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产业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模式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苏州的乡村旅游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截至2014年底,苏州共拥有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34个(其中,四星级24个,三星级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常熟蒋巷乡村旅游景区(4A景区)、太仓现代农业园(4A景区)、张家港常阴沙农业旅游区(3A景区)和张家港市梁丰生态园(3A景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不少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是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以资源为载体,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强调产品的差异性、突出产品的个性化,以此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创意的平台与来源,是创意源源不断的温床。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于2009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用文化创意理念来指导乡村旅游,充分挖掘苏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并进行提炼、解析、整合和延伸,能够使旅游者由“看风景”转变为“品文化”,在享受乡村安静清新生态环境的同时,学习并体验乡村的民风、习俗、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只有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关系
(一)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旅游者为了满足求新、求知、求异、求悦的心理需要,去往异地感受异域文化的过程。苏州乡村旅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显露出一些缺陷,如乡村的改造趋于城市化,商业气息较浓;民俗文化的展现流于表面,徒有形式不得内涵;旅游产品层次较低,仅停留于餐饮、住宿、采摘、垂钓等物质层面,造成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缺少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渗入。乡村旅游想要创新发展,文化是基础,把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中,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创意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代表了新鲜、特别和独一无二。创意不仅能够创造新事物,还能够改造旧事物,赋予它新的生命。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到现阶段,已经逐渐由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从追求物质享受向精神体验转变,他们希望经由旅游的过程创造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然而传统的开发模式过于肤浅,无法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只有用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思路去创新改造,才能实现苏州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让旅游者不仅能看,还能感受和品味,实现与时代接轨的目标。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融合,以文化为平台,用创意来改造乡村旅游,就形成了创意乡村旅游,这样的模式可以延展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使其从单一的链条结构,扩展成“铰链式”发展,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个性鲜明地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意乡村旅游还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图1)
(一)政府大力支持,培养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本。创意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发挥政府的决策优势。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创意人才和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乡村旅游地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乡村创意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村民的创新意识和旅游管理能力。既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下乡送培训,也可以送村民到国内外的高等旅游院校进修,还可以组织村民到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鼓励多方参与。创意来源于文化,只有自由愉悦的文化氛围,才能给创意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创造出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意。除了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还应该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中,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和征集创意的方法,寻找最好的点子。既可以采纳国内外文化创意公司的科学策划,也可以采纳乡村旅游者或村民的经验之谈,既增加了旅游者与当地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打造和谐的氛围,又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是一种科学的创意营销方式。
(三)稳定经济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企业和村民都能在乡村旅游的创新开发中获得利益,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苏州市共有建设项目115个,总投资1,118.1亿元。政府财政、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已成为苏州旅游项目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乡村旅游项目的资助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2014年,苏州市共有22个旅游项目得到省旅游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引导资金总额达1,530万元,其中乡村旅游类项目10个,资金400万元。此外,苏州市在推进全市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工作上精选了30多个项目上报江苏省旅游局招商指南,涵盖度假区、景区、星级乡村点、创意策划、主题酒店等多个类别和项目建设。在融资手段和渠道上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旅游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搭建平台,积极为苏州市旅游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级各类引导资金,为贴合苏州市旅游发展的项目积极争取相关土地和资金政策。
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一)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切入点。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可以以吴文化为基础,从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及旅游营销手段几个角度切入,开发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项目,使文化创意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为苏州乡村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旅游景点衍生出与其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原创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活动。
(二)加强苏州市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苏州市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快转变苏州市政府职能,要增强服务意识,构建以自身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的管理型政府;第二,政府在政策上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倾斜,放宽其进入市场的门槛,从政策上对产业融合发展给予指导,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资金投入,提供低利息贷款来扶持其发展;第三,加强乡村创意旅游的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相联系,在苏州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示范点。政府主导可以弥补市场的盲目性,政府统一规划,制定规范,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给文化创意产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引导乡村旅游地的村民去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使创意乡村旅游更加“接地气”。
(三)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既懂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融合程度。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苏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引进做出详细规划,积极引入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了乡村旅游与旅游类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加以培养,使其成为兼具创新意识及旅游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以苏州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
(四)延伸产业链,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横向上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双方的互融互通,提高苏州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纵向上抓住苏州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和文化创意提供者加快改变乡村旅游内容及形式的创新,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2014年,苏州市旅游局联合江苏电视台《从南京出发》栏目组,整合并串联苏州乡村旅游特色资源,按照时令季节,编排设计精品结线路,以自驾游、亲子活动方式,组织“诗画苏州,美丽乡村”专题活动,重点举办了“荷塘月色醉、相城爱意浓”、“乐享房车露营季・趣摘树山翠冠梨”、“快乐果园、甜蜜港城”、“诗韵芦荡・如画村庄――游沙家浜、蒋巷村的N个理由”、“慢游吴江・快乐芬芳”五个专题活动,每期组织100人、30辆自驾车从南京到苏州自驾旅游,活动吸引了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网络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另外,配合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活动,与省交通广播F101.1合作,于9月份用一周时间,以乡村美食为由头辅以乡村景区、住宿和自驾线路的专题宣传。除此之外,还精心制作《苏州乡村旅游画册》,对全市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乐、自驾游基地等集中展示、全面介绍,既有整体简介、四季照片、乡村特色商品,也有地址、预定电话和全市乡村旅游点交通示意图,进一步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做出了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2]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5.
[3]朱琳.文化创意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4]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
[5]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
一、引言
现代旅游业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过程中,吸引了城市居民对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乡村景观的向往,推动了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塑造了乡村地域的多功能景观,改变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空间基本格局,促使乡村景观开发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乡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这种基于传统农业的服务性产业,是一种多维度及多层面的旅游体验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休闲度假旅游外,还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乡村间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成为野外探险、打猎和钓鱼,文化与传统旅游等一些区域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
二、洛川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一)洛川县果业概况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由境内有洛河穿过而得名。洛川县原辖5个镇、14个乡;2000年,调整为6个镇、13个乡。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开阡陌,汉主限田”,洛川是黄河流域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洛川现代果业建设成效显著,苹果精深加工、农资产品加工、饲料肥料加工等果畜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速。相思川森林公园及旅游环线建成投用,万凤塔祈福纳祥景区开工建设,洛川会议红色旅游项目申报立项。
全县苹果从1947年至今已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洛川人均占有苹果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国榜首。果农人均年纯收入在2011年已超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是陕西省人均纯收入的1.3倍。2011年,国家农业部与陕西省合作,在洛川县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产地苹果批发市场,共同打造引领中国苹果产业的“航母”。 2013年,编制了《洛川苹果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新建苹果出口基地2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万亩,高标准果园1.46万亩,挖除弃管残败园6570亩,建成现代苹果标准园31个。全县苹果产量达76万吨,产值40亿元。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国际市场现状。
通过积极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洛川苹果先后荣获国家及部省名优奖170多项,获得了英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智利、泰国等7国及欧盟有机苹果出口认证。品牌的创建,有力地提升了洛川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洛川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洛川苹果”,品质好,口感佳,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更是市值超过40亿的“金字招牌”。
2014年3月25日,美媒称洛川苹果征服美国市场,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人消费的苹果汁有60%从中国进口。来自陕西洛川的苹果征服了当地市场,而这为苹果原产地的果农们却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美国果农面对中国洛川苹果的来袭失去了传统竞争优势。
洛川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无工业污染,是世界最佳优生区,洛川苹果已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指定苹果冠名权20多个,同时,洛川海拔平均1100米,秋高气爽,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去处。搭乘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已举办七届)东风,推出“来洛川采世界最佳苹果”赏果采摘月活动。
2、国内市场现状。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在洛川隆重举行。恰逢洛川苹果成熟季节,广袤洛川大塬呈现“红果满园”景色。为此,特决定举办“苹果之都,休闲胜地”金秋赏果采摘月活动。
因此,洛川苹果现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能够为后续打造以苹果资源为主导的农业旅游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三)现状分析(SWOT分析)
优势: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广,全面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产量大,品质优秀,色泽红润,口感极佳。并且洛川已举办多届国际苹果博览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劣势: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产品线宽度过分狭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完整的苹果产业体系。乡村旅游不发达,对外宣传力度小。
机会: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这为洛川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由此开始扩张产品线,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类资源,正是迎合、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
威胁: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较多,竞争力较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低,容易被替代。
(四)洛川苹果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问题
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洛川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土地资源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和旅游经营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当地居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也存在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自然和生物灾害更加严重,保证苹果产量、质量基础上发展果业相关产业旅游要素,需要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使当地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一定的高科技要素。
3、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升级,苹果生产、产品、工艺等更受旅游者的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优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洛川苹果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工艺化水平精高,这些都是现代都市居民热心关注和积极体验的重点。因此提升苹果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确保产品安全,满足旅游者体验感和消费力度的难度越来越大。
4、乡村旅游富民强县的目标,迫切需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洛川县重点打造苹果加工物流,文化创意,关联农资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挖掘县内为资源,开发国内外市场,农业旅游已经势不可挡。
三、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洛川苹果产业开发模式
2014年以前,洛川苹果一直都是以简单、单一的模式在发展,根本没有合理的利用这个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洛川苹果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而中国也是个接待量很大的国家,所以在旅游方面,政府更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来自四方的游客,并且旅游产业与农业存在高关联度,随着产业的高度化,产业融合能使旅游业与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升级。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洛川苹果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生产的低成本又使洛川苹果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强大的科技依靠和政策支持又为陕西苹果加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洛川苹果有着优越的内部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洛川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又存在着品牌形象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自身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建立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自身能力,如何建立并改善陕西苹果的品牌形象, 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加快陕西苹果的产业化步伐不可避免地 成为洛川苹果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陕西苹果农业旅游产业产业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发展思路
1、加强产品品质, 强化品牌战略。品牌可以给产品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可以吸引消费者,创造消费者忠诚,可以给产品带来价格优势。对于农业旅游这一项产品也是如此,名牌产品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出口到国际市场,陕西苹果要想快速发展,取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产品品质, 扩大宣传力度,争创名牌产品。
2、调整单一结构, 深化产业发展。合理的品种结构、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占有并开发市场,使苹果这一季节性产品突破季节限制,平衡市场供求,延长产品创利时间, 增加创利范围。使农业旅游突破季节性、单一化的特点。比如说, 加工用苹果的价格就远高于食用苹果,深加工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就不受季节影响。我们可以将这项制作引入我们的农产品观光之中,加深农业旅游的深度。
3、增加知识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苹果产业资源的的生产、加工、管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苹果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改善营销管理,拓展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随着市场的变革,国内外农业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多变的市场形势了,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苹果为核心农业旅游的的营销管理,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四、总结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基建;产能循环
一、引言
我国率先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概念,其是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传统基建)相对应的概念范畴,是指立足于信息网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可以分为5G基建、人工智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将有以下优势:由于新基建的发展,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可以改善大部分农产品销售狭隘现状。产能循环是我们基于“第六产业”概念提出的。“第六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东京大学NaraImamura教授提出,是指农业种植户可以通过发展销售等,让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进而提升附加值。我们认为,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这一概念类似于让农民进行产业链前向延申,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具有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一概念仅仅是产业间生硬的加法,没有真正做到有机融合。基于此,我们提出产能循环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生产流程方面,实现产业内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产业间实现在固定地理区域内的共同发展。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闻报道较多,但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模式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领域。本文在研究了全国2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后,发现东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模、发展情况要好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选取了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调研,并基于此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有益于我国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
二、现有模式介绍—以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
2008年成立并正式投产的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南京市首批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019年8月被评选为南京市六合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021年11月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园区位于宁启铁路西侧,包含了四个村居在内的4.5万亩土地。涉农人口约3万人,核心区域面积约1.5万亩。
(一)打造特色产业
蔬菜、水稻和鲫鱼是龙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张名片,通过对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龙池在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加工的同时也在重视农业休闲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龙池园区内种植面积约为五千余亩,已建成的水稻基地约为两万亩,稻虾、稻鸭种养面积九百亩,鲫鱼养殖规模两万余亩。其中高效农业设施面积占比约为48%,标准化菜地项目面积占比约为38%,是南京市最重要的叶菜基地之一。园区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了蔬菜基地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休闲旅游方面,园区规划建设了三处生态旅游基地。其中苏康基地与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展出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休闲旅游新卖点,打造“和美龙池”品牌,销售龙池优质农产品,并在2019年吸引了周边游客三十余万人,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互联网全面覆盖
龙池紧随互联网发展大潮,积极推动园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物流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探索农民、企业与市场的连结机制。园区通过构建网上销售平台与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实现与消费者的良互,打造生态有机的特色品牌;与多家物流达成协议,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完善销售途径;借助网络的影响力,扩大园区影响力,吸引游客与市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农旅结合
园区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建设以养殖为主、花卉种植为辅的多样化生态休闲农业。其中,苏康园在提供美景之余,通过引进彩虹滑道、网红秋千及烧烤营地等“网红”系列体验活动,配套销售龙池特色农产品、水产品、鲜切花,提供果蔬采摘、农家菜和茶品尝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观赏游玩,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创新机制
1.建设电商平台。开展绿色优质有机农产品创建,提高品牌优势与知名度,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2.通过电商平台订单提前解决销售问题。所生成得订单可以直观快速的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可据此调整销售产品与销售战略,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3.发展集体农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开展集体投资建设,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从而降低农业创业门槛。4.提高土地流转率。园区目前已流转土地面积为两万七千亩,并开展加工运输仓储基地建设,通过设施租赁产生经济效益。
三、产业互联模式的“堵点”与“断点”
(一)产业间关联度较低,第六产业发展滞缓
产业互联模式在当前发展阶段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仍处于初级较低级别:一产企业仅将成熟蔬菜打包给三产旅游基地,二产企业食品公司将加工制成食品送至旅游基地进行售卖;甚至出现相邻的食品加工公司与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公司的原料来源于其他距离遥远的种植商,而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以低价批发至蔬菜批发基地的情况。经进一步深入调查得知,食品加工公司会出现因上游供应商供应不及时而出现部分加工生产线暂时停摆的情况,蔬菜种植基地因蔬菜市场的需求季节性波动导致供需错位,甚至出现部分蔬菜无法被及时采购而腐烂的现象。一二三产企业生产品类存在差异也是产业互联程度低的原因之一:水稻田与熟食加工企业相邻,则其产业互联度必定不高。一二三产企业虽然物理距离较近,但经济距离被人为拉远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之间通过产业互联进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意识仍然较弱,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传导机制出现一定障碍,导致产业互联与产能循环的成果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出现资源浪费与整体福利效应下降等问题。
(二)产业内循环存在障碍,产能循环紧密度不高
1.一产种植企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克服:作物存在自身的生长周期等自然规律限制其耕种期;土地需要休耕轮休以保持土壤营养化、防止土地荒废;种植田地上进行二三产业活动的可行性较低、难度较大。因此经常出现温室大棚空置,土地季节性荒废等情况。2.二产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例,机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如一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加工设备,当某一原料的供应出现短缺时,由于机器的功能固着性以及固定成本高,企业难以及时调整生产方向,整体产出将下降。3.三产中的旅游产业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天气状况良好的晴天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游玩,可能超过景区的游客负载量;天气状况较差的阴雨天游客量骤减,景区的日常运营支出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的同时,收入也会缩水;旅游淡旺季的差异导致旅游市场的季节性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全年稳定的收入流。综上,产业内循环仍存在难以克服的客观障碍。
(三)普惠水平较低,产业互联模式推广受限
现阶段产业互联模式的多数成果被下游的参与公司所直接获取。对于农户而言,参与此模式前后的区别仅仅是将农产品卖到批发商手中还是由下游企业进行统一收购,此模式带来的超额收益往往不会流入到基层农户手中,导致农户参与此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对基层农户的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此外,多数下游公司仅关注收购的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而没有提高农户耕种效率的激励。在农户资金存在局限的情况下,仅凭靠农户的个体行为也难以培育良种和投入新型农产机械,运用先进农业技术所导致的大额固定成本与学习成本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多数农户的耕种行为没有受到新兴农业科学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农作物的产出无法实现较大程度提升,产业互联模式的成果没有反映在农民的生产中。部分坐落于农村的企业经营与当地关联程度不高:从原公司抽调员工而没有选择从当地招工,导致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的能力差,食品企业没有从当地农户中收购农产品、将当地农户纳入统一管理,而是自行开地种植导致当地农民的耕作被排除在产能循环之外,导致产业互联的普惠度较低。
(四)传统基建缺失,对新基建的支撑不足
部分已实现产业互联模式的六产企业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具备良好的新基建条件:仓储物流的物联网应用、关于运营与客户数据的大数据中心、5G基站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应用等。虽然新基建的建设程度高,却存在传统基建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了道路条件差易堵车、指示标识不明确通达度差、公共交通便利度低班次少、垃圾桶卫生间等基础服务设施分布少、餐饮场所数量不足且卫生条件堪忧等现象,导致游客的体验感较差,二次参观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降低了潜在游客到访观光游览的欲望,发展旅游产业以带动一二产业形成产业互联模式所带来的人气红利消耗严重。缺乏传统基建支撑的新基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其自身实现程度高,发展空间和对产业互联的贡献度也会被大幅度限制。
(五)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政策亟待加强
1.政府对六产企业的支持往往是促进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政府对分散农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度有限,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分摊到单个企业后的效应有限,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提升,难以构建产业互联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或初有规模的企业联合组织才会获得政府更多地关注与更多的扶持政策,更有可能具有新基建与产能循环的条件,实现产业互联。2.政府政策往往具有阶段性,在初期筹划现代农业园区时给予较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财政倾斜,而在园区后期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依靠企业个体的行为和彼此间自发地联动,政府的引导、调整作用不甚显著,政策扶持力度较初期有所减弱,可能会导致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产能循环不彻底。在调研中,甚至存在基层政府对其辖区内发展第六产业的企业知之甚少的情况,政策扶持更难以实现。
(六)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弱
1.部分企业存在盲目的产业链扩张行为。当六产企业发展到各项业务运作正常以及盈利状况良好时,企业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亟待扩大经营范围,扩张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势力,通过向外界大量融资,利用金融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出现问题,正常经营受到扰动,资金流动性不足,并且缺少资金预警机制,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危机。2.在实施战略投资时,决策者缺少风险评估意识,没有充分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企业决策者与交易对方的信息鸿沟难以弥合,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的费用大幅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加大。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会导致经常账户赤字、资不抵债、陷入金融骗局等后果,资金链因此断裂,致使一系列威胁公司生存的连锁反应。
四、实现乡村互联模式的途径
(一)加强产业间联系
科技引领,农业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扩大一产规模,提高机械化耕种率,使农田高标准化、农场化运作,将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相结合,加强产业间的互联互通。夯实基建建设,为产业互联兜底保障。深化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显著空间关联特征,重视各个产业园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深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突破区域内的空间地理壁垒。交通设施不断建设与发展在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的同时,能够吸引资本流入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发展。同时由于交通的便利条件,旅游业的发展、流量的增加将带动本地产品的销售量,加速区域内的经济要素流通,带动园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六产融合发展。以旅游经济加深产业互联,创新多元化业态模式。通过产业互联的方式推进旅游经济与现代农业、文创产业、科技创新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农业园区与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间互联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
(二)突出产业内差异化
依托地域背景与文化特色,对田园景观、民居建筑、节庆与饮食等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并统筹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同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向游客提供个人定制化服务,加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建立品牌农业。依据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等提供异质性娱乐项目,增强产业优势。从科技含量高、功能配备完善、经济效益高等方面创新创造,建设富有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三)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加强对新基建建设及普及力度。新基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特色产业园区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政府应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新基建、掌握新型农业与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并将与新基建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农业方面。精准把握当地的特色文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重视产业发展链条的前后延伸:一方面,政府需鼓励企业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合作,必要时也可参与农产品生产原料供应基地的建设,从而达到产业链条前伸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也需利用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旅游业,使得产业链向后延伸。除此以外,政府积极搭建农业技术研发机构、高校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从而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在技术、人员、物流、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四)防范金融风险
评估风险,科学合理扩张。多重因素影响应当在企业或产业园区在做出决策时经过充分考虑,并尤其在扩张决策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激进的过度扩张,盲目追求规模导致资金风险问题。加强资金监管,避免链条断裂。科学的制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应当在企业规划中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合理规划,从而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并保证现金流的安全与顺畅。
五、结论与模式总结
(一)促进三产融合,为产能循环增添动力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一产业从业者为主体,在第一产业的后端加入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全方位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能够形成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调、各环节衔接,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依托,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通过依托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点,进行市场化运作,提升知名度的同时带动第六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产业互联模式的完善。
(二)新基建赋能产能循环稳健发展
大数据是有效进行产能循环的工具。发展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农业数据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科学的发展。农产品可追溯平台,通过溯源系统的管理平台,同时借助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的环境信息、实时视频信息等,建立完善丰富的农产品档案。物联网的建设,有助于各农业区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产业互联。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将现代化农业装备与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在全面的农情感知系统、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以及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实现平台智能分析、联动控制和精准干预。交通的便捷与快速发展有助于旅游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便利的交通打通了游客与目的地的隔阂,有利于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不断发展。
(三)利用平台经济,拓宽销售渠道
平台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双边或多边市场,因此具有双(多)边市场的共性特征。但其互联网运营特性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独有特征,具体包括规模经济、高效连接、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特别的,在产业互联模式下,平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推广平台。使得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可依托平台经济与富有地域特色产品,进行销售推广,进而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与相关文创产品,同时达到吸引游客、扩大知名度的目的。农产品电商依托信息社、微信公众号及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擦亮品牌产品名片,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网络商城补充了线下门店售卖的渠道短板,提供更多的产品类型,更多的产品售卖形势,让销售真正做到了O2O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且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预约系统预定产品,使消费体验更加便捷自由。
(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引入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配置现代农业设施,产学研、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使得科技惠农绽放魅力。运用农业科技培育新品种,应用优质培育土壤和生产基进行种植,能够提高蔬菜种植效率并且更好的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广泛使用蔬菜温室,并运用控制中心对温室进行一体化智能高效的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农业中的大面积应用推广,田间地头中涌现的大量新型物质装备也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人机等新装备有效推广不仅使农业种植的开展更加便利快捷,也吸引游人驻足,使得相关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政府扶持为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补齐现有基础设施短板并推动新基建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实现高效帮扶。把握科技发展浪潮,推动科学技术应用与有机优质农产品从城市向乡村推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合理规划,引导产业成长。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规划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农业、带动生态休闲。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加强品牌建设以及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产业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玮,秦国伟,于法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转换与调适———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农村经济,2021(9):64-72.
[2]陈薇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3):73-75.
[3]孙中兴,王剑.基于新基建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2021,11(4):39-43.
[4]樊蓉,裴学海.农业领域5G行业应用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3):193-195.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渝西经济走廊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40-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由于城市的喧嚣、交通的拥挤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开始怀旧,追求自然和心绪的宁静。如今,寻求安静祥和、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向往、需求和趋向。正是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开始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又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能直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同样,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也不一定能直接带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亦即乡村旅游不等于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两者的互动发展需要一些条件辅助支持,且需要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动发展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运用旅游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两者的互动发展模式展开论述,着重探讨乡村旅游与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结语
乡村旅游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展的旅游项目,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方式。但各个国家的乡村旅游各有特色,其地点都在农村,内容则大不相同,因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而异。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认识到乡村旅游产业与发展好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积极奋进,为我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孝胜.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2004,11(12):62-64.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经济年鉴[Z].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实,2007,(1):42-44.
[4] 白洁.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C].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作品选登,2006.
[5] 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
[6] 杨振之,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也一直是当今世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国外生态文明的思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至90年代后,尤其是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的召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开始受到各国重视。经过近40年的发展,国内外已经形成包括生态伦理观、生态与社会主义等在内的六大生态文明观。我国从党的十五大开始,可持续发展思想就不断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到十时,明确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撑、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对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而相比于生态空间、生态面积、生态包袱和环境账户,生态效率不论是在其内涵还是在其实用性上,它都是测度可持续发展水平最有效的指标之一。
一、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一)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内涵
生态文明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美丽中国,这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提升产业核心部门与关联部门的生态效率建设旅游产业生态文明,这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选择乡村旅游产业来评价其生态效率,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化发展水平做出科学测度。
(二)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指标集构成。从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研究中,生态效率评价一般从资源、环境两大维度进行。本文在解析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诉求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维度及其表现形式建立出多层次的评价结构体系,旨在更为全面的评价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率。该评价指标体系由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两部分组成。投入要素的指标借鉴邱寿丰生态效率指标体系设计的结果并结合旅游产业的特征,将能源、水和土地投入纳入自然要素层,将资本投入纳入经济要素层,将劳动力和产业政策纳入社会要素层。产出要素除了借鉴生态效率指标中的自然作为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池和经济产出外,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将环境改善、产业效益、产业设施、产业管理、产业服务和产业氛围考虑进去。
进一步分解要素层后选取了34 个评价指标,并由此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构成的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用符号S表示;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分别用A、B来表示,投入与产出要素不同的三个维度分别用A11、A12、A13和B11、B12、B13表示;第三层为要素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为指标层,具体见表2。
二、评价方法
(一)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并引入了1- 9 比率标度的方法,即判断矩阵中的值根据重要程度按1- 9 进行赋值,通过两两逐对比较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完成参数模型(表1)。本文选择旅游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教授和长期从事相关专业的具体工作者等18人共同组建专家小组,对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三个层面的同一层指标相互的重要性程度做出n(n- 1)/2次判断,构建出重要性判断矩阵,再利用yaahp v0.5.0 软件一致性检验模块计算得出上述重要性判断矩阵构造的不一致性最大值0.0067,最小值0.00015,均小于0.01,模型构架合理,利用数据导出各指标权重(表2)。
(二)综合评价
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本文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常用的综合评分法对其全貌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1)
借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提出的生态效率计算公式:
而本文中基于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考虑了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维度,因而其计算公式变形为:
其中SA代表投入要素综合评价得分;SB代表产出要素综合评价得分。指标体系建立后,依据此评价体系制定打分细则,按每项最高分100分计算,由公式(1)计算得出SA与SB的得分,其中SA得分通过对9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来,SB通过对25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来。最后再由公式(3)计算出旅游产业的生态效率。
三、结语
关键词:林业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4002802
1 引言
林业是生态建设主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最长远的保障。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3大要素中,林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农持续增收,促进林业以短养长,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加鸠乡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部,东连宰便,南接加勉,西邻光辉,北依东朗,距县城125km。境内丛岭环抱,群山叠翠,坡高路遥,气候凉爽,最高海拔1 341m,最低海拔590m,各村寨均坐落在海拔600m~940m的山岭之上。全乡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5个自然寨,91个村民小组。加鸠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农业山区,林地占75%,森林覆盖率为65%,主产杉、松等树,林业发展前景广阔。
2 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1)资源匮乏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山上资源破坏殆尽,林业资源严重匮乏,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力发展的造林运动,在近几年已经采伐殆尽,但资源培育落后,林业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原因是因为在政策的指导下,在不断的调整树种结构,忽视乡土树种,即杉树的发展;由于木材市场不景气,价格与周边区县相差较大,造林成本又高,给林区林农育林、护林积极性不高;林区大量劳动力发生转移,常年外出务工,林区缺乏劳力发展林业。
(2)基础设施落后,制约林业发展。虽然还有可开发的木竹资源,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太高,而又没有就近的木竹加工企业。
(3)林农文化素质低,大量劳动力发生转移外出务工。同时,林农发展经济意识较低,没有发展计划和发展资金等。
(4)林改后,林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林改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山林权属得到细化,但由于权属过于细化制约了林业的规模化经营发展,使林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不到应用和推广。
3 发展对策研究
3.1 完善林业发展规划
(1)认真做好公益林区与商品林区的规划,把生态脆弱地,不宜发展商品林或需要培植大径材的山林地块规划为公益林区;把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山林地块区划为商品林区。
(2)在树种结构的规划上要因地制宜,优先和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其次考虑其他树种的搭配发展。
(3)由于林业是个周期长,效益见效慢的产业。因此,要做好林区发展规划,实现以短养长,在促进林农增收的同时,激发林农对林业发展的积极性。
(4)随着国家多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不断重视,以月亮山、孔明山等为背景,规划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下步开发森林资源旅游做准备。
3.2 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
林下种养殖业是见效快的好项目,如林下养鸡、养蜂,种植草药等,这些项目比较适合加鸠乡(月亮山腹地)林区的发展。这些项目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效益,且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广阔,需要的劳动量不大,是促进林区林农增收,实现林业以短养长的好项目。
3.3 引导组建专业合作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原集体经营的山林分山到户,使林农拥有自己的一片林地,林业经营主体、经营山场相对分散,而林农又缺资金、缺技术,没有长期打算,信息不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劳动力发生转移,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这使得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成为林区发展的必然。
(1)政府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或在全县扶持一到两家专业合作社,以起带头示范作用,促进林农对合作社及相关政策的了解。
(2)为支持合作社的发展,避免因常年外出务工或
没有劳动力来管护自己的山林,但有不肯流转、租赁、合作等的林农,应该制定相应政策。例如,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无立木林地在两年内尚未更新造林的,须将林地转包或租赁等方式纳入合作社进行管理;对于幼林地在规定时间内尚未抚育间伐的或低效林尚未积极配合林业部门进行改造的须将纳入合作社进行管理。林业合作社组建之后,将筹集到社会的大量资金来发展林业,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便于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林地生产潜力的最大化。
3.4 争取项目,完善林区基础建设
随着林业基础性建设地位的提升,国家对林区基本建设投资逐步加大。把握时期,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使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确保林区的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修建好,为林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3.5 加强林业政策宣传,促进林农投身林业发展
加鸠乡林农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林业政策理解不透,一般以张贴或发放等文字形式宣传林业政策,林农无法读懂读透。建议以工作组形式下乡下村与林农座谈,以面对面的形式,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宣传林业政策,使林农能够理解和接受,促使他们投身林业发展。
3.6 保护古大珍稀树种
古大珍稀树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见证,具有重要的科研、文化、生态、历史价值。经初步调查,加鸠乡境内生长有古大珍稀树木有396株,主要是楠木、枫香、南方红豆杉等树种为主,均未实行任何科学保护措施,大部分属于村寨风水树,以村规民约来保护。鉴于这些古大珍稀树木频繁遭到人类的破坏,建议以单株挂牌保护,完善相关档案。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古大珍稀树木的保护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确保古大珍稀树木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下生存。
3.7 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木材及林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林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林业队伍的建设是林区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除了乡政府设有林业站之外,每个村应派员驻村进行指导。在各村选出懂知识有文化的人进行业务培训,以便搞好科技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在林区中形成村村有能人,户户得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作为一国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强农惠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明确部署。由于农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众多,根据三次产业演进规律,农业生产效率的第一次大规模提高,主要归功于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械化;第二次大规模提高,得益于农业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流通业作为农业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承接上游企业转移出来的批发物流配送、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与促销等服务,而且凭借专业化的经营水平引导、组织和促进农业生产。因此,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有文献围绕农村流通业做了大量研究,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如王斌(2009)认为农产品流通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应、引导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宗颖(2012)认为1992年以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并且流通业对第三产业中非流通业的贡献要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二是研究农村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如文启湘等(2010)运用了DEA模型论述了流通业和消费之间的协调关系,认为我国流通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强于消费对流通业的支撑作用。郝爱民(2010)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不完善是当前农民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刚(2013)认为农村流通业规模对农村居民消费是最主要的,流通业的投入起到积极作用但不显著等。三是关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如王良举等(2011)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业存在技术非效率现象,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通业的技术效率。徐从才等(2012)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为主线探讨如何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田野等(2012)从流通渠道体系、流通组织体系、流通服务体系和流通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了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制。
综上,国内对于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农村流通业自身发展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文献,并形成了一致的研究结论。但是在以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大多认为农村流通业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而对于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探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以描述现状提出对策的定性研究较多,已有的定量研究往往会忽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导致模型的估计结果不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基于此,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法处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
变量选择、模型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择
现有文献对于流通服务业范围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流通服务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住宿业,广义的流通服务业除此之外还包括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如物资供销业、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流通的外延行业。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本文界定流通服务业是指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变量的具体设置如下:
1.被解释变量。选择农业生产效率为被解释变量。现有文献对其的测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前沿方法,如利用随机前沿技术和数据包络技术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另一类是基于非前沿方法测算,如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粮食单产等。相比较而言,利用随机前沿技术测算的农业技术效率更能全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利用郝爱民(2013)提供的思路对我国各地区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测度。
2.解释变量。围绕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选择解释变量如下: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反映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用各地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总值作为变量。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反映农村流通业的组织和渠道状况,用各地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作为变量。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反映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用来衡量农村交通及信息化程度,用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资金作为变量。
3.控制变量。由于农业发展还受到其它经济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估计误差,本文把这些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主要有:城镇化水平:反映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用各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农村人力资本:反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计算公式如下:Ht =6×PRt+9×JUt+12×SEt+16×TERt,其中,PR、JU、SE、TER分别代表当年从业人员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人口存量。农村技术水平:反映我国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用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向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资金作为变量。
(二)模型方法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分析法,建立模型如下:
AEit=αi+β1ASit+β2AOit+β3AIit+θ1URit+θ2AHit+θ3ATit+μit
其中,A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截距项α包含了那些随个体变化但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的影响;系数βj(j=1,2,3)分别反映解释变量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θj(j=1,2,3)分别反映控制变量城镇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技术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μ为随机误差项。
(三)数据说明
本文选择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其中,衡量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原始数据来自2006-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他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自200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利用Stata12.0对前述模型进行估计。由于对变量取对数不影响变量间的关系,又能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在估计时对变量分别取对数。考虑到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三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引入估计模型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多重共线性,在估计时逐一引入模型。由于农村流通业和农业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加之建立模型时可能存在遗漏变量,当遗漏的变量与解释变量存在相关关系时,都会导致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为了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选择广义矩估计进行估计。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确定有效的工具变量,出于数据易得性的考虑,本文分别选择各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为工具变量,同时采用杜宾-吴-豪斯曼检验(DWH)(Durbin-Wu-Hausman)对解释变量的内生性进行检验。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DWH检验统计量的p值说明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所有解释变量均为外生变量”的原假设,模型确实存在内生性问题,所以采用GMM得到的估计结果更为可信。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给出未加入控制变量时单个解释变量的GMM回归结果,而模型4、模型5和模型6表示在估计过程中加入控制变量的GMM估计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加入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有明显提高,说明控制变量对农业生产效率确实存在影响,并且改善了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以下对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在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估计结果中,修正的可决系数adj-R2和F统计量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各解释变量前面的系数均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信息化水平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这一结果很好地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模型4选择农村流通业总产值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GMM估计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来看,农村流通业总产值每增加1%,农业生产效率增加0.179%,说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实现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农村流通企业将分散的农村市场和集中的农业生产联系起来,通过提供集中交易和专业化服务,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有效融合,使得产品交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提高了交易效率,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同时也及时指导了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革新的步伐,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模型5选择农村流通业法人单位数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GMM估计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来看,农村流通业法人单位数每增加1%,农业生产效率增加0.092%,说明虽然我国农村流通业组织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正向推动作用,但是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原因可能在于我国流通主体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产销环节衔接不上,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渠道不畅等原因。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1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是2000年3.3倍,是1996年的3.6倍,说明当前我国流通业的参与主体在快速增加,流通业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也在逐渐放大。但是对于我国农村流通业来说,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村流通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在流通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承担起农村流通的职能,使得我国农业的小农户生产和全国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流通组织,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模型6选择农村流通业的资金投入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采用GMM估计农村交通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农村交通和信息化水平来看,农村固定资产投向农村流通业的资金每增加1%,农业生产效率增加0.102%,说明虽然我国农村交通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正向推动作用,但是推动作用相对也比较小,这可能与我国当前农村流通业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关。根据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2010和2011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资金分别为540.2亿元、609亿元和585.8亿元,仅占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7.27%、7.72%和6.45%,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农村流通中的信息网络建设不健全导致农村信息沟通渠道闭塞,农民生产和销售都缺乏科学的信息指导,所以产销脱节、效率低下的情况非常严重,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极为普遍,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瓶颈。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在现有农村流通业与农业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2005-2011年我国31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广义矩估计重点对农村流通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等反映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变量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变量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导致农村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和农村交通及信息化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
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农村流通业是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结合以上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发展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培育壮大农村流通组织,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流通主体
我国农村流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造成了农业的小生产和全国市场的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也制约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流通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流通主体的培育和壮大。具体可以通过建立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农资流通主体、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多元化农村日用品流通主体和以农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主体来实现。通过发展以大型农资企业为核心的连锁方式,可以用现代化企业和物流方式来改造传统的农村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通过连锁超市等城市大型流通企业将流通体系向农村延伸,整合现有的农村流通组织,而通过农业合作社可以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升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壮大农村流通主体,促进农村流通业的发展。
(二)优化农村流通渠道,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流通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的纽带。在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无论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流通渠道过长,加之农产品产销信息衔接不畅,使得近几年“卖难买难”的问题频繁发生。优化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展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超对接以及基地配送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二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零售业,使零售渠道与批发渠道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村流通业的信息渠道实现多元化,整合各级各部门农村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三)加强农村教育,培育农村流通专业人才
农村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流通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工作环境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短缺,专业的流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吸引和培育农村专业的流通人才是发展农村流通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教育是培育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积累机制。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在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在于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培育熟悉现代商贸流通的专业人才,是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流通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我国城乡流通市场发展不均衡。我国农村市场需求分散、批量小、运输成本高,导致大型流通企业不愿在农村设立网点,而农村流通主体大多为小卖部、夫妻店、流动商贩等,规模小、经营分散、集中度低、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为统筹城乡流通体系提供空间集聚,便于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而激发大型流通企业将城市流通体系辐射至农村的积极性,发挥城镇作为连接城乡枢纽的功能,改善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
1.郝爱民.农业生产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7)
2.郭馨梅,宋伟伟.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王斌.中国农产品发展报告(上)[J].中国流通经济,2009(1)
4.宗颖.江苏省流通业的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5.文启湘,梁爽.基于DEA模型的流通业和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
6.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
7.李志刚.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2)
8.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
9.徐从才,唐成伟.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4)
10.田野,赵晓飞.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
11.郝爱民.农业生产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J].南方经济,2013(5)
【关键词】乡镇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入社、入股等模式,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在传统农业中融入现代工业、商业、保险以及信息等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种、养结合,慢慢形成一整个系统化的农业一体化经济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可以围绕农业活动中的某个或者多个农业产品,根据该产品的供销状况,建立起一条龙的工、农、货、运等一体化农业模式。通过农业一体化,可以实现农业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的协作,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可以让传统农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价值,真正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农业经济中的产供销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且统一到同一个经济模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规模经济的目标,促进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农业产业化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
1.2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我国长期实行的,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产业化变革的深度以及影响力,对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行农业产业化,我国农业从传统的生产部门逐渐向现代产业方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型组织结构逐渐转变为新型产业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自由联合这一层面上;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将传统农业技术结构发展为现代农业技术结构,也促进了农村社会面貌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
2.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乡镇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以及我国农村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在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不够成熟,一些乡镇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下农民家庭实际利益的损害。其次,一些乡镇地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认识程度不足,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也无法对农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直接导致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滞后。此外,一些乡镇地区的农业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进行支持,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资源等条件无法有效的得到满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后,乡镇地区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信息比较闭塞,都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诊就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些乡镇地区用作农业生产的土地比较狭小,无法实现大面积、高效率的产业化经营。同时,乡镇地区的农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作物灾害以及病虫信息等无法及时传播,都会给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
3.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1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乡镇地区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进步,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发展趋势更加的理解和支持,更能够积极的投身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弄明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需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促进乡镇地区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例如,在乡镇地区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科专业协会、农村广播电视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宣传教育活动,让农业产业化深入人心,逐渐在乡镇地区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的促进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3.2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设和完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得力助手,巩固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首先需要对组织财产进行划分,将组织财产归全体社员所有,对财产利润进行分配,同时,也需要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让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经济合作组织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3适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规模经营,在一些条件有限的乡镇地区,达不到很大的经营规模。可以有条件的,逐步的进行适度规模的土地产业化发展。根据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情况,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同时结合户籍制度、小城镇发展政策等,让农民真正意义上同土地脱钩,实现土地的集中化、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对乡镇地区的耕地制度进行变革,采用耕地流转制度,从而促使一些拥有耕地却不用来进行农业发展的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乡镇耕地的有效利用,逐步实现小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3.4推进乡镇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市场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借助信息平台在乡镇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传播,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最终将农业信息转化为乡镇地区的农业收入。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乡镇地区农业信息闭塞的现状,为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灾害病虫害信息等,使弄明能够真正依托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生产,进而获取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此外,信息化建设还能够让农产品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大的价值。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4.结语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各地区需要开动脑筋,积极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展新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以及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亮.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资本问题探析[J].理论动态,2013(25).
【关键词】供电;技改;大修
一、背景
供电企业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术改造支出、大修费用又是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的两项后续支出。供电企业为保障资产正常、健康运行,必须通过体制完善,标准统一,资源整合、多项目协同管控等管理措施,加强大修、技改工程管理体制的集约化、管理标准的集约化、技术资源集约化、设备资源集约化、检修力量集约化、项目管控集约化,结合供电企业人力、物力、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优化配置技术力量和设备材料,提高检修维护效率,实现了对大修、技改工程的高效管理。
二、管理现状
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资料前后不能环环相扣。重要档案资料缺失较多;档案资料签字盖章不全,部分项目的可研报告、概算书、开竣工报告、验收报告、结算书、结算报告签字盖章不全;部分服务类合同签订日期未写;档案资料时序性不符合规定。部分项目合同签订不及时,未在中标通知书下达30日之内签订合同。(2)可研报告不规范:部分项目的可研报告只能提供电子版,不能提供经过审核的纸质存档文件;部分可研报告未能按公司规定要求编写,特别是缺少拆旧部分相应内容;部分可研报告编写不细致,可研报告内容与后面的初设无法对应。(3)针对项目概算、预算、结算编制不合规定的问题:部分项目的工程拆旧费用应按直接工程费乘以相应费率,不应再计取其它费用;部分项目的施工费合同金额高于工程预算中的施工费金额,无相应工程量变更依据;部分项目工程结算中计取了夜间施工增加费,但计取依据不充分;部分项目施工结算中拆旧费的取费依据不符合国家预算管理规定,未区分可利用和不可利用;部分项目工程实际支付的设计费、监理费高于工程预算中的设计费和监理费;部分项目未计取设计费,也没有设计方案、施工图和预算;部分项目的概预算由项目主管单位编制且取费不合理,不符合公司初设管理办法。(4)项目拆旧资料不完整:部分项目档案缺少拆旧部分详细资料,缺少主要拟拆除设备再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拟拆除设备清单、拆除设备技术鉴定及处置意见;缺少废旧设备报废手续等。(5)项目转资资料不完整:部分项目成本确认时未附项目结算表、合同等,完工结算时未附验收报告等,不符合原始凭证规范要求;部分项目使用本单位报账单和报账单支付申请,且自制费用报账单上日期有手工修改痕迹;部分项目财务支出类别有误。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在充分研究国网公司、省公司各类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整合供电企业的检修资源,提出“整体工作系统化,专业管理项目化,项目实施团队化”的管理思路,全面梳理该公司与工程、技改有关的管理流程,通过整合、规范,加强大修、技改工程的集约化管理。
三、针对问题的各项工作措施
(1)针对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措施是按照检查报告,补充完善档案资料,做到资料环环相扣;补充各种签字、盖章;档案资料要严格按照项目流程时序性进行,目前已发生的项目时序性存在问题的,尽快整改。(2)针对可研报告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措施是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要求,补充缺失部分;修正编写有误部分,保证前后对应。(3)针对项目概算、结算编制不合规定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加强工程造价审核,严格按照实际工程量进行编制和审核;对已发生的存在问题的项目,建议调整有问题的概算、结算,按取费标准合理取费。(4)针对技改项目拆旧资料不完整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尽快补充完善拆旧资料,补充可研报告拆旧部分,补充拆旧设备技术鉴定,发生报废的补充报废手续。(5)针对项目转资资料不完整的问题,主要措施是按原始凭证规范要求,补充完善缺失资料;对财务支出类别有误的项目进行修正。
本文针对供电企业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进行探索,重点剖析了当前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提升了管理绩效。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影响因素;城市化率
一、引言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显得异常突出和严重。它不仅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进步,而且关系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给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思路。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自身条件也不高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的不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对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和研究起步都很早,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深度,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费希尔、克拉克、库茨涅茨、威廉·配第等人对劳动力产业间转移进行过概括和总结。国内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大多集中在理论上的研究。孙艳丽(2005)认为,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模式,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而在研究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大多为劳动力个体于特征的因素:赵耀辉(1999)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赵卫红(2012)认为,年龄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为负。一般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因素,即农村劳动力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内部因素也就是劳动力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拥有技能等。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扬州为例,研究外部因素对本地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并针对性地解决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二、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现状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其经济水平发展迅速,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近几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以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因此对研究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表1选取了1996到2010年的数据从转移的总量以及分别转至到二、三产业的人数等方面来阐述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情况。
1、表1中可以看出,从1996年以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0年转移的人数比1996年增加了49.84万人。其中在1997至2001年期间转移人数减少,并且1997年和1998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率为负。2002年之后又呈现递增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一轮的内部行政区划的调整从而引起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制度的变革,使得城镇人数的大幅增加。
资料来源:扬州统计年鉴
2、从转移至二产的情况来看,15年来本地区转移至第二产业总量上是递增的。1996年至2002年之间略有减少但总体上变动不大。从2003年开始转移人数增加较快,其中2003年的增长率达到12.51%。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为我国当时的工业化水平提高,有大量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转移至二产的增长率仅为0.06%,之后2009年到2010年虽然增长也较快但仅为2003年的一半。这可能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
3、从转移至三产的情况来看,2001年之前转移至第三产业人数变化较幅度较小;2002年开始逐渐增加而且该年增长率达到11.81%;2003年至2010年转至到三产的人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上看2010年转移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1996年增加了15.32万人。相比转移至二产增加的34.52万人仅为其二分之一。说明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有一半以上转至第二产业。因此本地区在之后的发展中农村劳动力主要的转移的方向为第三产业。
总体来看,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是持续扩大,一方面是扬州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增加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了一定职业技能使得可以从事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工作。
三、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现实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不是可以用某种因素来解释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根据经济理论以及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扬州城市化水平三个方面来分析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因素,具体数据见表2。
资料来源:扬州统计年鉴
1、第二产业
工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启着主导作用。所以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工业化的进程,劳动生产力的速度提高,也会促进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工业的发展是我国的农村经济的提高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了,才能是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
2、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完善,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
3、城市化率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现阶段,推进城市化也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其深层次的重要突破口:它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空间和产业间的转移,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可以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利用《扬州统计年鉴》中1996—2010年的数据,以扬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总量y为因变量,用以上3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
从上表3中可知,T检验中,X1(二产比重)、X2(三产比重)都通过检验,拟合优度,调整, 拟合度较好,则有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人数与二、三产比重的关系式(a):
Y=-416.3714+5.107093* X1+7.131616* X2 (a)
从公式(a)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有显著作用,扬州工业化水平提高1%,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总量则会提高5.1%。因此扬州工业化发展了,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则会提高7.1%。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加速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创造条件。
从上表4中可知,T检验中,X(城市化率)通过检验,拟合优度,调整,拟合度较好,则有扬州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人数与城市化率的关系式(b):
Y=39.33397+1.576703* X (b)
从公式(b)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扬州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总量不断增加,如果城市化率提高1%,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总量将增加1.58万人。可见提高城市化水平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有效途径。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从前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种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的比重。结合扬州实际情况,扬州当前具有潜力的第三产业部门发展相对不足,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途径。如: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从而可以使其从事非农产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这就需要政府加强产业结构升级,重视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兴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季丹虎.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次序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7.
[3]徐世超.村劳动力转移宏观影响因素探析及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0.
[4]Todaro M.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69.
[5]Dale W.Jorgenson.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development of dual economy[J].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Vol.19,No.3.1967.
作者简介:
[关键字]房地产业 存款准备金率 事件研究法 平均异常收益率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面很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其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1998年以来,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支持,由过去单纯的企业开发贷款支持转变为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两个环节均给予信贷支持Ⅲ,使得房地产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银行贷款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直接作用于银行信贷的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无疑将给房地产业带来重要的影响。
2010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央行又连续四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理论上来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应该是一个利空的消息,其宣布应该引起房地产业股价的下跌。通过研究央行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前后房地产业股市的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货币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调控目标。
一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房地产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一)研究方法描述
事件研究法的突出优点是,其研究过程具有简单、明了的逻辑线索,即某事件的发生是否影响了时序性价格数据的产生,这种影响的程度是用非正常收益来计算的。
一般而言,事件研究法包括六大步骤,即确定研究事件以及事件研究窗口、选择研究样本、选择度量正常收益的模型、估计异常收益、检验异常收益的显著性、实证结果与解释。
(二)样本数据选取
1.存款准备金率数据及事件日的选取
由于2006年7月-2008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且房地产业在同期经历了一个大涨大跌的发展周期,因此,本文选取这一时间段里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9次上调作为研究的对象,事件日为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宣告日。
2.事件窗口的选取
由于房地产业股价对货币政策十分敏感,且为了保证事件窗口不受干扰,本文选取事件目前后各一个交易日作为事件窗口。
3.市场指数的选取
本文市场指数选取为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300只规模大、流动性好的A股作为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反映了沪深两个市场的整体走势。
4.样本公司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6年-2008年沪深股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中的所有上市公司,共112家。其中,剔除B股公司9家、ST公司5家,剩余样本数为98家。另外,为了保证事件窗口更加“清洁”、不受干扰,对事件目前后各一周有停牌的公司、缺少股价数据的公司均作剔除处理。
(三)显著性检验
通过进行显著性检验,旨在研究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的宣告给房地产业股价带来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是否显著的大于0或者小于0。本文采用Micro Excel 2003完成数据的预处理,然后用统计软件Statall.0对事件窗口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进行横截面t检验和符号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在2006年6月16日2007年9月6日期间,央行连续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房地产股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对房地产股市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2007年9月6日-2008年6月7日央行同样连续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从整体上来讲,对房地产股市却是一个利空消息,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 实证结果分析
2006年-2008年6月,央行通过连续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信贷规模,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防止经济过热,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但是,2006年6月-2007年9月,每次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股市都基本依旧一路高涨,而房地产股市是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地产市场仍然过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相反,2007年9月-2008年6月,基本每次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房地产股市都会有下跌的表现,反映了在这一时间段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对抑制过热的房地产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样是连续9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股市表现却截然相反,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诧异。经过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整个宏观经济情况来看,2007年10月前后刚好是股市牛熊市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房地产股难免会受大盘的影响。尤其当股市处于熊市时,人们对任何利空消息都变得十分敏感,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利空消息,因而会出现2007年9月-2008年6月期间,基本每次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房地产股价都会下跌的现象。
2.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
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2006年-2007年9月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过热,房价飙升;而在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11月,房地产业在持续高烧过后,市场低迷,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资金充裕的公司开始谋划如何过冬,资金短缺的公司为避免资金断链而焦头烂额。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房地产股市必然会折射出这一阶段房地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此,2007年9月-2008年6月,每一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公司来说都是雪上加霜,都无疑会引起房地产业股价的下跌。
3.国际热钱的影响
在2006年6月-2007年9月期间,一方面我国股市处于牛市,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业刚好也处于发展过热阶段。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国际热钱涌入国内,大举投资(或投机)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对我国这一阶段的股价和房价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央行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前9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业调控的效果不佳与这一阶段国际热钱的涌入有一定的关系。
4.股民心理预期的影响
从股民的心理预期来看,可以用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来解释。空中楼阁理论的核心思想可概况为:投资大众一般用一连串的短期预期取代长期预期,因此股票价格并不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
的。而是由投资者心理决定的,只要投资者认为未来价格上涨,他就可不必追究该股票的投资价值而一味追高买进,否则反之。
2006年6月-2007年9月,股民受心理预期影响,乐观地认为在整个股市处于牛市和房地产业发展很“热”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股价仍然会上涨;加之在这期间,央行9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本都不大,因此,每一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等于在向市场透漏这样一个信息: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不佳,未能达到抑制房地产业过热的预期目标,所以,央行只能频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可见,每一次的上调都等于是在向市场说明房地产业发展较之前发展越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加坚定了进行投机的股民对房地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因此很多股民会不追究房地产股票的投资价值而追高买进进行投机。由此导致出现央行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房地产股价反而上涨的怪现象。
而在2007年9月-2008年6月,受整个股市处于熊市及房地产业进入发展低迷时期的影响,股民在悲观的心理预期影响下,认为短期内房地产业很难“回暖”,尤其是当央行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股民心理预期受悲观情绪的影响会更严重,更加坚信房地产股价未来会下跌,因此会不顾市场价格或许远低于内在价值而仍然杀低抛出。由此导致出现在这个阶段央行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房地产股价大部分明显下跌的现象。
三、主要结论
(一)房地产股市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具有敏感性
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2007年9月-2008年6月央行9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有6次房地产业股价的CAAR值都显著小于0,说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对调控过热的房地产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股市影响的理论效应并未充分体现出来。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到,2006年6月-2007年7月的9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有3次房地产业股价的CAAR值显著为正,说明房地产业股价在央行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不跌反涨。
(二)中国房地产股价的波动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
前9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刚好是中国股市处于牛市及房地产业发展过热之际,房地产业股票价格也是持续上涨,削弱了这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而后9次宣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刚好与之相反。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竞争策略;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79-03
0 引言
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一方面其乡村地域广阔,独特的条件、文化内涵和人文环境,使其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另一方面,重庆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空间上还需要提升和引导。根据重庆的独特背景和全国各地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大量成功,重庆也可以尝试走产业集聚道路,大力发展并规划乡村旅游,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的竞争力。
重庆有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重庆有渝中、沙坪坝、九龙坡、渝北等九个主城区,长寿、永川、合川等19个区和潼南、垫江、大足等21个县都有各自特色的乡村旅游,这些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集聚、合作、资源和信息共享形成了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1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重庆市如今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品位档次较佳,多数景区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截止2009年底,重庆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①农家乐及乡村饭店模式。这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目前,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主要分布在“1小时经济圈”区域;②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这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形式,典型资源有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等;③乡村自然森林及生态景观模式;④乡村古镇及民俗模式,人文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⑤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表1所示:
表1 重庆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2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2.1 构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特点,我们选择从效益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区域合作竞争力、区域品牌形象竞争力、集聚经济竞争力、区域环境竞争力、集群创新竞争力、区域资源竞争力和区域营销竞争力等九个方面来构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前两项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可直接衡量的竞争力因素,是集群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现阶段的生存发展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和争夺市场的实力,选用可以量化的数据对其进行衡量。后七项为产业内在的、不可直接衡量的竞争力因素,它们代表了产业集群未来发展应该面对的方向和发展潜力,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决定着产业集群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定性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2.2.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根据已经建立的乡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选取了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经委和部分乡村旅游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
2.2.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依据层次分析原理和程序,聘请有关专家,自上而下地对各层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该文章采用9标度法对重要性进行量化。(见附录1)
2.2.3 指标权重的计算
利用公式和调查问卷(见附录1)选取的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经委和部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利用问卷得到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 一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表3 二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1
表4 二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结果2
由计算可知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如表5所示。
表5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上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表可知,在区域合作竞争(0.057)和区域营销竞争方面(0.060)的权数较小,即为这两个因素对产业的总体的影响因素较小,即: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在长期以来还是比较重视合作,在营销手段方面,也在不断的创新和跟进,这两个指标上能表现出比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集聚经济竞争和效益竞争这两个方面竞争力较弱。这说明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长期以来是把精力放在了营销和联合、合作方面,而在通过集聚形成集聚经济,并获得高利润方面的关注度不强。从指标权重的大小上来看可以认为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提升的关键性因素是集聚经济竞争和效益竞争,它们是制约重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3 制约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生态因素分析
产业集群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好比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互利共生,分工协作,互相作用;在竞争中相互合作,获得自己所需,达到共赢。同理,企业也能通过共生、分工协作提高集群企业的生产效率,获得经济规模。以上述实证结果和生物群落的生态特征(共生性、差异性和竞合性[3])为依据,找出制约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因素。
3.1 集群内企业生态位重叠严重,差异性小,导致恶性竞争循环
在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已实现企业共生,但主要是以竞争和偏害为主的共生。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生态位重叠严重,造成了企业对同质资源的激烈竞争,降低了集群的共生质量。首先,内部的发展模式较少且现在还主要是处于以农家乐为主,企业的性质雷同现象严重,企业的产品项目类型单一且原生态的东西太少,由于同质同构的产品多、相同的目标市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助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导致恶性循环。其次,在服务项目上,各个地方几乎统一,缺乏差异,几乎没有创新可言,有的甚至脱离了乡村旅游的本质。
3.2 产业集群“种群”不完善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部的“种群”种类不完整。首先,产业网络中的产品开发、技术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的机构数量非常少且能力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效益竞争能力。由于缺乏产权保护机构,所以产品之间很容易相互模仿,滋长了“搭便车”行为,导致集聚经济竞争弱。其次,集群网络结构不够合理,现阶段还主要是以农家乐服务模式为主,规模偏小,开发能力弱,且无法很好的通过简单的集聚来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
3.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生命周期不匹配
首先,在集群增长方式上不能满足生长期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要求,成长期期间虽然可供开发的资源和市场还是比较广阔,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健全的乡村旅游管理机以及我国相应的旅游法规不健全,重庆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盲目、无序、混乱状态,一味的采取盲目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根本没有从长远角度(比如品牌形象等)去思考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集群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产品的同质化,政府调控力度小,胡乱开发现象严重,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注重本土味、原生态的开发越来越少。
4 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生态的选择策略
4.1 生态位分离策略
生态位分离策略是指集群企业基于缓解由于企业生态位重叠度高而带来的激烈竞争而采取的各种降低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生态位重叠度的手段和措施。对于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产品同质化,服务项目、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集群内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组合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发展重点进行开发和经营,抓住乡村旅游的本质,开发特色、经营特色,比如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屋外观造型、家具设施色调搭配)应突出和反映当地文化背景和内涵。硬件设施建设不应一味的追求“高贵”(高价格)而应该实用。在特定节气举行一些带有参与性、体验性的独特地方风俗习惯活动
4.2 生态位的控制与优化
企业的生态位是企业在生存竞争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并在竞争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变化[8]。生态位的控制与优化是指企业在竞争中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调整影响其生态位的方向变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降低竞争压力。在类似于生物群落的集群群落中,集群内企业应该协作的建立起产品开发、检测中心,使之成为高壁垒进入的技术,从而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那些“搭便车”现象,也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例如,开发出多种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使得产品异质化。
4.3 有所偏重的调整集群的发展模式
政府应该在重庆乡村旅游集群粗放型增长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规划和引导,健全管理体制和法制法规,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再盲目和混乱。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监督、鼓励并支持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积极的创新,处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有关问题,按照实际情况设定经营标准和质量要求,控制农家乐规模,取缔和罚处服务质量不合格或未挂牌的黑市经营户,避免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在保证乡村旅游的质量的同时又保证能控制数量和规模,抓住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优势,摆脱现经营中的小农意识,加强联合和整体宣传力度,扩大其美誉度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吴红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岁月联盟,2010-06.
[2]王爱忠,娄兴彬.重庆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空间结构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3]李辉.产业集群的生态特征及其竞争策略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7-62.
[4]徐蓓.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及其生态化模式发展的探讨[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56-58,68.
[5]陆小成,罗新星.基于资源整合的产业集群生态位协同演化模型及其K-R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92-9794.
[6]梁嘉骅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李东亮,吴绍琪.基于生态管理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458-460,489.
[8]武玉英,田萌.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研究[J].企业管理.2008,(6):174-176.
[9]陈娟娟.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一、研究背景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陈竹等,2009)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能够正确地指导旅游规划的战略方向。
全域旅游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厉新建等,2013)。但有着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结合民宿、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也会对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机遇与问题:全域乡村旅游
有学者提出了“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朱世蓉,2015)。所谓“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是指把一定区域的各个旅游景点、各种旅游资源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的理念,也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
“全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也可以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是乡村的幻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朱世蓉,2015)
全域旅游的理念合理地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顽疾”。 卢小丽等人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中,1994年专注的问题直到2011年还依然存在。
(一)Leeuwis的研究结果却显示了政府参与乡村旅游并不能带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政府和政府控股的旅游企业是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的主体。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相关利益的分配还未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吴冠岑等研究指出当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收益分配和利用结构失衡,这两个风险均须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乡村现代化和保留乡村“原真性”之间的矛盾则一直存在。黄震方等人则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仍处于低端旅游业态的状态,已遇到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全域旅游以及全域乡村旅游等理念的提出,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上的一种提升,而在实践中,并无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 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 也强调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乡村的“乡村性”特征。
(一)让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二)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瞿伟等,2011),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力。民宿是可以同时容纳民俗文化“原真性”和旅游创新性载体,相对国内的“农家乐”来说,民宿的形式发展更加成熟,产业状态更加稳定。
(三)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乡村智慧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可采用后现代主义旅游建筑的理念(杨振之),在尽量不改变乡村原有建筑内外部风格的前提下,适当接入现代化生活设备。两权相较取其轻,留不住原居民,从何谈起“原乡性”。
(四)将文化创意应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