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俗艺术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俗艺术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24-4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以传播生态视域切人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著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著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一二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著述。这些著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著述,但这些著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著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

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著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著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著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著、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分析归纳法是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本研究需要从个性到共性,发现一些共同的艺术传播规律或传播生态特征,做到个案剖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使论文达到理论研究高度,这要有赖于归纳法的采用。

交叉研究法是运用艺术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论题进行综合研究,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以艺术学学科理论为先导,交叉研究法可拓展本论文研究视野、开拓思路。

历史比较法是本论题的研究需从总体上寻找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形式观念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民俗艺术被放在时间坐标中审视时,需要把握时间的生命精神与民俗艺术传播变化、生态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纵向比较时间坐标中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变迁,可挖掘其表象中蕴藏的规律。

研究视点首先是,采用多维视角。本研究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艺术学观照为主,结合采用传播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资料来作分析整合研究,力求以新颖全面多方位视角呈现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的整体特色。

第二,把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播生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视点。以往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民俗学学科体系内的民俗传播与生态民俗研究、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艺术与传播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化角度的民俗艺术专题性研究,而把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民俗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专门性理论研究尚属艺术学学科中有待涉及的新的研究尝试。

第三,重视规律概括与综合性表述。本研究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研究中也必须借助诸多鲜活且各具特色的个案资料,从具体的个案分析层面出发,进行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的相关性研究,从中探析抽取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特征与规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表述与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层面。

四、可行性分析

把传播生态理论纳人民俗艺术研究视野,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分析主要抽绎了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试图从崭新的视角考察“民俗”与“传播生态”的交叉与共融。

其一,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而“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民俗艺术的特征,也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与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可开辟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民俗艺术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

其二,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摒弃了单纯的传播生态理论研究因缺乏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科技话语过多而掩盖了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使理论出现失衡等弊病,更注重结合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

第2篇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古老而纯朴的陕南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南剪纸在表现内容上,继承传统,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生活。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陕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陕南剪纸形成多样,造型抽象,体现了象征性的地域特征。

1、内容丰富多样陕南剪纸抒发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审美气息,在浩瀚丰富的剪纸艺术中,陕南剪纸种类多样性表现在其题材的丰富性上。陕南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单色、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当地人物,故事描述,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各方面的选题,是剪纸的主要内容。这些剪纸题材综合了观赏性和实用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居室生活中,剪纸题材的鸟兽、花草、多用于窗花门笺等。

2、造型大胆夸张陕南民间剪纸在造型上大胆夸张,却又不失逼真,随性而不失优美,随意剪刻,但又注重意念,体现了陕南的地域特色和陕南剪纸造型的抽象性。在构图上,单纯、优美、丰实饱满、寓意严谨、构图祥和、视觉丰富、表现殷实、呈现出求圆满的心理诉求和视觉审美。在色彩上,大多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洒脱、精致、注重夸张变形。色彩运用上,随使用场合而定。白纸、红纸、黄纸、都可应用。内容多以传统的花鸟和动物为主,虚实相生,色彩分明,表现出其构思的丰富,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和装饰性。

3、寓意丰富唯美陕南剪纸较为纯真、浑厚、古朴、反映了人民的质朴和敦厚。在农家妇女手中,以生活感受和感情的影响下所感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她们把自己的想法剪在纸上,认为怎么美就怎么去表现,但这种最真的感情释放中却充分流露出浓浓的原始趣味和稚拙之美,让人感到质朴、清新、纯真。陕南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题材多为实际生活中的题材,有的以吉庆寓意的,有的以物寄情的,一般是借助某一物象产生联想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如蟠桃象征长寿;松树象征常青不老;花瓶中插如意象征平安如意;同时还有谐音寓意,如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象征着富裕和好运道。剪纸也用于春节时屋门贴福字,门神,窗户上贴窗花,有象征团圆幸福之意。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让家家户户生活呈现出艺术气息。

二、陕南地区挑花艺术的艺术特色

陕南挑花艺术,也被称作“絮花”或“十字绣花”。陕南挑花丰富多彩、技艺高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反映了劳动妇女们淳朴的精神面貌。在陕南农村中,绣品是姑娘出嫁时嫁妆中必备的物品之一,它体现姑娘们多才多艺、心灵手巧,也显示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忠贞爱情的憧憬。陕南挑花艺术历来颇具盛名,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着陕南当地人的审美能力。陕南挑花的艺术体现在手法多样,色彩鲜亮,构思巧妙上。

1、挑花手法的多样性陕南挑花绣品用于服饰和生活用品,既经济实惠,又富于民族艺术特色。它可组织出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花草虫鱼,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各种图案。陕南挑花的手法很多,有单面挑,双面挑,有彩色丝线挑花,也有单一的素色挑花,也有在同一手工艺品上有挑有绣。挑花的图案有花鸟虫鱼,经巧妇们千针万线的描绘,使窗帘,手帕,桌布,挎包,衣服,鞋垫,虎头鞋,钱包等用品上增添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装饰,令人爱不释手。

2、图案构思的巧妙性陕南挑花图案构思大胆而巧妙,构图饱满而均匀,取材丰富多彩。陕南挑花具有明显的图案特色,图案组成千姿百态,图案选型多样,情趣盎然。陕南挑花绣在画样的基础上,以针,以线晕色,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陕南挑花绣是在画样的基础上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小十字花构成纹样,组织出千变万化,复杂多样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或花鸟虫鱼等多种图案。陕南挑花绣多以土布、麻布或者毛青布作底布,以蓝色棉线或者彩色丝线作绣线。图案构思大胆且巧妙,构图饱满且匀称,取材多样。堪称陕南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颗璀璨绚丽的明珠,是我国的名绣之一。

3、色彩搭配较为明快鲜亮陕南挑花具有显明的图案特色,其选型多样,情趣盎然,色彩显明沉着,饱和谐调,单纯朴素。陕南挑花绣多以土布、麻布或毛青布作底布,以蓝色棉线或彩色丝线作绣线,以白色坯布上挑秀红花绿叶,色彩鲜亮美丽,饱和协调,鲜明沉着,单纯朴素,一般比较注重色彩对比的效果。图样典雅,多以红花绿叶,福字,吉字等为主,以表示绣者向往喜庆祥和幸福的生活。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关中文化;民俗;音乐艺术

一、关中文化及其特征

(一)关中地理人文环境

关中,是指中国陕西的关中地区,也称关中盆地,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关中成为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关中民俗

1.大众的民俗文化

关中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由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淳朴本质的人情交往等等因素形成了自己众多的、多样的民俗文化。关中地区的民俗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物质生产,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游艺娱乐等方面和我国其他区域的民俗同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

2.农业生产的民俗文化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农业活动一直是关中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农业上有众多特色的民俗,主要有请"麦客”、扎根面、骡马会、骡马休息日、忙罢会等民俗文化以及特有民俗"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通过这样形象的十句话概括出了陕西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独特的生活方式。

二、民俗文化中的音乐艺术

(一)民歌

关中民歌数量最多的是小调,而小调中85%的是一般小调与社火小调。号子分为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锄地号子。关中多数歌谣是儿歌或曰"童谣”,其内容关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戏曲

陕西地域的传统戏曲起源早、规模大、影响深、种类繁多,较为著名的有秦腔、眉户、华阴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本地二黄、蓝田花鼓戏、同州梆子、西府秦腔、线戏、关中秧歌、跳戏、道情戏。传统剧目有《夫妻关灯》《三娘年磨》等。

(三)曲艺和器乐

关中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有陕西曲子、长安道情、关中劝善、韩城秧歌、长武道场。关中地区代表性器乐有鼓吹、西安鼓乐、丝竹乐、锣鼓乐。《戏曲音乐志》剧种表记载的23种戏剧产生于关中的有7种,源起于关中地区并以起源地为中心流传的戏曲约占陕西全部戏曲种类的52%。《戏曲集成》、《戏曲志》记载古今17个剧种戏曲人物282位,关中戏曲人物有181位,占68%。

三、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艺术

(一)华阴老腔的音乐艺术

关中的地理环境是华阴老腔存在的基础。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即使不在一起,由于土地平整广袤,他们可以喊话或手语交流。就是到了现代,人们在田间劳动时也有喊话交流的现象,一旦有人唱起时其他人也会附和跟进。华阴老腔很有可能是在这种民俗上有一人加工而成的,关中的农耕文明是老腔真正的源泉。华阴老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以家族戏的形式存在,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腔只传本族男性,不得传与外人。他们很少化妆,也很少穿戴传统戏剧中常见的那些表演服饰。老腔艺人不会装扮成所表演人物的样子,而是身着历史上关中平民经常穿戴的传统服饰。在演出过程中,有坐在方凳上的,有屈膝蹲着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着的。在男艺人中,还有拿着长长大烟斗,正在表演过程中还要模仿抽烟的动作。华阴老腔中的女艺只有一两位,女艺人也同男艺人那样常常身穿历史中关中平民的传统服饰,她们经常是手里拿着纺锤模仿织布或拿着鞋底模仿纳鞋底,有时也敲小锣等辅乐器几乎没有唱腔,总是靠着柱子或墙壁站在后面。在唱腔方面,华阴老腔采用一人主唱众人帮腔附和的托腔方式,声腔高亢,气势磅博。关中十大怪在华阴老腔中得到了体现,关中的民俗影响着关中的音乐。

(二)秦腔的音乐艺术

秦腔又称"秦声”、"乱弹”、"梆子腔”秦腔的唱腔激昂高亢、苍劲悲凉,既有西北黄土高原浑厚深沉、豪放激越的刚劲,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秦腔的唱腔、板路、道白、身段、脸谱、角色门类自成体系。民俗“关中十大怪”中最怪的就是"唱戏吼起来”,由秦腔音乐充分反映了关中人民开阔爽快,朴实大气的性格。秦腔以本地乡音为根基,通过这样的作词、演唱的方式演化出特定风格的声腔,戏曲艺术根本不同在"声腔”,以本地乡音为根基的声腔,为本地人百听不厌,秦腔并不是高高在上让人亲近不得的艺术,当人们辛勤劳作高兴的时候,可以放开嗓子吼上一段;当人们悲伤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吼上一段。在陕西的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热热闹闹的听一场秦腔来奖励自己一年来的辛勤劳作,秦腔深刻的扎在了关中老百姓的心坎里并把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请上秦腔戏班子唱上一场作为荣耀,亦会让乡里乡亲们美美的谈论一番。这充分体现出了关中人民对秦腔这一行当的热爱以及秦腔艺术在关中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