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卧床老人护理方法范文

卧床老人护理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卧床老人护理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卧床老人护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鼻饲; 吸入性肺炎;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67-01

吸入性肺炎主要由口腔内容物或胃、食管返流物误吸所引起,是一种危重病症,其病死率高达40%~60%。老年病人易患脑卒中、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和吞咽功能障碍,需卧床和鼻饲饮食,而卧床病人鼻饲饮食易出现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严重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进食,再加上插鼻饲管,容易出现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热情诚恳地帮助病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时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病人悲观、焦虑不安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加强规范化肺功能保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意识清醒患者指导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吸气后屏住,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痰液,并给予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排出的药物。对长期卧床或意识障碍患者协助有效排痰,翻身、拍背、按摩背部皮肤,每两小时一次,翻身前后彻底吸出气管、口腔、鼻腔内的痰液。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驱动吸入法适度湿化气道,有利于痰液排出。在雾化中或雾化后患者痰液较多,要随时吸出痰液,以防气道堵塞。指导卧床病人床上主动、被动运动,防止分泌物聚集引起感染。

2.3 加强留置胃管鼻饲的护理

2.3.1 增加置管长度 一次性硅胶胃管最末一个侧孔距尖端约8,若按常规置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当注入流食时,鼻饲液返流于咽喉部发生食物返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为了预防食物返流,置管时应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常规长度基础上增加7~10),使最末侧孔进入胃内,即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则注入的食物不易返流。

2.3.2 改变鼻饲时 进食时平卧位胃内容物存在于胃底、胃体、贲门、甚至食管内,患者咽喉、食管、胃处于同一水平,加上老年病人食管下括约肌屏障作用减弱,鼻饲后患者易发生食物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鼻饲时应根据患者病情摇高床头(≥30°)、取平卧位或坐位借重力作用防止食物返流、误吸。

2.3.3 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 老年人胃平滑肌随年龄增长而变薄或萎缩,收缩力降低,加上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使胃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老年人液体胃半排空时间为123min,青年人为47min,而固体排空时间和青年人相差不大。因此,老年人为了减少胃潴留的发生,鼻饲量由每餐350~400ml减至200~300ml,鼻饲速度由15~20min延长至40~60min,鼻饲营养液温度保持在40℃,少量多餐,餐饮由4~6次/d增至6~8次/d,鼻饲时、餐后保持半卧位时间由30min增至1h。鼻饲前检查胃内残余量,如果超过100~150ml即表示胃排空迟缓,应适当延迟鼻饲时间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餐后30min内避免翻身、吸痰等处理,每次鼻饲后用温水冲干净胃管内残留物,3~4周更换胃管1次。

2.3.4 胃管的检查和固定 鼻饲前应验证胃管的位置,确保胃管在胃内,同时检查胃管的刻度,观察胃管有无脱出、移位。常规胶布固定胃管法常因病人咳嗽、呕吐、呃逆等反应引起胃管卷曲、部分脱出、移位,胃管末端进入食管,鼻饲时易引起误吸。因此,我科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先用胶布将胃管近鼻孔处缠绕1周,以插入鼻胃管刻度线为标准,。用线绳在患者鼻孔处的胶布处的胃管上打2个外科结,形成一个“8”字形,两圈并拢,套在胃管上抽紧,这样可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和滑脱情况,此方法增加了胃管与线绳的磨擦力,使胃管不宜脱出。在经两耳廓上缘的线绳外各穿一小段废弃的输液器管,绕过耳廓后在面颊部打一个活结,松紧度能伸进两手指为宜。此方法增加了线绳与耳廓的受力面积,减少了对耳廓皮肤的损伤。每天更换胶布,若被分泌物弄湿随时更换。

2.4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卫生,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d或漱口水漱口3次/d,清水清洁鼻腔,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食管、贲门在不进食时为关闭状态,不发生食物返流。如果患者出现神经肌肉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食管下段括约肌、胃平滑肌收缩无力,活动不协调或肌瘫痪,使食管下段括约肌、贲门处于开放状态,增加发生食物返流的机会。鼻饲患者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改变,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同时胃管的留置更进一步减弱了咽反射,内容物易返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入肺。老年人由于食管解剖结构的改变,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防止胃食管返流的生理屏障作用减弱,更易发生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同时老年病人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功能下降,胃排空延迟,易发生胃潴留。因此,如果老年鼻饲病人鼻饲时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取平卧位、胃管最末侧孔在食管、鼻饲量过多、速度过快、间隔时间过短等原因,导致病人出现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熟悉和掌握老年卧床病人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和肺功能的保护,加强留置鼻饲管的护理和口腔护理,既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又能保证其足够的营养支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叶葶葶, 主编.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3.

[2] 周小萍.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有效排痰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35.

[3] 侯学荣. 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800-801.

[4] 耿德章, 主编.中国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

第2篇

关键词 卧床老人 看护者 压疮 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52-03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体衰多病导致长期卧床者逐渐增多。在长期卧床老人中压疮的发生率极高,且压疮发生后久治不愈,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身心伤害,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卧床老人的看护者大多缺乏医学护理的知识及技能,不当的护理极易引起压疮发生,或已有压疮进行性恶化。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卧床老人的压疮危险因素及看护者压疮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使社区护士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本中心实行家庭医生签约的70岁以上老人中,筛选出长期卧床的老人66人,其中男33人,女33人;年龄(83.2±7.1岁);卧床年限平均(7.7±8.7)年;患≥3种慢性病25人,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为主。

看护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3.1±13.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人,初中及以上35人。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问卷

一般情况问卷包括老人及看护者基本信息,老年人卧床时间、慢性病情况、生活习惯等。老人生活习惯包括:饮食、排尿、活动、翻身、吸烟、饮酒、洗浴、更换内衣、整理床单位9项。良好饮食习惯的标准:每周高脂饮食≤2 d、甜食≤2 d、腌腊食品≤2 d,辛辣刺激食物≤2 d,富含蛋白质食物≥3 d,新鲜蔬菜水果≥300 g/d,符合以上4项及以上者为饮食习惯良好。

1.2.2 看护者知识问卷

自制压疮预防知识问卷,共40道是非题,每题答对给2.5分,满分为100分,每份问卷≥70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1.2.3 Branden量表

Branden评分量表是目前公认,较理想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从感觉、潮湿、活动、活动能力、营养、摩擦/剪切力6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总分6~23 分,18分为预测压疮风险的临界值,其中15~18 分低危;13~14 分中危;10~12 分高危;≤9 分极高危。Braden量表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越重,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越高[2]。

技术指导员对负责调查的护士进行集中培训,采用上门调查方式,先讲解调查目的、重点、调查表的特点及填写方法,由调查员对卧床老人进行Branden量表评估,压疮知识问卷由看护者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Branden评分及影响因素

社区66名长期卧床老人Branden平均分为(14.8±3.2)分,其中≥18分31人,

2.2 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

66名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平均得分(68.0±11.4)分,其中≥70分27人,

3 讨论

3.1 看护者缺乏预防压疮知识是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66位长期卧床老人中,53.0%存在压疮风险。而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40.9%。与尹莉芳[3]的研究结果:“发生压疮的大部分原因是看护者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防护意识差,重视不够造成的”基本一致。说明开展社区压疮知识健康教育和加强老年照护者的业务培训非常重要。通过社区护士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行照护者压疮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才能有效地预防压疮发生,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的目的。

3.2 社区长期卧床老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3.2.1 卧床时间

卧床时间越长,老人Branden评分越低,压疮发生的风险越高。可能卧床老人大多机能减退,营养状态较差,皮肤长时间受压血运不畅,加上大小便对皮肤刺激,极易发生压疮。

3.2.2 营养不良

饮食习惯不良的老人,Branden评分越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王艳等[5]研究表明,社区卧床老人由于卧床时间长、未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压疮发生影响大。应对长期卧床的老人进行营养评估,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

3.2.3 皮肤长期受压

翻身间隔时间长的老人,其Branden评分低,压疮发生的危险性随之增高。经常翻身可以改变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状况,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后应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减轻突出部位的压力。受压的骨突出处要用海绵或海绵圈垫空,避免压迫。

3.2.4 整理床单位不及时

不每天整理床单位的患者,Branden评分低。这与尹莉芳[3]和李玲香等[6]的观点一致。及时整理床单位,清除床上的硬物、渣屑及床单的皱折,可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对预防压疮发生有重要关系。不可让患者睡在潮湿的床铺上,也不可直接睡在橡皮垫、塑料布上。在整理床单位过程中,应加强对皮肤的观察,便于及时发现压疮苗子,早期处理,促进愈合。

3.3 加强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培训

调查显示,看护者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高的看护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渠道多,健康信息面广量大,对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看护老人的知识及技能更加全面。目前卧床老人看护者大多是外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本身存在诸多不良生活习惯,与患者交流困难等,在卧床老人压疮预防护理上存在明显不足,这与梁显华等[7]的研究相一致。随着居家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加强看护者的教育培训越来越重要。有一支培养有素的看护者队伍,居家养老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董军芳, 刘菊新. 脑卒中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J]. 全科护理, 2011, 9(18): 1639.

[2] 李敏, 康丹, 易冬秀, 等. Braden评分法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 现代护理, 2010, 7(20): 108-109.

[3] 尹莉芳. 院外压疮预防性护理研究现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8): 101-102.

[4] 朱彤华, 居淑勤. 30°侧卧位翻身法对长期卧床患者防治压疮的作用[J]. 上海护理, 2012, 12(2): 27-30.

[5] 王艳, 郑国荣, 高金华, 等. 老年患者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的危险营养因素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1, 25(6): 487-489.

[6] 李玲香, 程小文. 家庭护理致老年慢性病患者压疮相关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6): 30-31.

第3篇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护理

卧床不起指卧床时间已大于1个月并不能恢复者。卧床不起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高龄老年人既是本病的易感人群,又是重点防治对象。导致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特殊病因是跌倒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加上患者并存疾病多,褥疮、挛缩多见等特点[1],也为护理患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延长高龄老年人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理能力、减轻社会负担,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对象

我科近年收治25例80岁以上老人,其中男9例,女16例;跌倒综合征致病7例,误用综合征致病5例,其他原因致病13例。全部患者并存疾病3种以上。

2方法

2.1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

2.2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活动与锻炼。

3护理

3.1健康教育根据高龄老年人的经历、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职业、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1.1知识传授因地制宜、深入浅出地选用专人讲解,指导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节目,发放宣传手册等教学方法,帮助老人认真学习医学科普知识,如:人体解剖和生理功能,影响衰老的因素及延缓衰老的相关知识,营养学知识,药学知识,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作诱因、演变规律及识别、治疗、护理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以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3.1.2行为训练选择恰当的方法,选用适当的辅助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自理行为的训练。如:自我护理技能,自测血压、脉搏、尿量、尿糖、痰量,注射胰岛素,关节功能、协调运动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语言矫治训练等,促进康复。

通过健康教育,鼓励高龄老人进行自我监测、自我诊断、自我康复、自我护理和自我预防。

3.2日常生活指导

3.2.1病室环境选择安静、整洁、舒适、阳光充足的房间,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消毒。物品摆放得当、合理、安全,便于取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3.2.2皮肤护理定期清洁皮肤,及时更换衣服,选择纯棉、麻织品。穿宽松的衣服。床铺平整无皱褶,避免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定时改换卧位,翻身、拍背,鼓励咳嗽。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骨突处垫充气皮垫,预防褥疮、皮炎、肺炎等病的发生。及时修剪指、趾甲,以防自伤和护理中伤及皮肤,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经常清洗肛周、外阴皮褶处,防止皮肤糜烂。及时做好口腔护理,清洗活动假牙,使患者舒适,预防感染。

3.2.3大小便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解除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并提供安全隐蔽的环境,及时排尿,定时排便。教会患者锻炼腰、腹、盆腔肌肉和提肛收缩运动,预防便秘、腹泻、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3.3用药护理根据高龄老年人记忆力差,听力、视力不好或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等情况,在用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老人药物代谢的特点,合理用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和用药方法,保证安全、正确、有效,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及家属讲清所用药物知识和重要性,如:名称、剂量、作用、服用方法、毒副作用、禁忌证等。督促老人按时用药,并严格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训练自我服药,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主性。

3.4饮食护理依据高龄老年人卧床的生理代谢特点及并存疾病,制定相应的食谱。并尽可能照顾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口味,适当限制热量,给予充足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提供丰富的钙铁等微量元素,多食果蔬及粗纤维食物。并保证水分充足,食物加工细、软且多样化。还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以增进食欲,进餐时间充足,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康复。有条件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保健延龄的药膳和食疗方法[2],以延缓衰老,提高健康水平。

3.5心理护理及时了解高龄老人的心理状态、个体特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沟通技巧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老人以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帮助,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有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高龄老人,开展精神心理卫生教育,用安慰、启发、解释、诱导等方法,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采用宣泄、自我安慰、转移注意力、遗忘等方式自我调节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不良情绪,提高其内在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读书、看报,与社会多接触,与人多沟通,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防止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等病的发生。

3.6活动与锻炼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主、被动活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教给老人关节肌肉活动方法,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肌肉的张力,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增强器官的生理功能,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条件时,可用轮椅推到院内活动。配戴合适的视、听辅助工具,改善老人视、听功能。鼓励老人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恰当予以补偿的功能,保持残存的功能。护理人员选择适当的被动活动和适宜的物理治疗方法,合适的辅助用具如助步器和手杖。帮助老人尽早下床活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康复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与睡眠时间,提高自我满意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预防疾病的发生。

4结果

25例老人除死亡2例外,均有好转,缩短了卧床时间,自理能力有了提高,无并发症的发生。

5讨论

促进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康复的最有效的方法:选择合格护理人员,选用合理、全面、恰当的护理措施。

由于高龄老年人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自理能力弱,疑惑多,要求多以及高龄老年人预期寿命短,救治后生存期也较短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护理及时、耐心、冷静、虚心、诚恳,了解增龄对各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改变的影响[4],认真学习老年医学知识及相关知识,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遵循关心、主动、平等、尊重的原则,运用敏锐、准确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优先救治病人的生命,延缓病情恶化。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延缓功能减退,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患者、家属、看护人员共同参与,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老人保持现有功能,减轻依赖心理,最大限度达到自理基本的日常生活。对濒死老人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尽量使其舒适,帮助老人正确看待死亡,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一生。

参考文献

[1]欧阳敏,蹇在金,王蓉,等.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57-158.

[2]周汝翔,赵士仁,主编.常见慢性病疗养康复指南(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382-384.

[3]周昌菊,李乐之,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3.

第4篇

经常翻身,预防褥疮发生

由于卧床时间长,会引起病人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所以,要不断地为病人变换。对坠积性肺炎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臀部出现轻微褥疮,可以让病人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和被褥要干燥。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床上的温度也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烫伤病人。在协助病人翻身、在床上使用便器时,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病人局部的皮肤。如果病人出现严重褥疮,要去医院换药治疗。

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

长期卧床病人需要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要注意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做好口腔、皮肤、头发等的清洁护理

对于卧床的重病人,做好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其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进食欲。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是:先协助病人侧卧,用毛巾围在病人头颈下,让病人先用温开水漱口,同时咬合上下齿,漱口时要让溶液在口腔内充分转动,保持30秒以上才有效。病人漱口后,护理人员要用棉签蘸漱口水为病人擦洗牙齿,注意动作要轻柔,以防伤到黏膜和牙龈。

第5篇

【关键词】 压疮; 社区; 独居老人; 慢性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2-0151-0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出现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率在医院、社区和家庭都不一样,在家庭护理的长期卧床患者,发病率最高。老年人是慢性病的最主要人群,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共同特点是,疾病迁延、久治不愈、长年卧床,由于护理的不及时到位,很多老人患有压疮[2]。目前,压疮的预防及其护理是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疮的发生率和现患率已经成为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社区独居老人,处于少人照料的现状,护理往往不及时,独居老人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本文就社区独居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分析这些患有慢性病的独居老人压疮的发生和护理情况,便于社区的管理和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顺德区均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独居慢性病老年患者172例。其中男99例,女73例。年龄68~89岁,平均(72.10±3.22)岁。平均病程(20.33±6.27)年。主要原发疾病:脑血管病41例,骨折26例,老年痴呆23例,肿瘤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骨关节炎、风湿免疫病9例;心血管疾病31例,肝脏疾病4例。大部分老人是多种疾病同时伴发,同时还合并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1.2 方法

设计评估单,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情况、自理能力的评估等。家庭情况有单独的表格,包括家庭成员组成、成员关系、主要的照顾者、收入、营养情况。压疮的调查包括:压疮发生部位、数目、分期。采用Braden量表对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内容有六项评定标准,包括患者感官知觉、潮湿、摩擦力、活动度水平、营养情况、运动能力和剪切力总分6~23分。轻度危险18~22分,中度危险14~17分,高度危险10~13分,重高度危险9分及以下[2-3]。社区卫生院有专门护士到患者家里进行调查,由社区护士采用向患者或其家属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填写调查表格。

1.2.1 护士培训 使用Braden评分量表前,由专科护士对社区医院老年病管理全体护士进行培训,讲解每个项目中具体分值所代表的临床情况,并用实例说明。培训后,在临床开展试评估2周,并经过专科护士的复评,评分的一致性达到91.5%,表明本院护士使用Braden量表的可信度达标。

1.2.2 评估的频次 评分大于18分,评估一次后,如果病情未出现变化,可以不再评估;15~18分者,每周评估一次;13~14分者每周二、周五评估;10~12分者每天评估;小于9分者每班评估。评分为10~14分者,如果病情无明显变化,分值无明显变化,改为每周评估;评分小于9分,连续评估2周,病情无明显变化,分值无明显变化,改为每天评估。由于社区护理难度比较大,虽然应用Braden评分,但是不能够达到住院患者的看护标准,所以对于小于9分的患者,不能达到每班测评,采用每日评估的方式。

1.2.3 评估的质量监控 2周试测评期间由专科护士审核,达到可信度之后,14分以上患者不需要专科护士审核。对社区护士评分在14分以下的患者,仍然需要专科护士审核,并决定是否更改评分的频率。

1.3 评估后措施

对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评分以后,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进行压疮护理干预后一个月的评分和最初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评分变化。

1.3.1 健康教育 让患者、家属及看护人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和危险性,教给直接照顾老人的看护人(家属或雇用的人员)对压疮防止的基本方法。对于评分小于14分的患者家属要求患者家属签字。

1.3.2 营养 加强补充蛋白可以明显减少压疮发生。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营养餐谱制定,指导看护人员进行配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压疮危险度的比较

经社区护理干预两周后独居老人Braden量表评分好于经社区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172例独居老人护理干预前后比较 例(%)

时间 低危险 中度危险 高度危险 重高度危险

干预前 68(39.53) 53(30.81) 31(18.02) 20(11.63)

干预后 84(48.84) 37(21.51) 27(15.70) 24(13.95)

2.2 压疮发生情况

120例老人出现压疮,所占比例为69.77%。其中发生一处压疮27例,占压疮发生人数的22.50%。两处及两处以上93例,77.50%;发生在骶尾部压疮最多,发人数为89例,74.17%;其次为臀部、足跟、髋部、肘部、踝部及其他。压疮分期:Ⅰ期106例(61.63%),Ⅱ期44 例(25.58%),Ⅲ~Ⅳ期22例(12.79%)。

3 讨论

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为院前压疮发生的主要人群,尤其是独居老人由于无人照料或少人照料,压疮的发生率和发生的程度更是居高不下。由于我国卫生资源短缺,大多数患者无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长期住院的费用而居家养病[4]。本研究一般资料显示,独居老年慢性病患者病程在20年左右,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营养差,很容易引起压疮。

根据本研究评估表进行系统的分析原因如下:(1)经济收入有限: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加上老年患者月收入较低,甚至有人无经济来源,只有低保或者社区的救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照顾者的知识有限:由于长期住院或建立家庭病床护理需要费用,老人一般支付不起,照顾老人的亲属或者其他看护,不能经常照顾或者照顾不到位,不懂得如何防止压疮的发生,甚至压疮发生后,由于对压疮知识的缺乏,不知道压疮的危害,不懂得及时就医,导致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家中发生压疮,还有的老人压疮已经发生很久,甚至出现并发症,看护人员都没有发现,可见看护人员的不细心和知识匮乏的程度。(3)居住环境较简陋:大多独居老年慢性病患者室内环境差,部分患者卧床不起,大小便不能控制,导致居住环境恶劣。(4)家庭关怀不足:许多独居老人有子女或者亲人,但是并没有起到照料的义务,在精神上独居老人有极大的空白,加之患有慢性疾病,自己去医院治疗都成为了困难的事情,压疮的发生就更没有办法处理。

压疮发生的位置统计:本研究显示发生2处以上压疮患者占压疮发生患者的77.50%,Ⅱ期以上压疮患者占38.37%,说明独居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严重压疮的比例大。因此,早期干预是压疮预防的关键,本研究使用Braden量表,提高了护士对发生压疮危险的早期判断能力,可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根据量表的评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增强了主动防范意识,有效地避免一些潜在危险。节约劳动成本,使护理人员有精力放在一些严重的患者上,避免了人员的浪费。通过量表评分制定护理标准,降低了老人压疮发生的情况[5]。

压疮护理的要点:(1)对家属和看护人员的教育:首先让家属和看护人员明确什么是压疮、压疮如何形成的、危害有多大,引起家属和看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往往独居的老人,家属和看护能照顾老人的时间比较少,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对老人的影响意义不是很大,更多的是需要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关注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2)如何让卧床老人翻身:减少受压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最有效的解除压力的方法就是适时的变换。中低危患者每隔2小时翻一次身,高危患者每隔1小时翻一次身;患者的骨隆突及支撑区最容易受压,要选择合适的缓解局部压力作用工具,如软枕、棉垫等。高危患者最好睡气垫床,避免出现剪切力[6]。

没有卧床的老人,自我护理的能力也很差,主要表现为:老人记忆能力差,不能按时服药,加之经济状况差,不能有效的治疗慢性病,很容易导致疾病的进展和并发[7]。一旦疾病恶化,很容易产生老人卧床的情况。这样的老人,及时目前评分危险程度低,但是也不能忽视其突然变化的病情。对于这类老人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从疾病的治疗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高危老年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告知老人家属和看护人员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目前社区独居老人的压疮发生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本研究中,社区干预老人的护理之后,危险评分分布显示,中度危险以上程度的老人比例下降,干预护理对降低危险评分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郝素文.对院外压疮留院观察患者健康指导的效果观察[J].护理杂志,2009,26(7):70-71.

[2]邹德凤,章金媛,毛祚燕.专业志愿者开展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的体会[J].江西医药,2009,44(6):639-640.

[3]舒红文,周川芬,严仁华.Braden量表评估准确性对压疮风险预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2A):355-356.

[4]周玉兰,刘雪梅.压疮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49-151.

[5]黄秀容.不同疗法在压疮愈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78-80.

[6]佟金谕,王建秀,郭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我院压疮管理中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78-80.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22-01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或局部摩擦,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溃烂。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的骨突部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多,其运动及神经活动力较低,长期卧床、机体控制力差,感觉功能减退,皮肤组织新陈代谢率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成为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1-2]。老年人一旦发生褥疮,其创口的修复较为缓慢。因此,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现对我科一年来收住的36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共3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66~ 88岁,平均76.5岁。褥疮分期:I期(皮肤仍完整,但开始起红疹)2例,Ⅱ期(有部分皮肤损失,包括表皮或真皮)18例,Ⅲ期(表皮完全损失,并损失部分皮下组织,但疮面尚未穿透筋膜)16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褥疮是卧床老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不仅给老人带来痛苦,而且常因久治不愈出现严重感染甚至直接导致老人死亡。老人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入院时,护士用柔和的语调,热情接待老人,介绍同室的朋友,给老人关心和鼓励,介绍创面情况,增加其自信心,消除不良情绪。

2.2 营养支持:根据老年人的个体情况,进行合理配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外营养,保持营养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促进疮面愈合。

2.3 预防措施:针对褥疮发生的常见原因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褥、衣服的清洁干燥平整舒适,尽可能使用透气性好的柔软棉制品。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擦。每次翻身后,对受压的局部热敷后作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的清洁无污垢,每次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不可擦伤皮肤。

2.4 褥疮治疗: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与预防并举的原则。按照褥疮分期合理治疗,不同的疮面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1) I期:避免继续受压,保持干燥,翻身后局部涂红花油按摩。(2) Ⅱ期: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将表皮水泡内液体抽出,予龙血竭+创必宁涂擦,外覆无菌纱布,每日换药1次。(3) Ⅲ期:它是病变严重期,也是治疗的关键期。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后,每日换药一次。本组病例有30例72处是带入褥疮,经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最长时间为90d,未有新发褥疮。其余6例为难免褥疮的高危人群,也未有褥疮发生。

3 护理体会

褥疮在长期卧床的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很高,病程长,愈合慢,给其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护理应该以老年患者为中心,从改善质量出发,做好老年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把好基础护理质量关,用我们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对褥疮进行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护理:

1.达入老年期的老年人离开熟悉的社会工作环境,离开亲人的关心、照顾,感到无比的孤独、寂寞。因身体生理功能衰退,疾病的缠身,害怕死亡的来临,产生不良情绪,更加影响身心的健康。首先要做好心理方面的护理,让老年人把心里所想的都说出来,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消除老年人担心、焦虑的情绪。多给予安慰,沟通。建立积极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2.合理膳食对老年人的保健,疾病治疗,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荤素配搭比例合理,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讲究饮食卫生,适度饮酒、饮茶。根据每位老年人的身体,疾病情况安排每天的饮食,注意低脂肪、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清淡饮食,多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限制含糖饮食,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

3.对于疾病缠身,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根据每位老年人的爱好、兴趣、生活习惯适合她们实际需要安排她们的日程表,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一般日常生活护理有:1晨间护理包括协助排便、漱口(口腔护理)、洗脸、梳头、洗澡(抹身)。晚间护理包括漱口(口腔护理)、洗脸、热水泡脚、协助排便。卧床的老年人尽可能采取卧位,半坐卧位,轮椅交替变换,防止长期卧床引起呼吸道和泌尿系的感染。注意定时翻身拍背防褥疮护理。

4.注意加强个人口腔护理:饭前、饭后、早、晚漱口,吃东西前后漱口。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加强个人清洁卫生,洗澡(抹身)后涂抹润肤膏。足部护理: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后,注意擦干后双足涂抹润肤膏。

5.每星期至少一次床上洗头(对于长期需要卧床的老年人而说)。必须使用尿片的老年人小便、大便后注意抹洗清洁,避免尿液、粪便刺激皮肤引起皮疹,注意卫生干净,除异味,可使用爽身粉。出汗较多的老年人注意腋窝、窝、大腿深部、外皮肤清洁干爽,可使用爽身粉。

6.对老年人加强保护,注意安全,防止摔跤引起骨折、中风、突发疾病等。定期修剪指趾甲,剪头发。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耐寒锻炼,预防感冒。

7.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沉淀、气味。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严禁用力大便,避免引起突发疾病。便秘者可采用以下的通便方法:1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多喝水,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2使用开塞露:2个开塞露塞入大便后刺激排便。3中草药的使用:番泻叶等中药,取少许中药泡热水茶温凉后服用。4清洁灌肠:温肥皂水,温生理盐水灌肠,液体在750ml以上。5以上通便方法使用后排便效果欠佳,最后考虑用西药:服用果导等泻药帮助排便。

保健:

1.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可适当参加现在流行的“夕阳红”等旅游活动。有利于减轻心理的压力,享受大自然同时可以锻炼体魄,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身心健康。

2.老年人注意生活方式有规律性,工作、劳动、休息时间的安排有序,劳作适量,休息适,生活内容充实,兴趣爱好广泛,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做到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活动的时候活动,动静结合。避免身体过累。

3.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有耐心,细心改变不良习惯,不要睡在床上吃饭、喝水,大、小便尽量使用尿壶,大便盆。不要日、夜不分睡觉,调节好“生物钟”。不要只吃零食,不吃饭等。

4.做到健康自测,及早发现老年痴呆苗头等疾病。定期体检,发现健康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5.生活保健:鼓励老年人多说话,活跃老人已经变得迟钝的思维。多唱歌,唱歌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陶冶性情,调节情绪。多串门,使老人变得性格开朗。多动手,对老人的神经功能起着积极的谐调作用。多参加多项体育锻炼(散步、游泳、骑车、太极拳等。)多交忘年友,不论同龄老人或是与青少年,甚至儿童交朋友,可以使心理上可能变得年轻。鼓励老人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对老人期望实现年轻时尚未实现的种种梦想,如上大学,学会游泳等。应予全力支持。

第8篇

【关键词】 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 褥疮;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127-03

doi:10.14033/ki.cfmr.2015.25.061

褥疮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等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性病变,其多是由局部受压,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诱发组织细胞持续性缺氧所致[1]。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影响固有疾病的康复,延长治疗时间,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甚至诱发严重感染以及败血症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褥疮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褥疮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褥疮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长期卧床老年并发褥疮病例共60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褥疮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8~87岁,平均(83.4±6.8)岁;卧床时间1~13年,平均(6.3±0.8)年;褥疮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17例,Ⅲ期及Ⅳ期共15例;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者36例,股骨头坏死6例,恶性肿瘤5例,其他疾病13例。

1.2 褥疮临床分期

根据患者褥疮症状的不同,临床上将褥疮分为瘀血红润期(Ⅰ期)、炎性浸润期(Ⅱ期)、浅度溃疡期(Ⅲ期)及溃疡期(Ⅳ期)四期。

1.3 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康复状况,对60例长期卧床并发褥疮的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褥疮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3.1 心理护理 并发褥疮的老年患者多会伴随大小便失禁,并且褥疮常会散发出异味,患者难免会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随时了解老人的心理变化,耐心为老人讲解褥疮的产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3.2 加强饮食指导及护理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物,鼓励患者多食鱼、肉、新鲜蔬菜及牛奶等易消化食物。定时帮助患者做翻身动作,2 h/次。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翻身时间和皮肤颜色变化,针对患者易发生褥疮的身体部位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垫气圈、棉垫等),每日要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1.3.3 褥疮各分期护理干预措施 (1)Ⅰ期护理方法:将爽身粉或炉甘石涂抹于皮肤肿、红、热、痛或麻处,以减少局部摩擦。严禁为患者按摩,避免软组织损伤恶化[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2)Ⅱ期护理方法:使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创口,以避免创口继续恶化扩大。患者若出现水疱,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于水疱边缘行消毒工作后,将水疱中的液体抽出,将碘酊(2%)涂抹于创面,配合使用红外灯照射创面进行杀菌,最后选用无菌纱布包扎创面[3]。在整个水疱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水疱表皮的完整性,以避免发生水疱感染。(3)Ⅲ期和Ⅳ期护理方法:患者创口行常规消毒后,将磺胺嘧啶因软膏涂抹于患者创面,并配合红外灯照射杀菌,3~4次/d,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创面的变化情况。

1.4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褥疮各分期症状改善情况,对6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1)Ⅰ期: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或麻症状全部消退为痊愈;以患者皮肤肿、红症状消退,热、痛症状显著减轻为显效;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症状均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者皮肤肿、红、热、痛症状均无任何改善为无效。(2)Ⅱ期: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为痊愈;以渗出消失,患者皮肤疼痛、紫红、硬结及水疱等症状得到显著好转为显效;以患者渗出、疼痛、紫红、硬结及水疱等症状均有所减轻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病情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3)Ⅲ期和Ⅳ期:以患者溃疡结痴并脱落,皮肤局部组织得到修复为痊愈;以患者溃疡结痴为显效;以患者溃疡面积有所减少为有效;以患者溃疡无任何好转,甚至溃疡程度出现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60例患者中,总有效例数为59例,总愈显例数为53例,其中Ⅰ期愈显率为96.4%,总有效率100%;Ⅱ期愈显率为88.2%,总有效率100%;Ⅲ期和Ⅳ期愈显率为86.7%,总有效率93.3%。

2.2 护理满意度调查

经治疗、护理干预后,在出院前1 d,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4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17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高达98.3%。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褥疮在老年病患中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功能的衰退,皮肤代谢功能较低,加之有些老年患者需长期卧床,导致老年患者成为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4-5]。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褥疮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对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分阶段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褥疮防治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还通过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护理等宣教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褥疮防治的认识,促进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度,同时还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了患者护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总而言之,在临床护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加强褥疮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应根据褥疮发病各阶段的病理特点,采取合理得当的防治措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均,王颖.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0,27(7A):987-988.

[2]查云飞.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31-132.

[3]易容.卧床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51-152.

[4]蒋琪霞,李倩,耿广莉.提高瘫痪者褥疮护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2):10-17.

第9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270

由于老龄本身机体功能的问题导致老年患者的人数增加[1],所以老年患者成了社区卫生院在床患者的主体,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更需要得到注重的护理。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2010年9月收治长期卧床老年患者32例,年龄65~90岁,男20例,女12例,根据其护理特点进行相关的护理后,都保持的良好的体质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未发现有出现并发症。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特点和护理的重要性如下

身体各器官老化及抵抗能力差:由于机体各器官老化及功能逐渐退化,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及排出毒素能力明显下降,易导致营养不良和毒害自身器官。

生活自理能力差:大多数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都属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无法从事正常的日常生活。保持口腔良好的功能,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意义就更为深远。做好口腔护理有许多方面的好处,例如,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的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进食欲;同时通过对口腔进行护理,可以观察口腔的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溃疡、口臭或者感染等。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皮肤在生活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防止一部分细菌直接侵入体内,还可以排泄一部分体内毒素等功能,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身体虚弱而无力自行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

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差: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还具有病史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这样的老年人不仅常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当中,有一部分的患者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有所退化,对于接受事物能力下降,记忆力不佳。如易漏服或错服或多服或误服药物,这样将影响病情的转归。

心理压力较多:由于疾病的困扰多年,疾病本身带给老年患者各种躯体上的不适感,如疼痛、头晕、心悸、活动受限等,加之长期患病,导致经济负担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社交困难等,虽然通过多次利用医疗救治手段让其渡过了危险期,病情平稳,但由于自身的承受能力及家庭因素会造成老人对抗疾病失去信心,从而随遇而安,自身消极,对医护人员的劝导也没作用,致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等,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引发心理疾病。

应对措施

饮食护理:加强饮食护理,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易消化、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为预防便秘的发生,可适当增加粗纤维,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多饮用润肠通便的饮料,如蜂蜜水等,起到润肠软便,刺激肠蠕动,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还应该多饮水,以利于一部分毒素随体液排出体外。

口腔护理与预防呼吸道感染:卧床患者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减低或减退,口腔的不卫生易导致继发吸入性、坠积性肺炎。做好长期卧床患者的口腔护理尤为重要,首先就是人为的清洁口腔,漱口、擦洗牙齿,具体的操作为先帮助患者侧卧,用毛巾围在头颈下或枕头上,让患者先用温开水漱口,同时咬合上下齿,含漱时要让溶液在口腔内充分转动,保持30秒以上才有效。患者漱口后用棉签蘸漱口水来擦洗牙齿,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纵向擦洗,注意擦洗牙齿时动作要轻柔,以防伤到黏膜及牙龈。其次,应注意保持房间的卫生与通风,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皮肤护理与预防褥疮:护士应做好常规的皮肤护理,并跟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好翻身和全身保持清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洗澡可以使患者的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还可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有家人来帮助进行擦洗,擦洗后要换上干净的衣裤。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让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患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晚上22:00睡觉,可在睡前给患者翻身,晨1:00再为患者翻身一次,4:00前给患者翻身一次至天亮。

口服药物的管理:明确用药指征,可根据患者的特点,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复的指导方法帮助患者记忆。护士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撕去锡纸包装,按时送给患者,并亲自照顾服下。夜间或睡眠中给老人服药,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药,以防似醒非醒服药误人气管造成呛咳,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对出院后需继续服用药物者,应向患者及其家属采用口述和书面的方法,认真地做好服药指导。

心理辅导:针对这部分患者,护理人员尤其对他们要多方体贴关心,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人间温情,注意态度和蔼,并给予耐心解释和安慰,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对于患有不治之症者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的执行,让其在愉快的医疗环境中安度余生。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情绪比较低落,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或者有轻生念头,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及时地做好其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克服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 结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与普通患者的护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注意心理护理,也要重视各方面的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应特别重视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大大的改善了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生活,及明显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他们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第10篇

【关键词】 骨科; 老年人; 并发症; 护理

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由于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容易引发骨质疾病,而且多数患者一旦发病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这给护理老年人带来了很多的难度。2010年2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了老年骨科患者15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54例老年患者,男72例,女82例,60~70岁年龄组93例,7l~80岁年龄组48例,8l~83岁年龄组12例,90岁以上1例;下肢损伤占64.07%(其中23例为股骨颈骨折,18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为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为股骨干骨折,13例为胫腓骨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7例为踝关节骨折),腰部疾病占18.48%(其中1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5例为腰椎管狭窄,3例为腰椎失稳,7例为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滑脱及胸腰椎结核各1例),关节疾病占12.70%(膝关节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6例,膝关节结核4例、下肢骨与关节感染8例),其他骨科疾病占4.75%。平均住院天数为15 d。

1.2 护理方法与经验

1.2.1 心理护理 护士应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收集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对待老年患者一定要尊重并理解他们,生活上要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们。要考虑到迎合老年人的心态,使用恰当的称呼,对其关心冷暖,让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的患者有很多的诉说,此时,要用耐心聆听,不能显得烦躁,讲话声音及语速要适合老人的听力需求。告诉患者要客观科学地对待自己的疾病,还可以让成功的病友用现身说法来鼓励其正视自己的疾病,以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对骨牵引、打石膏、穿刺等都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护士必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心理护理必须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重点是和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力,每次可以向其讲解适当的内容,还要注意内容要通俗易懂。讲解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要适合老人接受的范围,比如宣教片、宣传册、活体人物指导等。在口头讲解时应配合相应的动作给予示范,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最好是采取语言教育方法,还可使用视听教育方法.如广播等。居住环境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恢复。所以,护士因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床位,要为特殊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护士在患者初次入院期间要亲切的与患者交流,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以及科室人员,家属什么时间探视,如何使用病房内的设施。对患者的询问要耐心倾听,尽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对特殊要求的患者也要争取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可以使其有一种被尊重、受重视感,避免其紧张或恐惧心理的产生,对护士产生一种信任。聊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沟通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还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波动。使不正确的健康知识得以纠正,消极压抑的心里得以疏导。

1.2.2 营养护理 老年人由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再加上卧床期间活动减少,因此要选择多样化的饮食,首先要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做到少食多餐,进食的食物要富含蛋白、维生素,如牛奶、瘦肉、鱼虾、蛋类、芹菜、韭菜、红薯、玉米等,卧床期间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充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对于3 d以上大便不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通便。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愿给护士带来麻烦,总是人为地控制饮食,以减少大小便次数,对待这类患者要向其讲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科学均衡膳食,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1.2.3 日常护理 由于受到患者的年龄、精神状态、服用药物、退行性疾病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患者跌倒引起老年患者骨折,这些状况都是不容易预防的,也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之一。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的发生。老年患者一般喜欢安静,因此,要考虑到患者的这种特点,尽量把老年患者安排在单间内,还要注意使用防滑地板、安置洗手间夜灯、减少床边的杂物、固定好床脚刹车,使用轮椅要注意系上安全带,最好是选用老年人专用轮椅。有的患者不便于活动,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其生活不能自理,要特别注意加强其基础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的清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1.2.4 并发症的防护 (1)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由于老年人呼吸相对减弱、抵抗力降低,以及伴有呼吸系统病史者,有的患者还要长时间卧床,术后患者恢复期间,上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所以,对患者在入院时就要嘱咐其戒烟,病房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鼓励并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咳嗽、咳痰,嘱咐患者要练习深呼吸,增加上肢运动量以增加肺活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雾化治疗,稀释排除痰液,避免肺部感染。(2)泌尿系感染防护:要告诉患者注意卫生,内衣内裤要及时更换,每天对外阴擦洗两次,确保会的洁净,还要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的感染,留置尿管患者要注意对导尿管的妥善固定,可以不断地变动,确保通畅引流,对尿袋里的尿液要定期地排放,还要注意练习收缩膀胱肌肉。每天尿道口消毒至少两次。长期留置导尿者,一般5~7 d更换导尿管1次,防止导尿管发生阻塞或引流不畅,导致逆行感染。长期留置导尿者,应按常规进行膀胱冲洗,以冲出膀胱内积存的沉渣,预防尿路感染。(3)褥疮防护:活动受限、截瘫及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其运动量的减少,血液循环不利,皮肤及局部组织长时间地受压,其弹性及抵抗力降低,该类患者容易发生褥疮,特别是骨突出的部位褥疮的发生率更高,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褥疮知识的宣告,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来防护,如骶尾部垫褥疮垫、使用气垫床、在骨突处垫海绵圈等。患者的衣裤要柔软舒适,对末梢感觉较差的患肢要注意防止压伤和烫伤。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隔1~2 h协助翻身1次。护理上一定要做到七勤,两保持,一避免,职责到人。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的重要性。(4)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护:对于老年患者其循环系统的机能衰退尤为明显,如心脏功能减退、心血管潜在栓塞、心、脑血管硬化的形成等。由于创伤后疼痛的刺激、精神过度紧张、卧床时间过久、活动量减少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该类患者在入院后就应该给予重视,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5)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活动度减少,血流减慢,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并发症增加。因此在术后禁用止血药物,并积极协助患者定时按摩及活动非制动关节,促进下肢血循环,或在医嘱容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CPM机锻炼。

1.2.5 康复性锻炼 康复性锻炼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有利于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利于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相反假如不能很好地进行锻炼,机体功能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康复锻炼要注意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病情;锻炼还要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并要坚持锻炼;对于体质虚弱不主动去锻炼的患者,要督促或协助其锻炼,要以不疲劳为度;关节被固定或限制下床活动者,护士要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康复锻炼,按摩肌肉要向心性进行,要有一定的力度,按摩到皮肤微红为宜,以达到全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患者下地锻炼要确保锻炼的安全,最好有家属或护士陪伴,锻炼时穿平底鞋,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减少障碍物,防止跌倒。在进行康复指导时要告知患者,不能突然或剧烈有力,不能在雪冰等滑的地面上快速行走,同时还要注意锻炼过程中要保持愉悦的心情[1-2]。

1.2.6 注重出院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饮食营养以及自我护理。并向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活动。每位患者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方案,还要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负责医师的联系方式,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有出院后无人指导的顾虑和担忧,感受到出院后仍能随时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3-4]。

2 结果

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由于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所以针对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要提倡人性化的优质化护理服务,把握该类患者病情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中一定要杜绝再次跌倒,减少安全隐患[5-6]。对患者还要有责任心、爱心,周密地观察病情,发现异常要及时给予处理,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因此,作为护理工作人员在这种老龄化加剧的时代要懂得如何和老人沟通,并去关心老人,对其心理和生理健康也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成为当今护士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高珞珞.浅谈老年患者的骨科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4):24-25.

[2] 田丽华.风险管理在骨科老年人护理中的运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7(9):76-78.

[3] 许秀凤,张春兰.浅谈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特殊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2(11):54-56.

[4] 张义,徐秀霞,任彩英,等.脑中风偏瘫的功能锻炼[J].基层医学论坛,2006,7(6):33-35.

[5] 杜琼英.基层医院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3(17):23-25.

第11篇

健康教育是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老年人尽快恢复健康,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方法。教育内容包括老年人生活卫生、饮食营养、常见病、常见急症、老年人保健检查、老年人用药问题、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家庭护理部分,护理人员要达到有效的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应掌握老人的心理特点,热情耐心,使之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护士与老人应建立起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如在与老人个别交流时,应尊重老人的隐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鼓励其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

注意教育的目的性:系统化健康教育目的要明确,旨在提高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而有别于医学生的教育。如在讲解常见病症及家庭护理时,要击中要害,避免理论性过强,防止引起老人的焦虑。

注意条理性:老人由于记忆力、视力、听力等功能的衰退,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每次讲课前发放当日讲解提纲重点,授课时注意控制语速。同时,要不断强调和反复,便于老人强化记忆。

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人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解释常见病症等抽象的医学理论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例加以说明。

提高自身素质: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护士应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发挥多元化角色的功能,平时应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每次讲课前应根据讲课的内容及目的充分备课,使讲解生动、易懂,老人乐于接受。

护 理

老年人发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多、康复慢。因此,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要耐心、细心、减轻老年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老年病人的护理一般有下述几个方面。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耐心。人岁数大了以后,耳聋眼花,所问非所答,嗦絮叨,特别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更需要我们给老年病人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给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多与他们聊天,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切不可与老人对着吵或不搭理。

对老年病人护理动作要轻柔,照顾要细致。特别是给老年病人翻身、按摩或递放便盆时,动作一定要和缓温柔。为了让病人感到舒适,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给病人喝水时,一定要尝一下水温,以免烫伤病人口腔黏膜,给病人用搪瓷便盆时,应用温水涮一下,使病人不感到过凉等。

防止并发症。如对久病卧床的老人,特别要注意防止发生褥疮,对肘、踝、肩胛骨、背、臀等受压部位要多按摩。

注意老年病人的居室环境。如居室通气要好,病人不要直对窗户,光线要柔和,居室布置要温馨和谐,电视、音响等音量不要过大。

注意老年病人的卫生护理。对卧床的老人要坚持每日的洗脸、洗脚、会阴清洁、口腔清洁,经常擦浴,经常更换衣褥、枕巾、床单、被罩,使老年病人有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细心观察病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老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

老年病人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做好疏导工作,老年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不服老,二是怕麻烦。注意老年人的安全,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有:①跌倒,②误吸、误食,③坠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首先,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衣裤鞋不宜过于肥大,尤其是裤腿太长会直接影响行走,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

其次,老年人的食物要少而精,软而且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睡或饮料,每种食物不宜过多,防呛防噎。

另外,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以防老年人坠床摔伤。

用药护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向老年人讲解清楚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当静脉、肌肉给药时,注射速度要缓慢,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在药物推注结束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分钟,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年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夜间或睡眠中给药,一定要把老年人叫醒后再服。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饮食应按其对营养的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有目的地选择饮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节因器官老化造成营养不足或过剩。

皮肤护理:依老年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年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是卧床老年人发生褥疮的原因,预防方法为:①定期清洗,老年人穿用的内衣裤要适当宽松,柔软、光滑、吸湿性强;②经常按摩皮肤,用翻身、垫橡皮圈等分散压力;③保持老年人的皮肤表面不过干或过湿,避免摩擦,防损伤,防止手表、指甲划伤老年人皮肤。

第12篇

    方法:根据笔者所在医院骨科15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结果: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结论:掌握特殊老年骨科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特点,通过优质化护理服务,能显着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作者:李霞。

    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由于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容易引发骨质疾病,而且多数患者一旦发病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这给护理老年人带来了很多的难度。2010年2月一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了老年骨科患者15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54例老年患者,男72例,女82例,60—70岁年龄组93例,71~80岁年龄组48例,8l~83岁年龄组l2例,90岁以上1例;下肢损伤占64.07%(其中23例为股骨颈骨折,18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为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为股骨干骨折,13例为胫腓骨骨折,9例为髌骨骨折,7例为踝关节骨折),腰部疾病占18.48%(其中1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5例为腰椎管狭窄,3例为腰椎失稳,7例为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滑脱及胸腰椎结核各1例),关节疾病占12.70%(膝关节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6例,膝关节结核4例、下肢骨与关节感染8例),其他骨科疾病占4.75%.平均住院天数为15d.

    1.2护理方法与经验:

    1.2.1心理护理护士应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收集分析患者的心理信息;对待老年患者一定要尊重并理解他们,生活上要力所能及的关心他们。要考虑到迎合老年人的心态,使用恰当的称呼,对其关心冷暖,让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的患者有很多的诉说,此时,要用耐心聆听,不能显得烦躁,讲话声音及语速要适合老人的听力需求。告诉患者要客观科学地对待自己的疾病,还可以让成功的病友用现身说法来鼓励其正视自己的疾病,以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对骨牵引、打石膏、穿刺等都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护士必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心理护理必须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重点是和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力,每次可以向其讲解适当的内容,还要注意内容要通俗易懂。讲解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要适合老人接受的范围,比如宣教片、宣传册、活体人物指导等。在口头讲解时应配合相应的动作给予示范,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最好是采取语言教育方法,还可使用视听教育方法。如广播等。居住环境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恢复。所以,护士因根据病情合理安排床位,要为特殊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护士存患者初次人院期问要亲切的与患者交流,详细介绍病的环境以及科室人员,家属什么时间探视,如何使用病房内的设施。

    对患者的询问要耐心倾听,尽量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对特殊要求的患者也要争取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可以使其有一种被尊重、受重视感,避免其紧张或恐惧心理的产生,对护士产生一种信任。聊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沟通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还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波动。使不正确的健康知识得以纠正,消极压抑的心里得以疏导。

    1.2.2营养护理老年人由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再加上卧床期间活动减少,因此要选择多样化的饮食,首先要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做到少食多餐,进食的食物要富含蛋白、维生素,如牛奶、瘦肉、鱼虾、蛋类、芹菜、韭菜、红薯、玉米等,卧床期间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充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对于3d以上大便不通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通便。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愿给护十带来麻烦,总是人为地控制饮食,以减少大小便次数,对待这类患者要向其讲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科学均衡膳食,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1.2.3日常护理由于受到患者的年龄、精神状态、服用药物、退行性疾病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患者跌倒引起老年患者骨折,这些状况都是不容易预防的,也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之一。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的发生。老年患者一般喜欢安静,因此,要考虑到患者的这种特点,量把老年患者安排在单间内,还要注意使用防滑地板、安置洗手间夜灯、减少床边的杂物、固定好床脚刹车,使用轮椅要注意系上安全带,最好是选用老年人专用轮椅。有的患者不便于活动,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对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其生活不能自理,要特别注意加强其基础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的清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1.2.4并发症的防护:(1)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由于老年人呼吸相对减弱、抵抗力降低,以及伴有呼吸系统病史者,有的患者还要长时间卧床,术后患者恢复期间,上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所以,对患者在入院时就要嘱咐其戒烟,病房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鼓励并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咳嗽、咳痰,嘱咐患者要练习深呼吸,增加上肢运动量以增加肺活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雾化治疗,稀释排除痰液,避免肺部感染。(2)泌尿系感染防护:要告诉患者注意卫生,内衣内裤要及时更换,每天对外阴擦洗两次,确保会的洁净,还要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的感染,留置尿管患者要注意对导尿管的妥善固定,可以不断地变动,确保通畅引流,对尿袋里的尿液要定期地排放,还要注意练习收缩膀胱肌肉。每天尿道口消毒至少两次。长期留置导尿者,一般5~7d更换导尿管1次,防止导尿管发生阻塞或引流不畅,导致逆行感染。长期留置导尿者,应按常规进行膀胱冲洗,以冲出膀胱内积存的沉渣,预防尿路感染。(3)褥疮防护:活动受限、截瘫及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其运动量的减少,血液循环不利,皮肤及局部组织长时间地受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弹性及抵抗力降低,该类患者容易发生褥疮,特别是骨突出的部位褥疮的发生率更高,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褥疮知识的宣告,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来防护,如骶尾部垫褥疮垫、使用气垫床、在骨突处垫海绵圈等。患者的衣裤要柔软舒适,对末梢感觉较差的患肢要注意防止压伤和烫伤。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隔1-2h协助翻身1次。护理上一定要做到七勤,两保持,一避免,职责到人。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的重要性。(4)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护:对于老年患者其循环系统的机能衰退尤为明显,如心脏功能减退、心血管潜在栓塞、心、脑血管硬化的形成等。由于创伤后疼痛的刺激、精神过度紧张、卧床时间过久、活动量减少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该类患者在人院后就应该给予重视,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医师。(5)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活动度减少,血流减慢,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加,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并发症增加。因此在术后禁用止血药物,并积极协助患者定时按摩及活动非制动关节,促进下肢血循环,或在医嘱容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CPM机锻炼。

    1.2.5康复性锻炼:康复性锻炼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有利于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利于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相反假如不能很好地进行锻炼,机体功能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康复锻炼要注意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病情;锻炼还要遵循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的渐进性原则,并要坚持锻炼;对于体质虚弱不主动去锻炼的患者,要督促或协助其锻炼,要以不疲劳为度;关节被固定或限制下床活动者,护士要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康复锻炼,按摩肌肉要向心性进行,要有一定的力度,按摩到皮肤微红为宜,以达到全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的发生,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患者下地锻炼要确保锻炼的安全,最好有家属或护士陪伴,锻炼时穿平底鞋,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减少障碍物,防止跌倒。在进行康复指导时要告知患者,不能突然或剧烈有力,不能在雪冰等滑的地面上快速行走,同时还要注意锻炼过程中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1.2.6注重出院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饮食营养以及自我护理。并向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活动。每位患者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方案,还要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负责医师的联系方式,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有出院后无人指导的顾虑和担忧,感受到出院后仍能随时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2结果

    153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讨论

第13篇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52-01

随着意外性骨折以及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的逐年增加,有效的骨科护理意义重大。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在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将病人病情分为重症、急症和普通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如先护理急症,然后重症,最后护理普通骨折,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最需要护理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减轻病人住院不良情绪,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为17~7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56例,颈椎病50例,脊柱骨折34,四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32例。两组患者在遗传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骨折护理。

实验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入院护理

患者入住医院后,护士接诊,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护理性措施:①对患者病情表现进行评估,观察面色是否苍白、烦躁不安、出汗等休克现象,如果有需要进行氧气输送或建立静脉通路,较为严重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②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措施,以便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术前护理

根据具体手术要求制定不同术前准备,如有些需术前禁食的告知患者禁食禁水,为手术做好准备。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的患者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耐心的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向其介绍治疗康复以及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树立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患者积极参与手术。

1.2.3患者安全隐患评估

对于一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病人如幼小的儿童和年龄大的老人给予特殊看护,在其病床上加床栏,以防止其坠床和跌倒,并取得患者家人的积极配合不能私自将其取下。在患者床头张贴一些警示性标志如防坠床、防跌倒等,给患者讲解一些跌倒、坠床的案例,发一些手册,提供坠床案例以及正确的卧床文字及图片的描述,加强其警惕性心里。鼓励患者不要长时间卧床,适当的下床活动,以免发生性低血压,下床勿过快、过猛。

1.2.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从皮肤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静脉血栓这几个方面进行。

皮肤护理:骨科病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易造成压疮。①接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告知其正确的卧床、适宜的卧床时间,让患者做好一定的心里准备;②术后为患者记录翻身时间、卧床,并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③保持好室内环境,室内要整洁、通风透气,患者被褥要经常换洗、杀菌消毒;④如有需要,可使用悬浮床垫,减轻局部压迫,并适当为病人进行按摩;⑤给病人制定合理饮食结构,鼓励病人多锻炼、心态良好,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早日康复[2]。

预防肺部并发症:对于有烟史的患者要让其禁烟,并指导患者做一些深呼吸、扩胸运动等有利于肺部健康的运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室内消毒,减少病人引起肺部并发症的概率。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排尿及排便环境有所改变,所以可能会导致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为预防术后排泄困难,术前三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定时排便,以减少术后置导尿管的几率。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消化,增强胃部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下床活动少,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 看护医师应适时为患者进行腿部肌肉按摩,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卧床[1]。

1.2.5术后及出院护理

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医师要检测其生命体征,如出现肢体麻木、水泡或者疼痛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床位,根据手术采取的麻醉方式选择实验的卧床。

出院护理:①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② 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话指导;③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术后的康复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制造合理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饮食方案;④及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3]。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1天,预见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天,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差异显著性(P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护理有积极的效果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2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护理

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骨折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等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加上对疾病知识知之甚少,易产生焦虑、烦躁、抵触等不良情绪。看护医师应耐心的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和支持。从而减轻或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

第14篇

【关键词】自护理论;老年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63-02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Using Orem Theory on gereology Patients

Jin Ting1 Wu Chunhua2 Liu Xin3*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independence of gereologypatients and help them changing rehabilitation conception,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nd implement self-care.Methods:19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self-care in terms of Orem theory was add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Results: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complication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in of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but score of activity daily living(ADL) was higher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Conclusion:It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activity daily living(ADL)using Orem theory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ocess.【Key words】self-care theory;gereology;nursing

2005年底中国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应罹患老年病人数也在增加。久病卧床老年人的增加,不仅是老年社会、也是老年医学的一大难题。老年人久病卧床应立足于预防,有些本来是轻症的疾病由于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老年人一般体力较弱,其恢复力意志等各方面都比青年人差而风险也多,故稍有一点小病也有过于谨慎从事的倾向,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长期卧床废用综合征全身症状恶化、合并症使卧床时间更加延长的恶性循环。因此越是老年人越应及早离床。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自2008年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依据美国护理理论家Dorothes E Orem于1959年提出的自理模式[1],以早期离床为原则制定护理计划,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合理运用患者自理能力评估单及时为患者提供护理看顾指导和支持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196 名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46名,冠心病患者33名,脑卒中患者56名,糖尿病患者18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2名,帕金森患者21名。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只在室内生活,全天卧床或大部分时间卧床的住院病人。 排除标准:①有明显精神病史。②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③临床未诊断为痴呆,但无法交流进行认真沟通的患者。其中男109名,女87名,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3.6岁。

1.2 方法

1.2.1 临床分组:采用随机双盲分A、B两组每组各98人,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护理,A组实验组以自护理论为依据进行干预,以早期离床为原则制定护理计划,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级护理原则进行护理。

1.2.2 护理方法:制定A组护理干预计划:①晨间护理:早晨起来要尽量自己完成洗漱、换衣服、吃饭等动作,实在不能完成的可给予帮助。病情允许时,睡觉和吃饭的地方要分开,并且注重修饰边幅,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②日间常规的处置工作完成后,发病后1周的病人就可以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各种功能训练,病情允许的每天离床60分钟,可1次也可分多次完成(依病情而定),在病情不允许时,有效的康复要早期开始在床上训练,如手指,手臂的活动的自我训练,用健肢带动患肢活动等。护理人员要遵循“手莫太伸,眼睛不离”的原则进行护理③午餐时间可提供共同就餐的场所,即提供了锻炼活动的机会,增进食欲,又创造了一个大家交流沟通和认识的机会,有利于疾病的康复。④丰富患者的视、听、触觉的刺激,如看电视,听音乐,与老人谈话,唤起老人对生活的兴趣;增强老人的动手能力,可以协作老人做一些折纸等手工艺品。

1.2.3 记录指标:

(1)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项目数。

(2)选用ADL生活自理能力统计量表测量后进行分析。

1.2.4 数据整理和统计:收集整理数据时,及时查漏补缺。数据经过两人核对,确认无疑。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采用Excel2000,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护理并发症大幅度下降,如压疮发生率由11.22%下降至3.06%,呼吸系统院内感染率由12.24%下降至4.08%,泌尿系院内感染率由9.18%下降至2.04%,经两样本率的比较,Х2检验后P均小于0.05。两者有显著差异。

2.2 组患者ADL测评得分比较,见表2 。

由表2可以看出,每组入院时与出院时ADL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ADL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卧床不起老年人使肌体处于一种失重力的状态,久之,就会导致身体各机能迅速衰退,从而产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以自护理论为依据,把自我护理融入到传统以照顾他人为主的护理模式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Orem认为,护理活动应根据患者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缺陷程度而定,随着个体自理能力的增强,对护理的需要逐渐地减少甚至消失[2]。自我护理是人类的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1]。 Orem 认为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自理, 但在疾病的某一特定时期, 会产生自理缺陷, 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和支持,这就要求护士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系统,来满足患者的自理需要。本研究实验组制定的护理计划有可行性、针对性,护患双方均从过去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显示出护理活动的独立性、专业性,有利于实现护理共同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而对照组是我国长期沿用分级护理制度,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护理级别,护士根据分级护理的内容标准去完成护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对部分患者缺乏针对性。

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Orem 认为, 自理能促进个人对自己健康的责任心, 并强调护士的责任是以一种连续的方式不断为个体提供帮助, 而不是替代, 必要的护理介入只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护理能力[3]。传统的疾病护理中, 对所有病情较重的患者均应限制体力活动, 主张卧床休息,提倡护士应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常规护理方法过分强调替代式护理,强化了患者的角色, 患者习惯被动接受护理, 助长了对护理工作的依赖,不利于功能恢复。本研究中实验组应用Orem 自理模式进行自我护理, 增强了患者参与自我护理的意识, 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老年人一般身体状态都较差,恢复慢, 但通过实施Orem自理模式, 在不同的患病阶段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 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了提高, 患者的治疗性自理需求均得到了满足, 获得了部分自理能力,体现了Orem 自理模式是恢复患者自理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满足患者治疗性自理需要的状态下, 使每位患者在住院期间学会了部分自理, 如洗脸、就餐、穿衣、如厕、室内活动及整理无重量的床上用物等, 使他们在无人照料的状态下也能生存, 提高了生命的质量, 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增加了社会效益。

明确护理专业的范畴和内容: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护士替患者完成全部的护理活动才是一个好护士,如给患者喂饭、洗脸、剪指甲等,而不考虑患者是否具有自理能力。Orem 认为护士不应无原则地包揽患者全部的自理活动,而应在其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补偿自理的不足,帮助患者克服自理的局限性,从而恢复和提高其自理能力,明确护理的职责范围和护士与患者的角色与行为[4]。自理是临床上护理患者的理论框架, 要求护士有更广泛的知识[5]不仅要具备护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理论基础。显示出护理活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使护理工作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6]。

参考文献

[1] 杨新月.护理学导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4.101

[2] 王青.Orem 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杂志[J].2004,21(3):8

[3] 张莹,冯正仪,袁浩斌,等.用Orem 自理模式评估I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实用护理杂志[J],2002,18(1):54

[4] 鄂慧峰,袁义厘,张红兵.奥瑞姆(Orem)自我护理模式与应用.现代护理[J].2003,9(8):291.

第15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40-01

随着意外性骨折以及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的逐年增加,有效的骨科护理意义重大。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在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将病人病情分为重症、急症和普通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如先护理急症,然后重症,最后护理普通骨折,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最需要护理的患者进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为17~77岁,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56例,颈椎病50例,脊柱骨折34,四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32例。两组患者在遗传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骨折护理。

实验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入院护理

患者入住医院后,护士接诊,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护理性措施:①对患者病情表现进行评估,观察面色是否苍白、烦躁不安、出汗等休克现象,如果有需要进行氧气输送或建立静脉通路,较为严重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②记录患者病情及治疗措施,以便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术前护理

根据具体手术要求制定不同术前准备,如有些需术前禁食的告知患者禁食禁水。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做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向其介绍治疗康复以及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树立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1.2.3患者安全隐患评估

对于一些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病人如儿童和老人给予特殊看护,在其病床上加床栏,以防止其坠床和跌倒,并取得患者家人的积极配合。在患者床头张贴一些警示性标志如防坠床、防跌倒等,给患者讲解一些跌倒、坠床的案例,发一些手册,提供坠床案例以及正确的卧床文字及图片的描述,加强警惕性。鼓励患者不要长时间卧床,适当的下床活动,以免发生性低血压。

1.2.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主要从皮肤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静脉血栓这几个方面进行。

皮肤护理:骨科病患者大多长期卧床,易造成压疮。①接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告知其正确的卧床、适宜时间;②术后为患者记录翻身时间、卧床,并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③保持好室内环境,通风透气,患者被褥要常换洗、消毒;④如有需要,可使用悬浮床垫,减轻局部压迫,并适当为病人进行按摩;⑤给病人制定合理饮食结构,鼓励病人多锻炼,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2]。

预防肺部并发症:对于有烟史的患者要让其禁烟,并指导患者做一些深呼吸、扩胸运动等有利于肺部健康的运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所以可能会导致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为预防术后排泄困难,术前三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排尿,定时排便,以减少术后置导尿管的几率。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预防静脉血栓: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下床活动少,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 看护医师应适时为患者进行腿部肌肉按摩,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卧床[1]。

1.2.5术后及出院护理

术后护理:患者进行手术后,医师要检测其生命体征,如出现肢体麻木、水泡或者疼痛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回到床位,根据手术采取的麻醉方式选择实验的卧床。

出院护理:①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② 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电话指导;③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术后的康复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制造合理的有利于病人康复的饮食方案;④及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预见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3讨论

3.1预见性护理护理有积极的效果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能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2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护理

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骨折人员数量逐年增加。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加上对疾病认识缺乏,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看护医师应耐心的与其沟通交流,减轻或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治疗。

骨科手术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会加剧患者的痛苦,尤其是一些高领老人,术后恢复慢,并发症的出现有可能会导致死亡。预见性护理是正确的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早日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治疗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在患者日入院时就将其分为急症、重症、普通三种类型,依次按照急症、重症、普通进行治疗,为最需要治疗的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预见性护理不但降低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有流于护患关系的发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