明确汉语和西方语言的语言性质,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

1中西文化语法表意差异

世界上很多语言都分有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等,但汉语与这些语言不同,汉语在被创造时,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即对过去式、未来式、单数、复数等规则没有要求,主张对称性和公正性。语言作为人类传达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西方语言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语言具有客观性,主张以客观明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西方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为深刻,语法表达也更为精确。而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具有主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将主体与世界联合在一起认识世界,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内心的领悟,因此汉语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小。人们可以发现汉语表达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与西方语言明确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汉语语法相对而言更为灵活。我国古文学家、教育家钱基博曾经表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这句话表明西方语法过于注重形式,虽然表达更加精确,但缺乏灵活性,而灵活性则正是汉语的显著特征。汉语由于没有单数、复数的问题,但西方国家语言则存在单数、复数的问题,因此很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困扰。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表示,他在给小说《夜的眼》取名时,更加看重这个名字的神秘感和多层次含义,如表示为夜本身的眼或夜行人的眼等,具有模糊的表意,给读者更加充分的想象,然而这篇小说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翻译工作者更关注的问题时“眼”是单数还是复数。结合小说《夜的眼》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看出,“眼”既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因此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但这也体现出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的差异。汉语语法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表意也主要是靠语言环境进行理解。西方语言语法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且表意更加精确。西方语言造句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将词、分句等连接起来,使语言结构更加完整。如主句和从句会采用who、what、taht等连接起来。在西方语言中,介词是比较重要的词句连接形式,如to、in等,而汉语则可以直接不用介词或省略介词。另外汉语在表达时,更加注重意会,且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会留给听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且因果有序,以还原事物的初始状态为目的。而西方语言在表达时,需要明确主体对事物主次的分析,通过确定重点,再进行表达。

2中西文化语法语境差异

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人们在进行某一句词语、句子的理解时,需要结合该词语、句子与其他词语、句子的关系和语言环境等。汉语思维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人们难以直接根据语言单位本身明确该语言的意思。在西方语言文化中,每一个语言个体都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句子则是由独立的个体连接和叠加后,产生意思,因此西方语言主要是通过个体综合后,理解句子的意思,与语言环境及其他个体的联系并不紧密。汉语主要是通过对整个大环境的理解来分析每个个体的含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而西方语言则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理解,来看待整个大环境的表述意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低。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的语言有汉语、日语、韩语等,对环境依赖性较低的语言有英语、德语等。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双方信息主要是通过语境进行意思的传达,并注重维护交谈氛围。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在不同的交谈氛围中有非常明确的语言边界,如工作与私人生活存在非常明显的界限,且交流状态比较直接。在中方文化教育中的人群,会难以适应西方文化教育人群的说话方式,会认为他们说话过于直接,不考虑听者的感受,而西方人则会认为中国人说话模棱两可、难以理解。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需要听者明确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即听者把握着双方的信息交流,而在西方文化中,交流比较直白,则是由说话者把握着双方的语言交流。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汉语文化更加注重意会,西方语言则更加直白,两种语法在语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3中西文化语法思维差异

汉语属于象形语言,西方语言属于有声语言,本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由于汉语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演变而来,因此汉语思维具有明显的具象性特征,而西方语言不具有形象化特征,因此其主要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等特征。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常常会采用具象且感性的语言描绘事物,形象的传达该事物给人的感觉。相比较而言,汉语中关于颜色的词语比西方语言要多,表明汉语对事物的形容更加细致和形象。西方语言文化中,更加倾向抽象的意义表达,如“Shehithimontheface”,该句话是指“她打了他的脸”,具有比较抽象的层次分析特征。在汉语思维中,人们对语言会采用比较感性的思维进行理解,西方语言思维中则更加注重客观的分析,属于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

4中西文化语法表述差异

在汉语环境中,人们需要对所有的词语、句子和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分析后,才能够对整个表达有更加明确的理解,而且汉语的表达属于先后顺序,具有循序发展的特征。在西方语言环境中,人们通过词语、句子准确的表达和句式的形态等,进行对整个表达的理解。中国人在刚开始接触西方语言时,会难以适应西方语言的语序和结构,如汉语表述“某教师学识渊博、讲课细致,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而换做英语语序则为“学识渊博、讲课细致的某某是一位受到广大学习喜爱的教师”,该句子可以看出汉语格局与西方语言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别。汉语表述具有时间流淌性特征,而西方语言表述则具有空间静止性特征,因此翻译工作者为了汉语的动态性,在汉译英时,经常会采用动词翻译英语的介词。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整体思维,从大方面逐渐思考到小方面,且小方面之间有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另外人们在汉语思维下,主要是以人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在西方语言思维下,人们还会从物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人们在利用汉语写文章时,文章的形式、结构等都可以以作者的主观意识进行改变,具有比较随意的特性,如作者在表达一件事情时,可以直接采用一句话将该件事表达清楚,对于逗号、句号的要求并不严格。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对句号、逗号的要求比较统一,主要是由核心动词确定句界。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将原句句式改变为具有动态性质的汉语句式,让汉语思维人群更加容易理解该句子,并增添阅读的流畅感。

5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工作者想要做好翻译工作,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如思维差异、表述差异等。中西方语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而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中西方语法差异性的影响较大,其中英语注重语法严谨和逻辑分析,而汉语注重意会表达,差异比较明显。

作者:罗燕 单位:江西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中西 语言文化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HUANG Jing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News Media, Yibin University, Yibin, Sichuan 644000)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in tool for people's daily exchanges, exchanges between the language can comprehend each other in many aspects of the emotion, mood, thought, perception. China is a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o form their own civ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 historical factors have led to a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is feature to promot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Western countries to be attracted to Chinese culture. In view of thi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made a comparison study for the corresponding.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1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的成因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的含义或思想。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差异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摩擦出的文化差异是许多语言爱好者或研究者追求的重点。语言文化特点的差异不仅呈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也让世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应当结合历史变革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剖析。

(1)历史因素。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均处于发展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变革发展更早于中方,无论是经济、政治或科技、文化等事业均比中方发达。①历史因素对后期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两个国度人员的交流往往会受到历史环境的约束,从而形成明显的语言差异。

(2)发展因素。发展是促进一切事物变动改革的核心因素,也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毋庸置疑,尽管西方国家承接着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阶段更加先进。西方国家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均超出中国许多,国家发展因素引导了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向,中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造成了语言文化上的明显差异。

(3)文化因素。面对强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正忙于经济、政治等事业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西方国家在长期变革发展中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文化体系,不仅积极发展了本国的文化特色,对海外先进文化也积极吸收学习,更加巩固了西方文化的深厚基地。语文文化作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其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4)交际因素。从小的范围来说,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也是在人们的交际之间形成,并且随着语言交流的增加,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会更加明显。语言交际过程里可从多个方面体现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思维方式上,西方人在表达事物时主张从客观地角度看待问题,且考虑的语言范围较广;中国人则偏向于主观意识,语言思维涉及的范围相对狭窄。

2 “语义”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中文汉字可以一音多义,多义词多势必造成表义的模糊,但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能力。印欧语系的多义字相对少一点,为什么呢?西方人在需要表达一个比较确切的含义时,可以新造一个词,很精确,一个字就是一个含义,但相对说来,词的分类就会多一些。这样一来造成一个什么效应呢?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②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3 “语音”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应该将二者合在一起说,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还是尊重习惯。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如:“kai”就是开音节,如果是“kait”就是闭音节了。如果是闭音节,中国的拼音文字就不可能实现。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中西语言文字区别看起来很微小,但是它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③由于我们一天到晚一直在说一种语言,自出生以来就要天天接受它,语言给予我们一套实践的模式和崭新的世界观,我们不知不觉中便受其熏陶,并且不知不觉地以这种方式来看待外部的世界。

4 “语形”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形就是文字的外形,甲骨文、金文、小篆,形状不一。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而印欧语系的文字则不同。举例来说,希腊字母,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都符号化了。它不是立体型结构,而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没有象形的味道。当看到这个文字以后,不可能立刻将之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和自然界客体之间的联系。④但是这种文字也强调了一些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汉字的人文性不强,但是汉字的自然性很强。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

5 “语法”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法差别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词法差别和句法差别。在词法方面,汉语言文字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是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甚至可以有“回文诗”,正念、倒念都可以,这也造成汉字的创造性很高。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虽然看似定位功能很强,但是也意味着比较机械。例如拉丁语,每一个词后面都要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词的词性和词态。中国的汉字是绝对自由的,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⑤因此,印欧语系限制性太大。这样一来,中西两种语言文字势必把两种文化引向不同的方向。汉语的缺陷在于其词法结构、语法结构不太发达,介词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汉语靠什么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呢?即靠语形和语音。例如“山”字,看起来像一座山,表达的含义非常生动。任何事物如果在一个方面有缺陷,它就可以找出另外一种因素来弥补;反之亦然。

6 结论

总之,中西方之间的语言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均体现了本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深入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导致语言文化差异形成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研究语言文化特点必须要从历史变革、社会发展、交际运用等方面综合考虑。

注释

① 张鑫炎.中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差异及语言特点的形成[J].中西文化研究,2010.19(50):33-36.

② 凡修文.历史因素对世界各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10.14(11):7-10.

③ 周诗婷.从语义角度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J].汉语言学,2010.32(17):44-46.

第8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语言运用;口语交际

新英语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人文性,突出了情感策略、文化意识。日常英语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运用,将对西方国家文化意识、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交礼仪、风土人情和地理、历史知识的介绍作为重要内容和基础,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

一、注重常识介绍,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形成于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凝聚着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类社会各方面的特征。由于文化背影、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语言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这样的差异处在动态变化的状态。例如:就某些词汇感彩而言,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铸就其语言含义的明显差异。如:单词ambition,本来就具有褒贬两种含义,在实际运用中,中国人取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用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再如: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取义“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以形容“积极进取,有开拓精神”。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专题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介绍由此产生的中西方语言习惯的差异。要通过分阶段、分板块介绍,特别是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了解、探究中西方用语习惯差异的意识和能力。

二、主动归类讲解,帮助学生积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类型

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体现在词汇特征、语法习惯等多个方面,涉及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方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归类掌握,引导他们系统地掌握英语与中文的用语差异,并在学习中主动积累。这里列举常见的几类。

1.称呼

英语表示称谓的词很少,“叔、伯、舅、姑丈、姨丈”通用一个uncle,父母、兄弟、姐妹一般直接称呼其姓名。特别是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差别更为明显,汉语中常泛化使用,而在西方一般不会用于表示非亲属关系,因此,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容易与汉语习惯混淆,这必须在学习中对比积累。

2.感谢

面对馈赠,中西方人有着迥然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国人一般要反复推辞,最后的接受总要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而且多不会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习惯于当面打开来欣赏并毫不掩饰地称赞一番。因此,尽管中西方都常用“Thank you”表示感谢,但运用却大相径庭。

3.赞美

对于赞美,中西方也有巨大差异,在中国当面的赞美,常常会被认为是阿谀奉承或趋炎附势,但在西方却被人们在各种场合经常性地广泛使用,而面对赞美中国人一般会谦虚否认,而西方人多以“Thank you”欣然接受。西方人对合心意的行为多通过赞美来鼓励,教师也喜欢通过赞美来鼓励学生。例如: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4.禁忌

在西方国家,隐私是人们非常在意的事情,“Keep a certain distance”已经成为交际的基本准则。例如:人们见面,对于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隐私,都是不宜于打听的。再如:见面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握手,而西方多数国家的文化里,一般是不会随便和人握手的。

三、积极创新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包括跨国交际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探索积累科学的教学方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生活习惯、认知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

1.比较教学法

教师要深入地研究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尝试从称呼、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关心、谈话的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教学中注重对相关词汇的文化意义开展比较分析。

2.听说结合教学法

要引导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听英语,并将听和说结合起来。特别要鼓励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语音资料。在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生动展现目标文化的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全面感受目标文化。如: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

3.主动开辟“第二课堂”

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来激发兴趣,或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角色表演,通过活动体会外国人思想感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

第9篇

关键词: 中西方教育思想 传统文化 差异

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水中的活水。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学记》开宗明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见教育早已被摆在了立国的重要的位置。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我也看到人们同样地天生彼此有差别,而由于训练便获得很大长进;由此可见,人都一样,天生聪敏的人跟天生拙笨的人一样,谁想在某一门技艺上成为一个值得赞美的人,谁就必须学习和钻研这门技艺。”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也认为人天生有区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得到改进,人人都必须受教育,从而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经过后天的不同环境、教育、实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大了。孔子以后,儒家在教育方面一直居于主要地位,继之而起的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法治”教育思想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以及墨家的墨翟。老子针对儒家的教育主张提出“绝学弃智”,这种偏激的观点令人难以接受,也是不可行的,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应该遵循万事万物(包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命题却是传统教育中宝贵的思想精华。法家的商鞅认为“人性悍”,荀子明确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韩非则将此发展成为“人性自私”的结论。韩非认为,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只有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予以矫正。并且他不认为道德感化是有效的,他主张惩罚和教训。墨家教育宣扬“兼爱”、“非攻”和尚武精神,纪律严格,并注重生产劳动与使用的科技知识。从三代开始中国的教育就注重治理国家,注重道德修养及个人的精神。《大学》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论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种教育思想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教育,却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思想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它消解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本性,是以牺牲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一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奴性教育。

古代西方的教育主要发源于古希腊,主要的教育宗旨是“通过教育把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传授给下一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的教育已经发展完备,并形成了两种模式――雅典式和斯巴达式。斯巴达教育主要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以对内残酷镇压奴隶,对外进行战争和防止敌国侵略。所以斯巴达教育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却忽视了文化教育。而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想的公民,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即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多才善辩,以参与政治活动与经营贸易,成为政治家或商人。所以雅典教育相对来说是一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但是雅典教育忽视对女子的教育。古希腊最早系统地提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天性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教育可以改变人、创造人。之后便是家喻户晓的苏格拉底,他提出著名的“问答法”,也被称为“产婆术”,至今都影响着当今的教育。他说:“美德就是知识,美德来自教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特别强调教育对人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其师“教育为培养奴隶主和贵族统治人才的工具”的理论上,将教育与政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又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并且受国家的严密控制。亚里士多德基本继承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提倡和谐教育、文雅教育,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强调教育事业是公共事业,每个人都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而特别重视理性与美德。古罗马时代的教育思想受到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军事、重视农业、农事教育,但忽视体、美方面的教育。对古罗马教育思想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主要是西塞罗和昆体良。西塞罗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昆体良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他认为:“德行和雄辩才能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等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资产阶级事业家,提倡人道主义、乐观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合理享乐、尊重儿童、反对体罚等,冲破了封建神权道德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都对西方的传统教育思想起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西方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没有真正实施过“家天下”的封建帝王体系。而中国从三代开始政治上就实行法制和封建专制统治,其教育必须更丰富地表现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性和伦理性内容。中西方教育在具体方法上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西方国家则更注视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

综观中西各名家的教育思想,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中西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教育思想差异,而且应该深入思考,客观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孰是孰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3.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10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色彩义 教学策略

一、汉语词汇色彩义在对外教学中的地位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汉语词汇研究与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极为基础的环节。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词汇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词汇的色彩义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词的色彩义指的是附加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感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词汇的色彩义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掌握汉语词汇的色彩义是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由于词汇的色彩义而导致的偏误的数量不在少数,所以对留学生汉语词汇色彩义学习的研究是必要的。

二、中西方词汇色彩义的差别

由于词汇的不同,色彩义的差别也不尽相同。下面丛色彩词色彩义的差别与动物词色彩义的差别两个方面简单说明一下中西方词汇色彩义的差别。

(一)色彩词的色彩义的差别

色彩词是汉语词汇中极其重要的一组词,为数众多,并多以成语的形式出现,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不是对所有的色彩词都进行教授,但色彩词既是留学生掌握的重点也是掌握的难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对同一个色彩词的色彩义也由不同的理解。

如“红”, 在中国,红色蕴含多层含义。(1)吉祥富贵,如“大红绸”“大红喜”等等。(2)象征着成功与胜利,生意兴旺、生活幸福叫“红红火火”。(3)象征着高贵,如“红地毯”以上三种都在阐述“红”的褒义色彩。(4)“红”也意味着嫉妒,妒忌,“眼红”是指一些人看不惯其他人成功而由此产生的不愉快甚至是仇恨的心理。而在西方文化中,“眼红”则是“the green-eyed monster”用“green”而不是“红”来代替妒忌和吃醋,在西方文化中,“红”(1)多含贬义,多象征着暴力和流血,如“red-handed”指血腥的手。(2)指企业亏本或未盈利,如“red figure”“running a business in the red”“red ink”这与中国的“赤字”和亏本所含意义相同。

(二)动物词色彩义的差别

动物词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象征着不同的含义,这些不同之处都可能引起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也为汉语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权力地位、高贵身份,自古以来,龙是帝王的专属,如“真龙天子” “龙体”,其次“龙”也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如“望子成龙”。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贬义的,在西方,“龙”被当成是魔鬼撒旦的化身,被描述为一种巨型怪兽,体似鳄鱼,在西方神话故事中有斩杀恶龙的情节,所以“龙”是不吉利和厄运的象征。

三、留学生词汇色彩义学习偏误种类及其原因

词汇色彩义偏误的出现不仅仅涉及语言要素方面,更涉及语用方面。所谓语用就是使用者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对语言的运用。语用关注的是语言形式得体性的问题,具体的语用要素包含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地域色彩和社会习惯等几个方面,相应的偏误类型也出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种类

1.感彩偏误

如:*他说话很幽默,我笑掉大牙了。

学者是想更加深入地夸奖对方说话幽默,可是“笑掉大牙”是贬义词,一般在别人出丑或想故意取笑对方时才用“笑掉大牙”,这里是没有弄明白词语的色彩意义而出现的偏误。

2语体色彩偏误

如:*大娘,请问您配偶叫什么名字?

这句话中的“大娘”是口语色彩很浓的词,而“配偶”却是书面语色彩极其浓厚的词,在一个句子中出现这样两个词很明显会给人带来僵硬不舒适之感,可以把“配偶”说成“老伴儿”,使得感彩相互一致。

3地域色彩偏误

如:*一个外国留学生去黄山旅游,不由的赞叹:“江南的胡同真的好幽静,让人流连忘返!”

这位学习者没有弄清楚“胡同”和“巷”的区别,“胡同”是带有北方色彩的词,“巷”才是具有南方色彩。

4社会习惯偏误

*留学生:我找老师。

办公室老师:找哪个老师?

留学生:阅读老师。

办公室老师:阅读老师叫什么名字?

留学生:不知道・・・・・・老的女人,女人,老的・・・・・・老女人。

“老女人”是不能用来描述老师的,虽然指的是年龄比较大的女人,可是贬义色彩浓厚,而且不符合中国人的日常交际习惯,这样的偏误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是隐性的,中国的说话习惯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才可以体会和掌握。

(二)留学生词汇色彩义偏误的原因

1.认知模式

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所以造成中西方在同一件事情上的认知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力不同国家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从而造就了认知方式的不同。认知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固定性,以西方人的认知方式去看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文化冲突。在词汇的色彩义学习中,认知方式对留学生汉语词汇色彩义的学习的影响尤为重要。

2.母语的负迁移

母语的知识和规则对目的语学习者产生的干扰作用就是母语的负迁移,这是比较常见的偏误,普拉克特的“难度等级模式”中多次提到由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偏误的难度,其中最高一级的难度也是由于母语负迁移产生的。例如:

*我昨天晚上参观了我奶奶

在英语中,“visit”可用于参观、拜访等意义,可是相对应的在中国的词汇中便产生了几种意义。词语之间的搭配是要根据句子的意义和结构来决定的,所以这句应该把“visit”翻译成“看望”。留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偏误,在于母语中的一个词在目的语中增加了义项,不明白每个义项运用的条件,同时不知道“看望”是口语词,“拜访”是书面语。

3.目的语负迁移

目的语负迁移指由于对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或将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过度地运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而带来的偏误。

例如:

*他为了取得好成绩真是不择手段啊。

“不择手段”是贬义词,用来形容坏人为达到目的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而此例中,说话人是为了夸奖对方努力学习,却将所学的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不正确的使用进而导致目的语的过度泛化。

4.外部因素

(1)教材

编写一部好的教材要求编者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要有^深的理论修养,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有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编写出好的教材,下面是教材编写不当的例子:

无聊:苦闷、不快乐

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他这次考试没考好,他很无聊。“无聊”指的是没什么事情做时感到不快乐,这句话中因为考试没考好而感到的只是伤心和难过,不能用无聊,然而教材在解释时就没有注意到“无聊”的使用条件,更没有对“无聊”做更多的解释,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2)词典

词典是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书,然而由于词典的修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对一些词语出现的新义项没能够作出相应的解释。如《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红”的解释。1)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如红枣;2)象征喜庆的红布,如披、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如红运、开门红;4)象征着革命或政治觉悟高,如;5)红利;6)姓。以上六种解释很全面,但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如“眼红”一词,在词典中找不到相应的解释,他们就无法理解,对于这样解释存在缺漏的例子仍然很多,所以需要从事词典编写者更进一步提高意识,进而提高词典的编写质量。

四、汉语词汇色彩义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课堂教学

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几乎全部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可见课堂教学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汉语教师要采用最实用的的方法对留学生进行教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情景法。情景法是目前汉语教学过程中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法是通过教师模拟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而明白某些词的具体用法。如“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里不能说是“妈妈节”因为“母亲”是比较庄重的称呼,是书面语,而“妈妈”是口语。情景法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二)增强教材编写科学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依据的材料,在教材的选用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量体裁衣”,对于教材中对词汇色彩意义解释不合理的部分,教师应该加以甄别,及时向学生说明并改正。对于教师自身方面,也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对于词汇的色彩意义,做到科学正确的解释。

(三)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

虽然目前汉语资源仍局限于教科书,主要的教学方法是靠教师的讲和练,像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辅助教材等利用得还比较少。在词汇色彩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现在化多媒体手段,通过观看视频录像等方式,创造一定的情景,让留学生去理解词汇的色彩意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五、结语

虽然不是每个词汇都有色彩意义,也不像词汇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那么普遍。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色彩意义确实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易于出现偏误的地方。词汇的色彩意义往往体现了该词所使用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其中所体现的隐喻是留学生不易掌握的,一个留学生汉语词汇用得地不地道,通过他所使用的词汇的色彩意义是否正确就可以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赵金铭,毛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杜诗春.我国外语教学新思考[J].外国语,2004(4).

第11篇

关键词:教育 理念差异 中西方

Abstract: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lies in the talent competi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 relies on education. Success or failure of education decides the country's future and destiny.In order to further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oday's world, our country’s education should improve itself by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western education.

Keywords:education; difference of ideas;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能力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存在质疑。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有所长有所短,通过对比,找到对方的精华部分进行学习与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明智之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析。

一、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除了课堂气氛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外,中美两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中国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知识。我们对于老师的评定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和“学高为师”等等这样的字眼。可见在中国教育中,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老师希望教给学生的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知识本身。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学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中国的课堂,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然而,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是以学生或学习者为主导的课堂。老师并不是课堂上讲话最多的人,老师只是提供话题和引导讨论的人。学生是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主体。[1]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老师或者学校对于学生评价的不同。中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美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是否具有不同于他人的观点。[2]

二、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在中国,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方式是教师们追寻的目标。而在美国,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一个问题往往被反复讨论,并寻找出不同意见来进行比较。所有这些不同,究其根本在于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在中国教育理念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去问任何一个美国教育者,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麻省国际学院的院长,布兰达芬博士,一个从事教育工作36年有余,曾担任过高中老师,校长,大学校长的教育家,在多次与笔者的交流中讲到:美国教育从学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到大学毕业,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

三、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的差异

东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种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作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合上述,我认为中西方教育各有特色,各有短长,我们应该站在自我超越的立场上,反观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魏少敏;现代学习理论及中西方教育差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周慧;中西教育观之比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 2000年

第12篇

一、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外在表现

(一)致敬传统与面向未来中国广告创作者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广告中经常出现书法、水墨、剪纸、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代中国广告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其它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广告创作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带给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推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获得受众认可大有帮助。崇尚科学、勇于冒险、富于幻想和批判精神的民族个性决定西方广告更倾向于面向未来的表现,科幻、UFO、外星人等常常会成为西方广告信息传播的载体,这在以青年人为受众的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广告表现可以给受众留下时尚、前卫、炫酷的形象。

(二)精准表达与自主推理中国广告大都会将广告信息说白点透,不管是为了产品促销还是基于品牌形象塑造,不管是采用说明证明形态还是选择故事情节形态,总是会相对直白精准地向受众表达信息。因此,即使发展到今天,文字仍然是我国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因为它有直接说明和准确传情达意的作用。而西方则讲究留白式的自主推理,很多广告都不会直接点破内容,给受众留下足够的空间去体味想象。广告中直接说明性的文字较少,甚至整支广告没有一句关于产品的文案,主要通过情节的设计、画面铺陈或意境的塑造,让受众自己去发现关联,推导和感悟广告信息,进行准确解码。西方某语言学校的广告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小屋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缸,一条金鱼在里面悠然自在地游着。突然,一只大猫破门而入,朝金鱼走了过去。广告音乐从舒缓变为紧张,鱼缸里的金鱼慌乱起来。正当猫准备扑向鱼缸的时候,金鱼发出了“汪汪”的狗叫声,猫闻声而逃。电视屏幕上呈现画龙点睛的字幕:“学一门外语非常重要”。另一个则更加简洁,一对情侣羞涩地坐在一起,女孩最终按耐不住转身与男孩接吻,男孩却在激吻中瘫软倒地,这一幕不仅吓到了身边的女孩,也惊到了电视前的观众,当最后的标板出现治疗鼻塞的某产品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三)动之以情与寓教于乐中国广告凸显了中国的内敛文化,重情、重义、关爱他人是广告表现的重要元素。动之以情是中国广告创作的重要切入点,从亲情、爱情、友情到乡情、同情等,针对特定的受众,附加到匹配的产品中,总会产生屡试不爽的感召效果。近年台湾大众银行推出一系列情感微电影广告,感人至深,引起了强烈共鸣。其中《母亲的勇气篇》讲述的是63岁的母亲蔡英妹,第一次出国,不会英文,没人陪伴,一个人独自飞行3天,3个国家,3万2千公里,历经波折去看望刚生产完的女儿的故事,让人们为她的坚韧、勇敢和爱而折服。当类似的广告陆续出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受众的情感和心灵时,人们开始坚信这是一家有情有义的银行,而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没有比获得用户信赖更重要的事了。相比于动之以情,西方广告创作者更热衷于寓教于乐,一贯崇尚自由开拓、喜欢标新立异的西方人不容易被感情牵绊,却非常享受幽默带来的愉悦。幽默风趣、诙谐逗笑,往往是西方广告创意惯用的手法。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奖作品中大约三分之二包含有幽默诙谐的元素,有的甚至不惜调侃总统和上帝来传播广告信息。曾在戛纳广告节获金奖的一则平面广告借克林顿的绯闻推销某种治头痛的药品:画面为克林顿头痛的表情,他的太阳穴镶着莱温斯基的照片,广告语为“TYLENOL,特强效力,医治特别头痛的问题”。这种结合现实的幽默既有合理性又有趣味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含沙射影与针锋相对对比可以直接形象的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一手法经常被运用到广告创意中,即使是主张和谐相处的中国,对比广告也日益增多。但在中国市场,广告中的对比更多是相对柔和的、间接的进行,含沙射影而非指名道姓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新盖中盖“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方便又实惠”的广告播放不久,竞争对手盖天力通过各大媒体郑重提示“一天三餐不能一次吃完,补钙也是一样,少量多次,才是科学补钙”,广告虽然没有点名点姓,但是关注补钙产品的消费者也会心知肚明。西方市场中的竞争性广告更加常见,在具体的表现上也更加直接、明快、奔放,他们更喜欢针锋相对的直接攻击。比如温迪汉堡的广告中,其代言人跑到麦当劳里购买了牛肉汉堡,连咬几口都没见牛肉,开始惊呼“牛肉在哪里”。百事可乐的广告中,小男孩为了能拿到在双层售货机上部的百事可乐,不惜先购买两瓶在下层的可口可乐来垫脚;奥迪的广告简单却有震撼力,宝马、奔驰、沃尔沃和阿尔法•罗密欧四个世界名车的圆形钥匙扣组合成奥迪车标,传达出它集阿尔法•罗密欧的时尚、宝马的操控、奔驰的豪华和沃尔沃的安全于一体的信息。

(五)直接的性明示与艺术的性暗示性以其独有的神秘感和诱惑力,能轻松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广告大师奥格威在多年的广告实践中,把“性”称之为对视觉和思维最具冲击力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广告表现中吸引注意力的犀利武器。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为了让广告信息脱颖而出,打性元素牌的中国广告已屡见不鲜,大量与性有关、无关的产品都试图以此途径进入消费者眼帘,就像被约束多年的野性突然释放,很多表现大胆又直接,诸如“**肾宝,他好,我也好”“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等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同时,中国大量的性表现手法广告喜欢借力女色,广告界甚至出现了“广告无创意,美女来顶替”的现象[1],各种广告中身体局部、动作诱惑等表现随处可见,车展、楼展、商场“秀”等总把穿着性感、风姿百态的女性和展出的商品捆绑在一起。西方社会在性的问题上相对于中国更加开放,但现在西方广告人运用性元素进行广告创作已经超越了直接的表现方式,为性而性的情形在西方广告中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品谨慎而富有技巧,讲究艺术、巧妙的性暗示运用。英国某安全套广告,画面是一只宽大的男式皮鞋和一只小巧的女式皮凉鞋69式倒扣在一起,没有文字说明,只有该安全套的品牌名点缀在一侧,十分简洁,新颖,含蓄而不落“性教唆”的俗套,避免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而目标受众看后则心明意会。

二、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内在成因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广告创作人员,其本身就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成长和成熟,思想和行为无形之中受到固有文化和以往经验的影响和限制,所以不同文化区域内广告创意人员所创作的广告在整体风格上会有较大的差别,而他们的广告也往往会更适合本文化区域内公众的接受习惯。中西方文化因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仁、义、礼、智、信和集体主义,“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非常突出,多数广告作品带有明显的“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等价值倾向。喜欢营造合家团聚、喜庆温馨的场面,常常将个体的喜好与家人、朋友或集体的价值标准密切相连。非常可乐自豪的宣称“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荣威W5激情的主张“你不必拥有一辆中国车,但必须拥有一颗中国心”;“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理由是“身体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麦斯威尔在中国市场的传播也入乡随俗的变成了“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这些都无一不是群体意识的鲜明表现。而西方社会更追求个人主义,注重人的个性,渴望表现自我,主张独立而非依赖性[2]。深谙此道的西方广告创作者很好地将这一特点反映在广告文化中,强调自由的氛围,更多的塑造个性、张扬自我、追求个人自由、凸显个人价值,从而有效地迎合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如耐克的“Justdoit”、锐步的“Fityouwell”等品牌广告都在诠释着西方的个性价值观。再比如,“重和谐,持中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也是我国民族的传统心理。《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要达到“和”,需要每个人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论语•尧日》中所说的“允执其中”,这就是我们长期沉淀下来的“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以,与之对应的中国广告作品也特别重视和谐美、强调统一感。我们也才会看到有为竞争对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主,长沙的华银旺和超市就曾在店门口挂出横幅——“热烈欢迎沃尔玛入驻雨花亭商圈”,这种大气、宽容、友善的形象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自然也成功地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提升。西方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铸就了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广告中常常会表现强烈的征服欲和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丹麦Borsen日报的广告以“新经济,新竞争规则”为诉求点,直接点出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阅读Borsen日报。广告用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画演绎了“弱肉强食”的事实,比如羚羊将猎豹叼在口中,雄狮在羚羊的撕咬下悲惨地哀嚎[3]。这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可能过于直接和血腥,但却能赢得西方受众的共鸣和认同。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对广告创作非常重要。首先,广告创作只有迎合社会文化环境和公众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因文化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其次,公众文化背景影响他们对广告信息的接收和解读,迎合公众文化背景才能实现广告信息的顺利传播,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把握公众文化特征才能将文化有效延伸到产品中,成功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趋强的背景下,文化内涵成为差异化营销的关键。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划分也是以经济条件作为主要参照因素。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以及广告的认识与需要有较大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人均角度来看还有较大的距离。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2013~2014年全球72个国家(地区)月薪排行榜,中国大陆为656美元,仅为美国3263美元的五分之一。现实中,很多产品的绝对价格,比如汽车、电子产品、汽油、肉类、服装等在中西方国家的差别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各阶层工作者所获得的报酬与商品价格的比率要比中国高出数倍。比如,一个中等收入美国人的月薪可以买5台iPhone6,而在中国只能勉强买到一台。完全相同的一件商品,在拥有不同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地位是不同的,对购买这种商品的动机和心态也有很大差异的。同样是iPhone,在多数美国人眼中它只是个通讯工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而在不少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却还包含着财富、气质和个性魅力这些概念在里面,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即使在自身收入不支持的情况下也会购买,所以才会出现卖肾买苹果手机的极端事件。广告是商业行为,以是否有较好的营销效果为评价标准,而效果的形成取决于能否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公众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意味着中西方广告在策略、创意、媒体投放等方面必然会形成差异。

(三)公众文化层次的差异广告要产生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消费者看懂广告,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判断下决定自己的购买趋向。如果消费者对广告本身都无法理解,所谓广告效果就成了天方夜谭。普通的广告受众不是企业主、不是广告人,大部分情况下广告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广告的接受大多是无意识状态,几乎没有普通大众专门去钻研广告。所以,广告信息要顺畅的传播,发送者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编码工作,而且还要考虑考虑接受者的解码能力和水平。如果接受者的解码出现障碍,信息的传播就无法顺畅进行[4]。影响受众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成年人的平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年限”进行了统计分析。当中,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成年人平均接受正规教育均超过12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而我国仅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我国的相关数据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不到10%,文盲(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却超过4000人。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不同的文化层次就意味着不同的信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也意味着中西方的广告创作必须考虑本国受众的文化水平,以他们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为创作基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各自国家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四)广告发展阶段不同西方广告在累积了2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后,已进入成熟期。而中国广告业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二战之后的三十多年,在这个全球工业与科技突飞猛进、西方广告业大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国广告业却几乎是空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广告业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起步的,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中国广告很多理论都在借鉴西方的成果,中国广告实践活动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起步上的落后,发展阶段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广告差异的一个原因。

三、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外交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语言,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对高职学生来说,掌握好英语为自己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们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只注重语法和书面的讲解,很少能涉及到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词汇、语法、语音和语调,但仍不能有效地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流,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甚至在交流者之间造成误会。因此,高职英语课堂中应多进行跨文化语言背景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提高学生日常交际能力。

1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了语言文字,人类社会的文化才得以记载、传播和传承。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它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因此,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因不同民族间文化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在学习这门语言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中所蕴含着的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价值取向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同步进行传授,在课堂中多进行文化差异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真正理解英语语言,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因、价值取向、地理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语言表达、传统习俗、词语构成和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对高职学生来说,只有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对方的风俗、思维方式、礼仪等文化差异,才能真正使英语教学达到“为交际”的目的。

2.1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注重形象和综合思维,所以中国人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则擅长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因此西方人往往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语系的构成差异,是造成中英文化和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同样的问题,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在思考问题时的逻辑顺序上,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有很大差别,我们可以从信封上地址和日期的写法上看出来。如,我们要寄信的地址是“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机场路”是中文的写法,而英语写法则是JichangRoad,Luoyang,HenanProvince,China。日期表达是2016年1月3日,英语则是January3rd,2016。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形象、综合、整体的思维观,即自然与人处于一个整体(天人合一),先整体后部分。而西方人却恰好相反,他们是由点到面,由自己的小部分,再到大的整体,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更注重自我。

2.2生活习俗和社会习俗差异的影响

西方国家是以父母及未成年的孩子为主的核心家庭文化。而中国式的家庭结构较为复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帮互助,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家族文化。西方人更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充分尊重自我,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注重维持自己的权利。而中国更注重以家庭为核心,注重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为了亲人往往能忽视自己的感受,甚至牺牲自我。AA制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方式,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AA制付费,大家会欣然接受,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中国人而言,特别是在朋友间使用AA制就会显得过于生分,预示着彼此的关系生疏或有隔阂。AA制的付费方式,更不可能出现在工作用餐。又如,在请客吃饭的时候,如果客人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得几乎什么都不剩的时候,主人势必会诚惶诚恐,觉得食物不够吃,自己招待客人不周,其他客人也会认为主人准备食物过少,有招待不周之嫌疑。但西方人往往要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表示对食物的喜爱和对主人的尊重,同时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在送客时,西方人往往很简单只说“Bye-bye!”“Seeyounexttime!”“Seeyoulater!”或“Goodnight!”,但中国人在送客时主人常对客人说“再见,走好啊!”“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同时客人也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你们回去吧!”等。这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这就是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

2.3社交礼仪差异的影响

中国人遇到熟人的寒暄用语往往有“到哪儿去?”“上班呀?”“吃了吗?”等。但你在路上遇到西方的朋友,如果你这样和他打招呼,问他“Whereareyougoing?”或者“Haveyouhadyourmeal?”他会认为你干涉了他的私事,他会回答你无可奉告,后者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的姑娘刚刚嫁到了北京的胡同里,早上和人打招呼用“吃了吗?”这句寒暄语,可这个人刚从厕所出来。这正是对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理解不到位,才造成使用的场合不对,于是就闹了笑话。西方人见面往往是“Hi”“Hello!”“Howareyou?”“Niceday,isn'tit?”“Whatafineday!”等,在英国大家相互间的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是以谈论天气开始的。同时,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美时,往往会表现出非常谦虚,会说“哪里、哪里”、“惭愧”“抬爱了”等词语,但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坦然回答“Thankyou!”以表示接受。在受到礼物时,中西方人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如果你一收到礼物就打开看,很可能就会被说成贪心,所以中国人收到别人的礼物时,往往会先放到一边,谢过对方,待人走后再打开自己看。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往往会一边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并连声称好。

3高职英语教学导入西方文化的策略

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仍是以语法、词汇为主,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忽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教学意识,组织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教师要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树立文化意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高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误解、歧义等现象。作为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英语文化知识及中西文化之差别,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深层了解。其次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转换思维方式,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所授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再者,指导学生要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减少学习的盲目性,认识到中西文化各自优势,切不可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相互融合,树立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在课堂上尽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英语电影、美剧、英语歌曲等,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逐步使西方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思维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做到将西方文化引入高职英语课堂中去。

3.2文化教育要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我国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大,人数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授课任务重。在课堂上和生活中,高职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对于中英文化差异了解并不多。因此授课教师应转变观念,把文化教学蕴藏在词汇、语法、课文、对话等各个层面的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分种类、分层次地将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结合每册书的内容,归纳涵盖全书的文化框架。根据课文内容,导入相关词汇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听、说教学中,可选择一些突出反映英美文化主题的题材让学生学习。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教育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3.3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接触更广泛的西方文化内容

林汝昌先生在《外语界》的《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面》这篇文章中提出,外语教学应导入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系统的文化表现形式。教师在课堂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之外,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手段机会学习西方文化。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英语学习,收听英语广播,观看美剧及电影,阅读到最新的英语新闻、杂志等。通过学习这些地道的英语表达,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水平,而且还能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文化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学著作领略西方文化特点,逐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高职学生学习异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把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引入西方文化知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而且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现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J].外国语,1996(4).

[3]张显.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对文化差异策略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5)

[4]李红丽.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英语学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9):47-48.

[5]宋艳平.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成才之路,2009(27).

第14篇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探究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对于与本土文化有差异的文化进行包容和接纳的意识。[1] 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要求各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到汉语文化和外语文化的差别,从而加强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把握,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表现

第一,语言交际文化方面。高中英语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为交际内容,包括生活交际和商业交际,不同的交际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灌输一定的文化差异思想和观念。[2]例如,中西方国家在见面寒暄时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通常的寒暄对象为米饭或者其他饮食,如在中秋节就会询问对方是否吃过了月饼,端午节是否有吃粽子,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寒暄和打招呼的方式十分普遍,也是表现相互之间友好往来的方式。但是西方人见面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他们看来,如果对方向你询问是否吃饭,那么很有可能是真的跟你讨论有关“吃饭”的题。此外,对于中国的习俗来说,中国比较倾向于向别人询问年龄、工作以及工资待遇等问题,但是对西方人来说,这些都是比较忌讳的交际内容。在交际文化中,如何把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于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正确把握和理解十分重要。第二,肢体动作的差异。肢体动作能够代表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受地方差异文化的影响,同样的一个动作,其代表的具体意义也许会天差地别,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中积累必要的动作肢体语言文化差异显得十分有必要。[3] 如在我国,竖起大拇指表示“很棒!好!”的意思,但是在部分国家,该动作却恰好代表了“鄙视”的含义。第三,思想观念和象征意义的差异。中西方国家在历史发展、思想观念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集中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例如,我们经常以“龙腾虎跃”来表示动作的迅速和有力,来延伸表示赞扬有所作为。然而西方国家对于“龙(dragon)”和“虎(tiger)”的认识却与我们截然不同,大部分西方国家不喜欢“老虎”这种动物,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这些词汇的象征含义,不能受本国文化思想的影响。

二、跨文化意识渗透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跨文化意识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中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仅止于简单的英语知识,如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等的学习,并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对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样的实质性意义和作用。[4]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不少学生对英语丧失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学生枯燥的课堂学习生活。而当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乐趣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会得以提升,最终实现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二,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学习是具有特定环境约束意义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语言的使用,语言才能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事实上,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不少学生英语知识的理解均不够深刻,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高中生经常“生产出”“中国式英语”的重要原因,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变成了直接的英语翻译,既没有考虑到英语语法的问题,也没有认识到中国和英国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又如,英文中出现的“eat no fish”,不少学生在初次见到这个词的时候,会将其翻译为与“吃鱼”有关的相关内容或者联想,却不知道这其中存在一个英国国家流传下来的典故,其真实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因此可以看出,在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帮助下,学生才能够对英语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必然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词汇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渗透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跨文化意识渗透的主要方向。例如,在教授到“peacock”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该词汇的跨文化知识讲解。“peacock”本意指的是孔雀,是褒义的肯定,而在西方文化中,“peacock”则是一个严重贬义的词。[5]同时,在进行“peacock”词汇讲解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延伸,告诉学生在西方还有一些动物的文化含义也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magpie(喜鹊)”“fish(鱼)”“dragon(龙)”等。英国人经常说“a poor fish”指的就是“一只可怜虫”,而“magpie(喜鹊)”则被认为是喋喋不休的鸟或人。同时,也有些动物在西方国家具有褒义色彩,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带有贬义,比如“dog(狗)”。

2.阅读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文章内涵或者句子大意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能够为学生补充必要的西方文化知识。例如,在商业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讲解西方国家的商业文化。西方人的性格较为直接,商业人物的性格尤其如此,因此在商贸中说话和表现较为直接,但却不能视为不礼貌。[6] 此外,在部分阅读理解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英式笑话”,但是学生却没有办法理解,觉得这种“笑话”莫名其妙,甚至有可能因为对这种“笑话”的不理解而影响对整篇文章主线和情感色彩的把握。如“the wind blowing from right to left”这句话,很多学生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幽默色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为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真正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要教师能够经常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差异的对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者在文化和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丰富学生的见识。例如,在交际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中西方在交际文化上的差异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二者的差别。

综上所述,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跨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视,从各个教学环节和形式上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颖.跨文化意识渗透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08-109.

[2]杨从笛.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1-32.

[3]王克芳.试谈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5):85.

[4]范琪.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探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J].大学教育,2015,(06):29-30.

第15篇

摘 要: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表达与认同礼貌方式不一致,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礼貌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阐述了礼貌原则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加强对文化认同的认识,跨越文化交际障碍,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礼貌原则;对比;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36-02

一 、中西方礼貌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不同。

(一)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中国特定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但对来自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的人来说,难免会引起误会。比如:在面对别人的恭维与赞扬时,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 做得还很不够”, 或表现得不露声色,主张内敛、谦和。而西方人重个性发展, 强调个人奋斗, 乐于接受恭维与赞扬, 证明自己的努力有成果, 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同时他们会对中国人的反应感到不解,甚至认为中国人不诚实。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上的映射。

(二)中西方持有不同的自我观。西方人持有独立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他们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面子。认为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反之则是不礼貌。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

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中国人在见面时会询问对方的一些自然情况,这在我们看来是拉近彼此距离,是一种亲切和热情的表现,体现了中国文化群体取向,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机制,更是一种礼貌行为。然而西方人则崇尚个人价值,尊重个人自由、权利和独立,讲究隐私权。比如,一般初次给留学生辅导汉语课程在彼此做情况介绍时,有些留学生会表现出一种隐私受到侵犯一样的状态。这正是因为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发展,对汉语文化的集体意识不解,在交际中往往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为礼貌,而中国人重视个体与团体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面子为礼貌。

(三)不同文化有不同礼貌原则,每一种礼貌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特征,礼貌原则规范着人们言行举止,融洽彼此间关系。交往行为的共性使得各民族言语交际规律中存在许多共有原则,但由于交往行为只是与交际文化密切相关,所以各民族非语言行为规律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在见面握手礼节中,中西方之间就存在文化差异:中国人握手时往往以身体微微前倾为礼,西方人很少有这一动作,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西方握手礼节形式的差异反映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同。

因此礼貌体现文化特征。汉文化现代礼貌被认为源于古代汉语中的“礼”,礼的观念在当时对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起到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孔子思想核心,成为中华民族潜意识。现代礼貌虽不是维护社会等级行为法则,但作为不分差别供人们效仿行为规范,它与古代‘礼’有着密切联系。“礼貌”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礼’的一种衍生与扩展。而西方人重视用语言来体现个体、用语言来体现上帝所赋予他这个个体的存在。

二、中西方礼貌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是执行礼貌原则的前提。只有寻求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利用礼貌原则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服务。中西方礼貌差异在于双方植根文化沃土不同,汉文化提倡谦虚受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所影响。中国人把礼貌一贯看成是道德修养问题,培养道德人格,强调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认为善于自我修养才能礼貌待人。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自信和实事求是态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概念和语言间接程度上有一定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通常会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往往使用间接隐含语言来沟通,对此西方人迷惑不解。这些不同背景下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二)在礼貌原则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努力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同时还认识其相对性,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礼貌判断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正是这些因素,使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对礼貌原则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三)跨文化交际中有许多潜在障碍。从语用学角度看,遵循礼貌原则是有效推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然而礼貌原则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如何有效运用礼貌原则达到成功的言语交际和沟通,取决于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进而剔除本民族文化的糟粕,吸收外来的精华,促进文化重组。

(四)依据礼貌具有的文化特性,进行文化对比,这样有助于促进对不同文化的正确了解与和平友好交往,排除民族优越感、模式化,排除文化偏见干扰。实事求是地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文化误解的那些因素,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取得文化认同,使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减少摩擦,以求得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创造进行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以达到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综上所述对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差异作了初步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礼貌文化特性差异与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问题。为推进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努力达成不同文化的认同,以便跨越文化交流的障碍,增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赵永新.汉语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