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办公室空间设计调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查找资料得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瑞典最先有人强调个人空间的办公环境,设计出了每个人“U”型的办公空间。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各大公司正时兴建造大开间的集体办公区,这样的办公室环境招示着一种思想:人人平等.张扬个性.和微软“尊重个人创造力”的形象相得益彰。
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以人为本。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办公空间的可以分为具有行政性(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各类经济企业的办公楼),专业性(各类设计机构、科研部门、商业、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办公楼),综合性(指同时具有商场、金融、餐饮、娱乐、公寓及办公室综合功能设施的办公楼)。
在我国,传统的办公环境是每个人一桌一灯,一大排日光灯,象工厂一样。八十年代后,机关单位的办公台加大班椅,成为一种呆板的符号化特色。从20世纪80年代初办公空间开始引进港台模式,逐步从封闭的小办公空间到大空间形式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形式的转化,更为体现企业文化,改变工作作风,对提升工作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在近20年间,除了办公家具和设备改进之外,无论从空间的形态、构成以及功能几乎没有本质的改变。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IT技术运用越来越普及,人性化企业管理模式的推进,“亚健康”概念的提出等等,使得人们重新来关注办公空间(一般被认为是最佳模式的开放式的空间),并以人性化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和实践。
调研开始找到许多关于办公室设计的大量资源,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办公室设计方案,并没有找到的就是那种单纯的能够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设计者的办公室设计。从对工作区,休息室的最初印象到会议室的吸引人之处或者是设计工作室本身的功能性和豪华性。设计师工作室在风格上功能和特点上能够是十分独特的,这种空间设计上的独特之处也是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员工对于设计公司的要求是来自于工作区和休息区。所以一家设计公司对他们的员工能给予的就是创造一切可能激发设计人员创造出最后的作品。
一、德国JK公司办公空间设计
德国JK公司设在一前皮革厂里,其外观独特,造型优美。上图为平面图,根据平面图可以看出,该办公空间为小型办公空间,人数规模在30人左右。属于流动办公空间,水平和垂直方向采用了象征性的分割,保持了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视线通透,交通极少阻隔,空间设计不仅仅局限于空间中包含工作台的思想,可以看出它也是一个景观空间,是一个可以轻松的与团队人员进行沟通合作的场所。
从右图可以看出,采用了具有后退感和明度很高的色彩来处理墙面,是室内空间获得较为宽敞和明亮的效果,给以一种具有开敞、空旷的感觉,同样又很现代前卫。白色是一种非常纯粹和柔和的颜色,在办公室中使用白色也有助于缓解疲劳。室内的白色,一方面是一种设计手段,表达出了这如同建筑一般的空间的抽象和微妙之美。另一方面,它成为一种视觉意象,充满理性和智慧的空间设计所赋予的意象:单纯、完整。
整个空间的办公区域看上去很通透,顶部结构举架也很高,让室内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整体布局设置有层次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两侧的窗子很多,几乎是一个挨一个地呈对称排列,使得光线很充足,以至于白天办公也无需任何辅助灯光。空间中的黑白基调微妙而具变化,白色的背景中穿插了几笔黑色,使空间拥有了更多表情。
事实上,办公室内自然光和人造光源的强度、色彩直接进入工作人员的视觉器官,进而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办公室的照明状态不仅要考虑到办公桌上水平照度的效率,还要使人能有效地观望物体,保护视力,提高工作效率、平衡情绪、身心健康、充分体验空间的舒适和美感。空间走廊上的灯采用倾斜向工作区域的悬挂方式,进而更加的合理的利用光源,我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局部人工的灯光有点过于明亮,可能会让人感觉眩目。
另外,该办公空间设计很人性化,除了一些必须得基本配置外,还另外设有阅览室和休息间,可以供大家休息阅读和休闲。不过我感觉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空间,把这些休闲空间综合利用,组合在一起。
二、国内CMGJ设计公司
大量图纸书籍、各种模型和材料堆放在各个角落,音乐和谈话声音此起彼伏,设计师们则埋头此中并乐此不疲地奋斗着,这是许多设计公司留给人们的印象,也是设计师们所熟悉的工作环境。然而,在这个设计公司,是不一样的情形,它明亮、整洁、纯朴但不乏生气和活泼。
前台位于大堂一侧,公司同样贯彻白色主题。从前台位置看公司大堂,白色柱子通过顶部的处理,显得别有情趣。前台门厅和交通要道用V字形联结各个部门,这种方式既最大化地节约了面积,也使得人流动向非常明确。在视线的终点,点缀一些鲜艳的色彩,一把红色的座椅,满眼的白色因这一点色彩显得更加洁净和生动。同样也将阳光更充足、景观更好的空间留给了员工。
总的来看,空间设计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很充分的利用空间,无论在功能使用方面还是在空间造型的艺术处理方面都尽如人意。室内交通空间以及相邻区域的隔断同时担负着重要的储藏功能,其外部看似只是一片完整的界面,其实内部分工明确,空间分割非常精确。界面的处理显得简洁而轻松,采用玻璃与白色玻璃材质相隔装饰,毫不影响视线的自由和空间的开放。通过对辅助空间、界面的设计以及对尺寸的精确把握,最终呈现出一种饱满、单纯的空间。这有点类似于东方艺术中的“留白”,张驰之间,虚实相生。室内的白色,一方面是一种设计手段,以表达这如同建筑一般的空间的抽象和微妙之美。空间的弹性利用也处理的很好,下面图片的一个办公区,既可以用来召开会议,在平时又可以用来作为阅览和创作交流的地方。
窗外昼夜更替,车水马龙;窗的另一边,被这片最纯的白色截取,整个空间,几乎所有的物体成为白色体块,没有上下、轻重、主次的区别,白色,甚至模糊了时间的界限,24小时都是那么纯净而明亮......白色,在他们自己的工作空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和独特的诠释。
不过有些地方还不是十全十美,此办公空间的设计太过于现代化,现代社会越来越科技化信息化,被各种烦恼所压抑的人们都渴望能求的一块自然之地,回归自然,放松一下心情。所以,如果能在其中适当添加一些绿色植物,特别是在一些角落,可以起到填补剩余空间的作用,是室内的死角焕发出生机。同时,在门口的空地过多,门口是人们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所以可以有规律的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既不会影响人们行走路线的畅通,又能加强与外界的视觉联系,还可以消减噪音,给步入的宾客一种清新的感觉。
关键词:创意产业办公空间;员工健康;办公模式;多功能型办公区
中图分类号:TU243.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04-02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浪潮的席卷,中国的创意产业(如工业设计、影视艺术、软件服务、流行时尚、建筑装饰、展演出版、广告企划和运动休闲等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办公环境也与“设计”有了更多的联系,各大设计机构也在为营造和谐的人性化办公空间而努力。就目前来讲,国内创意产业的办公环境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多数企业依然遵循着传统办公空间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走廊加隔间式和敞开式布局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新纪世人们工作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要求业内人士对创意产业的办公空间设计作出新的思考。
一、新世纪工作价值观念的转变
俄国作家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一二十年前的办公室一族多数只能将这句话作为理想的工作状态渴望一番,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新世纪的年轻人则不同,他们不再把工作与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像以往那样拼命地工作挣钱,面对每天将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工作,他们会感到压抑,他们向往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不被打卡声与电话声所包围,他们宁肯放弃高薪却紧张的工作以换取更多的休闲时间,从而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他们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快乐、休闲而富有诗意”正在成为他们衡量工作价值的新尺度。
二、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基于新世纪人们工作价值观念的转变,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也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更为个性化和标识化;更注重对高新科技的应用;更为人性化。[1]模式化的办公空间设计已经失去了市场地位,个性化和标识化更为企业和员工津津乐道。国际化大公司如谷歌等创意企业自不必说,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也希望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来展示企业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高科技和智能化的办公设备,促使办公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如固定办公、在家办公、远程办公、虚拟办公、移动办公、“第三地”办公等,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给员工提供舒适有度的工作环境,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让员工身心愉悦地工作,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国内创意产业办公空间设计的新思路
其实,在设计Pleese系列前,HOS(Hybrid Office System)系列已经成型,与Pleese系列的“快乐”基调不同, HOS系列以“好收纳、易沟通、高效率”为主要诉求,设计简练、明快,营造出一种“智慧高效”的办公氛围。
震旦集团设计中心总经理高曰菖说:“员工除了独自办公,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讨论策略、交流情感,甚至发发牢骚,这些其实很难到办公室以外的环境中去解决。怎么才能满足员工8小时工作的全部需求呢?”
震旦集团设计中心联手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对全国70个城市的办公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四种工作模式,分别是专注、社交、沟通和学习。调研结果与震旦集团设计中心之前的设想基本吻合。
为此,设计师们在造型上颇为匠心独运。比如,所有转角部位都呈柔和的弧形;凳面和椅面使用了柔软舒适的材料,并配以橙色、绿色、蓝色这些跳跃的色彩;设计坐面是倾斜的凳子,以此营造“促膝”交谈和“俯身”倾听的亲近感;设计得很矮的整套座椅,仿佛一堆玩具。就这样,带着玩乐甚至幽默色彩的Pleese家具系列出炉,并主要放置于办公室的公共空间部分,提供员工社交和沟通的场所。
之后,设计中心又发现,HOS和Pleese两大系列“混搭”在一起,还能提供出“独”、“俩”、“组”、“众”四大解决方案,分别与“专注、社交、沟通、学习”相对应。
它来自1974年起就蝉联全球办公家具销量第一的美国家具品牌Steelcase。
这家公司以制造符合人体工学的高级办公家具闻名,一把办公椅的价钱通常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价格昂贵的国际办公家具品牌近年来逐渐在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Steelcase,还有同样来自美国的Herman Miller和日本的冈村制作社(Okamura)。
这些公司的产品均以高技术著称,无论是来自航空和汽车制造业的特殊材料,还是经过升降、俯仰等耐用测试的制作工艺,其终极表达的信息就是:这是一把极其舒适的椅子。因为颠覆座椅设计的常规,诸如Herman Miller生产的Aeron座椅还成为工业设计教材里的经典案例。而在发展数十年之后,Steelcase这样的公司已经把商业模式从简单的家具设计衍生到一整套的办公空间设计咨询。在美国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它们的产品不仅仅是桌椅,还有空间。
但在中国,椅子恐怕还是最引人瞩目的产品。创业者罗永浩在手机创业团队当初的招聘启事里特意注明自己会使用Herman Miller和冈村旗下的Contessa座椅,互联网上也能看到消费者开箱视频和高清细节大图─通常人们在购买心仪的数码产品时才会出现类似行为。
随着人们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增加,很多人认为拥有这样的高配置是一种长期的健康投资。而对于公司来说,这是显示自己重视人才和追求品质的企业文化的标识。Steelcase的客户几乎遍布了财富500强公司,其中经常被提及的示范案例是移动运营商沃达丰和科技巨头Google。有时候,这些座椅会在商业报道中被记者强调出来,以示该公司在硬件投资上出手不凡。
为了凸显这些产品的创新意味,Steelcase等公司通常会为新品举办隆重的会,它们或者在颇具时尚感的地方以鸡尾酒会的形式举行,或者直接放在品牌旗舰店。Steelcase大中华区经销商主管雷震宇对《第一财经周刊》总结说,在中国,只要有近距离展示和接触的机会,最终销售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
当2006年年底Steelcase在深圳设立工厂并开设上海直销门店的时候,它发现自己在国外成立近百年积累起来的知名度在这里并不管用。最初的生意只能依靠那些签了全球统购协议的客户,比如GE。这一情况在2007年7月Steelcase在北京成立直销办公室才开始有了明显改变。
为了提升知晓度,雷震宇和其他销售团队的成员选择去积极接触一些办公空间设计和项目管理公司作为突破口,尤其是一些早年进入中国的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比如Gensler以及HOK。一方面,同企业主相 比,这些专业人士对办公家具行业的了解更深入,因此基本都知道Steelcase在全球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在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就会为客户推荐一些品牌名单,而且最终的采纳率非常高。这让Steelcase开始有机会参与各大本土企业办公室项目的投标竞争。
最早的中国客户来自大型国企和央企,第二批则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民营巨头,如今更多民营企业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他们的采购对象不仅仅是Steelcase,还有一些欧洲高端办公家具品牌,比如由一家叫做玛祖铭立的公司的德国品牌Kusch+Co,它是包括戴姆勒在内的德系公司固定使用的品牌。所有这些品牌的教育和营销,再加上企业自身的需求,让一些中国企业主将办公室装修预算逐步从七八年前的几十万、几百万提升到如今的上千万。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昂贵产品的价值,雷震宇不能仅仅在招标大会上带几件样品过去展示而已。他所谓的接触包括邀请这些中国公司的负责人参观工厂和展厅,甚至是美国总部;之后会到实地进行产品的出样展示,也就是把样品直接带到客户的办公室里现场一件一件安装和演示,然后让员工和管理团队试用一段时间。
试用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于Steelcase这种公司的产品,只有实际的使用,而不仅仅是观看,才能明白自己的钱到底花在了哪里。一次,雷震宇和同事参加一家中国本土公司的办公室竞标大会,Steelcase组装产品的过程被众人围观,甚至有人拍摄了视频。但当所有人都组装好产品展示之后,招标方最终选择了更便宜的品牌,因为“看起来都差不多”。
如果能说服中国的企业负责人走进工厂车间或者展厅,一切就变得好办多了。届时销售人员的演示就会变成Steelcase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甚至是环保材料的应用方式。“但凡去过美国总部参观的,100%都会成为我们的客户。”雷震宇说。
南京新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城股份”)也是如此。这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公司在最近启用了一座5000平方米的集团总部新大楼,部分自用,其他出租。这家公司是成立于1999年的房地产行业组织中城联盟的成员,该组织中还包括万科等公司,而新城股份的CEO陈俊2013年即将成为主席。在大楼于2012年初刚刚开建的时候,他们就希望借这个机会做成全国房地产行业中先进办公理念的样板和表率,接待前来考察参观的联盟成员。
同年,Steelcase在原来上海、北京两个直营店之外开放了中国地区的经销商网络,于是邀请新城股份新楼的内部设计团队赴美国总部参观考察。团队成员回来兴奋地为新城股份的管理层做了一个报告会。新城股份办公室副主任丁峰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Steelcase美国总部的开放式员工吧,他认为,新城应该“像Google那样的美国大公司一样,设立下午茶时间,提供员工之间沟通交流的环境和平台”。
实际上最终出现在新城股份装修一新的总部办公室里的不只是一个员工吧,几乎是Steelcase美国总部的缩小版,产品齐全程度甚至超过了南京经销商的展厅。“我们现在成了Steelcase最好的展厅,面积大,到我们这里能看到每一件家具每天被使用的场景。”丁峰说。
Steelcase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从一开始就显得非同一般,毕竟在中国,它很少有机会可以在一幢大楼刚开始建造的前期就介入,可发挥的空间相当大。 数月后,Steelcase从美国总部派来团队,对新城股份每个部门从高管到普通员工一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习惯调研,问题甚至细节到是左手还是右手写字,衣服和包通常都放在哪里。随后根据调研结果,Steelcase给出了一份非常详尽的空间设计建议。
那个起初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的员工吧在真正用起来的时候,员工们倒反而不自在了起来:人们只是到那看看,坐坐,但很快大家就觉得手足无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丁峰为此还要求公司下属部门“有组织”地轮流去员工吧办公,并提供了饮料和点心。几个月下来,员工们逐渐会主动去那里办公了。丁峰还制定了每个人在办公桌上摆放个人物品的规范。“这些产品会让你不自觉养成良好的办公习惯。比如白颜色的桌板设计会让人不乱写乱画,如果桌面很乱很脏自己都看不下去。”丁峰说。
“和大型国企以及外企相比,这些民营企业花钱购买高端国际家具品牌更多考虑的是它能给企业本身带来文化、形象上的哪些附加值。”雷震宇说。
新城股份原计划投入几百万进行新总部的内部装修,如果配置一些国内的家具品牌,这个预算完成采购足够了。但最终,在Steelcase的努力争取下,预算被提高到了近千万,还是Steelcase全球总裁亲自拍板给的优惠价,南京的经销商也让出了不少利润。对于一些价位偏高的高技术产品,比如远程会议室控制系统media:scape,新城股份只是象征性地买了一个。“这个产品更适合美国那种开放式的办公室,中国人开会还是喜欢有点私密的空间。”丁峰说。
除了根据每家公司的特点给出个性化的空间解决方案,Steelcase还想再往前一步,把前端的趋势研究贯穿到销售中。
Steelcase每年在中国会举办两场盛大的新品会,背后一定配合有研究部门总结的新趋势报告或理论模型。你会同时拿到一份全球坐姿调研报告,这项研究覆盖全球11个国家超过2000人,由Steelcase“未来工作场所”研究团队和设计工作室共同进行,9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坐姿被总结出来,在报告末尾,Steelcase会告诉你Gesture座椅就是为这些新需求而设计的。
此外,Steelcase还有自己的办公场所研究杂志《360》,定期最新的趋势和报告。它主动和设计师分享这些报告,等有合适的项目出现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合作。
新城股份的示范效应已经产生。据丁峰介绍,任志强、潘石屹等中城联盟企业的领导都在开会时参观了新办公室,感觉很不错,还安排负责人同Steelcase接洽,更不用说同一幢大楼里入驻的其他公司了。在整个南京地区,新城股份都被作为先进企业环境的代表来宣传。
除了新城股份之外,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商陕西的海升果业,还有起家温州的高端休闲男装品牌和代工的迪丰集团都是Steelcase的新客户。
关键词:设计单位 办公空间 针对设计师的需求
一、前言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为校企合作设计课题。起初在我们接到这个设计任务时,感觉压力很大,因为这对我们而言不是一个一般的设计任务。首先它是一个实际的项目,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来说很多都是第―次接触,都多多少少面对着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问题;其次,也是更具挑战的原因,这个设计项目的甲方是国企大型建筑设计研究院这样的资深设计集团,他们经验丰富,对优秀的设计有着很敏锐的洞察力。所以,要怎样设计才能打动甲方成为我们首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我们有这样的压力,我猜在刚刚接到这个任务之时,我们的指导老师也―定为我们可能的表现捏了一把汗。
设计之初,我要做的是为自己定位。旨在能发挥自身的长处而避开不足。我的优势在于:首先,我拥有设计经验及学术能力俱佳的导师组为我提供指导,其次,拥有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对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及分析。
二、研究背景
1.现代办公空间的现状及分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业应运而生,而办公空间则是他们的有型的载体。同时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人对于办公环境的要求随之提高。而现有的办公空间所出现的问题普遍在于,片面追求办公密度、形式过于冷漠呆板、忽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等等。
办公空间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单位或机构专属办公空间、开发商建设的商用写字楼办公空间、自由式智能办公空间。
(1)单位或机构专属办公空间,整个办公楼依照某单位或机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规划。
(2)开发商建设并管理的办公空间,办公建筑整体设计,室内租赁于不同业主,室内空间装饰由业主依照自身情况进行单独设计。
(3)自由式智能办公,由于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办公空间不一定是在某一特定区域而是更自由,只需要通过网络来将工作内容上传或下载即可,与实体办公模式相比更虚拟化,自由度更高甚至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区域或只是一个存放终端的空间和一个管理办公区即可。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侧重于第一种办公空间,即单位或机构专属办公空间。
三、对北京市某建筑设计研究院空间使用调研分析
1.企业概况
对北京某国企建筑设计集团进行前期调研:她的前身是中央某部位直属设计院,现有员工总数超过1600人,下设众多部院,主要针对项目以建筑、工程、以及机场物流设备等,各部院依据专长进行分工,互不交叉,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型国企设计集团。各部门各司其职,基本的员工数量与工种搭配大体形同。整个集团内设置部门总体分为两类,其一是职能部门,即主要进行公司管理工作;其二为生产部门,负责设计任务的实际操作与执行。我所调研分析的内容以后者为主。
2.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每个设计部或所,人员总数大约70~100人。所包含员工比例为:管理人员(包括总工、所长、副所长等)约占5%,建筑设计师约占50%,结构设计师约占25%,其他人员(包括电路设计师、水暖工程师、动力工程师、外勤、监理、综合办公人员等)约占20%。
3.现存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与工作人员的调查咨询,得出该设计院的现有问题主要是:乱、窄、堵。
乱。主要体现在空间内因储物空间的匮乏,而图纸及书籍等物品过多,导致室内堆砌的物品较多,使空间在视觉角度上较为凌乱,缺乏整齐感。
窄。因统一使用“L”型工位,其工位所需面较大,加之办公人员较多,致使内部空间流通不畅,通道及工位与工位间拥挤。
堵。综上两个问题,从立面角度讲,由于摆放物品过多,放眼望去犹如一个个高低错落的隔断,不能给人通透的视觉感受,从平面角度讲,由于过于拥挤使使用者不能顺畅通过,甚至有“死胡同”或“侧身通过”的现象。四根据使用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本节依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空间使用需求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建筑设计师
就此类国企大型建筑设计单位而言,每个设计部门的建筑师比例都近乎于占人数的一半,其他还包括,成图、水暧电等配套人员,他们的工作彼此分工明确,同时也有工作性质上的差异,在使用需求上自然也有不同。因此,怀着这样的问题我走访了一些在此工作的设计师、以及工程师,目的是想了解他们在空间使用上遇到的问题和有怎样的需要。建筑师,属于整个部门的核心,整个方案从开始初设到深化校对都需要他们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所以他们的使用空间的适应性尤为重要。通过对现有环境和对建筑师的走访,我发现现有的工作环境不能够完全满足建筑师作为设计创意的发起者对工作环境需求,比如说现有的工作环境过于单一乏味、空间狭窄拥挤、缺乏畅所欲言的场所。而设计师需要灵感来驱动设计的进行,而过于单一乏味的空间往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开放性。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空间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是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设计师才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优秀的作品。空间的狭窄和拥挤,其原因在于存储空间的匮乏或者距离较远,不适于设计师的使用,所以导致在力公桌上大量的物品堆放没有足够的使用空间,同时也在邻里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使设计师之间交流不畅。宽松舒适的洽谈空间缺失,一般而言像国家级设计单位这样的大型企业接到的工程大体都是国家级设计项目或者极为大型的设计项目,因此每个项目不能就由一个设计师独立承担,往往需要几个建筑师组成团队,协作进行,这也就为空间设计上提出了需求,同时为了保持私密与无干扰性,需要相对独立的小型封闭洽谈空间,在空间使用中要求拥有:可以摆放图纸的大型台桌(至少满足摆放一摞A1蓝图)、讨论展板(草图及讨论)、投影放映等。这样的空间不见得要大,更重要的是独立、舒适、以及便于人员聚合。这样的空间也不用太多,每个所―两个即可,可供各组轮流使用。
2.水暖电工程师、及成图人员
对于“水暖电工程师、以及成图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是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在图纸上进行呈现同时进行深化设计使设计更完善更易于实现,建筑师制定了明确的设计方向,需要成图人员的来实现方案的制作,在图纸制作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们来配合与校对并进行深化设计,进而完善空间实现的可能性与辅助建筑更好的实现。
工程师及成图人员的工作方式主要以伏案为主,依据电子文件或草图,面对电脑进行制作,所以在工作环境的需求上更倾向于独立进行,也不易被打扰,这样工作效率会比较高。当然也会有师傅带徒弟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师徒之间的交流会比较频繁,(但是与建筑师不同他不需要独立的单体空间来围和),需要在空间配置上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办公区附近增加实习场所,以方便经验不丰富的员工来咨询学习。
对于成图人员空间设置上应注意,首先,空间较为独立、使其成区组团,原因是成图过程普遍是由多人进行,包括CAD制图,3d等模型制作及渲染,以及后期P图等,所以成区组团比较易于整体协助设计师完成方案。其次,需要有相对隔音较好的内部条件,其目的是在制图过程中会频繁与设计师沟通,良好的隔音效果可以避免对周边工作人员的打扰。最后,需要相对宽敞的办公桌,或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视图桌,因为部分设计属于旧建筑改造或过程图纸深化,这样一个能够查看蓝图的桌子是必不可少的。
3.总工及项目负责人
除了实际操作项目的员工以外,在人员配置上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工种的“总工,及其项目负责人”,他们负责每个设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分配与验收,他在办公空间上需要一个与自己工位相关联的会客区,主要接待内部同部门人员与外来人员,所以在使用空间上需要相对更加宽敞、开放,但是他们的工位不宜放置在开场办公区内部,以免对其他员工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又不能过于分离给本部门员工与领导交流造成不便。同时在空间配置上还应与会议区想毗邻,这样方便领导间开会或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讨论方案。
4.工程人员
同时,“工程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仅占总人数的2%~4%,但是没有他们就不可能保证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他们作为部门中的特殊团体,他们常年在施工现场工作帮助设计师将图纸变为现实。他们在办公区的私人物品较少,所以办公空间对他们而言就成了时而之用,所以在对他们的空间设计上可以相对不必考虑过多,但是也不能忽略,所以可以采用设计师及工程师(办公室的主要使用者)工位条件优先原则,在满足舒适的前提下进行排布。
5.公共使用区域
(1)茶歇区
以上是针对不同工种,以具体需求为基础,在空间使用上的差别设计方案。而在公共空间上应该注意那些内容呢?首先,公共茶歇区,因为设计工作与大多数非设计专业力公工作性质有所不同,原因在于’设计工作往往会出现周期短、任务重,需要经常熬夜加班的情况。这样一来一个舒适的能让员工有归属感的力公空间需要一个为大脑充电的公共休息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短暂的休息,同时可以与午餐、阅读空间合为一体,使空间富有丰富性,又能减少空间的浪费,同时又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
(2)打印区
打印区,在设计公司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大型设计单位几乎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打印室,而打印机会产生噪音以及在打印过程中产生臭氧对空气产生某种程度的污染,所以现代的力公空间往往选择将打印室分割独立出来,使之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空间存在,而由于它是图纸的集散、梳理的重要区域,所以我认为打印空间应该同时包含图纸审阅、梳理、装订、储存等功能,这样不仅节省空间,同时可以为力公人员提供最便捷直接的服务。
(3)接待区
接待区,一般位于部门的入口处,用来登记外来人员以及处理办公室内部勤杂等任务,它的空间需求应该不仅仅是邻近出入口,更要做好对办公区的封闭与隔断作用,同时又能满足于办公空间内部无障碍的连通,使之更好的满足被服务者的使用需求。
五、依据空间属性营造空间氛围
在空间环境的营造方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手法。
1.色彩应用
首先,在色彩的应用上:在开场力公区可以使用多变的鲜艳的颜色,色调可以以暖色为主,以保证使用者保持积极、亢奋的工作状态,同时营造轻松开放的工作环境;公共休息区,由于休息区囊括餐饮、阅读、交流等功能,所以适合使用冷色调颜色,使员工在休息之余保持相对理智的思维状态;打印区,由于特定的功能需求,所以在空间色彩使用上适用于白色,原因在于可以保证图纸在阅读过程中不会被环境色影响导致阅读失误,其次由于图纸堆放较为无序,白色可以便于查阅者寻找所需资料。
2.材料应用
其次,在用料上:开场办公区适用于使用较为整洁的材料,比如环氧地平地面,涂料墙体装饰,目的是给人以整洁、明快的感觉,使使用者直观体会到空间的属性;公共休闲区,适于使用木材,或相对软性的材料,目的是使使用者体会到空间的舒适与亲近感,满足空间在使用者心里层面上的归属感。
3.使用设施
最后,在室内设施使用方面:比如公共设施包括桌椅,书架,以及点缀性装饰等等,适合摆放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品,比如,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或设计师设计的家具产品或装置艺术品,使办公室内的设计人员,时时能接触到优秀的设计,从不同角度寻找灵感的来源,同时使来访者体会到设计工作室的性质及品位,等等。
六、结语
工作作为人类重要的基本活动之一。除居住场所以外办公场所是人们最长时间停留生活的地方。办公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在其中工作的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影响工作^员的工作效率并连带影响公司的效益。
1企业概况
对北京某国企建筑设计集团进行前期调研:她的前身是中央某部位直属设计院,现有员工总数超过1600人,下设众多部院,主要针对项目以建筑、工程、以及机场物流设备等,各部院依据专长进行分工,互不交叉,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型国企设计集团。各部门各司其职,基本的员工数量与工种搭配大体形同。整个集团内设置部门总体分为两类,其一是职能部门,即主要进行公司管理工作;其二为生产部门,负责设计任务的实际操作与执行。我所调研分析的内容以后者为主。
2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每个设计部或所,人员总数大约70~100人。所包含员工比例为:管理人员(包括总工、所长、副所长等)约占5%,建筑设计师约占50%,结构设计师约占25%,其他人员(包括电路设计师、水暖工程师、动力工程师、外勤、监理、综合办公人员等)约占20%。
3现存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与工作人员的调查咨询,得出该设计院的现有问题主要是:乱、窄、堵。乱。主要体现在空间内因储物空间的匮乏,而图纸及书籍等物品过多,导致室内堆砌的物品较多,使空间在视觉角度上较为凌乱,缺乏整齐感。窄。因统一使用“L”型工位,其工位所需面较大,加之办公人员较多,致使内部空间流通不畅,通道及工位与工位间拥挤。堵。综上两个问题,从立面角度讲,由于摆放物品过多,放眼望去犹如一个个高低错落的隔断,不能给人通透的视觉感受,从平面角度讲,由于过于拥挤使使用者不能顺畅通过,甚至有“死胡同”或“侧身通过”的现象。
二、根据使用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1建筑设计师
就此类国企大型建筑设计单位而言,每个设计部门的建筑师比例都近乎于占人数的一半,其他还包括,成图、水暖电等配套人员,他们的工作彼此分工明确,同时也有工作性质上的差异,在使用需求上自然也有不同。因此,怀着这样的问题我走访了一些在此工作的设计师、以及工程师,目的是想了解他们在空间使用上遇到的问题和有怎样的需要。建筑师,属于整个部门的核心,整个方案从开始初设到深化校对都需要他们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所以他们的使用空间的适应性尤为重要。通过对现有环境和对建筑师的走访,我发现现有的工作环境不能够完全满足建筑师作为设计创意的发起者对工作环境需求,比如说现有的工作环境过于单一乏味、空间狭窄拥挤、缺乏畅所欲言的场所。而设计师需要灵感来驱动设计的进行,而过于单一乏味的空间往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开放性。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空间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是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设计师才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空间的狭窄和拥挤,其原因在于存储空间的匮乏或者距离较远,不适于设计师的使用,所以导致在办公桌上大量的物品堆放没有足够的使用空间,同时也在邻里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使设计师之间交流不畅。宽松舒适的洽谈空间缺失,一般而言像国家级设计单位这样的大型企业接到的工程大体都是国家级设计项目或者极为大型的设计项目,因此每个项目不能就由一个设计师独立承担,往往需要几个建筑师组成团队,协作进行,这也就为空间设计上提出了需求,同时为了保持私密与无干扰性,需要相对独立的小型封闭洽谈空间,在空间使用中要求拥有:可以摆放图纸的大型台桌(至少满足摆放一摞A1蓝图)、讨论展板(草图及讨论)、投影放映等。这样的空间不见得要大,更重要的是独立、舒适、以及便于人员聚合。这样的空间也不用太多,每个所一两个即可,可供各组轮流使用。
2水暖电工程师、及成图人员
对于“水暖电工程师、以及成图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是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在图纸上进行呈现同时进行深化设计使设计更完善更易于实现,建筑师制定了明确的设计方向,需要成图人员的来实现方案的制作,在图纸制作过程中需要工程师们来配合与校对并进行深化设计,进而完善空间实现的可能性与辅助建筑更好的实现。工程师及成图人员的工作方式主要以伏案为主,依据电子文件或草图,面对电脑进行制作,所以在工作环境的需求上更倾向于独立进行,也不易被打扰,这样工作效率会比较高。当然也会有师傅带徒弟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师徒之间的交流会比较频繁,(但是与建筑师不同他不需要独立的单体空间来围和),需要在空间配置上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办公区附近增加实习场所,以方便经验不丰富的员工来咨询学习。对于成图人员空间设置上应注意,首先,空间较为独立、使其成区组团,原因是成图过程普遍是由多人进行,包括CAD制图,3d等模型制作及渲染,以及后期P图等,所以成区组团比较易于整体协助设计师完成方案。其次,需要有相对隔音较好的内部条件,其目的是在制图过程中会频繁与设计师沟通,良好的隔音效果可以避免对周边工作人员的打扰。最后,需要相对宽敞的办公桌,或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视图桌,因为部分设计属于旧建筑改造或过程图纸深化,这样一个能够查看蓝图的桌子是必不可少的。
3总工及项目负责人
除了实际操作项目的员工以外,在人员配置上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工种的“总工,及其项目负责人”,他们负责每个设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分配与验收,他在办公空间上需要一个与自己工位相关联的会客区,主要接待内部同部门人员与外来人员,所以在使用空间上需要相对更加宽敞、开放,但是他们的工位不宜放置在开场办公区内部,以免对其他员工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又不能过于分离给本部门员工与领导交流造成不便。同时在空间配置上还应与会议区想毗邻,这样方便领导间开会或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组讨论方案。
4工程人员
同时,“工程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仅占总人数的2%~4%,但是没有他们就不可能保证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他们作为部门中的特殊团体,他们常年在施工现场工作帮助设计师将图纸变为现实。他们在办公区的私人物品较少,所以办公空间对他们而言就成了时而之用,所以在对他们的空间设计上可以相对不必考虑过多,但是也不能忽略,所以可以采用设计师及工程师(办公室的主要使用者)工位条件优先原则,在满足舒适的前提下进行排布。
5公共使用区域
(1)茶歇区以上是针对不同工种,以具体需求为基础,在空间使用上的差别设计方案。而在公共空间上应该注意那些内容呢?首先,公共茶歇区,因为设计工作与大多数非设计专业办公工作性质有所不同,原因在于,设计工作往往会出现周期短、任务重,需要经常熬夜加班的情况。这样一来一个舒适的能让员工有归属感的办公空间需要一个为大脑充电的公共休息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短暂的休息,同时可以与午餐、阅读空间合为一体,使空间富有丰富性,又能减少空间的浪费,同时又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2)打印区打印区,在设计公司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大型设计单位几乎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打印室,而打印机会产生噪音以及在打印过程中产生臭氧对空气产生某种程度的污染,所以现代的办公空间往往选择将打印室分割独立出来,使之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空间存在,而由于它是图纸的集散、梳理的重要区域,所以我认为打印空间应该同时包含图纸审阅、梳理、装订、储存等功能,这样不仅节省空间,同时可以为办公人员提供最便捷直接的服务。(3)接待区接待区,一般位于部门的入口处,用来登记外来人员以及处理办公室内部勤杂等任务,它的空间需求应该不仅仅是邻近出入口,更要做好对办公区的封闭与隔断作用,同时又能满足于办公空间内部无障碍的连通,使之更好的满足被服务者的使用需求。
三、依据空间属性营造空间氛围
在空间环境的营造方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手法。
1色彩应用
首先,在色彩的应用上:在开场办公区可以使用多变的鲜艳的颜色,色调可以以暖色为主,以保证使用者保持积极、亢奋的工作状态,同时营造轻松开放的工作环境;公共休息区,由于休息区囊括餐饮、阅读、交流等功能,所以适合使用冷色调颜色,使员工在休息之余保持相对理智的思维状态;打印区,由于特定的功能需求,所以在空间色彩使用上适用于白色,原因在于可以保证图纸在阅读过程中不会被环境色影响导致阅读失误,其次由于图纸堆放较为无序,白色可以便于查阅者寻找所需资料。
2材料应用
其次,在用料上:开场办公区适用于使用较为整洁的材料,比如环氧地平地面,涂料墙体装饰,目的是给人以整洁、明快的感觉,使使用者直观体会到空间的属性;公共休闲区,适于使用木材,或相对软性的材料,目的是使使用者体会到空间的舒适与亲近感,满足空间在使用者心里层面上的归属感。
3使用设施
最后,在室内设施使用方面:比如公共设施包括桌椅,书架,以及点缀性装饰等等,适合摆放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品,比如,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或设计师设计的家具产品或装置艺术品,使办公室内的设计人员,时时能接触到优秀的设计,从不同角度寻找灵感的来源,同时使来访者体会到设计工作室的性质及品位,等等。
四、结语
关键词:再生与设计;社会责任感;实题虚作;空间组合
本文用作《河北省建材行业创新平台建设》课题结题(课题编号:JCZY1309)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8日
未来的设计不但具有专业的设计技能和不断创新的意识,还要有饱满的爱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面而理性的和社会接轨。深入了解和关爱每个社会人群或阶层,带着一颗仁慈博爱的心敏锐的发现问题与设计不足,做一些能够触动自己心灵的设计,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会带着激情和饱满的热血去做一个感动他人的设计。
一、本地废弃集装箱作为创新建材的优势分析
秦皇岛港口大量的过剩集装箱为集装箱作为建筑的用途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这一设计方向也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社会和城市用地紧张是真正的动因,集装箱建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那些无力负担永久性厂房的业主、临时性的商业经营活动、缺房无力供养房屋的居民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将会有着很强的民间生命力。
二、方形体块的空间组合方式分析
集装箱作为常规的货物运载容器,本不具备住人条件,需要做出一些改造才行。集装箱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基本的改造手法比较简单:在箱壁上开门以便出入,开窗进光和通透气;如果实施的场地不平,可就地取材,一些废弃汽车轮胎或砖石体块等都可帮助架空集装箱调整水平,还可以隔绝雨水、潮气和爬虫等。很多人对集装箱的结构理解有误,认为是钢框架加钢板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实集装箱的钢制外壳是一个整体的,框架和围合面材料相同,只是边缘和围合面的形式不同,表面看起来似瓦楞状的箱子;集装箱如果开口开窗过大的话,会造成受力不均,为了保持箱体稳定性,建议开多个小窗;如果因为某种采光需求,需要移除面积较大的一整个侧面的话,则需要在中间部分增加承重钢梁以增加稳定性。如果是三层以上的多层集装箱建筑体,最佳的受力传导组合方式是选择相同尺寸、相同方向的整齐排列,由此形成一面坚实的墙体,需要增加屋面挑廊和楼梯这些附加构件的话,最佳受力解决方法要么是作为水平面切入墙体,要么作为水平线条附着在墙体上。
通用的集装箱常见的是三面封闭,尽端设门的箱柜式;尺寸主要有6M和12M两种,高度大约在2.5M左右,宽度统一为2.438M(受公路运输货车的限制)。由于运输的需要,集装箱角部有吊装孔,集装箱的叠加需要依靠四角的垂直构件来传递载荷,根据这一力学条件的限制,在集装箱建筑组合方式上就要有所限制。
集装箱空间组合变化万千,相互叠加形成多层的结构是解决空间功能复合体的主要方法。大致归类总结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单元式、附加式、合并式、夹心式、架空式、组合式。
三、集装箱体块元素的应用对创新建材促进性分析
集装箱的神奇魅力点是多方面的,既有着作为基本组件和独立完整的特性,是高度精确和复杂协调技术的产物,其内部规整方正的空间又彻底激发了学生灵活和自由想象的源泉。集装箱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单元有着非常丰富的设计潜能,以集装箱作为建筑单元有着广泛的适用性。一个集装箱颇似传统民居的基本单位“间”,模块化的造型可在作为建筑用途时提供及其自由和充满创意的想象空间,搭建组合无尽可能。可以做单体空间设计也可以做组合方式的变形空间设计。
集装箱用来做临时建筑还是较为鲜见的,现有的一些集装箱临建多为就地取材的简便,多数的用途是作为货运公司的办公室、调度室、员工就餐食堂、驾驶员宿舍等,还有一些是与工程建设相关,比如建筑工程工地办公室工期仅数月或数年,工程完结后便可拆去,坚固结实又具有灵活拆卸移除的特点;还有一些就是偶发性的存在于城市各个角落,如临时居所、临时餐馆、临时售卖亭等。
四、结语
建筑创新的最大突破并不在于新的建筑形式或空间组合模式,而在于建筑材料的不断改善升级。建材创新一方面可以追溯材料本源,将原始的自然材料或废弃工业材料开发出新的用途;另一方面可改善现有建筑材料的某一特质,从而可以为设计师的进一步创意奇想提供更为广阔的可能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扬,张澍扬.绿色创新――建材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J].安徽建筑,2007.4.
在全球著名办公家具领导品牌Steelcase对办公环境的研究中发现,企业领导者可以引导企业文化,但最终还是公司的全体员工共同创造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办公室的空间布局来改变员工的行为,行为由信任日积月累而来,行为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办公室—为合作而存在
在创建一个能够激发人们创新灵感的办公室之前,我们先要思考一下,人们为什么需要办公场所?
一种观点认为,办公室是企业知识的储备地和分享地。因为集体合作的效果肯定远大于个人单打独斗,企业不可能在所有员工都相互独立和隔离的办公情况下有效利用这些知识。
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企业的员工可以实现移动办公,很多公司也推出在家办公的“可替代办公策略”,个人的独立工作也往往能够更快地产生成果,但是在Steelcase与Corenet全球企业房地产经理人协会展开的一项联合调研中发现,在2/3的企业中,员工有60%~80%的时间用于合作办公,只有10%或更少的人会按照“可替代办公策略”模式进行办公,因为大多数人都害怕孤独和孤立,而来到办公室的人们能够从团队合作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观点和更具深度的结论。就连谷歌也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员工完全成为自由的移动办公者,他们反而鼓励员工到公司来上班,因为合作中产生的智慧是成为创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推手,尤其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合作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人们来到办公室之后……
Steelcase的设计师和研究者们为了更好地了解知识工作者的一天,采用了观察的手法来描绘职场人的活动。在现实观察中,研究者们发现:
·社交活动对于营造办公室内的良好合作气氛至关重要,但是这往往会对那些需要专心工作的员工造成干扰。
·当办公室成员增多时,压缩空间的代价常常是牺牲高效的工作环境。
·移动办公人员往往感觉自己是参观者,在寻找座位和电源接口的忙乱中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伴随着团队合作需求的增加,员工们需要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开会的场所,但却不知道哪个场所是空着的,只能四处寻找。
·团队合作往往是在为某一位员工设计的工位上进行的,其结果就是当讨论问题时,每个人都必须拥挤在某个人的工位上,感觉很不舒服。
·在开放的环境下从事保密和专注的工作相当具有挑战。·每次团队开会时,人们花在尝试设备连接上的时间平均为5~10分钟,破坏了合作的专注与流畅性。·离演讲者位置越远的人,其参与度越低。
·人生来就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即便是在独立工作的时候,他们也常常希望身边有人。
不止于此, Steelcase还组织了一批研究办公环境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设计师深入研究,探寻如何让办公空间成为一个人们可以互联、互动、合作、寻找支持、分享创意的空间?而其中一些有趣的发现也成为人们思考如何创建一个灵感空间的起源。
·如果员工不得不步行超过21米去见一个人,他们宁愿发一封电子邮件了事。如果他们离得很近的话就会走过去,然后展开面对面的沟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产力。
·领导有43%的工作时间花在和各个小团队举行会议上,其中只有9%的团队人数在12人及以上。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与大自然对接。人类的天性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给予他们安身和庇护的空间,例如柱子、墙壁、顶棚,同时人类还会被自然的光线所吸引,物体的色彩和质地能够唤醒人类的本能反应。这些都源自人类祖先的洞穴和篝火生活。
·工作的时候,人不能整天坐在椅子上,应该能坐、能站,甚至能四处走动。活动才能增进身体和大脑的供血量,改变工作姿势才能保持对工作的关注。
·根据2008年《商业周刊》的调研,82%的白领员工在完成工作时需要与同事合作,但是人体工程学却没有与时俱进,不适当的桌椅和开会环境会让一个小时的会开起来犹如三个小时那么长。
·员工的压力并不只来源于老板,还可以来源于不能有效支持自己工作的办公空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压力和肌肉骨骼疼痛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工作中倍感压力的员工其医疗健康的支出要高出平均水平46%,而且办公场所中由压力造成的医疗开支每年超过3000亿美元。
这些发现对企业的启发是,要想提升员工创造力的价值,必须在工作中融入社交体验。
对办公空间进行整合,可以形成兼顾工作与社交的氛围。
灵感发源地—第三类办公场所
在家庭和办公室之外,人们渴望的是第三类办公场所的诞生。这样的一个办公场所不仅需要以“我”为核心,也需要以“我们”为中心的团队合作。它还打破传统思维,即个人办公场所应该是固定的,或者是“某人所有的”以及团队空间应该是共享的。在互联化的办公场所中的一系列区域必须能够支持专注办公、合作办公、社交以及学习,它是作为家以外的另一个“家”,缓解压力,带来放松和温暖感觉的场所。
如何才能创建一个凝聚人心,让人心情舒畅,同时又能保持人性、心灵以及身体衔接的办公场所呢?
在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休斯顿办公室的改建中,像其他公司一样,埃森哲想要解决办公室空间的问题,他们更希望工作场所可以帮助员工达到更高的业绩水平,提高员工间的合作交流、协作、指导和生产力。
要了解埃森哲办公室的改造,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密码。
埃森哲休斯顿办公室的设计含有美国文化的特点。相对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美国在个人主义倾向中得分极高,这意味着人们期望表里如一的自力更生以及更高层次的自,员工讨厌高密度的办公环境,但是却非常乐于接受新事物。美国公司在尝试旅馆办公、办公桌共享、使用协作办公空间或者在家办公等方式非常领先,办公场所的生态系统正在延伸到实际办公区域之外。员工们也越来越习惯以更加民主的方式来共享空间,管理层所占用的办公空间往往与他们的员工相同。
埃森哲的员工也常常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同事一起工作,这也对只能在上班时间使用的办公空间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不同时区的差异,在办公室以外完成的工作与日俱增。
休斯顿办公室拥有800名员工,在改造前90%的员工拥有独立工作空间,改造后公司将三个楼层的地产减少成为一个楼层,实际办公面积缩小了,90%的工作空间成为半开放或开放式合作共事的办公区域。对于高流动性或者长时间出差的员工来说,他们每8个人拥有一个座位。
埃森哲的员工大部分的合作共事都在办公室内,所以办公家具、工具、技术以及空间设计得更为灵活。每一个空间都是多功能的,所有的空间都能容纳1到2人或更多人一起工作。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从本世纪初到目前这几年一直是建筑及室内外环艺设计职业教育的黄金期,以培养周期短、就业率高、择业范围广为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市场的关注点,三年制专科环艺设计专业迎头之势不减,以输出既能在装饰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又具有适应多种职业能力的通才型、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环艺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中方兴未艾,但文化课基础薄弱的艺术生对课堂教学的叛逆在速成的环艺设计专业蔚然成风,艺术生冷落基础教学课程让教师深感尴尬之余,也对即将迎来人口拐点的广东环艺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深感困惑。
导入以案例为工具的启发式教学
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会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高校里的那种有指导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思考。”罗素的提醒对于我们环艺专业的《酒店空间设计》课程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酒店空间设计》在室内设计专业方向中属于核心课程,教师从课程一开始就应该通过介绍或者以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酒店是具有居住功能但又不同于以往所设计的住宅、小型别墅等居住空间的模式,而是人们在住宅中的居住方式在商业空间中的一种短期释放。而这种带有居住性质的商业空间的结合性设计将从寻找学生设计的问题开始,熟悉和完善具备社会需求的设计者能力。另外,《酒店空间设计》的教学在室内设计专业这样一个对文理科分析能力并重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好的或者合理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尤其对于工科知识相对贫乏但以叛逆个性自居的艺术生来说,根据知识及专业要求出发,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讲授、问答、讨论、引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尤显重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首先是每次上课前都要在黑板上拟定3-5道思考或选择题让学生回答,由于这种方式以前不曾经历,学生有比较大的抗拒心理,但还是能够调动其思维朝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
其次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叛逆态度,采用案例引导的方式,把案例编入教案并在课前6周上传到学院的校园资源计划平台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减少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说教,把课堂时间集中到目前流行的酒店设计案例中,比如广州美院的集美组主创力量设计的番禺长隆酒店、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等经典案例,让学生始终被鲜活的前沿资讯吸引,使得被好奇与叛逆所激发的原创力在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灵感,教师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状态适时抛出课程作业,按照教学计划的预期,《酒店空间设计》课程采取任务书驱动设计模式,把课题设计的要求与期限提前释放给学生,而且把课题设计的条件限定、设计对象做了充分说明,以期让学生在课程集中的下半段期限内能够自主完成。这样的安排促使学生去发现课题设计中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发现的与目前相关的酒店案例以及这些酒店存在的利弊等不明白的地方能够主动来求教老师,引导学生从设计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需求和设计冲动。
这种率先提出课题的任务驱动型设计,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和观点的梳理,对学生提出符合个人能力的任务,在随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见解去寻找设计素材并制作相应的PPT作课题进展汇报,以此展现课程设计进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观察和把握设计能力的一次整理。笔者针对每个学生的ppt做分析点评,对每个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期许,而学生会针对老师的提问做出相应的回应。这样的方式对于课题设计的推进起到信息和能力的双向互动,期盼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循环。
引导学生逆向利用案例
西班牙建筑师阿勒(AlelondrodeloSoto)在马德里高等建筑技术学院任教时为毕业典礼上的学生作过一次致辞。演讲中他把学生的“叛逆”个性和资深设计师身上特有的“经验”并列起来,这种对等其实是设计教育中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叛逆与“经验”看似对立,其实它们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那就是对实践案例的分析。事实上“经验或知识”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案例的总结、消化和积累,所以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模仿与借鉴是持有知识中“叛逆”精神的前提,设计教育既要保护艺术生不羁的个性空间,又要顾及基础知识的传递,因为学生的设计创作很大程度上依赖知识的积聚与沉淀,课堂教学中同样面临这两方面的选择问题,偏向叛逆精神的设计教育所顾虑的是缺乏评价的标准,偏向设计“经验”的教育考量的则是推动知识的更新动力。如何把这两方面在酒店空间设计课程中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我们课程教学努力的目标,笔者希望能够利用案例工具来嫁接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设计之间的矛盾。
在众多的酒店实际案例中,笔者精选了集美组的长隆酒店和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作为课程教学案例,并积极鼓励学生顺着设计师的逻辑倒推其设计思维的原始过程,空中课堂里的课程教案中已包含教学案例,上课前就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例全面深入的讨论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教案中着重强调的是酒店空间设计中的创意来源、空间界面、平面布局和结构关系几个环节。其他涉及到的环节包括酒店的类型、设计的表达和表现、设计手段和使用材质的关联。
课堂讨论中首先推出的长隆酒店案例侧重于对撒法理(SAFARI)风格的设计,集美组针对长隆酒店的功能问题基本解决后,通过对国内外的综合考察,确定以非洲撒法理风格为装饰设计的中心,撒法理风格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东非发展起来的,是第一个与非洲野生动物发生关系的时尚风格,集美组在设计时努力创造一个国际特定的旅游氛围,室内大量采用天然材质,比如天然的石块、木料等,为突出撒法理的特征,集美组在酒店餐厅的顶部用帆布或者亚麻布帆营造非洲气息,各种共享空间及娱乐场所等界面还用羚羊角交错组成壁灯,有跳跃的羚羊雕塑布置在大堂的中央底座,低矮并带有非洲部落特色的总服务台和大堂酒吧形成游客视线的中心。
为增强长隆酒店的旅游消费功能,集美组还特意在庭院的设计中组织了动物景观,恰当地凸显了野生动物在整个酒店空间中的强势地位。集美组的长隆酒店案例帮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形式与功能的合理关系并把这种理解落实到酒店空间的设计中。比集美组的长隆酒店案例更早的是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适合在课程早期的场地空间讨论中引用,香山饭店案例是场地关系、地方文脉以及装饰空间综合关系的绝佳案例,贝聿铭创造出一种改良的中国式合院平面布局模式,既有中国古典装饰的传统特色,又涵盖了现代主义的韵味。整个饭店依凭山势,蛇蜒曲折,院落相间。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饭店中心面积78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式设计。饭店在1982年开业后,又在2007年重新装修,共有客房总数283间,标间面积36平米。
经典案例倒推获取设计的一般程序及立意思想后,接下来要求学生开始课程作业的构思与设计,尽管“酒店空间设计”的课时较短,本课程的教学依然按照方案设计的概念阶段、方案设计深化阶段、方案设计表达阶段三个方面有序推进。鉴于时间限制,课题设计中的模型制作更改为设计草图或3D建模替代,在方案设计初期,让学生通过草图体验和分析空间功能、布局,笔者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指出利弊,提出新的要求;在方案深化阶段,学生会通过透视图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完善,同时发现新的空间设计形式;在设计最终的表达阶段,学生会用效果图来说明和展现个人的理念和成果。
课程作业及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广州五星级酒店的首层空间,一层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首层的功能需求:接待大堂(含总服务台及休息区等),行李房及贵重物品寄存处,大堂吧、西餐厅(自助早餐、西餐正餐)、商务中心、购物中心、美发美容室、旅行服务社及电话室、现场办公室及行政办公室等。
设计要求:
(1)绘制平、天、主要立面图2个及节点大样图若干
(2)接待大堂手绘图
(3)功能划分合理、设施设计方便、配套齐全、室内装修高档、选材豪华、具有突出的装饰风格或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风格。
(4)平面布局要考虑到消防分区或符合消防规范
(5)天花中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的风口定位。
(6)绘制效果图4-6个(可以是电脑或手绘效果图)
(7)施工图一套。
本文选取了2份作业在这里作简单的介绍,这些作业是学生不断改进的结果,也是多轮设计方案中的最终一轮。它们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中间阶段,陈伟亨同学的方案设计是混合风格,在设计中呈多元化展示的状态。以中西柔合建筑环境艺术为主要特征,其室内装饰陈设既实用,又具有传统特征。孙雷同学的设计为构成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的前沿元素。两位学生在首层设计中除了要处理环境关系外还要把握对不同使用空间进行合理配置的技巧,其平面布局上均采用了相对对称的轴线,教学案例为他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设计没有停留在平面布局的关系上,而是在功能空间配置和内部空间感受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深化,整个作业展示出设计通过不断更改与推演后所获得的良好品质。
总结起来本课程的教学动机源于教师对艺术生叛逆个性的理解并试图通过编制实践案例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个动机,笔者在课堂中应用以适合引起学生思考及课堂讨论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各种生动的案例在教学过程反复出现,强化学生的思维按既定模式推进,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欣赏和思考案例中内在的逻辑,避免对案例某些手法的简单模仿。
最后,本课程的教学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流程。课程流程从提出问题、分析讲解、实际操作、教师点评,再到提出新的问题、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螺旋型的课程流程中自然累积,整个课程教学目的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到引发设计程序的思维方式建立。
从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2个问题:
(1)课程的属性与艺术生知识结构的巨大落差造成上课质量的完整性,本课程以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对这些知识的欠缺使学生对课题设计的表述乏力。
(2)在以高职强调技师培养的前提下,对课程的精简影响到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诸如前期的社会调研,实地考察等都未有时间具体实施,影响到学生对酒店的具体认识与设计定位。
校园文化是校风、学风和办学特色的综合载体,从职业教育发展特点来看,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探索的并总结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产学研。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积极吸收和借鉴企业先进文化,加强与行业的合作突显企业文化的特色,融入本地域文化,与社会良性互动,营造良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院十周年来,逐渐形成了较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伴随着学院发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以营造更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高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新思路
高职校园文化象征着文化根基的延续,也代表着对开拓精神前途的信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目的是为了学生本体,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氛围积淀产生为人的文化心理筑成文化观念,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突出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和鼓励学生四有新人意识观念培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形成良好的高职校园文化。
营造高职校园文化是将特色融入校园文化,强化校园阵地意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凝聚全院师生的智慧和力量,让所有学生创造自己一片天地。把“校企合作”作为首要的必要条件提出来的,与其并重的环境和历史要符合四个基本要求的,即环境和谐,功能合理,特色鲜明,校企共建。
教学楼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十年来,初步形成了农林类、建筑工程类、机械制造类、旅游类、纺织服装类、财经类、电子信息类等七大类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学院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高职的名片。
教学楼内部环境改造设计,从校园文化的功能开始,遵循学院“勤学笃行,德技双馨”的校训,“就业与育人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 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技术、人文导航、文化育人、技能强人” 办学特色。增强学生的职业观念和素质,有利于职业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现。
图2-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鸟瞰图
1. 教学楼内部环境现状分析
教学楼的内部环境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内涵的表现在合理的空间设计,能环境布置彰显特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到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斗志的作用,使学生在优美的教室环境中坚定学习信念,激发学习热情,增长各种知识,感受人文关怀。本院师生共同参与调研设计,真正体现师生在校园文化主体性作用,前期调研手段包括问卷调查、实测、拍照、绘图、讨论的整理,主要针对教学楼主公共大厅、走廊、常规教室、阶梯教室和办公室分析设计以便了解教学楼内部文化环境的缺失,对后期内部的设计起了关重要的作用。
2.共享空间
良好的公共空间将给学生提供舒适的思想交换和情感交流的交往场所。在对我院的教学楼的内部设计调研中,发现每栋教学楼都供两个系部合用,各系部专业学生在使用中无法去感受自身专业前景意识以及感受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整体高职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厚,职业角色扮演不深入。如何让学生在校期间塑造职业理念和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灌输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对共享空间也就是大厅的改造来实现这一文化功能。
图2-2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
3. 交通空间
走廊是交通空间的一部分,也是“通道”是明确领域范围的界限标志,连接不同空间,是水平向延伸的线性通道,提供师生交通便捷、交谈滞留、课间休息的活动场所。楼梯是建筑中的纵向通道,解决楼层之间人流集散疏通的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引导人的活动,调研中发现交通空间受季节天气的变化影响较大,特别是雨天和下雪天,怎样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交往场所是设计的重点。
4.教学与办公空间
我院教学楼基本上是平板长方型的教室,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适应性。满足与各专业的学习在功能用上属于开敞空间,能够迅速而方便的满足不同课程的学习。房间的长宽比维持在3:2,长短的比例有利于教学用具的摆放。出入口布置在教室的前部与后部,仔细研究发现教室平面满足基本的教学使用功能在教室内部的设计中应满足不同的班级体。
教学楼内部设计具体方案
1.公共大厅设计
中小学教学建筑是少年儿童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在中国人传统的亲情观念中,儿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常在教学建筑中进行学习和其他活动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能否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是对这个教学建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一个重要考验。随着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得深入人心,很多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建筑。
然而,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在设计上大多注重于结构承载力和结构安全方面的考虑,往往忽视了对建筑构造和建筑空间的设计,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内出现的安全事故不是由于建筑结构的不牢靠,而是由于建筑交通空间设计的不合理、施工中忽视了建筑构造、管理和使用上疏于安全交通和疏散的考虑、擅自改造建筑使得建筑丧失了原有的安全保障。
建筑的交通空间主要包括水平交通空间系统和垂直交通空间系统两大类,水平交通空间系统主要包括走廊、门厅、过厅等,主要用来联系同一楼层的各个房间;垂直交通空间系统包括楼梯、电梯等,主要用来联系不同楼层。
根据笔者的社会调研中搜集的很多资料总结得知,很多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内的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上学、放学、课间的时候,而发生的地点大多在教学楼内的交通空间,这些常见的安全事故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
1.在建筑空间通行时发生的伤害问题。中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行为心理特点,喜欢在课间追逐打闹,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建筑空间范围内的柱、门窗、栏杆扶手、楼梯踏步、窗台板等建筑构件以及垃圾桶、开水柜、暖气片(管)、消防管等建筑设备给刮伤、撞伤、绊倒摔伤。在人流集中拥挤的时间段,很多践踏、跌落事故也是由于建筑交通空间内细节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的。
2.交通空间内的视线死角成为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位置。楼梯间的底层、顶层及门扇背后,这些部位往往由于视线隐蔽、很少有人经过而成为预防校园暴力的盲区。
3.建筑交通空间内的设备被破坏、空间被占用而造成安全隐患。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道德不健全的学生,还有不懂建筑科学的学校管理人员。例如走廊里的消防灯箱被学生破坏、顽皮的学生在栏杆和管道绑上绊脚绳、管理人员在走廊和楼梯间内乱堆乱放物品占用空间、勤杂人员为了方便将防火门自闭系统破坏等。
4.学生做出危险行为。受影视、小说等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之危险意识淡薄、虚荣心驱使,学生会做出很多的危险举动,例如有的学生下楼时想象自己是跑酷运动高手在楼梯上越级跳跃、有的学生坐在楼梯扶手上打滑梯、有的学生在走廊里想象自己是灌篮高手跳跃起来拍打悬吊的灯具设备、还有的学生在挑廊栏杆外侧悬空部位行走,这些危险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恶性伤亡事故。
以上各类事故都是由于教学楼的建筑空间在设计时忽略了安全考虑而导致的,笔者认为建筑设计人员不应该完全寄希望于学校的严格管理,而是多考虑中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及其身体条件,在细节设计上采取措施,避免这些悲剧的出现。根据笔者对建筑交通空间细节设计的研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上述安全事故:
1.针对学生在建筑空间内发生的刮蹭事故,可通过设计让建筑空间畅通无阻。例如在设计中将柱不至于建筑交通空间意外,或者将柱设计成圆形或多棱柱形;在走廊的侧墙内预留比垃圾桶略大的洞口用来放置垃圾桶、开水柜、暖气片、消火栓等设备;将窗台板边角部位设置成圆角,挑出部分打磨光滑;尽量将窗台宽度设计得接近或大于窗扇宽度,以避免窗扇伸入走廊或楼梯间等建筑交通空间;房间门的开启要避免妨碍学生通行,使用人数较少的房间门可改成内开门。
2.不留视线死角。消防管道、采暖管道的立管设置在门后,并且用板材将立管围护上,使学生不能进入门后这种狭小的空间;将楼梯最下层楼梯平台下的空间设置成为仓库等辅助房间,用墙板将这部分空间与走廊隔离开来,或者将这个位置设计成为一个开放的出入口,如下图所示;楼梯间顶部空间如果必须设计成屋顶出入口,则宜用可自动开启的消防门将其隔离开来,在日常中阻拦学生进入这片管理盲区;走廊的尽段应设置教师办公室,不把卫生间设置在走廊尽段,因为走廊和卫生间都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易发区域,把卫生间设置在经常有人通行的走廊中间,可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之间的欺凌,而教师办公室设置在走廊尽段也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避免破坏,加强管理。在走廊内设置相关的设备要避免被学生破坏,例如将建筑交通空间的各类开关设置在办公室或相关的电控室内;在发挥本身作用的前提下,走廊、楼梯间内的灯具、灯箱等设备要尽量设置在顶棚或墙面以内,既减少灰尘堆积,又避免被学生损坏;对采暖管道、消防管道用合适板材进行封闭处理;在教学建筑建造完工并交付使用时,对使用给予合理完善的建议说明,由校方加强对管理人员、勤杂人员的教育,使得建筑交通空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采光 人工照明 节能
中图分类号:TU1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75-01
一、国内外建筑设计中的采光照明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建筑自然采光成功案例分析
德国的柏林国会大厦是现代采光技巧运用的一个杰作。为了加大自然光的采光面积,设计者将屋顶设计成了直径40m,高23.5m的嵌有360块镜面倒椎体得到玻璃圆穹。为了减少眩光和辐射,遮光板可以随着日照的方向自动调节角度,有着极强的雕塑。大厦里面的光透过玻璃穹顶向外发射,像一座灯塔,成为柏林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者贝聿铭为了让其获得生动的日光照明效果在美术馆东馆的核心位置设计了一个大尺度的三角中庭。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有着通透的玻璃幕墙,光照随着时间的变化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氛围。贝聿铭把楼梯斜坡交错设计,当自然光射进来时,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
同样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在建筑构造上使用玻璃和开放式钢架结构取代传统建筑的木质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1]。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用来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
1.2 苏州大学新校区教学楼采光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对高等教育投入越来越大,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高校教学楼建成使用。但是,欠于对采光系统基础知识的了解,很多教学楼照明消耗过大,室内照明的采光质量不够理想。下面以苏州大学新校区教学楼为例。该教学楼有40座和80座的小教室,160座、200座和400座的中大型教室。小教室占57%,大教室占43%,42%的教室南面采光,43%的教室北面采光,11%的教室南北双面采光,只有2%的教室东面或西面采光。
经调研,小教室基本可以满足照明效果,而大教室只靠采光外窗只能满足教室一半面积的,北向教室的采光比南边教室的质量低很多,但照度比较均匀。大部分教室的采光设计比较单一,缺乏艺术美感,仅有单侧采光口。教室内光线时强时弱,容易产生眩光使眼睛疲劳,以至于在白天的时候大家选择拉上窗帘开灯进行学习。整体的建筑既不美观又满足不了学生们学习所需的照明需求,造成了资源浪费,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时采光做得好不仅可以为建筑增加装饰性、吸引游客,而且节约大量的能源。但是仍存在很多采光设计尤其像教学楼这样对照明需求较高、自然光的利用地偏低的建筑,应该去考虑自然光采光的重要性,而不应过多的依赖人工光源。
二.现代家居、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中的采光技巧
2.1 家居装饰艺术中的采光技巧
一个完整的家居装修是由家具、空间布局、室内装修形式、软装搭配等一系列织物的颜色,再加上光的运用和灯具艺术造型等共同表现出来。若居室中的光影单一,没变化,就不免缺乏情调。
(一)窗的种类及选择
水平窗的优点就是可以使人的视野开阔,舒展身心;垂直窗与外界的风景构成一幅屏挂幅式画面;落地窗与外界浑然一体,可以增加空间的明亮度;天窗能改变房屋狭小的感觉,在室内观赏外界风景;花格窗和镂花窗:光线照进来有虚有实,很有艺术感觉。
(二)功能上的采光需求
根据光线强度不同,功能也是不同的。客厅是日常活动最多的地方,对采光的要求应以明亮为主;卧室的主要功能是休憩,所以当光线较亮时可配上窗帘使光线变得柔和;书房是办公的重要场所,照度应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应在400LX左右;厨房光线应该要求充足,但是一定要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操作台和冰箱。卫生间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可以利用磨砂玻璃等材质作为隔断,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又可以提高采光。
2.2 公共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中的采光技巧
1、巧妙利用光的物理特性来创造优良的室内环境
光具有投射、折射和反射的特点。建筑设计师们可以利用建筑物中反射、漫射、透射、凝缩,体现出光的质量感,优越感和厚度感[2],把天然光引入室内设计,使它们融为一个整体,创造出现代建筑的光环境。在公共建筑中侧窗可以采用大面积的玻璃获得通透感,亦可以从顶部进行采光,利用光线上强下弱的特性营造建筑物的富于层次魅力的环境氛围。
2、结合利用人工照明
一些比较大的空间因为开窗面积及层高的限制只依靠自然采光达不到照明需求时,还要补充必要的人工照明。人工照明和自然光相结合,不仅对室内整个光环境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均衡室内的照度均匀度,节约用电。
在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照明设计中,玻璃要做防紫外线处理避免光线直射展品。灯具上要安装隔热工具,避免对展品造成损害。展台的亮度与周边环境的亮度对比不宜太大,保持平衡有助于营造观赏的照明氛围。图书馆的大厅采用自然采光,灯光点缀,用嵌入天顶的筒灯照明。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采用大量的自然光线是最佳选择,但也要灯光加以辅助,切忌五颜六色对儿童的视力会产生影响。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一般是白天,所以充分利用自然照明来构建舒适环境很有必要。在办公室中最宜采用荧光灯,将灯设置在办公区的两侧,办公桌最好采用无荧光的装饰材料。
三、建筑先天自然采光不足的优化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先天采光不足的建筑比比皆是,人们通常解决室内昏暗的办法就是利用大量的照明,这与我们倡导的走建设节约型社会道路的思想相悖。如何在减少照明的前提下能使空间变得光亮宽敞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利用色彩的强烈对比
大面积的使用浅色系列的地板、瓷砖等装修材料。选择的材料具有反光感,对提升空间的亮度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小面积的使用深色可以与浅色家具产生明暗强弱的对比,利用明与暗、虚与实,提亮居室的明度,拉远空间距离,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3.2 巧妙的空间设计与透视利用
利用玻璃、线帘、半高的隔屏,让视觉效果有空间延展的感觉。采用开放式大空间,中间靠家具、屏风分出层次,扩大落地窗的使用面积[3]。
3.3 选择质感通透的装饰材料
居室使用通透性较好的材料会使空间显得开阔,材质前后搭配一致,使人产生延伸感,镂空的设计也会起到很好的装饰调节效果。
3.4 巧用照明
光源在立体空间中可以塑造令人寻味的层次感。有针对性的进行局部照明和间接照明课改善空间的狭窄感。避免大面积的使用照明,要有明确的照明目的,选用高效率的光源和灯具,最大限度的使用自然光,提高房间的反射率。
结语: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采光的重要性,通过对建筑功能的分析,巧妙地利用色彩、空间设计与透视、窗的选择和通透装饰材料的运用来加大自然光源的利用率。将自然光源和人工照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满足建筑照明要求和装饰需求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明月 单全.从日本建筑文化看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J].长安大学.2013.11
5年前,胡歌在这处位于上海徐汇区永嘉路的创意园区里开了家改良的日料餐厅。这里曾经是法租界,路边种着法国梧桐,是上海最适合“拍照”的街区之一。据说胡歌当初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永嘉路是他小时候住过的地方,承载着他许多儿时的回忆。
挨着偶像(的店)工作了一年多,虽然一次都没见到胡歌本人,老彭却渐渐喜欢上了这处带有“后工业气息”的庭院。
“安静,不会要被打扰。比较独立,但又不会完全没有人。”老彭说,她和几个小伙伴经营着一个名叫“jellyfish”的原创珠宝品牌。这间工作室主要用于珠宝设计图的描绘和样品拍摄,当她埋头创作的时候,园区安静的氛围有助于集中精力,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
这是永嘉路上一处很难被忽略的建筑,坐落在一片老洋房之间,永嘉庭半公共半私密的庭院是唯一具有现代感的“新”建筑,透过临街建筑的玻璃幕墙能看到庭院内里的一抹白色―那是永嘉庭的标志性建筑,拥有不规则外立面的5号楼。
但过去的永嘉庭用毫无特色4个字足以概括。这里曾经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8研究所,但建筑又不同于上海的大部分工业遗存―不是生产空间,没有大型生产车间那样高挑而宽敞的长廊或众多一字排开的立柱。研究所的办公室也与传统的办公空间没什么区别,建筑的外立面上铺满了平庸的灰白色马赛克瓷砖。
“我们对改造后的园区的定位是一个‘24小时的混搭功能片区。’”负责永嘉庭改造设计的罗昂建筑事务所的CEO及合伙人王芳说,“不是晚上下了班园区就空了,或者白天一点儿人气没有,晚上却很热闹,而是要24小时都有人气。”
这听上去对设计、招商和运营都是一种挑战。然而这个2012年的改造项目已经通过了时间的检验:不大的庭院里集合了日本、法国、西班牙餐厅,还有画廊、酒吧、服装工作室,业态十分丰富,周末还有许多孩子跑来跑去。如今,永嘉庭已经成为上海每平方米租金最贵的创意园区。
作为一家德国建筑事务所,罗昂在旧建筑改造上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就坐落在上海长宁区定西路上一个由旧工厂改造的创意园区里―那也是事务所早期的改造项目之一,院落里融合了金属、理石、水流和植物,充满了后现代风。
在德国,以鲁尔区为代表的大量工业遗存没有被推倒铲平,而是被保存下来,经过改造,转化成现代的生活空间。这种新增设计元素与旧工厂之间的强烈对比风格被称为“Industrial Chic”,比如北京的798和上海的1933老场坊。
成立于2003年的罗昂决定从最擅长的领域入手,试图抓住城市更新这个当时还比较小众的细分市场。
“直到2014年,城市更新都算不上主流项目,主流的是房地产住宅、shopping mall,以及文体场馆项目。”王芳说,“设计费摆在那里,主流的设计院不愿意做‘非主流’的项目。”
但工业时代为上海留下了诸多闲置的工业遗存,伴随着中国创意阶层的崛起,这一切意味着机会。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把创意阶层定义为让创意才能在从事的职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群人,认为他们正在带来一场工作方式、休闲方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大变革。
“从设计的角度讲,老建筑的特点使之发展成创意园区更有优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王兰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创意阶层更偏好新旧结合的、多元化的、有特点的空间。”
旧工厂产权的复杂性也使得创意园区成为其最佳改造方向。行业内将创意园区称为“2.5产业”,即介于制造业和商业办公之间的相对含糊的产业,它的好处是,土地无需进入土地市场招拍挂(以招标、拍卖和挂牌等方式买卖),业主既可以将旧有空间投入新使用,又无需担心失去所有权。
在伦敦和纽约,2.5产业都被视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因为污染很小,同时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类型的发展,而上海是国内城市中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的城市。
上海高力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产业及工业地产部董事邓懿君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目前工业园区的改造咨询和租赁业务已占到高力全部业务的60%。很多上海的大国企,比如上海电器、上海制衣等,早在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前就开始了园区的改造规划。“现在有了一个新词叫‘城市更新’,有了漂亮的词以后大家的关心更多了。”她说,“创意园区的租金水平一般和乙级写字楼相当。”
建筑设计师出身的王芳将老厂房改造项目看作业务范围里一个跳跃、色彩缤纷的项目类型。“很多好玩的想法可以在其中实现,而且这类项目施工周期短,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很多由罗昂设计的项目已经超过5年运营期,永嘉庭只是其中之一。
罗昂对永嘉庭的改造从入口处开始,新入口由水平向改成了斜纵向,即便沿街的梧桐生长茂密,也不会对入口造成遮挡,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为了使人对这座庭院式的园区“心向往之”,设计者保留了部分的混凝土结构,在入口和转角处改用玻璃作为材质,新旧材料的对比仿佛虚与实的穿插,既为外面的人打开了视觉通廊,又不会一览无余,从而保证了办公空间的私密性。
靠视觉吸引人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如何让人在空间内停留,以及引导人们在其中的活 动。
罗昂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只是将立面由原来的水平方向变成竖向单元分格,同时增加了新的入口、楼梯和门窗的遮阳部分,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建筑的设计感,还节约了电梯和楼梯的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
和很多建筑事务所不同,罗昂在2007年组建了一个曾经于中国市场和地区研究的团队,这个团队现在已是公司的一个独立部门,叫作罗昂实验室,负责人是一位叫Pascal的德国人。
Pascal身材瘦高,注重逻辑,一丝不苟,很符合大众对德国人的印象。他曾经从事社会学研究,加入罗昂后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战略官(CSO)。
“将建筑放置于特有的城市环境和和语境中”,Pascal如是解释罗昂实验室的工作。在他看来,好的建筑设计绝不会诞生于真空。
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涵盖了传统建筑设计的一切前期准备,包括项目定位、商业背景、客户需求、愿景和项目目标。除此之外还会考虑与设计密切相关的建设成本等问题。实验室也会与高力国际这样的房地产服务公司合作,综合对方提供的市场数据制定项目的战略。
罗昂曾经做过一项商业调查,结果显示,比起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商业体的内容才是聚集人气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外观的设计感,“设计先行”往往决定了客户对于项目的第一印象。
因此,罗昂实验室最后给出的战略方案通常会细致到商铺招牌的颜色,甚至会附上建筑可用颜色范围的色板。这一标准非常严格,即便是承租能力很强的租户,如果招牌颜色不在色板之中也会被拒之门外―罗昂实验室的逻辑是:破坏了整体风格,会拉低整个项目的定位。
这种精确而详细的方案帮助罗昂获得了不少机会,也令业主很受用。
位于静安区常德路800号的“八佰秀”已经成了每年上海时装周的专用秀场,罗昂将八佰秀放置到“特有的城市环境和语境中”的动作是“打开”,在调研了其所处的街道社区,以及附近居民的经济状况、受教育背景和消费习惯,罗昂在设计改造时减少了园区门禁的数量,将八佰秀作为一个开放的可供公众自由进入的空间。
“这个开放式的入口就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八佰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伟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原厂房的长廊被缩减了10米,把整个外部空间放大了。”
罗昂最初提出这种“less is more”的方案时,业主方曾经有过顾虑,但改造后的长廊的确提供了更充裕的空间来展示新的立面效果,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增加了时尚感和引人一探究竟的效果。空出来的广场除了聚集人气,还能成为秀场活动的延伸,比如红毯秀,增加活动的曝光度。这也使得更多活动的主办方甚至影视剧组选择八佰秀作为场地。
“我们把老照片跟现在的照片做成了一个展示空间,很多曾经的上海电机厂工人来看了都很感动。”杨忠伟说,“其实你看到的建筑没有长高(加长)或长胖(扩建),一切都是在老房子的形态上改造,每栋房子都有历史的痕迹。”
位于宝山区的上海玻璃博物馆是另一个酷炫的案例。这个园区坐落在上海玻璃生产厂的原址,新园区的建筑看上去很像一组黑色的通透发光体,而且设计方通过“夹心饼干”式新旧交替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厂房都得到了保留。
地理位置是这家博物馆最大的软肋。宝山区是上海的工业区,距离城区十几公里,周围也缺少其他商业设施,如何让人愿意驱车近40分钟抵达是需要首先解决的事情。Pascal的团队在这片旧工厂周边调研了一个多月,给出的建议是一定要加入玻璃烧制工艺的演示,以及让参观者参与玻璃烧制的互动环节。但这个方案需要在空间设计上留出足够的动线,更大的难点在于还会增加后期的运营成本。
和八佰秀类似,上海玻璃博物馆也面临拆除建筑空间做留白的纠结。按照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林最初的打算,原厂房外临街的一排建筑将来可以作为贩售纪念品的商铺,具有商业价值,但他最后还是接受了罗昂的改造方案。
“博物馆门前有一个广场,可以给人一种人群可以从四面八方汇聚的感觉,如果前面有一排房子就会挡住人们的路线,现在这个理念是对的,博物馆需要聚人。”张林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在博物馆的筹备阶段,他曾前往全球各地的一百多家博物馆考察。对照最后自己拿到的方案,他认为设计师对那些优秀博物馆的先进理念的理解是对的。
“设计师往往要面临space和place之间的转换,”王芳说,“space就是开发商特别敏感的容积率,但我们想同时创造place,是有文化、有质感、有特性的,让人有回归感的。”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工业设计系,是国内高校最早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院系之一。历经三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在国内设计教育领域确立了地位,2000年开始招收艺术类设计学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3人,教授、副教授3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2012年工业设计专业成功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为该专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搭建了强有力的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类专业2016年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学生,热忱欢迎喜欢设计专业、有一定美术特长的广大考生报考。
一、招生计划
设计学类专业包含: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方向),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学生共100人,文理兼收。
二、报名条件
按照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相关文件要求,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获得当地省级艺术类统考合格证,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均可报名。
三、报名方式
我校今年分别在北京市、山东省、湖北省和四川省设立考点。每名考生只能报名考试1次,如重复考试,只记第一次考试成绩。相关时间、地点详见附件1。
1.北京市考点
考生可于2016年1月15日至2月18日登陆“报名系统”(请点击进入网上报名)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并选择考试时间(北京考点不进行现场报名;考试时间为3月5日、6日,考生选考其中1天即可)。后续报名安排如下:
(1)招生办公室将对考生进行报名材料完整性审核。考生请于2月21日前登陆查看审核结果。审核未通过考生请于2月24日前完成材料补充上传,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2)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上传作品进行初审,其结果将于2月28日后在报名系统内公布。
(3)初审通过考生请于3月2日前完成网上缴费并打印准考证,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4)考生携带准考证及身份证明,按时参加考试。
2.山东省考点
考生须按照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3.湖北省考点
考生须按照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要求进行网上报名。
4.四川省考点
考生须本人到我校指定的艺术类考试报名点现场报名(报名时对本人进行数码照相,采集相关信息)。四川省考点考生现场确认、报名应携带:
(1)《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招生报名表》(可现场领取,自制表格不受理)。
(2)省招办发放的2016年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报考证(或带有高考考生号信息的相关证件)。
(3)考生本人身份证。
(4)考生在报名时需提交自己独立完成的素描、速写或色彩作品1张。
(5)报名考试费:初试100元,复试80元(初试未通过者无需交纳报名考试费)。
(6)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3张(背面注明姓名及中学名称)。
四、专业考试
1.考试时间、地点详见附件1。
2.考试科目:
(1)素描:重点测试人物肖像。主要测试考生对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把握塑造形态的能力。
(2)速写:造型基础能力测试。
(3)色彩:考静物。主要测试考生对色彩的感觉及表现能力。
3.考试用具:考试所用考卷由考点统一提供,均为8开纸张,其他画具自备。素描、速写考试限用铅笔、炭铅笔或炭精条;色彩考试限用水粉或水彩。
4.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5.考生须严守考试纪律。有作弊行为者,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生源所在地备案,由省级招办将违规事实记入考生高考电子档案。
6.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7.考生可于4月8日后登陆我校本科招生网(admission.bit.edu.cn)查询专业考试结果。我校不再另行书面通知。
8.对专业合格人数较少的省份招生计划的下达,按照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文件执行。
五、录取原则
1.考生须同时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和生源地省级统考合格证。
2.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须达到生源地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按照文化课成绩的40%与专业课成绩的60%之和,文理科统一排序,分省择优录取。对于报名人数过于集中的省份,我校将适当控制录取比例。
六、入学规定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要求如期报到。学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新生进行全面复查,对不符合招生条件和弄虚作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我校根据国家关于艺术类学生收费标准制定收费额度,学费为每年10000元(如国家调整2016年艺术类本科收费标准,我校将相应变动)。学生入学后,学习用具、材料等费用一律自理。
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8913345,68949926
纪检监督电话:010-68912257
本科招生网址:admission.bit.edu.cn
电子邮箱:admission@bit.edu.cn
考生请注意浏览学校本科招生网,学校将在该网站相关通知和注意事项。
备注:设计学类各专业详细介绍见附件2。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6年1月15日
温馨提示:
1.学校及周边住宿紧张,我校提供部分住宿信息供考生参考:北京理工大学招待所(联系电话:010-68911191)、国际教育交流大厦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10-68945611)。
2.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乘车路线:
北京南站:乘地铁4号线,魏公村站下车。
北京西站:乘地铁9号线到国家图书馆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魏公村站下车。
北京站:乘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魏公村站下车。
首都机场:乘机场巴士公主坟线,到友谊宾馆站下车,西行至北京理工大学北门。
附件1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生报名、考试安排表 北京市考点
报名时间:
1月15日—2月18日
材料审核结果:
2月21日前
补充材料时间:
2月24日前
作品初审结果:
2月28日后
缴费、打准考证:
3月2日前
考试时间:
3月5日、6日
考试地点: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山东省考点
报名时间:
1月18日—2月25日
报名地点:
网址(wsbm.sdzk.cn/select.jsp)
考试时间:
2月28日
考试地点:
青岛市招办在考生报名时指定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湖北省考点
报名时间:
2月23日—3月7日
报名地点:
网址(hbea.edu.cn)
考试时间:
3月11日
考试地点: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四川省考点
报名时间:
2月26日、27日08:30-16:30
报名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考试时间:
2月28日
考试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考试科目:
08:30-11:00
素描
11:10-11:50
速写
14:00-16:30
色彩
备注:山东、湖北和四川省考试时间、地点如有变动,请以当地省招办要求为准。
附件2
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类设计学专业简介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即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艺术造型修养;即掌握现代产品设计创意和表达能力,又有较强的设计的理论知识,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
专业内容:本专业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专门从事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的专业。具有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的鲜明特征,专业所包括的内容有产品的市场调研、设计创意与表达、功能分析、结构设计、形态设计,以及广告和展示设计,产品的交互设计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实践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主要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写生、美术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专业课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调研、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人因工程基础与设计、交互设计基础、产品设计工程基础、色彩设计、基础设计、产品专题设计、概念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可在专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管理机构,从事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造型和交互设计,展示、包装、网页、企业形象等商业设计,以及相关设计管理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侧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科学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专业内容:本专业涉及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设计及多媒体设计等方向,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广告创意与表现、包装装潢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实践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品牌策划、界面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设计概论、美术史、市场调研、设计心理学、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图案、基础素描、基础色彩、专业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实践、文字与符号设计、包装装潢设计、设计与印刷、CIS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展示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书籍装帧等。
毕业生适合的领域:可从事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展示设计、包装、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有较高环境整体意识、具备创造性思维和一定实践能力,在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设计应用人才及设计研究人才。
专业内容:以建筑、室内、景观三个专业为框架基础,重视学科交叉和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完善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设计素质,强调思维与方法教学及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五个环节。
专业课程及主要基础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美术史、立体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双语)、建筑写生、制图原理、建筑识图与制图、透视原理、表现技法、中外建筑史、人因工程学、建筑设计基础、绿化设计基础、室内设计概论、生活空间设计、工作空间设计、景观设计概论、庭院景观设计、专业实习、展示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材料与工艺、建筑设计基础、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环境照明设计、大型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住区景观设计等。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可从事室内空间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及小型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
学制:本专业学制四年。
环境设计专业(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 文化遗产是历史、哲学、艺术、设计等诸多领域相融合的交叉学科。本专业方向旨在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事业方面培养专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让学生全面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保护与利用、展示规划设计方面等方面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专业内容: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有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方法的学习,强调学生在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价值的基础上,掌握历史文化遗产调查、保护、评估、管理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利用这些理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基础课程及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写生、工艺美术史、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管理、文化遗产调查方法与实践、中国物质文化史、中国民间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民俗学、文化景观概论、中国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北京历史地理、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等。
关键词:使用后评价(POE);人性化设计;公共景观环境
1 使用后评价(POE)发展现状及概念界定
使用后评价 POE 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欧美,开始主要是大学的学者进行小范围(大学宿舍、学校医院)的个案研究。70 年代得到广泛重视,方法论也比较成熟,课题扩大至公共住宅、老人院等,调查对象也扩展到官方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军队成员。80 年代,POE在各地实施,范围扩大到一般企业的办公室、政府建筑、各种公共建筑和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方法日趋成熟,达到实际应用阶段。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观点主要沿着国外发展的两个大方向。其中研究的角度、核心权重有所不同。
POE的英文全称是: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被译成中文主要意思是使用后评价或使用状况评估。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对POE有不同的定义。研究建筑空间的学者称POE为建筑使用状况评价或建筑使用后评估,研究建成环境的学者称它为建成环境使用状况评价。笔者将POE定义放大为规划设计项目使用后评价,主要是根据POE的研究范围领域来界定的,目前的POE研究领域已经涉及一切规划设计项目,这里的项目包括了城市设计、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
2 使用后评价(POE)调查案例
本文选取龙洲路与嘉川路交叉口处的一片绿地的使用群体为调查对象,以使用群体为主体,通过观察、现场采访、分析和总结,对此绿地进行使用后评价,全面分析这块公共活动空间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要求。总结出此绿地在现实使用状况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而进行了初步的改造。此块绿地周围都是居民区,作为居民区中仅有的休闲场所,如何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龙洲路与嘉川路交叉口处的绿地占地面积只有300多平方米,是紧邻梅陇四村、梅陇五村、梅陇七村、梅陇八村的小型绿化带,同时也是周围居民进行活动锻炼的场所。调查当天,我静下心来仔细地观察了这块绿地及它的周围,绿地的对面是居民区,夹在两者中间的是一条长长的河,绿地的后面和旁边都是马路。沿着河走一圈会发现使用这个场地的人是不分年龄限制的。他们喜欢坐在石凳上沐浴着阳光,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打鞋垫的,聊天的,休息的……他们脸上的表情很自然的流露出当时他们自己感受,享受阳光的温暖,享受自然的美妙,享受那时那刻的乐趣……找一个视线不错的石凳坐下来静静地感受着这片区域,利用几分钟时间放松自己,深呼吸,让自己进入环境。我看到一条河吸引着我的视线,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河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将眼睛闭上几分钟,让耳朵仔细聆听周围可以听到的东西。我听到一些后面小树林里有鸟叫声和马路上有车鸣笛的声音,听到鸟叫声我感到心情愉悦,身心放松,感觉很平静,很享受,而听到车声则会感觉到紧张、压抑,让我感到不安。我用手触摸了下这块空间,我能感觉到硬邦邦的石头和软软的草地,能感觉到空气的流动和温度的变化。伴着寒风会闻到空气中混着草香和鱼腥气,给人一种陈腐的感觉。当天的天气虽然有温暖的阳光照射,但是不乏带着寒意的风阵阵吹来,由于天气的原因使得这里在下午三四点钟就没有人坐在石凳上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2.1 使用状况记录
第一次使用状况调研是冬季阳光晴好的日子(12月9日的下午14:50~15:20),第二次是稍有阴雨的日子(12月12日的下午14:50~15:20)。在这两个时间段里记录了使用人群分布情况及其行为类型。
从两次记录的比较结果来看,气候温暖的日子,公园活动人数明显增多,从人群分类上看增加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同个季节同时间段的比较中,天气晴朗温和的人活动数比阴雨天活动数要多,但活动人群及其行为却有明显的差异。在温暖的下午,活动人群主要是中年人,他们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小坐、遛狗、聊天等活动;而在阴雨天的下午,活动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他们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抄近路、闲逛等活动。
2.2 使用后评价
龙洲路与嘉川路交叉口处的一片绿地对周围居住区的居民均有合适的服务半径,因而使用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冬日下午的活动人数达到了60余人,相对只有300多平方米的绿地面积使用密度是比较高的。本绿地存在的自身优点是:(1)有绿地,有树木,空气清新。(2)靠河近,使周围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3)离居民区比较近。(4)河边有道路,没有树木遮挡,阳光充足。在使用状况评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1)功能分区中对功能区间的互相影响关系研究得不充分,环境卫生较差。(2)相对于使用人数而言,绿地面积偏小,如能在考虑人群活动时间规律和行为特征基础上考虑功能区间的互相借用关系及其功能的复合性,则能更充分地利用好有限的空间。(3)缺乏幼儿和儿童戏玩耍的设施和场地。改进措施:首先对这片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分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在林子里设计出合理的小径,基础设施要完善,垃圾桶和亭子是必要的,绿地中间要有一个中心聚集地,而且聚集地要保证阳光照射充足,以便人们聊天,晒太阳。卫生要有定期的人到扫,保证其干净美观。
参考文献:
[1] 霍.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因素分析与方法的初探[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Friedman A,Zimring K.环境设计评估的结构――过程方法[J].薄曦,韩冬青,译.新建筑,1990,27(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