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态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低炭经济 现状 趋势
引言
迄今为止,人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索取,实现物质享受与便利的提高。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消费模式,成为世界的风向标,引令各国竞相模仿,由此造成地球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浪费和破坏。时至今日,由于人类过度的生产与消费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措施进行补救和改善的时候了,在此背景下,兼顾环保和发展的低碳发展观念逐渐兴起,并成为全球潮流。从个人生活方式到政府政策,从国家法律到国际公约,低碳发展影子到处可见。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两难选择;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尤其如此:如果只顾发展不顾环境,本代人都可能难以继续生存;但如果只顾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又难以发展,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人类终于找到了低碳发展的道路,就是把发展寓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把环境保护寓于经济发展之中。
一、低炭经济发端
低碳经济发端于地球能源战略调整,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领域。一方面,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是国际政治经济中热点问题,归根结底也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未来将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更容易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仍有不少贫困人口,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特别是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温室气体减排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为我国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极大机遇,对于缓解资源和环境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低碳经济定义及内涵
(一)国内外相关定义
国内外历年来关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界定众多。最早,2003年英国《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将其定义为: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排放,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长早更高生活上水平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长早机会,也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该白皮书提出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60%的目标,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
低碳经济一经提出就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引领了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的大趋势。梅森纳(2007)认为人类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和体制上的。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有希望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应对气候变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这一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概念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气候变化估计制度框架(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特别是《京都议定书》遭受空前挫折的形势下由英国率先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国际气候谈判的僵局,着眼于国际气候制度的建设。
在中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对低碳经济给出的定义是: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及国际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是也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对”低碳经济“ 的定义,目前广泛引用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即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真个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僧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
1、工业生产的高效率,即单位产出低排放;
2、能源转化高效率,即单位电量高行驶里程和低排放;
3、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供应中占较大比重;
4、交通领域的高能效和低排放;
5、办公、生活领域的能源节约;
6、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出口;
7、公共交通替代私人交通,更多使用自行车和不行;
8、最为核心的是:通过体制机制调整,刺激高效能、低排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从而提高全球的能效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经济具有全球性、政策驱动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一系列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与储备以及金融支持。
三、低碳经济产生背景
从起源来看,低碳经济发段端于能源战略调整;从分布领域来看,低碳经济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方面;从概念的提出和行程背景来看,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sesdominatingtraitsofmacro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intheyear2004andthefirstseasonof2005.Then,itplaysimportanceonthestrengtheningonthemarketincreasebydeepeningreformation.Lastly,itdemonstrateshowtoregulationeconomybythegovernmentfromthreeaspects.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市场销售经济结构
Keywords:Macroeconomicregulationmarketingeconomicstructure
1.引言
中国经济在2004年第一季度延续2003年扩张趋势而加速增长。在国内需求主导的经济扩张过程中,经常项目余额逆周期运动而净出口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以及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加剧问题,一系列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在第二季度出台。从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景气开始收缩而逐步转折下行。不过,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3.5%左右的同时实现了9%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在2004年实际GDP水平已经接近潜在GDP水平的基础上,使2005年实际GDP增长速度进一步接近潜在GDP增长速度,促进潜在供给能力的充分利用。
2.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1).经济走势前高后低。一季度经济增长偏快,投资增长过猛,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之后,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控制贷款、缩减财政支出、暂停建设用地审批、清理投资项目和开发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半年经济逐步回落、趋稳。
2).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4亿美元,增长36%。贸易顺差3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下半年进口增幅回落。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9.1%。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增速比上年低1.5个百分点。从走势看,年初城镇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在上半年已经明显回落。6月底的累计增长速度已降至略高于30%的水平,下半年投资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573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77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44840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7486亿元,增长21.6%;其他行业零售额1624亿元,增长1.5%。
5).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两者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2.7和2.9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是1996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1%。从走势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峰值出现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则快速走低。
总体来看,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项经济指标均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较高水平。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受体制性因素影响,宏观调控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外部影响在加大。
3.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速,国内生产总值达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向理性区间回落,工业生产和出口均保持强劲增长,消费增长加快,物价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
1).国内市场销售较旺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12亿元,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0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5022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2616亿元,增长13.6%;餐饮业2063亿元,增长17.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是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37亿元,增长2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62亿元,增长1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324亿元,增长26.7%。分行业看,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同比增长9.5%,增幅较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3).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进出口额为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增幅回落15.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393.1亿美元,增长12.2%,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23.8个百分点;出口1558.9亿美元,增长34.9%,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累计外贸顺差165.8亿美元,主要是进口大幅度回落所致,也反映了国内投资需求增势减弱。出口增幅虽略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格局意味着出口增长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意味着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加剧。
4).工业产出水平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415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较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0.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6.3%;轻工业增长16.0%。分产品看,发电量、原煤、钢材分别增长13.0%、9.1%和22.4%,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分别增长57.5%、23.9%和34.1%。汽车生产增长1.6%,其中轿车下降2.8%。
5).物价水平仍在可接受区间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8%,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较去年全年回落了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1%。
6).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9.5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7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O)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存款余额为26.9万亿元,增长15.6%。
以上情况表明,200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的良好态势,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宏观调控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特别要注意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体制“瓶颈”,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市场自主性增长的基础。
首先,由于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庞大工业产能一方面使70%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并且不得不依靠投资增长和国际市场来消化,另一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瓶颈的存在,难以支撑持续的投资高增长,而依靠国际市场则必然受到全球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双重制约。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市场资源类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和价格上涨影响,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大。在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要么转化为工业库存的增加,要么使部分生产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压力始终存在,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要保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使GDP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小幅波动,就需要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而目前的宏观调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正确把握调控方向,选择调控目标十分重要。
4.如何调控
在调控方向上,是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还是反向操作,防止经济的加速下行;或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这是目前需要作出的方向性判断。如何调控,取决于我们的调控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调控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权衡。一是短期和中期;二是内需和外需;三是总量与结构。尽管这三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确实要有所取舍。
第一个方面的权衡是短期和中期目标。
年初确定今年的增长目标是8%,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极特殊的事件发生,实现这一目标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明年、后年的增速如何。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允许GDP增速回落的底部在何处?如何防止GDP增速的加速回落。从当前的情况看,如果仅仅是工业增长和工业投资放缓使GDP增速适度回落,对于防止今后几年的能力过剩和供大于求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略微降低一点当前的增速,可能有利于今后两年保持相对高一些的增速。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当前增速的回落应有一个底限,我认为中央确定的既定目标就是这个底限。另外,在消费增速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有可能影响GDP增速加速回落的因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出口增速加速回落,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急剧收缩。所以,在权衡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增长目标时,关键是要把握好对这两个部门的调控力度,以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大起大落。
第二个方面的权衡是内需和外需。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10年来,贸易顺差累计约3000亿美元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大体上每年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考虑到去年同期近80亿美元的逆差,仅净出口就拉高GDP增量约380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结果对增长、就业的有利方面自不待言。如果这样的出口实绩是因为我国产业和产品的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是在各种经济参数比较合理的条件下取得的结果,应该说不足为虑。问题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成本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计入,资源的价格偏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成本也没计入,这就使出口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增大。一是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资源配置恶化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三是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四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造成资本被动对外输出,从总体上看不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因此,无论是维护当前的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促进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都有必要对内需与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以评估。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战略与政策调整提出的要求,合理适度调整政策,改变粗放型出口扩张战略,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提高消费率,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少对外部需求的过高依赖和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权衡是总量与结构。
一般说来,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调整结构比较难;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就会增加。从2002年底这轮增长进入上升通道后,结构性矛盾就日渐突出,主要表现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增大,采掘业、资源型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矛盾加剧。今年1-5月,铁矿石原矿量、生铁、粗钢、钢材、铝材、焦炭、纱、布、硫酸、烧碱等产品以远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增长;而载波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机站、电工仪器仪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产品都呈负增长。这表明,结构性矛盾还在加剧。很显然,在总量高速扩张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收效不会太大,而且这种结构的扭曲从长远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长期平均增速的降低。
5.总结
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需要为结构调整提供适宜的总量环境,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下大力气。当然,总量是影响结构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调整结构还必须深化改革,理顺经济参数,校正经济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3.汪祥春.宏观调控与价格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对策
作为煤炭大国,煤炭产业是支撑我国发展的主要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非常重视煤炭经济的发展,在煤炭经济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煤炭经济能够达到预期的发展情况,从而牵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在过去的时间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其发展并不是会这样一直顺利,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控制开采量的同时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煤炭经济发展的态势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而且发展速度也很快,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煤炭的质量越来越高,还带动了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为我国煤炭产业的生机勃勃打下了基础。
(一)煤炭收益大幅度上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近几年煤炭行业的水平要比前几年进步了很多,逐渐的向着盈利时代迈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的提高,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煤炭的价格也在逐年的增加,这就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不错的收益。
(二)煤炭产量不断的增加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煤炭的开采量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大幅度的增加。当下社会,各个大小煤炭企业都在争相的研究开采煤炭的新技术,都在为尽快的提高煤炭开采量做努力,这样不仅仅是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对煤炭的需求,为人们的煤炭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在间接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起到了实质性作用,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三)煤炭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在煤炭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对煤炭企业的经济调控,造成煤炭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健全的产业结构系统。再加上国家对煤炭生产的管理工作很少参与,使得众多的煤炭企业发展较为缓慢,几乎算得上是停滞不前。煤炭本身就属于是粗放型产业,不仅再开采时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在使用时给大气也带来了污染,大气环境的污染又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这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要求煤炭企业的发展,很多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在要求下不断地优化,更加提高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
(四)煤炭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不断升级
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许多高效能的矿井,这对增加煤炭的产量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小心煤矿,我国加大了对其的打击力度,从而促进我国煤炭的生产情况。除此之外,在我国国有制的煤炭企业中,逐渐的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促进经济效率的增长。
二、煤炭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煤炭行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煤炭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在规划煤炭行业的发展计划时,煤炭企业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确立出一套适合煤炭企业的发展计划,确保煤炭产业以最优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另外,有些违背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要求,把大量的资源肆意浪费的煤炭企业,要注意到自己的错误,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减少煤炭资源浪费的同时,促进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要积极倡导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并逐渐的形成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的特点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资源的利用率高,废弃物的排放量低,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还可以建立起电力和煤炭相结合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这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煤炭企业内部的机制
当下社会,如果煤炭企业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改革企业内部的相关机制。煤炭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制定出一套质量高、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时,煤炭企业要充分的考虑到各项因素,例如,法人结构、管理决策等,最佳程度就是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将传统的分散性产业格局转变成新式的集散型产业格局,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另外,还要尽可能的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吸取更多的投资主体,从而使煤炭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加强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我国也应该加强对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确保我国煤炭的产业和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首先,我国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规定,将中国梦作为目标,有效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不断更新加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利用法律的手段对不按照规定生产的煤矿进行撤销,从而减少对煤炭资源的浪费。其次,我国要制定出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力度,帮助大型的煤炭企业走出困境,成功转型,更好发展。
(五)根据需求良好定位煤炭企业
国家参与到煤炭经济的发展当中后,煤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勇敢的抓住机遇,积极的迎接时代给予煤炭企业的挑战,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和法律制度,做好企业的良好定位,调整好企业的生产计划,只有煤炭企业形成了完整的运营流程,才能够促进煤炭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要在工作中建立起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员工给予奖励,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展现和提升机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煤炭企业还要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同时也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这些方式,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1.1中国的煤炭储存资源较少,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对于煤炭需求量也在逐步的增加,中国很多地方的煤炭在之后的时间中将会被逐渐的掏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济发达地段的煤炭的浪费行为特别的严重,并且很多的地方因为开采比较困难并且弃置的现象特别的严重。所以使得我国的煤炭资源处于短缺的情况。
1.2煤炭企业造成的环境压力依然很大。由于很多煤矿区在采空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和复垦,导致很多矿区出现了地面沉隐现象,还有些矿区甚至还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煤矸石在矿区内任意堆放,而且矿井水也时常存在任意排放现象,大量的土地几乎都成了荒漠化土地,使土地资源遭到了极大浪费,并且还导致了日益频繁的地质灾害。
1.3没有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阻碍了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煤电油运持续紧张,且供需矛盾比较严重,虽然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协调,但是由于历史因素以及地方政府的强加干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煤炭价格机制尚未形成,不同行业、不同范畴内的价格差别依然很大。由于煤炭价格机制的缺陷,所以造成了煤炭价格扭曲的现象。这种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效应,不仅使市场的价格信号失去了准确性,而且使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其相应的供应效率也随之受到严重影响。最终使国家的财政负担大大加重,煤炭的利用效率也大大降低。
二、如何应对我国当前煤矿企业的主要矛盾
2.1加强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当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加强国家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使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调整,对不符合要求的小煤矿继续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迁的政策。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力度,通过技术更新等措施使煤炭行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坚决取缔粗放型经营和管理的煤炭企业,不断加大煤炭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对煤炭企业的积极引导,使煤炭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或者为处于困境中的煤炭企业积极提供相关宽松政策,使煤炭企业及时走出困境。
2.2不断深化煤炭企业的内部改革,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在煤矿企业内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机制。逐步打破地域性的限制,发挥出大型煤矿企业的独有优势,改变分散格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从整体上增强煤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市场经济方面,煤炭行业要逐步加强市场控制力,煤炭行业或企业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承包或租赁搞活市场经济。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关键词:循环经济;国际态势;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154-05
1 .引言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 Materials Cycle Economy) 的简称,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avid W. Pearce和R. Kerry 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1990) 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1]。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2]: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往往是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挖掘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也是粗放式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充分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或缓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即3R原则。
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它集中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观、新的经济观、新的价值观、新的生产观和新的消费观[4]。
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
2.1美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态势
美国是公认的世界上科技、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就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与法规体系。1976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制定了专门的《固体垃圾处理法律》,并要求各州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计划,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勒冈、新泽西、罗德岛等州先后制定促进资源再生循环法以来,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近一半的州对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处理率超过了30%。美国加州于1990年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要求在2000年以前,实现50%废弃物可通过源头削减和再循环的方式进行处理,未达到要求的城市将被处以每天1万美元的行政处罚;由美国7个州组成的州际联盟规定,新闻纸的40%~50%必须使用由废纸制成的再生材料;威斯康星州规定塑料容器必须使用10%~25%的再生材料;加州规定玻璃容器必须使用15%~65%的再生材料,塑料垃圾袋必须使用30%的再生材料[5]。
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也是美国政府的一贯方针。美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奖励和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废物回收利用。如美国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专门支持那些对工业界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工艺新方法,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增加回收利用;美国政府为生产节能型家电的厂家提供抵税优惠,同时,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也将获得抵税优惠。例如,亚利桑纳州的法律规定,对分期付款购买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削减销售税10%;康涅狄格州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提供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6]。
美国的循环经济法规随着其社会的发展虽不断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一直围绕三点:一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三是鼓励节能。
例如,美国政府不仅拨款资助可再生能源的科研项目,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项目提供抵税优惠。2003年,美国将抵税优惠额度再次提高,受惠的可再生能源范围也从原来的两种,扩大到风能、生物质能、地热、太阳能、小型水利灌溉发电工程等更多领域。为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美国采取了由政府部门带头使用这一新能源方式的办法。美国已经要求其联邦机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2011年达到总能耗的7.5%。2003年美国根据《能源政策法》拨款3亿美元,用于实施太阳能工程项目,其目的是在2010年前在联邦机构的屋顶安装2万套太阳能系统[7]。
再如,在水电发展方面,在美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先后修建了7.5万多处水坝,尽管只有约1/3得到利用,但水电目前已经占美国能源产量的10%,成为其最大的传统可再生能源。为了进一步发挥水电的效能,美国联邦政府2004年增拨1亿美元用于提高现有水电站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电站发电量。
在节能方面,在2004年到2006年间,美国政府准备每年拨款34亿美元给地方州政府,用于旧家电回收和鼓励购买节能新产品。美国还在法律中对一些耗能型商用和消费者产品设定了新的节能标准。这些产品包括变压器、电风扇、自动售货机、商用冷柜和冰箱等。另外,美国还为生产节能型家电的厂家提供抵税优惠。同时,消费者购买节能设备也将获得抵税优惠。为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使能源来源多样化,美国从石油消费大户――汽车下手,鼓励研发和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车辆。美国规定,购买燃料电池车等新型车辆的消费者可享受抵税优惠。美国还鼓励乙醇和氢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以便为车辆提供新的燃料。
2.2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8][9]
自从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日本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其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很快形成了成套的法规体系和完善的推进战略,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2.1日本实施循环经济的历史背景
正如一些专家研究所表明的,日本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有多方面的原因:
(1)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日本是资源消费大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的绝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易受国外价格的冲击。因此,2000年3月,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在《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课题展望》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环境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改善日本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2)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日本过去的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模式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一是废弃物处理压力日益增大,废弃物处理的社会成本不断加大;二是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造成生态失衡,使实际的国民生活质量下降。
(3)国际因素。日本作为二氧化碳第四大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如何有效地解决承担国际义务和保持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善经济体系,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4)经济发展阶段使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U形”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阶段。日本提出的“环境经济立国”以及“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2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动机
日本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出于如下一些战略性考虑:
(1)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振兴。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探讨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转型,1997年7月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了“ECO-TOWN”工程。这项工程的宗旨就是“堵住废物源头,推进废物利用,靠环境产业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资源循环型社会”。
(2)以循环型产品赢得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随着日本治理环境污染的深入,日本的环保产业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颁布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动了日本汽车产业在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超标排放的研究开发,使日本汽车在20世纪80年代以环保型、经济型的优势,率先抢占了欧美汽车市场。
(3)力争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之争。循环经济的标志是优质资源。日本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经济活动所需的优质生态和环境总量。
(4)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代之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效率与效益。日本提出“环之国”的基本动机就是要彻底抛弃20世纪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模式”,谋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
2.2.3日本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主要战略取向与措施
(1)加速各种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首先,转变环境保护模式。在推进环境保护过程中,从废弃物被动的“末端处理”转向以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控制废物产生的“源头预防”为主,配合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减量化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避免废物产生的机制。
其次,建立资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模式。依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在资源生产和消费领域设计出三种不同维度的循环模式:第一,通过企业内部的循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第二,通过企业之间的循环,组成生态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第三,通过社会整体循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完成循环经济的闭合回路。
再次,建立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日本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产业模式。即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工业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最后是建立一种新的工业生产模式。日本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机制与环境。
(2)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是比较比较健全的,基本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或称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分别是《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5部法律法规,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以上法规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了具体规定,这些法规均已相继付诸实施。尤其《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从法制上确定了其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3)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首先,强化了行政管理机制。在环境省之外,针对国内环境问题,谋求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日本政府还设置了“环之国”会议机制,其基本理念是谋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以及“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指导思想的、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建立有效的政策机制。日本政府一直重视和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其中返还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一政策的实施。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投入政策,在预算制度、融资制度上都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支持,如对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生产者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的1/2的补助;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予以补贴率为1/3的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2亿日元;对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优惠政策贷款利率等等。
(4)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
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系统结构的构建:一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三维产业体系;二是发展绿色工业;三是大力发展分解产业;四是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五是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六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七是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
2.3德国和瑞典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
德国是制定有关循环经济法律规范较早的国家。早在1972年它就制定了第一部《废弃物处理法》,1986年德国又将该法修订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提出了由“怎样处理废弃物”到“怎样避免产生废弃物”的思路。在此基础上,1991年德国颁布了《包装条例》,规定了包装物再循环利用的目标。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1996年又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办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该法规定对废弃物要实行“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这样一个严格的处理顺序。其深层含义是,首先要减少经济活动源头的污染物产生量,要求工业企业以及有可能产生废弃物的社会各界在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就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又有可能再利用的废弃物和经过消费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再回到经济循环中去;最后,只有那些不能再利用的废弃物,才允许做最终的无害化处置。这就要求工商业者要从“摇篮到坟墓”地照管其产品,也意味着生产者在研制新产品时就要考虑未来废物的清除问题。基本要求是产品必须寿命长、维修便利、可拆除或重新利用。然而,根据该法,生产者的“废物担保”必须是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生产者必须承担废物利用或清除的费用。正如德国环境部长安哥拉•默克尔所说:“对一种产品的责任不能再以制造而告终,它必须包括使用和对其废物进行于环境无害的清除,即首先是重新使用和重新利用。这样循环圈子就合拢了。”[10]
德国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相继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1993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7700万吨,约占全部废物的23%,全部废物量比1990年减少10%(从3.74亿吨降至3.374亿吨)、利用率从20%提高到2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20%、利用率达60.6%(1990年仅为45.8%)、垃圾的利用率从13.8%提高到29.8%[11]。目前德国对于废旧轮胎的收集率已达94%、再利用率达到98%。德国联邦政府计划最迟在2020年完全抛弃垃圾填埋方式。
在瑞典,议会也于1994 年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方法,即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有关环境责任,而消费者则有义务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要求进行分类并送到相应的回收处。同年,瑞典议会通过了关于产品包装、轮胎和废纸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其后,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也都在《环境法》基础上相继出台[12]。
2.4加拿大的循环经济战略及其主要举措[13]
据报道,加拿大已连续几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其采取的发展战略及模式是密切相关的,加拿大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
2.4.1加拿大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战略选择
由于加拿大有较好的相关产业和科技基础,加拿大政府正在与企业共同建立一种联合机制,进行循环经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工作,推动解决本国和世界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加拿大政府以及环保产业正在从管道末端污染的控制技术转向污染预防和更加有效、清洁的生产,同时也朝如何彻底解决环境污染与适应环境需要的方向努力。
在确定的发展战略中,加拿大联邦政府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及时公布有毒物质清单,建立全国性的污染防治信息机构,并通过它使得工业界和环保产业界在污染防治活动过程中可分享信息和技术。另外,对于防治污染工作有成效的机构予以奖励。
在控制有毒物质排放方面,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确认、识别、评估和管理有毒物质的程序;采取措施有效清除最危险物质;制定明确的达标时间表。同时,采取措施保证使其他各种有毒物质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从燃料、机动车尾气及其他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出发,制定新的全国标准,指定执法部门,确定全国燃料指标。
1994年9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加拿大环境工业战略”。战略强调了政府和工业、企业界之间的合作,强调多个企业和组织间加强联合的必要性,确立加拿大在全球的重要作用。
2.4.2加拿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
加拿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主要着眼于创建一个健康的环境,建立减少环境灾害的安全体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政府的主要做法包括:
第一,确认国家意义上的环境事务(如空气、水的质量、濒危物种等),确保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得到贯彻执行。
第二,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担当重要角色,与工业界及其他伙伴相互理解、支持;与加拿大人民一起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执行联邦既定计划,确保支持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以科技为基础,创造良好自然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建设、完善全国循环经济预测、警报系统。
第四,帮助原驻地居民搞好环境与资源的管理。
第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全球行动。
另外,法国、英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也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关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安全处置的法律。丹麦通过实施《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法》(1990年),2002年的废弃物再利用率已提高到65%。
3.关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与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还不很发达,但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也适时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战略,一些地方也适时地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从目前总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到位,“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市场主体仍然习惯于这种生产方式,还是单纯地依靠粗放消费资源以及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增长;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产权不清,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典型的如矿产品价格基本仍由国家决定,并没有通过制度规范,由市场各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来确定,矿产品等资源产品价格偏离市场价格,使得企业矿产品资源成本很小,资源的稀缺性没有通过市场产权主体间交易反映为应有的价格,企业没有压力来实施资源减量原则,循环经济也就难于循环;相关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不配套,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没有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整套政策体系与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如能源的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连接技术等)支撑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无法落到实处;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和队伍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网络;等等。因此,要加快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实质性的推进:
(1)进一步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宣传,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必须使全社会都打破“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观念,彻底转变依靠粗放消费资源和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充分认识到传统生产终端产生的所谓废物有可能是难得的“稀缺”资源或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真正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尽管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较落后,还需要通过快速发展经济来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但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发展工业化的老路。应该从切实提高发展的综合效率与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效率与效益)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考虑和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应该充分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新型的、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化之路。应该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循环经济战略,促成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推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都表明,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都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日本,在“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3个层面上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其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虽然逐步出台了一些有关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但整体上还显得零散,不成体系,在实际执行中也还存在法律缺失或力度不够的地方。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指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提高发展的效率与效益。总结归纳发达国家的做法,这方面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将包括:以价格和税费调节为杠杆的循环经济市场制度;以清洁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标志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规范制度体系;以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激励制度体系;以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核算制度体系;等等。同时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应该将有关制度上升为法律,以强化其权威性。
(3)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恰当的体制安排是保证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保证。德国、日本等国家能够顺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循环型社会建设,与政府部门建立了和谐、高效、各司其职、互相协作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由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产业、政府、社会公众等各个方面,因此,既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发达国家的经验还表明,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确保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14]。
(4)构筑关键技术平台,建立绿色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快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应包括[15]: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遵循技术开发的生态道德,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有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构筑技术平台,在企业层面形成“食物链”,在产业层面形成“产业共生群落”,在区域层面形成“循环经济生态系统”,整体逐步走上良性、快速、高效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千万不能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仅仅是产业界的事,或是政府的事,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环境的形成是发展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促进因素。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促使社会大众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社会可持续的消费习惯,更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的生产自律。这样,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律,公众积极参与推动,一个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就会逐步形成,最终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David W. Pearce,R. Kerry Turner.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2]闫敏摘编.什么是循环经济[EB/OL].省略.cn/chinese/zhuanti/xhjj/760331.htm,2005-01-18,2006-4-14.
[3]于鸽方,于吉钦,于兆丽,于兆涛.循环经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6,(3):34
[4]吴季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J].石油政工研究,2003,(4).
[5][10]刘助仁.浅析欧美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1):43-46.
[6] 佚名. 美国实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J]. 73-74.
[7]曲俊雅.美国政府推动循环经济[J]. 决策与信息,2004,(12).
[8] 闫敏.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分析[EB/OL]. ,2005-01-18,2006-4-14.
[9]赵国清.外国环境法选编:第1 辑(下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1]文佰屏.德国环境法简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2] Klaus Bellman ,Anshuman Khare. European Response to Issues in Recycling Car Plastic [J] .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2,(5).
[13]闫敏摘编.加拿大循环经济战略及其主要举措[EB/OL],2005-01-18,2006-4-14.
[14]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37-142.
[15] 韩保江,崔元常. “多管齐下”破解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16-18.
一、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态势
1、发展速度再创新高。2007年头三个季度,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3269.3亿元,同比增长12.95%,比2006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县域生产总值将增长11%以上,是2002年以来发展最快的年份,11个县市区GDP预计过百亿元。
2、规模工业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11月底,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49.87亿元,同比增长22.3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7.3%。
3、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07年11月底,全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3.4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4%;累计完成税收收入78.8亿元,增长29.7%,对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17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和28个县市区的税收收入增速分别超过30%。预计全年县域可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3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8%以上。
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自2007年4月份以来,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完成额保持百亿元以上的高水平,1―11月县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2.95亿元,同比增长42.03%,增幅比全省高出12.13个百分点。2007年县域施工项目5993个,增长17.74%,新开工项目3824个,增长15.01%。
5、农民收入稳定增加。2007年来全省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截至9月底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78元,同比增长19.1%;1―11月,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3.92亿元,增长18.4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4.32个百分点;县以下农村商品零售额增长16.7%,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二、2007年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天门、大冶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对76个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价,表彰了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产生强烈反响。会后,各地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研究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不少地方对照先进找差距,提出了争先进位的目标,强化了工作措施。目前,各地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省上下掀起了“比学赶超”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热潮,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抓住机遇开展招商引资。近几年来,各地抓住国际国内产业梯度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契机,集中资金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招商平台,加强定点专班招商,完善强化领导包挂、部门帮扶、“一卡制”收费等制度,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招商、亲商、尊商的良好环境,吸引客户投资兴业。我省正成为投资一方热土,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县域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县域招商引资与投资稳步增长,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来县域施工的工业项目2898个,占施工项目总数的48.4%;其中投资过千万的1603个,投资过1亿元的218个。各地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将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近几年各地加大投入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新上的规模工业项目大部分落户开发区和园区,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2006年省政府协调国家开发行的52亿元政策性贷款,现已落实40亿元,对园区产业聚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9月份省政府在孝感召开全省产业集群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全省发展产业集群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目标。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切实推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近年来我省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产业,成效显著,也为产业集群拓展了广阔的配套空间,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产能加快扩张。曾都区的汽车改装及零部件集群专用改装整车生产和销售增长80%以上;宜昌市磷化工产业集群主导产品产量增长30%以上,销售额增长37%。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正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
4、努力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各地贯彻执行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特别是当地重点骨干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新工艺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咸安区关闭了所有的苎麻脱胶企业,建设脱胶中心集中除污,支持骨干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更换节能设备,去年全区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武汉城市圈内各县市依托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发展高新产业,抓住武汉企业外迁的机遇,开展项目对接,推动本地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汉川市瞄准了武汉市的院士专家,邀请11名院士专家为32家重点企业解决技改难题;大冶市成功引进武汉重冶集团投资20亿元的成套机械设备制造、富士康10亿元的配套产业、武汉部分化工企业外迁及武汉一棉投资4亿元的10万锭纺织等大项目,推动本地资源型经济加快转型。许多县市的重点骨干企业纷纷通过招商引资、与大专院校联合共建等方式,发展壮大成为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各县市重点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全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促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尽管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够。2004年开始,湖北无全国百强县(市);在中部地区,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二是县域间发展不平衡。2007年既有27个县市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50%以上,同时也有6个县市增长不足10%。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县市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县域工业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正面临着国家不断加大的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的压力,急需引导脱困。四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我省多数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资源型产业集群居多,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部分产业集群只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简单“扎堆”。五是资金、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大部分县市的工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偏低;国家土地“闸门”越关越紧,而我省多数县市没有储备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和引进项目面临诸多困难。六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门服务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民间创业的热情还不够高涨,本土企业家成长比较艰难。湖北有许多好的政策落实到位还不够,简政放权离基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2008年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008年县域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是: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要实现上述目标,要采取以下对策。
1、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要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要求,推进体制创新,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扩权范围,再下放给县市一批市级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改善项目用地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县市重点抓好一个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放宽经营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与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加强产学研,努力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资源向资本转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县域工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壮大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3、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抓住国内外资本流动、产业转移、中部崛起战略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把扩大招商引资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造、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以招商引资带动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聚集、向优势产业聚集,以重点项目促进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发展。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也要瞄准主导产业链条的某些环节,积极引进配套的“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形成产业配套网络体系。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增强招商引资效果。
4、进一步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实现县域工业集中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着力改善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软硬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新增园区贷款项目,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促进产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聚集发展。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指导,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园区进行认定,根据国家政策和发展需要,对园区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各县市区要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原则,培育1-2个主导产业;同时加强开发区和园区的规划管理,合理确定开发区各园区和园区各分区的功能定位,促进相关产业集中集成、相互配套、聚集发展,提升园区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严把项目入区入园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符合统一规划、集约用地原则,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产值利税贡献率。
关键词: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后危机时期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2009709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深度衰退,一些转轨国家甚至同时出现了货币危机、股市危机、债务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危机以及政治危机。面对这些危机及其所导致的金融动荡、经济下滑、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状况,转轨国家纷纷实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实体经济,维持金融业稳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的救助以减轻危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些国家还获得了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的经济援助。这些举措对转轨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逐步走出危机阴影的转轨国家经济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复苏,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加之转轨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奏效,绝大多数转轨国家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有的转轨国家甚至较快恢复了经济增长。
(一)较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经济刺激方案。而且,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是转轨国家中规模最大的,对于2009年经济的恢复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表1反映了中国政府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2%)用于实施财政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
由于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拉动和其他的相关措施,使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种态势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得以较快扭转。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8.7%(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2%,一路上行至二季度的7.9%、三季度的9.1%、四季度的10.7%)。二是主要物价指数触底回升。2009年CPI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转为上涨,12月上涨1.9%;PPI连续12个月下降后,12月首次转为上涨1.7%。三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09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实际增长35.2%,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6.9%。四是外贸出口快速恢复。2009年12月,外贸出口增速由负
增长转为较快增长,出口规模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最高水平的96%。五是金融领域形势明显向好。主要表现在:宏观金融环境稳定宽松,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同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及存款增速较快,12月末分别同比增长31.74%和28.21%。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 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9%[1]。
(二)缓慢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转轨国家之一。受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历经9年增长的俄罗斯经济陷入深度衰退,金融市场也由动荡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表2反映了俄罗斯2008―2009年的经济状况。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深度经济衰退,俄罗斯采取了若干救助和刺激经济的措施:一是对银行系统注资,以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并确保金融体系和本国货币的稳定。二是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大型企业(也包括一些中小企业)采取重点扶持措施。三是对一些重要经济部门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根据不同行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计划。四是维持社会稳定,关注民生,加强国家社会保障,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减少失业并增加就业,从而兑现了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所有承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俄罗斯刺激方案在2009年和2010年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1%和1.3%。表3显示的是俄罗斯反危机措施的相关情况。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了复苏迹象:其一,2009年卢布先贬值后升值,全年未出现大幅贬值现象,从而避免了重大损失。根据俄央行的资料,2009年1―12月,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了3.8%[2]。其二,俄罗斯银行部门保持了整体稳定,没有出现一些专家预测的“第二波危机”。俄罗斯政府和央行的干预措施增强了储户对银行业的信心,居民存款在2009年增长了27%,提高了银行业的稳定性。其三,实体经济虽然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严重下滑,但在下半年由于政府支出的增长推动了国内需求回升,使产出逐渐恢复。从表2可见,俄罗斯2009年GDP下滑了7.9%,略低于预计。2009年第4季度GDP只下滑了3.2%,经济恢复要好于预期。同时,经过季节性调整的数字表明,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第3季度开始了微弱复苏,在第4季度出现了加速的趋势。其四,俄联邦财政状况也要好于预期。2009年,由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长,预算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5.9%,没有超过占GDP 7%的警戒线[3]。进入2010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2010年第1季度,GDP同比增长了2.9%,扭转了2009年第4季度-3.8%的下降趋势。根据俄联邦统计局截至2010年4月的数据,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失业率由3月的8.6%降至4月的8.2%,为4个月以来的最低;零售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2%,实现了连续4个月增长;实际工资上涨了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7%;卢布兑美元汇率连续第4个月升值;4月工业生产指数继3月上升5.7%之后再次上升10.4%;固定资本投资增长2.3%,也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4]。
(三)触底反弹的东欧国家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在2009年大幅下滑,表4反映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
另有资料显示,到2009年第2季度,克罗地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等国的工业产出已转为正增长。波兰国内需求相对较强,而且GDP保持了正增长。图1反映了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工业产出增长情况。
图1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工业产出增长率
资料来源:World Bank.Russian Economic Report[R].No.21,March 2010.
一方面,由于国际需求改善,再加上货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东欧转轨国家的外贸出口。从2008年中期至2009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外贸促进了波兰GDP增长3.2%,捷克增长0.5%,斯洛伐克增长1.6%,匈牙利增长7.3%(但其国内需求下降了10.5%)[5]。特别是2009年第4季度,全球经济的复苏推动了东欧一些转轨国家出口的增长。
图2 部分转轨国家出口情况增长率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2010Q2.
另一方面,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银行体系没有出现系统性的破产倒闭,存款者也没有普遍丧失信心。虽然如此,由于经济恢复缓慢,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不得不削减对私有部门的贷款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了消费和投资需求,无法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图3表明了转轨国家银行对私有部门的贷款情况(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转轨国家经济之所以能够逐步摆脱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经济向好态势,主要得益于转轨国家果断实施了经济刺激和救助计划,特别是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并稳定金融业,千方百计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是较为明显的。
二、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广泛采取刺激经济和其他干预措施,不仅使各国经济也使全球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亚洲经济的有力增长以及美国个人消费需求的复苏对全球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 2010Q2.
经济增长产生了推动作用。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在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IMF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2%上调至4.6%。世界银行也认为全球经济正显现稳步复苏迹象。据世界银行最新的经济预测,2010―2011年全球GDP增幅将在2.9%―3.3%之间。然而全球金融市场仍然很脆弱,而且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可能升级又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不仅会拖累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也会拖全球经济的后腿,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世界银行指出,如果任何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发生债务违约或市场信心危机的状况加剧,贸易萎缩及信贷枯竭将不可避免地严重抑制全球的GDP增速,从而也就无法排除部分国家陷入二度衰退的可能[6]。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正是面临着全球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不确定性和变数增加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一)近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以及后危机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IMF 2010年7月27日报告称,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迅速、果断、有效的”政策措施减轻了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并确保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该报告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养老、医疗、教育等的支出力度,调低了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下调了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了对信贷增幅的限制,促使银行信贷大幅增加。在多重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加速回升,而且有望今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时,中国经济复苏对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显著且积极的”溢出效应[7]。IMF预测,作为领头羊的中国经济2010年的增长有望达到10.5%,这得益于出口的强劲反弹和富有活力的内需。2011年的增长预期为9.6%。除IMF外,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9.5%,2011年增长8.7%,仍将保持稳健增长[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在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的作用下,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2011年虽有所减缓,也会达到9.7%。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和国内需求依然强劲,2010年经常账户盈余可能会继续下降,约占GDP的2.75%,然后在2011年升至3.4%[9]。
无论是IMF还是世界银行和OECD,其对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评价和前景预测,是基于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所采取的刺激经济的有效政策措施以及后危机时期经济刺激计划所带动的强劲经济复苏。中国政府至2010年投入的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12%),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从今后一个时期看,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加之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政策目标和相继采取的其他若干重要措施,对今后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今后中国经济不仅会继续呈现向好态势,而且将逐步进入扩张和快速发展期。
1.中国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做出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调整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于2008年12月8―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和政策目标。其中,保增长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中心,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扩大内需的“国十条”,安排4万亿元投资;连续多次降息,并部署金融“国九条”;解决中小企业困难,等等。当时将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可见,“保增长”是一条主线,“扩内需、调结构”是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2009年“保增长”目标实现以后(GDP增长了8.7%),后危机时期特别是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与任务成为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5―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扩内需、促消费”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2010年6月5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G20会议发言时也重申,中国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重点,着力扩大内需,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0]。因此,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目标的重点。基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别乐观预测中国经济2010年将增长10.5%、9.5%和11%,2011年也将分别增长9.6%、8.7%和9.7%。与此同时,有的经济学家甚至担心中国会出现经济过热,易宪容认为,在三驾马车的拉动下,2010年中国经济不必担心完成不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控制目标,更无须担心2010年下半年出现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所担心的应是2010年的经济增长不要过高而超过12%,出现经济过热[11]。
2.投资与出口会对经济产生双拉动效应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拉动2009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国外需求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4.8%,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这在近几十年来尚属首次。而2010年投资与出口都会对经济产生拉动效应。从投资看,中国致力于激发市场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0年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特别是2010年5月,中央政府以“新36条”的形式再次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经济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尤其是基础设施等一些垄断性行业。有人认为这可能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从出口看,2010年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不仅会由负转正,而且贡献加大,出口将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出口大幅反弹也将2009年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投资与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成为主旋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因而也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中长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主旋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凸显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巩固和发展后危机时期经济增长良好势头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保证中国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措施。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的转折点,可以说是正逐步转向一个新的增长动力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一是推动经济增长由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三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这些措施是保证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与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近期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自2010年第1季度起逐步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4月份的一份报告中预测,2010年俄罗斯经济将增长4%,2011年将增长3.3%。而据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俄罗斯真实GDP将增长5%―5.5%,2011年将增长3.5%。表5反映了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增长和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预测情况。
俄罗斯中央银行副行长乌柳卡耶夫预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2010年俄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出口产品的价格会上涨。2010年石油价格将会比每桶58美元的官方预测高10―15美元,反映市场供需平衡的价格约在每桶70―80美元。由于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使俄罗斯经济能够增长4%―5%。俄罗斯央行预测,2010年俄罗斯仍将保持贸易顺差,接近2009年1 100亿美元的水平。卢布将逐步向浮动汇率过渡,2010年俄罗斯信贷将增长20%[12]。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纳比乌琳娜宣布,截至2010年5月底,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5.8%,失业率下降到7.5%。如果从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两个因素来看,俄罗斯已经摆脱危机。
另据最新资料,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2010年6月透露,俄罗斯经济几乎达到了危机前的发展速度,约为2008年的99.1%,发展趋势良好(而世界银行预测,只有到2012年底俄罗斯实际GDP才有可能达到危机前的水平)。当然,2010年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价格的有利变化、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银行信贷紧缩缓解、就业增加和居民消费增长等多种因素。
综合起来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经济会继续呈现向好的积极态势,这是因为:
第一,俄罗斯中央银行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银行增加对实体部门的贷款。由于俄罗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改善流动性,银行部门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大大降低。而且,为刺激经济复苏,俄罗斯央行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13次小幅下调再融资利率,2010年四次降息。俄罗斯总理普京2010年5月21日指出,目前俄罗斯央行再融资利率位于8%的历史低位(实际上自2010年6月1日,俄罗斯央行确定的再融资利率为每年7.75%),主要利率水平已从金融危机时期的高达25%降至11%―12%,次级贷款利率降至13%―14%,2010年银行贷款预计增长5%―10%(而俄罗斯央行行长伊格纳季耶夫则预测2010年俄罗斯银行业贷款将增长15%)。普京相信,俄罗斯银行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问题[13]。他表示,俄罗斯银行系统已经摆脱了危机风险,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扩大对经济领域的贷款规模,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支持贷款的增长。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俄罗斯银行持有2万亿卢布(约合640亿美元)的流动性资产,其中一半是以中央银行债券形式持有的。俄央行表示,自2010年6月以来,俄罗斯银行业的投资积极性显著增长,对实体部门的贷款增长趋势明显。
第二,俄罗斯经济能够摆脱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财政预算政策。普京于2010年4月20日在国家杜马就2009年的政府工作作报告时表示,政府采取的财政预算政策帮助经济较为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危机最危险的阶段,摆脱了经济衰退,同时政府也成功地避免了财政崩溃,而且这是在预算开支增加27.4%、收入减少29%的情况下做到的。目前政府正在逐步取消应急措施,并提高财政预算支出的效果。俄罗斯稳定财政预算的重要措施是缩减预算赤字。2009年11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三度最终通过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联邦预算。2010年联邦预算赤字将达到2.9万亿卢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6.8%。2011年赤字计划缩减到1.9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而2012年赤字减至1.6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第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政策。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于2010年2月底表示,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为时尚早,俄罗斯不会放弃必要的反危机计划,但应该把反危机计划更多地与技术革新和结构改革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未来几年俄罗斯扶持实体经济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及主要任务是:一是刺激内需,首先是刺激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需求,落实现有的住房建设计划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拓展经济增长基础,实现经济和出口多元化。三是实行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减少预算赤字,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四是为大型企业提供国家担保,实施系统性措施加强银行业的资源基础,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借贷力度。作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的措施之一,2010年俄罗斯政府拨款1 076亿卢布支持农业生产。俄还拨出335亿卢布支持本国汽车工业,政府承诺在2020年前将划拨超过1万亿卢布的直接援助资金来扶持汽车工业的发展[14]。俄罗斯政府表示,今后还会重点支持1 500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企业。
第四,根据俄罗斯政府已批准的2011年前创新型经济发展方案,近一两年创新型经济在俄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应从5.8%增加到6.7%。而按照俄罗斯至2020年的政府构想,俄罗斯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应保证主要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5倍,降低生产的能耗量1.6―1.7倍。GDP中高新技术部门所占比重的增幅达17%―20%(2007年为10%―11%),用于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的费用增加2.5%―3%(2007年为1.1%)。据预测,实现技术创新工业企业的比重到2020年要提高到40%―50%(2007年仅为8.5%),生产总量中的创新产品比重增加到25%―35%(2007年仅为5.5%)。由此,人均GDP指标应超过3万美元(2007年为1.4万美元)[15]。
第五,俄罗斯财长库德林表示,为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俄罗斯政府已制定未来几年的行动计划,正努力使俄罗斯重新成为对外国投资具有吸引力的国家。按照政府的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俄罗斯须将外国直接投资额恢复到600―700亿美元的水平。
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克列帕奇预测,2010年俄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3.5%。而且他认为,如果控制得好,能延续2009年第3和第4季度的发展势头,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水平甚至可以达到6%。在未来3年内,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有望达到4%―4.5%[16]。
至于东欧国家,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使欧盟经济恢复出现变数,因而对东欧国家今后的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因为从贸易渠道看,许多东欧国家的出口依赖于西欧;从资本渠道看,东欧国家大量依赖外国直接投资,而且银行业多数主要由西欧银行主导,因而欧元走弱势必会影响东欧国家的出口。同时,资本大量流出也会加剧东欧国家的资金短缺和信贷紧缩,拖累经济的恢复。当然,东欧国家中也有发展态势较好的,如波兰就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是欧洲和中亚地区24个发展中国家中为数不多的产出没有萎缩的国家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波兰经济增长率在2010年能够达到2.75%,2011年可达到3%。乌克兰2010年上半年GDP增长约为6%,这与2009年GDP狂降15.9%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7]。像波兰、乌克兰和捷克这样的东欧转轨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向好趋势是较为明显的。
三、总结性评述
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转轨国家纷纷采取多种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为金融部门提供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缓解危机给居民带来的不利社会影响等。但各国采取的措施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国在危机前的初始经济金融条件有密切关系。初始条件较好且危机前有着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可能有更多的空间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初始条件较差的国家可能需要大幅度的财政调整,难以实施有效的财政刺激和救助计划。
中国政府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12%)的财政刺激措施是转轨国家中规模最大的,这一庞大的财政刺激措施也带动了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拥有低水平的公共债务、庞大的财政盈余,2009年其经济刺激方案在20国集团中也是最大的,用于反危机计划的资金达到2万亿卢布。2009年6月俄罗斯出台了2009年政府反危机措施计划,该计划规定了俄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七大优先方向,包括:履行国家对民众的社会义务;进一步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刺激内需以恢复经济增长;发展创新领域并转变经济结构;完善市场机制;为企业经营活动消除壁垒;创建强大的金融系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等内容。首要的措施是稳定金融业,其次是强化社会保障措施,再则是对交通、汽车、农业和国防等特定部门的支持。减税也是刺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18]。另据专家估计,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俄罗斯反危机措施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约2.1―2.5万亿卢布的资源。
相比之下,大部分东欧国家财政刺激措施规模较小,有的国家甚至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以纠正宏观经济的不平衡。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波黑、匈牙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等8个国家接受IMF援助贷款,当局努力减少财政支出,改善财政状况。爱沙尼亚也实施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捷克、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则采取了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波兰有着相对较为健康的公共财政。捷克银行系统较强大,债务水平也较低。而且在危机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家的出口较多,减少了外币债务,并实施了更严格的财政政策,这些为应对危机、实施财政刺激提供了一定空间。当然,东欧一些国家应对危机的举措如财政减税、增加支出等,不仅力度较小,而且往往受制于不断上升的政府赤字,因而效果并不明显。
还应当指出,转轨国家采取不同的反危机措施和刺激经济方案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中国2009年以来实施的包括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一揽子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已取得成效,为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基本形成。正如总理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所指出的:“实施一揽子计划的成效,不仅在于保持了当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现代化进程没有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其意义重大而深远。”[19]因此,总体上看,2010年后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扩张和快速发展期。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外部需求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而扩大投资拉动国内需求,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这一态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之时,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经济迅速回稳和保持较快增长,极大地增强了世界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劲增长动力。”[19]因此,作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引领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中国扩大内需来拉动并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另一个经济转轨大国俄罗斯的情况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总的来说,虽然俄罗斯反危机措施和刺激经济方案的力度没有中国大,但好于大多数东欧转轨国家。据欧盟委员会预测,未来两年俄罗斯经济将出现增长,失业率将下降。2008年俄罗斯经济增长5.6%,2009年下降7.9%。预计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3.7%,2011年将达4%[20]。而且,俄罗斯将发展创新经济作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为发展创新经济,俄罗斯增加了国家担保资金的拨款。2010―2012年国家财政预算修正案将担保资金发放总额增至5 380亿卢布,其中,2 670亿卢布用于发展纳米技术、国防工业、飞机制造以及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等,2 710亿卢布用于政府计划扶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库德林表示,未来2―3年内俄罗斯小额信贷市场的容量估计达1 000―1 500亿卢布,主要用于支持小型企业。此外,根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指示,俄罗斯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而且,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俄罗斯政府决定在2010年6月1日前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成立由俄罗斯及境外金融机构专家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以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之,后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在危机前若干年内曾保持的增长动力强劲、出口快速增长、资本大量流入、商品价格高企、国内消费需求旺盛的局面难以很快恢复。金融业仍然面临着不良资产上升、资本水平不足的风险,难以有效发挥中介作用,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持续攀升的失业率和扩大的财政赤字也给经济恢复与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今后一个时期,转轨国家不仅要应对经济增长缓慢和失业率上升的可能趋势,并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而且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使之建立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R].北京:2010.
[2] 俄罗斯央行.2009年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3.8%[DB/OL].省略/eguoxinwen/eluosi_caijing/2010-01-14.
[3] 俄罗斯财长.2009年预算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5.9%[DB/OL].省略/xinwentoushi/2010-01-21.
[4] Maria, E.,Paul,A.Russian Economy Expanded 2% Last Month,Fastest Pace Since November 2008[DB/OL].http://省略/news/2010-06-04/.
[5] The World Bank.EU10 Regular Economic Report[R].April 2010.
[6] 严际飞.中国贸易增长提振市场信心[N].环球时报,2010-06-11.
[7] 严际飞:《中国贸易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环球时报》2010年6月11日。
[7] 徐启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赞我应对金融危机举措[N].光明日报,2010-07-29.
[9] 《IMF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10.5%》,《参考消息》2010年7月9日。
[8]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R].2010.
[9] OECD.Economice Outlook 87 database[DB/OL].http://省略/document/31/.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作重要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省略,2009年12月7日。
[10] 谢旭人.中国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N].京华时报,2010-06-07.
[11] 易宪容.下半年需小心经济过热[N].环球时报,2010-06-18.省略/cj/Financial/2010-02-03。
[12] 俄罗斯央行.经济乐观向好将收紧反危机措施[DB/OL].省略/xinwentoushi/2010-01-21/.
[17] 《俄经济已接近危机前增长率》,《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7月6日。
[13] 朱辉英.俄罗斯总理普京称俄罗斯银行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问题[DB/OL].http://content.省略/2010-05-22.省略/xinwentoushi/2010-04-21/。
[20] 《俄国家杜马通过近3年的联邦预算》,俄新网http://,2009-11-20。
[14] [俄]A.科贝洛夫.危机时期俄罗斯汽车工业扶持政策探讨[N].远东经贸导报,2010-07-06.
[15] В.Кудров.Экономика России:сущностъ и видимостъ[R].МЭМО,2009,№2,с.48.
[23] 《俄罗斯财政部长说俄将努力吸引外资》,新华网:http://news.省略/fortune/2010-02-03/。
[16] 佚名.俄罗斯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3%―3.5%[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5):60.
[17] 宋宗利.亚努科维奇:从煤工到乌克兰总统[N].参考消息,2010-09-02.
[18] IMF.Fiscal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R].June 9,2009.
[19] .巩固向好势头 推动持续增长――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0-09-14.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指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论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需求,以求实现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 发展态势
当前世界经济走势
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有所变化,但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美国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经济必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它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欧盟在危机过后经济一度呈负增长;日本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骤降14.4%,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骤降14.2%,经济进入衰退期。从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然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现实趋势,决不会因为这场危机的发生而停滞不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现实之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孤岛。
政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职责会有所强化,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对市场产生了恐慌情绪,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例如美国耗资2000亿美元救助房地美和房利美,花费850亿美元救助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推出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欧盟召开欧盟委员会会议,达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则,出台了一项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欧洲中央银行将主导利率由3.25%降到2.5%。中国政府也出台了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的十项措施。可以说金融危机之下不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都在强化,这些都打破了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在华尔街的神话。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以“华盛顿体制”的一些原则为基础,实行自由化、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完全否认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形成了美国新的自由经济理论。多年以来,华尔街也因一直标榜自由主义经济而成为一座造钱的城堡,金融危机也由此爆发。因此美国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神话也随之破灭,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明显加强。但从未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市场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国际货币多元化有所推进,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讨论国际货币多元化的问题,有专家称美元、欧元、人民币将在未来国际市场上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国际货币多元化。但从目前的国际金融板块来分析,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来看,美元是在升值,美元的魅力依然存在;二是美元是报价体系,美元的变化是引导全世界所有金融资产变化最核心的一个指标,这说明美元的价值体系优势依然存在;三是美国超出自身的需求发行货币,垄断的是全世界的美元资产,而不是美国本土的美元资产。这些都表明,美元的价值基础非常牢固,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上升,特别是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相对来说上升较快,中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三位,经济增长速度近10年来都保持在10%左右,还有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印度也是发展中大国,可以说从古罗马开始到中世纪,再从近代拿破仑一直到现在,角逐世界霸权的国家没有不追求控制印度洋的,因为印度洋的地缘政治特点是地缘政治和资源政治的高度统一,所以在印度洋这个地缘政治如此重要的地方,竟然能存在印度这么一个大国版图,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尤其是近些年来,网络的诞生和发展给印度的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变化,印度可以称得上软件业大国,软件业出口占整个世界的20%以上,甚至美国1/4的大企业用的都是印度人开发的软件,这些使得印度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俄罗斯被称为“世界的加油站”,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浴火凤凰,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上涨也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这两大经济命脉的开采和生产带给俄罗斯40%的国家收入和50%的出口贸易产值。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GDP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拉美地区的1/3。除传统农业之外,生产服务业日益兴旺,通讯金融等产业呈上升趋势,另外在原材料资源方面也占据天然优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铁、铜、镍、锰、铝土矿蕴藏量,这些使得巴西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都表明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上升,虽然如此,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以美国为例,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重创,经济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但美国的自身经济实力依然强大,如航空航天世界第一,生物医药世界第一,军事装备世界第一,信息服务世界第一,高新科技世界第一,服务业世界第一,这些都是大型的、新型的、高端的、现代的产业,所以美国仍然是经济大国,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这次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态势:
经济增长持续回升,经济主体信心趋于恢复。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统计,2009年上半年GDP累计增长7.0%,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二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季回升1.8个百分点;三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季回升2.8个百分点。从GDP增长趋势来看,GDP环比增速比同比增速提前一步,更及时反映出经济回暖的势头。据人民银行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8.4%,比上季度高7.2个百分点;二季度银行家信心指数为40.0%,比上季度高14.4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经济形势整体面出现了上升势头。
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企业利润降幅收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上半年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季环比增长4.0%。同时,工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降,但下降幅度在逐步缩小。
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强劲反弹,出口增长乏力。消费稳步增长:200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二季度当季,同比实际增速为4%,环比实际增速3.7%。投资快速增长:2009年上半年,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3.6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二季度同比增速为35.9%,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财政收入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同比增长8.1%。据财政部统计披露,2009年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逐步增长。
总体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处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但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当前仍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促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总体的发展方向
(一)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下滑过快,所以必须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而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立足扩大内需。因为从目前来看,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显然已经遇到阻力,所以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靠投资和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投资分三种:第一种投资叫民生投资,是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民生投资的主体是政府。第二种投资叫生产性投资,是对各个产业的投资,比如对制造业、资源类等的投资。生产性投资的主体是企业。第三种投资叫资产投资,是指股票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资产投资的主体是公众。2009年中央启动投资最大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四个方向:一是轨道交通,是指高速铁路和城市内部的地铁;二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三是农村投资,指县乡以下的公路网、电网、通信网和中心镇的上下水系统;四是环境投资,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工业污染的治理。像京沪高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60万人就业,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内需的最终启动靠消费,消费分三种:一是收入性消费,二是信贷性消费,三是预期性消费。所以目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来拉动内需。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提出了要提高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要提高初次分配劳动者收入的比例;要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要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提高经济比较落后地区人民的收入。只有确实增加收入,才能真正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达到保增长的目标。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一要解决协调问题,二要解决效率问题。目前结构调整要从大处着眼,总体思路是第一产业要做长,第二产业要做强,第三产业要做宽。所谓第一产业要做长就是指要提高第一产业的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使其不断升值;所谓第二产业要做强,就是指提高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所谓第三产业要做宽,就是指开拓第三产业更宽的经营领域。只有做到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美国的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军事装备、信息服务业都在世界上占有领先的地位,就是因为这些产业都是创新型高端产业。我国与其差距很大,创新投入只占GDP的1.5%左右,对于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达50%以上,而美国只有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美国是73%,而中国只有37.4%,更多的都是靠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来完成的。所以,只有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走绿色经济道路,这也是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五大主题之一。面对金融危机,如何走好绿色经济,重振增长道路,特别要实现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
中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是重振经济、提升信心、实现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速急速下滑,固然有国际大形势的影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拖累,但也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经济体制内部的“痼疾”分不开,增长速度“水落”之后,可以看出一些“硬石头”,这就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掩盖的一些体制和制度性问题,通过这次危机显露出来。所以下一步必须抓住重点,寻求体制和制度的新突破,尤其要推进垄断行业、金融体制、国民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加大改革步伐。只有改革乘浪前进,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摘 要: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转轨国家也深受其害。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转轨国家纷纷实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多种措施稳定金融业,扶持实体经济,大力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收到了实效。这些重要的举措也为转轨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经济增长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和俄罗斯等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进一步深入分析,认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使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今后一个时期转轨国家恢复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后危机时期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深度衰退,一些转轨国家甚至同时出现了货币危机、股市危机、债务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危机以及政治危机。面对这些危机及其所导致的金融动荡、经济下滑、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状况,转轨国家纷纷实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实体经济,维持金融业稳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的救助以减轻危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些国家还获得了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的经济援助。这些举措对转轨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下载。
一、逐步走出危机阴影的转轨国家经济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复苏,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加之转轨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奏效,绝大多数转轨国家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有的转轨国家甚至较快恢复了经济增长。
(一)较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经济刺激方案。而且,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是转轨国家中规模最大的,对于2009年经济的恢复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表1反映了中国政府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2%)用于实施财政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
由于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拉动和其他的相关措施,使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种态势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得以较快扭转。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8.7%(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2%,一路上行至二季度的7.9%、三季度的9.1%、四季度的10.7%)。二是主要物价指数触底回升。2009年CPI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转为上涨,12月上涨1.9%;PPI连续12个月下降后,12月首次转为上涨1.7%。三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09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实际增长35.2%,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6.9%。四是外贸出口快速恢复。2009年12月,外贸出口增速由负
增长转为较快增长,出口规模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最高水平的96%。五是金融领域形势明显向好。主要表现在:宏观金融环境稳定宽松,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同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及存款增速较快,12月末分别同比增长31.74%和28.21%。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 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9%[1]。
(二)缓慢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转轨国家之一。受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历经9年增长的俄罗斯经济陷入深度衰退,金融市场也由动荡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表2反映了俄罗斯20082009年的经济状况。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深度经济衰退,俄罗斯采取了若干救助和刺激经济的措施:一是对银行系统注资,以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并确保金融体系和本国货币的稳定。二是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大型企业(也包括一些中小企业)采取重点扶持措施。三是对一些重要经济部门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根据不同行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计划。四是维持社会稳定,关注民生,加强国家社会保障,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减少失业并增加就业,从而兑现了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所有承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俄罗斯刺激方案在2009年和2010年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1%和1.3%。表3显示的是俄罗斯反危机措施的相关情况。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了复苏迹象:其一,2009年卢布先贬值后升值,全年未出现大幅贬值现象,从而避免了重大损失。根据俄央行的资料,2009年112月,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了3.8%[2]。其二,俄罗斯银行部门保持了整体稳定,没有出现一些专家预测的第二波危机。俄罗斯政府和央行的干预措施增强了储户对银行业的信心,居民存款在2009年增长了27%,提高了银行业的稳定性。其三,实体经济虽然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严重下滑,但在下半年由于政府支出的增长推动了国内需求回升,使产出逐渐恢复。从表2可见,俄罗斯2009年GDP下滑了7.9%,略低于预计。2009年第4季度GDP只下滑了3.2%,经济恢复要好于预期。同时,经过季节性调整的数字表明,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第3季度开始了微弱复苏,在第4季度出现了加速的趋势。其四,俄联邦财政状况也要好于预期。2009年,由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长,预算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5.9%,没有超过占GDP 7%的警戒线[3]。进入2010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2010年第1季度,GDP同比增长了2.9%,扭转了2009年第4季度-3.8%的下降趋势。根据俄联邦统计局截至2010年4月的数据,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失业率由3月的8.6%降至4月的8.2%,为4个月以来的最低;零售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2%,实现了连续4个月增长;实际工资上涨了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7%;卢布兑美元汇率连续第4个月升值;4月工业生产指数继3月上升5.7%之后再次上升10.4%;固定资本投资增长2.3%,也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4]。
(三)触底反弹的东欧国家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在2009年大幅下滑,表4反映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
另有资料显示,到2009年第2季度,克罗地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等国的工业产出已转为正增长。波兰国内需求相对较强,而且GDP保持了正增长。图1反映了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工业产出增长情况。
一方面,由于国际需求改善,再加上货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东欧转轨国家的外贸出口。从2008年中期至2009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外贸促进了波兰GDP增长3.2%,捷克增长0.5%,斯洛伐克增长1.6%,匈牙利增长7.3%(但其国内需求下降了10.5%)[5]。特别是2009年第4季度,全球经济的复苏推动了东欧一些转轨国家出口的增长。
图2 部分转轨国家出口情况增长率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2010Q2.
另一方面,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银行体系没有出现系统性的破产倒闭,存款者也没有普遍丧失信心。虽然如此,由于经济恢复缓慢,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不得不削减对私有部门的贷款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了消费和投资需求,无法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图3表明了转轨国家银行对私有部门的贷款情况(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转轨国家经济之所以能够逐步摆脱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经济向好态势,主要得益于转轨国家果断实施了经济刺激和救助计划,特别是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并稳定金融业,千方百计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是较为明显的。
二、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广泛采取刺激经济和其他干预措施,不仅使各国经济也使全球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亚洲经济的有力增长以及美国个人消费需求的复苏对全球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 2010Q2.
一、阐明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
1.我国煤炭经济发展取得的可观成绩
据有关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煤炭行业的平均水平较几年前有了大幅增长,煤炭行业也获取了大额利润,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而且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煤炭价格也水涨船高,进一步加大了煤炭企业的收益。与此同时,我国境内的煤炭产量不断增加,原因在于不少煤矿皆应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不但提高了煤炭的开采量,而且提升了有效资源的提取率,这种双赢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为居民对煤炭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再者,我国煤炭产业结构更加系统化,煤炭产业的管理和技术方面也不断升级,这对煤炭产业结构来说都是一种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这便是这几十年来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可观成绩。
2.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态势不稳定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不仅取决于煤炭行业自身的革新与发展,而且还取决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煤炭经济政策取向。2007年是我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效益全面提升的巅峰年份,沿袭了“久盛必衰”的惯性,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煤炭经济盈利水平开始走下坡路,现如今虽已挽救回此局面,但依旧导致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呈现不稳定状态。从国内煤炭供需走势看,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逆转,主要表现为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增长放慢、煤炭进出口基本持平、煤炭生产增幅偏快等;从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经济政策取向看,煤炭的成本增长步伐也有所加快,煤炭盈利水平趋于回落,使得整个煤炭经济陷入尴尬不稳境地。
二、推进煤炭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1.合理调整煤炭行业发展规划
要想有效推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首要任务就是合理调整煤炭行业发展计划,以此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煤炭行业发展规划的合理调整过程中,企业务必要站在市场角度,基于社会市场需求,以此确定一套适合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明路,促进煤炭产业结构的最优化发展。与此同时,不少违规标准的煤矿完全背离了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要求,造成了大量有效资源的肆意浪费,企业自身应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手段尽可能多的节省煤炭资源,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推进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大力推广的重要任务,要想有效加快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就必须大力倡导资源的持续利用、循环利用,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之持续经济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利用率高、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量较低,这样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建立出煤炭与电力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产业链,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煤炭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用价值。
3.致力深化煤炭企业内部改革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速率影响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新时期如若要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致力于深化煤炭企业的内部改革,争取制定一套完整且高质的企业管理制度来促进煤炭经济的进步发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法人结构、管理决策等因素,最好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逐渐用集聚型的产业格局代替传统分散性的产业格局,以此降低分散格局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强煤炭企业竞争力。再者,企业要尽可能拓宽融资渠道,汲取更多的投资主体,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4.加强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
除了以上三条有效对策以外,我国还需加强对煤炭行业宏观经济调控,以此确保煤炭产业和煤炭经济的稳健发展。一方面,须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视中国梦为预期达成目标,切实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内容,不断整合国家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借法律、政策等手段强行取缔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小煤矿,降低煤炭资源的浪费率。另一方面,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据实制定相关的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煤炭产业质量的监管力度,实行“粗”、“细”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将煤炭企业从尴尬的生存境地中解救出来,帮助广大煤炭企业成功转型、走出困境。
5.依据需求良好定位煤炭企业
在国家参与煤炭经济的发展之后,煤炭企业要积极根据自身需求,敢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根据现行的制度政策调整好自己的生产规划,对企业自身进行良好定位,只有煤炭企业自身形成了系统化、完整化的运营机制,煤炭企业才会获取更大利益,也才能够不断向前迈进和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须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以此督促员工努力工作,提供给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煤炭企业要切实定好自己的市场位置,给自身的发展制定一个明晰的规划,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通过这些手段,为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增添优势。
三、结束语
关键词:生态经济;减贫效应;路径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从1979年到2012年,连续33年的时间,中国平均经济增长达到9.8%,这样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林毅夫,2013)。同时,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也创造了“减贫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8)。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扶贫行动,已使得2.5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在减贫事业方面的巨大成就。
但是,取得“两个奇迹”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一方面,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根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例高达10%①;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减贫事业仍然面临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返贫致贫因素交错存在、特殊类型地区问题突出等诸多挑战。于是使得我们去重新思考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朗(2002)对生态经济的定义是指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能否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来继续保持减贫的奇迹?若能,那它又是可以通过什么路径模式来实现减贫?
二、关于发展生态经济产生减贫效应的不同意见
目前国内对于发展生态经济能否带来较好的减贫效应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看法。从国家层面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与十报告都重点提到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看出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自然基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从地方层面来看,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很多农民确实乐意参与,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贫困程度和减少贫困人口,又可以促使经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取得了较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建设带地区的很多农民通过营造经济林、发展生态旅游等途径实现了增收致富。但是,在支持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在某些地区,依靠政府行政命令强行推进的环境保护运动确实使得生态环境极大改善,但是村民们变得更贫困了,于是出现了关于“先要温饱还是先要生态保护”的争议,这种争议使得发展生态经济在部分地方反而受到了排斥。
从文献综述方面考虑,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经济与减贫的研究相对较少,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构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学术界研究较多的是生态环境和贫困的关系,其中有学者(何运鸿,2001)对“生态贫困”下了各自的定义,李虹(2013)则将生态贫困与生态资本联系起来,认为促进生态资本增值有利于生态贫困治理。与“生态贫困”概念相对应,从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入手的“生态扶贫”作为新时期一种新的可持续扶贫方式出现(查燕等,2012)。同时,对于“贫困―生态破坏―进一步贫困―进一步破坏”的恶性循环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可,其中迈克尔・P.托达罗(1992)就提到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周永娟等(2009)也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资源的可利用性的同时,也是导致地区经济贫困和社会落后的根源。可以看出以上的研究大多都是从脆弱的生态系统或者生态遭受破坏会导致贫困的逆向视角来支持要进行生态保护,否则会面临更大的贫困。当然,也有一些学者直接表明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可以实现减贫。刘艳梅(2005)在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与贫困时,就认为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发生。此外,作为生态产业之一的生态农业旅游被认为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王茗等,2009)。基于各类文献,本文将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贫困三者反应在图1上,考虑到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期弊端,必须引发我们对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考,本文认为: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按照其减贫路径模式可以促进减贫。
图1 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示意图
三、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效应的路径模式构建
本部分内容构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路径模式(见图2)。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路径模式必须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进行,这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前提。一旦超出范围,直接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破坏,一方面所谓的经济发展不再可持续,另一方面可能进一步导致贫困发生。
图2 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路径模式
在阐述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路径模式前,有必要先解释所谓的在发展生态经济前提下“减贫效应”的基本内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早在1997年提出“人类贫困”的新概念,并开始测算不同于世界银行贫困标准的人类贫困指数(HPI),该指数用于衡量和评价某个发展中国家、某一地区的人类贫困程度,指数愈大,贫困程度愈深。HPI由预期寿命在40岁以下人口比重、拥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重等多项指标构成。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始采用衡量贫困的新方式――多维贫困指数(MPI),包括10个指标,其中涉及到了儿童死亡率、饮用水等方面。而世界银行衡量贫困使用的是收入标准,其绝对贫困线是每人每日收入1.25美元。可以发现,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饮用水质量、人均收入等都作为国际上较认可的衡量贫困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本文,将预期寿命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最终反映为减贫效应,也即是发展生态经济前提下“减贫效应”的基本内涵。
与减贫相联系的生态经济应该主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主,摒弃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并融入生态理念,其减贫效应的影响机理是比较明显的。首先,一方面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达到减贫效应。生态经济是要求人们通过努力去恢复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包括进行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等,同时逐步进行经济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此减少包括大气、土壤等在内的环境污染以及降低地下水源遭受污染的潜在风险,使得人居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最后形成的是一种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这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而这样的生态效益的积极影响便是:饮用水质量得到逐渐提高,使得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会降低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环境污染相关类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会降低与环境有关的儿童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另外也会有助于使得人们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从而最终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此外,生态经济要求的是环保绿色无污染的最终产品输出,特别是对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来说,基于生态环保理念,最终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而这些绿色无公害食品消除了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使得人们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最终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
另一方面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人均收入达到减贫效应。生态经济能起到减贫效应最直接的判断就是能够提高人均收入从而使得贫困人群获得物质层面甚至精神层面上的基本满足感。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大力实行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政策,使得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度尽可能地减少,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雨雪冰冻、洪水、旱灾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其直接的积极影响就是使得广大地区农民的庄稼作物由于受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再加上运用生态原理和依托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相关专业培训所获得的管理手段,使得农业产量得到较大幅增加,从而最终能够使得农民人均收入有所提高;二是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逐步形成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以低消耗、低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包括建立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一批企业聚集区,从而使得农民等广大低收入人群有机会参与生态经济活动过程,获得各种可能的参与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区等的就业机会,最终增加农民等贫困人群的人均收入;三是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方面,贫困地区人们结合本地区实际,自主经营并发展合适的包括养殖业、设施农业、林果业等特色增收生态产业以及积极发展菌类、药类、林药、茶类等林下产业,并逐步发展诸如生态采摘和农家乐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业,产业的有机结合使得能够较好地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给贫困地区人民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目前的文献对于减贫的途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等方面,而对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减贫作用并未有较多的研究。本文论述了发展生态经济可以通过提高预期寿命和增加人均收入两方面达到减贫效应。为了更好地发展生态经济,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协调生态经济发展和减贫事业推进的关系,对此提出以下两条政策建议。
第一,从国家层面考虑,除了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和发展金融等方式来达到减贫效应,还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我国很多地区贫困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交织,生态环境成为重要致贫因素。由于生态经济本身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国家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应该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需要加强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的资金投入用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非农就业能力,并建议:一方面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其中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并有计划、针对性地设立生态经济区;另一方面建立融合经济发展部门、扶贫部门以及生态保护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统筹生态经济发展资金和扶贫资金,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和减贫事业推进的有机统一。
第二,从贫困地区人民层面考虑,除了接受可能的各种政府扶贫补助,贫困地区人民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发展生态经济及相关的的一些政策支持,积极参与到生态经济活动过程中。基于生态经济带来的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贫困地区人民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逐步形成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减贫致富的理念,并建议:一方面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以及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政府支持、农户主体、多方参与”原则,并主动动接受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增收产业,另一方面农村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主动从农村转移出来,在接受非农就业能力培训基础上,积极进入生态经济区等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经济区域寻找并获取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个人收入,最终达到减贫效应。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2年2月《中国环境报》上的文章《如何缓解资源环境瓶颈?》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林毅夫: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与反思[J].财经界,2013,12:50-52.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2008.
[3]研究会.事业发展报告(201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东方出版社,2002:45-47.
[5]何运鸿.消除生态贫困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1(2):33-34.
[6]李虹.中国生态贫困的主体分析[J].生态经济,2013,08:41-44,50.
[7]查燕,王惠荣,蔡典雄,武雪萍.宁夏生态扶贫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01:79-83.
[8]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102-103.
[9]周永娟,王效科,欧阳志云.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165-167,18.
[10]刘艳梅.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97-101.
工业经济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运行,国家在对于工业经济运行也愈加重视,那么如何更好地更为理性的认识当前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其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实现工业经济想要达到的目标。
1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1 两个实现
第一个是本年年初已经确定的工业经济增加值幅度规模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且是上限标准。就如黑龙江省而言,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了16。2%,总增加值也达到了2874.9 亿元,是近几年来的最增长幅度,也将使得历年来连续超过15%的记录得以保持。如果扣除一些影响因素的约束,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19.4%。工业经济发挥的主导作用和稳定局面,使得GDP 的稳定更加得以保证,规模经济对全省的贡献率也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
第二个是实现了地方工业的亏损额不超过上一年的预期目标。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已经下降了近4%, 亏损面也由原来的20.7%下降了1.7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 个行业减亏额度已经达到了2000 多万,总计近7 亿元。可以说是工业经济实现的效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1.2 四个提升
第一个是生产更为集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由408 户增至450 户,增加值近2600 亿元,占据了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9%,每户平均的规模已经达到5.6 亿元,是近年来的最高规模。另外,就企业规模来讲,产值在10 亿元以上已经达到61 户,同比增长11 户,按地域来看,各区域均有增加,各类型企业也有提升,比如中直企业、地方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外资企业等。
第二个是经济的开放程度增加。出货值已经较去年增长了48.9%,达到158.2 亿元。其中,包括天然气、石油、黑金属冶炼、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在内的12 个行业平均增幅已达50%以上,占出口总额近1/3.伴随着产品面向外部的趋势,高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研发带来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实现了新产品的产值达到316.6 亿元,同比增长了6.6%。高新技术产业增值也达到了9.7%的水平。
第三个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作人员平均创造工业产值达到了增幅20.6 万元的水平,同比增长10.9%,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包括地方工业人均7.6万元,增长了20.9%,大型企业增长了4.5 万元,占了77%;全部的从业员工达到了138万人,包括了地方企业员工的102.8万人,占据了74.5%的比例。工业经济带来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已经从持续下滑的态势转为提升。
第四个是制造业所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有显著提升。制造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898.7 亿元的水平,同比增长了22.4%,净增加值达到了155 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也达到了31.3%,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到2.4%。就不同行业来看,增加值过10 亿元的包括6 个行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率达到了70.9%的水平。
1.3 四个比较满意
第一个是各地区的增长速度比较满意。黑龙江省全省总计达11个地区增长幅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包括齐齐哈尔在内的五个地区增幅超过了20%。股份制企业的增长也十分可观,达到了2352 亿元,占据了81.9%的比重;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增加值也达到了2365 亿元,比重达到82.4%。非公有制企业、轻工业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呈现发展态势。
第二个是订单数量及产品质量比较满意。据调查研究表明,重点企业的生产任务比较繁重,订单数量较多,包括蒙牛乳业、大众肉联在内的59 家企业增幅已经达到20%。全省总计达246 中工业产品增长订单数的企业就达到了168 种,比重达到68.3%,产量提高的幅度达到20%的有85 种,重点考核的工业产品数量产品产量继续保持提高,比重达到85.7%。
第三个是预期收益完成比较满意。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经有所回转,规模以上利税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利润额也较往年有所提升。地方工业的经济效益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实现了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水平,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幅度,综合效益指数达到了142,同比增长了14.3%。
第四个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比较满意。首先是对外贸易的需求状况形势比较客观,使得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发挥了潜在优势;其次受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同比增长了29.3%,增幅增长了4.3%;最后是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工业产品的价格指数呈现出价格出厂价格明显高于买入价格,尤其表现在生活资料的价格和耐用品的价格,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 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一个拉大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幅度较全国水平的提高有所拉大。近几年来,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一直呈现出缩小的形势,由1.4%到1.2%,有了质的飞跃。
2.2 三个过快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工资增长速度过于迅速。这三项支出都高于行业的增加值的平均涨幅。费用支出过快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总资产的贡献率已经有所下降,成本费套用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2.3 两个有所忽视
一是因为市场增加了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但忽视了结构调整应该具有的主动性和紧急性,应该做的是理性地看待长远的架构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因为由于利润空间的扩大和国有企业关于战略性的调整使得企业的工作基础被忽视,行业管理功能下降,宏观调控不能发挥根本作用,企业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3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展望
工业经济处于一个极其复杂而由多变的环境之中,充满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世界经济连续保持繁荣状态,面临的是巨大的调整压力,比如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不规则的波动,国家虽然一直竭力保持和调控以防经济出现过热状态,避免通货膨胀,并且把尽快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控制两个过高作为工作的中心。当然,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快,提供了给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粮食的综合产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对外战略的升级等诸多因素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基础。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重工业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面临着许多的发展机会。资源的不断减缺,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成为一个契机。国家的明确发展方针也是提出务实以及以人为本的概念,也为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充分有力的条件。综合以上考量,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格局,全国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经济效益保持在平稳状态。
宏观调控的战略和目标安排应该把工业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发展速度、架构调整、消耗资源、提升效益作为考虑重点,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调整服务方式,努力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小结
工业经济仍然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既要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现存的特点,努力改进不足,充分发挥长处,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现状,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效益,改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工业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健.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1):12-14.
[2]孔凡涛. 工信部、中国社科院联合《2010 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 2011,(5):12-13.
[3] 吴鑫. 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下行压力仍存—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J].中国经贸导刊,2013,(33):7-8.
作者简介:王玉华(1962-),女,霍林郭勒市人,专科。研究方向:工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经济;实证分析
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新常态的重要的特征,对于我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使经济逐步进入质量、高效、低碳、绿色、内需拉动、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发展生态经济是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实现兴农富民的战略选择,是加快转变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河南省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生态经济学
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点,即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发展动力的新常态、结构调整的新常态。第一,《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河南省经济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7010.3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各项指标比较协调,发展的科学性继续增强。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由此相应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涵都将发生质的变化,这是一种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常态;第二,经济发展驱动力要转变,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摆脱过去单纯靠数量规模的扩张和投资驱动,改变以环境污染、资源损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将是河南经济驱动力的新常态;第三,河南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较突出,生态环境和一些不确定性风险进一步凸显,发展失衡因素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改革的新常态。归结到一点,新常态对我省经济发展更多地提出了“质”的要求,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标准,从而对生态经济的研究也更加重要。2.生态经济学。高效生态经济代表着现代经济理论探索的重要方向,生态经济理论的演变则是人们对经济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演变的过程。高效生态经济指的是一种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一个经典的生态经济理论。主要是关于“环境恶化”和“人均收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形。EKC关系的形成既有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变、技术变革、投入机构改变等直接原因的作用,也有如环境监管、意识提高和教育成效等潜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将抵消或夸大经济增长和规模效应的总效用。总之,河南省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环境脆弱性也成为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在经济新常态下,从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二、河南省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证分析
通过经典的EKC(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收集河南省相关的面板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验证环境污染程度与河南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程度增加,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污染程度又会逐渐下降。然而这种下降不会自发地发生,要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相应的软条件提升达成。1.数据指标.衡量环境和污染程度的指标很多,这里选取了全省16个主要城市经常引用的污染水平指标数据,分别是人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GYFS,万吨)、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EYHL,吨)和人均工业烟尘排放总量(YCPF,吨)。时间区间从2009~2015年,这是因为大多数城市的污染指标数据都位于这一时间区间。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和河南省统计局网站。2.建立模型.这里采用EKC面板数据分析中的常用模型:这里WR表示度量污染的指标,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GDPit表示i城市t年度的人均GDP,T是时间趋势变量。Ui和vi是随机变量,εit是误差项。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实际人均GDP。为了匹配这项数据,污染程度也应该测算实际人均水平,我们用污染总量和名义GDP总量除以年末人口数得到这些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利用计量经济学EVIEWS7.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协方差、自相关等检验,最终得出三个不同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对于工业废水这一衡量污染程度的变量来说,所有与GDP相关的变量系数都显著不等于0。首先,以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GDP的三次项前面的系数显著不为0,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N”形关系,拐点分别出现在人均GDP为38997元和41万元处。在人均收入不到38997元时,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过了这一点之后,经济继续发展,人均废水排放量开始下降,但是如果经济发展到人均收人41万元后,污染又开始进一步上升。不过现阶段河南的人均GDP合理范围内,依然是类似倒“U”的形状。同样地,对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来说,公式验证了倒“U”形关系的存在,污染开始随着经济发展下降的拐点分别为近10万元和6.9万元左右。对于工业粉尘的回归结果而言,但GDP三次项均不显著,因此我们剔除掉这一项,仅对GDP的一次项与二次项回归,得到的结果佐证了倒“U”形关系的存在,两个模型分别预计的拐点为人均13.9万元与6.9万元。2015年人均GDP月5.2万元。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模型下,河南省基本处于倒“U”形的上升阶段,也就是还没有到达拐点。总体而言,各个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依然处在倒"U"形的上升阶段,即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到达促进污染降低的拐点。这也与主流的观点和之前的研究相符。
三、推进河南省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随着河南省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EKC曲线的验证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动动机,EKC拐点若提前出现,对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也会形成有利的倒逼机制。其次,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方式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实践路径。按照由机理到实践路径的思路进行考察研究,认为: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区相比,生态经济区具有高效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功能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增长动力内生化、经济运转高效化,构成了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为此本文给出相关建议如下:第一,制定完善有利于科技与生态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坚持正确的生态科技创新导向,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要求,绿色低碳转型正成为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新常态。通过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河南省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正在被逐步关停并转,绿色生产技术正在被广大的企业所采用,涌现出一大批新生态、新能源、新通信、新运输、新业态的中小企业,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轻型化、网络化和低碳化发展趋势。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断加强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让绿色与低碳成为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同时加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推动产业技术迈向高精尖,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第二,积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新常态,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度推进简政放权,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给市场和社会留足发挥作用的空间。其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搞活市场主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再次优化生态经济布局,推动实现区域发展功能化。经济新常态是全方位优化升级的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协调性和全面性,遵循生态发展的系统性,在空间上突出功能特色。最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实现增长动力内生化。但应注意环境法治尤其要注重法律制度的执行和监督问题,在当前的条件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执行可能比环境立法本身更为重要和现实。第三,加快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这要求进一步完善与高效生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其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推动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最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逐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动医药价格改革,不断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管清友,朱振鑫.经济新常态更需政策平常心[J].中国金融,2014(12):37-39.
关键词:乡镇企业;发展态势;经济效益
乡镇企业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把农民的投资作为主体的新型农村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开始推行乡镇企业的“二次改制”,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注入“三农”问题,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改制后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在新的市场体制环境中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文章对“二次改制”后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态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提升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
一、当前乡镇企业的发展态势
国家对乡镇企业实施改制后,乡镇企业的资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企业所有权的结构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得农村各类企业资本的投入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农村主要的大中型企业依然分布在乡镇的集体企业中,依然将集体型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支柱,、造成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发展规模难以实现扩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多元化,不能有效提升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来分析,实施改制后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营业利润、营业收入等经济效益的指标不但没有实现增长,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来分析,私营企业的产出效率下降的尤为严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我国市场中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涌入,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乡镇企业早期发展优势和市场体制对其的保护已经不复存在,各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很多乡镇企业却依然采用传统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将企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只是过于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众多乡镇企业出现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展和盲目投资等现象,造成了自身资金的浪费,尤其是乡镇私营企业。这些现象发生反映出乡镇企业滞后的管理形式,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严重限制了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
改制后的乡镇企业主要是强化了企业领导阶层的控制权,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的机制并没有得到强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相关工作人员潜能的发挥。并且在改制后的乡镇企业中企业的委托关系发生了变化,很多乡镇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人员都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使乡镇企业变得家族化和封闭化。乡镇企业的股份不能实现现在社会市场中的公开交易流动,不能发挥市场对乡镇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功能,企业就不能实现通过股权的转让更换经营者,以至形成一种继承形式的企业经营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人才机制就不能得到优化,乡镇企业的内部的人力资本就不能在社会市场环境中得到改善,其直接关系到乡镇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经营者持大股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的排除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对企业建立现代制度体系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乡镇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
在乡镇企业的内部整合和规划中,经营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企业各个部门利用一定预算的方法对企业的运营进行共同的规划和分析,并且明确自身部门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具体的作用,以及自身协调发展的目标,形成各级之间的一个权责平衡的体制,从而减小企业内部的矛盾,优化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从而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镇企业的发展长时间的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才进行财务的核算与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就只能发挥其财务和算的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进行其项目作业时,通过对项目工程全程预算的方法,增强作业前的预测以及作业进行中的成本的监控的能力。企业进行对整个作业过程的预算的编订,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二) 增进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考核机制
乡镇企业内部机制能够协调发展,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各个部门推卸责任的现象。所以有效进行经营项目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内部部门的关联发展,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从而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在进行内部绩效考核工作的时候,施工项目的预算的控制,能为其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能够促进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合理;能够真实的进行员工绩效的参考和对比,并分析部分员工绩效不合格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惩戒。对绩效较好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起到示范作用。
(三) 建立人性化的企业内部员工管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乡镇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内部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务。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做基本的因素,让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感受自己被尊重和重视,促使员工在工作岗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为乡镇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一般的乡镇企业经营项目实施的周期会比较长,且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进行项目预算管理的难度就会增大,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现在很多的乡镇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项目预算管理工作过于表面化,对实际项目实施情况的了解和考察都不到位。所以在人性化员工管理的基础上,还要纠正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很多的工作人员认为乡镇企业项目的属于国家项目,于是就会以为项目资金的投入也是国家和政府的投入。所以在这个意识的促使下,很多工作人员不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资金的节约和控制。这样的现象在我国乡镇企业项目中是普遍存在的,造成了工作人员管理控制的观念意识较低,从而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次改制”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落后,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不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严重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乡镇企业要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增进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考核机制,建立人性化的企业内部员工管理机制,提升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太谷县明星镇政府)
参考文献:
[1]李时椿.乡镇企业的发展态势和经济效益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09)
[关键词] 洼地 竞争力 比较优势
一、引言
在世界版图上,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与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以海洋为纽带的经济建设带动了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沿海省市,例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在历史上早就是中国的富裕之乡。然而“沿海地区普遍比内陆发达”的这一规律,在江苏这一我国经济大省内部,却尚未得到体现。江苏沿海地区是中国民族产业的发源地之一,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至今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而言,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滞后于发达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黄金海岸带”的“经济低谷区”,与江苏经济强省的身份极不相称。可以说,江苏近年来经济增速的趋缓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有很大的关系。要使全省经济总量持续稳步增长,有效挖掘苏北沿海地区的潜力,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苏北沿海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
二、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洼地”现象
江苏沿海经济带地处西太平洋沿岸的黄海之滨,位于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口的北岸,与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隔江相望。江苏沿海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市区及所属的14个县(市),地处苏北、苏中。3市共拥有全省27.66%的土地面积和22.67%的人口,而GDP比重仅为全省的14.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1082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62.14%。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则更低,仅为全省的11.26%和9.81%。
表中前5个指标呈现出的这种逐步递减的态势表明,虽然江苏沿海经济带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但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而与沿海经济带隔江相望的苏南经济圈,尽管土地面积相当,但2007年创造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却远远超过沿海经济带,分别是它的4.38倍、3.94倍和6.43倍。沿海经济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仅为苏南经济圈的三分之一。再来看与沿海经济带面积相当的沿江经济带,从表1中可以看出,沿江经济带的土地和劳动力产出效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它以24.03%的土地面积和32.76%的人口,创造了49.76%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比全省高近50个百分点。从表1中可以发现,沿海沿江对比一栏数据也同样存在逐步递减的态势,虽然面积相当,人口相差不多,但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却不到沿江经济带的三分之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沿江的五分之一,人均的地区生产总值也不到沿江的一半左右。
表2中显示的是这三大经济带在2002年以后的GDP增长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2002年,落后不到2个百分点,2003年落后了2.32个百分点,2004年落后了2.59个百分点2005年差距缩小到2.30个百分点,到2006年又拉大到3.01个百分点,2007年差距竟拉大到3.07个百分点,沿江6市的发展速度则大致与全省的平均速度保持一致,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以内,只是2003年落后于全省1.85个百分点。而苏南三市的发展则充分展现了其领跑的特点,2002年领先4.41个百分点,2003年更是将速度提到比省平均水平快7.7个百分点,但随后2004年速度放慢,只比全省平均水平快了1.85个百分点。到了2005年,这一速度放慢的趋势更明显,甚至比全省速度慢了1.09个百分点,至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甚至比全省慢4.78个百分点。
表3显示的是各经济带自2002年以来的产业结构状况。总体上,随着时间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逐年上升。但是,在各经济带间仍存在较大差别。如表所示,沿海三市的第一产业所占比倒遥遥领先于其他各经济带,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则连续5年保持在34%未变。沿江6市的特点是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高,甚至高于苏南三市。而苏南三市的特点则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低,通常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可见,与全省及其他各经济带相比,江苏沿海地带的产业层次还较低。
三、江苏沿海三市的竞争力分析
前文在总量层面上对江苏沿海经济带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描述,这部分则对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沿海城市的各自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这三个沿海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对它们在省内的位置进行排序和聚类。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要素的能力,并能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就城市而言,竞争力应体现为市场化占有、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的权力大小。因此,在对指标选取时本文主要倾向于比较城市经济功能的强弱,在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客观性、可得性的基础上,从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资金实力、人才及科技、基础设施和开放程度这6个方面选取了25个统计指标,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这些指标大多数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具体阐述如下。
综合经济实力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层面,本文选取了人均GDP(X1)、GDP增长率(X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4)、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X5)和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X6)这6个指标。
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合理,在这个层面上,本文选取了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7)、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8)、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X9)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X10)这4个指标。
资金实力反映城市资金的投入和积累情况,这是导致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在这个层面上,本文选取了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比重(X11)、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X12)、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X13)、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X14)这4个指标。人才与科技反映城市科技人才是否存在竞争优势,反映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在这个层面上,本文选取了人均文教科卫支出(X15)和每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X16)2项指标。
基础设施体现对城市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这个层面上,本文选取了人均年用电量(X17)、境内每平方公里公路里程数(X18)、每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X19)、每万人移动电话户数(X20)、每万人固定电话户数(X21)、每万人拥有医生数(X22)、每万人拥有民用汽车数量(X23)这7项指标。
开放程度体现一个城市对其外部区域的吸引力和城市的扩散、辐射作用。在这个层面上,本文选取了外贸依存度(X24)和人均利用外资额(X25)两项指标。
这25项指标的数据,或直接摘自2002年~2008年的《江苏统计年鉴》,或根据各年鉴数据计算得到。 表4显示了江苏13个地级市的竞争力排序和分类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南通、连云港和盐城这三个沿海城市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其中竞争力较强的南通的最好排名也只是全省第5(2007年),其余年份都是第6至7位,盐城的最好排名是全省第9位(2007年),连云港前三年都一直徘徊在第11、12位,但2006年上升到了全省第8位,有较大飞跃。相应的,一直处于第10位的盐城则在2006年降到第12位。 在聚类方面,这13个地级市可以分为5个梯队。虽然南通和连云港、盐城都属于沿海城市,但大多数时候南通是属于第四梯队,与扬州和泰州的发展更为接近。而盐城和连云港的发展基本属于同一模式,被归人第五梯队。只在2004年盐城曾经归人过南通所在的第四梯队,但立足未稳就在2005年回归到了连云港所在的第五梯队。
四、江苏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开放开发沿海重大战略指引下,江苏沿海三市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三市在沿海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绩。为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日益显现的自然资源优势
江苏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丰富,这些自然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空间;沿海资源优势比较突出,港口资源潜力很大。
2.明显的区位优势
江苏沿海地区位于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的出口岸,与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隔江相望;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一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可谓通江达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位于亚欧大陆桥的龙头和长三角的龙头之间,处于“二龙戏珠”的位置,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得天独厚的。
3.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推介下,围绕海港开发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宣传热潮。沿海三市都把沿海开发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行政推动,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土地电力供应充裕,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初步构建了以大港口为龙头,大通道为支撑,大园区为载体的发展平台,基本形成了支撑沿海开发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宁通、宁连、宁盐等高等级公路和众多国道为主的干线公路网已经形成,新长铁路贯穿沿海,南通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机场已经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
4.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
首先,江苏沿海三市呈现出不断增强的产业配套能力。通过积极推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重大项目纷纷落户,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盐城按照“率先突破大丰港,开放开发滨海港,配套完善射阳港,火电启动陈家港”的总体思路,加快开发和建设大中型深水港口群,并以按照打造江苏沿海汽车城为目标,支撑和带动港口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全部四期工程建成后接近“三峡”发电量,另外还有火力、风力潮汐和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其次,沿海三市已经形成了有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南通形成了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船舶修造等支柱产业;盐城的汽车,纺织、食品、造纸、电力、化工等骨干行业已初具规模;连云港重点发展电力、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重大基础工业和海洋资源加工业。
5.沿海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
世界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周边沿海兄弟省市对沿海地带的大力开发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江苏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压力,同时也给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启示。
五、结束语
毋庸置疑,江苏经济实现全面腾飞的希望在苏北,加快沿海开发有利于缓解江苏当前存在的南北差距扩大这一突出问题。目前江苏沿海开发“升级”为国家战略,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沿海地区开发,而产业发展则是沿海开发的核心。
苏北沿海地区如果能以此为契机,主动融入苏南经济,成立经济开发区,迎接苏南经济的辐射,提高苏北发展速度,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是完全可能的,实现江苏的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江苏,也是指日可待的。总之,推行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可以为苏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提供有效载体,是苏北发挥比较优势并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计高成:江苏沿海经济带 [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23-28
[2]曹广忠等: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 经济地理,1999(2):34-35
[3]刘国梁: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与产业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6.12 43-45
[4]中国工程院等:江苏省沿海地区产业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报告(初稿)[R].2007 年5月
[5]江苏省发改委:《江苏沿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修改稿)[R]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