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

生命中的坚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命中的坚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命中的坚强

第1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2302

1 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新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多项具体改革措施。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林业发展,支持林业建设。

2 通江县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与现状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居东经106°59′~107°46′,北纬31°39′~32°33′之间。县域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南江二县区,北连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是四川林业建设重点县,历史号称“深山老林”,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逾70%,后来由于历史原因、自然灾害,森林资源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到8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已不足15%。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事业的进步,通江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逐渐开始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速丰林、长防林、义务植树、绿色通道、天保及退耕还林工程,累计造林50余万亩,为恢复和重建县域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态明显得到改善到2013年,全县林业用地387.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62.6%,森林面积35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活立木总蓄积1200余万m3。森林覆盖率比80年代初增加44%,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80 km2,年土壤流失总量减少14.72万t。林业建设为通江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3 通江县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林业价值被低估

3.1.1 重有形轻无形

认为森林只有木材价值,对森林的释氧、保土、固碳、蓄水、净化大气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却忽略不计。

3.1.2 重短期轻长期

在错误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指导下,对林业建设只重现实利益,不顾长远打算,导致乱砍滥伐、乱征滥占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不科学发展时有发生。

3.2 体制管理失位

3.2.1 基层管理无延伸

乡镇林业站作为县林业局在基层管理的延伸,近些年其职能被不断弱化,通江县在体制改革中撤销了乡镇林业站这块牌子,与通江县作为长江上游生态重点县和四川省重点林业县的地位极不相符。

3.2.2 管理缺位现象突出

乡镇林业员虽然占据了林业岗位,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一些人员却从事着与林业管理无关的工作,管理失位造成的资源破坏案件时有发生。

3.3 投入无保障

3.3.1 缺少社会资金

林业市场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周期长见效慢等因素,使得真投资、真用于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并不多。

3.3.2 农户无义务管护意识

在基层实施的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农户只愿享受政策补助,不愿履行管护义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3.3.3 地面配套资金不到位

在国家的重大生态投资项目上,地方配套的资金几乎都到不了位,甚至连工作经费也没有保障,基层林业从业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

4 加强县域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4.1 提高认识,明确县域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重要途径和重要任务,只有把县域林业发展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五位一体”中凸显成效。①要确立大价值林业概念。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大体上相当于GDP总量的1/3左右,森林的有形效益值与无形效益值的比值为1∶5.83,必须增强对林业价值的广义认识,突出林业的显著作用。②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中要做到“四破四立”。即破除经济发展指标至上的旧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经济与环境并重的新观念;破除急功近利图短效的旧观念,树立长远发展谋大利的新观念;破除重索取、轻保护的旧观念,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观念;破除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观念,树立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共进的新观念。

4.2 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意识

林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和全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大力弘扬“珍惜资源”、“绿色节约”的理念,大力普及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全民参与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从而共同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形成。

4.3 用好政策,增加县域林业生态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以及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必然要以一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为载体。要以抓城镇化、工业化一样的力度,积极争取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等一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在县域的实施,切实加强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严格制止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行为,实施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对荒山进行治理。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尤其要结合注重培育和壮大空山核桃、巴山银杏等通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业开发,壮大林业产业经济。加强基层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加大全民义务植树宣传力度,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提高公民义务植树的参与度和实际成效。

4.4 深化改革,为林业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4.1 加强基层林业生态价值商品化的实现途径探索

生态产品也应体现价值,也应成为可交换的商品,所以任何以经营性为目的资源占用及碳排放,就应该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建立健全县域森林资源的资产评估体系,加强碳排放交易平台的建设,推动县域碳汇林业和森林康养林业的发展壮大,为林业产业发展增加新亮点,努力让通江的生态优势体现为经济优势。

4.4.2 健全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要以增强管护实效为标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管护机制,进一步做好公益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4.4.3 要理顺乡镇林业队伍的管理体制

建议重新恢复乡镇林业站的牌子,把乡镇林业员队伍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转变到以林业行业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上来。

4.4.4 保障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投入

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是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其公益属性决定了林业生态建设必须以政府投入和管理为主,为林业生态建设创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环境。

4.4.5 把林业生态建设指标纳入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定位的通江,其优势不在工业化,急于求成,以巨额负债投资追求GDP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还会造成生态破坏。笔者认为,保持并发展好川东北的这颗绿色明珠就是最大的政绩,“森林兴”应该成为县域基层各级干部追求的目标,林业生态建设指标理应在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中占据更大的权重。

5 结语

县域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网格化组成单元,应该得到政府、政策的高度重视,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落实并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项目载体建设,建立健全发展机制,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林业厅.科学把握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R] .成都:四川省林业厅,2012.

[2]王 平.加强生态产品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四川[R].成都:四川省林业厅,2012.

[3]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R].成都:四川省人民政府,2016.

[4]李 清,李 燕.墨江县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1):89~94.

[5]井学辉,吴 波,曹 磊,等.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J].河北林果研究,2005,20(1):80~85.

[6]胡 进.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罗贤宇,郑珠仙,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94.

[8]陈绍志,周海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与实施路径[J].中州学刊,2014(7):91~96.

[9]蒋敏元.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林业科学,2005(2):74~81.

[10]程 默.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引动机制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1]李 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第2篇

这是对逝者的深切缅怀。截至目前,青海玉树地震已夺走2000多位同胞的生命。或失父母,或失子女,或失兄弟姐妹,其切肤彻骨之痛,全国各族人民感同身受。那些消逝的生命,是我们骨肉相连的亲人、血脉相通的同胞。他们的离去,是民之痛,国之殇。今天,让我们低首,默诉心中那份不舍的亲情挚爱;让我们追思,愿他们带着亲人的爱与思念安息长眠。

这是对生者的莫大慰藉。我们向往美好生活,但我们从来不曾畏惧灾难。如果灾难不可避免,那么每一次灾难,总是让中国人民变得更加不屈不挠,总是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顽强奋发。今天,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重建灾区美好新家园;让我们从挫折中奋起,携手并肩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这是对生命的最高尊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位公民的生命都是最可宝贵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必将化作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恋,化作推动民族团结、国家进步的强大动力。今天,让我们沉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生命的尊严,焕发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力量,凝聚起中华民族坚不可摧、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

第3篇

 

一、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拓展课程的时空,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容,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占有人类丰富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不但知道人应该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在紧急情况下怎样呼救吗?你知道本地区的急救电话、报警电话吗?房屋着火了,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吗?遇到泥石流时,该怎样逃生?遇到地震时,该怎样自救?”在讨论的基础上,适当作了扩展,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不仅学会了最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还懂得了珍爱生命,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能够承受挫折,勇敢坚强。

 

二、懂得敬畏

 

生命是人存在的状态,如果生命不存在了,对人而言的一切价值都不复存在,所以,敬畏生命是教育最神圣的职责。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生命负责,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生命是宝贵的,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人的其他问题。而生命又是脆弱的,未成年人的生命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娇弱得经不起风雨冲击。因此,初中政治老师既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意识,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技能以及处理生存危机的方法,满足生命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应当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给予重视。诸多青少年自杀的案例告诉我们,知识和成绩至上的教育,摧残了孩子脆弱的心灵。他们的情感、个性被忽略,他们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迷惑和怀疑,感觉生命失去了意义。敬畏生命就要让学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

 

例如,在教七年级下册“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课文内容,教导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和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如在回家路上被坏人敲诈怎么办?遇到被人拐卖、被抢劫、被绑架等危险情况时该怎么办?遇到歹徒行凶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辩论、演讲比赛、 “模拟法庭”等形式切实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

 

三、善于宽容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关怀生命,首先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具有生命情怀,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以平等、宽容、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失,既不能以强制和粗鲁的态度、方法加以阻止,也不能漠视不理,姑息纵容,任其自生自灭。真正的宽容就是“严出于爱,爱出于严,严而不纵,严而不凶”。每个学生都有活着的尊严,即使犯了错误,他也有维护自己生命尊严的需要,不容许任何人轻视、践踏它。老师要理解宽容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使其正确发展、健康成长。事实证明,宽容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精神力量,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教师必备的一种修养。

 

四、充分发掘政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思想品德的眼光去挖掘典型事件和案例,如何以思想品德课程的视角去赋予它们课程资源的意义。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种种侵害”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平时收集到的资料,给学生出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因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溺水、他杀、自杀等原因而死亡的中小学生人数达四十余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之后,笔者给学生列举了大量真实的事例: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因家长禁止玩游戏机,广东省一初三男生上吊自杀……通过这些例子,拓展了教学内容,也使学生明确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可能,这对他们有一定的预防和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使学生倍加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总之,生命与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本质使命。初中政治教师应探索新方法,创设新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