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资本市场培训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资本市场培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资本市场培训

第1篇

孙认为,目前学校的教育只能给学生提供金融理论,而资本市场“黄埔军校”的开班,将会结合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由工作在资本市场一线的资深人士向学生传授实战经验,为山西资本市场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持续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孙才仁强调说,山西未来实现经济强省目标,打造金融强省,要靠山西人自己奋斗,要不失时机地抓好人才培养这个事业的核心。

据了解,此次“资本市场后备人才千人工程”开班后,将对一期120名学员进行1个月的集中培训。结束后,这些学员将被分配至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上市公司等资本市场行业主体实习工作。今后,“千人工程”将会继续在山西其它高等院校进行“黄埔二期、三期”的学员培训。而第一批幸运儿是通过笔试、面试等多道关口考验产生的,100多名山西大学在校学生成为山西“资本市场后备人才千人工程”第一期培训班学员。

山西省证监局局长孙才仁在2月15日召开的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资本市场这篇文章,转变观念是首务。相比机遇、资金、项目和人才,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真抓实干和会干巧干,可能是目前资本市场发展最需要的。

孙才仁强调,要解决好官员和企业家的现代金融意识和观念问题,要由过去习惯于法规没说行的就不能干,转变为法规没说不行的就能干,这是“先行先试”的灵魂。他形象地将这一转变比喻为,“自我积累式发展好比爬楼梯,搭上资本市场快车道好比乘电梯。”

数据显示,去年,山西新增信贷1600亿元,资本市场融资900亿元,到位700亿元,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比增长一倍多,增幅大大超过银行信贷,直接融资与新增间接融资占比由19%提高到57%。

孙才仁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增速高于间接融资增长、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主要增量支持,这将是未来一个时期金融市场的常态。但山西转型的主体是企业,转型的保障在政府。要利用好资本市场,关键还需要政府做好推动保障的‘幕后’工作。由于许多企业接触资本市场较晚较少,上市融资过程中经常遇到基础不扎实、管理不规范、土地、税收等各类政策达标程度低的问题,解决起来很费事。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协助解决意识差,推动工作无抓手。”

第2篇

虽然多层次资本市场是金融改革中的高频词汇,但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含义。不搞清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含义,便无法在同一概念基础之上进行建设性的对话。那么到底什么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呢?实际上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巴曙松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应当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即OTC市场、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等几个层次。王国刚认为,多层次是指资本市场应由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无形市场等多个层次的市场构成。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指能够为满足不同投融资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有层次性的配置资本性资源的市场。虽然如此,但可以归纳出这些观点背后的一些共性:多层次性、针对性、协调性、结构性。目前,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重要问题在于,市场层次不够丰富,各层次之间的协调性差,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合理。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从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协调和发展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初步健全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体系,有关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也正在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从萌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障碍,特别是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突出的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存在结构性缺陷:一方面是A、B股分割、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割;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缺乏一个安全、高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要有证券交易市场,还应该包括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直接的产权转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资本交易,而证券交易所内部又细分为包括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非流通股转让等资本运营的平台。

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活力的源泉。中国经济呈二元经济状态,一方面是存在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是茁壮成长的个人创业企业,不同企业对资本市场需求不一样,上市门槛也不一样。结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满足不同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这些企业正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为这些活跃的市场群体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就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改变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推动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相当明显,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仅仅只有一个单一标准的行政管制下的市场,那么,这个标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中小企业往往会形成事实上的制约。

从融资结构上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调节的手段。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上,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间接融资中商业银行则是主导性的,银行贷款偏重国有大中型企业、偏向大中城市。结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带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调整,对于改变过多依赖以银行贷款主导的间接融资的融资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国民经济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层次决定了我国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依靠主板市场,而必须依赖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然推动融资结构的调整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出现资金相对过剩和相对短缺相并存的格局。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得金融体系过于依赖银行体系、过于倾向大型企业,而忽视了直接融资、忽视了中小企业。

从资本市场自身建设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标志。它可以发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也能够避免由上市公司风险特征加大、风险揭示能力下降而造成的市场风险,更能满足各个层次的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需求。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整合程度,降低其分割程度,从而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监管体制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需要合理界定中央统一监管和地方政府监管的职能。而从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如能对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做出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安排,监管部门相应地就能针对不同市场上企业的特点做出不同的监管安排,这样也有利于市场的协调发展。单一层次的证券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总体上非常有限,而且将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集中在一个较高标准的主板市场上市,同时缺乏其他可供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那么,这种单一市场不仅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需求,而且还会导致资本市场金融资源的错位配置,助长投机行为。从理论上说,资本市场只有通过面向需求的最大可能地细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才能高效率地实现供求的均衡,才可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业资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

创新无疑已经成为当下最强的音符,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必须大力进行创新,大兴创新之风。中国企业要提质增效,也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创业资本来落地,而创业资本则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创业资本的发展也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一)创业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

创业资本处在多重场环境的影响之下,创业资本的场环境包括产业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府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创业资本的形成、投资、增值、变现都是在一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中进行,没有相配套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环境,创业资本不可能加速发展。

资本市场结构影响创业资本循环。创业资本与天使资本、产业资本、证券资本是资本市场的四大板块,在资本市场不同分层中各自都有自身的角色分工。创业资本循环全过程置于资本市场各个层次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不同实力、不同规模、不同投资取向创业资本发展壮大的前提,包括主板、创业板和三板在内的资本市场为创业资本提供融资、投资和退出等全方位支持。

(二)资本市场还影响创业资本对创业企业的投资方式

一个流动性强的新兴资本市场的存在能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创业资本在创业企业的成长早期进入,或者在种子期介入。资本市场也能影响创业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创业投资机构而言,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能力,资本市场不仅帮助企业管理规范,以上市作为企业达标的规范标准,而且创业资本也根据资本市场和创业企业的要求提供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创业企业的竞争力。

(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创业资本提供从所投资企业中蜕资的场所、工具和途径

创业企业利用主板、二板等已上市公司的壳上市;利用已上市挂牌的企业对创业资本所投资的创业企业进行并购;许多上市公司也成立创业投资机构,它们所成立的创业资本运作机构重点可以从事成长期与成熟期的投资。

(四)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创业资本为多层次资本市场输送新的血液

金融深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贫困陷阱,要加快发展,必须以现代金融机构取代资金黑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创业资本通常采用金融组织化的方式进行聚合、投资,创业资本提供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人才、市场、经验、金融支持和资源网络。创业资本帮助培训优质企业上市,前期规范培训企业,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

第3篇

【关键词】资本市场 文化产业 融资渠道 企业制度 结构升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重视并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对于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特别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资本市场有助于拓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作为外源融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资本市场自出现以来就深受各行业企业青睐。无论是在成熟的发达国家,还是在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都被企业公认为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为便捷和稳定的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受自身规模的限制和资产结构特点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企业一直难以通过银行信贷方式筹集到预期的资金规模,并由此影响了整个文化产业的顺畅发展。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创业板市场也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应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无论是在主板还是创业板市场上市,或是发行企业债券及融资票据,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文化企业资金匮乏的窘境,并为之奠定做大做强的资金基础。

二、资本市场有助于加速文化单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在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牢牢抓住这一宝贵机遇,实现文化产业的高速、高质发展,必须要加大力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有约500家国有文化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不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极大地释放了文化产业的内部活力。“十二五”时期,我们应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将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尤其是要在资本市场企业文化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首先,资本市场可以为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有效地定价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现自身的真实价值,看到文化产业辉煌的未来发展前景,从而坚定转企改制的信念,加快改革的步伐;其次,资本市场可以为文化企业提供股权结构逐步优化的平台,帮助一些国有背景的文化企业通过股权转让、配股稀释、国有股回购等方式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再者,现代资本市场中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使文化企业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更加趋于一致,有助于文化企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并吸引留住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

此外,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通常是代表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这些投资者具有监督文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文化企业可以借此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对企业经营者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形成较为有力的支撑。

三、资本市场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

振兴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影响力,需要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企业和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世界级文化企业。

相对于完全依靠自身积累来实现企业实力的增强,进而产业结构升级的传统思路而言,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借助多种资本运营手段,文化产业可以更加迅速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在资本市场上,一方面,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联合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进而提升文化产业集中度,扩大领军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增强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化企业还可以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剥离等方式,以获得资金融通,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战略性配置,同时,将部分闲置资产分离出来,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资本运作效率,最终带动文化企业整体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十二五”时期是文化产业腾飞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的不断加强资本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关系:

一方面,要尽快建立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联系的枢纽,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在文化企业的整个资本运作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企业最初的IPO上市,到此后的发行债券融资,再到进行各种兼并收购活动,都离不开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的全力支持。因此,为了密切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间的关系,提高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效率,必须将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间的合作关系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具体到操作层面,可由地方文化厅(局)和证监局牵头,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负责人给予相关文化企业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并逐渐确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为文化企业的资本运作指点迷津,使之事半功倍,又可为合作伙伴带来稳定的业务资源,实现双赢。

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熟悉金融市场的文化产业资本运营人才。文化企业要真正地了解资本市场,充分地利用资本市场,在与金融机构投行业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同时,还必须拥有一批熟悉文化产业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2010年,文化部举办了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金融工作培训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今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定期举办同类培训,为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此外,还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逐步丰富已有的如信息资讯、政策法规、文化企业上市、行业知识等栏目内容,切实增进文化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范玉刚.文化繁荣的推动力[J].望,2010(38).

[2] 浦树柔,董雪.文化产业的“十二五”跨越期[J].望, 2010(36).

[3] 孙国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管理研究,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