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农业结构范文

现代农业结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农业结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农业结构

第1篇

一、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实施农业品种更新换代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引进农业新品种15个,推广新技术18项,新品种花生和大根萝卜普及率超过90%,脱毒马铃薯达到4.4万亩。实施了农业品种更新换代工程,从2006年开始,市财政连续两年投入贴补资金140万元,引进花生和大根萝卜新品种,新品种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新品种大根萝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推广脱毒地瓜500亩。两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5000余万元。

更新农作物品种后,农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2006年,兴城市被列为省级油料作物生产基地和花生出口基地。“红崖子”牌花生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黄小鸭”牌花生获日本、美国、法国、欧盟等国家和组织的有机农产品认证。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从山东、河北两省引进了目前国内比较优良的花生新品种“鲁花12号”、“花育20号”等25.79万公斤,进行新品种繁育,共繁育新品种250万公斤,应用面积10.3万亩。新品种花生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增产75公斤,亩增收450元。花生作为主要油料经济作物,已成为兴城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占兴城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左右,2007年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年总产量5000万公斤左右。红崖子乡花生批发市场是东北第一大集花生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有花生加工、销售企业22家,已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模式,花生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二、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优势产业

土豆是兴城市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种植面积4.8万亩,近几年土豆增收明显。几年来,主管业务技术部门加强了对土豆种植的技术指导,在品种引进、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土豆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亩产土豆达到6000公斤,亩收入4800元。大寨乡是土豆种植生产专业乡,种植面积达到2.25万亩。大寨乡的土豆远近闻名,获得了 “关外土豆第一乡”的美誉。

果树生产向优质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果品质量,近几年来很抓果树管理,强化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建设标准示范园,目前有科技示范园20处,其中省级1处,为南大乡后山村果园,市级标准园19处。加强东辛庄花卉小区、南大黄金梨小区、望海葡萄生产小区及三道苹果、梨生产小区建设。其中三道沟的果品基地已成规模,管理水平居葫芦岛果业生产先进行列。

玉米是兴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兴城市开始引进玉米精量播种机,经过示范、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2BQF-2型玉米精量播种机采用气吸式单粒点播,省种、省工,每亩可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30元,深受农民欢迎。2007年全市购进玉米精量播种机137台,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转贴于

三、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日光温室设施小区

近年来,兴城市设施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蔬菜大棚已发展到2.5万亩,纯大棚占地面积1万亩,各类蔬菜大棚达到1万多个。新建省级日光温室蔬菜小区107个。2007年协调贷款1000万元,支持海滨乡发展3个市级蔬菜设施小区。

建设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小区,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开展集约化高效种植业生产的最佳途径。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小区生产是适应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设施蔬菜反季节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符合安全、优质、营养、生态的要求,才有市场竞争力。兴城市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为突破口,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以此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第2篇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去年以来,xxxx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坚持稳中奋进、改革创新,在农民增收上重点突破,在现代农业上创造特色,在强农富民上持续发展,积极打造农业发展的“xxxx特色”。

一、展现新作为,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稳步提高。充分利用“碧水、蓝天、净土”这一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林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以金丝柳种植、牡丹核桃间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林业种植结构和布局,全县春季造林面积达到3.8万亩。水产养殖业势头良好。千亩休闲渔业观光基地、“xxxx黄河鲤鱼”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有序建设。

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家,其中省级3家;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全县“三品”认证个数达到88个,拥有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3个(xxxx黄河鲤鱼、xxxx鱼山大米、xxxx黑毛驴),1个国家地理商标(xxxx小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4家,达755家;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81万亩,达到8.28万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31.95万亩;大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3万亩;发展家庭农场39个。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打好农田水利建设三年会战,投资540万元,完成8条县级排涝河道的清淤治理,长56公里,动土90.3万方;投资121万元,完成107条乡村田间沟渠应急排涝工程,长97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展顺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黄河防洪工程有序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二、抢抓新机遇,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开辟新途径

开展高产创建,促进粮食增产。2014年我县粮食总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亿斤,达到10.21亿斤。全县共设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15个,面积近38万亩。其中,在全市率先实施省级粮食高产创建十万亩示范方1个、三万亩示范方1个;实施国家级小麦万亩示范方5个、玉米万亩示范方4个。经省级验收,小麦十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93.7公斤,最高亩产达789.7公斤;玉米十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17.13公斤,最高亩产达905公斤。

立足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我县独辟蹊径、深度融合、高点定位,确立了“2261”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努力打造油用牡丹和阿胶产业两个千亿产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千亿牡丹产业。我县森林覆盖率达48%,为此,我们用5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以林下油用牡丹种植为主的立体种养、循环经济新模式。2014年7月,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我县召开,被授予“中国油用牡丹之乡”,全县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9.6万亩,“xxxx黄河艾山万亩牡丹园”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牡丹种植示范园。为扩大牡丹的种植基础,我们积极组建油用牡丹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起了100多户牡丹种植户,全县500亩以上牡丹种植基地达到7处。随着油用牡丹面积的不断扩大,目前全县已有十余家公司做起了油用牡丹的前期资源培育和相关系列产品的研发,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粉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迪拜等国家和地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打造千亿阿胶产业。2014年以来,我县围绕打造中国黑毛驴产业第一县这一目标,全力培植黑毛驴特色养殖、活体开发、屠宰加工、生物制药等全产业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民、政府的共赢。2014年7月份“xxxx黑毛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世界唯一以驴文化为主题的单体博物馆——毛驴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国内唯一的黑毛驴种质繁育中心——xxxx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国家黑毛驴繁殖基地正在扩建。为打造原料基地优势,我们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重点破解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驴舍怎么建、驴从哪里来、肉驴怎么养、驴到哪里去、手续怎么办”七大难题。2014年底,我县新发展规模化养驴专业合作社40个,实现养殖肉驴2万头。

巩固品牌提升,打造地方特色。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水资源,做大沿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示范建设项目。2013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河鲤鱼之乡”,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沿黄县,为好好把握这一产业发展优势,2014年到2020年,我县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2万亩沿黄渔业区,3万亩生态饲草和果蔬,逐步实现年生产加工无公害“xxxx黄河鲤鱼”500万公斤,其他鱼类100万公斤,无公害果蔬300万公斤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打造服务京津地区市场的有机生态、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完善“一带、三业、七大支撑体系”发展规划下,我县“黄河鲤鱼苗种繁育供应基地”、“黄河鲤鱼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和“黄河鲤鱼文化休闲观光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优质黄河鲤鱼为核心的集原种保护、繁育、养殖、科研、流通、餐饮、休闲及文化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三、适应新常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解决好“三农”这个重中之重,紧紧围绕“2261”发展规划,加快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田15万亩,粮食总产保持5.9亿公斤以上,做好国家级5个小麦万亩示范方、4个玉米万亩示范方和省级1个3万亩示范方和1个万亩示范方的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工作。

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种植 各因素 结构 影响

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各因素对植物的生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学结中国传统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科学的技术以及欧美发达管理思想的替代农业,是每一个农业种植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土壤使用不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肥料的不恰当使用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使生物多样化锐减。这一切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因此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现代农业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思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人们为了改造自然,甚至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自然界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遭劫、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用来进行现代农业的土壤、农业资源等也被进一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需要选择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努力发展中国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肥料污染自然条件。农业种植不单单是施放有毒肥料才能使农作物生长迅速。中国的农业要实施全过程监控,使食品能够洁净生产,让百姓吃得放心。农业种植要在满足所需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营养的因素,让农作物栽培能够在恢复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下健康成长。农作物的栽培要能在抗御天气灾害,施放无毒有机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生产,使农作物好吃不减产。中国农业种植中,要倡导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处,要能在注重土壤保健和植物保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施用有机肥,才能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种植物的产量。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同。农业种植者要能在依靠自然的恢复力量提高土壤的系统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的使用技术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并根据栽培的有效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植物产量和优质性。在农业种植中,现代科学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中国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来,虽说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壤却搞坏了。植物的营养需求对化肥和植物营养产生了重要依赖,不施化肥庄稼无法长好,而病虫草害没有农药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种植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种植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正增长。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土壤的板结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因此,农业种植要充分发挥各因素在种植结构中的作用,采用有益的新技术。

1. 采用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这就需要土壤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使农业物生长需要的土壤调节机能进一步增大,对土壤高产创造优质土壤环境。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使板结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首先要尽量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然后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另外还需要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为了使以上各种物质得到接触、混合产生相互反应,最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技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要想使土壤恢复最佳化,要能采用有益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最后,还需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代谢能力等。

2. 农业植物中也需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农业种植者要能有效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能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使农作物能够获取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抵御各种灾害,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在给农作物施放植物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以及农作物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能确保释放的农作物植物营养元素能够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农作物只有拥有足够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防控病虫草害,产生丰富的产量、品质、风味物质,实现免除大部分化肥农药的高效、环保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植物保健技术要能使植物能够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大自然的途径之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农艺技术措施,如生育期内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等。要想促使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供给农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植物的营养的施放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作物供应有效氮。另外,除去有机化肥,还可以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物栽培等严重问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不但可以使土壤板结还原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依靠科技,提高栽培农作物的单产量,奠定种植业的调整的物质基础

1.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调整种植结构。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不同途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粮食作物的品种遗传潜力。要加强标准化生产,从整地、种植、植物营养、栽培形成配套,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来,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粮食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专家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培训。

2.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做好节水改造项目、灌区续建项目等处的建设,建成高产稳定农田。以农田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作物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要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因素的施放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种植物抵御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总之,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需要施放不同的肥料和植物营养素。只有栽培得当,才能保证高效高产的种植。

【参考文献】

第4篇

韩长赋指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两年来,在科技和机制创新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科技资源共享、区域重大问题、产业瓶颈问题,初步形成了“一盘棋”“一体化”“一条龙”的创新格局。在机制创新方面,聚焦创新资源整合、创新主体融合、创新环节结合,搭建了多学科协同、科企合作、上中下游衔接的平台。实践证明,联盟建设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韩长赋强调,联盟的建设运行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联盟的“联”主要是解决科技创新的机制问题,把分散的资源联接到共同的使命上来,做到联心、联利;联盟的“盟”主要是解决产业的重大问题,形成共同的任务,开展联合攻关,推动资源共享。坚持发挥行政领导和科技主导两个积极性。促进两股力量在解决农业重大问题中拧成一股绳,形成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科技创新“顶天”和“立地”两个导向。既要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理论突破,抢占制高点,又要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供给。

韩长赋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不断加强联盟建设。一要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发挥联盟解决行业性和区域性重大问题的重要作用。围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区域发展等问题,加强技术熟化配套和系统集成,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二要加强组织协调,着力发挥联盟在开展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中的协同优势。在土壤质量、农业环境等10个学科领域选好点、布好局,建立观测规范和数据标准,做好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深度挖掘。三要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提高联盟整体运行效率。在国家层面,加快推进任务牵引、资源共享、行业协同、市场驱动等机制建设落到实处。在联盟内部,建立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平台一体、利益共赢等机制,激发联盟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四要推进科企合作,着力提升联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通创新要素双向流动的通道,让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相互融合、深度介入,推动科研院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集成示范基地等,建立联合开发和转化技术成果机制。五要强化齐抓共建,着力激发联盟各主w的创新活力。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落实科研人员权益分享、持股兼职等激励政策。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抓紧项目对接和任务落实。六要加大支持力度,着力促进联盟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有关司局要统筹资源,大力支持联盟建设。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实现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和项目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联盟建设。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88-04

一、引盲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具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对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调配,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内需不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而农业现代化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产业结构调整是优化城乡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则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刘易斯(1954)提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指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低收入劳动力,工业部门只需支付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便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这使得农业劳动力不断地流向城市,实际上点明了发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钱纳里等(1975)指出城市化是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某种程度上分散的发展过程,此过程受未来收入和对就业的期望,以及政府支出的分配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迪克西特(1977)以长期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指出通过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资本积累可以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就业水平。杨文举(2007)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等建议。胡培兆(2003)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农村人口比例合理地减少,而农村人口的合理减少又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以多养少”的外部经济条件强化。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必需的”。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多以其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建立三者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拟解决以下问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是否会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如何。

三、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理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

城镇化过程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结构的转换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直观体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是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消费需求的过程,随着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密度地提高,社会的分工和需求的层次不断变化升级,刺激着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非城镇居民则会形成一种“追赶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加速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带动了产业结构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转换。农业现代化则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制品和物流、金融、科技等相关服务,这些需求直接促进了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将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以城镇化为中介间接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反馈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明显,并且具有显著的反馈效应。随着二三产业逐步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将持续增加,这种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本积累、产业聚集的基础之上,资本的趋利性使其不断向城镇集中,产业则因为规模效应向集群方向拓展,这使得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集聚,更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集聚,城镇体系趋于完善。正是因为有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吸引,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打破原有的“以多养少”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先进的农机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根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保障。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选择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R)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劳均农用机械总动力(AP)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Is)来衡量产业结构。本文的研究以新疆为例,数据为1970年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自历年《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五十年》。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样本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UR、LnAP、LnlS。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非平稳序列可能会产生虚假回归现象,所以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采用ADF单位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水平。

从表1可知:LNUR、LNAP、LNIS在5%的水平三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实际上在10%的显著水平上仍然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对其一阶差分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原假设被拒绝,即序列是平稳序列。这说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1(1)。

(三)基于Johansen检验的协整分析

Johansen检验是基于VAR模型进行的,为了方便进行协整分析,首先构建一个VAR模型。我们采用AIC和LR准则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由于三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Johansen“迹”检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协整向量个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我们选择以LNIS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

LNIS=1.179600×LNUR+0.072244×LNAP-0.513 068

[4,65 648] [-1.70752]

括号内数字为各个系数的t统计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上式可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1%,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分别为1.1796%和0.072244%。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农业现代化。这与实际相符,城镇化发展即是人口的集聚,更是经济的集聚,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对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迅速增加,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释放出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产生对先进技术、设备、人力资本的大量需求,刺激了二三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在直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通过对城镇化的影响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要大于农业现代化。

(四)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为了反映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分析模型的动态特征。

1.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图1-4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图像。

从图1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一个标准差冲击,在开始时就呈现出正向效应,随后逐步增强,到第4年时正效应达到最大值,随后有所减小,并且缓慢衰减,但一直保持稳定的正效应。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38178、0.074 915和0.135048。这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38178、0.074915和0.135048个百分点。这说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镇化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从图2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的响应路径,其脉冲响应模式与图l相似。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一个标准差正向的冲击后一直呈现正向效应。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的累积效应影响分别为0.017705、0.064900和0.121966。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产业结构水平分别在前5年、前10和前20年累积提高0.017705、0.064900和0.121966个百分点,均低于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累计效应。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正向的影响。

图3是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开始时就呈现出正向效应并逐步增强,在第2年达到最大为0.016411。随后出现明显下降,并在第五年达到负值。第六年后回升并保持平稳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提升,起初会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产生正向带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的户籍政策以及农民自身条件的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等问题会在农民进城以后显现出来,这也是响应函数在第2年以后迅速下降甚至在第五年出现负值的原因所在。但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还是具有长期正向拉动作用的。

图4是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响应路径,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二三产业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就业比例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机械水平等的不断提高,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2.差分解。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表2是LNIS的方差分解结果,由于方差分解结果在10期以后趋于稳定,所以只列出至第10期。从表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不仅受自身冲击影响显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其冲击随着时间推移同样具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动受自身冲击影响在第一期达到100%,随后随时问推移迅速下降,第lO期以后基本稳定在45%左右。来自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贡献率起初很小,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33,72%,随后缓慢减小,一直稳定在31%左右,也即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测方差的31%可由城镇化水平的变动来解释。农业现代化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变动的贡献率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在第10期达到24%左右,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变动不仅受到自身变动影响,城镇化变动、农业现代化变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5%、31%、24%。实际上,这与我们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不论是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有力地促进了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成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并且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农业现代化。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正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影响出现短暂为负的情况,对农业现代化则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鉴于以上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平台,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才成为可能。当前存在的户籍制度和与户籍制度相挂钩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切实改善目前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才能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能力,吸引农民进城工作。

(二)增加农业基础投资,推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改善农业管理模式和手段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过程,这有利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基础投资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农业的现代化正是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提出将会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必须改善,与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相结合,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

第6篇

一、强品质、调结构,突出优势产业

为适应市场需求,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谋思路。一是发展绿色农业,以优质良种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为抓手,加强全镇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全面做好种植结构调整的宣传引导工作,率先试行耕地轮作试点工作,对全镇种植结构调整起到带动作用。三是发展立体综合种养,重点推广了“鸭稻”、“鱼稻”、“稻鳅”种植技术,下一步将扩大面积推广种植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加入,为百姓增收提供保障。四是发展畜牧产业,积极指引农户发展畜牧养殖,重点发展肉牛养殖,逐步扩大奶牛养殖数量,依据现有基础,加大宣传和大户带。

二、强基础、引技术,完善为农服务

第7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发展应用;重要作用

1农业机械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在整个农业机械设备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关键要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因此做好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农业机械设备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整个农业机械的应用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优化农业机械设备应用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整个农业机械设备的干净和整洁,从而能够进一步将其他的多余的杂物清除,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设备的发展。在整个农业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还能够提高相关农业机械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能力,这样才能够优化农业机械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还要确保农业机械人员的安全和稳定,从而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的结构和效果,清楚的使相关人员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不足

2.1农业机械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农业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是体现在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责任问责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相关农业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这不仅降低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工作的实际要求。

2.2农业机械技术不成熟

农业机械技术不成熟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农业机械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结构发展体系,这种不成熟的技术会直接导致农业机械发展的不健全以及不平衡。

2.3农业机械技术人员水平低

农业机械技术人员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有很多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自身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正常持续发展,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改进建议

现阶段,虽然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逐步正规,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

3.1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

在农业机械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农业发展中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真正将农业机械进一步优化发展,无论是相关单位还是技术人员都要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作用,使其能够发挥其实效,进一步重视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3.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农业机械的发展为整个农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需要逐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优化农业机械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学习、多借鉴、多交流,真正将农业机械的工作发挥出来,实现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相应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单位和个人,重视现代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传统的粗放型农业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农业,优化现代农业的自身发展。

3.3优化现代农业结构

科学良好的农业结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投入,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结构,真正将农业机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水平和效果,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在现代农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先进的农业机械理念和方法,创新农业机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够优化现代农业的自身结构。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和责任问责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从而实现农业内部结构又好又快发展。

4结束语

第8篇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的转型,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弱势;而生物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拓展了生物种质资源,使杂交技术的优势更加突出。可见,现代农业在技术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健发展,有必要深入分析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推广;人才

1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1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是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连接体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对生态和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实施,也要受到生态条件的制约。例如,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农业技术不断推出,其中有些技术适用于降水较少的地区,而有些技术则适用于降水丰富的地区。这就说明,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然而就目前而言,多数农民对新型农业技术都缺乏了解,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他们并不了解哪些技术能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不了解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此时就需要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来帮助农民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为农民讲解各项技术的优势和适用性,帮助农民进一步了解新型农业技术。由此可见,科研机构研发出新型技术之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能够起到纽带作用,帮助农民了解新技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就相当于是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连接体,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推广给农民。

1.2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科学技术、资金成本等要素的投入,现代农业的进步,不单单依赖于技术的创新,还要依赖于技术的有效推广,只有及时、有效地将新技术推广给农民,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顺利实施。因此,可以说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没有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先进的农业技术就不能及时应用于实践。

2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

2.1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知识需求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知识需求主要体现为2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对推广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实用性、前沿性及基础性。只有推广人才的知识结构具备基础性,才能在开展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只有推广人才的知识结构具备前沿性,才能更加符合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工作的需要,同时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而只有推广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实用性,才能更加胜任本职工作,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用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对跨专业知识的需求。目前经济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与世界接轨,在这种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必须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法律、经贸、计算机应用等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2.2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专业需求在传统农业中,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主要是生产性专业。然而在现代农业中,推广服务已经全面延伸,充分贯彻到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推广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推展到了农民素质、农村生活改善、农业技术进步等众多领域,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不能再局限于生产性专业,同时也要拓展到其他专业,如社会服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食品加工专业等。

2.3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能力需求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能力需求越来越大。首先,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能力需求具有市场性,要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新入行的推广人才,仅有一些理论储备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其次,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能力需求具有现代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需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并且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2.4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素质需求在三大产业中,不管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都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弱势,即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长期承受工作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艰苦的压力。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面临的压力更加沉重。由此可见,现代农业对推广人才的素质需求很大,个人认为,首先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必须要具备“三农”思想,并且要主动肩负起改变“三农”现状的责任,具有奉献精神,能够踏实工作,勇于成为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其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还要具备科学精神,在工作中遇到失败和挫折之后,要勇于正视困难,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要具备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及市场意识。再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工作。

3小结

第9篇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 建设 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

近年来,随着港闸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用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农业收入所占全区GDP的比例越来越小。然而农业对于城乡建设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积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下,南通市制订并了《南通市港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港闸区建设为“品质新城”和“四优强区”,同时奠定南通“两大转型”排头兵新形象。要切实的加强港闸区都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应深刻了解港闸区目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现状,从而采取形影的对策实现港闸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述

都市型现代农业,即在城乡边界靠近都市的区域,能够为都市居民提供新鲜、健康的农副产品,并营造出优美、和谐生态环境的集约化、多功能化农业。2010年底,港闸区开始实施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即用3到5年时间,实施全省单体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36000多亩精品设施园艺种植、优质稻米种植和农贸科技综合服务三个功能区,全面建成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通过产业布局规划、招商引资政策等措施,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招来了台湾、上海、浙江等地区的100多名农业投资者前来咨询洽谈。截至目前,港闸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随着港闸区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农业发展不容忽视。而当今形势下,农业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性农业,而是集生产、生活、生态和社会为一体具有多重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但对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港闸区的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港闸区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关于加强港闸都市现代化农业建设与发展的

由上文所述,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必然向着具有生产、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此如何实现港闸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成为焦点问题。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1.积极坚持以预期规划、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为建设、发展原则

建设、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应从城市和农业两方面抓起,本着以服务城市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农业发展趋势与城市功能相符为切入点,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

1.1预期规划

任何工程及事物的建设与发展,都应积极进行预期的规划工作,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都市型现代农业,从其文字表面即可知,此种新型农业是建设在城市圈内的,与其他产业的建设、发展不同,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因此做好预期的规划工作可有效确保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相反,未经规划的农业发展模式,势必将对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有效的将都市型现代农业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功能之中,明确规划农田保护区、绿化自然保护区及农业生态功能区等农业项目,并确保现代农业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促进城市和农业的共同发展。

1.2政府引导

在港闸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中,政府应给与规划和招商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通常政府负责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以通过科学决策和政策引导,实现港闸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快速发展。

1.3市场推动

市场推动主要依靠发挥市场社会作用而实现的,即市场充分发挥对农业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要达到市场对新型农业的最大推动作用,就应按着相关市场经济规律,丰富农业发展的多元化方法与途径。

2.加强对土地的结构调整,以优化农业结构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运作、发展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不同,因此需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方法来实现。传统农业的通常以规模较小的家庭个体为单位,而当今形势下,此种农业运作模式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规划、调整和高新技术的推广,为此加强对土地的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对于新型农业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要实现土地结构的调整,就要做好土地的流转工作,对于此应加大对农民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维护工作,从农民切身最根本利益出发。此外经时间证实,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效、增收和提高农业经济素质和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农业土地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优化产业内部有的品种结构,实现由传统的数量型农业向当今质量型农业的转变,以实现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3.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关键性因素

3.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及农业化和商业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因此积极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具有重要作用。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的规模、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城市有所不同,对于港闸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主张以生态休闲、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其规模在200亩~500亩最佳。

3.2坚持科技创新

坚持科技创新思想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加大科技资金扶持工作、争取项目支持,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大先进农业设施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先行条件。

3.3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增高是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产业化水平是通过农业增长方式、专业性合作组织及壮大龙头企业等方式来提高的,为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3.4切实加强农业的法制建设

良好的法制建设,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加强农业法制建设能够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依法治农,首先应做到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其次依法做好动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最后加大对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另外还应加强对农用机械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确保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稳步、有序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港闸区来讲,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港闸区政府各个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切实的做好土地调整、政府引导及市场推动等相关工作,以促进港闸区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佚名.全力推进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民日报.2012年05月.

[2]佚名.江苏港闸区快速推进现代化农业项目.南通农业信息网.2011年05月.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生态拦截沟;灌溉回用

中图分类号:X506;S2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6933(2016)01-0161-06

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威胁着地球大部分地表水环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全球约30%~50%的地表水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1]。而现代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一种新型模式,其面源污染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广泛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很大。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农业种植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变,尤其是城乡结合区域及城市经济圈周边[2]。以巢湖为例,截至2013年底,环湖周边累计退出传统种植面积20267.7hm2,新增蔬菜瓜果面积7200.4hm2、苗木花卉面积1733.4hm2、生态林面积11333.9hm2、水生蔬菜面积2733.5hm2,据统计,若不采取有效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每年将新增TN190.9t、TP51.8t入湖污染负荷[3]。当前,我国农村部分地区改革处于一个混沌期,由于产业结构主体错位、经济利益不均衡、管理机制不到位等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现代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多元化农业产业结构模式造成农田灌排水体系紊乱、污染物成分复杂、农业尾水污染无序排放等现象,导致周边河湖水环境日趋恶化。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现代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下,探讨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的构成及其特点,提出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以期为现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

1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问题识别

1.1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现代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现代农业产业区内,不同农作物田间的颗粒、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畜禽粪便,水产养殖以及乡村生活与旅游污染源等,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区域地表径流、农田排水或地下渗漏,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4]。一般研究认为,面源污染主要特征是以扩散的方式发生,时断时续,绝大部分与气象水文有关,在进入地表水之前,发生在大面积的土地上[5]。通常情况下,污染源难以或无法跟踪,不能在发生之处进行监测,即面源具有发生时间、发生源、污染物浓度3个不确定因素[6]。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污染成分与过程更复杂[7]。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约化农业产业模式,其面源污染不仅具有传统农业面源污染典型特征,同时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8-10]:①由于现代农业种植结构的不同,面源污染时空分布不均匀;②由于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面源污染成分较为复杂;③受集约化和市场化的利益驱动,经济作物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面源污染物质浓度超标严重。

1.2现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问题识别

目前,针对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国内外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而对于传统农业面源的治理,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WRSIS系统、“减源-拦截-修复”(3R)理论、“四道防线”工程体系等[11-14],为现代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但这些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农业种植结构与污染类型相对单一的前提下进行探讨的,技术的应用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完全适应于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针对现代农业面源时空分布不均、污染成分复杂、污染负荷过大的自身特点,需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现代农业面源进行分类分区,探索一套新型的现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系统。

2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

2.1基本概念与内涵

现代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国内外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现代农业产排污特点、工程技术条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笔者提出一套“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modernagriculturalreductionirrigationmodel,MARIM),该模式是以“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灌溉回用,分区治理”为指导思想,将区域不同种植与产业结构的单元排水,按照污染物类型进行分区收集,导入周边的生态沟,分别汇入末端人工湿地,经湿地净化、调蓄后,再用于农业灌溉。各单元分区系统相统一,形成完整的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图1)。

2.2工作原理

MARIM模式是在消化、吸收和改进WRSIS系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切合我国现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应用方案和设计方法。该模式主要包括3个子系统,即生态拦截沟子系统、人工湿地子系统、调蓄-灌溉子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a.源头控制。现代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源头主要来源于农作物施用的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投放的饵料及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活污水等。控源是现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根本,主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包括:①优化调整现代农业种植结构,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减少农药的施用,推行减氮、控磷、增钾、缓释肥等技术。在北方地区可采用“薄、浅、湿、晒”[15]节水灌溉方式,减少灌溉尾水的排放;②集中畜禽养殖散户,分区形成规模化、无害化的养殖场,并对畜禽粪便进行合理化利用,为农作物提供有机肥。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推行生态养鱼模式,减少饲料的投放;③加强乡村旅游产业的科学管理,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减少旅游产生的二次污染,对区域内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采取庭院式处理工艺进行分散处理,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转运、集中处置等。b.过程拦截。针对随地表径流或灌溉尾水迁移的污染物质,利用生态拦截和原位净化的技术,消减污染物质的浓度或延长污染物质的迁移路径,从而实现污染物迁移与扩散量的最小化。主要是在现有的沟渠塘堰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工程措施,对田间草沟与灌/排水干沟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两级生态拦截,并利用生态沟周边的塘堰对区间尾水进行原位生态净化处理,形成“长藤结瓜”的处理模式,达到面源污染迁移过程拦截的效果。c.末端处理。过程拦截环节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质去除能力有限,在此基础上,仍需对其尾水进行深度处理。通常情况下,可利用系统末端的低洼地构建复合型人工湿地,根据不同区块的面源污染特征,确定人工湿地的工艺与规模,将尾水引入人工湿地系统,通过湿地滤料和植物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降解,使现代农业尾水达标排放或再生利用。d.灌溉回用。经末端人工湿地净化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表Ⅳ类标准,符合一般农作物灌溉用水的要求。为有效利用区域水资源,减少对下游河湖水体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需建立尾水灌溉回用系统。即在人工湿地出水处,构建生态调蓄塘,根据上下沟渠水系水位差,增设提升泵站,并结合现有的生态沟渠,形成灌排一体的循环体系。e.分区治理。系统建立过程中,结合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土地利用类型,灌排渠道分布等因素,在不破坏当地正常农业活动和尽量保证原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分区,形成区域内闭合完整系统单元,以不同区域单元系统串联形成整体,以分区分块处理并联达到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块区系统看似相同却有所差异,可以针对小区域特点设置独立控制及管护,对污染严重区块系统中添加适当的工程控制措施,并设置水质或环境监测设备,对区块的处理效果研究分析。

3MARIM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应用

巢湖是我国水污染重点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根据巢湖周边地区气象、地形、农业灌排系统及种植结构等特点,选取合肥市东大圩现代农业示范区应用MARIM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东大圩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东部,濒临巢湖的西北岸,占地面积约24km2。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57.2mm,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该地区属巢湖湖盆圩区,圩区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水面率达25.8%,其中南北向灌排干沟1条,东西向灌排干沟3条,将东大圩分为上、中、下圩3个部分,田间毛细草沟众多。圩区地势平坦,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地面高程分布在7.0~9.0m之间,示范区布局见图2。

3.1源头控制—优化种植结构

根据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的设计理念,首先需进行源头控制,主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测土施肥及节水减排等方面,并以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针对圩区上、中、下圩水系与地形的特点,在工程上示范区主要从调整圩区种植结构角度进行源头控制,对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表1)。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肥料流失系数手册》计算分析,示范区年农药使用量减少10%~15%,化肥使用量减少15%~20%。

3.2生态拦截沟系统

秉着“因地制宜,生物降解”的设计理念,根据现场地形及沟塘水系分布情况,尽量保留田间毛细草沟,重点对排灌沟渠采取生态化改造,沟渠断面以维持现状为主,常水位以上的两侧边坡构建植被缓冲带,以下的部分可采用蜂窝状的预制块进行衬砌,主要对坡面的污染物进行拦截。沿沟渠水流方向需设置一些生态拦水堰和拦截网箱[16],一方面控制相邻区块的水位,另一方面可通过网箱内填料对水体中营养物质进行吸附。水面上以种植水生植物为主,栽种面积按水面的30%来控制,水面较为开阔的区域可构建一些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主要选用一些容易成活、吸收能力强的土著物种。设计共对53.5km长田间草沟进行清基清障,将南北中心沟、上新埂与下新埂排水沟长约14.8km的沟渠按照骨干生态拦截沟进行改造,构建生态浮床6300m2,控制闸2座(主要控制上、中、下圩沟渠水位),生态网箱8座。现代农业面源污染物浓度主要受经济作物施肥量及雨季降雨径流量的影响,试验对生态沟渠进行分段采样,进行水质分析。上、中、下圩雨季沟渠排水污染物参数值见表2。沟渠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本身具有土壤净化功能,沟渠中水生植物根系周围的微厌—好氧环境为反硝化脱氮提供必要条件,有效削减了污染物质。经过改造的生态沟渠较传统沟渠,净化效果有明显提高,TN、NH3-N和TP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7%、35%和49%,沟渠出水水质明显好转,同时由于受降雨影响,不同的降雨强度及历时,径流污水浓度差异很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也有一些差异。

3.3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人工湿地的规模与工艺主要由各农作物单元尾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决定。由于现代农业区排水受各种植结构水肥管理方式、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且排水产生具有随机性,因此按照现代农业灌溉排水标准采用“平均排除法”和“降雨-径流”相关关系法[18]分别计算排水量,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设计排水流量,以TN和TP作为水质控制指标。根据圩内各片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多年平均降雨径流量及污染物质浓度特征,并根据地形条件、拟选用湿地工艺及湿地运行管理费用等相关因素,综合确定人工湿地面积。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场地实际情况,上圩、中圩、下圩构建的“潜流+表流”复合型人工湿地实际面积分别为21.1hm2、12.9hm2、11.1hm2,由于示范区现状用地受限,实际面积均比理论计算值小,中圩面积差值较为明显,计算分析结果见表3。表流湿地主要是利用南淝河右侧现有的塘洼湿地,对其进行功能化和生态化改造。根据各片区农作物灌溉需求,结合表流湿地与圩内沟塘水系的调蓄容量及水力停留时间综合分析,各片区“调蓄—灌溉”子系统的调蓄塘容积可消化在这些水系中统筹调配,该子系统需新建提升泵站2座,灌溉渠道生态改造8.3km,控制涵闸3座。通过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物进水和出水质量浓度(表4)监测显示,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对污染物质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上、中、下圩复合型人工湿地对于TN、NH3-N、TP去除效率的范围分别在57.7%~76.3%、21.0%~26.9%、19.4%~37.3%。总体上来看,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效果明显,对NH3-N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就上、中、下圩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横向比较来看,中圩对于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低。分析认为,一方面中圩种植结构复杂,且经济作物使用率高,污染物排放浓度较其他两圩的大1~2倍;另一方面由于受用地面积的限制,中圩复合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的实际面积未达到计算的理论值,后期在工程优化过程中可对其工艺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由表4可以看出,下圩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主要是其种植结构比较简单,且多为生态林与藕塘,经湿地处理基本上能达到地表水Ⅳ标准。

3.4MARIM应用效果评价

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与实测进出口水水质指标,上中下圩各主要排水节点、生态沟、复合人工湿地和典型塘堰进出口处TN、TP指标值总量及净化效果如表5所示。表5数据表明在东大圩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拦截沟与复合型人工湿地对农作物尾水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MARIM模式使上、中、下圩尾水中TN、TP的含量分别减少88.2%、89.6%、80.6%和89.1%、88.4%、82.6%。据统计,每年可消减入河TN和TP总量分别为26.5t/a、3.1t/a。上、中圩与下圩处理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片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同。相比较杨林章等[10]结合太湖地区实际情况提出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组成,能减缓流速,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构建植物对沟壁、水体和沟底中逸出养分的立体式吸收和拦截,实现对农田排出养分的控制。沟渠系统对农田径流中TN、TP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48.1%和40.2%。而MARIM模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末端复合人工湿地子系统,将TN、TP的去除效果均提高40%以上,同时利用调蓄湿塘,进行灌溉回用,从而减少污染物对外河的排放。

4结语

第11篇

1农业经营向一体化发展

在社会大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背景之下,农业经营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提高。农业经营一体化的规模效应比较大,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同时对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包括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化和混合一体化,通过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相互联合、不同阶段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相互联合以及两者之间的联合实现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其中农业的生产企业同加工企业以及流通销售企业之间的联合是农业经营一体化的重要表现。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将可持续续发展的概念现在也应用到农业的发展中,是因为上世纪农业的发展片面追求其产量,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各种大量的化学产品和农药的应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把可持续发展应用到农业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发展农业的趋势。具体来说就是要减少化学产品和农药的应用,科学施肥,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生产绿色、高效、无污染的农产品,注重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发展有机农业和高科技农业,做到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5农产品向高加工化发展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比较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其农产品的加工值往往超过了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加工食品在食物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加工食品的专用化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选育栽培适合加工用的优良品种,例如生产优质的食用油就要选育栽培适合加工的专用大豆或者其他原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调整了农业的产品结构,增加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张禄祥,2007)。

2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2.1欧盟现代农业发展经验(1)英国。英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是二战以后,英国就开始注重农牧业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英国发达的工业给农业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科技的不断创新不仅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英国也广泛应用了高科技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利用高科技进行动植物间的遗传育种、培育优良品种等等,利用高科技培育具有抗癌特性的农产品,同时还可以利用高科技对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克服了农产品生长的季节性以及空间性。(2)荷兰。荷兰是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荷兰的现代农业有其独有的特色,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荷兰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世界上第一大港—鹿特丹,水上运输和铁路运输发达,方便农产品进出口。在农业结构方面,荷兰利用优势条件,分工合理,重点发展园艺业和畜牧业,减少谷物等农作物的种植。荷兰发达的农业组织也是其现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发形成的农业合作社是最重要的农业组织,有着完善的立法,按照章程依法办事。荷兰农民不仅可以通过这些合作社购买农产品的原料,还可以通过拍卖市场交易农产品,这都给农民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同时,农业合作社还提供相应的社会救助,服务农民,帮助农民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荷兰完善的市场体系给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交易环境,荷兰的农产品交易必须在拍卖市场进行,由拍卖市靳晓华: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场将生产者的农产品进行具体的分类,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刘传初,2005),统一在拍卖市场进行拍卖,其特别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力。

2.2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美国是个农业大国,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这与美国直接用于农业的补贴政策有关,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降低了美国农民生产农产品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其价格,同时,美国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美国地多人少的特点决定了美国要提高其土地的产出率,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2.3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农业基本法》的制定,从此调整了农业结构,改变了其经营方式。日本现在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就是其观光农业的发展。观光农业就是以旅游为目的产生的新兴产业,日本的观光农业也叫农园,它根据农产品生产的适时性来决定农园的类别以及生产规模,例如适合种植果树的就叫果园,适合种植蔬菜的就叫菜园,并跟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依山傍水,吸引游客。日本农园的经营大多是按照当地旅游景点的经营来进行管理,对游客合理收费,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农园来游玩。例如,想要在一天短时间内参观农园的可以选择离城市进,规模较小,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并体验其种植过程的农园;对农园有较大兴趣的人们可以选择离城市较远,农园规模较大,并种植多种农作物的农园,这些农院一般般都设有住宿餐饮,方便游客有充足的时间了解、体验农园;对那些以游园目的的人们,可以选择离城市近,可以采摘农产品的游园式农园(蔡金华等,2008)。

2.4巴西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巴西的现代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一,现代农业的发展比较有成效。巴西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大面积的耕地资源、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等等,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巴西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时候也比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损害,并通过立法来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鼓励支持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业,并给这些农民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例如降低其贷款利息。巴西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种类齐全,在农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中都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机器,有专门播种的、有灌溉的等等,这些都节省了农民的时间,并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另外,巴西有比较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及相应的服务体系,实行经营一体化,在各个区域设置农业站、培训部、研究中心等等,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包括提供优良种子、培训种植技术等。同时,巴西还设有专门的基金,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贷款、融资和担保,加强技术推广,这些都为巴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和技术保障。

2.5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以色列的资源比较匮乏,但是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很迅速。以色列拥有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例如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植物的免疫力;滴灌技术则可以控制水量,合理进行灌溉,节省水资源;领先的多倍体繁殖技术则可以培育出高产量并成功率高的农产品,这些都相应的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产量,并且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以色列的节约型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其水资源的匮乏决定了以色列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使用;以色列还通过发展集约化生产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通过推广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研究最新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另外,以色列民间的从事农产品研发的机构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泛,其科研人员有较高的科研素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研发相应的技术,他们研发的技术有的甚至被应用到世界各个国家。这些都保障了以色列现代农业的发展。

3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但是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不注重保护环境,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的应用中不充分等等,这就都需要我们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3.1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实现农业资源区域性的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农产品;调整农业组织结构,加快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生产环保无污染的健康农产品;调整农业技术结构,坚持科学发展观,在保护环境的基础发展上现代农业。

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当前我国三农发展的主旋律,要提升农业整体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不明显,缺乏相应的人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的同时,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建设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切实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

第12篇

1 对我国“三农”问题根本原因的认识

1.1 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民问题的根本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问题。而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表现在现实表现中最明显的是素质问题。

1.2 农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问题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的生产要素问题,而农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我们目前不是缺乏生产要素,问题的实质:一是我们没有完全注意到传统农业是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中的配置,是低层次的配置,缺乏有效的升级与改进。二是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差异。如土地资源既有耕地,又有林地;既有水面滩涂,又有草场、牧场。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上的表现都不相同。三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由于受所有权制度的束缚不能转化为积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活动之中。

1.3 农业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业问题要从农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中来找。由于我们独有的国家主导产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农业问题也必然反映在国家的行政行为上

2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

我们谈“三农”就说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认为,“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产生是没有看到农业的产业链本质,是没有看到在产业链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化规律,没有看到生产要素在产业链配置上的具体方式。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特征,而且这一理论具有普遍性,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石。不过在刘易斯所界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中,是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农村的传统经济部门和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并且两个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和平均工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设定的前提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当前的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学者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为我们指出了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核心是农业同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亮点,关键是打破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使农业能够得到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技术。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

要看到在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多数地方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上,它的现代性方式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出路就是发挥我国对国家管理的主导性优势,改造传统农业。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中,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西方的经济学家虽然没有采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但其分析得出的要素显而易见地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论。经过理解,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矛盾,而不是城乡二元结构。而解决“三农”就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生产力为本,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为中心调整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

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3.1 传统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传统农业的定义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定义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它仅仅表述了生产力的内容,是没有从事物发展的两个角度来判定问题,传统农业的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与之同步的生产关系上。如对农业人力资源的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的低层次配置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

3.2 现代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的理解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由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应用,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也一种片面的认识,它过多强调了生产力要素对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而没有看到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经济形式,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带来的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以及新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于农业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现代农业。笔者见,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按照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规律的要求,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并调整与之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新配置并实施的农业体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采用现代的生产力技术,将最先进的应用知识转化成新的、优越的生产要素,更要在着眼于市场的前提下对现代生产关系进行农业产业的一体化设计,让新型的农业组织管理形式、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所有权制度、金融体系、农业调控体系、社会服务配套功能体系的组织形式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4 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4.1 建立现代农业首先建好农业产业链

行业的发展必须从行业的本质入手,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做好了产业链这篇文章,也就找对了对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入手点,也就解决了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从农业生产活动上看,农业产业链要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来分析。大致上讲,农业的产前环节主要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准备。包括农资、农机供应准备,人力准备及分工、信息采集及分析、技术采用、生产方案建立及评估。农业的产中环节主要有:生产行为的实施、管理,人员对技术的应用及分工协作,信息及物资供应的调整。产后环节主要有:农产品采集、收储、加工、运输及销售。传统的说法叫产、供、销一条龙,理解的稍粗糙一点,其实在操作时要抓住重点要素。对于现代农业,在产业链的反映上要素主要有:生产前的组织活动(信息、决策、技术、人员、物资),有效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组织机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收购、储运,农产品交易(销售)。

4.2 建立现代农业要抓住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4.2.1 建立现代农业,新的生产要素配置是核心

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围绕着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要素配置上我们是有成型经验的。如我们在国有农场的改革上,新型管理体制与新农业技术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应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关注生产力的因素居多,如对新的应用知识的采用和推广,并形成新的、优越的的农业要素,相对来说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就少了一些,而现代农业在改造过程中,产业链的要求恰恰是对新型生产关系中做为生产要素的充实与调整,主要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金融手段的使用,信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所有权制度,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等,发现并使用好这些要素,并把这些要素配置到位以后,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使得做为生产力的新技术采用成为可能。

4.2.2 建立现代农业,引进和培育人才是根本

做为一个产业,其根本的支撑是做为产业运行主体,即农业组织及其核心的人员。我们目前很多支撑农业的人才并是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包括技术人员,也由于产业的特点,我们的人才多数集中在城市,这使得农业的组织形式和人才的达不到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需要,也可以说,用人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人才需求上讲,能做好农业工作的并不一定是农民。因此,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人才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引进人才,吸引人才,让一批优秀的企业家进入到农业领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当务之急。附注一点的是,企业家不是管理者,真正的企业家是能够在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上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4.2.3 建立现代农业,建立新型的组织体系是关键

这是现代农业的运行特征,是对生产要素的科学性、均衡性使用的必然选择。一是从区域划分上建立农业协会。主要负责本地各种生产信息的收集、分类与整理,市场研判,应用知识的选择与推广,生产行为的决策指导,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二是建立农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作用主要是在农业协会的指导下,对本社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握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减少成本,利于农业增收。主要工作是:生产行为最终统一决策权,信息资料的使用,劳动技能的采用、分工与使用分配,生产资料的选择与成本控制,生产行动的组织等。

4.2.4 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是动力

建立现代农业政府要采取行政指令与利益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政府指令性的行为多数不成功,或者失败。农民最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农业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所有生产要素的整合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农业生产不增加收入,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伤,任何模式对农民不说都没有积极性。因此,建立现代农业,也要考虑到农民这个群体的特点,要用行政指令与利益相诱的方式,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开局见效方能推而广之。

4.2.5 建立现代农业不能忽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一是不能农产品的价格一波动,我们就利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物价,要看到物价变化的实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农产品的限价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对流通环节去限价呢?农产品的限价谁又是受益者呢?二是农民的固定资产,由于城乡产权制度的差异,市场价格形成巨大差别,差别形成了农民财产收益的相对减收。

第13篇

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我区有着富集的农业资源,特色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突出“四个转变”,抓住“三个关键”,强化“四项重点”。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要向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向质量效益转变,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建设,努力实现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要向多功能转变,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要向绿色产业转变,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坚持把绿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优越的环境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要抓好农业项目建设,项目是农业大发展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重视农业项目的投入。要对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强化项目推进意识。要抓好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实现农业资源集约利用,达到基地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目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要抓好组织化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把农民分散的能力整合为系统的合力,有效地提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现代农业是一个资源不断整合,要素不断聚集,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要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强化“四项重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要依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加强产学研联合,走科技强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二是要依靠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要壮大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牢固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强势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推进规模扩张。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资源,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次。加快龙头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步伐。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使企业和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四是要培养高素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要加大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用制度来规范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从宁夏农民的文化技术实际看,关键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市场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

第14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业;转变

1 农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解读

农业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包括农业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结构转换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一系列内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农业生产增长源泉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径和一系列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基于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的变化、基于农业市场制度的增长机制的变化、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路径选择的变化,还包括农业产出结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结构和制度结构等结构变化,以期实现从粗放到集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1.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动因分析

中国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是由中国国情、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工业化道路、体制模式等共同决定的,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禀赋的刚性约束、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及农业生产者的利益驱动等因素是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因。农业发展的国际经济背景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间接动因。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这必然要求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增长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内容之一。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改变,正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政府支持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力量。

1.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条件分析

成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中后期才基本具备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在工业化中后期:①工业化对农业资金和产品的依赖逐渐减弱,对农业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要求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效率和扩大农业市场规模。②为了提高比较利益,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现代产业。③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条件。解决了各种瓶颈制约,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

综观世界各国历史和经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具有如下特点:①路径选择的技术先导性。农业机械和生物育种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难控性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每一次科技突破都能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大变革。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科学技术因素。②路径选择的效率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发展过程。其中,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关键环节。③路径选择的市场性。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效率和利润的激励约束机制。④路径选择的制度创新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或现代生产要素引入的过程,还是制度创新过程。

2 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2.1 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变过去那种外延式开发利用的增长模式,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这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2.2 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2.3 现代农业是组织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是生产主体组织化的农业,是与大市场相适应的、有组织的产业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农业的很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来协调完成。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现代农业是产业经营一体化的农业,是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一个从地头到餐桌,既相互分工,又紧密联系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现代农业通过组织创新,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

2.4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

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2.5 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是一个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不仅具有

食物保障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稳定功能、休闲观光功能、传承文化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等。新的功能需求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也不断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农业多重功能的发挥,也就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6 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2.7 现代农业是效益型农业,能确保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40%以上仍来自农业,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经营效益不高,导致农民收入处于低水平状态。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现代农业是高效的农业,高效是检验农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能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不仅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减少务农农民,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农业效益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效益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之一。

2.8 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3.1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基础设施阻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分散经营的方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2008年人均耕地不足0.07公顷。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空间较小。超小规模经营状况不利于专业化的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单个农户和市场对接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些增加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②比较利益低的农业制度下农民增收难也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制约。农户分散经营使得农业生产很难迈进高收入的产业行列。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为微薄的农业生产收入而不得不更多依靠非农产业。高素质劳动力向农外不断转移,留下来的农民大部分只有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经验,对现代科技的接受与应用能力较差。比较利益低下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现实的难题。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农业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天。2008年湖南省自然灾害发生面积7363.41千公顷,成灾面积2300.42千公顷,因灾损失粮食229.52万吨。

3.2 “科教兴农”战略实施不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减弱和“科技支农断层”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农业发展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对科技的新要求还存在较大的不适应:一是农业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除中央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运行情况相对较好外,地、市级农科所大多处于半停顿状态,县级农科所及县以下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功能都很弱。二是农业科技长期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一般占有当年农业生产总值的1%~1.5%,高的达3%-5%,而我国仅占0.28%。现有的农业科技投入流失问题也很严重,没有真正用在农业科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不但无钱打仗,而且无钱养兵。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表现为满足生产性成果多,质量效益型成果及取得突破性、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科技成果少;满足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果多,农产品加工增值和资源开发利用型科技成果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目前仅为45%左右,只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强。四是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相互脱节。由于农业科技、教育管理体制不顺,从而使得“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

3.3 农村资源环境保护不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资源约束既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又可成为撬动经济增长发展转变的杠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限制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变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劣势。对生存环境的意识或要求日益增强。由此,社会需要农业和农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安全保健食品,提供生态功能强大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城市污染扩散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给农村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农业灾害频发,旱灾、涝灾、虫灾等对农业和农村产生严重冲击。面对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欠债,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的新需求,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宏观环境和农村制度短缺阻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农业运行的宏观环境是造成以粗放型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原因。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结构制约了农业要素合理流动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是转变缓慢的根本原因。二元结构切断了城乡之间人口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得农民和农业在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发展步履相对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大量沉淀,直接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发展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的根本原因。“重工抑农”的城乡经济关系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汲取,造成农业发展落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十分缓慢。②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不大,农户积累能力弱,导致农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农业的许多项目资金,也往往被挪作他用,很难全部落实在农业上。我国农业投入不足将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广度与深度开发,成为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主要瓶颈。③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农产品价格机制和市场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民采用新技术推动农业进步的可能性。社会经济管理体

制仍然有很大的惯性作用,严重破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运行机制。

4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4.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

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一支懂市场、善销售的农副产品经纪人队伍。加强品牌建设,探索建设一体化的销售网络。六是树立工业化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链条特别是涉农企业的管理。

4.2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一是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密集度,确立农业科教的投入水平应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还应该重视引导和启动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要适应世界的新形势,应尽快调整投资分配结构。二是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和相应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四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普及水平,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4.3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一是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能源资源产出率,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三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全程、配套的现代农业装备。四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发展小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4.4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建设农产品产业体系,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建设多功能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三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从产业链角度建设综合产业体系,按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生态“五位一体”的思路,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加工、流通、信息咨询等相关产业,提升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5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一是发展产业化经营。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按照不同产品、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和合同契约为纽带,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二是推进规模化经营。逐步推行以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依托专业大户、经营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和基层供销部门等来组建合作社。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中介和流通。

4.6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新型农民。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大学毕业生服务现代农业。要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的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第15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新型城镇化;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受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与发展、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相关的制度变迁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三位一体共同作用形成了新型城镇化的生成机制。本文试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研究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产业结构转换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经济学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还包括非农产业投资及其技术、生产能力在城市的积聚。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经济学所论述的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对新型城镇化的涵义进一步的界定和分析的话,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包括市和镇)是由农村(乡村)演变而来又不同于农村的人口聚居及其活动方式的制度安排,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理解为使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市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景观层面的综合转换过程。

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受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繁荣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可以表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新型城镇化的变动。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一种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新型城镇化水平越高;新型城镇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为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二、现代农业发展给新型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

从理论层面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食物贡献”。新型城镇化了的人口一般不再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但仍然需要消费产品,且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这部分农产品是要由现代农业提供的。

(2)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原料贡献”。工业作为城市生产的核心,需要有大量充足的原料供应。

(3)现代农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市场贡献”。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农民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扩大。

(4)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人力资源贡献”。城市人力资源的来源,除一部分是城市自身的人口自然增长外,大部分都来自现代农业。

(5)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资金贡献”。现代农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方式很多,比如,农民携带资金进城创业,农民集资兴建城镇基础设施等。(6)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土地贡献”。新兴的城市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大都来源现代农业。

三、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领域的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现代农业上的广泛使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现代农业”;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最后,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当工业的分工和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镇化的历史,新型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兴起的,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这主要因为:

第一,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

第三,工业化带来交通革命,新的交通设施使各种资源整合为以城市为依托经济大系统。

四、第三产业发展给新型城镇化以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聚集。城市聚集效益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的。第三产业通过为工业和城市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动力。

(2)第三产业激发城市外部经济效应。城市的外部经济效应相当部分源于城市第三产业,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卫生条件,使城市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备齐全的公用事业服务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及交易成本。

(3)第三产业促进城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发挥。第三产业就是实现中心城市扩散的重要条件,第三产业越发达,城市经济的扩散范围越大。

(4)第三产业给新型城镇化带来后续动力。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后续动力则曰益显现。这种后续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配套的增加及生活消费的增加。

参考文献:

[1]汪冬梅,刘廷伟,王鑫,武华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新型城镇化的中观动力》[J],《现代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1期第15-20页.

[2]秦宪文:《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