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

新闻传播的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闻传播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闻传播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4、超越时空的开放性。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间,人与人之间进行新闻信息的自由传播和交流。受众可以在新媒体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跨越时空地同在线的任何人进行新闻信息交流,聊天通话、视频播放、文字谈话、群体讨论等等,方式不限。新媒体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新闻信息。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能真正具备可以随时信息。报纸版面有限,放行时间慢,广播电视有时间性限制及容量限制等等,而媒体没有时空的限制,实现新闻信息的24小时。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是线性的,而互联网的新闻报道是非线性的网状传播的。这也就让新闻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并实现社会公众开放式的参与。

5、内容个性化。从新闻传播的内容上看,新媒体更富个性化色彩,并向“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说,大众媒体由“一对多”模式正向“多对多”模式和“一对一”的模式发展,新媒体可以实现向特定的一个人特定的新闻信息,许多新闻热点和社会舆论皆从网上开始而起,如“郭美美炫富”、“表哥杨达才”等等,都是由新媒体兴起,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极大兴趣,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的深度思考。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弊端

近年来,新媒体用户正以最快的速度每月都向上大幅飙升,无愧于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宣布,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体之后为第四传播媒体。互联网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媒体,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使得新闻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特性。在全新的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新媒体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1、无明显的传播方和接受方。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传播学观点,就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都会给人体带来新的延伸,从电视到互联网,技术上的进步可以列举出千条百条,但它使得受者和传者都各自独立,它们之间的依附性正在逐渐地消失。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媒体日益失去年轻的读者,传统报业陷入困局,业内就有关报纸前途命运而发出的各种危机论调纷纷出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影响力日渐下降的传统报业,选择了一条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新道路。

2、垃圾信息泛滥。人们共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比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等。据统计我国网民每年接收电子邮件约500亿条,其中垃圾邮件竟占300亿条,为60%。垃圾邮件对电信安全、用户的利益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散布的各种虚假信息或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从我国现行法律角度上看,垃圾短信骚扰并侵犯了公民的安宁生活,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表现

3、侵犯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未经授权,支付费用就去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自己网站的点击率。日见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网络侵权的灾区,社会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个人文字、拍摄的照片等都拥有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知识侵权行为。但是,网上资料具有可修改性,如果没有及时保存好有关的证据,就会陷入明明知道自己被侵权却无证可举的尴尬境地。

4、可信度不高,选择新闻信息困难。新媒体上信息量大,鉴别信息困难。由于开放性和信息源的多元化,打破了我国原来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信息的局面,使不同渠道,不同立场,真实程度难辨甚至完全虚假的新闻信息泛滥。在新媒体上大众实现了新闻信息权,任何人都可以以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信念等,相当于一个网状的对等传播模式,这就为大量的虚假新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对虚假信息甄别和不利信息的及时处理变得非常棘手。由于信息者可以是假名,并且信息商和各种论坛非常多,对不良信息的阻截效率低下,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及时地制止,有的甚至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5、接收形式的限制。新媒体的新闻传播虽然优势多,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人们必须借助屏幕才能实现阅读,而且视距有限,老人和小孩会受到限制,这就影响了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特点使其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认为是利大于弊。“沉默的螺旋”理论将不再适用,网上发表言论可以使用匿名,摆脱了社会地位、权力角色的局限性,可以抨击所谓的权威和精英人物,是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传媒。

参考文献

第2篇

综观我国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注重对西方主流传播思想。主要是自由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

二是注重实践,主要是传媒经济的研究,并有较大的实绩。

但也有两个偏向:

一是缺乏对当代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和思潮的全面研究,对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不够,并且只停留在对西方传播思想的介绍和消化上;

二是缺乏对中国本土新闻传播的研究,对实践的研究还比较浮躁。总之,我们无法将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在实践中复制,而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展的新闻传播思想理论框架尚未形成。

我国新闻节目是基本叙事模式。比如,百姓利益受损一记者调查取证一上级领导惩罚非法行动以及执法者出面一百姓利益得到补偿。那么,透过这种叙事模式,我们不难发现新闻传播要表达的意义是:人民利益应该受到保护,非法行动必须受打击,作为执法者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完全可以信任,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构建。

在相当长的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新闻传播一直成为政治的一部分。成为计划经济的一部分,作为党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成为权力的助手。其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则被有意无意地置于被压抑和被忽视的地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新闻传播逐渐走向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但仍面临着必须改革的巨大压力。

首先,伴随经济一体化、世界全球化的打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各种传媒技术的进步,人们已不满足子传统的灌输式的宣传报道。对“知情权”、“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是很正常的。“而当这种要求在国内的新闻传媒上无法、或者很难得到满足时。就会转向国外的媒体寻求信息来源,互联网正满足了这一需求”。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既不能只拥有一种声音,也不能只属于一种声音;当今世界又为人们传播和获取个种声音提供了相应条件。

其次,新闻传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产业,理应与世界接轨。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市场一直是独家经营,规定外资不能经营国内新闻媒体,亦不能合资经营。

第三,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收听和收视到国外广播电台、国外电视台的(包括卫星电视)节目。互联网、国际传媒已造成“全球共此时”的状态,人们已进入开放的全球信息空间。我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也实现了新突破:一是加强传播学中国化研究。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科学的学科建设来说,对于本学科的思想历史资源的整理和发掘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个新兴的学科就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就非常重视新闻传播学术史的整理尤其是新闻传播思想发展的系统研究。先后出版了《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和《中国传播思想史》两套传播学术史专著。不仅及时总结了近一百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全面发展状况,而且全面深入研究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传播思想的历史演进。从而成为传播学术史研究的开拓与奠基之作。但研究是刚刚开始,任务仍繁重。二是对西方新闻传播学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对西方新闻传播思想中的非主流传播思想研究。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发展大约分三个阶段,即15世纪——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发

转贴于

第3篇

在社会发展中,新闻的传播途径及方式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从早期的纸面媒介。例如,报纸、杂志,到现在的数字化媒体的传播方式,新闻传播的路径及方式的升级与演进,正在新媒体的带动下,掀起一场新的新闻传播的革命。基于此,探究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对于今后新闻传播的优化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的概念

根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一个完整的传播流程至少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称之为受众以及传播介质。这个过程当中,所涉及的传播介质就是媒体。从广义上来讲,媒体是信息在传送过程当中,所需要仰仗的介质或载体。[1]例如,广播需要无线电、网络需要通畅的网路。从狭义上来讲,媒体主要是指代各种可以进行信息传递或者显示的物质载体。例如,电视、网络等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新闻传播等领域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凸显。

三、新媒体的特点

(一)受众覆盖范围广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开始不断地扩大。仅以手机为例,目前,我国已经开通的移动3G及4G网络,只要凭借一款智能手机,就可以经由网络来进行相关信息及资讯的上传与分享。在我国移动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突破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上升。

(二)信息传播速度快

在网络的快速传递下,很多新闻或者事件可以在瞬间就完成信息的全球。在如此快速的传播条件下,实时的现场直播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的资讯并借助于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相应与观点。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资讯媒体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三)即时互动性强

在过往的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单方向性是其主要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一个不足。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媒体的参与者,一方面可以接收相关的资讯;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资讯的创作者,将身边的大事小情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推广。同时,这个过程当中,媒体的各个参与者可以展开实时的互动。

(四)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在进行新媒体的使用中,很容易由于监管不力或者网络操作的匿名性而导致一些不良的或者虚假的信息进行网络传播。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超大的覆盖范围,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的。

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传播的世界性

这种世界性的互联网络,将这个世界纳入了一个共同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虽然参与者有国籍及政治立场的不同,但是网络的资讯互享却是没有国界的。这种世界性的网络的发展,对减少地区之间的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中,由于国家在地理位置及国土分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地缘新闻在很大程度,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地区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新闻发展外显的层面。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渗透与影响范围不断变大的趋势带动下,将这种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的新闻,演变为或者说是恶化为一种较大地区,或者较广范围的一种冲突。网络力量让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二)虚拟与现实的统一

网络新闻的者及共享者是有着自己的主观思考与立场判断的个体。他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发出真实的文字、图片与视频的思维的表达载体。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统一的网络新闻空间,在赋予参与者更大的自由与灵活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新闻的稳健发展埋下了隐患。很多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资讯及思想内容,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快速的传播,其对现实中的新闻发展所起到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一个不起眼的新闻事件,在网络空间的作用下,很容易演化为一种群体性的事件,其对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影响,将是未来大众生活和谐发展中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三)传播主体的平等性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由于个体在教育及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身份的平等性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一个网络的参与者,可以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也可以经由自己的判断来相关的信息来进行自主的表达。在这种人人平等的环境中,网络的民主化特征将会更加凸显。当然,随着主流网络参与者的介入,网络参与者的平等性会受到一定政治政策的影响,但是其最终的发展本质将会是呈现出很大的稳定性的。

(四)新闻参与的直接性

随着国家政府部门,网络办公及政务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很多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相关的时事问题进行直接的意见的表达。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办公及政府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下,网络成为政府与大众互动的重要介质与平台,这一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特别是,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兴起,世界正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资讯狂潮,新闻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趋势与动向。

五、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优化策略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潮流中,每一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诉求都不一样。如在工业革命期间,土地和能源是主要的成长资本,人们不加控制的掠夺式的开采致使了一系列的危机的产生。在20世纪的70年代,大众迎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力的一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网络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成为许多国家首要培育的目的。在这个进程当中,网络的价值及魅力正在不断彰显,如何借助网络来更好地实现对新闻传播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首先,加强新媒体的监管。在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进程当中,其自身存在的优点是今后发展与改革中所面对的重点。同样,由于其自身的属性等方面的原因,如何从制度和体系中,进行监管与引导使其更好的为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力量,将会是其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日益发达的网络科技,网络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且其传播的最主要的群体就是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年轻人的心智模式并不是完全成熟。因此,在面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判断等问题时,需要科学的引导。由于我国目前对网络监管上的缺失以及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传播体系,导致一些肤浅和低俗的网络新闻传播非常迅速。作为新闻的核心人物,新闻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的。只有从源头上对其业务素质与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估与考核,才会对新闻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化的阈值之中。在当前的新媒体的发展环境当中,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基于此,在今后网络不断地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地增大,政府也会从态度到重视程度上呈现出更大的扭转态势。在这种不断强化的参与力度的引导下,国家的政治形象及政治举措在民间中的支持力量将会得到更大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如何通过立法的形式,让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等诸多领域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的发展是立法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国家根据当前我国新媒体的现状,通过立法的方式来不断地完善具体法规以及违反法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从这一层面讲,相关新媒体监管法律的推出与完善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其次,做好新媒体安全工作。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使用的人群中,其中占有绝大多数份额的是年轻一族。根据关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问卷调查中,有接近85%的用户选择了认可和选择用网络来完成新闻资讯的分享与传播。可是,在关于网上传播过程当中,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有近90%的人群遍及提出的是互联网操作及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这种安全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水平的提升。要对于在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出现的影响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地打击。因此,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在严格遵循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同时,利用政策与法律规范等方式来不断地在新媒体下为新闻传播规范化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健的市场社会环境。这种秩序的建立包含着对新闻参与主体资质的审核与监管。由于国家政府的介入,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及国家及尊严的网上维护将会上升到一个宏观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与体系。国家应该根据网络个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合理的引导。这种宽严相济的机制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新媒体下新闻传播的保护提供更大层面的正面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出法律在教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今后的新媒体网络环境才会更加的净化。在今后的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的发展中,要引导相关部门,合理把握保护的程度,既要实现保护的应用价值,也要尽量减少对于网络环境的干扰与破坏。最后,加大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新闻传播的观念和政策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悬殊。例如,我国进入互联网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网络监管及网络引导的发展等方面,与欧美等网络发展比较早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由于中西之间,在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基于网络而进行的渗透依然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保护好我国的网络新闻,也是当前在发展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从发展的整体走向上来看,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同时,在新媒体的基本载体方面,也通过加大投资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为大众参与网络平台来提供更为扎实的条件和基础。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加大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在格局和运用工具上都应该得到质的提升。这种在技术层面的提升和发展是当代计算机技术和新闻传播工作交叉补充的结果。例如,可以借助最新的电子技术手段把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借助一系列配套的监控网络来完成。因此,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的建设,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建设对于推动整个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的管理水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当中,公众需要更多,更好的网络资讯来为其点赞、指引。但是,负面的网络新闻无形之中会误导公众的资讯判断。所以,要重视提高网络新闻创作者的社会责任,使他们能真正地意识到,不良的网络新闻会严重危害公众的发展。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新闻人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其机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都积极地服务社会,那么社会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更加和谐、向上的一面。

六、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媒体 方言传播 新闻语言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09-02

目前各地方电视台的方言类节目渐渐兴起,这种趋势有其必然的合理性。当前这种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渐渐兴起,发展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出现了方言的使用。方言类电视新闻又必然与国家语言政策法规相互冲突。方言类电视新闻有它特有的观众群体,但同时又与国家语言法规相冲突,如何更好地解决二者的冲突,寻找合理的有效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方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媒体产业的逐渐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已经由传统的大众化传播模式向分众化的传播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媒体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社会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所决定的,是当大众化传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电视新闻节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标后必然转化的结果。因此,方言类的电视节目相继出现在各个地方电视台,并且快速发展,得到了特有的观众群体的认可,实现了分众化的传播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市场的需要,更是广大观众的自主选择的结果。

方言,是一个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方言的形成是长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内涵的沉淀,承载着自身地域文化的传承,是文化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地域中人民最朴实最朴素的情感。方言对于自身地域的人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同时自身地域中生活的人对方言又有着自身特殊的敏感性,可以更深层次地体味方言中的情感。在众多的艺术形态中都有方言的影响,例如:在地域存在着自身方言为基础语言的地方戏曲,在相声中存在着天津话、唐山话、广东话等等地方发言。

生动幽默的东北话、细腻细致的上海话、风趣传神的北京话、淳朴风趣的四川话成为方言中全国各地所熟悉的方言。尤其是以东北方言在全国的影响极为广泛,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成为每年春节晚会全国观众喜爱的节目。在每年春晚结束后,赵本山在节目中的方言经常会成为当年的主要流行语,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文化现象。东北方言能够脱颖而出有其特有的合理性因素,因为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因此全国各地观众对于东北话并不陌生,大家都可以听明白。另一方面,东北话尤其特有的幽默感可以让人感觉亲切,容易接受,认同感强。

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间情感,这是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沉积下来的各地域特有的地域文化。而在这其中,地域文化中的方言始终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所以,众多因素导致了在新闻类节目中方言的运用,必然对该地域中的观众有特殊的情感影响,必然会更好地达到新闻的效果。因此,当我国传媒从传统模式进入到社会市场模式中时,必然导致新闻类节目也从传统的大众模式转化为分众模式。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同的电视媒体作为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使用发言吸引观众已经成为普遍被运用的策略。

目前,各级电视台争抢新闻资源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收视率,争抢眼球效应,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得发展。特别是作为地方媒体,在竞争中,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到了最底层,为了在媒体产业的竞争中生存,就要拥有自己独特的招牌,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道路。那么,在地方电视台依靠地域文化、宣传地域特有的风俗习惯、地理风光、文化传统,无疑是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而这些地域文化的宣传加入地域特有的方言是必然选择。

二、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性

(一)表达了传媒本土特色

地域方言是一个地域文化和地域传统的代表。中国人的地域标志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内心。每一个人除了国籍的标志——中国人以外,还有另一个属地标志,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的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南方人、北方人等等。这些都是按照地域的不同进行划分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落叶归根、乡音难改,就是对于地域文化中方言中情感的最准确、最生动的定义。用方言来表述自身地域的文化,可以增加新闻节目的地域认同感和亲切感,可以反映出媒体人强烈的本土意识,是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的最好契合。

(二)体现了内容的贴近化

目前,我国一些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性质常常以政策性、导向性和说教性为主体。于是近年来,在我国电视界中,电视新闻节目以方言为播报形式,凭借视角的低姿态、内容的贴近性和表现手法的趣味性,引起了普通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和赞赏。同时,节目内容以百姓生活作为切入点,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来判断新闻的价值,使观众觉得亲切随和,触手可及,极易和普通受众产生心理趋同,从而加深了节目与受众的情感。

(三)表现出主持人的角色化

众所周知,一档好的电视节目,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它包括节目的内容、性质、传播的方式、主持人选择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够打造出一档为观众所喜爱的节目。而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主持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持人作为一档节目的核心和灵魂,他在节目中逐步引入节目内容,引导节目的思想,选择什么样的语言作为主持人的风格定位就尤其重要。很多使用方言主持节目的主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使用方言主持节目,更容易驾驭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内容,更容易拉近地域节目中观众和主持人的距离,更容易形成观众和节目的互动。这一切都是由于,方言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所形成的特点,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地域情感,突破了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壁垒,拉近了观众和主持人的距离。

(四)拉近了距离

现代都市容纳了相当一部分来自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籍的人,作为方言中心区的非方言言说者,他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语言的困扰,而使用方言的传播方式营造了一定的方言空间和文化语境,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认可和接受方言,也让非方言说者在熟悉方言的同时领会到更多的方言乐趣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有利于弱化他们的疏离感,增强归属感,更好地融入新环境的生活,而且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的融合也很有作用。

(五)磨灭了大众媒体的示范功能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部门是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典范,担负着社会舆论导向的责任,若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必将产生误导。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是在传播语言规范。在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节目的定位固然可以“分众化”和“本土化”,但切不可将“分众化”变成“屏蔽化”、“本土化”等同“本地话”。分众化、本土化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狭窄的受众范围,恰恰是为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更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冲破了地域的界限,使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开放的环境下得以交流。每一种地区文化都有可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和局限,通过文化间自由的撞击,会产生一种优势互补的效应,从而形成更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传播者,应该从内容上挖掘本地新闻的深度和地区文化的精髓,在非本地信息中寻求本地化的读解,从方言及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增强表现力,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闻语言的创新,在规范的前提下追求活泼生动的形式和亲切自然的风格,这才是对待方言传播的正确心态。

【参考文献】

[1]张颂.广播电视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主体性;机械复制;大众传媒;传播特点;市场化

一、民俗文化的主体性意涵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一方面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应民间社区、集体和人的意愿、并主要通过人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它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想象力。

直到现代社会,由民间集体智慧创造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并作为一种“世俗化”和“本土化”的范式存在于民众的意识与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终极价值在于集中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在现存民俗文化诸多门类划分中,年画是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年画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早在汉代,民间就有换桃符、贴门神的习俗;宋代,民间就有了彩版印刷的年画;明清之际,更是年画的全盛时期。年画的产地几乎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天津杨柳青年画。

二、杨柳青年画历史特点溯源

杨柳青年画依托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古镇,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记载,杨柳青年画最早兴起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崇祯年间(1628~1644)印刷的年画作品至今可见。当时,天津西郊的古柳口(即今杨柳青镇)就以生产年画闻名国内。在杨柳青镇周围:古佛寺、老君堂、炒米店、张家窝、娄家院、冯高庄等三四十个村庄的农民大都从事画业生产,素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说。后又因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流经前后,水运交通发达,使其成为年画集散地,杨柳青年画也因此得名。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杨柳青年画发展到鼎盛时期,年画作坊遍及全镇,从事画业生产的农民艺人达三千多人。以下是对早期杨柳青年画特点的分析:

从制作和艺术特点上,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在构图、纸张选择、颜料使用上都有严格的标准。如杨柳青年画使用的颜料和纸张,过去均用国产传统材料,所制年画光彩照人,色彩经久不变。

从传播内容上,涉及历史故事、文学典故、民间传说、戏曲故事、风俗时事、格言劝诫、仕女娃娃、花鸟鱼虫、风景名胜、世俗佳境、农家生活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图案就是娃娃抱大鲤鱼的“连年有余”。

从传播目的上,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农耕社会里,由于农业生产多有“靠天吃饭”之说,所以为驱邪纳福,每逢在年节时,人们便以在自家的门、窗、厅堂、内室、炕头儿、灶旁、影壁、水缸、粮囤等处张贴杨柳青年画的形式表达心中的祈愿,以示喜庆和吉祥。

从传播载体和形态上,在古代制作技术的基础上,早期的年画体裁有:中堂、四扇屏、八扇屏、对楼、贡尖、喜寿屏、门画、炕围、灯纸等。板屏、条屏、屏对、横三裁、立三裁、炕围、桌围、门画、历画、灯画、斗方、缸鱼、格景(专为西北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印制的)、选仙图、洋片、神码儿和朝衣大像等等,主要集中于纸质、丝帛载体。

从传播渠道上,主要是作坊式生产,通过大运河带来的商业往来、外运、进贡等方式实现地域间的传播。

从传播范围上,除了镇内的传播,通过商业贸易向南北、东西运送,在地域上不仅包含了华北各省还及东北、内蒙、陕西、新疆等省区。如在清乾隆年间,“戴廉增’’店的分号就远及绥远、北京,继而扩展到南乡的东丰台和炒米店地区,另外杨柳青年画不仅在民间享有盛誉,而且也深受清代宫廷的厚爱,每年进入宫廷的数量相当大,他们将年画张贴在三宫六院的内室。

从传承方式上,主要是传统的师徒继承以及家族技艺传承,呈现明显的家族特点。

从传播价值上,杨柳青年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加之独特多元的地缘文化,与一代又一代才情并茂的艺人、心灵手巧的工匠的创造与革新,使其成为具宫廷画、文人画与民间审美的完美载体。具有人文内涵深,信息承载量大,民族心理表现深刻艺术价值、精神价值与历史价值。

综上可见,在大众传播时代之前,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手工生产、小众传播、代际传承的形式,传播效果也局限在一定限制范围之内,加之受根深蒂固的封建农业文化的影响,年画文化的影响力也仅限于国内的部分地区,年画文化并未作为一种具有符号价值的艺术传统流传开来,年画的生产制作也具有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下的手工作坊特点。

三、新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传播特性

伴随机械复制技术以及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进步,年画的传播目的、载体、手段、范围、效果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之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年画文化的传播向着更为广泛、复杂、多元的方向发展。现做如下分析:

在传播目的上,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社会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市场化生产与需求使得年画的传播目的由原来的祈福驱邪的年俗传统向现今多以纪念物、艺术品出现。从杨柳青镇明清街的年画店铺以及古文化街杨柳青年画店的销售情况来看,有课购买年画大多为了纪念,亦有作为厅室装饰之用,还有一部分人用于年画收藏。

在传播载体上,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对于年画艺术最大的影响就是在承载年画本身的物质载体上,年画的物质载体已经从原有纸质的年画样式又开发出330余种新形式的艺术产品,其中包括手绘挂历、手绘贺卡、手绘书签、剪纸、壁画、壁挂、服装、手帕、丝巾、纪念印、藏书票、幻灯片、陶瓷工艺品等它还被广泛应用到书籍装帧、舞台布景、广告设计、装饰装修等方面。在新的物质载体上,年画不再年俗文化的象征物,而是变成了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消费形式。

在传播手段上,伴随技术革命带来的是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从印刷术到电视到广播在到网络,年画艺术的传播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早先依靠人际传播来达到文化扩散和传播的目的,发展到现在,在四大媒体上都可欣赏到年画艺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年画艺术更为全面的呈现在全球范围之内。凭借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其传承时间、丰富其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早先的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

在传播范围上,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总是会带来文化传播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让年华民俗作为一种符号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样一种广度也

是以往传播所无法企及的。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年画的传播范围不仅局限在天津、北京以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新的物质载体,加之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节等引入了更为广阔的全球场域中。

在传播价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早先的年画作坊式生产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为满足人们对于年画的欣赏和购买需求,年画的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和视觉文化消费的领域。年画以消费品的形态出现在家居设计、店面布景、挂历、书签、陶瓷器上。例如,在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的庆典上,天津的彩车设计就应用了杨柳青年画的民俗元素,因此在新传播环境中,年画艺术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带来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代表城市文化特性的艺术符号被使用、被消费、被传播。

在传播效果上,在新环境下,民俗文化新的传播特性直接产生带来了起传播效果的改变。从时间上讲,新的印刷复制手段、新的录音摄像技术、新的物质承载实体都使得年画的保存能够以更为丰富的形态得以实现。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以笔录的方式,经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来。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山西梆子等传统音乐、戏曲,通过录音机等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安塞腰鼓、少林功夫、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技术等被照相机、摄像机、DV等拍摄下来,这些具体的、物质化的视频中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得到了更长时间的保存。可以说,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让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纵深上得以延续,以更为现代和持久的方式留存于我们生活的周围。从空间上讲,大众传播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民俗文化向着更为广泛的维度传播。

四、反思两种主体性的相悖与共生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大众传媒和市场的力量几乎遍及了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表现出了大众化的传播范围、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以及承载民俗符号价值和市场消费价值的传播特点。

然而,当机械复制带来了大规模标准化的商品生产,当大众传媒侵入了消费社会,中国的民俗文化同样遭受着新传媒环境的严峻的考验。首先,就文化本身来说,存在文化独特性与产品复制性之间的矛盾;其次在文化市场上,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呈现相生与相悖;最后,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也使得文化在属性上出现一方面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即消费者要求文化艺术的生产与变革按照市场化与传媒需要来生产,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传统属性则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不至在市场化竞争中丧失了文化原有的本土魅力。

(一)独特性与复制性

对于民俗文化本身来言,它代表了一个地方居民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民间信仰,沟通了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从地域范围,民俗文化都享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作品,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元的形式呈现。

从根本上说,复制性是因信息的特殊方式和特殊处理所造成的,信息需要通过某种物质媒介储存起来,然后被受众转译、消费。机械复制使产品可以无穷复制并传递给无数受众。加之在新传播环境中,文化作品被媒介化了,通过大众传媒将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播开来。在机械复制时代,复制作为一种手段,所完成的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亦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程序,通过机械复制与再生产,辅以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制造代替了精雕细琢的原始手艺。以其间接的体验使文化本身普及化、批量化。在这些作品中,摹仿是主导性的,摹仿的努力代替了追求个性化的努力。因之不可避免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因为一切都可以用符号的形式复制下来,那么文化在社会中就可能呈现出同质或趋向同质的现象。也就是说,文化原有的地域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将会被解构。因此,即使技术和传媒复制了形式、内容,展示了思想、生活、文化,但是与原有的文化本身相比,这种展示价值是不完整的,是被置入了现代技术手段与传媒介质的价值。

(二)文化艺术价值与市场经济价值

机械复制与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的地域性被打破,也就象征着,文化艺术的交换不在仅仅局限于“艺术自恋”的范畴,而是通过传播与消费进入到了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并以文化艺术本身能够被大量复制和大量消费为荣,以求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对于市场利益的追求。

1 从文化产业的建设上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独立建制的天津杨柳青画社,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先后开发印制了270余种传统杨柳青木版年画,包括各类立轴、横披、镜片、手卷、册页等。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观赏和市场审美的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年画工作者大胆创新,将杨柳青木版年画由单一的纸制品移植到其它艺术载体,已开发出330余种新形式的艺术产品,这些艺术品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扩大了杨柳青年画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2 在年画生产制作内部的职能划分和内部建制方面也严格按照市场化的标准制定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自1985年开始,杨柳青年画社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社长负责制和干部聘任制。至1989年,基本理顺了“产、供、销”和“编、印、发”的运作机制和书刊编辑部的组织机构,建立了新型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到1990年,该社的主要职能部门有:①民间艺术事业部:设勾描刻版工作室、水印画工作室、年画彩绘工作室、裱画工作室、新艺术产品试制组和制作组等;②年画事业部:设年画编辑室、摄影编辑室、宣传发行科、印刷出版科,该部门主要负责胶印中堂画、年画、年月历、贺年卡等印刷品的生产和经营;③书刊编辑部:设工具书编辑室、美术书刊编辑室、新闻图片编辑室、彩色摄影扩印部,以及《天津画报》编辑部;④对外贸易部:负责传统木版杨柳青年画、木版水印画、精制印谱、各种杨柳青年画新产品、旅游纪念品及部分胶印画册、挂历、年画的出口经销。

3 市场收入方面

经过产业化改革、公司化建制以及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加之利用内外传媒的力量,杨柳青年画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印书出版、新产品开发、国际贸易发展方兴未艾,带来了丰厚的销售收入。

当大众传播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成为生产商家参与竞争的最高标准之时,文化的经济价值跃居于它的艺术价值之上。不可否认,当在两种价值交织之时,生产商自然而然地向经济效益倾斜,因为文化为了获得生存的资金、抢占经营的市场位置必须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文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公司化使文化艺术变成了一种机器式生产,文化旅游变成一种广告推销式的商业宣传。因此我们不得不担心文化艺术将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即市场临驾于艺术之上,文化艺术成为商家挣取利润的噱头,更致命的将是在市场中迷失了文化本身,使

其失去了原始的创造力。年画变成了单一的印刷品,许多原本活泼泼的文化样态沦为存活于市场印刷品、音像制品的僵硬形式。

(三)消费的主体性与文化的主体性

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人脱离了维系原有生活的土地到城市中谋求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化与大众传媒使信息高速传播,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方式难以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所作的消费者调查中,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他们的购买集中于年画印刷品,因为价格比年画本身要便宜很多,如一副年画扑克的售价在2.5元到3元之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买一副扑克足以证明“来此一游”的欣慰与。因为大众传播使得市场化的大众接受了“天津杨柳青年画”这一文化符码,他们“单向度”的接受了信息,然后通过市场行为实现对于文化的占有。这种阅读文化的模式归因于文化的消费性。大众传媒还使阅读变为一种时尚,将大众进一步裹挟进传播与操纵中。而市场化的机械复制则造就了一批满足于快餐化标准产品的具有相同口味的标准读者。

因此,一方面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日渐成为文化开发和生产的主导,在一定程度上,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基于消费需求,而另外一方面民俗文化传统属性却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体性,通过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神思来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这就必然会出现两种主体性的相悖与相生。

从文化主体性上,过度的市场置人可能导致文化失去了原初的艺术面貌,如年画画在纸上,我们可以体会到画师的功法、技巧、思想、情感,而机械印制只能看到一个年画状的图形,体会不到艺术点点滴滴的凝聚,体会不到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古典韵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机械复制式的文化产业与大众传媒造就的消费者只是一个“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人,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和评价其实质是被传媒和生产所塑造和影响的,在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他人导向型”的(大卫里斯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屈从式的主体行为。因此,如果完全的按照市场化原则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势必会引起对文化主体性的对抗与冲突,使得全球化的文化霸权、现代性的文化同一化有机可乘。

五、探析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发展路径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 创新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迈入新媒体时代,可以更加快速地接受新闻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新闻资讯,新闻传播模式对人们的新闻接受模式起到了巨大地改变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新闻传播模式,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特点分析

(一)新闻传播时效性增强

新闻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点,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才具有新闻价值,才能给受众带来有效的新闻信息。传统的纸媒时代,新闻时效性不够及时准确,甚至是隔天的新闻信息,同时无法对新闻发展事态进行跟踪报道。随着媒体的发展,电视和广播的出现,也难以满足新闻时效性。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第一时间的新闻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关注新闻发展的态势。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有效价值。

(二)新闻互动性增强

新闻互动性体现在新闻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新闻互动性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民意,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改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在传统的媒体时代,这种互动性较差,一些有看法的受众只能通过或者写信的形式进行回馈。但是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新闻互动性的局限,可以通过采访、投票、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态度,甚至能够加强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新闻互动性增强可以促进正确的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能够影响社会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新闻数字化加速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数字化加速发展是新闻未来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除了文字和图片,还有视频、声音等,新闻更加生动化更加真实化。新闻数字化加速既体现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变,也体现在新媒体的数字化发展。其次新闻数字化加速发展除了体现新闻传播模式,还体现在新闻传播媒介。以前只有报纸、电视、广播等,以电视机和收音机为主,新媒体时代有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多种新闻传播媒介。

(四)新闻传播的全时性

新闻传播的全时性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突出特点。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有一定的频次,这个频次通常是一天或者是半天,无法随时随地获得各种新闻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全时性的特征,任何地方发生到新闻都会被人们传送到网络之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最新鲜的新闻,能够与世界同步。不管是在深夜,还是在清晨,只要有新闻阅读设备并且接入互联网,就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各种新闻资讯,弥补了过去的新闻时间间隔较长,新闻获取滞后的缺陷。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运用

自媒体是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新闻传播媒介,能够有效地体现新闻时效性与互动性。因此,新闻传播要积极地应用自媒体,根据新闻的类型,设置栏目,及时地进行同类新闻信息的更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可以设置“聚焦”,24小时报道新闻事件,关注新闻发展态势,向受众积极地传递新闻信息,给受众第一时间提供有效的新闻价值。

(二)提高新闻的深度和价值

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新与快,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内容只有做到独此一家,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媒体品牌价值。目前,国内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不断地扭曲新闻事实,采用一些夸张、偏激的词汇。这种新闻既失去了新闻本身的价值,还导致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新媒体时代更要杜绝这种假大空的新闻现象,要有一双挖掘新闻的锐利双眼,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以促使读者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而非只受到一些偏激的言论的刺激。首先,记者和编辑要有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坚持报道对人们生活有切实影响、对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国家发展有一定作用的新闻,避免一味地通过各种奇闻逸事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其次,记者对于新闻的报道要有深度。新闻的深度体现在,对于新闻的挖掘能够启发人们进行思考、能够影响人们的实际行为、能够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社会。因此,记者要做到报道新闻事实、了解新闻事实发生背后的原因、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等。

(三)契合新闻读者的阅读习惯

新媒体时代受众接受新闻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改变,受众更愿意看简洁而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会对一些新闻信息自动屏蔽或者略过。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一定要契合新闻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对新闻的采写过程中,要及时地抓住新闻事件的重点,挖掘出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价值。其次,新闻编辑过程中要做到简明扼要,用最简洁的新闻语言表达出新闻事件的价值。特别是新媒体时代,要做好新闻传播的分类,根据新闻事件的类型,做到有效地新闻整合,将新闻合理的归纳,实现个性化新闻传播,让读者实现个性化阅读。特别是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帮助读者详细地跟踪新闻事件,及时掌握新闻发展动态。甚至可以延伸阅读,加入新闻链接,扩大读者的兴趣点。

第7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 语言特点

一、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1.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由于它具有新闻性、政策性、现实性3个方面的特性,所以在报道新闻时呈现出具有反应快、政策性强、直面社会现实等特点。而且新闻评论还需要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在严肃之中融入幽默,在说理、分析之间穿插情感,在教化、训导的同时体现出一种宽容的气度。

语言特点有:

(1)精准确切。要对事实进行准确评论,做到正确引导,新闻才具有可信度及说服力,从而可以提高媒体的权威性。

(2)大众化。在电视新闻评论中,恰当运用大众化的语言,会使整个评论显得明亮活泼,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幽默诙谐。新闻评论的幽默含义绝不是庸俗戏谑,当然也不是低级趣味或是哗众取宠,而是高雅地体现人的高尚情操和智慧。用委婉含蓄的幽默语言,给人以意味深长的韵味。

2.广播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广播新闻评论的语言必须是:精炼、准确、客观、通俗易懂的;要具有人情味和责任感,对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要有正义感,对弱者要使用温性词汇。广播新闻的语言没有画面的对照,全靠听觉来接受和获取信息。广播的语言总有温暖人心的效果,并能给人以情感关怀。广播新闻评论着重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评论语言通俗易懂,能够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功能,让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语言特点有:

(1)短小精悍。简短有力地点评出事件的内容事实,具体精悍。

(2)简明扼要。关键点突出,评论语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3)形象具体。从多方面讲述事件背景及内容表现新闻事实。

3.报纸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

(1)多样性。随着社会关注点的增多,报纸评论专栏的议题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体育、生活各个方面,显得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2)多元化。由于大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多元化的社会评论可供读者探讨和选择。因此,对于同一事件的评论,各家媒体都各有千秋地发表或深或浅、或褒或贬的看法,从而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认可进行判断和选择。

(3)时效性。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及时地报道,新闻的评论具有时代性,扣紧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在当今传媒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代,哪家媒体第一时间提出真知灼见,哪家必将赢得大众的眼球。

二、新闻评论要运用大众话语、多元表达,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无论是哪一种媒体,笔者认为新闻评论语言都要大众话语,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述观点、发表评论,才可以更好地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结合中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则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多元表达、完美结合,即可充分发挥好新闻评论舆论导向的传播功能。

新闻评论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新闻舆论场。新闻舆论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传播的网络舆论场。作为媒体应该做到汇集、引导、影响意见的提出,才能加大主流新闻的传播力,保持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力。

三、新闻评论的能力培养

1.新闻评论语言的能力要求:

一名称职的新闻评论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1)良好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即新闻工作者把握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能力。

(2)敏锐的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指新闻工作者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利弊得失进行判别的能力。

(3)精湛的传播技能。传播能力则是新闻工作者把自己对客体事物的认知与判断进行充分而巧妙地表达。

2.学习新闻评论语言特点的重要性:

(1)是由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2)是由当前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的急迫需要所决定的。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传统电视新闻 新闻传播

电视新闻作为传统新闻媒介之一,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保留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以及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借鉴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与自身的传播特点进行不断地整合,使传统的电视新闻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一、发展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必然性

(一)社会受众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消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新闻传播速度的要求更高,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速度已很难满足受众对新闻传播速度的需求,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获得新闻的途径增多,主要利用网络来了解新闻,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媒介,用各种新闻APP、微博、微信等软件浏览新闻消息,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对新闻消息的需求,但是在新媒体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方面还存在这缺陷,受众对新媒体所传播的消息不一定全部相信,并对新闻的真实性存在着质疑,但也有的受众则会全盘接受新媒体所传播的新闻,这都不利于新闻的真实性传播,在这一方面是新媒体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都需要不断发展的一个方向,需要保证新闻及时、全面、真实的进行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对其发展的挑战

1、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时效性差。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多以文字、简易的画面形式进行传播,而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则需要进行新闻采编与制作,最后在特定的时间内由新闻播报者进行播报,当新闻传递给受众时,已经失去了其“新鲜性”,新媒体传播新闻,主要利用互联网之便进行及时的新闻传递,当受众对某些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时,会主动在微博、微信、各大网站上进行搜索,而不是在电视机前等待新闻的播报。例如天津爆炸事故,受众对于事件进展的主要了解渠道首先是新媒体,而其次才是利用电视新闻来了解事故的发展情况。

2、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形式落后。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并且是一种单项的传播方式,利用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传播模式,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的传播模式变为了双向的传播方式,当受众在接受到新闻内容后,还可以及时进行反馈,有效的实现了新闻的双向性传播,在接受新闻的类型上有着很大的自由性,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接受新闻内容,包括对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娱乐新闻等自由选择,新闻内容根据人们的喜好不断地被细化,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还不能灵活的做到细化新闻,即便是细化了新闻内容,在信息量上还是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由此可见传统的电视新闻要想不断地发展其传播的形式,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3、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实用性差。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内容比较丰富,移动媒体或网络的终端为受众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介手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进行新闻传播,受众在进行浏览时,还可以自由的快进、后退等,实现浏览新闻的自由性,同时受众还可以下载新闻、转发新闻,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方便新闻的日后查询与收看,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实用性以及互动性,而这些特点是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发展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三要素是时效性、新鲜性、真实性,其中时效性可以说是新闻传播的生命,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住新闻的时效性,就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精简,用“一句话传播”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要将传统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的形式保留下来,在进行现场直播时,记者要力求精简去掉过多的修饰,直奔新闻主题,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及时性需求,在进行新闻制作时,对于画面的编辑也要力求快速、简洁,对于重大的新闻可以临时调整新闻的播出时间,将新闻的播出做到及时并且灵活,不再中规中矩,使新闻的传播有其存在的价值,电视新闻在收集新闻的方式上要进行创新,拓宽收集新闻线索的办法,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共号,由受众提供新闻线索,不再仅仅依靠记者出去采访收集新闻线索,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但需要记者对受众提供的线索进行核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有效。

(二)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最大优势是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电视新闻的形象、直观等特点,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进行新闻传播时,除了注重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外,还注重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特点也是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在进行电视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方面,需要加强新闻真实的传播,这一点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利用真实的声音与画面进行新闻报道。

(三)积极的与受众进行互动。电视新闻传播的一大发展方向,是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开展各种渠道,例如短信、电话、微信、微博等方式,发挥本台明星主持人或者记者、工作人员等的作用,来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学习借鉴其他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办法,利用某一话题与受众进行实时讨论,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将传播的新闻进行深度化报道,挖掘新闻的真实原因,增加新闻评论等方式,发挥电视新闻舆论报道的功能。

结语:新媒体时代为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的挑战有很多,但是其为电视新闻的传播也带来很多发展的机会,不断发展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是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积极的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转变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第9篇

1.1传播的普通性特点

利用微博手段进行新闻传播具有普通性的特点,所谓的普通性一方面针对新闻传播者而言,每一个平凡的个人都可以把自己身边发生新闻通过微博手段,言简意赅的进行陈述,利用微博手段进行新闻传播的每一个人都是是普通的民众。利用微博,所传播的新闻只要事实清楚即可,不需要有华丽的文采,典雅的修饰,只需要用最普通的语言表达事情的原貌就可以了。另外,利用微博手段进行新闻传播的不需要所谓的门槛,每个博客都很容易进行微博,单独的个体即是新闻接受者也是小范围内新闻的传播者,只要自己的微博新闻能够引起广发的关注,使博客不断的浏览转发,新闻的传播过程就算是完成了。

1.2传播的便捷性特点

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利用微博手段进行新闻传播具有很强的便捷性特点,每个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短短的140字符把身边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据了解,正视这种微博的便捷性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随地都有新的新闻通过微博手段出来,网民关注某一个新闻后,就可在第一时间进行转发,这样,传播新闻时效性更强,传播方式更为便捷。这是传统新闻传播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1.3利用微博进行新闻传播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利用微博手段进行新闻传播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诸多便利之处,但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是,微博新闻传播者身份不受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一些新闻信息,如果这些新闻事件是假的,容易造成以讹传讹的情况,误导民众。另外,有一些不法之徒,或者是一些人带有个人情绪进行微博新闻传播,这些被恶意操作的新闻,很容易在民众中传播,引起一些不好的社会反映,阻碍社会的核和谐稳定发展。另外,微博方式进行新闻传播只是短短的一百多字,很难对新闻事件的细节,焦点问题进行展示,同时也不能保障新闻的连续性,容易使受众根据只言片语进行新闻解读,导致新闻事件的误读误信。

2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利用微博手段进行新闻传播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新闻传播方式需要经历收集新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对新闻信息进行审定,最终确定。这些环节需要耗时耗力,远不及微博手段来的便捷。另外,传统新闻来源不丰富,渠道较窄,导致新闻面不是很广。而微博却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具有极大的影响。

2.1微博正在成为人关注的新闻来源

据统计,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在bbs时代,传统新闻媒体手机新闻都是从bbs上收集来的,但在微博时代,传统新闻媒体获得新闻信息很多都是从微博上获取了。可以说,在微博时代,传统新闻媒体获得新闻的渠道已经发生转移,大部分新闻都是从微博上而,媒体和普通民众获得新闻的方式更为便捷,微博成为了人们关注新闻,获得新闻的重要途径。

2.2能够在第一时间对重大突发新闻进行

微博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最大区别是新闻的时效性更强。在意见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可以借助自己手机,利用微博平台子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出去,而如果利用传统新闻媒体手段进行,需要经过信息的采集、编辑过程,这种形势下制作的新闻还没有出来,微博上已经出来了。因此,微博手段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2.3微博在特殊情况下超过了传统传媒的作用

由于微博短小灵活,传播信息非常快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超越了传统新闻传播手段的作用。比如,遇到了重大的自然灾害,遇到了突发的恶性事件,微博可以及时对重大消息进行传播,这远远超越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效能。

3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新晨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第11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第12篇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第13篇

(1)新媒体的概念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双重条件之下,新媒体逐渐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产生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出现的,一般来看,新媒体是一种可以向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通过更多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网络、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智能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它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点,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满足当代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和弥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势。

(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是新媒体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它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传播主体普遍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丰富化。首先,传播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电视观众,它可以使得人们在任意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更多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相应的电视新闻内容。其次,在许多的传播平台都可以有相应的新闻获取,甚至比电视可以更早了解这些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新闻内容。最后,传播内容的丰富,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就集中在文字、图片传播上,而新媒体背景之下的传播,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内容的丰富,包括动态图、视频等,都成为激发人们获取新闻兴趣的重要保障。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并不是说将要被取代,而是应该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首先,要明确传统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新闻的播出时间受限,许多时候都必须要观众在固定的时间点,选择固定的频道来观看新闻内容,这就导致了时空的局限性,以及对于观众自身积极性的一种抑制。其次,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相对枯燥,观众对其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有限,并不能够兼顾到全部的受众。所以受众的范围不能够扩大,很多时候也很难真正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传播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和传播。首先,促进了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传统的新闻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视或者传统的纸媒进行传播的,而新媒体的崛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传播的渠道。手机、平板以及网络终端,都成了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人们可以更加随意地在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内进行新闻内容的获取,再也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电视新闻时间安排。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实际上也是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新的传播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推广,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推送。

(2)传播方法的变革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传播方法与从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法具有许多的弊端,而新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传播方法的变革,可以有效地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向。现在的传播方法包括互联网传播,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方法,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一个跨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传播方法的不断深入变革,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进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传播方法背后,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推广意义,人们获得的新闻内容,也将更为全面、真实与直观。

(3)传播内容的变化

在传播内容的变化上,确实新媒体视域之下,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主要就是有关于国家大事或者政策法规的,这些与许多观众的实际生活都是具有较小关系的。所以许多时候观众并不能够带着更多的积极性来看待这些新闻内容。其次,传统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人们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多有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而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与从前相比,确实有了许多突破。新闻内容除了文字、图片、插图,更是有了许多的动态图或者短小视频,这非常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满足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另外,作为全新的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更是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将新闻内容按照板块进行分类,一方面便于人们的查找;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的变化与丰富,是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人们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第14篇

引言:“没有视觉的局限,就没有心灵的形象;没有某种的盲目,就不会有可以持守的表象”。新媒体精确制导式的传播世界不但将基于不确定传播的实在世界划分为了精确的信息格子,而且借助有线或无线的传输网络为人们构筑起了一道道屏障和围墙。无论社会制度,还是就企业管理,因应新生秩序进行规范与调整,打破“蜗居人生”和民主神话趋势盲目流行的状态,都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相对的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意识到数年来传统媒体独霸世界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认识和研究进而吸纳、融合并与新媒体协调发展是企业新闻工作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企业新闻工作要大力提倡、鼓励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要不断挖掘、培育和延展已有的内容信息,又要敢于尝试新的媒体形式,借助新技术,传播新内容。

一、新媒体介绍

百度百科的定义: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企业新闻工作、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企业新闻工作、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另外,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表现出以下特点:1.传播速度的实时性。2.传播内容的丰富性。3.传播形式的多样性。4.传播模式的开放性。5.信息沟通的互动性。6.传播覆盖面的广泛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工作的变化

(一)企业新闻工作传播主体的变化

在以传统媒体主导企业传播的时代,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是主要的信源,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承担着采集、制作新闻信息的职能,虽然不少企业新闻传媒开设了热线电话,公布了记者的联系方式,但来自基层的信息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新媒体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 等新闻、表达观点,开创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专业记者的传播形态,传播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正逐渐转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虽然专业的传媒在传播环境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促使信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博客越来越多地由个人化媒体走入大众传媒,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二)企业新闻工作组织结构的变化

尽管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但一些企业新闻传媒依然进行了结构改革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上海证券报》提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报网融合,推进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项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过程中,企业新闻传媒应该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防止其对危机管理的消极破坏作用,利用其对危机处理的积极功能,全面调整危机管理策略。基于新媒体鲜明的信息传播特点,它一方面对企业新闻传媒危机的发生推波助澜,给危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另一方面又给企业新闻传媒的危机管理以新的视野和观念,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企业成功化解危机的重要因素。企业新闻传媒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工作流程的变化是新媒体冲击下企业新闻工作的必由之路,既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又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信息与服务的需求。

(三)企业新闻工作传播方式的变化

何鑫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关战略》一文中说:专业媒体不断的发展,越来越个性化,很多品牌在这种环境下都会碰到一些问题。所有的企业家想了解,什么人关注媒体,我们怎么跟他们接触。企业新闻工作的新闻内容越来越少,媒体商业化。这为公关从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发挥好互联网新媒体,我们要好好发动有影响的人,影响与我们沟通好、交流好的对象群体。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新闻传媒的融合功能不断增强,接受与新闻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更多的企业新闻传媒开始采用多媒体方式在多种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写、说等手段的选择和组合,使新闻传播方式表现出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的特点。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滚动新闻不仅参与第一线的采访、收集现场动态、实现滚动发稿,而且整合相关新闻,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化新闻报道,企业新闻传媒新闻信息的滚动使得新闻素材的采集和制作能够对应不同介质的媒体, 每种媒体都能从中获得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产品。整体上看,展示在不同媒介上的新闻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其联系在于企业新闻传媒主题的一致与新闻内容的互补,差异则在于的时间、报道的角度、表现的形态等方面,这些联系与差异,契合了媒体分众定位的策略,促进了企业新闻传媒产品链的形成。

三、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工作的走势与策略

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工作在传播活动中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为了适应新环境又采取了哪些创新手段呢?

(一)整合传播渠道,扩大受众范围。

第15篇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 民族新闻 少数民族

由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一书于2008年出版,汇集了以白润生教授为主的、来自10多个民族的50多位专家的心血。正如书中所言:“摆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和研究、队伍建设等)的兴起、发展和现状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分析,并详尽阐述其新闻传播规律。”①

科学分期、内容翔实、立体摹写,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特点所在,也是其被称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突破之作”的主要原因。该书资料翔实、观点独到,在洋洋洒洒百万字中道尽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兴衰荣辱。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确实是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书中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独具匠心:科学分期史论平衡建立新的理论架构

一般的新闻史著作,多以政治史的分期作为划分新闻史的标准。但是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性,一度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状态,这与政治史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如果以政治史分期,则会出现断层、断链的状况,淡化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点,误导读者。《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分期方式,在时间轴上以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特殊规律划分阶段,这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创造性的划分方式,建立了新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理论架构②。

在处理“史”与“论”之间的关系时,作者更是匠心独具。《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既改变了过去新闻史研究中“述多论少”的一贯做法,也不妄加非议。而是在客观叙述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新闻传播规律,依据规律大胆评论其成败教训, “论”的程度把握得非常适当。纵观全书,基本上每一章节都辟出一节来总结这段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第十一章专门提出了“少数民族新闻研究领域中几个争论的问题”,将目前争议较大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观点介绍给读者,并进一步论述本书所持的意见,例如“民族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断层说”、“《婴报》的历史地位”等。这些都是同类著作不曾采取过的形式,更加凸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创新和独特。

二、煞费苦心:资料完整力求再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力求资料完备、翔实。书中采用的资料涵盖古今:既有与时俱进的时新材料,也有珍贵的历史图片,有些很难挖掘的材料也被作者找到。资料之多、之全,是同类著作难以企及的。更难得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还具有时间长、地域广、对象多、内容全的特点。

第一,编入了20世纪以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兴起于20世纪初,它与汉族地区的近代报刊相比晚了近100年,与其古代报刊相比晚了近1200年。但是,这并不表示在20世纪之前不存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不仅详细论述了从唐朝至清朝末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还编入了唐报状产生前兄弟民族的新闻传播的相关资料,这在同类著作中是很少见的。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尚未形成规模,但这已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的源起阶段,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一章“报刊产生前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使用了较大的篇幅来探讨少数民族物质生产活动及历史背景,并从中挖掘出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轨迹。

第二,紧扣“少数民族新闻”这一主题,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做了全面的描述。古代、近代、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发展形态,可谓“个性斐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与少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因其“个性”而产生多种变数。《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既体现了少数民族整体的新闻传播概貌,又体现了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个性色彩。在“民族”这一大框架下,作者按照“突出民族”和“突出地区”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这样一来,分布于各地区的同一民族和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都有了明确的区分和鉴别,从而保证了史实资料的完整和全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也可视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一部“民族志”或“民族文化志”。③

第三,与时俱进,注重实际。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一直在发展,与时代是同步的,与整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因此,一本立足实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少数民族新闻史专著必定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在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进行全景式的记录的同时,分析和总结了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悉心研究了少数民族新闻网站的发展情况,对其现有体制、发展趋势、瓶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web2.0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策略,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第四、由点及面,以实写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以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突出报刊(或其他媒体)为始,按照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排序,将相关事实叠加,同时将新闻事业史、新闻人物史、新闻思想史、新闻事件史融为一体,再配以详细的文字资料和各种图片,补充以各种观点,最终筑成一幅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立体全景图。

以书中第二章“少数民族的办报活动”为例。作者以《大公报》、《正宗爱国报》、《竹园白话报》、《大同报》、《丽江白话报》等报刊为始,进而论述了英敛之、丁宝臣、丁子良、赵式铭、安健等报人的办报经历和新闻思想,总结出这一时期满族、回族、白族等民族报刊的特点,最后归结出古近代少数民族报业的特点。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搭建起“古近代少数民族报业史”这幅立体图的基本构架。在40页的篇幅中,作者分析了各个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受文化思潮的影响,引用了可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对话资料,配以《正宗爱国报》报头版、丁子良照片、《京华新报》附张等6张图片以及《丽江白话报》第一期发刊词、各期文章等文字资料,使得这一段历史变得鲜活、丰满,真正做到了“以实写史”。

三、一片丹心:心血绘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立体全景图

方汉奇先生在《序文》中对作者的努力给予了极高评价:“值得关注的是,附录中收录了两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办报经验与发展策略的会议纪要……同时还收录了25篇少数民族报刊发刊词(刊词)……附录的参考文献部分,附有书目近百种,辞书工具书9种,期刊与报纸31种,网站13个;……该书还配有7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参与写作的50多名作者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10多个民族。堪称是多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④

书中种种不必再叙,仅从注释和附录上就能看出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注释非常全面,除了交待书中引用的材料来源之外,全面介绍了相关的背景、具有争议的观点、人物经历等。例如第4页,关于少数民族自治情况的注释占了差不多1/3的版面;第214页,注释补充了邓颖超同志诗作的内容。附录中不仅交待了参考文献和书目,连网站也一一列出。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展现的是一幅立体、全面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全景图。它以时间为纵线、民族为横线,以独到、准确、科学的观点和新闻传播规律为骨架,以全方位、多元化的材料叠加、整理,凝结了广大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热血丹心。

正是这样一本用心铸就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令笔者深为折服。遗憾的是,书中仍有些许不足。第一,排版校正有纰漏,实乃白璧微瑕。例如将“现代”误印为“古代”,目录排版不对称等。第二,对于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现状叙述较少,虽然对网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但对手机、博客、SNS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并没有涉及。

总的来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得到“量”的满足,更能体会到“质”的触感。科学分期、内容翔实、通贯古今、厚积薄发、立体摹写,这些鲜明的特点证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不负盛名,填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少数民族新闻领域的空白,足以成为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历程上一座里程碑。■

参考文献

①白润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②向阳:《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理论架构的力作》,《中国民族》,2008年第8期

③田建平:《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学术体系的确立――评白润生主编之》

④《中国传媒报告》,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