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陶瓷艺术的认识感受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陶瓷绘画意境情感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陶瓷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把握,它拥有丰富、饱满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各种形态、造型的因素,运用陶瓷艺术独特的设计语言,蕴涵了具象、抽象、象征、隐喻等艺术形式,并以“泥与火”、“工艺”、“材料”为表达媒介,挖掘和释放“泥与火”、“陶与瓷”的个性色彩,从构思、装饰、各种泥料釉色的选择、技艺、烧造等不断地参与中发现、创造出其它艺术无法取代的独特作品。它的艺术形式和魅力,恰到好处地将艺术与技巧化为意境,把自然界的神韵体现出来,从有限中寻找无限,从无限中体现意蕴。人类的一切创作活动除了感知材料美、形式美之外,更为珍贵的是艺术的情感和心智。而情感意境构成的联想,才能体现艺术的真谛。这种意境是艺术家的智慧,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是艺术技能与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综合表现,所以说,意境是陶瓷艺术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反之,缺乏意境的艺术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什么艺术。
一、意境是陶瓷绘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
在意境创作过程中,境是陶瓷绘画创作的基础,境不仅指某种具体的景物、景色,而且指与这些景物、景色相联系的整个生活。画家的情感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脱离意境中的境,实际上就脱离了生活中的形象。一件作品的中心就在于以情感人。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中心思想”就是艺术作品中的“情意”,没有中心思想或没有主题的文章是谁也不愿去看的,艺术作品没有融汇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与看法,没有思想感情,同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陶瓷绘画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意境,因为它包含了艺术家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艺术作品的意境就是情感的依托之地。绘画作品的具体形象成为艺术情感的化身,系画家心灵与思想的镜子。好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如同一道风景,让观众若置身其中。
所以“意境”的构成要靠“情感”的驱使,设计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感情,胸有情思、注情入景,才会创作出充满“意境”的陶瓷艺术作品。
二、陶瓷工笔的意境表达
烘托气氛突出主题是陶瓷工笔意境表达的主要方式。工笔画追求意境是在对“形”的熟练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在先,围绕主题构图布局,通过情影交融烘托主题,来达到一种致高致远的境界。如由江西省赠送香港回顾的陶瓷作品《紫归牡怀图》的创造中。大师首先确定“庆祖国团圆”这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用有“国花”之誉的牡丹为主体,再融入一簇香港的区花紫荆花,鲜花盛开热烈,烘托出喜庆的浓厚氛围,再点题为“紫归牡怀图”,因“紫”与“子”、“牡”与“母”谐音,一下就将作品的意境延伸得很远,提升得很高,从而使欣赏者在感受喜庆氛围的同时想到很多很多。这是工笔画追求意境的成功之作。
巧用综合装饰营造意境。可以采用多种综合装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是陶瓷艺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相比而言所独有的,在确定创作主题的前提条件下,作者要深刻领悟主题,做到“意在心间”,对即将开始创作的作品中追求什么样的意境心中有数,然后精心构图,谋篇布局。在布局中,应有一个主题来贯穿,就是要围绕主题让采用到作品中的各种元素之间能产生互补互促,相辅相成的效果,从而使画面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达到烘托主题,意境深远的目的。如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采创作的《苍山如海》综合装饰瓶,以《忆秦娥·娄山关》为题材。画面表现中国工农在路上进军娄山关的情景,作品采用全釉里红描出高山峻岭,展示天险之势。人物则用釉上工笔彩绘,把形象表现得细致入微,富有生气,色彩对比鲜明,气氛热烈,充分显示出诗人在词中所描述过的“霜晨”“苍山”“残阳”的浓郁意境。
三、青花瓷的意境表达
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代表,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底蕴的象征。它以钴料为呈色剂在瓷坯上进行彩绘,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入窖烧制而成,色调单纯明净,蓝白两色对映,朴素明快,爽朗大方,具有典雅清新之美。
沉静是青花艺术特定的意境。东西方艺术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就是西方艺术展现的是一种张扬之美,反映了西方人精神境界所崇尚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而青花艺术表现着大自然细腻、典雅、幽远、雄峻的意境。青花是通过料分五色的笔法和工写兼备的手法表达大自然细腻的景致。当代陶瓷美术家,人称青花大王的王步先生终生致力于青花艺术创作,所创作的作品“纤细处毫发毕现”,呈色更加典雅、明净,极大地丰富了青花艺术的语汇,创造出前人未有的新境界。如王步大师的青花瓷板画《鱼月图》平面瓷画以水中圆月和畅游的鲤鱼、水花为题材。鱼的背部用较深的色,调肚皮留白或用极淡的青色,产生了鱼儿在光照下的效果,水花处理的淡雅、活泼。作者以轻松而沉稳的笔法描绘了一个“万流如在镜中行”的青白世界,非常巧妙地将自然中的这一美的意境以古典青花的瓷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陶瓷粉彩的意境表达
陶瓷粉彩因材质的可塑性和装饰手法的多样性,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更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境在粉彩画中显得更为重要。一幅好的粉彩在陶瓷载体上应有一些含蓄的可以让人回味、咀嚼的东西,透过画面,能使人产生联想,领略到弦外之音,画外之意,这就有了意境美。
立意是陶瓷粉彩的意境表达的主要方式。这不仅包括陶瓷艺术家生活中的感受、认识,包括意境经营、选材、剪裁、笔墨和构图的处理,以及作品要达到境界的追求等。它不但包括画什么,还包括怎么画。立“意”是陶瓷艺术家认识生活的结果,是画家在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一种美的理解和认识,是在感情认识的基础上提炼的一种美的理解和认识,是在感情认识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升华形成的,是绘画作品所需要的。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岩送无岁月》粉彩瓶,通体施高白釉,釉汁洁白无瑕,似冰如玉。器腹以精湛的釉上粉彩装饰技艺和深厚的国画山水写意之功力,勾绘出一幅质朴清新、雅洁明快的画面,虽只画一松一石,却具有永恒高洁的寓意,着色用墨不多,富有浓淡变化,笔法苍劲,画中书法印记和松石融为一体,富有民族文化意蕴。
关键词:现代陶艺内在精神外在形式
真挚而感动人心的现代陶艺作品作为一种文化探讨和艺术探讨的方式,如今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伴侣”,其背负起的思想负担也成为人们探讨现代人类生存境域和内心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本文集结了我们近几年对现代陶艺的一些体验和几点感受,供喜爱现代陶艺的“友者”参考、探讨之。
一、艺术的二分法在现代陶瓷中的应用
长久以来,艺术和技艺、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及对立思想,在文艺理论的探讨中一直具有主导地位。现代陶艺和传统陶瓷艺术的区别在这方面的争论是喋喋不休。迄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士将现代陶艺视为一种陈设的器皿或工艺品,没有将陶艺放到当代的整个艺术语境中去欣赏和品评,在把玩的审美中混淆了现代陶艺和陶瓷工艺品的概念。为此,我们觉得应从体验性艺术和感受性艺术的区别中去理清传统陶瓷艺术和现代陶艺的各自特点,并从中更为清晰地认识现代陶艺中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之间的主从关系。
体验性艺术和感受性艺术是心理学的两个专用名词。感受是指我们的感观接受外界刺激后而在心理上产生的好受或难受;体验是感受的深入,是内心深处对感受的强化,受个人以往的情感生活积淀的指引。感受性艺术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唯美艺术,即感受美或不美,和谐还是冲突等优美的、色彩上的愉悦的具有形式的美。诸如:画中的风景、人物、花鸟及案头花插和留声机中的小夜曲等。而体验性艺术则忽略表面的东西,更关注思想层面,它深入幸福或痛苦的内心世界,体验崇高和令人无法言语的精神领域,形式上也往往采用不和谐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彰显作品的生命力。感受性艺术强调形式,而体验性艺术则更加关注内容。
通过近几年对现代陶艺和传统陶瓷艺术的揣摩,我们认为体验性艺术和感受性艺术的差异能很好地阐述现代陶艺和传统陶瓷艺术的不同之处。传统陶瓷艺术强调形式上的审美愉悦、造型优美、釉色丰富、人们接受简单的美的把玩,属陈设性工艺瓷范畴。而现代陶艺在于精神的体现,是艺术家灵魂的畅游,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类境域的一种探寻。现代陶艺是一种更加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如罗小平先生的作品《时代广场》,作者通过形形人物的模糊具像造型,静静地表达噪杂世界中的人类境域、各色生态、其透过器型的不规整,色彩的沉浊及表达的种种意境,令观者不由自主的长时间的驻足在它们的面前。
二、现代陶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
艺术的生命力和原动力在于对生命的体验、冲动、和热爱,艺术创作的法则就是通过艺术手法再现内在的冲动、宣泄心中的情感、以希咏叹生命,创造一个更加圆满的世界。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我们从外在的物化感受到的是每一位作者的精神和灵魂,陶泥只不过是作者精神和灵魂的物质载体。而这一切都得感谢生活,生活给予了作者艺术创作的源泉。而陶艺家不是技工、更不是如镜子和照相机般的再现客观世界,必须对浩瀚芜杂的客观表象进行提炼和再加工做到“搜尽奇峰打草稿,吹尽狂沙始到金。”
艺术的“内在需要”其本质内容就是真实的情感。康定斯基曾提出“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一件单纯的具有形式美的陶瓷工艺品,因为缺少内涵,人们在它身上感受不到灵魂的共鸣和哲思的启迪,它仅仅是工匠所做一件可有可无的“摆件”;而具有哲学精神、宗教精神和艺术精神的陶艺作品则不能,她是生命最深层体验的真实流露、是陶艺家对大千世界的理解和生活的触动。一个现代陶艺的作者,面对浮躁的商业文化和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首先要以一颗赤诚的心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其次要坚守质朴的心态、耐得住寂寞、要怀疑和求索、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用灵魂去创作反映时代、呐喊大众心声的作品,唯有如此内在精神的陶艺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现代陶艺的外在形式就是一种特定的媒介,它包括:釉色、造型、体量感、装饰纹样、图案、以及它的摆放方式、展厅空间、光线设置等等。人们通过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来认知和判断作品的内在蕴意。即所谓的表现手法反作用于视觉冲击、审美意识、心里感知、美感经验。作品的外在形式将直接左右着观赏者的心里感知和认可程度。为此,作为一个陶艺家,应该熟练地掌握各种成型技巧和造器手法,以便能天马行空的、畅快淋漓的挥洒和传达自己灵魂的畅游、对生活的感悟及对人类境域的种种探寻。
现代陶艺外在形式的表现多样性、美学冒险性及时代性、科学性给予了陶艺工作者和爱好者无限的乐趣。如罗小平先生将他的造型语言和雕塑语言运用到卷曲的泥板中,通过卷捏过程中的适度引导和把握,使其作品在卷舒中一丝一丝的抒发着作者的万千思绪,风格独特、意蕴深远。罗先生还改良作品的烧成方法,运用还原和熏烧相结合的烧成制式,在作品中留下自然而恰到好处的火焰燃烧痕迹,从而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朴拙,准确地传达出中国文儒大智若愚的轻松与释然。艺术不等于技艺,但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实的、适合的技术技巧来完成和表达作者的体验和感受,搭建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三、优秀的现代陶艺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
艺术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黑格尔曾论述道:“内容非他,即内容之回转到形式;形式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无论是陶艺作品的内在精神还是外在形式都不能孤立的强调和存在。过分强调作品的外在形式将导致作品的无味和单薄;而忽视作品的外在形式、强调作品的虚拟的内在精神,就会使作品缺少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河北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河北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河北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
唐山陶瓷研究院名誉院长
原河北省人大副主任
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呈现出独有而斑斓的色彩。而每个人的梦想也都寄托着他的生命和潜意识中最本真的诉求,我的好友王加林先生当然也是如此。
很多人只知道王加林先生是一位省领导,并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摄影家、书法家和画家。尤其是他近年来退休后一直致力于画瓷艺术,所画作品蔚为大观,令观者为之叫好。
画瓷并非易事。不但要求画家对传统国画有深刻的体悟和笔墨功底,同时还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更重要的是,画家还必须对瓷性和釉性了如指掌。而将国画的平面创作转入不同器形的随形创作更非易事。这一切都需要画家有很高的悟性。
当我们走进王加林先生那100多件琳琅满目的瓷器世界时,会发现他的灵感多多,手法多多,形式多多。如果你不认识他的话,你决不会想到这一切艺术的灵感和艺术的表现竟是出自一位省领导之手。在这里,既有天然浑厚的釉下彩,又有精心渲染的釉上彩;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写意的纵情与豪放,同时可以看到半工写的清新与富丽;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磁州窑的质朴,同时可以感受到定窑的高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作者以刀刻瓷的心定气闲,同时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互融的自信。徜徉在王加林先生画瓷的艺术世界里,你不但会领受到一种纯真,你同时会领受到一份宁静。
在王加林先生的作品中,荷花与梅花是他画的最多的题材,但这些作品的手法和形式却变化多端,他有时候用传统的大写意手法表现,有时候用现代的形式表现。其大写意挥洒自如,其现代形式清新诡奇,皆成佳趣。曾看到过他的一个大写意荷花瓷瓶,用色单纯而古雅,用笔老辣而自在,效果浑厚而颇具艺术感染力。遗憾的是,这么好一件作品竟在运输中不幸脱底。幸好瓶体与画面毫发无损,不碍观瞻。他的《年年有余》不论是造型还是质感均极古朴。而那信笔写就的游鱼既简练又生动,与其器形和质感珠联璧合。如果说《年年有余》是他传统手法的代表之作,那么,他的《满园春色听鸟声》则是其具有探索精神和强烈时代感的代表之作。他以近乎抽象和构成形式写就的红花绿叶,在强烈的对比中相映生辉,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性和时代感。他的另一件梅瓶,其深蓝色的釉地儿随意泼洒,不经意中留出的白地儿自然而富于灵性。而那精心点染勾勒的白梅满铺瓶面,其境界幽静深邃,同样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这一切并非偶然。因为在王加林先生的心性中,艺术早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和伙伴。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摄影和书法创作,他北上长城、南下云贵、东赴齐鲁、西至川陕,几十年来,一部摄影机陪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为他留下了一个个难忘而美好的瞬间。近几年,他又三下景德镇,无数次到定窑、磁州窑、唐窑、均窑、醴陵窑等窑口拜师学艺,钻研画瓷之妙道。这一切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艺术孕育了不尽的灵感。这种灵感在不断地释放,不断地升华。我相信这种灵感的释放和升华,一定会持续到很远很远……
畅怀瓷说
畅怀瓷,是欢畅地研习陶瓷绘画,以瓷画抒怀。近年来迷恋于陶瓷绘画,以瓷为媒,以画为艺,饱蘸色彩在瓷瓶瓷罐上行云流笔,书写自然之美,呼唤人生之美,抒发对生活、对人生的真情实感。这就是畅怀瓷的自解。
问道陶瓷艺术,充满欢乐与挑战。源远流长的陶瓷艺术铸就了历史的辉煌,灿烂的陶瓷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继承和创新正推动着陶瓷艺术的与时俱进,原料、染料、釉彩,以及工艺、技艺和新的理念的融入,使艺术陶瓷焕发了新的光彩,千年窑火铸造出一批批精美的艺术品。正是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吸引我走上了陶瓷绘画的道路。
不少人有一种错觉,认为在陶瓷上作画是艺人匠人的事,不是画家的事,就连已成为文物的精美陶瓷,人们对其中的画作的价值也认识不够。特别是陶瓷艺术品的器型与纸比起来小得多,好象咫尺之间难以有大作为,其实非也。历代藏品或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会令人瞠目。在一平尺左右的方寸间,或工笔或写意,一幅构图别致的山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其韵味不亚于纸画。只有那些有极高的陶瓷艺术修养与技艺的人才能创作出艺术佳品。无论历代还是当代,陶瓷艺术家与其精湛的艺术品一道铸造着陶瓷文化的辉煌,其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被社会所公认。
在陶瓷品上作画的难点是要掌握瓷介质的特性,掌握色彩烧制过程的变化,要适应立式作画的姿势。这些基础的知识技艺把握之后,还要用心用脑去创作。这一过程既需要陶瓷的艺术修养,又需要陶瓷文化的修养。为了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技艺,去年我在唐山陶瓷研究院学习了半年多,后来又到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磁州窑、定窑、钧窑去考察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其特点,在绘画过程中体会艺术陶瓷的精髓。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痛苦是因为有些技艺难以把握,快乐是因为其妙趣横生。就这样边领悟边实践,边实践边领悟,不断挑战自我。我始终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创作是从实践中来的,只要沿着前人铺开的路去探索,去创作,就能找到前面的美好。
一、富于表现的形象艺术
陶瓷绘画艺术属美术范畴,它是一种可视的形态表现形式。把它称之为陶瓷绘画艺术,是可视形态经过陶瓷艺术家的自身素质的有效发挥,再现到陶瓷载体上的形态艺术,以致产生一种艺术语言。陶瓷绘画艺术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已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陶瓷绘画艺术的价值其实就是了解人类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对于它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运用笔墨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欣赏者,使他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二、它类艺术修养有助想象思维
陶瓷绘画艺术是一种综合的富于表现的形象艺术,它包容了各式画派艺术之外,还容纳了舞蹈造型、书法与文学、音乐艺术等等。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陶瓷艺术家,它类艺术的欣赏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艺术家为更好地从事艺术创作,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它类艺术的鉴赏力,促进它类艺术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修养,因为很多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与艺术之间可以互补、互启,促进想象思维。比如音乐艺术、书法艺术、舞蹈艺术,它们之间的互通性尤为明显,这或许是绘画艺术家们喜欢欣赏音乐、书法、舞蹈的缘故。
音乐虽是听觉艺术,但好的音乐冲击大脑皮层时,就会产生愉悦、悲伤、如诗如画的意境,故人们把音乐称之为无形的画一点都不过分。当你在尽情地听音乐大师贝多芬的音乐名作时,你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他的《田园》交响乐的节奏韵律就如绘画作品的层次,仿佛你来到了田园乡村,美景如画,给你的创作带来联想。音乐是由形象主义到印象主义后到抽象主义,即以符号代替艺术,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绘画艺术追求也是抽象主义,讲究意境,如果要想你的作品达到一定境界,让后人去揣摩去理解,这也就需要“底蕴和熏陶”。达到最高境界!我们看乐器,管类很少有无孔的,弦类很少是一根弦的。即使是帕格尼尼,也是靠用力大小,摩擦不同部位来使一根弦奏出不同的音调,使之成为高雅音乐。再看陶瓷绘画艺术,很少有一个色组成的,即使是单色调的青花艺术,也是通过浓淡、粗细、干湿的调节来突出层次变化,产生美感,从而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这一点可证明,越单纯的艺术它们的变化更微妙更经典。这也是所有艺术的相通之处。
书法艺术其实是书与画为一体的艺术,最早的文字表现是象形字,它是以图案的方式表达其字意。据记载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先有绘画,后有汉字:有了汉字,再有书法。换句话说,书法艺术是以绘画为基因,以汉字为依托的。因此书法与绘画是同根同源的,是我国古今极其特殊的艺术门类。研究发现,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环节,无不与书法艺术的美学环节一脉相通。(1)从书体和章法上看,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相似。(2)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相通。(3)中国书画的创作工具都是使用毛笔、墨汁和宣纸,工具相同。(4)书法与绘画都十分强调“用笔”,强调方法、法则、技巧、规律,笔法相通。(5)中国书法和绘画都强调“墨韵”。俗云:“墨分五色”。“五色”一般概括为浓、淡、干、湿、焦。“墨法”的功能,在绘画上表现为使所画更能显露出轻重、向背、明晦之感,在书法上则表现为使线条更能展示出神韵、气势、妙趣之味。为什么艺术家在绘画的空白处往往留有书法艺术,因为那是画龙点睛之笔。因此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被人们称之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舞蹈艺术可谓人物造型艺术的精华,陶瓷人物绘画艺术往往是舞蹈人物造型艺术的精华再现。绘画艺术与舞蹈艺术的造型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类同,又有区别。陶瓷人物绘画艺术是艺术家将人物的最佳形态以及人物细腻的情感、深刻的念想、鲜明的风格,再现到陶瓷载体上。舞蹈艺术则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舞蹈形象,舞蹈是通过寻求和抓住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练、最动人、最优美之处,进行加工、创造,从而提炼出来的舞蹈形象,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往往是画者可借用的模特造型运用到绘画作品中。如:在绘画艺术里人物的坐姿、站姿、睡姿以及美女手指造型,无不与舞蹈造型动作相吻合,因此说绘画艺术与舞蹈艺术里的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是相通的。
三、感受它类艺术之美
作为一名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学好绘画艺术之外,尽量感受与之相关的艺术,无论是表象上的感受,还是深层次的思考,艺术的变化都有很大的相通性,它类艺术修养得好,则会触类旁通地对绘画艺术产生敏感。珠山八友王琦粉彩画作瓷板挂屏“金陵十二钗”就是一幅感性作品,此作把《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十二个女子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穿插了浪荡公子贾宝玉,突出了红楼梦名著里的故事情节。画面以封建家族里的服装穿戴、楼台亭阁、琴棋书画为主题,折射出宫廷美女,深宫后院似水流年的枯燥生活。这幅作品反应出作者精通古典文学艺术,因而被古典名著所感化,很好地应用艺术的相通性创作了这幅作品。突出了“古典美”。
“美”不是一定养眼的视觉形态或悦耳的音乐,美感不同与愉悦之感,悲壮、哀愁、雄浑、平白同样是美,在内心掀起波澜或是让内心平静如水的种种感受都可称为美感。如在人物绘画艺术里,为了表达反面人物形象,往往在线条、色彩等运用不协调因素来表达人们厌恶的心态,虽然画笔不美,但它能给欣赏者带来震撼感受就是一种“美”的体现。没有感受的绘画是平淡的,谈不上“美”。“美”是运用不同的感受变化而产生的。有变化的事物不一定有美感,但有美感的事物一定有变化性。探求艺术便是一个通过不断的变化来追求美感最大化的过程。艺术好像是一个客观存在,巧妙的变化产生强烈的美感,陶瓷绘画艺术的美感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细微变化的结果,从而产生了艺术美。美虽然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但作为一名陶瓷艺术家,首先要学会怎样去把握和享受不同的艺术反映出来的美,学会了感受美,还有什么艺术感受不了呢?欣赏美是艺术修养的一个过程,需要艺术家不断地去努力去感受。
灵感往往是被它类艺术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开端,欣赏它类艺术产生的美感,也往往是艺术家创作的动机。为什么当人们欣赏精品艺术时,往往会产生:哇,画得真美!跳得真好看!此曲真好听!给欣赏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促进了精神与艺术的情感交流,使艺术与艺术之间有了本质上的共性反应,只是用不同形式表现而已。若绘画者只分析构图、用笔、用色,对它类艺术感知是空白,则只会停留在物质层次上,艺术创作的真谛的确需要精神层次的交流。
2013年12月30日上午,周国桢教授从艺六十周年陶艺作品展开幕式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新厂校区陶艺中心举行,来自市委市政府、市文联、景德镇陶瓷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家大师以及周国桢教授的学生代表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作品展持续到20l4年l月l3日,展出周国桢从艺六十多年的5个时期、l00余件陶艺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地体验他独特而不凡的陶瓷艺术历程和艺术魅力。
周国桢,1931年生,湖南省安仁县人。l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雕塑协会会长、景德镇市美协名誉主席、高岭陶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998年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轻工业科技先锋”称号,1991年被定为景德镇市拔尖人才,1992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他是我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又是陶艺教育家,被中外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和“陶艺泰斗”。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被英、美等国多家国际名人中心列为“世界名人”,1992年,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其“世纪勋章”。曾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等地举办个展十余次,在澳门及新加坡等地联展多次,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及海内外私人收藏其作品甚多;四川美术出版社、香港文化促进中心等为其出版了专辑。
鉴于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学习陶瓷的基本知识,了解和认识陶瓷的艺术造型和装饰手法,认识陶瓷的功能,及陶瓷制作的基本流程。
2.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模拟在纸面上设计陶瓷,并能通过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3. 领略中国陶瓷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本课需突破的知识点: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陶瓷文化,了解陶瓷制作的流程,陶瓷的社会功能和造型,装饰特点。需解决的难点是:装饰特点的掌握,实践和进一步设计制作。
为辅助本课教学,我还进行了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首先我制作了一个能激起同学们兴趣的 FLASH课件 、 本人绘制,设计的陶瓷作品 、和供同学们进行陶瓷装饰联系使用的由卡纸制作而成的陶瓷模拟器物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设疑式的导入:
提问学生: 英文单词China 和 china 各代表什么 ? 为什么既代表中国又代表瓷器? 使学生领悟到西方人是通过了解陶瓷来了解中国文化的 。
在欣赏与发现阶段,我先用FLASH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陶瓷作品,自己并未做过多的讲解,把思考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美术本身是心灵的修养,需要的是思考。由欣赏陶瓷作品而自然引入对瓷都景德镇的介绍 。通过实物的对比, 认识景德镇瓷器的白如玉、明如镜,通过触摸薄胎瓷,感受景德镇瓷器的薄如纸,通过倾听景德镇瓷器发出悦耳的声音 ,领悟景德镇瓷器的声如磐 。 此时, 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他们一定会提出很多的疑问 ; 如“ 老师 陶瓷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呢?” “ 老师 ,为什么感觉脏西西的泥巴能做出如此精美的瓷器呢?”我适时地播放有关陶瓷制作的 短片, 播放完毕后, 引导学生回忆短片的情景 ,使学生领会有关陶瓷制作的各个流程。 并在上釉阶段取出自己绘制的陶瓷作品 ,分别讲述釉上彩与釉下彩装饰的制作流程的不同点 。 随即, 我提问学生:“你们身边 都又些什么 陶瓷物品?”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叙述,引导他们对陶瓷进行功能的分类,总结出有日用瓷与艺术瓷两大类。此时我取出陶器茶杯与瓷器茶杯,让同学们摸一摸、 看一看 ,并结合我的讲解,使他们对陶器与瓷器的共同与不同点有了全面 直观的认识。
在理解和体验阶段,我首先创设一个别开生面的情境; 说老师将要举行一次陶瓷艺术展 ,需要现场招聘陶瓷艺术家对陶瓷进行装饰。 根据初中生特点,一定会非常好奇与兴奋,并蠢蠢欲动。 我随即取出一个陶瓷模型,快速进行装, 讲解具有陶瓷特点的装饰原则,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当每件陶瓷模拟品都找到自己设计的主人后,我鼓励其他同学找到与自己有共同艺术见解的设计师作为合作伙伴,同学们开始互助互动式的设计制作。我此时发放了在上学期传统纹样的作品给他们以艺术的参考,并运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古曲《良宵》。并不断在频目中循环播放典雅的各类陶瓷作品。使学生在充满古典,传统的艺术氛围里自主创作,同学们学的轻松,学的快乐。课堂像一个乐园,师生们乐在其中。
在展示学生作业时,我秉承交流评价,展示自我的理念。组织各设计组派出代表讲述本组同学陶瓷艺术装饰的构思,与设计原理。重点是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创意和情思,使学生增进和自己作品的感情。并不断鼓励其他同学说出在这次博览会上你最喜欢哪件陶瓷作品?为什么?在欢快的互评互议声中,愉悦地结束本课的教学。
关键词:抽象艺术;陶瓷绘画;美术设计
前言
作用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绘画艺术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同时在新时代环境下,现代化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有效发展,通过在陶瓷美术设计的有效应用,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设计灵感,增强陶瓷艺术所具内涵的丰富性,大力促进陶瓷艺术的良好、高效发展,抽象陶瓷艺术也提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使艺术家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发挥了陶瓷艺术家的巨大潜能。
1现代抽象艺术及其特征
1.1抽象的概念
抽象这个词拉丁文为Abstractio,它的原意是排除、抽出。在中国文字历史上,有意、象、意象和超象的词义和抽象最接近。意可以解释为意境、意思、意念、意想等,象是“两仪生四象”、“大象无形“的象,意象是物象、表象、心象和语象合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和抽象相比,“超象”一词,超越物象、形象而非具象,可能比抽象更加贴切于“抽象”。具象是抽象的反义词,写实绘画、人像摄影和纪录片等一系列艺术创作语言,这都可以被归位具象的范畴,他们用一切详尽的、复杂的、直接的方式去呈现作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绘画对象从宗教转移到人本身,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精心的雕刻出带有人的真实情感的表现语言。画布上的每个人的神情、动作和穿着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制。相反来说,抽象就是对原有事情的提炼、总结和改造。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呈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些简单的图案、符号、色彩等艺术要素都能够表达出不同于写实的设计美感。
1.2现代抽象艺术的内涵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1.3特征
通过对诸多抽象艺术相关作品的有效观察,可以看出在现代抽象艺术创作过程中,在对艺术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并不会在意是不是已经脱离事实,通常只重视对情绪或者是韵律的有效传达,以给予观赏者有效启发。所以现代抽象艺术所具备的特征包括:独创性、纯粹性、追求新、欣赏性等。在抽象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会对客观想象、现实状态进行直接描绘,而是运用色彩、线条等进行勾勒,找不到逻辑方面的关联,但能够给予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产生深刻思考。
2现代抽象艺术的作用
2.1形式方面的作用
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艺术形态方面投入更多关注,以给予观赏者良好的视觉感受。而现代抽象艺术能够对陶瓷美术设计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通过抽象展现手法可以使观赏者产生不同感受,这就需要设计者能够在实际设计中注重对抽象事物的有效思考,并由艺术角度开展深入分析,通过多样化的绘画形式进行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设计的韵律感、情感以节奏感,还能够凸显设计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形象,为作品的成功设计提供可靠保障。由具体设计中可以看出,陶瓷艺术所具备的美感既会受到绘画形象的有效影响,还重视对观赏者心理的充分考虑。在新时代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审美能力、意识发生了明显转变,并且个体审美有着相应差异。所以在实际的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使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出多样化的艺术效果,让观赏者获得多样的视觉享受。
2.2点、线、面方面的作用
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点、线、面是最基本的元素组成部分,其中,“点”是构成整幅画面最简单的元素,可与“线”“面”充分结合,以形成各种形态各异的美感;其次,“线”在陶瓷艺术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是陶瓷绘画中重要的视觉表现元素,其不受线条宽度、长度及弧度的限制,画师可自由发挥。最后,“面”代表着空间,具有多样性,其中较小的“面”给予人一种精致感,大的“面”给予人一种广阔感;而虚面则给人一种虚无缥缈感,实面则给予人一种坚韧有力感。因此,画师可灵活结合点、线、面进行艺术创作,以展现不同形式的美感。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点有利于对视觉元素的有效发挥,看似简单,可所代表的意义非常广泛;线作为对点的延伸,可以将点作为起始,向着任意方向不断发展,是陶瓷美术设计中较为常用的元素。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所以想要体现怎样的感觉,就需要设计人员对线条自身所具备的艺术特征开展深入分析。同时通过对线条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平面的有效切割,对结构的有效重组;面作为空间的有效代表,其形态十分多样化,包括规则化平面以及不规则化平面。规则化平面能够使人产生约束感,不规则化平面会使人产生不断变化的感觉。同时面具备大小区别,小面即表示浓缩就是精华,大面能够给人以宽广浩渺的感受。此外,面还分为虚与实,虚面有着以虚无感的感觉,而实面能够体现出无穷的力量。
2.3色彩方面的作用
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色彩的恰当、合理应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所具备的视觉效果得到有效强化,这样才能够使作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但在对色彩进行应用时,也不是所有效果都能够得到展现,因为其作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不同色彩能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注重对色彩的有效了解与分析。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色彩分为单色以及搭配色应用。其中单彩有冷暖、明暗区别,通过对色彩的明确应用,可以加深色彩自身所具备的感染力。所以色彩自身拥有的差异性可以为色彩搭配奠定良好基础,而抽象艺术设计更加重视对色彩协调搭配的充分突显。在陶瓷美术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还需要对烧制后色彩变化给予充分考虑,以实现对色彩的合理搭配,显著提升设计效果。色彩是陶瓷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件陶瓷工艺品是否能达到视觉效果与形体造型的整体统一,将直接决定这一瓷器的艺术价值。因此,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是对陶瓷艺术画师的最基本要求。例如,陶瓷制品与一般画作不同,其需经过烧制工艺打造而成,因此在烧制后存在较大的色差。因此陶瓷工艺画师需分析釉上、釉下时颜色的差别,掌握陶瓷制品烧制后的色彩变化规律,确保釉下颜色与心中设想的一致。由此可见,陶瓷工艺画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掌握色彩的属性与规律,将色彩合理搭配,从而充分展示作品的艺术感,提高作品自身的色彩鉴赏力。
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难做到的是认识到自己的心性、纯净心性、慧觉本性,顿悟本性,只有从客观事实中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才能创作出发自内心的作品。正如昆仑子自己所说:“那就是独立的、自我的、高贵的、不可复制的个性。”这是他对自我本性的认知与把握。精神品格是艺术创作方法的根本,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艺术手法与精神品格的结合,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优秀的作品往往离不开令人赞叹不已的精神品格,具有强大精神品格的作品才能令人过目难忘。
从艺术方法论的整体结构上来说,是逐渐从艺术技法、艺术方法、论艺术方法到艺术方法论的。而在艺术方法论的层面上,又涉及艺术哲学、艺术精神和艺术品格。有的艺术家提倡在作品中对客观现实的生活表达自己内心的理解,借由作品表现出生命中美好的一面,表现出对崇高人格的推崇,然而我觉得艺术家应努力传达从客观世界的直观感受转化到主观情感上的体悟从而达到主客一体的审美理念,把内心构想的事物都营造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下。拥有这种精神品格的作品,都凝聚着强大的感染力,能够通过一副作品而吸引人们去感受、去思考,这才是艺术家应该登上的精神高度。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艺术也有自己的品格。品格也叫格调。格调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存在有时不过是一种框架,不去理会概念上的格调,反而可能活出真正的格调来。品格层次的高低在艺术上决定着其精神价值和历史地位的高低。艺术无格不立,品格是艺术发展的基础。品格是艺术家的核心,艺术家是文化的先知,他们追求未来,创造优秀艺术品的艺术家同时也创造出优秀的自己。艺术家的品格是由艺术家的精神品格决定的,艺术家的精神品格又是以严肃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献身精神为标准的。精神品格与道德人格既有重叠又有一定的错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对客观事物直观的表现转化为独具匠心的主观意识的表现;二是对表现形态有个人独特的理解方式与表达;三是对艺术表现依据个人经验具有个性化的表现手法。有些艺术家专注痴迷于创作,亦不会故作世故,亦不会功利算计,心性本净反而是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从而也确保了艺术在精神层次上的神圣与纯洁。先前的艺术家们早已做出了总结:“人多一分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然而艺术的精神品格滑坡通常是因为经不住商业价值的诱惑而造成艺术价值上相对独立性的丧失,换言之,也就是缺少了艺术家的精神品格。常言之:“诱于名,艺术降格为自我吹胀的钓誉虫;诱于利,艺术堕落为满身铜臭的摇钱树;诱于权,艺术奴化为察颜观色的登龙符。”然而,怎样才能使艺术家的精神品格在现实的外衣下保持并具有艺术价值的内核,从而避免艺术在大众娱乐化过程中低俗化、庸俗化。
但是当代艺术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娱乐文化的影响,很多当代艺术中都拥有着这种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通常在艺术内容、主题或者艺术表现上体现出来。然而大众娱乐化如果失去艺术精神内核和格调,对艺术本身的品格也会明显带来不利影响。
至于个别作品在现实中失掉精神和格调,出现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损害,更是失去了其根本。当代艺术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即使在社会高度发达的现在和未来,人们对艺术的需求都会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人们仍然有许多新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艺术要提供更好的艺术品格,丰富人的精神品格。作为一名陶瓷艺术家,要让作品赋予灵魂,也就是自己的精神品格,精神品格会透过作品而显露出来,而精神品格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陶瓷制品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在同一性上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在斗争性上又要受到科学的制约,最终统一的艺术形式才能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人们的双重享受。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金属材质 肌理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是陶瓷雕塑
陶瓷雕塑是艺术家改造材料进行一项人为的艺术审美活动,它改造的本质是人工的。其雕塑造型的形式在更为重要的意义层面上铺开来便是对一段段历史记忆的日常总结式的刨白,这种特定材料的艺术创作模式可以说是经验显示力量和支配作用的反思。它是改变经验从在的法则,因此这种形式的创作也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由表达,它并非是创造本身而是一种客观的行为模式。陶瓷雕塑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也遵循一切艺术改造中美的塑造原则。它必须是经过艺术家或雕塑工作者加工的,无论是通过工具、直接的手、还是观念,必须加工。工具和手的方式,实现了陶瓷雕塑的改变性。因此,它必定将被历史认可和接受。
2 陶瓷雕塑中运用金属材质的背景与发展优势
2.1 陶瓷雕塑中运用金属材质的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艺术界对材料特点的深入发掘和对新材料运用的强烈探求,使陶瓷材料也成为此一时期备受青睐的材质之一。而且,由于战争的影响,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的迁移和流动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和门类的交流和扩展,许多画家和雕塑家将陶瓷作为创作材料来加以运用,使陶瓷雕塑具有了崭新的面目和更强的生命力。随着毕加索、米罗等现代艺术大师在陶瓷雕塑上的尝试,使现代艺术语言和表现力更为丰富,也进一步充实了现代艺术的媒材,开辟了现代艺术的新天地。另一方面,由于现代陶艺的发展与现代美术运动的影响之间密切的关系,使陶瓷雕塑不仅自然地融入现代艺术的洪流之中,而且也使传统上吝于室内的陶瓷雕塑随着科技的进步,工艺的改进和其他雕塑材料的结合运用而走到了室外。特别是通过与其它特殊材料的结合,使陶瓷雕塑突破了尺寸上的平静,真正走向了室外,并显示出陶瓷雕塑不可多得的优势——丰富的肌理与形态表现,釉色与烧成的独特魅力,坚固耐用的性能和与人性的天然亲切感。另外,跨艺术门类的材料综合运用的世界趋势也促成了陶瓷雕塑中其它材料的广泛介入和陶瓷材料本身对其它材料和其它艺术门类的介入。
2.2 金属材质运用在陶瓷雕塑中的发展优势
中国著名陶艺家吕品昌在《自塑像》中将陶与金属焊接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材质对比之美与雕塑本身的意味完美结合,使作品的发展效果颇具哲学性思考。杨奇瑞在《吾土——在忆江南系列中》也使用了刚与陶的结合。大量的灯具也借陶瓷灯罩与金属底座结合作为作品的成设辅助设施的方式出现,这是现代陶瓷雕塑中为常见的方式。通过对引入材料材质性能的发挥,使陶瓷雕塑脱出传统的陈设方式 。如将陶瓷雕塑陈设于玻璃板材或管材制作的陈设辅助设施中,既无损于对陶瓷雕塑本身的发展,又能使雕塑整体拥有更为广阔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通过引入金属材质和陶瓷雕塑色泽、 肌理、比重、触感、质感等方面的差异和对比,更能衬托出陶瓷雕塑材质之美。另外,软材料的运用可以使陶瓷雕塑进入现代雕塑艺术中的软雕塑领域,比如以各种植物的茎、纤维或金属丝、金属条以软雕塑的陈设方式和构成方式来进行创作,让人耳目一新。引入金属材料如果以陈设辅设施的方法出现在陶瓷创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引入金属材料的特性进行利用和发挥,使作品的展示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和丰富。这种引用方式使创作者在作品展示思路和创作理念上考虑到更多更新的可能性。通过以上梳理我们意外的发现,陶瓷雕塑在现代雕塑艺术实践中,特别体现在室外陶瓷雕塑和较大型的陶瓷雕塑创作时更为明显。
3 针对陶瓷雕塑中运用金属材质的评析
陶瓷雕塑在现代艺术创作中,通过以陶瓷材料为主体,引入其它金属瓷材料的创作方式,使陶瓷雕塑的优良特性得到发展,使陶瓷雕塑的创作形式、创作思路和审美意境容易开拓和扩展,使陶瓷雕塑的创作表现空间和艺术语言得到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对这一艺术现象的总结和归纳,不仅有利于把握陶瓷雕塑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中的长足发展态势,也有利于加强对这一文(下转第185页)(上接第150页)化现象所体现的文化背景的理解和领悟。几千年来,陶瓷伴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无疑,保持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对传统材质加以发掘、运用,无论在保持民族艺术个性上还是发扬传统文化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陶瓷材料本身的特点也十分契合现代雕塑艺术的表达方式。 在陶瓷雕塑中引入材质不仅仅具有连接的功能,而且通过有意味的形式的引入,从而分担了陶瓷雕塑在反映艺术家主观意图及促进作品美效等诸方面的功能,并因此成为雕塑总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引入金属材料作为连接物的方式,我们先以自己的创作意图为主,从材质的外观效果上选择合适的引入材料及材料的形状,再根据经纬线交叉排练的制作原理,按照自己设定的法则,将陶瓷部位织入经纬线中,并且可以通过陶瓷各部位间的间距、疏密关系、高低虚实、经纬线的长短、紧松、色质等等各个方面的选择和处理,形成独特的综合变化,产生丰富芙蓉视觉效果。
同样,焊接、捆着、订拧等方式根据不同材质在这种制作方式上的特点,也有非常多的表现方式可以运用和采纳,并且,由于在这种方式中,引入材料更多的参与了陶瓷雕塑作品审美效应的作用,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对引入材料材质美和联络方式的审美特征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拓宽了陶瓷雕塑现实中的三维空间,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的空间拓展也显而易见的。这种方式创作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加强雕塑作品体量、延展性等方面的表现力,对陶瓷雕塑在表现力和表现方式上的拓展和与现代雕塑艺术的新方法新理念的接轨,无疑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陶瓷雕塑中运用金属时,只是片面的追求形体,而不考虑颜色搭配,那将对我们的艺术作品陶瓷雕塑的美产生破坏。吕品昌在《自塑像》的创作中是以镶嵌的方式将金属引入雕塑作品的,它带来的视觉感受是这一形态表现的同一事物的矛盾对立和统一的状态,即作者对自己个人特性和个性中矛盾统一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而如果他采用的是分别摆放的方式,视觉感受就会相应的变为一个或多个人在不同时间空间中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质,时间感和空间感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这一引入方式中,其它材料的引入方式和引入比例直接关系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表达。所以在具体实践中,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向进行全面地考虑和深入布局,对于创作理念的准确而完整的表达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剪纸艺术;陶瓷装饰;形式美特征;陶瓷艺术
一、陶瓷装饰和剪纸艺术
1.陶瓷装饰概念
所渭陶瓷装饰,是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的艺术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形式美法则在陶瓷上的进行装饰,从而达到由器型到画面的完美结合。简单地说,陶瓷装饰是通过釉色、纹饰来美化陶瓷造型,用陶瓷装饰所特有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创意与思想感情。现代陶瓷装饰是材质肌理装饰、雕、刻、划、印装饰、釉色装饰、纹饰装饰、彩绘装饰与陶瓷造型相融合所呈现的一种特有的、自然成趣的美的装饰。
2.剪纸艺术概述
“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摇篮。”剪纸就是这种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例如北朝的艺术作品《团花剪纸》中的花纹和图案借助几何抽象的排列使得形象鲜明生动,更可以将剪纸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剪纸作为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通常用于装饰生活等方面,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媚、窗子、桌子、柜子等等,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剪画”或“窗花”。剪纸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等,既饶富趣味性又装饰美观,既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又传达了现代人的好愿望,象征着吉祥、美满。
剪纸艺术是经过积累、淘汰、 逐渐完善而定型,并以程式化的符号形式世代相传的。在今天,剪纸不再局限于传统表达的范围,其俨然成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
二、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延伸的越来越广泛,剪纸艺术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在装饰上有一定的独特魅力。把传统的剪纸融入到陶艺创作中,使得作品范围扩大。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从剪纸艺术方面来说,可以体现出以下特征。
1.剪纸艺术为陶瓷装饰提供题材和内容
作为民间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的剪纸艺术所表现的题材很丰富广阔,体现了民俗活动与民间文化背景。人们用天地人间万物表达幸福美满、福寿安康、合家团圆、硕果丰年,并且将其形象生动的转化到蕴含着“图意吉祥”的陶瓷装饰纹。样中,大大丰富了陶瓷创作的题材和寓意。
2.剪纸艺术为陶瓷装饰提供文化积淀
作为现代的陶瓷装饰艺术,对民间剪纸造型的应用,不可能是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把其当做视觉语言的新变化创作现代人需要的具有审美情趣艺术作品,是每个陶艺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历史的长河中,手工造物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尺。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的、平民的艺术,他是劳动人民用最简单的材料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的具有智慧性的艺术作品,代表的是大众的文化;它虽然是一种平面的表达,却与陶瓷艺术背后的文化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惊人的相似,都是表现劳动者的至纯质朴、率直刚烈。陶瓷装饰的创作中,可以用现代的流线型线条作为主线与剪纸图案的块面结合,抑或选取其单一的红色与传统的青花作对比;在大与小、强与弱中表现现代陶艺对传统上的突破。
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和心理期望,对陶瓷艺术有更高的审美需求,将一种传统文化的寓意寓于另一种文化中,不仅是一种简单意义的叠加,而且在增加其艺术价值的同时,引起了其精神共鸣。比如现代的婚庆陶瓷中,情侣对杯以及卫浴用品的设计上,剪纸的艺术效果通常被广泛应用,既有“喜”又有“意”。
剪纸艺术造型语言富于意味性,是陶瓷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桥梁,也是新兴陶艺创作的契机之一。
三、剪纸艺术的形式美特征在陶瓷装饰中的体现
形式美法则是总领大自然一切美的规律的宗旨和概括。而它也是艺术生产力的发动机,剪纸艺术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体验运用,匠心独运的带给了陶瓷艺术的装饰上,这种提炼与加工的创作方式使陶瓷装饰极具观赏性和创新性。
1.“和谐”与“对比”统一
任何装饰形式亦是尤点、线、面的平衡构成,在陶瓷装饰引入剪纸构成的阴阳契合元素时,也是以多种形态打散重新排列组合:一是以对称的图案作为陶瓷上的装饰。在构图上饱满,在细节刻画上采用了剪纸的圆角、切尖的手法。从线上,一排同形状的剪裁类似于二方连续的排列方式,或弯曲流畅或尖锐分明:从面上,左右的轴对称重复给人以稳重安定的感觉,最大限度地表现了“和”。一是表现在陶瓷器皿其他部分与运用了剪纸艺术表现形式的装饰部分的多与少的对比,位置上的中心与四周的对比;另外还表现在已装饰部位本身的和谐统一。二是剪纸的形式以不规则的图形出现在陶瓷器皿上,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图案,也可以是多个不规则的个体以一种规律的堆叠装饰。例如施于人的青花作品《蓝风系列》是以中央为矩形的青花底色和其他白底纹饰对比来装饰,形成一种呼应和默契,而另一件作品综合装饰《民风》以不规则的剪纸块面和青花块面斜相切,上下交错,对比中统一而和谐,有一种空灵的意境美。三是色彩上的对比。陶瓷装饰尤其是综合装饰中,多运用绘画与雕刻等不同的表达方式,青花为主调,以“红”为主色的剪纸元素调和相互呼应,另一种多采用影青白釉的刻划花纹饰和以上两者结合,活灵活现、生动活泼地融入艺术品创作中。
2.节奏活泼与韵律
节奏是指视觉元素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所产生的运动感,而韵律则是某元素或者图形规则变化或相似排列产生的律感,避免了单调乏味,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人们的审美感觉也是也是在这种节奏的变化中不断的适应和满足。在陶瓷装饰中可见植物等纹饰较为常见,其分布规律也是按照一定的线形排列,或扇形发射或以弧线扭曲翻转,例如缠枝纹、纹;而这些纹饰的规律也可以在剪纸艺术中寻求。剪纸艺术中的植物大多是以抽象的图形或者简洁明快的线条进行创作,陶瓷装饰中运用于此。
剪纸艺术的另一应用在陶瓷装饰上的特征是镂空和雕刻。一些艺术家运用剪纸中红色与底色的对比产生的镂空感在陶瓷胚体上雕刻,或是点或是线或是块面,亦或是几种的穿插,以不同的疏密、方向组织上美感追求,创造了实空间与虚空间的对比,节奏感和韵律感应运而生。这种体和空间的对比为陶瓷艺术家所尝试的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多样性、广泛性、综合性。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而又符合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为剪纸艺术应用在陶瓷上提供了可鉴之法。
结语
剪纸艺术和陶瓷艺术同属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将两者相互柔和,则异彩绽放。在陶瓷装饰上,将剪纸的形式美特征的运用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开拓了陶艺工作者的思路,提高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丰富了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装饰的艺术语言。这是艺术与文化与时俱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剪纸艺术的形式美特征在陶瓷装饰中的体现,我们得出一定的规律和经验,在日后的创作中需要遵循并且更好地发挥和运用。
注释:
1.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重庆出版社,2003.3.1.
参考文献:
[1]钟德棋.《中国陶瓷设计与传统装饰艺术》景德镇陶瓷2003.
[2]田永翔,刘建军.《蔚县剪纸》[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5-27.
一、陶瓷雕刻的可塑性和模糊性语言
陶瓷雕刻是运用陶土为材料,运用其材料的特殊性而衍生出独特的成型技法和陶艺语言。因陶艺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可塑性和模糊性。泥的可塑性是指泥与水相糅合在外力作用下形体发生改变,当外力解除后其形状保持不变,在干燥和水分排出的过程中整体收缩而外观不变。泥的可塑性是创作客体的特点,是泥本身所内含的物质的性能所决定的。模糊性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创作对象类属边界与形态不确定的思维。有着不确定性、偶发性。模糊性贯穿于作品的构思,在经过雕刻、圆雕、堆雕、镂雕、浮雕、捏雕、雕镶等种类的制作、烧成的整个过程。可塑性使成型成为可能,模糊性使陶艺创作充满灵性。陶瓷雕刻具体的表现形式总体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都是占有空间的形态艺术。是陶瓷雕刻艺术创作的灵魂与乐趣所在。
二、陶瓷圆雕空间的占有形态
陶瓷圆雕是雕塑家的感情思想及意识形态借助于陶瓷雕刻的语言形态来具体表达。是陶瓷雕刻的主要空间占有形式,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陶瓷雕刻艺术品。它主要是借助雕刻内部的实体连接和自身的重心,摆放在具体的空间让人们四面八方多角度环绕式的欣赏,我的《十八罗汉》就是个典型的陶瓷圆雕艺术作品。每个罗汉的形象都独具特点,或庄严,或诙谐;或凝重,或灵动;或喜,或怒;或金刚怒目,或善目低眉。表情都自然生动,眼神亦富有神采,毫无矫揉造作之气。每个罗汉形象,它们的空间占有形态各有不同,但在任何角度都能打动欣赏者。作品构思严谨,寓情于理,章法洗练。圆雕另一较大的优势是它既能以一个独立的立体形式出现,也能够与其他艺术品相互结合运用,还能为装饰建筑的附属物件而出现。圆雕制作过程较为旋动,设计较为游动。在对圆雕进行造型设计时,既有单独式的,也有组合型的,正是这种丰富多变的摆放形式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三、陶瓷浮雕的视觉形象
陶瓷浮雕是所谓陶艺语言的转换,是指创作者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可塑性和相应的成型手法、釉色变化,把创作草图中的平面视觉形象或心中的造型意象转化成具有凸凹起伏效果的浮雕形象。形成或明或暗的错觉感来体现的,其感光面和转向面有所不同。在特定的角度上进行欣赏,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价值。陶瓷浮雕作为以陶瓷材料为媒介制作的介于雕刻与绘画之间平面关系,它相对于圆雕而言,具有本质的不同。浮雕表现的是“在真实性的可视空间上的一种假象”。当浮雕借助于特定的灯光照射时,其营造出来的气氛效果更好。尤其是堆雕,它的明暗度和立体空间更强。堆雕是浮雕的同一个种类,因堆雕是在陶瓷表面进行的一些堆砌,它的表面的凸起相对要高于浅浮雕,因而又被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但是在具体制作的过程中也有两者工艺相结合的情况。堆釉原用毛笔蘸取白釉浆在施好色釉的坯体上堆填纹样,堆釉因釉料在高温烧炼中会流动,故画面形象必须概括简练,不能太细。但釉质透明,可充分利用其特点来表现物体轻重、厚薄等不同质感,让直立的瓷面有景深凸起的效果。我的堆雕《松亭会友图》就是采用了以上工艺制作而成。瓷雕在具体的空间艺术美方面,不管是浮雕还是圆雕都能够以一种极其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圆雕和浮雕往往是搭配使用的,其空间占有形式上往往是以浮雕作为装饰背景,以圆雕来进行有力的塑造。只有圆雕与浮雕在空间占有形式上的有效结合才能使雕刻空间艺术表现得更加完美。
四、陶瓷雕刻的主要空间艺术特征
随着陶瓷雕刻艺术的更新,其主导功用及实用逐渐增强,审美性逐渐弱化。审美性的弱化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现代人们对自由及简单生活的追求。陶瓷雕刻在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也较为接近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不论是大型宗教仪式还是日常生活中储蓄的生活用品,都可以见到雕刻作品在空间上的自由性、灵动性和表现性。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的陶瓷雕刻有所不同。相对而言,现代雕刻更加强调气势与神韵的追求,而对细节方面的刻画则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陶瓷雕刻家往往在雕刻的过程中会给人以一气呵成的艺术感,并赐予艺术品以灵魂,根据自身的真实体验以及对真实物象的理解感悟,通过添加艺术效果,最终以艺术雕刻的方式自由体现。因此,这种陶瓷雕刻特殊的表现性就体现在现代陶瓷雕刻家以明快而又夸张的手法,将事物的具象和神韵凸显出来,使观赏者在欣赏过后回味无穷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随着陶瓷雕刻艺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陶瓷雕刻作品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动态美和平实美。在进行陶瓷艺术品的雕刻时,艺术家往往以雕刻的空间静态之美呈现给观赏者,以获得动态的感觉,使每个观赏者在作品中品出不同感受,随心而变,这样带给的是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换取欣赏者的情趣,以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五、陶瓷雕刻的空间艺术美
引言
对于传统陶瓷艺术,一部分现代陶艺家并不是机械地继承,而是去挖掘生产陶瓷的文化记忆陶瓷重建,以及充满时代和艺术作品的感觉。在现代陶瓷体的视觉强化阵容,另一部分投入更多的思考,进行干预,目前有关陶瓷文化理念和情感的工作在形成更深入创建你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化艺术语言传达的美感和思想。
本文试图从泥性的角度,试图谈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研究人员在建立现代陶瓷的创作和泥性的控制,在实践中,探索最合适的,最直接的,在某些语言中最具影响力和泥塑作品,并展示我们的新想法和更富有创造性的性质。这是本文的初衷。
建立现代陶瓷意识
中国现代陶艺时间虽短,却发展迅速,已明显区别于传统陶艺。它的魅力来自泥性的不同美感和它的手语痕迹;来自泥土、釉色、烧成之美;来自于作陶过程中的期待和惊喜;更来自泥、釉、火与个性情怀浑然天成般的融合。陶艺家在进行陶艺创作时,在采用盘筑、粘接、堆砌、挤压、叠加、切割乃至爆破等各种对泥性本身进行探讨的手法时,都对陶艺家所要表达的审美意象的实现起到关键的作用。如不同粘土的粗细、湿燥、手感、可塑性、肌理、色彩都各有不同,所影射的表情也各个相异。在现代陶艺创作中,陶艺家的思想个性情坏论现代陶艺创作中对泥性的驾驭能否得到实现,和对泥性的谙熟和驾驭息息相关。
中国在90年代中期,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纯艺术”的陶瓷艺术。从传统到现代,创新和深化意识的过程。传统与现代,注重理念和技术,与美国没有提出异议的回答“应该是什么现代陶瓷”,现代陶艺创作需要技巧,更重要的是支持的概念。
建立现代陶瓷艺术的泥解释
什么是“泥”?最常见的是概念是“水和土的融合”。从“地球”的定义,以及水,柔软的可塑性,而且还因为混合土显示“流”,“乱”和“呼吸”等感官的方式。从历史上看,地球是最亲密的朋友。
和传统陶工比起来,现代陶艺家从全新的认识角度来再度认识粘土,并意识到把握泥性是现代陶艺创作的基石。陶艺创作必须借助泥料,来实现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个性和审美价值,因此,陶艺家非常重视泥性,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勃土的自然特质。
在现代陶艺创作对泥的控制
众所周知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制坯成型,施釉,最后经高温烧制而成。在窑炉中的厉炼使泥在火焰的炼狱中再生而凝固;含蓄而张扬的抽象性和象征性符号肌理;强烈的形式意味和激活力的表现.将其进行充分挖掘,摆脱室内陈设的架土形式,在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定位。
1.创意理念的形成和确立
泥浆控制的成功,不仅在泥地或污垢,或泥浆干湿度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形成和建立创意。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反映了什么样的性格,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受和同情的,这一系列的创作考虑的问题之前,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短期的困难和内部处理。
工业的发达,机械化生产风行,泥的本真的味道缺失了,我们得到的是几乎雷同的标准的产品,不带任何的情绪和体温。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里,人们处在精神焦虑和空虚的状态,现代陶艺提出回归泥土,回归陶瓷本原的号召,要求陶艺家们参与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这其实是对泥性的重新审读和强调。
技术给陶艺家提供了更多可借鉴可创新的对象和方法,刺激陶艺家创造新的语言形式。在陶艺创作中究竟采用何种成型方法,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如使用的泥料、构思的造型,欲表现的效果,个人的喜好等等。各个国家,各个地方的泥料都不太一样,有的泥料适合手捏成型,有的适合拉坯,有的泥料适合翻模,有的泥料适合泥条盘筑或泥片成型。
2.保持湿度
无论什么样的成型方法,泥干湿度把握好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论是哪一个成功的陶艺家,都必定是对泥的干湿度把握得非常准确。陶瓷烧制过程中存在以确定传统或现代陶瓷艺术是否必须是中空结构。
结论
爱迪生曾说 :“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科学是这样,艺术也是这样的。 随着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介入,中国现代陶艺呈现了新的气象,中国陶艺家积极参与国际性陶艺交流,展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新面貌。从偶然发生,到必然掌握,要有机缘,更要有锲而不舍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陶瓷装饰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国的瓷器从古代就开始流向海外,宋代之后,瓷器更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陶瓷艺术在作为一种价值交换产物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在这一层面上来讲陶瓷艺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陶瓷制作的工艺从古至今可以说是代代相传,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为了满足人民大众不同的审美要求,生产创作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产品。可以说陶瓷艺术在世界文化的传递及交流方面起到了一种纽带及桥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和繁荣着中国的文化与世界的文化。
陶瓷装饰艺术是陶瓷艺术与陶瓷的完美结合,每件陶瓷都是由造型、装饰与材料三个要素构成,包含着物质与精神的两重文化因素。一件陶瓷作品在实用之外还具有观赏的作用。陶瓷装饰艺术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颜色釉装饰、釉上彩装饰、釉下青花装饰等等。陶瓷装饰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图案,明艳瑰丽的色彩,独具匠心的工艺,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的陶瓷文化。从一开始的制作到最终的完成它包含着审美、创造与欣赏几个环节。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件完美的陶瓷艺术作品担任着传播陶瓷文化的重任,因此说陶瓷艺术不仅仅是一件蕴含着创作者独特审美情趣的艺术产品,更是一件包含着个人情感在其中的文化产品。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装饰纹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们细心感受生活,创作出波浪纹、编织纹,将其以二方连续的方式装饰在陶瓷器皿上。西安半坡遗址的那件彩陶纹盆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他们将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装饰纹样的独特审美,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已经开始对自然和人类有了些许的认识,敢于加进人们的主观想象。
中国陶瓷装饰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绘画类与坯胎装饰类。绘画类又可分为工笔画与写意画,不论是哪种绘画形式都是当时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时期的特征在陶瓷装饰上的表现。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花鸟之所以成熟,是因为那个时期正值唐代花鸟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不论是笔法还是技法都是相当的成熟,气韵生动,自然活泼,体现着当时民间绘画的艺术风格。宋代颇为盛行的陶瓷刻划花装饰也是因为受到了当时时代文化的影响,才会达到一种空间精细的境界。因为这一时期唐代较为流行的花鸟画开始逐渐向精细的工笔画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之后元代的青花艺术、明清时期粉古彩艺术的出现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陶瓷装饰的形式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瓷器上的展现。陶瓷装饰艺术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文人画所具有的历史性特征,逐步演变成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一种独有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艺术;生产技术;应用理念;设计创新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明,在成熟的文明机制中,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元素内容,这些元素内容是以物质元素应用为基础,融入具体应用理念的元素体系。当然,在整个文明体系内,通过各种元素进行融合作用,从而构成了体系化的文明体系。在这一传统文明体系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这一艺术元素中,其不仅是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是融入了相应价值理念的具体设计元素。尤其是茶文化在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就必须从其应用基础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其中所具备的关联元素,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应用效果。
1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只有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融入到社会发展应用过程中,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实现茶文化的最大利用价值。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实际上包含着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通过将物质元素与精神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对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全面认知,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状态,同时也在融入时展趋势和人们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完善理念内涵,结合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基础上,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为我们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其对相关元素应用也形成了各种影响。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饮茶环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着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也对茶文化理念形成了成熟感知。而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具有着重要作用,人们使用茶具品茶,不仅能够感受茶中所具有的芳香,同时也能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认知。在使用的茶具中,陶瓷茶具有着成熟的应用体系。茶文化体系中的最大价值内涵在于其将具体的文化理念和元素融入到相关物质元素基础上,而这些理念不仅包含丰富体系化的人文理念内涵,同时其中也包含了相关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认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探索该内容体系的具体应用思路,就极为必要。但是结合当前茶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看,多数人未能对该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和多样元素形成全面认知。传统茶文化理念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其必须将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元素和客观理念,从而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
2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
事实上,陶瓷艺术在整个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元素,而陶瓷艺术的应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表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标准和要求的具体提升。陶瓷在生产应用的初期,其更多是作为生产资料出现的,无论是材料的生产与提取,还是整个陶瓷生产技术的完善性,均较为局限,在这一过程中,陶瓷艺术更多充当的是极具应用属性的生产工具。而随着陶瓷应用与研究不断成熟,陶瓷工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其艺术性元素和文化性元素逐渐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的体系化形成。当然,在陶瓷艺术应用过程中,其通过生产陶瓷茶具,通过融入相关文化理念,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与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当然,陶瓷茶具在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相应载体和基础,同时也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应动力。事实上,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应支持。想要形成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具体影响认知,就必须突破单一的文化元素形式,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形成对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价值的全面认知。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发展压力,而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必须从该艺术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探究其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艺术传承理念探究。
3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经营发展不断成熟,如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压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茶文化与陶瓷艺术很难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由于缺乏合理完善的传承载体,从而使得这一系列文化元素未能形成全面传承。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其是当前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认知元素的重点,因此如何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压力下,提升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具体应用内涵就极为必要。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创新发展,结合保护机制与开发策略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传承压力。所谓多元文化,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而在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系统化传承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将各种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融入,同时也要对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进行全面融合。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化在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都必须从其中所具备的内涵理念中切入,通过融入理念元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不仅如此,在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有着重要要求,当然,将各种具有内涵关联性的文化要素进行融入,从而也使得各种关联性文化也实现了有效推动力。对于茶文化与陶瓷艺术来说,茶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内涵,而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相关基础和载体,因此想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对人们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有效应用。无论是茶文化元素,还是陶瓷艺术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消费内容。但是,想要对最大效果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文化认知,就需要充分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且对整个社会传承环境进行有效改造,从而使其在充分满足文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多样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
4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相关影响
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还是相关陶瓷艺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文明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因此在整个文化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需要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茶文化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全面融入。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陶瓷茶具艺术。其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理念,更是为陶瓷艺术和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陶瓷茶具艺术作为当前茶叶产业经营的主体和关键,提升陶瓷茶具艺术的内涵元素,丰富陶瓷茶具的艺术设计理念,直接关系到其综合价值的诠释与发挥。当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弘扬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内涵,并将其与陶瓷艺术文化的相关内涵想系统化融入,其不仅是对该文化艺术的创新,同时也为该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民族认同感的实质性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与陶瓷艺术之间存在相应关联点,而这一关联点实际上就是陶瓷茶具,因此优化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创新陶瓷茶具的材料选择,通过有效融入丰富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和文化理念,并探究适合二者融入的元素,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整个设计元素的有效应用。茶文化不仅是成熟的文化体系,其同时还是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对于陶瓷艺术发展来说,想要实现该艺术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其不仅要从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到与陶瓷艺术利用相结合的共性元素,同时也要从传统艺术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理念内涵,通过将其融入到整个陶瓷器具生产过程中,从而为整个艺术发展提供实质性推动力。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运行而言,通过有效开发传统茶文化的各项内容,能够为陶瓷艺术的系统化经营发展提供相应帮助。在传统茶文化经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改造,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资源优势,融入实质性创新和元素完善,从而为传统茶文化开发建设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相关的是,各种生态;绿色元素发挥具体文化元素也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具备了相应价值。而在茶具生产设计过程中,陶瓷艺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技巧和成熟度,无论是茶具的应用材料选择,还是茶具的生产发展历史,都与陶瓷艺术发展应用有着重要关联。可以说,茶文化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其不仅为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其理念内涵融入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素媛.17世纪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西方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2):131-134.
[2]林建群.陶瓷艺术在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缘来如瓷”会所设计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2014(3):220-222.
[3]龚保家.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开发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3-75.
[4]董余靖.中外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5(16):156-158.
关键词:现代陶艺 室内设计 应用 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陶艺的概述
陶艺,就是以陶瓷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比较早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其具有的神秘性与抽象性也是其它艺术形态望尘莫及的。现代陶艺的产生也正是时展的必然。现代陶艺是相对于传统陶艺而定的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是随着现代艺术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更新而兴起的艺术形式。由于陶瓷在烧制过程中火、土、釉的相互作用,陶器釉色、图形、器型无定性的变化。陶器制作过程中留下的有意或无意的肌理形态等因素,形成了现代陶艺极其丰富的装饰语言。陶艺师对于独特的装饰效果和创意理念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现代陶艺的装饰语言。
二、现代陶艺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室内设计与现代陶艺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结合,丰富了现代陶艺参与室内设计的创作手段和方式,从而使室内设计人性化、个性化、生态化的要求更加容易实现,丰富了室内设计的表现语言和形式。对于现代陶艺,用室内设计的视角来研究现代陶艺,可以拓展陶艺的发展平台,推动现代陶艺的发展。现代陶艺使室内空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人性化,同时又彰显了现代陶艺在室内设计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三、现代陶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1.材质的运用
在室内设计中由于空间环境营造的需要,还特别注重现代陶艺的材质元素的应用,通过一定的物质生产手段对陶艺的材质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去营造室内环境。现代陶艺制作工程中大胆的包容了泥片卷曲的形变,泥板的自然坍塌,泥体的自然干裂和手工制作在泥胚上留下的痕迹,从而最终形成了现代陶艺自然、质朴的特性。
2.肌里的运用
现代陶艺的肌理其实就是陶艺表面的纹理结构,即高低不平、纵横交错、平滑粗糙的纹理变化,各种各样的肌理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往往会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因而,现代陶艺的肌理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室内空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色彩的作用。如今现代陶艺的肌理效果由于釉、泥、造型、工具、火等的发展而变的非常丰富,其根本还是因为泥土本身材质特性和釉料的特质而引发。
3.色彩的运用
现代陶艺的色彩所产生出的视觉效果对室内空间环境意境的营造和人的心理感受的调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所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不同的色彩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心理感觉,如红色代表激情、蓝色代表宁静、灰色代表质朴、白色代表单纯、紫色代表神秘、黑色代表凝重、粉红代表温馨、紫罗兰代表浪漫等等,通过色彩变化和不同色彩的调和,都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4.现代陶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4.1公共空间
4.1.1耕教授的陶瓷艺术作品
《惠风和畅》就是充分利用了泥质材料的特性,通过艺术审美加工,产生出了一种追求自然、质朴、粗犷的艺术效果,打破了传统对称、均衡、完整的样式形态。另外由于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对泥土进行揉捏、摔打,并保留其痕迹,使整个作品看起来自然而随意,给观者轻松、自由的感受。泥片随意的折叠,釉色的自然变化,自然的裂纹,陶瓷艺术的这种自然美非常恰当的与室内空间想要营造的自然风格相吻合。
4.1.2北京国际机场的陶瓷壁画
《巴山蜀水》,作品中描绘了三峡千里江山中最有特色的景物,真实地描绘了自然风光,比实际生活更为集中、更具有典型性。作品中通过把实际的自然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突出,放大,变形、夸张,简练概括,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与周围空间环境融合,体现了一种广阔、深远、无限的艺术生命力。
4.2家居空间
家居空间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场所,相对于公共空间的大众性,家居空间是一种私人的专属空间。因此家居空间环境营造上更多的体现了房屋主人的意愿和精神需求。现代陶艺在家居空间中应用往往根据不同的居室空间功能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现代陶艺与居室空间的协调更好的体现居室的不同功能特色。
四、现代陶艺在室内设计中的趋势
目前在室内设计中的现代陶艺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二者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二者各自在进行自身创作活动的时候,没有把对方完全予以考虑,欠缺对方知识,缺乏对两者关系的把握。因而在这样的一种发展现状下,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背景下的现代陶艺设计不只是在造型、款式、花色、工艺等方面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把室内环境中的现代陶艺的独特性表现出来、配合室内空间的气氛来进行陶艺的创作。从而使室内设计背景下的现代陶艺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
五、结语
现代陶艺以各种艺术形态和表现形式介入室内空间,将现代陶艺的美学理念和应用范围延伸到室内空间的装饰艺术领域,从室内设计角度,本文探讨现代陶艺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关系与背景,研究室内设计中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及应用。无非是想引起室内设计师、陶艺家等从事具体实践工作的人们对室内设计中现代陶艺这一艺术形式的应用的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陶瓷材料的艺术魅力,认识到陶瓷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符号。
参考文献
[1]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慎铁钢.现代居室的空间与色彩.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3]田鸿喜.现代陶瓷介入建筑与环境装饰艺术的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03(5)
引言
线,它是艺术世界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是各种造型、装饰艺术的表现载体。同时线在各种造型、装饰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更在陶艺造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线的概念
自然界中线条无处不在。所谓线条,是指点移动的轨迹。它可以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线有直观和抽象之分。直观的线具有比较明确的位置和形状,几何层面上的线即是如此。而抽象的线,例如器物与外界连接的部分,或是物体影像的边缘。它并不是具体实在的线,而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在视觉设计中,设计师们不仅要注重直观线条的灵活运用,更要重视抽象线条在表达作品艺术形象及艺术意蕴方面的重要作用。
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线条在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作用。如:绘画作品、陶艺等,它能简明扼要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一条简单的线在绘画中无足轻重,但当它被用于表达某种精神和意境时就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例如郑板桥的墨竹如,他所采用的多是苍劲有力的线条,表达出竹子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作者通过对线条的灵活应用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具体,也使其艺术意蕴更加耐人寻味。
线条在陶艺中也发挥着作用。我国原始彩陶时期的各种灰陶、黑陶、几何硬纹陶,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造型。例如:我国马厂型原始彩陶,其两侧抽象的曲线形成浑圆的壶身,较短而又略向外张的瓶颈,在造型上长短曲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在该形体上以明亮的黑色线条绘出带有一定规律的波浪状的纹饰,产生一种旋动流畅的质朴的感觉,外形与装饰相融合使整个造型饱满、流畅。
在此同时作为造型要素的线也被充分运用,陶艺家可以在坯体上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进行艺术处理,手法有很多种,比如捏制,按压,通过改变泥条的长短方向以及形状来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如右图中的独特的造型,线条交错贯穿于该陶艺品上,面的转折搭配及表面附着的线条既有变化又做到了整体的统一,使其整体造型丰富多变别具个性。作者运用了曲与直、长与短的巧妙搭配,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性。
线在陶瓷造型中的作用
陶瓷造型,最终还是通过一定的造型形态来实现的。造型对器物的形态和样式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我们知道,线、面、体在陶瓷造型中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所以,线的潜在功能在一切造型艺术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1.线条的韵律和节奏在陶瓷造型中的作用
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线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韵律和节奏上,艺术作品中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于线的轻重缓急、浓淡疏密等,在变化中寻找线的韵律节奏,体会变化产生的美。如一件精致的陶艺作品线形的流畅、形体的起伏、面的转折及相互关系,通过造型的轮廓线来构成形体;其造型充分的应用了线的各种处理方法,形象概括、线条柔和,整体的曲线表现出韵律感,红绿色彩对比强烈明快,显示出健康、质朴的艺术特色。
2.线条的情感因素在陶瓷造型中的作用
作为造型要素的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动力,我们透过作品可以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线具有较强的性格。如一件陶艺作品构成的线主要有直线、几何线、曲线。直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给人一种挺拔、刚劲之感。曲线则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体现出韵律感,自由曲线的方向性及走向自由,给人以活泼欢快的感受。
3.线条的装饰作用
在器物的造型上线条大致可以分为外轮廓线和内部的线。外轮廓线由于表现比较直观具体,视觉效果明显。这种线对于加强陶瓷造型的形式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通过处理造型内部那些抽象的或是直观的线来丰富造型的内涵、从而加强造型的形式感。从原始的刻划线,彩陶上的各种纹样如螺旋纹等,到后来的用釉来装饰瓷器,及现代陶瓷上的几何图案等,它们通过多变的处理方式来决定着形式的美观,表现出来的氛围给人一定的艺术感受。
对线的把握和驾驭是艺术的特殊标志。人们在艺术的追求中不断更新审美需求,这就要求创作者应该全面而且深层次地理解线在造型与装饰上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剖析线的自身特点,吸取前人在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优秀成功经验,融合自己对线的独特感悟与见解,去开辟线在陶瓷艺术中的崭新天地。
结语