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实体经济;服务;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近几年,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实体经济主要是涵盖了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造、销售和其他的相关经济活动。因为自身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现实中被广泛采用,实体经济活动占据了经济活动的很大比例,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加大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进行研究,下面从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局势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仍然处于经济危机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金融工具的不理想化,使得了虚拟经济在发展中严重的脱离了实体经济的主体,最终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很难承受虚拟经济的压力,造成实体经济危机严重。

经济模式主要分为实体经济(Real Economy)和虚拟经济(Fictitious E. conomy)两种类型,其中实体经济主要指的是具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服务活动等。而虚拟经济则是通过有价证券、银行信用、产权、股票和物权等各种金融业的衍生产品所进行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通常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于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需要依赖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本身具有不稳定性、高流动性、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实体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虚拟经济,为虚拟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在两种经济的发展中,虚拟经济超出了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实体经济就会成为一个“热气球”,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针刺”就会发生爆破,则表示经济出现衰退、萧条等现象,最终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现代科技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现代社会中逐渐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品的生产和流动、消费等领域都存在很重要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经济会相互渗透和依赖,使得世界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个经济大国出现经济危机,其他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前些年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最终导致美国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为1.1%,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大大降低,如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

因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所以在发展中必须要处理好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关系,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1.提高我国的金融业服务水平,使其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局势。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但我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所以,对外来经济的依存度较大,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对外贸易的各国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会受到侵袭,国民经济就会降低,影响整体的经济的发展速度。据经济预测模型的研究表明,如果全球的经济需求下降一个百分点,那么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所以世界各国经济危机,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等都会大幅度降低。

现在的投资者都会存在一定的心里恐慌,因为在出现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虚拟经济逐渐体现了其自我膨胀的假象,使得投资者就会产生“利好”的心理反映,导致很多资金流入金融行业的虚拟产品中,很难收回。所以,一旦出现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存在的虚拟经济就会空前严重,衍生品爆发,大量的投资者资金流失,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目前,投资者主要担心的是,我国的实体经济直接进行投资的几率太小,股市持续低迷状态,很难做出实体投资的决定。

小企业的实体经济会因民间借贷利率的升高而受到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由于资金的供求问题而逐渐升高,导致小型化的实体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因为资金是企业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发展和成熟的血液,要想发展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侵袭的实体经济,就需要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尤其是要注重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让经济市场的发展达到新的平衡,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虚拟经济大量游资的流动性,提高虚拟经济的发展水平。

2.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的经济有助于维持社会安定。国家物价的大幅度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了生活水平。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有关的政策进行控制和扶持,但由于快速上涨的物价,使其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面,很多投资者宁愿将资金握在手里,也不会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使得企业实体经济的经营利润大大的降低。

三、如何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要想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具体的分析我国的国情,努力打造金融行业的新产品,同时要对落后传统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银行来说,就需要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然后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实行差别服务,根据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最优化服务。

1.选择性的服务农业经济。现在我国针对农业经济的金融产品较少,对农业经济的金融服务较差,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国民生存需要依靠大量的农业经济,且农业经济的发展跟国外相比,较为落后。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就需要选择性的服务农业经济。在农村金融中,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的概率很小,因为农民的收入不高,所以我国可以发展小额无抵押贷款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贷款的几率。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农户联保的制度,几个农户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相互保险、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同时要注重贷款周期和贷款规模的调整问题。

2.重点服务中小企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机构,但大部分的贷款都是指向大型的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但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出现坏账的几率较小。但在现实的经济局势下,银行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本身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企业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技园区以及高新区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为区域的发展增光添彩,如果银行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可以促进这些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些中小企业依靠政府提供的平台,发展迅速。但对于银行来说,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无非是些“小鱼”、“小虾”,但对企业的帮助很大,核心的技术竞争力会快速的发展。

3.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要想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但要提供服务,还要有选择性的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要求。例如,可以做好拓展贷款产品、简化贷款流程、缩短流程周期等工作。控制好贷款的流程和审批过程,简化贷款流程,降低流程的周期,提高金融业为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国内经济紧张的局势下,需要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必须要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上升到最高的战略层次,尤其是要发展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晨.转变发展方式服务实体经济——2011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侧记[J].中国金融家,2011(09):28-31.

[2].服务实体经济与发展转型——“中国银行家论坛2012”嘉宾发言摘录[J].银行家,2012(03):10-25.

[3]赵宝根,祝军波,郑秀.规范商业银行收费机制促进民营实体经济发展[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3(09):34-37.

第2篇

发展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同时它也有利于防止泡沫经济的发生、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实体经济的竞争。欧洲国家19世纪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欧洲率先发起工业革命。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的快速抬升,关键因素是率先进行产业技术革命,其高端制造业成为世界龙头;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都是其提高生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结果。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全球产业已经开始了新的布局,新的竞争格局已经悄然形成。面对这些新的调整,作为制造业大国,要保持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推动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不可持续。无论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还是现在的债务危机,最大的教训就是一些国家不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大量的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进行过度的投机易,导致了金融危机并最终危及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这些遭遇了危机的发达国家,也都开始反思经济发展的模式,重新关注实体经济。同时,发展实体经济与推动金融创新也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金融机构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最近,总理强调金融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到2011年为止,我国信贷规模仍占社会融资总量的50%以上,体现金融机构在我国社会融资环节中的重要程度,而资金融通是推动整个经济健康循环的核心。

和西方的金融机构不同,我国金融机构主要资金均投向了和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的各个产业,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我国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企业“走出去”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分为五方面:

支持扩大内需、保障民生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保障民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

要深掘消费信贷市场,推出灵活方便的消费信贷产品。应加大开展个人信用卡业务及个人耐用消费品消费贷款业务力度。同时要支持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多元化的消费新产品。针对不同的个人信贷消费需求,可以在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方面进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采用在建工程抵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支持。通过直接提供金融支持、合作开发等方式促进教育产业做强做大,加大助学贷款发放力度。

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以医疗卫生机构为服务载体和对象,对医院发展、医疗数字化信息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民营医院发展、医院采购等环节给予信贷支持。探索医疗金融租赁业务。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责无旁贷。这不仅是落实监管机构要求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产品创新助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应根据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研究中小企业公司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研究中间业务产品和针对企业主个人金融服务方面的产品组合,实现公司金融、贸易结算和个人金融业务共同发展。

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目标是将资源整合并集中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提高业务效率和运营水平,保证银行人力资源和信贷资源投入于中小企业细分市场。而且,专营机构本身也具有更强的身份识别效应,有利于中小企业客户便捷地找到合适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机构。

通过流程和风险管理再造助推转型。大型银行在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必须实施变革,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流程银行”,通过再造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突破传统的服务大公司业务的既有运作模式,形成以服务中小企业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全新业务体系,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商业银行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配置专门的人、财、物资源,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具体措施如下:

要创新服务模式。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行模式是信贷管理服务模式,主要与传统成熟产业相适应。比如,需要客户有稳定的现金流、大量的固定资产、清晰的赢利模式等等。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常难以符合上述标准,如果不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商业银行就无法为新兴产业服务。

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般来说,股权融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和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还可以与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在资金托管、新兴产业客户推介等业务领域加强合作。

要建立合理的评级授信体系。商业银行在设计内部评级和授信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具体特点,充分认识到企业和项目的成长性,客观测评企业信用等级和核定授信额度。

促进和推动企业“走出去”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1亿美元。商业银行在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要支持企业的海外并购。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到207宗,金额达到429亿美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商业银行应着眼于未来的综合化经营趋势,与海外并购企业建立全面、长期的合作关系,向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如在并购中提供并购顾问、融资方案、过桥贷款以及国际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

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要加快发展ODI、FDI资本项目跨境业务,支持境内企业赴海外上市、发债以及海外发债回流内地的项目。积极发展跨境项目贷款、买方信贷等产品,创新海内外行合作贸易融资产品。加快海内外联动,在金融市场工具、理财、投资、汇率与利率风险管理产品的综合服务和联动服务上下功夫,为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全领域服务。

要提升服务的质量。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简化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特别要增强海外和国内的业务联动,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快捷和便利的跨境服务。

要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企业“走出去”需要拥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具备较高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国际性人才。商业银行应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鼓励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和引入,加快跨境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另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升商业银行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人民币“走出去”是我国全球金融战略布局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作为跨境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必须主动顺应人民币“走出去”的发展趋势,针对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要顺应客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上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也不断提出对各类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商业银行要根据未来的政策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要继续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快推进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资金、理财、发债、衍生产品等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跨境人民币项下的供应链产品、结构性投资避险产品、资本项下配套的产品、基金托管产品以及海内外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要继续推进人民币清算渠道网络建设,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遍及全球、方便快捷的资金清算和融通服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和内控管理,特别注意防范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做好系统支持保障,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3篇

关键词: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费雪方程式;内涵集约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71-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19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总方针,总理在会上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银监会在促进银行转型、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就包括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制定了适度前瞻、反映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新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已,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之相配套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也即将公布。新监管标准即将实施情况下,如何推动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值得研究。

一、引导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虚拟经济具有流动性高、风险性高、投机目的性高、收益性高和稳定性低的五大特点,银行的盈利性决定了其有把资金运用到回报率高的虚拟经济的倾向。因此,用政策引导成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引导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必要性的理论基础

引导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可以从改进的费雪方程式得到有效证明。传统的费雪方程式为MV=PT,其中M代表了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一般价格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显然,传统的货币方程式只关注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忽略了虚拟经济。本文加入s代表虚拟经济的交易额,有MV=PQ+S,其中S=PS*QS,其中S代表虚拟经济交易额,PS代表虚拟资本的一般价格水平,QS代表了虚拟经济的交易数量。于是有:

上式说明过度的虚拟经济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即在虚拟经济发达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分成两部分,PQ部分用于实体经济,PS QS部分用于虚拟经济的交易。在货币购买力不变的前提下,用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货币越多,用于实物经济的货币量就越少。在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投机行为和炒作活动,其投机收益大大高于实体投资利润,由于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最大利润,虚拟经济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巨大的收益反差不仅会导致闲置资金的介入,而且会吸引相当部分产业资本脱离实体经济领域,进入虚拟经济系统投机套利,这就是“挤出效应”的作用原理。当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生“挤出效应”时,在虚拟经济的表面繁荣下,实体经济的增长有可能停滞甚至衰退。也正是由于这种“挤出效应”及资本逐利性的存在,才使得出台相关政策对银行业加以引导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必然要求[1]。

(二)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首要制约因素

确保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需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银行业本身的健康平稳可持续;二是管理政策的准确合理;三是传导机制的顺达通畅。目前,我国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但银行业经营管理粗放不可持续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首要制约因素。

一是业务发展模式粗放,过多依赖高资本消耗的信贷规模扩张。2005—2009年,我国银行业年均信贷增速为19.77%。超过同期欧美银行10个百分点以上。风险资产过快攀升,大量消耗了经济资本[2]。业务结构上,当前国内银行业零售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占比过低;客户结构上,目前国内银行“垒大户”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资源紧缺时,抢大客户、抢大项目的现象严重。

二是资本管理模式粗放,进入做大规模与上市融资的“循环怪圈”。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高度依赖外源融资,内生能力不够大。在存贷款利差受到保护的情况下,不断做大存、贷款规模成为盈利的最便利途径。另外,我国银行业存在的股权高度分散,缺乏实际控制人等问题也导致了商业银行规模至上的发展模式[3]。进而导致国内银行做大规模与上市融资循环往复的怪圈。

三是风险管理模式粗放,风险管理认识不足、手段落后。目前,国内银行依然缺乏对新形势下全面风险管理内涵的深刻认识,将风险管理等同于信贷管理,缺乏前瞻性、预测性分析,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文化,目标仅是单纯的降低、控制风险,对于价值创造功能的挖掘不够;同时缺乏整合的风险技术手段,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技术工具、管理手段和整合管理体系还不够充分和健全[4]。

二、新监管标准推动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

促进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首先要提升银行业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减少制约因素的不利影响。与旧监管标准相比较,中国银监会正式的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即将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办法》,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通过要求银行进一步加强资本管理,强化资本约束,引导银行业主动发展零售业务、增强服务中小企业能力,转变目前粗放的经营发展模式,减少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制约因素的制约效应,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5]。

(一)推动银行内涵集约发展,实现对实体经济持续推动

与旧监管标准相比较,新监管标准在注重资本数量的同时更注重资本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升了核心资本划分标准,将一般风险准备、外币报表折算差价划入核心一级资本;二是缩小了附属资本划分范围,将原先的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券缩小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权类、债券类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未实现净利得的50%、交易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未实现累积净利得,将原先的重估储备缩小为固定资产重估储备(不包括非自用不动产)的70%(具体变化见表1),更为强调股东资本及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性,鼓励银行不断地进行内部资本积累,实现内涵式发展。二是新监管标准要求银行在科学识别、度量风险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其他风险计提相应的资本,包括银行账户风险和交易账户风险,表内风险和表外风险,扩大了风险覆盖范围。具体作出的调整为:信用风险计量上,权重法采用风险权重体系调整,体现审慎监管要求的同时,扩大覆盖范围至表内、表外、资产证券化、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等;市场风险计量上,取消市场风险资本计提的门槛;操作风险计量上,第一次明确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取消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过渡期。通过以上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并覆盖风险,节约资本,实现集约化发展。

(二)推动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

一是调整分类监管标准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针对我国银行业普遍达标的现象,新监管标准调整了分类监管标准(见表2),并对每类监管标准的银行分类采取监管措施。新监管标准根据银行不同的业务资产结构,不同的风险水平,提出不同的资本要求,即银行的业务资产结构不同,银行所消耗的资本也就不同,从而鼓励银行不断优化其业务资产结构,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本消耗。二是新监管标准对微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贸易融资及公共部门实体贷款等,确定了比较优惠的资产风险权重;对持有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以及非并表的金融机构股权等,都确定了较高的风险权重。鼓励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审慎引导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三)鼓励银行以丰补歉,减少对实体经济的亲周期性

新监管标准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适当提高了核心一级资本的水平(见表3),新监管标准在最低资本要求之上,还确定了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等缓冲性的资本要求,以更好应对经济下行及市场恶化环境下的金融风险。在经济上行和繁荣时期,银行要积累较充实的资本和流动性,以应对经济下行和萎缩时的冲击与风险,减小了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波动的加剧效应。

(四)要求银行注重流动性,降低损害实体经济的可能性

经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决定了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存在着短期性和长期性。与旧监管标准相比较,新监管标准增设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融资比率两个流动性指标,确定了银行机构要达到的流动性指标及应急性流动准备,在原先仅注重衡量银行短期流动性的同时,将长期流动性指标纳入监测范围。同时,新监管标准要求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加强流动性压力测试管理,减少对市场短期资金的依赖,增加高质量流动资产和长期稳定性资金,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协调平衡,降低金融内部不稳定对经济产生的负外部效应。

三、新监管标准下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新监管标准的实施不仅对我国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银行业今后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在新监管标准实施条件下,我国银行业应注重通过以下路径支持实体经济。

(一)发挥传统业务模式优势,提高资产质量和服务效率

新监管标准对资本要求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导的业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面对国内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催生的巨大有效信贷需求,国内银行转型不仅不能削弱传统信贷业务,而且应以优化信贷业务为重点,在传统信贷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做深做细,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信贷质量,实现银行与实体经济的互利共赢。

(二)建立高效益“轻资本”模式,支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

新监管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约束机制,粗放型的资本高消耗模式难以为继。国内银行应强化主动管理资产负债的能力,根据资本的风险承受水平,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中小企业业务以及资本占用少的业务。建立高效“轻资本”模式,有效利用新监管标准对中小企业、新兴产业业务风险权重的优惠,支持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实现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型。

(三)提升风险管控精细化水平,全面防范系统性风险

新监管标准除覆盖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外,还是第二支柱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信用集中度风险、资产证券化风险,以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等风险的汇集平台。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提升整体风险管控精细化水平。不仅要健全组织架构,强化风险治理,整合、再造业务流程,顺畅传导渠道,更要升级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技术支持。具体来讲,结合新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压力测试管理体系,全面防范系统性危机的产生。

(四)稳步推进金融工具创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新监管标准资本约束功能以及对衍生金融产品风险权重普遍增加,要求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工具创新不仅应满足不同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客户实现财富增值提供渠道,真正对冲资产负债表风险,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今后,商业银行创新必须以实体经济需求为核心,建立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品研发和推广流程,还应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指标的产品服务创新评价办法,与奖惩机制相配套,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入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华强.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1.

[2]张光华.继续加快转型: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关键[J].中国金融,2010(22):14-20.

[3]曾刚.从齐鲁银行事件看中国银行业改革[J].当代金融家,2011(2):11-15.

[4]张守川.从金融监管改革新形势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J].宏观经济研究,2012(1):33-37.

[5]王兆星.银行监管的新标杆[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15.

[6]王胜邦.国际银行监管改革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1(7):48-50.

[7]王炯,吕智浩.新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银行家,2012(1):55-56.

[8]李东卫.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J].华北金融,2012(4):37-39.

[9]洪崎.转型期的实体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N].金融时报,2012-03-12.

[10]尚福林.科学发展稳步前行—对大型银行发展提出六个准确把握[J].中国金融家,2012(1):31-36.

[11]刘溟.商业银行监管新规新在何处[N].经济日报,2012-06-19.

[12]姜欣欣.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之道[N].金融时报,2012-05-21.

[13]中国银监会课题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改革(一):修补新资本协议漏洞、扩大资本覆盖风险范围[J].中国金融,2010(1):84-86.

第4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路径选择

“供给侧改革”指从供给侧入手,对导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的指定性矛盾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也存在不足,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妥善处置四对关系,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将强力驱动商业银行选定明晰的转型路径。虽然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商业银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但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一直游走于“大而全”和“小而精”,发展路径模糊。在“需求侧驱动”的环境中,金融需求单一且旺盛,受益于经济扩张、利差锁定、牌照稀缺等政策红利,商业银行依然取得了良好业绩。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将驱动客户的金融需求更趋多样化,以往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将被全面打破,银行模糊定位下“规模扩张+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各自发展实际,选定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二)供给侧改革将深刻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推动杠杆率降低。与此相适应,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资产端的重视程度,让资产端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扩展资产配置的视角,必须将视角从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从原来单一的贷款为主拓展到表内外全资产配置,证券化、结构性融资工具比重会上升。在商业银行的负债方,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常态化及客户需求多元化都会使得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以前依靠存款等被动型负债工具无法平衡商业银行的收益性、流行性和安全性,金融债券、大额存单、中期票据、结构性存款、海外存款证等市场化主动型负债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主要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将有效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空间。供给侧改革中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国企改革、并购重组都将为商业银行优化传统业务布局、加快新兴业务创新发展、形成多源动力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等消费升级势必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大量的并购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把握住这一机会,为业务创新提供新的空间。

(四)供给侧改革将全面考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短期来看,在去产能、去库存及去杠杆的过程中,钢铁、煤炭、船舶制造、房地产等产能过剩、高杠杆率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信贷风险将会集中暴露,驱动银行资产质量加速寻底。长期来看,表内外信用风险资产配置的复杂化、多元化将加大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主动型债务工具拓展、批发性负债占比上升、新型表外业务或有负债增加、资金跨市场跨境流动日趋频繁将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上升;利率市场化深入、汇率弹性增强、结构性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增加将直接考验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保险、信托、证券、租赁、投贷联动子公司等全牌照附属公司的设立将加大并表风险管理难度;各类风险的交叉共振将检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目前,商业银行自身存在诸多制约其助力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一)市场动力转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商业银行在支持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稳定收益,在支持部分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风险较高制约银行收益,导致商业银行依然有动力去支持过剩产能行业及落后行业,对新兴产业支持存在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才有动力慢慢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需要时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管理价值取向转换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速度情结,喜欢拼规模、占地盘,导致商业银行存在同质化竞争,没有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定位,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好的银行是能够经历经济金融周期的考验,运营稳健、特色化、差异化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价值,确定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取向转换对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有深远影响。

(三)商业银行存量包袱消化需要一个过程。商业银行长期对一些恢复生气无望、需要长期“输血”才能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投入信贷资金,不仅造成信贷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企业所在行业的有序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商业银行从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僵尸企业中稳步退出,但是商业银行消化这些存量包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专业人才短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创新业务,例如商业银行积极参与PPP项目、投贷联动试点等,这都需要商业银行有相应的人才。虽然每年大量人员进入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合规管理、特殊业务等方面的人才依然短缺。

三、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应妥善处理好“四对关系”

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优化了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环境,为商业银行指明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供给侧改革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增长、产品创新、信用风险暴露等多个方面带来压力。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以下“四对关系”。

(一)供给侧改革和银行转型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与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关系紧密。一方面,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企业获取资金的最主要融资渠道,供给侧改革中需要商业银行积极作为,要求商业银行对原来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放弃原来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通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换发展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变革管理方式等,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将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为银行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

(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法律及公共服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给侧改革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好“两只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充分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自的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商业银行在“市场失灵”领域的作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着力做好小微金融、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等工作,补金融服务短板。

(三)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好产品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支持供给侧改革。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贴近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把控风险的平衡点,防控自身业务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市场变化等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风险要可控,不可过度创新,导致金融风险过大,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四)加与减、破与立的关系。结构调整是一场持久战,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扩大其他领域的信贷投放,避免我国经济在短时期内快速下滑。商业银行需要把握好“有加有减、有补有去、有进有退、有破有立”四项原则:产融结合、投贷联动、困难企业分类帮扶要加,企业融资成本、银行服务收费要减;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要补,不合理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要去;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新兴产业要进,对过剩落后产能、“僵尸”企业要退;容易引发“两链”风险的传统授信管理模式要破,新的产品、服务、模式要立。

四、商业银行业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要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

(一)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明确转型升级的路径。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加强研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明确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把握好供给侧改革提供的机会,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实现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不可急功近利,按照转型升级的路径稳步推进,不可追求短期利益,追求短期的规模、速度,而放弃长期的转型升级。

(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商业银行要充分认清经济与金融的共生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共赢。一是商业银行要着力支持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持,紧贴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紧盯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金融供给效率。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创新,响应号召,积极推动投贷联动、PPP模式创新,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提高风控能力,开展发展空间。三是积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要在遵循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与企业形成共荣共生、共建共存的良性银企关系;通过加强贷款定价管理,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和不合理的中间业务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下沉网点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人口、“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大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退出、新兴产业的支持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都对商业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消除工作中风险防控的空白点,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强化风险识别化解。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机制,不断提升风险监测、控制与动态管理的水平,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和早处置。三是加大风险吸收能力。商业银行要利用拨备资源仍然充分的时机,进一步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持续增强风险消化和风险吸收能力。四是加大对特殊行业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根据供给侧改革要求,强化对僵尸企业、过剩产能、落后行业的风险防控的研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商业银行稳步退出;同时,在新进入部分行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强化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作者:杨吉峰 肖起峰 刘相兵 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烟台监管分局

参考文献:

[1]勾东宁:《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6.8。

[2]韩春剑:《金融创新是供给侧改革活力之源》[J],中国商业银行,2016.3。

[3]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4。

第5篇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2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金融部门做到五个“坚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按惯例约每五年召开一次,此前在1997年、2002年底以及2007年初共召开过三次,每次均对中国下一步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调”,并都推出金融改革及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而此次金融工作会议中,关乎纺织行业的关键词尤其引人关注,为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发展期的我国纺织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五个坚持”定调经济

此次会议上,指出,中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特别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做到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

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

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加强金融机构网络信息安全。

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在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

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在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众多关键词中,与纺织行业密切相关的无疑是“实体经济”。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实体经济制造业,在经历了几度发展低谷及承受了“夕阳产业”这样的舆论压力之后,终于在此次为新时期经济发展定调的金融工作会议上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期,在此关键词中弦音已现。

总理特别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让更多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避免实体经济出现融资难。”对此,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这既是中国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如今的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冲击不尽相同,但带来的教训却达成共识,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要均衡发展,否则隐患无穷。

国内现实同时也敲响了警钟。根据央行的数据,2011年,我国代表货币需求的狭义货币(M1)增长7.9%,代表货币供给的广义货币(M2)增长13.6%,M1与M2增速之间的剪刀差表明社会资金的活跃程度仍不低。然而,这些资金的流向却令人担忧。近几年,我国经济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相当数量的社会资金进入了房地产、股市等“来钱快”的投资领域。而由于创业成本提高等问题的存在,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资金匮乏的窘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实体经济难以获得回报,使得企业利润率较低,进而出现了以钱炒钱等现象,这存在很大风险,要控制这方面风险,就必须防止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

赵庆明认为,对于“实体经济”关键词的解读还在于,在外部经济环境严峻的形势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为迫切,这更需要金融业把握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确保经济“稳中求进”。

讲话中还有三个关键词:防风险、强监管、优服务。防范风险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通过防范风险加强监管,才能让金融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来提供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刚刚走马上任的建行党委书记王洪章表示,对于银行来说,服务实体经济,有“保”必有“压”。“对国家调控的房地产行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等,建行将继续控制信贷投入。”王洪章说,“银行是逆周期行业,别的行业冷时银行不能冷;别的行业热时,银行要保持冷静。要深入研究、细分市场,业务精细化才能防范风险。”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未来银行业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贴近市场,贴近企业,敏锐把握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提高效能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入手,积极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减少借款人财务负担,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持续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此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另一个与纺织行业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就是“中小微企业”,在中国纺织业里,96%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这一强调便基本上明确指向了整个纺织行业内的企业。

2011年4月,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失踪,引发了温州民企老板跑路事件,几乎导致温州经济大出血,温州高利贷危机在2011年总爆发。10月,在温州考察时强调,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之后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及敦促,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也都随之有所行动。

但是时至今日,温州借贷危机实际上仍然未能完全解除,不仅在温州,全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仍然处于不乐观乃至艰难的境地之中。愈演愈烈的企业资金链危机,尽管政府颁布了多项解救措施,但仍显乏力。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政策中针对民间借贷的多项举措仍浮于表面,离真正的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可谓波澜壮阔。相比之下,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金融业原来过高的准入、管制,使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如果没有社会资金进入,只靠国有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将难以完成支持小微企业、农村金融的任务。”

目前来看,银行信贷资金有着严格的产业政策导向,资本市场融资则流向了具体的实体经济项目,但是民间资金却始终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专家指出,民间资金如能顺利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可通过有组织的渠道,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回报,既解决了民间资金投资出路问题,也让金融企业获得新的发展资金,成为当前中小企业急需的源头活水,增强为实

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就包括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解决就业、支持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市场普遍的解读是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今年监管机构将继续通过窗口指导来引导银行合理进行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与2011年信贷环境总体偏紧不同,2012年将鼓励银行适度加快信贷投放步伐,特别加大对小企业、“三农”、保障性住房、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在建和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

此外,会议提到,要“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这将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专家指出,考虑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核心的瓶颈是“信息不对称”,而国内一些小微企业贷款做得好的银行的经验是:不看财务报表看“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如果此类信息也能进入征信系统,就将有更多的银行能够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德勤管理咨询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白皮书指出:未来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的探索中,要确立以客户定位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信贷技术模式。首先,要确立以客户定位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包括明确中小企业业务的目标客户,并设计相应的产品、服务和渠道:其次,要确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技术模式,包括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2年要持续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将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另一着力点,也是战略转型的必然。建行党委书记王洪章表示,“小微企业客户是建行稳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行成立了专门的小企业业务部,近3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年均增长40%,已累计为16万家小企业客户放贷1.4万亿元,中小企业授信客户占企业客户总数的90%。

“2012年建行信贷规模较上年将略有调整,这对于重点建设项目和小企业都将是好消息。”王洪章说,下一步,建行将积极推广“成长之路”“速贷通”“小额通”“信用贷”等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信贷方式,尝试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此外,建行还探索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6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四对关系;三去一降一补;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48-03

“供给侧改革”指从供给侧入手,对导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处于现代经济金融中枢地位的商业银行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存在不足,需要妥善处置四种关系,着力解决存的问题,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扎实有效的金融支持措施。

一、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虽然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商业银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但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y行一直游走于“大而全”和“小而精”之间,发展路径模糊。在“需求侧驱动”的环境中,金融需求单一且旺盛,受益于经济扩张、利差锁定、牌照稀缺等政策红利,商业银行依然取得了良好业绩。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将驱动客户的金融需求更趋多样化,以往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将被全面打破,银行模糊定位下“规模扩张+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结合各自发展实际,选定适合自己的转型路径。

(二)供给侧改革深刻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推动杠杆率降低。与此相适应,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资产端的重视程度,让资产端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扩展资产配置的视角,将视角从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从原来单一的贷款为主拓展到表内外全资产配置,证券化、结构性融资工具比重会上升。在商业银行的负债方,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常态化及客户需求多元化都会使得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以前依靠存款等被动型负债工具无法平衡商业银行的收益性、流行性和安全性,金融债券、大额存单、中期票据、结构性存款、海外存款证等市场化主动型负债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主要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有效拓展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空间。供给侧改革中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国企改革、并购重组都将为商业银行优化传统业务布局、加快新兴业务创新发展、形成多源动力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等消费升级势必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大量并购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业务创新提供新的空间。

(四)供给侧改革全面考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短期来看,在去产能、去库存及去杠杆的过程中,钢铁、煤炭、船舶制造、房地产等产能过剩、高杠杆率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信贷风险将会集中暴露,驱动银行资产质量加速寻底。长期来看,表内外信用风险资产配置的复杂化、多元化将加大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主动型债务工具拓展、批发性负债占比上升、新型表外业务或有负债增加、资金跨市场跨境流动日趋频繁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上升;利率市场化深入、汇率弹性增强、结构性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增加将直接考验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保险、信托、证券、租赁、投贷联动子公司等全牌照附属公司的设立将加大并表风险管理难度;各类风险的交叉共振将检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调整市场导向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商业银行在支持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中能够获得一定的稳定收益,在支持部分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风险较高制约银行收益,导致商业银行依然有动力去支持过剩产能行业及落后行业,对新兴产业支持存在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需要有较强的激励机制才能慢慢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管理价值取向转换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速度情结,喜欢拼规模、占地盘,导致商业银行存在同质化竞争,没有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定位,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从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好的银行能够经历经济金融周期的考验,是运营稳健、特色化、差异化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价值,确定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取向转换对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有深远影响。

(三)商业银行存量包袱消化需要一个过程。商业银行长期对一些恢复生气无望、需要长期“输血”才能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投入信贷资金,不仅造成信贷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企业所在行业的有序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商业银行从部分过剩产能行业、落后行业、僵尸企业中稳步退出,但是商业银行消化这些存量包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专业人才短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创新业务,例如商业银行积极参与PPP项目、投贷联动试点等,这都需要商业银行有相应的人才。虽然每年大量人员进入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控、合规管理、特殊业务等方面的人才依然短缺。

三、商业银行支持供给侧改革应妥善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供给侧改革和银行转型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与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关系紧密。一方面,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企业获取资金的最主要融资渠道,供给侧改革中需要商业银行积极作为,要求商业银行对原来的经营模式进行调整,放弃原来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通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产品与服务创新,变革管理方式等,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为银行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升级。

(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法律及公共服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给侧改革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好“两只手”的功能。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充分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自的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商业银行在“市场失灵”领域的作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着力做好小微金融、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扶贫等工作,补金融服务短板。

(三)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好产品服务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关系。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支持供给侧改革。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贴近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把控风险的平衡点,防控自身业务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市场变化等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但这种创新风险要可控,不可过度创新,导致金融风险过大,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四)加与减、破与立的关系。商业银行需要把握好“有加有减、有补有去、有进有退、有破有立”四项原则:产融结合、投贷联动、困难企业分类帮扶要加,企业融资成本、银行服务收费要减;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要补,不合理的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要去;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新兴产业要进,对过剩落后产能、 “僵尸”企业要退;容易引发“两链”风险的传统授信管理模式要破,新的产品、服务、模式要立。

四、商业银行业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商业银行要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明确转型升级路径。供给侧改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改革的方向,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加强研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明确各自转型升级的路径,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以把握好供给侧改革提供的机会,在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实现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按照转型升级的路径稳步推进,不应追求短期利益、规模和速度,而放弃长期的转型升级。

(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一是要着力支持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商业银行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持,紧贴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紧盯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金融供给效率。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创新,积极推动投贷联动、PPP模式创新,满足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提高风控能力,开展发展空间。三是积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要在遵循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与企业形成共荣共生、共建共存的良性银企关系;通过加强贷款定价管理,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和不合理的中间业务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下沉网点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人口、“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大风险管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僵尸企业、落后产能退出的过程中,新兴产业的支持过程中,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都ι桃狄行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消除工作中风险防控的空白点,从源头上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强化风险识别化解。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机制,不断提升风险监测、控制与动态管理的水平,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和早处置。三是加大风险吸收能力。商业银行要利用拨备资源仍然充分的时机,进一步扩大资本补充渠道,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持续增强风险消化和风险吸收能力。四是加大对特殊行业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根据供给侧改革要求,强化对僵尸企业、过剩落后行业的风险防控的研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商业银行稳步退出。同时,在新进入部分行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强化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参考文献

[1]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4):22-30。

[2]勾东宁.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6,(8):92-93。

[3]韩春剑.金融创新是供给侧改革活力之源[J].中国商业银行,2016,(3):20。

[4]邵平.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2):16-19。

[5]佘志远.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探析[J].武汉金融,2016,(3):66,10。

第7篇

(项目编号:15JGC1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与信贷可得性研究”

(项目编号:BUCTRC201512)

■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042-04

摘要: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融资不畅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问题,虽然近几年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有所缓解,但融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此,文章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融资困境的三个表现入手,围绕着实体企业自身、政府、金融中介机构等主体,深入剖析了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体经济 融资困境 金融与实业

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前进的重要推力,即使是在虚拟经济和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经济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的广义货币M2达116万亿元,力压美国,超过日本,是全球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罹患资金饥渴症,特别是实体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出台了包括“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久未解决。前几年浙江温州地区爆发的因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倒闭潮”和“跑路潮”就是这一问题的生动写照,2016年的“钱荒”现象,也是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现实表现。实体企业为何屡屡缺水,如何利用金融之源给养实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企业所需、经济所需、时代所需。

一、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贷与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货币投放量超过经济总量的200%,中小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加,数量达4 300多万户,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但是,实体经济却频频遭遇融资之困、资金之难。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国内,自有资金占经营资本8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30%,三分之一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缺口达1 000万元到5 000万元;另外,由于高额的借贷问题,70% 的中小企业利润率下降,36% 的中小企业更明确预期未来毛利率下滑,而随着宏观调控下的信贷政策收紧,很多中小企业表示在银行借贷时间问题上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为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实体企业的融资现状,本文统计了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年份的融资总额并计算出了单位融资利息比,如下页表1所示。但由于数据统计的限制,在年份上,我们选取了数据相对完整的2012―2014年三年;在企业类型上,我们选取了大型国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私营企业三类。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国企融资数量远多于私营企业,但单位负债利息比却比私营企业小,实体企业信贷资源分配不平衡,小微企业及私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综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融资主要面临三大难题,第一个是融资难,第二个是融资贵,第三个是融资慢。

(一)融资难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难,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自筹、民间借贷、政府扶持等。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我国的股票证券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作为主板的沪深交易所对企业的进入设置了很高的T槛,主要服务对象是进入成长期及后期阶段、相对成熟的、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只有大型上市公司才能满足其进入条件,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虽然现在创业板市场开板了,其主要服务于广大进入成长期的成长性企业,可以低门槛进入,但由于其监管、效率问题等无法保障,目前上市的不到600家,创业板市场力量薄弱。在自筹方面,大部分实体由于企业底子薄、原始资本积累不够、经营规模小、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自筹资本难度大。对于民间借贷来说,民间借贷利率过高,一般的企业难以承担。在政府扶持方面,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政府的补贴对亟需大量资金发展的企业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正在简政放权,进行职能转换,企业从国家得到的注资也将日益减少。所以在这许多条路径中,只有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才是实体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实体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融资贵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贵,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大等原因,又加之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成本效益的压力,在外部借贷方面,实体经济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从融资利率来看,在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基准上浮20%,甚至到30%,在隐形成本方面,登记费、公证费、财务顾问费、资产评估费、担保费等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此一来,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在10%以上,远超过企业的一般毛利率。对于民间借贷来说,由于其利率高达20%,且条件苛刻,只能临时救急,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债券收益率也一直居高不下,Wind资讯数据显示,BBB+级企业债券收益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可见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降低融资成本问题作用有限,融资贵难题痼疾依旧。

(三)融资慢

所谓的实体经济融资慢,主要指的是实体经济融资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正常来说,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贷款资料准备齐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仅需3―6天,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也就20―30天。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在评估和审核方面,银行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延长其信用审核时间,无法满足企业实时的资金需求。

由于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大融资困境,我国实体经济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增量也趋缓。正如表1企业融资数量及成本比较表所显示,大型国企的融资有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等多种渠道,且融资数额巨大,而中小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只有法人资本金和个人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在单位借贷成本方面,中小实体企业却比大型国企高出许多。我国的实体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窄、抗风险能力差而在多重压力的席卷之下困难重重。为破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我们亟需找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的原因,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体经济融资困境的原因

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实体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资本积累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活率低等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不够,有关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少、效率低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融资方面,存在中小企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完善,资金的中间流通环节过多,银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从哲学的观点来讲,内因是导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有诸多表现,而内生动力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实体经济规模小,风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具有不稳定性、成活率低等特点,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大型国企及外资企业竞争时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又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难以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基于风险管理和盈利的需要,银行难以为此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再者,大部分实体经济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规模小、频次多、要求急的特点,且普遍缺乏抵押品,这些使得银行贷款成本加大,银行的支出和收益不对称,降低了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政策和法律原因。2002年我国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相继制定了多项支持实体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政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加大了扶持实体企业融资的力度。2011年 10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九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同时,“非公经济36条”出台,《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也在修订完善,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走向健全。但是,政策和法律保护范围仍然不够,一方面是国家严重缺乏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即使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由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资金错配问题严重,政府也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发展环境和融资待遇。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信贷资金流入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这些企业依靠源源不断的外部注资来生存,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却霸占着宝贵的信贷资源,成为大而不倒的“僵尸企业”,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所以说,法律法规实施的不到位也是制约实体经济融资的一大关键原因。

2.银行方面的原因。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互促共生。金融之于实体,犹如水之于土地,水之足,则土之沃,进而万物生息。银行业始终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结构上。从信贷数量上说,企业融资的总额在逐年增长,但是中小实体企业获得信贷数量却远远滞后。从信贷结构看,信贷结构不平衡,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大型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金融等领域。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也意味着在进行信贷交易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首先考虑大型国企,而较少地考虑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支持传统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少,实体经济信贷资源被挤占的现象比较明显。银行贷款结构的失衡,究其原因,是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亏盈的企业,这样的改革,使得银行的业务更多的和自己的利益挂钩,而较少地考虑社会责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在这样的利益链下,银行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和违约责任,会将更多的钱投到信誉好、偿还能力强的大型国企,而忽视了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银行的《商业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条件非常严格,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财务报表不规范,达不到规定条件而得不到贷款。而且,很多实体企业具有贷款数量少、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又由于其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差,甚至存在虚假做账的问题,这就给银行的审核和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得银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贷款管理成本。另外,银行贷款注重抵押物、担保物和第三方担保等,而部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起步低、资本少、成功率低、信用低等原因而得不到贷款。以上种种限制,使得银行降低了对于实体经济的信贷偏好,是实体经济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其他原因

当前金融机构不健全也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沪深市场的高门槛使得大部分实体企业可望不可及;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措施,又由于公司债券具有高风险的特性,这使得实体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在信贷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型国企,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三农”,而地方商业银行的实力偏弱,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巨大的资金需求,专门针对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机构匮乏。

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实体企业自身方面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成功率低,所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发展。

1.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方式,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实体企业积极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发展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同时,要鼓励实体企业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转型,向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以此全面优化实体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

2.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趋势。科技是企业发展的`魂与动力,我们要抓住全球技术革命的新潮流,加快新技术在企业的研发应用,改造传统创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经济新优势。同时,企业要在传统的厂房、设备、生产、销售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整合整个行业资源,整合分散的资源,也就是通过一个模式将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进行有效的组合,努力将价值链向研发、标准制定、销售服务和品牌建设拓展,打造一个轻资产、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注重人才的培养。正如我们所知,传统实体企业是人才的洼地,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大约有几百万人,但是这里面比较优秀的人才的去向大多是出国,去国企、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考公务员,最后真正愿意留在传统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实体经济无法发展的关键原因,因此,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积累。

4.实体经济要想解决融资问题,除了增强自身的实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还要规范财务工作、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财务体系,定期公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通过的财务报表,增强财务透明度,完善财务制度,杜绝财务中的弄虚作假的行为。

5.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使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减少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审核评估成本,使其对实体企业的发展环境及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建立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

6.企业要注意完善信息资源,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企业要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政府等有关机构部门纳入公司的信息化体系,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信贷政策,提前想出解决之策。

(二)政府方面

近几年,政府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困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措施,包括用金融给养实业、鼓励创新创业等,但是,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市场结构失衡等影响,效果甚微。为此,从政府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企业抓住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使其尽快融入上市挂牌的良好氛围。以创业板和风险投资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实体企业赖以成长的重要依托,国家要对挂牌上市的企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并且加大对于上市挂牌企业的追踪服务,鼓励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将其做大做强;降低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中小企业,使得更多有潜力、有能力的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2.利用当前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形势,鼓励政府利用债务工具筹措资金。政府债券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他机构为筹措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券”或者“国债”发展良好,但地方政府债券却远远滞后,要大力提倡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试点,促进政府债券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降低融资成本。而且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等工程,鼓励政府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PPP等方式筹措资金,以拓宽融资渠道。

3.支持创新创业,大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流入创业投资领域,充分发挥创业投资的基金引导作用,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鼓励国投、城投及各镇、园区重点平台公司以参股等形式,设立创业投资或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创新创业型实体企业,打造金融聚集区,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实体企业发展路上的一大障碍,企业若要贷款,就必须背负高额的利率,还要使用担保和质押,承担贷款项目没有任何回报甚至亏本的风险,若不贷款,资金链断裂,企业的工程项目就无法开展,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使部分实体企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利率泡沫的虚高增长,引导借贷利率合理发展,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5.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继续完善实体经济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通过政府出资、社会筹资等途径,大力发展信贷担保和再担保结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专门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要充分利用保单在信贷融资方面的促进作用,利用保单增强企业的信誉,减轻银行的压力。同时,构建实体企业的信用体系,提高信用度,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信誉情况,以利于中小企业及时获得信贷服务。

(三)银行方面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是实体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的营养,实体企业就会严重受压,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平台。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环节,多平台、多途径、多角度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

1.对于解决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除了银行贷款外,还要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比如在直接融资方面,鼓励支持发展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创业投资,以汽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账款、消费信贷、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形式提高不活跃资金的流动性,使更多的实体企业能够取得资金支持,让惰性资金更大地发挥其应有力量和价值;要多途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手机端金融服务等,开辟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2.加快以服务实体企业为主的专业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在当下的现实经济中已不存在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严格市场分割;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大银行可以利用来自于抵押品或企业主个体信息的硬信息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各个层次的金融机构,包括大中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使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的信贷服务。

3.传统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银行工作人员注重大客户的培养,并且与之形成了固定的长期双向合作机制;而对一些小客户,工作人员往往缺乏热情甚至果断拒绝。要解决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不匹配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改革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使业务人员能够公平对待大客户与小额信贷客户,从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实体企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追本溯源,找出制约融资的根本原因。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对症下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根本,鼓励政府大力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的本质要求,拒绝资本炒作和金融暴力。J

参考文献:

[1]南存辉.进一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N].中华工商报,2015-03-09.

[2]周茂清.“宽货币、紧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03.

[3]卢文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学,2010,(3):98-101.

[4]刘B.融资难根在实体经济困局[J].IMI研究动态,2016,(4):1-33.

[5]吴银萍,罗传健.金融业规模结构、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171-173.

[6]景春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服务[J].全球化,2013,(32):10-13.

[7]凌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2,(26):194-196.

[8]赵亚明,卫红江.突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12,(11):56- 59.

[9]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带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Z].新华网,2017-2-18.

第8篇

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主要表现是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以及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业务,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壮大以及金融机构品牌的创立和发展,传统银行业既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传统金融业运行格局与经营模式的变革成为了当前金融业发展的必然。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述

1.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互联网金融作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进行的一种金融活动,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以及信息量大的特点,其功能主要为支付、融资以及交易中介。

1.2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①平台功能。通过互联网的金融平台,客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贷款、支付、投资等金融活动,并实现自行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和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

②信息收集和处理。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信息资源往往分散繁杂,不利于数据的处理。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云计算”可以实现数据的结构化、标准化以及信息扁平化,进而大大提高了数据使用的效率。

③支付功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和商家之间的支付主要由第三方来完成,具有支付成本低、支付方便以及支付快捷的特点。

④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可以方便我们更快地查阅相关的交易记录,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分析,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对手的相关信息,进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1.3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①资源配置无中介化。在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下,资金交易的双方不需要通过银行或者其他的中介机构来完成,交易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对信息进行匹配以及交易,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无中介化特点。而传统模式下的资金需求方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资金支持,资金的供给方也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投资项目。

②交易信息对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交易信息的收集来对企业和个人的财力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如果贷款对象有违约现象发生时,可以通过违约公开以及降低评级信息等方式来增加违约的成本,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③金融资源获得性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客户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到多样化的金融资源,以此来缓解金融排斥的发生,进而提升社会福利的水平。而传统的经营模式往往难以应对部分个人和微小企业的要求,出现对部分客户金融排斥的现象。

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2.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机遇

①商业银行对电商发展的介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设银行推出了“善融商务”,交通银行推出了“交博汇”,中国银行推出了“云购物”,这些电子商务体系提供了一个具有强竞争力的平台来帮助商家的发展,加大了对客户信息的捕获力度,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和传统的金融服务实现了有效的对接,传统银行可以通过支付、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来获取利益,进而加强了银行的网络竞争优势[1]。另外,电商平台的建立可以使银行在交易中获取更低成本的负债,而网络和程序的自动处理也有效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②电商对银行业务的涉足。首先,当前银行面临着新的业务发展的渠道。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通过高速信息通道的建设可以促使银行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并为客户开辟出全新的网上业务的领域。其次,互联网的金融市场为中小银行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通过对信息化科技以及现代金融思维的运用,中小银行可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实现经营方式的深刻转型,并以此来开辟出新的市场领域。

③推动利率的市场化。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进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交易平台,资金的贷方可以通过风险、流动性等因素的偏好来选择合适的贷款对象,从而实现交易的完全市场化。另外,在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市场利率走势的观察来对客户群的利率水平进行科学的判断,并对相关的市场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以此来实现“利率指数”的完全市场化,完善银行服务的贷款定价机制。

2.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

①支付结算领域。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结算方式主要有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以及手机刷卡器或者移动支付。网上银行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将自身的支付结算业务向互联网的平台转化,第三方支付主要指的是用户在支付企业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以实现线上支付,而手机移动支付主要有盒子支付、随心付、移付通等。尤其是随着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融合,客户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随时、随地支付,且移动支付还可以提高客户的稳定性、提升消费者的支付体验。而随着数字签名技术以及身份认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大额支付也能通过移动支付完成,对传统支付方式带来很大影响。

②金融产品销售领域。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对金融产品领域的渗透也越来越深。而和传统的销售相比,网络渠道的销售具有成本低、价格透明以及便捷易用的特点,可以有效实现跨区域的销售,而综合性的金融集团通过互联网营销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③影响物理网点的战略性布置。随着金融业务处理的移动化和网上化,以及出于传统业务成本的压力,传统银行业的物理网点的重要性在不断地减少,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要对自身网点布置进行重新的审视,大大缩小物理网点的面积和成本。

④改变银行服务的方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增大,传统的银行服务体系在不断变化,网上银行取代了很大部分的柜台业务,也有效地分流了物理网点的经营压力。比如说,2012年末的工行电子银行的业务占总业务的比例高达75.1%,而中信银行的个人电子银行的交易数额占总数额的比例高达85.87%[2]。因此,银行应该要对业务结构、人才结构以及客户结构进行相关的调整,以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和服务的水平。

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如何加强传统银行业的改革

虽然互联网的金融机构发展趋势非常快,但传统银行仍然有着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实力雄厚以及诚信度高的特点,可以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存贷业务以外的经济活动支持、流动性保险等业务,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难以替代。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整体来说交易量相对较小,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短期之内难以完全取代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银行要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互联网下的银行应该要注重自律,即要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而不能钻监控的漏洞和法律的空子,真正以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根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其次,互联网下的银行应该要加强系统的安全建设,以此来保证交易者的信息和资金的安全,同时,在保障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相关的部门可以适当突破行业和地域的限制,来促进金融业务的竞争,从而真正将和谐良好的竞争氛围建立起来,而这种氛围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再次,互联网下的银行应该要更为积极、更为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吸引更多的交易客户。最后,互联网下的银行应该要不断地创新金融服务的方式以及信息科技的功能,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的新业务,和银行传统的金融业务形成良好的互补,不断的对市场进行开拓,可以更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地保障。

4.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时代背景下一种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具有资源配置无中介化、交易信息对称、金融资源获得性强等方面的特点,而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在机遇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商业银行对电商发展的介入、电商对银行业务的涉足以及推动利率的市场化,在挑战方面的表现主要为支付结算领域、金融产品销售领域、影响物理网点的战略性布置以及改变银行服务的方式。而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银行业加强改革的措施主要有注重自律、加强系统的安全建设、更为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不断地创新金融服务的方式。笔者认为,传统银行业需要落实改革、抓住机遇,以赢得银行业自身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俊卿.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现实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9(26).

第9篇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 商业银行 资本 影响 应对策略

针对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一系列缺陷,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正式了《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巴Ⅲ”),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标杆和新高度;中国银监会积极跟进巴Ⅲ的研究,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为“中国巴Ⅲ”),了解其主要变化,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巴塞尔协议Ⅲ简介

(一)国际巴塞尔协议Ⅲ

2007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充分暴露出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不足和缺陷,加强金融监管改革迫在眉睫。巴塞尔委员会自2009年起着手研究新一轮资本监管改革方案,2010年12月正式了巴Ⅲ。其重大创新:一是引入流动性监管,建立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将资本监管由资产方扩展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要素。二是对系统性风险较大的业务以及机构提出更高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从单家银行的稳健性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三是将逆周期因子引入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框架,建立起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资本数量与质量并重,严格合格资本要求和提高资本充足标准。

巴Ⅲ大幅度甚至成倍提升了监管要求,超越了传统的资本监管框架,从更加宽广的视角理解风险,代表了全球银行业监管强化的新趋向,被认为是最近 30 年来全球银行业在监管方面进行的最大规模改革。

(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

1、出台背景及意义

2004年,银监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沿用了巴塞尔协议I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核心,陆续了巴塞尔协议Ⅱ配套的一系列风险计量和管理指引,此后一直作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行审慎监管的主要依据。为实现国内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在更高水平上接轨,并助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2010年以来,银监会全面吸收巴塞尔协议Ⅱ和Ⅲ,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1]第3号)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11]第4号)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监会令[2012]第1号,以下简称“新资本办法”)、《中国银监会关于实施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2〕57号)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监会令[2014]第2号)等新的监管法规,被称之为中国巴Ⅲ。

2、主要变化

与我国以往监管法规相比,中国巴Ⅲ主要变化如下:一是严格资本定义,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除明确了最低资本要求外,还提出了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以及针对特殊资产组合的特别资本要求和针对单家银行的特定资本要求。二是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防止单家银行乃至银行系统的过度杠杆化。三是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范围, 不仅要求对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计提资本,也要求银行评估集中度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剩余风险大小,并根据评估情况确定是否计提资本。四是调整信用风险权重法下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提高风险敏感性。五是引入流动性风险资本监管,将资本监管由资产方扩展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要素。六是引入了巴Ⅲ中没有的贷款拨备率指标,强化贷款损失准备监管。七是对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从严规定;八是针对不合格资本工具的退出等规定了单独过渡期;并对新监管指标明确了过渡期内分年度资本充足率达标要求(如表1-1所示),但是对于某些指标的要求高于巴Ⅲ的标准,如表1-2所示。

表1-1 我国商业银行过渡期内分年度资本充足率要求

[银行

类别\&项目\&2013年底\&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2017年底\&2018年底\&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6.5%\&6.9%\&7.3%\&7.7%\&8.1%\&8.5%\&一级资本充足率\&7.5%\&7.9%\&8.3%\&8.7%\&9.1%\&9.5%\&资本充足率\&9.5%\&9.9%\&10.3%\&10.7%\&11.1%\&11.5%\&其他

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5%\&5.9%\&6.3%\&6.7%\&7.1%\&7.5%\&一级资本充足率\&6.5%\&6.9%\&7.3%\&7.7%\&8.1%\&8.5%\&资本充足率\&8.5%\&8.9%\&9.3%\&9.7%\&10.1%\&10.5%\&]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关于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2〕57号)

(表1-2所示)

中国巴Ⅲ的实施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深入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北京农商银行资本管理概况

北京农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目前注册资本95.52亿元,是国务院首家批准组建的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拥有694家覆盖首都城乡的营业机构,是首都银行业中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金融机构。

(一)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但资本补充渠道有限

一是2005年到2012年,旧办法下北京农商银行资本净额由44.65亿元增加到306.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22%,其中核心资本净额由64.13亿元增加到188.16亿元;资本充足率由8.1%提升至15.12%,呈稳步提升态势,如表2-1所示。二是作为非上市银行,北京农商银行除依靠内源性资本积累外,新资本办法实施前,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主要有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等;新资本办法实施后,目前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有增资扩股和发行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而后者难度较大,资本补充渠道整体较窄。三是自2005年成立以来,北京农商银行依靠未分配利润留存和计提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共积累资本约160亿元;在外源资本补充方面,分别通过发行次级债和实施增资扩股补充附属资本51亿元和核心资本44.77亿元。

表2-1 2005年到2012年北京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表 单位:亿元

[项 目\&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资本净额\&306.37\&253.31 \&198.87 \&117.11 \&111.57\&70.39\&56.67\&44.65\&其中:核心资本净额\&188.16\&162.09\&127.62\&78.42\&74.33\&70.29\&67.66\&64.13\&附属资本\&125.22\&91.93 \&71.97 \&39.42 \&37.66\&0.21\&0\&0\&加权风险资产\&2026.43\&1703.45 \&1415.14 \&1056.9 \&1062.47\&845.76\&655.85\&549.84\&资本充足率\&15.12%\&14.87%\&14.05%\&11.08%\&10.5%\&8.32%\&8.64%\&8.1%\&核心资本充足率\&9.29%\&9.52%\&9.02%\&7.42%\&6.99%\&8.3%\&8.67%\&8.1%\&]

(二)初步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09年,北京农商银行参照国际通行准则,借鉴国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制架构及运行模式,初步搭建起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近几年,继续完善其框架建设,截至2012年末,形成了由董事会下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下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下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和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总行风险管理部、管辖支行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管辖支行风险管理部组成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了前台经营、风控、后台审计稽核监督相配合的“三道防线”。

(三)新资本协议实施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1 年初,北京农商银行正式启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以满足监管要求及实现自身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一是成立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规划小组,聘请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就新资本协议实施进行差异性诊断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农商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规划》,规划内容全面涵盖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二是深入研究论证规划建议,并将其进一步整合和归类。三是2011年完成数据仓库规划并启动对公信贷管理系统(二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建设。四是截至2012年末,搭建了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明确了三大支柱建设的牵头部门;顺利投产对公信贷管理系统(二期)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完善押品管理框架,稳步推进数据管控体系建设;着手启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村银行合作实施新资本协议。

(四)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初步渗透到绩效考核体系中

从2010年起,北京农商银行对总行部门实行分类考核,改进支行绩效考评办法,建立“以利润贡献为基础”的分配体系,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资本使用绩效。

三、中国巴Ⅲ实施对北京农商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中国巴Ⅲ实施对北京农商银行的影响

1、资本充足水平下降明显,未来几年存在较大缺口

一是受贷款损失准备计入条件变更、次级债合格认定标准变更以及风险覆盖范围扩大等影响,新资本办法下2012年末北京农商银行核心一级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降至8%左右,较旧办法下下降约1.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降至11%左右,较旧办法下下降约4个百分点,下降显著。二是根据北京农商行2005年到2012年核心资本增长情况、风险加权资产及信贷资产增长情况,并考虑利率市场化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对内源资本积累能力以及信贷规模的影响,按照10.5%的监管达标要求测算,在不考虑达标过渡期内北京农商银行进行外源资本补充情况下,预计未来几年其资本需求缺口约为60-70亿元,缺口较大。

2、资本补充压力显著上升

一是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和杠杆率指标的实施将制约北京农商银行表内外资产的过快增长,从而影响利息和非利息收入;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的实施,迫使北京农商银行持有更多收益低、流动性强的资产;监管新规中的拨备率指标将使北京农商银行计提更多的一般风险准备;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业息差呈收窄趋势, 同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北京农商银行地处北京,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内竞争力最强的商业银行及其优秀营销团队,北京农商银行明显处于劣势,这些必将削弱其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二是新资本办法实施后,在银监会牵头下,陆续推出了二级资本债券、资本性公司债和优先股,前两者均为二级资本工具,后者为一级资本工具。其中,二级资本债券要求必须具有减记或转股条款、资本性公司债仅面向正在申请上市或已上市的企业、优先股要求非上市企业必须为公众公司且只能非公开定向发行,对于未上市的北京农商银行来说,合格资本限定条件大幅降低了其资本融资操作空间。总体看,北京农商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3、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被削弱

北京农商银行作为肩负北京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且网点最多的一家本地银行,在肩负政策性使命的同时,应是市属重点项目的主要支持力量,中国巴Ⅲ的实施对其资本规模增长所产生的冲击将进一步影响其集中度指标,最终影响其服务本地实体经济的能力。以2012年6月末为例,因新旧制度转换,北京农商银行资本净额下降约51亿元,导致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分别上升约3.22和2.14个百分点,分别高出监管标准约1.79和1.16个百分点。在资本增长受限的情况下,仅有通过压降授信规模使集中度指标达标,而授信规模的压降实际上相当于削弱了北京农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助推全面风险管理建设进程

一是新资本办法规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均计提资本占用,体现了资本约束机制的理念,这将进一步增强北京农商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二是由于北京农商行风险管理基础比较薄弱、风险计量技术水平不高、业务数据积累不足等,虽然搭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且新资本协议实施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距离中国巴Ⅲ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尤显迫切。

5、促进深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助推改进绩效考评体系

北京农商银行已经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初步融入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随着中国巴Ⅲ对资本有限性和高成本性的强调以及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股东对资本回报率的不断提高,北京农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资产扩张的速度、业务发展的规模和预期能带来的收益,而且要充分考虑到由此而带来的风险和资本占用情况,因此,中国巴Ⅲ的实施将促使北京农商银行进一步深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并将其更好的应用到绩效考评体系中。

(二)应对策略

面对中国巴Ⅲ实施所带来的影响及挑战,北京农商银行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增强资本集约化管理能力,尽早达到新规要求,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具体应对策略建议如下:

1、从思想理念入手,提升全员风险管控和资本节约意识

一是中国巴Ⅲ的贯彻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作为风险管理比较薄弱的农商行,需要大力宣传监管新规,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管控理念,推动全员风险管理文化形成,确保监管新规的全面执行。二是商业银行要想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新路,应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原则,做到理念先行,从被动的风险规避向积极主动的风险经营转变。因此,北京农商银行应该先在银行内部树立起全员追求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为实现经济资本管理铺平道路。

2、调整经营战略,增强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

一是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注重发展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涉农、小微企业贷和个贷等低资本消耗、高收益业务;在稳步推进传统业务的同时,提高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提升中间业务的利润贡献度,推进盈利模式转型。二是积极优化财务结构,提升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二级资本规模。三是通过控制成本支出、股东分红等措施,提高内源资本留存率。

3、拓宽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提升资本实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银行业监管将逐步向混业监管转变,其间将为银行业经营转型提供多种机遇,特别是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资本实力越强,机遇越多。作为非上市银行,为解决北京农商银行目前资本补充压力问题,一是应积极推动股权融资,不仅可以解决其资本缺口问题、提升资本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二是积极关注银监会推出的二级资本工具,并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情况,在满足监管要求的情况下,考虑适时发行。三是从长远看,北京农商银行应全面提升经营质态,强化内控建设,争取尽早上市,以获得资本性公司债和优先股发行资格,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路径。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在资本实力得到增强的同时,也提升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并为自身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潜力需要夯实基础。

4、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全面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及计量水平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可以有效整合各种风险管理的综合性风险管理方法,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建立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的新标准。虽然北京农商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上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与监管新规要求相距甚远,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国巴Ⅲ,提升自身风险管理和计量水平,应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一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管理,并高度关注各类风险之间的联动性和相关性,以实现对所有实质性风险的有效管理,确保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实现全部范围的覆盖。二是建立涵盖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处置及补偿等在内的一整套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 实现对所有机构、所有人员、所有业务、所有过程、所有种类风险的管理。三是加快推进风险计量模型建设,实现对主要风险的准确计量,不仅可以更合理的估计自身风险状况、计提更合理的资本,还是实施资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四是充分执行审计委员会及其下设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职能,建立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监督机制。五是引进精通风险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 以满足自身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作机制的要求。

5、加强数据信息系统建设,为风险计量夯实基础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以及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缺乏完备的数据库以及信息系统的落后严重阻碍了中国银行业对先进风险计量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北京农商银行当然也不例外。虽然近几年北京农商行在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远远不够,因此,为了尽早实现风险计量精细化,北京农商银行应该全面加强数据管理工作,提升数据质量,并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开发更有效的管理系统。

6、拓宽经济资本应用领域,提高资本使用绩效

北京农商银行目前仅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引入了经济资本的理念,且比较初级,这还远远不够。随着风险计量技术的提升,北京农商银行应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资本预算机制,加强资本统筹管理,拓宽经济资本应用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除更深层次的建立以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为核心的资本考核体系外,还应尝试将经济资本指标逐步应用于经营费用分配、人力费用分配等方面,控制全年营业费用列支额度;并将产品和客户的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信贷评估、授信、审批的重要指标和决策依据,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及回报的平衡分析;还可以将资本回报率引入定价管理,根据实际承担的风险和资本占用情况合理定价产品,以确保合理的收益和资本回报。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协会编著,解读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翻译,《第三版巴塞尔协议》[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杨婧媛.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4]张相贤.银行业监管新规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2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6]邢.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投资理财,2013

[7]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2012年各年年报。

[8]中国债券信息网.北京农商银行发行2012年次级债公告相关材料,2012

第10篇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银行;信用管理;战略思想;策略探究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与通信网的拓展产物,能够实现对物理世界实时管控、精确管理与科学决策的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积极颁发一些促进物联网有关战略与发展的计划,物联网产业发展速率不断提升,积极朝着生产生活与经济金融相关领域靠拢。物联网思维有效整改了传统商业生态环境,调整了传统商业模式,为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助力。将物联网思想与相关技术整合到网络环境中,将促进当下金融信用环境的革新进程,助力于金融全新变革进程。相关人士指出,物联网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被视为对对信息技术的集成与综合应用,实现对商业银行信用的有效管理,降低信用风险,将物联网银行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一、物联网银行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物联网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类新模式,当下国际尚未对物联网银行做出明确界定与统一标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物联网银行主要是采用把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整合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进程中,再构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内部管理等工作的运行模式,即推行“帕累托改进”模式,进而最大限度的压缩其运营成本以及提升效率。陆岷峰(2017)对物联网银行的概念做出如下定义,即物联网银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应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在用户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等多样化经济环境中的信息流量、资金流量与物质流量有机整合为一,进而为用户在存款、贷款以及汇款等方面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兴组织模式。

(二)特征

①普惠化:这是物联网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最大的差别。为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业务运行的有效性,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宗旨在于提升上述金融业务形态运行期间应遵照的原则、规定以及发展目标等[3]。但是由于传统银行业的限制,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小微金融等业务形态拓展范畴相对狭窄,应不断提升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而物联网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主要服务对象为传统抵押担保模式下不能兼顾周全的中小微企业,该类企业在发展中存在可抵押固定资产少、存货动产充沛、融资需求高等特征,在网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以及相关技术协助下,能够实现对企业现实生产情景全过程、多维度信息获取,不断扭转商业银行与中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局面,有效解除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拓展其发展空间,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普惠能力也相应提升。②智慧化:这是物联网银行积极迎合金融科技发展模式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金融科技力量的集成与联合作用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朝着智慧化方向转型,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实力。在2017年上半年中,国内四大行强强联手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与互联网企业金融化改革进程被推进。在物联网技术协助下,传统商业银行智慧化转型目标的实现获得新的战略机遇。在多种智能计算技术的协助下,物联网银行多大批量用户的相关信息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处理,构建新服务、新产品、新业务发展格局,落实信贷决策与风险管理智慧化发展目标。③精致化:传统银行由粗放式发展模式朝着集约化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精细化。从本世纪初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规模不断拓展。相关资料记载,在201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了200余万亿元,存款余额高达140余万亿元,贷款余额也突破了100万亿元。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共给侧改革理念的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经济发展形态,践行精细化发展路线是其后几年中主要发展趋向。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的合力作用下,物联网银行采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更为精确的获得客户资源,对用户资质、还款能力以及行为方式等多样化信息进行整体分析,进而明确其在金融领域中的现实需求,改善了传统商业银行在客源获得方面的局限性。此外,精细化还体现在客户风险管理方面上,具体是在物联网技术的支配下,物联网银行把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整合到大数据风险控制后台系统中,动态式的对用户风险进行辨识、计算、预测与警示,有效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滞后性、粗放性缺陷。

二、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一)信贷业务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在传统信贷业务模式的支配下,商业银行业务运行成本高始终是业务发展中最大瓶颈,进而对借款用户整体融资成本造成影响。信贷业务成本高具体在如下几方面有所体现:①客源获得成本高;②风险辨识成本高;③运行成本高。在过去,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缺乏情景的“广撒网”措施去获取客户资源,人力资源投入量大,但是效益微弱;在风险辨识方面上,多采用线下方式采集、梳理、解析用户的信用情况,耗时耗力;在运营方面上,银行物理网点敷设面积大、参与运营人员数目多、运营管理投放资金量大。

(二)信贷业务效率低下

只有不断提升银行金融服务效率,才能够迎合当下市场经济主体间频繁进行商业交易活动的需求。但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行速度迟缓,其与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频繁需求间产生较大分歧,以致社会公众投诉事件与日俱增。诱发信贷业务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信贷业务办理环节对流程规范性提出较严格要求;②手续多样且繁杂;③业务程序繁琐,存在冗余部分;⑤层层审核批准;⑥尚未建设可执行的快速反应体制等。此外,银行信贷业务效率长期得不到提升,大大削弱了金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用户黏性也有所降低。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构中物联网的应用

(一)提升风险控制思维客观化

在物联网思维与相关技术的协助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思维重建目标得以实现。在没有物联网技术支配情景中,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管控中,多采用现场调查与访谈等方式,捕获借款企业客户以往行为方式后,采用人为方式对其信用程度等级判断,该种方式主观性色彩浓烈,难以实时、动态、真实的获得与企业生产营销业务运行状态此相关信息资料。但是若能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情景进行整改造,物联网设备和技术将直接和借款企业生产作业情景中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流程相连接,以真实性、客观性的生产作业情景数据信息为依托,进行贷前调研、贷中审核与批复、贷后管理等系列性工作,有效规避信息真实度缺乏以及人为主观臆断的弊端。上述全方位、多维度客观信息源的提供,能够更为真实的呈现出借款企业的营销水平与业务发展状态,在有效辨识商业银行风险方面提供极为有价值的参照信息。

(二)提升风险控制程序数据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的重构过程,对互联网思维与技术也表现出强烈依赖性。伴随着物联网在用户生产作业情景、生活场景改造升级中的应用,物联网银行在发展中采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动态式感知信贷用户原料采购情况、原料库存管理、生产流程、成品囤积、营销状况等实际信息,同时把上述信息有机整合,构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连贯性数据等数据集合,进而在大数据技术协助下建设相关模型,勾勒出用户的风险特点,达到对用户风险辨识、风险计量、风险监管、风险管控等风控程序的处理、解析与决策。

(三)提升风险控制决策精细化

物联网不仅在风险控制思维以及控制流程重构方面有所应用,同时在商业银行风控决策重构过程中的应用机制也到认证。具体体现在物联网技术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大批量、客观性的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数据、交易活动中数据信息等构建进一步充实,同时进行交叉验证,建设崭新化的“三流合一”模式,协助商业银行对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有更全面性、立体化认识,促使信用等级评价积极由主观判断转型为客观洞察等方面上。物联网银行把采集到的、与客户相关的大量真实情景信息,勾勒出客户的真实画像,进而建设物联网风险控制模型,科学精确的评估企业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违约率与违约损失率等数据计量正确率也得到相应保障,进而协助银行进行贷前调查,贷中授信管理,贷后追踪预警,构建时效性与整体性特征共存的风险控制局面,物联网银行的风控决策科学性也相应提升。

(四)构建全视图管理模式

结合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性质以重要驱动因子,可采用物联网思维与技术构建全视图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已经是当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而上述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积极摒除以往单视角的管理模式,对某一业务运行态势、某些资产重组期间面对的各类风险类型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将债券投资交易业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不仅需应用物联网思维有针对性的建设债券市场波动风险的止损限额、VAR限额,还必须从其他角度出发,结合债券发行体基本面变动特点、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建设与其相匹配的追踪监侧、风险管理体制与程序。全视图、多维度的风险管理模式,和传统风控模式相比较,最大特征是在风险部署环节上整体分析多样因素,例如发行体基本面产生本质性恶化、信用风险提升,止损机制将会一触即发,在信用风险转变成市场风险损失初期就应施以相关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对于操纵风险的辨识与评价结果,均可以被整合到市场风险管理进程中。例如某一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评估结果在一定标准之下,就可在市场风险限额部署上,采用多层次限额规划进行管理加以控制。

(五)建设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

分散化处理是组合风险管理的重点,实质上就是在不同区域、不同对象间对资产组科学配置,尽可能的承担微小的波动(以资本占用量呈现出来),进而去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与此同时也实现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目标。主动推行组合风险管理,侧重点是落实如下几个方面:①明确科学化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策略,以国别、行业、产品等为主,最大限度的规避在方向选择上出现的错误。②采用排布组合限额的方式,强化风险、资本与收益三者间的平衡性,防控集中性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顺周期效应带来的影响。③推行主动风险管理措施,以主动组合调整、分散化处理和风险对冲等为主,实现组合的优化调整目标。在这里本文笔者需重点强调的是,“分散化”绝非是单纯式的资产分散,而是对资产背后风险因子的分散化。

四、结束语

物联网思维与技术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使金融行业所处供应链上的程序实现“可视追踪”,进而实现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配置资源以及降低成本等目标,其是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用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进而实现风险有效管理思想本质相一致。伴随着物联网思想与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应用的深入化,将会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革新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夏蜀.商业银行构建旅游金融的基本思维与整体框架[J].金融论坛,2017(9):15-26.

[2]张广雷.基于物联网的银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6(16):158-158.

[3]王光远.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投资研究,2015(6):154-160.

[4]常亮,陈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策略[J].中国金融电脑,2014(5):28-32.

[5]孔文韬.启发潜能教育理念下有效班级管理思维重构与实践探析[J].教师,2015(12):125-126.

[6]连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与转型[J].上海金融,2013(11):24-30.

[7]孙玉荣,左婷婷.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2012(3):48-49.

[8]雷光勇,王文.政府治理、风险承担与商业银行经营业绩[J].金融研究,2014(1):110-123.

第11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18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0029-03

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多数银行史学研究认为,近代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此后在欧洲大陆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逐步深化,现代商业银行逐步在欧洲大陆,包括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国家延伸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形成来自于贸易过程中的货币储存和汇兑,此后逐步发展为赊欠和银行融资,这个阶段的融资往往体现为具有自偿性的原则,此类融资成为起源于17世纪的“真实票据理论”①的基础。显而易见,此理论基础强调融资与交易基础结合,要求票据质押,虽然有很强的安全性但是对有效运用资金往往形成制约,商业银行的融资高利率和票据质押等要求很快就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提出创新的要求。

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此后更加强大的股份银行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这些银行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对业务发展乃至扩张的迫切要求促使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大大突破基础交易的制约,到20世纪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业务远远突破了简单的“存、贷、汇”等传统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与基础贸易融资交易远远脱离,在投资业务领域大放异彩,促进经济领域产能的大量过剩,投资领域经济泡沫的不断膨胀,最终因风险积累而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1933年经济危机以后的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施蒂格尔法案”②,确立了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监管体系,这样的分业经营监管模式为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所效仿,除德国等个别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在银行业监管上均严格限制混业经营,避免商业银行资金促进投资银行领域泡沫的形成和扩大。但是高额回报的诱惑始终不断刺激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领域的业务创新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战后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发展空间促使金融业分业经营限制的不断突破,包括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衍生产品和衍生交易的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推动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混业经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金融创新因此日新月异。

在这个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全球金融业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商业银行经营发生剧烈的变化,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

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包括负债业务的创新、资产业务的创新、表外业务的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

1.1.1 负债业务的金融创新

近年,负债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包括各种结构性存款、理财、NRA存款、支票账户和透支账户、协定存款、自动转换账户、自动投资账户等等,其主要方向在于通过商业银行组合功能和服务功能对帮助客户管理账户和提升存款收益,而客户因为此类捆绑式的服务保持了资金的稳定,也为银行有效管理流动性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银行效益。

1.1.2 资产业务的金融创新

资产业务创新主要体现在融资工具创新和组合交叉创新,例如在票据业务方面从银行承兑向商业承兑的扩展,组合贷款结构嵌入衍生产品的结构性融资产品;信贷资产转让和交易;贸易融资由于工具创新,也推进了融资方式的创新,包括福费廷包买、保理、信用证委托代付等等。同业业务在资产业务创新方面通过同业交叉销售和过桥,形成了同业理财、资产管理计划、信托收益权转让等等。同业和公司业务的组合成为创新资产业务的重要趋势。

1.1.3 表外资产业务的金融创新

表外业务的创新或者可以称之为中间业务创新,为目前国内同业业务创新的着力点,主要以表内业务表外化或者由基础资产转换为同业资产形式实现,出发点往往在于规避资本约束和规模约束、分散风险、增加收入来源渠道和利润,业务创新满足了银行拓展业务范围的扩大、增加收益来源的需求,也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1.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快速扩张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以同业业务为表现形式,以混业交叉方案设计为特点,以信贷资产、存款资产为基础背景,其目的在于通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监管要求等差异,形成基础资产表外化和结构优化等效果。因此,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全社会资产结构也发生平移。

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内表内业务表外化方式创新的一大渠道便是与信托、证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近年特别是2011年开始,金融监管体系针对银证、银信合作不断推出旨在促进金融创新,同时强化创新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通过信贷与信托受益权的交易、信贷与租赁业务的转换、信贷与资产证券化的衍生、信贷与资产管理的融合,成就了商业银行不断扩大资产规模、扩大同业业务占比、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突破资本约束和信贷规模约束的主要手段,给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带来更大的空间与舞台。

从银银合作的形成包括委托代付等业务的蓬勃发展,到而后受到银监会规范入表要求的制约,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出现了以理财为主要特征的资产管理类业务发展趋势。例如:商业银行提供客户资源和资金,由客户通过信托公司建立信托计划,信托公司将信托收益权转让其他金融机构过桥最终再返回到商业银行,实现商业银行与资金需求客户的对接。再如:商业银行提供客户资源或者各类资产,由证券公司打包形成资产管理计划,商业银行委托证券公司投资和管理资产管理计划,形成商业银行资金与资金需求方的对接,目前有资格的保险公司也介入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方,包括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也同业可以将其投资的债券、股票(或者股权)等作为资产,打包为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池,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资产的最后投资人为商业银行,而资金需求方或者客户多数也为商业银行的客户。

可见,国内金融市场上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业务大致形成了商业银行、信托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5类金融机构参与,投资于股票和权益类资产、债权和固定收益类资产、信托受益权等非标准债权类资产、信贷及汇票等授信类资产等4类资产,通过组合、交叉、切割、衍生等手段形成包括理财产品、信托受益权转让、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3大主流交易产品,经由客户理财资金交易和商业银行自营投资交易两个渠道,构成了从商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一个资金大循环体系。

2.1 银信合作的发展和组合模式

2008年以来,中国信托业务快速发展。2008年信托资产1.22万亿,2009年达到2.01万亿,此后,2010年3.04万亿,2011年4.81万亿,2012年末就达到了7.47万亿,2013年一季度再创新高,已经达到8.72万亿。信托资产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态势,其中,银信合作逐渐成为国内信托的主要增长动力。

面对银信合作业务的迅猛发展,银监会从2010年开始逐步加强了风险管理和控制。制约方式主要通过加大规模控制、要求逐步压缩银信业务规模、通过入表和资本要求限制银行信托受益权转入、提高信托公司资本配置要求、控制理财业务中非标准类信贷资产比例、控制票据信托产品,要求信托公司对信贷类资产的独立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等要求,使得简单的信托计划产品受到较大的制约,随之而来的就是信托受益权过桥交易、企业资产信托计划的转让等更加复杂和更加隐蔽的创新模式的出现。

分析可见,原来可以使简单的银行和信托公司资产转让,由于规避监管的需要形成了信托收益权的转让,而再进一步通过企业过桥割裂信托和银行的直接交易,把原本可能是银行信贷的业务或者信托资产计划组合成为一个负债的交易过程,最终资金注入企业,但是在银行的资产方面可能体现为同业资产或者理财资产。这样的产品一方面满足了企业资金需要,规避了信贷规模的限制,另一方面,增加金融机构参与度,提升了理财投资人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动用社会资金,也最大限度满足金融机构收益的需求。

2.2 银证合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拥有的分业监管优势不断显现,银证合作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上的新的竞争优势,并推动其逐步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银证合作在证监会逐步规范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业务的政策引导下,银行资产业务创新逐步转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业务。

分析可见,银证通过资产管理计划的组合模式,使得资产复杂性更加提高,有可能把单一的资产转让或者信托收益权的转让变成为一个资产包的管理,或者资产的切割份额的转让,虽然目前实践中多为一个或者多个非标准债权资产的管理,但是未来随着创新发展,可能通过复杂的衍生过程,形成分层计算违约率和保护层而形成复杂模型的产品组合,其最终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信用市场流向了实体企业。

3 商业银行创新风险管理的建议

业务创新形成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促使商业银行必须提升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以及促使监管部门提升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国家风险等。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占比较高,商业银行风险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信用风险层面上,对于市场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合规和操作风险的认识都还存在诸多不足,面对银行业的战略转型和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创新对于系统性的战略和国家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贷款违约风险,由于资产的组合转换、资产包装和切割、多元主体交易行为等等,资产的本质和特征已经难以分辨,而最后的宏观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此类业务可能就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因此如何管理此类创新业务风险成为在创新发展中需要同步进行创新管理模式的课题。

从监管和银行经营风险角度看,对于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必需注重分析业务实质和改善对同业业务的风险控管。以下根据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出一些风险管理的建议:

(1)由于同业创新业务的迅速扩展,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市场价格波动伴随国际和国内经济变化波动会更加剧烈,对商业银行提出更高的流动性和市场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系统应该注重加强前瞻性流动性和市场价格趋势的分析,并形成对流动性缺口、久期的长期有效的监控和对动态状况的模拟及压力测试,形成近端业务发展和管理的制约要求。

(2)对于信托收益权以及资产组合包的交易或者资产管理计划,应该按照巴塞尔III资本协议的原则,根据业务实质加强对资本的配置管理要求;同时加强对基础资产的核实,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避免交易复杂性形成的风险隐蔽,交易流程多元化造成的对基础资产控制力流失的风险发生;对基础资产为非标准债权类资产,形成有效综合的全面授信管理的制度,对交易对手、最终债务人、退出保障措施的全面风险控制管理。

(3)考虑到由于交易复杂化,交易通过多轮流转也经过多方主体,加强对交易各方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管理和交易流程的合规管理及操作风险的控制。在法律文件和操作规范上进一步形成各类交易的全面控制管理体系,强化前中后台的制衡和制约,建立前中后台直联管理体系。由于目前在创新业务上缺乏相应的风险保护的实践基础和法律判决的案例,银行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保护和控制能力。

(4)监管体系上进一步制定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管理,完善按照新资本管理和巴塞尔III资本协议对资本配置的分类和细化管理措施,强化创新业务的定义、规范和管理要求。在监管层面上应该特别注重系统性风险的把握,积极吸取金融海啸的经验教训,避免衍生产品带来的风险叠加和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金融创新往往伴随着新的风险管理要求,在积极鼓励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创新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效用,是摆在所有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面前的新课题。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的研究,积极顺应政策和监管要求,提升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才能有效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12篇

银行业盈利增长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也是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同时,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银行业利润哪来的?

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盈利增速

2007~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每年的净利润从3000多亿元增长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尤其是2010年、2011年,增速达到36%左右。从净利润构成看,收入、成本、拨备等是影响银行业利润增速的主要因素。

收入因素。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净收入分别占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80%和15%左右。

首先,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决定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两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60%和20%左右。以贷款和债券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和净息差决定利息收入。2010年、2011年较快的生息资产增长速度和稳定上升的净息差促成了利息收入的高增长。2010年、2011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增速高达28%和24%。2012年净息差相对平稳,但生息资产扩张速度有所放缓,导致利息收入增速回落。2012年,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增速回落到15%左右。

其次,资本市场行情、监管层价格管理政策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银行托管、基金代销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2007年,资本市场行情较好,银行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普遍较高。2009年,资本市场“由牛转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有所回落。2010年、2011年在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推动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有所回升。2012年,资本市场仍然相对低迷,监管层又规范银行服务收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近六年来首次低于20%,工行、农行和建行等机构增速甚至低于10%。

成本因素。除2009年外,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银行业经营管理效率逐年提高,这也是近年来银行利润增长的因素之一。2007~2008年、2010~2012年,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分别比上年下降1.9个、2.4个、2.9个、1.9个和0.3个百分点。由于部分营业支出具有刚性,银行业成本收入比下降空间有限,2012年下降幅度有所减小。

拨备因素。2007~2012年,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从6000亿元增长到1.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从41%提高到296%。每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规模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及银行对未来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判断的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明显下滑,银行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显著增长。最近三年,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逐步提高,整体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尽管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但经济企稳缓解了不良贷款上升的压力。2010~2012年,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稳定增长。

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格局

决定了银行收入结构

我国的社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利息收入也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实体经济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银行则以经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尽管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快速发展,但目前间接融资占比仍高达75%以上,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不到50%。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也是银行业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的重要原因。欧美国家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普遍高于30%。欧洲银行业混业经营,美国银行业有限混业经营。欧美国家银行不仅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还从事资信评估、金融交易等大量综合性业务。我国非利息收入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而欧美银行业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之外,还有大量金融交易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2009年,法国银行业金融交易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合计占非利息收入的5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9%;美国银行业除手续费及佣金外的其他非利息收入占非利息收入的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1%。可见,我国银行收入来源与欧美国家不同,不能简单类比。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收入结构逐步改善,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持续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2012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重达18%,其中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已达20%左右,接近国际性大银行水平。

银行业利润哪去了?

用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

银行业风险高,其效益与宏观经济形势正相关。在经济上升期银行需要增提拨备,为经济下行期弥补损失做准备。我国银行曾背负长期形成的政策性历史包袱,这些包袱主要通过国家政策和银行重组逐步消化。银行改制重组后,需要依靠自身力量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所以在经济形势相对较好的时期应增加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和经济周期波动。2007~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从6000亿元增加到1.5万亿元,风险抵补能力大幅增强。以A股上市银行为例,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提取的资产减值损失占拨备前利润的15%。

用于所得税和投资者分红

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缴纳的所得税占拨备前利润的20%,占所有上市公司所得税总额的44%。此外,银行在拨备前还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缴纳营业税及附加近2500亿元。

据测算,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对投资者分配的红利约占拨备前利润的23%。国有股占银行业总股本的大部分,银行分配红利的很大部分也归国家所有。直接和间接归属于国家的红利占上市银行全部分红的60%以上。

所得税和国有股红利是国家在银行改制中大量投入的回报。2003~2009年陆续完成的工、农、中、建、交、光大和中信七家银行财务重组中,国家先后剥离银行不良贷款2万亿元,注资约合6546亿元等值人民币。国家财政与改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共管基金,购买剥离的银行不良资产。偿付共管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改制银行的所得税和股权分红。此外,财政还发行特别国债,注资成立中司,该公司注资大型国有银行,并以这些银行的股权分红支付特别国债利息。

用于留存利润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需要充足的资本。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如此严重,原因之一就在于银行缺乏充足的、高质量的资本。所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从BASEL I到BASEL III都特别强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要不断增加贷款,就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2008~2012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新增41万亿元;按10%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就必须增加4.1万亿元的资本。

银行可以通过净利润留存、发行次级债和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补充资本,但过于依赖外部融资会冲击资本市场。来自净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融资,是目前我国银行业补充核心资本的主要渠道。2010年和2011年,上市银行增加的1.5万亿元核心资本中,近1万亿元来自净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和一般风险准备),占比60%以上。近1万亿元的净利润留存占同期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的42%。内源性融资不仅为银行业持续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了资本保障,也减轻了外部融资对资本市场的冲击。

对银行业盈利增长的认识

银行业盈利增长是

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3年开始,国家启动了银行业全面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实行了资产损失核销、不良资产处置、资本金补充、公开发行上市等系列改革,极大改善了银行资产质量,提高了资本充足率。2003~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由2.1万亿元下降至492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17.9%下降至0.95%;资本充足率由-3%提高至13.3%。同时,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全面提高了银行经营管理能力,构筑了风险防范机制。近年来,银行盈利水平逐步提高,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银行业盈利增长与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密切相关,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基本一致

近年来,银行业健康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为银行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银行业务不断扩大,贷款质量不断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银行业利润增长态势与工业企业基本一致。2007~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1.6%,其中,私营企业年均增长36.7%。2011年,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14个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商业银行。2012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2个行业利润增速高于商业银行。

需要指出的是,银行的资本利润率不能简单与工业企业相比较,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的资产结构和资本承担的风险很不相同。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且银行资产主要来自负债,资产/资本的比例往往超过十倍,远高于工业企业。银行资本承担的风险也远高于工业企业。所以,银行应有更高的资本回报,才能满足高风险经营的需要。此外,银行效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点,应该从整个经济周期、甚至更长时期考察银行盈利水平,而不能只看某一时段的数据。1998年、1999年银行业整体亏损,资本利润率为负值。此后多年,资本利润率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银行整体利润率略高于部分欧美国家危机前水平,国有大型银行利润率与国际性大银行危机前水平相当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日韩等国的银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2008年,法国、美国、瑞士、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银行业都出现了亏损,目前盈利能力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与国际银行业相比较,而应与危机前(2006年)的国际银行业作比较。我们发现,我国银行业资产利润率高于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国家,与韩国和美国接近,低于俄罗斯;资本利润率高于美国、意大利、瑞士、日本和韩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和法国接近,低于比利时。

2012年,我国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为1.1%~1.5%,资本利润率为16%~22%,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国际性大银行危机前的水平接近

银行业盈利增长是金融

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短期内,银行信贷增速不会明显放缓。为满足实体经济不断增长的贷款需求,银行必须获得持续的资本金补充。目前内源性融资已占我国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增加额的60%以上。用利润补充资本是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假设我国今年新增8.5万~9万亿元贷款,按12%的资本充足率简单估算,不考虑其他表内外风险资产增长,仅此一项需增加约1万亿元资本金;按照2010年、2011年上市银行资本补充的来源推算,今年银行业需要实现净利润1万~1.1万亿元才能满足贷款增长对资本补充的需要。按照目前的盈利能力,我国银行业能够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并能够有效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201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3%,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

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息差可能缩小,利润增速可能下降,未来银行业需要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拓展盈利空间

如果不改善业务结构,银行盈利增速可能下降。因此,银行业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调整利润结构,拓展盈利空间。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

目前我国通过鼓励试点、放宽准入等措施,着力培养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应继续探索解决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区域布局、风险防范等问题,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民间资本进入,也将改善银行业组织结构,推动市场竞争,并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

第13篇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微;创新;困难;思考

宁波通商银行的前身是原成立于1993年3月,由印尼金光集团控股的浙江省首家外资银行———宁波国际银行。在宁波市政府的主导下,2009年启动重组改制工作,通过引入国内13家优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股东,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家由外资银行成功重组改制的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国有企业为大股东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为深入贯彻监管部门关于普惠金融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等新经济形势的挑战,宁波通商银行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实践,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为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

宁波通商银行一直恪守服务甬城千万家的宗旨,全面推进“向下、向小、向个人、向特色”的“四向”转型战略,在普惠金融服务上开启了四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即服务小微,助力宁波市域经济升级提速的实践;全力推进个性化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服务于“三农”的实践;大力拓宽国际金融服务的实践,通过推进这四大实践活动,切实提升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渗透率和便利性,大力支持了小微、涉农、民生事业等国民经济较薄弱环节的发展,并取得积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服务小微,助力宁波市域经济升级提速的实践

宁波通商银行依托网点、网络和人员优势,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为其量身设计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水平:

1.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浙江省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关要求,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打造商贸金融专业银行的战略定位,通商银行深入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研发众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不断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在全行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业务在2015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8月末,单户贷款金额在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客户数较年初增长274%,贷款规模同期增长259%,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

2.不断拓宽对小微金融服务领域。在保证满足涉农、涉渔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基础上,还加大对从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相关传统服务业的贷款投放,积极满足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资金需求。

3.不断增强对小微金融服务的功能。以城郊、城区居民小区为重点,逐步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设立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大厅,配备专门人员,对营销模式、审批流程、风险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再造,尽量简化贷款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推行限时服务,提高放贷效率。目前宁波通商银行已在分行、总行专业经营部门设立了5个小微专营团队,专门从事小微业务拓展,专门建立小微业务快速审批通道,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列小微信贷计划,信贷资源优先向符合条件的小微倾斜,加大了对小微的支持力度,最大满足小微业务“短、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2015年8月,小微金融贷款达20亿元,有力支持小微及民生工程,推动了市域经济发展。

4.不断创新银行服务模式,走特色发展之路。为有效解决单个小微客户轻资产、难以从银行直接获取融资这一普遍性难题,宁波通商银行运用核心企业信用绑定、物流控制及债项管理等先进风控手段,为小微客户量身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弱化抵押担保,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小微业务的特色化发展。宁波通商银行主动承接宁波市政府提出的淘汰废旧黄标车、加快节能减排的行动计划、为集卡车营运主体定制个性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监测车辆进出港数据实时掌握企业运行状况达到风险控制目的,客户无须抵押即可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截至2015年8月末,已累计为100多家集卡车运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近1亿元。至今,通商银行已共为30多个小微客户群量身定制个性金融服务方案,包含快递加盟商群、通商科技卡、电商群、白领公寓、小超市群等,并通过深入挖掘同类客户的共性特征和金融需求,不断总结提炼成熟模式,创新推出集卡通、抵押通、E速贷等10多个特色小微产品,群模式和产品模式并行,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全力推进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财富的积累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前景广阔。宁波通商银行紧紧围绕未来大消费概念与个人财富管理两大业务主线,在2015年重点推进个人消费信贷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并加快移动金融建设,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普通人群。1.加强消费贷业务发展。从满足客户需求出发,结合区域特征,加强消费贷产品开发设计,2015年新推出产品5个,产品总数11个,汽车消费贷、精英通、房按通等多个特色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带动消费贷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8月末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09%,客户数同期增长464%。今后,通商银行还将继续加强特色产品开发,并依托系统的建设完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海量客户的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个人消费金融服务需求。2.丰富理财产品。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根据通商银行客户的年龄层次、风险评估情况和财富管理需求,分别推出薪盈通保本理财产品和稳利通非保本理财产品。截至2015年8月末,共发行保本理财产品32期,发行金额11.6亿元,发行稳利通非保本理财产品26期,发行金额4.1亿元。今后,随着个人客户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理财需求更趋多元化、个性化,通商银行将适时推出T+0开放式理财等新产品。3.加快移动金融建设。为深化普惠金融科技服务创新,提升移动金融应用的安全性和便捷度,通商银行以安全支付为出发点,加快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基于智能安全芯片、符合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的可信交易环境。今后,还将加快推进移动金融TSM平台和手机银行项目的开发,同时积极打通第三方支付渠道,加强与国内知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4.逐步加强自助银行建设。在自助银行建设方面,通商银行现均为“在行式”ATM或CRS,今后,为满足公众金融服务需求,在大型居民社区、重要旅游景点、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处放置“离行式”ATM机,为更多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三)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开发,服务于“三农”的实践

宁波的块状经济特征使得个别县域和农村经济较为活跃,金融需求旺盛,通商银行非常重视农村金融市场,开业以来在宁波新设的三家支行全部为县域支行,分别为余姚支行、慈溪支行和鄞州支行,对县域经济支持较大。2015年初,提出要“向下”转型,就是要求发展眼光向下,业务拓展向乡镇、向社区、向商圈下沉延伸,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服务于“三农”。针对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不足的现状,宁波通商银行开始尝试乡村金融服务站项目,通过设立乡村金融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存取款结算等各种便民金融服务。首个乡村金融服务站设在鄞州横街镇万华村,已于2015年8月正式开始营运,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运行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开设更多的乡村金融服务站,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发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金融产品,同时通过在农村推广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先进金融设备应用,普及移动金融,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普通农村客户群体。为顺应宁波市域农业和渔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发展的新趋势,宁波通商银行还不断强化对海产品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生态农场等新型农渔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15年8月,现代农渔业贷款余额大幅提升,增长幅度达245%。

(四)大力拓宽国际金融服务的实践

国际业务作为通商银行传统优势业务,开业以来持续稳定增长,服务对象和服务内涵不断延伸,对宁波涉外经济特别是中小贸易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业务量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15年8月末,同比增长近30%,外汇存款同比增长129%,外汇贷款同比增长52%。具体主要有以下举措:一是不断扩充服务对象。通商银行基础客户群不断壮大,国际业务客户数较开业初增长了25.6%,新增客户中境内公司客户占67.6%,且以中小型贸易企业客户为主,都属于小微,伴随客户结构的变化,业务结构也逐渐从单一的出口业务为主,向进出口业务并重转变,使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二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通商银行具有较好的国际业务发展基础,开业之初即拥有完备的信用证、托收、汇款、押汇、福费廷等基础国际结算和融资产品。近年来,随着客户和业务结构的变化,通商银行又逐渐推出内保外贷、远期结售汇、外币流动资金贷款、离岸代付及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等新产品,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和发展,满足多方的需求。三是不断拓展国际结算渠道。与同类城市商业银行相比,从外资行改制而来使得通商银行在行渠道建设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与全球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银行建立行关系,搭建了快速便捷的国际结算通道,并与1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型银行建立了全方位的业务合作关系,能够完全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四是大幅优惠让利支持涉外企业。通商银行非常重视银企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建立,多年来对合作较好的存量客户和长期合作意愿较强的新客户一直在国际结算手续费、融资利率、结售汇汇率等各类费用上给予较大的优惠,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大力支持涉外企业发展。总之,普惠金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较长时期,宁波通商银行将立足市域,深耕“三农”,服务城乡,以更加务实的经营作风、切合实际的市场定位、加快创新的工作导向和高效灵活的运作机制,力争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长久均衡,做普惠金融的忠实践行者。

二、践行普惠金融所遇到的难题

宁波通商银行在践行普惠金融过程中取得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提升,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遇到不少难题,需要认真对待。

(一)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风险管控任务更加艰巨

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者叠加的敏感时期,带来了宁波通商银行资产风险管控的巨大压力。二是普惠金融服务以覆盖弱势产业、弱势群体为主,风险管控任务自然会更加艰巨。三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中,中小商业银行力量单薄,“独木难支”的缺陷将进一步显现,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就将暴露出救助体系设计与建设工作的严重滞后。

(二)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普惠金融的概念是世界银行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内涵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的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相关金融业务成本较高、回报率相对较低,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三)普惠金融配套机制的欠缺,法规保障未健全

目前,普惠金融配套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缺乏发展普惠金融的统一战略规划和管理,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尚需制度化、长期化,货币、监管政策仍需差异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有待完善,主要是“三农”政策性担保体系不够健全,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等农业风险抵补机制有待健全,支持“三农”服务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支持“三农”金融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的创新需要提升。这些造成了开展的普惠金融服务时有所差别,商业银行多从自身的经营发展和风险防控等角度来计划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这样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发展普惠金融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有效规范其运营,没有相关法规的有力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健康发展。

三、对今后开展普惠金融工作的思考

普惠金融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各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尚有差异,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同,宁波通商银行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解决探索出今后发展普惠金融的具体路径:

(一)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以保障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涉农、民生事业等企业,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意义显得特别重大。涉农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且范围广泛,小微初创期又力量薄弱,风险损失率高,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要完善涉农和小微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渔业保险覆盖范围,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普惠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金融体系。

(二)丰富功能,抓好“三个创新”,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水平

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银行自身,通过引入现代金融元素,加大银行创新力度,更加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以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助推普惠金融发展。一是抓好产品创新。重点推出了富有宁波特色“集卡通”、“抵押通”、“E速贷”等10多个特色小微产品。目前一次授信、随用随贷,适应城乡客户“短、小、频、急”需求的贷款要持续提升。二是抓好服务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扁平化管理,在设立涉农、小微、个人等金融服务站基础上,开展网点创新,推出一些重点支持特色产业的银行网点,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重点支持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涉农龙头企业。三是抓好渠道创新。在服务渠道上,建设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互为结合的多元销售渠道,丰富电子银行产品功能。

(三)建立和完善涉农和小微的信用体系,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目前,要尽快全面建立涉农的经济档案,确立规范的经济档案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根据家庭收入情况、还款能力的不同等,对同一信用等级的涉农客户再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加强小额信贷的信用知识宣传,让涉农客户认识到金融和信用的关系,增强信用涉农客户意识,通过信用评级和公开,让涉农客户理解信用的价值,使得民众争当“信用户”形成风气,“有借有还”的信用观念得到进一步弘扬,最终通过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办好“三个银行”,提高小额信贷效率,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

办好“三个银行”,提高小额信贷效率,服务好普通大众,这主要是:一是办好电子银行,加大通商银行卡的发行,拓展网银业务,提升重点客户群电子银行渗透率,开展定向营销,加快新开户、新签约客户电子银行同步开通,深化同步营销、做好个人电子银行“自助注册”营销宣传,通过银行官方网站在线进行“自助注册”,提升电子银行综合替代率。二是办好手机银行。通商银行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高度加密技术开发具有一流水平的手机银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次电子银行服务的弯道超越,必将为农村居民享受普惠金融带来重要的契机。三是办好社区银行。在鄞州横街镇万华村通商银行金融服务站基础上,开展社区金融服务新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建设新网点,助推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增强社区服务与居民消费的互动融合,努力打造专业化、多元化、便民化的社区银行。综上所述,当前新形势下,要开创普惠金融的新局面,必须深刻理解普惠金融内涵,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努力构建一个健康、规范、有序、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才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满足所有人群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仇卫平 单位:宁波通商银行

参考文献:

[1]茅于轼.兴办小额贷款的几点经验[J].金融经济,2007(5)

第14篇

关键词:“中国梦”;人民银行西北地区各分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127-02

党的“十”以来,“中国梦”的构想,像春风沐浴着人行西北地区各分行,在行员中引起强烈共鸣,它以清新的理念和引人入胜的风格开启了人民银行行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梦想。

一、“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的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根本保障是加强作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贯以“中国梦”的意义,人行西北地区各分行在于教育引导广大行员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内在关系,用唯物主义思想造就行业范围内积极向上的合力,使每个行员都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我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关系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激烈竞争环境下,进行科学分析,增强内部整合力,汇聚成复兴之路就会更快一些、坎坷就会少一些,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色彩、梦想成真。

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有过美好的梦想,也许现在也还怀揣着梦想残留的碎片。那些破碎的、飞走的、爆破的梦,集成于现实,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蓬勃宏大的“中国梦”。交织在中国这个飞速运转的巨大时空里。在地球这个庞大的星球中,人类如同尘埃一样是微小的存在者,不用论及梦想这虚无缥缈无法用语言文字或是手势助语来表达的无实物体。但这简单的两个字却可以迸发出强大的照耀整个世界的光芒。人行西北地区各分行的发展在推动金融领域业各重点领域坚持国家行业标准,为有效促进地区产业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西北地区各分行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所有行员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付出、拼搏时留下的痕迹。这就是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金融业发展和改革与加强人行内涵建设融入实现“中国梦”发展轨道的真实涵义。

二、“实现金融梦、助推西部梦、共筑中国梦”的构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实现“金融梦、助推西部梦、共筑中国梦”,需要行员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为这个目标,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国这个博大精深的古国中,在历史的推进中我们有吸收有变化,只有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黑暗丑陋的人性阴暗面才能摊在日光下,严惩在背后舆论中,中国金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第一构想,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行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演进和积累,已形成一条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文化长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立说,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沐浴着中华文化积淀,追求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或是传承,或是壮大其丰富滋养,使其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构建金融文化氛围,引导行员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是完成金融工作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第二构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追逐人生灿烂轨迹。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让世人瞩目。最让人我们骄傲的是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机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再添新绩。我们拥有“感动中国人物”的最优秀代表,有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而牺牲生命的金融卫士,他们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愿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胸怀,这些事迹就如同漫天繁星般紧密地洒满这温馨的中国大图上,我们以他们为骄傲。我们当行员的,虽不能如他们般轰轰烈烈人尽皆知人人歌颂,但是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西北地区这片热土上辛勤工作,因为我们怀抱着伟大的中国梦。

第三构想,注重行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要注重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融资等岗位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要求他们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单纯内部自我循环中深化金融风险管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提高金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三、追梦与圆梦,提高行员在岗履职能力

当年,可以用笔指点江山,可以用笔决定国家兴衰的神奇,现如今,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已经成为现实。中国金融业在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和未来金融业改革创新中,金融业既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又要在经济虚拟化程度赶超发达国家水平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对提高金融业行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行员在各自岗位上恪守职业规范,诚实守信,敬廉崇洁,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1.严格执行中国的信贷政策。中国信贷政策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通过“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2.做好征信知识普及工作。从历史的维度而言,中国传统的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自给自足的以身份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私人信用,一部分为相互依赖的契约社会的商业信用。中国经贸领域的信用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信贷政策具体到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大,进一步放宽融资渠道,并使企业贷款资金成本变低,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目前,银行融资不贵,问题是企业背负的费用太高。如果放贷,银监会一定要中小企业提供财务报表,这就给企业带来审计费用,抵押评估也要费用。所以,在大众中普及征信知识,有利于提高大众的信用意识和守法观念,防范企业逃债、废债的可能性。

3.建立风险预警平台,帮助商业银行抵御风险。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分析方法,对授信客户的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分析、衡量其风险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化解风险的主动性、动态管理过程。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信贷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信贷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

4.加强金融监管,构筑有效管理体系。在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等指数实施监管,利用电子监控平台制作各贷款企业和个人资金流动状况图和风险性指数表,根据指数的变动,制定监管对策,有效提高全面监管体系和管理职能。

5.现代化支付系统(Advanced Payment System)岗位人员要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细致缜密地处理各种支付业务、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等工作。此公共支付清算平台是人民银行的重要核心支持系统,每个行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金融服务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

6.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MIS)岗位人员肩负着支付业务统计分析和监控系统的重要职能,岗位工作者具体负责基础数据管理、行名行号管理、运行控制、计费管理,以及支付业务统计分析监控等业务,操作过程的正误,关系到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准确性,一并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

7.从事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岗位人员在办理资金汇划和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结算服务工作中要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把各项金融产品和制度设计也融入其中,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结售汇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强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加全面反映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情况。

第15篇

应该说,建立增量与存量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符合帕累托优化原理,既是银行自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周期信用风险增加、资本约束趋紧、信贷投入边际效用递减等难题的必由之路,更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紧迫要求,是金融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货币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供给侧而言,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银行的信贷活动推动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且通过对信贷与投资的选择和监督,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尤其是金融体系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经济体,保持一定速度的信贷增长对于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金融机构贷款以接近2倍于GDP的速度增长,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2015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93.95万亿元,是1978年余额1890亿元的497倍,3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18.3%;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速为9.8%。特别是近15年来贷款累计增加了84万亿元,占当前贷款总额的90%,存量基数的累积效应推动银行信贷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M2与GDP、贷款与GDP的比值分别达到205.7%和138.8%。

研究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要在观察两者速度运行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信贷运行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途径与机制,更加系统地分析信贷数量、信贷结构、产出效率及周转速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概括而言,新增信贷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本供给的规模和水平,但会受到信贷增长边界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制约;信贷增量资金配置结构的优化会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但随着信贷增速的放缓和存量规模的累积扩大,增量的作用空间会收窄;存量信贷周转速度加快可使同等规模的信贷投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成为主要的信贷方式。

(一)信贷增长由经济增长目标所决定

货币信贷政策制定需兼顾多重目标,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平衡,信贷增长应是有极限的。一旦信贷增速超过了实体经济实际的货币需求量,超额货币供给就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均会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合理增长。

近年来,我国全社会货币信贷增长与GDP+CPI之和总体保持较为协调的关系,剔除2009年、2010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特殊时期的非常规状态,广义货币M2增速一般略高于GDP+CPI增速之和3个-5个百分点,而贷款增速则与M2增速基本同步。从趋势看,实体经济与信贷增长相比具有滞后效应。

(二)信贷投入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根据经济学理论,投入产出之间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给定的条件不变,要素投入在达到一定临界点后产出效率下降。作为经济活动现象,信贷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同样呈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信贷总量的不断扩大,单位新增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逐年下降,对GDP增长的拉动效应减弱。2015年,我国GDP增量为4.02万亿元,当年银行信贷增量12.27万亿元,二者的比值为0.33,而2001年的比值为0.8,可以理解为2001年1元新增信贷投入可带动0.8元的GDP增长,而在2015年则只能带动0.33元的GDP增长。信贷增量对经济推动的作用弱化,而且增量逐年累积,导致社会货币信贷总量和企业债务总量高企,有可能落入货币扩张、利率走低而投资消费停滞的“流动性陷阱”。再考虑接近100万亿元信贷存量对应的付息成本,每年新增信贷中约有5万亿-6万亿元用于支付利息,信贷总量持续递增还会转化为财务和财政的巨大压力。

(三)信贷结构是实体经济运行的反映

银行信贷结构体现了信贷资金在实体经济的分布。

从我国信贷融资主体上看,2015年末银行业法人贷款比重下降至72%,个人贷款比重上升至28%,较2003年末提高1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持续上升,达到17.39万亿元。从期限结构上看,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趋降,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应减缓,占比逐步降至55.9%。从区域分布上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信贷业务比重上升,2015年末贷款余额为34.3万亿元,占全社会贷款的36.5%,较2005年末提高6.7个百分点。从银行信贷结构的这些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四)信贷周转是决定社会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

信贷周转速度尚无统一的行业规范口径,一般可用贷款存量周转一次的时间或贷款平均期限等指标进行衡量。在统计贷款余额和增量的同时,商业银行普遍统计了自身贷款累计收回和累计发放金额。考虑到累放中包括每年的增量规模因素,可使用贷款累计收回数与贷款平均余额之比来衡量贷款周转速度,即贷款周转速度=每年贷款累计收回额/各项贷款平均余额。

一般而言,贷款周转速度越快,贷款到期收回可供再投放的信贷资金就越多,从而贷款余额增长的动能减弱,资产流动性增强。信贷周转速度的加快和效率提升,不仅对银行自身存量盘活至关重要,而且可降低对全社会货币和信贷供应的需求量。按2015年末全社会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简单测算,若每年贷款周转0.5次,存量贷款再周转就达50万亿元左右,因而即使是周转速度微小幅度的提高,也能够为实体经济带来远超余额增长的信贷资金供给。 传统信贷增量管理的困境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普遍注重增量管理,重规模增长而轻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和周转加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种将信贷与实体经济的互动仅局限于增量的弊病日益显现,迫切需要改变。

(一)经济发展升级势必带来信贷增速放缓

从统计数据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其经济运行模式一般会发生较大改变,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要素投入的产出效应下降,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突出。而技术创新是一个靠长期不断累积而发生不规则突变的过程,简单地资金累加并不必然带来技术的突破。因此,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信贷增速也会逐渐回落,增量扩张的市场空间变窄,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信贷增速在过去十年中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的竞争优势》中提出经济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四个阶段。按照此理论分析,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的过渡时期。投资导向阶段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资本密集产业,使用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和产出标准化产品,因而需要资金大量投入,并形成稳定的现金流,适合于银行信贷的增量扩张。但进入创新导向阶段,主要产业竞争优势转移至技术创新与产品差异,简单效仿和重复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不可持续,同时由于技术创新更适宜风险投资等资金,不少具有轻资本性。信贷增长的空间将受到供需两方面的限制。

(二)高杠杆率迫切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围绕去杠杆展开,目前中国经济的杠杆率上升较快,因此颇受关注。从政府、企业、居民和金融部门看,其中企业杠杆率过高问题较为突出,政府、居民和金融部门的负债率更为适度。

参考中国社科院测算方法,按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衡量,2015年末我国全社会整体负债率约为250%,与美国和欧洲发达经济体接近,低于日本。居民部门负债率约为40%,在各经济体中处中下游水平。存在问题的是,企业部门负债率已达到140%左右,2008年以来上升较快,已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去杠杆的问题所在。在企业负债率高企的同时,不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融资效率呈下降态势。2015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5.57%,主营业务成本率达85.97%,财务费用占利润总额的21.9%,不断加杠杆产生的财务成本支出使微薄的盈利难以承压,其主因之一就是企业过度融资。

当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结构较为相似,客户选择和风险偏好趋同。例如,上市银行的电力、公路、城建行业贷款占比均为15%左右,部分银行十大客户集中度达40%。在经济增长周期变化和新旧产业交替过程中,银行信贷过度集中于某些传统行业和投资领域,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进而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困境。尤其是部分低效企业和项目占用大量金融资源,导致信贷资金沉淀,进而形成了资金在低效产业甚至僵尸企业中转不动、退不出的局面,影响了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造成结构性的社会资金短缺,降低了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三)过度关注增量使宏观审慎管理进退两难

货币信贷不同于GDP和财政收支等宏观指标,财政收支、GDP属于当年流量指标,而货币信贷具有存量或余额属性,投放后不会每年清零,而是结转、积累形成存量并继续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但对信贷增量的依赖和思维惯性,使部分金融机构对于贷款绝对额、贷款市场份额的追逐热度不减,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预,总体上延续了贷款规模扩张型发展路径,货币信贷的存量盘活、结构优化和使用效率提升等政策导向容易被忽视,“稳增长”往往被片面解读为“宽信贷”,从而与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出现背离。这种片面关注信贷增量管理的模式不改变,必将弱化甚至扭曲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

(四)信贷过度累积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供给只有在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微观视角。对于银行信贷而言,只有当新增贷款用于满足有效的资金需求时,才能产生相应的投资回报,最大程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新增贷款投向供大于求、难以创造经济利润的行业或企业,将对经济产生负面作用,还可能出现贷款无法如期偿还而形成坏账,破坏正常的资金循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具有强烈的亲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期,激进的信贷投放带来的风险可能被掩盖,但在经济增速下行、经济结构调整期则将面临严峻考验,非理性的信贷总量持续扩张必将带来资产质量风险集中暴露。目前我国信贷存量已近百万亿元,巨大的信贷总量累积势能是应重点关注的风险隐患。

(五)资本监管约束限制信贷扩张空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启动了一系列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金融监管改革。

目前工、农、中、建四大行已全部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增加1%的附加资本。未来随着国内银行业务规模、复杂程度和全球活跃度的进一步提升,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可能还会相应提高。

2015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又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规则,要求到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商业银行TLAC需达到风险加权资产的16%,如该国金融与非金融债占GDP比例超过55%,则需提前执行。近年来,我国债券融资市场发展较快,2015年债券发行量较上年增加58%,债券余额较上年增加28.5%,若保持目前增速,很可能在2019年后就触发提前执行的阈值。

国际资本监管新规出台与我国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转型“阵痛期”相叠加,在短期内给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一方面,风险敏感的资本监管新规对处在经济下行周期里的商业银行会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盈利不可能再持续过去的高速增长,而盈利增速的大幅放缓,又限制了其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在新型资本工具的发行渠道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下,资本供给更为稀缺。资本监管要求提高、资本补充能力下降以及信贷增量资本占用将持续产生新的资本缺口,这使得信贷增量规模扩张道路难以持久。可以说,资本对银行规模边界和信贷增速的刚性约束显著增强,盘活信贷存量正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之一。 国际银行业“瘦身”和信贷管理

审视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对我国银行业信贷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大型银行资产规模经历了由快速发展到平稳发展的阶段,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大银行开始对资产负债实施“瘦身”调整。资产组合配置、资产证券化和信贷流转等流量管理方式,对保持国际大型银行信贷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一)危机后国际大型银行的主动“瘦身”调整

为应对危机带来的冲击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长期不确定性,国际大型银行先后在2008年、2012年开始了两轮“瘦身”调整,一方面对业务结构、机构与人员布局进行重新摆布,收缩证券、衍生品、投资银行等高杠杆业务,从而更多地专注于银行核心业务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主动通过减持和转让等方式,降低资产特别是信贷资产总额,改善资产流动性,降低资本占用,增加风险抵御能力,并为抢占未来复苏中的市场先机积蓄能量。

按照最新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以除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24家主要上市金融机构(不包括法国的BPCE,其为非上市银行)为例,2006年和2007年这24家金融机构总资产合计分别为31.4万亿美元和39.2万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18.5%和25.0%。在2008年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第一轮冲击下,这24家机构的总资产增长率骤降至5.6%;2009年总资产更是较2008年负增长8.6%。2012年开始,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新框架逐步成型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型银行开始了第二轮“瘦身”。截至2015年末,这24家机构的总资产规模已降至33.8万亿美元,较2008年末累计下降近20%。目前,第二轮“瘦身”仍在持续进行中。

作为最主要的资产类别之一,信贷资产规模的收缩成为大型银行“瘦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该行金融危机之前通过一系列并购扩张活动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但也因此在危机中遭受重创。2009年,该行将资产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两大类,并开始处置非核心资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在英国本土以外市场的贷款资产。2009年-2010年两年间,苏格兰皇家银行总资产规模累计减少约9500亿英镑,贷款余额累计收缩4200亿英镑。在2012年开始的第二轮业务收缩中,该行的总资产和客户贷款规模又进一步收缩了约45%。至2015年末,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总资产和客户贷款余额分别为8154亿英镑和3247亿英镑,仅相当于2008年末三分之一的水平。

其他国际大行也都采取了类似的战略调整举措。比如,花旗银行在危机后实施重大重组计划,将主要的信贷业务限定在核心州和大都市。汇丰银行从2011年开始对非核心业务的大规模清理处置,其中一大重点就是北美市场的银行卡、消费金融等资产。到2015年末汇丰北美地区的贷款余额比2010年末减少了三分之一。

同时,也有少数银行在金融危机初期逆市扩张,但最终还是不得不被动“瘦身”。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导致的需求下降,国际性大银行通过战略“瘦身”等主动性策略,普遍步入信贷平稳增长阶段。近十年来,除富国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因并购重组因素贷款平均增速超过10%外,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国际大型银行的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均在10%以下,花旗银行十年累计增长仅10%。

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银行机构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工、农、中、建四大行十年贷款平均增速均高于15%,十年累计贷款增长3.3倍。目前,四大行贷款余额均已超过花旗、汇丰、摩根大通等国际大行。

(二)流量管理增强了国际银行业信贷经营能力

面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周期演变,国际大型银行在收缩信贷规模、控制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的同时,积极创新和扩大资产组合配置、资产证券化和资产交易等流量管理工具的运用,不断挖掘存量资产周转空间,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和发展前景好的行业的信贷投入,降低宏观经济低迷区域和处于衰败周期行业的信贷配置,努力改善信贷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其实,在历史上,银团分销、资产证券化、贷款出售流转等信贷存量和流量管理工具措施,都源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成为推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动因。以资产证券化为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银行业各类资产抵押证券开始不断涌现,成为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增加流量和提高盈利的主流策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力促进了美国消费的增长,美国商业银行证券化资产标的中,包括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等在内的零售贷款资产占了很大比重。零售业务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金融脱媒等分流的贷款需求,而且实现了贷款结构的优化调整。目前美国银行业零售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75%左右,信贷结构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性相对较好。 向信贷增量与存量管理并重转型

尽管当前“盘活存量”常被提及,但社会公众对货币信贷供应的关注焦点仍主要集中在信贷的增量和增速上。因此,适应经济提质增效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必须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动信贷经营从“重增量”向“增量与存量并重”转变,并最终构建“存量为主、增量为辅”的全流量管理模式。

(一)推进向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的观念转变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存量移位再贷与增量信贷资金的效用完全相同。存量移位再贷是指存量贷款到期收回后,将腾出的信贷资金再投放运用于新领域新客户的过程,是通过信贷资金内部流向的调整,推动信贷结构的优化。

实际上,完整意义的每年新增贷款,不是当年年末信贷余额与年初信贷余额两个时点数之差,而应是当年投放贷款数扣除其中对原客户的续贷部分,因此既应包括新增贷款,也应包括存量收回移位再贷。增量与存量仅仅是两个时点间形态的不同体现,前一时期的增量在下一时期就会变成存量,到期收回的存量又将转化为增量。例如,银行将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并产生效益后归还的贷款、个人住房按揭到期还款所腾出的信贷资金转贷给其他客户,其效用与新增贷款并无差异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存量管理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传统增量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多层级资本市场建设,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的分流和替代效应日益显现,银行信贷增速趋缓,增量结构优化的作用空间收窄。2015年新增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76.6%,较2002年95.5%下降了1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信贷规模的持续增长,存量基数逐年增大,调整盘活的空间和势能更大。例如,工商银行201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63亿元,而贷款存量到期收回移位再贷1.88万亿元,是新增贷款的2倍多,二者相加,全年实际新投放贷款达到2.77万亿元,与各项贷款余额(10.9万亿元)的比例为1∶4,即每年有高达四分之一的贷款要重新进行投放。按此推算,全国近百万亿元的信贷存量调整盘活潜力极其巨大。

如果存量这一块用不好,甚至用在了夕阳产业、过剩产能、低效领域,不仅不会成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的动能,甚至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障碍。因此,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如果仅仅依靠信贷增量的拉动而忽视庞大的信贷存量,供给侧改革难以深化,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也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银行存量管理对于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根据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以现在的国内银行规模扩张速度,我国银行业资本压力整体上升。通过信贷存量管理,可以提高信贷周转速度,扩大同等信贷资金投入的实际资本供应水平,或者说,也相当于大幅节约了资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存量收回再贷,也检验了原贷款投向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不良资产处置等措施,可以增强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为商业银行灵活根据负债业务发展、经济周期变化等摆布资产,提高资产负债的匹配度、改善资产质量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性,并能创造债券发行、投资管理、交易服务等新的业务机会。

(二)加快完善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的金融体系

应该说,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意识到加强存量贷款管理的重要性,但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尚没有形成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亟须健全相应的市场体系、明确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

一是完善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的经营环境。“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人民银行2015年底正式推出宏观审慎评估(MPA)体系,将宏观政策关注点拓展至广义信贷,综合评估商业银行资本与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等多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紧盯狭义贷款增量的政策传导机制,这为商业银行合理规划自身信贷发展目标、实施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引。

同时,各级政府将进一步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置换商业银行存量平台贷款,预计未来两年银行有巨额存量贷款置换收回,这也为商业银行加强信贷流量管理创造了新的空间。全社会应形成一个重视盘活存量、管好流量的金融服务导向和舆论氛围,特别是地方政府应改变以往仅关注本地区金融机构信贷增量的思维,不仅要重视商业银行信贷增长,更要重视存量移位再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鼓励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充分挖掘、利用和优化信贷资源。

二是夯实信贷资产证券化及贷款交易的市场基础。“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丰富金融市场产品,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目前要加快培育资产证券化开展所需的一系列基础条件,包括强化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高信用评级行业水平,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优化资产证券化所对应的资本计量标准等等,以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尽快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广和常态化发展。要积极培育全国范围银行贷款交易的二级市场,推进商业银行存量贷款交易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出售一部分存量贷款,为新的贷款需求腾出更多资金和资本,实现全行业存量贷款的有效盘活。

当前推动银行债权向股权转化的声音日益增多。债转股模式能够快速降低企业融资杠杆和信贷存量,拓展银行处理表内不良资产途径。目前首先要解决债转股与现行商业银行法相悖的问题,为银行规模化持有一般企业股权消除制度障碍,同时要解决债转股占用风险资本较高的问题。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被动持有的股权,两年内风险权重高达400%,两年后更是上升到1250%。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清晰界定债转股的适用条件。只有发展有前景、产品有市场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才是债转股的合理选择,否则将增加银行长期经营的不确定性和负担。“二战”后日本银行为了盘活信贷存量,通过债转股方式将经营困难企业的银行贷款转化为企业的股权投资,暂时缓解了企业财务困难,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企业经营困难与银行不良贷款最终却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债转股不能简单地把银行债权转成股权,而需要经过一系列缜密周详的制度设计和技术准备才能逐步加以推开。

三是建立信贷增量和存量并重管理的统计监测体系。在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内,应研究建立金融机构信贷存量周转的统计标准,定期相关数据。组织开发全社会金融资产增量和存量一体化的统计监测系统,跟踪分析存量贷款数量增减、结构变化、期限利率等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更加重视贷款存量运行情况,并为各方面客观评价货币信贷运行提供参考。

(三)鼓励全流量信贷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相较于信贷增量管理,信贷存量管理需要提前规划存量信贷的安全收回、流向改变、形态转换、市场交易或直接退出,其操作流程更复杂,管理要求和数据需求更高,配置效率也相应较高。要鼓励银行积极尝试,探索从统计体系、监测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入手,系统规划、梯次推进,逐步建立起信贷全流量管理新模式。

一是加强全流量的信贷结构布局。建立信贷存量与增量并重管理机制的目的,是通过统筹信贷流量管理,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信贷质量效益。其核心是要前瞻性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从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等维度做好信贷整体布局的规划,突出信贷资源配置的差异化导向。推动信贷资源从低效行业企业有序退出,进而实现信贷资源从低资质客户向高资质客户移位、从高风险领域向优质信贷领域移位、从融资过度区域向战略性区域迁徙。

二是建立全流量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改进商业银行传统年度贷款计划分配以增量计划为主的方式,将存量移位再贷与增量计划合并为全流量计划进行统筹分配,并科学调整相应考核机制。

三是完善全流量信贷管理体系和配置平台。完善与信贷增量与存量并重管理相适应的统计、监测、调控和目标考核体系,从区域、品种、行业、客户、期限、利率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监测,跟踪分析流量的数量增减、结构变化、期限利率和累收累放等情况,实现信贷流量的参数化管理和实时优选配置,必要时实行刚性控制,将信贷流量精准配置于符合政策导向的领域。

四是推动全流量管理相适应的流程再造。信贷全流量管理涉及银行计划配置、授信审批、信贷管理等职能部门,商业银行应厘清相关业务和管理部门的职责界限,建立与存量移位管理相适应的科学的信贷授权、审查、审批、资金配置、贷后管理等流程,提高全流量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