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范文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骨折老人护理技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骨折老人护理技巧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患者 心理护理

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老年骨折患者106例,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6例,男39例,女67例,年龄60~84岁,平均68岁。其中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39例,脊柱压缩性骨折27例,髌骨骨折17例,colles骨折11例,骨盆骨折9例,其他四肢骨折3例。

入院时心理:由于年纪大,合并症多,多数老人心理状况复杂,可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其中有焦虑恐惧心理75例(70.7%);有主观感觉异常38例(35.8%);有孤独感心理37例(34.9%);有自怜抑郁心理19例(17.9%);有幼稚心理12例(11.3%)。本组患者康复出院105例,死亡1例。

护 理

⑴细心观察:注意观察老人的言行举止,对其情绪加以分析。老人如频繁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失眠头痛,言语表达与日常言语习惯不一致,此多为焦虑恐惧心理的外在表现。老人如出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利于自我存在为行事前提,出现对护理人员过于依赖,这是老人出现幼稚心理、行为退化的一种表现。老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和降低,对医护人员过分依赖,要求护理人员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表现对周围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过分敏感,此为主观感觉异常的表现。老年患者因生病而离开家属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患者会产生孤独感,表现出晚上总睡不着觉打信号灯找护士,或是语言行为中流露出对护理人员依依不舍之感。有的老年患者对病情估计悲观,每天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偷偷流泪,这个时候就要警惕老人的自怜抑郁心理状态的出现。

⑵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①恐惧焦虑心理的护理措施 首先是查明原因进行疏导,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与老人进行有技巧的谈话,语言要求语速较慢、语调较高、语气和缓,对待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要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理解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疾病及恢复正常生活的目的;骨牵引者可向其预先告知牵引的时间期限,使老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其次是使老人得到妥善的治疗护理,增强对医院的信赖,增加对恢复健康的信心,使患者解除对本次疾病的担忧疑虑。②幼稚心理的护理措施:老人由于疾病的原因产生对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依赖,出现幼稚化心理或称退化状态,在很多时候不是完全有害的反应,适度的退化是一种重新整合过程,有利于痊愈和康复。但在老人病情好转时,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好转的程度,及时引导患者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扣纽扣、洗脸、梳头等,逐步为患者角色转化为原有社会角色创造条件。③主观感觉异常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对周围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的时候,医务人员千万不能说患者“事多”,此时可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来降低患者对原有刺激的敏感性,比如说与其聊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给老人阅读新闻报刊或是听广播看报纸,使其注意力分散,减轻对周围环境细节的感受力,达到情绪放松的良好心理状态。④孤独感的心理护理:当患者表现孤独的心理时,医护人员尽可能多地陪伴在患者左右,对患者多关心,多到患者病房去巡视,勤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理解;骨折的老年患者生活多不能自理,所以平时给予其生活上细心的照料,当老人要求特定家属陪伴时可满足其要求,多方面多渠道缓解其孤独心理。⑤抑郁的心理护理:对于处于抑郁状态的老年患者,应注意防卫患者的消极行为,针对引起患者抑郁的原因给予相应的解释,尤其是需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适当的心理引导,告知其虽然需经受手术之痛,但可避免遭受长期的病痛折磨。向老人介绍同种骨折康复的病例,或是让同一病种的病友现身说法,解除老人的思想包袱,帮助老人树立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必要时可与医生配合,用抗抑郁药物来进行心理治疗。

结 果

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本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下降至12%,抑郁心理下降至9.8%,幼稚心理下降至5%,主观感觉异常下降至3.8%,孤独感下降至2.1%。

讨 论

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面对老年骨折患者复杂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随着老人情绪的变化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在与老人沟通的时候,应结合老人心理特点,给予老人尊重、理解、同情、体贴,要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达的技巧,注意说话方式、老人对疾病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对老人提出的问题,应仔细考虑后再给予答复,如需解释的绝不隐瞒,需要保密的则要三缄其口并给予老人能接受的解释。通过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老年人的感受和认知,改变老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帮助老人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瑞.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32):116.

2 严桂,李进梅.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25-126.

第2篇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跌仆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坠床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误吸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

1.4皮肤受损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自伤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其他因素患者活动时不当引致关节脱位;起床、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引致钢板断裂等。

第3篇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手术的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60~72岁;大学以上5例,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下63例;职业:退休工人20例,农民42例,干部5例,自由职业者9例。

护 理

入院适应期:在患者入院当日,责任护士使用尊称主动接待患者,做自我介绍,告知主管医生、 科主任、 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 入院须知、陪客制度、同室病友,尊重患者,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护士着装整洁、大方、得体,言语得体热情,将临床医学术语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恰当应用方言,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老人对疾病的体验往往不可能象青年人那样讲述得清楚和具体,所以护士必须仔细检查病人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详细收集有关老人的病情资料以利正确估计病情,做出正确护理判断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缩短护士与患者间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老年人骨折后多会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绪反应。主要担心疼痛和发生意外,也常产生错觉和幻觉以致出现幼稚的、类似孩童的思维。病人住院后不由自主地对医院环境、病室环境、病友之间的问题,以及医院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态度问题作比较。骨科老年病人骨折后,身体虚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常产生依赖心理,一切都希望得到照顾,希望被儿女理解,期望得到支持的力量。对新入院的老年病人,不管是离开老伴还是离开儿女,护士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关怀照顾,要以和善、亲切、微笑的面孔去亲近和接触老人,对老人可通过微笑、按摩、功能锻炼,使其树立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术前认知期:患者因为手术的未知因素,会出现恐惧、焦虑、 紧张的应激心理反应。为了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笔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及时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相信护士。②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人的治疗经过,详细向病人做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其所患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手术方法。③提供合适的时机让患者与手术成功者交流,增加其安全感。④调动亲友的力量,在生活上关心爱护病人,可使病人增强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术前指导:医生通知手术后,责任护士应在术前24小时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向患者做术前指导,主要内容为简单介绍手术概况及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使其心中有数,增强治疗信心;同时详细通俗地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每项操作的理论根据,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活动,帮助患者建立符合围术期护理要求的适应行为。对于精神紧张、夜间入睡困难者,可适量给安眠镇静药,保证充分睡眠,使其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术后行为改变期:手术后的患者基本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惧感和猜疑,思想、注意力逐渐转到关注手术效果、术后治疗和因手术创伤造成的不适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我们从手术日起继续强化术前知识,并指导患者的健康行为按术前教育的健康方向发展,提高患者术后配合能力,该教育强化期一直持续到患者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①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入院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入院后要求病人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健康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③褥疮的预防: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棉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棉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小时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④预防泌尿系感染:对长期卧床病人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时觉困难,可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⑤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康复指导:指导老人接受饮食治疗,老人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有各自的生活饮食习惯。护士应根据老人疾病的不同阶段,在饮食上予以指导,让其接受。骨折早期老人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多安排些含水分多、易消化、无刺激的清淡食物,如瘦肉、 牛奶、鸡蛋、鸡汤、鲜鱼、青菜、水果等。主食可吃稀饭、面汤,尽量采用少量多餐法以利消化吸收。忌食油腻、生冷、煎炸食物。骨折中期:宜食高蛋白及富含铁、钙的食品,如猪肝、瘦肉、牛奶等。骨折后期,由于老人卧床的原因,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大便秘结,所以要吃些纤维素多的蔬菜,如芹菜、白菜、水果、香蕉、 苹果、梨等,鼓励病人多喝水,以防大便干燥。

指导老人功能锻炼:老人由于骨折引起疼痛往往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同时耐心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介绍清楚。功能锻炼应按持之以恒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注意安全,克服急躁或恐惧心理,使老人明白只有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才能恢复良好的功能。开始可先帮助老人进行远端关节活动,并逐渐地增加次数和幅度,待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进行近端关节和肌肉活动,循序渐进,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出院前自我保健期:在患者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时,责任护士进行饮食、休息、预防疾病复发知识的宣教,强调定期随访的时间及必要性。

结 果

通过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情绪稳定,环境适应性好,接受能力强,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第4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老年人;临床实践

一、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老年人住院后对疾病过分担心,能否治愈,手术是否成功,有无并发症及后遗症,昂贵的医疗费以及对家庭、子女带来的影响等使他们忧心忡忡,常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往往要求放弃治疗。

(二)对治疗存在恐惧感老人大都是因为车祸或不慎摔倒致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对医院环境生疏,骨牵引、打石膏、穿刺等都易产生恐惧感。

(三)担心出院后无人照顾多数老年人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恢复过程不了解。担心出院后不能正确功能锻炼,又加上出院后身边无人给予指导,因此,患者不愿意出院。

(四)多疑对别人的言语表情及周围环境敏感多疑,老以为别人在议论他的病情。一再追问医生:病情严不严重,能不能治愈,今后生活能不能自理等。怀疑亲友及医生隐瞒病情,怀疑医生和护士的技术水平与治疗效果,始终处于焦躁不安状态。

(五)过分敏感希望受到周围人员的关心重视,认为自己年长,社会、生活经验丰富,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一旦自尊心受挫,往往迁怒于医护人员,百般挑剔。

(六)被动依赖、悲伤自怜部分老年患者入院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愿意做,变得软弱无力,希望更多的亲友探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

二、护理方法与经验

(一)健康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观察其心理反应,收集分析心理信息;主动与老人打招呼,迎合老人心理给予适当的称呼,问寒问暖,耐心倾听老人的陈述,不可表现为不耐烦的情绪,对老人的健忘和哕嗦给予谅解。指导鼓励老人正确看待疾病,介绍比他(她)年龄更大的同类型成功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心理护理必须贯穿于整个治疗阶段的始终。教育内容以患者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技巧为主。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较差,每次讲解的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可过长,要简单易懂,反复多次。

(二)适宜环境环境性质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它关系到治疗效果及疾病的转归。所以,要为康复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因老年人喜欢静,要尽力消除噪音和恶性刺激,保持光线充足、室温恒定、温度适宜、定时通风。舒适美好的感受有利于心身保持最佳状态,以利康复。

(三)文明礼貌,亲切体贴在患者心中留下好印象,尤其患者刚入院时。由于病房环境陌生,使患者感到焦虑、恐惧、不安,因此,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打招呼,自我介绍,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作息制度、探视时间,耐心倾听患者询问,对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尽量予以满足。这样,可使老年人感到受重视、被尊重,产生信任感,减轻紧张、恐惧的心理。

(四)合理饮食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胃肠功能紊乱,加上活动减少,对饮食常有特别要求。饮食多样化,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少食多餐,低脂高钙,如瘦肉、蛋类、鱼虾、牛奶等,并铺以钙类药物治疗。少辛酸麻辣,多补充水果蔬菜,以利大便通畅。饮食营养护理有支持性和治疗性的作用,科学、适宜的平衡膳食有利于疾病治疗与康复。

(五)预防并发症很多老年人自述平时身体健康。但是,老年人本身功能减退,许多合并症未被发现。加上卧床的不良刺激、抗病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具体措施是保持床铺的整洁,注意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用防褥垫,以防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经常拍叩背部,嘱咐患者做深呼吸和上肢扩胸运动,可以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外清洁卫生,预防泌尿道逆行感染,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尿液的机械冲洗作用。对触觉不敏感的患肢要注意防止烫伤和压伤。

(六)恢复性训练恢复性训练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没有正确、积极的功能训练,即使是骨折治疗复位很理想,也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功能。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不同的骨折类型,在不影响病情恢复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恢复性训练。要按照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凡是未被固定的关节及未被制动部位,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卧床功能训练,促进周身血液循环,防止肌萎缩或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在进行康复指导时要告知患者,平时要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以增加体力,但要避免过快或突然用力的动作和在雪地上快步行走,并注意多晒太阳、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态。

(七)注重出院心理护理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疾病和文化层次讲解治疗和康复保健知识,并向家属交待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及护理效果。针对每位老年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发放爱心联系卡,交待具体复查时间、咨询电话,使患者和家属感到出院后仍能随时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打消患者担心出院后无人指导的顾虑。

三、总结

老年骨伤患者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导致护理难度大,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老年护理知识及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以绝对的耐心帮助老年患者。采取以上护理方法后,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自护力,解决了后顾之忧,使老年患者的身心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这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康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院骨科护理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吕志瑶.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0):1356-1357

[2]于惠芳,雷松蕙.骨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C].全国第六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4

[3]伍佩玲,郭丽芬.非家属成员看护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o理[J].中外健康文摘(1临床医师),2008,(05):114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非手术 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的临床护理

尽快教会病人在床上大、小便的方法:除了耐心细致地为病人讲解外,还要让病人认识到学会这一方法对日后生活的重要性。不要轻易为病人留置导尿,否则既不利于控制泌尿系感染,也不利于其他方面的护理。

疼痛的护理:①骨折局部疼痛:牵引过程中,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调整牵引锤的重量,仔细观察牵引的方向是否正确,牵引力与反牵引力是否平衡,牵引锤是否悬空。有的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上身和骨盆向健侧倾斜,患肢似乎是外展位,而实际上是患肢与上身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甚至内收。②针眼处疼痛:应观察针眼处是否有红肿渗出,钢针是否移位,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③肌肉酸痛:适当给予肌肉按摩,疼痛可以缓解。

并发症的护理:①呼吸道感染:60岁老人肺活量开始减退,脑细胞功能对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自身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1,2]。因此,要指导并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数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②褥疮的护理:避免受压。解除压迫是预防褥疮的根本措施。每2~4小时翻身1次,病人翻身时不能拖拉,动作要轻巧平稳。并每日2次使用50%酒精轻轻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做床上抬臀活动。臀部要垫气圈,充气不要太多,以1/2为宜,气圈上放柔软棉垫,并要及时更换,防止尿液和汗液浸湿垫布而刺激皮肤。足跟要用软枕或棉被垫起和悬空。③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由于牵引病人经常仰卧,容易引起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因此泌尿系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护理方法就是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但许多病

人通常用少饮水的方法以减少排尿次数,减轻陪护人员的负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①把握护患关系的尺度,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护患关系是以解决病人在患病期间所遇到的生理、社会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病人需要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3]。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要创造良好的谈话环境,积极引导病人讲出我们所需要的评估资料,同时还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适时地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比如一个温馨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点头等等。②老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活动能力差,因此在对健康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和掌握病人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对待老年病人,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理解和体谅他们的感受,态度要和蔼可亲,处处体贴照顾。尤其对即将实施骨牵引手术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向病人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包括骨牵引的方法、目的、持续时间等,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治疗方法,从而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③对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在临床中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患者是很快进入病人角色,愉快地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另一种患者则是与之相反,他们自认为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潜意识里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临床中表现为消极和不配合。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以更加耐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切忌与之争辩,以免反而增加病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康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是,不急于让患者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是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找到与其疾病相关的书面资料,让病人感受到我们是真真切切地为他们的病痛着想。患者一旦在思想上接受医护人员的观点,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超乎寻常的,病人自身也会觉得病痛似乎突然减轻了许多,这便是心理护理的奇妙之处。

对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老年人生病首先受累的是其子女,子女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因此,对家属实施正确的心理导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子女比医护人员更了解病人,包括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有些时候家属对病人的劝导往往比医生和护士所起的作用要大,他们在治疗上的积极主动也会给病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病人康复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因手术期护理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6(174):15.

第6篇

护理有技巧

1.肺炎的护理:①加强翻身、叩背、雾化等预防措施,尽量让老人半卧位或坐位下进食;平卧位进食时,要将其头部偏向一边;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尽量鼻饲,并指导做吞咽功能训练;②建议老人尽量侧卧位睡姿,以免口腔分泌物坠入气道;③在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咳嗽训练;④尽早改卧床为坐位或站立位,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褥疮的护理:①增加营养以提高皮肤坚固性以及组织修复能力;②定时翻身,平移老人时不要在床上拖拽身体;③气垫床垫可以有效缓解身体受到的压力;④如果已经发生了褥疮,需接受康复医师和康复护师的治疗。

3.深静脉血栓的护理:①在未形成深静脉血栓之前,尽早起床活动,或在床上进行主、被动肢体运动,或每日至少一次肢体气压治疗;②必须卧床的老人,可以通过注射低分子肝素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③已经形成了深静脉血栓的老人,可以通过放置静脉滤网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

4.尿路感染的护理:①尽量让老人在床上或床旁以坐姿排尿;②鼓励老人多喝水,以增加尿量,起到冲刷膀胱的作用;③保持尿道口和会位干燥、清洁;④尽早拔除留置导尿管;⑤定期检查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如尿液检查异常,但体温、血象均正常,也无明显尿路刺激症,可以通过大量饮水、输液或膀胱冲洗的方式缓解尿路感染。

预防更重要

1.防坠积性肺炎。保持老人房间空气清新,做好空气消毒,指导老人做深呼吸,主动咳嗽,同时轻拍老人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根据病情经常更换老人卧位。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痰液黏稠。有条件者可做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及稀释痰液的目的。

2.防褥疮。老人床铺应保持松软、清洁、干燥、无渣屑,每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一次,对受压处皮肤进行皮肤护理,每日2次,可用手蘸50%的酒精,对局部进行环形按摩,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骨骼隆出处应垫气圈。已形成褥疮者,应及时处理疮面,防止褥疮进展。

3.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尤以双下肢多见。应每天给老人按摩肢体肌肉,活动关节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鼓励老人多做自主运动,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7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21例,患者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8.22岁,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为实验组,男8例,女34例,患者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7.35岁,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疾病、转子间骨折类型、手术方案等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骨外科常规入院宣教,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等;住院期间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大量饮水增加尿量,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前患肢持续皮牵引,缓解疼痛,矫正畸形,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做好术前各项相关检查及准备。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在保证常规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不会采取有针对性、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只是针对患者疑问给予耐心解答。

1.2.2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正确引导患者的负性心理,责任护理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障碍,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语言接受能力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疏导,让患者感觉亲切、舒适。骨折初期:患者对转子间骨折认识不足,存在恐惧、抑郁心理,担心日后不能站立行走或留有残疾。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转子间骨折疾病的基础知识及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等,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抑郁心理。围手术期:患者因畏惧手术失败,焦虑、抑郁情绪加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差。此时责任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有先进的硬件设备作为手术的物质保障,主刀的医生有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定能够保证手术成功进行;同时引导患者与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病友进行交谈,以增强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③康复期:随着病程的延长,部分患者仍不能下床行走或需助行器协助行走,生活仍依赖家属,自理能力评价为中度依赖,患者担心久病被亲人嫌弃,焦虑心理仍旧存在。责任护士需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家属探视,勿疏忽即将康复的老人,消除其孤独感,从而解除造成患者焦虑的根本原因并做好自我调节。疼痛心理护理:由于转子间骨折的特点,疼痛大多会伴随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在手术前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可减轻疼痛,治疗过程中应分散或转移疼痛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或慢节律深呼吸等措施减轻患者疼痛。

1.3效果评价

在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价;SAS评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SDS评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抑郁,61~70分者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测得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心里状况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后,在出院前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接受了责任护士加强心理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讨论

第8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体护理工作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纳入护理质量评估和考评,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而患者大多通过是医生的讲解从而获得相关疾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固然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但是护士又是患者教育的主力军[1]。而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做好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已成为护理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骨科2009-2010年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其需求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

1.1相同性特点

1.1.1由于生理条件的变化,感知觉出现明显退化。使老年患者反应迟钝、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爱唠叨、任性、冈执性格呆板等,听觉、理解力下降和判断力明障碍。

1.1.2合并基础病。多数骨科老年患者住院,不仅仅是骨折或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并发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老年基础病。

1.1.3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只能做打针、发药的简单工作,只重视医师的话,对护士进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不认真接受。1.1.4缺乏心理准备,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加之疼痛较剧,大多会出现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

1.2骨科疾病特殊性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数是突发意外受伤,极少数是因骨科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卧床时间较长,通常在20天以上,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协助完成,易发生并发症。

2骨科老年患者的需求

胡青[2]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95.77%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需要全面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病情发展康复的过程。有89.74%的老年患者需要知道医院及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的姓名。96.15%的老年患者需要了解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照顾方法。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老年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需应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家庭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指导、安全行为指导等[3]。

3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3.1语言指导语言指导具有直接性、简捷性的特点。大多数老人认为生病住院给子女及家庭带来负担,突出表现为无价值和孤独心理[4]。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从患者进入病房时起,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做好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经管的医生护士等。对老年患者要尊重,使用尊称,语言交流要简单、明了、切题、表达清楚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心,消除其陌生感和孤独感,产生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在宣教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常用语,避免医学术语。当不得不使用医学术语时,应用简单的日常用语给患者解释这些术语的意思。并通过与患者交流的过程,细心观察、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

3.2家属、陪护的教育患者住院不仅仅是患者本人与医护人员存在联系,还有患者的亲人,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范畴,应向患者家属及陪护扩展。“家属系统理论”认为,当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必定出现相应的变化[5]。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应用于陪护管理中使之对规章制度能较好遵守,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普遍得到提高,病房陪护人员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属作为患者最主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发病期间,他们也承受着压力和打击并因此而焦虑,缓释这种焦虑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让他们和患者一起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有效地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

3.3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由于老年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患病及生活环境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状态不稳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对骨科老年患者人宣教,首先要引起共鸣。当老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倾诉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了解老人的心理动态、所需、所求。当产生共鸣时,我们的宣教内容才会让患者容易接受,使患者达到遵医行为的效果。

3.4换位思考护士要体谅患者的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老人们的想法、要求,从而对宣教内容进行有序安排进行。如:普通患者住院时最关心的是床位位置、病房环境设施等,而突发意外伤害的患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的病情是否有危险,这些内容应及时介绍,至于规章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可在患者相对稳定以后再进行,在24h内完成即可。如果入院时就给患者讲太多的医院规则和制度、疾病知识,患者难以接受,更顾不上记住并照着去做,易产生逆反心理。要选择时机地宣传,要把健康宣教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临床工作中,我们只在入院当天为患者进行简单的病区环境介绍,认真调查评估患者,包括一般资料,情绪、吸烟、饮洒、饮食状况、体重、运动情况等项目;入院后2-3天进行饮食指导,之后选择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逐步进行用药指导、骨折的简单知识讲解,根据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于出院指导,在出院前1~2d内完成。不能等到办理出院手续时才匆忙地向患者进行宣教,老年患者不容易记住,达不到预期效果。

3.5书面教育与操作演示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等不同的特点,将宣教内容及功能锻炼方法绘制成简单的图谱,采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口述,对肢体活动的方法采用操作演示后让患者复述,操作示范等,反复多次进行宣教,让患者熟记、掌握并养成遵医行为。由于骨科患者多是卧床,护士充分利用在与患者的每次接触时间,如进行治疗或技术操作时,采用一对一的进行宣教方法,患者更乐于接受,强化记忆。

3.6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护患沟通、患者与患者间的沟通,也不失是种有效的宣教方法。每月一次针对一个病房、一种疾病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可以是治愈的,也可以足基本治愈的。向其他患者介自己坚持治疗,配合身心护理、战胜疾病的康复过程。以激发其他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达到早日康复的日的。

3.7出院联系卡的发放根据专科特点,制作患者出院联系卡,在患者出院后能随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复诊。我科在2011年通过联系卡的方式,患者与医护的主动联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3.8电话回访式宣教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因为出院而终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话咨询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既能了解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又有助于巩固健康教育效果,同时也加强医患间的联系。

第9篇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向病人以至健康人群传授医学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种护理活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针对不同住院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教育内容

1.1 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主要是护士要从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一例胫腓骨骨折病人,我们在与其交谈中发现她情绪低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等,我们要进行健康教育时,将这些问题视为重点,耐心给病人解释,要有良好的心态,增加营养、保证睡眠,为手术创造条件,并经常关心与其交谈。

1.2 简明扼要,使健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等病人不易感知的内容少讲,对发病原因、发现及注意事项等,确实需要病人了解配合的内容,则要详细讲解,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主动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教育方法

2.1 循序渐进,打破陌生感逐步引入正题,进行健康教育前,可先和病人拉家常或简单地询问生活起居,等病人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护士身上时,即可进行健康教育,语言朴素、简练,使病人易于接受护士的建议和指导,也便于记住。

2.2 教育内容不能过多,要分次讲解,特别是对儿童或老年人,平均每次讲2~4点内容,为增强病人的记忆,每次指导限于1~2个步骤,如每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次数等。

2.3 采用小组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有相同的健康问题和需要的病人将其组织在一起,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教育,如正确牵引,纵轴翻身,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者,给予正确的个别指导。

3 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选择沟通

3.1 文化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病人,医务人员应积极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工作时间、生活环境、各种管理制度以及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文化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及农村病人,除耐心指导饮食休息,帮助整理室内卫生和床上用物、代购生活用品等活动外,应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职务、办公地点、上下班规律,使病人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这类病人护士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说教。

第10篇

1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1护理工作的制度不健全

从整个骨科护理行业来讲,首先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也没有针对性的监管。另外,护士基本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骨科病人在心理上、态度上缺乏必要的预见性。

1.2护士责任心不强

由于医院基本上都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护理人员,所以骨科护士的工作负担重,长期处于繁忙的工作状态中,经常加夜班或者顶替代班,而且工资待遇得不到满足,使得这些护士不仅心身疲惫,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工作中对病人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这都是产生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内在原因之一。

1.3护士的专业知识不足

一方面是护士人数不足,另一方面,在聘用人员时,医院往往暗箱操作,很多年轻的、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全面护士被招进来。而医院又不重视对新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因而护士没有掌握基本的护理技巧就上岗,很容易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1.4对病人的病情估判不详细

由于护士经验不足,很容易判断失误的情况,比如:在对切口负压引流管操作中由于手术创面大,剥离深,导致渗血较多,因此术后需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吸引。若护士不注意负压的大小、没有正确估计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则容易加重创腔内出血或引流不畅。

1.5护理病历管理中问题

病人的护理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件,是医生迅速、准确进行抢救的第一手资料。但在骨科的实际护理过程中,护士们往往不重视对病历的填写,经常出现不及时记录、护理记录与医疗实际不一致、不妥善保管等情况。

1.6病人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骨科病人一般方便下床活动,经常卧床,而且高龄老人患病几率更大。因此往往发生(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意外伤等)并发症。所以,在较高的医疗费用、长期限制活动、功能恢复不良、并发症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病人可能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抵触的情绪,这都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

2安全有效进行骨科护理的一些措施

2.1加强制度建设,依法管理加强护理制定的建立,医院要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另外注意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可以定期举行安全护理教育周、护士经验交流座谈会、新技术新理论的专题讲座等方式,对护理的安全性等问题及隐患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护士的整体水平。

2.2强化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护理

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加强护士对护理安全的重视,提升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分析、重点讲解,让每个护士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另外,医院要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都应一查到底,严格按制度和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处理责任人,使当事人和护士们都受到教育。

2.3注重护士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

骨科护士在上岗前应该有专业的、有经验的护士长作为传帮带的老师,制定专门的带教计划,定期进行本科理论知识学习、技术操作示教。定期举行利用护理现场教学会,邀请医生讲解专科理论知识以及新技术、新疗法。经常组织护理知识考试,将考试成绩和平时实践作为评判标准与护士的年终考核相结合,并与奖金挂钩。鼓励在职护士参加各种再学习、再教育,公费安派护理骨干参加各类骨科护理技术交流、讲座等。通过多种多样的传帮带及自学研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基础操作实践,以保证护理队伍的良好素质。

2.4加强对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骨科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限制了活动,所以骨科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多,经常发生的有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意外损伤等,因此必须强化措施加以防范,比如: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让病人学会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手术后,如果患者可是适当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护士可以协助其翻身、拍背、指导功能锻炼等;护士在护理时还可以指导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抬臀运动,使其尽早下床活动;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可以利用吊环作引体向上活动,但应注意运动的强度;对于脊柱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护士在护理时除了要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拍背外,还要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应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在注重病情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沟通;加强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人;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现代医学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对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适应转变,护士应深入细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现在老年人患者不断增多,心理状态一般都不理想,甚至会影响正常治疗与恢复。因此,就要充分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从而对症下药,强化对老年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同时,赢得病人的信赖,提高医院的声誉。

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正不断向老龄化加快步伐,60以上(包括60岁)的老年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包括65岁)占我国总人口的8.87%。老年人往往都会疾病缠身,因而就不得不进行治疗,然而,在治疗中,来年病人有一些心理特征,会影响正常的治疗与恢复,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较为严重的心理:

1.1 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人到了老年,精力自然会下降,心态就会慢慢地随着身体的衰老而衰老,若有疾病缠身的话,就容易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有的表现为怨天尤人、叫苦连篇;有的故作坚强、极力掩饰;有的自我放弃、甚至轻生等等,如此情形下,病人都不会完全配合治疗,甚至会拒接治疗,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治疗与康复,还可能会诱发继发性疾病。

1.2 恐惧焦虑,惴惴不安 患者在住院的时候多数存在恐惧焦虑、惴惴不安的不良心态,尤其是在刚住进医院的时候,过分地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有的会由于某些急性的病而产生心理压力,如心肌梗塞的病人可因持续性剧痛而产生濒死的恐惧心理;有的病人因为住院改变了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而产生不适,形成潜意识下的恐惧焦虑状况。2在恐惧焦虑、惴惴不安的心态下,患者不能静下心来治疗,更加心慌意乱,甚至情绪不稳,遇事就大发雷霆。

1.3 疑心很重,疑神疑鬼 疑心往往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的内心举动,是缺乏客观依据与对客观事物正确判断的主观臆断行为,有不少老年人患者就会这样。如果有人低语,他们就会以为别人在说他的病情,甚至怀疑自己病得很重,害怕家人不管他等等。这些病人疑心很重,成天疑神疑鬼,最终耽误最好的治疗时间,便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1.4 孤独寂寞,内心空虚 自古人老多情,加之有病在身,一天到晚住在医院里面,周围都是陌生人,医院查房每天一次,交流甚少,家里的亲人平常都要工作,只是中午或者晚上才能陪陪老人;因此,内心上感觉到孤独、寂寞、空虚、度日如年。3很希望能够快点认识一些病友,与他们聊聊天解解闷。有的病人因孤独而难以入睡,辗转反侧。这种孤独寂寞恐惧的心理,往往会加重病人的疾病。

2 老年病人心理护理途径

2.1 要懂得理解患者的心态 虽然有些患者会焦虑、忧郁、固执、狂躁、不讲理,甚至与护理人员对着干。但作为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态,有一颗宽容的心,懂得换位思考,感受对方的心情,切忌不要与病人发生争执,而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理解。用我们的爱心与真诚,使患者感受到真情与温暖。在交谈中让自己与患者的情感始终保持一致,拉近护患间的情感距离。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护理效率意义重大。病人刚进医院,往往都会有陌生感,我们的护理人员在此刻就会起到重要作用了,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以积极的态度与一颗真诚的心,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解释疑问,消除顾虑,使患者得以安慰,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建立护患间最初的信任感,为今后做好护理工作打下基础。4

2.3 灵活应用聆听和打断技巧 在医院里,病人因为孤独寂寞,或是心中的疑虑与担忧,喜欢找护理人员聊天说话,一吐心中的不快;这时候,护理人员应当有耐心,认真地聆听患者的心声,不要打断他们,让他们说出心中的不快,对于有健忘症的老人,要用表扬式的提醒方法来引起刚才的话题,让患者继续讲下去。5如果是遇到一些专爱讲闲话的病人,也不要直接打断他,不然就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这时可以用触摸式的打断,或反复给帮助、翻身、饮水等,使对方接不上原谈话的内容,而达到打断的目的,又不伤害对方的感情。

2.4 多陪伴老人,多鼓励老人 亲情的力量就是患者的精神支柱,是战胜疾病的主要辅助力量,因此,要积极争取家属亲友和单位同事的默契配合,要让亲人多抽时间陪伴其左右。并且,护理人员也应该常与病人交流,耐心倾听他们诉说疾病的痛苦与烦恼,多安慰、少刺激、多笑脸,满足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忘却烦恼,战胜疾病。6

3 总 结

老年人在住院过程中,往往会有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恐惧焦虑、惴惴不安、疑心很重、疑神疑鬼、孤独寂寞、内心空虚等不良心态,护理人员就应该要懂得理解患者的心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灵活应用聆听和打断技巧、多陪伴老人、多鼓励老人,以提高护理效果,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范秀娟.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疗效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0(6).

[2] 吴娓星.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J].蛇志,2010(5).

[3] 李翠华.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唐莉,陈,刘小容,杨双石.高龄骨折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蛇志,2007(4).

第12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骨折;依从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骨折患者在逐年增多,由于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手术已成为治疗老年骨折的重要手段,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保障老人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护理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对骨折的全面康复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康复的重要方法,然而老年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对康复锻炼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为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对45例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本病区手术患者46例,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60~95岁,住院时间7~29d; 45例患者均意识清楚,语言、听力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地域、病程、其他治疗方法、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对患者施以常规基础护理,由经管医师或护士采用口头讲解和身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予以功能锻炼的常规指导;另一组为对照组,术后早期即行功能锻练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指导功能锻炼,并实施护理干预,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依从性,让患者早期参与康复功能训练,实现自我康复。具体方法如下:

2.1 帮助患者提高认识 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环节,它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由于害怕疼痛或担心牵拉伤口而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或者锻炼不到位,最终导致疤痕挛缩而影响患肢功能,给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有些患者则认为手术是万能的,做好手术就等于治疗成功,不需要再注意这些和那些,故而忽视医护人员的叮嘱。我们首先让患者明白和重视术后坚持正确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同时耐心向患者解释,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明显有利于病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消除他们的心理顾虑。

2.2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计划 术后康复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1]。责任护士每天上班后及时与医疗组沟通,了解所负责患者康复及功能锻练情况,征求主管医生意见后,患者手术后第1天上午开始由专人负责功能锻炼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发放卡片, 采用口头、行为与书面的三重教育,将每项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分阶段、分期进行详细的讲解或操作示范等,并要求患者当面演练,直至掌握正确的方法为止;对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仔细讲解,系统分析,发放宣传资料;对文化程度较低者,采用通俗易懂的口头讲授及发放简单明了的宣传图片;对健康知识的缺乏、技巧掌握不熟的患者,可行床旁示范或纠正;对胆小多虑的患者可请效果明显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经验,增强信心,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午做晚间护理时,再要求病人练习一遍上午所习内容,并督促其晚上临睡前还要练习一遍,次日晨间护理时询问患者练习后的感受及有无不适等情况,并教授新的练习内容。如此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直至患者出院。总责任护士或责任组长负责全程监控。

2.3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造成机体损害,而且会因此使病人放弃功能锻炼。老年患者由于痛阈升高,并且大多数不愿主动表达自己感受,疼痛时会采取强忍的方式而不会寻求帮助,故护士对疼痛的观察应注意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因此,锻炼前正确评估病人锻炼时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预防性止痛药物,减轻锻炼时的疼痛,对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完善社会及家庭支持 研究表明,患者依从性好与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持续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2],尤其是家庭成员的态度对患者锻炼的依从性有很重要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家属或其伙伴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与患者家庭成员、单位等共同探讨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他们的配合。

3 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出院时进行功能锻炼的演练,常规组掌握12例,对照组掌握18例。

4 讨论

依从性是患者行为在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变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度[3]。护理工作在骨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通过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并配合健康知识教育等,使患者从增加健康知识到建立健康行为,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从而达到尽快好转及治愈的目的,也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增加了护患语言沟通与交往,促进护士护理技术的提高,也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楚君,张莲春.康复训练程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A):28—29.

[2]安新发,牛彩霞,陈金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A):49—50.

第13篇

关键词: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81―02

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其愈合能力差,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达到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的目的,可以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4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4例,男7例,女10例;年龄70岁~85岁。均因为摔倒致股骨颈骨折。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在术前将症状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采用混合型固定,即髋臼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手术时间1~2h,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

2 手术前的护理

2.1 工作人员的准备 高龄患者体质差,常合并有慢性病或多器官功能异常,手术中易发生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因此,手术护士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有熟练的手术配合技巧,应变能力强,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根据高龄患者的情况,制订详细的手术护理计划,术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2.2 患者准备 巡回护士于术前1天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历,了解医生的手术计划和患者的病情。特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心理依赖性强,怕痛,担心自己是否能承受手术,害怕给亲人带来负担,对手术恐惧。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和麻醉的必要性及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流程、手术和麻醉的配合,术前的注意事项,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介绍成功的经验,使患者增强信心,以取得其积极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高龄患者骨质钙化,身体协调能力差,加上骨折疼痛、伤肢牵引,不能变换,为了使患者能够适应手术和麻醉时的侧卧,指导家属按摩患者的肢体和关节,做健侧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及颈部的前屈、后仰、旋转运动。按摩时动作轻柔,活动时动作缓慢。幅度由小到大,逐步进行。

2.3 特殊物品准备 本院使用由器械商提供的全髋置换器械,要求提前一天送到手术室。由器械护士负责接收和清点,严格检查假体配套器械的性能和质量,型号是否齐全,重新清洗后送高压灭菌。手术使用的吸引器、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等调试好,电池充好电备用,确保使用时功能良好。

3 术中护理

3.1 巡回护士

3.1.1 热情接待患者 把高龄患者当作自己的长辈,关心安慰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对患者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3.1.2 做好保温措施 高龄患者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抵抗力降低,容易着凉,易导致术后并发感染。应提前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4℃~28℃,湿度保持在50%~60%,切口周围盖好被服,做好保暖工作。

3.1.3 安置舒适的麻醉及手术 在安置硬膜外麻醉时,取健侧卧位。翻身,需与医生配合进行,一人牵引患者的患肢并随着患者身体的转动慢慢转动患肢,另一人轻轻托起患者的身体慢慢侧转。老年入骨骼疏松,软组织钙化,脊柱缩短和后凸,给麻醉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应协助病人摆好麻醉。护士可用双手抱着患者的头及屈曲的腿部,稍用力向内弯,使背部突出,便于麻醉。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容易形成褥疮。故对其皮肤易受压部位进行特别的护理,安置手术侧卧位在患者的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软枕垫好,再用固定器固定,使骨盆在手术中不发生任何摇动。骨隆突处、着力点的部位均用软枕垫起,高度合适,固定不能太紧,以免发生骨折或韧带损伤,并注意保护会消毒时不让碘酒流入灼伤病人,在医生植入髋臼假体时认真核对手术床的位置是否放正,以保证假体正确无误植入到位。

3.1.4 做好静脉穿刺 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血管硬化,静脉穿刺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过硬的技术,常规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在未受压的上肢,血流充沛,弹性好,容易固定的血管。预防术中输液不畅影响液体的进入。

3.1.5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代谢率差,对品敏感性高,少量物就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理紧张患者,加上刺激,又可使血压升高,术中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术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表情及出入量等,特别是麻醉用药后、磨削髋臼和扩大髓腔时,放入骨水泥后等关键时刻。术中应及时评估手术的出血量多少,注入骨水泥前吸入高浓度氧,以提高吸入氧气的氧分压,并要补足血容量,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告知如有不适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因为高龄患者对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特点是适应能力降低,对剧烈的刺激作出不相称的低水平的应答,病情变化快,稍一迟疑就可能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

3.2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3.2.1 熟悉手术器械和手术步骤 准备两个无菌台。将全髋手术器械与骨科常用手术器械分开放置,全髋器械按手术步骤的先后、型号大小有序排好,方便传递,注意观察手术步骤,正确、迅速传递器械。

3.2.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巡回、洗手护士要严格遵守及监督手术中的各项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铺手术巾时注意封闭会阴,在进行患肢复位时注意提醒医生不要移位手术铺巾及碰触周围物品,以免破坏手术的无菌区域。发现手术巾浸湿后,及时覆盖干燥的无菌手术巾。

手术结束后,转运、搬动病人时注意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由于患肢旋转而引起脱位。术后定期访视患者,查看患者有无手术或麻醉后遗症,并诚恳听取高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意见,本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100%,康复良好。

第14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shorten the hospital vocatio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Methodes:select the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effective form of health education.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健康教育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education for health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321-02

0 引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体护理工作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纳入护理质量评估和考评,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而患者大多通过是医生的讲解从而获得相关疾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固然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但是护士又是患者教育的主力军[1]。而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做好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已成为护理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骨科2009-2010年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其需求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骨科老年患者的特点

1.1 相同性特点

1.1.1 由于生理条件的变化,感知觉出现明显退化。使老年患者反应迟钝、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爱唠叨、任性、冈执性格呆板等,听觉、理解力下降和判断力明障碍。

1.1.2 合并基础病。多数骨科老年患者住院,不仅仅是骨折或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并发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老年基础病。

1.1.3 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只能做打针、发药的简单工作,只重视医师的话,对护士进的健康教育内容持怀疑态度,不认真接受。

1.1.4 缺乏心理准备,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加之疼痛较剧,大多会出现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

1.2 骨科疾病特殊性 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数是突发意外受伤,极少数是因骨科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卧床时间较长,通常在20天以上,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协助完成,易发生并发症。

2 骨科老年患者的需求

胡青[2]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95.77%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需要全面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病情发展康复的过程。有89.74%的老年患者需要知道医院及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的姓名。96.15%的老年患者需要了解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照顾方法。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老年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需应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家庭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指导、安全行为指导等[3]。

3 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3.1 语言指导 语言指导具有直接性、简捷性的特点。大多数老人认为生病住院给子女及家庭带来负担,突出表现为无价值和孤独心理[4]。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从患者进入病房时起,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热情地接待患者及家属,做好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经管的医生护士等。对老年患者要尊重,使用尊称,语言交流要简单、明了、切题、表达清楚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心,消除其陌生感和孤独感,产生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在宣教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常用语,避免医学术语。当不得不使用医学术语时,应用简单的日常用语给患者解释这些术语的意思。并通过与患者交流的过程,细心观察、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

3.2 家属、陪护的教育 患者住院不仅仅是患者本人与医护人员存在联系,还有患者的亲人,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患者的范畴,应向患者家属及陪护扩展。“家属系统理论”认为,当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也必定出现相应的变化[5]。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应用于陪护管理中使之对规章制度能较好遵守,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普遍得到提高,病房陪护人员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属作为患者最主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在患者发病期间,他们也承受着压力和打击并因此而焦虑,缓释这种焦虑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让他们和患者一起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有效地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

3.3 把握时机进行教育 由于老年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患病及生活环境改变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状态不稳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对骨科老年患者人宣教,首先要引起共鸣。当老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倾诉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了解老人的心理动态、所需、所求。当产生共鸣时,我们的宣教内容才会让患者容易接受,使患者达到遵医行为的效果。

3.4 换位思考 护士要体谅患者的感受,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老人们的想法、要求,从而对宣教内容进行有序安排进行。如:普通患者住院时最关心的是床位位置、病房环境设施等,而突发意外伤害的患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的病情是否有危险,这些内容应及时介绍,至于规章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可在患者相对稳定以后再进行,在24h内完成即可。如果入院时就给患者讲太多的医院规则和制度、疾病知识,患者难以接受,更顾不上记住并照着去做,易产生逆反心理。要选择时机地宣传,要把健康宣教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临床工作中,我们只在入院当天为患者进行简单的病区环境介绍,认真调查评估患者,包括一般资料,情绪、吸烟、饮洒、饮食状况、体重、运动情况等项目;入院后2-3天进行饮食指导,之后选择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逐步进行用药指导、骨折的简单知识讲解,根据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于出院指导,在出院前1~2d内完成。不能等到办理出院手续时才匆忙地向患者进行宣教,老年患者不容易记住,达不到预期效果。

3.5 书面教育与操作演示 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等不同的特点,将宣教内容及功能锻炼方法绘制成简单的图谱,采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口述,对肢体活动的方法采用操作演示后让患者复述,操作示范等,反复多次进行宣教,让患者熟记、掌握并养成遵医行为。由于骨科患者多是卧床,护士充分利用在与患者的每次接触时间,如进行治疗或技术操作时,采用一对一的进行宣教方法,患者更乐于接受,强化记忆。

3.6 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 护患沟通、患者与患者间的沟通,也不失是种有效的宣教方法。每月一次针对一个病房、一种疾病开展护患沟通座谈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可以是治愈的,也可以足基本治愈的。向其他患者介自己坚持治疗,配合身心护理、战胜疾病的康复过程。以激发其他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达到早日康复的日的。

3.7 出院联系卡的发放 根据专科特点,制作患者出院联系卡,在患者出院后能随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复诊。我科在2011年通过联系卡的方式,患者与医护的主动联系取得很好的效果。

3.8 电话回访式宣教 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因为出院而终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话咨询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既能了解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又有助于巩固健康教育效果,同时也加强医患间的联系。

4 体会

健康教育能使骨科老年患者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防止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痊愈。做好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要了解老年常见病的基本知识,熟悉骨科专科知识,以及对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针对骨科每位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目标明确,多次强化,言简意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动形象,亲历亲为,让老年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57.

[2]胡青.老年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010年第7卷第13期(上半月版).

[3]温江丽,田小京.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13-315.

[4]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68.4.6.1.

第15篇

关键词:话疗;老年病科;陪护;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61-01

话疗:,是通过一系列谈话技巧,以聊天的形式与老年患者陪护沟通,从中,不断用实例强化安全意识,言传身教传授护理安全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最终目的达到患者的医疗、 护理安全。现将具体针对老年患者特点实施话疗内容及方式归纳如下:

1跌倒:老年患者由于四肢运动功能不协调及反应迟缓,因此走路步态不稳,加之感觉功能减退,视力下降,疾病的折磨,药物的作用等因素,在单独行动如上厕所、变换时,容易跌倒。而严重的跌倒又可能发生骨折、脑震荡、脑出血等,使老年患者病情加重、残疾甚至死亡。

针对跌倒话疗实施方式:根据老年患者的个性情况,全面评估,认真筛选高危因素,前瞻性的采取系列安全防范措施。配备防护设施,如:平车、轮椅、保护带等,并学会使用方法及掌握注意事项,保持地面干燥,周围环境物品安全,不可单独行动,随时陪伴左右。

2 坠床:老年患者坠床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坠床往往与其平衡感觉的减退有关。

针对坠床话疗实施方式:可使用床栏、约束带,防护栏等。

3 烫伤:老年患者感觉器官衰退,温觉、痛觉、触觉功能都有所降低,使用热水袋时易引起烫伤,冬天烫伤发生率高。一旦发生烫伤,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

针对烫伤话疗实施方式:寒冷的冬季使用热水袋保暖时,热水袋外边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烫为宜。注意热水袋的盖一定要拧紧,经检查无误才能放置于包被外,要定时更换温水,既保暖又不会烫,水瓶不要放在桌子上。

4 误吸、误食:老年患者中,多种疾病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极易造成误吸。患者咽喉感觉、运动功能减退易发生吞咽障碍,使食物、唾液呛入呼吸道。

针对误吸、误食话疗实施内容:让陪护了解误吸、误食的危险性、饮食管理上;注意食物的选择,进食的环境与,进食的状态,喂食的技巧,必要时,也可通过留置胃管进食。

5 窒息:老年患者由于呼吸肌弹性减弱,咳嗽反射能力下降等导致肺部张力降低,排除异物的能力降低,易造成痰液阻塞窒息。

针对窒息话疗实施内容:让陪护了解窒息的相关知识及临床表现。窒息是指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病人起病急,轻者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如:患者发生窒息,应立刻有效清除吸入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6 褥疮:由于老年患者对疼痛、触摸的感觉减退,皮肤弹性降低,皮下脂肪减少,活动受限,使皮肤长时间受压致其损伤。

针对褥疮话疗实施方式:首先,让陪护知道褥疮发生的基本原理,掌握预防方法,主动帮助患者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最好每2小时至3小时翻身一次。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用汽垫或海绵垫把受压部位垫起,特别是骶尾部。在搬动病人时动作要轻快,避免推拉病人。要经常更换床单,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排便后要及时清除大小便,用温水擦洗避免局部刺激,以防诱发褥疮。

7 轻生:有些老年患者身患多种疾病,有些因慢性疾病反复住院,难以治愈,无疑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给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患者心理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及生理问题,有可能出现痴呆、精神错乱等症状。出现以上情况,老年患者缺乏自制力,有些对住院及治疗有反感甚至失去信心,因此,都有可能导致老年患者一时的过激行为而走向轻生。

针对话疗轻生实施方式:通过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爱心来主动走近老人获得信任,用同理心,促使老人积极的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倾诉。同时,除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的心理疏导外,为防止意外还应严禁将可能给患者和他人生命带来危害的物品(刀、剪、绳子、打火机等)带入病房,确保患者安全,努力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氛围。医疗安全是贯穿在整个医疗、护理全过程中,要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除医生、护士、保洁员及医疗环境因素外,陪护也是患者医疗安全保证的重要环节,因此,介入话疗指导老年病科陪护实施安全护理,提高老年病科陪护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也是医疗、护理有效、安全保障之一。

总之:话疗实施的介入,不但提高了陪护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可使其逐步成长为具有专业素质的、高效的医疗服务团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安全陪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