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的进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临床医学
【中国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7-01
1引言
自从1921年胰岛被成功提取和提纯并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药物之一。因此,正确的使用胰岛素,并尽量减少一切可能的并发症,不仅是医生们以及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更是糖尿病患者的希望。
2胰岛素的结构与分类
首先,胰岛素分子是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称之为A链、B链,它们彼此之间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起来。这两条多肽链共包含有51个氨基酸,其中A链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有30个氨基酸残基。在A链的内部,还包含有一个二硫键,这个二硫键将A链的第6氨基酸和第11氨基酸连接了起来。将胰岛素按照制剂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和合成胰岛素。若按照维持的时间以及作用的快慢来划分,则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正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以及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四种。在速效胰岛素中,又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两种。门冬胰岛素将28位脯氨基酸置换为了天冬氨酸,而赖氨酸则是将人胰岛素B链28、29位脯氨酸和赖氨酸的顺序相调换。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都加快了胰岛素从原来的六聚体变为二聚体或者单体的速度,因此使得起效时间加快。长效胰岛素及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它是通过将A链21位的天门冬氨酸替换为甘氨酸、并将B链30位的苏氨酸后连接上两个精氨酸而形成的。同时使得等电点的PH从5.4升到6.7,胰岛素在皮下吸收得缓慢,增加了稳定性,是一个模拟人体基础状态的胰岛素分泌的过程。
3胰岛素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
3.1 1型糖尿病: 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主要用于胰岛素泵或者作为餐前胰岛素替代治疗。绝大部分对1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都能证实,在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方面,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明显优于人胰岛素。但是对于每日进行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研究并没有给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能显著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的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明。可能的原因有:在研究过程中,用速效胰岛素代替了理想的基础胰岛素,而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作用持续的时间较短,活性消失速度快,至餐后高血糖。同时,在其他关于胰岛素泵的研究中,速效胰岛素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的程度显著优于人胰岛素。
3.2 2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相比于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也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像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等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对于改善血糖的控制是直观重要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失效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始胰岛素治疗仍然存在很多争论。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曾提出,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重视,可有效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此外,该协会还建议那些已经开始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再治疗的任何时期,任何的治疗基础上都加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因为这样可以改善持续的餐后高血糖。在胰岛素替代治疗过程中,很少有单独使用餐前胰岛素的替代治疗,因此,速效胰岛素作为治疗的首选,在餐前胰岛素尤其是控制餐后血糖有更大优势。
4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基本的胰岛素给药原则为:“早用、少用、贴近人体生理状态应用”;根据不同的进餐量、血糖量和并服药量而给予不同的胰岛素用量。起始使用剂量要小,以后根据反映来逐步增加剂量。正常人体每日的胰岛素分泌量呈脉冲式,总体趋势为,从早晨开始逐渐升高,中午以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到凌晨降到低谷。人体在每次餐后都会出现一次血糖高峰,从而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出现高峰。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应该模拟其生理现象,在进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使得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血糖高峰能够同步;在晚餐前注射慢效胰岛素或者在入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都能提高夜间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使得夜间及凌晨高血糖得以控制;此外,若要提高白天的胰岛素水平,有些患者还需要在早餐前使用中效胰岛素。总之,胰岛素的用量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注射部位、不同时间或者注射深度,都可能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因而胰岛素的使用过程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只有找到规律,才有利于发挥最好的药效。具体应注意一下几点。
(1)依据病情的轻重来估计胰岛素的剂量:在生理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病情月严重,则初始使用剂量越多,以后则根据餐前血糖来进行增减。对于急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酮症酸中毒、记性严重感染等),最好使用短效胰岛素。
(2)1型糖尿病的使用剂量:1型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胰岛素剂量由于个体差异大,需在治疗两三天以后根据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逐步增加用药量,隔几天调整一次,直到达标即可。
①单剂方案:现在已经很少采用的方案,集体做法是在早餐前单剂量皮下注射中效(或者中效加短效)胰岛素。
②分剂方案:即每天分早、晚两次在餐前皮下注射短效和中效的混合胰岛素,具体的比例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来确定。
③改进分剂方案:具体做法是将餐前的中效胰岛素推迟至入睡前再进行注射,目的是防止夜间低血糖和早晨空腹高血糖的出现。
④多剂方案:将胰岛素的注射分成多次进行,分别于三餐前和睡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使得夜间的胰岛素水平保持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
⑤胰岛素泵治疗:通过对自身胰岛素生理性分泌的模拟,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
(3)2型糖尿病的使用剂量: 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与1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案。
①联合方案:通常将胰岛素与磺酰脲类、双胍累药混合使用。睡前注射的胰岛素可以有效的减少夜间糖异生活动,而白天的磺酰脲类药能够有效的控制宝田的餐后血糖。
②单剂方案:在早餐、中餐、晚餐以及睡前进行单剂量注射,通常以中效胰岛素或者中效加短效的混合胰岛素为主。
③分剂方案:采用中短效混合的胰岛素,一般早餐前使用总量的2/3,晚餐前使用剩余的1/3,具体的确切比例应该根据治疗的反应来进行调整。
5总结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胰岛素的提取、合成以及使用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使得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胰岛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制定个性化的给量方案,胰岛素使用的并发症会越来越少,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地好处。
参考文献
[1]龚燕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
自从1921年胰岛被成功提取和提纯并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药物之一。因此,正确的使用胰岛素,并尽量减少一切可能的并发症,不仅是医生们以及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更是糖尿病患者的希望。
2胰岛素的结构与分类
首先,胰岛素分子是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称之为A链、B链,它们彼此之间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起来。这两条多肽链共包含有51个氨基酸,其中A链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有30个氨基酸残基。在A链的内部,还包含有一个二硫键,这个二硫键将A链的第6氨基酸和第11氨基酸连接了起来。将胰岛素按照制剂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和合成胰岛素。若按照维持的时间以及作用的快慢来划分,则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正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以及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四种。在速效胰岛素中,又包括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两种。门冬胰岛素将28位脯氨基酸置换为了天冬氨酸,而赖氨酸则是将人胰岛素B链28、29位脯氨酸和赖氨酸的顺序相调换。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都加快了胰岛素从原来的六聚体变为二聚体或者单体的速度,因此使得起效时间加快。长效胰岛素及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它是通过将A链21位的天门冬氨酸替换为甘氨酸、并将B链30位的苏氨酸后连接上两个精氨酸而形成的。同时使得等电点的PH从5.4升到6.7,胰岛素在皮下吸收得缓慢,增加了稳定性,是一个模拟人体基础状态的胰岛素分泌的过程。
3胰岛素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
3.1 1型糖尿病: 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主要用于胰岛素泵或者作为餐前胰岛素替代治疗。绝大部分对1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都能证实,在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方面,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明显优于人胰岛素。但是对于每日进行多次注射胰岛素的研究并没有给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能显着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的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明。可能的原因有:在研究过程中,用速效胰岛素代替了理想的基础胰岛素,而速效胰岛素及类似物作用持续的时间较短,活性消失速度快,至餐后高血糖。同时,在其他关于胰岛素泵的研究中,速效胰岛素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的程度显着优于人胰岛素。
3.2 2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相比于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也可显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像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等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对于改善血糖的控制是直观重要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失效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始胰岛素治疗仍然存在很多争论。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曾提出,对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重视,可有效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此外,该协会还建议那些已经开始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再治疗的任何时期,任何的治疗基础上都加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因为这样可以改善持续的餐后高血糖。在胰岛素替代治疗过程中,很少有单独使用餐前胰岛素的替代治疗,因此,速效胰岛素作为治疗的首选,在餐前胰岛素尤其是控制餐后血糖有更大优势。
4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基本的胰岛素给药原则为:“早用、少用、贴近人体生理状态应用”;根据不同的进餐量、血糖量和并服药量而给予不同的胰岛素用量。起始使用剂量要小,以后根据反映来逐步增加剂量。正常人体每日的胰岛素分泌量呈脉冲式,总体趋势为,从早晨开始逐渐升高,中午以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到凌晨降到低谷。人体在每次餐后都会出现一次血糖高峰,从而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出现高峰。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应该模拟其生理现象,在进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使得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血糖高峰能够同步;在晚餐前注射慢效胰岛素或者在入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都能提高夜间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使得夜间及凌晨高血糖得以控制;此外,若要提高白天的胰岛素水平,有些患者还需要在早餐前使用中效胰岛素。总之,胰岛素的用量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注射部位、不同时间或者注射深度,都可能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因而胰岛素的使用过程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只有找到规律,才有利于发挥最好的药效。具体应注意一下几点。
(1)依据病情的轻重来估计胰岛素的剂量:在生理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病情月严重,则初始使用剂量越多,以后则根据餐前血糖来进行增减。对于急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酮症酸中毒、记性严重感染等),最好使用短效胰岛素。
(2)1型糖尿病的使用剂量:1型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胰岛素剂量由于个体差异大,需在治疗两三天以后根据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整,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逐步增加用药量,隔几天调整一次,直到达标即可。
①单剂方案:现在已经很少采用的方案,集体做法是在早餐前单剂量皮下注射中效(或者中效加短效)胰岛素。
②分剂方案:即每天分早、晚两次在餐前皮下注射短效和中效的混合胰岛素,具体的比例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来确定。
③改进分剂方案:具体做法是将餐前的中效胰岛素推迟至入睡前再进行注射,目的是防止夜间低血糖和早晨空腹高血糖的出现。
④多剂方案:将胰岛素的注射分成多次进行,分别于三餐前和睡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使得夜间的胰岛素水平保持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
⑤胰岛素泵治疗:通过对自身胰岛素生理性分泌的模拟,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
(3)2型糖尿病的使用剂量: 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与1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案。
①联合方案:通常将胰岛素与磺酰脲类、双胍累药混合使用。睡前注射的胰岛素可以有效的减少夜间糖异生活动,而白天的磺酰脲类药能够有效的控制宝田的餐后血糖。
②单剂方案:在早餐、中餐、晚餐以及睡前进行单剂量注射,通常以中效胰岛素或者中效加短效的混合胰岛素为主。
③分剂方案:采用中短效混合的胰岛素,一般早餐前使用总量的2/3,晚餐前使用剩余的1/3,具体的确切比例应该根据治疗的反应来进行调整。
舒张反应,这种物质被称为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DRF)。由于这种物质 的半衰
期很短,体外不易检测,因而对它的确切构成一直不甚明了。1987年,Palmer和Mo
ncada等〔1,2〕分别证实EDRF与一氧化氮(NO)具有相同的属性 ,进 而证明这
种血管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就是NO。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在一定刺激下均可产生NO,近年研究表明,NO参与广泛的生理
功能的 调节,如血压调节、外周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递质的传递
、免疫介导及防御 机制等,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现
就有关NO在急诊医学领域 的研究加以综述。
1.NO的生物合成及NO合酶(NOS)
在NOS作用下,左旋精氨酸(L-Arg)在转化为左旋胍氨酸的过程中 生成NO,多种物质
可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NO的半衰期很短,约5~10秒,它在体外迅速氧 化为NO2
-2和NO-3,因而目前直接检测NO尚有一定难度,多以检测其代谢产物NO2-2
、NO-3 来代表NO 生成。NO亦可被氧自由基、血红素及其它含血红素的蛋白结合
加速灭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则抑制其灭活。NOS在NO合成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目前已知NOS有两种亚型,一种 是基础型NOS(c-NOS),另一种是诱生
型NOS(i-NOS)。c-NOS具有细胞内钙依赖性,可被Ca2+及钙调蛋白激活,通过直接
刺激而产生N O。c-NOS广泛 存在于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 胞及 神经组织中,目前已从动物的脑及内皮细胞中克隆出了c-NOS的
基因。 i-NOS无钙依赖性,是在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肿瘤坏 死因子(TNF
)、 干扰素-γ(IFN-γ)、内毒素等诱导下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心肌细
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产生的,由i-NOS作用产生的NO远多于由
c-NOS作用产生的NO,因而不同浓度NO具有不同的作用。NOS的抑制剂有L-单甲基精
氨酸(L-NMMA)、L-硝基精氨酸(L-NOARG)、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及L-亚 胺基乙基鸟氨酸(L-NIO),晚近已发现L-硝基精氨酸-P-硝基苯胺(
L-NAPNA)具有选择性抑制脑中NOS生成的作用 ,而对内皮细胞产生NOS 无抑制作用
。
2.NO的生理作用及意义
研究表明,NO具有强大的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在缓激肽、乙酰胆碱介导下,NO渗
入血管内 皮细胞基质并扩散至平滑肌细胞,与细胞膜受体作用,激活鸟苷酸环化
酶(sGC)产生环鸟苷 酸(cGMP),从而松弛血管平 滑肌,引起血管舒张。已经证实
外周NANC神经递质即是NO,虽然NO的半衰期只有5秒,但由 于NO能迅速在细胞间扩
散,且神经传递的径路很短,因此NO的半衰期相对于其它经典的神经 递质来说则
较长。NO具有高度亲脂性,极易通过细胞膜,可直接进入靶细胞。有人认为cNOS
生成的NO可能先与含巯基的载体分子结合或形成硝基硫醇复合物,到达靶细胞后N
O从载体释 放并直接扩散至靶细胞内,进入靶细胞的NO与sGC中的Fe结合使之激活
,产生cGMP而发挥其 生物学效应。已经证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等
均可在细胞因子及内毒素的作用 下,由i-NOS催化而合成NO,虽然由c-NOS合成的
少量NO有舒张血管 、支气管作用,有助于炎症的缓解,但由i-NOS合成的大量NO则
使呼吸道毛细血 管后静脉浆细胞渗出增多,上皮细胞脱落,功能变性,甚至细胞
死亡,从而使炎症反应加重 。
3.NO在急诊医学的应用及进展
3.1NO与支气管哮喘:
在哮喘发病过程中,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均
参与反 应,其病理表现为支气管多种炎细胞浸润、基底膜透明变性、上皮细胞损
伤脱落等。肥大细 胞主要参与哮喘的速发反应,而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
粒细胞的浸润导致哮喘迟发反 应的发生。试验表明哮喘患者呼出气中NO含量较正
常人高2~3倍〔3〕;同时其肺中 的i-NOS免疫组化染色较非哮喘者明显增强〔4〕
。研究证实,在哮喘患 者 血浆及豚鼠哮喘模型血浆、肺组织中NO含量显著高于对
照组[5-7]。提示在哮喘发病中由于i-NOS合成增加而使诱生性NO生成增多。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NO具有自相矛盾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可舒张肺血管、支气
管平滑肌,使 哮 喘症状减轻;另一方面大量NO合成则使其毒性作用加强,哮喘不
仅不能缓解,反而加重。由 于NO的这种特性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特殊作用,用吸
入小剂量NO或抑制诱生型NOS催化作用 使NO生成减少来治疗哮喘已成为一种新的设
想。
由于i-NOS催化产生的大量NO使炎症反应加重,如能找到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抑
制 i-NOS合成的物质,可能有助于哮喘的治疗。目前已知的NOS抑制剂L-NMMA、L-
NAME和L-NIO等均为非特异性抑制剂,在抑制i-NOS的同时也抑制c-NOS。我们的研
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哮喘患者及 模型豚鼠体内NO的产生〔5,6〕。Rodoms
ki等〔8〕发现糖皮质激素类药 物对i-NOS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c-NOS无此
作用,提示糖皮 质激素还 可能通过选择性抑制体内i-NOS合成来控制哮喘。研究
发现〔9〕,胍 氨酸对i-NOS较其对c-NOS的抑制作用强10~100倍。这也为 治
疗哮喘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思路。
3.2NO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炎症细胞浸润和激活是引起ARDS 的确切机制
。实验表明,在由IgG免疫复合体所诱发的ARDS中,中性粒细胞起重要作用;而I
gA免疫复合体所诱发的ARDS则是巨噬细胞依赖性的,但二者均是氧自由基和NO依赖
性的。近 年来随着对NO在体内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NO有一未配对电
子并具有顺磁性,极 易与O2结合形成超氧化氮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
NO)。NO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为NO2和OH,NO及其反应中间产物NOH是极强的氧化剂,
可导致脂质过氧化和巯基氧化,从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10〕。此时除氧自由
基本身的毒性作用外,其与NO的反应产物NO可进一步造成支气管肺损伤。损伤的途
径 可能为:①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生物膜包括细胞器膜损伤。丙二醛(MDA)可与细
胞器膜成分 发生交联 、聚合,改变膜的性质,还可与DNA、RNA碱基交联,产生细
胞毒性作用。②脂质过氧化物和 O2抑制内皮细胞功能,引起肺血管舒缩障碍。
③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增多,加剧炎 症反应。④NO的强烈细胞毒作用。
ARDS时,肺动脉压(PAP)升高是引起肺水肿和右心室功能不全的主要因素,降低
已升高的P AP及肺血管阻力(PVR)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有报道对重症ARDS患者吸
入低浓度的NO可使ARD S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下降,明显提高氧分压,降低生理死腔
气体容积/潮气容积〔11〕。因而吸入NO 被誉为治疗重症ARDS的新疗法。
3.3 NO与休克:
在内毒素休克早期,由于内毒素引起体内儿茶酚胺、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的
增加,使内皮细胞的c-NOS被激活,产生NO,导致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 缩反
应降低和急性血压下降;而在休克晚期,在急性血压下降部分恢复后,血压的继
续下降可能 与内毒素引起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IL-1等诱发血管平滑肌细
胞的i -NOS使NO产生增多有关,因而NO产生水平与预后及病死率密切相关,用NOS
的抑制剂 L-NMMA治疗休克,具有较好疗效〔12〕。这为内毒素引起的休克治疗
展示了前景,同时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休克的病死率,可能与其抑制NOS的
活性,减 轻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阻止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发
展有关。
3.4NO与脑血管梗死:
NO在神经系统中具有下列生理功能:(1)调节神经介质的释放;(2)由脑血
管内皮和脑血 管外膜自主神经释放的NO调节大脑的血流量;(3)通过神经元中N
OS的激活而产生NO,影响 大脑中的小动脉,从而调节大脑血流量。脑血管梗死时
,多种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到细胞外间隙中,刺激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使细
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神经元内,激活NOS,使神经元 产生 和释放的NO增多。局灶性
脑缺血时,脑内也产生大量的NO。NO与O2反应,形成NO造成脑损害。动物实验表
明,如果在动物脑缺血前给予SOD,可显著减少脑组织的梗死体积。但过量的NOS抑
制剂也可抑制脑血管内皮的NOS活性,使内皮细胞产生的NO减少,阻碍了 脑血管扩
张,并减少了对血小板粘附抑制作用,反而加重脑损伤。
4.NO的临床应用
如前所述,目前临床应用NO主要是采用吸入NO的方法来治疗患者〔13〕。吸入
前,NO 气体应与N2预混成(100~1 000)×10-12 mol/L的浓度贮于钢瓶中
,使用 前尽量缩短NO与O2的接触时间 ,以减少NO2的生成,新鲜的Na2CO3可吸收
NO2,使其浓度降低。NO具有高度亲脂 性,吸入NO不仅可直接到达肺泡产生血管
舒张作用,而且可穿过支气管上皮屏障,到达支气 管平滑肌从而使其舒张。Dupu
y等〔14〕的研究证实,对乙酰甲胆碱诱发的支气管 痉挛豚鼠吸入(5~300)×
10-12 mol/L的NO,其气道痉挛可以逆转,并具 有剂量依赖性。进一步的研
究表 明,雾化吸入可释放NO的S-硝基-N-甲基青霉胺也可使气道阻力下降。Foube
rt等〔15〕给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吸入80×10-
12mol/L的NO,发现哮喘组气道反应性降低,而COPD组及 健康对照组则无此发现
。上述 研究虽表明吸入NO有舒张支气管和降低气道阻力作用,但吸入高浓度NO则
可产生毒性反应 。这主要因为NO可与氧结合形成二氧化氮(NO2 ),后者有很强
毒性作用。实验表 明NO2浓度>50×10-12mol/L可立即引起肺水肿;如果NO
>5 000×10-12 mol/L时,NO还可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形成 高铁血红蛋白血
症,并使表面活性物质失活引起严重肺水肿。吸入低浓度(
L)NO几乎无 毒性反应,当吸入浓度
者占0. 13%,所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占0.2% 。给兔吸入43×10-12 mol/L的
NO和3.6×10-12mo l/L的NO2(连续6日)后,光镜下未见肺水肿; 给小鼠吸
入10×10-12mol/L的NO,6个月后未见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但可见 脾脏
增大和胆红素轻度增高。因此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署规定工作时NO浓度应低于25×1
0-12mol/L,目前治疗患者时推荐吸入NO浓度应
5.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NO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因子,由于NO的两面性作用使其在急危重症疾
病的发病 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低浓度NO具有对血管、
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 作用,高浓度NO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表现为与血红蛋白结合
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使肺泡表面物质失活,细胞功能变性坏死,DNA脱氨基等
。目前在NO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1)一定浓度的NO具有舒张血管、
支气管平滑肌作用,高浓度则产生组织及细胞毒性 作用,在治疗中,如何使吸入
NO浓度达到最有效最安全的浓度,摒除其毒性作用。(2)如何 寻找一种选择性抑制
i-NOS的物质,使体内NO产生适量并发挥生理作用。(3)阐明NO与疾病发病过程中炎
细胞介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NO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相信随着对NO研究
的不断进展,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为急诊医学领域的急危重症 疾病的
研究和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转贴于 参考文献
〔1〕Palmer R M J,Ferrige A G,Mocada S.Nitric oxide release accounts f
or the biological ac tivity of endothelium relaxing factor.Nature,1987,
327:524-530
〔2〕Moncada S,Palmer R M J,Higgs E A.Nitric oxide:physiology,pathophy
siology a nd pharmacology.Pharmacol Rev,1991,43:109-112
〔3〕Barnes P J.Neural mechanism in asthma.Br Med Bull,1992,48:149-1 5
7
〔4〕Forsterman U,Schmid H,Pollock J S,et al.Isoforms of nitric ox
ide synth ase:character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from different cell typ
e.Biochem Pharmacol ,1991,102:91-96
〔5〕杜捷夫,崔德健,田东华,等.一氧化氮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华结
核和呼吸 杂志,1997,20:153-156
〔6〕杜捷夫,崔德健,郭英江,等.哮喘病人及豚鼠模型血浆和肺组织中一氧化
氮的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825-826
〔7〕陈复辉,韩守信,吴晓梅,等 .支气管哮喘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临
床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2) :125
〔8〕Rodomski M W,Palmer P M J,Moncada S.Glucocorticoid inhibit the ex
pression of an inducible,but not the constitutive,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vascular endot helial cell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0,87:10043-10
046
〔9〕Stephen J L,James R W,Wilkinson G M,et al.Differential in vitro
regula tion by glucocorticoids of monocyte-derived cytokine generation
in gl ucocorticoid resistant bronchial asthma.Am Rev Respir Dis,1993,1
47:690-696
〔10〕Jorens P J,Van Overeld F J,Bult H,et al.L-Arginine dependent pr
oduction of nitrigen oxide by rat pulmonary macro phages.Eur
J Pharmacol,1991,200:205-210
〔11〕蒋志彬,刘励军,王英,等.一氧化氮吸入对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 患者氧合功能的作用及血流动力学的安全性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12(9):549-551
〔12〕谢平初,陆家齐,孙大铭,等.猪内毒素休克外周与内脏微循环灌注的动
态变化.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12):718-720
〔13〕Anthony F M,Benjamin G,Dieter K,et al.Expired nitric oxide le
vels duri ng treatment of acute asthma.Am J Respir Dis Crit Care Med,19
95,152:800-805
〔14〕Dupuy P M,Shore S A,Drazen J M,et al.Bronchodilator action
of inhal ed nitric oxide in guinea pigs.J Chin Invest,1992,90:4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