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理学概述范文

心理学概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心理学概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心理学概述

第1篇

1.1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他与其他的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就在于他更加强调人类的行为,从人类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个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从心理学的人类意识层面进行问题的剖析。这种行为心理学的思考模式综合兼顾了人类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1.2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

自古以来,园林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需求。通过各类园林景观和构件之间的相互搭配,能够更好地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而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的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在园林设计时综合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如老年人希望园林能够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园林的遮阴与休憩设施的布置。而儿童则需要在园林中产生很多娱乐活动,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则需要考虑到娱乐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的布置等。园林设计中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能够更好地指导园林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愉悦感。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2.1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景观布局的引导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对于景观私密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尤其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过开敞空间以及私密性空间的结合,一方面保证户外活动的连接性和沟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在需要的时刻能够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园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扰的区域,能够进行安静的活动,如读书、休息等。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围合的方式,不仅在私人别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城市广场上,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全封闭和半封闭的私密性空间。如通过设置一些冠荫树,同时辅以一些休憩的设施等,通过一些观赏性较高的植物的布置,给予人们在私密空间内的舒适感和愉悦度。而在开放空间内,如各类草坪和湖泊等处,则需要为人们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尽量开敞的环境,动静集合的布局设计,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园林开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2.2行为心理学对园林主要用途的引导

一般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然而实际上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拥有了更多的功能与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园林设置,如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另外从人们的基本需求而言,园林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而同时人们又需要活动场所中的荫蔽性和舒适性,以及活动场地划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以及格局的布置,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灌木作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园林设施,促进人们参与到园林绿化中,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3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服务设施的引导

园林服务设施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将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居住区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对园林服务设施进行布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厕所的位置在园林中要适当安排位置,在人们可以明显发现的位置,或者有明显的标识牌。每个公共厕所的距离也应该根据人们的基本行走范围来进行布置。垃圾桶等设施的布置则需要按照人们的活动范围布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园林中的长椅等设施周围需要设置一些荫蔽措施,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各类设施的布置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3.结语

第2篇

电影心理学是电影理论学科之一,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影象特性、影片和观众、观影过程、创作过程等问题的电影理论分支,是电影学和心理学、美传播学的综合交叉学科。电影心理学主要是以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为主要依据,研究观众的心理和影片心理效应。同时包括对观众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例如视觉暂留、认同、幻象等现象;影片对观众的心理功能的影响,例如会产生抚慰、宣泄、殿堂效应等;而观众在感受影片的内容及形式的同时,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群体效应也是也是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内,后期由于精神分析学的引入,精神分析研究范畴内的无意识、潜意识等也被纳入到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被应用于对观众心理的分析与解释。

电影心理学成熟和发展,并不是水到渠成的,也经历也各家各派学者不断探索和积淀的过程。真正称得起当代电影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他的两卷集《电影美学与心理学》,被电影理论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电影理论巨著。[1]同时国外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对电影这个影像艺术也情有独钟,为电影理论的创建作出了贡献,经典电影心理学理论时期特别要提到的是闵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和米特里。经典理论时期主要运用感知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对影片和观影过程进行研究;而现论则主要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研究。电影心理学的现论阶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主要表现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将他们的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相结合,创造电影第二符号学,其代表作为《想象的能指》。[2]电影心理学,过去既有实证的研究,如感知心理学;也有假设、演绎的研究,如精神分析学。早在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伯格在他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中指出:为了理解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感动观众,必须求助于心理学;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的著作《电影作为艺术》,在其中他系统研究了电影视觉表现手段的发生学元素,同时他也是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并提出了“局部幻象论”和“形象偏离说”。1963年法国的让•米特里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电影美学与心理学》问世,米特里集经典理论之大成提出他的基本电影观念,他作为理论家也应用心理学来研究电影,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电影心理学在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落后,虽然相继也涌现许多年轻学者在关注和学习,但是由于国内学者对电影心理学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和清晰,并且缺乏更专业的人才使电影心理学导向更学术化和实证化的研究,使得电影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和学科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唯一的电影心理学专业在北京电影学院,并且已经从1996年开始招收电影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申请下了国家九五科研规划立项。

第3篇

一般而言,西方心理学在研究中普遍存在重视个人成分忽视环境成分的现象,但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因此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具体到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更加注重个人和环境和匹配。随着社区研究的增多,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社区”定义。略去细节性差异,这些定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分别被称为功能主义观点和地域主义观点。前者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强调社区的功能性特征。后者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强调社区的地域性特征[6]。因此,不论从哪个定义上看,高校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有学者甚至还把“高校社区”作为一个概念下了定义:高校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7]。

2社区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心理健康一直就是社区心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而不同于此前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心理治疗流派个人化倾向和重视干预的是,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个人与环境的匹配,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即更加重视预防。因为随着心理学发展人们意识到,生活事件和日常烦恼小事都会对个人造成压力,与其积少成多后费劲干预,不如提前预防让人们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很多研究也表明,预防工作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而在预防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社区心理学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概念,非常值得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鉴,分别是:教育与信息传播、社会支持、以及运动健身。

2.1教育与信息传播作为提升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与信息传播在社区心理学中尤其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思考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决定,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提升人们应对问题的技巧以及正常或异常人群面对生活的能力,另一种则是告知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和治疗的公众信息策略[8]。相应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多媒体、课程和小组讨论[8]。这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类型都分别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有效性。第一种类型,有研究表明播放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认知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9],国内也有研究显示,视频教学远超教师讲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而且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传统教师讲授[9];第二种类型,有研究表明使用电视和广播等渠道,频繁而持久地宣传社区内的心理卫生资源,可以使更多人知道消息并主动寻求帮助[9]。研究表明,进行宣传活动时,同时运用多种渠道的效果要远好于形式单一的宣传模式[9]。

2.2社会支持与互助组社会支持并不是社区心理学独有的概念,它被定义为施助者为帮助受助者提升幸福感而产生的个体间能察觉到的资源交换。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社会支持中互助组这种形式的作用,社区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人并不需要加入一个由专家领导的、特别正式的小组才能获得帮助,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同事,哪怕是施助者是非专业人士,也很可能给困难中的人以支持。在互助组中,人们既是受助者,又是施助者,互相支持便能获得渡过难关的力量,并不需要其中一定要有专家。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从别人的关心中得到了温暖和爱;另一方面,人们从遇到相似困难的人们分享的经验中相互学习,在互助组中也习得了一些应对困难的技巧5。这就与我国高校应用较多的团体辅导(需要专业人士领导)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别,从概念上来说更接近朋辈团体辅导,而朋辈团体辅导的有效性有不少研究可以佐证,如对寝室同学做朋辈辅导可以有效地改善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

2.3运动健身社区心理学家十分重视运动和锻炼健身,认为运动(尤其是团队运动)在竞争不是特别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塑造个性、增强同理心,对身心健康大有好处。研究表明,运动健身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带来的负作用[14]。热衷于运动的人普遍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幸福感以及更多的放松感。国内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指标有相应的改善作用,如体育舞蹈可以降低敌意、改善人际关系,而网球则能缓解强迫、恐怖症状。

3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3.1教育与信息传播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课程。除此之外的心理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形式多为海报、传单等单一渠道的纸质打印品,而宣传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心理健康周或健康月集中展开,平时宣传的力度并不大。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国高校需要多采用多媒体、课程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育和信息传播形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基础上,尝试加入视频、广播、动画等多媒体渠道的宣传手段,配合以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小组讨论、社团活动等,而且不光要在某周某月大力宣传,在平时也要渗入到学校的各个角度,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普及效果: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学生被吸引、被告知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接受到知识的学生在多种信息渠道的刺激下加深印象,最终导致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深刻改变。

3.2互助组可以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有益补充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人手严重短缺,不论是学生们的障碍性需求还是发展性需求,从总体上来看,仅凭高校心理中心的专业老师,都是难以满足的。针对这一点,社区心理学给出了很好的启示,高校可以寝室、班级或社团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联系或在老师指导下,发展出各种各样、由一些遇到相似问题的同学组成的互助组,在障碍性问题方面,可以形成如单亲家庭互助组、留守儿童互助组、人际问题互助组等互助组;在发展性问题方面,可以组成恋爱互助组、考研互助组、留学互助组等。通过组员的相互支持,这些有特殊经历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有可能相互取暖、彼此支持、集思广益,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长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对专业心理老师的需求。对于解决学生多、专业心理老师少的矛盾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新思路。当然这些互助组的有效性,还有待更多尝试后用相应的本土化研究去证实。

3.3运动健身应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很多高校都具备充足的硬件设施和运动场地,但鼓励学生运动的意识却有待提高,多数仅靠检查或学分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失去了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在心理健康课程或者是心理社团活动中,都很少把运动健身作为一项主题活动开展起来,更不要说长期去坚持了。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坚持长期适合自己的运动或锻炼对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的提升是大有帮助的,因此心理老师们可以尝试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贯穿整个学期的、持续性的运动小组活动。长此以往,以点带面,将对整个校园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不可估量的提升作用。

4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