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关键词 气候资源;农业气象条件;山西忻州;忻府区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5-01

一定的气象条件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1-3]。当这些气象条件的组合对作物的生产有利时,能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农业自然资源;反之,当气象条件的某种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时,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5]。分析气候资源状况和气象条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本任务。国内有关农业气象条件和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的热点内容。现对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实践“气象为农”服务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忻府区基本农业气候资源概况

山西省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其东西宽约为55 km,南北长约43 km。自古以来忻府区一直是农业生产和商贸集散的重要地区,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的美称。忻府区的地形自西向东逐步倾斜,北、西、南地区为三面环山,东部地区较为开阔和平坦。忻府区有3条主要的山脉,分别为云中、系舟和五台山脉。忻府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无霜期平均167.1 d。

2 忻府区日照条件分析

太阳主要通过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是影响作物生长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在自然条件下,只有达到一定的光强,农作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养分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因此,日照条件是评价地区农业气象条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年日照时数在1 914 ~2 797 h间变化。其中1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仅有1 914 h,只占全年的7.0%;5月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 797 h,占全年的10.3%。11月至翌年2月的日照时数较少,各月的日照时数不超过全年的7.5%;3—5月,日照时数逐渐增加;5月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月份;6—10月的日照条件逐渐减少。总体看来,忻府区的日照条件较为丰富,尤其是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内的日照时数较多,光能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3 忻府区湿度和降水条件分析

水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农作物从发芽、出苗、生长、成熟等生命活动均在水的参与下进行,一个地区空气湿度和降水条件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气象条件。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在1—5月忻府区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50%以下。进入6月后相对湿度开始增加,6—8月相对湿度从53%增加至74%。7—8月是忻府区湿度最大的月份,10月以后湿度逐渐减少,至12月相对湿度减少至52%。忻府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其中7月的降水量为1 043 mm,8月的降水量为1 144 mm。6月和9月的降水量均在500 mm以上。5月和10月的降水量分别为297 mm和236 mm,其他月份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其中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月和12月,其月平均降水量不足20 mm。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忻府区的降水量和湿度虽然绝对值并不是特别大,但其时间分布对农作物生长相对比较有利。在作物生长初期的4月和5月,有一定的降水量和湿度,但绝对值较小,可防止春旱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在农作物生长最为旺盛的6—8月,降水相对较多,空气较为湿润,气象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大部分作物生长的需要。但要特别注意极端降水时间造成的田间积水过多等各种灾害事件的发生。在9—10月的作物成熟季节,降水相对较少,比较利于作物的收割和晾晒。冬季忻府区的降水和湿度相对较小,较有利于农作物越冬。

4 参考文献

[1] 涂仁忠.浅析温度、水份、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0(33):141.

[2] 李文峰,杨晓莉,于伟娟,等.气象信息化在许昌现代农业的应用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7):111-113,120.

[3] 李艳春,李凤霞.青铜峡市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344-346.

第2篇

关键词:作物栽培科学;微山县;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00-1

农业在微山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时,也有利的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当前,在微山县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发展农业科技,成为解决微山县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而作物栽培科学正满足了这一需求[1]。

1 作物栽培科学的优势

作物栽培指的是使用优质农作物品种,对土地、肥料与种子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加以科学利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转变过程,还受到生产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制约。

1.1 利于把握农时,因地制宜

农作物生产要受到光、热与降水等季节方面的影响,作物栽培科学有利于这几个方面的把握,利于掌握农时。另外,环境条件在农作物生产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基本环境资源在时间、地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受到社会经济、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因此,把握好作物栽培科学能够充分把握好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

1.2 处理协调好多类因素的关系

农作物生产和制约的影响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比如环境、生产措施等,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从作物栽培科学注重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兼顾,综合使用农作物栽培技术,处理协调好多类因素的关系,确保农业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2]。

2 作物栽培科学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2.1 作物栽培科学能够模拟农业生产系统

作物栽培科学上的模拟指的是,作物科学中引入系统分析与应用计算机之后的研究领域,其针对作物生育与产量之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农作物生育动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型,在计算机上对特定环境下的作物进行模拟,加以指导实际的农业生产。

2.2 农业科技进步将促进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

农作物的产量与农作物的品质主要是由农作物本身的遗传性与生理过程中的内在基本因素来加以决定的,其产量与品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生产环境、作物栽培基本条件、作物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来决定的。农作物栽培的任务,本质上是采取有力的措施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农作物的遗传潜力创造条件。

3 作物栽培科学在微山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3.1 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推广

微山县农作物主要包含大豆、玉米、地瓜、小豆等。例如农作物栽培科学中的“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要选取恰当的时间来播种,大蒜尽量选用紫皮大蒜,一般是选择5-6瓣的品种来作为蒜种,玉米品种一般情况下选用中单2号、掖单13号等,大蒜尽量实行早日播种,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达到3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cm左右,蒜株距之间的距离在12cm左右,一般选在5月初来进行播种,玉米株距之间的距离为30cm左右。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大蒜应该做好三水一肥管理,而玉米则在5叶前后进行定苗。

3.2 农作物施肥技术得到大量应用

农作物栽培科学能够有效指导农作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的基本技术,以期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比如“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中的田间肥水管理技术,对于大蒜应该进行“三水一肥”的管理,大蒜在4个叶子时,应该结合浇水亩施加硫酸铵30千克左右;在第二次对大蒜浇水是在大蒜在8个叶子的时候,促进蒜薹能够迅速抽出;在蒜薹抽出达20cm时,再浇第3次水,确保大蒜头能够快速加以膨胀。假如施肥出现不足的话,可以在第三次浇水的时候,再次使用适量的化肥。而玉米在长出5片叶子的前后就应该定苗。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6月中旬左右,长到7片叶子的时候,每亩玉米追加硫酸氢铵25公斤左右。在玉米长到了14片叶子左右时,每亩施用70公斤左右,实行肥料与水并进,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并且看土壤墒情浇好水[3]。

3.3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应用,提高产量

农作物栽培科学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在微山县得到大面积使用,其有效提升了土壤温度,尤其是春季低温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在白天经过阳光照射之后,10cm左右的土壤可以有效提升1-6℃。在进入高温期之后,假如没有遮阴的话,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在五十摄氏度左右,但在地膜表面有土时,其土壤温度只是比地温高1到5摄氏度左右,土壤潮湿的时候,土温比露地低1摄氏度左右。地膜覆盖所产生的增温效应由于地膜覆盖的时期、方式等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黄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黄瓜在微山县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微山县的栽培数量比较多,可以开展多季栽培,并且产量高、收效快。在微山县进行黄瓜地膜覆盖时,一般是采用温室或者是拱棚来进行育苗,在长到四片真叶时进行定植,比露地栽培早熟15天左右,产量提升在30%上。黄瓜在微山县除了春季进行地膜栽培技术之外,还在夏天、秋天与冬天等使用地膜覆盖技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夏天播种时,在播种前期地表温度较高,但是由于土壤潮湿,并不会出现高温危害,黄瓜秧苗在长到一定高度时,能够为地面遮阴,地膜起到了确保土壤适宜温度的作用,进而能有效保护秧苗。

参考文献

[1] 王加勤.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1,(6).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 潜力 开发利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08-2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候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程度日益深入,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改善小气候、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已经和正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下面以大同市农业气候资源为例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1农业气候资源的组成要素及特点

1.1组成要素

农业气候资源即能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气候要素中的物质和能量,它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气候资源由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大气资源和风资源组成。农业光资源包括太阳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量、日照时数等。农业热量资源包括积温、生长期、无霜期等。农业水分资源包括降水量、土壤储水量等。空气资源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和其他微量气体。

1.2主要特点

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总体来说农业气候资源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特点。全球光、热资源呈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的纬向分布趋势,降水量季节变化地区性明显,区域性温湿度变化明显。因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再加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明显,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从而形成了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和立体性,由此产生出与此相关的农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形成以农、林、牧三大支柱产业结构为主,其它各业为辅的多种多样的气候适宜区。

2农业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日照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0小时,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这对农作物的成长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植物能吸收的70%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而且强光有利于作物繁殖器官的发育,而弱光有利于植物营养生长,生育期长的品种和农作物要求更多的有效辐射,有更大的增产能力。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

2.2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秋凉爽,温差较大,年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这样的天气气候明显对地区的农业作物有很大的选择性。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温度升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对热量不足的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利,然而对该地区生长期短的作物则是不利的。

2.3降水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受当地降雨的影响,大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选择应当选择一年两季、耐旱性的作物为主。这是因为在农作物的整个种植的过程当中,水分对于其生长和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一般来讲,地区、土壤、气候以及栽培条件的好坏都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在吸收水分时的限制因素,春夏时节农作物的生育期因为整体耗水量的不同而直接影响到其生育期的长短: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反之,如果水分供应过多,不仅会引起植株徒长,还会导致作物根部缺氧,呼吸作用降低、难以吸收养分造成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2.对农业的影响

大同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风也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风速增加,空气乱流加强,使作物内外各层次之间的温度、湿度得到不断的调节,有效避免某些层次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能减少大气湿度,破坏农作物内水分平衡,使成熟细胞不能扩大到正常的大小,结果所有器官组织都小型化、矮化;风能够把农作物的花粉或者种子传播到远处,帮助农作物受粉和繁殖。

2.5大气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容易受大气污染物危害是因为叶面积大,同大气接触并进行气体交换活跃,无循环系统缓冲外来影响。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湿度增加和光照增强,有利于生物生长,能促使作物叶片气孔开度加大,从而增加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作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抵抗能力随之减弱,受害程度加重,这种情况在春夏季节最为严重。

3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措施及要点

3.1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要综合考虑

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其他自然资源共同特点,为农业提供能量和物质;具有再生性特点,一年为周期,循环往复,用之不竭;资源的潜力很大,目前农业利用率很低。农业利用气候资源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农作物将气候资源转换为第一性产品。今后中国应将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作为重要任务来对待,加强针对气候资源效率的技术研究,使农业生产在根本上得到发展,充分利用气候的多样性、多层性、多宜性等特点,发挥局地小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名、优、特产品,变气候优势为产品优势。

3.2积极做好蓄水、增水工作

利用造林和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发挥“森林水库”涵养水源,加大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力度,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相对温度,减轻灾害危害,改善局地生态环境的作用;重视“土壤水库”建设,农田基本建设要坚持高标准,平整土地修梯田,增施有机肥,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蓄水抗旱能力。针对自治区降水少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积极争取多修水库、塘坝、水窖水塘,储存汛期降水,使有限降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积极开发云水资源,进行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人工防雹,化雹为雨。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质量,更有效地利用适宜天气增加降水,减轻干旱缺雨对自治区农牧业和经济建设的威胁。

3.3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粮油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完善农业气象综合技术,不断扩大作物地膜覆盖面积,通过地膜保墒增温,延长作物生长期,开发光能潜力,弥补水热资源不足,从气候资源角度为扩大种植生长期较长的优质高产品种提供条件,以获得大幅度增产。从空间层次上利用好光热水和土壤地下资源。创造并充分利用人工小气候、微气候环境,实施人工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高效转换,包括庭院多功能温室,庭院果菜立体栽种、发展地下或半地下食用菌生产等多种模式。

3.4全力推进农业气候资源保护

农业气候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恶化都能对农业气候资源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造成农业生态的严重不良后果,如农田干旱化、水土流失、风蚀、草原退化、荒漠化、盐演化等危及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农业大气环境保护、农田气候资源保护、土壤气候资源保护、水体气候资源、草原气候资源保护等当作特别重要任务来对待。只有保护这些方面的资源,才能永续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并提高其开发利用的效果和质量,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年01期.

[2]李涛 周涧;专家谈如何克服气候对备耕影响[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3]李涛 周涧;抢墒整地 调整品种 抢夺积温 抢播快种[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于殿龙;基于积温和经济最优的夏季Venlo型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张贵永.

第4篇

关键词:有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温饱理念以远远落后时展,人们开始萌生了健康养生的生活观念,因此对食物的品质要求更加严格苛刻,有机食品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现今必不可少的桌上佳肴。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应用都十分广泛,因此对于有机大豆的栽培技术研究迫在眉睫,做好有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发工作对于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追求,倡导天然、健康、可持续的消费理念。这对我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十分必要。

1、 有机食品概述

有机食品是指在种植过程中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物质,保持天然健康的一种原生态食品。从选种、种植、运输到上架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要求,才能够被认证为有机食品。

2、 有机大豆栽培条件

2.1生态条件

有机大豆的高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大豆的种植地点选择十分严格,应该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保证水质、土壤、空气、光照等条件符合大豆的生长要求,从而培养出高品质的有机大豆。

2.2环境条件

有机食品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健康,只有满足这一基本条件的大豆才能进行有机大豆认证,因此大豆种植的环境必须是健康安全的,如果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区进行种植,就会导致环境中的污染物直接影响到有机大豆的品质,所以一定要做好调查,选择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进行有机大豆种植工作。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要避开工业区、交通要道、主城区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同时要和环保部门及时沟通,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

2.3土壤条件

大豆的种植除了多生态和环境要求较高以外,对土壤的要求也很严格,有机大豆的土壤必须是有长时间的有机土壤转换期,土壤的肥力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至少达到3级。同时,土壤的排水性能要好,沙土地最好,壤土次之。同时要避免土地长时间耕种同一块土地,及时换茬。

3、 有机大豆栽培技术

3.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所有农作物耕种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机大豆对这一环节的要求更高。耕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将土地尽量整平。同时要将土壤中的垃圾、残留物等清理出来,避免污染到大豆种子。

3.2合理施肥

3.2.1肥料种类选择

有机大豆的肥料选择是一项大意的工作,如果采用了市场上常见的普通化肥,就会直接影响到有机大豆的品质。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此类化学肥料。有机大豆应该采用动物粪便、植物秸秆、落叶等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料。同时由于目前转基因肥料的安全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不宜使用。

3.2.2施肥量

有机粪肥的使用量要充足,但又不能过量施肥,防止出现肥力过量导致大豆苗死亡。并配合施用腐熟!安全的农家肥,因为农家肥含有一定的病虫卵子,腐熟能够杀死其中的病虫源,提高肥料的安全性,而且腐熟后的肥料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3.3播种

3.3.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在有机大豆生产过程中也很重要,有机大豆生产要选经过3年有机转换的地块中繁育的品种,选用高蛋白或高油品种,不能种植常规品种,不要选用转基因品种,且品种的生育期要较常规品种略短。

3.3.2种子精选。播前种子要进行人工手选,确保种子纯度与净度,提高种子发芽率。精选主要是剔除破碎粒、虫蚀粒、病斑粒、小粒等,选后的种子要丰满,大小均匀,播前将种子晾晒数日,利用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发芽势,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3.3.3播种期。有机大豆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化学产品,种子包衣剂有可能会影响有机大豆的品质,因此,有机大豆种子均不进行种子包衣。所以,要使其快出苗,以减少病!菌!虫对种子的损害,要在地温巩固在以上才可播种,通常应略晚于常规大豆。

3.4田间管理

3.4.1疏苗匀。大豆生产需要有合理的密度,因此,有必要进行疏苗匀苗,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疏苗匀苗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按密度要求间苗,去弱苗、高脚苗、病苗,留壮苗。对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况要及时查苗、放苗,以避免烂种、烂苗。

3.4.2中耕松土与除草。早中耕可以达到灭茬除草、破除板结、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和大豆根瘤的形成。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到15天中耕2次,第2、3次中耕深度。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证大豆行间土壤疏松,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及壮苗作用。

3.4.3灌水抗旱。田间管理过程中,灌水抗旱是保证产量,提高质量的必要一步。灌水方式应选择滴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伤根、伤苗。

3.5运输及晒场管理

有机大豆的运输要有专用运输车,要与运送常规作物的车辆分开,有机大豆不能与常规大豆混装、混运。有机大豆要有专门的晒场寄存,并用专门的粮食清选机械精选后及时入库。有机大豆的包装物要避免对大豆及环境造成污染。

3.6有机大豆的仓储管理

有机大豆的储藏要有专门的仓库,并做到与常规产品不混杂。有机大豆仓库必须干净卫生,有防鼠设施,并进行除虫措施及储前消毒。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自己的日常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食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有机农作物的研究力度,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总结有机农作物的相关技术和经验,同时要大力引进市场上先进的有机农作物栽培技术,促进我国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朵朵,吴月兰,陈尤嘉,等.春大豆95-1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9 (2):37.

[2]郭树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8) : 97. 106.

[3]刘殿敏,杨彩云.大豆新品种f}豆857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 (5):72-73.

第5篇

[关键词]灌区节水 高校灌溉 制度 思考

1 洛惠渠灌区自然、社会状况

洛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于1934年动工兴建,1950年开灌受益,灌溉渭南大荔、蒲城、澄城三县31个乡镇及3个农场共74.3万亩。灌区黄土覆盖层较厚,塬面较平坦。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卢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883%,酸碱度适中,质地、结构良好,空隙率为50%,蓄水保墒能力强,适种性广泛。灌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多风,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平均蒸发量1192mm,年日照时数2547h,光照充足,无霜期202d。灌溉工程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旱源缺水状况,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并愈趋合理,目前灌区已成为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年创产值达十亿元以上。

2 灌区供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洛惠灌区地处陕西渭北旱塬,由于来水与用水不协调,属资源性缺水灌区,灌区现有256条,分引渠4686条,总长2463km,衬砌率仅为35%,且上个世纪70年代渠道防渗衬砌板已破损、脱落,灌区仍有1601.44km长的斗分引渠为土渠断面,灌溉期间跑、冒、滴、漏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灌溉水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项目工程实施后,虽然解决了部分骨干渠道“卡脖子”及险工段工程等问题,但剩余量较大,且灌区田间工程配套不全,斗渠衬砌完好率较低,田面宽畦,灌水不科学,水资源浪费,直接制约着灌溉效益充分发挥。就灌区发展而言,若不走节水灌溉之路,灌区的维持与发展将难以为继。

3 研究作物灌溉制度是建设灌区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的重要内容

3.1作物灌溉制度。农业灌溉需水量有严格的时间性要求,常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相矛盾。作物需水低峰或不需水时,往往丰涝同步偶合;作物需水高峰时,却又旱缺并逢。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时空再分配。所以说作物灌溉制度是为了促使农作物获得高产和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它既是指导农田灌溉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灌溉规划、设计灌溉工程以及编制灌区用水计划的基本依据。作物灌溉制度包括: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其中灌水定额是指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而灌溉定额是指单位耕地面积上农作物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的总灌溉水量。

3.2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内涵。高效灌溉制度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根层贮水的转化效率和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一般不需要增加投入,只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对灌溉水进行时间上的优化分配,农民易于掌握,是一种投入少、效果显著的管理节水措施。对旱作物可采用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低定额灌溉、储水灌溉等。其中非充分灌溉的优化灌溉制度是在水源不足或水量有限条件下,把有限的水量在作物间或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确保各种作物水分敏感期的用水,减少对水分非敏感期的供水,此时所寻求的不是单产最高,而是全灌区总产值最大。

4 冬小麦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4.1冬小麦的需水规律。冬小麦各生育期由于时间长短、气候条件各异,因而各阶段总需水量与阶段日需水强度不同。需水量最多的阶段是抽穗~成熟期,即灌浆阶段。灌浆期需水量大的原因是由于该阶段生长期长,而且日需水强度高。但日需水强度最大的阶段是在拔节~抽穗期,这是因为此期间冬小麦由营养生长阶段转为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的阶段,生长旺盛、需水强度大,属于需水敏感期。因此保证这一阶段的水分需求,对冬小麦的增产、增收十分重要。

4.2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冬小麦生长期很长,一般为240~260天,生长期正是少雨季节,灌溉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把有限的水量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确保冬小麦水分敏感期的用水,减少对水分非敏感期的供水,此时所寻求的不再是丰产灌溉时的单产最高,而是在水量有限条件下的全灌区总产量(值)最大。

5 棉花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5.1棉花需水特性。棉花从苗期、蕾期到花铃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棉株叶面积逐渐增大,日需水量逐渐增多;吐絮以后,由于气温较低,植株蒸腾面积减少和蒸腾强度降低,日需水量随之减少。植株蒸腾所占总需水量的比例,苗期最小,开花到吐絮期最大。

5.2棉花灌溉制度。棉花生长期灌溉应根据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和气候、土壤墒情、棉株形态以及水分生理指标等适时适量进行。特别是棉花花铃期灌水,因气温高,植株生长旺盛,是一生中需水最多,对缺水最敏感的时候,当植株出现缺水症状时,要及时灌溉。

6 玉米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6.1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拔节~抽雄阶段,此阶段都于气温较高的季节。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该阶段时间较短,此阶段多数地方气温渐降,叶片也开始发黄,该阶段持续时间,需水模系数都大。

6.2玉米的灌溉制度。其制度是针对各地不同的水资源状况,充分利用降雨,按以供定需的原则制定的,根据玉米各阶段对水分的要求适当地调整生育期间的灌水次数、时间与定额,力求在节水的前提下获取相对较高的产量。资料表明: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其生育期中的关键灌水时期一是抽雄~开花期,二是播种期。抽雄期受旱对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制定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时,一定要保证抽雄期前后和播种期的用水。

7 油菜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

表1 灌区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制度

7.1油菜需水规律。油菜是生育在低温季节,需水量较少,但自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灌区油菜于9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收获,全生育期历年平均降水量381.4 mm,与需水量接近,但占56%的降水多集中于冬前,有效利用率低,后期除花期降水占总降水16%外,生育期2/3时间内的降水仅占28%左右,处于干旱缺水状态。又由于油菜属浅根作物,在根颈上着生多条根(每株有20余条根),且多分布在10~20厘米的土层中,所以一般灌水深度不宜过深,以40厘米为最佳计划层深。

7.2油菜灌溉制度。返青期作为油菜高产的基本灌溉时期,在冬灌基础上进行返青灌溉,为蕾苔期储蓄了墒情,较之冬灌连年增产在6.6~26.2公斤,而且较把灌水时间推迟至蕾苔期灌溉,也明显增产。油菜花期、角果期,一方面因为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油菜喜欢干热的环境条件,一般不需要灌溉。其中花期灌溉,特别是灌后阴雨造成湿度过大常引起落花落果;角果期的灌溉会加重病虫为害和饲伏而引起减产。

第6篇

一、 良种壮苗

选择适宜的良种,是杨树丰产林栽培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我市普遍表现好的有意杨69、72,欧美杨107、108,2000系列(2001、2003、2025)杨,鲁山杨,天演杨,抗虫杨,南林95、895,丹红杨等,可作为首选优良品种。工程造林应选择杨树Ⅰ、Ⅱ级合格苗。其中,根系发达,根幅大于40cm,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高3.5m以上,地径3cm以上为Ⅰ级苗;地径2.5cm以上,苗高3m以上为Ⅱ级苗。

二、 造林地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杨树为深根性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主要适宜平原地区和河滩地。近年来,各地加大了改地适树的措施,在丘岗地和山区进行大穴和机械整地,加大施肥和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同样可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三、科学整地和认真栽植

1、科学整地:在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段,采取全面翻耕,挖栽植穴造林,可以套种农作物,以耕代抚。带状整地有利于造林与种植农作物、果树等经济作物套种,可以充分发挥林木生长边缘优势,在经济效益上能以短养长。在河滩地和退耕地上可采用穴状整地。我市平原主要采取全面整地和大穴整地,在丘岗地和山区主要采用机械抽槽整地。整地时间一般要求比造林提前1-2个季节,采用秋冬季节整地,土壤疏松的河滩地也可随整随造。整地规格:潮土和沙壤土为60cm见方,水稻土80cm见方,黄褐土100cm见方。必须施基肥,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10-30公斤,或专用肥1-2公斤或氮肥、磷肥各1公斤,与土壤充分拌

匀后,填入穴底部,切不可与苗木根系直接接触,以免伤根,影响造林成活率。

2、科学栽植:杨树主要是春季和秋冬季造林,以春季造林为主,宜在早春2月初至3月初进行,最晚不要迟于3月中旬,最好是在下雨前后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用的苗木在起苗、运苗、栽植的各个环节,都要防止苗木失水。最好就近随起随栽植,因长途运输和假植而失水的苗木要浸泡2天以上,确保苗木含水量。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式进行造林,做到“穴大、根舒、深栽、打实”。栽植深度以50~70 cm(以苗地颈处往上埋30cm左右)为宜。在遇到天旱时或有条件的地方,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提高造林成活率。近年来,有些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开展了插干造林,效果很好,可大幅度降低造林成本;土壤要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才能确保造林成活率。

四、造林密度控制

1、选择适宜的造林密度:培育大中径材的,以株行距3×3m、3×4m、4×5m、4×6m为宜,密度为每亩28-74株;培育短轮伐期纸浆原料林的株行距为2×4m、2×3m,密度为每亩83-111株。在以上造林密度的基础上,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生长快、树冠较大的品种,密度小些;立地条件较差,选用干形通直、冠形较窄的品种,密度可以大些。

2、宽窄行配置:采用宽窄行配置,形成多个效应带,提高林木生长量,同时可实行农林复合经营,间作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株行距2m×2m×8~12m。密度为每亩48-67株。

3、营造混交林:杨树与刺槐、杞柳等混交,效果很好。

五、抚育管理

“三分造,七分管”,说明抚育管理的重要,是确保成林,成材见效的关键。管理不到位,将影响林木生长,甚至导致造林失败。

1、松土除草:林分郁闭前,每年除草不少于两次,松土不少于一次,实行农林间作时可与农作物管理结合进行。林分郁闭后可根据林地实际情况适当除草。特别是土质粘重的林地,最好秋冬季深翻一次,促进土壤风化和疏松。

2、施肥:每年5-6月,在杨树的生长旺期追肥1-2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用杨树专用肥、尿素和复合肥均可。施肥量每次每株前3年施0.2~0.4kg;第4年后施0.5~1kg,造林当年可晚施、少施,随林龄增加可适当多施,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部位在树冠边缘,深度为0.2~0.4m,最好与浇水结合进行。

3、修枝:栽植后两年内只剪除影响主干生长的竞争枝;第三年起可进行适量修枝(当幼树胸径达到8-10cm开始修枝),修枝量应掌握在林分郁闭前保留树冠占树高2/3以上,郁闭后,保留树冠占树高1/2,到树高25m以上保留树冠占树高1/3。修枝应在秋季树木落叶后树木休眠期进行;修枝时紧贴枝条基部由下向上修剪,不留桩,截口要平,切忌造成木质部和树皮的撕裂,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间作:在林分郁闭以前实行农林间作,不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起到抚育幼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收益的作用,可间作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或瓜菜、药材、小麦等。间作物与林木要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

第7篇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 沟道坝地 优化利用方式 研究

一、坝地优化利用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黄土高原地区的坝地是在沟道建成淤地坝的基础上由泥沙淤积沟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坝地面积的增加与坝控区沟道特征、洪量模数、输沙模数及淤积年限等呈正相关关系,即沟道宽平、来洪量大、输沙率高、淤积年限长,则坝地面积的增加速率就大。这说明要形成可保收农作物的坝地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段的。依据坝系相对稳定最小系数的公认指标1/20(即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之比),经单坝典型设计推算表明:在位于强度侵蚀区的陇东南部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单坝达到相对稳定的实需年限大多在100年以上,能确保坝地农作物在出现频率为10%的洪水时保收的淤积坝地实需年限约为35~40年,在位于极强度侵蚀区的陇东北部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单坝达到相对稳定的实需年限也需50~70年,能确保坝地农作物在出现频率为10%的洪水时保收的实需年限约为30~35年。据此,即将大规模实施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实施后,其所淤坝地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发挥种植农作物效益的。因此,优化坝地利用方式,调整坝地利用结构,摒弃单一种植形式,实行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的运用方式势在必行。这既是实现坝地快速利用和发挥最大效能的战略措施,也是今后坝地利用方式的主要拓展方向,对实现黄土高原地区坝地的优化利用至为重要。

2.可行性

坝地利用采用多元方式,主要是基于沟道淤地坝建成后,坝地的形成尚需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过程和沟道年际来水来沙过程大多属于低于设计频率的实际而设计。就一般而论,在淤地坝建坝初期,坝地面积随淤积年限增加的速率相当缓慢。随着淤积年限和拦泥坝高的增加,坝地形成速率(即拦泥坝高增加1m时坝地的增量)始趋增大,库区次积水深度及年淤积厚度将渐趋减小,坝地利用的概率增加,但仍需选择符合上述坝地形成过程及来水来沙特点的不同利用方式。经对甘肃省环县小河沟治沟骨干坝(1976年由当地群众自建,坝控面积5.31km2,坝高15m)的走访调查和实地勘测:该坝建成第5年遇频率约为10%的雨洪径流入库,最大积水深度3.5m,年淤积厚度1.8m,累计拦泥坝高达到7.9m;第6年最大积水深度1.5m,年淤积厚度0.6m;至第7年汛期,该坝坝体被洪水冲出一个豁口,库水泄空,已形成坝地露出水面,第8年春季,当地群众在库区插植柳树(高1.6~1.8m),当年成活率达100%;第9年春季,重新维修加高坝体至21m并加修放水工程,当年汛期来水最大次积水深度1.1m,当年淤积厚度0.4m,柳树平均高已达到2.2m(不包括被淤的0.4m);之后5年的汛期库区最大积水深度依次为1.4m、1.6m、0.5m、2.3m和0.78m,年淤积厚度依次为0.3m、0.4m、0.1m、0.5m和0.1m,泥面以上平均树高(即不包括被淤部分)依次为3.1m、3.9m、4.9m、5.7m和6.8m。该坝建成14年后,形成坝地面积5.65hm2为坝控面积的1/94,第9年春季栽植5年的柳树累计平均胸径达29cm。该例充分说明:

(1)坝地不仅仅是在可种植农作物时才可利用而是自可栽植局部短期淹没不致损坏和影响其生长的植物时即可利用,但应设置放水工程设施,排泄库内蓄水,以确保坝地林木的正常生长。

(2)坝地利用的因时制宜和方式的多元化,可使坝地实现由淤成之后的单一种植利用变为淤中即可造林种草,发展林、果、草多种产业的快速高效利用,提前坝地的可利用期。

(3)坝地利用的因地制宜和地域特色化,可使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坝地发挥最大效益。

(4)坝地的优化利用为黄土高原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山川秀美带来了极好时机和条件。如在高塬沟壑区实行坝地利用的林果化,不仅可为该区农民早日奔小康开辟一条新财源,而且可使该区早日恢复植被,实现山川秀美。

黄土高原地区坝地利用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基本条件完全具备,关键技术也基本形成,具备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条件。

二、坝地优化利用方式选择原则及主要类别

1.方式选择原则

坝地优化利用方式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考虑沟道坝系各坝坝型及其功能特点;

(2)依据不同建设、运行期坝地形成速率;

(3)根据已形成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比值;

(4)按照坝控区实际洪量模数与输沙模数;

(5)符合坝控区自然特征及农业经济特点;

(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兼顾。

2.方式主要类别

(1)深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深水类坝地主要是指沟道淤地坝初次建成至设计淤积年限中后期形成的坝地。此阶段坝地的地面高程全部低于设计淤泥面,坝上库区已形成的坝地一直处于被库水淹没状态,坝地自身尚处于无法利用期,但却是水面利用的最佳时期。利用方式主要是利用坝水发展水产养殖业,但后期可采用养鱼和栽植水生植物(如莲藕等)或旱生高大乔木等水土资源混用形式。特别对治沟骨干坝而言,因其设计淤积年限较长,一般多为20~30年,据理论计算和单坝运行情况调查,当淤积年限大于10年时,坝地形成速率明显提升,库区同频率洪水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积厚度开始趋小,坝地进入可利用期,但次淹水深度及年淤积厚度仍远大于农作物利用的设计防洪保收洪水频率(即P=10%)的相应值。据单坝计算分析,如遇频率为10%~20%的洪水入库,坝地次最大淹水深度多在1.5~2.5m之间,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4~0.6m,对农作物将造成严重影响,而对高大乔木类植物则相对是安全的,但浸泡时间不能过长。为了提早充分利用坝地,当频率为10%~15%的洪水入库时,若次淹水深度小于1.5m、泥沙年平均淤积厚度小于0.4m时,应考虑采取栽植杨、柳、榆等高大乔木的坝地利用方式,并采用适度降低放水卧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的“低孔控流法”泄空库内蓄水,调节坝内水位,以利坝水鱼类、坝地林木等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2)浅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浅水类坝地是指坝地在经历初建淤积—加高淤积两个以上设计淤积期后入库泥沙不断淤积过程中形成的坝地。此类坝地的地面高程全部高于放水卧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由于坝体加高,坝地累计淤积年限增长(淤积年限大多已达30年以上),沟道蓄滞洪区大多抬升至谷宽坡缓高程段,坝地面积随形成速率加快而迅速增加,坝地在同频率洪水下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积厚度明显趋小。以环县七里沟#1骨干坝(1966年建成,坝控面积7.3km2)为例:该坝建成至第24年(即1990年),淤成坝地12hm2为坝控面积的1/60,当年春天在坝地种植玉米,长势极好,至9月21日突遇暴雨(P=15%)洪水,淹水深度1.1m(本属浅水),泥沙淤积厚度0.21m(也不算很厚)但洪水泥沙却吞噬了即将到手的粮食。而在淹水深度为1.8m的环县安乐掌淤地坝库区坝地上生长的杨树(时高6.9m)则安然无恙。这说明:浅水类坝地宜发展梨、桃、杏等一般高度的乔木经济林或芦苇、柠条等可发展编织业的灌木。另也可种植莲藕等喜水植物。

(3)无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无水类坝地是指坝地上游建有骨干坝,具有“拦上保下”功能的坝地或坝地相对稳定系数已大于1/20(坝地相对稳定系数为1/?)的坝地。此类坝地已成为可用于农、林、果、草各业利用的安全型坝地,此处不再赘述。 三、 启示与建议

坝地利用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坝地的优化利用及方式的多元化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黄土高原地区的坝地利用虽历史已久,但当初的利用方式多属被动等待型,即只有当坝内存水被特大暴雨洪水冲泄、坝地自然露出水面时才可利用。自20世纪50年代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淤地坝建设的较快发展,坝地面积的逐步增加,坝地作用日益凸现,如何实现坝地的快速、高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坝地利用方式至今仍囿于“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业范围,认为只有种粮食才算发挥了坝地的最大效益,其实不然。因为种植农作物的利用方式基本属于淤成利用。在坝系稳定系数很小(即建坝20~30年期间)时,采用坝地农作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很低。但在此阶段后期,采用在坝地上造林种草,发展林、果、草等产业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则较大,但尚无大面积采用的典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黄土高原已建淤地坝并已形成一定坝地规模的地区,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坝地利用多种方式,以实现坝地作用及效益的快速高效发挥。

(2)坝地优化利用的核心问题是利用方式的多元化、时空流程的合理化。其中因时、因地制宜应是各地选择具体利用方式的首要原则,而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坝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此题未列专题研究,本研究所得结论仍缺乏可靠的定量界定指标,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域广袤,自然、社经条件差异大,实现坝地优化利用的方式也千差万别。随着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的大范围、大规模实施,如何使沟道坝地尽快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优化利用的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同时建议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项目的科研监测专项经费中列资研究此题,以求早日为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地的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土高原淤地坝调查组.黄土高原区淤地坝专题调研报告.中国水利.2003.3.

第8篇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地优化利用方式研究

一、坝地优化利用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黄土高原地区的坝地是在沟道建成淤地坝的基础上由泥沙淤积沟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坝地面积的增加与坝控区沟道特征、洪量模数、输沙模数及淤积年限等呈正相关关系,即沟道宽平、来洪量大、输沙率高、淤积年限长,则坝地面积的增加速率就大。这说明要形成可保收农作物的坝地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段的。依据坝系相对稳定最小系数的公认指标1/20(即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之比),经单坝典型设计推算表明:在位于强度侵蚀区的陇东南部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单坝达到相对稳定的实需年限大多在100年以上,能确保坝地农作物在出现频率为10%的洪水时保收的淤积坝地实需年限约为35~40年,在位于极强度侵蚀区的陇东北部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单坝达到相对稳定的实需年限也需50~70年,能确保坝地农作物在出现频率为10%的洪水时保收的实需年限约为30~35年。据此,即将大规模实施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实施后,其所淤坝地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发挥种植农作物效益的。因此,优化坝地利用方式,调整坝地利用结构,摒弃单一种植形式,实行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的运用方式势在必行。这既是实现坝地快速利用和发挥最大效能的战略措施,也是今后坝地利用方式的主要拓展方向,对实现黄土高原地区坝地的优化利用至为重要。

2.可行性

坝地利用采用多元方式,主要是基于沟道淤地坝建成后,坝地的形成尚需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过程和沟道年际来水来沙过程大多属于低于设计频率的实际而设计。就一般而论,在淤地坝建坝初期,坝地面积随淤积年限增加的速率相当缓慢。随着淤积年限和拦泥坝高的增加,坝地形成速率(即拦泥坝高增加1m时坝地的增量)始趋增大,库区次积水深度及年淤积厚度将渐趋减小,坝地利用的概率增加,但仍需选择符合上述坝地形成过程及来水来沙特点的不同利用方式。经对甘肃省环县小河沟治沟骨干坝(1976年由当地群众自建,坝控面积5.31km2,坝高15m)的走访调查和实地勘测:该坝建成第5年遇频率约为10%的雨洪径流入库,最大积水深度3.5m,年淤积厚度1.8m,累计拦泥坝高达到7.9m;第6年最大积水深度1.5m,年淤积厚度0.6m;至第7年汛期,该坝坝体被洪水冲出一个豁口,库水泄空,已形成坝地露出水面,第8年春季,当地群众在库区插植柳树(高1.6~1.8m),当年成活率达100%;第9年春季,重新维修加高坝体至21m并加修放水工程,当年汛期来水最大次积水深度1.1m,当年淤积厚度0.4m,柳树平均高已达到2.2m(不包括被淤的0.4m);之后5年的汛期库区最大积水深度依次为1.4m、1.6m、0.5m、2.3m和0.78m,年淤积厚度依次为0.3m、0.4m、0.1m、0.5m和0.1m,泥面以上平均树高(即不包括被淤部分)依次为3.1m、3.9m、4.9m、5.7m和6.8m。该坝建成14年后,形成坝地面积5.65hm2为坝控面积的1/94,第9年春季栽植5年的柳树累计平均胸径达29cm。该例充分说明:

(1)坝地不仅仅是在可种植农作物时才可利用而是自可栽植局部短期淹没不致损坏和影响其生长的植物时即可利用,但应设置放水工程设施,排泄库内蓄水,以确保坝地林木的正常生长。

(2)坝地利用的因时制宜和方式的多元化,可使坝地实现由淤成之后的单一种植利用变为淤中即可造林种草,发展林、果、草多种产业的快速高效利用,提前坝地的可利用期。

(3)坝地利用的因地制宜和地域特色化,可使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坝地发挥最大效益。

(4)坝地的优化利用为黄土高原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山川秀美带来了极好时机和条件。如在高塬沟壑区实行坝地利用的林果化,不仅可为该区农民早日奔小康开辟一条新财源,而且可使该区早日恢复植被,实现山川秀美。

黄土高原地区坝地利用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基本条件完全具备,关键技术也基本形成,具备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条件。

二、坝地优化利用方式选择原则及主要类别

1.方式选择原则

坝地优化利用方式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考虑沟道坝系各坝坝型及其功能特点;

(2)依据不同建设、运行期坝地形成速率;

(3)根据已形成坝地面积与坝控面积比值;

(4)按照坝控区实际洪量模数与输沙模数;

(5)符合坝控区自然特征及农业经济特点;

(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兼顾。

2.方式主要类别

(1)深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深水类坝地主要是指沟道淤地坝初次建成至设计淤积年限中后期形成的坝地。此阶段坝地的地面高程全部低于设计淤泥面,坝上库区已形成的坝地一直处于被库水淹没状态,坝地自身尚处于无法利用期,但却是水面利用的最佳时期。利用方式主要是利用坝水发展水产养殖业,但后期可采用养鱼和栽植水生植物(如莲藕等)或旱生高大乔木等水土资源混用形式。特别对治沟骨干坝而言,因其设计淤积年限较长,一般多为20~30年,据理论计算和单坝运行情况调查,当淤积年限大于10年时,坝地形成速率明显提升,库区同频率洪水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积厚度开始趋小,坝地进入可利用期,但次淹水深度及年淤积厚度仍远大于农作物利用的设计防洪保收洪水频率(即P=10%)的相应值。据单坝计算分析,如遇频率为10%~20%的洪水入库,坝地次最大淹水深度多在1.5~2.5m之间,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4~0.6m,对农作物将造成严重影响,而对高大乔木类植物则相对是安全的,但浸泡时间不能过长。为了提早充分利用坝地,当频率为10%~15%的洪水入库时,若次淹水深度小于1.5m、泥沙年平均淤积厚度小于0.4m时,应考虑采取栽植杨、柳、榆等高大乔木的坝地利用方式,并采用适度降低放水卧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的“低孔控流法”泄空库内蓄水,调节坝内水位,以利坝水鱼类、坝地林木等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2)浅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浅水类坝地是指坝地在经历初建淤积—加高淤积两个以上设计淤积期后入库泥沙不断淤积过程中形成的坝地。此类坝地的地面高程全部高于放水卧管最低泄水孔高程,由于坝体加高,坝地累计淤积年限增长(淤积年限大多已达30年以上),沟道蓄滞洪区大多抬升至谷宽坡缓高程段,坝地面积随形成速率加快而迅速增加,坝地在同频率洪水下的年次淹水最大深度和年平均淤积厚度明显趋小。以环县七里沟#1骨干坝(1966年建成,坝控面积7.3km2)为例:该坝建成至第24年(即1990年),淤成坝地12hm2为坝控面积的1/60,当年春天在坝地种植玉米,长势极好,至9月21日突遇暴雨(P=15%)洪水,淹水深度1.1m(本属浅水),泥沙淤积厚度0.21m(也不算很厚)但洪水泥沙却吞噬了即将到手的粮食。而在淹水深度为1.8m的环县安乐掌淤地坝库区坝地上生长的杨树(时高6.9m)则安然无恙。这说明:浅水类坝地宜发展梨、桃、杏等一般高度的乔木经济林或芦苇、柠条等可发展编织业的灌木。另也可种植莲藕等喜水植物。

(3)无水类坝地利用方式

无水类坝地是指坝地上游建有骨干坝,具有“拦上保下”功能的坝地或坝地相对稳定系数已大于1/20(坝地相对稳定系数为1/?)的坝地。此类坝地已成为可用于农、林、果、草各业利用的安全型坝地,此处不再赘述。三、启示与建议

坝地利用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坝地的优化利用及方式的多元化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黄土高原地区的坝地利用虽历史已久,但当初的利用方式多属被动等待型,即只有当坝内存水被特大暴雨洪水冲泄、坝地自然露出水面时才可利用。自20世纪50年代人民治黄以来,随着淤地坝建设的较快发展,坝地面积的逐步增加,坝地作用日益凸现,如何实现坝地的快速、高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坝地利用方式至今仍囿于“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业范围,认为只有种粮食才算发挥了坝地的最大效益,其实不然。因为种植农作物的利用方式基本属于淤成利用。在坝系稳定系数很小(即建坝20~30年期间)时,采用坝地农作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很低。但在此阶段后期,采用在坝地上造林种草,发展林、果、草等产业利用方式的保收率则较大,但尚无大面积采用的典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黄土高原已建淤地坝并已形成一定坝地规模的地区,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坝地利用多种方式,以实现坝地作用及效益的快速高效发挥。

(2)坝地优化利用的核心问题是利用方式的多元化、时空流程的合理化。其中因时、因地制宜应是各地选择具体利用方式的首要原则,而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坝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此题未列专题研究,本研究所得结论仍缺乏可靠的定量界定指标,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域广袤,自然、社经条件差异大,实现坝地优化利用的方式也千差万别。随着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的大范围、大规模实施,如何使沟道坝地尽快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优化利用的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同时建议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项目的科研监测专项经费中列资研究此题,以求早日为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坝地的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土高原淤地坝调查组.黄土高原区淤地坝专题调研报告.中国水利.2003.3.

第9篇

【关键词】提高水利;改良田产

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采用生物、农业、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以达到综合治理全面提高。

1.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是导致我场形成中低产田的根本原因之一,农场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由于剥蚀、堆积形成了沟谷发育起伏较大的丘陵、山前岗阜状平原、漫滩等地貌。总体来看,农场西、南低,东、北高。场内丘陵缓坡角度较大地带,由于过度垦种,水土流失较严重,腐殖质含量下降,致使土壤表层养分流失,土壤质量下降;地势低的地区也零星分布有低岗地,岗间有冲刷沟,雨水淤积,植被减少,土地利用率明显降低。

造成农场水土流失的原因不仅仅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不合理的人为因素,比如人为不合理毁林开荒,造成植被破坏;不科学的施肥和耕作,造成土壤板结。

有效防治方法:

1.1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

(1)生物工程:农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截止2000年末,农场累计营造人工林面积110635亩,其中防护林3241亩,绿化林3610亩,用材林102479亩,薪炭林75亩,丰产林1230亩。每年农场都会在春季大力组织人员成规模的进行植树造林,不仅调节了气候,减轻了风沙与水旱灾害,还为国家扩大了森林资源。

(2)截流沟工程:在耕地地块上方与林地或草地接壤处,或者较长的坡面以及坡度变化大的地方开挖截流沟,蓄水型截流沟要沿等高线布设,排水型截流沟应与等高线取1%左右的比降,截流沟不水平时,可在沟中每隔5~10m修一个高0.5m左右的土挡,或者在开挖时留出土挡,防止沟底冲刷。

截流沟一般是半挖半筑(埂)修成梯形断面,埂外坡比为1:1.5,内坡为1:2,同时在埂外坡种植灌木植物防止埂坍塌。

(3)冲刷沟治理工程。

规划设计采用浆砌石谷坊工程治理,主要修建在沟底比降较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护张。

(4)杨树林带截根排水沟工程。

山河农场的农田防护林多为五、六十年代种植的杨树林带。杨树林带防风固土效果虽然好,但其根系发达,经过随机测量,一株高20m的杨树其根系向四周水平延伸的平均半径为18m,在这个范围内,防护林与农作物争水争肥。致使林带两侧20m内的农作物植株矮小,干枯,以至于歉收甚至绝产。在林带与农田之间开挖的截断树木根系的沟道,降低水土流失。

1.2农业措施

我场充分利用科学的耕作技术,进行缩垄改向,等高垄作,增肥改土,浅翻深松,少耕、免耕,修地埂切断径流,使土壤大量吸收水分,防治径流集中和冲刷。农场还采取并推广了大豆“三垄栽培”“小麦播前深施肥”技术、并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合理施肥,保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地力,秸秆还田,改良土壤。二是大面积推广“四大作物健身防病,促熟增产”并结合深耕、免耕、浅耕技术,做到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三是坚持节水灌溉制度: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各种喷灌设备,以国家“水法”、“环保法”为指针,建立健全符合项目区特点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依法管水、以法治水,防止水资源受污染、水工建筑物遭破坏、水资源乱开发的无政府行为发生。

农场实施适合自然气候、市场规律的结构调整和借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农业种植进行合理布局及协调发展。使种植结构和技术得到了更新,对农田建设基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土壤的改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土壤改良

2.1创新施肥方法

山河农场为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土壤改良项目区,每垧推广爱丰肥5t,绿盾叶面肥1t,并根据具体土壤条件,配施有机肥约15t/hm2,粮食增产平均30kg/hm2,此项目共改良土壤1.1×104亩。

2.2提高化肥利用率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结果以及肥料的利用率,调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和比例;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在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合理地分期施肥,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供应,达到经济施肥的目的;通过秋施肥和深施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肥料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将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

2.3发展畜禽业,拓宽有机肥来源

保证畜牧业产品在以合理市场体制的情况下畅销,才能真正发展畜牧业,这样使有机肥的来源得到循环解决。养殖业的管理机构是农场畜牧科,下设兽医院、各管理区奶牛小区。各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使畜牧业得到有序发展。2009年代始,深入贯彻九三垦区关于实施奶牛发展战略,促使农场经济腾飞。从此,农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发展奶牛业为主的畜禽业格局。又由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为大批富余人员从事家庭养殖业提供了创收的契机。养羊业和养猪业的也不断在发展,2010年全场大牲畜存栏数10178头,其中黄牛2817头,奶牛7361头;小牲畜总数16721头(只),其中羊2905头,猪3728头,家禽10088只。养殖业给职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都促进了畜禽业的发展,增加了有机肥的施用量。

2.4种植绿肥及牧草,开拓新肥源

绿肥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此外绿肥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和翻压后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转化为作物能利用的有效性磷、钾,以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植绿肥虽然能够满足大面积农业生产的需求,但是随着粮食的紧缺,这项措施近几年还不能实现大面积推广。

2.5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3.测土配方施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达到改善农产品品质,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目的。

第10篇

我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m3,人均只有2 480 m3,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由于我国水资源、降雨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用水量占总用水量80%的农业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我国当前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已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未来农业水资源来讲,将不仅仅是短缺,未来对农业用水的要求 只能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用水的增长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当达到一定的极限状态时就会出现零增长,而这一现象有可能出现在用水极度紧张的国家和地区。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大多数地区相对贫乏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正大幅上升,在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用水势必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水资源将出现负增长。而大力推行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1 农业水资源管理要解决用水效率不高和浪费并存的问题

虽然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我国的用水效率过低,水的重复利用率太低,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例如节水播种灌溉技术、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术和集雨滴灌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农业,中国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有40%的耕地是灌溉农田以及建立在灌溉条件下的多熟制农作物与高产栽培综合技术。

2 加大科研力度,发展高效农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发展中国家土地潜在供给能力》估计在无水利投入的情况下,中国的土地仅能养活4.12亿人口。自建国以来,粮食产量每年都大幅增长,而这个增长是和灌溉面积的增长同步的,所以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扩大灌溉面积。据专家预测,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灌溉面积必须达到667万hm2左右。要扩大灌溉面积,必须有足够的农业水资源,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唯有加大科研力度,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最少的用水量,创造最高产的农作物,养活12亿的中国人口,减少水的浪费,从农业节水上挖潜,从而达到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由于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对农业用水没有有效的管理,导致人们节水意识淡薄,对农业节水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导致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水资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中国主要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40%~60%,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水被白白浪费,在东北旱季田间灌水中,习惯了大畦漫灌,每次的灌水量过大,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让人痛心。据有关部门估计,每年农业浪费的水量达1 000亿m3。

所以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是完全必要的,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零增长或负增长,也成为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的大量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和科研力度,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3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力度,发展高效用水的现代化农业

由于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构成地球物质循环的基本载体,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国水资源总量约28100亿m3,人均占有量很低,仅居世界108位,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加强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让有限的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把农业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一抓到底。

首先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

农业灌溉有井灌和直流灌两种,井灌是开采地下水灌溉,直流灌是引地表水进行灌溉,这两种灌溉方式,都有渠系渗漏,地表蒸发等水资源浪费。

合理高效用水的则极大地提高上述环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节水又高产。首先要提高输水的效率,指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实现输水渠道防渗、蒸发,未来实行输配水管道化,从根本上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其次要掌握农田的水分状况,使引进田间的水最大限度地为农作物所利用。第三密切关注农田的大气环境,使农作物的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并逐步推广滴灌、微灌等先进灌溉节水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加强田间用水管理。

国家要鼓励和扶持推广使用高效节水技术,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变革,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变革以现代高科技农田灌溉理论为先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同时杜绝浪费,普及节水知识,真正把水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做到节约用水,高效用水,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

目前,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研发步伐正在加快,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节水意识的薄弱,推广难度很大,国家应大力扶持和鼓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水资源有新的认识,只有全民节水,我们的水资源才会得到有力的保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泓清水。

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管理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依法管理农业水资源也应纳入议事日程,以及对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田间作物水的生产率。

4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就要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调度。全面规划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同时要调整农业结构,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采用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对自然资源的最好尊重。农业也是如此,多种植用水量低,高产作物,对水资源是最好的保护。

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益

第11篇

关键词:杨树速生丰产林,营林技术

 

杨树是世界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于更新等特点,是较好的短轮伐期工业用材经营树种。

1.宜林地的确定

杨树速生丰产林在短轮伐期条件下,应具有很高的生物量。同时,杨树具喜水、喜肥、喜光的生理生态特征,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基本条件。根据黑龙江省地形、地貌、地理特征,必须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湿润的壤土或沙壤土,降水量少而地下水位低于2.5m以上的干早地区必须具备灌溉条件。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地方,应选择坡度较小的河谷阶地、退耕农地和沙壤河滩地。虽降水较多,但属山梁、山脊、陡坡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水无法充分利用的地方,不应选做宜林地。

2.苗木选择

一是杨树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的栽培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切不可盲目引进推广新品种。论文大全。二是杨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有重要关系。一般选择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选择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径4cm以上、梢不弯曲的壮苗。

3.整地挖穴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术,即要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这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杨树根系发育,增强抗旱、抗风能力,有利于培育圆满通直的无节良材。造林密度在造林前进行细致地深翻整地能使低产的林地转变为丰产林。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根据造林密度,在定植点上挖80cm×80cm×80cm以上的大穴。

4.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不仅影响林分的生长和发育,而且最终影响采伐年龄和产量。确定栽植密度不仅要考虑杨树的生物学特性,还要考虑目的材种的需求、材种价格和成本投入等。杨树新品种多为树干通直、树冠窄的用材林品种。因此,人工林栽植密度因不同的生长目的而定,如生产造纸纤维用材,造林密度建议采用株距为3m,行距为4 m,即3m×4m,每亩55株。若地力较好,第1~3年行间可种植矮秆农作物,如花生、大豆等。由于优良新品种具有早期速生特点,在地力条件较好,集约栽培较强的地方,4~5年胸径生长可达20~25 cm,生产纤维材,一般4~7年可采伐;如生产板材,则可加大株行距,常采用4 m×4m、4m×5m,达5~8年时可采伐。

5.抚育管理

5.1适时灌溉

杨树是速生树种,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新造幼林要立即浇水外,4~6月干旱季节,要对林地适时灌溉,以保证林木旺盛生长。秋季干旱时也要进行灌溉,对各别品种进行冬灌可提高林木的抗旱、抗寒能力。灌溉次数和灌水量视天气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降水年份浇水4次:3月下旬的返青水,4月下旬1次,6月上中旬1次,11月中旬1次冻水。浇水后要中耕保墒。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配备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不但能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还能节约水电费及浇水、施肥、雇工的开支等。

5.2合理施肥

基肥的施加。在造林前每株施土杂肥5~10kg,过磷酸钙0.5 kg左右,混合后施入挖好的树穴内根系栽植深度范围。

追肥的要求。论文大全。第2年6月每株施尿素200~230g,第3年6月每株施尿素330~400 g。随林龄增加可适当多施,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

5.3松土除草

林木郁闭前,每年除草不少于2次,实行农林间作时可与农作物管理结合进行。郁闭后可适当减少除草次数。农林间作期间不专门为林地松土,停止间作后每年最少要松土1~2次,以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

6.杨树的整形

整形是为了剪去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竞争修枝,保证树干通直无杈。随着树木长高还要修去树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竞争枝,直到树干8m以下通直无杈。整形在第一年生长结束后就应开始,直到3~5年,树高达到10~14m,已经形成通直的主干时为止。在现实中,杨树栽培时,对幼树整形的忽视往往更甚于大树的修枝。有的树木主干不通直,在3~6m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弯曲。这段木材是否通直对旋切胶合板的单板关系很大,弯曲部分没法旋切,必须剔除。胶合板厂由于剔除弯曲的干材,原料浪费很大,这类重大的经济损失都是忽视整形造成的。

8m以下树干弯曲是由于弯曲的部位过去或现在长着竞争枝和粗大枝,它们与顶部的主梢竞争将后者挤向一侧,形成弯曲的主干。如果在第一年末或第二至第四年及时整形,修去顶部和干部与主干竞争的侧枝,就能保证树干通直和圆满。

杨树树冠如何发展取决于顶端优势。杨树是顶端优势强的树种,尤其是某些栽培种,主干有自然直立的特性。其顶端优势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控制了一级侧枝的生长。整形就是通过控制侧枝加强主梢,人为地加强和形成顶端优势。

7.杨树的修枝

修枝是为了培育胶合板、火柴工业和其他加工用的无节良材。8m以下树干上侧枝着生处的直径达到10cm时,即应修去侧枝,称此为“固定直径的修枝”。根据树干直径由下向上修枝,直到8m高为止。这样可以保证干材芯心10cm以外没有节,而10cm以内的芯心是旋切完胶合板的单板后废弃的,其内有节没有关系。因此,可根据树干的直径决定是否修枝。论文大全。修枝的高度大致如下: 1~3年,少量整形修剪; 4~5年,修枝到树高1/3处;6年以后,可修枝到树高1/2~2/3处。

8.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杨树溃疡病、烂皮病、杨树灰斑病等病害的防治,选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改善生长条件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发病时可用退菌特、甲基托布津、代森锌防治。虫害主要为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防治可采取选择抗虫杨树品种、在取食的桑树和构树上捕捉成虫、用毒鉴防治等措施;食叶害虫主要是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防治可采取灯光诱杀成虫、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

9.结语

我国目前进行的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中,杨树以其造林易成活,林分速生、丰产、高效等优点成为工程造林的重要树种,深受林区企业和群众喜欢,造林面积相对较大。如何保障工程造林质量,确保营林成效,这就需要在营林中采取科学手段和有效措施,提高杨树丰产林营林成材率。

【参考文献】

[1]赵志学.确定杨树速生丰产林初植密度的方法[J].河北林业科技,2009,(1).

[2]刘芸.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6).

[3]杨波.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

[4]田刚.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18).

第12篇

【关键词】有机水稻、有机水稻栽培、生长条件、种植技术、病虫防治与管理

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向社会提供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稻谷。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1 种植有机水稻所需的基本条件

1.1 土壤管理

通过采取秸秆还田技术,田间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深浅耕翻耕作等措施,活化土壤耕层,为有机水稻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1.2 养分管理

根据水稻的养分需求规律安排施肥,可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作为基肥,同时要注意施用种肥和进行叶面追肥,在生长的养分需求期适时补充营养。

1.3 植物保护

在水稻播种前可用有机生物制剂浸泡种子,以预防和控制苗期病害。生长期有病害发生时,应该选择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可增施叶面菌肥提高水稻的抗性,防止病虫的进一步扩散。稻田杂草的防治可以采用人工灭草方式,杜绝使用化学药剂。

2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

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地块选择非常关键,所选地块的土壤环境一定要符合国家GBl5618-1995一级标准,空气条件符合国家一级质量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GB5084-92三级标准。有机水稻的种植地块一般选择在肥力较好、排灌便利、与其他地块有自然隔离的地块,附近有污染源地块禁止种植有机水稻。

2.2 品种选择

有机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很重要.有机水稻的生产应当选择中熟、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品种。种子必须经过筛选,籽粒饱满、粒型整齐、无杂草种子、无病虫害。

2.3 育苗

水稻播种前必须先进行晒种、盐水选种,然后用l%生石灰浸种,避免种子带菌;将育苗床的床面耕翻10cm以上,保证床土平整、细碎,床宽一般是1.8-2.2m;育苗床的基肥一般是施用优质有机肥7.5-10kg/m2培肥土壤,与苗床土混拌;当气温为5℃时开始进行播种育苗;播种量因为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常规育苗的种子用量一般为1759粒/m2。地膜打孔育苗为2509粒/m2。营养钵育苗为709粒/盘。

2.4 插秧

在水稻插秧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提前对大田进行整地。大田最好是提前灌水,促进杂草种子的萌发生长,然后进行机械耙地,清除已经生长的杂草。大田整理完毕后,待气温稳定超过12℃时即可插秧。水稻的田间种植要求密度合理,以确保秧苗的质量,插秧要求做到浅、直、匀、稳、足。

2.5 秧田管理

水稻秧田管理的重点是调温控水。使秧苗缓慢健壮生长,要掌握秧苗生长的临界温度,稻根为12℃,稻叶为15℃,在此温度以下停止生长。秧苗生长适温一般为22-25℃,是同化作用旺盛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以较低温度,特别是茎生长点处于较低的温度下,秧苗生长健壮,干物重高,充实度(干重/株高比)高。苗期温度过高,经常处在30℃左右,秧苗会发生徒长,秧苗细高,干重小,充实度低,根系发育不良。苗期温度过低,经常处在10℃以下,易发生白化苗和青枯病等。水稻秧苗在0:00-7:00时生长发育最快,必须保证苗床温度(15-28℃)促进秧苗生长。注意昼夜温差,白天不宜过高,夜间要适当降低,利于秧苗缓慢健壮生长。旱育苗必须控制好水分,土壤水分少,旱生根系发达,地上部生长缓慢,育成具有旱生根系,茎基部宽、早期超重、株高标准、叶片不披垂的适龄壮秧。

3 田间管理

3.1 土壤施肥

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壤进行培肥,就是在秋季进行机械收获时候将秸秆、稻草充分切碎,均匀撒在大田里,然后进行深翻,将秸秆、稻草与土壤混匀。并在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地。

3.2 本田除草

对本田进行泡田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能够漂除土壤中的杂草种子;一般是在插秧前15d左右,将本田进行翻耕并大水淹没以灭除田间的老草,待到插种前2-3d再次对本田进行翻耕以灭除萌生的杂草。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发现有萌生的杂草要及时进行人工拔除。

3.3 水分管理

幼穗分化到抽穗前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抽穗后浅水湿润灌溉,促进根系生长。井灌区采取增温灌溉技术,避免井水直接进田。要割净田埂杂草,除净田间稗穗,既可防治病虫害,又可以保证阳光直射水面,提高水温。同时,要适时早断水,促进成熟。一般黄熟期(抽随30d后)即可停水,洼地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

3.4 病害防治

水稻病害以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曲病为常见病。可以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肥水、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等方法来增强植株的抗性,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

3.5 虫害防治

第13篇

关键词:丘陵山区;农机发展;板块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农业地形条件也比较复杂。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都面临着丘陵地形带来的困难。丘陵山地农机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我国重工业的不断发展,给丘陵农机带来了新的曙光。可以说丘陵山区农机发展能够为我国农业和经济带来非常大的效益。

1 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现状

1.1 丘陵山区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丘陵山区地带相比于平原地带来说,不论在种植农作物的成本还是规模上来看,都有着很大的劣势,以此带来了农产品的价格问题。我国丘陵山区面积非常广阔,全国有近3/4的县区分布在丘陵山区,只南方就有11个省份超过60%的农业区域分布在丘陵山区,耕种面积占到了全国总耕种面积的31.5%,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占了全国一半以上,可以说我国丘陵山区的农业产值在我国农业中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从我国丘陵山区人民的收入来看,主要是靠农业以及外出打工,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价格以及生活成本的上涨,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小,综合种种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丘陵山区在农业发展中存在以下情况:

农业传统历史悠久,而且务农的收入仍然是丘陵山区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产值高,关系着我国人民基本生存需要;丘陵山区除了其复杂的地形条件外,有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通过地产认证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投入的成本;机会成本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比平原等地低。

1.2 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用工量的巨量增加,丘陵山区地区的人民外出打工的比例很高,留守下来务农的人口降低,务农的成本升高,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这首先就使得我国在丘陵山区地带在发展农业中的机械化成为必然结果。

以丘陵山区地带收割水稻为例,目前人工费用已经涨到了每667m2地400元左右,但是采用机械收割,成本费最多也不超过260元。同时,随着自然环境破坏程度不断加深,丘陵山区的气候条件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人工种植农业的艰苦程度有所上升,再加上留守的人口少,成本增加,荒地、弃田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我国农业发展的规划背道而驰,所以农机的发展也是减少这种现象发生的唯一方法。

1.3 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低

同全国整体的农机水平相比,丘陵山区地带是最薄弱的,也是我国农机发展中比较滞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农业基础条件差,尤其是道路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农田的基本条件3个方面;丘陵山区地带的农艺比较复杂,能够使用的机械也只是小型机械,属于微型农机,加上条件差,在技术方面要求比较高,现行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丘陵山区农机要求的水平;丘陵地区农机的规格都比较小,农民的能力有限,导致农机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只有政策的不断扶持,加快我国丘陵地区机械化的建设,农机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技术进步成为了关键因素。

2 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思路

2.1 丘陵山地农机发展多样化

如果以传统的微型农机作为发展趋势,势必进入价格战,在总行业的产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大企业会很容易占据价格战的上风,这样丘陵山区的农业利润会越来越少。而我们在发展丘陵山地农机中按照多用途、多系列和多品种的多样化发展思路来发展,以研发满足不同农作物种植要求的耕整机械,来减轻农业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耕作的质量,能够很好减轻滥耕对环境和土壤带来的破坏,增加丘陵山区耕作的产量。

同时利用现有的平台发展技术方面的配套农具,让丘陵山区农机从单一耕整机械行业逐步发展为由丘陵山地农机市场需求主导的发展行业。

2.2 丘陵山地农机发展的板块

从目前我国农机发展的水平以及机械水平来入手,我们对丘陵山区农机发展做了板块的划分,并针对每一个板块提出发展的新目标。

2.2.1 耕整机械板块

耕整机械板块是我国丘陵山地农机发展得最好的板块,也是中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中普及程度最高的板块。目前我国耕整机械板块正朝着简便化、多品种、多系列的方向发展,能够解决滥耕问题,但是发展中必须要解决作哇、起垄以及开沟等问题。

2.2.2 小型收割机板块

目前在丘陵山区中该模块还只是起步阶段,因为地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究的板块。首先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丘陵山区地带面临着人工收割费高等问题。目前参与到该板块的有微型农耕机生产企业以及上百家从事农机研发的企业,但是还没有一个获得各方认可的发明,市场在这个板块迫切需要一个成熟的产品来弥补,一旦有所突破,势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丘陵山区的人民带来很大实惠。

2.2.3 种植机械板块

基于我国丘陵山区农艺的多样和复杂化,这个板块在市场上要比前两个板块要小很多。从目前来看,主要分为直播和移栽两个大类。其中直播的技术难度小、成本低,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能够进行复式作业的直播机械。而移栽机械中,在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移栽中由于受到区域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技术积累比较少,不容易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比较适合属地化的小型农机企业来研发。

2.2.4 产后加工机械模块

产后加工机械模块主要用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农业的劳动强度。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越来越重视,主要包括取粒、干燥分选等。目前产后技工机械模块尚属于雏形,市场承受的投资规模也比较有限。

2.3 丘陵山区农机发展促进手段

针对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趋势,政府需要针对重点,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来加强对研发的扶持,同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效仿国外先进的农机水平。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针对新产品,对专利的发明人和相关人员给予同等待遇以及各种相关补贴。

地方一方面在针对自身情况的同时相应中央的号召,出台和指定丘陵山地机械化农艺编制规范,从内容、责任以及编制方案、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并做出规定。地方政府对标准进行专项扶持;农机单位把企业生产的技术标准进行认真审查,对销量比较大、市场占有量大的产品制定标准的规划,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指导规范。

各个市县要开展相应的农机手段和相关的工种、考级上岗,让农机质量水平有所保障。同时加强对农机知识的普及工作和宣传工作,在这方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服务意识。

3 结语

总之,丘陵山区农机发展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机的发展道路中,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要首先以“惠民”与否来衡量丘陵农机发展的思路。于此同时,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机的扶持,从各个方面为农民宣传农机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发展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甘敏.新机制带来大变化——圆桂农机合作社积极探索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J].当代农机,2013(02): 14-15.

[2] 肖荣军.走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之路[J].当代农机,2013(01): 16-17.

[3] 李红星.对发展壶关县丘陵山区农机化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2(09): 62-63.

[4] 黄宏源.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机技术合作机制与对策[J].福建农机,2013(01): 7-9.

[5] 陈聪,曹光乔,张宗毅,等.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区域划分研究——基于11省(市)聚类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3(08): 14-17.

[6] 蒋萍,邱道持.南方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11): 5-9.

[7] 宋国平.大同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02): 17-19.

第14篇

关键词 水稻;产量;气象条件;关系;洞庭湖区

中图分类号 S16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33-0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1]。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多重气候因素影响,如温度、水分、光照等。虽然通过人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田间管理水平[2-5],但是无法完全控制气候条件。因此,对水稻生育关键期的气象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利用气候条件提高水稻的产量。目前,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工作,研究表明气候是决定水稻大面积丰产或者欠收的决定性因素[6]。水稻产量构成中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的是结实率,而同时结实率与产量相当密切,高温或者阴雨天气将显著降低其结实率,导致减产[7];水稻分蘖受到水分、光照、温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8];紫外线-B 增强也会降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除了单个气象因子的影响,还应当综合考虑多个气象因子的共同影响。同时,水稻处于不同的生育时期,其受到气象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多个气象因子综合研究其对水稻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洞庭湖区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随着气候变化,湖区水稻生产的气候条件有了一些新的特点,2009、2010年在水稻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均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轮番袭击,使湖区粮食尤其是水稻生产损失惨重。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洞庭湖区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安排种植时间,趋利避害,十分必要。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摸清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新特点、新规律,对于保证湖区水稻生产稳产高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地处东经110°40′~113°10′,北纬28°30′~30°20′,跨湖南和湖北2个省,天然湖面2 740 km2,湖区面积1.878万km2,另有内湖1 200 km2,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洞庭湖区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条件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具有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全年无霜期258~275 d,年平均气温16.4~17.0 ℃, 1月3.8~4.5 ℃,7月29 ℃左右。全年降水量1 100~1 400 mm,由山丘向内部平原逐渐减少。其中4—6月多为大雨和暴雨,降雨量占年总降水量的1/2以上,洪峰齐集时易成洪、涝、渍灾。研究选用洞庭湖区南县、沅江、汉寿、常德、益阳、岳阳、湘阴、华容、安乡9个气象站提供的1961—2010年5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水稻产量资料由当地统计局提供的水稻1961—2010年产量资料。

1.2 研究方法

水稻的生长季节都是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天气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温、光、水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光、水,能使水稻获得丰收,在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时,则会造成大幅度的减产减收。分析影响水稻产量的气象因子,影响洞庭湖区早稻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春季低温(倒春寒)、5月低温、6月高温、春旱和洪涝,影响中、晚稻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高温逼熟、寒露风以及旱涝灾害。

水稻产量形成受到作物生物学特性、气象因子、土壤肥力和农业技术等组合因素的综合影响,可概括为农作物生物特性和土壤肥力及农业技术措施等方面形成的趋势产量以及因气象因子影响而形成的气象产量2个部分。3 结论与讨论

稻(早、晚稻)产量变化的地域分布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这主要与各地的生产种植情况、季风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增温区域特征有关。改变种植品种,即改种晚熟品种,能提高双季稻产量,部分或较多地补偿由于气候变暖而引起的减产。研究结果可为以后采用适宜品种和指明遗传育种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姚凤梅,张佳华,孙白妮,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和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5):659-666.

[2] 周安兴,何正义,沈村正,等.机械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08(2):79-80.

[3] 邱建军,王立刚,李虎,等.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54-161.

[4] 程建平,罗锡文,攀启洲,等.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1):1-5.

[5]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等.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362-2365.

[6] 裘国旺,王馥棠.气候变化对我国江南双季稻生产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2):156-158.

第15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抗旱防涝;设计

农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农田水利工程是维系农业健康平衡发展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提高了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抗旱防涝是最为普遍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保障农业总产值的重要措施之一。

1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也是完善农业管理体系的基本措施,农田水利工程承载了加快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农业发展与规划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良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对加大粮食产量,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而根据目前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来看,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整体的设计方案中,抄袭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南北方地理及气候温度的差异,使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进行缜密的思考后,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但对于抄袭的设计方案而言,其实用性与耐久性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与效果,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具有自主观念的良好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要素。旱涝灾害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极为严重,每年因旱涝灾害而受到损毁的农田数以万计,成为降低粮食产量的首要元凶,给广大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区域性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建立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旱涝预警系统,以便在旱涝灾害来临前,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有序的规划,从而降低旱涝灾害对农田的影响,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及时的发挥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抗旱防涝规划的作用

旱涝灾害的发生受到不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发生时,给部分地区域造成严重的损失,为能够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的发生,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抗旱防涝的具体处理措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案,有计划的规划部署有关抗旱防涝的具体设备,对相关的流域进行仔细的划分,将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地区进行重点注明并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对当地区域进行勘探,以确保是发生旱涝灾害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入到工作岗位。因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常年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为此有关部门需要起草对于特殊区域的旱涝灾害管理办法,与工程建筑部门进行沟通,对特殊区域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降低旱涝灾害的触发几率,以减少损失。水利设施要及时对积蓄的水源进行调控,做好相关的抗旱防涝规划设计,保障对应急事件的处理速度及效率。

3抗旱防涝规划原则

防洪防涝规划一般都涉及很多方面内容,不仅要对一般情况进行统筹,还要对重点问题加以必要的考虑,在制定局部规划时也要重视整体,落实好农田水利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利用好水资源等。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要对防洪防涝规律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上下游具有一定的防洪防涝能力,并协调好蓄水泄洪问题,土地利用及规划也应进行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抗旱防涝功能,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在抗旱防涝过程中能够同时发挥作用,从而使抗旱防涝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抗旱防涝体系,加强抗旱防涝能力,但水源的分布不均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旧存在局限性,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发展,所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性难题,是突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局限性的最根本解决措施,为水力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利用,提供有效的帮助。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能够统筹兼顾水资源利用与抗旱防涝的分析,可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应用目前应用的抗旱防涝工程,使成本不断降低。将水库与抗旱防涝工程建设做好,达到旱涝防治及利用的作用。结合不同区域也需要采用适宜的措施,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抵御旱涝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减少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抗旱防涝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抗旱防涝设计,需要首先对地区环境及生产效益对基础的评估,对区域的农田分布状况,及相关农作物生长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在规划过程中,能够将农田水利工程对所有农田进行有效的覆盖,其次制定相关的抗旱防涝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对周边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因旱涝灾害的持续时间难以估量,因此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抗旱防涝设计,要做好相关的技术研究,以便在旱涝灾害过于严重时,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修补,以保证其在面临严重灾害时,不会给农田及相关人员造成二次伤害。4.1环境调研。在对区域抗洪防涝工作进行总结与归纳的同时,需要对旱涝成因及影响范围进行准确的统计,对周边地区环境及地质环境进行仔细的勘探,详细了解相关旱涝灾害的历史情况,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研究与规划,为处理旱涝灾害做准备。4.2制定抗旱防涝标准。抗旱防涝需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按照相关的流程及规定进行,统一抗洪防涝的相关标准,对不同区域进行有效的分化,按照地理条件进行抗洪防涝工作,同时要规范相关抗旱防涝工作人员的执勤制度,确保能够对旱涝灾害严重的地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视,对发现的问题需及时进行上报,并开展分析与处理,保证在第一时间处理相关情况。4.3构建抗旱防涝体系。抗旱防涝体系的构建,是在强化农业合理化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将原有的制度进行改进,在不破坏原有体制的情况下,构造出相关的抗旱防涝管理措施,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探讨与研究,最终给出构建抗旱防涝体系的相关方案。法律是构建抗旱防涝体系的基本保障因素,以法律为辅助构造抗旱防涝体系的基本条件,从而优化管理制度,构建出符合相关地区基本情况的抗旱防涝体系。4.4环评及评价综合效益。抗旱防涝工程可实现对旱涝灾害的减轻,使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但在抗旱防涝工程建设中也存在诸如工程建设中垃圾、安置移民等问题,合理估算各年效益,对洪灾损失同增长的社会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真实反映,计算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抗旱防涝效益中的重要内容。

5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防旱抗涝设计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并制定统一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应急旱涝灾害处理机制,积极调动农民对于防旱抗涝的积极性,扩大抗洪防涝影响范围,构筑起庞大的旱涝灾害防御系统,并对旱涝灾害进行提前预警,做好预防准备,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赶赴受灾现场,进行处理,对水利工程抗旱防涝具有推进作用。

作者:汪秀杰 单位:密山市水利基层管理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