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第3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 传播模式;网络新闻;双向流动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10-3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事物也在不断涌现,网络也随之发展成人们必不可缺的一项获取信息的手段,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新闻的获取自然也必然依赖于网络,因为网络新闻比传统新闻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也比较及时,相关工作人员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具有的一些特点是传统新闻无法具备的,包括数字化、多媒体等的特殊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信息量特别丰富,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网络媒体顺应时展的潮流,普通百姓通过网络新闻,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当前我国的发展状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了解每日新闻,所以,网络新闻势必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对新闻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时,一些业界人士通过构建模式来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透过构建模式来了解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指的是研究者通过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其进行解释,而首次提出用模式来研究传播过程的学者是美国的H・拉斯韦尔,他的“5W模式”也称为“拉斯韦尔程式”。除此之外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也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几种模式。以上的这些模式能够保住研究学者正确认识和掌握传统大众媒体的特性,同时对于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模式是将要研究的对象简洁化的一种方法,也是对被研究事物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述,模式随着所表述的方式的差异被分为数学、言辞、文字等,通过模式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优势进行表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让大众可以直接、简明的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和交互性,把新闻传播这一无形的事物传达给大众,让人们对新闻传播的理论有新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新闻传播的特征建立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平面媒体,包括杂志与报纸上的广告都是传统媒体的范畴。而传统媒体概念是针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提出的,它通过一些机械装置传播信息,而电视、报刊、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也就是所谓的“平面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它是以图像、文字和声音向大众提供新闻信息或娱乐信息,下面是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主流传媒所共有的一些特征:(1)传受关系明确;(2)接受者对于新闻信息是互相孤立的,很难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和评价;(3)报纸、广播、电视等只能将新闻信息单方面的传给大众,而大众对于新闻的反馈很难逆向传播回者。通过以上三点可以得出此三大主流传媒往往掌握着“话语权”,信息完全由传播媒体所控制,大众只能被动地成为接受者,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普通大众对信息的理解,其他人之间只能是通过交谈的方式传达信息,不能以媒介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其中报纸采用的是文字的方式传播新闻,而记者对于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做抽象的文字总结,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与时间的真实性有所差距。虽然如今的一些电台和电视相继开设了“听众热线”等环节,但还是不能让大众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存在着信息的延迟性,这一缺点就决定着其很难在当代网络普及的社会生存,因为它无形中在大众与媒体之间树立了一堵“墙”。

当代社会传统新闻所面临的挑战:传统的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传播者传播出的新闻和信息,而现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通过自行制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如何保证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面对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如何保证自己能从营销中获得更多收入。

传统传媒面临的市场冲击及其发展状况:根据调查统计,大约有1/3的在线电子读者不愿再去接受传统的媒体形式,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媒体面临很大的创伤,与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不能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媒介,新闻者也不能及时的掌握信息获取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理解,更无法进行相互交流,而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这也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采用的是超链接或者超文本的形式进行信息和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属于比较新型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信息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地方传到想传达的地方。超文本超链接使网络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是网状的,大众可以通过查询方式筛选出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的检索功能比较强,而且他的编辑窗口也比较多。所以,网络媒介的功能比较强大。

综上所述,网络媒介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采用一系列音频、文字等方法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并实现自己的商业行为的一种传播媒介。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和使用层面两点:

技术层面的特征: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与接收都不是固定的,接受者也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和者,所以界定不太明显,也就是说网络的传播可以看做无数像蜘蛛似的网,从一个点出发,向外不断扩散,并形成新的网,者和接受者都是网中的一点,不断向外扩散。因此,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多对多的结构形式,整个覆盖面不断向外扩张。者通过电脑或者信息交换设备与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换,者和接受者同时扮演了“发”和“接”的角色。

实用层面的特征: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较传统信息传播最大的优势就是双向流动性和交互性。社会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获取到的信息也在不断的进行反馈,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接受者也是通过网络传播进行反馈,这也是传统传播无法取代的一个优势。网络传播的用户还能与其他的接受者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信息,继而再向外通过网络传播。在传播时,可以以真实身份出现,也可以匿名传播,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

三、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模式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技术上的变革和飞跃对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是一次革命。网络新闻的传播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千变万化,可以说文字形式、语音形式、视频录像、flas等等,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更加多元化,通过网络,可以不用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节目的播出。所以,信息的获取者可以自由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网络新闻通过安排新闻内容、选择合适结构使新闻信息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有利于新闻阅读者清晰明了的深刻了解新闻信息。而双向流动性也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大优势。

(一)构建模式时,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通过模式构建可以清楚的对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实用层面的特征分析,在进行模式构建时,首先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对于新闻的者和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对问题的意见和反馈、讨论如何处理。这也是对如何将论坛、校园BBS等的内容很好的表达出来,实现互动的一种考验。网络新闻实际是一种虚拟的新闻传播途径,通过虚拟的网络使信息实现双向流动。

网络新闻的传播是多交流和沟通反馈的,者占主导地位,而接受者又带有自主性,所以要让接受者接受,就要研究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她们的心理活动,接收者与者通过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双向流动。

把握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我们在构建结构模式时,首先要考虑新闻者与接受者的个体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在整个社会环境下进行考虑。

(二)网络新闻传播模式: 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

大众对于一些比较新颖或奇特的新闻题目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并点击阅览,而对于像《最新播报》等兴趣不大,如果新闻题目比较奇特那么点击的人数也会大幅增加,阅览者之间也会在网页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如果对新闻没多大兴趣自然不会查看更多关于此类新闻的链接和报道,更不会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对于新闻的要首先充分考虑大众的心理,设法吸引大众点击查看子页的内容。

对于网络新闻的接受者而言,都会对看到的每条新闻做出自己的反馈,感兴趣的点击浏览、与者或浏览者自己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没有反馈等几种情况。比如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获得成功时人们都在关注此类信息,而时隔几个月后,有些大众还是对此事比较兴趣,想再查看相关新闻,而报纸或电视就很难看到相关报道,而在网上,比如凤凰网或新华网上,读者就可以查看到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并点击之前的一些资料,比如关船的一些报道,基本所有想要的资料都可以阅览到。但同时,大众选择了此类信息,就自然忽略了对其他新闻的查看,也就是无实际反馈,其实也是大众在浏览时对新闻信息已经有了心理排序,哪条新闻最关注最想了解,就是先点击查看,并可能进行互动交流,而有些可看可不看的就会最后去阅读,也就是新闻接受者的选择――交流――反馈。

网络新闻传播的双向流动性符合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些特征:一是体现了当前新闻或信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网络这一重要因素。网络新闻传播受大众和媒体的喜爱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能方便快捷的为大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大众之间可以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于某条新闻的看法,发表评论,而这些都是以网络作为中介的。二是是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双向流动性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表现了出来。三是当代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整体性以及社会性。

(三)网络新闻传播双向流动性的特点

海量性:网络新闻提供的信息量特别多,对于传统新闻来说,报纸或电视提供的只是有限的几个重要新闻,成千上万的大众面对的只是这几个新闻,而网络新闻传播更具有社会性,传播方式也比较多元化一些,所有的信息都是对外开放的,大众可以阅读、听音频,也可以查看视频。

时效性:网络新闻可以及时快捷的将最新的新闻咨询传播给大众,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出来,而作为大众可以在任意时段去点击查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现在是一个信息量及时的新闻时代。而且,新闻可以很快传播到全球各地,这也是新闻传播上的一个里程碑。

交互性:交互性能够让大众参与到其中,也就是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个优势,而且它让大众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话语权,没有沟通的限制。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报道的只能是真实的新闻,及时监督其真实性,虚假的和骗人的新闻随时都能被大众揭穿。

(四)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

第一,对于网络新闻来说,由于其具有的双向流动性的特性,使得新闻能在民众之间快速传播,传播的对象相对是小众化的,不管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现如今比较新兴的网络新闻传播,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播新闻信息,让大众都能快速方便的接触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网络新闻传播需要的网络资源比较强大,所以提供的信息量自然也就比较丰富,而新的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趣味性更加饱满,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第二,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新闻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要求,政府也在积极的用新的网络媒体对其进行变革,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国家对于网络媒体的重视也是网络新闻能够迅速发展的坚实后盾。

第三,随着现在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技术支持。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其支持,网络媒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突破,而且新闻的传播方式在更加多元性,更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信息量和互动交流的要求。

现在是网络社会的时代,是全民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立场的时代,民众的看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它能积极的推动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双向流动性。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能促进人们积极的去认识当代社会,甚至改变世界。网络新闻的双向流动性对于网络新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其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对网络新闻传播进行推广时,同时要重视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不能忽视了道德的自律作用,网络媒体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民众可以随时监督政府机关,在舆论的形成下促进网络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鸣,申雪凤.网络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信息传播双向流动性的体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83.

[2]王胜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J].产业与科技坛,2008,(2):134.

[3]曾萍.网络信息资源浅析[J].当代经理人,2006,(6):279.

[4]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2007,(11):6-8.

第5篇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摘要:从用户的角度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在这个框架下,重新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3方面的任务:用户感知的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关键词: 社会多媒体计算;以用户为中心;多媒体内容分析;用户建模;用户关系分析

Abstract: A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frame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three example works in order to propose three fundamental tasks in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understanding user-aware social multimedia content, modeling online activity of users, and analyz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user-centric analysis; multimedia content analysis; user modeling; social relationship analysis

近10年的网络发展见证了社会媒体(Social Media)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据统计,每分钟有超过100 h的视频被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每个月观看的视频数量超过了60亿小时。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广义的社会媒体涵盖了时下几乎所有流行的Web2.0网站和服务,其包括社交网站、图片分享、视频分享、签到网站、微博、博客、实时通讯、社交游戏、虚拟世界、RSS订阅等。

社会媒体具有典型的多媒体特性,大多社会媒体服务都与多媒体数据进行深度交互,如图像分享(Flickr、Picasa提供)、视频共享(YouTube、Vimeo、优酷提供)、音频音乐共享(last.fm、ccMixter、FreeSound提供)。此外,一些新兴的社会媒体应用还包括虚拟世界(Second Life提供)、网络游戏(World of Warcraft、WarHammer Online提供)等新模态数据。多媒体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媒体最主要的分享和交互媒介。GlobalWebIndex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最活跃的15家社会媒体网站中,有4家专注于多媒体内容分享,其他则为以多媒体内容为重要交互媒介的社交网络服务(SNS)和微博类网站。社会媒体呈现出明显的多媒体化趋势。如短文本服务Twitter增加了对图片和视频分享的支持,并在近日全力推出了短视频分享服务Vine;其在Andorid平台上线仅仅一周便排名免费应用(APP)榜第4位,上线一个月后外链分享数量就超过Instagram。而腾讯推出的语音聊天工具微信,两年内用户突破3亿,已经超越中国第一聊天工具QQ,并有取代短信的趋势。

Mor Naaman[1]第一次将社会多媒体定义为“支持个体参与、社区形成和社会交互的在线多媒体资源”。从这一定义看出,社会多媒体可简单理解为社会媒体和多媒体的综合体。社会多媒体由3个基本元素构成:多媒体内容、网络用户和社会交互。社会多媒体计算是社会学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后产生的跨学科研究[2],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和利用社会交互,将多媒体内容与网络用户连接,以应用于信息服务、网络通信、多媒体娱乐、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等。对应于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社会多媒体计算包含3个主要任务: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网络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分析。

在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中,网络用户尤为重要。与一般的网络多媒体不同,社会多媒体包含了重要的用户参与,更注重用户间的交互,用户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贡献者。网络用户是社会媒体中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一定程度上,是用户的积极参与和社会交互-用户贡献内容(UGC)促成了社会媒体的发展和社会多媒体内容的繁荣。将网络用户理解为数据感知器,社会多媒体实际是由用户所见、所听、所说、所想组成的。据EMC公司统计,平均每个人贡献的社会媒体数据已经接近45 GB,而这其中主要是多媒体数据。将个体贡献的社会多媒体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群体智能。如经典的ESP游戏将用户协作完成任务时的知识应用于图像标注和图像分割;最近被Google收购的导航应用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提交的出行时间和路线状况生成实时路况信息。UGC不仅是社会多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杂志类社交应用Flipboard将网络用户在各社交网站上贡献的信息根据个体喜好加以定制,并以电子杂志形式输出。其获得了2013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最佳整体移动应用程序奖。据AccuStream统计,互联网视频浏览总量中有77.9%聚焦于用户上传视频,专业视频所拥有的浏览量只占22.1%;这一比例在最大的视频分享和浏览网站YouTube上更是达到了悬殊的94%比6%。在教育领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MOOC)在2011—2013年经历了10倍的增长,作为远程教育的新形式,为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人们在信息获取时对UGC的偏好甚至还体现在医疗领域,一项来自ORCInternatinal的统计显示,有67%的受调查者曾在网上搜索UGC评论,借此了解和比较所使用的药品。

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贡献者,又是信息的服务对象。社会多媒体有显著的消费化趋势。iUserTracker显示,2013年1月份中国网络用户使用量前4位的网络服务分别是搜索、视频浏览、社交网络和新闻。可以看出,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网络服务应用,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然而,社会媒体的发展为基于社会多媒体的信息服务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还有挑战。在信息爆炸面前,网络用户很容易迷失在丰富繁多的社会媒体内容里。传统的一对多式的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应用开始探索个性化的一对一式服务。例如,Google搜索利用用户在Google+中的+1行为对搜索结果进行个性化重排序,豆瓣电台分析用户的收听历史和喜好定制专属电台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是准确、及时的用户建模,即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理解用户意图和喜好,从而将最相关的内容推送给最需要的用户。

综上所述可知,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用户既是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又是最终的信息服务对象。本文从用户的角度重新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结合我们最近的研究工作,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一般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任务,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下本文重新解读为: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1 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

内容理解

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到社会多媒体内容的创建、共享、浏览、标注、评论等交互活动中。用户与多媒体内容的交互体现了用户对内容的理解,比如用户对图像的标注反映了图像的语义[3],用户浏览视频过程中的暂停等行为提供了视频的结构信息[4]等。分析这些用户-内容交互为解决多媒体内容理解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我们以基于用户标注的图像标注增强为例介绍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

多媒体搜索大致经历了基于多媒体内容、基于周围文本信息、和基于标注信息3个阶段。相比基于内容对视觉特征的依赖、基于周围文本对噪声的敏感,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搜索被认为是最接近语义搜索的。然而,大规模的原始用户标注存在着不准确、不完整和主观模糊等问题,限制了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检索的实际效果[5]。

现有的针对社会标注的分析工作大致可分为自动标注、标注增强、标注到区域等,旨在对原始标注进行处理,去除噪音、补充缺失标注、得到区域层语义等,使其更好地为多媒体内容理解和多媒体检索等任务服务。这些工作解决思路的核心都是利用和分析多媒体文档与标注之间的二元关系。实际上,多媒体分享网站中有3类基本元素:多媒体文档、标注和用户。图1以图像分享网站Flickr为例,展示了图片分享网站的典型生态结构,其中用户作为标注行为的发起者,与图像和标注产生多种交互行为,挖掘用户信息将有助于理解原始标注数据,从而提高社会标注分析的效果。

我们提出将用户信息引入社会标注分析[6],利用三阶张量对用户、图像和标注3种因子同时建模,并提出基于排序的多关联因子分析模型(RMTF)用于提取改善的因子表示。其中,为了充分利用标注数据,有效减少用户原始标注不完整和噪声的影响,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排序的张量重构优化框架,同时利用标注的上下文关系和语义关系来构造训练正样本集和负样本集。另外,为了解决原始标注张量严重稀疏的问题,用户、图片、标注之间的二元相似性被作为平滑约束项加入到优化方程中。张量重构得到图像、标注和用户3个因子矩阵,分别定义了对应实体的隐含子空间。通过对因子矩阵进行空间转换,可以分别得到改善的二元和三元关系,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实际上,所提出的RMTF模型将3种实体有机结合在一个框架下,考虑不同实体之间的异质或同质关系,可以应用到如个性化图片检索(用户-图片)、用户建模(用户-标注)、好友推荐(用户-用户)等问题中。另外,社会媒体网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如描述、评论、评分等,沿着这一工作,另一个有意义的拓展方向是将各种元数据统一到一个新的框架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媒体不同实体的交互,更好地服务于协同搜索和推荐问题。

2 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

社会媒体上能直接得到的用户信息非常有限,其准确性和丰富程度不足以用来分析用户兴趣并进行信息服务。一方面,大多数用户没有耐心在注册时将个人信息主动提供给在线服务,这导致了用户注册信息的稀疏性和噪声;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媒体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用户不愿将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基于Google+上最活跃的20万用户统计发现,只有22.5%的用户提供了个人婚姻状况,而提供年龄信息的用户比例则只有12.4%。然而,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用户丰富的在线活动,如搜索记录、博客、推文、签到记录、评论等,反映了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和兴趣偏向。因而,解决用户信息稀疏和噪声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用户建模[7],下面我们介绍如何通过分析Google+用户的网络行为来推断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

用户的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等,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图2显示了基于1亿Google+用户统计的用户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从图2(1)可以看出,年龄小于24岁的用户中多数为单身,且有更大比例为学生;从图2(2)可以看出,男性用户的职业多集中在工程师以及IT行业等,而女性用户则有较大比例从事老师、护士等职业。由此可见,用户的属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因而,本工作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联性质来进行用户属性的协同推断。

我们考虑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情感倾向等7种基本用户属性,并根据Google+用户的实际属性分布为每种属性定义了若干类别,如性别包括男性和女性两个类别,年龄包括青年(小于30岁)和中老年(大于30岁)两个区间等。我们提出的基于关联属性推断的用户建模框架如图3所示。首先基于用户在线行为内容提取多模态的用户特征,包括3种视觉特征:用户上传图片中检测到的人脸、Profile图像、创建Post中的图像,以及3种文本特征:一元文本特征、语法文本特征、主题语义特征。模型部分包括3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学习为每一种特征训练独立的SVM分类器,然后通过堆SVM[8]将单个SVM分类器的输出进行融合。为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关联隐SVM模型(RLSVM)[9]进行最终的属性推断和关联属性挖掘。基本思路是:当推断一种用户属性(主属性)时,将其他用户属性(辅助属性)作为模型的隐变量,不同的势能函数反映了用户特征向量、主属性和辅助属性两两共生的概率。模型优化的目标是使各种势能函数在观测到的用户数据集上最小(即概率最大)。模型求解采用最大化间隔框架,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模型参数采用割平面方法获得,进而通过标签的信念传播得到各隐变量的数值。

我们提出的关联隐SVM模型在得到用户属性推断结果的同时,获得了用户各类属性之间的关联强度。通过结合用户属性和属性关联强度,我们设计了基于结构化属性的用户搜索应用,例如可以查找属性同时为“年龄:年轻”、“职业:IT”、“情感倾向:积极”的用户。

3 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

分析

社会媒体中的用户彼此连接构成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加速了多媒体信息在社会媒体网络的交换和传播。截至2012年10月,Facebook上单个用户的平均好友数已经达到190位,而根据Dunbar’ number统计,平均每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好友上限为150。这显示了用户社会关系在社会媒体网站中的重要作用,用户关系分析对于社会多媒体分析和应用至关重要。

社会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包括双向的链接如LinkedIn中的“Connect”、Facebook中的“Add Friend”,以及单向的链接如Twitter中的“Follow”、Flickr中的“Contact”和Youtube中的“Subscribe”。这些社会链接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和社会网络的动态发展。比如,LinkedIn上的同事会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的选择,Facebook上的好友则会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喜好。分析和理解这些社会链接可以促生很多重要的应用,如病毒式营销、协同信息检索和推荐[10]。下面我们将以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中的单向社会链接,即影响力关系为例,介绍用户关系分析在社会媒体应用中的作用[11]。

社会影响力分析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如研究影响力是否存在、最大化影响力传播、以及影响用户演化等。基于社会影响力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对搜索者有影响的其他用户的偏好,可以预测搜索者的偏好。影响用户和搜索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有两个本质特点:

(1)影响力是连续的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离散二值化的影响关系(即影响与否)不足以描述社会关系的强度。近年,已有工作对连续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12]。

(2)影响关系是主题敏感的

给定一个单向的影响关系网络,真正的影响用户随任务变化而变化。我们用图4中的示例来解释这一点,Bob在Flickr上的联系人(Contact)网络包括3个影响用户:Tom、Emily和Jason。每个影响用户的右边显示了他们在Travel、Fashion和Technology 3个主题上的特长。假设Bob在为他的蜜月旅行搜索“Tahiti”的照片,很显然Tom的偏好会对他影响最大;而当Bob搜索“D&G Fashion Show”的图片时,他应该更多地借鉴Emily的意见。这说明在某些主题上,有些影响用户更为值得信任,即影响力是主题敏感的。目前很少有相关工作对主题敏感的影响力关系进行建模,尤其在社会多媒体领域。

在Flickr中,用户可以添加其他用户为联系人,即潜在的影响用户。除了用户之间显性的单向影响关系链接,还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用户上传的图片和添加的标注信息。图片分享网站上的多模态信息为主题敏感的影响用户挖掘问题同时带来了机会和挑战。我们将多模态的主题敏感影响关系挖掘问题定义如下:输入用户的联系人网络、标注集合和上传图片集合。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种多模态概率生成式模型,将图片内容和标注的生成过程反推来进行推断。以用户为节点,用户-影响用户的社会链接为边,模型的输出包括主题空间、节点的主题分布、以及主题敏感的边强度。边的强度对应了主题敏感的影响力数值,而节点的主题分布表示了对应用户的特长。通过挖掘联系人网络中的主题敏感影响用户,可以将其应用到个性化检索问题中。借鉴基于风险最小化的信息检索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个性化检索的通用框架。新提出的框架可以在建模时结合影响用户的偏好和标注的置信度信息。主题敏感的影响关系和用户特长可以直接融合进对查询词和图像文档语言模型(LM)的拓展中。

4 结束语

用户既是基本的社会媒体数据采集单元,又是社会媒体信息服务的最终对象。对应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基本任务,我们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并结合具体研究工作介绍了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3方面的任务。

未来社会多媒体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结合网络空间信息的综合性和便捷性和物理空间的本地性设计应用。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连接二元空间的重要作用。如图5所示,用户相关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连接网络和物理空间。网络-社会-物理空间数据通过事件进行组织,用户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基本研究线索,事件则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主要研究对象。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社会-物理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以基于用户的二元空间事件跟踪为例,物理和网络空间数据通过用户连接,定义事件空间中的一个点;用户彼此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将不同时空的社会网络定义的事件团进行关联,构成在二元空间进行的事件全貌。

参考文献

[1] NAAMAN M. Social multimedia: highlighting opportunities for search and mining of multimedia data in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12,56(1): 9-34. doi: 10.1007/s11042-010-0538-7.

[2] TIAN Y H, SRIVASTAVA J, HUANG T J, et al. Contractor: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J]. IEEE Computer, 2010,43(8): 27-36. doi: 10.1109/MC.2010.188.

[3] ZHA Z J, YANG L J, MEI T, et al. Visual Query Sugges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25-24. doi: 10.1145/1631272.1631278.

[4] YAMAMOTO D, MASUDA T, OHIRA S, et al. Video Scene Annotation Based on Web Social Activities [J]. IEEE MultiMedia, 2008,15(3): 22-32. doi: 10.1109/MMUL.2008.67.

[5] LIU D, HUA X S, YANG L J, et al. Tag rank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351-360. doi: 10.1145/1526709.1526757.

[6] SANG J T, XU C S, LIU J. User-Aware Image Tag Refinement via Ternary Semantic Analysi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2,14(3): 883-895. doi: 10.1109/TMM.2012.2188782.

[7] BI B, SHOKOUHI M, KOSINSKI M, et al. Inferring the demographics of search users: social data meets search queries [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3, Republic and Canton of Geneva, Switzerland, 2013: 131-140.

[8] WOLPERT D H. Stacked generalization [J]. Neural Networks, 1992,5(2):241-259.

[9] WANG Y, MORI G. A discriminative latent model of object classes and attributes [C] //Proceedings of the ECCV, September 5-11, 2010, Heraklion, Crete, Greece, 2010:155-168. doi: 10.1007/978-3-642-15555-0_12.

[10] KONSTAS I, STATHOPOULOS V, JOSE J M. On social networks an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195-202. doi: 10.1145/1571941.1571977.

[11] SANG J T, XU C S. Right buddy makes the difference: an early exploration of social relation analysis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12, New York, NY, USA:ACM, 2012: 19-28. doi: 10.1145/2393347.2393358.

[12] XIANG R J, NEVILLE J, ROGATI M. Modeling relationship strength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0, New York, NY, USA:ACM, 2010:981-990. doi: 10.1145/1772690.1772790.

作者简介

桑基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多媒体计算、网络数据挖掘等;已30余篇。

第6篇

 

    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编辑思想定位已经很明确,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按照惯例遵循这些规律。但对于网络传媒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来讲,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编辑思想。由于技术的原因,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传统的一方面,比方说网络编辑过程中容易形成“人机处理”、“技术至上”等,同时,由于对受众多样需求的重视不够,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没能有效地处理好传受之间的诸如“迎合”与“引导”之类的关系,已经并且还在给网络新闻编辑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比如说忽视“把关”的作用,使得网上虚假新闻时有出现;忽视编辑中的“发言”功能,一味追求新闻的煸情效果。从长远看,这些都将制约网络新闻的长足发展,只有强调网络新闻编辑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找到网络新闻编辑的立身之本。

 

一、 网络新闻编辑定位和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传统媒体传者、受者之间的界限清晰明确,传统媒介需要专门的编辑为所服务的受众提供信息;网络媒体人人皆可为传者,人人皆可为编辑,传受双方界限并不明确,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网络媒体倒底需不需要专门的编辑?如果需要,需要什么样的编辑?

    最初的因特网看上去是不需要专门的编辑的,正如1996年美国因特网任务组聚会时T衫上写着的“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选举,我们信奉运行代码和求大同、存小异”,这一度被认为是因特网精神的写照。[1] 因特网是绝对自由的,不需要国王,不需要总统,当然也不需要对信息进行控制的编辑们(那时人们并没有信息过量的担忧),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信息,自由地选择信息,不受任何人的操纵与控制。

由于因特网的超速发展,泛滥的信息开始蔓延到网络的角角落落。互联网网页数量已达8亿个,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吃不睡不停,而且以1秒钟看1页的速度,看完这些网页也需要25年零4个月”[2]。对此,即使功能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无能为力:对于8亿个网页,最佳的搜索引擎仅能覆盖16%。;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家迈克尔用Alta Vista搜索“棒球”的信息,结果是50万个网站。[3] 面对浩瀚的信息,人们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开始需要有人帮助。

    与此同时,美国《电视导报周刊》利润超过所有4家电视网利润总和的事实给人们以启发。尼葛洛庞帝认为刊登“关于信息的信息”正是该刊物成功的秘诀,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由专人选择、提炼出的信息对受众来讲更为有用。

    于是,网络开始渴望专门人才负责挑选、编辑信息。网络编辑成了人们面对信息爆炸赖以依靠的一个好助手。

    网络既然需要专门的编辑人才,那么什么样的编辑人才与什么样的编辑方法才是网络需要的呢?

是对网上信息进行简单地“copy and paste”,将未加分析、零散的信息直接推送给受众?  是在信息过剩的情形下,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而拼命地运用煽情手段?是将网络作为技术的实验田,不管新闻的实质与要求,一味地崇尚并摆弄技术技巧?

    显然,这些都不是受众需要的网络编辑,受众需要的不仅是众多的信息,而是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必须学会分享信息、精心处理信息,并将之转化为共同的知识。网络编辑应该“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电子档案的照看者,成为具有预测能力的电子图书馆的馆理员,而不单单是简明新闻的播报者”[4] 

    在这里,有必要重塑信息的价值观,认识到分享和整理已有的信息比搜索纯粹的新信息更重要。新新闻/旧新闻这种范式已经过时,新信息就其本身来说,不再是一个值得最好的编辑、最好的分析家追求的目标。网络新闻编辑必须从一种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信息,把它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来处理,而不仅仅是获取。“放弃单纯求新的新闻,转向共享的、中肯的信息”应该成为网络新闻编辑应有的一种意识。

    从上面的论述看到,网络新闻受众需要编辑们“筛选信息”、“评介信息”、“沟通共识”、“创造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定位:

    1)信息的培育者:  面对浩瀚的网上信息,受众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受众需要专业人士替他们进行“信息过滤”,从而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将有用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正是基于此,网络新闻编辑不应该仅仅充当信息的收集者的角色,而应当担当起“信息培育者”的重任。“信息的培育者”意味着网络新闻编辑要对信息进行仔细地鉴别、精心地挑选,他不仅仅 “告知公众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教育公众”的责任-----即保证知识的有效性及有用性。

    目前网络新闻编辑的视野还常常局限于简明信息的传送上,不去考虑信息面临的窘迫局面:“就算信息报道出去了,可是如果人人都心神涣散,无心理睬,对其视而不见,那么这种报道有什么意义呢?这就等于把一根针抛进大海里”[5]。由信息的收集者转向信息的培育者,由告知受众转向教育受众----伴随着这一角色转换的顺利完成,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也将不断良性运行。

    2)历史的记录人:一些时候,受众想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他就希望能够获得详细的关于事件前因后果的资料记录,这些资料可能是几个月、几年的累积(比方说,受众想要分析“中东和平进程”这一事件,他可能渴望知道中东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些资料的保存只有网络媒体能够做得到(这里指的是时间的延展性方面,网络媒体拥有比其他媒体更大的时间包容性),网络强大的数据库使得网络从理论上讲得以实现全历史的记载,身为网络编辑,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历史的记录人,从而满足今人查询与后人研究的需要。这是全历史编辑思想的具体体现,下文将有详细论述。

    3)时事的分析师: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受众往往习惯性地求助于媒体的判断。媒体对于时事快速准确的分析,对于解除受众疑惑、引导受众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对时事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受到技术的制约,它的分析不能够如网络媒体那般深入、适时。网络巨大的数据库,为时事分析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网络即时传播的特点,使得时事分析更经常更有时效性。

    4)未来的预测者: 受众往往需要媒体对未来进行预测,消除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自己对未来的把握力;同时,受众也需要听到其他人对于未来的观点、看法,并渴望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求争取共识,获得行动力量。

    网络传媒所具有的“交互性”特征,一方面,使得编辑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各方的反馈、接触到多种意见-----意见的多元化与海量性给网络新闻编辑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多样的素材。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编辑基于数量众多、维度多样的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对未来的分析与预测应该更趋合理,更有参考价值,对受众也最为有用;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交互”平台,方便了受众之间相互交流,自由传播的愿望,客观上满足了受众渴望沟通、争取共识的期待。

 

二、  网络新闻编辑功能分析与受众心理的引导

 

    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新闻编辑也主要承担“汇总、把关、发言”等主要功能,但它有自身的特点。

    (一)汇总功能与受众多元需求的满足:受众上网阅读的目的是渴望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知道与自己相关的或能指导自己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知晓来消除对周围环境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安全感与行动的正确方向。“信息汇总”是各种媒体的重要职责,网络媒体当然也不例外。

    “信息汇总”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广播新闻编辑所提倡的“汇天下精华”,就是指正确汇总各种新闻素材和众多信息,最后加工制成节目。[6] 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它的“汇总”功能有自己的特色:

    1)克服信息超载对受众的影响与汇总中“信息过滤”的处理: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上海量信息增加了网络新闻编辑“汇总”的难度,为了解除受众“信息超载”的困扰。网络新闻编辑要更加强调“信息过滤”。

    2)防止过量广告干扰受众阅读与汇总中“新闻和广告”的处理:  过量无度的广告不但干扰了受众对信息的阅读,而且容易引发受众的烦躁情绪。网络传媒较之传统媒体来讲,广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与新闻的相互渗透程度更深(如:一些广告甚至深入到具体的新闻页面里),这就要求编辑在汇总过程中需更多地考虑“新闻与广告”的数量比例、介入方式、介入程度等因素,找到一个恰当的投放标准、投放时长,尽量减少广告对受众的阅读干扰。

    3)兼顾受众对信息“外在表现”和“内容实质”两方面的需求与汇总中“技术和内容”关系的处理:   受众喜欢网络新闻,一方面因为网络新闻能够做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比方说“动画新闻”、“多媒体新闻”等),而更重要的方面是,受众上网阅读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看到更好的新闻内容。 受众这种对于新闻“外在表现多样性”与“内容实质有效性”的同时追逐,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一个恰当的标准,满足受众这两方面的需求。

    网络新闻编辑受技术的影响最深,正是技术带给它多样的表现手段,但如果利用不当,将会影响新闻内容的顺畅表达。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在汇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这一问题。 比如要考虑诸如“多媒体、动画利用的频度、地方”、“怎样做能够使多媒体、动画等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内容的表达”、“超文本的写作在何种新闻表达中是适宜的、在何种新闻中是不当的”、“超链接的建构方式‘度’的把握”等一系列问题。平衡“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编辑汇总过程一个重要方面。

    (二)把关功能与受众心理的引导:正如前文所述,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受众急需专业人才加盟其中,为他们筛选信息、评介信息、解除信息干扰、创造正确理解,一言概之,就是受众需要编辑为他们做好信息把关的工作。

    传统新闻编辑“把关”包括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辞章关”。也就是说政治上要有大局意识,要善于鉴别真伪。对于具体新闻稿件,则要反复核对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在内的重要新闻事实与细节。这些把关的要求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依然适用,除此之外,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新闻编辑“把关”过程中尤要重视以下两方面:

    1)受众“本我”需求的满足与把关中的“防止新闻煽情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他们喜好“新奇”“娱乐”的传播内容。

    网络传媒为了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就必需要注意受众的这一内在需求,通过满足网民的阅读喜好,来获得支持。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这种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往往容易滑向另一个地步-----即传播中“一味地追逐轶闻趣事”。

    现时网络传播中,大量的“轶闻趣事”、“娱乐绯闻”成了追逐的焦点;“夸张、矫饰、刺激、虚张声势”的标题、行文方式;“艳俗、跳动、强对比、多动画”的页面设计;过量使用多链接、超文本的建构方式被广泛采用------这一切使得网络新闻看上去眩目、肤浅,它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受众像吞食了过多甜点的人们:这是一条获得短暂“快”乐和短暂满足的捷径,但最终却无法止渴。” [7]  。

    目前网络传播中对满足受众需求的处理方面,表现出过分重视对“受众本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受众除了具有较低层次“本我”需求之外,还有较高层次的“自我”、“超我”需求的满足,而现时传播中表现出的“整体媚俗化”客观上是无法满足“受众渴望提高”的这一高层次需求的。 

    如果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下面的恶性循环:受众由最初本我的满足(传者提供大量轶闻趣事来实现这一目的)-----受众产生“自我”、“超我”的更高需求(传者依然故我,媚俗化表现出整体性全方位特征)-----受众的“自我”、“超我”的更高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受众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选择离开-----网络传媒陷入困境。

    对于网络编辑来讲,意味着只有平衡好“受众的‘本我’需求的需求”与“防止新闻煽情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将网络传播引向良性发展。

 

    2)克服受众的“非理性”倾向与把关中的“杜绝虚假新闻”:   一项对“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信源正是受到来自职业的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才得以向社会提供精确的、不带有偏见的信息,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则很少受到这些标准和压力的限制。[8] 例如:1998年印尼发生“五月暴乱”后,网上广泛流传着一幅“身着印尼军服的暴徒蹂躏华人妇女”的照片,在世界范围千百万网民中产生了强烈震撼,并引起各国传媒的高度重视,后来有人指出这些照片反映的是印尼军人在东帝汶的暴行,与五月暴乱无关,可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印尼华人妇女遭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照片的张冠李戴并没有使华人的满腔怒火平息。[9]   

    这个例子不仅反映出网络传媒职业自律的缺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网民对于网络新闻有种与生俱来的宽容度,这种“宽容度”客观上包容并且纵容了网上虚假新闻的大量传播。

    相比传统媒体较完善的约束机制而言,网络传媒本身缺乏相关的职业自律;加之,受众对网络新闻普遍采取较为宽泛的标准和尺度,表现出比对传统媒体更大的宽容度,这种宽容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众“非理性”的表现,正是受众的这种“非理性”,客观上为虚假新闻提供了容身之所,这两个因素都使得网上新闻更易“虚假”或更易“部分的虚假”。对于传播新闻的媒介来讲,任何的不实与虚假都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树立将“虚假新闻”绝之门外的把关意识就显得意义重大。

 

    (三)发言功能与受众深刻理解新闻的需求: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信息,受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对信息的评价、借助信息来表态就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撰写评论、配置评论来进行“直接发言”;也可以通过节目的编排、每篇稿件的微处理来进行“间接发言”。网络新闻编辑的“发言功能”有如下特点:

    1)容量大:网络新闻可以通过大量的链接将其它媒体的评论、评介引为已用;可以通过BBS等网上论坛广泛吸纳网友的言论;它的发言形式可以容纳“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漫画”等多种形式。

    2)即时性:网络新闻的发言是即时性的,随着事件的进展即时发言。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它对信息的评介更为及时,帮助受众解惑也更为及时。

    3)交互性:它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利用“网友来信、网友建议、网络调查”等手段或者邀请专家进行命题性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发言,间接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和意见,从而起到表扬、批评、要求、建议、号召及监督的作用。

 

三、  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多层次需求的满足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大体上得出一个印象:网络新闻编辑既要高瞻远瞩,又要细致入微。“他要关心受众对空间的感触,也要关心受众对时间的把握;既要关心他们的视觉、听觉,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变化。大到网络结构,小到标题字词的处理;长到长期报道方向,短到一次节目预告,网络编辑都应力求准确地服务受众,并与受众交互,以形成全面的涵盖时间与空间的整合编辑效果。”[10] 

第7篇

十多年来互联网从新闻门户独当一面,到搜索引擎主导流量,再到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崛起,互联网入口的不断更迭也深刻改变着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也许就像微软CEO鲍尔默所说“Google已经过时了,Facebook才代表未来。”

互联网入口改变,网络创意传播面临挑战

如今,互联网用户不再关心自己从哪个网站上获取信息,而更倾向于根据自身喜好,通过便捷的方式来获取所需,同时通过社会网络平台进行转发和发表评论,网民比任何时候更要求开放与分享。网民也被赋予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好的参与性,每个网民都在演变成自媒体,而且乐此不疲。网络受众呈现出的分散化、自主化的特点也促使广告主、广告公司重新思考传播策略。

伴随互联网入口的变革,网络营销行业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其发展速度甚至超出许多行业内人士的想象。传统的网络营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通过Banner广告、文字链、网络活动、搜索引擎等方式,用图片、文字、音频等载体结合创意进行营销主题的诠释。网民通过点击相关链接或者通过搜索参与其中,受众只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如今,随着社会化媒体营销等新形式的诞生和发展,相信网络营销正打破固有的广告呈现方式,向多元化、多向性发展,网民扮演的角色也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变成可以创造内容并进行传播的自媒体。相应的,传统媒体及web1.0时代,以信息单向为主的传统创意传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网络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广告行业必须从原来的客户关系型导向向用户理解型导向转变才能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创意传播应摒弃曲高和寡的自我欣赏而应努力实现与网民需求的自适配。

新媒体环境下,创意传播需基于技术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第8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网络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显著提高。与传统的英语学习相比,网络多媒体的英语学习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学习材料有单一的教材转向网络学习平台。第二,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课堂,转向多媒体学习模式,网络多媒体向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盒挑战,教师也应适应潮流,有效提升网络多媒体现代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网络多媒体下的阅读理解

阅读是两种信息处理过程不断交叉的复杂认知过程。我们在词形、词义、句法等层面上对看到的语言文字进行信息加工,以了解我们阅读到的语言的意义。在我们预期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我们阅读到的语言文字,这种理解方式强调已有经验在阅读中的作用。阅读的过程是对书面文字进行性视觉处理和对大脑中的已有背景知识进行非视觉处理的有机结合。语言的意义是由读者积极建构出来的,意义的建构要基于读者阅读到的信息、读者先前所掌握的知识和新旧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中,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有关同一话题的多篇文章,获得比较丰富的相关信息并将他们转化为相关的背景知识。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个话题的逐渐了解,背景知识的积累会使他们相对容易地理解有关这个话题的文章。同时,因为有很多词汇重复出现在这些文章中,读者就会熟悉这些词汇,从而减少他们在阅读中因词汇量不足而感受到的压力。这正是我们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中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一大优势。

二、网络多媒体英语阅读探索

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具有一些与传统教学环境不同的特点,比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产生多媒体效应,即信息借助多种媒体,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其结果是信息会以多种表征形式储存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中,这样的多表征方式会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认知效果。要想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潜能,进一步探讨上述特定环境下学生英语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在阅读活动中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策略意识尚不够强,还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策略,这是很多学生阅读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学生在网络多媒体英语阅读学习中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不重视对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查,他们还受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束缚,期盼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评判,缺乏进行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此外,很多学生不善于调整学习策略缺乏对学习方法的调控能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势在必行。

三、培养学生英语阅读

面对多媒体和网络,学生在学习中的感情,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有些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图片作用下会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就能有力的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但也有的学生会沉溺于这些音乐和图片中,忘记自己的学习任务。可以看出,消极的体验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只有通过培养积极的体验,学生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高效的阅读学习。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是学生进行多媒体阅读学习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加工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上迷航。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不断的检验和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应该在网络多媒体环境的阅读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制定可行的学习方案,采取有效的认知策略,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以使自己尽快成为真正的英语自主学习者。

在传统阅读方式下,一旦把握不好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者就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停下来查阅字典,而影响阅读流畅性,进而影响学习兴趣。现在这些问题在计算机技术帮助下都可迎刃而解。计算机可以很方便的提供各种表现形式的阅读帮助。在电子阅读状态下,学习者可以随时获得及时便捷的电子注释、音频视频及相关图片,不仅保证阅读过程的流畅和愉悦,还可能因为多媒体多类型电子注释促进词汇声、形、义的伴随性习得。电子阅读还可以根据词汇、语法、材料背景、句子长短等因素确定电子阅读难度,让学习者根据难度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避免因所选材料阅读难度过大而中途停下来,影响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拓展,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学习者的信息输入量,到了一定数量,就会产生质的变化。

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的实用从教学实际应用出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讲解文章占去过多课堂时间的问题;积极有效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协调了教与学之间存在的主客体矛盾;改变了一言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认真学习的兴趣;缓解了学生怠读怠学的情绪。

投影教学极其巧妙地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首先,投影仪器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刚才紧张的心理反应和注意力的抑制状态在新的刺激物的刺激下,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当看到投影的内容时,学生的兴趣已然被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变化所唤起,先前的那种紧张疲惫,经过短暂的间歇,马上被引向下一个兴奋点。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四、结语

网络多媒体为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提供了优越的外部学习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做到有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快捷高效的英语阅读学习,学生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强化意识,丰富知识,培养积极的体验,加大监控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坚林.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结合。外语电化教学,2006,(6).

[2]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外语电化教学,2007,(1).

[3]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第9篇

【关键词】网络媒体 ; 初中语文教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1-02

网络媒体进入到学校各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中,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媒体在图、声等其它方面的综合作用,给学生建立逼真、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网络媒体中网络语言的运用

网络语言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它能给使用者创造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在该空间中他们可以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且在网络环境中产生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新词例如菜鸟等,这些新词符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眼光。虚拟空间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因为集思广益网络语言也就诞生了,其中有很多词语都比较幽默风趣,很适合中学生使用例如“坑爹”、“大神”等。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新颖。在网络这个虚拟交流平台上人们能够随便畅想,他们挣脱现实中的束缚,在该平台上没有什么限制。

网络语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也开阔了学生的思想。语言文字需要经过规范才能被继续使用,特别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使用。这个规范不是那种要使语言表达死板化,网络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了一种交流方式与渠道,也能够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与普通语言相比网络语言还有直接新奇的特性、有很多的新词汇,表达方式也在不断被规范,这些对初中语文的教学都有很大的好处。

网络语言提高了大量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速度,给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多的研究素材。初中生的思想较为活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新类型的创作形式与素材。此外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初中学生很喜欢使用个性化语言来展现自我。不少学生在创作中不仅仅迎合其他的创作理念,也产生了一些新奇、幽默的词语。加强对语言的表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因为网络平台很容易被使用,所以初中生在使用时可以把他们在学习中的不愉快用网络语言表达出去。教师也可以在网上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网络与多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网络与多媒体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多媒体教学中能够利用计算机等设备把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运用到教学环节中。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无论在环境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发生了本质变化。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可以在教室里制作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中较为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声音与图像展示给学生,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拓展思维。

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用的信息很多,教学内容易懂且速度比较快。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做笔记的时间较少,所以会给教学产生一些麻烦,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依靠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设备,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尽快使教师与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注重该方式的教学效果,对于课件资料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拷贝一份,方便他们复习的时候和整理笔记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对教师增加了较多的要求,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用计算机来制作课件,相对来说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还要学会使用相关的应用软件,才能制作出更适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知识感兴趣不但是教学目标,这种兴趣也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持续不断的积极性与动力。这种情况下如果换成语文知识的话,学习语文就不再是负担,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例如教他们学会制作幻灯片与Flas,并让他们把课本上的文字制作成动画课件或幻灯片,然后向同学展示并讲解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会激起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与兴趣。既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又学到了课本知识,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和语言特点,为教学工作积累经验。这样坚持下去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本中的知识也有较多涉及到其他学科内容的,对初中生来说较为陌生或不容易理解。这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找到较多生动的实例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初中语文有较多的文言文,有不少学生觉得它难于理解和记忆,使用计算机把文言文翻译过来并配上动画,这样会使学生增加对文言文的了解,然后在对学生进行翻译和讲解就比较容易了。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害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更容易些。

三、总结

网络媒体有利于教师的备课、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网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源、记录和交流平台,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的教育中,它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超声检查,术中;观摩示教

术中超声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外科诊断和治疗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具有实时、方便灵活、定位准确及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中。网络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经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并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技术[l]。它将网络技术、网络资源、信息方法、课程标准、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网上课堂及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构建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2-3]。我院率先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术中超声诊断及治疗观摩示教教学中,体会如下。

1.视频录像引入观摩示教,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由于手术室明确规定观摩示教只能带一名学生或进修医师进入手术间,故无法对影像专业本科、临床本科及研究生进行常规观摩示教。视频录像可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利用数码摄像机将术中超声诊断或治疗过程拍摄下来,经过后期编辑整理,最后将完整的视频资料上传至网络观摩示教数据库中。在进行术中超声观摩示教课时,教师可在多媒体教室调取网络观摩示教数据库中的视频录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可在教室内进行现场交流学习,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登录观摩示教数据库网站进行复习和预习,如有疑问,可通过网络论坛向教师反馈。对在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学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登录网络观摩示教数据库网站,观看本人需要学习术中超声的视频内容,再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2.网络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彼此相互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术中超声教学内容除学习超声诊断和治疗的专业知识外,还可学习到无菌操作及麻醉学等相关知识。术中超声检查时需了解目标脏器的局部解剖,做到准确判断病灶位置。超声介入治疗时,超声医师还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做到以最少的损害来救治患者。使用数码摄像机拍下标准且完整术中超声诊断或治疗全程,同步录制手术医师对该操作过程的详细解说及注意事项,将外科学理论内容生动演示出来,可帮助学生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理解记忆。

3.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将抽象理论简单化。超声介入治疗中很多理论知识仅凭语言解说和简单的图像演示很难准确表达。术中超声则可直观显现,如肝脏肿瘤消融术是根据病灶大小、形态及射频消融原则进行布针,病灶的立体结构及周围毗邻结构直接决定了进针数目、进针角度、消融范围及对周围重要脏器保护。传统理论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课堂传授文字信息为主要方式,配合简单的模式图,虽然从理论上对模式图进行了分析,但对于具有立体结构的病灶而言,简单的模式图配以大量理论描述难免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如需深入了解射频消融布针方法必须将病灶的三维超声图像与术中超声射频消融治疗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抽象理论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这也是网络多媒体教育的优势所在。

4.在线互动交流。观摩示教数据库网站可设立交流论坛,授予注册学生发言权,除随时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疾病的认识外,还可利用该平台发表有关改善教师教学方法及修改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建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授课教师应及时给予回复;每周固定时间安排教师在线答疑,加强与学生交流。但网络多媒体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其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的同时,自身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1.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明显削弱。由于无教师监督,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其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如果无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容易在内容丰富且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资源中迷失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搜集信息,不断甄别信息,调整学习策略,以防迷失学习目标。针对以上不足,教师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督促学生学习,例如:网上签名、网上答题等;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课件内容纷繁冗长,内容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教师为了使自己制作的课件丰满充实,未对资料进行筛选,全部纳入其中,未突出重点。授课内容增加就需要教师加快讲课速度,由于学生无足够时间进行理解和消化,故影响其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制作课件时做到内容重点突出,筛选丰富的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和内容。3.术中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是一门实践学科,其操作手法很重要。网络多媒体术中超声观摩示教仅能帮助学员了解术中超声流程,理解术中超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无法对其手法进行正面指导,可能造成学员在今后进行术中诊断时,诊断意见悬殊,误诊、漏诊及介入治疗效果不理想。教师只能进行“手法式”教学,即让学生对患者或相互之间反复练习操作的自身教学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定期采取将实践操作与网络多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扬长避短,多方位、多角度地达到术中超声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术中超声观摩示教教学有其巨大的优越性,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故传统教学仍不可替代,二者应紧密结合,取长补短。结合术中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学科特点,探索出一种新的超声医学教学模式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杨 磊 高军喜 姚兰辉 宋 涛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部超声诊断科

参考文献

[1]闰市龙,张颖,部昌杰,等.多媒体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08,6(4):102-104.

[2]徐敬东,王跃秀,候晓莉,等.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2):1138-1139.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培养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这种“新”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媒介环境之新。大学生是使用网络媒介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社会事件、公共事件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他们对社会真实现状的了解和判断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他人思想言论的影响,特别是受一些网络媒介固有特点的影响,在利用网络媒介参与公共事件时常常不能明辨是非,而是情绪化地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造成某些事件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介带来的传播力,是思想引导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1.从媒介获取、甄别信息的能力亟需提升

新媒体使人们越来越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格局逐渐由信息短缺转变为信息过剩。随着现代生活特别是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远距离的信息传递愈发成为必要,媒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此时媒介也就变成了人们的“耳朵”和“眼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不再受到报纸版面或者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媒介的信息承载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为此,人们需要培育并具备媒介素养,以满足自身对基本信息的获知需求。

网络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自媒体的兴起。从传播主体来看,自媒体传播者不再限于专业化媒介机构,更多的草根平民也开始获得话语权。从文明进步的意义来说,普通人能够获得自媒体中的话语权,体现了鼓励言论自由、推动传播权利平等的重大进程。但是,也由此引发了难以对自媒体中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约束的问题。自媒体对传播者要求的低门槛导致了传播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之身份验证手段尚未完善,很难继续采取事后问责的管理方式,这一特点就反映出自媒体中把关机制的缺位。完善这种把关机制就技术层面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网络媒体巨大的信息承载量和传播主体可以随时随地信息的特点,使得自媒体的信息呈现出真假并存、泥沙俱下的现象,这就要求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时增强是非观,提高辨识甄别的能力。

网络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递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浅阅读”的兴起和对影像资料的偏好。面对海量信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浏览”信息而非“阅读”信息,喜欢直观的影像资料甚于间接的文字资料。相比于文字资料,影像资料是“表现”式的符号而非“再现”式的符号,受众无需再在头脑中进行深加工即可直接理解所表现的内容。但实际上,经由媒体呈现出来的影像资料,即使眼见也未必为实,或者说即使是事实也未必是事实的全部,因为制作者常常通过影像的剪辑和编排,以实现某种服务于制作者自身目的的逻辑。

2.媒介带来的巨大传播力亟待引导规范

媒介环境正快速发生着多样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网络成为人们表达个人观点、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网络民意在影响社会决策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媒介在成为人们“耳朵”和“眼睛”的同时,还成了人们的“喉舌”。尽管相关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获得传播影响力的仍然以传统媒介和部分社会精英为主,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获得话语权并产生影响力。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获得话语权是中国社会值得欣慰的一大进步,但如何理性约束和使用这种传播权利,防止人们在行使自身传播权利时对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害,很值得深入思考。

新媒体并非完美,它也存在多种负面效应,如会使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甚至对现实世界失去互动感知的兴趣,对未来漠不关心。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的通俗化程度增大,其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造成抑制和弱化,使人的思维趋于简单化、平面化,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新媒体时代的人们若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很容易受控于媒介,只有当人们具备了高水平的媒介素养能力,才会做到积极地驾驭各种媒介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全面解读和正确地取舍。这种取舍就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和信念的能力,也是控制媒介信息的能力。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对现代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正与之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研究人的需求,进而通过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基于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对大学生就网络媒介中的行为、言论加以引导。笔者认为,大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研判能力,与其约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如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他们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如何就媒介信息的偏见进行判断。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媒介处理技巧、媒介知识、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介偏见判断。对思想政治引导工作而言,不仅要求引导大学生掌握媒介知识,提升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而且还要求提高大学生判断媒介偏见的能力。

1.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知识

“媒介知识主要在两方面与媒介素养发生关联 :一是媒介生产的知识,这是绝大多数受众不怎么接触的部分 ;二是媒介内容的知识(如热门议题、公共事务等),这是受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通常来说,非媒介从业人员往往对媒介的内容知识更加了解,而对媒介生产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但媒介生产知识中蕴含了对媒介性质的洞见,了解媒介生产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媒介为什么不可能完全客观,媒介为什么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直接教育他们“如何看待”媒介是行不通的,可行的方法是教给他们媒介知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媒介,然后由他们自己作出判断。

2.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

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受众区分媒介事实和现实,而不是将二者混为一谈。媒介技术使媒介对现实的模拟和再现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网络媒介,它可以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现实进行模拟和再现。对于缺乏媒介素养的个体而言,经由网络媒介呈现出来的事实很容易被认为是现实。媒介借助一定的符号体系对现实进行再现,受众通过媒介接触到的信息必然需要经历由现实编码变为传播符号,再由受众将传播符号解码为自身可理解的信息,在这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信息的缺失或失真。因此,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区分媒介事实和现实,要对媒介具有批判性思维。

3.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培养学生对媒介偏见的判断

从媒介产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媒介组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某些利益群体所建立,受到一些利益群体的监管、控制。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上充斥着大量由企业付费刊登并不以广告形式呈现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基于“企业—公关公司—媒体”的这个利益链产生的信息自然不可全信。用户贡献内容(UGC)的媒介形式(如微博、社交网站)归根结底在信息平台上仍然受到利益群体的控制,信息平台的控制者能够影响信息的呈现和流动。由此,任何媒介都必然受到控制它的利益群体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教育学生对媒介偏见作出判断,要对媒介信息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而克服媒介偏见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更多地搜寻相关信息,接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

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路径

1.建立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

网络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是一种使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甄别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对其培养必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建立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从平时入手、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面对现实情况,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需要培养大学生掌握媒介知识、构建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判断媒介偏见的能力。学习媒介知识应特别注意增进大学生对媒介生产知识的了解,让大学生熟知记者从准备采访资料到成稿、编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手段和筛选程序;要让大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媒体有差异化的价值取向,并受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控制,因而需要对媒介存在的偏见作出判断。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新环境,运用新工具,以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引导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在微博或者人人网上建立公共主页,由专人负责运营,定期资料信息,将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应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党团干部开设个人微博和SNS账号,通过他们自身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作出示范,带动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党团干部的个人账号来开展媒介素养培养工作;通过邀请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开展讲座、组织大学生参观报社或电视台等多种方式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从而真正建立起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

2.重大事件中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

重大事件中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方面来进行。重大事件中线上的引导工作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平日里的积累。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平时注意运营网络主页,积累稳定的受众群体,并能形成相对固定的传播风格,那么在重大事件中就会更好地接触到学生群体,并取得学生群体的理解和信任。

在重大事件中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的引导还需要有针对性,做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例如,对突发的的看法,我们可以搜集传统媒体报道和自媒体中的多方面资料,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视角和看法。在网络媒介中更具有说服力的是“论据”而非“论点”,因此,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重点是多方面地收集事实材料并传播给大学生。又如,对于一些尚不明了的事件,应当及时提醒大学生善用自身的传播力,充分说明滥用传播力的后果。线下的工作是以面对面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

第12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13-01

1.网络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1.1网络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感受。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其教学形式简单,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网络多媒体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通过网络,看着令人神往的、变化多端的网络画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时而专注的倾听,时而入神的阅读,时而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时而转动脑筋质疑解答。这些极为丰富的教学形式,带给小学生们一种全新的课堂体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网络,通过强大直观的画面,优美动人的图片和音乐效果,对提高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文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2网络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互动”。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堂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当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局限于口头,局限于书面的局面,实现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运用的多向及时互动,不断的激发了学生的悟觉,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由“悟”而生。

2.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变抽象内容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小学生受年龄条件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弱,思维模式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没有开始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多些变化,而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学生的兴趣很小,也很难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教学,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音乐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比如,《蝙蝠和雷达》一课是向学生展现仿生学的作用,重点理解仿生学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一些仿生学在生活中得到实际运用的例子,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易于理解。具体来说,我是这样做的: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几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小鸟是怎样飞翔的,然后播放飞机在太空遨游的视频,并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仿生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很容易能让学生把飞机与小鸟联系起来,理解飞机是仿照小鸟飞翔的原理制造的,然后,当他们去学习与理解本课中的蝙蝠与雷达时,也就顺理成章了。

3.多媒体网络开放了语文课堂

多媒体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将使语文教学更好的与时代接轨。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链接是语文教学与时代接轨,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如在教学《麋鹿》一课时,我将备课时集纳的教学信息,体现在网络教学软件(C A I )中,并且通过教学软件的链接指向互联网上的相关内容(如 :动物博物馆,珍稀动物等)其中关于"麋鹿"的图像、图片、声音文件等一应俱全,并且图文并茂。学生眼界大开,既提高了兴趣,又极大地增长了知识。再如,教学《三借芭蕉扇》这篇课文时,我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看了《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这一集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自然了然于胸了,然后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内化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课后,我又让学生上网搜集与《西游记》的相关的知识、评论等,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认识。

和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很多,也可以用搜索工具"网易"(w w w . y c a h . n e t ) 、"搜狐"( w w w . s o h u . c o m ) 等寻找相关资料,这些都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一改过去的讲授者而成为一位"导游",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向导。网络信息有丰富性和即时性,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学生虽然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第13篇

关键词:多媒体智能网络教室;基本功能;应用

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具有强大的连接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资料的功能,是目前集齐最新网络技术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且能够随时集合更多的教育资源,让老师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氛围,让教学变得更加的轻松和有趣。因此,在教育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出更多的教学内容,而多媒体和网络智能教室的结合,也完善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合理科学的应用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育的质量和丰富教学内容。

一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的基本功能

(一)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教育方式

只是通过课本让学生了解知识,而利用多媒体智能网络教室,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更优良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查询更多有关课本的知识,这样可以形成课内和课外知识联合的情形,对于学生的学校滴十分的重要。[1]所以,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够有效的把音频,视频,图片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的,从多方位角度展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和知识,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加大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要随时了解社会上的最新的知识,尤其是能够和所学知识有联系的。利用多媒体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而网络智能教学的建立,就为学生和老师建立了一个可以扩充学习量的有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可以找到和知识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衍生知识。而且人类的大脑对于文字的记忆也是有一定容量限制的,因此借助于图片和视频等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就表示利用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能够有效合理的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改善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因此经常导致学生的不喜欢学习。而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智能教室,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对学习是感兴趣。同时运用多媒体智能教室,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于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有关知识。所以,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智能教学体现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也是让学生真正的对学习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

二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一)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科技的发展为教学的改革和进步提供了助力,因此,学校建立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可以运用更多的方式表达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内容要十分的精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能让教学方式改变,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3]所以,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学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知识,这是多媒体网络智能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凡是,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同时现代教育更需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掌握。

(二)改善了教学管理过程

建立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重要的是与网络的连接,也就是学生可以在教室进行网络学习。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操作电脑,观看和学习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尤其是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运用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可以简化教学管理,可以完善教学管理,让学生成为网络教室的主体,而且这种管理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跟踪,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的调整教学的内容重点和教学课程安排,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改善教学管理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能力得到提升,这是改善教学管理过程中得到的效果。

(三)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教育中,远程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的显现出来。所以学校建立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的时候,其中包含了互联网,借助了卫星传输数据等,让学生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尤其是当教课老师出差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智能教室与学生联系,让学生在线学习知识,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做作业,老师在网络上为学生评价作业,然后可以为学生制定下一次的学习内容和计划。所以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收集,并且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这种远程现代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对于发展远程教育,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接收到的高质量的教育。

(四)可弥补不同学校、地区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

我国重视教育,但是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教育质量也是不同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是不同的,所以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也不同,因此想要缩短不同地区的教育差距,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通过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来填补不同地区的教学的空白和短缺之处。可以让师资力量丰厚的学校,在适当的时机,借助于多媒体智能教室,向与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高的地方开展教学,这样可以共享师资力量,可以缩短由于环境等原因导致的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能够充分的发挥网络技术来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建立多媒体智能教室,能够不受到地区的限制,可以随时的让不同地区的学生享受雄厚的教育资源。

(五)利用多媒体智能教室中的教学技术,解决一些困难的教学任务

教学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工作,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变的。尤其是现代的教学也经常会遇见的一些困难,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理解,就可以在多媒体智能网络教师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有关的知识。比如生活中的建筑,日常用品都是由立体图形组成的,尤其是不规则的立体图形的构建的建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尤其是立体几何,很多学生对于立体几何中的直观想象不高,而有些复杂的立体几何模型也不好制作,因此可以运用网络智能教室,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去观察几何图形,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更容易构建一个几何图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一些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任务,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这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使用多媒体智能教室的重要作用,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学习的重要形式。

(六)有利于教师把多余的精力用于创造性教学,提升现代教育的质量

互联网资源十分的丰富,老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外,还可以节省教师精力,让教师能够把剩下的精力运用到创造性教学上,能够有效的减少教师的复杂繁琐的工作,让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简单,这样就能让老师精简课程以外,还能够不断的创造新型的课程,让学生通过最新的教学内容,来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和知识。所以,多媒体智能教室能够有效的节省教师的时间,减少在黑板书写的时间,让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课程,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能够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所以,多媒体智能教室能够有效的节省老师的时间,让老师把精力运用到课题研究,以及教学内容上,这样就可以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网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教育方式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学校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能够促进教学的快速发展,也是让教学和现代技术手段连接的重要方式,能够让现代教学具有时代的气息,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最新的知识,这对于学生拓展视野十分的有帮助,而且能够让学生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发展的动态,所以,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在现代教育中的十分的重要,能够推进现代教育更快的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长春.浅谈多媒体网络智能教室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0(09):102-103.

[2]张明.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优势[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20):145-146.

[3]范瑜.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08):105-106.

[4]刘建国,常生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2010(09):136-138.

第14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也逐渐的开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来进行新形势下的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创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对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等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学校教育过程中正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大量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虽然网络现代教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的网络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教学软件发展滞后、规模与质量不相称、缺乏有效的监评制度、教育过程难以调控、教学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上和运用中的一些偏差,应该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在现代社会,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强烈地冲击着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引起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也对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理论模式等起着深层次的变革,因此,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学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使学生的学习节奏加快,通常是教师运用幻灯片等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不觉中加快了学习的速度,在充实了课堂的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理解的能力。多数高校教师认为画面越精彩越好,声音越多样越好,但是这些东西在多样的同时,过多的吸引了学生的对图片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对概念的重视。

(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忙,要分清要与不要,要合理采用,使用常规手段,高校学生以理解的就不需多媒体技术,合理使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根据设计者的思维进行的设计,并不是符合所有的学生思维特点,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以开放性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介的利用,比如黑板等,导致了学生对于有些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领悟。

三、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运用中的优势

(一)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真实的相关背景资料,它可以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和老师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让学生从中进行自主的探索,以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二)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四)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能够让学生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五)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当学生不理解时可以重复播放,如果是利用黑板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四、对于让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育中更好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在教育中,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软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对于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进行编程教学时,教师会用到更专业的Visual Basic、Delphi甚至Visual C++来进行多媒体编程,因此对于教师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方面,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跟上时展的步伐。

第15篇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18-01

一、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

(1)信息媒体的多元性,使人与机的交互实现多维化;

(2)多媒体计算机将数据、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等不同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综合地展示出来。

(3)可以实现人与机的信息多维实时交互,从而实现人机互动。

(4)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和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5)为实现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体制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媒体是中介作用,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与课堂传统的授课形式没有变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常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这种模式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通常以课件为基本软件单位,按照在教学中所起的辅助教学作用,又可分为:

(1)虚拟现实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说不清楚”的情况,虚拟现实可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如生物课件“减数分裂”,物理课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等,这些从理论推导出来的微观现象,使学生很难理解。而“虚拟现实”可以使微观世界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学习变得轻松。

(2)变静为动

有些教学内容过分理性抽象,如空间图形和一些微观物理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可大大方便学生掌理解概念,如数学教学中的“简单几何体”的内容就可以通过课件实现翻转的变化,“函数应用举例”通过变形使学生很容易了解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

(3)提供资料

在现实教学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在备课中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但在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过程中,资料的使用有所不同,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资料的存储介质为方便使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上优秀的课件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4)强化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效果的强化,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如学生学习中有困难的问题,教学中需要突出的重点,都可以多次反复,起到较好的强化作用。如在物理教学中“游标卡尺”这节内容,就可通过课件反复进行读数练习。

(5)发挥各种感官

学生在获得知识时,应尽可能地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接受信息,收集信息越多,越可以全面的把握知识内涵,更可取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思维的训练,愉悦的享受,通过多媒体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多方位地感受教学信息。

(二)多媒体网络学习模式

在多媒体网络学习的模式中,教学形式是在班级的环境中小组协作学习或个别化学习,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组织、指导、咨询作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实现班级集体学习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个人能力自主调节学习的进度。这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大有裨益。对教师而言,其主要作用已经从台前转到了幕后,课前必须花大精力,了解广泛的信息来源,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提出学习的向导途径。

(1)自主学习:

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课前按分类的形式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学生在学习时根据学习向导,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分别阅读这些资料,经过收集、重组、消化、整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如美术课件“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供学生欣赏。

(2)讨论学习:

讨论学习是利用网络上的讨论室、留言板,在教师的监控下,学生围绕着特定的课题自由参加讨论和发言,进行学习和交流。这种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可从全班同学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中,加强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如历史课件“日本明治维新”,在教学中全班同学在讨论室都参加了讨论借鉴或批评其他同学的观点,在网络留言板发表了对问题的观点。

(3)探索学习模式:

由教师设立一些适合特定学生来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向学生,要求学生解答,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并且设有教师给予的适当的启发和提示,促进学生探索学习。如历史课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教师在开始教学前提出了问题,并准备了大量的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有关的文字、图片的,学生在阅读了这些资料后,逐渐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

(4)实时运用网上信息:

在课堂上,打破教室的界限,从广阔的Internet网上实时收集、整理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多媒体的编写制作技术,真正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网络技术的普遍化,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接受远程优秀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学习,互相研究,共同提高。而与教育有关的网站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媒体软件开发、制作和交流的园地,使多媒体资料最大限度的实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