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心理学概述范文

心理学概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心理学概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心理学概述

第1篇

1.1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他与其他的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就在于他更加强调人类的行为,从人类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人的个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从心理学的人类意识层面进行问题的剖析。这种行为心理学的思考模式综合兼顾了人类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1.2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

自古以来,园林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需求。通过各类园林景观和构件之间的相互搭配,能够更好地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而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当前的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在园林设计时综合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如老年人希望园林能够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园林的遮阴与休憩设施的布置。而儿童则需要在园林中产生很多娱乐活动,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则需要考虑到娱乐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的布置等。园林设计中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能够更好地指导园林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愉悦感。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2.1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景观布局的引导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对于景观私密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尤其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过开敞空间以及私密性空间的结合,一方面保证户外活动的连接性和沟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在需要的时刻能够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园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扰的区域,能够进行安静的活动,如读书、休息等。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围合的方式,不仅在私人别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头绿地、居住区、城市广场上,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全封闭和半封闭的私密性空间。如通过设置一些冠荫树,同时辅以一些休憩的设施等,通过一些观赏性较高的植物的布置,给予人们在私密空间内的舒适感和愉悦度。而在开放空间内,如各类草坪和湖泊等处,则需要为人们的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尽量开敞的环境,动静集合的布局设计,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园林开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2.2行为心理学对园林主要用途的引导

一般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然而实际上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园林拥有了更多的功能与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园林设置,如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另外从人们的基本需求而言,园林能够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而同时人们又需要活动场所中的荫蔽性和舒适性,以及活动场地划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以及格局的布置,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灌木作绿篱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还必须满足人的审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园林设施,促进人们参与到园林绿化中,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2.3行为心理学对园林服务设施的引导

园林服务设施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将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居住区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对园林服务设施进行布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厕所的位置在园林中要适当安排位置,在人们可以明显发现的位置,或者有明显的标识牌。每个公共厕所的距离也应该根据人们的基本行走范围来进行布置。垃圾桶等设施的布置则需要按照人们的活动范围布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园林中的长椅等设施周围需要设置一些荫蔽措施,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各类设施的布置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3.结语

第2篇

电影心理学是电影理论学科之一,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影象特性、影片和观众、观影过程、创作过程等问题的电影理论分支,是电影学和心理学、美传播学的综合交叉学科。电影心理学主要是以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为主要依据,研究观众的心理和影片心理效应。同时包括对观众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例如视觉暂留、认同、幻象等现象;影片对观众的心理功能的影响,例如会产生抚慰、宣泄、殿堂效应等;而观众在感受影片的内容及形式的同时,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群体效应也是也是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内,后期由于精神分析学的引入,精神分析研究范畴内的无意识、潜意识等也被纳入到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被应用于对观众心理的分析与解释。

电影心理学成熟和发展,并不是水到渠成的,也经历也各家各派学者不断探索和积淀的过程。真正称得起当代电影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他的两卷集《电影美学与心理学》,被电影理论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电影理论巨著。[1]同时国外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对电影这个影像艺术也情有独钟,为电影理论的创建作出了贡献,经典电影心理学理论时期特别要提到的是闵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和米特里。经典理论时期主要运用感知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对影片和观影过程进行研究;而现论则主要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研究。电影心理学的现论阶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主要表现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由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将他们的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相结合,创造电影第二符号学,其代表作为《想象的能指》。[2]电影心理学,过去既有实证的研究,如感知心理学;也有假设、演绎的研究,如精神分析学。早在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伯格在他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中指出:为了理解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感动观众,必须求助于心理学;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的著作《电影作为艺术》,在其中他系统研究了电影视觉表现手段的发生学元素,同时他也是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家,并提出了“局部幻象论”和“形象偏离说”。1963年法国的让•米特里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电影美学与心理学》问世,米特里集经典理论之大成提出他的基本电影观念,他作为理论家也应用心理学来研究电影,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电影心理学在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落后,虽然相继也涌现许多年轻学者在关注和学习,但是由于国内学者对电影心理学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和清晰,并且缺乏更专业的人才使电影心理学导向更学术化和实证化的研究,使得电影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和学科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唯一的电影心理学专业在北京电影学院,并且已经从1996年开始招收电影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申请下了国家九五科研规划立项。

第3篇

一般而言,西方心理学在研究中普遍存在重视个人成分忽视环境成分的现象,但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因此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具体到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更加注重个人和环境和匹配。随着社区研究的增多,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社区”定义。略去细节性差异,这些定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分别被称为功能主义观点和地域主义观点。前者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强调社区的功能性特征。后者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强调社区的地域性特征[6]。因此,不论从哪个定义上看,高校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有学者甚至还把“高校社区”作为一个概念下了定义:高校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7]。

2社区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心理健康一直就是社区心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而不同于此前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心理治疗流派个人化倾向和重视干预的是,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个人与环境的匹配,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和压力管理能力的提升,即更加重视预防。因为随着心理学发展人们意识到,生活事件和日常烦恼小事都会对个人造成压力,与其积少成多后费劲干预,不如提前预防让人们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很多研究也表明,预防工作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而在预防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社区心理学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和概念,非常值得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鉴,分别是:教育与信息传播、社会支持、以及运动健身。

2.1教育与信息传播作为提升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与信息传播在社区心理学中尤其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思考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决定,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提升人们应对问题的技巧以及正常或异常人群面对生活的能力,另一种则是告知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和治疗的公众信息策略[8]。相应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多媒体、课程和小组讨论[8]。这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类型都分别有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有效性。第一种类型,有研究表明播放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认知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9],国内也有研究显示,视频教学远超教师讲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而且教学效果评价显著优于传统教师讲授[9];第二种类型,有研究表明使用电视和广播等渠道,频繁而持久地宣传社区内的心理卫生资源,可以使更多人知道消息并主动寻求帮助[9]。研究表明,进行宣传活动时,同时运用多种渠道的效果要远好于形式单一的宣传模式[9]。

2.2社会支持与互助组社会支持并不是社区心理学独有的概念,它被定义为施助者为帮助受助者提升幸福感而产生的个体间能察觉到的资源交换。社区心理学更加重视社会支持中互助组这种形式的作用,社区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人并不需要加入一个由专家领导的、特别正式的小组才能获得帮助,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同事,哪怕是施助者是非专业人士,也很可能给困难中的人以支持。在互助组中,人们既是受助者,又是施助者,互相支持便能获得渡过难关的力量,并不需要其中一定要有专家。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从别人的关心中得到了温暖和爱;另一方面,人们从遇到相似困难的人们分享的经验中相互学习,在互助组中也习得了一些应对困难的技巧5。这就与我国高校应用较多的团体辅导(需要专业人士领导)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别,从概念上来说更接近朋辈团体辅导,而朋辈团体辅导的有效性有不少研究可以佐证,如对寝室同学做朋辈辅导可以有效地改善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

2.3运动健身社区心理学家十分重视运动和锻炼健身,认为运动(尤其是团队运动)在竞争不是特别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塑造个性、增强同理心,对身心健康大有好处。研究表明,运动健身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带来的负作用[14]。热衷于运动的人普遍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幸福感以及更多的放松感。国内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指标有相应的改善作用,如体育舞蹈可以降低敌意、改善人际关系,而网球则能缓解强迫、恐怖症状。

3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3.1教育与信息传播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课程。除此之外的心理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形式多为海报、传单等单一渠道的纸质打印品,而宣传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心理健康周或健康月集中展开,平时宣传的力度并不大。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国高校需要多采用多媒体、课程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育和信息传播形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基础上,尝试加入视频、广播、动画等多媒体渠道的宣传手段,配合以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小组讨论、社团活动等,而且不光要在某周某月大力宣传,在平时也要渗入到学校的各个角度,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普及效果: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学生被吸引、被告知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接受到知识的学生在多种信息渠道的刺激下加深印象,最终导致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深刻改变。

3.2互助组可以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有益补充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人手严重短缺,不论是学生们的障碍性需求还是发展性需求,从总体上来看,仅凭高校心理中心的专业老师,都是难以满足的。针对这一点,社区心理学给出了很好的启示,高校可以寝室、班级或社团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联系或在老师指导下,发展出各种各样、由一些遇到相似问题的同学组成的互助组,在障碍性问题方面,可以形成如单亲家庭互助组、留守儿童互助组、人际问题互助组等互助组;在发展性问题方面,可以组成恋爱互助组、考研互助组、留学互助组等。通过组员的相互支持,这些有特殊经历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有可能相互取暖、彼此支持、集思广益,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长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对专业心理老师的需求。对于解决学生多、专业心理老师少的矛盾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新思路。当然这些互助组的有效性,还有待更多尝试后用相应的本土化研究去证实。

3.3运动健身应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很多高校都具备充足的硬件设施和运动场地,但鼓励学生运动的意识却有待提高,多数仅靠检查或学分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和维持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失去了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在心理健康课程或者是心理社团活动中,都很少把运动健身作为一项主题活动开展起来,更不要说长期去坚持了。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坚持长期适合自己的运动或锻炼对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的提升是大有帮助的,因此心理老师们可以尝试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贯穿整个学期的、持续性的运动小组活动。长此以往,以点带面,将对整个校园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不可估量的提升作用。

4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4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起源于西方心理学,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奥地利的弗洛伊德所开创,之后迅速在欧美地区流行。随着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渐渐摆脱单一的精神分析法,内涵越来越丰富,成为目前西方“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来看,心理史学主要是汲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探究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从“心理”的视角丰富和完善历史认识的能力,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

一、心理史学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中国史学界开始引进心理史学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朱谦之在1926年撰写的《历史哲学》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同一时期,著名学者何炳松受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也开始向中国提倡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心理史学的方法。之后,胡秋原、梁启超等人对心理史学也有过涉及和研究。中国心理史学理论的最早践行者要数台湾学者殷海光。在1965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中,殷海光运用了文化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给予了相当深刻的分析。80年代之后,大陆学者李泽厚、王富仁、谢天佑、马敏、乐正、唐文权、章开沅、周岩等人也开始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但是总体说来,中国史学界对于心理史学的态度是漠视的,停留在对国外心理史学理论和成果的一些介绍,在中国心理史学的运用可以说是小道中的小道。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机械地运用着唯物主义史观,为了批判唯心主义历史观,拒绝对历史主体的心理因素进行探析。历史在结构上被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部分,历史研究也一般地局限于这些领域的分析,这在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上最为明显。这固然传承了中国史学客观严谨的作风,但是也容易导致对历史的简单化、模式化的认识。

二、心理史学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

21世纪新课改教材仍然把中学历史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但是在选修部分,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包括新的史观、新的史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选修4历史人物评说中对心理史学也有所影射。可惜,没有进一步大胆地编排,我们中学史料教学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局限性的影响。那么,心理史学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到底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呢?

首先,客观上是对历史研究的一种完善。历史是客观的,这点毫无疑问,但是历史的主体是人,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群体的组织,他们的选择和行为是客观和主观共同作用的产物。比如,中国古史中有名的秦晋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势力如日中天,但还没有与力量弱小的东晋军队接战,就溃不成军,仅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来解释,学生就很不买账。而东晋决策者谢玄的举动心态,更是需要对当时魏晋士人群体心态和谢玄的个体心理做研究才能道得清、说得明。又如,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出逃后,立刻受到沿途士兵的拥护和追随,不费一枪一弹,直趋巴黎,由一个囚徒重新变成了皇帝。在分析这样的历史事件时,如果不考虑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法国民众的心态也是无法说清的。所以,从客观上来说心理史学是历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可以增加课堂魅力。中学生对历史课的不满由来已久,抱怨历史课是催眠课,是休息课,是背书课。红极一时的袁腾飞老师因为其说书式教学方法,受到追捧。笔者也观看过很多袁老师的教学视频,我并不赞同。但是,袁老师受欢迎的背后也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的历史课堂学生是不满意的,为什么?没有趣味、机械性的、模块式的讲解和做题不是教学,更谈不上教育。传统历史教学太需要新的手段和方法了。为此,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活动教学、历史剧演绎、探究学习等等。在这方面,心理史学也完全可以收到这样的功效。把历史从宏观拉到微观的个体,深入个体的内心,是一次非常有意义而又趣的探险。心理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自己在史学界的地位而加分。

三、心理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的问题就是,该如何用呢?首先,我们要遵守三大原则:要适时而用;要恪守基本方法;要尊重历史事实,不随意揣测。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心理史学按运用对象分为两大类:

一是,注重对个体意识的研究。个体心理会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和选择,有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所以研究一些个体行为时,不可忽略个体心理对其的作用。所以,在研究历史人物时,机械地讲解个人事迹而不去研究个人心理,显然不能算是科学全面的研究。历史教学在这些方面可以用心理史学来渗透。例如,朱元璋的性格对明时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明朝后期皇帝的懒政,怠政与皇帝心理的联系。这些内容在中学课堂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甚至由此运用心理和遗传学的知识来考量,我觉得这样完全可以算是有效课堂的表现。

二是,注重对群体意识的研究。群体意识是指社会整体,或是部分群体意识的共相。群体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研究群体意识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容之一,个体意识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影响,所以,研究某些历史现象,即使是个体心理我们也不能丢开群体意识去理解。魏晋时期社会士风开放、夸张、飘逸,这种群体意识之下,造就了谢玄、嵇康、阮籍这样的士人,也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在讲解这些内容时,缺少对社会群体意识的研究是不能还原那段历史的全貌的。

参考文献:

[1]朱谦之.历史哲学.上海泰东图书局,1926.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90.

[3]陈旭麓.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第5篇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不同表现,这里简单介绍小学生心理变化特征,重点介绍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情感、性格等心理的不同表现。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实际案例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sensery perception)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然而人的感知觉中又渗透着思维的成分,受思维水平的左右,小学儿童的感知觉中也体现出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1.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有了新的发展,随意性、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比绝对感受性的增长快的多。如果一年级儿童对颜色的差别感受性假定为100%,那么三年级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平均提高45%,而五年级儿童则平均提高60%。小学儿童视力调节能力增强,10岁儿童的这种能力发展最快。小学儿童在音乐学习和训练的影响下,辨别音调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同样,通过学习活动,小学生的语言听觉和语言运动觉发展也很快,已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在书写、绘画制作等教学活动中,小学儿童手部的肌肉、关节、力量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手动作的精细性和灵活性也日益增强。

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儿童入学后,学习算术、地理、自然、图画等课以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促进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的发展

①形状知觉(from perception)。入学的儿童疏忽客体“形状”的特性,而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所以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的错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一个孩子写“都”字总是把左右部首颠倒,类似这样的左右结构有很多。比如,“陈、阵”不仅有左右颠倒还有就是两个字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不断学习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少,以后辨别形状的正确率逐渐增强。

②方位知觉(position perception)。据调查刚上学的儿童有30%会把左、右转弯搞混;这主要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知觉感。当老师组织孩子做早操的时候,需要向左右转的时候,老师就用左右手示意。向左转的时候老师就伸出左手,向右转的时候老师就伸出右手。7--9岁儿童已能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这个年龄主要是在小学生低年级,也就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基本能够分清左右。这在小学生上早操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有老师在前面喊向左右转的时候孩子们基本都能反应过来。说明他们能掌握左右的相对知觉。9―11岁儿童已能在抽象概况的水平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这个年龄阶段主要是小学三、四年级,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在孩子们上数学课的时候,可以证明这些。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有一节课是“位置与方向”,这时候老师组织孩子们分行进行实际感受方位知觉。从教室出来到电教室的路线,孩子们个个都兴致勃勃去体验了一把,回来后把自己走过的路线用图画出来,最后把自己的路线表述给同学们。结果显示正确率达到97%。这说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③距离知觉(distance perception)。小学儿童可以确定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关于距离知觉,孩子们的上课表现可以说明这一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通过学习“位置和方向”这一节课有关的练习题涉及到距离问题,当在校园内表达有关距离的问题,孩子们基本都能说对,即使说的不准确,但是也很接近。描述学校到自己家的时候就不能很准确的表达,具体方位孩子能说明白,究竟有多远孩子不能很准确的表达。这说明孩子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二)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

1.小学儿童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intenionaI memory)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则越来越显著。小学生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观察显示: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大多数孩子们喜欢的课。上音乐课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开心,每当音乐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能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当学习一首新歌曲的时候,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保证能将歌词熟练的背下来,而且在下课的时候学生嘴里还不停的哼着所学过的歌曲。这说明孩子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忆的就快,当然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记忆就相对慢了。小学生的记忆已从学龄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但是,小学生很大程度上靠无意记忆来积累知识。

2.小学儿童的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从机械记忆(rote memory)向理解记忆(comperhensivememory)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又一个特点。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个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根据沈德力(1983,1985)、陈辉(1988)、丁祖荫(1964)等人的研究,在小学阶段,两种记忆效果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3.小学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记忆和具体形象的联系容易建立,与形象记忆有直接联系的词(实词)其联系也较容易建立。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imaginalmemory)。在实习期间有这样的记忆实例比较形象有趣,小学三年级上英语课,学习家庭成员的时候有men,women这两个词的记忆。老师要求同学们讲述记忆的过程,问谁有好的办法能够将这两个英语单词一下子记住。一个学生非常有趣的说:“women中的‘w’就好像女人的头发批下来的样子。Women中的‘o’好像女人在尖叫时的口型,因为女人总是爱尖叫。Women中的‘men’可以解释为:女人必须和男人在一起,所以就形成了‘women’这个单词”。这个同学的解释把所有的同学和听课老师都逗乐了,同时老师非常形象的配合着学生的解释做出了夸张的尖叫动作。瞬间同学们在开心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men和women这两个英语单词。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对英语单词记忆探索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各有不同记忆方法。这一个实例充分说明小学生低年级的记忆还是以形象记忆为主的。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可以提供老师上课教学的方法一定要得当,要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随着教学的影响、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抽象记忆(abstract memory)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并逐渐占据优势。当然,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是相辅相成的,两者 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从形象片段、模糊向着越来越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方向的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有进一步发展。还是英语课关于men和women这两个词的记忆。不同学生有不同记忆方法,根据前面有趣的记忆,一瞬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一个学生说:“‘men’可以记做‘门’,‘women’可以记做‘无门’”。这样的谐音简单好记确实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这都是学生自己经过想象得出。这也体现了小学生的记忆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想象也是丰富的,他们进行想象有时候是不合逻辑的,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小学三年级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处景色。其中一个同学他没有写什么景色,但是老师给了很高的分数,因为他能够抓住所描写的对象进行充分的想象。他把自己楼下小区想象成一个天堂般的乐园。早晨,那里是老人的乐园,每当凌晨四点那里有很多老人锻炼身体。中午和下午,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小区里有很多孩子玩耍。晚上,那里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里有隐隐约约的情人漫步。这些话虽然简单,但是能够抓住小区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人在那里活动。听了之后让所有的孩子有一种想去乐园的冲动。而且,写出了乐园适合不同年龄人玩耍,不愧为孩子眼里是天堂般的乐园。这说明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是发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对具体想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间接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四)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低年级小学生虽然已经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在小学道德发展中,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生表现出外部和内部动机相协调的标志。

有关小学生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稳定这一特点,通过调查得出结果。他们对老师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比如说问小学生:“你喜欢那位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回答是:“我喜欢我的班主任,因为她很漂亮”。三年级的学生回答是:“我喜欢某一位老师,因为她从来不骂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回答是“我喜欢某一位老师,因为她工作很认真,从来不给我们耽误课,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很认真”。通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孩子回答同一个问题,但是得到的结果竟然不同,我们可以得出孩子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越来越稳定。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也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在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韩进之1983,1900)研究证明,这种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了。进入小学期以后,小学生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的初步倾向。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在孩子生长发育、接受教育关键时刻,家庭教育不容忽视。人们都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肥沃土壤。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父母实际上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不可替代的特有的感情联系。因此,家庭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长应该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责任。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1998.5。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

[3][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4]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6篇

Abstract: Psycholinguistics combines 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And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aspects to study this subject.

关键词: 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

Key words: linguistics;psycholiguistics;language acquisition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327-01

Language is a mirror of the mind. It is a product of human intelligence, created anew in each individual by operations that lie far beyond the research of will or consciousness. (Chomsky,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1975) Psycholinguistics combines 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It examines the processes that occur in brain while producing and perceiving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 It is interested in the ways of storing lexical items and syntactic rules in mind. Furthermore, it studies processes of speaking and listening, together with language acquisition. Psycholinguistics can perhaps be glossed as the storage, comprehension and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in any medium (spoken or written) (Hu Zhuanglin, 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Psycholinguistics as a separate branch of study emerged in the late 1950s .Chomsky established the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and claimed the innateness hypothesis. In the early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psycholinguistics, special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examine if the focus of processing is the deep syntactic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sentences it was initially discovered that the ease of processing was connected with syntactic complexity. However, later on it became clear that not only syntactic complexity adds to the difficulty of processing, but also semantic factor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it. Besides, certain principles of sentence processing were formulated. One is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attachment, which means that when processing a sentence which could have multiple meanings people most frequently tend to choose the simplest meaning, or the meaning that in syntactic analysis would present the simplest parse tree with fewest nodes. Another principle is the principle of late closure which states that there is a tendency to join the new information to the current phrase or clause.

A natural language can be analyzed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study of its subdivisions is based on the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human language, including Phonetics, Phonology, distribution, and sequencing of speech sounds and the shape of syllables,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e three major areas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are the comprehension, production, and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That is, How do people use their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how do they understand what they hear or read? How do they produce messages that others can understand in turn? How language is represented in the mind and how language is acquired? (Hu Zhuanglin, 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Modern research in psychology makes use of biology,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cognitiv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heory to study how the brain processes language. Usually psycholinguistics covers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generate a grammatical and meaningful sentence out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inguistics. Jean Piaget, as its representative holds that human being don’t have innate language ability, but are born with cognitive ability. It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rn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at arouses the language ability.

Research Proposal

On the basis of the brief description of psycholinguistics above, I’ve got an outline of psycholinguistics. One is the acquisition of a language. S. Gass proposed a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1988. There are five stages in this model: apperceived input, comprehended input, intake, integration and output. This model is quite reasonable and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first stage, apperceived input, apperception takes place in such a way that newly observed materials are related to the former experience, or the past experiences or former knowledge relate to the selection of what might be called noticed material. The second stage is comprehended input, which refers to the process that a learner makes use of his prior knowledge, especially the prior linguistic knowledge to analyze the input and comprehend it. Then comes the third stage- intake, which refers to what is actually internalized by a learner. More importantly, it is in this stage- intake where psycholinguistic processing takes place. It is in this stage where generalization is likely to occur. Some of the major processes that take place in the intake component are hypothesis formation, hypothesis testing, hypothesis rejection, hypothesis modification, and hypothesis confirmation. (S. Gass, 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fter intake, it’s the component integr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and storage. The last stage is output. There are two points to emphasize: First, there is the role of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testing out hypotheses. Second, there is the role output plays in forcing a syntactic rather than a solely semantic analysis of language. (S. Gass, 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s I reflect upon the progress of my English learning, I find this model is quite appropriate. Reflection is not enough, and the progress is far more complex. So I plan to do some longitudinal experiment with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collect data and analyze the progress and features of their English learning as beginners. I could take records of what they say, collect what they write or design some questionnaires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s to a certain structural point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I have just got the rough idea, an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needs further consideration.

References: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岑运强,语言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一、对传统学生观的反思

在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学生的生命特性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对象,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是一个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生命个体。究竟该如何看待学生,我认为最起码的就该把学生真正当作人来看待。学生不是物。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加以对待。然而现实教育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被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讽刺、侮辱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教学看来也是为"成绩"而战,师生都在为分数而活。为了提高升学率,课堂竟成了知识的"印刷厂",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知识的"储存罐"。"分分分"

2.忽视学生的发展特性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著作的一本书叫做:《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着巨大的潜能。或许只是现在还没有开发出来而已。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的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的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的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知道,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学生回不经意间犯一些在成人看来是荒唐可笑的错误。这时的教育者们动辙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斥责为幼稚、顽皮,轻则教训几句,重者大声呵斥,更有甚者还会体罚或变相体罚。真是让人感到惋惜。

3.忽视学生的差异特性

学生不仅是具有生命个体的人,发展中的人,也是一个独特的人。这正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这一个",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重塑

基于传统学生观的缺陷与不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了以下三种新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的发展构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

在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发展是第一位的。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应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其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2.视学生为独特的人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结构,不管考虑得多么巧妙和周密,都代替不了教育事业中的个性……"独特性也就意味着完整性和差异性,即每个学生都具有完整的心理世界,在兴趣、爱好、动机、性格和智能方面具有各不相同的独特性格。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只有摒弃传统的小大人的观念,承认并正视学生的群体特征,认真研究现代学生的特点,采取积极引导措施,教育者才能有效地和学生沟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配合,从而达到教育他们的目的。

简言之,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群体同样具有内在的独特性,我们应立足于这一事实,在思想上真正懂得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从而培养出独具个性的人才。

三.视学生为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学生在低年级时,学生在品德认识上具有表面性,对品德本质还不能有比较抽象的、深刻的体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评价方面常常有依赖性,缺乏独立性,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德常以教师、家长、成人的评价为转移。而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品德认识水平逐渐提高,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品德时,逐渐向着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和全面性发展,而且品德的信念也有了认识上的飞跃,再不受教师思想的左右。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只能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备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客观条件和内在需求,才能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发展。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颠覆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并提倡了学生的积极的自主学习。学生有自己聪慧的大脑,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自主的学习,他们可以自己去感知、观察、分析、思考问题,老师要做的就是进行引导,为他们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老师必须首先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影响是不能内化为 学生的知、情和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是责权主体

从法律和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切权利又承担一定责任的法律和伦理意义上的责权主体。如:学生有生存的权利,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受尊重的权利;学生也有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义务。因此,从维护学生权利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每位学生都成为"白天鹅"。

"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拥抱、赞美他,为他而感到自豪"。做老师的,又何尝不应这样呢?我们赞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学生观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and Establish Students' View

XU Xianlin

(Yichang No. 18 Middle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007)

Abstract The new requirements are given on how to treat the students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change their ideas, update the concept, show full respect for th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really reflect the students' subject statu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master of learning. The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of students, and implement the poli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student"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chool work.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cept of student; educational idea

什么是学生观?人们通常解释为: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看法和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决定着教育者所有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成败。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给我们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对教育价值观、人才观的重新认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认识学生,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就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被动受教育者,老师讲学生听是基本模式,学生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而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核心,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需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努力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积极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

1 把学生真正当人,并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方面

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生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工作中我们要真正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生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根据其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学生也应该是教师心目中的上帝。把学生真正当人,就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自强和精彩的人生。把学生真正当人,就要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坚持“教育是一种服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2 要真正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评价中,教师要多肯定、表扬,少指责、批评。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也应该看主流、看方向,多给予鼓励,让学生始终带着自豪感去挖掘自身的潜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对于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教师也要及时指出不足,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冯恩洪校长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在美国小学的一节算术课上,一个黑人孩子结结巴巴告诉他的老师3加5大概等于7,面对这样的低级错误,老师反而鼓励孩子“你太了不起了,离成功只差一步了。”当老师鼓励完孩子不久,他又主动举起手,说老师我刚才的答案错了,3加5大概等于8。他回过头来问中国的校长我的回答对吗?一旁听课的校长说:“孩子如果你能把‘大概’两个字去掉,你就更了不起。”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发是学生是有情感的,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权,哪怕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回答。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的个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的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个体,不同个性的学生,他们处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个性,并欣赏这种特性,有意识地保护和培养,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使每位学生都有自由发展自己的空间。

尊重学生,教师还要勇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学生“刚才这个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而在美国,教师经常会这样问“刚才这个问题我讲清楚了吗”。一句“你们听懂了吗”,责任在学生;一句“我讲清楚了吗”,责任在教师。不同的表达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与思维转换。

3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因为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只有在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思考、实践之后,才能被他们接受,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学习的所有道理,只有在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被解决之后,才能被他们所掌握,这是其他任何人所无法替代的。我们教师现在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堂课,设计得再好,教师讲解得再好,那还是教师的,不是学生的,只有通过学生的思考,被学生接受了,才会转化为学生的东西。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讨论中学习。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引导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交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切入点,有不同的结论,必然会形成彼此的互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我们的一句口号,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落实到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近三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有自己的一点体会。面对新一轮教学改革,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广泛的实践探索,以提高教师的个体素质,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水平。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与不断改进,富有宜昌十八色的“五二五”课堂教学新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深受学生喜欢并多次得到市教科院专家的好评,我校也被评为2013年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新模式”以“体现教师指导”为基础,以“着眼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学生探究学习”为核心,以“互动欢乐课堂”为载体,以“预习―探究―交流―展示―反馈”为基本教学流程,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学新体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教学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4 坚持多元化评价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理念与方法,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具体操作上做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就要坚持多元化评价学生。

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传统教育往往是单纯的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分数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一俊遮百丑”。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坚持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学习分数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要素。评价不仅局限于文化课,更要涵盖体育、美术、音乐、心理等各学科。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传统教育往往是只有教师评价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还要引入学生、同学、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把自评、他评、互评、家长评与教师评结合起来,促进学校、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新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全班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层次的评价,实际效果很好。

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在评价方式上,要改变以往以闭卷考试为评价唯一方式的弊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学生就该有一种适合的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样的评价的尺子,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恩洪著.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童音像电子出版社,2011.8.

[2] 杨坤道著.教师最应该规避的教育误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 李镇西著.恰同学少年.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第9篇

天使的羽翼,划破青春寂寞的夜,那一群扑朔的亮星,是我多变又坚定地梦,即使他遥不可及,即使我在这方面并不优秀,但悠悠岁月,我不能忽视这珍贵的改变,毕竟,其过程夹杂着或多或少值得我永久珍藏的怀恋!

不知从何时起,不在厌倦黑板上繁琐的数学公式,不在埋怨老师布置的复杂的习题,也不知从何时起,喜欢盼望着数学老师带着课本走进教室,喜欢期待着课程表上能多有几个白色的“数”字。一切,说明我已脱离了那个对数学恨之入骨的时代!

说起这些,我不得不想起曾经那个讨厌数学甚至到恨的程度的我,曾经那个对着试卷唉声叹气的我。的确,在从前,我是一个性格古怪,没有耐性的女生,我对科学和数学提不起任何兴趣,我讨厌解了一长串的应用题和又加又除的计算题,却唯独对英语情有独钟。直到现在,我对英语的热情也丝毫不减当年。虽说我的数学成绩不怎么样,但是我算下课的时间却从来没有出错过。对练习册发脾气也是我曾经的一贯作风。升入六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我们马不停蹄的做着模拟卷,破解一道道难题带来的成就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美好。我也对做题有了那么一点点耐心,和兴趣。

升入初中,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老师们的讲课方式也与小学有所不同。而我也终于揭穿小学时老师的谎言,记得小学时,老师总是那初中老师的严厉吓唬我们,来激励我们学习。原来传言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初中老师,之所以能在“严师出高徒”的教育中受到众学生的欢迎,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雄厚的师资,而在于他们能把枯燥的教案描绘的多么生动。我想我能将和数学的恩怨一笔勾销,这也是小小的一个原因吧!

现在坐在习题堆里的我,不会烦躁,不会心急,像恬恬叫我的那样,用心去做,才会发现美!没错,这次我改变的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种用心去发现的态度!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合作交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即使给他机会也未必参加,更何况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由做课件的教师选择或编制课堂教学软件,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多媒体信息(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表现出来,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事物全面、准确的认识,达到认知的高效率。同时也就要求微机教师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让学生了解天气情况时时,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下雨、刮风、打雷等有声有色的动画,形象而直观地给学生一个印象,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但是,要注意的是,当投影取代了课本的同时,也忽视课本的作用。上课时,老师一直坐在教师机前通过计算机与同学进行交流,缺少了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要上好一堂课,我们也要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应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两者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作为任何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不可能把信息技术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更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钻研透后再去教给学生。同样,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那是死读书,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走在时代的潮头。还有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有些网站的文字和图片是不能简单地右击下载下来,这些跟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都紧密相关的技巧,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给学生提供勤动手多训练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要真正把所学知道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我们要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的话,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

四、交流讨论,展示评价

第11篇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着眼于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数学问题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都要尽力探索、实践、猜想、发现、失败、碰壁,再探索再实践,寻找失败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多次反复,最终由失败走向成功.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经历多次的反复,但学生的探索过程也不会一次成功.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论正确与否,教师不要简单地否定,要客观地加以点评,发现思维中的亮点并加以表扬. 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走向成功;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要重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树立探索发现的勇气和信心。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尝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即展现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显著标志:其一,思维产物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其二,思维过程也是新颖的。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许是人们久已熟知的,所创造的产物并无社会价值,但对其自身来说,也许是某种新东西的发现或发明,对其智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有价值的,其思维过过程是创造性的。再发现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创造性思维结构,能创造性地解决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

三、培养学生对于所研究的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小心求证”,鼓励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猜想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想在探索数学规律及其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的推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有猜想开始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创新探索地学习数学。

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展现数学思维过程

第12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 激励 改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但由于数学的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使学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是厌学。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快乐感,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善于在教学过程,不断发现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不断地加以强化和提高。激发并保持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直观教学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生活实例,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猜测、凭直觉归纳出“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要点。这样简单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真正理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并不枯燥乏味,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开展,许多农村中学也装备了多媒体教室,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为直观教学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止的变成运动,深奥的变得浅显,有效地再现数学情景,为数学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能将学生带进多姿多彩的数学世界,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及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见过多不如做过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生是否动手做过有很大关系,学生听讲,能记住10%~20%的内容就不错了;如果又听讲,又看老师演示,便能记得50%~70%;而如果学生再亲手做一遍,印象更加深刻,能记得/80%以上。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提问,经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后,探究到的数学奥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印象更深刻了,对所学的知识就能领会更深,记忆更牢,用得更活。

3.讲课内容生活化、故事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是取之不尽的,若能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会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数学知识,同时也激发了数学学习兴趣。如运用统计知识估量果树的产量;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旗杆、树木的高度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迫切愿望。

4.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语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精心设计好引导方法,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数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趣味问题导入、用实例导入、实验猜想导入、故事导入等。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新课导入设计得比较“新奇”,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二、激励信心,获取成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要把爱和期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开始就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的,产生愉快主动的学习热情。当然,仅有爱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还要懂得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并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找出策略。笔者尝试从一下两方面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表扬与提问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表扬产生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一些信心不足,成绩稍差的学生,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机会采用不同方式,态度诚恳地加以表扬,效果一般都不错。当然,对学生的表扬方式应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对成绩好的学生宜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防止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宜表扬他的进步却不一定要指出不足,对这些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回答正确的,应予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应耐心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并通过启发,引导寻找出正确的答案。提问的口气要亲切,表扬要发自内心,要真诚,要让学生觉得教师是真心实意在帮助他,从而增强自信心。

2.成功学习

第13篇

一、根据学生主体特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反映和生动体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今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效能的提高起到基础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体特性,贴近他们学习情感深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和空间,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其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体特性,重视他们社会特性的发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性.“每个学生思想都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力为转移”.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全程包办”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问题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反思情境,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唤醒自我的过程.反思性数学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容和过程的反思,是为将来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做准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就我们目前的初中生来说,反思能力普遍偏差,对反思意识也不强烈、不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反思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进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发展,使反思成为能够使其终身受益的一种学习、思维方式.

评:这道题看似很简单,但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从这道题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数学学科本身又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思维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自己独到的风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敢于创新.

三、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能力之一,对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提高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单一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学生数学解题技能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和锻炼而忽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培养,导致我国出现大量“应试能力强,应用能力弱”的初中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数”和“形”的关系,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些数量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把握,而“形”具有形象直观优点,能表达较多具体的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把“数”对应的“形”找出来,利用图形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生活情境的设置,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增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感的激发区,将贴近生活的问题设置成问题教学情境,通过生活情境问题的解答,促进学生在解题中感悟数学学科知识的生活性.

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外实践的锻炼,从而使学生数学应用的习惯得到优化.课外实践锻炼是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提高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品质进行提升的重要法宝.

第1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课堂建设

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延伸出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找到学习方法,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1.通过师生互动建设好自主学习课堂

很多教师对“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实际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是当下教师的重要课题。在课堂中我们讲究让学生有参与性,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学生相互合作中,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及思维逻辑性,更好地调节班级气氛,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2.高度重视学生感悟及体验,建设自主学习课堂

课堂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表现是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课堂带来的乐趣。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能积极回答,有不明白的问题能积极提问,数学课堂能达到这样的结果想必是每个教师都希望的理想课堂。进行课堂讲解时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学习、热爱学习。

3.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后的探究反思,增强教学效果

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最重要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反思,根据这种情况,在小学数学中建设自主学习课堂时,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创造力,组织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此进行探究。现在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把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和结论,而是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得到答案。比如,在角这一课程学习中,我组织了一次让学生用火柴棒摆角的活动,先摆一个角,问需要几根火柴,一致回答“两根”。“那么三根火柴可以摆出几个角呢”?学生马上动手做起来,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的角得到不同结论。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性,更积极地参与活动。

4.合作学习,获得新知

当前施行的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让学生主导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解决难题、获得突破的快乐。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发展空间,通过明确分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沟通。学习新课时,教师设置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相互讨论等方式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相互协调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及知识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及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新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组操作时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各自分配的事情不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讨论时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小组操作交流模式给每位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没有好生与“差生”之分,学困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内轻松放下自卑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合作学习的同时通过小组与小组、小组各组员之间的竞争与配合提升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小组之间可以比赛解决问题的时间长短,每个小组成员通过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见解完成小组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分组学习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可提升每个组员的学习积极性。

5.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开发,构建自主学习课堂

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说过: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现有知识获取更多知识,并且学习过程中学会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在授课时多创设相关生活情境,将学习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熟悉生活情境中更快理解和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方法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例如,现在有一群鸭子和一群羊,合起来一共有32条腿,让学生算算鸭和羊各有几只。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后让学生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及思考过程。有的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答案,有的学生通过列算式得出结果,听过几位学生的解题过程,其余学生的思路被充分打开,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开发非常重要。

6.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特别重要的课程,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建立,不仅可以营造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知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第1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自主学习

十七八岁是高中学生的普遍年龄,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应该在这个年纪的高中生中推广开来,因为这种方式对学生思维的再创造能起到有益帮助。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学习成为被动的,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思维僵硬,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和消极情绪,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阻碍其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的能力。为迎合新课标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的要求,自主教学十分必要,生活、经历、自主探究、感悟等内容是自主教学所倡导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让高中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自主学习概述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教学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自主学习倡导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各种自主的学习方式来达到学习目的,例如,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自主教学在体现了我国教学研究领域创新的同时也为当代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自主学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但表明了它的重要性,还可以看出国家、学者等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对自主学习要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众所周知,新世纪挑战不断增加,无论是科技还是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识更新频率不断提升,仅靠已有的知识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只有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而不断学习是一个人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

二、高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1.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深层探究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景,并将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融合到这一过程之中,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并能深刻领悟的重要目的。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不断总结学生可能遇到的疑惑,并在恰当的情况下给予指导。具体来讲,在进行椭圆定义学习时,要让学生自己画出椭圆,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在基点确定的情况下细绳长度改变会对椭圆形状有何影响,在画椭圆时什么是固定不变的。在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再理解椭圆的定义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2.注意小组的交流、合作与自主反思

依据心理学的经验可得知,同龄人之间的交流通常更容易,同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可以营造自由发挥、自由沟通的轻松课堂氛围。如果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学会了某个知识点,那么教师便应该利用所拥有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点的难易程度设立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不断深入的思考,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自由性的学习,而教师只需在旁边点拨或解答疑惑便可。在学习完一个章节或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便要敦促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不断深入了解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会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要起到监督的作用,督促学生学习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习提供有益帮助。无论是教材中的阅读资料,还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或是利用图书馆或者互联网获取有用资料都是利用教学资源的具体表现。多年的实践证明,要想将学习效率提升就要找到所需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加以利用,在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创新。

4.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

不好的责任归咎于老师的教学失误,从自身学习方法寻求原因的学生少之又少。改变这种认识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主学习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自身寻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坚持自主学习的理念。日记或者其他记录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记录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和自我感受,还可以对自我学习进行监督和反省,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率学习方法。作为引导者,教师也要尽到督促的职责,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及实施情况,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解答。还可以适时地进行分组教学及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互相解答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时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目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这对他们今后大学时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对进入社会后的不断学习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庆.高中“数学导学案”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经验谈[J].成功:教育,2013(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