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生态环境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小水电;环境;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小水电对农村景观生态的破坏及修复技术攻关(2009B020311013)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95-2

0 前言

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是发展水电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改变山区落后的经济状况,而且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与大中型水电站相比,小水电有很多优势,如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小水电很少造成淹没与移民,很少引发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范围小[2]。本文就通过对国内外小水电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总结,尤其是景观生态的影响,为农村小水电开发利用的景观规划进行探索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实现农村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1 小水电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

小水电与大水电的主要区别除了没有高坝、大水库以外,在工程布置上一般多为引水式,环境生态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大水电相似的。因此,小水电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可以大致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1 小水电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开发对于气候环境的影响研究较少。但一些文献中也提到修建水库而产生的温度与湿度的轻微变化通常是有益的[3]。在很多情况下,水库中水体的恒定温度调节了周围的自然气候,会在库区造成冬暖夏凉,甚至无霜期加长的有利环境[4]。小水电梯级农村以电代柴增加,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提高了林地覆盖率[5,6],还可以有CO2的排放强度,减弱温室效应[3,7],另外,由于水库蒸发量巨大,可以缓和一些地区的酷热气候。水电站建成后坝址上游的河道内水面变下垫面的改变将引起不同局地小气候,如气温、降水、风速等的改变[7]。虽然没有专门针对气候影响有定量的监测,但是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有49%的当地居民认为小水电对气候有影响(图1)。

图1 建站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1.1.2 小水电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

小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原河道的水的自然生存流态方式,包括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或兴建大坝及其他水工建筑等而引起的水的流态改变。水库蓄水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水文情势的影响;对水库水温的影响[8]以及对水质的影响[9]。水电梯级开发将一条条自然河流变成了人工渠道,对河流水文过程、泥沙输送、水生动物以及河流两岸的自然景观都有巨大的再造作用[10]。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小水坝建设对沉积量的影响较大[11],水库泥沙淤积严重[12]。小水电大都是小型引水式电站,也会造成河段水流减少,甚至部分河段断流、消失的现象[13],改变了大小河流的水文节律[14]。电站的兴建,特别是具有季调节以上性能的大库容、深水库的形成,将改变原有天然河道水温的时空分布,进而对水质、水生生态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此次对乳源县境内的流域调研结果也显示,小水电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得当地居民的证实,如图2,3,4,5。

1.1.3 小水电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库区及库周区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的供需矛盾尖锐,水库淹没后,土地面积减少,使原本不富裕的耕地资源更加紧张。随着人口的增长,后靠移民在低山、丘陵区砍伐森林开荒造田,种植作物,将不可避免地加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水库建成后,库区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小,抑制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同时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库周的森林植被,增加枯枝落叶,可以大幅度增加库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而且库周水土流失的减少,土壤养分得到均衡发展。

图2 建站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图3 建站后水质变化情况

图4 水库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图5 建站后河流断流情况

1.1.4 小水电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需进行河床开挖、两岸削坡等土石方工程施工,均会破坏原自然山坡的稳定平衡,严重时导致滑坡、错动、坍滑等。大坝既高且重,蓄水后强大的水压力通过坝体传至地基和周围岩体上,有可能造成水库诱发地震、影响岩体稳定性和原有的地质构造的条件。此外还有库区淹没、岸边浸没、塌岸等地质问题。

1.1.5 小水电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开发对生物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上。可分为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水电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的局部河岸带原有自然植被的破坏,这会导致流域自然生态的生物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区域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水电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域植被和水域的景观破碎程度与梯级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流域植被和水域的景观多样性则与梯级开发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第2篇

为了解暑场乡村生态旅游开展的情况及社区居民的服务和管理能力等信息,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RDS)合作,针对暑场村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组织、管理能力,旅游发展前景,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等进行了调查。笔者采用文献阅读法收集二手资料,采用半结构访谈、座谈与访谈的方法对暑场村村民及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游客进行调查,采用实地勘察法对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

2结果分析

2.1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理念

为确保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旅游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将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重要的提升旅游品质的手段,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发展,缓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压力,而且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体现在对游客和村民的环境教育方面。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到署场村民的农耕生活中,深度体验农作物种植与采摘,了解暑场居民与大自然的相处状态。

2.2暑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现状

根据云南大学农村发展中心监测团队的实地调查发现,暑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现状令人担忧。(1)暑场乡村生态旅游才刚起步,许多基础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目前,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增添了一些生态座椅,生态卫生间和生态垃圾篓等。但是,环境设计不太理想。生态卫生间离水源地较近,且无排污系统,可能会影响整个村庄的饮水安全问题。(2)游客管理松散。暑场对游客的管理较松散,CRDS监测团队在实地探勘发现仍有许多游客随地乱扔垃圾,不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任意停车等。(3)暑场村民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差,能力弱,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暑场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只是由于暑场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意识差和能力弱的特点,所以暑场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通过外界力量的支持,可以对暑场村民进行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能力培训,或是对暑场提供决策与资金支持。

2.3暑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方式

2.3.1严格控制环境容量

任何一个旅游点都有其相对应的环境容量,并不是游客越多越好。为了避免蜂拥而至式的开发模式,暑场应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减轻生态环境荷载,走“中高端”乡村生态旅游路线。与一般的大众旅游相比,暑场的中高端乡村生态旅游首先保证给游客提供的是高品质的观光体验和旅游服务;其次,要求游客严格遵守相应的游客守则,做到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无破坏;然后,严格控制每天的游客数量,尤其是在草场生长恢复期和森林防火期等特殊时期。

2.3.2对游客加强管理,特殊时期加强戒备

对游客加强管理,严禁乱扔垃圾,污染水源,不规范用火和随意采摘等一切有违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为。因为暑场与天池自然保护区毗邻,所以暑场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把森林防火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经营中。针对森林防火期,严格禁止游客携带火种、使用明火等,防火等级较高的时段禁止游客入内。

3措施和建议

3.1具体措施(1)合理设置关卡,控制游客数量,并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和旅游服务的介绍。在进入暑场的必经公路上的合理位置设置关卡,严格控制进入暑场的游客数量,同时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旅游服务介绍。(2)向游客分发循环利用的环保袋,让游客以捡垃圾换取门票或优惠券。工作人员在关卡处为每一批游客提供相应数量的环保袋,并以垃圾回收换取门票或优惠券的优惠政策激励游客不乱扔垃圾,注重环境卫生。(3)对暑场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停车场规划。划定合理的宿营区、烧烤区、旅游服务区、农产品采购区、餐饮区等区域。为了保护好暑场的关键旅游资源———大浪坝草场,避免游客随意将车辆开到大浪坝草地上,应合理规划停车场的位置,将停车场规划为沿路停车场和宿营区停车场。做到既方便游客出行,又不影响暑场整体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建议分析

3.2.1适当宣传,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对暑场的乡村生态旅游进行适当的宣传,把握整体定位。建立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网站,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的渠道了解暑场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全面地介绍暑场乡村生态旅游情况,强调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避免因宣传不到位而引起纠纷。

3.2.2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线

摒弃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路线。做到生态环境最优,游客满意度最高,乡村生活依旧宁静,收益分配最适用等。

3.2.3积极寻求各界力量的支持

第3篇

关键词:漓江流域;生态乡村;环境恶化;环保意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治理环境的力度加大,漓江流域的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效果显著,两岸生态环境和乡村卫生清洁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严重超核,再加上乡村生态环境基础的薄弱性,近年洪涝、干旱等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以及沿岸旅游资源的野蛮式开发等原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又出现了新的特征。不难发现,漓江沿岸乡村生态的建设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恶化现象,甚至是破坏程度大于建设的严重情况。如果不加以重视,漓江流域生态乡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势必受到影响,也会极大地冲击作为桂林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加快建设和发展漓江流域绿色生态乡村迫在眉睫。

一、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乡村环境污染由生活、生产、旅游业三大污染面构成,环境现状具有广域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征,漓江流域沿岸也不例外。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流量急剧增加,沿岸乡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污染急剧上升,漓江沿岸乡村环境污染呈现出的日趋加剧和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目前漓江沿岸乡村地区还存在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的恶化与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生态安全隐患,亟需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漓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疑难问题上,浮现出以下几个独特的地方:

(一)生态林保护较好,补偿机制亟待完美。如今漓江流域的群众干部严格执行林区禁伐令,指导种植经济林,改善林民生活条件,开展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城市公布的《关于在漓江两岸及其他重点地段封山育林林区禁放山羊的布告》落实情况较好。同时,漓江流域严格根据要求保护好生态公益林。但目前漓江两岸农民每年保护生态阔叶林获得的补偿只有71.25元/hm2,仅仅是国家给的生态公益林补贴,地方政府财政没有提供配套补贴,不少乡村居民反映需要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以调动保护生态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由于漓江沿岸土质较差(多以沙土为主),影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加上经常性遭遇洪水侵袭和病虫害,出产周期减短,目前漓江沿岸农业出产(种植水稻、水果等)都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而农药化肥使用过分,粗放规模养殖等造成了漓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增加。通过了解发现,漓江沿江大多数村庄的饮用水源都自来水和泉水,几乎没有直接抽取漓江江水。当地群众反映,漓江江水已经不适合饮用或当做生活用水,这恰恰是漓江流域面源污染扩大的结果。

(三)渔业生态环境相当恶化。由于长时间内过度捕鱼失控,特别是电鱼、毒鱼等现象的出现,导致漓江流域鱼类急剧减少。据计数,漓江鱼种现仅存68种,比建国初期减少一半且鱼群数量锐减,水生态平衡受到粉碎。虽然使用电鱼、毒江鱼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但是使用地笼的方式依然存在。加上如今成百上千的竹筏在中来往穿梭,巨大的发动力声音已经严重影响漓江流域鱼类的正常生长。据不少渔民介绍,现在漓江较浅水域基本无鱼可捕;只有在一些水深在几米、十几米甚或几十米的区域才能捕到漓江鱼类。同时,漓江沿岸农家乐餐馆中,漓江鱼作为一种颇受游客喜爱的家常菜品,售价已经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这也导致不少农民受利润驱使偷偷捕食漓江鱼类。

(四)河堤和洪灾问题值得重视。目前在漓江流域特别是214公里干流两岸已经全线建设防洪堤,河堤防洪标准到达20年一遇。但有些防洪堤已被冲垮,有些地段一开始就未建防洪堤,据沿江居民的反映,漓江边的沙洲、农田泥土经常受河水终年累月的侵蚀,漓江边的土地与良田水土流失严重,已经影响到乡村居民今后的农业生产。兴坪镇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积高达100亩左右。造成漓江河堤损坏、河床崩塌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漓江大型游艇数量愈来愈多、排水量愈来愈大,其所形成的海浪愈来愈高、冲击河床沙洲和河堤的能量也愈来愈大。随着不少河段沙洲侵蚀面积愈来愈大,河床愈来愈宽,水深也愈来愈浅,反过来又影响了漓江旅游游艇通行。漓江每年春夏季都会遭遇一定洪水,给沿江农民的出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受灾面广、救灾物质和资金有限,往往使得沿岸的救灾工作开展有限。

二、漓江流域生态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着其特殊的环境和历史原因。以上调研的若干现状是漓江流域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也是我们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如何抓好乡村环境保护和乡村生态建设是当前漓江流域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村民、旅游业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漓江流域乡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责任考核。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同时能积极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机构部门,协调各部门和有关乡镇、村,以确保生态环境开发、保护等相关工作的科学实施。在村一级设立环保宣传监督员或协管员,明确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强日常工作的督查,切实做到任务、人员、质量、考核等相关方面的落实工作。在实施相关的环保规划过程中,既要保持连续性,又要允许修改补充,使之更完善、更科学,避免中断,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完善科学的乡村生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引入“绿色 GDP”指标体系,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修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抓好督查落实,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对重度污染和污染治理不达标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提高漓江流域产业定位的起点和新上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在工业项目的审批、规划和运营等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能动作用,保证污水处理、环保设施建设的同步进行,从源头上控制工业项目对生态的破坏。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污染防治。加快制定和完善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来协调和管理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离不开国家法律的支撑,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往往只是对防治对象勾勒了底线,原则性太强。针对漓江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和季节性强等特点,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土壤污染、塑料污染、水污染、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消除乡村生态保护的死角与盲区。要加大乡村环保执法力度,杜绝执法腐败现象,注重刑事、民事、行政、经济等手段的多管齐下,加大违法成本,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构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通过设立投诉举报热线、信箱、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充分发挥网络、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避免有人钻法律的空挡,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层次认知。

(三)合理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乡村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漓江流域的农业特点和经济发展形态,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抓好退耕还林、退渔还湖等工程的建设,合理安排财政预算,提高村民退耕、退林等补助补贴。正确处理生态资源和渔业、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美丽广西.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防止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进入河道、山体,加大村庄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其次,要统一管理和保护漓江水资源,建立漓江流域监控监测系统,加快漓江中上游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加快水库出险加固工程建设,防止水土资源流失;再次,根据漓江流域地域特色,积极推广秸秆气化、小水电、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合理发展毛竹、金桔、橙子、水稻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最后,要引导漓江流域乡村调整乡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集约型、循环型农业,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农产品,如柚子、金桔、柿饼等。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高科技生态住宅,利用漓江流域地域优势积极发展旅游庭院式住宿环境,注重农业的旅游功能,丰富农业生产生态功能,积极引导游客进行生态消费,引导村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围绕高质量、有机农产品生产为中心,规划和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等现代农业项目,突出乡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等特色乡村农业旅游内容,从而丰富漓江旅游业的内涵,提高沿岸村民的经济收入,以达到开发和保护漓江流域旅游资源与生物的多样性。

(四)开展多样式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生态乡村建设的生力军,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的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以开放式旅游环境为背景,漓江沿岸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普遍觉醒,然而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境保护的矛盾却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开展多样式的精神文化活动,对村民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再培育。首先,加大乡村生态环境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专题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不断激发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其次,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治、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等相关活动,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先进模范,引导广大村民自主学习生态农业经济知识。最后,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掌握现代知识的自身优势,通过其日常工作,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这样,通过政府的引导,基层部门的落实,以及村民的实施,其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得到提高。

近年来,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开发建设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漓江流域沿岸的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生态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村民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如何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了现阶段漓江流域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鹏,李凯,袁艳平,刘立军,马晓河. 我国生态农村建设之探索[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Z1期.4-7

第4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1.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

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第7篇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第8篇

【关键词】乡村景观;园林;设计

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在买房置业时,不仅会关注室内的研究设施,同时也开始重视室外环境的质量。这需要园林建设的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聪明才智,将乡村景观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一、当前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充分认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园林景观建设以及乡村景观的保护方面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在乡村景观设计方面,更加注重活力与生机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当前,我国乡村景观在建设、设计、规划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将生态环境与园林规划设计结合起来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十分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布局与生态优生原则,最大程度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

(二)园林规划理念更加成熟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求科学管理与创新发展相关结合,根据建设施工地区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发展现状等实际状况,初步形成了一套可行性强、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二、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国内乡村景观建设的相关设计人员在技术水平上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设计规划方法落后、设计理念陈旧等方面,造成一部分城市乡村规划整体设计水平较低并且乡村规划缺乏科学性,一些工作态度不够负责的建设人员可能还存在着无视政府规章制度的问题,并且有关部门没有做好制约与监督方面的工作,这些是目前制约我国城市乡村建设质量提高的主要不处因素。

(二)乡村景观建设缺乏技术创新

缺乏创新几乎是我国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城市乡村景观设计领域来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方法、措施、手段、技术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制约了乡村景观建设中新方法、新工艺的开发。另外,建筑市场上一些先进的建设材料供应不足,间接造成了乡村景观建设的质量无法进一步的提升。城市乡村建设既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人工的美化,乡村景观建设的施工工作难度很大。

(三)生态环境效用与城市景观建设缺乏统一性

由于国内许多施工企业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缺乏相关主以及经验的支持并且思维观念比较落后,只是将乡村景作为一项城市形象工程来进行,严重忽视了乡村景观内在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除了提高的城市部分区域观赏性之外,几乎没有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任何方面的改善。甚至在景观视觉效果上,由于没有充分兼顾到城市的整体格调,乡村景观的设计没有与城市整体风格相一致,造成外观上的突兀与不协调。

三、保护和延续乡村景观的基本措施

(一)创造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乡村景观设计作品

一些从整体的发展规划出发,结合发展需求以及当前现状,综合运用多种景观设计手法来发掘出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建设并完善了现代化的乡村绿地系统,建设出了一整套环境优美、质量良好、指标先进的生态系统,结合先进的基础设施、游乐设施、景观雕塑以及相关的乡村绿化作品,突出了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貌。在乡村系统绿地的建设上,创造并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布局方式,比如混合式绿地、楔状绿地、带状绿地、块状绿地等,既彰显的风土人情,也改善的的生态环境。

(二)引进先进的乡村景观建设的施工工艺

由于目前我国地乡村景观建设在技术上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提升乡村景观建设水平,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工艺,综合运用多种施工技术,在原有的、引进的施工工艺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与发展,将其他相关学科的思维理念引申进来,综合运用音乐喷泉、仿生学、霓虹灯、电子产品等设施,增加建设与乡村规划的现代气息。

(三)更加重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乡村”是一种新的乡村景观的设计理念,国内许多施工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开始针对“节约园林”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同时也通常都潜移默化地将“节约”思维融入到设计方案中,比如当前许多园林景观都含有太阳能照明、RED、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污水回收等系统设施。乡村景观的原有特征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内心表露,是普遍情感的再现。 就乡村景观的延续形式而言,要能够在有效摸索当地特有自然元素后,巧妙地融入到园林规划设计中来。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乡村建筑物来点缀空间。设计人员在点缀过程中,看起来不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而且能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受。

四、结语

要提高乡村景观设计与规划水平,重点在于建设规划的技术创新,将生态环境效用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品种以及园林修建的地址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杜绝以往园林建设规划中出现的轻管理、重建设的现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立足于长远,遵循艺术性、科学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园林景观的外在形象与基础设施要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原则。

作者简介:黄凯迪(1994.8-),男,籍贯:湖南常德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文海.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中国园艺文摘,2015,01(08):140-141.

第9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保护;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就要求在旅游开发时,不仅仅只取得生态旅游效益,更要注重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当今,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旅游资源与环境日渐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护好旅游资源与环境已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生态旅游区由于缺乏景观保护意识和生态思想,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盲目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的退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还有一些生态旅游区为了迎合游客,大兴土木,修建宾馆、索道,引进、仿制、移植项目,用众多的城市化和商业化景观代替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一、纵观我国生态旅游区的开发现状,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破坏植被,危及生物多样性。

一些生态旅游区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大片砍伐树林,造成严重损失。如许多生态旅游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占建设用地的50%以上,砍伐树木千余株。

2.对游客缺乏引导、管理,生态环境受损

由于偏重于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一些生态旅游区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除了盲目开发之外,对游客数量不加以限制,加以引导,造成旅游高峰人满为患的现象,由此引发系列环境问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3.景观趋同,天然优势被磨灭

很多生态旅游区热衷于旅店等豪华设施的建设,大建楼、堂、管、所,盲目扩大旅游区,在旅游开发中市场定位不准,不注意生态保护和文化内涵,“贪大、求洋”,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为代价,修建过多的人造景观,进一步走向城市化、商业化。有的旅游区抛弃了自己独具的天然优势,盲目改造,造成大多景区景观的趋同。

二、新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

1)规划问题:缺乏科学规划,规划陷入了模式化;

2)基础设施问题: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3)管理与人才问题: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

4)产品与效益问题: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体系不完善,乡村旅游效益低下;

5)乡村旅游开发的环保问题: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环境破坏严重。

三、“梨园民街”建设中的处理手法

库尔勒市“梨园民街”位于库尔勒市兰干路以南,杜鹃河滨河景观带以北。现状为一片梨树园。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领导下,预将其打造成一个集生态与旅游一体的景观生态园。在其建设中,也遭遇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不相协调的问题,笔者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力避矛盾的突出点。

1.“梨园民街”园区内的各项人工设施都是经过规划与设计,建筑物的规模也加以控制,在位置上是必要的、合理的,在形体上是协调的、完善的,以达到为景观添色的目的,避免了发生人为破坏风景的现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及各项指标,最大程度地保护现状梨树不被破环。现状789亩梨园总用地面积,除对建筑、场地、道路等旅游设施的占地面积进行控制,对建筑的高度、色彩等进行要求,规划建议建设用地面积占到总用地的20%,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下,反应以蒙古族文化为主,其它民族文化为辅的多元民族文化。

根据游人活动需要安排相应的公共厕所,并保证厕所的清洁卫生。

旅游垃圾亦引起足够重视。游客废弃的包装、瓶罐到处乱扔,既不卫生,又碍观瞻。在各游人集中处、逗留点都设置垃圾箱,配备人员定期集中处理。强化管理,提高游人遵守管理规定的自觉性和道德观念。

2.重视“梨园民街”园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梨园民街”园区植被在景观和生态上都具有重要作用,规划中严格保护。通过生物、物理、化学和综合防治等多种方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遇上病虫的发生,要积极有效地根治,确保林木正常生长;要积极做好林木的土、肥、水管理工作,防止冻害、干枯、霜害、风害、雪害。对树体进行必要的保护和修补,重视复壮与养护管理,设置保护设施,严禁砍伐和破坏。

现状园区内污水处理场污水夏天直接浇灌梨园,规划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并强制农民不可以用污水浇灌梨园,污水处理厂的防护绿地按国家标准进行设置。并处理好生活污水,农业相关部门和各村建立沼气池,实行秸秆汽化。园内河流,水质要求达到一级标准。

未经许可,不得进行砍伐、放牧、猎捕、采药、开垦、挖土、挖砂、采石、开矿等活动,禁止修建损害生态环境的设施和建筑物,已建成的限期治理或拆除搬迁。在“梨园民街”园区内进行建设时,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梨园民街”园区在游人集中的主要景区、重要景点和危险地段设置了卫生、环保、防火、安全设施和醒目的标志,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严格巡查、检查和管理。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游人的行为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对整个“梨园民街”园区实行了分级保护,把“梨园民街”园区划分为3个级别不同的保护区。

①一级保护区:.即严格保护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不得任意建设、改扩建,严禁破坏树木,区内的开发建设必须依规划而行,设计施工阶段应注意进一步合理利用现有条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建设活动。

②二级保护区:该区内可以规划设置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关设施,其建筑形式、风格、体量应与滨河景观带环境相一致。

③保护:将“梨园民街”园区规划界线以外0.5km范围内作为保护区,不得随意开发,确需开发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与滨河景观带及园区风格相一致。

第10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农业旅游 农业观光旅游 农家乐

乡村旅游,英文为Rural 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a,也有些国家将其称为Agritourisme(农业旅游)和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

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人们曾提出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比如: 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与乡村旅游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进行辨析。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英文为Ecotourism,有的学者将生态旅游概括为“回归自然之旅”、“绿色之旅”、“健康之旅”等。至于其表征形式更为繁多,以下列举较具代表性的几种:

1.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墨西哥人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2.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1992年所做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3.Erlet Cater (1994)所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旨在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是由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区政府、民众的旅游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

4.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 )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保护及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5.中南林学院的吴楚材教授定义为:城市人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二、农业旅游的涵义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在2001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和有关领导在2001年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2001年旅游的工作要点。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解释,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严艳(2000)所下的定义为: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将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三、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

关于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可以参考王德刚的《农业旅游与旅游农业》以及舒伯阳的《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都给出了农业观光旅游的定义。这两位专家所指农业旅游的内涵并不包括到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旅游活动(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金色麦浪、累累硕果、渔歌唱晚、牧场风情等;

二是农事劳作,包括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

三是农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

另外,也有人把农业观光旅游定义为: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农业效益为主,旅游效益为辅,并相对稳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农业。

四、农家乐的涵义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对农家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基本意思相近,成都市旅游局对农家乐的定义是: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

王秀红(2005)所下的定义为:农家乐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聚群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

五、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关系

由于乡村历来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乡村旅游的活动也就与农事难以分割,正是因为如此,农业旅游也就成了乡村旅游的必不可少的供给。实际上就旅游的形式、内容、分布地域来看,乡村旅游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要比农业旅游要广阔得多、宽泛得多,乡村旅游的活动也比农业旅游的活动更成熟,内容更接近自然,分布地域更广泛,因此,农业旅游只是乡村旅游的一个类型。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更良好、更高级的层次。相对于时下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为主要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旅游更强调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它既包涵生态体验类的乡村旅游,也包涵不含生态旅游产品但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

A、生态旅游 B、乡村旅游C.农业旅游

参考文献:

[1]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

[2]rw.njau.省略 ,中国乡村旅游网

[3]严艳:陕西安康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青年地理学家,1998,No.4

第11篇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51-02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以点带面,强化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从“美好”到“美丽”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到2018年底,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这就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皖北平原地区,要建成人居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林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基础性产业,更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经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 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有些地方只注重房屋、道路、路灯及地下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林业在建设中的作用,造成林业资源匮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没有充分发挥林业建设、绿化环境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们对林业在新农村建设或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林业能够起到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粉尘的作用,同时林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林业,是形成适宜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1]。

1.2 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林业。因此,森林生态是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物景象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生活习俗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及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视林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促进良好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没有林业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1.3 美丽乡村居民收入需要发展林业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发展林业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发展景观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发展经济林。提供木材等林业副产品[2],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发展果树林。提供水果,开展林业养殖等项目。通过林业发展增添体验新时期农民生活的良好场所,充分发挥前来观光、旅游的作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求。不仅让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而且还促进城乡交融和和谐发展。

2 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2.1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林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林业要求规划先行,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把其他地区的规划拿来不假思索应用,这是错误的行为。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分为改善生活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几类。规划要反映社会需求,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3-4]、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当地民意而进行规划决策。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统筹兼顾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重视当地的自然等情况和具备的发展前景,同时整合当地资源,理顺林业在不同的依存关系所处的地位而进行的科学统筹规划。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发展林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2.3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政策引领和财政保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林包括改观村容村貌的景观林、保护生态环境林和用材林等,这几种生态林是为公益事业而建成的。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及林种苗木应有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承担。目前,发展林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好,要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建设中去。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财政保证的多元化机制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2.4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作支撑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林业生产离不开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科学的规划要变成美丽的乡村离不开居民。要引导和帮助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适宜的生活方式,确立尊重生态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林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与自我发展、自我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居民的整体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传授有关农林专业知识,培养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其发展林业、管理林业、保护林业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完全符合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参考文献

[1] 宋晓英.林业在青海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47.

[2] 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

第12篇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乡村区域范围内,利用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开展起来的旅游活动。而青川大坝乡民风淳朴、民俗较具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同时在灾后重建的之后,由于政府的有力支持,当地老百姓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有一定的信心,且在南溪村、大屋村等处已经有本地住户零星的办起了农家乐,但总体来看,整个大坝乡乡村旅游还不成气候,有赖引导。本文在对青川大坝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坝乡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及建议。

二、青川大坝乡现状分析

位于四川省青川县的大坝乡,辖4村19个农业合作社,交通、区位具有一定的优势,境内有有空(桐树)大(坝)公路穿过,90%以上的社通公路,距县城23公里。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0.8%。

大坝乡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作物的种植主要有玉米、小麦、茶叶、木耳等,当地也产乌药、天麻等中药材。在整个大坝乡的范围内,当地居民、政府广植银杏林,形成了大片的银杏林,在大屋村、南溪村更有年代较为久远的大银杏树,当地居民有些以卖银杏叶子来增收,但规模不大。大坝乡的民风民俗也有一定的特色,“薅草锣鼓”独特的山歌文化、川北民居建筑为大坝乡增添人文色彩,但开发力度欠缺。

同时位于青川大坝乡周边的有较为知名的景区如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阴平村、青溪古城等,对于大坝乡发展乡村旅游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大坝乡可以与当地有名气的景区共享客流,但其较高的知名度对于大坝乡易形成遮蔽效应。

大坝乡是政府扶贫的重点乡,乡政府同时在不遗余力的引导大坝乡居民通过农旅结合来实现村民致富,但其产业较单一,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度不高,其规模化、立体化农业不成形,同时其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地貌地形的制约,小而散的山区丘陵分布使其难形成大规模的景观农业效果,总体来讲,大坝乡发展乡村旅游优势不明显。

三、大坝乡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探讨

就现状而言,大坝乡的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大坝乡乡村旅游开发发展的策略探讨尤为必要。

(一)大坝乡乡村旅游与周边景区景点抱团发展

大坝乡乡村旅游发展要与青川以及广元等地知名旅游景点联动起来,如青溪古城、阴平古村等,形成旅游组团,通过各方旅游资源的整合,整体营销推广,形成合力,为大坝乡乡村旅游的发展分享名气、带来客源。同时当大坝乡乡村旅游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后,应深入挖掘多种资源,深度发展,打造出青川地区具有有一定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大坝乡乡村旅游与本地产业联动发展

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目前大坝乡产业较为单一,立体的、综合性农业发展不足。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农业资源优势,将银杏、茶叶、中药材种植以及养蜂、养羊业等加以鼓励带动,加大投入,为现有的基础产业润色,提升整个大坝乡的综合吸引力。

(三)大坝乡乡村旅游与扶贫事业共同发展

大坝乡作为贫困乡是政府扶贫的重点乡,其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依赖当地的农村劳动力。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下,积极吸收当地劳动力,并且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提供经营管理、技术上的支持,带领当地居民通过旅游的发展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四)大坝乡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健康、生态之旅已经成为时下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大坝乡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较好,山青水秀,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生态环境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也了造福当地百姓,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四、现阶段大坝乡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大坝乡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等,才能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发挥其吸引力,打造出一定的知名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发展过程,因此,从如下角度出发,对大坝乡乡村旅游发展的提出一些建议。

(一)进行大坝乡乡村风貌塑造

大坝乡在旅游资源方面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山清水秀,环境质量较好,但其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却并不集集中。而在现阶段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观光市场依旧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适宜的经济与美观兼有的作物来美化环境,营造乡村氛围的同时,打造景观亮点吸引游客,同时发展当地的经济。

(二)开发特色化大坝乡乡村旅游产品

大坝乡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依托其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比如大坝的田园风光、银杏林、蒿草锣鼓的山歌文化、传统川北民居、茶叶木耳等农产品,营造出具有大坝鲜明特色的乡村意境。在当地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原汁原味的大坝乡土文化为依托,以生态休闲体验农业为亮点,打造具有大坝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其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如依托银杏产业可以开发出爱情、长寿、家庭等特色文化产品,并可开展一些列的乡村银杏文化节等来吸引游客眼球。

(三)加强大坝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大坝乡目前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虽然境内已通公路,但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急转弯多、路况差,空大路仅为宽约4米的水泥路,因此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宽或增设会车点,保障通行顺畅。此外,大坝乡境内环卫设施、标志系统、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缺乏,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五、小结

第13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景观规划;扶欢镇

一.扶欢镇乡村景观现状

(一)扶欢镇概况

扶欢镇位于綦江县东南部,全镇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2500亩。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扶欢坝之称,是綦江县的重点产粮区之一。全镇出境通道有四条,其中经“两扶”公路到綦江县城38公里,40分钟车程可达县城,两小时车程可达重庆,渝黔铁路境内通过。镇内新开辟了溱溪路、宜春路、高滩岩路街道。

(二)扶欢镇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景观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1]。扶欢镇已建成有两大基地:一是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年种植面积4000亩。二是以优质大萝卜为主的10000亩精品蔬菜基地。另外,退耕还林4678.8亩(其中麻竹1700亩、花椒2967.8亩),新发展 3000亩优质辣椒项目和2000亩新种花椒项目。另外,扶欢镇工业园区位于万盛区关坝镇和綦江县扶欢镇之间。扶欢镇自然景观经过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基本形成了三种区别明显景观类型,见表一。

综上所述,扶欢镇乡村景观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表现为一个生态良好的乡村聚落景观。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部分民居散乱地分布于“环山”之下,农田则规整地分布在“平坝”之上,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但是,扶欢镇居民住宅整体布局过于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视觉感受,新建住宅受新农村建设的误导,城市化倾向严重,丧失了巴渝建筑的整体风格,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农业景观类型丰富,层次分明。扶欢镇四面环山而内部平坦,溱溪河穿境而出,构成了綦江区独特的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多样。内部农业景观从“平坦”的水稻田到“环山”的竹林、花椒林等,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观格局。但是,扶欢镇农业景观布局较为混乱,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规模。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规模化成片种植,增加景观的视角震撼力。

(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景观结构有待优化。扶欢镇工业园区的投入使用,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溱溪河水污染严重,部分河段出现了鱼虾死亡等现象;园区周边垃圾遍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园区内高大的厂房与扶欢镇乡村景观不协调,严重影响视觉感观。

(4)理想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3个层次的功能[2]。扶欢镇旅游景观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住宿条件、餐饮、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急需解决;区域内部可进出性差,特别是内部交通系统,道路泥泞,路面铺装基本上没有;旅游项目设置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

(5)乡村景观意象模糊,“城市化”倾向严重。受新农村建设的误导,扶欢镇居民住宅整体城市化倾向严重,丧失了重庆民居独特的建筑风貌。一些公共空间表现出了“城市小广场”的特征,高大的建筑的合围、外来的树种引入、浮华的地面铺装,这些城市化的元素严重削弱了乡村的元气,使得乡村固有的文化遭到冲击。同时,扶欢镇煤化工基地对其乡村景观意向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扶欢镇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

(一)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方法

生态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最关键的地区,但又脆弱又经不起破坏,并且破坏后难以弥补[3]。因此,生态环境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加强对这一区域的保护。扶欢镇煤化工基地就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基地内部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生态功能几乎缺失,所以在完善基地景观其他功能的同时,重点完善景观的生态功能。

(二)完善乡村景观结构的方法

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斑块可以是农田、居民点、草地等,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基质可以是森林、农田、居民点等。景观的结构决定景观的功能,然而扶欢镇乡村景观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景观结构不够合理,造成了景观功能的缺失。因此,相应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完善景观结构,对一些景观功能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补充,保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具体的做法就是增加斑块和廊道的数量,把所有林地、草地、河流等都纳入景观规划设计的范畴,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

(三)创造人工景观的方法

规划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严格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展,建设宜人的乡村居住环境[3],这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独具魅力的聚落景观将会对游客产生强力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同时,在保证乡村景观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实现乡村景观的旅游功能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应的方法是从旅游功能的角度创造人工景观。

三.扶欢镇乡村景观规划

(一)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4]。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部分民居散乱的分布在破碎的山体之下,内部良田万余亩,溱溪河穿境而过,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扶欢镇是传统的农业镇,水稻种植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他农作物种植基地正在逐步建设完善。整体形成了一个山水共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聚落景观。在乡村景观意象明确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乡村景观规划中,继承和保持传统景观和景观意象是景观规划的最高原则[7]。因此,我们提出了扶欢镇的景观意象:“山城江南,水乡扶欢”。

(二)乡村景观格局规划

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溱溪河夺境而出,构成了扶欢镇独特的地貌格局。内部主要交通从西向东连接了扶欢镇和关坝镇,而扶欢镇工业园区则位于扶欢镇和关坝镇交界处。由此,构成了扶欢镇一圈二轴三区的景观格局。一圈指扶欢镇“环山”森林景观圈,二轴指溱溪河沿线河滨景观轴和“扶关”公路沿线住宅景观轴,三区指“平坝”内部的观光农业种植区、休闲农业体验区、以及煤化工业园区。通过对“一圈二轴三区”的景观设计,努力营造出“山城江南,水乡付欢”的景观意象。

四.结论与讨论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求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意向,然后对乡村景观的整体格局进行规划,规划以彰显景观意向为主要目的,最后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来体现乡村意向。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过程基本一致,乡村景观规划是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表现内容。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扶欢镇乡村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旅游的形式对扶欢镇土地进行再利用,在保证乡村土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强调了乡村景观的旅游功能,对扶欢镇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区域范围过大,在规划设计中只能对主要景观区域进行了分析设计,这是本文的一个不足之处,但是本文基本上把握住了扶欢镇整体景观格局,包含了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Forman R.& 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6.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3:39-41.

第14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增加,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喜欢到乡村去旅游放松,通过走近乡村、回归自然来舒缓压力,这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三湘四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历史独特,自然风光优美,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整体发展质量不佳,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湖南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

(一)湖南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湖南乡村旅游已经颇具规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娱乐休闲为主的休闲型,如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农家乐”;以乡村山野水体等自然环境疗养健身为主的养生运动型,如宁乡灰汤温泉、长沙县开慧国际露营基地等;以摘垂钓或特色餐饮为主的采摘品尝型,如石门橘海采摘游、“小水果之乡”――长沙县白沙镇的采摘节等;以当地特色风光或村落名胜的旅游观光为主的观光型,如新宁~山、洪江古城等;以教育机构或家长安排的素质拓展、写生、考察、实习为主的学习认识型,如夏令营及一些拓展训练基地;还有以上几种类型兼而有之的综合型。

(二)湖南乡村旅游的分布及特点

湖南乡村旅游资源根据地域分布和资源特点主要分为四大片区:湘南区、湘北区、湘西区、湘东区。湘南区是指郴州、永州、邵阳以及娄底地区,这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是交通优势不够明显导致在旅游客源市场发育上和产品规划开发上都较为落后;湘北区是指岳阳、常德和益阳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资源和渔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景区间距较远,线路拉得较长。湘西区是指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地区,这里的特点是集中了湖南最多的少数民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湘东区则是农家乐发展比较兴盛。

(三)湖南乡村旅游的市场状况

通过分析近年的旅游调查数据得知:中青年、高学历人群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游客的故地重游率超出50%,休闲娱乐型的乡村旅游最受游客欢迎。很多人出于减压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出游团聚成为新时尚,并且以自驾游为主。有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三之一的游客认为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超过二成左右的游客认为旅游项目没有特色、管理不到位占、服务质量差。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湖南乡村旅游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整体质量欠佳,严重地阻碍了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压力大

乡村旅游地点由于大多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现代观念的输入相对滞后,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一些地区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前瞻性保护不力,加之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游客在旅游地随意吐痰、随手乱扔的形象普遍存在,“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行为时有发生。游客增多,乡村垃圾、汽车尾气及生活污水的伴生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尤其是个别景区甚至出现被过度开发和损毁的现象,急剧增加生态环境压力。

(二)经营管理不完善

经营管理问题没有理顺,也是降低乡村旅游质量的重要成因。

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不够配套。

乡村旅游地大多地处远郊,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有限,旅游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有效需求,加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很多就是本地村民,旅游服务人员缺少专业培训,缺乏职业素质,服务结果难以做到让游客满意。

2、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乡村居民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品牌意识淡薄,经营效果不突出,没有战略眼光,缺乏创新,导致全省旅游项目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3、体制。

乡村旅游产业涉及到的农、林、渔、国土、环保等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机制,乡村旅游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湖南乡村旅游资源的自身资源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投入的影响,各地发展思路和发展现状很不平衡。目前湖南乡村旅游产业在地域表现还是过于习惯于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惯性思维的决策和实施直接导致湘西、湘南的偏僻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受重视和支持程度以及游客心理认可度都较低,多种劣势因素聚集以致短时期内难以得到较好发展。这种地域性结构出现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出现了“城市味”越来越浓,“乡村味”反倒越来越淡的奇怪现象。

三、提高湖南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建设,保护生态

1、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路网、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景区的公共服务的的质量,注重卫生设施的建设完善。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打造与当地情境相协调的住宿、娱乐、购物场所,为旅游者提供多种需求选择,让游客住好、玩好,有再次游玩的欲望。

2、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低碳、环保、绿色,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要加强原居民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挖掘与创新相结合,树立起风土人情、农家景观保护的新模式,让游客看得见景色,忆得起传统,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1、转变职能。

有旅游资源的当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切实转管理为协调、服务,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务和和监督机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不能遇到问题踢皮球,看见有好处抢龙珠。

2、科学规划。

政府职能部门要立足当地实际做好整体规划,把乡村旅游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安排,要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突出主题,避免恶性竞争。

3、严格管理。

政府要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审查力度,规范性行业管理。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接待设施的适度集中与规模化经营。

4、加强扶持。

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培育乡村旅游开发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减免税费、开展培训等,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全过程来,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最大程度惠及当居民。

(三)适度开发,打造特色

1、适度合理开发。

切忌杀鸡取卵,要对旅游地的区位环境、历史人文、资源特色、社会经济等进行认真科学的调查和评估,前瞻性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上展现当地的特色,控制人工化、城市化,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的农业景观,保证乡村旅游的特点纯正。

2、开发系列产品。

打造地道的农家品牌,将乡村的自然资源、农耕体验与运动、文娱节目有机结合,提高趣味性,加强吸引力,延长游客游玩时间以产生持续经济效益。

3、打造特色精品。

第15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城市居民一种常态型的休闲方式,这符合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向,即由传统观光旅游向深度休闲旅游渐变;由单纯的项目建设向大的基质环境优化转变,即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基质环境的美化,使整个乡村环境成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旅游休闲吸引物。另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小城镇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方向,使旅游小城镇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地域综合体。

一、开展生态循环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多功能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1.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展新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资源环境的迫切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存在成本高、效益低,在给予农产品大量补贴的同时,重金属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

3.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种养结合的多功能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多种学科理论为支撑,为确保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协调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二)多功能循环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横向比较

种养结合多功能循环农业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节约、高效、健康等多种功能,各产业之间融合发展,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叠加融合放大的先进农业发展方式。它遵循“绿色生产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

(三)发展背景

发展多功能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思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程学方法,以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为目的,以生产全程清洁、废物资源利用、产品安全供给为方向,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为手段,结合传统农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二、生态循环市场预测

(一)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及需求量

生态循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强,参与度高,对消M者有着较高的吸引力。其目标市场是面向社会全体消费者,产品在现阶段需求量较大,未来会有大的增长趋势。

(二)目前供应量及需求缺口数量

从市场现状来看,现阶段市场大多不具有特色,有极少数具有特色的企业还没有得到推广。构建生态农庄,打造生态循环经济体,同时注重消费者的参与度,将娱乐与经济高效的联系起来。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人无我有”的原则开辟潜在市场,以独特的方式吸引人群。

(三)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地位

产品定位生态循环旅游产品,果树、土鸡、知了、池塘、鱼、鸭等一些生物的生长繁殖打造的生态经济循环体,同时设置的逮捕、射击等环节,注重顾客的参与感。

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近年来,高投资、高能耗的“石油农业”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环境污染加重;且传统农村经济的增长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及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样无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兼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游览价值的旅游企业迫切为社会所需要,且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将会很快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

如今市场需求发展一改现今存在的一些仅依附于旅行社的农家院的简单设置,而是要求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和经济销售产品。设置的游客采摘瓜果、捕捉昆虫等一些娱乐活动,使游客在住宿的场所闲暇之余也能做到陶冶心情,参与互动的效果;同时种植的瓜果、放养的知了、饲养的土鸡、鱼鸭等一些生物也能在旅游淡季的时候作为企业产出售卖。

休闲农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几家初见规模的生态农场企业也正处于摸索状态。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农业的竞争环境将相当激烈。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