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融合通信的概念范文

融合通信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融合通信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融合通信的概念

第1篇

VoIP已经在全球许多企业得以应用。

单一的语音或网络通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内外部通信服务的需求已经由早期语音数据各行其道的传统应用向网络应用一体化的方向所转变。

用户的需求决定着市场的风向,近年来,话音、数据、视频的融合已经越来越完备,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移动技术,正成为融合通信领域的新热点。2006年对于网络通信的技术发展来说,是高速发展的一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融合通信”、“智能通信”、“统一通信”等名词一次次地出现在中国通信市场的角角落落。据IDC报告显示,从2006年到2008年,中国企业用户对IP语音系统的需求增长率约为28%~32%。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的语音设备商、网络设备商甚至软件商,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在中国的企业通信市场获得一片新天地。

VoIP的进化方向

如果说VoIP的出现给整个通信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融合通信则是这场革命的必然结果。融合通信是VoIP进化的主要方向,它能够实现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理想状态下用户可以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进行通信。随着全球化和企业应用的复杂化,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成为企业智能通信市场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维护语音和数据网络使得企业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此外,企业内部的呼叫中心管理、统一消息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应用,也必须在一个融合的网上来实现。融合通信的相关系统和设备正在逐步成熟起来。

随着VoIP向着融合通信的方向进化,用户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按照喜好随时进行通信的梦想正在逐步走向现实。融合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随着IP语音通信的不断发展,企业向IP网络的迁移,使得更多的应用成为可能。

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Yankee Group对企业进行的一项IT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称他们所在的企业网已经完成向IP网的过渡;另外30%则称会在今后一两年内完成。企业IT主管已认识到过渡到IP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性能、可靠性及可管理性。但他们同时也认识到一个完全整合的IP网络设施将是未来新应用和实时通信方案的基础。有消息指出,2010年,全球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市场将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在统一通信的产生过程中,客户的需求是最关键的,没有客户的需求就没有厂商的生产,也没有咨询公司的分析。”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业务总监罗军指出。融合通信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用户可随时随地使用不同的终端进行多媒体通信。融合通信将常用的多种个人通信设备,以及多个网络(电话网、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用户在不同终端上只有一个账号,不同终端的业务体验相同,这无疑为用户的通信业务带来了方便性和多样性。

“融合通信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一般业界所谓融合通信,就是将语音、视频、数据、网络四个方面的应用融合在一起。” 宝利通中国区技术总监余宝生认为。融合通信的核心是如何使企业遇到的问题得到集中,同时使应用更加简单。而对企业而言,真正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三个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使用简单、能够和企业的实际应用相匹配。“事实上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服务,通信在企业中的流畅运用,将会提高企业包括生产效率及管理效率等在内的各方面效率。”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许多通信设备,而事实上现在的通信并没有比以前更方便,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对方的状态。不断发展的技术使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罗军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业务流程中经常需要人的介入,这往往会引起流程的停顿。“通信系统怎样介入,成为业务的中间环节而不导致停滞,甚至加快业务流程,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市场,谁更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谁的反应能力更快,工作效率更高,谁就能获得成功。统一通信的目的就是切入流程的关键点,并简化通信流程。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独一无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一定有机会比别人快一点,而快一点,就可能是很大的不同。

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

2006年6月9日,2006国际足联(FIFA)世界杯在德国慕尼黑开球,Avaya公司为之搭建了连接12个比赛场馆、12座城市、64场比赛、宾馆、机场、火车站等的庞大通信网络,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等内容。在整个世界杯赛期间,所有参赛队、裁判、记者,以及FIFA和世界杯组委会的官员都使用这个通信网络来完成认证、报告、赛果统计、后勤、运输等各项任务。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融合通信网络进入实际运营。

融合通信的概念从产生到得到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步入融合通信一般会面临三个阶段:语音、数据和视频网络彼此分离的基础架构,具有特定的模式设备和VoIP网关,此时的架构不是融合状态,而是传统的集成化阶段;之后是融合网络阶段,这时开始集成语音、数据和视频应用,部署并充分利用IP基础架构,使企业范围的应用得到优化,这是模块化的系统,是单一IP协议的网络;而融合通信是以服务为向导的基础架构,它将带来丰富的多模用户体会、动态实时的应用、支持通信的业务流程等。它与融合网络阶段的关键区别是,立足于融合网络,但能帮助用户让通信与业务流程更好地匹配,实现一体化服务,只有能将通信融合到日常的业务之中达到优化企业的目的,才是融合通信的目标。

综观融合通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渐走向兼容并蓄的过程。从思科公司2006年的八次收购也可略见端倪。在提出统一通信概念的2006年,思科紧锣密鼓地通过收购大举拓展了IP视频与监视、VoIP等领域。

融合通信的市场波折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其间遇到各种阻碍在所难免。事实上,2006年,融合通信虽然得到了许多企业和厂商的追捧,却并没有得到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热烈气氛相匹配的市场。

“目前融合通信相关厂商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厂商具有很多融合通信的解决方案,而事实上真正的客户并不是很多,融合通信离真正的客户应用,还有一个市场的培育过程。” 余宝生说。“在宝利通融合通信解决方案的推进过程中,首先经历的是培育阶段,将相关产品和理念推向市场,被用户接受;其次是用户的感受阶段,用户在接受宣传和得到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开始逐渐体会到融合通信带来的好处;之后才是接受阶段,这个阶段的融合通信会得到整体的应用和较大规模的扩展。融合通信的发展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过程,如果真正要做到融合通信的实质性应用,可能还有一段较长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市场融合通信的相关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客户还需要时间慢慢接受和学习。

“我认为融合通信现在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余宝生指出。“虽然有很多厂商提出了融合通信的概念,事实上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是不是成熟,客户是不是真的需要融合通信来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还都是个未知数。融合通信是一个大的框架,推广的关键在于怎样使解决方案更精练、更适合用户的需求。而将这个概念推进到应用阶段,是今明两年每个厂商要下工夫的地方。”

“影响统一通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总体来说还是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部署。在企业还没有体会到统一通信可能给企业流程带来的改变时,可能确实会存在很多障碍,但我相信没有永远的障碍。”罗军认为。如果企业非常关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企业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那么会比较容易地接受统一通信的概念。

而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是融合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融合通信的概念很大,整个产业链涉及生产合作的厂商也非常多,真正意义上的融合通信的推广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的客户可能需要的仅仅是简单的语音加视频的融合通信,而大的应用则可能是运营商也要参与推动的过程。”余宝生说。

谈到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余宝生介绍说,从技术发展来看,偏向于中低端的应用是未来需求的一个发展方向。“整个融合通信市场还没有成熟,但融合通信始终是一个发展的最终方向。”

融合通信的未来期许

虽然融合通信的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推进过程略显曲折,它的光明前途却是不可否认的。

“我认为2007年大家都会谈统一通信,无论是企业、顾问公司,厂商,应用开发集成商还是媒体。”罗军认为。统一通信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的电话到模拟电话、数字电话经过了100多年,但是从传统电话到IP电话,只经历了5、6年时间。2000年,IP电话的发货量第一次超过了传统电话。所以说统一通信的发展速度很难有一个准确的估量,但是肯定会保持飞速的发展。”众多厂商的参与,会使融合通信本身的业务量飞速增长,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什么时候能像使用电灯一样使用通信,统一通信的时代才真正到来。”罗军说。

谈到对未来的期许,余宝生认为,未来的融合通信应该真正做到随时随地、任何方式都能达到通信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什么以样的接入方式,都可以融入通信环境。而与之相匹配的标准也是重要一环。“后台操作像一个大的黑盒子,内里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协议和技术,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不同的运营商和厂商的设备和技术整合,需要基于国际标准来整合,否则就会有互通性的问题。”

2007年,各个厂商也会有相应的新品推出。宝利通将加强针对高端客户的高清网真技术的应用,通过音声光设备的协调,完全模拟面对面的交流,使用户在视频会议时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未来用户可能通过3G手机加入视频会议。”余宝生透露。虽然3G牌照还没有正式发放,宝利通和合作伙伴已经实现了用手机拨打加入视频会议的业务,目前中国网通正在进行相关测试。一旦网络条件允许,3G本身的设备到位,马上就可以实现。

而在不久的将来,思科也会有新品推出。“思科有许多新的技术产品和版本,在未来直至2012年,都会陆续推出。可能下个月或是下季度我们就会推出新产品,而且会有很大的动作。”罗军说。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业务总监罗军:什么时候能像使用灯一样方便地使用通信,统一通信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链 接:2006年思科公司的几次主要收购

1.第一个收购对象是生产IP视频监视硬件和软件的SyPixx Networks公司,该公司的技术使模拟视频监视设备和基于IP的摄像机在IP网络中实现融合;

2.Audium公司是一家VoiceXML应用软件开发商,通过该收购可以加强思科公司的呼叫中心软件产品;

3.Metreos公司被收购前的主要业务为整合商务软件系统与思科的统一通信产品;

4.出于对视频点播和视频发送技术的兴趣,思科收购了Arroyo Video Solutions公司;

第2篇

在新兴的融合通信市场中,不可不提的当然是对融合通信最先推崇、最早追捧,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其实现的通信设备厂商们。它们对“融合通信”概念的理解,对其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的搭建,无疑是实现融合通信目标的最原始驱动力量。

网络演进的理想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ISDN、80年代的ATM,再到90年代的IP,网络的每一步演进都被人们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期望网络最终可以实现融合。

一位网络通信业的资深人士曾经这样对媒体回忆:“我记得在15年前给客户做示范,展示如何从一个分机把电话转到另外一个分机上时,客户就觉得那已经是很好的技术了。”的确,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最早的PBX年代通信是基于各种硬件和一些专用技术,功能也极为简单,拿起电话、拨号、说话,仅此而已。而从2000年年初开始,则出现了把数据网和话音网融合的趋势。未来网络融合还将包括移动性、视频。正如北电亚洲区总裁Michael Pangia所说:“‘融合通信’的目标,是打破当前以设备和网络为中心的通信方式,在所有通信工具和应用上为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身份。而无论企业内网或外网的接入是通过传统电话、手机、笔记本电脑软电话、PDA或其他终端设备,对于最终客户而言,集成都是简单且无缝的。”

从融合通信对运营商和普通用户所产生的显著却又不同的影响看,中兴通讯认为,在运营商的角度,网络融合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仍是“一种业务/服务一张网络”。例如PSTN网主要是用来打电话,CATV网络用来看电视,而数据网络主要是进行数据通信。多种业务、多个网络,需要的是不同的技术体制、产品和不同的运维人员。中兴通讯认为,对运营商而言,网络融合的核心问题在于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即所谓的CAPEX和OPEX。而对普通用户而言,我们已经经历了电报网络(可能许多人没有到邮电局去拍电报的经验)、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数据网络和电视网络。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和印象:家里有电话线、有线电视线、数据线/光纤入户,每种网络都有专业的设备,如电话机、电视机和电脑等。如果实现了网络融合,则无疑将在费用(如初装费、使用费)、易于使用等方面,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好处。

作为资深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爱立信则如此理解“融合通信”:“融合的产业为动力,融合的网络为基础,融合的用户体验是关键,融合的业务则是最终梦想。”的确,企业梦想下一代技术能够帮助它们提高竞争力。它们希望商业应用能够简单无缝地与电话系统集成,以减少网络的复杂性和运营成本,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传统上,只有大企业才可能享用的先进企业通信系统如今已经出现了转向中小企业的新趋势,也就是将VoIP、无线局域网、安全性和融合语音及数据服务的优势带给3~250名员工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简化了网络架构,中小企业可以大幅削减资本和运营成本,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难以估量的好处。融合通信在造福更多企业的同时,也必然为服务提供商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移动性至关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与他人共享自己拍摄或从网上下载的视频剪辑、电影短片,手机视频的爆炸性发展推动了大众对4G的兴趣。WiMAX、HSDPA的长期演进(LTE)以及CDMA 1xEV-DO版本C等技术将提供真正的移动宽带,并推动4G迈向成功。4G的实现则将完成便携式游戏系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DVD和MP3播放器、医疗诊断设备和导航系统等终端设备顺畅地无线连接到互联网上。

把视频从任意网络无缝传输到任何无线终端设备上需要融合技术,IP多媒体子系统(IMS)则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IMS将智能网络转变为一个直观的网络(对终端、应用和接入方式都很敏感),提供了固网和移动网络间的增强型IP骨干网互连,并将多媒体服务的安全性、移动性和个性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产业链携手并进

除了IMS、WiMAX等技术的发展支撑着“融合通信”理念走向实现外,中兴通讯认为,“融合通信”涉及的几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也正在走向融合。这其中,包括传统的IT技术厂商,如软件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电信设备和数据设备厂商,它们提供基础的网络设备,如PBX、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还包括其他各类专业厂商。由于各自领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各方厂商在产品、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以各种方式寻求优势互补,在“融合通信”平台上互相促进,正在推动融合通信的现实化进程。

当然,在“融合通信”的实现过程中,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转型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网络转型缘于电信竞争格局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业务的需求。随着电信业务的相互渗透以及全业务运营的实现,固定移动融合(FMC)成为大势所趋。围绕网络转型和网络融合,运营商和供应商不断进行各种新技术的尝试。国内NGN、网络智能化、移动NGN正处于大规模实施阶段,而围绕FMC和IMS的深入讨论与试验是目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3G的部署,全业务运营与同质竞争将很快到来。在3G牌照发放前不长的时间内,如何巩固自身传统业务领域的优势,优化网络与业务结构,多方面做好全业务运营的准备,是运营商目前的工作重点。固网运营商关心的是如何将其在固定接入(包含语音和宽带)上的优势转化为全业务运营的优势,而移动运营商更多表现在如何争取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

融合通信的前景

融合是综合的、复杂的,它涉及网络、业务等多个方面。从网络架构来看,融合可以发生在网络的不同层面;从服务的角度来看,融合主要表现为更加丰富多彩的综合电信业务;从接入方式的角度来看,融合在网络上体现为多种接入方式共用某些网络的功能实体或设备;在终端上,融合体现为各种多频多模的终端;从用户的角度看,融合意味着相同的业务体验。

在2006年之前,很多企业都把关注重点放在IP网的服务质量以及系统稳定性和成本节省方面。Avaya中国总经理Dinesh Malkani曾经谈到:“到了2007年,我相信会有一些新的趋势出来:比方说会有更多的客户要求移动性。当客户需要视频解决方案或者移动性解决方案时,其操作应该能够和以前语音通信解决方案一样简单便捷,而不是更为复杂,这样客户才会比较喜欢。”

与Dinesh Malkani“所见略同”的还有北电亚洲区总裁Michael Pangia,他也认为“移动性”应被给予更多关注。“如今移动性已经取得了其他技术创新所未有的进步,从而对电信的发展远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亚洲的大多数国家,移动用户已经超过了固网用户的数量,而未来的趋势是在速度和宽带上将移动性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除了“移动性”占据通信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外,另外一个明显的客户要求是用户划分,以提高差异化服务――即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基于这一点,Dinesh Malkani认为:“在2007年,整个趋势将会从过去的以硬件为重点、以服务质量为重点转移到以企业应用为重点。”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已经曙光初现,机顶盒、IPTV等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切实的好处。

在应用方面,相对运营商和用户可以通过雇用专业人员进行支持外,另一个市场――企业客户市场的网络融合解决方案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这个市场一般都涉及到PBX和数据网络。而对于中大型企业客户,其网络就更为复杂,比如其内部还可能部署了会议电视系统、VoIP系统,甚至还部署有移动网络。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没有专业的IT人员支持,因此融合通信产品将对他们有充分的吸引力,并在成本和使用费用的降低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整合,融合通信可以为企业引入新的应用功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当然,可以预期的是,由于监管、行业分割,以及技术的限制、成本、竞争等众多的因素,网络融合还将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目前,融合通信市场仍面临着源于现行数据网络架构的最大障碍,安全、标准、关键性应用等问题也一定程度地困扰着其发展脚步。但“融合通信”已是市场大势所趋,相信随着更多新型应用与解决方案的涌现,融合通信市场会越走越好。

Avaya中国区总栽麦凯杰:2006年是企业通信迈向智能化综合应用的重要时间拐点。

观 点:应用引领智能通信

2006年是企业通信应用从传统的话音业务发展到语音数据融合业务、进而迈向智能化综合应用的重要时间拐点。根据Avaya等业界领先厂商的观点,今后企业对于通信应用的需求,将不再是沟通信息、通过IP通信系统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那么简单,而将升级为将各种业务灵活地嵌入智能通信系统,从而实现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种市场走势已经给Avaya之类的厂商带来了惊喜。2006年,这家公司连续第三年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利润的增长,并且保持了零负债和数以亿计的强大现金流。Avaya中国区总裁麦凯杰(Dinesh Malkani)告诉记者,仅2006年第三季度,Avaya发货的IP线路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30万线。

放眼2007年,人们又将在迅猛发展的企业通信市场看到哪些精彩的新故事?

应用担纲

在2006年以及之前的很多年,大多数企业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IP网本身的服务质量,以及系统的稳定性方面;随着IP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渐渐打消了这方面的顾虑,这时新型IP通信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省又成为企业用户新的关注目标。到了2007年,这一情况也许将发生改变。

“我相信会有一些新的趋势出现,比方说会有更多的客户要求移动性应用,在移动性方面会有更多的产品出来。现在很多公司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他们会经常在全球各个地方出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提供移动性的解决方案,比方说通过视频会议或者电话会议使这些人和公司随时保持联系。这是客户的一个需要。”麦凯杰告诉记者。

麦凯杰特别强调了这些新型解决方案必须具备易用性,使用户使用时感觉和以前打电话同样容易、方便,而不是更为复杂,因为这样客户才会喜欢。

另外,客户希望能够有一种技术来实现对其用户的划分,并且相应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从整个趋势来看,将会从过去以硬件为重点、以服务质量为重点,转移到以企业应用为重点,这是2007年将会出现的比较大的市场变化。”

麦凯杰认为,围绕近两年讨论比较多的技术,比如SOA、VoIP、SIP等,2007年会开发出大量新的应用。

针对市场的这一趋势,Avaya正着手加强其应用开发团队。另外,该公司目前在全球90%以上的研发投资都投在软件与服务上,以此保证开发出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执行力制胜

随着企业融合通信市场的启动,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很多厂商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概念、产品和市场战略。Avaya是如何在这个市场上脱颖而出、取得骄人成绩的呢?

“建立战略是一回事,能不能切实执行这个战略、执行力如何是另外一回事。” 麦凯杰认为。

以企业应用的开发为例,Avaya做了很多事情来推动企业应用的开发进程,专门针对企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团队的人数在3个月之内就翻了几番。

另外,Avaya还通过在大连建立服务中心等方式,来保证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咨询,帮助客户比较有效地使用产品,切实地从产品中受益,或者得到更多的价值。

此外,Avaya还非常重视解决方案的定制化,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专门定制一些解决方案。据介绍,2007年Avaya将进一步针对医院、电力、政府、烟草、制造等行业进行投入,推进企业智能通信应用在更广阔领域里开花。

“就是说,我们建立了战略,同时我们也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来执行这样一个战略。”麦凯杰这样概括Avaya公司在企业通信市场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链接一:“融合通信”、“智能通信”、“统一通信”概念溯源

2004年,在Avaya首届中国用户大会上,Avaya全球策略营销及产品管理副总裁Jorge Blanco提出要把中国用户带到新的融合大潮之中。Avaya对“智能通信”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5月举行的“Avaya IP语音通信最佳实践研讨会”上, Avaya公司对外宣布了“帮助企业迁移到智能通信新时代”的战略发展目标。“智能通信”就是通过开放平台将通信应用和企业应用无缝结合。并且能够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通信媒介,将员工、客户和业务流程连接到恰当的人员。

思科“统一通信”概念的提出,是在2006年7月25日“思科统一通信高峰会”上,由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林正刚正式提出。所谓“统一通信”,是思科为满足企业用户全方位的通信需求而推出的一套“四网合一”的通信解决方案,基于思科服务导向网络架构而构建。通俗而言,即在系统中无缝集成了语音、视频、即时通信、数据等一系列应用,通过IP网络架构来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通信环境。

宝利通“融合通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宝利通于2004年提出,称为“统一协作通讯(UCC)”,并逐步得到Yankee Group在内的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认同。UCC即指将语音、视频、网络或数据会议实现全面整合,除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外,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使人们更聪明地工作,加快决策进度。

链接二:迎接融合通信的几种战略

融合通信的大方向已经得到了整个网络通信业的广泛认可,设备提供商和企业用户均已开始着手向这种新架构进行迁移。不同设备商对于融合通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北电

第3篇

传统网络、电信、IT厂商的轮番热炒,让“统一通信”成为2006年下半年最炙手可热的概念。2007年,春风乍暖,万物复苏,统一通信的市场也随之启动,进入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发展阶段――各主要厂商纷纷在这个春天推出了重要的融合通信新品及解决方案。

在VoiceCon 2007展会上,包括Avaya、思科、微软、IBM、AT&T、Extreme、Foundry、北电等在内的120多家业内领先厂商及运营商积极亮相,新兴的统一通信军团来了一次集体大阅兵。

思科在展会上了Unified Communications 6.0――一个整合了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的统一通信平台,以及无线IP电话7921G。另外,思科还高调宣布了与IBM在统一通信方面的新合作:双方将共同在实时客户机、服务器和开放客户机方面推出集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IBM的Lotus Sametime、Lotus Expeditor和思科的 Unified IP Phones、Unified MeetingPlace。

Avaya了全新的one-X Portal解决方案,进一步把统一通信从理念带向实际应用。Avaya one-X Portal能够让企业员工通过基于网络的界面,简便安全地使用各种统一通信功能,包括语音通信、消息管理、移动办公和会议等。通过简便、创新的方式,让使用者从桌面电脑获得统一通信的全部功能。

微软了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7和Office Communicator 2007的公开测试版。作为北电、思科等硬件厂商在统一通信方面的桌面软件合作伙伴,微软此举是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联手推动统一通信市场的战斗力,还是要另起炉灶、吹响与融合通信领域传统网络厂商同台竞争的号角?如果是后者,那么就意味着融合通信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升温。不过,鉴于微软在桌面软件及用户基础方面的强大优势,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此举都必然给刚刚起步的融合通信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各种新品及解决方案的纷纷亮相,令融合通信市场一时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看来,无论是软件、硬件厂商,都开始脚踏实地地进行统一通信的实际部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渠道也开始对融合通信市场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3月27日,国内最大的渠道商神州数码在北京总部揭幕了国内第一家“统一通信体验中心”,为客户进行各种统一通信产品及业务的现场展示。渠道的热情响应,无疑将加快市场对统一通信的接受速度。

第4篇

自从1999年MSN和QQ的第一个版本问世以来,互联网通信应用快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G牌照发放之前,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聚焦在固定互联网领域;3G牌照发放之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长、带宽资费的下调,互联网通信应用聚焦点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微博、米聊、微信等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更是一面世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和持续关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融合通信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以统一接入和统一鉴权为手段,以互联网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满足基于多种终端的应用体验一致性为目标,融合各种网络,集成各种应用,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近期可考虑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向用户提供融合地址簿、云存储、多业务统一认证、基础语音/视频、短/彩信、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等服务;远期则需要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融合通信的应用规划,将融合通信打造成云通信中心、云数据中心以及云应用中心,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第5篇

近年来,在企业通信领域,融合通信及VoIP系统等通信应用越来越多的被企业级用户挖掘利用,并与企业自身的其他IT系统结合,整合企业的各种沟通渠道,搭建企业融合通信平台,帮助企业通过简便、有效集成数据、业务流程和应用,将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可把数据、语音和视频集成到一个综合的、基于IP的通信网络。

融合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简称UC,是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

二、融合通信介绍

VoIP融合通信平台的显著特征就是更陕速、更智能、更持久。更快速是为了满足持续增长的带宽需求;更智能可以令网络易于管理和高效运作;更持久则是要通过提供可兼容的设备和部件,来保护客户的设备投资,并避免繁琐的、昂贵的、大规模的网络更新。

基于VoIP架构的融合通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通讯工具。

IP语音(VoIP)通过IP数据网络传输电话呼叫,可以是互联网、也可是企业自己的内部网络。VoIP的允许通过数据网络(而不是电话公司的网络)传输电话呼叫,从而帮助企业降低了通信成本。在此基础之上VoIP还包括全套电话服务,计费和拨号方案等相关服务,以及电话会议、呼叫转移、前向呼转和呼叫保持等基本特性,还将可增强通信的商业应用包含在内,例如将语音、数据和视频、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桌面操作和移动电话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消息、综合联系中心和多媒体会议等应用。

融合通信(UC)进一步发展了IP语音通信的概念,通过使用SIP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和包括移动解决方案,真正地实现了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

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通过融合通信解决方案,用户可按照喜好随时进行彼此通信,并可使用任意设备通过任何媒体进行通信。融合通信将我们常用的多个电话和设备,以及多个网络(固定、互联网、有线、卫星、移动)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独立于地理位置的通信,促进通信与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和利润。

融合通信解决方案巧妙地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语音留言、即时信息、音频及视频会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手段融合集成,通过这种将多种通信工具、网络服务和移动设备整合为统一的用户体验,它以崭新的方式将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等智能地联结在一起,不管在办公室、在家、还是在路上。从而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建立起独有的竞争优势。

同时,融合通信的创新技术和理念为企业通信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可以更加紧密地将通信和业务流程结合在一起,简化沟通的方法,远程和移动沟通将会变得与面对面交流一样高效和方便,实现了更高的协作效率、更快的决策速度和响应能力。

三、融合通信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融合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与企业的业务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总体的发展趋势如下:

1、从封闭的专用系统走向开放平台

传统的语音通信基于PST N网络专用的交换、控制、传输和终端设备,具有可靠安全的服务质量,但由于日渐丰富的通信需求,单一的语音通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

基于VoIP架构,融合通信平台使得不同地点、不同接入方式的各种用户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包括语音在内的多种方式沟通,且与PSTN相比,网络结构更为简单,与企业数据网共用网络,既节省了通信费用,也大幅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同时更便于通信系统与企业其他业务应用的整合。

同时,各分支机构间可实现分机号内线直拨,无需拨打长途,高效便利;同时呼叫转接、电话会议、语音留言、分级计费、通讯内容存档等各种功能也可大大提高通讯效率,为员工的工作带来各种方便。

2、从单纯话音通信走向多媒体通信

过去企业内部或与客户间通信模式为简单的电话配合面谈,而如今企业的沟通方式包含电话、视频、eMail邮件、即时消息、Web等,电话只是多种通信方式之一。

传统的电话系统由于系统封闭,很难与其它通信方式整合,UC把语音变成IP网上的一种应用,使得人们过去孤立的话音通信很容易在IP网上与其它通信方式,如:视频、Web等关联,从而丰富人们沟通的信息量并提高通信效率。

其中视频会议对于分布式大型企业的重要程度非常明显,总部及各地分支机构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直接和便利,并且大幅降低了企业在移动话费、机票和差旅食宿等开支,并让企业员工更高效的工作。

3、从固话通信走向移动通信

传统企业的语音业务基于固定电话系统。但在当今企业中,常年固定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员工越来越少,变化和移动时刻存在,如员工从一个办公室调整到另外一个办公室,到分支机构办公,出差在酒店,外出在车上,不在办公桌旁或者休假在家时如何处理紧急公务。

移动通信的在企业的正常业务中承担的作用日趋明显,融合通讯平台兼容多种系统的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可以让员工方便的接入本企业的通讯平台,这种无缝集成将使员工能够通过终端使用系统丰富的通信功能。

移动分机功能支持用户在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的任意一部IP话机上登录注册自己的分机号码,实现办公固话的接入,无需考虑具体办公座位及地点,既可节省企业办公场所的座位数量,也可方便实现人员的内部流动需求。

PC软电话功能则仅需一部计算机和可接入公司的网络连接,就可实现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语音呼叫,特别适合需要经常出差或移动办公人员。

此外,融合通信还支持办公室座机、家庭座机、移动电话等多个号码的统一接入,并可实现相互间不掉线自由转接。

4、从通信与业务分割走向通信与业务相互协作

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举足轻重,企业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活动基于OA、ERP、CRM、MIS等各种业务平台系统,而以VoIP为基础的融合通信平台与这些业务平台可以共用基础网络架构,并在此之上进一步互相结合、渗透,让企业内部人与人、部门与部门或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多样化,联系更紧密。

例如在大型企业的总部客服中心系统与集团子公司客服系统可通过互联网 实现数据共享,便于调度中心集合整个集团的资源,将客户的故障时间压缩到最短。总部客服中心可以和SAP、ERP、CSM、MIS系统等实现对接。当客户来电时,会根据IVR的提示输入所购产品的SAP编码。系统将自动从SAP数据库中搜索客户详细资料,并实现同步弹屏。如果该电话需要转接至其它呼叫中心平台,还会实现转接弹屏,大幅提高业务效率。

四、融合通信的优势

融合通信的种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正常运作方式,给企业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1、提高沟通与协作的效率。

在信息沟通与交流层面上,融合通信通过将所有的通信形式整合在一起,使得企业的通信方式变得更为简单。通过融合通信进行接入和访问比以往任何方式都要简便,可以无缝流畅的从一种通信工具切换到另外一种。用户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在一个即时通信界面进行通话或是视频会议,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就可以以上的行为。在协作层面上,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数据共享设备,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一种能更好的与客户以及同事进行合作的方法。使用融合通信服务,人们可以即时的分享想法和文件,进行实时的编辑,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功能。如文档库和在线“白板”这样的工具就是最好的例子。

2、通信方式的便利化。

融合通信的部署目的便在于能在所有的设备上实现工作,因此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接入系统。企业人员可以选择任何设备,与公司内部人员或外部客户联系,而这些信息(短信、电子邮件和语音邮件)可以以他们选择的格式发送给联系的人。

3、提高客户关系管理的效率

融合通信的使用对于与客户联系密切的作用非常明显。融合通信技术能够带给企业的利益,其中有一项是最具价值的,即他们能够实时的对客户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这一特性使得花费在寻找用户和给他们留言的时间大大减少。例如,一名客户技术支持人员可以使用这一应用程序来对用户问题进行解答,这一程序里包含大量的专业知识可以能好的为客户服务。

4、办公系统的平台化。

融合通信对于促进公司业务连续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一个用户界面,你就可以接人类似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以及企业资源规划这样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工作,办公系统的平台化有利于企业业务系统的整合。

以上所描述的这些都只是融合通信技术能给企业带来的诸多好处中的一部分。融合通信可以提供您所在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员工的差旅费用,从而有助于企业财务的良性运作。

五、总结

语音正成为IP网上的一种应用,并与其它通信方式和业务相互整合,从而人们沟通时信息量更丰富和通信效率更高,融合通信从基本的IP电话通信、UC增值应用、到网真高端视频通信和下一代IP客户服务中心,可以为现代企业带来更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通信平台。

参考文献

[1]周秀文《VoIP融合通信IP CallCente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信技术2010年

[2]汪卫国《统一通信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009年10月

第6篇

比尔•盖茨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你是世界上软件巨头的主席,还是中型制造商的销售人员,或者是小型企业的接待员,有一种工作场景大家都非常熟悉。当你需要快速联系你的某一同事时,首先,你要查找他的分机号,然后拨打他的电话,却不料听到的是他的语音留言。当你留下语音信息之后,你又拨打了他的手机,然后只能无奈地留下第二条留言。最后你只能做的就是发一封电子邮件了。而当你的同事再反过来找你的时候,你自己却又在开会之中,上述流程只能再重复一次。这种麻烦的情况让我们有了一个创新――‘统一沟通’,这一创新绝对会使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方式更加顺畅,并且与家庭和朋友保持沟通。”

比尔•盖茨所说的情况的确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中都经常发生,但今后这些麻烦可能就不存在了――“统一沟通”、“融合通信”、“统一通信”这些概念的逐步实施或许会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顺畅。

Oracle公司的一位普通员工告诉记者,在Oracle公司内部已经在使用一种统一的沟通方式,是该公司自己的产品。它把人们的办公电话、手机、邮件甚至家庭电话都统一在了一个平台上,当你不在座位、或是手机不在身边时,就不用担心别人找不到自己了。

由此看来,除了网络设备厂商和传统电信设备厂商在积极推动着融合通信的发展外,在“融合通信”的大浪潮下,像微软、Oracle这样的软件巨头也都在摩拳擦掌。不仅是它们,包括Intel、德州仪器、ADT这样的芯片厂商也都在自己所在的产业链位置上做着相应的努力,IBM、HP之类的IT大腕们也都不会坐视不理。融合通信的整个产业链在逐步形成,传统IT厂商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企业统一沟通平台

提到传统IT厂商,我们不得不提到微软,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微软应该说是跟进融合通信最快、也最有实际举动的IT厂商之一。“统一沟通”这一概念虽然与“融合通信”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2006年,微软与北电的战略联盟也让业界震动不小。人们普遍相信,微软的软件优势和北电的语音技术优势强强结合,会在统一通信的舞台上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从2006年7月,微软与北电宣布结成“创新通信联盟”,旨在加快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向统一通信的业务驱动转型;到2006年11月6日,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在日本东京表示,微软将在2007年年初推出具备IP语音通话功能与视频会议功能的软件;再到2007年1月,微软和北电共同宣布携手实现统一通信的联合计划,并公布Unified Messaging等解决方案……这一系列动作都足以显示微软对于所倡导的“统一沟通”的重视程度,而微软在统一通信中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统一通信的无障碍连接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大幅度提升企业的通信效率会直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带来间接的经济增长。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曾表示:“每名员工平均每天通过7种不同终端或应用收到的信息要超过50条。而通过软件将能够解决托管通信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与北电结盟的初衷。我们将共同推动VoIP和统一通信的发展,以期把人们相互联络的各类工具和方式结合到一个简单的环境中,在手机、台式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之间仅使用一个身份认证即可实现沟通互连。”

这与另一家软件巨头的想法不谋而合。Oracle也在企业统一沟通平台上做着努力,它们不但希望自己的产品能给更多的企业带来顺畅的沟通,而且,在公司内部也在切实使用。

微软公司信息工作者业务群中国及大中华区总监张柏舟告诉记者:“微软相信可以借助企业统一沟通促进生产力革命,我们需要实现多种沟通模式与我们日常工作流程更深入地集成,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最为有效的沟通模式联系到要找的人,而软件必定将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事实确实如此,软件在融合通信的产业链条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在这个位置上获得更多的利润已经成为了软件厂商的目标。微软在与北电联盟研发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中提供了自己的软件平台,将北电的语音技术融入到微软的软件平台中,在桌面终端上集成了语音、视频和数据,实现了IP语音和即时通信、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等其他通信手段的整合。最新的Unified Messaging的解决方案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上市销售,整合了微软的Exchange Server 2007和北电的Communication Server 1000产品,让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在网络中互联,还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等任何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自由沟通。

2007年第四季度,微软将整合微软的Office Communicator 2007和北电的Multimedia Conferencing推出一款集话音、即时通信、音频和视频会议于一体的产品,这意味着人们能够检查Outlook电子邮件中用户是否在线,无需再回复电子邮件,可以使用同一客户端启动一个即时通信对话或视频会议。

而像IBM、HP等IT大腕也在探索着自己在融合通信中的位置。2006年10月,IBM在中国推出了一条IT服务产品线――“网络服务”,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利用网络拓展业务,构建适应业务需求的企业网络,显然IBM也想在融合通信中分得一杯羹。

面对当今的融合通信环境以及企业业务创新的需求,如何将IT规划与业务创新进行最佳结合,促进企业运营并降低成本,是很多CIO面临的最大挑战。IBM正是看到了这一机会。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网络服务产品线经理李与星说:“随着新型业务对网络要求的提高,网络与应用优化之后能够随时随地实现融合业务通信就显得至关重要。IBM网络服务为客户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策略管理与优化服务、融合通信服务、移动无线和RFID服务,以及网络集成与可管理服务,这些对于企业实现融合业务通信有着很大的帮助。”

运营商转型的巨大商机

融合通信在企业级的应用已经在逐渐明朗化,而不可否认,融合通信也能为运营商提供新的创收机会。在运营商的转型中也蕴涵着很多商机。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事实上,转型是已经成为当前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当英国电信的“21世纪网络”建设规划刚刚提出的时候,全球的运营商都在等待着看到一个转型的成功案例。固网运营商新增用户数量和ARPU值不断降低。移动通信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移动运营商同样面临着与固网运营商相同的挑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创新应用的趋势已经驱动运营商开始以用户网络管理为核心,注重提供以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增值服务。通信与IT融合的大潮将至。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通信正在向融合的方向发展,比如IPTV,有电视,又有互联网上如何传播数字电视的整个技术,还有软件,需要把这一切完整地结合起来。现在运营商都在转型,而这种转型显示ICT融合已经在发生。比如说,现在PC上面可以打VoIP电话,跟在固网上打电话一样,这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在转型的大潮中,关注运营商的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电信设备厂商,微软、Oracle、TI、IBM等传统IT厂商也都早已在等待着这一盛宴的开始。

近期,微软就在中国发起了一场开拓电信市场的战役。联合北电、中国普天等国内外知名电信设备厂商,微软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14个城市进行了一次为期3个月的巡展活动,重点展示其创新应用的电信解决方案。而对于微软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监金伯乐来说,4.7亿的移动用户和1.66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国市场如此巨大的潜力让他感觉到此次中国14个城市电信解决方案巡展意义重大。

同为软件厂商的Oracle也不甘示弱,华为、中兴和UT斯达康等相继成为Oracle的技术合作伙伴,而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在内的所有国内运营商都已经采用了Oracle的技术产品。

Oracle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电信行业正处于根本变革之中,迫切需要促进业务发展,网络与IT融合已经是不可扭转的,而Oracle公司正在投入巨资,以推动这一变革。”的确,2006年的一系列收购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其中,2月收购HotSip公司,就是为了加强为新型汇聚网络上的IP电话、存在服务、传信和电话会议系统提供基础设施软件的这部分技术。

Oracle提出的“下一代网络系统”服务平台是一种标准的软件环境,适合设计、开发、服务与管理,它的核心在于与网络的衔接,可以提供短信服务、丰富的多媒体服务和下一代通信服务,诸如虚拟专用分组交换机、网络电视、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业务等。Oracle公司亚太区电信行业解决方案高级总监殷玉萍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

“近十年来,网络电话的出现和分组交换网的演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网络电话的成本优势对于经营者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新的服务可以部署得越来越快,为客户创造更多收益;另一方面,诸如雅虎、谷歌等加入这个业务,很大地挤压了传统运营商的收益。这种情况下,一个基于IT标准的平台可以使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迅速开展更高级别、同时也更加易于推广使用的业务。正是因为这样,Oracle投入巨资来建设‘下一代网络系统’。”Oracle公司亚太区电信行业解决方案高级总监殷玉萍说。

“事实上运营商提供的很多服务是有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加入的,而我们为运营商构建的‘下一代网络系统’平台是开放式的,运营商不但可以选择任何硬件、网络设备,其他第三方也都可以在上面进行开发,这样运营商就有了更大的选择性。而且运营商可以选择Oracle的整体平台,也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这样也为它们节约了成本。”

看来,在融合通信的大潮下,运营商面临转型的情况下,作为全球的软件巨头们都希望在电信市场上分得更多的羹,特别是对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中国市场期待很高。但是作为软件厂商,它们对于运营商的整体转型的推动作用还不是那么直接,而只能静观其变,等待出击。

对于IP网络对电信领域的改变和冲击,IBM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以前所讲的融合只是产品层面的,直到IP网络成熟,才有真正的融合实现,IP在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融合的演进将重新组合电信领域的版图。”IBM的相关负责人说。

而不同种类的融合在未来对电信领域的影响力是不同的,语音与数据的融合将对电信业产生最大的影响;另外有线、无线、移动等不同接入技术的融合、电信与广播媒体以及内容服务的融合、IT与网络的融合、电器产品与传统电信终端产品的融合等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电信业的运营方式。

“根据这几个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融合将使大量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加入电信服务的领域,从而使电信服务的游戏规则发生重大改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运营商及任何希望参与电信服务的企业必须进行转型,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创造新价值,而IBM也在这方面做着努力,希望在这个市场上有所突破。”这位负责人说。

终端层面的芯片厂商

在融合通信的大潮中,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的融合,也就是终端层面上的统一前景已经清晰可见,而芯片厂商正在与产业链的其他组成部分一道,为此摩拳擦掌,期望融合通信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其实在前一两年,融合就已经让终端芯片领域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技术变革,在从单一语音通信到宽带互联和多媒体时代的渐进过程中,芯片的角色发生着改变。

2007年1月,微软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右)和北电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ike Zafirovski(左)共同宣布携手实现统一通信的联合计划。

美国模拟器件(ADI)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郑永晖曾表示:“分析当前通信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会发现网络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业务功能推向终端方向,即所谓的小交换、大终端,这就促成了终端芯片向平台化方向发展。”

德州仪器(TI)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数字电子消费的发展,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传输和访问内容的新方法也已经被开发。存储量的增加使得人们能够取得音乐、视频片段和网络电视,而人们需要访问信息,并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对于芯片产品来说,要性能更好、体积更小、更集成。”

而在早期手机和数字视频产品中,除了需要主芯片之外,还需要各种接口、周边设备来完成所需的拓展功能。融合通信需求的日益强烈,要求这些部件必须能够高度集成,如此才能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TI无线终端业务部负责蜂窝系统解决方案的副总裁兼总经理Alain Mutricy指出:“随着新兴市场用户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语音与基本多媒体功能,手机上需要集成更多的多媒体应用特性,因此,我们必须在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中集成更高级的多媒体特性。”

第7篇

2014年中国移动4G基站数达到70万个

LTE-A系统渐成主流路径 ; 做好网络优化保障用户体验

继续推动LTE-A演进工作

关键词 1网络建设优化100万站

本报记者高超

一年70万个基站,比原定目标多了20万个,中国移动在2014年达到了近似于“恐怖”的4G网络建设速度,但是当时光来到2015年,情况将发生改变,中移动也顺势做出了调整。

据了解,中移动2015年的工作从全力建设4G网络过渡到重点保证4G建设投入,全力做好4G网络优化,积极引领4G演进发展。中国移动很早就表示,2015年将是大规模投资4G的最后一年,而其今年的工作计划也印证了这一点,即全年建设约30万个基站,今年的工作以网络优化为主。

事实上,经过了2014年的超速建设,中国移动拥有一张全球最大的TD-LTE网络,但网络覆盖广并不意味着网络质量高,在完成规模浩大的网络建设后,中国移动还有很多网优工作待完成。

相比基站建设,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业内专家表示,在日常4G网络优化过程中,工程师可以通过OMC网管、信令跟踪、优化工具等发现问题。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优化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数据采集包括路测数据和话务统计数据采集等。显然100万个基站的建设和维护量并不是简单的任务。

网络优化工作可以保证用户获得较好的上网体验,然而这仅仅是基础工作。对于中移动而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推进4G技术的演进。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日前的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运营商推出了速率高达300Mbps的6类LTE-A服务,另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运营商推出了下载速度较低(介于110Mbps和300Mbps之间)的商用LTE-A载波聚合服务。该协会指出,目前澳大利亚、日本、阿联酋等国家正在进行9类技术系统的部署、测试。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的规范规定,9类技术是指理论下行和上行峰值速度分别达450Mbps和50Mbps的系统。LTE-A系统渐成主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尽管目前大规模商用的TD-LTE网络速率仍然停留在lOOMbps,但一直在推动LTE-A演进工作。据了解,中国移动于2014年与华为合作在杭州、深圳、北京等多个城市现网中部署了小规模的双载波聚合网络,并在同年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验证了应用F频段+D频段95MHz帝宽进行的五载波聚合,最高下行速率超过1Gops。

尽管系统端和芯片终端厂商基本都已经做好TD-LTE载波聚合商用部署的充分准备,但是中国移动真正实现商用部署还需时日

L关键词2产品创新融合通信商用

本报记者田园

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终于将融合通信从概念落到实地,在其合作伙伴大会上了主打“新通话、新联系、新消息”的“三新”手机,揭开了盖在融合通信业务头上的神秘面纱。在2015年中国移动工作会上,中国移动更是提出了全面实现融合通信商用的目标,将一大发展重点直指融合通信。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加速推动融合通信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微信等互联网OTT借免费通话功能抢食运营商语音业务的趋势下,电信运营商必须让通信管道更加智能化,以期在通信市场继续唱主角。

而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指出,中国移动推融合通信商用,有应对互联网OTT冲击的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通信技术的迭代下,以求更好发展的自我革新。

关键词3互联网转型推进数字化服务

本报记者田园

在2015年工作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传统话音进入加速衰退期,流量经营迎来黄金期,数字化服务发展面临窗口期,改革创新处于攻坚期,这是中国移动发展的新常态。

中短期内,流量经营仍然是运营商最实质性的增长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培育第三条增长曲线――数字化服务成为中国移动201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奚国华更是表示,“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开始转向数字化服务,拓展数字化服务关乎中移动的未来。”

国际上很多运营商都提出了所谓的三波增长。大量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被归为所谓的数字服务。有业内专家表示,运营商在从话音向移动宽带转型的过程中网络效应正在减弱。网络效应的来源是“用户网络”,通常与“业务网络”相伴随而非“物理网络”,这也正是运营商受到OTT剧烈冲击的根源所在。

背景 ; 互联网OTT的冲击

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

路径:

逐步下调流量资费

以用户补贴带动其使用积极性

以终端补贴推动终端成熟和多样化

在全球运营商营收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的业务重点,移动增值业务更成为运营商撬动市场的另一个支点。

张毅表示,融合通信能帮助中国移动将自有的基础通信管道与移动增值业务入口打通,将用户以往通过互联网OTT上获取的内容通过“三新”功能实现,比如阅读新闻、查询位置等,从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避免被单纯地管道化,仅为他人做嫁衣。

毋庸置疑,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下,中国移动推动融合通信有着先天的优势。但不能忽视的是,实现融合通信商用凭借中国移动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马继华表示。如果只有一家运营商推出融合通信业务,对用户使用习惯上的影响和改变很有限。此外,三大运营商一同推动融合通信,能够尽早催生新的通信标准的诞生,运营商整体都将从中受益。

对于中国移动如何更好地推动融合通信的发展,张毅表示,有两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第一是对用户进行补贴。融合通信将传统的语音按分钟收费、短信按条数收费变为按流量计费,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用户使用习惯上的改变,按流量计费在价格上是否能够被用户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与否的决策。因此,在逐步降低流量资费的同时,考虑通过适度的补贴,带动用户使用融合通信业务的积极性是有必要的。

第二是通过对终端厂商进行补贴。在发展初期,“三新”手机在合作品牌和数量上都有限,不仅技术方面有待加强,而且留给用户选择的余地小。对终端厂商进行补贴,可以推动“三新”终端的成熟和多样化,为全面实现融合通信商用奠定基础。

背景 ; 流量经营仍是营收主力

数字化服务被视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路径 ; 清晰的业务发展规划

从内容和服务上打好基础

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该网络的用户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用户加入网络,该用户和运营商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动作,但在网的潜在用户看来,这张网络对它的吸引力和价值都提升了。这种没有伴随着任何成本发生而价值得到提升的现象,就被称为网络效应。

2G时代,中国移动就是凭借语音业务的网络效应瞬间成长为国内移动通信的巨无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是为了使用相关的互联网服务,在某种程度上,OTT业务正如运营商在话音时代一样受益于梅特卡夫定律。

在野村综研(上海)电信行业研究副总监陶旭骏看来,在过去的黄金发展期,中国移动错过了投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从业务运营商向投资集团转型的宝贵时间窗口――如今,这一话语权,正陆续转移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手中。

独立分析师付亮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服务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容,二是服务。在数字化服务拓展过程中要清醒认识自己能力,进行良好的规划。有些业务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中国移动可以自己来做,而有些需要第三方介入的业务则需要中国移动能真正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入优质的第三方资源。在数字化服务的推动上,运营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移动需要带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陶旭骏表示,未来数字化服务必然是一个产业链各方分食的市场,不会如10年前一般像个完全由运营商主导的“带有围墙的花园”。是否要将数字化服务的所有领域所有环节全部做遍?又能否将这些都做到极致?中国移动的出发点必须明确,这将决定投入何等的资源规模以及采取何种做法。

在全球电信运营商转型探索中,中国移动能否通过数字化服务的积极拓展迅速培育第三条增长曲线,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呢?

关键词 ; 4运营管理降本增效

本报记者高超

背景 ; 央企改革等政策要求

国资委要求大幅削减营销费用

利润下滑路径 ; 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

创新机制、优化流程等

“降本增效”成为央企近一年来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更是成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移动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工作任务之一。

据了解,中国移动要全面推进运营管理方式转型。具体内容是,要顺应变化,从网络发展方式、营销模式、服务方式、渠道管理、支撑体系等方面全力推进转型,着力构建面向客户的低成本高效运营体系。

2014年,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营销费用削减20%。据估算,三大运营商一年削减的营销费约400亿元。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和应用向电信运营商施加压力,使得后者传统通信业务受到严重威胁,利润进一步下滑,加之去年6月实施的营改增又令运营商利润降低三成左右,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额度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但是仅仅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并不够,运营商需要从多方面降低运营成本。对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央企在生产领域,要从创新机制、优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建设方式等方面人手,而在非生产领域要抓销售成本、财务成本等几个环节,进行降本节支工作。

对于运营商而言,降本节支仅仅是一个方面,如何增加效益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国资委对国企2015年工作的要求,除了进一步做好降本节支工作之外,就是全力以赴保增长。

第8篇

1、RCS即融合通信是指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通信技术类的业务是指传统电信网的各类业务,例如电话业务、短消信业务、会议电话、呼叫中心等;信息技术类的业务是指IP类的各种业务,例如即时通信(IM);视频和应用共享,如视频监控、信息共享、下载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等。此外还有信息加工类的业务,如电子商务、信息查询等。

2、RCS概念股走强,北纬科技、中嘉博创、梦网集团、神州泰岳、彩讯股份、吴通控股集体涨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在信息大爆炸的21世纪,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远距离的通信瞬间即可完成,实现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视频通信作为多媒体通信行业的一个核心领域,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有关多媒体视讯的发展情况,为此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视讯行业的佼佼者――POLYCOM公司,就视频会议的产品、市场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视频通信作为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更加的广泛和普及。视讯应用作为一种提高企业交流效率的新手段,可以节约大量的会议开支和时间,提高处理事务的速度和工作效率,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过去异地之间开会,往往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到达目的地,旅途十分疲惫。不过,因为视频会议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视频会议是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不同的地点,使与会人员在各自会议室中,不但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并且能够从监视器中看到对方的动态图像,使双方完全没有时间之差、距离之感。且在会议中,还可以交流相关的数据、文字和图表等信息。

为了让记者对视频会议系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宝利通技术总监余宝生先生拿起遥控器,输入了一个IP地址,凌晨4点钟左右的美国纽约街景立刻呈现在记者眼前:纽约的街头在夜色笼罩下显得恬静安逸,偶尔有车辆和行人经过。“我现在是通过这台HDX 9004终端产品在与我们美国office进行视频通信,咱们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对方终端的视角和取景”,余先生说着轻轻按动遥控器,画面开始向左上方移动,帝国大厦立刻进入了视野,从窗户中透出的灯光星星点点。记者惊异于图像如此清晰和流畅,于是,从余先生的解释中认识了视频会议的一个重要词汇――“高清”。

高清

随着高清产品这一两年逐步成熟,视频会议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全面步入高清时代。从高清的定义来看,到目前为止真正用到的是720p和1080p。现在大多数用户使用的还是CIF格式,标清是4CIF,720p是9倍CIF,1080p是20倍CIF,清晰度方面有明显提高。另外CIF视频会议是基于4:3,不是16:9,高清定义的全部是16:9,信息量提高20%。一般来说,实现高清需要四个主要因素:(1)高分辨率的摄像机,目前市场上主流还是720p摄像头,1080p摄像头选择少、价格贵,因此应用相对也较少;(2)高清的编解码器,其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能把有效的信息量压缩到允许的带宽之内,同时还要有效的保证图像质量;(3)良好的网络环境,这是实现高清的必要基础;(4)显示设备,如果显示设备非高清也达不到高清效果,现在几乎所有等离子、液晶都能够支撑高清,甚至包括1080p。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协作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宝利通于2006年重新定义了行业唯一完整的高清通信和协作体系――称为“极致高清”(UltimateHD™)。与只单纯追求视频分辨率的高清解决方案不同,“极致高清”涵盖高清体验的各个方面:高清视频、语音、多媒体内容、会议桥、录制、存档、流媒体乃至高清支持服务。也就是说在实现了高清技术的基础上,宝利通将高清内容进一步的扩充和全面升级。

宝利通为用户提供全系列的高清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高清终端(如HDX4000、HDX7000、HDX8000、HDX9000)

高清摄像头(如EagleEye HD 镜头)

支持高清的MCU(如RMX1000、RMX2000)

支持高清的流媒体广播及录制设备(如RSS2000)

高清的音频产品(如SoundStation VTX 1000、SoundPoint IP 650、SoundStation IP 7000)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服务等级不断提高,用户对视频会议图像、声音效果的“挑剔”和会议中协作形式的“设想”都有了实现的基础。由高清技术带来的全新应用,以及对传统应用的品质提升,将使视频应用存在于各种办公、洽谈、协作与交流场合,从桌面到会议室,再到移动办公人员,覆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

例如,远程医疗,采用CIF格式的时候,图像传到对方会有些模糊,很不理想。而且在远程诊治病人或者指导手术的时候,除了对图像清晰度有很高要求之外,图像颜色也很关键,高清在色彩方面能够真实的还原病人的面色、气色,这对于医生的诊断来说非常重要。同时,诊察记录(病例、X光片、CT等)实时传送,清晰、迅速展现。

再例如,宝利通新推出的RealPresence(极致远真),是高清视频会议的豪华级应用,它使视频沟通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1:1的宽屏、无缝显示,家具、地板、照明、声学环境、触控设备等全合一的会议室设施,配合3820x720p分辨率以及22KHz的超强立体声StereoSurrond。用户几乎感觉不到任何距离感,远端与会者好像与自己坐在同一张会议桌边一样,目光交流的视觉效果非常自然真实,空间音效使得与会者常会在无意中就将头转向演讲者的方向,被称之为是一种完美的“浸入式”的会议体验。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用户与内外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世界各地连成一体,从而有效地实现自然、舒适、随时随地的全面协作。据悉,今年下半年,宝利通将在北京建成一套RPX的 Demo,供中国用户现场体验。想象一下,步入宝利通“极致远真”会议室与客户和同事开会,你会很快被一个安静、舒适、时尚专业的会议环境所感染,这就是真正“融入式”的体验。面对面,目光相视,好像所有人都围坐在同一个会议室的同一张会议桌旁,画面和声音与现实世界毫无二致。

数字录播是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利用这种功能可以时时的进行广播,用户可以在桌面前参与会议,同时把会议录在硬盘上,因为是数字录像。录下来之后可以点播,点播方式也非常灵活,因为是高清,可能要下载高清的解码器,可以用会议室终端进行点播,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终端进行点播,在以后的培训、共享公司内部重要资料时都有很好的应用,包括点播、直播和主播。

另外,数据共享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应用。除了图像和声音之外,多媒体通信中的数据也是关键,现在采用H.239来实现。H.239有很好的带宽保证,在传输图像的过程当中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也很难观察到对图片的影响。虽然从理论上讲有影响,但是观察到的图像损失很少。除了图像和声音是高清之外,数据也要是高清,确保每一位会议参与者对共享资料、图片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清晰掌握。这样,当有不同意见的多个部门需对一项协议达成共识时,一切的讨论、修改和确认都可以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完成。

最后一种应用就是图像合成。其实这种应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能看到,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察觉。您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没错,天气预报就是图像合成的一个典型应用。主持人预报天气时并不是站在一幅真实的中国地图或者气象云图的前面,那些地图、云图的图像都是通过计算机合成进来的。这种应用在宝利通的高清视频会议中同样可以实现,参会者所处的环境可以随着背景图片的更换而“瞬息万变”。

融合通信

思科、IBM、微软等许多厂商都在谈融合通信,对于宝利通来说,融合通信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将视频融到各位的办公和日常生活当中。 “在与其它公司合作方面,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余经理介绍道,“在去年,我们参加了微软中国基站融合通信的会。如果融合通信做完之后,我们能够做到将会议室延伸到桌面上,因为在微软公司的内部,任何一台电脑都有微软软件,当公司需要开会的时候,只要将召开会议的信息到各台电脑上,视频会议系统就会自动的连接到每一台计算机上。即使你出差到了宾馆或者呆在家里休假,只要有宽带,就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沟通。”截至目前,宝利通已和CISCO、爱立信、IBM、微软、NORTEL、西门子、AVAYA等公司在全球展开相应的合作。

基于IP的会议实时调度就是融合应用的一个很好例子。以前视频会议远程调度需要两套系统:一个视频会议系统,一个电话控制系统。但是今天,可以很容易的将IP电话实时加入、实时控制融合进来,再将成都、天津、广州、上海、武汉等各地会场的IP地址等信息存到通讯录里,有紧急事情时抓起电话按一个键就可以与对方进行通话了。这种会议调度方式非常实用,而且不占用资源。

现在用户很多都在用模拟电话(PSTN),宝利通的音视频融合解决方案可以将其完全加入到视频电话中来,包括手机。也就是说,只要是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能够随时召开视频会议。这是高清与移动通信的融合。视频会议和3G视频通信融合在一起,利用网关,将不同的标准、协议进行转换,就可以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只要有3G或者4G手机,无论您是出差在宾馆、在机场或者走在路上,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参与到公司会议或者家庭聚会中。

融合通信是通信网络业务发展的一个大方向,目前所有通信领域的巨头目前都致力于此方面的工作。POLYCOM的融合通信可以全面整合以往的数据网络、音频网络、视频网络、新兴的即时通信类网络,形成统一的融合通信平台;实现视频、音频、数据多种应用合一;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业务融合的目标。“融合通信将成为视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视讯为中心的多媒体通信行业也必将大有可为。”余经理自信的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这就是宝利通的VC2,更是我们每一位即将迎来的多媒体通信的明天。”

结束语

融合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靠厂商自己的实力,还要做好客户需求的一体化。现在融合通信的技术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还要面临网络融合以及盈利模式等多方面的挑战。融合通信是一个很理想的概念,有了这个平台什么都可以接过来做。真正建成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想做视频就做视频、想通话就通话的平台,还任重道远。■

第10篇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益深刻,人们对通信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集中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个性化的、可自我管理的融合通信

多媒体通信

便捷的通信(无处不在的基于无线宽带的移动通信)

低成本通信

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通信

IP宽带网络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即将兴起的无线宽带网络的建设将会大大促进IP通信的普及应用。

显然,传统电话网络(以下简称PSTN)技术及其发展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这些崭新的通信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宽带网络日益普及,以IP为基础的互联网络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络上构建新型的通信系统,并实现与传统PSTN网络的融合通信,成为一种市场需求推动下重要的技术趋势。VoIP的概念内涵也并不再局限于“Voice”(声音)媒体的通信,而是被赋予更多内涵,成为采用IP作为通信载体的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的代名词。 随着WinMax、802.20等无线宽带技术的成长和普及,VoIP必将表现出更加巨大的影响力,其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一片光明,IP通信或者“VoIP”正在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2 VoIP是对传统电信技术的革命

传统PSTN网络和互联网(Internet)的技术思想有根本的不同。

传统PSTN网络实际上是一种“集中式”的星型结构。在功能分布方面,也完全是“集中式”的,电话机只是一种哑终端(Dummy Terminal),而其“功能”表现完全依赖于程控交换机或相关“智能网”单元的部署。而互联网络实际上是一种“对等”结构的网络,强调一种“平等”的精神,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在IP通信的功能分布方面,更有利于其表现的模式应该是“客户端智能”。

通信的功能单元究竟是“集中”在服务器端,还是“分布”在客户端?传统PSTN星型结构的网络和Internet对等结构的网络自然应该是不同的选择。正是由于这种基本技术思想的差异,所以说IP通信不是PSTN网络和技术的延伸,其技术要素应该是“革命”性的。当然从另外一方面看,人们在通信业务方面的思考仍然有巨大的惯性,通信业务模式的创新还是一个“继承”和渐进的过程。

3 Skype/MSN/QQ和SIP的关系

Skype/MSN/QQ等有巨大的用户群体,一方面体现了人们新的通信需求和IP通信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IP通信的技术方向。但如果从IP通信产业发展的高度看,这些专有技术是否可以承载一个新产业的兴起呢?我们的答案是“否”。我们认为,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必定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都需要各种资源的广泛参与和分工协作、各种利益群体的博弈和配合。在IP通信产业发展中,芯片、终端设备、运营服务器产品、网络提供、运营服务及产品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紧密配合、平衡发展。一个独立厂商尽管有优秀的技术,但由于利益的独占性和资源的限定,是不可能承载产业发展的使命的。

MSN/Skype/QQ基于专有IP通信协议,由一家厂商进行技术推进和支持,会在优良的商业模式下继续增长,甚至快速增长;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个开放标准协议,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会有很多厂商参与、支持和发展。从技术特性的角度看,MSN/Skype/QQ能做到的,基于SIP的产品都可能做到,而SIP能实现的,MSN/Skype/

QQ等可能很难做到,比如多样性的终端设备、呼叫中心应用等复杂的功能应用。

4 SIP协议成为VoIP的主流标准协议

在VoIP技术标准化方面,有两大组织在推动相关标准协议的制定:ITU(国际电信联盟)和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H.323系列标准是ITU的成果,H.323 凭借市场先入的优势及ITU巨大的影响很快成为VoIP市场的工业标准,截至现在,市场上大部分VoIP设备仍然是遵循H.323标准的。1999年IETF推出了SIP的第一个标准协议 RFC2543, 2002年SIP协议被更新到RFC3261, 除了这两个核心RFC外,现在还有大约40多个RFC是有关SIP的,而相关的协议草案超过200个。有关H.323和SIP的标准之争、特性比较,相关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第11篇

关键词: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20017-01

科技发展的脚步已经越来越急促,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攀升。由于通信业务量在不间断的急速增长,因此,通信网络平台的可塑性也是成正比的。而对于早期的电力通信网管理,由于通信方式过于简单,自动化技术水平也不高,因此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不断有漏洞表现出来。

1 综合通信网络系统

1.1 需求分析。当电力系统的迅疾发展的脚步逐步靠前,其他行业的业务也与其发生了利润连接,由此变得密切相关。因此多种多样加入了通信方式,其中包括PDH、电力载波、卫星、微波、程控交换等,由此可知,综合电力通信网的技术水平也要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综合通信网络平台的出现,正好适应了市场的这个需求。市场需要的是一个具有大规模管理能力的网络平台,并且通过提供通信服务来达到要求。因此,建设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技术特点。1)稳定可靠性。为了体现系统的可靠性,在综合通信网络平台系统慎重的选择了使用双前置机结构、双服务器和支持双机热备功能。网管系统平台具有自我诊断、自我复位的功能,对系统的应用程序或网络设备可以进行详细的诊察。2)开放性。对于系统结构是采用开放式的硬件平台,这样就方便了系统的扩容和新旧系统的兼容。3)可扩展性。综合通信网络平台系统采用成熟稳定的大型商用数据库技术来运行,合法软件系统给平台带来可扩展、易操作的优点。

2 综合通信网络平台构建计划

在这个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的时代里,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由于近几年的市场信息业务量的剧增,企业的人才需求也有了些转变。希望能学校培养出通信行业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剑综合人才。

2.1 综合通信网络平台构建必要性。高校的培养人才计划和市场相对应的,市场需要什么,高校提供什么。于是高校也及时推出了有关通信技术的课程,希望能在这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学生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课程还是缺乏系统的概念,因为没有通信全程全网的系统性,就无法满足通信技术的深入市场研究。因此,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平台是尤为必要的。

2.2 综合通信网络平台构架思路。作为现在一体化的综合现代通信网络平台,它的建设包括了集传输、交换、宽带接入及有线、无线通信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该平台系统,来感受现代通信的情境,结合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对其直接领悟和深入了解,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变成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通信技术人才。

3 综合通信网络平台的现阶段问题

3.1 宽带传输问题。如今以光纤为媒介、DWDM+SDH为主体的光纤网成了电信骨干传输网的主流。而骨干网传输的宽带化恰恰正是三网合一的底座基础,因此宽带传输问题成了三网合一首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依照光纤通信发展趋势分析,它所具备的优点以及未来技术的更新进步促使了光纤通信网络必将在整个B-ISDN的骨干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决策,有了这个基础打根基,三网合一才能够顺利进行下一步。

3.2 宽带交换问题。三网合一之后的B-ISDN需要传输数据量会比以前大很多,更高要求的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所以主干网络交换机于此被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网络阻塞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网络交换机,因此,B-ISDN的重点则应是宽带交换。三网合一所需要的交换速度、QoS等性能指标,无论是ATM交换机,还是其他新的路由交换机,都远远不能满足的,尽管ATM被认定为未来网络的主流交换技术,但还是需要不断努力开发。

4 电力系统的三网合一

为了能在共享网络资源的同时避免重复的水平不高的建设,于是造就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合一”。三网合一的重点业务融合包括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它们在合作上的表现趋向一致,业务上互相渗透网络上可以实现互相沟通,共同合作,朝着共同利益的方向前进。三网融合的推进需要依赖市场发展,还要在业务竞争中寻找到新动力跟不断开创新方法,及时更新用户需求,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1 带来的安全问题。在三网融合的实际过程中,无论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还是运营业务,都会有一个标准统一过渡段。从保障网络安全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最终的统一而且综合的服务,我们仍需要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1)维护设备安全。在三网交叉融合的网络层面上,虽然减少了重复网络的建设,但是这个思路需要面临就是服务被拒绝攻击或意外中断的问题。这是维护设备安全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内容的安全。众所周知,网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承载的信息和内容上,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大的网络规模和急速增长的网络用户使信息和内容的来历或去向模糊不清。这当中包含着两个内容安全问题,内容的版权问题和有害信息。这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根本问题。

4.2 推进的切入点。三网融合其实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一种策略。应当全方位地考虑用户各方面权益。只有当三网合一引入了公平竞争机制,才不会有新的市场垄断形成。否则,消费者的权益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运营商对于地区、城市的业务和价格也将只能有唯一的选择。而地方运营商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为用户们提供选择将互联网接入电视的方式,提供多样式的内容选择。当资源共享,用户有权根据价值来选择平台和内容,综合通信网络平台才能实现本身该有的意义。

4.3 必然性与可行性。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市场想把通信、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服务综合成一个综合的网络。而且三网合一后可以使用户网的建设投资大量减低,还可以降低网络管理和运营成本,给网络带来诸多好处。所以三网融合的需求日益高涨,缘由管制部门放宽了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这很明显为三网合一带来了政策福音,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给三网合一带来了一股驱动的力量,宽带化、综合化和数字化也将成为新兴的网络建设的潮流。

5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三网合一这一目标终将会实现。尽管现阶段的看来,三网合一的技术条件仍不够完美,但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电力需求大,在电力系统综合的起步又较晚,只有在专研先进技术的同时又能注重传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力争早日将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潘学萍,电力系统仿真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韩祯祥、文福拴,电力系统中专家系统的应用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03.

第12篇

“通信”的概念不难理解,而一般意义上的“云通信”则更多地体现了统一、融合的理念。云通信关注应用层而忽略底层的通信技术,以数据通信为基础,具备强大的应用层多媒体通信能力。以个人和企业办公都会用到的Gmail为例,电子邮件本身即是一种基于云的通信工具,而谷歌在电子邮件中包含了即时通讯工具Gtalk,实现了文本消息、语音和视频等多种通信功能,同时Gmail还集合了Google Voice的电话功能以及社交平台Google+,因此Gmail成为一个典型的云通信平台。同样,国人更熟悉的QQ除了能够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聊天,QQ软件还连接QQ邮箱和社交平台QQ空间,因此QQ也是一个云通信平台。

云通信是通信产业的未来

面向个人用户的云通信形态多种多样,除了Gmail和QQ,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都可以划入云通信的范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完全普及,各类具有通信功能的APP扩大了云通信的范围,而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的传统运营商则面临着沦为“管道”的命运。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运营商只是提供文本、数据和语音通信链路,而以数据通信为基础的云通信却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应用层多媒体通信。这个链条好比物流,运营商只是修筑高速公路,云通信平台是汽车,具有运输不同的货物的能力,人们交流的信息是货物。所以,云通信成为数字时代的通信平台,而运营商的底层通信能力只是云计算架构的基础管道。

随着4G牌照的下发,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我们知道,4G标准TD-LTE事实上只提升了数据业务的性能,传统语音呼叫要切换到2G/3G上。 4G的数据业务未来将给云通信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未来,天然处在应用层的互联网服务商将是云通信——或者说通信的主导者。

尽管个人用户已经在通过Gmail、QQ、微信、微博等工具进行不同形式的通信沟通,但沟通的效率并不是个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企业通信领域,企业用户追求高效沟通,所以业界早已推出了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统一通信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使不同的终端具备数据、图像和声音的通信能力。统一通信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它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从而为人们带来选择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云通信早已被统一通信服务商和企业客户接受,基于SaaS的云统一通信服务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企业级云通信领先发展

云计算的优点在云通信中得到充分体现:资源弹性扩展、快速部署、免除维护、系统稳定性高等等。统一通信借助云计算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将最新的视频会议、社交媒体等技术集合进来,帮助人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云端统一通信的融合,还帮助终端实现了“瘦身”,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终端使用多种通信方式沟通。

NEC曾经对企业应用统一通信的情况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统一通信在企业内的主要应用场景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用于企业内部沟通,二是用于联络客户,三是用于联络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这三种沟通场景下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沟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统一通信帮助企业降低办公通信成本,加速信息的获取,从而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统一通信方便企业与客户沟通,提高了销售的转化率,也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统一通信也方便了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提升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供应链成本,并且可以获得外部专家的支持。

可以看到,统一通信兼顾内外沟通的需求,公有云或者混合云模式下的SaaS云通信服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国内从事云通信业务的厂商非常多,不仅能够提供整套的统一通信云解决方案,也能提供完全基于云端的云通信租赁服务,代表厂商有华为、263、全时等。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是业界领先的云通信解决方案。它通过一个客户端实现多种会议模型,支持消息、语音、视频、数据多业务协同,实现渐进式沟通;支持与华为智真会议系统融合,无缝嵌入OA/Outlook/CRM/ERP等办公系统。华为UC&C云协作平台秉承了“云管端”的设计理念,“云”将分布式部署的基础设施形成有机整体的管理系统、呼叫控制系统,智能化调度资源;各种类型的接入网络和骨干网络,包括企业内网,公网和移动网络形成“管”,提供统一的体验;不同网络接口、协议、媒体能力的用户终端构成“端”,适应终端多样化的需求。

263云通信是国内公有云SaaS统一通信服务的代表。263云通信是建立在云计算、云存储的基础上的统一通信平台,业务涵盖企业邮箱、日程管理、企业网盘、网络会议、电话会议等;整合大量的第三方企业应用,包括OA、ERP、CRM等等,单点登录实现不同应用间无缝切换;实现通讯录同步,企业应用可以和平台上的消息互相推送。在管理方面,263云通信平台提供了统一的简单便捷的管理模式。

以云视频会议为基础的全时云会议同样属于公有云SaaS服务。全时云会议倡导“简单易用、共享协作”,融合视频、语音、数据共享、白板等远程会议手段,实现多维度远程协作,具有“简单、移动、协作”的特点。云会议2.0可实现跨平台一键快速入会,通过邮件、客户端、office插件、手机/电话都能接入会议,同样具备终端多样化优势。

从以上三个简介不难看出,企业级云通信市场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解决方案都已经成熟,云化趋势已蔓延至整个应用通信市场。

融合通信是未来趋势

无论是个人云通信还是企业云通信,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里引述263云通信CTO李旭阳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上提出的观点,未来通信将包含四个方面的融合,分别是网络的融合,应用的融合,管理的融合,以及终端的融合。

第13篇

1实验室现状及建设综合实验平台的必要性

2000年以来我院先后建设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原理、高频电子、EDA等基础实验室及检测与控制专业实验室。2004年通信专业开始招生,为满足教学要求,筹建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由于当时学校经费紧张,制定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分两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建设以满足教学需求的基本型专业实验室,主要完成光纤、程控、通信网、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实验。该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各种实验箱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组成,基本1人1箱,其特点是:技术成熟,投资少,维护方便。第二步,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室。第一步建设方案已于2006年完成。

2006年以来,通信专业实验室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这些设备各自独立,没有形成网络,系统性不强,实验内容多以演示、验证为主。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类实验室条件局限性较大,没有通信全程全网的系统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整体概念,无法满足对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2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与目标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电信领域正在向着移动化、宽带化的方向不断融合。因此,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设一个集传输、交换、宽带接入及有线、无线通信为一体的综合现代通信网络,是一个类似于电信系统的全真式网络。该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网络运行,各个网络对接,并能够完成每种设备平台的实训与研究。通过该实验系统,让学生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感受现代通信的真实环境,对所学专业有直观的认识及深入的了解,提高专业素质,锻炼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通信技术人才。

3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与内容

建设方案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通过反复多次的论证,提出了适应现有资金条件,适合当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综合通信实验平台。整个平台由SDH传输网、程控交换网、移动无线接入网、EPON光接入网、网规、网优等系统构成。

3.1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3.2光传输系统

光传输系统是整个实验网络的核心,沟通了各模块之间的通信联络。系统采用SDH技术,由3台STM-1设备构成环形网络。SDH技术是目前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它以其突出的技术优势为网络提供优质、高效、可靠的通信业务,能够满足宽带数据及视频图像等多业务的传输需求,自愈功能强。掌握传输技术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传输系统选用华为公司的Optix155/622HMetro1000型设备,主要功能及配置如下:

(1)系统高阶交叉能力为136×136VC4,低阶交叉能力1638×1638VC12。

(2)单台传输系统配置STM-1光接口2个,E1接口21个,FE接口数量为4个,支持155M至2.5G光速率的在线升级能力。

(3)具备多业务处理能力,提供多路E1,T1,E3和T3业务及各种音频接口,数据接口功能。

(4)系统采用MSTP第三代技术,支持以太网信号的汇聚、二层交换和VLAN。

(5)传输系统配备了设备级管理软件,在提供完备的网元级管理功能的同时,提供了网络层管理功能,支持传统业务的端到端管理。

(6)整个传输网络保护机制健全,交叉、时钟、电源均采用1+1保护措施,具备强大的告警分析和故障自动诊断功能,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程控交换系统

程控交换系统采用华为公司C&C08程控交换设备,通过传输网络及其他配合设备构建一个完全模拟实际应用的,具有局间交换、远端接入功能的完整交换网络。主要配置为:

(1)系统交换能力为16K×16K,配置模拟电话用户96路,数字中继120DT(最大可扩充至50000线模拟用户及10000线数字中继)。

(2)提供中国1号信令、7号信令,满足局间通信的要求;提供语音业务及其他综合接入业务,配置各种接口。

(3)提供设备级网管软件,可对硬件设备进行设置、配置,进行信令的观测、跟踪等。

3.4TD-SCDMA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系统

TD-SCDMA技术是目前广为使用的新技术,大幅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实现了移动宽带,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系统由TD-SCDMA无线侧基站控制器单元(RNC)、无线侧基带处理及射频单元(NodeB)及无线网络操作维护中心(OMC-R)等主要设备及相关系统软件组成。

TD-SCDMA无线侧基站控制器单元(RNC)采用华为公司新一代基站控制器DRNC820型设备,该设备集成度高、容量大、可靠性好,可以满足未来高速分组业务发展,大大提升TD-SCDMA全系统的带宽和容量。系统采用MAIO(MultipleAccessToInOne)技术,统一ATM,TDM和IP交换体系,既支持对2G传输资源的前向兼容,也支持向全网IP的演进。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单框解决方案与平滑升级;采用双平面GEStar交换网,可提供最大120Gbps的交换容量;接口丰富,可提供多种组网方式。

TD-SCDMA无线侧基带处理及射频单元采用业界技术领先的多形态统一模块设计,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功耗低、安装灵活的特点,最大可支持36载扇的TD-SCDMA基带处理能力。操作维护系统主要完成软件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测试管理、传输管理等功能。

3.5EPON光接入系统

EPON光接入系统采用华为公司MA5680T型设备,具备多种丰富的功能特性,可提供大容量、高速率、高带宽的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接入。设备为GPON/EPON一体化设备,满足用户扩容升级需要;系统能力满足背板交换容量为275Gbps,业务交换容量双向为68G;单框可支持ONU/ONT数为7168;支持3层特性,支持RIPV1/V2和OSPF路由协议;满足多种FTTx组网应用,满足基站传输、IP专线互联、批发等业务组网需求。

3.6网规网优系统

无线网络测试系统选用鼎利公司的测试软件,具备完善的GSM/GPRS/TD-SCDMA/HSDPA网络测试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测试方法。

3.7专用e-bridge实验软件

由于本次实验平台选用的硬件设备均为商用设备,所以要考虑整个网络系统如何适合于学生进行实验,一般来说,实际商用设备的管理终端数只有一个,这样对于有40名学生的班级来说,需要分40组,显然不现实。讯方公司研发的专用e-bridge实验软件,解决了多人操作的问题,满足每个系统平台可以40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把商用设备转化为适合高校教学的实验设备。

专用e-bridge实验软件具备实验过程控制功能,实验教师可灵活分配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可以调整每组学生的实验时间,软件能同时满足多人多次上机实验的要求。综合实验平台系统组成除配置以上设备、软件外,还考虑设置了通信电源设备、光纤配线架、数字配线架、音频配线架等其他配合设备。

4实验项目内容

整个实验系统通过通信网管软件,可满足40个学生终端进行实验操作,可开展的主要实验项目内容如下:

(1)SDH光传输系统:①传输设备配置实验:通过传输网管软件对设备进行操作加载及维护;硬件数据配置、分配功能模块资源等;②组网实验:可进行SDH链型网、环型网组网配置;③通道保护实验:通过对传输光口、逻辑系统、保护制式的设定,实现通道保护和复用段保护机制的实验;④网管操作实验;⑤开销分析实验:⑥传输复用解复用字节分析实验等。

(2)程控交换系统:①交换机硬件配置实验:通过交换机网管软件对设备进行操作加载及维护;分配各个功能模块资源;②用户实验:配置、分析用户及号码;本局用户新业务设定及注册等;③电话呼叫处理实验:观察呼叫处理过程、信号流程;④局间中继信令系统实验:包括NO1和NO7中继调试,局向设置、路由选择,观察计发器信令流程及出局呼叫过程;⑤计费系统实验;⑥全局综合业务实验等。

(3)RNC系统实验:①数据配置实验:对RNC设备状态、网络结构、后台数据库进行配置;②链路、通道信息配置;③小区参数配置、优化、参数测试实验;④RNA网络结构实验;⑤手机注册、呼叫、切换流程分析等实验。

(4)网优、路测实验内容:①手机终端的测试:包括呼叫、数据业务、手机强制测试等;②室内、楼宇、楼层测试、数据分析;小区覆盖测试分析;③邻区优化测试,2G/3G系统间邻区优化分析;④网优综合测试实验等。

(5)其他操作实验:线缆布放、光纤接续、光缆终端盒接续等实验。

5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特色

(1)技术新,功能强,适用面宽。该实验平台模拟现代通信网络系统,集传输、交换、移动通信于一体,可进行通信工程课程实验、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等综合实训内容。

(2)内容广泛、系统性强。以往的实验内容基本以验证为主,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成,提供了丰富、宽泛的实验内容,可开展大量的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为师生提供了全程全网的实验环境。

第14篇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就业形势,并结合我院实验室现状,提出了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必要性;给出了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拓扑结构;论述了SDH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及EPON光接入等系统的详细配置情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信息业务量的剧增,社会对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企业需要的是既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了解通信行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完善通信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模式,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09年提出了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计划,并获得了中央地方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项目的资助。

    1实验室现状及建设综合实验平台的必要性

    2000年以来我院先后建设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原理、高频电子、EDA等基础实验室及检测与控制专业实验室。2004年通信专业开始招生,为满足教学要求,筹建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由于当时学校经费紧张,制定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分两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建设以满足教学需求的基本型专业实验室,主要完成光纤、程控、通信网、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实验。该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各种实验箱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组成,基本1人1箱,其特点是:技术成熟,投资少,维护方便。第二步,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室。第一步建设方案已于2006年完成。

    2006年以来,通信专业实验室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这些设备各自独立,没有形成网络,系统性不强,实验内容多以演示、验证为主。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类实验室条件局限性较大,没有通信全程全网的系统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整体概念,无法满足对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2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与目标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电信领域正在向着移动化、宽带化的方向不断融合。因此,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设一个集传输、交换、宽带接入及有线、无线通信为一体的综合现代通信网络,是一个类似于电信系统的全真式网络。该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网络运行,各个网络对接,并能够完成每种设备平台的实训与研究。通过该实验系统,让学生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感受现代通信的真实环境,对所学专业有直观的认识及深入的了解,提高专业素质,锻炼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通信技术人才。

    3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与内容

    建设方案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通过反复多次的论证,提出了适应现有资金条件,适合当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综合通信实验平台。整个平台由SDH传输网、程控交换网、移动无线接入网、EPON光接入网、网规、网优等系统构成。

    3.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拓扑图

    3.2 光传输系统

    光传输系统是整个实验网络的核心,沟通了各模块之间的通信联络。系统采用SDH技术,由3台STM-1设备构成环形网络。SDH技术是目前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它以其突出的技术优势为网络提供优质、高效、可靠的通信业务,能够满足宽带数据及视频图像等多业务的传输需求,自愈功能强。掌握传输技术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传输系统选用华为公司的Optix155/622HMetro1000型设备,主要功能及配置如下:

    (1)系统高阶交叉能力为136×136VC4,低阶交叉能力1638×1638VC12。

    (2)单台传输系统配置STM-1光接口2个,E1接口21个,FE接口数量为4个,支持155M至2.5G光速率的在线升级能力。

    (3)具备多业务处理能力,提供多路E1,T1,E3和T3业务及各种音频接口,数据接口功能。

    (4)系统采用MSTP第三代技术,支持以太网信号的汇聚、二层交换和VLAN。

    (5)传输系统配备了设备级管理软件,在提供完备的网元级管理功能的同时,提供了网络层管理功能,支持传统业务的端到端管理。

    (6)整个传输网络保护机制健全,交叉、时钟、电源均采用1+1保护措施,具备强大的告警分析和故障自动诊断功能,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程控交换系统

    程控交换系统采用华为公司C&C08程控交换设备,通过传输网络及其他配合设备构建一个完全模拟实际应用的,具有局间交换、远端接入功能的完整交换网络。主要配置为:

    (1)系统交换能力为16K×16K,配置模拟电话用户96路,数字中继120DT(最大可扩充至50000线模拟用户及10000线数字中继)。

    (2)提供中国1号信令、7号信令,满足局间通信的要求;提供语音业务及其他综合接入业务,配置各种接口。

    (3)提供设备级网管软件,可对硬件设备进行设置、配置, 进行信令的观测、跟踪等。

    3.4 TD-SCDMA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系统

    TD-SCDMA技术是目前广为使用的新技术,大幅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实现了移动宽带,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系统由TD-SCDMA无线侧基站控制器单元(RNC)、无线侧基带处理及射频单元(Node B)及无线网络操作维护中心(OMC-R)等主要设备及相关系统软件组成。

    TD-SCDMA无线侧基站控制器单元(RNC)采用华为公司新一代基站控制器DRNC820型设备,该设备集成度高、容量大、可靠性好,可以满足未来高速分组业务发展,大大提升TD-SCDMA全系统的带宽和容量。系统采用MAIO(Multiple Access To I n One)技术,统一ATM,TDM和IP交换体系,既支持对2G传输资源的前向兼容,也支持向全网IP的演进。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单框解决方案与平滑升级;采用双平面GE Star交换网,可提供最大120Gbps的交换容量;接口丰富,可提供多种组网方式。

    TD-SCDMA无线侧基带处理及射频单元采用业界技术领先的多形态统一模块设计,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功耗低、安装灵活的特点,最大可支持36载扇的TD-SCDMA基带处理能力。

    操作维护系统主要完成软件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测试管理、传输管理等功能。

    3.5 EPON光接入系统

    EPON光接入系统采用华为公司MA5680T型设备,具备多种丰富的功能特性,可提供大容量、高速率、高带宽的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接入。设备为GPON/EPON一体化设备,满足用户扩容升级需要;系统能力满足背板交换容量为275Gbps,业务交换容量双向为68G;单框可支持ONU/ONT数为7168;支持3层特性,支持RIPV1/V2和OSPF路由协议;满足多种FTTx组网应用,满足基站传输、IP专线互联、批发等业务组网需求。

    3.6 网规网优系统

    无线网络测试系统选用鼎利公司的测试软件,具备完善的GSM/GPRS/TD-SCDMA/HSDPA网络测试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测试方法。

    3.7 专用e-bridge实验软件

    由于本次实验平台选用的硬件设备均为商用设备,所以要考虑整个网络系统如何适合于学生进行实验,一般来说,实际商用设备的管理终端数只有一个,这样对于有40名学生的班级来说,需要分40组,显然不现实。讯方公司研发的专用e-bridge实验软件,解决了多人操作的问题,满足每个系统平台可以40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把商用设备转化为适合高校教学的实验设备。

    专用e-bridge实验软件具备实验过程控制功能,实验教师可灵活分配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可以调整每组学生的实验时间,软件能同时满足多人多次上机实验的要求。

    综合实验平台系统组成除配置以上设备、软件外,还考虑设置了通信电源设备、光纤配线架、数字配线架、音频配线架等其他配合设备。

    4实验项目内容

    整个实验系统通过通信网管软件,可满足40个学生终端进行实验操作,可开展的主要实验项目内容如下:

第15篇

近期,由于总理的关注,使得提网速降网费成为电信行业热点话题,也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最主要的举措。

业内专家指出,提速降费的出路在流量经营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这个根基,仅靠管理部门的关注并不能推动电信行业持续降低资费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服务需求。可喜的是,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已经从简单的价格降低到寻求流量货币化的更新层面。

2015年,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新的结构性的挑战,4G加速普及,“互联网+”、工业4.0扑面而来,尤其是互联网巨头开始携互联网思维、产品、机制的红利,全面介入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物联网等领域,这更需要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

后向模式大平台

由企业向运营商购买流量提供给用户免费使用的后向模式被认为是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创新模式。中国电信推出的流量宝产品对后向模式进行了更好的探索。

流量宝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赚取免费手机流量和WIFI时长的实惠,另一方面向合作方提供一个支持三网(电信、移动、联通)用户通兑和小额流通的流量平台,贴近用户需求、市场定位精准。

流量宝是一个以流量币为核心的流量经营新平台,它连接起用户与企业,通过打造“小额流通、三网覆盖、跨网流通、渠道共享”的流量宝生态圈,解决当下手机用户最关注的流量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商家可以向运营商购买流量,随后通过活动的方式让用户完成任务以获得流量。

并不是互联网机顶盒

集成智能家电、家庭娱乐、家居控制、智能医疗、远程教育等各大领域的智慧家庭产业正成为“互联网+”具体实施的落脚点。

中国电信推出的智慧家庭产品“悦me”3月17日在12个省市正式放号。以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为核心,以光宽带为接入方式,为家庭用户提供影音娱乐、民生应用和智能网关应用服务。

“悦me”是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之上寻求价值增值的重要探索。“悦me”丰富的应用成为中国电信构建智慧家庭生态链的重要因素。目前,“悦me”产品已聚合了教育、医疗、社区、购物和影音娱乐等7大领域,影音方面,中国电信与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电视频道和海量高清视频点播服务,以及丰富的正版应用下载。

一点接入全网覆盖

流量统付是中国移动于去年8月份推出的一款流量后向计费产品。流量统付业务指个人用户通过2G/3G/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减免,由集团客户后向统付。

目前,中国移动已与奇虎、苏州蜗牛、联想、百度等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流量统付业务,用户可以通过360手机助手、蜗牛“免商店”、乐商店免流量费下载游戏、应用。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厂商已将移动互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流量经营时代,流量统付业务作为新兴的业务模式,可以刺激数据流量增长,提高客户黏性,提升流量价值。特别对软件下载、社交等应用而言,可以提升其与同类应用的差异化竞争力。

拯救OTT的最后稻草

中国移动一直稳步推动的融合通信服务今年有望试商用。

据了解,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以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三新”体验为特征,通过手机终端上的通话、消息、联系人三大入口实现传送文字、图片、视频、位置等富通信功能。其中,新通话将基于VoLTE核心能力构建用户通话新体验;新消息以融合的消息界面、支持多种媒体格式的消息交互和群组通信,兼容传统短彩信并提供公众信息服务;新联系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联系人管理,包括群组、个人名片、网络地址本等功能。

中国移动已于2014年12月30日完成了试商用布局,2015年系统容量可达到1亿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融合通信商用网络。

从增值服务到集团战略

在4G数据业务爆发、虚拟运营商推广流量不清零、互联网企业频繁试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背景下,近年来有关流量经营模式创新成为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新命题。2014年11月25日,中国联通正式推出了“流量银行”。

流量银行产品是电信运营商向互联网的价值经营探索。降低用户对流量进行管理和消费的门槛,借助金融领域的概念流量的货币化既增加了用户的黏性,也强化了用户对流量的认知和体验。更为关键的是,流量银行为连接企业与用户建立了直接的通道,成为企业精准营销的平台,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企业设置的任务获得免费流量。

在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郭军看来,流量银行是将流量价值化进入互联网流通形成创新的交易模式。流量银行已经从中国联通旗下宽带在线公司的一款增值业务上升为集团战略层面产品。

互联网重构渠道

电信运营商在2G、3G时代以定制机的模式聚拢了大量的终端厂商,在产业链拥有极高的话语权。4G时代产业环境以及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联通在4G元年打造了垂直电商平台――沃易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