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52-02
本文通过研究20例机械通气鼻饲喂养的患儿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不错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0月进行治疗的36例机械通气的患儿,并进行鼻饲喂养,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其中男12 例, 女8 例, 胎龄为32~35周,平均胎龄为33.5±1.2岁,早产儿12例,足月儿6例,患儿中有15例肺透明膜病, 2例胎粪吸入,1 例重症肺炎;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 例, 女7 例, 胎龄为31~35周,平均胎龄为33.6±1.5岁,早产儿13例,足月儿7例,患儿中有18例肺透明膜病,1例胎粪吸入,1 例重症肺炎。所研究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色紫给、呼吸急促、不安、反复呼吸暂停及H 型呼吸衰竭等症状。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机械通气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40例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方式为经口或鼻气管插管。针对性给予患儿不同的通气方式和呼吸参数指标。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每日早晨空腹测量体重及记录经皮测胆红素。对照组治疗方法为静脉营养与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静脉营养、早期鼻饲喂养与针对性护理方法相结合。
1.3统计学方法处理: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 版本13.5 )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以P0.05表现为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表现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体重增加分析比较:通过对两组患儿体重增加情况分析比较可知,观察组机械通气患儿出生后5及10天后体重明显比对照组重,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体重增加分析比较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机械通气护理:正确掌握机械通气对患儿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机器通气的同时对于病情允许的患儿应当给予适当的鼻饲喂养[1]。机械通气护理方法主要护理要点是对患儿进行翻身拍背,目的是使附着在支气管的粘液松动易于排出,重点拍两侧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肺底部,用手腕力量迅速和轻柔地拍打,共拍5-10分钟。于拍背后吸痰,根据呼吸道分泌物多少,每隔2-4小时吸一次,选择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2/3的吸痰管进行,由两人同时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避免微生物进入呼吸道[2]。
3.2 鼻饲喂养护理:患儿尤其是患儿中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低,在进行插管及喂养等各个环节中动作尽量要轻,确保不要对患儿造成伤害。护理人员对进行记录的数据要细心准确,并按照制度严格交班。患儿在每次喂奶前要及时准确的了解胃排空情况及胃滞留物的情况[3]。根据残留奶量来决定注入新鲜奶液的量。鼻饲喂养注入速度尽量缓慢, 在回抽及注入奶液时速度也要慢。鼻饲喂养要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避免积于在管腔中食物变质, 造成管腔堵塞。护理的整个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感染。
4 讨论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在抢救过程中其成功率与机械通气(CMV)的应用关系密切。本实验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明显增加, 黄疸持续时间缩短, 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鼻饲喂养对胃肠道损害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没有影响。因此,对患儿机械通气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对患儿有效的护理,明显提高患儿治疗效果,这对医护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方向提供了新的方向。值得护理相关人员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改玲,吕爱红. 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鼻饲喂养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05): 115.
近年来研究发现,早产儿及低体重儿需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尤其是脑发育。虽然全胃肠道外营养可提供较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但插管技术复杂,且长时间胃肠道外营养可致肠黏膜萎缩,肠道细菌易位。而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可提高新生儿胃肠激素的水平,促进胃肠功能及代谢成熟,并且与日后的体格发育密切相关,机械通气的患儿不能正常进食,若能量供给不足,病程易迁延,出现并发症,死亡率增高。早期应用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现将42例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鼻饲喂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42例机械通气的患儿,均给予鼻饲喂养。其中男28例,女14例,足月儿12例,出生体重2500g 6例。
原发疾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7例,胎粪吸入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7例。
临床表现:42例患儿入院时均有面色紫绀、呼吸急促、不安。急查血气分析有Ⅱ型呼吸衰竭,其中15例反复呼吸暂停。
方法:42例患儿均经口气管插管后采用机械通气,依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通气方式及呼吸参数。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插入鼻饲管,确定鼻饲管在胃内后即可进行鼻饲喂养,奶液的温度为38~40℃,同时给予外周静脉补液与对症治疗。每日早晨8:00喂养前称体重1次。
结果
42例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24小时~10天,住院期间体重均有增长,日平均增长5―50g,无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讨论
正确掌握机械通气中鼻饲喂养的适应症及喂养方法:这对于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至关重要。极低体重儿可根据病情推迟鼻饲时间,以防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病情严重胃肠功能差者,鼻饲奶量不能满足,可给予静脉营养,以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和水分。对于病情允许且胃肠功能良好的患儿,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给予留置胃管鼻饲喂养。早期采用微量鼻饲喂养,可以提高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动力摸式的成熟,减少胆汁淤积并尽快适应胃肠道营养。
摄入量的计算和喂养间隔时间:开始鼻饲的奶量因体重不同而异,体重2000g者10ml/次,喂奶切忌过速,以免发生胃食管反流误吸。鼻饲奶时间隔的时间为:体重
严密观察患儿的胃肠功能:每次鼻饲前后回抽胃内容物,以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及了解胃排空情况,胃滞留物的性质与量,根据胃残留量决定是否注入新鲜奶液。鼻饲时速度要慢,最好能让奶液自针筒利用重力作用自然流入,有条件者可用注射泵控制速度为2~5ml/小时。鼻饲的速度过快,可引起胃扩张,胃食管返流,导致呕吐、误吸和呼吸暂停。鼻饲后采用头高脚低右卧位,因患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呈松弛状态,胃排空时间长,胃食管返流发生率高,易引起窒息和吸人性肺炎,采用此利于胃内奶液的排空,防止胃食管返流。鼻饲后要加强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等。鼻饲用的注射器应无菌。鼻饲过程中如有腹胀,应减量或暂停鼻饲。每次鼻饲后要注入适量的温开水冲净胃管内的奶液,避免奶液积于管腔中而变质,造成胃肠炎或管腔堵塞。若进入量不能满足营养需要时,可采用静脉补充。对机械通气的患儿应监测其生命体征。随时检测呼吸机的运作情况,记录各种参数,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日记;临床应用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分娩量将逐渐攀升,母婴同室病房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我科是我院母婴同室病区之一,每月分娩量350人次以上,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保证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质量。而保证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是保证母婴同室病房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我科设计了表格式新生儿日记,悬挂于床尾,指导产妇及家属实时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特殊情况。应用于临床一个季度,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5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01例,采用单盲随机抽样将其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57例,年龄19~37岁,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性别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对母婴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新生儿日记辅助护理工作。由本科室护理人员共同讨论设计新生儿日记,悬挂于产妇床尾,指导产妇或家属实时准确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特殊情况,护士在巡视病房时从新生儿日记上及时了解新生儿喂养、排泄情况,根据情况给予及时干预。
1.2.1新生儿日记的格式设计 采用32开纸张,表格纵向设计,为7列×18行,表格上有眉栏,表格下有眉脚,见图1。
图1 新生儿日记格式
注:新生儿按需频繁哺乳,一般24h喂8~10次,建议纯母乳喂养,吸吮时间从5min逐渐延长至7min、10min、15~20min,一般不超过30min。
1.2.2新生儿日记的记录方法 ①眉栏各项由责任护士填写。②表格各项由家属或产妇哺乳结束后记录喂奶的时间、新生儿吸吮时间次数、奶水不足时补充配方奶的量、大小便次数,如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页码续写。责任护士巡视病房时阅读新生儿日记配合与家属产妇交流以评估新生儿喂养、大小便及特殊情况。
1.2.3使用对象及要求 ①新生儿日记的使用对象:住院期间母婴同室病房中的新生儿。②新生儿日记的使用要求:家属或产妇识字并能按新生儿日记记录方法及时准确地记录。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士关注、指导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情况所需工作时间。②设计并发放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和产妇的满意度问卷,比较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③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第3d母乳喂养成功、奶胀、正常新生儿因喂养不当发生低血糖情况,在母乳分泌充足的情况下给予纯母乳喂养;母乳分泌不足的情况下给予母乳喂养每次大于20min,哺乳大于6次/d为母乳喂养成功;发生Ⅱ~Ⅲ度奶胀及母乳喂养不充分为母乳喂养失败。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士关注、指导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所需时间比较:使用新生儿日记后护士在关注、指导新生儿喂养排泄等情况所需工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
2.2使用新生儿日记前后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比较:使用新生儿日记后产妇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4 ,P
2.3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比较:使用新生儿日记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提高,奶涨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2,P
3 讨论
3.1新生儿日记用来记录新生儿喂养、排泄及特殊情况,由产妇及家属记录,方便易行,直观明了。
3.2低血糖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疾病之一,持续时间>30 min的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坏死[1]。新生儿低血糖常缺乏特定的临床表现,无症状者为有症状者的10~20倍,故极易被忽视。而喂养不足、延迟喂奶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2]。护士关注新生儿喂养的情况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新生儿日记的使用,可以很直观的发现喂养不足的情况存在,并及时干预,节约护士询问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喂养所需要的护理工作时间,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轻因担心产妇家属的责任心不强、知识缺乏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护理安全。
3.3新生儿大便的排泄次数是反映新生儿喂养情况的间接指标,新生儿大便的排泄有利于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可以间接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通过新生儿日记记录的新生儿排泄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喂养不足的新生儿,通过积极护理干预对于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3.4通过阅读新生儿日记,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责任护士通过阅读新生儿日记可以了解单次母乳喂养时间,并结合手法挤奶评估母乳的分泌情况,有助于发现产妇喂养方法的不当、及母乳分泌的相对不足等情况。据统计,凹陷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和降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3]。虽然凹陷者在母乳喂养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产妇有母乳喂养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有专业人员的正确指导与及时帮助,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彼此密切配合,绝大多数凹陷者都能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4]。在使用新生儿日记后,护士可以随时了解缺陷的产妇实际母乳喂养的情况,给予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与决心,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时的帮助,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提高,并满足新生儿对成长发育的需求、减少奶胀的发生,增加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5通过新生儿日记记录的新生儿喂养及排泄情况,亦可以间接评价责任护士工作质量,便于管理者督查。
总之,本研究应用新生儿日记评估新生儿的喂养及排泄情况,并根据产妇的泌乳及新生儿日记记录的情况判断产妇的母乳喂养执行情况及需要进行干预的情况,制订适合产妇的个性化指导方案。研究发现,结合使用新生儿日记的工作模式可以改善母乳喂养情况,节约护士工作时间,减轻工作压力,有助于针对产妇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干预,值得在母婴同室病区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琦新.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与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 16(2):109-110.
[2]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