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51-0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神话或想象性资源,在新时期以来不断浮现于受众的阅读和视听空间”。①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认同,使得它需要其他介质帮助其搭建一个平台去完成传承的使命。影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选。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不仅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秀丽风光,更向观众展示了藏民族的民俗风情。影片通过一场战争来讴歌藏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升华民族情感的同时,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达出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遥远而神秘的藏民族有了直观的了解。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核心,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繁荣与否制约着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可谓千姿百态,魅力十足,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就好比是砖瓦,共同垒起来便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下,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流失,文化的传承成了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仍面临二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链,必然会加剧生态与传统文化不可持续的危机;另一方面,如果放慢发展经济与工业化的速度,又会加大与较发展地区的差距,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③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灭绝。产生于人们日常劳作的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进的文化传承策略。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一系列传统的传播方式上,而应该发挥视觉传播优势,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径。“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帮助传播图片语言的局限,开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⑤因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视媒介,也需要借助网络推广。在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尽量避免理解上的误区和变相的毁坏,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注释:
①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②毛泓.论电视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央视春晚”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④[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⑤罗兰.现代影像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作者简介:
张芸铭,成都理工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多民族县份,富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全面推进全国文化先进县建设,努力建设幸福美好富蕴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彰显特色,助推发展
我县有汉、哈萨克、维吾尔等20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5%以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县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继承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博大精深。当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完善措施,扶持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体系比较薄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为此,要采取特殊措施,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一是制定相应的法规,完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三是制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中长期规划,确定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原则方法,使民族文化发展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解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困难。
(三)培养人才,传承发展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大力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培养管理人才,强化业务主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发展民族文化工作的指导;二是培养传承人才,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艺人,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褒奖他们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三是培养艺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带动、示范、传承、引导作用;四是培养研究人才,鼓励专业和各种非专业人士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理论创新;五是培养经营人才,鼓励各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产品研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只有走出去、请进来,融入文化大环境,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相互融合,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要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参与疆内互办的文化年和在疆内举办的文化节、艺术周、展览会以及各种演出活动;要精心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充分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组织高层次艺术人才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下乡服务活动,帮助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培训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传播先进的文化发展理念。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正常开展;要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和广播影视事业,提高传播力,扩大覆盖面;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资源;要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新,营造充满活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环境;要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和建筑群落,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乡镇建设。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多措并举采取建立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把保护、抢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三)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立法保护。
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民宗部门在民族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设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民族文化产业的工作,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
关键词:云南施甸县布朗族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云南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个民族也同样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个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不断地发展进步。所以,一个民族优秀的东西,如果不去传承和发展,不去保护和挖掘,世代相传的东西可能不复存在。有些人由此发出感叹,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忧虑感,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在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都在思考怎么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特色与发展状况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西侧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市、临沧地区和保山市。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气候暖和,降水较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布朗语分为布、阿尔低两种方言。布朗语与俄语、克木语、德昂语及高棉语有亲属关系。由于布朗族与傣族、佤族、汉族长期杂居,故多能兼操傣、佤和汉语。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布朗族古称“徽”、“蒲人”、“朴子”,自称“乌”、“翁拱”、“阿娃”,他称“濮曼”、“濮满”。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扑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元明清时期称“浦人”、“蒲满”、“包满”、“濮曼”。
施甸居住着布朗族,又称濮人,他们自称为“乌”、“帮”、“布朗”或“伊瓦”;他称本人,翁拱,汉族称他们为“蒲满”,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在施甸的木老元乡、摆榔、姚关生活着的保持原始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布朗族,是施甸的土著居民。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布朗族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聚居施甸县的布朗族以其服饰崇尚金色,且人口数量较少,在该县被称之为“金布朗”,有“稀有、金贵”的意思。而施甸县的布朗族经专家证实为契丹人后裔,政府乘势而为,将12月1日定为“金布朗文化节”。在这一天既首演了布朗族风情歌舞《金布朗》,并结合该县特有的民族食谱“年猪饭”,将姚关古战场、湿地、石瓢温泉等特色景点串成一线,叫响了“金布朗”之乡文化旅游品牌。
二、云南施甸县金布朗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在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在发展和传承云南施甸县金布朗族文化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每种语言都承载着一段长长的历史,厚厚的文化,都凝聚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国,如果不注意保护各种民族语言,它就必然会受到汉语的极大冲击,这是关系到民族语言存亡的大问题。布朗族有语言无文字,其民俗的传承方式无论是口头还是行为传承都是靠记忆保存与传递的,这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灵活性。布朗族已经逐渐普及和推广汉语,在他们的汉语水平提高的同时,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很可能会衰退。经过几代人后,就会使大部分布朗族青年失去他们直接认识本族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纽带。客观地说,不学母语、不用母语来理解基本的知识是不行的,但是只会母语,不会汉语或是汉语程度低也不行,事实证明,它会影响科技知识、生态知识、经济、法律等高层次知识的接受和运用。所以,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
2.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地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例如布朗族妇女服装颜色多以绿、红、青、紫为主,衣裤色彩跳动较大,袖口、衣领、裤脚多以彩色布条装饰,花色较为艳丽,因此获得了“花蒲蛮”的雅称。建国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土布减少,各种流行服装越来越多。青年妇女多数已不包头巾。男女老少大都有鞋袜,男子喜穿拖鞋。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在那里发生了变异,保留着我们民族的最古老最纯粹的记忆和文化基因正在流失。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跟不上,阻断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现在民间艺人的老化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不均,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
3.民族宗教与风俗文化的淡化。中国少数民族复杂多样的及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社会组织、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族性格,将民族现代教育和民族传统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无文字,习汉文,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涌现,电视、电脑、电影的不断进入,外界的信息和生活方式等通过媒体迅速进入,使本来封闭的少数民族山寨传统习俗淡化,大量的年轻人进城务工,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游离在本族文化传统和主流文化传统之间。因此,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子弟继承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历史传统,并进行正确有效地引导,充实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传承与发展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举措
云南省施甸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有着古老的传统布朗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布朗族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再加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之快,就不得不要对这里进行开发。在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中,如果开发不当,传统文化必将产生变异,甚至消失,以及现在有些文化已经在无声无息中逐渐消失,我们还来不及注意。这样一来,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对施甸旅游业以及布朗族文化的发展来言则是无以为继。布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它不仅需要文化理念的成熟来巩固,还得有正确、合理、合情的文化操作等。根据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及建议:
1.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法律体系的保障制度。施甸县布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法律体系的制度保障,也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金布朗”之乡文化旅游品牌。《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云南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传承发展施甸布朗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保障。要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软实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社会事实,它涉及到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当地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产业化之后,还要涉及文化资源所有者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正常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2.科学传承,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施甸县布朗族传统文化,我们要科学传承,更多传承它有价值、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面,合理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传承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软环境建设同时,我们也积极建设硬件环境。我们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挖掘并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开设各类专业培训班,造就一大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充分发挥文联、专业协会、民间艺术研究会、新闻媒体和文化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编纂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建立县级民俗文化保护网站;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社会共享。
3.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体验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日益明显。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将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传递给后代可以实现文化的延续,也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可能。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节目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辨识以修复民族文化,进而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大众传媒可以采用少数民族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传承与发展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中,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力量,打造“金布朗”之乡文化旅游品牌。
4.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机构,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各级学校教育有助于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文化的深入传承。少数民族教育既要考虑和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环境、本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又要兼顾以汉族为主的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在施甸县布朗族文化学校教育中,应在对语言本体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教育课程设计要立足本民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并重视地方课本开发;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素质;根据民族人口发展特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并重视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
5.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传承施甸县布朗族文化,就需要不断推进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结合施甸县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合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要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利用人才的传承作用促进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这是保护传承的关键;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文化发展策划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服务;要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建立投资融资机制,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内投入更多民族文化发展资金,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省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时代精神,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和精神,这是构建少数民族和谐社会中必须充分利用的宝贵人文资源。只有大力保护与弘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才会得以维系,各民族智慧创造的源泉才会永不枯竭。我们要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其顺应着社会发展得以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穆文春.布朗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9
[2]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杨婕.施甸布朗族婚俗[J].今日民族,2007,5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一、文化的概念和多元文化教育
(一)文化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一文中对文化作了定义,他指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的综合体”。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认为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基于物质、精神财富之上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和传承都要以特定的群体作为载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来源于民族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观点
随着对多元文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传统。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由于往往种族、肤色、民族、性别倾向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1.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社会,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民族国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代表者为美国的班克斯(James A. Banks) ,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2.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
在教育当中不同的文化,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文化传统、非主流文化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 弱势群体子女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发展的机会。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属概念的一个种概念, 是一种教育活动。它包括观念、思想等意识层面, 也包括过程、结果等行动的层面,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相对论,即各种人类文化都是相对的存在, 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和意义; 各种人类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自由和平等; 各种人类文化在传承(遗传) 与演变(变异) 中延续和发展; 没有一种文化完全是优秀的或低劣的, 也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是文化教育平等、自由, 重点是文化的认同、学习、尊重和发展, 目标是提升弱势群体的学习成就。多元文化教育是对一元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是后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种象征, 代表人类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在其具体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通过无数人的实践和摸索, 积累起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各少数民族都有其优秀文化, 如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宗教、建筑艺术、音乐、舞蹈、体育、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等等。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一个民族就会止步不前。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是和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存、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的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的纵向传播, 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它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区域的扩散,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延续,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在时间上的延续。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一方面把本民族自身的知识体系、思想理论等传递给后代;另一方面, 接受这种文化的人, 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通过自己的实践, 不断补充、发展、丰富原有的经验、知识、思想、理论、方法, 进行新文化的积累和创造。人类文化就是在不断传承中使旧文化得以保存, 新文化得以增加, 文化在传承、传播的运动中发展, 并变得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多样。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了人的社会化进程。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流失和失真
1. 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不仅汉族的老师和学生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和学生也很难接触到自己民族的文化。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主要用普通话教学,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很多不会讲本民族语言, 更不会用他们的文字, 有些少数民族已经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字了。有些学校即使实行双语教学,民族语言也只是作为学习汉语或英语的工具, 起辅助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严重。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筑、教学和管理也和汉族趋同, 没有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色。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节目已经没有踪影。
2. 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淡化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如今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教育, 慢慢被主体文化熏陶, 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渐渐淡忘, 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对本民族文化产生逆反心理, 不愿意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有甚者, 有些学生还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民族身份, 认为少数民族的身份就意味着贫穷、愚昧和落后。
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化
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虽然各级教育部门要求民族地区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 各民族地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流失和失真的原因
1. 民族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3.8%。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 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而这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等相对较落后, 师资力量也较薄弱。学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要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和劳动者。学校教育于是有选择地给学生传授一些能适应主流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则有心无力。
2. 民族教育课程单一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虽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倡导地方课程体系的建立, 打破以往全国统一的课程模式。但地方教育部门因为习惯遵循上行下效的行动惯例, 也很少主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大胆尝试。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 主体民族的文化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种教育模式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主流。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教育内容往往宣扬的是主体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往往是轻描淡写, 甚至忽略。
3. 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 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关注较少, 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涉及较少, 因而表现出了高度的统一性。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也成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许多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学生在接受主体文化内容的熏陶过程中, 慢慢放弃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这样一来,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传承主体,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而对于非少数民族学校的师生来说, 他们就更少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文化, 更不可能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系统完整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缺少关注的情况下, 它的发展就只能在自生自灭的状况下逐渐流失。
三、 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构成, 56个民族是多元, 中华民族是一体。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弥足珍贵, 一旦消失, 就再也不可能复制。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说到底就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 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紧密联系的, 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吐故纳新。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 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课程
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 同时增加学校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资金的投入, 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 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内容中整合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 不能只强调主流文化的价值, 要从不同民族的视角出发, 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 体现各种文化的特色。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民族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将少数民族的不同观点、不同参考标准和内容整合到课程中, 以此拓展学生对社会的性质、发展和复杂性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的实施中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 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增强师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要重视增强师生的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观念,培养师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感、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和学生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认同感, 并在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自豪感。民族地区学校的师生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并自觉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树立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观念, 进而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学生。在同一个学校里的师生既有少数民族的也有汉族的, 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 各个民族之间的学生都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之分, 各种民族之间的文化也是平等的, 都是独特的。学校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构成, 这样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3. 开展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各层次学校的教育内容中, 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传播和传承, 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活动, 如跳芦笙、抢花炮、斗牛、龙舟竞赛、铜鼓舞等。这些活动是一个民族存在的一种形式, 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文化上的表现, 是一个民族形象的再现, 也是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马春花.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2] 马春花.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3] 胡春梅.论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之异同[J].前沿,2004(9)
[4] 钟丽芳.论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07(5)
[5] 涂元玲.论多元文化与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5(4)
【关键词】市场化,民族文化,科尔沁叙事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需传承的文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更有助于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如何在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之间得到平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延续,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现象等同于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现象就是精神现象,不含客观现象或物质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它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创造传承的文化,是对自身民族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反映、赞美和歌颂民族情感、婚姻爱情、风俗传统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产,它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基础。
蒙古族叙事民歌是在蒙古帝国时期产生,到元代时期得到进一步深化。科尔沁叙事民歌到15世纪中叶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叙事歌曲。科尔沁叙事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形式,分为长篇和短篇。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胡尔奇”编创和演唱,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绝大多数以真人真事作为直接的演述对象或创作原型。例如:《嘎达梅林》,《努恩吉雅》。其特点,情节复杂,有众多人物,篇幅浩大,整日整夜唱。音乐特点,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
科尔沁叙事民歌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一个全盛时期的阶段,数量多题材丰富,出现了美不胜收的繁荣局面。科尔沁叙事民歌创作手法真实,以反映科尔沁草原游牧民族苦难的生活为主,热情讴歌那些不畏敢于斗争的英雄,歌颂了追求自由民主、追求美好婚姻爱情的青年男女,也在那人迹罕见的辽阔草原上科尔沁叙事民歌曾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文化商业”理论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从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在市场化中保留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构建民族文化的繁荣之路,让民族文化回归生活,是我们应该必须面对和关注的。虽然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科尔沁民歌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目前关于科尔沁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比较深入全面,而传唱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濒临灭绝的态势。
首先,语言文字危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和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彩多艺的民族文化,使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的危境。蒙古语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载体,智慧的人们用母语来唱出自己的心声,可是蒙古族人口中能用民族语言文字的人也逐年减少。根据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巴音巴特尔研究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纯蒙语课本的印刷量在1992年的六万八千多册到2005年时下降到两万两千两百多册。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内蒙古蒙古族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母语。
其次,缺乏传承人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消费文化快速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歌舞的生存的环境改变,对科尔沁叙事民歌的传承带来了危机。这集中表现在民间科尔沁叙事民歌艺人逐渐老化,年轻人很多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经历向老一辈艺人学习,有些打工的蒙古族年轻人受到强势消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认为是落后而无用的东西,从而歌不会唱或不再去唱,舞也不会跳,渐渐的便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民族歌舞,致叙事民歌继承人的缺乏,民族歌舞面临失传。传统的文化消遣方式正在被各种电子娱乐产品所取代。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唱叙事民歌,他们被各种流行音乐充实着,对叙事民歌的关注度减弱,甚至被他们忽略掉,这是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最严重的冲击。
最后,民族文化认同感危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我否定以及消亡。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决定了市场化的过程更需要符合性优秀人才,加上这几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在一些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授课的毕业生很难得到就业,人们对民族语言授课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这也直接导致人们对自己民族自我认同感的减少,使得更多人的放弃了民族文化,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这使得需要用母语去传唱下去的科尔沁叙事民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导致文化危机的重要根源。一是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现在很多蒙古家庭生三个或两个孩子的很少,再加上有些虽然说是蒙古族,但是却不会说、不会写蒙古语,所以说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二是通婚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蒙古族与汉族通婚,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族人口,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旦少数民族女性嫁到汉族家庭以后孩子就会随爸爸的民族。
第二,经济发展在政府日程中的位置高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工业化生产,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民族地区交通也得到了发展;但大多数人还不够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民族文化的保护现在被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上就会出现断层,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物质的欲望厌倦时,再来寻求民族精神文化来抚慰心灵,就会无处入手。
第三,学校教育未能承担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国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与升学率无关紧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很少重视,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也少有传授民族文化这方面的。近几年来科尔沁地区中小学开始新课程改革,陆续的把蒙古叙事民歌的唱法及演唱技巧带进了课堂教学。可是真的为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让它允许进课堂吗? 有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得到政府对从事这项工作丰厚的财政补贴。
第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冲击。叙事民歌原始的传承方式就是说唱艺人也就是“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当中,把优美动听的民歌传唱到科尔沁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使更多的蒙古族老乡学唱新的民歌,在根据自己的理念再去对民歌润色和加工。但是这样的传承方式对如今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越来减少的今天很难保障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现在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上一辈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的封闭,以前的“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的方式已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
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保护与传承科尔沁叙事民歌等少数民族文化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财富,通过民歌中蕴含的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发挥民歌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继承少数民族人民简朴快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在物质繁荣之外寻找故有的幸福源泉,并将这种淳朴简单的风格弘扬开来。具体来说,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思路包括政府引导、民族认同、学校教育和市场运作四个层面:
第一、科学采集科尔沁叙事民歌资料。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在音乐方面存在着重宫廷轻民间,重汉族轻少数民族的意识倾向,使少数民族音乐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本身受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独立研究、记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致使我们今天能收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少之又少。现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的整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保留现有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必须确保其对象的原形原貌与原汁原味,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完成。有了这种全面、细致的保存,即使将来在民间消亡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存储的详实资料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其全方位还原和再现。也可以通过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展的形式,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生活的实际状况,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努力的进行科尔沁地方民歌研究、整理和理论探讨,加强对内蒙古科尔沁叙事民歌艺术的抢救、保护。
第二、学校的教育是主要渠道。在音乐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流行歌曲以及西方音乐正在充斥着整个音乐市场,少数民族的音乐已不再是人们欣赏的主流,况且掌握民族古老艺术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将会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所以培养新一代年轻音乐人已成为继承和发展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共同的重大课题。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传承的过程中,人始终是实施这一音乐行为的主要对象,要让少数民族音乐人去传承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就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他们保护传播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民间音乐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来源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把本民族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使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当中,了解并学习民族音乐,这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蒙古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市场化运作作为传承的重要方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求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文化推向市场。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旅游业相结合,在各个旅游点巡回演唱。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高科技相结合,把它收录入网络,实现民歌在网上播放,也可以在网上经营类似于网店里销售叙事民歌的“叙事民歌集”。 可以尝试冲破语言的界限,把科尔沁地方民歌的歌词翻译成汉语进行演唱,尽管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影响到蒙古族民歌的“原汁原味”,但这种做法有助于蒙古族民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传播。
第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领导和引导是关键。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是人类文明不可代替的精神财富。 比如科尔沁民歌《嘎达梅林》所贯彻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我国目前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与大型节庆活动相结合,申报为国家级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第l版,社会学卷,40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3]胡日勒沙等:《科尔沁民歌人物传说与传》(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第199—201页。
[4]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16页。
引言
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图书馆是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人们提供阅读服务、文化服务,在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是促进图书馆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现代文化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对图书馆赋予了新的使命――文化传承,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途径,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献资源、信息资源的聚集地,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宣传推广,就是传承文化的过程,是让更多群众知晓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地的图书馆收集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料,在图书馆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本着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以发扬和传承文化为目标,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均衡发展。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发展现状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民族有藏族、汉族、回族、蒙族,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局面。甘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7月,是全省建馆最早的地区级公共图书馆之一,也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信息服务中心。图书馆为各族群众提供文化、科技、信息、图书服务,承担了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古籍保护等工作,随着甘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的不断发展,馆藏资源越来越丰富,开展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例如开展“全民读书月”、“图书服务宣传周”等活动,通过图书流动点为各族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图书馆的馆员队伍也逐渐壮大,招聘新馆员,对所有馆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馆员综合服务水平。
二、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还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传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图书馆中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信息、文化资源,通过图书馆中的信息传播,可以对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历史等进行传承。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资源具有文化存储功能,资源中存储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载体,而资源就是承载文化的载体,通过资源的积累,也可以实现文化的沉淀。第二,图书馆中的各种馆藏资源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传递、流动,从而使得文化得到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文化增值。第三,文化延续功能。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源信息可以编制,并且通过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对传统习俗进行完整系统的保存和流转。简而言之,借助图书馆对各种文化进行存储、传播和延续,达到文化传承目的。就甘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而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凝聚了当地各个民族人民的劳动结晶,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通过现实转化以及开发利用,重新创造出新的现实价值,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优势。例如图书馆中收藏的与《格萨尔王传》有关的藏族民间史诗、传说、故事、叙事诗等,是研究藏族文化以及藏族宗教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源。图书馆中的资源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客观描述,而且图书馆具有文化记忆功能,可以对各种有价值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再现,总体说来,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最好见证。
三、基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1.丰富馆藏资源
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与流传的阵地,在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和认知,尤其是图书馆员应该要转变自己对图书馆定位的认知,在工作过程中要发挥主动服务意识,为图书馆的发展建言献策。例如对图书馆的馆藏内容进行丰富的时候,应该要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对图书馆中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丰富。要注重对一些具有较高文化载体价值的资源进行接收和征集,图书馆收集的资源信息应该要全面,要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涉及各个地区,要突破传统的局限意识。比如发源于徽州地区的宣纸徽墨本身已经成为文化产品,而这种产品具有历史性与文化性,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加强对这类物品的收集整理。例如在图书资源收集过程中,要多收集一些普及性读物,以介绍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为主。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献比较凌乱,流失严重,虽然公开整理出版了一些民族文化文献,但是仍然有大量民族文献没有被收藏,所以图书馆员应该要深入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进行实地采访求证,收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整理成册,供读者阅读,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2.开展文化传承活动
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基础,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为了使得各种文化资源可以真正发挥作用,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引导图书馆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种文化资源的传播,从而真正挖掘出民族文化相关资源信息的价值。一方面,在文化资源传播过程中要注重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播的结合,例如直接将资源元件、复印件作为传播的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在社会内广泛传播各类资源,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借助各种文化资源开展活动,通过图书馆活动的持续开展,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例如图书馆可以经常开设各种展览,如纪实类画展,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进行记录,还可以组织讲座,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人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活动的带动,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图书馆活动中,并且也可以借助读者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传播,促进文化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1-0070-03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basic path for the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educ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folk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ethnic;inheritance;education strategy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文化绚烂多姿,就已发掘出的传统运动项目多达上千项。它们的存在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其中,教育是传承和发展这些庞大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种视角来讨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
1 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
1.1 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有能力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都为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体育文化亦然。而“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也就是说,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经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意识和素质的人才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塑造着一代新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塑造新人的教育价值,是培养新人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增加着人的知识并且改善着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学习围棋有益于人的整体观察,体育舞蹈对节奏智能、马术对动觉智能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进行游戏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时,调动和激发起获胜动机是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原动力;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是增强青少年情感的必要条件,挫折和失败又可以锻炼人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可见,有选择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高校和中小学,既可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场地器材匮乏的问题,又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后继有人,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教育原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服务,这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并且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作用,让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学校体育系统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才
2.1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
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保障,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实施评价的依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工程的施工蓝图,是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实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中小学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体育课中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的教学。
2.1.1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纳入教学课程的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数量众多,不可能全部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筛选才能确定它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1.1 民族传统体育要经过课程“筛子理论”的筛选,才能成为课程资源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要求被选中的运动项目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2] 经过这三个筛子筛选后留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具备了在现实体育课中实施的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经过“筛子理论”筛选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有很多的,因为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都有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并且简单易行适合教学。
2.1.1.2 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在具体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学校就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滑冰、滑雪等冰雪项目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学校选择,射箭类项目适合在蒙古大草原这些牧区学校选择,游泳等水上项目适合南方水乡的学校选择。而那些对地理环境没用限制的众多项目,如朝鲜族的跳板和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很多民族都流行的摔跤以及押加等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当然,每个学校在选择时要以本民族的传统项目为主,把本族的项目传承发展好了再向全国推广。
2.1.1.3 中小学进行选择时要考虑传统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些项目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适合在学校中开展,例如很多民族都流行的赛马活动,就不适合在学校开展,因为在学校里很难喂养马匹,一些体弱的学生也不适合骑马。像这样的项目就必须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条件差的学校要多选择那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低的项目。另外,学校在选择项目时还要考虑本校的师资情况,比如要选择本民族的武术进入课程,而现在的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学过某个少数民族武术课程,这就需要向民间的艺人学习。
2.1.2 校本课程教材化操作
选择出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要进行具体的教材化操作。在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2.1 充分挖掘出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各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都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及项目动作原形,保持民族运动项目的原本风貌,使其特征鲜明、准确。比如,布依族传统体育“双拐”类似于高跷,但又不同于高跷运动。“双拐”是用两根手臂大小、长度与使用者身高接近的木棍,并且在此木棍上离低端20-30厘米处固定两个脚踏板的一种运动工具。人们站在踏板上,手扶木棍进行单人、两人或多人的走、跑、跳、打斗等运动的体育活动就称为双拐运动。双拐运动是布依族人们根据自己所处山区路面不平整的实际情况,在高跷基础上改造而出的一项运动,它历史悠久,深受布依族人们的喜爱,是民族节日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当地的学校在开发这项运动作为校本课程时,就要保留它的原始文化特色和项目动作原形,与高跷运动相区别,才能真正实现传承的文化意义。
2.1.2.2 体现传统项目自身的休闲性和趣味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重要娱乐活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在进行教材化时,不能只看重它对培养学生身体和运动能力的价值,也要保留它的休闲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浓厚的趣味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比如,竹竿舞具有特有的节拍,在教材化时就要充分利用它在音乐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简易的舞龙舞狮是民族节日中常见的表演项目,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化时就要保留它的神秘性和娱乐性,不要扼杀掉它的趣味性。
2.1.2.3 利用各种方法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娱乐游戏活动,动作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都比较粗糙,进行教材化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比如,陀螺素材在进行教材化时,可分解为旋放动作、抽陀动作、攻陀动作,其中每个动作都要明确到包括动作技术、动作要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七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这样,经过细化后的动作在教学时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进行规范来达到改造目的。比如,“布依棒垒”在民间俗称“打耗尾”,是一人用一根长棒打一个短棒,另外一个人尽力接住短棒的活动,比较原始有趣。引入学校后,可以对场地和器材进行规范,并制定竞赛方法在教学中开展比赛。详细比赛方法和场地规定可以参考《布依棒垒开发研究》一文。[3]
2.2 高校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中都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见国家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在高等体育教育系统中培养一定数量的中级、高级专门人才,来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研和传播工作,这样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良好发展。全国各大体育学院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还能带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凭此来进入高校的门槛。同时,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开设得好,也会需要相应的师资,反过来又为高校培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样,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里就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互相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最终就实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系统中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带动其在整个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可见,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的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系还很少。在今后的发展中,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把本地区重点的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来学习,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也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本科阶段的教学和相关的科研工作服务。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定是致关重要的,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向和核心。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又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建立课程方案时,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现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院系的经验。同时,还要注意体现民族特色,重视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比重。
3 建设民间体育教育系统,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
因为有些传统项目本身并不具备进入学校的条件,而且学校系统目前也没用能力容纳全部的项目,所以这部分不宜进入学校的项目就需要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实现其传承。
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建设要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两大方面着手进行。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我们只建立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不够的,要做到三者结合,才能实现人类学意义上所强调的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形成教育社会化一体化的格局,真正完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正如前文所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那么就只能依靠民间教育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
3.1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家庭是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居住成长的地方,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如马卡连柯所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正是基于家庭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在研究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时要十分重视家庭体育的作用。
家庭体育的任务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身心正常发展,成为体格健壮和心理健康的人。家庭体育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只要有利于孩子成才的体育活动都可采用,当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自身简便易行、娱乐性强的特点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比如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等。而且,民族体育项目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家长在劳动之余或闲暇时间里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游戏,这样既增进了亲情,又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比如,水族的武术中就有鱼拳、鸭拳,器械中有扁担棍法,还有各种棋类,以及传统节日中的赛马、顶扁担、翻桌子等活动,这些都是家庭生活劳动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活动就近就便地引导孩子去玩这些本民族的身体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配合学校和社会来完成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3.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具有社会教育的特点,可以增进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殊才能得到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进行。在探讨社会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时,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重点探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与传统节日的密切关系,从中发现传统节日对民族体育传承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传统节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历史、心理、个性、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及文化传统。” 可以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统节日的重头戏,所以传统节日里发生的民族体育就能很好地代表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体育。可以说,传统节日是某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比如说,水族端节的“赛马”活动,由于场地马匹等原因,不具备在学校开展的条件,而它又是端节的所在,没有了赛马,端节也就失去了那种沸沸腾腾的热气,失去了它的节日灵魂,所以说赛马是水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也是水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绝对不能失传。可由于学校不具备把“赛马”纳入学校课程的条件,那么它就只能靠社会教育这条途径来传承,靠每年在端节里举行端坡赛马这种活动来延续,如果端节里没有了赛马活动,那么水族的赛马就很可能慢慢销声匿迹了。可见,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舞台,政府要重视这种教育意义,注意保护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的发展。政府可以组织一些临时的教育机构,在节日期间来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这样会带动平日里人们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重视和参与,从而实现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
[2] 褚远辉.教育学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8.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佤族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着令世界惊叹的自然风光,也同样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音乐特性、歌唱精巧、独到的乐器更是各具特色。这些极富原创性、独特性音乐已大大超越音乐本身的范畴,更传承着很多源远流长的生活习俗、民风的文化形态。这些音乐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财富。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最复杂的省份,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并且每个民族都有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但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各地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会给西部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如何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
在当代,教育与媒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教育与媒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歌赛设立原生态组别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媒体的进步反映了社会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理念的革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去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一些已濒临灭绝,另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
居住在阿佤山深处的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能歌善舞,传统原生态民歌民乐品种繁多,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其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的独特风韵犹如绕梁之音,让人回味。为了保护和传承佤族原生态文化,我们开设了“西盟佤族自治县阿佤文化传承小组”班,聘请了深谙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老艺人来授课,学生将学习音乐基础、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器乐、民间文化等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表演本民族民间歌舞琴艺,用语言和文字来阐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具备初步的民族自我传承意识,使佤族文化保护得到良性后续,最终实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阿佤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55-05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anding Down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Youguo”of
White Trousers Yao Nationality in Nandan as an Example
ZHANG Ping1,HU Xiao-ming2,WANG Su1
(1. Guilin Colleg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 Sports Science Colleg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By means of documents, data study, field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mmonness of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Guangxi and deems that: centering on the core of blood relationship,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has been functioning as group authority or folk tradition. Though possessing distinct quality of patriarchism they exist in their particular way with rationality. Nourished by folk tradition, traditional sports have been internalized to be a part of the ethnic culture. And consequently, they are handed down and spread b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Youguo” of White Trousers Yao nationality in Nanda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tentially cultural heritage power of traditional sports so as to seek more dynamic channels of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Key words: Guangxi;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hite Trousers Yao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人类第一个完善的社会组织是以动物命名,以图腾作为标志和象征,具有共同意识的图腾群体[1]。而较晚形成的氏族则是以祖先或其他名称命名的。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以来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这些具有特定目标的群体就是组织 [2]。而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只是产生于他们协作生产和劳动生活的需要,以自发的方式生成的,同时它也是源于人类困境中生存的需要。据民族志资料显示[3],许多民族村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都还保留着原始民主议事制度的氏族公社组织。因不同的自下而上的生存状态和不同的村落文化,人们建构的社会组织也不同。它是一种拥有相同血缘关系,具有权威性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或图腾制度,它以“草根式”的传统文化,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具有传统文化的典型性和符号性。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民族文化,如其要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基于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的体育人类学考察,发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发展民族体育寻找更加稳固的依托。
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文化共性——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源”
广西隶属我国西南领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界们在研究壮、瑶、侗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时,必然会研究它们的传统社会组织,由它寻迹该民族的发展史。而今,西南很多少数民族村落的氏族关系都尚未发生彻底解体[3],原始文明虽逐渐萎缩,社会进程也在不断更替,但氏族关系始终得不到彻底摧毁,氏族部落母体孕育的血缘纽带一直绵延不断贯穿于少数民族的村落史。由此而形成的传统社会组织,已深深内化为民间传统,与之共同构成村落传统文化。
1.1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组织是传统文化的维护者 血缘关系是传统社会组织形成的核心,所有家族组织成员都凭着血缘相同的身份互相认同,没有这一血缘关系的内在网络,社会组织便不可能存在。如瑶族的“石牌”、“油锅”和仫佬族的“冬”、苗族的“鼓社”、侗族的“款”等等。“石牌”是盘瑶、山子瑶和贵州荔波瑶地区,以家庭血缘为纽带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石牌内部存在着维护父系家族制度的血缘关系;仫佬族聚“冬”而居,其内在的精神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宗亲关系,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而联合起来的宗法性的家族形态[4];而“油锅”也是白裤瑶特有的血缘家族社会组织,它由15~20户有血缘关系的父系家庭组成,一个“油锅”基本上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汉语将它们统称为“油锅”,意为“同一个祖宗的兄弟,大家同锅吃饭,有事互相帮助[5]。”以家族为中心的亲属网络在传统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凝聚力和人们身份认同的象征。罗伯特·F·墨菲曾指出:“在我们自己个体化和社会碎裂的文明中,亲属关系仍是我们最亲密纽带的主要来源。但在过去更简单的集团和现存的初民中,亲属关系提供的远远不止对个人的爱和供养,因为它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真正结构。”[6]而具有血缘关系的传统社会组织则是一切民间传统文化的维护者,由家族延伸到整个村落。
1.2 具有明显宗法性的传统社会组织合理的存在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宗法性,它们具备族长、族权、族规、族产等宗法统治的特征,遵从祖先崇拜,凝聚族群组织的精神和亲情力量。社会组织中的头人不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与封建血缘宗族组织中族长的族权是完全不同的。头人的产生既不是世袭的,也不是选举的,而是自然形成的;社会组织具有各自的规章律令(石牌律等)或款约(侗款)等习惯法、拥有公共的土地财产。南丹白裤瑶每个“油锅”都有一个为群众所拥戴的男性长者担任油锅头,有“油锅”的习惯法规,且有定期的会议,不服从锅头意志或多次拒不承担义务、或严重危害“油锅”成员利益,屡教不改者,由公众决议后将缘由祭告祖先,开除出“油锅”,从此不再认他做为兄弟,剥夺其一切权利,连死后都不许埋入“油锅”墓地[7]。可想而知,这种惩罚在一直依靠族群,在不断迁徙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人,等于是剥夺了生存的权利。而这种社会组织就是以它特有的作用至今仍被保留着,以其长期所形成的权威性和凝聚力维护着村落的社会秩序。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传统的文化在当代总是被选择和被重新解释进而被整合入现代文化之中[8],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少数民族传统的社会组织至今仍着身于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态文化,以特有的方式维护着族群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2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潜在文化力——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民间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它包括举止言谈、衣食住行、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它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而且是历代人所积淀下来的、不断传承的民族文化[9]。民间传统的保存,对于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最大的帮助,这一点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也尤其重要。而传统的社会组织来源于生活样式,引导、维护着民间传统。民间传统中滋养产生的传统体育,也自然地被传统社会组织传承、传扬。广西南丹白裤瑶的传统体育也未曾离开过“油锅”组织,已内化为民族文化,贯穿着民族发展史,俨然已是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潜在文化力。且据研究发现,白裤瑶的“油锅”组织,在管理白裤瑶社会的传统仪式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即使在文化变迁的当代,它的社会功能特别在保存、传递、和传播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具有难以取代的独特性。[10]
2.1 迁徙中孕育的传统体育活动,渗透于社会组织的组织与管理功能 瑶族是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到明清时期,两广已成为瑶族的居住中心,大部分散居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高山密林中,这种迁徙生活是瑶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下·徭僮》中,即有瑶族“椎髻跣足,衣斑斓布褐,各匀远近伍,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的记载。特别是民间珍藏的《圣皇榜文券牒》和《评皇 券牒》,记述了瑶族先民“手把硬弓求野肉”和“入山居住,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活动[11]27。白裤瑶秉承着瑶族的传统游猎游耕经济,直至解放前,仍是处于“刀耕火种”的生活状态。因此,狩猎和采集活动在白裤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桂海虞衡志·志器》载:“徭人弩又名偏架弩,无箭槽,编架而射之。”唯南丹弩,弓材为绝佳。为了增加弩的杀伤力,往往涂毒汁于矢,史载“溪峒弩箭皆有药,唯南丹为最酷”。[12]65便知“弩”为白裤瑶狩猎的首要工具,同时也集结了白裤瑶族众的聪明和智慧。白裤瑶聚“油锅”而居, 仅在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现在仍存在21个“油锅”。白裤瑶村规规约中有:油锅成员互为兄弟,有互相帮助、保护的义务。如有违背,又不听劝者,经过油锅会议将其驱逐出油锅。[13]由此可探知:白裤瑶在经过不断地迁徙过程中仍能聚“油锅”而居,除体现了民族坚固的团结和凝聚力外,社会组织的组织与管理功能功不可没。
而今,狩猎已是白裤瑶的民间传统。除了嗅觉灵敏的猎狗,“油锅”还按男人数配备猎枪及男子不离身的砍刀。打猎无需特别组织,按祖辈积累的方法进行即可。凡见到野猪、麝香之类的猎物,报告到寨老,只要他招呼一声,中、青年男子就自觉背上猎枪,带上火药、铁码和猎狗迅速汇集寨坪上,在发现猎物者的指引下,遵照寨老的分工奔赴岗位实行任务。白裤瑶猎捕野兽经验丰富,可根据野兽所食,或看树、草叶,或猎物所走的脚印判断其去向和离开原地的时间,确定捕猎行进速度、设立包围圈大小。不管多长时间,不辞辛劳、翻山越岭,直到把猎物捕获方才收兵。白裤瑶“油锅”的组织与管理功能已渗透于白裤瑶生活中,而狩猎即是生活的内容之一。尤其在不断迁徙的年代,白裤瑶族众更是要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战胜众多的困难,因此组织与管理功能的重要性也是可想而知的。
2.2 节庆中欢愉的传统体育活动,社会组织的聚居功能使其成为传承链 节庆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状态,不仅可以展示和传递民族传统文化,更是人们心理欢愉的狂放,众多的身体活动随之也展现出来。白裤瑶有一句话“五黄六月过小年,正月十五闹年街。”小年就是农历6月30日,此时农作物刚好收成,可以稍作歇息,也是对丰收的庆贺。同时,也象征着白裤瑶人不忘祖宗、世代团结和互助。而闹年街即农历春节,期间除了着民族盛装和兴奋的心情外,传统的民间活动便是最重要的节日内容,斗画眉、打鸟铳,吹喇利缺一不可。而打陀螺则是白裤瑶“盛大”的传统体育活动,集体着盛装和热烈、壮大的竞斗场面,足可以体现这种“隆重”,犹如西班牙的斗牛节热烈、狂放。打陀螺,举行最密集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或者春节期间的里湖乡的圩日。2011年春节,课题组调查时当地的族众就认为:自古白裤瑶族众都认为打陀螺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就如身体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当与族众一起打陀螺时,就会感觉是最幸福的时刻,只要逢圩日或节日,都会有头人组织打陀螺。“油锅”内或“油锅”间,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而陀螺打起时就会有一种过节的感觉,就会有很多族众一起参与和观看,打到精彩处常常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白裤瑶的陀螺头平、脚矮,用瑶寨木质坚硬的红青刚树木修造而成。陀螺有大有小,小孩练习用的二、三两,中号的2~3斤,最重的可达5斤,为成年人所用[14]。由此,也看到打陀螺其实已经是一种无形的传承。长辈和长辈间、长辈和晚辈间、孩子和孩子间,一条坚实的传承链。如今,在白裤瑶陀螺竞技场也能看到白裤瑶女子的身影,飒爽之态一点也不亚于男子。“油锅”组织的聚居功能不仅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展现与传播,更使其得以传承,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聚居,也是文化的聚居,而此则意味着社会组织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递,彰显了“油锅”组织的权威性。尤其在当代,“油锅”组织依然获得族众的认可,“油锅”头人在维护本油锅组织的正常生产秩序外,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传承民族文化[15]。因此,在组织白裤瑶传统节日活动中,它的作用仍然难以取代。据此可确定,白裤瑶的传统体育文化即是一种保持本真的原生态体育文化,没有任何粉饰,却也代代相传,确因“油锅”组织的聚居功能。
2.3 丧葬仪式中的传统体育活动,社会组织的祭祀功能使其具有权威性和民族心理归属感 白裤瑶的丧葬仪式神秘而神圣,透显出族群文化的深深印迹。“砍牛祭丧”是白裤瑶重要的社会活动平台,这一天附近几十里内村寨的人们都赶来观看,往往形成几百人的一次聚会。砍牛祭丧前,打铜鼓是必不可少的。清人李文淡《庆远府志》卷十《杂类志·琐言》说:“瑶壮俱尚铜鼓,而所用之时不同,有用、之于吉礼,有用之于凶礼。南丹惟丧事用之,犹须吉日,可击则击,不可击则止。”[16]因铜鼓是“油锅”的公共财产,平常的日子,由“油锅”头收藏,没有征得他的同意,谁也不准动。且铜鼓不能随便乱打,只有在春节和葬礼时,祭过铜鼓后才能打,可谓白裤瑶人民崇拜的“神器”。在白裤瑶的社会里,铜鼓不仅是油锅组织世代传承的宝物,而且还在白裤瑶的生命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代表了白裤瑶共同的祖先,实现了构建群的界限,缔结油锅组织的可能。[17]据调查,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的21个“油锅”,就有铜鼓40多面,有3/4都是祖先留下来的传世铜鼓。族众在祭祖、葬礼时,仍会去找“油锅”头人,由他组织整个祭祀仪式。祭丧前,各“油锅”带来的铜鼓,由本油涡成员拿到铜鼓架上挂起来。丧事用的铜鼓多少不等,少则七、八面,多达二、三十面,一般说来,来奔丧的人越多,所带来的铜鼓也越多。敲击铜鼓的场面也十分悲壮。鼓场正中摆着一个大牛皮祖鼓(是用一根80 cm以上的大圆木,凿空树心,蒙上牛皮制成,鼓声低沉雄浑,是向祖先传递信息的神圣乐器)。丧家“油锅”的铜鼓面对祖鼓排在第一,其它的铜鼓依次一字儿排列悬挂在横木上,舅舅的铜鼓最受尊重,排在正中,面对祖鼓。祖鼓是整个铜鼓场的指挥,它由各“油锅”中擅长击鼓的长者用两根短木棍敲击。每个铜鼓有两名鼓手,一名鼓手手拿鸡血藤做的小鼓锤,站在铜鼓左侧,一名鼓手两手拿接音的木桶,站在铜鼓后面。而经验丰富的“油锅”鼓手指挥的祖鼓,是整个鼓场的指挥中心,铜鼓金属节奏的快慢,尽由此鼓决定。击鼓者双手各握细槌,一边打鼓,一边还摹拟猴子在地上蹲步、树上腾跳、以爪挠头、举足跨越等等舞姿,白裤瑶誉之为“勒泽格辣”,即“猴鼓舞”。鼓点的节奏和舞蹈动作急徐相应,整个表演活画出一幅顽猴嬉戏图。由此可窥知,白裤瑶先祖或许是隐密山林灵动活现的猴子,敲击祖鼓,先祖之灵,便会象猴子一样,穿林越壑,蜂拥而至[18]。而此时,男孩子们也随着节奏敲起了竹筒,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都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反复熟悉鼓声的节奏,以使他们最终能成为节奏的主人。本研究发现,没有传统社会组织的祭祀功能,白裤瑶的“砍牛祭丧”仪式中的打铜鼓,不可能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而白裤瑶的丧葬仪式,不仅是一种民族信仰,而且是族群发展的见证史。因为宗教节日和祭祀仪式不仅是族群集体活动最适合的载体,它使民族传统文化更具内聚力。而且据田野调查材料表明,不少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是借助于巫术活动及宗教仪式流传下来的。[19]白裤瑶的打铜鼓就像一种根植于“油锅”组织内的“文化网络”,不仅赋予这一文化网络以权威,同时也附着着族众的心理归属。而维系“油锅” 组织凝聚力的就是同宗同祖的意识及父系家族的血缘关系,白裤瑶的祭祀仪式及打铜鼓习俗则凝结于此。相信因白裤瑶“油锅”组织的祭祀功能,打铜鼓及跳猴鼓舞也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3 结 论
1)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具有文化共性,以血缘关系形成为核心的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传统文化的维护者,虽具有明显的宗法性,但仍以特有的方式合理的存在着。并因其具有传统文化的典型性和符号性,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载体。
2)民间传统的保存对传统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最大的帮助,而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则引导、维护着民间传统。民间传统滋养的传统体育活动是族众生活的内容,已内化为民族文化,自然地被传统社会组织以各种方式传承和传扬。而传统社会组织除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因此传统社会组织即成为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潜在文化力。
3)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在其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传统体育活动未曾离开过“油锅”组织,而“油锅”组织的社会功能则成为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源,远远而来,追溯其意,即在白裤瑶的历史及生活里。迁徙山林中的狩猎,节日里欢愉的斗鸟、吹喇利及狂放的陀螺竞技,充满神圣的“砍牛祭丧”仪式中打铜鼓及猴鼓舞,都是因为“油锅” 组织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而一直存在,且已成为民间传统,深深地潜移默化于白裤瑶的生产生活中。犹如根植于白裤瑶“油锅”组织内的“文化网络”,不但赋予这一文化网络以权威,同时也附着着族众的心理归属,集结着民族内聚力。白裤瑶“油锅”组织,即使在当代,仍以其草根力量丝丝络络的存在着,在保护和传递民族文化的同时,为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更具有生命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199
[2] [美]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昌乌国.民族村落文化:一个“自组织”的综合系统[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69-72
[4] 黄兴球.论仫佬族“冬”的宗法关系及其性质[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3):36-40
[5] 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118
[6] [美] 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遒西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88
[7] 王昭武.论大瑶寨的“油锅”组织[C] .民族学研究第九辑,1990:129-140.
[8] 朱炳祥等.宗族在村治中的地位周城白族村的田野观察[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9.
[9] 李志清.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8.
[10] 张萍,等.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关系[J] .体育与科学,2012,1:31-34.
[11] 瑶族简史转载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瑶族过山牒文汇编》,1964:20,34.
[12] 瑶族简史转载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器用门》”药箭”条.
[13] 玉时阶.白裤瑶社会[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1-33.
[14] 徐金文,等.南丹白裤瑶民俗与风情[M] .北京:中国民族博物馆编印,2008,10:83-85.
[15] 王柏中.八桂田野[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8-29.
[16] 玉时阶.广西南丹县白裤瑶丧葬制度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66-72.
[17]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为例[D] .2006:2.
【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保护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民族众多、文化富集的共生地带,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琳琅满目、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研究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 559项,数量之大,内容之广,堪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观园”。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云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古老、多样、质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路径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制定规划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其彰显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之光与生命活力的同时,难免带有自然经济与封建意识的历史印记。因此,要用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进行挖掘、改造和提高,以多元学科理论为基础,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第一,政府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系统的清查和科学论证,弄清传统体育的现状和分布情况,按“分类分层”的原则制定科学的总体保护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组织实施,现存项目可以直接进行保护,濒危项目要先抢救后保护,消失项目要查阅历史相关资料存档。特色项目要针对性的制定单项保护规划,并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制定传承人培养规划,健全传统体育资格认定制度和传承人的待遇保障机制,提高传承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水平,在传承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注重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使两者和谐共融,互动发展。
2 从学校教育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衍生于宗教、传统节庆、婚俗和丧葬等活动,经过无数次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健身、娱乐、审美和教育等特征,可以与现代竞技体育和谐共融,互为发展,除了具备竞技体育一般特征之外,还具备自身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质,其功能的多样性和宽泛性可以弥补竞技体育的局限性,符合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对下一代进行儒化教育的最佳场所场所,应该毫不犹豫地担负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都十分重视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育领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许多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形式,如改良后的蹴球、秋千、民族健身操、射弩、板鞋、陀螺、抢花炮和高脚竞速等传统体育项目。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规律,挖掘、整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当地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编写适合民族地区学校需求的体育校本课程。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体育经费短缺,体育设施匮乏的困难,还能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后继有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3 从全民健身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随着云南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追求健康已经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全民健身运动已经成为时展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根据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将一些民族特色鲜明、锻炼方式便捷、健身效果明显、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推广,使之成为全面健身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云南作为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与经济发展地区相比相对比较落后,体育活动场馆和器材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挖掘、整理、创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使之充分发挥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媒体宣传,不断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增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而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4从产业开发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全球化作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带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趋势之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得以生存和推广,就应当积极探索和培育其产业化途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挖掘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可以从传媒、旅游、竞技、文化产品等方面探索其产业化发展路径。丰富传媒题材,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打造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品,尤其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制定出别具一格的传统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创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品牌,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承传。
5 结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原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难题,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处于濒危的困境。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引起相应的重视,立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视角,在引导民族进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努力推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 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9-10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道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画卷。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面临消亡乃至失落,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失传。抢救与保护这些体育文化遗产,有助于唤醒民族文化复兴意识,丰富现代体育的内涵,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一)性格鲜明的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承袭、发展、演变,蕴涵积累着本民族人民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民俗风情。由于特定的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体育多趋向于体力积蓄与自然较量的文化内涵。由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分布不集中,地理环境和气候有相对差异,各民族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不一、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二)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竞技类体育项目
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出现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中。目前,被列入竞赛项目的主要有:射弩、抢花炮、高脚竞速、押加、摔跤、打陀螺、蹴球、赛龙舟、珍珠球等。这些项目通过进入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比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和传承下来。
2.表演性体育项目
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大型聚会或者表演方式得到体现。然而这些数量较多、失传风险较高的被民族学、文化学等相关学者誉为“民族活化石”的表演性传统体育项目,如飞石锁、顶杠、舞龙、跳绳、跳竹竿、舞狮、拔河、爬杆、上刀梯、打手毽、斗鸡赛、爬山、打棍等,因缺乏竞技性和完善的比赛规则而无法进入到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去,只有少数民族节庆日时才有所展示,面临着失传乃至绝迹的风险。
(三)良好的健身性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出良好的健身价值,一方面具有勇武有力,龙腾虎跃的拼搏;另一方面又有精致细腻,从容镇定的斗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既能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还能锻炼人的体力、灵巧、柔韧等能力。即使在现代,这些体育活动的健身价值也不逊于来自西方的现代体育项目。
三、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一)要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和完善一批民族体育项目基地
建立具备运动训练和培养民族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地模式。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鼓励民族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和民族地区体育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
(二)民族传统体育与教学相渗透
贵州省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要将少数民族引入高校,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不仅从体育历史和民族特征的角度,还要从它的教育规律,文化内涵和时代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并对繁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类,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库,以便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校体育的目标,有选择的加以利用。
(三)加强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行为,既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又可以推动经济流通,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与互动而实现文化传承。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抢救式保存,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发现之旅”;结合传习机构和学校教育传承,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修学之旅”;结合节日传承,可开展民间赛事活动,如贵州省台江县每年端午节举办龙舟赛事、吹芦笙、椎牛、荡秋千等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活动。
(四)政府应加强宣传及保护
政府立法部门要建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机制和保护制度,实行多部门、立体化保护措施,落实保护与传承单位,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及政策扶持和奖励。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业管理人才。体育局、民委、文化局应有专人管理和负责民族传统体育事宜的机构,充分调动、整合并发挥民间体育协会等群众体育团体的积极作用和功能,实现各方的有效协调与支持。
四、结束语
贵州省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因素决定了少数民族广泛分布,由于地理特征阻碍了文化间的有效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类型,随着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及紧密,使得灿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变异或消失的威胁,而少数民族体育在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少数民族身体素质、增进团结、增强自信心及自豪感等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金项目:课题由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杨元英等.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关键词: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文化传承;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6个民族自古以来都保持着和谐共处的局面。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看,少数民族已经成为了艺术教育主体的一部分,在丰富声乐学生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少数民族的声乐教学中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声乐教学倡导文化继承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一直都将优良传统作为社会美德宣扬。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在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力。声乐教学中传承本国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如下:
1.提升艺术价值。声乐作为艺术类学科,改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良好的艺术元素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提升声乐的艺术价值,将原本单一的声乐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展现了我国民族共融的美好局面。
2.开创情感唱法。艺术是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声乐便失去了艺术价值。目前,声乐教学的内容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等,无论是哪一种唱法都需要融入个人情感,从而将声乐的艺术价值发挥到最大,开创了新的“情感式唱法”。
3.优化教学模式。文化元素的融入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改革方向,让教师能根据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调整,设计出更加符合声乐教育的新模式。如:声乐杨凑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更好地演唱声乐作品。
二、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演唱的特色
因生活环境、文化差异、区域特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具备了特殊的风俗习惯,在言谈举止方面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表现。教师在制定声乐教育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色,根据不同的少数民族特点安排教学计划。
1.藏族。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十分热情好客,且生活在地区的人民热衷于唱歌、舞蹈,培养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藏族学生的生活习性,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保持音色明亮高亢、音域宽广,音乐情绪活跃热烈、感情质朴,旋律表现优美婉转的状态。
2.蒙古族。广阔无边的草原及原生态生活环境,造就了蒙古族学生勇敢、豪放、直爽的性格,在声乐演唱中也创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对蒙古族学生开展声乐教学需指导学生在“声音表现”上重点调整,包括: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将蒙古草原的气势展现出来。
3.维吾尔族。该民族的声乐特点比较综合,继发扬了本民族的音乐特色,也吸收了其它多个民族的艺术元素。声乐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发挥维吾尔族学生“性格粗犷、豪迈、能歌善舞”的性格,将他们内心的奔放激情充分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了声乐的艺术特色。
4.羌族。羌族的特色是包容性强、民间音乐原始古朴、格调清新。羌族人民居住的区域里,演唱多数是二声部、多声部等方法,将民族音乐的特色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来。对于羌族学生的声乐教学,教师除男声或女声的重唱、合唱外,也要培养学生的混声合唱能力。
三、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方法
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大纲要求,艺术教师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内涵,对现有的声乐教学体制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中,应做到不同声乐艺术的“大融合”,实现民族声乐之间的互换互融才是教学之根本。
1.继承民族风格。声乐教学改革仅仅是在形式上优化调整,并不是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加以变化。声乐教学改革期间,教师首先要继承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然后不断挖掘、调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面对蒙古族学生,教师需灵活运用其熟练的“呼麦”“长调”等特有的声乐表达方式。
3.注重演唱训练。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安排演唱训练是增强学生声乐能力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将学生民族歌曲的优势全面发挥,教师需根据本民族歌曲的演唱训练来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还可以将少数民族声乐与其它民族相结合,开辟出声乐教学的全新模式。
4.合理选择素材。声乐教学题材的选择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流程,对后期的教学计划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题材需注重本民族的特色,搞好不同民族声乐的艺术融合。如: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特色较为接近,教师则可以选择适合两种民族的题材共同教学。
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是以郊区赫哲族“伊玛堪”为例讨论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这两大实际文化遗产后续开发、保护、传承的问题。本文希望寻找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理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生产性保护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伊玛堪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强调理念与实践运用的新兴学科,而其研究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承载着人类生活的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丰富、内容广泛,渗透于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保护工作中,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本真性,如何在其濒临消失的困境下恢复其活力,这是实际保护工作中需要攻克的关键。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但适应性强,为很多文化学科的子学科所借鉴运用,并达到了很好的研究效果。它突出强调用生态、有机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存在状态,发展和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开拓遗产保护工作新的视野,提供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
我国于2005年3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暂行办法》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项内容,与《公约》界定的五项一致,另外还列举了一项“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出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等,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时空中不断传承演进。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表现出一种勾连时空的活态性。虽然在表达方式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有些“洋腔洋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它的理解。但是作为一种正在逐渐发展、完善的学科,它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对于正式保护世界文化资源,是一种建设性的新窗口。它的定义也会随着保护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逐步完善。在实践、理论交织进步的过程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将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赫哲族“伊玛堪”文化生态分析
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其中,以说唱艺术伊玛堪流传最广、最受欢迎。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伊玛堪,最早的含义为鱼即哈(鱼),现在的含义,有的认为是故事之意,有的认为是表示赫哲族这个捕鱼民族的歌。其形式有说有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文学艺术。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
伊玛堪的篇幅巨大,现已采录下来的每部都在几万字至十几万字之间。其内容丰富多彩,大多是叙述古代氏族社会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征战与联盟、氏族之间的血亲复仇、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降妖伏魔、追求自由和歌唱爱情的,还有讲述萨满求神、渔猎生活、及风土人情等。
从已经采录到的伊玛堪中,可以看出它的两大特点:首先它是对赫哲族历史的忠实记录。无论是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还是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均可从中撷取宝贵的原始资料。有人称伊玛堪为赫哲族的口头百科全书,应该说当之无愧。第二是它集中体现了赫哲族的审美观。伊玛堪用古典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了赫哲族的英雄们除暴安良、降妖伏魔的英雄主义气概;描述了赫哲人对忠诚和信义的高度赞美,对自由和爱情的执著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显而易见,伊玛堪不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在那个时代的广阔背景下,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美,堪称一部完美再现赫哲族英雄人物、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的大型古典交响诗。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赫哲族“伊玛堪”文化生态传承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规范,确保非遗工作顺利进行。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根本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但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中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因此立法显得格外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是长期的浩繁的系统工程。较完善的法律保护,是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前提当中的重中之重。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存在政府部门内部职责不明,政府与非官方组织缺乏沟通协调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到社会领域中多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而现在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各部门之间分工不定、多头管理等等,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速度缓慢。乌泥径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保护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级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畅通的问题。因此,通过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建立和及时的授权、实施,各地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责将会更加明晰。有了保障措施和授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或许可以更畅通。各职能部门若能携手合作,将会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推动。
(三)加强宣传力度,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人民创造的民间智慧,理应归于人民。群众对于这些文化遗产有知情权和保护的权利。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开展得红红火火,但是更多却是专家、政府的行为,群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么不甚了解,要么无从了解。要从更广阔的社会角度,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传统的民间文化。用适合的展示语言,向现代人群宣传古老的,但不失魅力的传统文化。(这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解构问题,在下文中会具体讨论)年轻一代将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要让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了解民族文化,并且由内而外的热爱之,产生民族文化自尊自觉。因此,如何用最自然的方式向青少年介绍非物自文化遗产,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相关行政部门的通力合作。
(四)商业和旅游业的参与。除了政府有效的保护政策,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得益于商业的运作和旅游业的参与。要以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吸引游客,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不但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影响力,从而达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双赢。
四.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在保存发展自己的同时,出现了文化的变迁及新的特点。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与推动力、原始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内省力、学者的学术指导与影响力,通过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保护体系,全社会的努力,必将使之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军.谈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
关键词: 云南独有少数民族 饮食文化 口译策略
一、导言
饮食能直接体现一个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的发展过程,是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该民族的饮食文化展现出来,同时,生产方式和自然环境也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加工制作。因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气候、民俗民风等存在差异,所以云南拥有旖旎多姿、奇特多彩的饮食文化。
二、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彩的饮食文化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拥有人口约430万。饮食以酸辣麻甜为主,种类和烹饪技艺在少数民族中遥遥领先,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和菜肴,如乳扇、凉粉、粑粑等。白族信仰佛教,因此,食物以素食为主,还配以各种腌菜。制作腌菜是白族妇女的特长,除了腌制新鲜蔬菜外,还做各种酱类、肉类,如腌火腿、腊肠、香肠、饭肠(将糯米填入肠煮熟即成)等风味美食。酒是白族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酿酒就成为白族家庭的一项副业。酿酒的种类根据所用的原料和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窑酒、干酒、糯米酒等。白族妇女喜欢喝糯米酒,据说该酒对孕妇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茶是白族人的另一种重要饮品。主要分早茶和午茶,清晨起床,白族人就开始烤茶,全家人都享用。午茶又叫休息茶,原料与早茶稍有不同,放入乳扇、米花等食物,连小孩都喜欢喝。此外,白族人很讲究就餐礼仪,就餐时,长辈要上座,小辈坐在两旁,随时给长辈添酒夹菜,这也反映出白族人民尊老的传统美德。
2.傣族
傣族大都居住在热带河谷和坝子地带,这些地方地势平坦,炎热潮湿。由于居住地区水利条件便利,傣族以水田耕作为主。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耕作条件,以及较高的生产技术,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较高。傣族人最爱吃软米和糯米,这两种食物柔软香甜,可以捏成团,适应傣族手抓食的饮食习惯。在糯食中,“毫甩”(米线)是傣族人最喜爱的美食,它柔软细长,有韧性,是傣族食而不腻的早点之一。“酸”是傣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由于气候炎热,酸味可以消暑解热,心旷神怡,还有助于消化,因此,傣味佳肴以酸为主,如酸笋、水腌菜、树番茄、木瓜、柠檬等。“辣”是傣族饮食中的另一种主要的口味,因为辣可以使人出汗散热,增加食欲,还能预防感冒。在傣族的各种烹饪方法,如煮、烤、蒸、凉拌中,辣是主味之一。“苦”味菜肴在傣族中最受欢迎,这些苦味菜能帮助人体消炎解毒,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是难得的原生态保健品。苦味菜通常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内脏,如马蹄菜、苦瓜、莫吉利花,以及鸡、鱼、猪、羊等消化系统的苦汁。傣族人最喜欢的凉拌菜“撒丕”就是用这些苦水拌“毫甩”和生牛肉末烹调而成。此外,傣族人还视野菜和昆虫为佳肴。云南德宏位于亚热带,植被丰富,野菜的种类繁多,如:鱼腥草、马蹄菜、水蕨菜、芹菜、芫荽、青苔、竹笋、野生菌等,这些都是傣菜中的山珍,美味可口。昆虫入菜也是傣族饮食的特色,能入菜的昆虫有蜂蛹、蚂蚱、蝉等,具有高蛋白的营养价值。傣族一直延续着饮酒的习俗,这是傣族男子的普遍嗜好,有两种类型:由紫米、糯米制作而成的米酒,由糯米饭发酵未蒸馏的水酒。这两种都是傣族人盛情款待宾客时的席上饮品。可见,傣族菜肴丰富独特,营养丰富,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哈尼族
梯田是哈尼族赖以生存的土地,梯田里产出的稻米是他们的主食。这种稻米大部分是红色的,俗称“红米”,这种稻米很抗饿,非常适应哈尼族离家较远的梯田农耕生活。除了主食外,哈尼人还特别喜欢吃蔬菜,如茄子、辣椒、苤菜、韭菜、西红柿、白菜、萝卜、芫荽、薄荷、魔芋、四季豆、竹笋等。在这些蔬菜中野生植物是非常多的,如: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鸡脚菜、蕨菜、鸭舌草、甜菜等。很多可以用来做蘸水的佐料,其味道独特鲜美,可称一绝。哈尼豆豉是哈尼族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下饭菜,没有它,哈尼族人会感觉这顿饭不够完美。生食是哈尼族的另一种饮食习惯,通常用于生食的食物都是野生植物,如:韭菜、苤菜、薄荷、芫荽、刺芫荽、葱、蒜、草果芽等,可以用它们做成凉拌菜,此外,动物的血也是哈尼人生食食物之一。酒和茶是哈尼人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种饮料。他们将采集的新鲜茶叶洗净后放在锅里翻炒,然后晒干,茶叶就加工好了。纯粹原生态制作的茶叶,清香怡神,是最健康的生态饮品。焖锅酒又称“小锅酒”,是哈尼族自制的一种清酒,由于气候寒冷潮湿,梯田耕作又大多在水中进行,这种酒可以暖身提神,是劳作一天后哈尼男子放松解乏的最佳酒水。哈尼族丰富多彩的食物类型,独特的烹饪方法,健康的植物生态食品是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德昂族
由于受到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德昂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他们聚居的地方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谷物和瓜果。德昂族以大米为主食,杂粮为辅食,还喜欢糯食,如粑粑、汤圆等。野生蔬菜、竹类、菌类等如香菜、鱼腥草、茶叶菜,也是德昂族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受诸多因素和不够发达的烹调技术的制约,德昂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烹制方法:舂、烤、煮、剁、腌。食物鲜美可口,为周围其他民族所不及。被誉为“古老的茶农”的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他们的茶分为烤茶和泡茶两种。烤茶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饮品。把茶叶放在茶罐内,在火塘边烤,然后用开水冲,香气扑鼻,香味浓郁,是一道健康佳饮。而泡茶则是用清甜的泉水放入竹筒冲泡茶叶而成,是德昂人在田间劳作后必喝的饮料。这些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德昂族经济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丰富。
5.佤族
佤族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如:稻谷、玉米、小麦等,以狩猎物、采集物为辅。狩猎是佤族一种主要的食物补充手段,由于居住地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狩猎,猎物资源丰富,因此狩猎一直是佤族最喜爱的活动,猎到的山鸡、野鸭、野猪等是佤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另外,采集物也是佤族另一种食物补充的方式,其中食虫习俗是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这是佤族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如:蟋蟀、蚂蚱、蝉、飞蚂蚁、土蜂等。佤族还爱捕捉水生动物,如:鱼、泥鳅、鳝鱼、螃蟹、石蚌等。除了其他民族经常吃的蔬菜:南瓜、冬瓜、黄瓜、青瓜、青白菜等以外,南瓜尖是佤族爱吃的一种特有的蔬菜。另外,佤族也吃诸如山药、野薯、野韭菜、野芹菜、蕨菜、野芭蕉等野菜。野竹笋是佤族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野菜,采集后进行加工,制成笋片、笋丝等美食。菌苔类植物是佤族饮食中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如:鸡枞、黄鸡棕、奶浆菌、马屁泡、木耳等,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佤族饮食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煮、烤、煨三种。其中,烂饭和稀饭是最有特色的。根据不同的食物原料,可分为鸡肉烂饭、老鼠烂饭、昆虫烂饭几类。“鸡肉烂饭”,佤语叫“馍尼亚布绕”,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取鲜嫩乌骨仔鸡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放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色泽鲜艳,味道鲜香。“老鼠稀饭”是取野生鼠类,先用火将毛燎光,再将肚杂除去,然后同大米一起煮食,拌上盐、辣子等佐料。苦茶和水酒是佤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散热解渴的清凉饮料,闻名于阿瓦山。苦茶的汁越浓、味越苦,越受到佤族人们的喜爱。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营养丰富,口感舒适,是佤族庆典、婚、丧、送鬼做祭、修盖房子等民间活动必备的饮品。
三、口译策略
1.解释性音译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饮食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在口译时,经常直接音译出该食物的名称,然后加上对这一食物总体的介绍。如:哈尼族的白旺是用猪、羊、狗的鲜血制作成的剁生。根据这一内容,译员可英译加上简洁的解释:“Baiwang”(a typical Hani food)。拉祜族的“俄朴”是拉祜族的特色食物之一,根据该传统食品的材料和做法可简单口译为“Epu”(Sticky Rice Cake)。佤族的食品“麦雅”是佤语,意为“鸡肉烂饭”,所以也可用音译加注的处理方式:“Maiya”(Chicken Porridge)。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听者很快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根据做法和味道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因其做法独到,味道鲜美而出名。因此,在对外交流中,口译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在口译这些食品时,尽量能译出食物的材料、做法和味道。如:傣族的“炸牛皮”、“酸肉”是傣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在交流时,可根据这些食物的做法和味道来进行口译:“Fried Oxhide”,“Sour Meat”。佤族的“酸耙菜”,纳西族的“猪膘肉”,怒族的“荞砂饭”都可以采用这一口译方法来传达这些独特的传统食物的做法和味道:“Sour Vegetable”,“Preserved Pork”,“Rice Fried with Buckwheat”。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外来客人迅速明了地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食物,进而更加了解这些少数民族饮食有的传统文化。
3.根据食物材料
云南少数民族食物以山珍物品为主,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环境中经常接触的植物、昆虫等。在对外交流中,要介绍这些食物,让其他人能更清楚地了解和接受这些食物,口译员就必须翻译出这些食物的材料。如:傣族的“菠萝紫米饭”,纳西族的“丽江鸡豆凉粉”和“虫草鸭”,怒族的“肉拌饭”,等等,就可以根据食物的原材料来翻译这些食物:“Purple Rice Cooked in Pineapple”,“Lijiang Bean Jelly”,“Duck Cooked with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Glutinous Rice with Minced Meat”。这样能在对外交流中把云南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色、香、味传达出来。
四、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饮食种类多种多样,饮食文化独特鲜明,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是对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准确口译出这些传统食物及其文化意义是口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任务。
参考文献:
[1]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2]王子华.彩云深处的炊烟(云南民族饮食)[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杨丽.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餐饮业发展浅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2.
[4]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