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媒体网站设计开发范文

多媒体网站设计开发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多媒体网站设计开发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多媒体网站设计开发

第1篇

关键词: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改革;创新

一、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动态网站设计课程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改变我国动态网站设计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加快推动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改革,创新课程、体现课程特色,同时要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强化动态网站设计的时间教学、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改变考核的形式,使得我国的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能够改革能够顺利的推行和开展实施,促进我国动态网站设计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创新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我们应该把握教育技术的时代性,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对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的动态网站设计课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我国动态网站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我国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程改革的推行和实施。第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控制性,解决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过程当中抽象性的模型和概念,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动态网站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例如:采用Flas展示动态网站的“运行模式”,从而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充分掌握动态网站的“运动模式”;第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创新教学的方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性,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动态网站设计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动态网站设计的相关案例设置到教学环节当中;第三,为了更好的展示动态网站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对其进行图像或者动画的展示,模拟出动态网站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使得复杂的运行过程和运行环境清楚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例如:利用3DMAX制作出动态网站的组件。

(二)强化了实践教学

动态网站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的强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设备、运行环境等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软件运行环境、安装调试等相关技能的掌握。伴随着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不断推行,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调试动态网站个别功能模块,同时还要能够调试动态网站整个系统,确保动态网站能够顺利的运动。因此,高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当中强化了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初始阶段开始就逐渐的进行动态网站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等的实践操作,从而增强实践能力和水平,另外,40%的学校允许学生设计的动态网站应用程序上传至学校的服务器进行测试,让学生感受到动态网站设计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动态网站设计的相关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优势,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和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ASP.NET开发的软件一般是基于网络的采用B/S架构的Web应用系统,设计过程中结构复杂,功能模块多,需要软件开发人员的精诚合作,才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Web应用程序”,在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高校根据网站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开始广泛的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作用,扬长避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动态网站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有学生的参与,从而使得学生全面的掌握动态网站全过程的开发设计,让他们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想和合作,实现对动态网站系统功能模块、硬件构架与设计的掌握和了解,促进他们共同进步。

(四)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为了确保动态网站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同时顺应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潮流和趋势,我国高校改善了动态网站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丰富了动态网站设计的教学手段,例如:电子阅览室、教学网站、互动论坛等等,学生能够随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该软件上进行动态网站的设计测试、调试以及运行。“花生壳”是一款小型软件,通过模拟网站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而实现对动态网站应用程序的测试和调节。

(五)动态网站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发生转变

现阶段,伴随着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改革,我国的动态网站设计的考核方式不断创新,逐步实现由知识考核向综合素质考核的转变,动态网站设计的考核内容涉及动态网站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设计思维等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学习动态网站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复杂的、深奥的动态网站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和团队设计开发方式,题型涵盖简单的网站设计题、团队协作开发题等等,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能力、对网站开发和安装过程的掌握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得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三、小结

动态网站设计教学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渐转变了抽象化、难理解、问题多等现状,在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动态网站设计教学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改革力度和创新力度都有所提高,促进了动态网站设计教学课改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丽美徐晓雄徐光涛;项目学习在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以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9期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资源建设 资源规划

一、建设意义

1.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学习平台

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扩展学校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专业实操技能,整体提升专业培养的水平,从而解决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本专业学生就业或创业知识需要。

2.为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鉴定考级提供学习平台

按照国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和省电子商务等级岗位标准、开发岗位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内容,提供职业标准、政策法规、岗位标准等业务相关的音视频素材资源的检索和在线指导,从而促进企业电子商务岗位设置、人力资源建设、员工培训、业务流程规范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建设内容

1.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于不同学习者自主学习、引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支持企业岗位培训及网络营销,根据电子商务相关岗位标准制定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1)职业岗位标准库。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国内各主要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标准、电子商务行业标准等建立。

(2)综合实践项目库。由综合实践项目和课题专项实操项目,以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包含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员、网络广告推广员、在线客服、网上创业者、网站管理员、网站开发员等6类电子商务岗位任职要求与工作任务,要包括淘宝开店及网上销售、网络营销推广、在线售后服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网络营销软文写作、网络广告文案策划、网络商务信息采集与处理和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等8个大类的综合实践内容。

(3)课题库。课题库重点包括网络安全、网络营销、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上开店创业、客户服务与管理、商务网站设计与制作、网店管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题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课件、试题库。

(4)教学资源素材。以展现工作规范、工作工具软件、工作过程、电子商务企业案例、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网站链接等组成的文字案例、视频、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素材,形成电子商务教学资源素材库。

①案例库:收集不同电子商务网站和淘宝网店的成功网络营销案例。

②视频库:收集或建设与课题内容相关联的,反映网络购物、网上开店、商务网站设计制作等几十个业务流程、实际操作、课堂教学的相关活动视频,主要通过网上视频和网站搜索、收集、下载、整理获得。

③动画库:包括B2B、B2C、C2C等不同模式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动画,主要通过在淘宝网搜集或在网上下载。

④图形库:收集编辑200幅能反映网站设计流程、淘宝网店装修、商品信息采集、淘宝开店和电子商务师教材中实操部分的操作过程截图等反映真实电子商务活动、教学实操情景、创业活动的各种图片、图形、照片。

(5)小型网上开店创业平台。通过制作一个模拟淘宝网相似流程开店的小型实战型实践网站平台系统,提供全方面的创业训练,以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网上创业实战训练,以后再利用已经开设的淘宝网店进行真实操作,安排不同岗位进行实习(淘宝网店可以以老师的名义开设)。

(6)门户网站平台。建设一个具有集成信息资源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有电子商务专业网站的资源管理、行业信息、交流等功能,为本专业搭建全国性的电子商务教学与就业信息平台。

(7)电子商务师技能鉴定和训练平台。将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电子商务鉴定和教学系统》包含进来,在学习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技能后,要参加与电子商务员职业鉴定有关的、用于日常教学的练习辅导和考级辅导。

2.主要教学资源收集规划

因篇幅所限,只列出一个课题的教学资源收集设计的规划表,如下表所示。其他主要课题也与此相似。

表 网络营销课题教学资源建设规划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师教学大纲相关内容

教材 《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多媒体课件 包括搜索引擎、电子邮件、邮件列表、

微博、论坛等9个模块的多媒体课件

网络课程 搜集9个模块的不同网络课程教学的文

字或视频,供自主学习者课后学习

习题与试题库及考评标准 从广东省的《电子商务鉴定和教学系统》中搜集建立技能训练题库和试题库及考评标准

案例 10(个)

汽车行业网络营销案例 收集经典案例3个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案例 收集经典案例2个

淘宝网店网络营销案例 收集经典案例5个

素材

音频 1个

视频 3个

动画 3个

第3篇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09-02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大多到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故人才培养定位于“工程实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教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流行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因此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具有“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特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自治区高校前列,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光荣称号。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专业定位,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

1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及对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总结出了网页设计师的从业要求:具备优秀网站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各类软件设计视觉创意网站,能独立进行平面网页的创意设计,具有良好的艺术触觉和美术色彩搭配功底,深刻理解web标准,熟悉CSS+DIV模式,能手写XHTML及CSS样式代码,懂得javascript应用,精通设计与网页设计软件,如photoshop、fireworks、dreamweaver等,能独立完成网站的规划和静态页面制作。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网页设计师能够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和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网页制作技术实现网页设计的目的,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1]为了培养大一新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许多高校包括我校在内,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规划为必修课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开课,目的通过本课程所见即所得的特点,激发新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兴趣和热情。可在以往的本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重网页制作技术的讲授,对网页设计相关知识涉及甚少,即便学生掌握了XHTML、css+div、JavaScript等网页制作技术,可没有遵循网站与网页设计原则,致使学生制作出来的网页粗糙拙劣,毫无美感可言,这样的教学安排,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

2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思路

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网页设计能力为根本,以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手段,以实际网站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和改革。[2]紧跟当前市场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特别强调网站与网页设计原则理论知识,在讲授网页制作技术的过程中注重网页设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技术为设计服务”的思想,让这种思想指导其网页设计与制作行为,最后将这种认识转换为能力,最终体现在其网页设计作品上。

3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以“技术为设计服务”为指导思想,以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手段,通过项目驱动,[3]让学生在32学时讲授+32学时上机的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上机项目。上机项目按照具备知识水平由易到难,需求由低到高,设计方案由局部到整体的梯度进行,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结课后,以一个综合项目的开发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后的评价。综合项目的开发,实际上是学生实践和独立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教学内容的编排

按照WEB标准,网页由三部分组成: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分为四大模块进行讲授和实践。分别为: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XHTML基础知识、css+div、javascript。

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模块: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处于指导地位和核心地位。通过该模块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网站的3C设计原则,即简洁、一致性、对比度。通过一些优秀网站设计案例的展示,使学生对3C设计原则有初步的体会和认识。其次让学生掌握页面设计要点,包括:精心组织的内容、格式美观的正文、和谐的色彩搭配、较好的对比度、生动的背景图案、页面元素大小适中,布局均匀、不同元素间的留白等。通过优秀网站设计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体会每一个页面设计要点。在随后的课程讲授及上机实践中,通过具体案例,强调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让学生对3C设计原则及页面设计要点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指导自己的网站制作行为。

其他三个模块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技术范畴。通过XHTML、css+div、javascript的讲授及配合各类上机项目的实践,使学生具备认识网页创建站点应用网页元素对网页布局应用CSS美化页面给网页添加动态行为的能力。最后以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为指导,设计开发一个综合项目。该综合项目要求要有鲜明的主题,内容与形式统一,个性突出、布局合理、配色美观。可以看出,通过本课程技术层面的学习,为学生奠定了制作综合项目的技术基础,而其掌握的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又将反作用于其网页制作的行为上,提高其网页制作水平,逐步达到技术与设计的和谐统一。

4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体系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察,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生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的掌握情况。将平时表现,上机项目完成情况、综合项目的开况相结合,从而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考核方案设计如下。

平时表现10分:包括上课出勤,上机出勤。有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额外加3分。

上机实验40分:内容包括:包含文本、图像、超链接、多媒体的简单网页设计(3分);包含表格的简单网页设计(3分);包含表单的简单网页设计(3分);利用框架进行简单网页设计(3分);利用CSS样式表美化网页(10分);利用表格进行网页布局(3分)、利用DIV进行网页布局(5分)、利用DIV嵌套表格进行网页布局(5分);利用javascript实现网页特效(5分)。

综合项目开发:通过本课程掌握的网站设计原则及制作方法,完成综合项目的设计与制作。(50分)

设计要求(25分):需求分析充分,栏目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网站深度不低于3级别(5分);主题鲜明,页面布局合理,配色和谐,形式美观,风格统一(10分);logo、banner的设计应突出主题,与页面风格相协调(5分);要有便捷的导航信息。网站内容丰富,具有良好的可读性(5分)。

技术要求(25分):站点文件组织规划合理,主页必须以index命名(2分);代码书写符合XHTML语法规范(3分);用Div对网站进行总体布局,局部布局可用表格(6分);用css进行页面的美化,对样式的定义统一写在外部样式表中(6分);多媒体元素运用得当,适合网络传输(3分);页面中包含有JavaScript实现的特效(5分)。

5 结语

改革后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重视学生网页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环节中,都在强调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用网页与网站设计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制作行为。在此原则的指导下,74名学生完成的综合项目开发作品中,符合网站与网页设计原则的作品有62.3%,其中优秀作品比例为 12.6%,较未实行教改前学生的设计与制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以“技术为设计服务”为指导思想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实在可行,提高了学生网站设计与制作水平,为其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小兰.浅析网页设计中的艺术设计[J].科技资讯,201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